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本文从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出发,提出了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对个性化教

学的教学策略、学习策略及评价策略进行了一些必要地探讨,为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

供了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研究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化教育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数学学习原本就是个别进行的,每个学生头脑中在发生变化时便是学习。然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是不大尊重学生个别差异的,不管学生的原有基础如何,制订相同的标准,采用统一的步调,强调同一的模式,结果产生的都是“一刀切”下的“标准产品”,缺乏个性和创造性。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

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这个要求落实到课堂中,就是要实施个性化的教学。

一、“个性化教学”的要求

1、尊重差异。

心理研究表明,学生认知水平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数学个性发展存在的差

异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的差异

..........

............;二是学生反映在数学学法上的差异.。为此,笔者认为要实施好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首先就应尊重学生差异,适应学生差异,正确认识学生差异,从而让学生构建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体现“三个允许”,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①允许学生“插嘴”。学生的“插嘴”其实是他们思维活跃的一个集中体现。许多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迸发出来的。因此,允许学生“插嘴”是对他们在知识独特理解的肯定,是尊重其个性表现的体现。

②允许学生“答非所问”。学生的“答非所问”能反映学生的思维开放程度。学生在“答非所问”中可发展其思维。因此,允许学生“答非所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③允许学生“开小差”。学生“开小差”很可能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个问题或

对教师的一句话产生了积极的思考和感想,对于这一种“开小差”,我们应该鼓励,并因势利导,让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2、发展个性。

个性化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其要点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并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四个鼓励”:

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我们鼓励学生自己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提问,解题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向教师或学生请教,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疑惑或发问、反问。经常的质疑,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好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以发展学生的个性。

②鼓励学生“一题多思”。要经常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不管这些方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也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只要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我们就应积极地鼓励和表扬,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鼓励学生“独特思考”。面临一个问题时,我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最独特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或看书、或讨论、或请教。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才智,独立思考,认真解答,寻求到问题的结果。

④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这些想法也许正确,也许不正确,但这些都没有关系。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往往是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并鼓励这些“奇思妙想”,让学生在“奇思妙想”中获得个性体验。

二、“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策略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创设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的学习环境,强调教学中师生民主与对话、友善与合作,把教学过程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是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个性的基本条件。①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民主意识和对话意识,民主、平等是交流与对话的基础,有了民主才能有自主、宽容、公平,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充分展示个人才华,形成个性。②布置个性化的教学场所。教室的布置要具有个性化、人文化、知识化的特点,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如可在教室的四周开辟一些栏目,介绍数学家的故事,设置数学趣题解答比赛,我的数学日记展示等,通过布置有关数学栏目,营造具有数学文化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③倡导表达的充分自由。要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对有独

特见解要大力表扬,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妙想要加以呵护。

2、确立“差异”的教学目标。

统一的学习目标必然抹杀学生的个性。学习目标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出发,允许学生提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因此,我们提出了“差异目标”,即教师设置多个层次的目标,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目标,或学生根据教材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如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提出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旨在要求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这一层目标是学生每人都应达到的,而发展性目标则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去选择,去达到,是对自己个性的要求。

3、设置“优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往往也是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因素。因此,在研究中我们认为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改革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们应坚持自主选择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需要,通过提炼、拓展、综合,使教学内容得到优化。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个性有差异,他们对学习内容必然会有所选择。为此我们提出: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所选择。在确保学习目标能达成的前提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哪些内容可以学或不学,多学或少学,先学或后学,快学或慢学。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的发展个性

4、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其根本出发点就是要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

(1)“问题解决”的教学方式。其实施策略有:

A、提出问题: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

B、分析问题:每个学生利用学习材料进行探索,可以独立的、也可以是合作的,最主要的是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

C、解决问题: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总结出问题的解答方案,并解答。

D、迁移应用:用得到的结果,去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

(2)“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其实施策略有:

A、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

B、独立探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

C、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D、实践运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5、设计“多样”的学习作业。

(1)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基础性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解答,并获取成功,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打基础;尝试性作业,作为巩固数学新知识练习,让中等生可攀,潜能生可望,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信心;发展性作业,主要用于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为培养优等生,提高中等生,补充“粮食”,让潜能生能所触及。

(2)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实践操作类,即几何性与生活性数学作业。如测绘、丈量、统计、购物等;收集调查类,即校内与社会的数学实践性活动。如运用统计图表形式进行学生人数与家庭社会及文化生活情况调查;撰写数学日记,主要是指对难题解答方式与思路的心得与学习反馈。

(3)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必做类,即基础性练习,要求掌握基础知识;自选类,即尝试性作业练习,力求不同程度的学生各自解决自己的“瓶颈”;自寻类,即根据自身数学爱好方面及有兴趣钻研的方面,进行巩固性和超前性的练习,求得数学发展空间。

6、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因此,个性化教学评价应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教师要有“淡化分数”(不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无劣评价”(学生没有好劣之分,只有发展的先后与快慢)、“评价多元”的思想,要从优化评价形式、激活评价语言、更新评价标准、拓宽评价方式和充实评价内容等方面来构建个性化教学的评价体系。

三、“个性化教学“的学习策略

如何指导学生有个性的学习呢?这就渗及到了“个性化教学”的学习策略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在实施个性化教学中,我们应首先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入手,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地发展。我们可从①了解学生。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情感,在对学生全面了解中因材施教,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②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中,爱学、乐学、会学。不求“一刀齐”,只求人人有所发展,个性能够张扬。

2、让学生不受时空地限制。

传统的教学固于教室,限于课堂。而个性化教学则允许不受时空的限制,在空间上,

学生可以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在时间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速度来学习,可以快学,也可以慢学。在摆脱时空的束缚中,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3、让学生灵活自主地选择。

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程度、爱好性和缺陷的不同,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数学知识的“补救”与完善,促进其兴趣的激发。

②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达到数学学习成功的过程完善,良性地采取与提高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解决学习困难中的相应的策略与能力,增设了数学学习成功的方略平台。

③自主选择作业练习。作业练习是巩固学习数学知识的一项基本措施,自主选择留给学习自我“查漏补缺”,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协调发展。

4、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悟。

让学生亲身经历不仅仅是是为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且是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在人们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应用,感悟数学知识相互严密的逻辑关系,让学生通过生活与社会实践让其感悟到数学这一门自然科学,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个性化教学”的评价策略

《全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突出数学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和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多元智能评价理论”也指出:“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可以促进所有学生更大发展,使评价能够为学生打开机会大门。”个性化教学的评价,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力求体现评价的多元性。为此,我们对“个性化教学”的评价也作了研究,提出了“个性化教学”评价的五条实施策略。

1、扩展评价形式

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评价。将评价置于活动之中,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评价的载体,有助于清除学生对考试的紧张、畏惧心理。活动评价肯定学生是评价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在有趣、快乐的气氛中获得个性地发展。活动评价类型主要有:游戏型、表演型、竞赛型、实践型等。

2、丰富评价语言

梅尔比亚在《沉默的信息》中指出:人们在谈话时所表达的内容7%有赖于词汇,38%依靠声调,另外55%则是依赖我们脸部表现及身体语言。因而我们在评价中就要充分调用各种感官。如:①语言赞扬改变非对即错的评价,取而代之的是充满鼓励性的评价。

②动作鼓励用带一些表情、动作评价学生。③物质奖励选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标志或图案来激励学生。④随机评价。教师要抓住某些契机,给孩子写一些随机评语。

3、更新评价标准

新的评价理念指出:评价不是给学生一个结论或给学生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作了更新。如①将百分制考核变为“等级+个性化评语”和“五星+个性化评语”。②采取延缓评价。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允许学生延缓评价、二次评价或多次评价。③分级评价。由教师根据难易程度编制ABC三种或“五星题、四星题、三星题……”等评价试题,由学生自选试卷。

4、拓宽评价方式

主要有:①平时测评、单元测评、期终测评相结合。②个人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辅评、教师总评相结合。③建立学生评价记录袋。收集材料主要有:A、必选作品(收集学生的平常练习、期末检测卷、学生数学个性化发展评价表等。)B、自主作品(收录学生自己完成的数学类作品,如学生的数学后感、数学小论文、数学小抄报等。)C、获奖作品(收集学生在每学年中学校或班级中举行各类数学比赛的作品或获奖证书。)

5、充实评价内容

传统的教学评价,内容比较单一,存在着很多缺陷。因此,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包括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

评价结果由学生、家长、教师,依据记录袋提供的学生作品及相关材料,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最后再给予综合评定。

参考资料:

①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9

②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③徐炳炎.小学开展数学能力分项测评的实践与思考.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4,2

④陈雪燕.《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初探》.网摘

⑤徐友新.《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网摘

⑥林忠.《数学课堂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实验与研究”研究报告》.网摘

⑦黄益芬.《数学课堂中个性化学习的研究》.网摘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必要”一词清晰地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从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来看,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去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 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 计算教学:是指教师以教材为依托,通过有效地运用策略及方法、帮助学生剖析算理、引导建构算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计算练习,最终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活动和过程。 策略:根据学习目标对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加以综合思考、精心策划和有效调控的技能。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与方法。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完善对事物的理解。

2、现代教学论 现代教学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3、陶行知教育理论 课堂教学应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四、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1、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设法发展和巩固儿童对克服困难,特别是智力性质的困难的乐观主义信念,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集体中创造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竞赛的环境。”因而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环境或氛围来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2、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造”。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让学生参与探索计算原理和方法过程就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必须注意算理的剖析,引导学生循”理”入法(即依据算理,理解算法,以”理”驭法(即依据算理,掌握算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促进运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3、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张晓霞对计算教学进行了长达多年的研究。他认为: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历来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教学中既要重视笔算教学,也要重视口算教学。口算和笔算各有特点,互有区别,但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笔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怎么写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怎么写 梅里尔(Merrill)等人在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 一文中对教学设计所作的新界定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他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 期目的最优途径(means),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 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内容简析: 分数在生活化数学和形式化数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是在学生对分数的生活化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最初步的数学化的整理和概括。本课主要学习“几分之一”的分数,了解它的产生和应用,会读会写,知道各部分名称,会进行简单比较。本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认识的突破(从整 数向非整数的突破),是认知结构上的新建,是思维上的一次 飞跃。本课的学习将对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产生直接影响,对日后建立完整的“分数意义”有着特别重要的启始作用。 设计理念: 我以“动态生成”和“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设计本课教学的。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动手“创造”分数,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学习新知,目的在于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和奥妙无穷,让学生一接触到就能喜欢上,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欲

望,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这才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育教学观;更想寻求“生本”、“互动”、“生成”、“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突破和新建构。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分数 “几分之一”的产生,了解它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个部分的名称。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 能力。 4、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探究、交流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明确学习起点 首先,直接告知学生本课要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接着,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分数的了解程度。然后抓住其中一些有关分数学习的 有效信息,引入新课。 二、实践活动,建构新知 (一)实践、建模 1、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一个分数(如:1/ 2、1/4等)的 产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和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 2、动手平均分物体,把你心中的分数做出来,画出来。(折纸活动) 3、展示创作成果 做好了的且愿意把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的,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4、讨论、建模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初探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初探 一直以来,作业都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实践过程。而传统的作业方式,仅仅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简单机械地重复记忆,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发现要想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业,先要从激发兴趣、改变作业内容及作业形式着手。 一、设计生活性作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复习“常见的量”知识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道作业:《哼哈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6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8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4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5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分米长的铅笔和7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哼哈的日记上写下“真的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改正。这样原本

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哼哈的日记》。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觉得津津有味。 二、设计层次性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分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加强的一个方面。作业设计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安排要有层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中,分量适度,留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要让后进生吃得了,又要让优等生吃得饱。作业的设计要有利于巩固新知识,诱导思维发展,要形成一个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发展性练习的作业结构。根据学生的自身因素定制个性化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类作业、拔高类作业和拓展类作业。分别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避免“吃不了”、“吃不饱”的现象。 三、设计趣味性作业,感受做作业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以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识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以往作业的乏味性、枯燥性,不仅无法让学生得到锻炼,而且产生了勉强应付、敷衍了事、抄袭的现象。所以要使作业的质量有所提

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探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梓潼县自强镇小学校梓潼 622150) 实施新课程,探索教学打造有效课堂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那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 笔者作出了如下探索。 一、创设情,培养兴趣 1、故事导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成功地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训练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学 习课堂兴趣,关键是教师课要上得“有趣”,因此我们要把愉快的有效的东西跟教学内容结合 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有探索,也才有创造,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设 计引入一些于内容密切相关故事,笑话等等导入新课。 2、创设操作性情节,调动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儿童往往是在操作中进行思考的,学生提高操作亲身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 过程,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 强实践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变“学会”为“会学”。 3、营造“竞争”情境,激趣乐学。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 心理特点,我经常在课堂中创设一个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大多数学生,恰当地 开展一些游戏竞赛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中,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 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做到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 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 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 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 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时,学校忽然停电了,闹铃不响了,大家不知道下课了没有,于是我就说道:我们使9时25分上课的,一节课40分,现在使10时7分,你们算算 看下课了没有?不仅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 又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旅游中的数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活动,学生马上进行 了合理的分工,有的学生当导游,告诉大家离目的地还要多长时间,有的学生负责租房子, 有的学生负责景点的门票,有的学生负责中午的午餐搭配。 采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优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得到 了帮助的提高,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自学、思维、合作能力都有提高。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公平竞争,促进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7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要:所谓“有效教学”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中接受教材内容的效益达到最大化,“有效”就是在教师讲解之后或者一段时间内,学生得到了进步或者发展,可以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水平.有效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更加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如今的信息社会,之前陈旧的教育思想理念已经不适合用来教育新一代的学生,所以,新的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新课程改革中,数学的有效教学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如何使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成功理解教材内容是数学有效教学的目的所在,数学有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个人成绩,而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较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呢?对此,我浅谈一下个人见解: 一、创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有一颗好奇的心,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教材内容课题,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圆的认识”第一节课中,为了使学生更加理解“圆”这个图形的概念,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课件,在课件中播放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圆,例如,“硬币”“钟面”“自行车轮”等常见事物,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圆。用“钟面”引导学生“圆心"的概念,找到圆心确定一条半径就可以画出一个正圆形。提出问题“为什么自行车轮子要用圆形?而不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呢?”学生自主思考,将圆形与其他图形相对比,以此得出答案结果,这样贴近生活的教学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二、正确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实际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把教材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不确定的因素往往容易在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出现,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只有做到正确地处理,才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与和谐,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1.尊重学生的问题 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思维比较分散,容易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也许教师的一个词就可以使学生联想出许多与之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教师不可能预设的到,那么,对于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呢?我认为,所有的解决方案都要建立在尊重学生问题的前提下进行。由于学生受年龄、心理的影响,也许提出的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并不十分切合,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运用正确的处理手段,在既不影响课堂教学,又不打击学生对于提问主动性的情况下,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兴趣. 2。为学生留一些空间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李黎 关键词:概括繁琐解题思路、步骤检验事倍功半粗心大意验算素质教育一丝不苟题海战术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题目训练来达到目的,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术”。改革后,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我对每次的测试卷进行分析,在计算这个大题里,有关计算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大。在所有失分的题目中,因计算而失分的题在总失分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只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其实是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忽视不得。因为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如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二、小学数学计算的实用价值 1.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的作用。 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各个领域都有巨大变化,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收益的事情,同时,教师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2.学习计算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 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发展过程。在数与计算中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小学数学计算的启蒙教育教学要阐明它的产生和发展,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最全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辅以表情姿态,向学生描绘情境,诉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输送信息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哪种类型的课,讲授法都是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㈠讲授法的步骤 讲授法主要有四个步骤:准备——导入——讲授——结束。 1.准备阶段 包括教材和教参的搜集,教具的选择和教师的心理准。 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能力与永平精心备课,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选取直观形象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同时教师要有充分的信心,认识讲授的目的,意义,增加讲课热情。 2.导入阶段 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导入更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通过“情感”去启发他们认知结构的大门。导入主要有三种类型:直观型,问题型和趣味型。导入应提供一种全景式鸟瞰,是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

知欲。 3.讲授阶段 首先,要考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新知识要求的差距,并通过恰当的语言促使知识内化;其次,应借助直观教具或实用模型引导学生理解讲述的概念法则,并重视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可以通过变化刺激来实现:改变讲授的声调,语速;利用动作和表情变化;改变工具,利用板书,挂图,幻灯,电视等工具;穿插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给学生以活动的机会。 4.结束阶段 教师应做一个总结,以帮助学生抓住要点,掌握规律,增强记忆。 ㈡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注意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性 讲授内容要清楚明确,层次鲜明。既要注意科学性和知识性结合,又要注意抽象性和形象性相结合。数学语言要求谨慎,一字之差面目全非,如“增加了”和“增加到”都有各自的含义,绝不可混淆。 2、注意体态语的运用 体态语包括手势、身姿、表情、眼神等,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辅助手段。 3、注意从具体到抽象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分析研究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连云港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批准号:C/2011/09/133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 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连云港市朱曹中心小学娄荣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或目的、意义) 1.社会背景 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重视基础教育中的个性化教学及个性化作业设计。例如,美国数学教师协会 1989数学课程标准和2000年标准的基本特点之一都是强调数学应用;日本的数学课程设置了综合课题学习,也体现了对数学知识综合应用的关注;英国提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途径,由低年级起就对儿童进行应用能力系统训练。国家教育部也颁布了《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明确各年级课外作业的时间,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 2.现实情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带有应试教育味的课内外作业已经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的发展联系不够紧密,特别是数学背景缺乏儿童化、生活化,致使学生没有了完成作业的动机或愿望。现实情况是:一是全由老师布置、批改、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二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不顾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统一作业内容;三是简单重复、机械训练的书面抄写作业多。这样传统的作业,脱离了生活和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鉴于此,我提出了“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此课题于2011年9月已获准市教科所立项为中长期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有关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文献,我以“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百度找到相关结果约2310000个,这其中包括与此相关的文章、课题、培训及活动,这说明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确对于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

要,才有如此的海量信息。我又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龙源期刊网以相同关键词进行论文检索,也找到相关文章数十篇。这说明相关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但又非常零散,不成系统。这两个方面都说明本课题有研究的必要性,只要找到自己独特的视角与侧重点。 文献主要内容与观点提炼: (一)进行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1.现状要求:长期以来,作业的功能往往被定位为“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强化”,以考试为指挥棒,成为提高学生成绩的工具。数学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不少教师布置的作业,机械简单的题目多,设计的随意性大;作业形式单一、陈旧,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作业内容枯燥乏味;作业要求一刀切缺少个性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作业的设计中没有充分体现;作业设计目的不明,针对性不强。这样的作业,虽说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但牺牲的是学生学习的兴趣,扼杀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导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数学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数学潜能也得不到挖掘。 2.课标要求: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生天性好动、喜变化,如果每天都用口算、笔算,板演的形式进行练习,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应当要学会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游戏、表格、对话等形式,不断地设计新颖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三)个性化作业种类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方法研究 姜堰市教育局教研室丁粉红 在每一节数学课中,由于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教学策略、方法也有可能不同。但不管怎样,总有一些基本的教学策略、方法,并且这些策略、方法是在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基础上形成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实践了以下几种基本的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互动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 互动教学策略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实践互动等改善课堂人际关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下面以二年级“认识方向”一课,说明运用互动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方向,形成空间观念。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多样,可以是提问式对话,即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可以是答问式对话,让学生提问教师来回答;还可以是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在对话中,教师边指导、边释疑,并加以适当的鼓励,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在本课中,初次认识东北面时,教师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出上面建筑物的方位,学生发现超市无法用以往学习的东、南、西、北这样的方位词来描述方位。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师:你们认为超市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 生1:我认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 生2:我认为超市在学校的北面。 生3:我认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偏北一些。 师:如果从学校走到超市,你认为可以怎样 走呢? 生1:先向东再向北就可以走到了。 生2:也可以先向北再向东。 教师让学生边说边指出由学校到超市的行走路线。 师:从走的过程中大家发现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呢?在正北面吗?在正东面吗?(不是)看来用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还不能完全确定所有物体的方向。从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偏一些,同时它也在学校的北面偏一些,即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我们给它一个新方向——东北面。 对于东北面这样的方位词,学生生活中听说过,但并不能正确使用,教师并没有因为有学生会就简单教学,也没有因为有学生不会就直接告知,而是通过让学生感性地“走”路线,让学生感受超市所在的方位,之后告诉学生,这样的方位就称为“东北面”。这就不仅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生生互动: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要有意识地安排他们互相交流,通过交流,提高对问题认识的深度。生生互动又可分为个体与个体互动,小组与小组互动,全体学生互动等。如本课中,在学生认识东北面后,教师出示西南面的公园让大家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同桌交流:公园在学校的哪一面?你是怎样想的?通过同桌的相互交流,学生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把一个月饼分成两 块,每块是这个月饼的 一半,也就是二分之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 之一。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 设计意图:直观的课件演示,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二分之一,初步理解分数二分之一的意义,并要求会读会写会用“平均分”描述其意义,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作铺垫。 那么把它平均分给四个同学, 分之几呢?下面用小组里的圆形平均分给本组四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一份上。

1 4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的正方形纸片试着表示出这个正 小结:像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六分之一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折法,自主学习,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突出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 ……,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反而越 多;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 越少。 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 这时候,沙和尚过来他也要吃,他说要吃这个月饼的1/8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 > 1 — 4 1 — 8 1-21 —— 2 4 —— 18 ——11—4 1_8规律: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小。 31511164 1. 3 11118 10 7 说说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想想分数中的两个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你分清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对本课作出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应用这些方法去探究问题,自己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探究的精神。认识几分之一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 发表时间:2016-06-21T10:43:40.6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6月总第196期作者:梁明生 [导读] 所谓个性化作业设计是指针对小学生发展特点专门设计一套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个性化作业。 ◆梁明生四川省阿坝县民族寄宿制小学624600 所谓个性化作业设计是指针对小学生发展特点专门设计一套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个性化作业。小学生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性格和兴趣爱好,所以设计个性化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设计个性化的小学数学作业,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面临的困难 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为什么许多教师能够接受个性化作业的理念却不能付诸实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1.社会氛围影响教师。 虽然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改革已深入开展,但应试教育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失。许多重点学校在录取新生时还是以分数论高低,不少学校在考核老师时仍把学生的成绩看得很重,这就必然导致老师在教学中两眼只盯着分数。为走捷径,在短期内取得高分,只有让学生机械地做作业,也就是实行“题海战术”。 2.个性化作业实施的困难制约老师。 学生进行个性化作业,作业内容不同,作业形式各异,作业完成的时间也不一致,这就给老师的作业批改带来了困难。学生在作业中难免会遇到难题,老师只能一一指导,这又加重了老师的负担。 3.教师心中的顾虑左右教师的行动。 许多老师认为每个人都会有惰性,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如果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学生就有可能投机取巧,少做甚至不做作业;还有老师担心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学生肯定会选择自己擅长的作业,薄弱环节始终得不到弥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作业的效果影响教师。 在未有系统性的练习册之前,题目都是老师挑选,势必带有教师个人色彩,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学生,作业效果不显著,最后老师只好放弃这种所谓的好作业形式。 二、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 1.层次型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分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加强的一个方面。作业设计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安排要有层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难易适中,份量适度,留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要让后进生吃得了,又要让优等生吃得饱。作业的设计要有利于巩固新知识,诱导思维发展,要形成一个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发展性练习的作业结构。 层次性要求最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要求,因为它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自身因素定制个性化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类作业、提高类作业和发展类作业,分别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避免“吃不了”、“吃不饱”的现象。 2.创造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科教兴国是国家制定的一个重要方针,而科教兴国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启发教学,还应把它延伸至课下,延伸至作业的设计上。 泰戈尔曾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当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注意到创造性的重要性,也提出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虽然这一类题目有启发学生全方位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但是学生对于这一类题目的反应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往往觉得这些问题太过简单,问题又很多,做起来麻烦,这样不仅不会达到启发创造性的目的,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个最大的宗旨是,尽一切可能用一切形式和手段围绕知识点进行作业的设计和布置。精心设问,引导思考,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正确掌握知识”。 3.趣味型作业,体验做作业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代以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识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以往作业的乏味性、枯燥性,不仅无法让学生得到锻炼,而且产生了勉强应付、敷衍了事、抄袭的现象。所以要使作业的质量有所提高,必须让作业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做作业、喜欢学数学,乐在其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4.实践型作业,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结合。 陶行知曾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数学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好的作业就应该让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鲁迅说过: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所以作业的实践性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作业中,让数学接近生活,不仅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帮助解题,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具体含义与意义,脱离抽象的数学表达。 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后,给出尽可能多的方法,这样的作业既锻炼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其知识的运用,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践性作业应与正规性作业一起布置,而且应该设为开放题。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家奥苏贝尔认为:“数学学习的实质是:数学的语言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关系。”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3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3篇 二、运用简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性 三、多种方式组合,锻炼学生思维 四、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由于数学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多重视对一个正确结果的追求,而忽视了具体计算过程的重 要性。致使学生也将目光放在计算出正确答案上,而不在乎是怎么 算的。这样会使学生在算法的运用上以及计算方法的提炼上很难提高,有时还会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利于以后的继续学习。 所以教师要重视将算理和算法的结合,在对算理有一定的良好理解 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算法。例如在进行200÷5这样的例题 教学时,很多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是40,算法就是先将200看成20, 除5之后再在结果上加上一个0。这种算法固然结果是正确的,但 是从算理上来看未必正确,应该让学生明白把200看成20的算法在 算理上是不可取的,因为将200看做20,未必就真成了20。而是将200看成是20个10,用每个20除5,得到4个十,4个十就是40。这样在之后的教学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是对就知识的一种巩固和提高。另外,通过 对各种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在以后更 深入的学习中可以对计算方法进行适时的优化。从而最终提高教学 的有效性。 五、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巩固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其将课堂 中的数学有效的利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需要教师

三年级下册数学特色作业

三年级下册数学特色作 业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相信自己 一、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都给出三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括号内) 1. 通常用()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大小。 A 长度 B质量 C面积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位数位数或4位数 3. 29×42的积大约是()。 .1200 C 4. 下面()是36、33、24的平均数。 A 33 B 32 C 31 D 24 二、想一想,填一填(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用一条12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时=()时下午2时=()时 晚上9时=()时中午12时=()时 三、仔细看,巧计算 1、直接写得数 12×50= 150×2= 550÷5= 200×2= += 0×123= 23×30=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2×38= 824÷8= △481÷6=

相信自己 一、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都给出三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括号内) 1. 今年全年有()天。 .366 C 2. 边长()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00 C 3.用一根长2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 积是()。 A 25米 B 20平方米 C 25平方米 二、想一想,填一填(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2008年二月有()天,今年二月有()天。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黑板的面积约是3() 教室地面长约8() 学校操场的占地面积约是2000() 三、拓展部分 1. 一桶矿泉水重21千克,李师傅今天送了25桶这样的水。李师傅今天送水多少千克? 2、一辆汽车上午11:00从青岛开往济南,下午3:00到达济南。已知青岛到济南的距离是39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相信自己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所以,重视概念教学,优化概念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深入思考的问题。但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 1、教师对概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处理时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对概念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概念的外显(即定义的描述),而忽略了概念的内涵(即本质属性与特征),较多的是死记硬背、通过习题的反复操练来巩固概念,学生生厌,而且也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和把握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致使一些概念的外在特征给学生带来了认知上的偏差。 3、孤立地学习数学概念。教师往往执行于教材编排,把一些概念分课时逐一进行教学,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一些概念的掌握零零碎碎,缺乏一定的体系,从而使得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上增加障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4、概念与应用脱节。学习概念后需要通过应用环节来巩固概念的理解和内化,但发现有时练习的跟进与针对性不强;还发现学生在应用中,往往会忽略概念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去推理辨析,把概念给架空了。 5、重视和优化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师走向智慧型教学的硬功夫和必备能力。引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和能力。教师也在大量的实践中,深刻洞悉、把握规律,勤于反思、创造性驾驭,不断提升教学智慧。> 因此,优化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有不容低估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向智慧型教师发展的一个途径,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2、研究述评: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还是比较重视数学概念的引入,而相对比较忽视概念建立和概念巩固的作用和实效,在后两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理性框架和实践的积累。往往重书本,轻实践;重理论轻探索;重计算轻过程等。目前一线教师还缺失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深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还没有做到具体细化到每一个概念的教学,教学实例比较缺乏。这也将是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以后有所收获的方面。 1、关于概念建立的教学策略。小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往往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概念形成,二概念的同化。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所以,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大多以“概念形成”的形式为主。而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解释本质属性三个过程。希望通过一些课堂实例的研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 2、概念巩固的教学策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概念不断增加,有些概念的文字表述、内涵会比较相近,学生容易混淆;由于教师没有主动地去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有的学生常常会在变式题或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由于概念之间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教师应该向学生进一步提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系统地掌握这些概念。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教师这一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之研究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之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作者:郭玉红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86 更新时间:2010/11/24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之研究》课题阶段总结 郭玉红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面对数学教育教学中教育教学质量低下;大多学生数学成绩较差,且两极分化严重,学生没有真正得到发展.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辛勤工作,努力探索研究,课题实验第一阶段已经结束,便于今后深入、有效地开展后期实验,现就本阶段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之研究》课题确定为我校数学教研课题组成员明确了方向。为了通过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探索出一套适合数学优化教学中遏制两极分化的有效策略方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我校数学教研课题组成员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学习、培训,使课题组成员深刻理解了《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之研》课题中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建立科研信心。 二、健全组织与管理制度 统一思想后,为切实开展课题研究,使课题实验真正做到有组织、有落实、人人参与,工作到位。挑选年富力强、熟悉业务、钻研技术、乐于奉献的数学一线教师为教研课题组成员。并对课题实验工作进行细化分工,对课题组成员明确职责。同时为了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结合实验方案分别制定了《课题组学习制度》、《课题组教师制度》、《课题组工作制度》、《课题实验制度》,从制度上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在课题实验上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题发言人,严格考勤,定期座谈交流。 三、加强学习,增强研究课题的潜力 为了帮助数学教研课题组成员转变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我校数学教研组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学习:1.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学习了课改《纲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说课》、《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案例分析》等书籍和文章;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论述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论述 摘要: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数学的计算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计算能力对学生不同阶段学习数学、物理等课程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要注重小学生数学计算的教学,此阶段掌握了计算的方式与规律,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当前有的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令人担忧。本文就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计算 引言: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对学习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数学需要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对于数学当中的解题、步骤、结果,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认证,在以后数学阶段中涉及到的几何知识,对于周长、面积与体积等都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因此计算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1.加强口算教学,打实计算教学的基础 在小学教学中,计算方式有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口算、笔算、估算等,而口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1]。因此,加强口算是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式。小学计算的内容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基本型、熟练型以及拓广型。对于基本型的计算,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因为基本型口算是最为基础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达到基本计算的脱口而出,这样才能为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口算的技巧不是在短期的时间内能够达到,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提升。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口算,教师在提升学生口算能力时,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比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在游乐园内,有位阿姨卖气球,总共有20个气球,现在卖出去了5个,那么还剩下几个气球没有卖出去呢?大多数学生对游乐场与气球感兴趣,就会投入到计算气球的口算当中,这时候学生能够很快算出答案,这就对学生的口算能力有所提升。 2.突出算理教学,确保计算教学的重点 算理也是计算当中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表示为计算规则的具体化。在计算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算,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计算的意义。多数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更容易使学生理解算理。比如,在除法的计算教学中,可以使用“猴子分桃”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理解其中的含义。有4篮的桃子,每个篮子当中有10个桃子,另外有8只猴子,那么每只猴子能够分的几个桃子呢?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竖式的形式教学,学生通过计算明白除法的算理,使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除法运算。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运用计算。 3.注重估算的训练,提升学生计算的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