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合理开发

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合理开发

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合理开发
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合理开发

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合理开发

——以沂源县历史文化遗址为例

冯艺桂

[摘要]历史文化遗址记载着地方历史发展轨迹,承载着地方旅游经济发展。通过对沂源县境内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和开发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遗迹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合理开发

[Abstractl] Historic and cultral relics takes down local history, and is advantageous to the traveling economy development . Through to Yiyuan County histor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has analyzed the question which in the historical culture relics prote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exists, thus proposed the protection and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relics preliminary suggestion.

[Key words] Historic and cultral relics , Protection , Proper development,

1.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和开发现状

沂源县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1635.66平方公里,县域东靠临朐,东南与沂水毗邻,西依莱芜,西南与新泰接壤,南连蒙阴,北与博山、淄川相望。沂源地方历史悠久,因沂河发源于此而得名。“沂源猿人”头骨化石证明,早在40—50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沂源县境内主要的古城址为齐长城遗址、东安故城遗址;古建筑多为庙、观,有腾云寺、牛智宫、荆山寺、栖真观、荆山寺、织女洞、神清宫、隋唐摩崖石刻等。这些历史文化遗址所处生态环境幽美,古树古木保护较好,风水质量一流,是一处处充满文化和风土相结合的风景佳地,是自然脉络和文化脉络相溶合的典型。

目前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的为织女洞和摩崖石刻。织女洞位于燕崖乡大贤山东北麓。洞高8米,宽7米,深10米许,洞中有洞,左右相连,西北有一小洞,深不可测,为寒武纪矽质岩溶洞穴,洞呈裂隙状,洞中有织女塑像一尊。出洞向南行200米,为迎仙观旧址,为明代建筑仅存遗址。观内有一株叶籽银杏树,叶子上结果十分奇特,观有泉眼两股,久旱不涸。对面隔河相望有牛宫庙一座,为明代建筑,后多次重修,98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辟为旅游景点。摩崖石刻位于东里镇上柳沟村西北唐山南崖中部,在高20多米、宽8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共有503身雕像。其中高浮雕497身,阴刻一身,单独一组5身。整个造像前方,有一组单位雕像,因位置较低,毁坏严重,大体判明为立像,其它浮雕下部多毁坏,阴刻像保存较好,06年修建唐山寺,辟为旅游景点。另有,神清宫正在投资开发中。神清宫位于沂源县城驻地以南10.5公里的燕崖乡西郑王庄村,北依奶奶顶,南傍白马河。始建于宋朝,时称神清万寿宫。明、清两代几经重修扩建。全宫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战地面积6亩。建筑大多已倾圮,但总体建筑尚存。现存千年虎皮松一株,有石拱桥的环形鱼池一座,正门、钟鼓二楼及玉皇阁、老君阁、天师阁、历代碑碣十余幢。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余遗址均未开发,也未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2.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发误区

沂源县境内历史文化遗址甚多,但保护和开发才刚刚起步。由此带动的旅游产业为地方经济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在此过程中,地域、思想、资金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为其他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教训。

2.1 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①“以新换旧”。历史文化遗址受自然侵蚀和人力破坏,多已破损。对遗迹进行保护,一方面要对遗存进行清理维护。如栖真观(位于沂源县城西部15公里)十八星宿壁画,文革时候用碳灰覆盖,于2005年被清理,基本完好,属明清代风格。另一方面是对遗存进行恢复。在恢复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破旧立新”,拆除新建仿古建筑,破坏文化遗存,完全割断了地方历史文脉。如神清宫,目前正在建设以作为旅游开发项目,但由于大部分建筑已经倾塌,仅存的主体建筑也已破损,当地政府和投资商决定拆除绝大部分历史遗存,新建一座仿明清建筑的神清宫,恢

复其庭院面貌。拆除行为受到了地方学者和规划管理人员的强烈反对,但没有充足资金对原有建筑进行高质量的维护和整修,只得遵照投资商意见进行重建,大有“拆了真宝贝,建了假古董”之嫌;所幸遗留下来的树木为重点保护文物没有受到大的损伤。

②保留了文物建筑,但破坏了周围的历史性环境。如摩崖石刻,阳刻多已风化,阴刻尚保存较好,政府在开发过程中重新将阳刻补上,并在唐山修建了唐山寺;唐山寺为仿古建筑,但修建较为粗糙,颜色簇新,与遗址风格不符。

③维护资金匮乏。遗址维护目前尚属于政府行为,地方政府虽然已经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性,但资金投入少并且不规范,遗址清理和维护费用极其缺乏,致使遗存继续破败。如滕云寺、牛智宫位于沂源县境内第一高峰鲁山主峰东侧,明代修建,建有大雄宝殿,遗迹尚存。大雄宝殿用整块花岗石砌成,雄浑古朴。但年久失修,风化严重,用于建设的石材因无人管理经常丢失,腾云寺已不复往日风采。

④保护不力、破坏严重。历史文化遗址由于存在年代久远,沂源境内的遗址分布较为松散,不利于统一管理,多由当地政府管理或处于无管理状态,一直受到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非常严重。建筑老化、石材风化、木质结构虫蛀,时有自然原因破坏而坍塌发生;另一方面,遗迹周围居民意识不到遗存的重要性,管理不到位,部分人依旧以三四十年前的观念看待遗存,不管不问、任取任用甚至以封建遗留加以破坏。

2.2 历史文化遗址开发误区

①违背开发基本原则。历史文化遗迹的开发必须坚持延续地方历史文脉和可持续性发展两个基本原则。历史文化遗址是地方历史文脉的组成部分,是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割断了历史文脉从近期也许看不到它的弊端,但就长期来讲,必然约束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甚至是地方特色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是任何开发建设都应遵循的一条原则,开发历史文化遗存也是为了保护它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保持地方历史文化传统、保护历史文化载体,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开发都必须是可持续的。

②开发审批程序不够完备。开发一般要经过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址的开发更应慎之又慎,因为原本就脆弱的它们一旦被破坏就永远的消失了。大部分遗址开发在前期调研阶段工作还是做得比较细致的,但在招商引资之后更注重了投资者的建议,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的成分较少;同时地方性法规不够健全,在审批程序上极不完备,建设审批部门管理十分薄弱。

③商业气氛过重。历史文化遗址所在地的利益主体主要为当地政府、投资商、本地居民、开发之后的承包商,政府需要发展地方经济,投资商需要收回成本,当地居民需要提高生活水平,承包商需要获得更大收益。追求自身利益驱使商业气氛十分浓厚盖过了历史气氛、文化气氛。有些旅游开发项目,历史文化遗迹修复后大部分建筑成为商场、餐饮服务场所,更有些承包者采取非常手段获利,导致迷信色彩浓重。此举在全国各地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之分普遍。

3.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和开发的启示

历史文化遗址本身就是地区的一大财富,它们的开发是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变的途径,首先必须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①增强对历史文化遗址的认识。地方历史文化遗址不仅记载着地方历史、建筑、风俗民情的发展,也是地方发展的一大财富,应对其重要性和保护遗址的必要性加以宣传,使当地居民意识到“遗存是财富”,对遗存有识别能力,也使当地政府认识到“保护”的重要,而非仅仅意识到“开发”的利益。

②加强主管部门的管理工作。第一,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尽早出台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条例。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必然是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推进的,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才能做到保护得当、监管有力、开发有序。第二,尽早编制历史文化遗址规划。规划包括保护规划和开发规划,做到有规划可依,杜绝乱拆乱建,保护好遗址,合理开发。开发必须坚持科学化、公众化。

③加大政府投资。仅仅依靠投资商,容易导致盲目开发,商业气氛过于浓厚;政府投资用于维护遗址,建设基础设施,更加有利于保护遗址,也为投资建立了基础。

4.结语

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开发和激活当地旅游经济并不矛盾,只要处理得好,三者是可以共同发展。保护历史文化遗址有利于延续地方的历史文脉,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历史文化遗址是城市文化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必须做到保护得力、开发得当,才能真正既打造地方品牌,又发展地方产业。

如何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资源(精)

人类,请把握好历史文化 每一天,每一个地方,每一处的历史,都承受着人类带给他们的、、、、、、而事实上他们原本不需要承受这些。 (2007年 11月 14日人民网消息 2007年 10月末, 东北地区历史上最早的皇家园林——“三燕故都”龙腾苑遗址近来遭到严重破坏。经推测,可能是不法分子盗掘所致, 可悲的是直至园林被毁, 也没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单, 且遗址周围也没有设立任何保护标志。 (2007年 06月 28日安徽商报报道巢湖市区半汤街道办事处巨嶂村娄村附近,发现一处包含物丰富的上万平方米大型商周遗址 (本报曾作报道。但让人遗憾的是,因为巢湖市公路局办公楼的建设施工,该遗址在之前被修路破坏之后, 再次遭到严重损伤。文物部门几天前对该工地下达了停工通知书, 却至今仍被拒收,施工还在继续。目前初步估算被破坏的遗址面积有近 2000平方米,占遗址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现代金报 2月 16日报道由于江东区福明街道正在开展东部新城拆迁工作, 其辖区内的邵家村古建筑物———安乐遗址,便成为村民关心的话题。有人说, 安乐遗址不会拆;有人说,安乐遗址已经被破坏,即使不拆迁,古建筑物保留下来后,之前的结构肯定受影响。附近的几位拆迁工人说,村里的那古建筑物 (安乐遗址之前着过火,烧毁程度如何,不是很清楚。推开仅有的半扇门,走近院落内,满目狼藉:一些石料被撬,门窗被拆,一块破损的“ 江东区文物遗址” 木质牌匾被歪歪斜斜地挂在墙上(见右图。院里院外,到处都是被丢弃的衣物。眼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使得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遗址遭到了破坏, 不管是遗址本身的破坏, 还是遗址周边环境的破坏。那么这种事情为何会屡屡发生呢?一方面是人们本身的道德素质问题, 而另一方面则是开发者的唯利是图,这实质是一场保护文化与追求利益的较量,而不幸的是, 在这场较量中,利益总是胜利者。这并不是无药可救,只要有合理的管理制度, 和人们良好的道德素质,保护并且开发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同时实现。

对城市规划中历史建筑保护的思考

对城市规划中历史建筑保护的思考 □费琛 【摘要】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同时正处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但我们的历史环境意识与文物大国的地位并不相称,在经济建设中的拆旧建新、历史古迹的建设性破坏与保护性破坏时有发生,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乃至经济效益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本文就目前我国对历史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上海“新天地”的改建为例,提出从转变观念意识,推进管理机制的转化、制定相关法规、强化规划控制,实现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扩大舆论宣传,培养和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方面采取措施,保持历史的连续性,使历史建筑遗产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继续保持生命力。 【关键词】城市规划;历史建筑保护;建筑遗产;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费琛,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09级MPA研究生 一、城市规划中历史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80年代初,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一再扩大,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不注意保存城市遗产,在经济建设中的拆旧建新、历史古迹的建设性破坏与保护性破坏时有发生,致使一些古建筑、遗址、墓葬、碑碣、名胜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乃至经济效益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害。针对上述情况,国务院于1982年2月8日批转了基本建设委员会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批准了北京等24个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自此,“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正式明确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从此兴起。20多年来,不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已编制完成,制定了保护措施,开展了名城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虽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冷静观察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管理体系落后,保护措施单一。长期以来,我国在建筑遗产方面的管理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以“被动静态的保存”为主,在管理体系上也主要是由政府部门单向控制和管理,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还存在着“多头管理,表面管理”的现象。如目前上海与建筑遗产有关的管理部门主要包括文管会、规划局、房管局等,三部门常常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协调。此外,政府在制定配套的保护法规、政策上也缺乏灵活性,使大部分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没有对应的实施办法。在保护方法上,比较侧重于规划技术、形态方面的要求,而忽视其内在矛盾的解决,使得许多保护工作流于形式或虎头蛇尾。 (二)建设性破坏严重。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旧城改造,使分散在市区各处的建筑遗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旧城改造之初,由于市中心的土地级差效益明显,开发的回报率高,使得人们在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动机下,将大片的老城区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高强度的开发建设。这种破坏性的建设方式,严重地破坏了街区的空间形态,阻碍了历史风貌的延续性。这股“破坏性建设”的风潮尚未过去,一种新形式的破坏———“建设性破坏”又接踵而至。这是指在实际建设中,由于缺乏对历史地段的调研,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科学方法,所导致的失误与盲目行为。主要表现为拆除原有的历史建筑,为了商业或旅游的需要大量新建仿古建筑;以增加城市绿化为由,大面积拆除旧城区,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草坪、广场或人工湖泊。这种行为在“以人为本”旗帜下,割裂了人们关于城市的记忆与认同,同样使历史人文环境遭到破坏。 二、城市规划中历史建筑保护的对策措施 城市中保护、更新和再开发三部分是不断变化、交替进行的,也是城市基本而持续的生长活动。真正的保护不是要重现已逝去的旧时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美好环境,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要避免具有吸引力而且能够继续使用的生活场所遭受不适当的改变甚至破坏。因此应结合国情,结合具体的建筑,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建筑有限的周期里发挥建筑无限的价值: (一)转变观念意识,推进管理机制的转化。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党和政府在城市建设方面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和主导作用,就建筑遗产的保护而言,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体系及其运作机制仍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各类建筑遗产是无法再生的珍贵的社会资源,从而改变现有的“被动静态的保存”的局面。同时,在管理体系上,要处理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规划局、房地局和文物部门之间既要有各自的重点,又要在管理上有很好的衔接。对于拥有大量建筑遗产的上海来说,应该值得为此建立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以加强专业领导,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状态。并且,就管理机制而言,要尽快理顺建筑遗产的产权关系,让真正有能力的市场实体,在政府制订的保护框架内,承担起相关遗产资源保值增值的责任,进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 (二)制定相关法规。近年来,上海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的 · 91 ·

各市历史建筑相关保护机构

各市历史建筑相关保护机构 一、房产部门相关机构 1.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天津市保护风貌建筑办公室 2003年1月经市编委批准成立,为副处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组织编制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区保护规划;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腾迁整理、综合整修工作;负责历史风貌建筑改变用途、迁移、拆除、异地重建和装饰装修的管理工作;承担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和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2.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危改办) ★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主要职责: 1、负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负责杭州市区范围内实施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的计划、进度、质量、安全的日常管理; 3、承担历史建筑保护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 4、负责历史建筑的动(搬)迁、修缮和维护日常管理。 ★城市危旧房屋改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危改办)负责全市危旧房屋改善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政策制定等管理工作。 3.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安全维护管理处(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 1、负责全市危房改造管理; 2、负责全市房屋维修的行业管理; 3、负责全市国有直管公房的监督管理;

4、负责全市优秀历史建筑的安全、使用、修缮的日常监督管理; 5、负责全市环境创新和立面整治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4.上海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房屋修缮和改造管理处(历史建筑保护处) 1、研究拟订房屋修缮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政策和技术规范; 2、负责旧住房修缮和改造管理; 3、指导监督房屋安全使用管理和防汛防台安全管理; 4、负责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和房屋检测鉴定行业管理; 5、负责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参与历史风貌区建设项目的 管理; 6、指导协调区县开展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日常保护管理; 7、牵头协调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办公 室工作。 5.沈阳市房产局(对应的应为):物业管理处 起草物业管理和房屋修建管理法规、规章草案; 负责全市各类物业和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工作; 组织房屋勘察,负责房屋修缮管理工作,提出危房改造意见和危破房改造建议规划; 组织全市房屋防汛;拟定住宅、非住宅房屋租金标准;指导公有房屋经营管理; 负责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联系物业管理协会工作; 负责直管公房统计、出售、接管、收购的管理工作;负责直管公房经租、转租、房屋养护和使用,管理房屋租赁合同(证)。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作者:互联网政策法规来源:互联网点击数:2113 更新时间:2013-5-6 1总则 1 . 0 . 1 为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及其实施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制定本规范。 1 . 0 . 2 本规范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 1 . 0 . 3 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 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 2 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3 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1 . 0 . 4 保护规划应全面和深入调查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研究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确定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1 . 0 . 5 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 . 0 . 6 保护规划应研究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要求。 1 , 0 . 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纳人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成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 . 0 . 8 对确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未列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和未列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应提出申报建议。 1 . 0 . 9 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以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可依照本规范执行。 1 . 0 . 10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 . 0 . 1 历史文化名城historic city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2 . 0 . 2 历史城区historic urban area 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旧城区。本规范特指历史城区中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 2 . 0 . 3 历史地段histori .area 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 2 . 0 . 4 历史文化街区historic .onservation area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 2 . 0 . 5 文物古迹histori .monuments and Sites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古碑石刻、近代代表性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等。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精)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 水资源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及发展的必要物质, 很难想像, 地球上没有了水会是怎样的一种光景, 同时, 水资源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它的作用包括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种类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的特点有以下几点:时程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 循环性、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一性 ; 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对于人类的发展如此重要, 但是水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此外, 基于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这样的基本国情, 人均水量相当有限,我们更改懂得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water resources一词虽然出现较早,随着时代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是水资源的概念却既简单又复杂, 其复杂的内涵通常表现在:水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水体具相互转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广泛,各种用途对其量和质均有不同的要求; 水资源所包含的“量”和“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 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认识和体会, 造成对水资源一词理解的不一致和认识的差异。目前, 关于水资源普遍认可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数量要求和质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水资源开发利用, 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方面, 其目的是发展社会经济。最初开发利用目标比较单一,以需定供。随着工农业不断发展,逐渐变为多目的、综合、以供定用、有计划有控制地开发利用。现在各国都强调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必需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很广,诸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能、航运、港口运输、淡水养殖、城市建设、旅游等。防洪、防涝等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在以下一些问题上,还持有不同的意

衡阳市特有历史文化资源调研

衡阳市特有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分析和保护方案 【摘要】 文化资源是在市场经济进程中被提出,被关注的。因而,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其与其它相关的一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仍在探讨之中,还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迄今为止,人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提法仍存在较大的分歧,对“文化资源”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的理解还没有达到共识。[1]从一般意义上说,凡是无意识的,非人为的,不假于人之力而然者都是自然.文化则是通过人事、人为、按人的方式使自然“人化”所形成的人的世界。文化不是自然过程和自然过程的结果,而是人的创造活动及这种创造活动的产物。文化资源是指人类为开辟,发展和完善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改造利用自然,维系社会规范和塑造人类自身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关于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学者李志亮在“试论郴州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中提到:历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财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和品味。”[2] 衡阳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是湖南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且作为国家批准建设的全国唯一的“抗战纪念城”,衡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前景。衡阳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三方面的价值,一是社会价值:可以成为提升衡阳形象的金字招牌;二是精神价值:可以成为哺育衡阳人民的不竭源泉;三是经济价值:可以成为发展衡阳文化产业的战略资源。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衡阳、开发

有人说,衡阳是大雁托起的城市,也有人说,衡阳是衡山撑起的城市。它有着雁城美誉,亦是山水之乡;它承启过文化的熏染,也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它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作为湖南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衡阳有着大雁文化、名山文化、名人文化、抗战文化等诸多历史文化资源。本文主要通过搜集相关资料、采访相关人员、调查问卷等形式,从对衡阳特有历史文化资源的介绍、衡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市民对本市历史文化资源了解程度以及如何保护衡阳历史文化资源四方面着手,深入调查探究衡阳特有历史文化资源状况。 一、衡阳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1.文化产业总量迅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衡阳人再次走在了时代前列,前所未有的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到2005年,衡阳市文化产业单位4898个,年末从业人员3.26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2%,实现增加值9.98亿元,占2005年GDP总量的1.9%。2005年文化产业三个层次增加值结构为23.8:12.2:64,对当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0.9%、9.1%、70%,从而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现实基础。但衡阳市文化产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2005年衡阳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全省总量的4%(长沙占54.3%),总量偏少,规模偏小,水平偏低,综合竞争能力不强。同时,衡阳市文化产业经营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可以依托的文化产业链及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未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而且衡阳市目前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规模不大,总体上看,衡阳市文化产业基本上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高素质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这些都已成为制约衡阳市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长。 近5年来,全市文化事业费总支出达50亿元,相继建成了以衡阳大剧院为代表的一大批城乡文化设施。但与文化产业强市相比,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至目前止,衡阳市辖区内有12个县市级文化馆、10个剧团、1个博物馆、11个公共图书馆、13个档案馆、1个国家四级风景名胜区、17家电影院(正常营业的仅进步电影院)、2家电视台等文化设施,

作文素材之历史建筑保护

2018届高三级阅读素材二传承与发展(历史建筑) 在文化的长河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宝贵的遗产,如璀璨的星星,悬挂在历史的星空上,让我们感叹不已,仰慕不已。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秦砖汉瓦;无论是周礼汉制,还是传说典故……激励着后来人在这条道路上执著地拼搏着,跋涉着。面对人类遗产中的历史建筑,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 一、可悲:中国城市建设十大雷同 趋同化已经是当前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可悲又不可逆的文化走向。千百年来风情各异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而经过再造的城市全都是似曾相识,甚至“千人一面”。它们之间到底在哪些方面彼此一致,才会有这般的雷同? 广场在城区中央修一个大广场曾经是许多地方官员的“政绩时尚”。于是一个城市一个大广场,无一例外。有的地方连小小的县城也拆除民房,修建广场。这些广场修好后大都闲置无用。夏天酷日暴晒,冬天寒风回荡。 罗马柱广场上必有喷泉和一排罗马柱。谁也不知这种舶来的罗马柱是干什么的,谁也不知为什么偏偏都要造这么一排怪模怪样的柱子。最多站在前边照个相,但也不新鲜,因为无论走到哪个城市都能见到这种冷冰冰的围成半弧形的一排洋柱子。 洋房更雷同的是住宅楼,全国各地的住宅都像是一个公司设计的。无论是多层的公寓,还是单体的顶尖小房,全都一样,愈洋愈好,一片一片,排列整齐,布满大地。有的连名字也相同,比如罗马花园或帝豪广场。 水泥树人造景观是中国城市很热衷的事。用自来水造瀑布,用膨化塑料堆假山,用水泥塑大树,喷上绿漆,到处可见。北方城市常常用水泥在街头造一棵气根长垂的大榕树或几株南国风情的椰子树。最神奇的景象倒是这种人造树可以四季常青。逢到三九,天寒地冻,水泥树依旧绿意葱茏。 明清一条街历史街区和古建筑全拆光了。外人来旅游,没有历史怎么办?外国人来参观,没有中国特色怎么办?于是每个城市差不多都建起一条明清街。而且只一条街就够了,所以又称“明清一条街”。这种仿古街原本与城市的历史无关,所以既没有历史记忆,也没有人文积淀。其建筑好似港台的武侠电视剧,只要是古装就行,半今半古也凑合。灰瓦顶子红柱子,再挂几盏大灯笼。全国的明清街的模样全是一个样,甚至连里边卖的东西也差不多。 于是,我们感到自己的城市愈来愈陌生,别的城市却愈来愈熟悉。别看当今中国是商品经济的时代,我们新造出来的城市却像计划经济时代的暖瓶——全国一个样! 二、时评选辑 1、《一座古村落与“300万吨煤”何以对等》 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半坡古村,有明清院落古宅六七十处。2007年,该村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就在同年,当地部门以煤矿开采为由,将全村近200户居民进行了强制搬迁,又以复垦名义将古宅强制拆除。 都说历史是一座无价的城池,但在金迷纸醉的利益面前,其实也可以灰飞烟灭,干脆什么都不是。晋煤集团和当地政府达成协议,迁走占地32亩的半坡古村,可采掘原煤300余万吨,如果按照500元一吨的均价计算,可为企业创造效益15亿。为了脚下的煤,断了历史的路。 留不住的古村落,被待价而沽的古建筑,代言了这个浮躁时代的错位与缺位。一则,文物保护部门何以失声?二则,行政规划的手何以乱伸?征地、拆迁、采矿……千丝万缕又千头万绪,岂是一个部门能“乱作为”?地方行政生态如此,古村落不过是“意料中事”。一座古村落与“300万吨煤”,在天平上称量出的,不仅仅是“利益”二字。 2、《让古村落融入现代文明的风景》 高低起伏的马头墙下,有曲折小巷,有潺潺流水,还有青石板上徜徉的游人。一个年轻人,举起手机对着一座明代民居墙壁上贴的二维码一扫,转瞬之间,古建简要信息已在方寸之内。前不久,在安徽黟县宏村,看似不经意的这一幕,却引人遐想。历尽沧桑的古村落,面对现代文明的强劲冲击,将有怎样的未

2018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2018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以建筑学学科为基础,主修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兼修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土木工程学、建筑技术科学、艺术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内容,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着重培养有较高建筑学素养和特殊保护技能的专家和未来的专业。 2、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如今在国内,保护人才的培养却和保护项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护人才严重欠缺,因此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广阔,毕业生一般从事与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相关的工作。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设计、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从事建筑、规划、景园等领域的相关工作。毕业生主要成为在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文物保护系统中从事公共建筑设计、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工程设计、历史城市与历史建筑保护等方向的设计、科研、开发、管理的专门人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毕业生可报考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学(专业学位)、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建筑/建材/工程 2房地产 3互联网/电子商务 4其他行业 5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 6广告 7物业管理/商业中心 8环保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景观设计师、方案设计师、园林设计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景观设计师 2景观方案设计师 3景观施工图设计师 4方案设计师 5施工图设计师 6植物设计师 7园林景观设计师助理 8景观设计师 工作城市: 毕业后,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上海 2北京 3深圳 4南通 5广州 6杭州 3、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随着社会历史保护意识的迅速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我国正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据统计,欧美建筑设计市场中,超过7成业务为旧建筑保护与利用的项目,大多数设计机构和建设主管部门都配备有大量历史保护的人才。而在国内,保护人才的培养却和保护项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护人才严重欠缺。

2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理论与研究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赵勇1 唐渭荣2 龙丽民3 王兆芳3 作者单位: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100835) 2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21) 3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24)收稿日期:2012-05-03 摘要/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保护体系 保护规划ABSTRACT/ The domestic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town and village has got fruitful achievements under the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since 1982.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aspects of improving conservation system, ascertaining resources, launching salvage conservation, reinforcing management, multidisciplinary participation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etc.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about the conservation and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town and village, conservation system, conservation planning 从1982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2003年建设部(2008年更名为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陆续公布了5批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纵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目前仍然存在不少实践问题和认识误区,一些保护概念和保护方法还需要梳理和辨析。1 保护工作回顾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研究和实践的30年,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 1982~1994年左右。1982年是重要的一年,国家颁布第一部《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公布了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在文革以后迎来崭新的开始。之后,国务院先后于1986、1994年公布了第二、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又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颁布《城市规划法》,强调城市规划应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改造大规模展开,一批学者针对当时保护与发展出现的矛盾问题,分别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规划结构与旧城更新、传统特点和风貌保护、特色要素和保护范围、保护概念和保护对策[1-4]等问题展开探讨,奠定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基础。1.2 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 1995~2002年左右。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越来越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层次。1996年在黄山召开的历史街区保护研讨会和1997年建设部转发的《黄山市屯溪老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地位和保护原则方法;1997年国家又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基金,对16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资助。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制度,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江苏、浙江、广州、昆明等地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法规也相继出台。同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增至101座,平遥、丽江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于1997年、皖南古村落(宏村、西递)于2000年先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6~2001年,国务院公布第四、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1276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在地方政府率先展开,周庄、同里、乌镇等一批古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一时期,不少学者开展了对历史文化街区概念方法、保护规划、建筑保护更新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类型特点和保护实践[5-8]的研究,有关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研究则集中在聚落景观、价值特色以及保护规划[9-11]等方面。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发布时间:2009-04-07 09:29:47 | | 点击数:null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控方向 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优化矿业开发布局与结构,合理规划矿产开采,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我市矿业经济的发展。 (一)能源矿产 2005年原煤产量稳定在250万吨/年左右,2010年稳定在200万吨/年左右。鼓励开采环保煤,禁止开采石煤、含硫大于3%的煤。对现有小煤矿实行联合兼并,集约化、规模化开发。 (二)金属矿产 鼓励开采铜、金、银、铅、锌、钽(铌)、铁矿。继续发挥有色金属、贵金属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铜、金产业,限制开采钨、锡、锑,综合利用钼、砷矿。 1、铜矿:鼓励规模开发富家坞铜钼矿、银山九区铜金矿,扩大采矿生产能力。到2005年,全市铜矿采选能力达3700万吨,产铜精矿55万吨,含铜量15万吨。 2、金矿:扩大金山金矿田开发规模,加强冶炼技术研究,提高有色金属矿中伴生金综合回收率,到2005年,全市岩金生产能力达5.6吨/年,伴生金5 吨/年以上。 3、银矿:万年银金矿采选规模保持稳产,加强银山、铜厂、永平等大型矿山中银的综合回收利用率。2005年全市产银精矿含银15吨、伴生银75吨。 4、铅锌矿:加快银山铅锌矿的改组改制,合理开发下湖铅锌矿。2005年全市铅锌精矿含铅锌产量达1.6万吨/年。 5、钽(铌)矿:做好横峰葛源钽铌矿前期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为后续开发利用打好基础。 6、钨、锡、锑矿:为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做到统一规划、计划开采、规范经营和限产保值。加强永平铜矿中共生钨的综合利用研究。 (三)非金属矿产 鼓励开采水泥用灰岩、滑石、膨润土、珍珠岩、磷、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大理岩及其他优质高效的矿产。加快发展非金属矿业,做大做优建材业,形成相应开发基地和产业链,充分发挥非金属矿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水泥用灰岩:加大水泥用灰岩资源开发规模,鼓励建设大中型矿山企业进行规模开采,限制利用水泥用灰岩作建筑用石料使用。以玉山岩瑞、万年大河山水泥用灰岩矿为开发重点,2005年全市水泥用灰岩年生产能力达1000万吨,产水泥900万吨;到2010年水泥年产量达1500万吨。 2、滑石:加强精深加工和开发应用研究,拓宽滑石在造纸、医药、 纺织等方面的应用,提高陶瓷工业中滑石粉配料比重,扩大滑石在环保建材中的应用领域,做大做优广丰滑石生产企业。到2005年年产销滑石50万吨。 3、膨润土:加强应用开发研究,提高矿产品附加值。2005年全市膨润土产销量达10万吨。 4、磷:加大低品位磷矿选矿工艺及开发利用研究,扩大开采规模。2005年全市产标磷矿达5万吨。 5、硫:不新建单独硫铁矿山,综合利用有色金属矿床中的伴生硫,加大深加工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品附加值。2005年产硫精矿达75万吨。

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保护策略

●8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第5期 领导谈 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城 资源的保护策略 文/建设部副部长 仇保兴 (接上期)二、如何有效地保护利用城市高等 资源 1.注重文化自然遗产的多功能性、 独特性、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 文化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如果不注意这四大特性,就会犯重大的 错误。可能你的愿望是好的,但结果却 是毁灭性的。风景名胜区除了旅游功能 以外,它还有其他诸多功能。 (1)遗产保护的功能。文化自然遗产是国家和民族 的象征,年甚至是数亿年自然的造化,所以保护 这一遗产就是保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特 征。这也是西方发达的国家把所有的东 西都私有化了,而国家公园却是国有 的,并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原因。当 然,我国也有许多专家提出建立这样的 管理体制,但我认为,至少目前我们还 行不通,因为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土地制 度不一样,我国风景区的土地属集体所 有,且国家目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全部 将其征用。(2)生态的载体。维护良好的 生态,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主要靠占国 土面积1%的风景名胜区。 (3)科教的场所。风景名胜区是自然科学研究和教学 的主要场所。斯坦福大学旁边有一个自 然保护区,60年来都是作为旅游基地来 开发,但是最近20年,斯坦福大学将这 一区域予以封闭,把它作为研究地球历 史和气候演变的全球科研中心,所以这 个地方就更加引人注目,世界银行投资 也比过去大大增加。 (4)对中国人而言,城市传统文化资源、历史街区和风景区资源,是三千万华侨的文化桥梁、景观桥梁,也是我们两岸统一的一件“武器”。海外华人问祖寻根,主要是看老城、看自然风貌,这是他们最为留恋的。正因为文化自然遗产有以上这些特点,所以,参观美国国家公园如黄石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必须限时、限人并预约参观时间,有的要提前半年、一年预约才能进入参观。因为这些资源是脆弱的和不可再生的。2.推行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战略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个名为WT O 的机构即世界旅游组织,而且今年的世界旅游大会将在北京举行,同时还有一个WTT C 即世界旅游理事会,这些组织先后提出《可持续的21世纪旅游发展纲要》、《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战略》。在《21世纪旅游发展议程》中明确提出了,要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机会的同时,来满足现实旅游者的需要。这就是说明,当代人的开发不能给下一代的开发留下遗憾,首先要在保护和增强未来的机会的基础上,才能满足现在旅游者的需要。同时指出,旅游产品应与当地的环境、社区、文化保护协调一致,这些产品是旅游发展永久的受益者,而不是牺牲者。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它的可观赏性和带来的长久利益,将旅游开发对当地的消极影响限制在最小的限度之内。因为旅游开发,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那么多人来了,怎么办?这么多人来,会把草地踩平;还有许多人在珍稀的摩崖石刻上,刻上“××到此一游”等等,这些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要把这些东西限制在最低的程度。世界旅游组织认为,《21世纪的旅游发展议程》是旅游发展最主要的指导原则,并根据这一原则,提出了三个要素:(1)任何旅游资源都要考虑承载能力。例如我国的九寨沟风景区,限定进入景区参观的人数,这是做得比较好。我们不鼓励进入景区的游客越多越好,如果进入的人过多,就会引发当地的生态失衡和资源破坏,以后就没人来了,这还算什么发展?所以必须考虑景区的承载能力。每一个风景点,根据不同的时间、条件承受人类活动有个法则即旅游环境容量,不能超过最高旅游环境容量。(2)推行绿色旅游产品。根据《21世纪旅游发展议程》,绿色旅游产品指的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产品。旅游开发本身,就应以资源的保护为前提,为核心。(3)取之于资源,用之于资源保护。来自于资源的收入,应用之于资源的保护。现在有的城市就不是这样,景区门票收入一卷而光,成为政府的第二财政,不是用来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而是用到别的地方上去,这就不对了。3.着眼于整体上保护城市的风貌和特点城市的风貌特点本身就是不断增值的财富。如何从整体加以保护?(1)辟新区,保旧城。因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历史都是非常悠久的,都有一个旧城。在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期,旧城的保护要通过建设新区,尤其是各类开发区、大学园区都要结合卫星城的规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学生:古玥指导老师:萧葱 摘要 民俗文化资源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属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旅游的范畴,其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已成为各国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符合旅游者求新,求异的旅游动机。对于民俗旅游开发保护当前面临着一个任务,就是要尽可能的恢复传统民俗,尤其是传统民俗的精华部分,来保持传统民俗的丰富性。因为恢复传统民俗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重新构建农村社区的一个文化基础,能够使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精华得以弘扬。同时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如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等。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旅游资源,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结合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在分析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产生原因、开发形式及民族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的基础上从民俗与旅游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民俗旅游;特色;开发与保护; Folk cultural tourism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Major: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Gu Yue Supervisor:Xiao Cong Abstract Folk culture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national tourism resources, belongs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ategory of national tourism, as a kind of a high level of culture touris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Folk cultural tourism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ourism means, especially with tourists for newly, travel motive of the prophet. To protect the folk tourism development face a task, is to make as the recovery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especially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part, to keep the richness of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Because restore traditional folk in a sense, is to build a culture of the rural community foundation, can make our Chinese nation thousands of years to carry forward the essence of long standing.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can produce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other positive impact, but also to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brings negative effect, such as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pre, commercialization assimilation, etc. Our country region is wide, national many, has the rich

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技术的实例分析

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技术的实例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方法的实例应用研究,在具体和可操作的层面上,为古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实例,从而在实践中能够较全面的应用城市古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基本方法,更好的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古建筑;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基本方法 1、历史建筑的分类 1.1文物建筑 文物建筑是指尚未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并公布的各类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文物建筑首先是文物,其次才是建筑,其保护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必须遵从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1.2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革命遗址、纪念性建筑物、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应当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确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这实际上是将一切不可移动或不应当移动而需要原地保存的文物统称为“文物保护单位”。 1.3一般历史建筑 不同于文物建筑或文物保护单位,一般历史建筑并不强调重要历史意义。这类建筑物、构筑物数量较多,是历史街区的主体。 2、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方法及适用性 2.1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更新

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主要的方法是“修旧如旧”,最大限度的保存历史的原真性,但是对于这类建筑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应该适当赋予建筑新的功能,使其能够被合理的利用。例如重庆湖广会馆的修缮,会馆在重庆明清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社会生活、文化方面都对重庆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重庆湖广会馆见证了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史,反映了明清时期重庆社会、经济发展的盛况及兴衰变化,是研究重庆城市发展史的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图1)(图2)。 图1修复前的湖广会馆图2修复后的湖广会馆湖广会馆衰落后,大多都改为它用,或作为工厂、或作为仓库(禹王宫),或为居民居住(齐安公所)使用,使用者对建筑内部进行了大量的改建、加建,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建筑形式。保护工作者通过对湖广会馆院落空间的清理以及对禹王宫、齐安公所内部空间的恢复,使湖广会馆建筑原有的山地院落空间和内部空间特色显露出来,恢复了湖广会馆本体的真实(图3)。① 图3 恢复齐安公所原有院落、天井 而针对历史街区中历史建筑的修缮与更新,其立面造型以修缮为主,内部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一.名词解释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明显的本国特色和实践意义。从政策角度而言,是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制定保护专项规划,并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渗透到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经济、法律、行政政策之中。 传统建筑群:是指和周围环境形成一体构成历史景观的并具有较高价值及传统建筑形态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集合体。 保护框架:保护框架是指历史文化名城中要保护的实体对象和通过保护规划的实施预期达到的目标。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冻结保存:即将保护对象原封不动地保护起来,允许必要的修缮和加固,但必须以不改变原貌为前提,并且修复和增添的部分应该是可以识别的,即修旧如旧原则。 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省、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镇、村、建筑群等等。 无形文物:指没有具体物质形态的,在历史上、艺术上有一定价值的戏剧、音乐以及工艺品的制作技术等。二.填空 1.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 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3.欧洲对历史传统城市的分类大致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概念(地区中心城市),(历史性城镇),(旅游性城市) 4.历史文化名城的特征(名城特色的含义),(名城特色的构成要素),(名城特色的结构)。 5.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前进阶段)。 6.西安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秦兵马俑)被誉为八大奇观之一。 7.历史文化名称规划成果(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附件) 三.简答 1.简述列入文化遗产的选定标准 (1)能代表一项独特的艺术或美学成就,构成一项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在相当一段时间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于建筑艺术、文物性雕刻、园林和风景设计、相关的艺术或人类住区的发展已产生重大影响的; (3)独特、珍稀或历史悠久的; (4)构成某一类型结构的最富特色的例证,这一类型代表了文化、社会、艺术、科学、技术或工业的某项发展;(5)构成某一传统风格的建筑物、建造方针或人类住区的典型例证,这些建筑或住区本身是脆弱的,或在不可逆转的社会文化、经济变动影响下已变得易于损坏;(6)与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思想、信仰、事件或人物有十分重要的关系。(7)真实性标准: 在设计、材料、施工或环境方面符合真实性标准 2.历史文化名城当中城市保护的原则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从城市全局和城市的整体发展来做好保护和规划工作,而不是单纯地考虑保护一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3)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对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4)研究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充分发掘和继承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5)保护维修、整治和修复中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3.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表现方面 1.文物古迹的特色2.自然环境的特色3.城市的格局特色4.城市轮廓景现及主要建筑和绿化空间的特色5.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特色6.名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 4.北京古城具体保护内容: (1)保护河湖水系,特别是与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如护城河、六海、长河、莲花河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