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2《做一名小科学家》学习任务单

1.2《做一名小科学家》学习任务单

1.2《做一名小科学家》学习任务单
1.2《做一名小科学家》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2、《做一名小科学家》

设计人单位及姓名:许拥斌肥城师范附小

学校:班级:姓名:一、学习指南

学习达成目标

1、通过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学习方法建议课前动手制作多种卡纸模型,比如鹦鹉,龙虾,小丑等,为课中的实验做好准备。

学习过程预告

课前自主学习:

一、认真读完《学习任务单》。

二、仔细阅读课本7-8页。

三、观看微视频《纸鹦鹉站立的秘密》,说说你的发现和感想。

四、完成自测题。

课堂合作学习:

一、课始检测,小组展示

二、任务导学,合作探究

三、进阶深学,活动体验

四、交流讨论,拓展延伸

五、梳理困惑,畅谈收获

六、总结表现,评价反馈

二、学习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一、认真读清《学习任务单》中的全部内容和学习流程。

二、仔细阅读课本7-8页,完成7页中的问题,学习制作纸鹦鹉,观看视频《纸鹦鹉站立的秘密》,尝试让纸鹦鹉站立的方法。

三、完成自测题。

1、纸鹦鹉为什么能够站立?

课堂合作学习:

一、课始检测,小组展示

提问自测题的内容,同时小组内检查各自制作的多种物品。

二、任务导学,合作探究

1、结合课前观看的微视频《纸鹦鹉站立的秘密》及以上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试验并总结鹦鹉站立的秘密的原理。

①制作纸鹦鹉。②填写活动记录

三、进阶深学,活动体验

1、更换多种物品再实验,观察是否能站立起来。

①组长带领组员再了解实验过程。②准备好实验材料。③组长协调,分工协作,完成制作。④测试那种物品能站立起来,并记录下来。

我们小组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交流讨论,拓展延伸

请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让多种物品站在你的指尖上的方法,并推选出最好的设计作品,准备展示。

五、梳理困惑,畅谈收获

1、梳理困惑

2、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六、总结表现,评价反馈

推送下一节的任务单和微视频。

三、学习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像科学家那样教案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最后一部分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这也是苏教版科学书的一个特点,在每册书的最后都有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巩固,与二年级上册“像 工程师那样”紧密相关,科学原理和工程设计密不可分。本课围绕“沈括探究桃花开放时间 的过程”,引出科学家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以蚂蚁、蚕、鱼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达到“以做促思,以思引做,做 思共生”的目的。本课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初步了解沈括的生平,着重介绍沈括质 疑桃花开放时间——上山察看——编写著作的小故事,通过沈括探究桃花的小故事,引出科 学家做科学探究得到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为第二个环节做铺垫。第二个环节,以蚂蚁、蚕、鱼为载体,让学生提问,从中选择一个能够解决的问题进 行科学探究,经历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的探究全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不仅仅 是大科学家能做的事,小学生也有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它 就在我们的身边。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经历过“观察、描述、思考、提问、实验、交流与总结”的探究过程。因此,学生对科学探究并不陌生, 会积极的参与、快乐的参与。但同时二年级学生一般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实验,并没有独立 完成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完整交流的能力,他们的头脑并没有很清晰的建立科学探究方法 概念,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即提出问题——寻找证据—— 分享交流,让学生会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此外低年级学生的有效注意时 间较短,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流畅和完整,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比较简单和较短的环 节,基本在8-10分钟完成一个活动即可。在讨论与交流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帮助学 生学会思考,学会科学、完整的表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通过介绍沈括质疑桃花的故事,知道科学探究的方法,既“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 享交流”。 科学探究:

二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预习要点资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预习要点

精品资料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 2、进位加法。 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 2、退位减法。 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解决问题: 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三、解决问题。 第四、六单位表内乘法(一)(二)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自主学习任务单模版

附件一:“自主学习任务单”模版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微课程评优赛项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模版 2014年7月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的好处是,能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有了“学习任务单”,就能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起“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变革教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应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建构性学习资源、学习测试、学习档案和学习反思等项内容。 学习任务单项目设计例图 学习指南包括学习主题、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公布等。使学生明确学习对象,明确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学习将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以便有准备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对于不了解自主学习方法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方法建议”,尝试自主学习,并在实践中反思与修正方法,逐步形成个性化学习习惯。 学习任务包括整体把握和具体把握的要求。“整体把握”可以提出创作结构图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学会提纲挈领,在结构的梳理中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学习内容。切不可采用一般教材所采用的事先告诉结构的方法,以“灌”代“悟”,以“结果”代“过程”,使之在潜移默化之中丧失了独立思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把握指具体知识点的把握,至于如何把握,将在“问题设计”中阐述,这里只需简要提示把握具体知识点的要求。 问题设计是“学习任务单”设计的核心。是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转化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的关键,也是实现“翻转课堂”的根本所在。要求把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把教学内容转化为问题的能力。因此,千万不能采用传统的知识点灌输的方法取而代之。 建构性学习资源指帮助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创设的情境。通过提供情境,帮助学生在必要时通过对情境的探究或处理,达到把握教学重难点或其它知识点的目的。 此外,学习任务单还应该包括学习测试、问题档案和学习反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能够即时评测学习效果,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不断修正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一个好的学习任务单,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方式,注重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成功开展“翻转课堂”的有效方式,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支架。 例: 武昌起义自主学习导学单

22-一年级数学大闯关任务单(一)-程宗彩(1)

22-一年级数学大闯关任务单(一) 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程宗彩 测试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7页、第27-32页内容。包括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测试目标: 1.通过参与习题闯关,复习巩固图形与统计的相关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制定措施查漏补缺。 双向细目表: 题目总数:9道(15个小题),其中容易题6道(8个小题),中等题2道(6个小题),难题1道。 测试准备: 铅笔、橡皮、尺子、彩笔、练习纸 复习链接:

具体测试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本次习题闯关共分为三部分,10个题,请按照视频提示逐项完成,一定要认真对待哦。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打印任务单,也可以直接把答案写在练习本上。我们将在明天的讲评课上公布正确答案。 第一关:小试牛刀 1.连一连。 2.拼一拼。 至少用()个小正方形,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至少用()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3.圈一圈。 把每组中不同类的物品圈出来。 (1) (2) 4.数一数。 (1)○有( )个, (2)□有( )个, (3)△有( )个, (4)?有( )个。 5.涂一涂。 三角形涂黄色,长方形涂蓝色,正方形涂绿色,圆涂橙色,平行四边形涂紫色。 6.填一填。 (1)一套七巧板共有()块,它是由()种图形组成的, 其中有()个三角形。 (2)1号和()号、4号和()号是完全一样的图形。 (3)()号和()号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第二关:再接再厉 1.给这些图形分分类。 (1)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填写下表。

圆三角形圆柱长方体个数 (2)如果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2.水果之家。 (1)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涂一涂。 (2)填一填。 (2)()最多,()最少。 (4)再添上()根就和同样多了。(5)比少()个? (6)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列式计算。 问题: 算式: 第三关:终极挑战 个数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知识链接】 1.列式计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1/7+2/7+3/7= 3/10+3/10+3/10= 3/10+3/10+3/10= 【阅读质疑 自主体验 】 阅读任务一、 自主阅读课本第1页,完成下列题目: 这道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任务二、 结合课本上的例题,讨论以下问题。 (1)把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_份?每人是其中的__________份 ? (2)3人是___个___分之___?,用___ 方法计算? 分子相同还可以用___计算? (3)2/9+2/9+2/9=2+2+2/9=2×3/9=6/9 即:2/11×3=2×3/11=6/11 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合作质疑 互动体验】 自学:小组讨论例2中存在的问题,组内互帮活动。(不能解决的用笔划出来。) 1 .班内交流展示。 2.评价。 班级pk 赛 我要当第一 一、细心填写 1.75+ 75+75 =()×()=() 61+ 61+61+6 1 =()×()=() 2. 5 2 ×4表示( ) 二、准确计算 132×5 193×6 11 4 ×3 15个43是多少? 187 的9倍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边长是12 5 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批大米,每天吃去6 1 吨,3天一共吃去多少吨?

《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 预学 列式、计算 (1)100个3/5是多少? 100的一半是多少? 100的1/5是多少?(2)一瓶油重5千克,3瓶油重多少千克,半瓶呢?写出算式、计算。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共学 口算 1 4× 1 3 1 5 × 1 2 2 3 × 3 4 2 5 × 1 2 计算 3 5× 2 3 5 8 × 4 15 7 12 × 3 7 14× 6 7 列式计算 1.5 8米的1 2 是多少米? 2.4 7千克的5 12 是多少千克? 3.4 5吨的3 8 是多少吨? 研学 解答下列问题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3 4 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六年级数学前置性作业任务单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三单元比例 感受课学习任务单 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我知道比例是 我知道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我知道解比例是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我知道正比例是 我知道反比例是 三、比例的应用 我知道比例尺是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课学习任务单 一、旧知铺垫 1、什么是比:。 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小明身高米,小张身高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4 3:8 1 : 10:6 二、探索新知 1、什么是比例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6:10和9:15 20:5和1:4 2 1:3 1和6:4 3、比例各部分名称 3 1 : 61=41 : 8 1 4、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 5、我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6、我知道什么是解比例 7、解比例。

5.25.1= x 6 x:320=1:10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六第7—11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认识课学习任务单 一、探索新知 1、看例题情境图填表 2、我知道什么是正比例的量,什么是正比例关系。 3、我总结的正比例的三个要素

4、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关系: 5、生活中还有哪些正比例的量 6、看例3情境图填表 7、我知道什么是反比例的量,什么是反比例关系。 8、我总结的正比例的三个要素

9、用字母表示反比例关系: 10、生活中还有哪些正比例的量 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七第1—11题) 比例的应用认识课学习任务单 一、比例尺 1、在绘制地图的时候,需要把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和 的比。 2、我知道比例尺是 3、比例尺可以这样表示

三年级科学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 苏教版

《2. 我们都是科学家》教案 教学目标: 1、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2、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3、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4、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 能从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有秘密”的纸鹦鹉(提示:回形针不能露出来)。 师:今天的科学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鹦鹉。为什么叫纸鹦鹉呢?一是因为它是纸做的,二是它能像真鹦鹉一样站起来。(演示:让纸鹦鹉站在圆环上或站在手指上,不会掉下来)它真的站起来了,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二、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1、制作纸鹦鹉。 (1)将准备好的鹦鹉图形剪下来。 (2)将鹦鹉图形贴在硬纸板上,并沿轮廓剪下来。 2、让纸鹦鹉“站”起来。 (1)教师演示将纸鹦鹉站立的操作要求。 (2)学生用别回形针的方法尝试让纸鹦鹉“站”起来。 (3)反复思考试验,并记录下成功的方法。 (4)全班交流.展示成功的方法。讨论:有什么共同之处?(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3、谈话:同学们回想一下今天的这节科学课,我们在刚开始上课时做了什么?(提出

了问题)然后围绕提出的问题,又是怎么做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怎样让一个物体站起来,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做事情) 三、拓展运用: 1、师: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很多物体“站”起来。 2、两人合作,想办法让纸龙虾.拱形纸片.铅笔等“站”在指尖。 3、交流实验成果。 4、思考:通过以上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5、对比分析:你刚才玩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 四、课后拓展: 布置任务:用课上的发现,结合书中的图制作一个杂技小丑玩具。

最新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知识链接】 1.列式计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1/7+2/7+3/7= 3/10+3/10+3/10= 3/10+3/10+3/10= 【阅读质疑 自主体验 】 阅读任务一、 自主阅读课本第1页,完成下列题目: 这道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任务二、 结合课本上的例题,讨论以下问题。 (1)把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_份?每人是其中的__________份 ? (2)3人是___个___分之___?,用___ 方法计算? 分子相同还可以用___计算? (3)2/9+2/9+2/9=2+2+2/9=2×3/9=6/9 即:2/11×3=2×3/11=6/11 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合作质疑 互动体验】 自学:小组讨论例2中存在的问题,组内互帮活动。(不能解决的用笔划出来。) 1 .班内交流展示。 2.评价。 班级pk 赛 我要当第一 一、细心填写 1.75+ 75+7 5 =()×()=() 61+ 61+61+6 1=()×()=() 2. 5 2×4表示( ) 二、准确计算 132×5 193×6 11 4×3 15个43是多少? 18 7的9倍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边长是12 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批大米,每天吃去6 1吨,3天一共吃去多少吨?

《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 预学 列式、计算 (1)100个3/5是多少? 100的一半是多少? 100的1/5是多少?(2)一瓶油重5千克,3瓶油重多少千克,半瓶呢?写出算式、计算。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共学 口算 1 4× 1 3 1 5 × 1 2 2 3 × 3 4 2 5 × 1 2 计算 3 5× 2 3 5 8 × 4 15 7 12 × 3 7 14× 6 7 列式计算 1.5 8米的1 2 是多少米? 2.4 7千克的5 12 是多少千克? 3.4 5吨的3 8 是多少吨? 研学 解答下列问题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3 4 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二年级数学下册预习单.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预习单 【一】查〔查着工具读〕 按照一定旳顺序大声朗读课本2~3页例1、例2旳内容2遍。 考虑:〔1〕本节课学习什么内容? 〔2〕与本节课相关旳旧知识有哪些?〔写在课题左上角〕 【二】划〔划着重点读〕 认真观看课本第2页例1旳主题图,并阅读给出旳文字信息,通过观看和阅读,你明白了什么数学信息?请用“﹏”划出来。 认真观看课本第3页例2旳主题图,并阅读给出旳文字信息,通过观看和阅读,你明白了什么数学信息?请用“﹏”划出来。 【三】写〔写着感想读〕 大声朗读课本内容1遍。考虑: 1.什么样旳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 【四】练〔练着习题读〕 1.本周图书借阅情况 〔2〕借阅〔〕书旳人最多。 〔3〕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要求:认真考虑、规范书写。 2.结合预习中旳疑问和练习中出现旳错误,把疑问写在课本空白处。 《平均分旳认识〔一〕》 【一】查〔查着工具读〕

按照一定顺序大声朗读课本7页-8页内容2遍。 考虑:1.本节课学习什么内容? 2.与本节课相关旳旧知识有哪些?〔写在课题左上角〕 3.本节课属于什么类型旳课?〔写在课题下面〕 【二】划〔划着重点读〕 1.按一定旳顺序认真观看课本7页主题图,发觉了什么数学信息? 2.认真观图及朗读课本8页例1:用“—”标划出课本中重要旳信息,并用“△”标出信息中旳关键词。 【三】写〔写着感想读〕 大声朗读课本内容1遍。 考虑:1.课本例1中旳三个小朋友谁是把6块糖平均分旳?分了几份,每份是几块? 2.认真朗读并理解小精灵说旳话,什么叫平均分? 【四】练〔练着习题读〕 认真阅读并理解什么叫平均分,模仿例题旳解题过程完成下面尝试练习。 课本第8页做一做。 《平均分旳认识〔二〕》 【一】查〔查着工具读〕 按照一定顺序大声朗读课本9页.10页内容2遍。 考虑:1.本节课学习什么内容? 2.与本节课相关旳旧知识有哪些? 3.本节课属于什么类型旳课?〔写在课题下面〕 【二】划〔划着重点读〕 大声朗读课本9页例2及10页例3一遍,画出数学信息。〔用“——”划出已下面知条件,用“﹋”划出问题,在重点词句用“△”标出。〕 【三】写〔写着感想读〕 大声朗读课本内容1遍。 考虑:

(完整版)二年级数学《平均分》微课设计学习任务单.docx

微课设计模板 一、微教案模板 课时名平均分 教材内容 课本 P13 ~14 页,例 1 、例 2 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概要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 的含义。教学目标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 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教学难点:掌难点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案例教学、小步子原则、讲授法、游戏教学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各小组动创设情情景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手操作、境,感受导入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各小组汇“平均 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报情况分” 1、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让学生在教 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分糖果的 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课情境中自学(1 )、学 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主发现平过生交流、 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3 )、刚均分。尊程汇报(2 )、 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重学生的讲授各小组动 使它平均分?学习自主新知手分一 2、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性、创造 分。(3 )、 教学例 2 :把 15 个橘子平均分成性。教师 学生汇报 5 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 )、论引导学生 分法。 分配方案。(2)、你喜欢哪种分法?积极思 为什么?维,通过 3 、分一分:把 8 根小棒平均分成 4问题的引

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 申帮助学 分) 生认识平 4、 完成课本第 14 页的做一做,把 12 均分。体 瓶矿泉水平均分成 3 份。(让学生圈一 现分法的 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 多样化; 开放题拓 展知识, 开拓学生 思维。 初步形成 理解掌握 知识 “平均 平均分的 小结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含义,方 分”的表 象。 法。 从多方面 加深学生 对平均分 的认识; 1、练习三第 2 题。 ( 1)、肯定第二种 开放性的 活动使学 学生交流 复习 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 )、引导学 生多角度 讨论汇 巩固 生观察第 3 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 认识平均 报。 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分,为以 后学习有 余数的除 法打下基 础。 1、实 践活动: 从多方面 插花活 自主 加深学生 动 探究 对平均分 2、列举生 的认识; 活中平均 分的实

【2020春季】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前预习单》

一数据收集整理 数据收集整理 项目内容 1.说说你的书包里有几种不同的物品,各有几件。 2.读表并回答问题。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96158 (1)全班共有()人。 (2)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适。 3.读图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王明明陈小菲 票数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4.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5.下面是小明记录的某个月的天气情况。 正正正 正正 天气 天数 (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表中。 (2)这个月共有()天,比多()天。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分类和整理的相关知识。学具准备:空白的统计表。

参考答案 1.略 2.(1)38(2)蓝(3)蓝 3.1522(1)陈小菲(2)即使这两人都选王明明,结果还是陈小菲票数多 4.正 5.(1)15124(2)318

二 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 项目 内 容 1.平均分的是哪个? 2.把6块糖分成3份,你怎样分? 第()幅图是平均分。每份分得(),叫平均分。 3.把18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个? 分析与解答:分苹果的时候,我们可以1个1个地分,还可以2个2个地分,但是无论怎样分,最后分得的结果是每份( ),都是( )个。 4.8个苹果,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 分析与解答:可以先把苹果每2个一份去分,最后发现分成了( )份,也就是说8里面有( )个2。 5.分物体的时候,我们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地分。 6.把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如果每份分得( ),叫平均分。 7.一共有()片树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8.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盒。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生活中的平均分等知识。学具准备:小圆片或小棒若干。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 【知识链接】 1.列式计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1/7+2/7+3/7= 3/10+3/10+3/10= 3/10+3/10+3/10= 【阅读质疑 自主体验 】 阅读任务一、 自主阅读课本第1页,完成下列题目: 这道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任务二、 结合课本上的例题,讨论以下问题。 (1)把____________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_份每人是其中的__________份 (2)3人是___个___分之___,用___ 方法计算 分子相同还可以用___计算 (3)2/9+2/9+2/9=2+2+2/9=2×3/9=6/9 即:2/11×3=2×3/11=6/11 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合作质疑 互动体验】 自学:小组讨论例2中存在的问题,组内互帮活动。(不能解决的用笔划出来。) 1 .班内交流展示。 2.评价。 班级pk 赛 我要当第一 一、细心填写 1. 75+ 75+7 5 =()×()=() 61+ 61+61+6 1=()×()=() 2. 52×4表示( ) 二、准确计算 132×5 19 3×6 114×3 15个4 3是多少

18 7的9倍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边长是 12 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一批大米,每天吃去6 1吨,3天一共吃去多少吨? 六年级数学学习任务单 《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 》 预学 列式、计算 (1)100个3/5是多少 100的一半是多少 100的1/5是多少 (2)一瓶油重5千克,3瓶油重多少千克,半瓶呢?写出算式、计算。 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共学 口算 14 ×13 15 ×12 23 ×34 25 ×12 计算 35 ×23 58 ×415 712 ×37 14×67 列式计算 1.58 米的12 是多少米?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小小科学家

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科学家的工作; 2.知道科学可以解释一部分问题,还有一部分还没有完全找到答案。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进行滚小球的实验; 2.通过思考加深对科学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伴合作,并勇于交流自己的想法; 2.通过实验感受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科学家的工作。 2.动手实验操作体验科学家的工作。 【教学准备】 斜面、小球、抹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这学期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科学》这门课程。对于科学,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随机点评并板书关键词。 3.师:同学们,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好孩子,对于科学是什么都说出了自己的认识。其实科学的内容很大,你们回答的这些啊都是科学的一部分。科学还有那些内容呢,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像科学家一样去了解科学。(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观察发现 1.师:同学们,我们谈论了这么多有关科学的内容,想不想自己也当一回小小科学家呀? 2.师: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学习,敢尝试的好孩子,大家都很想自己当一回小小科学家。那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滚小球的实验。

3.师:这个实验要怎么做呢?你们可以打开书本第3页,看一看、想一想, 小组讨论一下。 4.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结合点评。 5.教师播放实验温馨提示: ①两个人为一组做滚小球的实验。 ②小球要分别从红点处和绿点处滚下来; ③让小球自由的滚落,不要对小球施加推力; ④记录实验发现。 6.师:你们知道怎么记录吗?(请同学回答) 7.师:是的,科学实验的记录就是把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及结果记下来。你们理解能力真强!有的字不会写,可以用拼音,也可以画用自己看得懂得形式来表达记录。大家都明白了吗?都明白了,那就开始动手实验吧! 8.师:“三、二、一”实验时间到!哪一组的同学先来和大家分享你们的实验发现呢? 9.师:学生交流实验发现,教师结合点评。 (其他小组跟他们的一样吗?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呢?) 10.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发现跟400年前的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致呢?他也曾经发现小球在斜面上越滚越快。给自己掌声好吗?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咱们班的同学们个个都是小小的科学家。 三、总结全课,点明课题 1.师:同学们,科学家能像哆啦A梦一样,能够解决我们身边的所有事情吗? 2.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结合点评。 3.师:是的,科学能够解决世界上一部分的问题,但是还有许多许多的问题目前的科学还没有办法解释,这要怎么办呢? 4.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结合点评。 5.师:老师在这里要表扬第X小组的两位同学,你们看他们把实验器材整理的清清楚楚!同学们,咱们科学课的学习从小就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其他同学以后也要做到这样。 6.师:咱们班同学们都很有想法,老师总结大家的发言,就是我们要不断的学习科学,通过研究科学来发现解决更多的问题。作为小小科学家的我们,说 不定在将来你们都有大大的成就哦! 【板书设计】 小小科学家

(完整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预习单

二年级下册数学预习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项目内容 温故 知新 1、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有()、()、画记号等多种 方式。 心 中 有 数 1、读书指导: (1)阅读数学书第3页(预习例2,完成书上例2习题后,请尝试完成以下思考题) ①我找到的信息是:学校要举办讲故事比赛,我们班要从()和() 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②问题是:选谁参加比赛呢? ③可以采用()的方法决定谁参加比赛。 ④可以采用“√”的方法记录选票的结果,即有同学投票一次就画一个();也可 以用画“”的方法记录选票结果,即有同学投票一次就画一个();还可以用画“正”的方法记录选票结果,“正”字的每一画代表(),一个“正”字代表()次投票。 ⑤根据书上例2的统计结果,应选()参加比赛。 ⑥小结: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画“()”字、画圆圈等 方法。 2、练习设计: ①下面是小明收集的他们班同学喜欢图形(图案)的情况。 正正正正正根据收集的数据把表格填完整。 图形(图案)合计 人数 (1)喜欢()和()图形(图案)的人数一样多。 (2)喜欢()的人数最少。 (3)喜欢最多图形(图案)的和最少的相差()人。 ②下面是二(1)班同学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每个表示1名同学) (1)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多?哪项活动的人最少? (2)班有两名同学缺勤,如果他们也来上体育课,参加哪项活动的人最多?为什么? (3)如果每个表示2名同学那打篮球的同学一共有多少名?

项目内容 温故 知新 1、请你把下面的图形每2个圈一圈,一共可以圈几次? 心 中 有 数 1、读书指导: (1)阅读数学书第8页(预习例1,完成书上例1习题后,请尝试完成以下思考题) ①我找到的信息是:一共有( )块糖,要分成()份。 ②问题是:可以怎样分? ③可以有()种分法。 ④可以分成()块、()块和()块。 也可以分成()块、()块和()块。 还可以分成()块、()块和()块。 ⑤像第三种这种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⑥完成书上第8页“做一做”。 2、练习设计: ①下面平均分的是()。 A B C ②看图写一写。 (1) 一共有()块糖,每()块分成一份,平均分成()份。 (2) 一共有()个笑脸,每()个分成一份,平均分成()份。 ③下面是平均分的打“√”,不是平均分的打“×”。 (1)(()(2)()(3)() 预习 存疑 通过预习,还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吗?或者预习完本课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请你写下来:。

赵明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出版社)《用数对确定位置》设计人:赵明肥城市实验小学桃花源校区 学校:班级:姓名:一、学习指南 学习达成目标1、我理解了数对的含义,我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也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2、我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方法建议认真观看视频,仔细阅读;采用同学之间合作交流、探究讨论等一系列方法完成任务。 学习过程预告课前自主学习: 一、认真读完《学习任务单》。二、仔细阅读课本51—52页。 三、观看微视频《用数对确定位置》。四、完成“在线自测”。 课堂合作学习: 一、课始检测,小组展示。二、任务导学,合作探究 三、进阶深学,课内巩固。四、总结表现,评价反馈 二、学习任务 课前自主学习: 一、认真读清《学习任务单》中的全部学习内容和学习流程。 二、仔细阅读课本51—52页,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也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三、观看视频《用数对确定位置》,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也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四、完成“在线自测”。 课堂合作学习: 一、课始检测,小组展示 组内先进行检测交流,做好汇报准备。 二、任务导学,合作探究 任务一:你能用文字、符号或画图等方式来 表示出小强的位置吗(方法越多越好)

任务二:关于数对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任务三:你能用点子图中表示出小青、小刚、小亮、小明、小芳、小华的位置吗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表示 任务四:你能在方格图中标出小军(1,1);小力(5,4);小明(3,4):小彤(4,3)的位置吗 三、进阶深学,课内巩固。 四、总结表现,评价反馈。 三、学习体会。

小学二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大闯关学习任务单(二)

二年级数学大闯关(二)-学习任务单 测试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8-38页内容。包括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中例1部分。 测试目标: 1.通过参与本次闯关活动,检测自己在对对称、平移、旋转、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2.根据自己的闯关情况,及时找到自己知识掌握的不足,制定有效措施查缺补漏。 测试准备: 练习本、铅笔、橡皮。 双向细目表:

三、3 易√ 平移和旋转 二、6 易√√ 一、1 易√√ 三、2 易√ 二、3 易√√ 二、2 易√ 三、5 中√√ 旋转、画图三、四中√ 镜面对称六、2 难√√共计25道题。其中容易题17道,中等题5道,难题3道。 测试任务: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本次闯关活动一共有:填空、选择、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六关。请你按照视频提示按照顺序完成闯关任务吧,一定要认真完成哦! 一、复习链接 通过对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例1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开动脑筋,我会填。 1.电梯从一楼上到5楼的运动是()现象,风车的转动是()现象。 2.根据“六八四十八”这句口诀写出的算式有()、()()、()。 3. 56÷8=(),口诀()。 4. 32颗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颗。 5.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48○6=8 6○7=42 7○4=28 28○4=7○1 6.从48里面连续减6,减()次后结果为零。 第二关:用心分析,我会选。 1.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①②③④ 2.下面第()幅图是由平移得到的。 ①②③④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 2.达成目标 通过对该微视频的观看学习,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通过优化、比较、尝试等方法,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一千以内数的多少及数法。在数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能力。 3.学习方法建议 (1)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获取数数的最优方法。 (2)通过让学生经历试一试、数一数、圈一圈、看一看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能力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猜没有排列规则的蜜蜂的只数。 (1)出示蜜蜂图(1), 请学生猜蜜蜂的只数。 (2)为什么猜的这么慢?原因是什么? (3)出示蜜蜂图(2): (4)每5只为一组,共20组,一共有多少只? (5)再次出示蜜蜂图(1),重新猜蜜蜂的只数。 (6)这次为什么猜的比较快?你是怎么猜的?交流猜的方法。 (7)小结猜蜜蜂只数的感受。 2.猜有规则排列的蜜蜂的只数。 (1)出示蜜蜂图(3): 每10只排成一行,共10行,请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说出蜜 蜂的只数。

(2)你是怎么想的?交流方法。 (3)小结用不同的方法计数蜜蜂只数的感受。 3.1000个物品有多少? (1)千只蚂蚁图。 (2)举出生活中数量为1000的物品。 (3)通过对这些图片以及生活中数量为1000的物品的理解,你有什么感受? 4.猜一猜有多少个点。 出示1000个点的图片:猜一猜这幅图中有多少个点,说一说你是怎样猜的。 三、困惑与建议 (提示: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

小学二年级数学16-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学习任务单

16-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学习任务单 济南市济阳区济北小学李成林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本第26页,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并学会利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建构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图,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有梯度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学习准备: 9根小棒、10颗棋子、学习任务单。 一、复习链接 同学们,我们一起快速浏览一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课本浏览) 二、个人学习任务 1.平均分的含义。 什么是平均分呢?用自己的方式举例说一说(可以用棋子或者小棒试着说一说)。 ①10颗棋子分成2组,每组()颗,是平均分。 ②9根小棒分3份,每份()根,是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①一共有6个笑脸,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笑脸?可以怎样分呢? ②圈一圈,18个笑脸,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3.读出下面的三道除法算式并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0÷4=5 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 1 -

16÷2=8 读作:,16是被除数,2是(),8是() 15÷5=3 读作:,3是()5是()15是() 4.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 对照1-6的乘法口诀,任意指出一句乘法口诀,说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想一想,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呢?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三、跟进练习 1.直接写得数。 20÷5=18÷6=24÷4=12÷6= 15÷3=20÷4=18÷3=24÷6= 25÷5=30÷6=10÷2=18÷3= 2.列式计算(课本27页第二题)。 ①14个三角形,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②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几? ③25里面有几个5? 3.解决问题并列式计算 (1)每个花瓶插5 根孔雀羽毛,4 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 (2)每个花瓶插6 根孔雀羽毛,24 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 (3)有10 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根? (4)有10 根孔雀羽毛,插在2 个花瓶里。一个花瓶里插6 根,另一个花瓶里插几根?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结束了,请你用自己的方法,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整理一下。 - 2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