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故乡的榕树》导学案(含答案)

(完整版)《故乡的榕树》导学案(含答案)

(完整版)《故乡的榕树》导学案(含答案)
(完整版)《故乡的榕树》导学案(含答案)

《故乡的榕树》学案参考答案

一、导入——《静夜思》。

同学们,“诗仙”李白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情诗,大家知道是哪一首吗?

明确:《静夜思》。

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注意读出思乡的感情。(幻灯片)

很好,大家吟诵得很有感情。那么大家想想是什么引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的?

明确:月亮(光)。

俗话说:“故乡的月亮分外圆”“月是故乡明”。所以在异乡看到月亮自然而然地想起故乡的月亮,甚至家乡的夜晚,在家乡度过的日子,生活,家乡的人和事等等。这里由月亮引起诗人的思乡之情,这是诗人(怎么样?)——触景生情。于是诗人便借景抒情,寄情于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有着浓浓乡情的优美的散文,看看作者黄河浪是如何抒发他心中那一股对故乡的深厚真挚的感情。

二、1.C(A荫yìn;B曳yè;C飕sōu)

2.B(矇眬-朦胧,攸-悠,飘-瓢)

三、感知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写了作者故乡的几棵榕树,具体写了有关故乡的哪些事情?用简洁的词组或句子概括出来。(讨论)

板书总结:

1、划船——小伙伴——天真无邪的友情

2、榕树被烧的传说——老人——世代相传

3、烧纸钱祈福——女人——人们对榕树的敬重

故乡的风俗—故乡

榕 4、治癣——母亲——细腻深厚的亲情情结

树 5、(最难忘的事)折树枝——祖母——同上

6、乘凉——农人们——淳朴悠闲的乡情

7、度夏夜——我——纯真浪漫的童趣

物————事—————人——————情

借物抒情(寄情于物、托物抒情)

作者描写榕树时,把感情寄托于对榕树的眷爱之中,借榕树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感情。

通过榕树写了故乡的风土人情,榕树就成了作者回忆友情、亲情、乡情的载体。那么,

1、为什么榕树会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2、是哪里的榕树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的?

3、引起思乡之情的触发点是什么呢?

快速阅读课文1至3段,回答以上问题。

明确:1、榕树下有作者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亲切感。

2、香港住所左边土坡上的两棵老榕树。

3、作者是触景生情的,除了是有两棵相似的老榕树外,还有什么是触发作者思乡之情的条件呢?作者平常就很喜欢带小儿子到榕树下散步,因为那里周围的景色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儿童世界,与他小时候在榕树下玩耍的环境相似。更重要的引发作者回忆童年事情的原因是——我卷制成的小哨笛的熟悉的哨笛声。使我的心像小鸟一样从哨音里翅飞了出去……

所以说,文中作者首先是触景生情,于是寄情于景,托物抒情,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关键是要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第二课时

一、A

二、说说你最欣赏的语段,为什么?并带着感情读一读,试读出感情。

1.1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P17第1段

“青翠”是形容榕树叶颜色和质地的,在这里充当动词“摇曳”的宾语,偏离了通常的话语组合。“摇曳”的本是“榕树叶”,正常语句应是“摇曳赏心悦目的青翠的树叶”,但这样写就一般化了,难给人留下隽永的记忆和韵味。课文是用借代辞格来超常搭配的,借“青翠”指代“青翠的榕树叶”,创出了一种新奇的语言表达效果,通过加强“榕树叶”的“青翠”特征,与“水泥楼房”的“铅灰色”形成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的审美联想。

“清凉”也是一种从心理、生理出发的感受,是抽象的,无形的东西,用动词“注”和数量词“一潭”来变异搭配,就增添了“清凉”的形象色彩,让“清凉”像有形的事物一样具体可感,“清凉”的再也不单纯是榕树绿阴了,而是像一潭凉丝丝的清泉,沁人心脾。

再如,课文中的下列语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P19第10段倒数第5行

③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P19 第11段第2行

④洒落一地阴凉。P

课文里还有一些语言的超常搭配,构成一种异常的修饰和被修饰关系,也营造出某种特有的语言艺术氛围。如:⑤在苦涩的日子里寻一点短暂的安慰和满足。P19 第8段最后一句(可不讲)“苦涩”本是故乡人那段痛苦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里用来描写本没有感情色彩的“日子”,是借移用兼移情的修辞手法,寓情于物,暗含了作者对劳苦而纯朴的乡亲们的关切之情。

⑥有的像我一样,把生命的船划到遥远的异乡。P19第11段倒数第5行

用“生命”来修饰“船”,有悖于逻辑的理解,其意并不在把“船”赋予生命的活力。“生命的船”是运用了修饰喻(又称缩喻)的修辞方式,“船”是喻体,作中心语;“生命”是本体,作修饰语,构成偏正结构的形式,可以理解为“生命像船一样”这样的明喻。它表面上形成语言的超常修饰,其实是在简洁凝练的比喻中,把作者自己飘泊在外的无奈和对故乡深深的眷念之情化为可感的物象,形成形象思维所需要的表象,让人回味。

2、P17第3段:“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分析:这一段是由眼前景象到回忆的过渡。“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小鸟”之喻,充分表现了心情的轻快、愉悦和联想的迅捷。“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照应自己千里万里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助飞鸟的“飞”与“停”,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然,不露痕迹。这里是故乡榕树的一个

特写镜头。这一节里“迷濛的烟水,苍茫的群山”表明他现在距故乡很遥远,但,再远也挡不住思乡的视线,割不断思乡的情感。你瞧,他对榕树叶子的记忆多么细腻真切!“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拟人,紧紧抓住了故乡榕树的主要特征,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之情,“浓得化不开”,给人以“凝碧”之感。如果说这个分句主要写榕树的形的话,“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比喻,“碧玉”,色泽鲜亮;“晃动如耳坠”形状优美。绘色绘声地展现了榕树的美。(两个看到有什么不一样?)前“看到”是从整体着眼,用粗线条勾勒;后“看到”是从局部着眼,用工笔描摹。这一段文字虽短,却渗透着浓烈的乡情,奠定了全文基调。

3.P17第4段写了故乡榕树周围的景色,尽情铺叙故乡的景象,选取感情色彩浓郁,形象优美、能牵动情思的事物写景抒情,景物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还有,注意一下句子的衔接特点,颇似顶针格修辞。好处是有连绵不绝之势,仿佛悠长的乡思,缠绵温馨。

“我怀念(从故乡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不用括号里的定语成分句子也通顺,那么为什么要用呢?具体,形象生动的语言,有声有色、是景语,又是情语,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可以唤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我们怎样借语言加强抒情意味?诗人用诗意的语言,那我们可以学一学他的表达方法。A、可以用类于顶针之法,如第4段,又如《弯弯的月亮》,它与所想表达的绵长不绝的思乡之情相一致。B.可以对一细节处详描。如第3段对叶子,给人之感觉是虽距离(时空)遥远而记忆极其清晰。再如下面第7段写老祖母处亦然,祖母神态栩栩如在眼前。C.可以充分想象,如第5段写小时候梦里划船时所作的美丽的梦,俱通过相关词语表达,使得梦是那样的真切美丽,且若去掉其中一句,效果立即大减。

4、P18第7段写母亲用榕树汁为“我”治癣和“我”奉祖母之命上树折枝的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对榕树的记忆联系着对亲人的记忆。祖母的形象着墨不多却生动感人。那蹑着小脚“笃笃笃”地走到石桥,“唠唠叨叨”的神态,慈爱善良,使人难以忘怀。

5、第9段,作者缘物生情,直接抒怀,通过拟人的手法,赞颂榕树的崇高品格。对榕树的赞美,其实是表达了作者对劳苦而纯朴的乡亲们的关切之情。

6.“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搁浅在乱石滩上……”P19 第10段

分析:这一段写自己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夏夜,描写富于生活情趣。从卧具来说极为简单:一床被单,席地而卧;几块床板,搁在长凳和桥栏杆上。人与自然紧紧融为一体。仰望黝黝树影,“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没有烦恼,没有苦痛,身心愉快。写那睡意朦胧的感情,尤为精彩。月色朦胧之中,睡意朦胧之时,嫦娥悄然飞过,桂香轻轻飘洒,流水静静唱曲,催人沉入梦乡,这种诗情画意般的描绘,意境优美,想象丰富,刻画细腻,美丽迷人,正是一首对故乡风情永难忘怀的乡恋之歌。“早上醒来”,才发现枕头不见了,“原来是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石滩上”,这些文字里不见任何懊恼,相反情趣盎然,令人忍俊不禁,特有的故乡风情尽在其中。

“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题中的叠字,如“悄悄”、“轻轻”等在表达上能起什么作用?“悄悄”、“轻轻、”静静”、“慢慢”等形容词的叠用,能表现出音韵美;同时把动作表现得轻柔,衬托出环境的静谧,准确地刻画出“似仙境”、“似梦境”的境界。

7.P18第6段“这故事是村里最老的老人说的,他像老榕树一样垂着长长的胡子。我们相信他的年纪和榕树一样苍老,所以我们也相信他的话”。这样的表达好在哪里?这是作者稚拙的童真之情的流露,也表现出作者对榕树爱得真、爱得深,以至有些爱树及人。

8、第12段,呼应开头。小儿子的话打断沉思,再写叶笛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把听觉感受到的当着视觉感受到的,更为形象。

最后以设问结尾,把思乡之情引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表达了作者永远不忘故乡养育之恩,永做故乡儿子的一片诚挚之心,以“故乡的榕树呀……”几个字独立成段作结,寓含了不尽的情思。

三、ACDF

四.1、①B挤;C恬静;A心灵;D交流

②B飞;A迷蒙

③D粗犷;C风味;D苦涩;C短暂

2.①C ②E、F ③BDE

故都的秋学案(含答案)

高二职业语文导学案 课题:故都的秋第一课时总课时第课时编制人:刘想审批人:编制日期:2013年9月18日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 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一、预习效果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散文钞.()一椽.()潭柘.()寺落蕊.() 普陀.()山房檩.()廿.()四桥着.()衣 混沌.()椭.()圆橄榄 ..()() 2、解释下列词语 混混沌沌: 疏疏落落: 不远千里: 落寞:颓废: 领略:萧索: 3、收集有关“秋”的古诗句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本文的结构脉络: 2、本文属于哪一类散文?

3、郁达夫先生对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情感?请用文本的句子回答。 三、疑难点拨及拓展探究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介绍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课后作业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凋谢(diāo)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落蕊(ruǐ) B.细腻(nì)平平仄仄(zē)椭圆(tuǒ)歧韵(qí) C.文钞(chāo)橄榄(lǎn)嘶叫(sī)普陀(tuó) D.鲈鱼(lú)鲑珍(xié)驯鸽(xùn)譬如(pì)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A.苦涩屋檐萧索落蕊 B.幽远混钝落寞平仄 C.训鸽细腻凋谢意境 D.点缀颓废赏玩蟋摔 3.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B.郁达夫早年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 C.郁达夫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D.《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浓重的颓废情绪,毫无积极意义。

《菩萨蛮》导学案(带答案)超实用

温庭筠《菩萨蛮》导学案 教学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思想感情 一、唐五代词概述: 1、花间词派:以唐温庭筠、前蜀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温词秾艳华美,如簪花仕女,如富丽堂皇牡丹,“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疏淡清秀,如淡妆美人,如清新明丽芙蓉,“显而疏”,易直接触发情感的感动。 2、二主一相: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操,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唐五代文人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 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二、作者介绍: 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他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 三、结合注解,理解词意: 小山重重叠叠,晨曦闪闪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的香腮似雪。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对后镜,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四、赏析课文: 1、概括上下片内容分析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上片女主人公睡醒后娇慵的形象下片写了梳妆打扮的过程。这首词塑造了娇美又满怀幽怨的闺中贵妇的形象。 2、这首词通篇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3、感情探究: 假借写女子,实际写作者自己仕宦之途的不得意,表现自己不被重用的感慨和悲哀。 【迁移训练】 眼儿媚(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第二节光的反射学案教案

第二节光的反射(第1课时一一光的反射规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能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 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 3、 光的反射定律简洁、对称,领略物理学的美。 课前准备 1、 收集信息: 收集有关光污染的例子,找出光污染的原因 2、 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活动一:各小组同学从不同方向用激光灯照射平面镜,看到天花板上星 光闪闪。请你描述光在反射时的路径,并说出你的想法: (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提出问题:光在发生反射时遵守什么规律呢? 活动二:如图所示用一根竹签斜插在泡沫板上表示入射光线, 请你用另一根竹签大致表示出反射光线的位置,并说出你的 观点,写在下面。 设计实验: 思考:(1)形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光路,需要哪些器材? 在学生描 说明 引导学生 提 出研究 的问 题:光 的反射有 什么规律。 你的猜想:

(2)怎样让光线比较清晰的显示出来? (3)如何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研究二者大小关系时,测 量一组数据还是测量多次数据好? 请你利用下列器材:激光灯、平面镜、量角器、硬纸板、蚊香、火柴、白细线、泡沫板、竹签中的部分器材验证你的猜想。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二)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活动三:让学生分别用激光灯照射放在课桌上的平面镜和白纸,观察 天花板上的光斑有什么变化,白纸是否能反射光?阅读课本P55图 4--16说出你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面反射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漫反射的实例:述反射光线的位置时引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等名词 分析与论证: (1)观察第2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第3、4两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第5、6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断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和角度你有什么发现?

菩萨蛮(小山重叠)学案

菩萨蛮(小山)学案 编写:姚贵雪审核:薛小艳 学习目标: 1、了解温庭筠及“花间词”和“温韦”的诗词风格。 2、感受并说出词中的人物形象(慵懒的女子形象),体会人物内心的孤寂无聊。 3、基本把握词中的白描和反衬手法,并能结合具体诗句作一定的鉴赏。 学习重点:理解本诗中主人公的情感;背诵全诗。 难点:表现手法的理解与鉴赏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从词的影响导入 二.词的相关知识链接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词起源于民间,中唐后较多文人从事创作,晚唐五代趋于繁荣,极盛于宋代。 “词”的别称:诗余、曲子词、乐府、长短句等 分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词有“词牌”。一段称为一“阕”。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的两大派及代表人物 三、知人论世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其诗辞藻华丽有《温庭筠诗集》,《金荃集》,存词70余首。 花间词。所谓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祚所选编的词集《花间集》得名。花间词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 主要特征的词派。共18人。这些作者中温庭筠、皇甫松 为晚唐人,其余多数为五代西蜀文人包括流寓、游宦者。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代表花间词派的两种风格。“温韦”并称 三、诵读感知 (一)诵读诗歌,至少三遍。 (二)了解词的大意 结合书注,用语言描绘所写内容 (三)整体把握 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描写了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课型:新课执笔;陈德银组别:高一语文组审核: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中重要的字词,加强朗读训练,体会文章的韵味; 2、赏析美景,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3、体会深情,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4、品味语言,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5、读写结合,学生学习小散文。 重难点分析:重点,目标2、4;难点,目标5 教法学法:教法,以诵读为主,适当点拨,学生自学完成任务。 学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历来古人对秋都是悲秋的,那么我走近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去领略他又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秋呢?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作者情况及掌握课文中的字词; 2、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韵味; 三、课堂活动安排: 活动一: 1、了解有关作者情况 要求:学生自己看“导学讲练”中有关作者情况,边看边勾画,看完后填空。 郁达夫,原名,浙江富阳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代表作为《》《》《》《》《》《》《》《》 2、看导学讲练背景探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活动二:朗读课文 1、自己朗读,边读边注音; 2、听录音范读体会文章的韵味美及感知课文内容。 活动三:完成导学讲练中的基础题。

光的反射学案教案

光的反射学案教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二节光的反射(第1课时——光的反射规律)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能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 3、光的反射定律简洁、对称,领略物理学的美。 课前准备 1、收集信息: 收集有关光污染的例子,找出光污染的原因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活动一:各小组同学从不同方向用激光灯照射平面镜,看到天花板上星光闪闪。请你描述光在反射时的路径,并说出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提出问题:光在发生反射时遵守什么规律呢? 活动二:如图所示用一根竹签斜插在泡沫板上表示入射 光线, 请你用另一根竹签大致表示出反射光线的位置,并说出 你的 观点,写在下面。 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设计实验: 说明引导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 在学生描述反射光线的位置时引入:入射光线、反射 光线、法

思考:(1)形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光路,需要哪些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怎样让光线比较清晰的显示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研究二 者大小关系时,测量一组数据还是测量多次数据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请你利用下列器材:激光灯、平面镜、量角器、硬纸板、蚊香、 火柴、白细线、泡沫板、竹签中的部分器材验证你的猜想。 (1) 观察第2列结论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比较第3、4两列结论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比较第5、6列结论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断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和角度你有什么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入射角、反射角等名词 引导学生 探究发现光的可逆 性,和三线重合的 情况。

导学案:菩萨蛮 温庭筠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编写审订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唐五代词的有关常识。 2、通过对“温词”的鉴赏,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讨论本词是否有所寄托。 二、预习指导 (一)、词牌说明 《菩萨蛮》,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号称菩萨蛮队,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许多文人骚客都写过以《菩萨蛮》为词牌(曲牌)的诗词,其中以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最有名。 (二)、唐五代词概述: 1、花间词派:以唐温庭筠、前蜀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温词秾艳华美,如簪花仕女,如富丽堂皇牡丹,“密而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疏淡清秀,如淡妆美人,如清新明丽芙蓉,“显而疏”,易直接触发情感的感动。

2、二主一相: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操,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李璟和李煜以文雅的词风来表现深广的忧患意识,为词体注入个人和家国之感,拓展了唐五代文人词的艺术境界,开掘了唐五代文人词的抒情深度;朴素的语言和杰出的白描功夫,形成了他们“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冯延巳词善于以阔大境界、层进手法写柔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浩浩莽莽的意境。),确立了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三)、知人论世: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与韦庄并称“温韦”,他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学时安排】三学时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学习要点:1、了解作者及背景。2、扫除字词障碍,理清文脉。 一、自主学习 1、作者信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简介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二、诵读感知

光的反射学案

二、光的反射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且反射可逆,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说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和不同。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经历用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过程。 (2)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学习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学习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 (二)学法点拨 光遇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并且光路是可逆的。光遇到光滑的平面会发生镜面反射,遇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会发生漫反射,但都遵从反射规律。例如:阳光射到镜子上,镜面很光滑,发生镜面反射,迎着反射光的方向看到的是刺眼的光;如果射到白纸上,看上去很平的白纸而实际上凹凸不平,产生漫反射,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因而我们从任意方向看到白纸,感觉都很柔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演示实验1]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 筒照射到水面上.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2、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 [演示实验2]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 观察一点、两角、三线. 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按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 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4)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5)使光线分别沿OB、OB1、OB2射向镜面,观察每条反射光线的方向. 分析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角i反射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甲乙丙

《菩萨蛮》教学学案

《菩萨蛮》教学学案 靖安中学彭丽 一、教材分析 《菩萨蛮》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写一个闺中女子起床、梳洗、画眉等一系列的动作,含蓄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孤独寂寞。它选自中国最早的一本词集——《花间集》;它的作者是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的温庭筠。 一首好词,本身就有一种魅力,你读它,就会被它吸引,被它感动,《菩萨蛮》就是这样一首好词。通过学习这首词,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内心的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学情介绍 我所教学的对象是高二的理科生,他们在高中语文必修四曾经系统的学习过词,在选修课本诗歌部分也学习了很多词人的作品,对词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但是,大多数理科生,他们平常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看文学类的书,更别说古典诗词了,课后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与扩展,不符合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写的要求,诗歌鉴赏能力还是相对薄弱。 从做诗歌鉴赏题目来看,通常是失分很多的一个题型。 所以激发他们对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诗歌鉴赏能力很有必要。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分析、学情介绍以及《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学习的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①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中背诵出这首词。 “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优美的语言、铿锵的声韵、向上的精神、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就能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提高学生诗歌方面的能力背诵可谓必不可少。 ②学会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理解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学习鉴赏诗歌的有关基本方法,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的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而且“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也是《新课标》评价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设置了教学目标二,又因为本文主题的含蓄性,所以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③在体会文本的语言、音律、情感之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传统却不知道珍惜、热爱的民族是可悲的。所以我设置了教学目标三。 四、教法与学法 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百花齐放的语文教学模式背后支撑的基本方法还应是“诵读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这两个方法迢递千年,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所以教法我采用诵读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学法采用诵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自主合作探究”也是新课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由新课导入、自主诵读、合作探究、课堂小结、课后作业五个

故都的秋导学案

1 / 6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学习过程: 一、整体阅读,体会情感。 1.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北平的秋天有什么样情感?快速浏览课文,勾出相关语句。 特点: 清、xx、悲凉 情感: 作者对故都的秋是喜爱 理由: ①“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 ②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xx之切。 ③最后一段: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 2 / 6 2.阅读第二和倒数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对比,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更够味,更合作者的心境,从而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二、细读文章,品味景物。 1、请细读文章3——11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描绘的几幅“故都秋景图”。 明确: 有五幅画面 1、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 2、第四段,xx(xx落蕊) 3、第五段,xx(xx残声) 4、第六---十段xx(xx话凉) 5、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 2、反复诵读,品味词句,这几幅画面如何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1)、观秋色: 碧绿的天色一丝的日光(清冷) 破屋、破壁腰秋草(冷落、萧条)

牵牛花的蓝朵、落蕊、(xx) “xx对”、“细数”(xx) (2)、听xx: xx天下驯鸽的飞声(xx)(反衬) 3 / 6 xx残鸣(悲凉) 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 缓慢悠闲的人声(xx) (3)、品秋味 落蕊轻扫xx凉人(xx、悲凉) 总结: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1三、知人论世 1、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课文第十二段)郁达夫也感染上了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2、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通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重难点: 1、重点: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2、难点: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一预习导学: 我们之所以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 引入新课: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二合作学习 (一)光的反射定律 1、认识一点、两角、三线 观看ppt,重点:法线 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 2、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1):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 线和法线位置关系如何? 学生分组实验,把一个平面镜 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 板ENF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 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①.将F板与E板旋转到同一平面, 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 射入O点的光,观察在右侧F板 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OB。(如图甲) ②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观察在F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线。(如图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补充,(观看ppt)得出结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实验(2)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如何? 教师演示实验(光具盘),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表格

《菩萨蛮》韦庄导学案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第七单元第二课 《菩萨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韦庄词“明白晓畅,疏朗秀美”的语言特点。 2. 透过词句,体会情感。 3. 结合写作背景,探究主旨。 【预习导航】 1.作者简介. 韦庄(836-910),字端已,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之四世孙。他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兵火,弟妹失散,逃至洛阳,后流落江南,后入蜀为西蜀节度使王建掌书记。唐亡,王建称帝,庄为宰相,终于蜀,谥文靖。 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有男女之情、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离乱、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温庭筠其并称“温韦”,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之一。 2.写作背景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本词是第二首。黄巢起义后,藩镇混乱,韦庄避难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即是他避乱江南时所作。 3.这首词每两句换一次韵,且仄韵、平韵、仄韵、平韵,重复回环,有复叠之美。 诵读时,遇平声韵“天”“眠”“乡”“肠”应拖长音,稍作停顿; 遇仄声韵如“好”“老”“月”“雪”等则应急促些。 4.字词解释 游人:这里指漂泊江南的人 合:应当 垆: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 凝霜雪:像凝结起来的霜雪一样 皓:白 须:应 【问题探究】 1.作者表达对江南的情感是什么? 2.“人人尽说江南好”中“人人尽说”隐藏意思是什么? 1 / 2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3. 诗词从哪些方面写“江南好”? 4寄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为什么 【总结概括】 【课堂练习】 《菩萨蛮》(其三) 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注】韦庄年少时曾多年流寓江南。《菩萨蛮》词共有五首,为词人晚年寓蜀回忆旧游之作。 1.词中“此度”指的是 ;“归”指的是。(2分) 2.该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4分) 【课下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完成练习册作业。 3、预习下一课。 2 / 2

故都的秋 预习提纲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描绘故都的秋景的,又是怎样通过对比来突显故都之秋的特点的。 2.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语言品味与学习。 【重点难点】 1.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探讨故都的秋的文化意蕴和作者的审美情趣。【学法指导】 缘景入情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 ),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 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 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

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 年到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 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 年7月,郁达 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缘景入情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附答案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 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 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 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zhì)竦峙 水何(dàn)(澹澹) (xiāo)(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澹澹:水波摇荡。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光的反射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案例 洋青中学凌华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3)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太阳、电灯、蜡烛等物体发出的光会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能看见这些物体了,许多不会发光的物体为什么也能被我们看见呢? 由于自然课的学习和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因为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介绍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如图:a.入射光线AO;b.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c.反射光线OB;d.法线:过O点作反射面的垂线ON;e.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f.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探究光反射时遵循的规律 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它与入射光线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把一平面镜放在桌上,再把一张纸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一束光(可以用激光笔获得)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两次。 (5)将纸沿ON对折,观察现象。 4.讨论 (1)分析讨论:关于光的反射,你发现了什么? 须明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r与入射角i应该相等。 (2)怎样使纸板能稳定地竖直在平面镜上? 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多种方案,如在纸板后做一个支架,用纸盒的一个侧面,用泡沫包装盒,等等。 (3)怎样得到“一束光”? 有人首先提出用太阳光,但马上有人反对,认为太阳光不是“一束光”,又有学生想到前一节刚做的小孔照相机,其外筒可以利用了,通过外筒上带有小孔的黑纸蒙着手电筒,就得到“一束光”了。还有学生提出用激光笔,当然效果更好。(此情况属教学实录)(4)怎样画出光的迹径? 问题提出后,立即有学生想到,把光对着O点入射,分别沿着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描点A和B,用直尺连接OA与OB 即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了。 备注:学生没有关于物理实验的经验,如果只看教科书中的内容,是很难完成实验的,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对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的能力。 (5)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用平面镜改变光路的实例很多,如潜望镜、大楼里利用平面镜采光、测距离、自行车的尾灯等等。 5.光路的可逆性 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个小实验:用一块板挡在两个学生之间,使彼此能看到对方,怎样才能彼此看见对方呢?由于学生有此经验,用一块镜子就能解决。 学生实验后,把入射光线沿学生画出的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如图。

韦庄 菩萨蛮教学设计

韦庄《菩萨蛮》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作为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古典诗词的一些常识,对诗词鉴赏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欣赏本词难度不大,主要是让他们了解诗词的语言美与写作技巧。 教学目标: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词中的景物描写,体会词中江南的意境之美 2、缘景明情,通过词人笔下对江南的描述,理解词人置身江南美景之中获得的暂时的精神解脱对和客游他乡的无奈之情。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白居易赞美江南的名句,今天我们来欣赏花间词派代表作家韦庄赞美江南的词作《菩萨蛮》,比较鉴赏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 二讲授: 1.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关于花间词派和婉约派的区别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炯、韦庄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凡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 三活动:课前思考: 1、请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概括韦庄《菩萨蛮》所写的内容。答: 2、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回答) 答:

《故都的秋》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故都的秋》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 二)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落蕊(ruǐ)细腻(nì)柘树(zhè)椽子(chuán) 着凉(zháo)颓废(tuí)鲈鱼(lú)譬如(pì) 驯养(xùn)萧索(xiāo)混沌(dùn)廿四桥(niàn) 2、多音字 泡水泡(pāo)卷卷曲(juǎn)干干戈(gān) 泡影(pào)开卷有益(juàn)干练(gàn) 折折耗(shé)落落枕(lào) 落差(luò) 折叠(zhé)落在后面(là) 二、辨形组词 嘶()缀()蕊()椽()凋()啼()柘() 厮()辍()芯()掾()雕()谛()拓() 答案:嘶叫厮打点缀辍学花蕊芯片椽子掾吏 凋谢雕塑啼叫谛听柘树开拓 三、词语积累 混混沌沌:。 领略:。 潜意识:。

颓废:。 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 它的滋味。 潜意识: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 理活动。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四、近义词辨析 涉及与波及 ①涉及,强调与对象有“关联”;②波及,强调对对象 产生了“影响”。 摘要与择要 ①摘要,意为“摘录要点”;②择要,意为“选择重要的”。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欧元区十二国中,作为龙头老大的德国经济的低迷,很可能其他国家。 ②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作出答复。 ③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 A.波及择要而是/或者

B.涉及择要就是/或许 C.涉及摘要而是/或者 D.波及摘要就是/或许 答案:A(①涉及,强调与对象有“关联”;波及,强调对对象产生了“影响”。②摘要,意为“摘录要点”;择要,意为“选择重要的”。③“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不是……就是……”,是选择 关系,并不能表明说话人的最终态度,这与句首“严格地讲”不太相符。或许,是表示猜测语气的副词;或者,是表示选 择关系的连词。) 遏止与遏制 遏止,遏制,都有猛力制止的意思,“遏止”指用力阻 止事物的发生、发展,常用于对别人;“遏制”指用力控制 事物的发展,常用于自身。 物质与物资 “物质”指金钱,生活资料等;“物资”指生产和生活 上所需的物质资料。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的感情到了不可的地步,不说出来心里不痛快。 ②他是个生性的人,有时候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③改革开放二十年,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谁还发 牢骚呢?

光的反射学案

第二节光的反射学案(两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重点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难点:反射定律的应用和光路可逆的应用. 【典型例题】1.反射定律中角度的计算. 【例1】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40o,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 A 20o B 70o C 140o D 90o 【针对练习1】1.一束太阳光沿着与水平面成60o角的方向照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 2.一束光线垂直照在一平面镜上,则其反射光线与镜面的角度是______,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 3.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o,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5o,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例2】如图所示是射向一平面镜的光线,做出它的反射光线. 【针对练习2】1.如图所示是某一束光线的反射光线,在图上画出入射光线. 2.如图所示是从某一点光源S射出的两条光线,在图上画出这两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1题图 2题图 3.如图所示是从某一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上确定出点光源S的位置. 4.一束光线射向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如图所示,在图上画出这条光线完整的光路图 3题图 4题图【巩固练习】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日食、月食的形成 B 小孔成像 C 太阳光下出现人的影子 D 平静的湖面,映出天上的月亮 2.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o,入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其反射光线的条数为( ) A 一条 B 两条 C 三条 D 无数条 3.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迎着月光时走暗处,背着月光时走亮处 B 迎着月光时走亮处,背着月光时走暗处 C 迎着月光、背着月光都走暗处 D 迎着月光、背着月光都走亮处 4.在黑暗的房间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上面放一块小平面镜,让手电筒垂直照射小平面镜,当我们从侧面看时( ) A 镜子是亮的,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白纸是暗的,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B 镜子是暗的,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白纸是亮的,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C 镜子和白纸都是亮的,因为它们都发生了光的反射 D 镜子和白纸都是暗的,因为手电筒的光线太弱 5.如图所示,当一束光线与平面镜M1成25o角入射时,要使得光线 经平面镜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平面镜M1与M2之间的夹角应 为( ) A 25o B 65o C 12.5o D 130o 6.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桌子,这是因为( ) A 桌子的镜面反射 B 桌子的漫反射 C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D 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7.甲、乙两人在照同一个镜子时,甲在镜中看到了乙的眼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也一定能看见甲的眼睛 B 乙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C 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 D 乙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8.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 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案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 A 把台灯换为吊灯 B 把台灯放到正前方 C 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 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9.为什么黑板反光看不清字?因为黑板比较光滑,射到上面的光接近发生____反射,从而射向某一方向的同学的眼睛中的光线较_______(填“强”或“弱”),而粉笔字很______,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_____反射,进入这一方向的同学眼睛中的光很_____ (填“强”或“弱”),所以觉得有些耀眼而看不清字. 10.一束入射光线垂直入射镜面,若保持入射角方向不变,要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镜面应转动多少度?自己动手试一试看看与你想的是否一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