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风机工艺质量检验标准及安全操作规范

风机工艺质量检验标准及安全操作规范

风机工艺质量检验标准及安全操作规范
风机工艺质量检验标准及安全操作规范

风机工艺质量检验标准及安全操作规范

{上海哈龙风机电器有限公司}

一. 下料工序的操作和基本要求

1.剪板机及震动剪下料工序。

(1)操作者在开始剪切之前,应仔细检查核对板材规格,准确选择待下料风机型号的样板,严格按照该型号样板或工艺尺寸要求划线并详细核对是否准确。

(2)操作者应按照样板或工艺尺寸要求参照板幅大小来判定剪切方向和顺序(较复杂的样板可以由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方案),以提高材料利用率。

(3)操作者应在操作过程中逐渐了解剪板设备的性能及缺陷,以便掌握一些实际操作方面的技巧,应把剪切精度控制在±1mm范围内。

(4)较小尺寸工件需要用到边角废料的,应仔细检查核对其厚度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板厚不可薄于工艺尺寸要求的极限,以防止出现相关的质量事故。

(5)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响动应立即停车,并立即切断该设备电源。(6)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不得接近剪板机的各运动部件,尤其是剪切设备的剪刃、压料装置、皮带轮等,只有在剪切时脚才可以放在剪板机的脚踏板上,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7)操作者应定期给所操作设备进行保养维护,需要润滑的部件定期加注润滑油1次/周。(8)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关人员指导培训,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该设备。

2.等离子数字切割机下料工序。

(1)在操作等离子数字切割机时,操作者必须严格按照该设备使用说明书中所指导的操作顺序操作(详见说明书),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该设备。

(2)操作者在开始切割之前,应准确选择调用待下料风机型号工件的程序,详细核对该程序是否已加切割补偿量,并仔细检查核对板材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确定切割起始位置的基准坐标。

(3)在设备切割过程中,严禁人员接近切割工作台取切割下的工件以防止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

(4)在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严禁人为强行给设备断电,当需要停机时应按照正常操作顺序(详见说明书)停机。

(5)操作者应定期给所操作设备进行保养维护,需要润滑的部件定期加注润滑油1周1次。(6)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时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然后切断该设备所有电源。

3.冲床下料工序。

(1)操作者在开始冲剪切之前应仔细检查核对材料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调整好定位开始冲剪工作。除落料模外其它冲剪模如各种断料模具所冲剪下的第一个工件,必须用相关量具测量,核对工件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切断模剪切精度应控制在±0.5 mm范围内,此后每20个工件核对一次尺寸。

(2)冲床使用安全注意事项。

①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响动应立即停车,并立即切断该设备电源。

②严禁操作者在未完全停机的状态下直接用手拿取冲压下来的工件。

③当所冲压的工件较大、工件尺寸较长或操作者操作机床不够熟练时严禁打连车。

④当操作者用手送料时,操作者的手不要接近模具,尤其不要接近模具的压料装置、刃口及导柱、导套,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⑤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关人员指导,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该设备。

4.无齿锯下料工序

(1)操作者在开始切割之前应仔细检查核对材料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

(2)根据工艺尺寸要求对好靠板留好锯口余量并接通电源开始切割。

(3)切割时火星的喷射方向应该加遮挡防护装置。

(4)切割下的第一个工件必须用相关量具测量,通过调整靠板切割误差应控制在±1.5mm 范围内。

(5)操作者在切割工件时,手按压无齿锯手柄的力度要适当,不可用力过大导致无齿锯片碎裂飞出而发生安全事故。

(6)操作现场禁止存放可燃物。

(7)切割下的工件每20件应测量核对一次尺寸。

(8)操作者必须带护目平镜。

(9)更换砂轮片时卡紧螺丝一定要拧紧。

5.手工乙炔割炬下料工序。

(1)操作者首先检查核对板材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

(2)割炬节流阀在关闭的状态下打开乙炔瓶和氧气瓶上的节流阀并检查各装置和连接管路是否有泄露现象。

(3)打开割炬节流阀并点火调整火焰,调整节流阀使火焰呈中性焰并使火焰强度达到连续切割的要求。

(4)在操作时应注意保护割炬不致受伤,保持割嘴的清洁。如发现积碳堵塞,飞溅物沾结在割嘴上时应及时处理,如不及时清理不但影响切割质量还会造成回火现象。

(5)在切割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回火现象应立即关闭割炬节流阀及乙炔瓶和氧气瓶上的节流阀。

(6)在切割作业时,作业现场必需远离可燃物。

(7)严禁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将燃烧的割炬放置在一边。

(8)割炬在使用完后必须将所有阀门关紧。

(9)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关人员指导培训,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割炬。

二. 风机各部件准备工序的操作和基本要求

1.普通离心式风机

(1)机壳侧板的焊前准备工序。

①用工具去掉经切割后留下的沾结物和毛刺。

②检查侧板的切割边缘,圆弧和圆弧及圆弧与直线之间过渡是否圆滑,如不圆滑需打磨圆滑。

③检查侧板表面是否有原材料的自然缺陷,不符和要求的需进行平整。

(2)机壳围板的焊前准备工序。

①调整滚床上滚两侧丝杠到适当高度,滚圆时一定要将机壳围板垂直放平送入滚圆机,滚圆后将围板取下并对照该型号侧板,(围板圆弧应略小于侧板外边缘为宜)如不符合要求继续调整滚床上滚两侧丝杠。

②利用专用压形模具压蜗舌板并与该型号风机侧板样板对照,舌板形线误差应在±1.5mm 内。

③操作滚床时,操作者的手不得接近正在转动的滚与工件之间的位置,以免发生安全事故。(3)叶轮前盘的焊前准备工序。

①用工具去掉切割后留下的沾结物和毛刺。

②将该型号风机前盘的压形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上下模对正后紧定模具压板开始压形。

③将压形后的前盘放置在平台上,检验前盘外圆整体平面度应不允许超过1.5mm,如超出通过手锤平整。

(4)叶轮后盘的焊前准备工序。

①用工具去掉经切割后留下的沾结物和毛刺。

②用直线卡板检查侧板的整体平面度,整体平面度不得超过1mm,不符和要求的需进行平整。

③准确选择该风机型号的叶片焊接位置样板并与叶轮后盘对正基准,将样板和后盘固定后用工具按样板打叶片焊接基准点。

④将轴盘铆接到叶轮后盘上(注意不要铆反),一定要按照实际型号要求选择适当长度的铆钉,铆钉铆接一定要圆滑平整。轴盘与后盘之间的间隙,在铆钉直径2倍范围内不大于0.1mm, 其余部位不大于0.3mm。

(5)叶片的焊前准备工序。

①叶片经剪切成形后用专用压形模具压出叶片形线。

②用叶片形线样板检验叶片形线,叶片与样板之间的间隙不得超过1.5 mm。

(6)电机支架及传动组支架的焊前准备工序。

①将切割好的角钢按工艺要求切90°豁口后折成直角或切45°度倒棱角。

②检查各角钢是否平整,不平整的用工具找平。

③按工艺要求给地脚角钢钻地脚孔。

④正确选择相应钻模(或按要求准确画线)将剪裁好的电机底板钻孔,按工艺尺寸要求,所钻的孔与孔及孔与底板相关基准的位置度应在±1mm范围内。

⑤按工艺要求用割炬将电机底板两孔之间割除形成圆滑平整的长豁,然后去毛刺并平整电机底板。

(7)风机盖板和进风口的焊前准备工序。

①用工具去掉切割后留下的沾结物和毛刺。

②正确选择钻模钻盖板孔或进风口孔并打磨钻孔毛刺。

③盖板需要压形的,安装好模具在压力机上压形。

2.轴流、及混流式风机

(1)壳体及电机护筒的焊前准备工序。

①操作者在开始壳体滚筒之前,应仔细检查核对板材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尺寸要求。

②调整滚床上滚两侧丝杠到适当高度,滚圆后停机取下工件将两头对接后,观察筒体应接近整圆为宜。

③对于需要焊接的法兰,应按工艺尺寸要求用法兰机将扁钢滚圆,法兰内径一般要求大于其所要焊接筒体理论外径1.5~2 mm。

(2)叶片及导流片的焊前准备工序。

①叶片或导流片经剪切成形后用专用压形模具压出形线。

②.叶片成形后,叶片型线与样板的允许间隙

叶轮直径>200~400 >400~1000 >1000~1600 >1600~2500 >2500~3150 >3150~5000 允许间隙 2 2.5 3.5 5 6 7

③如有叶片或导流片是火焰切割下料的,压形前需用工具去掉切割后留下的沾结物和毛刺。

(3)电机支板的焊前准备工序。

①电机支板经平整后按样板钻电机底孔。

②去掉剪切或钻孔后的毛刺。

(4)叶轮轮毂的焊前准备工序。

①先将轴套外圆按图纸要求精车到位,轴套内孔粗车留加工余量直径4mm(待焊接)。

②按要求留切削余量切割轮毂辐板及轮毂展开料。

③平整轮毂辐板除去沾结物和毛刺后按工艺尺寸要求精车轮毂辐板内孔(待焊接)。

④除去轮毂展开料上的沾结物和毛刺后用滚床或其它工具卷筒并校圆(待焊接)。

(5)角钢地脚的焊前准备工序。

①检查各角钢是否平整,不平整的用工具找平。

②按工艺要求钻地脚角钢的地脚孔。

三.焊接工序的操作和基本要求

(1)离心式风机焊接工序的操作过程和基本要求。

①离心式风机叶轮各构件的形位公差要求

〈1〉叶轮任意三相邻叶片出口端的两个弦长允差

任意三相邻叶片,于出口端的两个弦长之差不得大于Kf(mm),K值见表,对表中未包

括的B,K可分别从(1)式和(2)式中求得

(1)B=h/N (2)K=45/B

B——叶片宽度系数

K——45与叶片宽度系数的比值

N——通风机机号数

h——叶片出口端宽度mm

叶片宽度系数B与K值

B K

25 1.8

16 2.8

15 3.0

10 4.5

〈2〉叶片与轮盘的垂直度

离心通风机的叶片出口边对轮盘的垂直度f小于或等于叶片出口边宽度的1/100。

〈3〉叶片与轮盘进出口安装角允差

离心通风机的叶片与轮盘的进出口安装角极限偏差为±1°。

②叶片与后盘点焊,然后平整后盘使后盘的平面度不超过1mm。

③前盘里口以轴盘内孔为基准或前盘外圆以后盘外圆为基准用专用工装找正,然后将前盘与

叶片之间的间隙压严并点焊固定,各相邻两叶片的弦长允差不大于1.5mm。

④叶轮满焊时,各焊道一定要先点焊加固后再开始满焊,而且要先满焊前盘焊缝再满焊后

盘焊缝,8号及其以上的叶轮为了控制焊接变形,在焊接时应对称焊接,不可沿圆周顺序依

次焊接。

⑤普通通风用离心式风机如4-72、T4-72、T4-68、T4-73、9-19、9-26等,机号在6.3号或

6.3号以下的叶轮,只要求叶片工作面一侧的上下焊缝满焊,叶片的非工作面一侧的叶片两端及中间的上下焊缝只需各花焊三段,机号超过6.3号的要求叶片两侧焊缝均满焊。

⑥型号带有C开头如C4-73、C6-46、C6-48、C6-30等排尘或物料风机,Y开头如Y6-41、Y5-48、Y5-47、Y4-73、Y6-30、等锅炉用引风机,还有其它型号输送介质温度较高或带有一定浓度粉末及颗粒的风机,机号无论大小叶片两侧焊缝均需满焊。

⑦所有风机叶片的四个尖部在焊接时必需圆滑的封头。

(2)离心式风机壳体的焊接工序。

①将已经卷好的加固圈平整校圆,将断口处对严对平后满焊(单面)再次平整。

②将加固圈与侧板以内孔找正同心,(加固圈压到侧板蜗舌轮廓线时,需画线让出蜗舌板料厚后气割切除),将加固圈与侧板压严后沿加固圈外圆花焊,每隔60mm焊20mm长焊道。

③将焊好加固圈的侧板加固圈朝上放在平台上,用手锤均匀平整加固圈外圆及焊道,使加固圈与侧板之间不留缝隙,经平整使整个侧板外侧平面度不大于1.5mm。

④将压好的蜗舌板与围板对齐对平并在内侧满焊后平整焊道。

⑤将侧板放在平台上,蜗舌板外侧垂直对正侧板的蜗舌轮廓线外边缘,并在内侧点焊固定,将围板沿侧板外边缘对齐在内侧点焊固定,围板外侧与侧板外边缘必需对齐。

⑥对于两侧都有盖板的机壳可以先将围板和两侧板焊合(机壳内侧点焊),用工具将侧板与围板之间的缝隙压严并点焊加固,满焊前用手锤沿侧板边缘均匀敲击将焊缝打严,(注意使用锤子的力度一定要适当,手锤落到工件上时一定要放平,以免使壳体表面出现明显锤痕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对于一侧有盖板的机壳可以先将有盖板的侧板与围板满焊,经平整后焊另一侧板。

⑦如没有特殊要求,所有离心式风机侧板与围板的焊道都在壳体内侧并满焊。

(3)离心式风机盖板和进风口的焊接工序。

①盖板和进风口的各部件在焊接前一定要找正相对位置。

②盖板和进风口的各部件在满焊前要点焊加固并测量关键部位的尺寸,经测量无误后方可满焊。

(4)离心式风机电机支架的焊接工序。

①先将折90°弯的角钢部件用直角卡板卡正并点焊固定保证角钢的90°直角,将直角接缝满焊后放在平台上平整。

②将各角钢部件按要求放在焊接卡具上,或用简易自制量具找正各角钢部件的相对位置,将各角钢部件相互对接的焊缝点焊使角钢支架组合成型。

③将电机底板找正相对位置后点焊在支架上。检查各部件的相对位置是否垂直或水平,平整校正后再次将各焊缝点焊加固,然后满焊各角钢之间的焊缝。电机底板与角钢支架之间只需上下两面交叉花焊,每隔50mm焊30mm长焊道。

④有些后盖板需要直接焊在电机支架上,焊接时要用简易工装或量具保证后盖板孔的中心与电机底板上平面的垂直高度,垂直高度应控制在工艺尺寸要求±1.5mm范围内。后盖板孔的中心孔相对于电机底板中心线的左右偏差也应该控制在±1.5mm范围内。

2.消防、混流式风机焊接工序的操作过程和基本要求。

(1)轴流、混流式风机叶轮的焊接

①对于拉伸轮毂的叶轮,首先将轮毂和轴套按图纸要求先点焊加固后两侧满焊,(将满焊

完的轮毂送达车工工位用卡具以轮毂外圆为基准精车内孔,再转至拉床工位拉键)。将

已经加工好的轮毂和叶片按要求摆好方向放在叶轮焊接专用卡具上,将轮毂和叶片之间的焊缝点焊多点加固,然后将叶轮取出放在专用支架上在两侧满焊各焊缝。

②对于轮毂有焊接辐板的叶轮,首先,将待焊接的轴套和辐板按要求对接、摆正、点焊多点加固,然后两侧满焊,满焊后用芯轴检验并校正辐板端面摆动后送达车工工位按要求车削轮毂辐板外圆。将已经卷好的轮毂焊缝对正对齐经点焊加固后满焊,用简易工装或工具校圆(待焊接)。

③将已经焊好轴套并车削完外圆的辐板与叶轮轮毂按工艺尺寸要求焊接,一定要用简易工装摆正,各部件点焊多点加固后开始焊接,对于焊道直径在80--300mm 之间的轮毂应沿辐板圆周两侧交叉间隔焊接,焊道长度30mm,间隔长度为70mm,对于焊道直径达到300--500mm的轮毂,应沿圆周两侧交叉等分6段间隔焊接,间隔长度为80mm,焊道长度按实际焊道圆周长度、间隔长度及等分数大概计算。对于焊道直径超过500 mm的轮毂应沿圆周两侧交叉间隔焊接,间隔长度为100mm焊道长度为70mm。

④将满焊完的轮毂送达车工工位用卡具以轮毂外圆为基准精车内孔,再转至拉床工位拉键。将已经加工好的轮毂和叶片按要求摆好方向放在叶轮焊接专用卡具上,将轮毂和叶片之间的焊缝点焊多点加固,然后将叶轮取出放在专用支架上在两侧满焊各焊缝。

(2)一般轴流、混流式风机壳体的焊接及焊接中间处理工序。

①对于壳体先拉边再卷边的轴流式风机,先将卷完的圆筒对接好接缝并在里侧点焊固定后在筒体里侧满焊,然后焊接筒外侧对接缝的两端约30 mm(拉边加固),经整形后送达拉边工位,拉边后打磨所拉出边的两侧焊道直至磨平,然后送到卷边工位卷边。

②将折90°弯的角钢部件用直角卡板卡正并点焊固定保证角钢的90°直角,将直角接缝满焊后放在平台上平整,然后再按要求与卷完边的筒体满焊。

③将电机支板的横、立板按工艺尺寸要求点焊连接,按要求校正相互之间的水平或垂直并放在已焊完地脚的筒体内,按要求或用简易量具摆正电机支板与筒体的前后位置及水平位置,点焊固定位置后开始焊接,对于5号以下的横支板与壳体之间的焊缝,应该是横支板上侧满焊下侧封两端花焊(焊道长度30 mm),立板与横板之间的焊缝、立板与机壳之间的焊缝采用两侧的两端花焊(焊道长度30 mm),对于超过5号以上的轴流风机横支板与壳体之间的焊缝,应该是横支板上侧满焊下侧封两端及中间三处花焊(焊道长度不低于30 mm并根据机号加大而适当加长),立板与横板之间的焊缝、立板与机壳之间的焊缝采用两侧的两端及中间三处花焊(焊道长度于35 mm并根据机号加大而适当加长)。

④混流式风机(包括消防风机)的壳体需要焊接法兰的,首先将筒体对接焊缝内外满焊并整形,再将已经卷好的法兰对接、压平并满焊,将焊好的法兰放在平台上用手锤平整,然后将法兰套在筒体的两端,边缘对齐、点焊固定位置后满焊法兰与筒体之间的角焊缝。导流片与壳体之间的焊缝、导流片与电机护筒之间的焊缝均要求两侧交叉花焊(注意:导流片的两端焊道必需封头)焊道间隔大概70 mm,焊道长度35mm。电机护筒与电机连接法兰之间的圆周焊缝,要求外侧满焊内侧花焊,焊道间隔大概70 mm,焊道长度50mm。对于吊环连接套与补强板(菱形块)以及补强板与壳体之间的焊道均需满焊。

⑤轴流式风机、混流式风机支腿与壳体之间的焊道均需两侧满焊,对于机号较大的风机,支腿与壳体之间需要加补强板,各部位焊道同样要求满焊。对于通风管及电源线套管与壳体和电机护筒之间的焊缝均需要满焊。

⑥轴流通风机主机风筒的尺寸公差及表面形位公差不应超过表一规定。

表一机壳风筒的尺寸及形位公差

(mm)

叶轮直径

600

>600~

800

>800~

1200

>1200~

2000

>2000~

3000

>3000~

5000

>5000~

8000

8000

不加

工的

筒径

偏差

+1.5 +2 +3 +4 +5 +5 +6 —

风筒

法兰

两端

的平

行度

2 3 4 4 5 5 ——

风筒

的圆

1.5 1.5

2.0 2.5

3.0 3.0

4.0 —

导叶

安装

±1°

⑦轴流通风机的导叶型面、集流器、扩压器、流线体等弧面部分的型线与样板的间隙不得

大于弧面长的1% 。

焊接质量的基本要求3.一般轴流式风机、混流式风机、离心式风机

(1)所有风机部件的焊道外形要求光滑、饱满、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应平缓过渡,焊道截面不得有突然变化。

(2)焊缝表面不允许存在焊穿和未填满的弧坑。

(3)焊缝表面不许有大于2mm淌挂的焊瘤,焊缝边缘不得出现影响母材强度的咬边现象。

(4)不应存在由于熔化金属淌到焊缝以外未溶化的母材金属上的满溢现象。

(5)焊缝表面不应有成群的和网状气孔存在,焊缝内部不允许有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

(6)焊缝表面和焊缝内部不允许有裂纹、缺口和夹杂等焊接缺陷。

(7)焊接板材厚度小于等于3mm的,焊道高度不得低于4mm,焊接板材厚度大于3mm 的,焊道高度不得低于母材厚度。

(8)所有风机部件一定按照工艺尺寸要求焊接,满足所要求的焊道高度不得有漏焊现象。

(9)所有风机的叶轮在焊接时,叶片周围的焊道必需封闭,不得有漏焊现象,尤其叶片尖部必需封头,并堆出较圆滑的焊道,不得咬出豁口(如咬出豁口必须补平)。

4.铆焊件的材料要求

(1)铆焊件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图纸的规定。严禁使用有夹层、重皮等缺陷的材料。

(2)零件外表面的材料不得有明显的划伤,铝材的局部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3mm.

(3)代用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应满足零件主要机械性能要求,同时必须履行材料代用手续。

(4)对焊接件所选用的焊条,应按图纸规定的材质选取,其机械性能应不低于母材的性能。

以下的锈蚀材料,不得应用在转动件部件上也不得应用在其余部件的外表面上。

①已开始生锈,而且轧屑已开始剥露的钢材表面。

②轧屑已被锈掉或可刮露,并有少量肉眼可见状腐蚀的钢材表面。 ③轧屑已被锈掉,并有大量肉眼可见状点腐蚀的钢材表面。

5.主要铆焊件的拼接

(1)铆焊件不得随意拼接。对需拼接的零件应符合本标准和图纸的有关规定。其接缝应均称美观。

(2)叶轮的轮盘与轮盖允许接成块数(块数不包括锥面轮盖进口圈)见下表。

轮盖轮盘允许接成块数 (3)除平轮盖外,其余轮盖均为等分拼接。

6. 电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保证设备安全

①线路各连接点必须接触良好,防止因松动接触不良而发热。 ②焊钳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在工作台上,以免短路发生烧坏焊机。 ③发现焊机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

④操作完毕或检查焊机时必须拉闸。

⑤焊接电缆的截面积应根据焊接电流的大小,按规定选用,以保证导线不致过热而损坏绝缘层。

(2)防止触电

①焊前检查弧焊机外壳接地是否良好。 ②焊钳和焊接电缆的绝缘必须良好。

③焊接操作前应穿好绝缘鞋,戴好电焊手套。 ④人体不要同时触及弧焊机输出端两极。 ⑤发生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⑥严禁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或其他金属物搭接起来作为导线使用。 ⑦不得将焊接电缆放在电弧附近或炽热的金属旁。 (3)防止弧光伤害

①穿好工作服、戴电弧手套,以免弧光伤害皮肤。 ②焊接时必须使用面罩(焊帽),保护眼睛和脸部。

(4)防止烫伤和烟尘中毒

①清渣时要戴护目平镜并注意焊渣崩出方向,防止烫伤眼睛和脸部。 ②焊件焊后应该用火钳夹持,不准用手直接拿。

③焊条电弧焊的工作场所应采取良好的通风的措施防止烟尘中毒。 ④直接在水泥地面上切割金属材料时,应有防火花喷射造成烫伤的措施。 (5)防火、防爆

①焊接工作场地周围不能有易燃易爆物品,工作完毕应检查周围有无火种。 ② 焊接、切割盛过易燃、易爆物料、强氧化物或有毒物料的各种容器、管道、设备时必

须采取安全措施。

叶轮直径

(mm ) 平 轮 盖 锥 轮 盖

环 面 轮 盖

变曲面轮盖

轮 盘 280~630 0 0 0 0 0 >630~1250 ≤2 ≤2 ≤2 ≤2 ≤2 >1250~1600 ≤2 ≤2 ≤3 ≤3 ≤3 >1600~2950 ≤3 ≤4 ≤4 ≤4 ≤3 >2950

≤4

≤4

≤6

≤6

≤3

1. 四. 焊接后各风机部件外表处理。 (1) 焊道的打磨

①各焊道打磨一定要适度,将工件外部焊道表面淌挂的焊瘤及明显凸凹不平的位置打磨光滑平整即可,尤其是平焊道,不得将平焊道完全磨平以免影响工件的焊接强度,如需要完全磨平的位置按另行通知。

②对于不影响外观的工件内部焊道只需将焊渣及飞溅清理干净即可无需打磨。 ③焊道周围用普通工具处理不掉的飞溅及焊瘤需用磨削工具磨平。

(2) 工件外表面的打磨 ① 对于工件外表面由于切割造成的豁口、坡口、及不平整的棱角要打磨平整,豁口过大

的需补焊后打磨平整,有些工件如蜗壳板与机壳侧板的对接位置、电机整体支架的四面棱角磨削时需保留棱角。

② 对于一些板与板、角钢与角钢、板与角钢之间由于对接不齐而产生的错位、凸起一律磨平,错位过大的需补焊后打磨平整。 ③ 注意,打磨时一定要控制好打磨工具的角度以及所要打磨的位置,不得给其他无需打

磨的部位造成明显划伤,另外一定要控制好打磨的量,不得人为的磨出凹坑。

2. 叶轮的焊后校正要求

(1)离心式风机叶轮的形位公差 mm (2) 轴流式风机叶轮的形位公差(mm )

叶轮直径 ≤

600

>600~800 >800~1200 >

1200~

2000

>2000~3000 >3000~5000 >5000~8000 >8000

轮毂径向与

断面圆跳动 0.5 1 1 1

1 1 1.5 1.5 叶轮

外缘 径向圆跳动

1.5 1.5 2 2

2.5 2.5 3 3 端面圆跳动 1.5 2 2 2 2 2.5 2.5 2.5 两弦

长差 叶片数>10

2 3 3 3 3 3 — — 叶片数<10 3

4

4

4

4 5

5

叶片安装角

±1°

3.叶轮的动平衡校正

叶轮直径 >200~400

>400~1000

>1000~1600 >1600~2500 >2500~3150 >3150~5000

轮盖内径径向圆跳动 1.5 2.0 3 3.5 4.0 5.0 轮盘端面圆跳动 2.0 3.0 4.0 5.0 5.5 6.5 轮盖端面圆

跳动 2.5

3.5

4.5

5.5

6.5

7.5

轮盘平面度

不大于所测长度的5/1000

(1).焊接结构叶轮校正质量(配重〕的材质应于被焊母材相同,其厚度不得超过被焊母材

厚度。采用与焊接叶片相同的方法满焊在叶轮轮盘或轮盖外侧面上,校正质量(配重〉四

周应倒棱,外形整洁,焊缝不得有裂纹。校正质量(配重)的数量在同一面上不得超过2个。

(2).铆接结构叶轮校正质量(配重〉一般采用铆接方法固定在叶轮轮盘(盖)外侧面上,柳

钉的材质、直径及数量(数量不得少于2个,并留有一定间距),应通过强度计算加以确定。

校正质量(配重)的数量在同一面上不得超过2个。

(3).铸造结构的叶轮和带轮当校正质量(配重〉是以螺钉固定铜板时,螺钉的材质、直

径及数量(数量不得少于2个,并留有一定间距),应通过强度计算加以确定。螺钉紧固之后

必须采取防松措施。校正质量(配重)的数量在同一面上不得超过2个。

(4).当叶轮需要的校正质量(配重〉很少时,允许在不平衡的偏重方向上用砂轮磨削去重,

并应避开焊缝及哪钉头部位置。磨削深度不得使轮盘(盖〉厚度小于图样的允许值,被磨

削表面不得出现局部退火现象,磨削表面应光滑过渡,不应出现凹棱。

(5).校正质量(配重)的数量在同一平面上不得超过两块,两块相互间的相位差不得大于

90°,校正质量块(配重)的边缘与叶轮轮盘(盖〉外边缘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lO mrn。

(6).校正质量(配重)不得采用其它浮着物(如涂厚油漆)进行补偿。

(7)动平衡安全操作规程

①操作前检查设备、电气是否正常,防护装置是否齐全,并加注润滑油,空转试车。

②吊装工件要平稳地放在机床架上,夹持牢固,擦净油污。

③平衡块要紧固牢靠,不能有松动现象。要有防止工件跳出的保险装置。运转时,操作人

员要站在侧面不准接触转动部分。

④刹车时不准用手刹转子,测量和加平衡块时必须待转动停止,方准进行,并要防止工件

挂碰。机架上禁止放一切东西。

⑤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要按手用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⑥工作完毕,切断电源,清理工作现场。

4. 进风口弧面型线与样板的间隙要求

进风口弧面型线与样板的允许间隙

叶轮直径>200~400 >400~1000 >1000~1600 >1600~2500 >2500~3150 >3150~5000 间隙 2.5 3.0 4.0 5.0 6.0 6.5

5.喷漆前的外观处理

(1)在喷漆前,必需用磷化液或稀料仔细擦拭工件的表面,对于有明显油污的位置(攻丝

孔的周围等),必需擦拭干净以提高油漆的附着力防止爆漆现象的发生。

(2)对于工件外表面有明显锤痕、明显凸凹不平或明显的缝隙的位置,需做表面处理后刮

腻子,待腻子干后用细砂纸打磨平整然后喷漆。

五、喷漆工艺及操作规程

1、常用油漆的种类、性质和用途

油漆的种类很多,这里仅就在铁艺制品方面常用的涂装漆种简介如下:

(1)醇酸树脂类漆类:醇酸树脂漆耐气候性好,漆膜颜色鲜艳遮盖力强,具有较好的

机械强度,弹性和附着力,价格便宜。缺点是而漆膜内部干燥慢,易起皱,不耐水、不耐碱、

保色性能一般。醇酸漆的施用采取喷涂,刷涂均可,常温自然干燥或者低温烘干;自干约18小时,如烘干温度在60℃-100℃时需3小时。

(2)、硝基漆类:硝基漆干燥快、漆膜坚硬程度适中,可打腊抛光。具有较好的光泽,持久、耐水、耐油、耐化学品等性能均好。缺点是漆膜易发的,流平性差。

(3)丙烯酸漆类:具有优良的附着力和附锈能力,干燥快、光泽高、丰满度好、较好的耐候性、保光、保色性及耐水、耐油、耐化学品等性能均达到理想效果。

2、基本操作方法

喷漆漆的特点是:漆膜薄而均匀、光滑平整,各种部位都能喷到,不出死角,施工效率高,比刷漆提高工效5-10倍,适用于大面积的表面及人工不易涂刷的死角畸型表面。缺点是:需具备喷漆的专用设备、油漆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喷漆施工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油漆粘度、工作气压、喷枪与物体的距离。

喷漆时使用油漆的粘度要根据油漆的种类、工作气压、环境温度来灵活掌握。一般应控制在15-35滴/分钟;工作气压为3-6kg/cm2 ;喷枪与物体表面的距离一般约250-400mm 为宜;喷出的漆流方向应尽量垂直于物体表面约在10-12米/分钟匀速运枪为好。

3、油漆施用注意事项

(1)、不同种类(的油漆不能混合调配,并选用同类稀释剂;

(2)、使用前要充分搅拌均匀,并调到适宜的粘度(稀释程度);

(3)、多组份油漆,必须按使用说明规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再用;

(4)、油漆表面结皮或有粗颗粒状的现象时,应采取过滤措施,以免刷后漆膜不平整和堵塞喷枪;

(5)、每遍涂层不宜过厚,并应在完全干透的情况下再施用第二遍以防夹生(假干)起皱。

4、漆膜常见缺陷及产生原因

(1)起泡漆膜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鼓泡,继而脱落。其原因有:①机具表面清洗后未晾干,或在潮湿环境下喷漆;②用压缩空气喷漆时,空气压缩机或贮气筒无油水分离装置,致使空气中混入了水及油污;③喷枪喷嘴选择不当或喷涂时喷枪与工件距离太近,导致漆料雾化不良;④机具表面未清洗干净,有灰尘及杂质存在,影响漆膜与机具表面的附着力。

(2)针孔漆膜表面出现一些透底状小孔,继而引起剥落。其原因有:①涂料在固化过程中,稀释剂受高温急剧挥发;②涂料及压缩空气中有水分;③工作表面有异物颗粒;④喷枪口径过小或空气压力过大,导致涂料雾化不良。

(3)起皱漆膜出现不规则的折皱,造成落块。其原因有:①涂层过厚;②工件清洗不彻底;

③高温条件下干燥过快。

(4)漆膜起纹漆膜表面呈桔皮状纹理,与工件结合强度非常低,极易脱落。其原因有:①涂料过稠流平性欠佳;②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当气温在30℃以上和10℃以下时涂料的流平性即显著下降;③空气压力过大,而喷嘴口径偏小,使涂料雾化不良。

(5)裂纹漆膜出现不规则的深浅不同的开裂纹路,造成剥落。其原因有:①漆膜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如雨雪侵蚀、潮湿、温度骤变或强烈敲击,使涂料与工件结合强度下降;②在温度或湿度变化很大的环境中喷涂。

(6)流痕漆膜出现流淌痕迹。原因有:①涂料过稀;②涂层过厚;③环境湿度过大(如在雨天或梅雨季节喷涂);④喷枪离工件太近,空气压力过小或喷枪移动速度过慢等。

(7)涂层出现颗粒状,表面不光滑其原因有:①操作现场尘土多;②涂料未经过滤;③工件清洗不彻底。

(8)纤维及絮状物:即喷漆件表面有纤维状及毛絮状异物, 其原因有:①擦拭工件时粘挂在工件表面的纤维物没清理干净。②打磨后留在工件表面的纤细毛刺。

(9)色差:同一个平面上用肉眼分辨出颜色的差别; 其原因是:喷漆厚度不均匀。

(10)透底: 其原因是:喷漆太薄。

5、提高喷漆质量的措施

(1)保证清洗质量。喷漆前工件表面的油污、尘土以及锈斑等要认真、彻底清洗(除),表面不平处应校正或补平,清洗后必须彻底晾干后再进行喷涂作业。

(2)操作环境应无尘土,通风良好,温度在10~30℃之间。空气应当干燥,避免在梅雨季节、雨后初晴或早晨湿度较大时进行喷漆作业,有条件者可人工控制相对湿度在65%±5%的范围内。

(3)涂料应过滤去渣,用后立即封盖。

(4)合理调整漆料稠度,保证喷涂后漆膜的流平性好、均匀,并有光泽。涂料的稀释剂以溶剂汽油为佳,也可使用车用汽油。喷涂后半小时内应防尘、防水,不要与其它物体接触。

(5)喷漆作业前应检查空气压缩机储气筒及油水分离装置,放尽油、水。利用拖拉机气刹装置的压缩空气作为喷涂气源时,要先清除储气筒及管路中的油和污水,保证空气洁净。

(6)喷枪口径及空气压力应控制适当。

(7)合理确定漆膜厚度。漆膜并不是越厚越好,合理的厚度应以覆盖严密、无裸露、无流痕为准。漆膜过厚不仅浪费,而且易脱落。

(8)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作业。

六、风机的装配工艺及操作规程

1、风机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按要求核对待装配风机的型号,并清点各零配件是否齐全。

(2)观察各零件的外观是否存在制造缺陷(包括:油漆、锤痕、平面度、各孔的位置度)发现缺陷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装配。

2、风机的安装

(1)按图纸所示的位置、尺寸及旋向进行安装。为得到高效率,特别要保证进风口与叶轮的间隙尺寸及搭接尺寸。

(2)三角带传动的,应使主轴三角带轮与电机三角带轮相对应的槽不得错位,套上胶带后,应装安全罩(用户自制)以利安全。

(3)安装时必须找正,保证主轴处于水平位置,允差为0.2/1000mm。联轴器传动的,风机主轴与电机轴的不同心度,联轴器两端的不平行度均不得超过0.05mm。安装不水平,易漏油烧坏轴承。

(4)安装调节门时,注意不要装反,要保证进气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一致。

(5)安装后,试拨转传动组,检查是否有过紧,或与固定部分碰撞现象。发现不妥之处必须调整好。

(6)各部位螺丝必须带紧,叶轮压盖上必须加装锁片,锁片必须扣紧螺栓帽。

3、风机的试运转

全部安装完毕,在总检合格后,着重检查一下润滑油的名称、型号、主要性能和加注的数量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动静件之间是否存在摩擦等,然后才能进行试运转。

为了防止电机因过载烧毁,在风机启动和试运转时,必须在无载荷(关闭进风管道中的闸门或调节门)的情况下进行。如情况良好,然后逐步打开调节门作满载荷的正常工况(规定的全压和流量)的连续运转试验。在风机运转时应严格控制电机电流,不得超过电机额定值,否则均会烧毁电机。

试运转时测试风机震动值,直连风机分别在电机前后端盖的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测试,振动值最大不得超过4.0mm/s 要求更严格的不得超过2.5mm/s, D式、C式传动风机风机分别在传动组前后端盖的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测试,振动值最大不得超过6.3mm/s 要求更严格的不得超过4.5mm/s。

哈龙企业质检部:杨军

2012.11.10

无菌检测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查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检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硫酸、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实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6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培养14天,用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钟存中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F)64 941] 白色念球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压滤机安全操作规程

压滤机安全操作规程

压滤机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 现场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压滤机的操作的基本流程和日常维护方法,以避免误操作给设备和生产以及自身带来危害。 2.工作结束后及发生故障时请关闭电源,以保安全; 在发生故障时请关闭总电源,消除动力,以方便检修。 3.请勿自行拆卸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 液压系统存储高压液体危险,电气系统存在高压电,请不要自行拆卸。 4.不能擅自调整传感器位置和仪表的出厂参数; 出厂参数不得擅自调整,以免造成设备损毁。 5.注意压滤机的转动部位,防止夹伤;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设备上的转动部位,以免夹伤。 6.佩戴相应的防护器具; 在特殊的操作环境中,请操作人员佩戴好防护器具。

罗茨风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运转前 1.安装请检查基础螺栓再次锁紧和底座的倾斜。 2.配管对于鼓风机有没有加上不必要的负荷。 3.有没有杂质混入、配管错误、闸阀是否全开启等。 4.请确认螺销锁紧,和逆止阀是否关闭等。 5.确认润滑油到油镜的中央红点,超过太多则会自动排出。 二、启动时 1.用手回转,确认没有异常现象后才可以启动。 2.请无负荷转20分钟,检查有没有异常音及异常发热。 3.回转方向,从皮带轮侧来看是左回转(依箭头方向)。 4.特别请注意异常音、发热、振动、电流值等项目。 5.如是锥套带轮启动数日后应自行再次锁紧。 三、日常检查 1.运转中请检查下述事项并留下记录表,这样对于早期发现或发生问题时原因调查有很大的帮助。 电源、电压、电流值、压力、大气温度、排出温度、轴承温度、

振动、噪音、油位、污垢程度、皮带张力。 2.有关风量的调整方法,不可以使用出口闸阀来调整风量。应该使用回转数的变更和排出大气的方法来实施。 四、定期检查 1.每日定检:检查压力、噪音及振动。 2.每月定检:添加润滑油及黄油及清洁过滤网(停机状态下)。 3.每6个月定检:更换油封及检查皮带。 4.每3个月更换润滑油,每1个月更换黄油。 5.每年定检:更换皮带及过滤网。 6.每2年定检:更换轴承及检查叶轮与齿轮。 压滤机泵安全操作规程 一、循环水泵操作安全技术注意事项 1.启动前必须盘车5转以上,检查转动机组转子应轻滑均匀。 2.启动前关闭出水阀门,灌引水,要保证泵内充满水,无空气窝存。 3.运行时,启动电机,待泵转速正常后,再逐渐打开出水蝶阀,

2020年轴流通风机安全操作规程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轴流通风机安全操作规 程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2020年轴流通风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许可运转条件 1.必须安设反风装置; 2.电动机需安设电压表和电流表。 (二)开车前检查项目 1.在工作中不准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更不得将设备交给其它人操作,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运转前的检查项目 (1)主机部分 1)机体各部螺丝及联轴器是否松动; 2)叶轮和叶片是否松动; 3)机件有无裂纹及腐蚀情况。 (2)润滑系统

1)滑动轴承油量是否合适,甩油圈是否良好; 2)滚动轴承油量是否充足。 (3)电气部分 1)检查油开关,配电箱是否断开位置; 2)电阻器,电磁开关等是否在启动位置; 3)滑动短路环是否在起动位置,接头是否良好; 4)开关各部接点和熔断丝是否良好; 5)电流表指针是否在零位。 (4)附属部分 1)反风装置的动作是否灵活; 2)联结管是否严密,有无漏风现象。 3.开车的操作顺序 (1)运转前应按运转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2)带有闸板阀的扇风机,应适当关闭闸板阀; (3)搬车试验二、三转后,转动圆滑无阻时,再行起动;(4)起动时应注意电动机及机器各部的音响是否正常;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是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 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4、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用无菌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5 进行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打喷嚏。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不可使用。 6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可,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 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备齐用物。 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液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好。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 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无菌持物钳须置于无菌容器内,有效期限 4 小时;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将盖打开,钳端闭合,不可在盖孔中取、放;如需取远处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取出无菌物品。 3、无菌包使用法: 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查看化学指示胶带粘贴。 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处,撕开粘贴。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

实验室检测及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检测及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版本号页数页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布日期年月日起效日期年月日 威海市立医院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实验室检测及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明确实验室检测质量管理和控制程序,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和能力。 二、范围 本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及检验科。 三、内容 1.分析前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1)临床医生为病人选择合理的的检验项目,正确的采集检验标本; 2)专人查对标本与申请的检验项目、申请单姓名、病区是否相符,标本的质量是否合 格。对不合格的标本拒绝收取,并以电话的方式通知临床,要求重新留取,并作好 登记,记录人签字; 3)保证仪器良好的运转状态,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校准方法。所有进行过的校正和验 证工作都必须记录; 4)每天对试剂的效期、外观、颜色进行观察。建立合理的测试参数,随时观察试剂的 量,及时补充,新旧试剂不得混合在一起使用。 2.分析中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1)在采集后小时内分离血清,尽快分析,特殊的检验项目不能尽快检验(或不能当日 检验)要分离血清,低温保存; 2)做质控样本,生化常规检验每批至少测定两个不同水平的质控品,每天分为三批; 3)操作者审核本批次质控结果是否可控,审核临床医生所申请的检验项目是否已全部 检验、有无漏项,检验结果是否填写清楚、正确,判断检验结果无误后签字; 4)上一级医生对检验结果是否正确,报告单填写是否完整等进行审核。审核者签字后 发出报告; 5)所有的检验数据登记备案; 6)对所有的检验项目均应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对所有的室内质控原始数据进行记录。 3.分析后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1)建立检验报告单发送的签收制度,避免报告单发送错误或丢失; 2)对异常结果、危重病人、疑难患者等检验结果复核或复查; 3)对于直接危及患者的检验结果,如血钾、钙、糖、血气等结果过高过低可能危及患

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版

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安全 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对局部通风机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合格证后方可操作设备,否则不允许检修通风机设备。 2.局部通风机操作人员必须熟记局部通风机操作规程。 3.操作人员应熟悉通风机一般构造、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各部性能,供电系统和控制回路。 4.局部通风机在运行期间,加强巡回检查,做好各种运行记录。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起动前检查风电闭锁完好情况,启动后应监听风机运转声音一段时间,出现异常声音及时停机处理 二、进入现场 1.局部通风机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对煤尘、噪音、顶板等可能存在的危害有着充分的认识,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2.操作时必须佩戴齐全个人防护用品 三、.操作准备 1.仔细检查风机各紧固件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及时紧固。 2.检查风机、风筒有无漏风现象,如有应及时进行处理。 3.检查配电装置是否完好,运行是否正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无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无菌检查使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版 责任:QC化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内容: 1、概要: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检查及灵敏度检查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检查同时进行。 2、材料及设备 2.1 生化培养箱 2.2 生物安全柜 2.3 中国浊度标准管(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2.4 灭菌试管、灭菌注射器 2.5 0.9%无菌氯化钠溶液 2.6 0.05%(ml/ml)聚山梨酯80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聚山梨酯80 0.05ml,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氯化钠至100ml,混匀,灭菌即可。3、无菌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3.1无菌性检查 取新鲜配制灭菌的培养基各5瓶,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置20~25℃,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3.2灵敏度检查 3.2.1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代),

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00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104]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501]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CMCC(B) 6494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MCC(F) 98001]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CMCC(F) 98003] 3.2.2菌液制备 3.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制备 3.2.2.1.1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新鲜传代菌种一支待用。取一支灭菌中试管,加入3ml 0.9%无菌氯化钠溶液,把新鲜传代菌种培养物用接种环轻轻刮取,在加入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壁上研磨,使之成为均匀悬液。 3.2.2.1.2 取菌悬液1ml于比浊管中,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逐步稀释至与标准管的浊度一致。记录下所加入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余下的2ml菌液盖上试管塞以备用。 3.2.2.1.3 打开试管塞,取1ml菌液于中试管中,加入比浊时所需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的量一致的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此时试管中的细菌浓度与标准比浊管相一致。根据细菌浊度标准菌数表的菌数,将菌悬液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系列稀释至不大于100cfu/ml。 3.2.2.1.4 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悬液制备方法同金黄色葡萄球菌。 3.2.2.2 生孢梭菌菌悬液的制备 3.2.2.2.1取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一支灭菌中试管,用灭菌注射器吸取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底部三分之二处的新鲜菌液1ml,加入

轴流风机操作规程

A V45-12、A V50-12轴流压缩机操作规程 一、设备参数 1.1轴流压缩机 1.2变速器 1.3主电机

1.4机组运行参数 二、轴流风机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 1、确认启动机组编号,对启动机组设备进行详细检查。 2、启动电动润滑油泵,调整油压在正常范围,缓慢打开去高位油箱的注油阀,待高位油箱视窗内有回油时,应立即关闭注油阀。 3、通过各轴承回油管路上的视窗检查,润滑系统畅通无阻,并无泄漏现象;同时检查油箱液位,不得低于最低值或报警值,油温应保持在25-30℃之间,否则应对其进行加热。 4、对电动润滑油泵进行自动联锁试验,确认正常后,一运一备。 5、启动电动盘车(或手动盘车),倾听机组内部应无异常声音,并确认部分转动灵活。 6、动力油系统检查:油箱液位不得低于最低值或报警值,油温不得低于25℃,否则应对油进行加热。 7、启动动力油泵,调整油压值在正常范围,并进行自动联锁试验,确认正常后,一运一备。 8、检查蓄能器内氮气压力,不得低于6.5 MPa,否则需冲氮,蓄能器一用一备;检查油冷却器,主电机空间冷却器的冷却水系统,应畅通并无泄漏现象。 9、检查气管路上所有阀门的手动部分是否灵活好用,送风管路上的阀门应关闭,并全开防喘振阀。 10、检查空气过滤器,确认其内部没有杂物。 11、按照AV45-12机组PLC开机画面要求进行操作试验,并确认正常。

三、机组的启动: 1、启动前停止电动盘车,并进行盘车装置分离确认。 2、启动机组前,同厂调度、所属变电站、配电室联系,经允许后,按启动机组按钮。 3、机组启动升速过程中,仔细侦听机组内部的声音,如发现不正常的声音或振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直至停车,排除故障后,再启动机组。 4、风机达到正常转速后,按照PLC画面操作要求,进行静叶释放等操作调整,并检查各参数及振动是否正常。 5、油冷却器出口油温达到45℃时,应打开油冷却器冷却水进出口阀门,调整冷却水流量,保持油冷却器出口油温在30-45℃,要求冷却器内水压低于油压。 6、调整主电机空间冷却器进出水阀,使电机温升低于105℃。 7、观察压缩机的定子、外壳在受热膨胀时,是否正常。 8、确认机组运行正常后,可以向高炉送风。 四、机组的送风操作: 1、送风时首先打开送风蝶阀,然后逐渐关闭旁通电动放风阀(1#机组为手动放风阀),调整防喘阀开度,注意观察逆止阀是否打开,按照微机运行工况画面进行工况调整,以满足高炉用风要求,以上操作应注意风压上升不宜过快,注意各参数的变化。 2、高炉发生放风时,操作人员应及时调整机组负荷,检查机组运行状况和各参数的变化情况。 3、高炉休风时,全开防喘振阀,同时调整静叶角度到26o-28o。 4、高炉憋风时,同高炉取得联系,适当打开防喘振阀,紧急情况下,可适当打开旁通电动放风阀(1#机组为手动放风阀),将风机工况点控制在安全区域(黄线以内)。 五、机组的停车: 1、接到高炉主控室允许停机的指令后,同所属的变电站、厂调度、配电工取得联系。 2、降低负荷,逐渐全开防喘振阀,电动放风(或手动放风阀),关闭送风蝶阀,调整静叶角度为26o-28o。 3、手动操作主电机停止按钮。 4、在停机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机组的振动,并细听有无异常声音,记录机组的走时间。

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基本操作,为无菌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3.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QC无菌检查的操作。 4. 职责: QC无菌检查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程序: 5.1. 定义: 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无菌器具及适用于药典要求无菌检查的其它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5.2. 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层流装置,局部洁净度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别的超净工作台,室内温控(18~26)℃及除湿装置,操作室或工作台应保持空气正压。 5.2.1. 无菌室的清洁与消毒应符合QC洁净室清洁、消毒规程(SOP ZL0014)。 5.2.1.无菌室无菌程度的检查应符合规定:见沉降菌监测规程(SOP ZL0006)、悬浮粒 子监测规程(SOP ZL0005)。 实验设备及用具: 5.3.1.电热干燥箱、电热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培养箱、试管、注射器、针头、试管架、刻度吸管、手术剪、手术镊、砂轮、注射器盒、搪瓷托盘、双碟、75%酒精棉球、无菌工作服(衣、裤、帽、口罩等)。 5.3.2.微孔滤膜:直径50mm、孔径0.45μm,应符合规定。 5.3.3.除菌滤器: 除菌滤器采用的是HTY-2000型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 5.3.4. 所有进入无菌室的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或灭菌,应严格按照进入QC无菌室物品清洁、消毒、灭菌规程(SOP ZL0015)进行操作。

5.4. 稀释剂:灭菌注射用水。 5.5. 培养基: 5.5.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流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真菌培养基。 5.5.2. 培养基的使用,配制、管理及灵敏度检查应按照培养基管理规程(SMP ZL0036)、培养基灵敏度检查规程(SOP ZL0019)、培养基配制规程(SOP ZL0016)进行操作。 5.6. 对照用菌液: 5.6.1.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occus sureus)菌液: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的营养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18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1ml中含10~100个菌。 5.6.2. 生孢梭菌(Clostridum sporgenes)菌液:取生孢梭菌[CMCC(B)64 941]的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相同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8~24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ml中含10~100个菌。 5.6.3.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菌液:取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的 真菌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白金耳,接种至真菌培养基内,在20~25℃培养24小时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每1ml中含10~100个菌。 5.7. 操作法: 5.7.1. 供试品、培养基在移入缓冲间之前应先编号,并用75%酒精棉球擦拭瓶(管)外壁,然后连同其它用具(包括无菌衣、帽、口罩等)移入缓冲间,打开无菌间紫外光 灯和空气过滤装置开关,并使其工作在30分钟以上。 5.7.2. 将所需物品移入无菌室,每次试验中所用物品,必须计划好,并有备用物。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严格遵守QC洁净室进出规程(SOP ZL0013)。 5.7.3. 供试品外部消毒: 5.7.3.1. 橡皮塞、铝盖、压封小瓶: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外壁及瓶塞,待干,用消毒镊子剔去铝盖上的铝质小圆片,用酒精棉球擦拭瓶盖及橡皮塞,并将酒精棉球盖于橡皮塞上待取样。 5.7.3.2. 安瓶:先用酒精棉球将安瓶外部擦拭消毒待干,用砂轮轻轻割安瓶颈部,便于折开安瓶。 5.7.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加入该药品项下规定的稀释剂用量,制成该药品项下规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5.7.5. 根据供试品的抑真菌和抑细菌试验,判定该供试品有无抑菌性,而决定采用直接

风机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11943 风机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风机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安全操作规程: A、风机启动前,应关闭调节门,采用变频控制的可以不用关闭; B、检查风机各部的间隙尺寸,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有无碰撞及摩擦现象。 C、在叶轮的半径方向,联轴器或皮带轮附近,均不许站人,以免发生危险,联轴器或皮带轮应加装安全罩。 D、检查轴承的油位是否在最高与最低油位之间,轴承润滑剂是否加足。

E、风机启动后,逐渐开大调节门(或调节变频频率),直到达到正常工况。 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A、发觉风机有剧烈的噪声、轴承温度迅速上升、风机发生剧烈的振动和撞击等情况之一必须紧急停车。 B、只有风机设备完全正常的情况下方可运转。 C、如果风机设备在维修后开动时,应注意风机各部位是否正常。联轴器部件上的螺栓要定期检查,以防松动。 D、定期清除风机内部积灰、污垢等杂质,以防止锈蚀、变形。 E、电机在正常运转时,因周围因素产生振动或其它原因造成电机缺相运转时,应立即断开电源,以防止烧坏电机。电机的环境不得超过40℃。

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重庆卡顿尔食品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部门:品控部 编制:范昌勇 文件编号:KDRQC018 日期:2015年1月12日 一、菌落总数检测操作规程 检测国标:GB 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样品:卡顿尔蛋糕、卡曲、西点类产品 产品国标:GB/T 20977-2007糕点通则;GB/T 20980-2007饼干 产品卫生标准: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 GB 7100-2003饼干卫生标准 菌落总数指标:糕点:热加工≤1500cfu/g,冷加工≤10000cfu/g

饼干:≤750cfu/g 试剂:生理盐水(约8.5%)(磷酸盐缓冲溶液);营养琼脂培养基(或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75%消毒酒精 设备:电子称(0.01g)、电子万用炉、灭菌锅、恒温水浴锅、超净工作台、电热恒温培养箱 器具:250ml三角瓶、玻璃棒、烧杯(500ml)、试管(15*150或者18*180)、试管架、培养皿、镊子、钥匙、刻度吸量管(1ml、10ml)、移液器(100-1000ul)、酒精灯 操作步骤: 1.药品配制 营养琼脂培养基(配比:32g+1000ml蒸馏水);生理盐水(8.5gNaCl+1000蒸馏水)(或磷酸盐缓冲溶液);75%消毒酒精(500ml95%纯酒精+133ml蒸馏水)。 2.灭菌消毒准备 ⑴往灭菌锅外层锅内加适量的水(水位刚好没过加热管,最好用硬度较低的水,避免结垢而缩短加热管的寿命)。 ⑵培养皿成套同向整齐排列叠放,用干燥的牛皮纸(或者报纸)包裹卷紧,放入灭菌锅内套中。 ⑶将准备好的试管、培养基、刻度吸量管、移液器枪头、生理盐水放入锅内,注意不要放置过于密集紧凑,以免影响蒸汽循环造成灭菌不彻底。 ⑷盖好锅盖并对称地扭紧螺旋。 ⑸加热使锅内产生蒸汽,当压力表指针达到 33.78kPa时,打开排气阀,将冷空气排出,此时压力表指针下降,当指针下降至零时,即将排气阀关好。注意冷空气必须充分排除,否则锅内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影响灭菌效果。 ⑹继续加热,锅内蒸汽增加,压力表指针又上升,当锅内压力增加到所需压力时,将火力减小(自动控制则无需手动操作,老式灭菌锅需手动切断电源来调节),使蒸汽压力升至103.4kPa,温度达121.3°C,维持15~20分钟,然后将灭菌器断电或断火,让其自然冷后再慢慢打开排气阀以排除余气,然后才能开盖取物。 ⑺无菌操作间和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开启,关闭通道门,灭菌30-60分钟。 ⑻更衣进入无菌间,操作前用75%消毒酒精对手部、样品盒表面、操作台、试管架等进行喷洒消毒。 3.样品处理 卡顿尔产品(含半成品)均为固体和半固体样品,样品处理方法如下: 称取25 g 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1:100样品液稀释方法:用1 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按此操作程序,制备 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 mL无菌吸管或吸头。 4.接种培养

主通风机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主通风机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935-66 主通风机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上岗条件 1、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操作。 2、应熟知《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熟悉通风机一般构造、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各部性能、供电系统和控制回路,以及地面风道系统和各风门的用途,以及矿井通风负压情况,能独立操作。 3、司机应没有妨碍本职工作的病症。 二、安全规定 1、上班前禁止喝酒,上班时不得睡觉,不得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工种岗位责任制,遵守本操作规程及《煤矿安 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2、当主要通风机发生故障停机时,备用通风机必

须在lO分钟内开动,并转入正常运转。 3、当矿井需要反风时,必须在l O分钟内完成反风操作。 4、主通风机司机应严格遵守以下安全守则和操作纪律: (1)不得随意变更保护装置的整定值。 (2)操作高压电器时应用绝缘工具,并按规定的操作顺序进行。 (3)协助维修工检查维修设备工作,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4)地面风道进风门要锁固。 (5)除故障紧急停机外,严禁无请示停机。 (6)通风机房及其附近2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不得有明火炉。 (7)开、闭风闸门,如设置机动、手动两套装置时,须将手动摇把取下以免伤人。 (8)及时如实填写各种记录,不得丢失。 (9)工具、备件等要摆放整齐,搞好设备及室内

1注射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注射剂检验标准操作规程,防止错检、漏检的发生。 二、范围:适用于注射剂的检验操作方法。 三、责任:质量部、化验室相关操作人员。 四、内容: 注射剂 注射剂(《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B)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注射液(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注射剂除应按药典品种项下规定的检验项目外,还应检查“装量”或“装量差异”、“可见异物”和“无菌”。静脉用注射剂应加查“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溶液型静脉注射用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应加查“不溶性微粒”;静脉输液及插管注射用注射液应加查“渗透压摩尔浓度”。 混悬型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药物粒度应控制在l5um以下,含15~20um(间有个别20~50um)者,不应超过10%,若有可见沉淀,振摇时应容易分散均匀;乳状液型注射液不得有相分离现象;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分散相球粒的粒度90%应在lum以下,并不得有大于5um的乳滴。 “装量”检查法 1 简述 1.1本法适用于50ml及50ml以下的单剂量注射液的装量检查,其目的在于保证单剂量注射液的注射用量不少于标示量,以达到临床用药剂量要求。 1.2标示装量为50ml以上的注射液和注射用浓溶液,按最低装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范检查,应符合规定。

1.3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液(如塞替派注射液).可不进行“装量”检查。 2 仪器与用具 2.1注射器及注射针头。 2.2量筒(量入型)规格l、2、5、1O、20及50ml的量筒,均应预经标化。 3 操作方法 3.1 按下表规定取用量抽取供试品。 标示装量供试品取用量(支) 2ml或2ml以下 5 2ml以上至50ml 3 3.2取供试品,擦净瓶外壁,轻弹瓶颈部使液体全部下落,小心开启,将每支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包括注射器针头)抽尽,注入预经标化的量筒内,在室温下检视,读出每支装量。 3.3如供试品为油溶液或混悬液时,检查前应先微温摇匀,立即按3.2项下方法操作,并冷至室温后检视。 4 注意事项 4.1所用注射器及量筒必须洁净、干燥并经定期校正;其最大容量应与供试品的标示装量相一致,量筒的体积应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体积的40%。 4.2 注射器应配上适宜号数的注射针头,其大小与临床使用情况相近为宜。 5 记录与计算主要记录室温,抽取供试品支数,供试品的标示装量,每支供试品的实测装量。 6 结果与判定 每支注射液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装量;如有少于其标示装量者,即判为不符合规定。 “装量差异”检查法 l 简述 1.1本法适用于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装量差异检查。 1.2本项检查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瓶间装量的一致性,以保证使用剂量的准确。 1.3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可不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2 仪器与用具 分析天平感量0. 1mg(适用于平均装量为0.15g及其以下的粉针剂)或感量1mg

除尘风机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70123 除尘风机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除尘风机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风机和电动机的周围有无遗落的螺钉及其它有碍物体,检查PE线或漏电保护器是否完好;(2)检查上水管道是否具备良好的供水条件;(3)检查各管道是否畅通。 2.开车程序; (1)排除风机底内的积水;(2)开给水阀;(3)观察供水是否充足,喷嘴水方向是否正确,水门开启后能在内面形成完整的水膜,无水滴飞溅现象;(4)开风机;(5)观察水雾的形成是否良好;(6)运转5分钟后才许可开动生产设备(喷浆机)。 3.停车程序: (1)生产设备(喷浆机)停车15分钟后才可停排尘风机; (2)关闭给水阀门,应能截止无泄漏。 4.维护事项:

(1)注意给水是否稳定;(2)注意除尘器的过滤装置、脱水装置等有无堵塞现象;(3)注意下部锥体内部水位有无升高现象,检查排污水装置是否畅通;(4)注意各部螺钉的固定情况,法兰盘间的衬垫是否完整,以防漏水;(5)每周应疏通排污水装置和内部积尘; (6)每周应清扫和冲洗过滤装置、脱水装置等;(7)注意保持风机,电动机除尘器的清洁。 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其作业: (1)在机器开动时进行修理工作;(2)在不给水的情况下运转; (3)用金属敲打设备和管道。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

碳酸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完整

1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碳酸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以规操作。 2 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购进的辅料碳酸钙质量检验。 3 职责:质量部QA、QC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 4 容:(质量标准) 4.1 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4.1.1 产品名称 4.1.1.1 中文名:碳酸钙 4.1.1.2 汉语拼音名: Tansuangai 4.1.1.3 英文名:Calcium Carbonate 不得少于98.5%。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aCO 3 4.1.2 性状:本品为白色极细微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中不溶;在含铵盐或二氧化碳的水中微溶;遇稀醋酸、稀盐酸或稀硝酸即发生泡沸并溶解。 4.1.3 鉴别 4.1.3.1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4.1.3.2 取本品约0.6g,加稀盐酸15ml,振摇,滤过,滤液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调至中性,再滴加稀盐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中不溶,但在盐酸中溶解。 4.1.3.3 取本品适量,加稀盐酸即泡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4.1.4 检查 4.1.4.1 氯化物取本品0.10g,加稀硝酸10ml,加热煮沸2分钟,放冷,必要时滤过,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3%)。 4.1.4.2 硫酸盐取本品0.10g,加稀盐酸2ml,加热煮沸2分钟,放冷,必要时滤过,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2%)。 4.1.4.3酸中不溶物取本品2.0g,加水10ml,混合后,滴加稀盐酸,随滴随振摇,待泡沸停止,加水90ml,滤过,滤渣用水洗涤,至洗液不再显氯化物的反应,干燥后炽灼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0.2%。 4.1.4.4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31)。 4.1.4.5钡盐取本品2.0g,加水10ml,混合后,滴加稀盐酸使溶解,加水稀释至100ml ,用铂丝蘸取溶液,置无色火焰中燃烧,不得显绿色。 4.1.4.6镁盐与碱金属盐取本品1.0g,加水20ml与稀盐酸10ml溶解后,加甲基红指示液1滴,煮沸,滴加氨试液中和后,加过量的草酸铵试液使钙完全沉淀,置水浴上加热1 小时,放冷,加水稀释成100ml,搅匀,滤过,分取滤液50ml,加硫酸0.5ml,蒸干后,炽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 通过无菌检验,确保灭菌后产品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 2适用围 适用于灭菌后医疗器械产品的无菌检验。 3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 (2005年版 GB14233.2-2005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电热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集菌仪(器、电子天平、 PH 计、冰箱、恒温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无菌棉签、镊子,试管架,大试管若干等。 5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 5.1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 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进行。 5.2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 10Pa 。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 18~26℃,相对湿度:45~65%。 5.3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监测。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4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 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 30min ,于 30~35℃培养 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 1CFU/平板。 6无菌检验前的准备 6.1器具灭菌、消毒 6.1.1灭菌: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可经电热干燥箱 160℃以上干烤 2小时,或置压力蒸汽灭菌器 121℃蒸汽灭菌 30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 2周即用毕, 否则应重新灭菌。 6.1.2消毒: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无菌检验室的试管架、电子天平、工作台面、工作人员的手、橡胶吸头等。可采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剂应每月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6.1.3标识:器具的灭菌、消毒后必须做好标识,标明灭菌、消毒时间和使用有效期。 6.2人员、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 6.2.1开启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进行空间灭菌处理,消毒时间不得少于 30min 。 6.2.2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流程 6.2.2.1脱包:进入无菌检验室的物品若有双重包装的,需将外包装在传递窗 /缓冲间拆除后,传入试验室。 6.2.2.2消毒:进入无菌操作室的所有培养基、供试品等的外表都应采用适用的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将外包装污染的微生物带入无菌检验室。 6.2.2.3传递:查看所有进入无菌检验室的器具上的灭菌、消毒标识, 是否在有效期。符合要求的经传递窗传入无菌检验室。

鼓风机安全操作规程

鼓风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鼓风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二)、概述 本规程适用于鼓风机运行及维修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操作。 (三)、安全操作规程 1、输送介质的进汽温度通常不得大于40℃。 2、介质中微粒的含量不得超过100mg/m3,微粒最大尺寸不得 超过最小工作间隙的一半。 3、运转中轴承温度不得高于95℃,润滑油温度不高于65℃。 4、使用压力不得高于铭牌上规定的升压范围。 5、鼓风机机叶轮与机壳、叶轮与侧板、叶轮与叶轮间隙出厂时 已调好,重新装配时要保证该间隙。 6、鼓风机运行时,主油箱、副油箱油位必须在油位计两条红线 之间。 7、检查进出口联接部位有无忘记坚固的地方,配管的支承件是 否完备。 (四)、注意事项 1、开启鼓风机前应确定空气管路的畅通,开启鼓风机运行稳定后,缓慢关闭旁通阀,向水池供气。 2、风机轮换使用,遵循先开先停原则。 3、应严格保证鼓风机的工作条件及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避免

因振动等原因造成对风机的损害。 加药间安全操作规程 (一)、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化学除磷加药间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二)、概述 本规程适用于加药间运行及维修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操作。 (三)、安全操作规程 1、药剂溶液由溶药系统溶解(或由槽车运输),溶解后的药液自流至溶液池。在溶液罐内稀释成5%的药剂溶液,通过加药计量泵定量投加到加药点。 2、药剂溶液池液位低于0.3M时必须配药。 3、调试时根据进水流量磷含量调节加药计量泵流量。定期测定进出水含磷量,以考察投药效果,适当调整投药量。 4、8%-10%药液配成5%药液:测量溶药灌水位,开送药泵将储药干罐药液打入溶药罐至所需液位,打开再生水(自来水)管阀门至所需液位。 (四)、注意事项 1、计量泵为手动控制,根据进水磷含量、水量、除磷效果调整流量和配药、送药周期。正常情况时,一台加药泵对应一个溶药池。 2、每次启动前确认溶药池中药量。 3、启动前确认对应阀门已打开,调整流量。 4、如果溶药池中药量不够,停泵换另外一台加药计量泵,并及时配药。 5、如泵长期不运行,再次启动前应先排出管道中的空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