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植物

一、我看到了什么

1、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什么?树瘤l iú、果实、小动物、鸟巢cháo、小草、藤t?ng蔓màn。

2、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

始了。

3、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4、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二、校园的树木

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

种子六个部分。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2、观察一棵树的顺序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方法有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叶的气

味、看果实、拓t u?印树皮、捡拾果实和树叶等。

3、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树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4、拓t u?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

上涂擦,使凸tū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三、大树和小草

1、我国常见的四种小草:狗尾草、黄花酢cù浆草(别名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

2、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3、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4、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

5、草是草本植物: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6、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

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大树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高大,茎粗、很硬,有根、茎、叶,有

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物。8、小草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

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9、大树小草相同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

种子。

四、水生植物

1、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

物。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和浮萍。我知道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浮萍、莲、菱líng、菖

chāng

蒲pú、茭

jiāo

白等。

2、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叶柄部位膨p?ng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3、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4、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有: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有根、茎、叶;会

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5、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会繁殖

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6、狗尾草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

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7、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条件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

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

五、植物的叶

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

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他们的叶同样也有生、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3、在一片叶中,一般都会有叶柄和叶片两个部分,叶片中的叶脉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又是

传递水分和营养的通道,

4、新鲜的叶和落叶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生命活力的不同,即新鲜的叶是活的,落叶已经完成

生命历程,是死的。

5、叶的形状多种多样,有针形(松)、扇形(银杏)、卵形(马齿览)、椭t uǒ圆yuán形(杜鹃)、披pī针zhēn形(柳)、

心形(紫zǐ荆

jīng

)、线形(小麦)、管形(葱)、马mǎ褂g uà形(鹅掌楸q iū),等等。

六、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

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2、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叶在不断地生长变化着;从一片树叶的

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知道叶会衰老直至死亡。

3、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七、植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1、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

榆树、桃树、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等。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荷花。

2、陆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是:水分、阳光、空气、土壤和营养;水生植物的生存需要是:水分、

阳光、空气和营养;生长在不同环境里的植物有着共同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3、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4、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5、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

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6、向日葵一生的照片,分别是种子、长根、新芽出土、子叶张开、真叶长出成幼苗、出现花

蕾、开花、结果、果实成熟。向日葵的一生说明了植物整个生命周期的变化,包含着生长发育、繁fán殖z hí、衰老死亡等过程。

资料库

1、世界上有些令人惊奇的植物,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如:会捕虫的猪笼草,结“面包”

的“面包”树,神奇的王莲巨大的叶子可以托起小孩子,世界上最大的花大王花。

2、古语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与阳光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种的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

不一样。强光下生长得好:松、衫、柳等,强光下生长不好:人参、三七、蕨类植物等。

水里生长的植物同样离不开阳光,一些浅水里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在深海里,阳光严重不足,绿色植物不能在哪里生存。

3、植物的寿命:野草——不到一年。冬小麦——9个月。春小麦——半年。黄草——一个月。

短命菊——几个星期。

4、植物的繁殖方法:种子——桃树、小麦、狗尾草。孢bāo子——藻类植物、蕨j u?类植物。茎—

—柳树。地下茎——马铃薯、大蒜

suàn

。根——蒲公英、甘薯。叶——秋海棠、茶花

第二单元:动物

一、寻访小动物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在学校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蝗虫、蝴蝶、鸟、蚯蚓、蟋xī蟀

shuài

、蚂蚁等。

3、在观察活动中,我们能做到: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保持动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它

们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活动。

4、观察蚂蚁,可以把馒头留给蚂蚁吃吗?不行,这样会干扰蚂蚁的生活。

二、蜗牛

1、蜗牛是褐ha色的。

2、蜗牛的身体分头部、腹部、尾部三部分。头部有眼睛、触角和嘴巴。蜗牛有两对触角,

前面一对比较短,后面一对较长,长的触角顶端有眼睛。

3、用小棒或铅笔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蜗牛会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对

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4、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nián液痕迹。蜗

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足,这种足叫腹足。

3、蜗牛休眠了,放入水中让蜗牛醒来。

4、蜗牛在墙壁、树叶等处爬过以后,总是留下一条清晰的痕迹,就是足腺分泌的黏液形成

的。足腺

xiàn

分泌黏液,能使腹足经常保持湿润,避免爬行时受到损伤。

5、当受到敌害侵扰时,它的头和足便缩回壳内,并分泌出黏nián液ya将壳口封住;当外壳损害致

残时,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质修复肉体和外壳。

6、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蜗牛壳,当蜗牛的身体扭动时,就能看到壳的上部出现一个小孔,

这就是蜗牛的呼吸孔。蜗牛用肛门排泄废物。

7、(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蜗牛觅食范围非常广泛,主食各种蔬菜、杂草和瓜果皮;农

作物的叶、茎、芽、花、多汁的果实

8、蜗牛的口在头部的腹面,口里有颚a片和齿舌。颚片有咀jǔ嚼j u?食物的作用。齿舌上生长着很

多排列得很整齐的小齿,齿舌前端可以从口里伸出来,刮g uā取食物。

9、饲养蜗牛: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进几

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形成一个蜗牛生活的环境,我们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10、蜗牛的特点是:生活在地面潮湿之处,有壳,身体柔软,有触角和眼睛,吃菜叶等食物,

会排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四、蚯蚓

1、蚯蚓生活在花坛,草地、菜园、墙角的土壤中。

2、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蚯蚓的运动整体上是爬

行,身体是伸缩前进。

3、用笔轻轻触碰蚯蚓的身体,它的反应身体收缩。

4、把蚯蚓放入水中,蚯蚓会拼命向盘子的边沿爬行,蚯蚓不适应水中的环境,不能把蚯蚓长

时间放在水里。如:夏天暴雨过后,蚯蚓往往爬出地面

5、蚯蚓用口进食、用肛门排泄。环带部分是蚯蚓的繁殖器官,

6、蚯蚓的特点:生活在地下,身体有环节,柔软,吃落叶等食物,会排泄,对外界刺激有反

应。

7、蚯蚓和蜗牛的相同点: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

后代。

五、蚂蚁

1、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观察结束后,请

把蚂蚁送回它们的家。

2、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蚂蚁喜欢吃白糖、面包屑等甜食。

3、蚂蚁会到处乱爬,用什么东西把到处乱爬的蚂蚁围起来观察呢?在一个浅盆子里装一点儿

水,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让蚂蚁在瓶盖上爬。

4、蚂蚁是群体生活的昆虫。蚂蚁常在地下或朽木内营巢,巢中有许多隧道,每个巢中常有三

种蚂蚁:雌蚁、雄蚁和工蚁。

5、蚂蚁是如何过冬的呢?原来聪明的蚂蚁在入冬之前早有准备。它们首先搬运杂草种子,准备

明年播种用;同时搬运蚜虫、介壳虫、角蝉和灰蝶幼虫等到自己巢内过冬。

6、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这种信息素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如果我们用手划过蚂蚁的行进队伍,干扰了蚂蚁的信息素,蚂蚁就会失去方向感,到处乱跑。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干扰它们。

7、生物学家一直用画图的方式帮助他们观察动物或植物。一般先画出动物或植物的主要形状,

然后画出各个部分,记下看到的每一个细节,最后作上标记。

8、蚂蚁是我们常见的小动物,校园里、花坛边、墙角处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六、金鱼

1、金鱼用鳍qí游泳,用鳃sāi呼吸。

2、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具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3、(金鱼的进食方式是吞食。)给金鱼喂食应该注意什么?轻轻放入几颗鱼食或面包屑。鱼

食不能喂得太多,给金鱼喂了过量的食物,会导致金鱼吃食太多而涨死。

4、金鱼不停地喝水,金鱼的肚子为什么不涨破呢?不会。因为金鱼将水吸入口中,又通过

鳃部排出。

实验:把滴管悄悄地伸到金鱼的嘴巴前面,挤出红水,发现红水从金鱼的嘴部进入,腮部流出之后,就能明白原来金鱼的“喝水”不是真正的喝水,而是呼吸。

结论:金鱼呼吸时,水流过金鱼的鳃部,鱼鳃就能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5、金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金鱼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是常见的家养动物

6、金鱼的特点: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

会繁殖后代。

7、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活的,会运动,需要吃食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

8、水中生活着很多小动物,鱼是最常见的一类。

七、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1、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相同。

2、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

蜗牛蚯蚓蚂蚁金鱼运动用腹足爬行身体伸缩爬行用脚爬行用鳍游泳

反应缩进壳内身体收缩逃跑逃跑

食物菜叶等绿色植物枯叶等小虫甜食等小虫等

繁殖产卵产卵产卵产卵

3、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4、人与其他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生物都是活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生长繁殖,

最后都会死亡。这就是生物的特点,也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资料库

1、动物的寿命:“朝生暮死”蜉蝣——成虫一天、幼虫一两三年。草履虫——一昼夜。弹涂鱼——不到一年。鲤鱼——25年。鳗鱼——50年。鲫鱼——10年以上。金鱼——30年。雄鹰、乌鸦、天鹅——百岁左右。熊、虎——40~50年。松鼠、野兔——10年。猫、狗——十几年。乌龟——300岁。

2、昆虫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类群,有100多万种。昆虫的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在

胸部长着三对足,通常还有两对翅膀。昆虫用气管呼吸。

3、雄海马生小海马。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最小的动物是蜂鸟,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

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丽鱼对后代关怀备至。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

一、我们周围的材料

1、看看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物品,它们是由不同的材料做成的。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陶瓷、橡胶)等。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

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二、哪种材料硬

1、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2、4种材料硬度的排序一般是金属>塑料>木头>纸。如果选用的木头比较坚硬,也可能是

金属>木头>塑料>纸

3、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留下(划痕)。

4、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

5、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6、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气泡图]

7、用过的空铝罐可以回收利用。送回工厂的空铝罐经过加热熔炼后能够再

制成铝材薄片,生产出新的铝罐。这要比开采铝土矿节省许多资源和能源。

三、比较韧性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r?u韧ran性xìng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3、许多物品需要具有韧ran性xìng,能变形,但不断裂。木条、卡纸条、铁片和塑料条四种材料中:

塑料条的韧性最好,弯曲程度最大。

观察到的现象:木条断了,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弯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4、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

复利用性)等。[气泡图]

5、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在自然条件下不易被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

境污染,但是许多塑料可以重复利用。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泡沫塑料、饮料瓶等可以回收利用,因为它们可以反复熔化成型。在工厂里把它们粉碎、加热、熔化后注入模子,冷却后成为新产品。现在好多塑料用品都是用可回收的塑料制品再加工生产出来的,而且上面有循环利用的标志。

四、它们吸水吗

1、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有的材料容易让水浸透,

有的则不能。

2、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四种材料中: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

3、实验:从侧面看,滴在金属片和塑料片上的水滴比滴在木片上的水滴更圆、更高,滴到

纸上的水滴则很快就看不到了。这说明水无法渗透到金属和塑料中去,能部分渗透到木头中去,纸的渗透性是很强的。实验用的木片应是纹理比较疏松,没有上过油漆的。

4、我知道的纸:报纸、书纸、餐巾纸、卫生纸、蜡光纸等

5、古代造纸过程:割草伐木--烹pēng煮z hǔ、浸jìn沤ōu制浆――舂

chōng

捣dǎo打浆――纸模抄纸――晒干成纸(蔡伦——造纸术)

6、用废纸造一张纸的过程:废纸浸泡(把一小块餐巾纸撕碎,放在杯里,用水浸泡直到能

够捣碎)——打浆(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抄纸(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压平晒干。

7、自己造的纸和平时所用的纸的区别,如厚薄不同、疏密程度不同,纤维长短不同(光滑

程度不同)等。

五、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1、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2、金属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在水中是沉的,塑料和木头类材料制成的物品在水中是浮的。纸

的情况比较特殊,开始时可能是浮的,全部浸润后会沉入水底。

3、木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材料,人们直接把树木加工成木材,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的

各个方面。

4、木头的特性究竟有哪些?如:可以做家具和筷子,说明它是比较坚硬的;能够做梁柱,

说明承重力是很强的;用木头造船,说明它能浮在水面上;用树的枝条编筐,说明它有一定的柔韧性。木材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5、木头的等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

有承重力)[气泡图],且某些树种纹理美观。

6、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十几年。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世界上的森林

正在急剧减少。人们现在已经开始用其他材料代替木材,甚至把木屑和木材边角料制成人工板材,广泛使用,或者用木材的替代品:如人工板材、层板、高密板、宝丽板、胶木等。

六、砖瓦和陶器、瓷器

1、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

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2、砖瓦和陶器、瓷器属于同一类材料,通常称为陶瓷。陶瓷可分为:土器、火石器、陶器和

瓷器。

3、砖瓦主要用于各种建筑,是主要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砖是用(黏nián土)烧制而成的。用黏

土制成的砖坯很容易碎裂,砖坯经过加热,黏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变成坚固的砖。

4、我们日常生活中吃饭用的碗,各种各样的花瓶、茶壶、储物罐等都是用陶瓷制作的。陶器

和瓷器是用(特殊的黏土)制造的,也必须经过烧制。

5、中国最早发明了瓷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

贡献之一。

6、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7、我们还知道那些常用材料?铝合金、玻璃钢、混凝土、纳米材料、人工板材、层板、高密

板、宝丽板、胶木等。

七、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物体可以根据

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2、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和皮革。有的是经过人类加工的,

像金属、塑料、陶瓷和橡胶。有的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3、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木材纸金属砖陶瓷塑料

容易被划出痕迹吗?√√×√×√

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容易折弯吗?√√√××√

容易吸水吗?√√×√××

资料库

1、材料的发展历史:300万年到10000多年前——贝壳;10000多年前——陶器;5000

多年前——青铜器;3000多年前铁器;100多年前塑料。

2、纸,作为记载文字的材料,它的发明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发明纸之前,人们曾

用龟甲、兽骨、青铜器来铭míng刻文字记事。纸的发明,跟丝绸的制造有关。东汉人蔡cài伦lún完成了木纤维造纸的技术突破,在公元105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张植物纤维纸。从此,纸取代了简、帛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3、蔡伦在造纸术革新中的贡献:一是反复选材,最终将十分常见的树皮、废麻、破布和旧

渔网作为造纸的材料,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二是用石灰对这些材料进行烹

pēng

煮z hǔ,大大加速了纤维的理解速度,也就大大提高了产纸的效率和质量。正是因为有了这两点,纸才被迅速地推广使用,而且逐渐传到世界各各国。

4、有颜色的塑料袋一般不能用来包装食品。我们使用的笔杆不应该长时间放在嘴里。

5、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玻璃钢、有机玻璃、橡

xiàng

jiāo

、铝、钛tài等。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一、水

1、有人说,地球是一个“水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积都被水覆fù盖gài着。有人

说,地球是一个“气球”,因为地球表面百分之百的面积都被空气包围着。水和空气是地球上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植物、动物和人类,地球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摇篮。

2、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

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3、水是什么样的?没有颜色、气味、味道等物理特性。水在自然界中有水(淡水、海水)、

冰、水蒸气几种不同的存在方式。水能用来洗衣、洗澡、饮用。[ 网状图]

4、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5、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6、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网状图]

7、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8、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

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两种液体在玻璃片和蜡纸上形成的液滴不同。液滴的形成跟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同时,

地球的吸引力和其他的力(如:玻璃、蜡纸的吸附作用)会影响水滴和油滴的形状,所以水滴有点瘪b iě,油滴就更瘪b iě了。

3、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方法:用眼比较水和食用油的颜色、透明度;用鼻比较它们的气味;

倾斜杯子比较它们的流动情况、在杯壁的残留度;用木条搅拌比较它们的流动速度;比较木条上两种液体下滴的状况。

4、水和油相同点: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都是液体、透明、都有重量、都会形成滴状等。

5、水和油不同点:水重,食用油轻;水完全透明,食用油有点透明;水不粘手,食用油粘

手;水没气味,食用油有气味;水无颜色,食用油是淡黄色的;水在杯壁上很快流下,食用油会粘在杯壁上慢慢流下;水搅拌后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水滴更圆,食用油不够圆等。

三、谁流得更快一些

1、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nián度的影响。

2、固体与液体不同点有: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有些透明有些不透明,不会形成滴状,不

一定有黏度。

液体与固体相同点有:有重量,有形状(可见)。

四、比较水的多少1、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2、量筒是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液

体体积常用毫升、升来表示。

3、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①量筒必须放平稳。

②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āo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

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4、一瓶酱油500毫升、一瓶矿泉水300毫升、一瓶饮料

2000毫升、一桶食用油5000毫升。

五、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

(相同)和(不同)。

2、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3、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4、看不见、摸不着、很轻、没有颜色(这些都是描述空气的基本物理特征),人们要呼吸

空气、地球上的生物离不开空气(这些说明空气与生命的关系),空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等(空气的组成),离开空气木柴不能燃烧(空气的化学特征)等。

5、怎样证明的是袋子里确实装有气体?挤出袋子中的气体吹动小纸条;袋子中的气体在水

中形成可以观察到的气泡。用手挤袋中的气体,袋子会随着气体的流动而有鼓有瘪;用书放在袋子上,袋子可以承重等其他方法。

6、怎样证明空气会流动?吹肥皂泡、观察树枝摇动、用扇子扇风三种方法。

方法还有:观察烟的流动,观察旗子的飘动等。

7、空气与水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一种东西(物质的前概念),生

物都离不开等。

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重,空气轻;水可以摸到,空气摸不到等。

六、空气占据空间吗

1、所有的物质都占据空间,空气是一种物质。

2、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3、在喝盒装饮料的过程中,将空气通过吸管吹入盒中,就会将盒中的液体挤出来。这是因

为空气占据空间

×

×

4、杯子入水,杯底纸巾不湿实验因为空气占据空间

5、注射器的活塞向下压或向上拉,会导致注射器中的空间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观察

到水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小或拉大。

6、水和空气相同点是:都能占据空间。不同点是: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发生变化,或

者空气可以被压缩或扩张,水占据的空间不会变化。

7、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如皮球、喷水瓶、气枪等。

8、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更小,说明空气可以被压

缩,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可以变化。

七、空气有重量吗

1、具有一定质量是物质的本质特征之一。

2、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验证:充气后气球变得下沉,从而证实空气有重量。两种实验改进的方法,一是多挂几个气球,二是气球吹得更大一些。对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也加以了说明,即三条线的位置在对比前后要保持一致。

3、“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水滴是圆的,水不粘手,水比油重,不能保持固定形状;水与其

他液体比较,流动速度比较快;这跟它的黏度小有关。等。

资料库

1、毛细作用使得水可以吸附到纸张、棉布那样的纤维上。

2、18世纪70年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做燃烧试验时,发现燃烧后得到的物质的重量要比

燃烧前物质重量要重一些。1779年,他将空气中能帮助燃烧的又“最宜于呼吸”的空气称为“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氧气。

3、现在人们知道了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最多的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二氧化

碳占0.03%,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占0.97%。

4、你见过水黾mīǎn吗?这种昆虫能在池塘水面上滑行而不沉入水底,这是因为它们被水的表面张

力支撑住。正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落到玻璃上的雨滴才会成为一颗颗小水珠。

5、在古代,虽然有人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可是一直无法用实验证明,因而人们认为空气是

没有重量的。到了17世纪,科学家伽j iā利lì略l ua终于用实验证明空气是有重量的。

综合复习

1、观察蚂蚁的过程中,蚂蚁总是乱跑,怎样解决观察难的问题?说出你的方法。

(1)把蚂蚁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里。(2)在一个前盆子里装入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瓶盖,让蚂蚁在瓶盖上爬。(3)把蚂蚁放在昆虫盒里观察。

2、如何知道金鱼是用鳃呼吸的?设计一个试验。

材料:金鱼、红食用色素水、吸管、水。

过程和方法:观察水中的金鱼时,用吸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水,悄悄的伸入水中,在金鱼的嘴前挤出红水,发现红水从金鱼的嘴部进入,从腮部流了出来。原来金鱼没有喝水而是在呼吸。

结论:金鱼用鳃呼吸。

3、饲养蜗牛的过程中,为蜗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答: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入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就可以饲养蜗牛了。

4、塑料的特性及相应制品:

1)防水性:雨衣、雨伞;2)绝缘性:电线外包皮;3)柔韧性:吸管、洗衣机的排水管;4)耐腐蚀性:盛放盐酸、硫酸用的塑料桶;5)不易传热:塑料勺、塑料叉、塑料杯、勺把儿等。

5、金属的特性及相应制品:1)坚硬:斧头、铁锤;2)易传热:锅、暖气;

2)能导电:电线、电源插座;3)有金属光泽:项链、耳环、戒指手镯zhu?;

4)有延展性:易拉罐、铁丝、铜丝、电扇等。

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用来制造的材料有关。

7、饮料罐(易拉罐)的加工利用了金属铝的(延展性)。喝完的饮料罐不能随便乱丢,应该回收再利用。

8、实验:比较柔韧性

材料:三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尺、金属尺和塑料尺,白纸一张、重物1块。

方法过程:(1)在三种尺子上分别标出1厘米,并在标注处挂上一个相同重的重物。

(2)把木尺、金属尺、塑料尺的一端分别用手压住,另一端分别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15厘米。

不同材料的弯曲程度

结论:塑料尺的弯曲程度最大,木尺的弯曲程度最小。弯曲程度大说明材料的柔韧性好。(如果效果不明显,自己设计一种方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可以在桌子的一侧粘一张纸,分别标上尺子没有伸出桌面时重物的位置和弯曲后达到的位置,然后用尺子量他们的长度。)

9、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标准:主要是看物体放入水中后,最终是否会接触到容器的底部。只有物体接触到容器的底,我们才说它是沉的,否则,就是浮的。

10、我们在使用塑料制品是应注意什么?答:塑料制品可以循环使用,用完后的塑料制品要再回收,我们要节约资源。

11、在做吸水性实验时,滴在金属片和塑料片上的水滴比滴在木片上的水滴(更圆)(更高),滴在纸上的水滴很快就看不到了。由强到弱排列:纸、木头、金属、塑料。

12、砖是用(粘土)烧制成的,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粘土)、(煤)和(其他燃

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纸是(蔡伦)发明的。

13、设计一个水、洗涤灵、食用油的流动比赛。

我猜想,液体的流动的快慢与(黏度)有关。材料:水、食用油、洗涤灵各少许。

方法过程:将三种液体分别滴在玻璃板的同一高度上,然后倾斜玻璃板。观察三种液体流动的速度。

现象:水滴流得最快,其次是油滴,洗涤灵流的最慢。

结论:液体的流动的快慢与黏稠度有关。

实验中那些条件必须相同:三种液体要从同样高的地方同时流下来、液体滴的多少相同。

你还有别的方法进行三种液体流动比赛吗?写下来。

答:可以在可乐瓶的底部钻一个孔,比较三种同样多的液体流完的时间。谁最先流完,谁留得就最快。

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与它的黏度大小有关。

14、三个大小不同的瓶子中装有不同多的水,你有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哪个瓶子中水多?哪个中水少?方法1:倒在量筒里,测量出它的体积,进行比较。

方法2:将水倒在同一个杯子中称出他们的重量进行比较。

方法3:用一个小一点的杯子来量,谁量得的杯数多,谁就多。

方法4:分别在三个瓶子中放入同样多的墨水,比较瓶子中水的颜色深浅,颜色浅的水多。方法5:把水倒入有小孔的杯子中,比比谁先流完。

14、设计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我认为:空气占据空间。

材料:玻璃杯一个、纸巾一团、胶布、水。

过程方法:把一团纸巾用胶布粘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

现象:纸巾没有被水浸湿。

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15、观察空气流动的方法:1、吹肥皂泡。2、用扇子扇风。3、观察红旗的飘动。4、观察树枝的摆动。

16、空气有质量吗?设计一个试验。

我认为空气有质量。

材料:气泡一个、毛线、笔帽一个、木条一根、图钉3个、橡皮泥。

方法过程:用木条、图钉、细线做一个小天平。在木条的一侧拴上一个没有充气的气球,另一侧栓上笔帽,提起系在木条中心点的细绳,用橡皮泥使其平衡。再把天平上的气球充上气,拴在天平上,天平就不再平衡。

现象:充气后的的气球挂在木条上,天平就不平衡了。

结论:空气是有重量的。

17、树叶和树的结构: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第二单元《动物》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集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解读

2019年教科版小学‘科学“ 新教材培训研讨会资料四北 京四 esph

目一一录 一二小学科学教材(3~6年级)修订报告(1) 二二相关文献(9) esph 三二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内容框架(科学知识目标)(16) 四二3~6年级上册各单元概述(28) 五二教材前期试教资料(53)

一二小学科学教材(3~6年级) 修订报告 继一二二年级教材送审之后,根据教育部‘小学科学教材修订送审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我们对本版3~6年级的科学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三 通知中明确,这次修订的目的是使教材的质量得到提升,具体要求是加强整体设计,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三遵照这一目的和要求,我们此次修订的重点是以课程标准为核心,调整现行教材的框架结构和相关内容,提升和改进教学活动的原有设计三esph 一二教材框架结构和内容的调整 (一)调整情况 2017年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内容标准部分进行了学段划分,突出了大概念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学习进阶理论在设计中的地位三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虽然我们编写的教材已经采取了以概念为核心的框架结构,但如何将大单元的结构方式与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更完美地融合,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三我们首先将现行3~6年级本版教材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4个领域的207项学段目标逐一核对,结果显示,两者的吻合度还是比较高的,但也发现了与学段目标不够吻合的部分,例如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13.1-3目标现行教材是在高年段实现的,为此我们采取了在三年级下册增设 太阳二地球和月球 单元的措施三对个别学段目标的错位,我们进行了单元的拆解或合并,例如 新的生命 分别植入 植物的生长变化 和 动物的一生 , 温度和水的变化 与 溶解 合并为 水 ,呼吸和消化器官的教学集中在了一个单元三至于现行教材中存在个别超出学段目标的部分,则做了删除处理,例如 沉与浮 单元,不再进行浮力的比较,而是指向工程与技术,更名为 船的研究 , 我们的身体 单元主题更明确为 健康生活 三 经过这样的调整,我们达到了如下效果: ?将原3~6年级32个单元减少为28个(3二4年级每册3个单元共计24学时, 5二6年级每册4个单元共计28学时),降低了教材难度,减少了课程容量三?对大部分的主题和内容进行了原有设计的提升和改进,使修订后的教材既具有延续性又提高了质量三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新 集 乡 王 寨 小 学 年级:三年级 教者:耿志章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段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真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习制作指南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1 (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2、校园的树木 1、大树生长都需要的条件有(阳光)、(水)、(空气)。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 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 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6、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树的相同之处:(1)他们都长在泥土里; (2 )生长都需要阳光、水、空气;(3)都有树干、树冠、树叶;树的不同之处:(1)树冠有大小;(2)树干有粗细;(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4)结的果实不一样;(5)叶片不一样。 7、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怎样的?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答: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树的整体形态,一般树的形状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从近处观察树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8、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答:把白纸紧压 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在平9、我观察的大树:我观察的大树它有五层 楼那么高,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 树皮是银灰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还有几只小鸟在鸣叫。树叶的形状像个 爱心,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这是一棵 杨树,已经在学校里生长了十几年了。 3、大树和小草 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 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 植物)。 3、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4、你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答: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指甲草等。 5、我观察的狗尾草:小草矮小,茎细软, 果实串像狗尾巴,叶细长。 6、小草和大树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大树:大树植株高大,茎粗,很硬,很粗糙,寿命长,是木本植物。小草:小草植株矮小,茎细,较软,较光滑,寿命短,是草本植物。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根、茎、叶,都会开花结果,生长都需要(水分)、 (阳光)和(空气)。 4、水生植物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 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 (水花生),(浮萍)等。 3、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1)都生长在水里,有适应水环境的结构;(2)生长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3)都有根、茎、叶。不同点:(1)水葫芦是浮水植物,金鱼藻是沉水植物。(2)水葫芦叶柄部位有膨大的海绵体。 4、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邙日光)和(空气);都有(根)、(茎)、(叶);都会 (繁殖后代);都是(草本植物),也都是(一年生植物)。不同点:狗尾草是长在土里 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2021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1.7《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

1.7 《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在观察了花、果实、种子的基础上,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特征做进一步探究,让学生经历猜想、推测、验证、说明的探究活动,明确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科学意义。 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知道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如蒲公英随风飞向远方;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从果实和种子的特征联想到其传播方式,但在科学语言的准确描述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本课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观察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学生要观察油菜种子,在捏油菜果荚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其特点,推测出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 第二,观察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学生将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发现各自的特殊构造,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 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演示:椰果,水槽、电扇、卷尺 分组: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苍耳、中华槭、椰子、莲蓬等果实和种子、放大镜、尺子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 观察记录表 教学评价 评价依据: 1.观察记录表 2.测试结果 3.梳理概念的泡泡图或表格 4.课堂表现及交流水平 教学后记 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综合题 1.科学探究题。 如图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请你检测一下是什么地方出故障了。根据出现故障的原因,说说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加以解决。

最全面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水 1、水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杯底产生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 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 ℃,水的温度下降到0 ℃ 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 ℃时,冰的温度上升到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水结冰,体积变大;冰融化成水,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

9、冰、水、水蒸气三者都是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一般情况,50ml 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 11、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 盐和水分离。 13、过滤法可以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蒸发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析出。 14、磁铁可以用来分离木屑和铁屑。 15、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水结冰等。 16、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相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活动,知道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进行科学观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亲历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 能够学会记录和学会讨论。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课文插图。 1.引领学生看科学课本第2页中大树的图片。 问:从图片上看大树,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二、想想曾经所见。 1.组织讨论: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曾经看到过一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3.比较:与刚才看图片得到的信息相比,内容丰富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如果要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必须选择真实的事物作为观察的对象。 三、再看真的大树。 1.如果现在再去看一看真的大树,是不是能够看到更多的内容呢? 2.比较:现在再去看一看大树,与刚才我们回忆曾经看过的大树,又有什么区别呢? 3.小结:带着目的去看一棵真正的大树,会比随意地看看的内容要多。带着目的去看真实的事物,才是科学课中进行的观察。 四、实地观察大树。 1.讨论: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们想观察什么? 2.讨论:怎样做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你打算用哪些方法来观察? 3.小组为单位,实地进行观察,并记录(科学记录本)。 4.小结:交流实验记录。

2.《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二)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学情分析】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生观察比较的结果进行梳理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清晰的显示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教学背景: 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而对路旁的小草关注不多,大多数学生甚至叫不出一种小草的名字。其次,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所以师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进行细微的观察、比较、逻辑思考进行探究活动。当然还需要教师的特别方法,如用表格归纳法、画维恩图法等,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大松坪小学三年级科学 任课教师:彭全友

2014.3.1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

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 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 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 板书设计: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形状、大小、颜色 植物的种子内部:胚根、胚芽 教学反思: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全册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 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 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完美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1-1《运动和位置》 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 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

最新(新教材)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 上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2020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目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呼吸与消化 1.感受我们的呼吸 2.呼吸与健康生活 3.测量肺活量 4.一天的食物 5.食物中的营养 6.营养要均衡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运动和力 1.让小车运动起来 2.用气球驱动小车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4.弹簧测力计 5.运动与摩擦力 6.运动的小车 7.设计制作小车(一) 8.设计制作小车(二)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 听听声音教案 第一单元声音 1.1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引导学生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描述声音。 3.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声音可以分为大自然的声音、动物发出的声音、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 4.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重点 会用词语来描述我们周围的声音,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难点 用词语来描述我们周围的声音,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 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素材、声音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

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用简单的词语描绘自己想象的声音是怎样的。 将注意力集中到声音上。 二、聚焦 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 学生交流与讨论。 听到的声音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对声音主要特点的描述咳嗽声人的喉咙男人的咳嗽声低沉,女人的高 雷声云层的碰撞产生响(强),低,比较刺耳 溪水声溪水撞击物体比下雨声响,悦耳 马蹄声马蹄撞击地面比较沉闷(低),有节奏 敲门声手指撞击门比较响(比较刺耳) 笛子声嘴巴吹,手指按很动听,一会高,一会儿低 三、探索 活动一:观看视频描述你听到的交通工具的声音。 提示: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记录,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本册教学内容与目标 科学概念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的。这四个单元,将带领每个刚开始科学课学习的学生,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学习旅程。 在“植物”单元中,学生们将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鱼藻、水葫芦)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 在“动物”单元中,学生们将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的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初步概念。 在“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中,学生们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陶瓷等常见材料在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气”单元,学生们将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其中一、二单元涉及到生命科学的相关内容,而三、四单元则涉及了物质科学的相关内容。 科学探究 在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同时,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也是本册教科书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 希望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之上,并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第一单元植物 单元教学目标与建议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 学科:科学下册 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___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2021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1.4《茎和叶》教案

第1单元第4课《茎和叶》(2课时) 科学概念目标 1. 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2. 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 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 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 2. 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 3. 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激发研究植物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 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植物的根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认识到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段凤仙花的茎叶、红色素水、烧杯、单面刀片;黑色纸、燕尾夹;塑料袋、细线;课件。

学生准备:种植的凤仙花,学生活动手册

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综合题 1.用毛皮轻轻摩擦气球时,接着带电的气球接触荧光灯管任意一端的触点时,灯管即刻被点亮(如图所示),只是发光不到一秒钟,且灯光暗淡。

(1)在用毛皮摩擦气球时,负电荷从毛皮转移到了气球上,使气球带________(填“正电”或“负电’’)。 (2)灯管被点亮,说明灯管内的灯丝________(填“有”或“无")电流通过。 (3)灯管发光不到一秒钟,且灯光暗淡的原因是. 【答案】(1)负电 (2)有 (3)电荷数量少,电流较小 【解析】【解答】负电荷从毛皮转移到了气球,气球就带负电;灯管被点亮就说明灯丝中有电流经过;灯管发光不到一秒钟,且灯光暗淡的原因是电荷数量少,电流较小。 【分析】根据电路的特点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解决本题。 2.一个连接着两个小灯泡的电路出故障了,请你推测一下出故障可能的原因。(至少两点以上) 【答案】(1)小灯泡的灯丝断了;(2)电池没电了;(3)导线中间的金属丝断了;(4)电池盒出故障了。(合理即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