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秋西南大学0405《教育学》在线作业(答案)

2020年秋西南大学0405《教育学》在线作业(答案)

2020年秋西南大学0405《教育学》在线作业(答案)
2020年秋西南大学0405《教育学》在线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0405学年学季:20202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1、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教育

教师

学生

家长

2、教育的发生包括( )与出现两个阶段。

结果

未来

发生

起源

3、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讲,人的发展通常指( ) 、心理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植物的发展

人的身体

学生的发展

动物的身体

4、当代社会,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核心力量,()职业在这一过程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领导

教师

商人

学生

5、

()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五经

四书

学记

礼记

6、《学记》提出“未发先预”、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观而善、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教学相长等教学原则。

长善救失

互为依赖.

相互补救

因人而异

7、

衡量教育测量的质量,可以采用信度、()、难度、区分度4个指标。

效度

纬度

经度

长度

8、

()是根据国家性质和法律建立起来的教育机构系统和教育规范系统的总称。

学校制度

教育制度

教育法规

学生手册

9、1.近现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发展目标的全面性。

教育的普及性

教学的限制性

教育的社会性

学生的差异性

10、董仲舒的“三纲”即()、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人为物纲

君为臣纲

天为地纲

天地统一

11、道家,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派别,以()、庄子、杨朱为主要代表。

孟子

荀子

老子

孔子

1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非独立性、同一性。

间接性

统一性

直接性

独立性

13、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毛泽东思想

马列主义

14、教育内容具有目的性与()性。

不确定

预想

预定

确定

15、()是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

德国

美国

中国

法国

16、

在学校的正式课程中,主要有两种课程类型即学科课程和()。

活动课程

劳动课程

课外课程

学习课程

17、从性质划分,教育活动可分为教授活动、()活动和管理活动。

教师

学生

学校

学习

18、

()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出发点。

为人民服务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一切为为学生的身心发展

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材

19、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表演法

调查法

演示法或参观法

感知法

20、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学术流派,其中产生持久影响的是()和道家。

孟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21、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发现法

演示法

考察法

参观法

22、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是(),也称六三三学制。

癸卯学制

壬戌学制

旧学制

新学制

23、个体社会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体思想意识的()、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个体职业角色和身份的社会化。

社会化

个体化

观点化

集体化

24、中国从汉武帝的“( ),独尊儒术”起,儒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并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罢黜百家

董仲舒

焚书坑儒

法学

25、人类的教育价值包括:()和个人价值。

团体价值

社会价值

集体价值

虚无价值

26、人的发展的特点()、可教性、主观能动性。

规定性

相同性

可塑性

差异性

27、现阶段我国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主体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循序渐进与适度超前相结合原则、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一般性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个体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

28、从时空划分,教育活动可分为()教育和非学校教育。

社会

家庭

学校

社区

29、

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

A. 新学制

D. 壬戌学制

六三三学制

癸卯学制

30、(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指出教育具有巨大政治功能的思想家。

弗洛伊德

柏拉图

荣格

杜威

31、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师、教育内容。

学生

社会

教材

学校

32、杜威提出了()的教学原则。

“从实践中学”

“从理论中学”

“从做中学”

“从书中学”

33、()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

也是最早将教育建立在心理学体系上的人。

奥尔波特

弗洛伊德

斯金纳

赫尔巴特

34、孟子从仁政和德治角度,阐释了教育的(),认为欲得天下,必得民心;欲得民心,必须善教。

理念

价值

概念

价格

35、三级课程包括:()、地方、学校。

街道

家庭

社区

国家

判断题

36、“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这一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之中。()

A.√

B.×

37、最早提出终身教育论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

A.√

B.×

38、“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实践等心理、行为能力相关的观念。()

A.√

B.×

39、人类进入原始社会时,教育没有产生。()

A.√

B.×

40、古雅典产生了文法学校、弦琴学校、体操学校以及青年军训团等教育机构。()

A.√

B.×

41、教育不产生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两个方面::一是生存的需要;另一个则是群体协调的需要。()

A.√

B.×

42、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A.√

B.×

43、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A.√

B.×

44、在教育发展历史上,就有了关于“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的争论。()

A.√

B.×

45、杜威的主要贡献在于把价值分为“内在的价值”和“工具的价值”,后者称为“外在的价值”。()

A.√

B.×

46、荀子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不是指得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A.√

B.×

47、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不是利托而诺。()

A.√

B.×

48、荀子则认为教育目标在化性起伪,使人初为士,次为君子,最后为圣人。()

A.√

B.×

49、康德不是第一个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正式讲授的。()

A.√

B.×

50、按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划分,可以把课程分为选修课与必修课。()

A.√

B.×

51、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A.√

B.×

52、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功能分析的一个维度。()

A.√

B.×

53、根据道家的教育功能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即人性“复归”,一方面是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

A.√

B.×

54、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归结为遗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二个方面。()

A.√

B.×

55、教育本质“上层建筑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教育属于精神生活,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A.√

B.×

56、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才拉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

A.√

B.×

57、教学以师生的交往为一般存在形态,因此,教学不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形式。()

A.√

B.×

58、夏代,作为有较为完整形态的第一个王朝,就开始了较早的形式化教育,设置了“序”“校”学校。()

A.√

B.×

59、社会发展,从广义上讲不是指整个人类社会向前运动的过程,包括了社会的

流动与变迁。()

A.√

B.×

60、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A.√

B.×

主观题

61、简答遗传。

参考答案:

答: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倾向等。(2分)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基本自然和生理条件,如果没有这些生理条件,人的发展就无法实现。遗传的内容分为物种性遗传和个体性遗传,前者包括作为种群所共同具有的自然及生理条件,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构成了遗传内容的主要部分;后者包括人类个体在血缘、地理、环境等因素下所具有的特异性遗传特征,主要受DNA染色体的影响。(3分)

62、简答什么是课程。

参考答案:

答:“课程”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首先涉及到对学校教育内容的组织。其次,课程也涉及到对预定的教育标准或目标、预期的教学结果的系统规定。再次,课程还涉及到对学校教学、教育活动的总体构思和初步设计。据此,可以将课程定义为:课程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2分)其最重要的特征是“计划性”或“方案性”即给教学、教育活动提供方案。作为方案,课程是学校各类教学、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或“蓝图”,各类教学、教育活动则是课程的实施或具体执行。(3分)

63、简答主体性原则。

参考答案:

答: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充分发挥,让教学过程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分)

64、简答潜在课程的特点。

参考答案:

答:潜在课程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1)影响因素的弥散性。潜在课程所涵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涉及学校内部正式课程之外的方方面面。(1分)(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潜在课程的各种教育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不明显的、间接的。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有意无意之间接受某种影响,而且影响又是比较持久的,是潜移默化的。(1分)(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潜在课程中的众多教育因素再不同学生的身上产生不同的影响,学生往往按照自己的兴趣、态度、爱好和学识,自觉自愿的接受某种因素的影响。(1分)(4)学习结果的非学术性。潜在课程的学习结果更多的是兴趣动机的激发,情感意志的陶冶以及想象、直觉的发展等。这对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十分有利的。(1分)

65、简述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参考答案:

答:教育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萌发到确立学科意识再到系统发展的较长时期,主要分作三个阶段(0.5分):

(1)前学科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早期的教育学家根据其教育实践,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散见于哲学的、伦理的、政治的论著和学说中,尚未能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体系(1.5分)。

(2)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阶段:在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近代欧洲是教育学理论产生发展和不断完成的阶段。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理论可称为经典教育学理论(1.5分)。

(3)教育学的系统化阶段:19世纪以来,教育学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派别,经历了新的分化和改组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跨学科特点、研究的细化、研究的究的多元化。(1.5分)

66、简述《学记》中所涉及的教育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

答:《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其主要教学原则有(1.5分):

(1)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即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预防措施(0.5分)。

(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即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学生适时而学,教师要适时而教。否则就会“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学”(0.5分)。

(3)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即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0.5分)。

(4)学习观摩原则:“相关而善之谓摩”,即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集体中学习(0.5分)。

(5)长善救失原则:“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即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0.5分)。

(6)启发诱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即教学要注重启发,不能地死记硬背(0.5分)。(7)藏息相辅原则:“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是说既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0.5分)。

67、简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

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1分)(1)客观因素。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因素;第二,生产关系以及产生的其他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重要影响。(2分)(2)主观因素。第一,受教育者身心规律及其发展需要对教育目的具有制约作用;第二,制定者的自身因素制约教育目的的确定。(2分)

68、简答课堂管理。

参考答案:

答:课堂管理是建立适宜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长的历程。(3分)其中,建立适宜课堂环境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前提,保持课堂互动是课堂管理的衡量尺度。促进课堂生长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2分)

69、简答特朗普制。

参考答案:

答:特朗普制是本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一种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它由教育学教授伊德?特朗普创立。(2分)它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1分)首先,由优秀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大班进行集体教学,然后在15~20人组成的小班里开展研究讨论,最后由学生个人独立自学、研习、作业。这种形式把教学时间进行了划分,大班上课占40%,小班讨论占20%,个人自学占40%。(2分)

70、简答古代教育及其特征。

参考答案:

答:古代教育及其特征有以下两个方面。(1分)(1)专门育人的学校出现。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的教育活动发生了分化:一方面,劳动阶层的教育继续在生活、生产中进行,父母担当教育者的角色而对子女进行生活、生产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活动;同时,父母与遗留民间的巫师还承担了对青年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活动等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统治阶层的教育则转移到学校进行。学校由此出现。(2分)(2)使人成为人的做人教育。古代教育还具有众多的特性,但其以伦理教育为基本内容是一个重要的特征。(2分)

71、简答教育测量。

参考答案:

答:教育测量就是对教育的特征、属性及其运动、发展规律的定理描述,它主要用于对学生的精神特性进行数量化测定。(3分)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身体素质以及教育措施上的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定。(2分)

72、简答什么是教学。

参考答案:

答:人们一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给教学下定义。(1分)

广义的教学包括着人类在所有情况下教与学的共同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授与学习的活动,都可以称做广义的教学。在广义的教学中,教的人不限定为教师,可以是各种有关的教育者,学的人不限定为学生,是指各种有关的学习者。(2分)而狭义的教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以教学内容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双边统一活动。教学活动包含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最基本的三个因素。(2分)

73、简答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参考答案:

答:首先,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3分)一是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影响教育内容的状态,

影响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二是文化影响教育的模式、方法与手段等,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其教育的内容选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采取的方法手段等都有显著差异。

其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巨大,既可以通过对文化的传递、发展、交流、整合,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也会因为教育不当而导致文化的扭曲、缺失,甚至中断。(2分)

74、结合工作实际论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参考答案:

答:教学与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对矛盾的存在、运动,推动了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过程运行的原动力。我们这里说的发展包括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存在没有教学(指学校教学)的发展,但是并不存在不包含发展因素的教学。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分)

(1)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教学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应围绕这一目的的实现来进行安排。(3分)

(2)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等普遍规律,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上既具有共性又有个别差异,教学活动必须与之相适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活动才会有效和得到成功。(3分)

(3)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要以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程度及特点作为基础,并与之适应,但是教学不只是消极的去适应学生的发展,它还可以积极的促进和引导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良好的教学工作,对于人的发展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3分)

75、运用课程原理评价新课程改革。

参考答案:

答: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就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分)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的课程改革都顺应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建构了适应现实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但是就当前而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仍有许多不足,如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等。针对时代的要求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有步骤地全面推进。(1分)

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有如下方面:倡导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1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表现如下几个方面:(1分)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分)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0.5分)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0.5分)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0.5分)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0.5分)

窗体底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