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硫酸铵分级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案

(完整版)硫酸铵分级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案

(完整版)硫酸铵分级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案
(完整版)硫酸铵分级沉淀原理及实验方案

一,基本原理

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变性而应用最为广范。

二,试剂及仪器

1 .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

2. 硫酸铵(NH 4 )SO 4

3.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4. 蒸馏水

5. PBS( 含0.2g /L 叠氮钠)

6. 透析袋

7. 超速离心机

8. pH 计

9. 磁力搅拌器

三,操作步骤

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1.将767g (NH 4 )2 SO 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 升蒸馏水中。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 °C ).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

(二)沉淀

1.样品(如腹水)20 000 ′g 离心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

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

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 :1 (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三)透析

1.蛋白质溶液10 000 ′g 离心30 min (4 °C )。弃上清保留沉淀;

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 )PBS -0.2g /L 叠氮钠中。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

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24-48 小时(4 °C ),每隔3-6 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

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四,应用提示

(一)先用较低浓度的硫酸氨预沉淀,除去样品中的杂蛋白。

1.边搅拌边慢慢加SAS 到样品溶液中,使浓度为0.5:1 (v/v) ;

2.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过夜(4 °C );

3.3000 ′g 离心30 min (4 °C ),保留上清液;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4.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 (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5.杂蛋白与欲纯化蛋白在硫酸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时,用预沉淀除杂蛋白是非常有效(二)为避免体积过大,可用固体硫酸氨进行盐析(硫酸氨用量参考表1 );硫酸氨沉淀法与层析技术结合使用,可得到更进一步纯化的抗体。

今天作的实验是利用硫酸铵沉淀蛋白质,从之前作过的经验知道,这一个步骤是有名的烦,要慢慢用敲的把硫酸铵缓缓的加入蛋白质溶液中。

相关的原理可以在庄荣辉学习网站中找到,与盐溶刚好相反,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会使得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因而沉淀出来。因为硫酸铵所解离的离子容很大,所带的电子数也多(NH4+, SO42-),因此当其溶入水中时,会吸引大量水分子与这些离子水合。

蛋白质分子表面多少有一些较不具极性的区域,水分子会在这些非极性区的表面聚集,形成类似『水笼』的构造(请见下图),以便把蛋白质溶入水中。一旦蛋白质溶液加入硫酸铵,后者吸引了大量水分子,使水笼无法有效隔离蛋白质的非极性区,造成这些非极性区之间的吸引,因而沉淀下来。因此,分子表面上若有越多的非极性区域,就越容易用硫酸铵沉淀下来。

在计算所添加的硫酸铵的重量方面,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网站——硫酸铵计算机

这个网页上可以靠着输入实验温度、溶液体积、想要到达的百分浓度以及初始的百分浓度这四个数值,就可以得到需要添加的硫酸铵克数,以及在加入固体硫酸铵后所增加的体积,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站。

此外另一个比较值得提的,是我有用两种方式加入硫酸铵,第一种是固体的硫酸铵模碎加入,另一种是将硫酸铵溶成饱和溶液再加入,各有各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1.造成蛋白质变质的程度:固体的硫酸铵>硫酸铵饱和溶液

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真的超棒,滴入的速度可以很快而不造成变质(没试过用倒入的)。不像固体的硫酸铵只能磨碎慢慢加入,速度一快蛋白质就坏了(溶液有致密的白色气泡产生)。

2.操作的容易度:硫酸铵饱和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固体硫酸铵最大的缺点就是操作不容易,要一直敲敲敲又不能太快,所以当你要溶解的蛋白质很多时,这是很累的步骤。然而硫酸铵饱和溶液比较麻烦只有在配制部分,要先加热让它饱合后,回到操作温度让它过饱和,最后用滤纸把硫酸铵结晶去掉。

3.蛋白质溶液的体积放大程度硫酸铵饱和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这是使用硫酸铵饱和溶液最头痛的部分,举例来说,要让100 ml的硫酸铵百分比从0%到25%,如果是加入固体的硫酸铵,只会让溶液从100 ml变成107 ml左右,但若是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会让溶液变成125 ml!而且若是要提高到50%,须加等量的硫酸铵饱和溶液,所以会让蛋白质溶液从100 ml变成200 ml。

因此在加入硫酸铵时,若是低百分浓度可以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然而如果是高百分浓度的,除非不在意蛋白质溶液体积的放大(反正都要离心离下来),否则还是用固体硫酸铵来的好。

硫酸铵分级沉淀

一,基本原理 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应用最广。 二,试剂及仪器 1 .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 2. 硫酸铵(NH 4 )SO 4 3.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4. 蒸馏水 5. PBS( 含0.2g /L 叠氮钠) 6. 透析袋 7. 超速离心机 8. pH 计 9. 磁力搅拌器 三,操作步骤 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 —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1.将767g (NH 4 )2 SO 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 升蒸馏水中。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 ° C ).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 (二)沉淀 1.样品(如腹水)20 000 ′ g 离心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 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 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 :1 (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三)透析 1.蛋白质溶液10 000 ′ g 离心30 min (4 ° C )。弃上清保留沉淀; 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 )PBS -0.2g /L 叠氮钠中。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 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24-48 小时(4 ° C ),每隔3-6 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 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四,应用提示 (一)先用较低浓度的硫酸氨预沉淀,除去样品中的杂蛋白。 1.边搅拌边慢慢加SAS 到样品溶液中,使浓度为0.5:1 (v/v) ; 2.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过夜(4 ° C ); 3.3000 ′ g 离心30 min (4 ° C ),保留上清液;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4.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 (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5.杂蛋白与欲纯化蛋白在硫酸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时,用预沉淀除杂蛋白是非常有效(二)为避免体积过大,可用固体硫酸氨进行盐析(硫酸氨用量参考表1 );硫酸氨沉淀法与层析技术结合使用,可得到更进一步纯化的抗体。 今天作的实验是利用硫酸铵沉淀蛋白质,从之前作过的经验知道,这一个步骤是有名的烦,要慢慢用敲的把硫酸铵缓缓的加入蛋白质溶液中。 相关的原理可以在庄荣辉学习网站中找到,与盐溶刚好相反,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会使得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因而沉淀出来。因为硫酸铵所解离的离子容很大,所带的电子数也多(NH4+, SO42-),因此当其溶入水中时,会吸引大量水分子与这些离子水合。 蛋白质分子表面多少有一些较不具极性的区域,水分子会在这些非极性区的表面聚集,形成类似『水笼』的构造(请见下图),以便把蛋白质溶入水中。一旦蛋白质溶液加入硫酸铵,后者吸引了大量水分子,使水笼无法有效隔离蛋白质的非极性区,造成这些非极性区之间的吸引,因而沉淀下来。因此,分子表面上若有越多的非极性区域,就越容易用硫酸铵沉淀下来。 在计算所添加的硫酸铵的重量方面,找到了一个不错的网站——硫酸铵计算机 这个网页上可以靠着输入实验温度、溶液体积、想要到达的百分浓度以及初始的百分浓度这四个数值,就可以得到需要添加的硫酸铵克数,以及在加入固体硫酸铵后所增加的体积,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网站。 此外另一个比较值得提的,是我有用两种方式加入硫酸铵,第一种是固体的硫酸铵模碎加入,另一种是将硫酸铵溶成饱和溶液再加入,各有各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1.造成蛋白质变质的程度:固体的硫酸铵>硫酸铵饱和溶液 利用硫酸铵饱和溶液真的超棒,滴入的速度可以很快而不造成变质(没试过用倒入的)。不像固体的硫酸铵只能磨碎慢慢加入,速度一快蛋白质就坏了(溶液有致密的白色气泡产生)。 2.操作的容易度:硫酸铵饱和溶液>>固体的硫酸铵 固体硫酸铵最大的缺点就是操作不容易,要一直敲敲敲又不能太快,所以当你要溶解的蛋白质很多时,这是很累的步骤。然而硫酸铵饱和溶液比较麻烦只有在配制部分,要先加热让它饱合后,回到操作温度让它过饱和,最后用滤纸把硫酸铵结晶去掉。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09级 姓名:张文绮学号: 091150022 实验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室号:___田405 实验设备号: 43 实验时间:2010.12.19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一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2. 验证4位运算功能发生器功能(74LS181)的组合功能。 2.实验原理 实验中所用到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1-1所示。其中运算器由两片74181

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245)和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个锁存器(74373)锁存,锁存器的输入连接至数据总线,数据开关INPUT DEVICE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并经过一个三态门(74245)和数据总线相连,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和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内容。 图1-2中已将用户需要连接的控制信号用圆圈标明(其他实验相同,不再说明),其中除T4为脉冲信号,其它均为电平信号。由于实验电路中的时序信号均已连至W/R UNIT的相应时序信号引出端,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只需将W/R UNIT 的T4接至STATE UNIT的微动开关KK2的输出端,按动微动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而S3,S2,S1,S0,Cn,LDDR1,LDDR2,ALU-B,SW-B各电平控制信号用SWITCH UNIT中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来模拟,其中Cn,ALU-B,SW-B为低电平控制有效,LDDR1,LDDR2为高电平有效。 3.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 ZYE1603B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抗体的纯化)硫酸铵沉淀法

抗体的纯化( 硫酸铵沉淀法) 一,基本原理 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化蛋白质。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应用最广。 二,试剂及仪器 1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 2. 硫酸铵(NH 4 )SO 4 3. 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4. 蒸馏水 5. PBS( 含0.2g /L 叠氮钠) 6. 透析袋 7. 超速离心机 8. pH 计 9. 磁力搅拌器 三,操作步骤 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33%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SAS ) 1.将767g (NH 4 )2 SO 4 边搅拌边慢慢加到1 升蒸馏水中。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4.1 mol/L, 25 °C ). 2.其它不同饱和度铵溶液的配制 (二)沉淀 1.样品(如腹水)20 000 ′g 离心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 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 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1 :1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三)透析 1.蛋白质溶液10 000 ′g 离心30 min (4 °C )。弃上清保留沉淀; 2.将沉淀溶于少量(10-20ml )PBS -0.2g /L 叠氮钠中。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 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24-48 小时(4 °C ),每隔3-6 小时换透析缓冲液一次,以彻底除去硫酸氨; 3.透析液离心,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 四,应用提示 (一)先用较低浓度的硫酸氨预沉淀,除去样品中的杂蛋白。 1.边搅拌边慢慢加SAS 到样品溶液中,使浓度为0.5:1 (v/v) ; 2.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6 小时或过夜(4 °C ); 3.3000 ′g 离心30 min (4 °C ),保留上清液;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4.上清液再加SAS 到0.5:1 (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溶于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5.杂蛋白与欲纯化蛋白在硫酸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时,用预沉淀除杂蛋白是非常有效 (二)为避免体积过大,可用固体硫酸氨进行盐析(硫酸氨用量参考表1 );硫酸氨沉淀法与层析技术结合使用,可得到更进一步纯化的抗体。

SOD提取纯化

动物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与纯化 动物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 [原理] l969年,McCord和Fridovich第一次从牛血中提纯到超氧化物岐化酶。 自然界中SOD分布极广,其含量随生物体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同一种生物的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的不同部位,其SOD的种类和含量也有很大差别。迄今为止人们已从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藻类、昆虫、鱼类、植物和动物等各种生物体内分离得到SOD。为拓宽提取SOD的原料,筛选或基因过程开发产SOD量较高的菌株。目前,研究开发最多的资源还是从动物血液、动物组织中制备提纯SOD。 从动物血液材料中制备Cu Zn-SOD纯化工艺分为三个主要步骤: (1)原材料的预处理; (2)粗酶液的制备; (3)离子交换柱层析精制。 国内多采用Mccord和Fridovich法,其主要工艺过程为: 第一步,乙醇-氯仿除去血红蛋白; 第二步,有机溶剂和硫酸铵分级沉淀; 第三步,离子交换柱层析精制。 [试剂和器材] 1、试剂 (1)3.8%(质量分数)柠檬酸三钠 (2)0.9%(质量分数)氯化钠 (3)95%(体积分数)乙醇 (4)氯仿 (5)丙酮 (6)pH7.6、2.5mmol/L K2HPO4-KH2PO4缓冲液 (7)DEAE-Sephadex A-50 2、器材 (1)猪血 (2)恒温水浴 (3)离心机 (4)布氏漏斗、抽滤瓶 (5)烧杯、量筒、搅棒 (6)透析袋 [方法和步骤] 1、从猪血中提取SOD (1)分离血球 取新鲜猪血,加入到3.8%柠檬酸三钠抗凝液中,新鲜猪血与抗凝液的比例为3:1,轻轻搅拌均匀,4 000r/min离心20min,收集红血球。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学号 __11503080109____ 姓名 __张致远_________ 专业 __软件工程_______ 学院 _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三实验一基本运算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基本运算器实验 二、完成学生:张致远班级115030801 学号11503080109 三、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原理: 两片74LS181 芯片以并/串形式构成的8位字长的运算器。右方为低4位运算芯片,左方为高4位运算芯片。低位芯片的进位输出端Cn+4与高位芯片的进位输入端Cn相连,使低4位运算产生的进位送进高4位。低位芯片的进位输入端Cn可与外来进位相连,高位芯片的进位输出到外部。 两个芯片的控制端S0~S3 和M 各自相连,其控制电平按表2.6-1。为进行双操作数运算,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个数据暂存器DR1、DR2(用锁存器74LS273 实现)来锁存数据。要将内总线上的数据锁存到DR1 或DR2 中,则锁存器74LS273 的控制端LDDR1 或LDDR2 须为高电平。当T4 脉冲来到的时候,总线上的数据就被锁存进DR1 或DR2 中了。 为控制运算器向内总线上输出运算结果,在其输出端连接了一个三态门(用74LS245 实现)。若要将运算结果输出到总线上,则要将三态门74LS245 的控制端ALU-B 置低电平。否则输出高阻态。数据输入单元(实验板上印有INPUT DEVICE)用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其中,输入开关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内总线相连,该三态门的控制信号为SW-B,取低电平时,开关上的数据则通过三态门而送入内总线中。 总线数据显示灯(在BUS UNIT 单元中)已与内总线相连,用来显示内总线上的数据。控制信号中除T4 为脉冲信号,其它均为电平信号。 由于实验电路中的时序信号均已连至“W/R UNIT”单元中的相应时序信号引出端,因此,需要将“W/R UNIT”单元中的T4 接至“STATE UNIT”单元中的微动开关KK2 的输出端。在进行实验时,按动微动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 S3、S2、 S1、S0 、Cn、M、LDDR1、LDDR2、ALU-B、SW-B 各电平控制信号则使用“SWITCHUNIT”单元中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来模拟,其中Cn、ALU-B、SW-B 为低电平有效,LDDR1、LDDR2 为高电平有效。 对于单总线数据通路,作实验时就要分时控制总线,即当向DR1、DR2 工作暂存器打入数据时,数据开关三态门打开,这时应保证运算器输出三态门关闭;同样,当运算器输出结果至总线时也应保证数据输入三态门是在关闭状态。 运算结果表

计算机组成原理全部实验

计 算 机 组 成 原 理 讲 义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王玉芬 2012年11月3日

基础实验部分 该篇章共有五个基础实验组成,分别是:实验一运算器实验实验二存储器实验实验三数据通路组成与故障分析实验实验四微程序控制器实验实验五模型机CPI组成与指令周期实验

实验一运算器实验 运算器又称作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 ,是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部件之一, 主要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加法器, 加减乘除运算等都是通过加法器进行的, 因此, 加快运算器的速度实质上是要加快加法器的速度。机器字长n 位,意味着能完成两个n位数的各种运算。就应该由n个全加器构成n位并行加法器来实现。通过本实验可以让学生对运算器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实验目的 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方式。 2.掌握算术逻辑运算部件的工作原理。 3. 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4. 给定数据,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二、实验内容: 完成不带进位及带进位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实验。 总结出不带进位及带进位运算的特点。 三、实验原理: 1. 实验电路图

DHP1 ICC 图4-1运算器实验电路图 UiT ■-? M 74LS2J5 b t h y \ g tj'gr 2 e 曲 s詔凶口占a 出乜 VTXX tLb 匕'7^7^ elr 3泊 为 ■乱::f l 4 3 S |ilm gi £ Ctdf BsuB&-Kritin Xd 74IK131 亠 -fl " a r? £严 ■_> \ )00' S o o o o rsp "PFP iH 3I I DJ n l/l /B \\W th V4 74HC1S1 八z、 — s i&n p p7jt a --L J r — >3 3 t 1 -B「-11一 1 74ALS245 已35 EI5 H igiSt; 1 些 BJ Ln lEO T<1ALS2T3 IE L Y4ALS273 UHSSS C匚S do 邑 £虽 萱自[I TM LEk MLSft D D FHW 号 U厂、隔 UH B = E du -H 3 rl U LI D nuol T-4LS0E A ■PT-Uii;辽 LQ? 相 SW—EVT?

牦牛乳碱性磷酸酯酶的分离、纯化与部分性质测定

牦牛乳碱性磷酸酯酶的分离、纯化与部分性质测定*张良1,徐志浩1,毛海岩2,吴达2,种惠君2,邵宝平1,王建林1 1.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00) 2.甘肃出入境检疫检验局,兰州(730000) E-mail:jlw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966245137.html, 摘要:从青海牦牛牛乳中提取和纯化碱性磷酸酯酶(ALP),并对其性质进行测定。纯奶经正丁醇处理得粗酶液;粗酶液依次经盐析、Sephadex G-25层析柱、DEAE-Cellulose 52离子交换层析柱和Sephadex G-200层析柱纯化制得样品。以对硝基酚磷酸酯(p-NPP)为底物测定该酶的性质,其最适温度为41.5℃,最适pH值为10.0,以双倒数法作图,测得该酶米氏反应常数K m=7.39mmol/L。 关键词:碱性磷酸酯酶、牦牛、分离和纯化 中图分类号:Q955 1.引言 碱性磷酸酯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是乳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酶,是乳细胞代谢的产物,缔合在乳脂球膜上,该酶热稳定性高,在巴氏杀菌条件下,62.8℃,30min或71.7℃,5s,可完全灭活,届时乳中其他无芽孢致病微生物也全部杀死[1]。因此,其活性的测定被普遍用来作为检测巴氏杀菌效果是否完全和是否再被微生物污染常见方法[2, 3]。据Hammer和Olson报道,经完全巴氏杀菌后的牛奶,如果检测出ALP活性,这是微生物产生热稳定性ALP的干扰[4];Knight和Fryer,对此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实验室条件下重新进行完全巴氏杀菌后的所有样品均能检测出ALP活性[5]。常规检测ALP活性的方法,大多采用磷酸苯酯为底物,以生成的苯酚作为测定的依据。但是以测定苯酚浓度为依据,存在着诸多干扰,如人为添加杀虫剂,如残杀威和西维因[6],或者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土霉素[7],可引起假阳性干扰。如添加磷胺[6]和链霉素红霉素[7],可引起假阴性干扰。 牦牛是我国西部特有种,其乳制品干酪素是甘肃省以及西北地区重要、特色的出口贸易产品。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 5424-85,GB 10797-89),对干酪素的产品要求未提及碱性磷酸酯酶活性。欧盟是干酪素主要出口地区之一,欧盟委员会2003年发布了EC1774/2002 号非食用动物产品法规,在证书方面却要求阐明磷酸酯酶为阴性[8]。目前国际上对乳制品中ALP活性的测定标准和方法很少见报道,据加拿大官方检测方法,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存在着诸多干扰[9]。目前,对牦牛乳中ALP的研究,未见报道。对牦牛乳源干酪素中ALP 活性检测也未有相关标准。因此,亟待制定我国自己的与国际标准相符合的检测标准。 本研究就我国青海牦牛牛乳中的碱性磷酸酯酶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并对其性质进行了测定。 2.实验原料与方法 2.1 原料与试剂 新鲜的青海牦牛牛乳,葡聚糖G-25凝胶,葡聚糖G-200凝胶,DEAE-Cellulose 52离子交换树脂。 2.2 实验方法 *本课题得到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06IK025)的资助。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运算器组成、存储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1 Quartus Ⅱ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Quartus Ⅱ的基本使用方法。 了解74138(3:8)译码器、74244、74273的功能。 利用Quartus Ⅱ验证74138(3:8)译码器、74244、74273的功能。 二.实验任务 熟悉Quartus Ⅱ中的管理项目、输入原理图以及仿真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新建项目,利用原理编辑方式输入74138、74244、74273的功能特性,依照其功能表分别进行仿真,验证这三种期间的功能。 三.74138、74244、74273的原理图与仿真图 1.74138的原理图与仿真图 74244的原理图与仿真图

1. 4.74273的原理图与仿真图、

实验2 运算器组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的工作原理。 2.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3.验证4位运算器(74181)的组合功能。 4.按给定数据,完成几种指定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二、实验电路 附录中的图示出了本实验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图。8位字长的ALU由2片74181构成。2片74273构成两个操作数寄存器DR1和DR2,用来保存参与运算的数据。DR1接ALU的A数据输入端口,DR2接ALU的B数据输入端口,ALU的数据输出通过三态门74244发送到数据总线BUS7-BUS0上。参与运算的数据可通过一个三态门74244输入到数据总线上,并可送到DR1或DR2暂存。 图中尾巴上带粗短线标记的信号都是控制信号。除了T4是脉冲信号外,其他均为电位信号。nC0,nALU-BUS,nSW-BUS均为低电平有效。 三、实验任务 按所示实验电路,输入原理图,建立.bdf文件。 四.实验原理图及仿真图 给DR1存入01010101,给DR2存入10101010,然后利用ALU的直通功能,检查DR1、

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沉淀: 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一般在做硫胺沉淀的时候要小心一点。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把硫酸铵配成饱与溶液,把蛋白溶液置于冰浴上,再把饱与硫胺溶液一滴一滴的加到您的蛋白溶液中,最好边加边搅拌,避免局部硫胺浓度过高,但搅拌的时候注意不要搅出气泡。按照您的比例加完之后,最好放冰箱静置至少2h,充分沉淀后离心即可。 4M的硫酸铵pH值为4、6,在这个酸度下可能会有一些蛋白质变性,要小心。硫酸铵会破坏蛋白质水化层,最好就是缓与地加入。边加入边搅拌,如果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小漩涡中心有很多泡沫就表示蛋白质变性,使得溶液粘度增加,泡沫难破,那就很难保证您的蛋白质有没有变性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与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其单位就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溶液饱与度(化学) 某种溶液的饱与度就是指在100g该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一般情况下,一种溶液的饱与度在同一温度下不会变、要想使不饱与溶液饱与度增加可以选择增加溶质、在刚好有晶体析出的时候就就是溶液刚好饱与的时候、溶液饱与度不会出现100% 加固体比较好,加得越慢越好。如果加快了,会造成局部浓度过大,造成意想不到的沉淀。

硫酸铵沉淀的时候应该要注意pH值的变化,就我的实验来说,一株产淀粉酶曲霉固态发酵之后用超纯水浸泡离心,得到含有酶的上清液的pH值为6、5,但就是淀粉酶能耐受pH4、5,为了去除更多杂质蛋白质,我把硫酸铵浓度调节到2摩尔每升的同时会控制pH值为4、5,4度过夜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再调节到pH值7、0,4度放置,离心,又去除一部分杂质蛋白质,上清液直接用pH7、0的疏水层析系统来纯化。 一个纤维素酶的纯化我也用类似的方法,只不过第一步就是用4、0。 硫酸铵就是酸式盐,2M时pH值约为5,4M时更低,用来沉淀蛋白质的时候情况就更复杂了,所以最好知道自己需要的蛋白质的耐受情况,不要搞死了。 透析之前要选用一个不影响自己想要的蛋白质的pH值,硫酸铵沉淀与透析都要保持一致,才能使损失减少。透析时候产生的沉淀不知道就是不就是您想要的蛋白质,不过下次做最好谨慎一点,做我说过的预备实验。 分段盐析的方法 对分离目的蛋白的盐析,最好采用分段盐析。由于不同的蛋白质其溶解度与等电点不同,沉淀时所需的pH值与离子强度也不相同,改变盐的浓度与溶液的pH值,可将混合液中的蛋白质分批盐析分开,这种分离蛋白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微程序控制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能瞧懂教学计算机(TH-union)已经设计好并正常运行的数条基本指令的功能、格式及执 行流程。并可以自己设计几条指令,并理解其功能,格式及执行流程,在教学计算机上实现。 2.深入理解计算机微程序控制器的功能与组成原理 3.深入学习计算机各类典型指令的执行流程 4.对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指令分类等建立具体的总体概念 5.学习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与相关技术 二.实验原理: 微程序控制器主要由控制存储器、微指令寄存器与地址转移逻辑三大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分为: 1、将程序与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 2、启动运行后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令要求什么事; 3、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如加法、减法),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操作数据取出送往运算器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送回存储器指定的单元中; 4、运算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三.微指令格式: 其中高八位为下地址字段、其余各位为控制字段、 1)微地址形成逻辑 TH—UNION 教学机利用器件形成下一条微指令在控制器存储器的地址、 下地址的形成由下地址字段及控制字段中的CI3—SCC控制、当为顺序执行时,下地址字段不起作用、下地址为当前微指令地址加1;当为转移指令(CI3—0=0011)时,由控制信号SCC 提供转移条件,由下地址字段提供转移地址、 2)控制字段 控制字段用以向各部件发送控制信号,使各部件能协调工作。 控制字段中各控制信号有如下几类: ①对运算器部件为了完成数据运算与传送功能,微指令向其提供了24位的控制信号,包括:4位的A、B口地址,用于选择读写的通用积存器3组3位的控制码I8-I6、 I5-I3、I2-I6,用于选择结果处置方案、运算功能、数据来源。 3组共7位控制信号控制配合的两片GAL20V8 3位SST,用于控制记忆的状态标志位 2位SCI,用于控制产生运算器低位的进位输入信号 2位SSH,用于控制产生运算器最高,最地位(与积存器)移位输入信号 ②对内存储器I/O与接口部件,控制器主要向它们提供读写操作用到的全部控制信号,共3位,即MRW

硫酸铵沉淀

硫酸铵沉淀: 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一般在做硫胺沉淀的时候要小心一点。最保险的做法是,把硫酸铵配成饱和溶液,把蛋白溶液置于冰浴上,再把饱和硫胺溶液一滴一滴的加到你的蛋白溶液中,最好边加边搅拌,避免局部硫胺浓度过高,但搅拌的时候注意不要搅出气泡。按照你的比例加完之后,最好放冰箱静置至少2h,充分沉淀后离心即可。 4M的硫酸铵pH值为,在这个酸度下可能会有一些蛋白质变性,要小心。硫酸铵会破坏蛋白质水化层,最好是缓和地加入。边加入边搅拌,如果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小漩涡中心有很多泡沫就表示蛋白质变性,使得溶液粘度增加,泡沫难破,那就很难保证你的蛋白质有没有变性了。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的克数,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溶液饱和度(化学) 某种溶液的饱和度是指在100g该溶液中溶质在溶液中所占质量分数.一般情况下,一种溶液的饱和度在同一温度下不会变.要想使不饱和溶液饱和度增加可以选择增加溶质.在刚好有晶体析出的时候就是溶液刚好饱和的时候.溶液饱和度不会出现100%

加固体比较好,加得越慢越好。如果加快了,会造成局部浓度过大,造成意想不到的沉淀。 硫酸铵沉淀的时候应该要注意pH值的变化,就我的实验来说,一株产淀粉酶曲霉固态发酵之后用超纯水浸泡离心,得到含有酶的上清液的pH值为,但是淀粉酶能耐受,为了去除更多杂质蛋白质,我把硫酸铵浓度调节到2摩尔每升的同时会控制pH值为,4度过夜之后离心取上清液再调节到pH值,4度放置,离心,又去除一部分杂质蛋白质,上清液直接用的疏水层析系统来纯化。 一个纤维素酶的纯化我也用类似的方法,只不过第一步是用。 硫酸铵是酸式盐,2M时pH值约为5,4M时更低,用来沉淀蛋白质的时候情况就更复杂了,所以最好知道自己需要的蛋白质的耐受情况,不要搞死了。 透析之前要选用一个不影响自己想要的蛋白质的pH值,硫酸铵沉淀和透析都要保持一致,才能使损失减少。透析时候产生的沉淀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蛋白质,不过下次做最好谨慎一点,做我说过的预备实验。 分段盐析的方法

Sepharose Cl-6B柱纯,从链霉菌CS495中分离新的碱性几丁质酶

从链霉菌CS495中分离新的碱性几丁质酶 摘要:从韩国的土壤中分离了一种链霉菌CS495,从中的到一种碱性几丁质酶。通过一步层析纯化和生化鉴定。通过Sepharose Cl-6B柱纯化7倍,收率为33.9%。酶的分子量为41KDa,同时发现其具有稳定的pH范围(5-12.5)最佳温度60℃。最大反应速率和米氏常数为1.34±2.9 mg/mL 和889±3.6 mmol/min。N-端序列为APREKINLLYFLGYF。HPLC和TLC分析显示产物中N-乙酰葡糖胺是次要的产物,二乙酰基壳二糖是主要产物。产物对腐皮镰刀菌和曲霉菌属显示具有抗菌活性。因为,作为纯化产物,极端嗜碱,稳定广泛的pH范围内,能以产生寡糖,和抗真菌活性,Ch495具有潜在的应用在行业作为医疗益生元或用于农业致病菌的生物防治。 前言: 几丁质分解酶,几丁质酶已被广泛的发现存在很多生物中,如真菌,甲壳类,和昆虫以及无几丁质的生物,像古细菌,细菌,病毒,高等植物,动物和人类。最近,细菌几丁质酶已被广泛用于抑制真菌生长,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致病真菌引起的疾病。真菌抑制作用的原因是几丁质酶在真菌细胞壁作为植物保护剂。几丁质酶,作为有前途的生物防治剂,无论是直接作用于真菌细胞壁或增加植物对疾病的响应已早已报道从链霉菌M-20[7],链霉菌cyaneus SP-27[8],委内瑞拉链霉菌P10[9],链霉菌DA11[10]。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有效的几丁质酶的分离和鉴定生产菌-链

霉菌CS495。此外,纯化单步柱层析,产物对腐皮镰刀菌和曲霉菌属显示具有抗菌活性。 材料和方法: 材料:几丁质,乙二醇壳聚糖,TLC硅胶板,壳二糖,壳三糖,Sepharose Cl-6B,F.solani and A. brasiliensis菌株,生长条件,筛选:从不同的地区收集了15种菌株,几丁质培养基培养,pH6.5,0.5%的胶状几丁质,0.5%的酵母膏,1%的胰蛋白胨,0.07%KH2PO4, 0.03% K2HPO4, 0.4% NaCl, and 0.05% MgSO4. The strains were cultivated in 250 mL Erlenmeyer flask containing 50 mL medium at 28 ?C and 110 rpm for 7 days. 离心at 6000×g for 30 min and上清液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enzyme activity. 酶活和蛋白质分析: 酶的纯化: 所有的纯化过程在0℃进行,菌株CS495培养7天,上清液离心6000,1小时。粗样通过30-80%进行硫酸铵分级沉淀。6000rpm;离心1h使蛋白质得到回收。使用10mM Tris/HCI(pH7.0)透析。然后用超滤进行过滤(5kDa),透析的酶溶液,装样入Sepharose CL-6B column(85 cm×1.7 cm)平衡用10mM Tris/HCI(pH7.0)蛋白质洗脱流速为30ml/h.几丁质酶的活性部分富集,进行纯度分析。然后进行特性分析。 电泳: pH和温度的影响: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册

实验一监控程序与汇编实验 实验时间:第周星期年月日节实验室:实验台: (以上部分由学生填写,如有遗漏,后果由学生本人自负) 1、实验目的 1)了解教学计算机的指令格式、指令编码、选择的寻址方式和具体功能。 2)了解汇编语言的语句与机器语言的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学习用汇编语言设计程序的过程和方法。 3)学习教学机监控程序的功能、监控命令的使用方法,体会软件系统在计算机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实验平台 硬件平台:清华大学TEC-XP实验箱的MACH部分 软件平台:监控程序、PC端指令集仿真软件 3、实验要求 1)学习联机使用TEC-XP 教学实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 2)使用监控程序的R 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 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E 命令修改存储器内容; 3)使用A 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使用U命令观察汇编码与机器码之间的关系,用G 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用T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情况。 **代码不得写到0000——1FFF的地址单元中,如有违反将被取消当堂成绩 4、操作步骤及实验内容 1)实验箱功能开关设置及联机操作: 1. 将实验箱COM1口与PC机相连; 2. 设置功能状态开关为00110; 3. 于PC端运行; 4. 按RESET,START键,若PC端出现如下输出(如图所示),则操作成功; 图 2)仿真软件相关操作: 1. 在项目文件夹找到并启动; 图

2. 点击文件-启动监控程序; 图 4.若PC端出现如下输出(如图所示),则操作成功; 图 3)理解下列监控命令功能: A、U、G、R、E、D、T 1. A命令:完成指令汇编操作,把产生的指令代码放入对应的内存单元中,可连 续输入。不输入指令直接回车,则结束A命令(如图所示); 图 2. U命令:从相应的地址反汇编15条指令,并将结果显示在终端屏幕上(如图所 示); 图 注:连续使用不带参数的U命令时,将从上一次反汇编的最后一条语句之后接着继续反汇编。 3. G命令:从指定(或默认)的地址运行一个用户程序(如图所示); 图 4. R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当R命令不带参数时,显示全部寄存器和状 态寄存器的值(如图所示); 图 5. E命令:从指定(或默认)地址逐字显示每个内存字的内容,并等待用户打入 一个新的数值存回原内存单元(如图所示); 图 6. D命令:从指定(或默认)地址开始显示内存120个存储字的内容(如图所示);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上机实验指导

一、实验准备和实验注意事项 1.本课程实验使用专门的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设备,使用前后均应仔细检查主机板,防止导线、元件等物品落入装置导致线路短路、元件损坏。 2.完成本实验的方法是先找到实验板上相应的丝印字及其对应的引出排针,将排针用电缆线连接起来,连接时要注意电缆线的方向,不能反向连接;如果实验装置中引出排针上已表明两针相连,表明两根引出线部已经连接起来,此时可以只使用一根线连接。 3.为了弄清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前面几个实验的控制信号由开关单元“SWITCH UNIT”模拟输入;只有在模型机实验中才真正由控制器对指令译码产生控制信号。在每个实验开始时需将所有的开关置为初始状态“1”。 4.本实验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的指示灯亮时表示信号为“0”,灯灭时表示信号为“1”。 5.实验接线图中带有圆圈的连线为实验中要接的线。 6.电源关闭后,不能立即重新开启,关闭与重启之间至少应有30秒间隔。 7.电源线应放置在机专用线盒中。 8.保证设备的整洁。

二、实验设备的数据通路结构 利用本实验装置构造的模型机的数据通路结构框图如下图。其中各单元部已经连接好,单元之间可能已经连接好,其它一些单元之间的连线需要根据实验目的用排线连接。 图0-2 模型机数据通路结构框图

实验一运算器实验: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4.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l81)的组合功能。 二.实验设备 TDN-CM++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一台,排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1-l所示。其中两片74LSl81以串行方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ALU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数据总线相连。三态门由ALU-B控制,控制运算器运算的结果能否送往总线,低电平有效。 为实现双操作数的运算,ALU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DR1、DR2(由74LS273实现)锁存数据。要将数据总线上的数据锁存到DR1、DR2中,锁存器的控制端LDDR1和LDDR2必须为高电平,同时由T4脉冲到来。 数据开关(“INPUT DEVICE”)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经过三态门(74LS245)后送入数据总线,三态门由SW-B控制,低电平有效。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和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上的容。 图中已将用户需要连接的控制信号用圆圈标明(其他实验相同,不再说明),其中除T4为脉冲信号外,其它均为电平信号。由于实验电路中的时序信号均已连至“W/R UNIT”的相应时序信号引出端,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只需将“W/R UNIT”的T4接至“STATE UNIT”的微动开关KK2的输出端,按动微动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 ALU运算所需的电平控制信号S3、S2、S1、S0、Cn、M、LDDR1、LDDR2、ALU-B、SW-B均由“SWITCH UNIT”中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来模拟,其中Cn、ALU-B、SW-B为低电平有效,LDDRl、LDDR2为高电平有效。 对单总线数据通路,需要分时共享总线,每一时刻只能由一组数据送往总线。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实验一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了解TEC-XP16教学实验系统监控命令的用法。 2、学习和了解TEC-XP16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 3、学习简单的TEC-XP16教学实验系统汇编程序设计。 二、预习要求: 1、学习TEC-XP16机监控命令的用法。 2、学习TEC-XP16机的指令系统、汇编程序设计及监控程序中子程序调用。 3、学习TEC-XP16机的使用,包括开关、指示灯、按键等。 4、了解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要求。 三、实验步骤: 在教学计算机硬件系统上建立与调试汇编程序有几种操作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使用监控程序的A命令,逐行输入并直接汇编单条的汇编语句,之后使用G命令运行这个程序。缺点是不支持汇编伪指令,修改已有程序源代码相对麻烦一些,适用于建立与运行短小的汇编程序。 第二种办法,是使用增强型的监控程序中的W命令建立完整的汇编程序,然后用M命令对建立起来的汇编程序执行汇编操作,接下来用G命令运行这个程序。适用于比较短小的程序。此时可以支持汇编伪指令,修改已经在内存中的汇编程序源代码的操作更方便一些。 第三种办法,是使用交叉汇编程序ASEC,首先在PC机上,用PC机的编辑程序建立完整的汇编程序,然后用ASEC对建立起来的汇编程序执行汇编操作,接下来把汇编操作产生的二进制的机器指令代码文件内容传送到教学机的内存中,就可以运行这个程序了。适用于规模任意大小的程序。

在这里我们只采用第一种方法。 在TEC-XP16机终端上调试汇编程序要经过以下几步: 1、使教学计算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具体步骤见附录联机通讯指南)。 2、使用监控命令输入程序并调试。 ⑴用监控命令A输入汇编程序 >A 或>A 主存地址 如: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A 2000↙;表示该程序从2000H(内存RAM区的起始地址)地址开始 屏幕将显示: 2000: 输入如下形式的程序: 2000: MVRD R0,AAAA ;MVRD 与R0 之间有且只有一个空格,其他指令相同 2002: MVRD R1,5555 2004: ADD R0,R1 2005: AND R0,R1 2006: RET ;程序的最后一个语句,必须为RET 指令 2007:(直接敲回车键,结束A 命令输入程序的操作过程) 若输入有误,系统会给出提示并显示出错地址,用户只需在该地址重新输入正确的指令即可。 ⑵用监控命令U调出输入过的程序并显示在屏幕上 >U 或>U 主存地址

硫酸铵纯化抗体

1.兔抗人IgG抗体的初步纯化 ( 硫酸铵沉淀法) 一、基本原理硫酸铵沉淀法可用于从大量粗制剂中浓缩和部分纯 化蛋白质。用此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免疫球从样品中分离,是免疫球蛋白分离的常用方法。高浓度的盐离子在蛋白质溶液中可与蛋白质竞争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降低其溶解度,使之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各种蛋白质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可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来沉淀不同的蛋白质。这种方法称之为盐析。 盐浓度通常用饱和度来表示。硫酸铵因其溶解度大,温度系数小和不易使蛋白质变性而应用最广。 二、试剂及仪器 1 . 组织培养上清液、血清样品或腹水等 2. 硫 酸铵(NH4)2SO4 3. 饱和硫酸铵溶液4. 蒸馏水 5. PBS( 含 0.2g /L 叠氮钠 ) 6. 透析袋 7. 超速离心机 8. pH 计 9. 磁力搅拌器 三,操作步骤以腹水或组织培养上清液为例来介绍抗体的硫酸铵沉淀。各种不同的免疫球蛋白盐析所需硫酸铵的饱和度也不完全相同。通常用来分离抗体的硫酸铵饱和度为 33% — 50% 。 (一)配制饱和硫酸铵溶液 1.将 767g (NH4)2SO4边搅拌边慢慢加到 1 升蒸馏水中。用氨水或硫酸调到硫酸pH7.0 。此即饱和度为100% 的硫酸铵溶液(SAS)(4.1 mol/L, 25 ° C ). (二)沉淀 1.样品(如腹水)20 000 ′ g 离心 30 min ,除去细胞碎片; 2.保留上清液并测量体积; 3.边搅拌边慢慢加入等体积的

SAS 到上清液中,终浓度为 1 : 1 。4.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6 小时或搅拌过夜(4 ° C ),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三)透析 1.蛋白质溶液10 000 ′ g 离心 30 min (4 ° C )。弃上清保留沉淀; 2.将沉淀溶于少量( 10-20ml ) PBS -0.2g /L 叠氮钠中。沉淀溶解后放入透析袋对 PBS -0.2g /L 叠氮钠透析 24-48 四,应用提示 (一)先用较低浓度的硫酸氨预沉淀,除去样品中的杂蛋白。 1. 边搅拌边慢慢加SAS 到样品溶液中,使浓度为0.5:1 (v/v) ; 2.将溶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6 小时或过夜 ( 4 ° C );3.3000 ′ g 离心 30 min ( 4 ° C ),保 留上清液;上清液再加 SAS 到 0.5:1(v/v) ,再次离心得到 沉淀。将沉淀溶于 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4.上清 液再加 SAS 到 0.5:1 (v/v) ,再次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 溶于 PBS ,同前透析,除去硫酸氨; 5.杂蛋白与欲纯化蛋 白在硫酸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时,用预沉淀除杂蛋白是 非常有效 (二)为避免体积过大,可用固体硫酸氨进行盐析;硫酸氨沉淀法与层析技术结合使用,可得到更进一步纯化的抗体。 纯化产物的鉴定: (1)效价测定 : 采用间接ELISA法 (3 mg / L抗原包被 , 1∶ 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8位程序计数器PC[7:0]的设计 实验要求: 1.分别用图形方式和V erilog HDL语言设计8位程序计数器,计数器带有复位,计数,转移功能。 2.具体要求参见1_部件实验内容.doc说明文件。 实验实现: 1.用图形方式设计实现8位程序计数器,用到了两个74LS161四位十六进制计数器,主要步骤是两个四位十六进制计数器的串联,低四位计数器的进位端RCO连到高四位计数器的进位使能端ENT,然后连上reset、clk、ir[7:0]、t[1:0]、pc[7:0]、rco等输入输出信号,最后加上转移控制逻辑即可。注意两个十六进制计数器是同步的,具体参见PC_8bit.gdf文件。 2.编译通过,建立波形仿真文件,设置输入信号参数。注意在一张图中同时实现复位(reset低位有效)、计数、转移功能,最后加上一些文字注释即可,具体参见PC_8bit.scf文件。 3.用V erilog HDL语言设计实现8位程序计数器。在已经实现.gdf文件的基础上使用库函数形式是很容易编写出.v文件的,不过学生选择了行为描述方式实现,因为后者更具有通用性,依次实现8位程序计数器的复位、计数、转移功能即可,具体参见PC_8bit.v文件。 4.编译仿真类似上述步骤2。 实验小结: 1.这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第一个实验,比较简单,按照实验要求即可完成实验。通果这次实验,我对Max+Plus软件的使用方法和V erilog HDL语言编程复习了一遍,为后面的实验打好基础。 实验二CPU运行时序逻辑的设计 实验要求: 1.用V erilog HDL 语言设计三周期时序逻辑电路,要求带复位功能,t[2:0]在非法错误状态下能自动恢复。(比如说110恢复到001)。 2.具体要求参见1_部件实验内容.doc说明文件。 实验实现: 1.用V erilog HDL 语言设计实现带复位和纠错功能的三周期时序逻辑电路。输入clk外部时钟信号和reset复位信号(低位有效),输出ck内部时钟信号和三周期信号t[2:0]。利用两级3位移位式分频逻辑实现,具体参见cycle_3.v文件。 2.编译通过,建立波形仿真文件,设置clk外部时钟信号和reset复位信号,Simulate 即可输出实验要求中显示的波形。 实验小结: 1.刚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不知道CPU运行时序逻辑设计的真实用途,在进一步学习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论知识,做cpu4实验后才知道是用来由外部时钟信号clk产生内部时钟信号ck以及三周期信号t[2:0]的。刚完成本次实验的时候未添加三周期信号t[2:0]的自动功能,后来完成cpu4后补上了。 实验三静态存储器的设计与读写验证 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SRAM存储器,地址和数据都是8位,存储容量是256个字节。 2.采用异步的时序逻辑设计方式,数据是双向的,输入输出不寄存,存储器的地址也不寄存。 3.具体要求参见1_部件实验内容.doc说明文件。 实验实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