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问题探讨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问题探讨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问题探讨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问题探讨

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

有关资料显示,造成我国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流行性感冒及肺炎、糖尿病和意外事故。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关节炎、骨质疏松、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恶性肿瘤,听力减退、视力减退等。另外,用药安全也是值得老年人重视的问题。许多老年人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易出现因用药过量或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而导致的种种危险,加之老年人视力减退,人为地服错药物也影响老人用药安全。老年人还容易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心理学专家认为,具有伤害性质的应激源可以引起老年人的痛苦情绪体验,甚至导致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递质和神经免疫功能变化而致病。老年人的主要应激源因素有:夫妻关系危机、代沟、离退休、负性生活事件、居住环境差、不良生活方式、迷信等,其中负性生活事件主要包括老年丧偶、好友去世、经济问题、体弱多病、寂寞、药物不良反应等。这些应激源导致老年人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焦虑和抑郁症,表现为感到生活没有意义,丧失生活的信心,甚至可能发生自杀。除此之外,老年人的心理卫生问题还有:脑衰弱综合征、离退休综合征、空巢综合征、套间综合征、急性精神错乱、偏执状态、轻躁狂状态和老年性痴呆。脑衰弱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如长期压抑,生活太闲、寂寞、大脑接受信息刺激不足、脑外伤、慢性酒精中毒、以及各种原因的脑缺氧引起的整日脑力和体力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不良、睡眠改变、情绪不稳等一系列症候群。离退休综合征实质上是一种不良的焦虑抑郁反应,是由于离退休后,一时难以适应社会角色、地位和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而出现的心理反应,表现为情绪改变,如牢骚、易激怒、失望。悲观等。需注意的是,警惕该症转化为抑郁症。空巢综合征是指多种原因造成的子女不能或不愿与父母同住,使老人晚年的理想落空,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如孤独、失落、空虚、寂寞、伤感等。子女临时回家可减轻或暂缓老人的症状。套间综合征是由于居住高层楼房套问的老人与邻居互不认识来往和楼高不便活动,整日闲居室内等原因,导致老人出现孤独、寂寞、无聊、抑郁、恐惧等心理反应。长期下去,就会表现为虚弱、失眠、头痛、感冒、腰背痛等症状。这些综合征不仅损伤老人的心理健康,也会损害老人的生理健康,从而增加老人患病的机会。

老年人安全问题及其保障性措施

探索破解农村养老问题的调研报告 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指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短短几年间,老龄化问题已不再是当初简单的数字统计,而是真真切切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如何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已迫在眉睫。 一、农村养老的现状 我们传统的观念是养儿防老,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随着子女进城打工或就业,农村的空巢率急剧上升。“大多数老人独自待在家里,有的看看电视、听听广播、打打牌,有的与邻居聊聊天。他们相互照顾,自娱自乐,只有到了生病时才通知子女回家看看,有些甚至生病了子女都不知道。”家住xx县xx镇xxx村的一位独居老人如是说。 这个村里有一位老人常年瘫痪在床,老伴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勉强还能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们都在外地工作,村里也没有成型的养老机构,在家养老成为其唯一的选择,自然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每天按时按点吃上饭就很不错了。 xxx也是本村的一位独居老人,他的生活看起来好很多,由于本村的煤矿开发,村里每年都有一些分红,因此他的经济条件很不错的。村里有一位煤老板出资,每户人家都有别墅,刘占祥老人和儿子一人

一套,村里有两栋别墅,儿子女儿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去世了,刘占祥老人一个人守着两栋别墅,过着孤寂的生活。“两栋别墅24间房,一天一间房还的住一个”,刘占祥老师笑着和我们讲,他在村里待不住的时候就去找儿子,找女儿,或者独自旅游,打发时间。就像这样的农村以及成为XXX的常态,成年人出去打工赚钱,老人留守家中,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xx镇在XXX来讲是经济大镇,比起其他农村来说好很多,而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很多老人的穿衣吃饭都是问题。 二、农村养老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已有研究,老年人需求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根据需求内容,划分为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权益维护以及生活质量等内容;另一种是根据老年生活变化情况划分需求,可分为生理变化需求、心理变化需求、生活转折需求以及社会交往需求。”本次调查的目的也正是试图通过实地调查来充分了解农村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健康服务和精神服务三个方面的需求状况。 (一)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情况 1.生活供养方面。毋庸置疑,经济保障是维护老年人生存的第一要素,老年经济保障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现金供给。为了了解农村老年人经济保障情况,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一道题:“您的月收入情况如何?”这里的月收入指农村老年人的一切现金形式的收入,既包括老年人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工资报酬,也包括子女等提供的生活费用,还包括参加农村社会保障所获得的各种收入。实地调查的结果发

老人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老人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有:跌倒、坠床、走失、噎食、烫伤和火灾,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资料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跌倒1次的占30%,跌倒2次占15%。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跌倒是老年人慢性致残的三大原因。 (1)常见原因 1)大脑反应迟缓。老年人视力下降、识别高低的能力差、大脑中枢对信息感受的过程减慢,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发现后在回转动作的复杂过程中失去平衡,容易跌倒。2)姿势控制力降低。衰老使脑细胞减少,神经系统功能降低,造成生理性的姿势控制能力降低,同时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病理性姿势控制能力减弱,使姿势倾斜度增加,容易跌倒。 3)肢体协调减弱。老年人关节活动不灵,肌肉力量减弱,行走时骨盆必须侧向支持体重的那条腿,才能腾出另一条腿向前行走,当腿移动太慢,腿不能抬高,则易发生跌倒。4)心脑血管病变。老年人因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或帕金斯氏病导致肢体活动不灵活,共济失调,稍有不慎易发生跌倒。老年人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功能没有年轻人灵敏,突然站立时,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引起头晕,也是容易跌倒的因素。 5)药物因素。老年人因为睡眠不良或心理障碍,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药,这些药有损害精神运动性功能的副作用,使老年人站立或行走不稳,容易跌倒。 6)环境因素。居室、浴室、卫生间的布局和配置不合理,或老年人对环境不适应,也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2)跌倒的预防 1)衣服合适。老年人穿的衣服、裤子、鞋子不宜过于长大。老年人的腿裤不能太长,太长会影响行走;老年人尽量不穿拖鞋,应穿合脚的布鞋或鞋底带有花纹的防滑鞋;老年人穿脱裤子、袜子和鞋子应坐着进行。 2)环境适宜。老年人的住所应尽量减少台阶、门槛;家具陈设实用简单,尽量靠墙放,不轻易改变位置;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地方,保持明亮,不堆放杂物;老年人的日常用品

浅谈老年人患者特点及护理措施

浅谈老年人患者特点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8-04-02T15:01:08.077Z 来源:《红地产》2017年7月作者:马晋平 [导读] 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 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 , 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 , 由于老年病人各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解剖上发生退行性变化 , 表现为生理适应能力减弱 , 抵抗力下降等衰老现象 , 因而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 ; 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 , 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老年人患者的特点 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美国护理杂志登载的第一篇护理老年人的文章中指出 :“你不可以用成年人的眼光来对待年轻的小孩,同样,你也不可以用正处壮年的眼光来对待一位老年人。” 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老年病人护理的特点。 1.1 心理特点:初为老年人,由于体力不支、丧偶或离退休,与原来的生活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他们很难适应这种角色转变,就会产生一些自卑感、空虚感、失落感。再加上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问题常常困扰着老年人,使他们常伴有孤独、无聊、固执、自尊心强,希望受社会尊重,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疑虑心强、对周围的人和事较敏感、情绪消沉等。 1.2 生理特点: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各脏器因退行性改变,其生理功能减退,代偿能力降低,机体耐受力下降、抵抗力差,感知能力、视觉、听力、记忆力均下降,反应迟钝、智力明显衰退、骨质疏松等。 1.3. 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控能力下降。 1.4 病情复杂:老年病人常常多种疾病同时存在(例如患脑出血的同时还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且疾病的治愈周期长、预后差,病情易反复发作。 1.5 病情危重:老年病人各种生理功能低下,病情变化突然,且多种疾病并存,临床症状又不典型,加上老年人感觉迟钝,容易出现掩盖潜在症状的危险。 2. 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2.1 老年病人由于受疾病折磨 , 怕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 怕孤独 , 怕久病床前无亲人。如退休病人感到自己不中用 , 而自怜自弃 , 丧偶或子女分居感到孤独悲伤 , 常有性情固执 , 怪癖任性 , 一些琐事也大发脾气或抑郁落泪等 , 除身体器官疾病外 , 多伴心理障碍。 2.2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 , 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由于老年病人的文化水平、个人性格、修养素质、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职业关系和人生经历都不一样 , 导致老年病人的心态差异很大 , 对待疾病的态度也不相同 , 表现为对疾病恐惧紧张、情绪低落、孤独、烦恼急燥、疑虑恐惧的心理 , 拒绝服药的心理、悲观厌世的消极心理 , 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消极心理往往使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加重 , 甚至不易康复。因此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极其重要的。 3. 老年病人的护理措施 3.1 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老年人的特点,关心其身心健康,与病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注意在给老年人提供信息时,应考虑到老年人反应慢,必须具体且由简到繁,按其个人习惯,耐心、热心地反复进行,说话速度要慢,直到对方清楚、明白。 3.2 保证充足的睡眠老年人不易入睡,易醒,应保持病房安静,早熄灯,减少不良刺激,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还可以临睡前用温水泡脚,教其放松的技巧,嘱咐其睡前少饮水等来帮助睡眠。 3.3 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禁烟酒,少量多餐,注意荤素搭配,减少盐、糖及胆固醇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及易消化食品。由于老年人自控能力差,须控制饮食的病人应交代家属将饮食品收藏好,避免病人自行取食影响疗效。 3.4 保持二便通畅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切忌用力排便 ; 便秘者遵医嘱给予小剂量的润肠药,必要时协助用手抠出 ; 急性尿潴留的老年人,予以导尿时,导尿管应选择合适的型号,以免漏出或脱出,给男性老年人插尿管时如不顺利,应考虑有无前列腺肥大,不可硬插,插入后应缓慢放出尿液,第 1 次放尿量不应 >600ml,防止老年人因体弱导致虚脱或引起血尿。 3.5 加强基础护理 (1)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无碎屑 ; (2)偏瘫病人应加强患侧着力点的保护,协助做好肢体的被动运动,给予适量的按摩,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 (3)给病人更换体位时避免用剪力(拖、拉、推等动作); (4)做好皮肤护理,尤其是神志不清、交流障碍的老年病人的皮肤护理。 3.6 注意安全 (1)将呼叫器固定在病人易触摸到的地方,并教会其使用方法,接班时应检查呼叫系统是否正常,以免急用时误事。 (2)偏瘫病人的床位最好靠墙,将患侧肢体朝内,这样不易发生坠床 ; 意识不清的老年人应加床栏。 (3)交待病人及其家属,老年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应慢,而且需要休息一下,以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跌倒。 (4)老年人术后一般苏醒延迟(因其代谢延缓,麻醉药代谢减慢),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舌后坠 ; 如果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可 >50℃,并须用干毛巾包裹热水袋,避免烫伤。 (5)尽可能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年病人的不良主诉应提高警惕,以免延误病情。 3.7 帮助老年人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指导老年人时刻保持乐观的态度,充满好奇心,培养生活情趣,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美好的心表,比吃药更能解决生理上的痛苦”,老年人要学会挖掘自身的快乐的豁达,更要会享用自身宝贵的资源,只要每个人都能乐观、豁达,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其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将具有更大的社会。 4. 小结 多数老年病人在面对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时,更渴望活泼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而慢性病却加速了其身体和功能的衰退。基于老年人心理、生理的特殊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在思想认识上充分重视,将老年病人视为护理工作的伙伴,多付出一些爱心去关注老年病人的身心健康,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老年患者住院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J]. 彭胜利 , 陈新丽 .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 2013(Z3).

《老年护理》老年人的安全用药及护理

《老年护理》第7章老年人的安全用药及护理 一、案例分析题 1、患者,张某,女, 75岁,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多尿,伴有消瘦,体重下降不详,曾在当地查血糖升高,具体不详,诊断为"糖尿病",试行饮食控制治疗3个月,因无法耐受严格的饮食控制治疗,遂接受"二甲双胍、诺和龙"治疗,空腹血糖控制7mmol/L左右,患者未能坚持饮食控制,也不按医嘱服药,近期空腹血糖波动在12.0~14.4mmol/L。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水肿,右侧较明显,有肢端麻木感,皮肤瘙痒,今天突然晕倒来我院就诊,收入内分泌科。 问题: 1、该患者在居家期间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2.针对护理诊断相应的预期护理目标是什么 3.为达到预期目标,居家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答:(1)该患者在居家期间最主要的护理诊断/问题: 不依从性:不按医嘱服用降糖药和饮食控制。 (2)针对护理诊断相应的预期护理目标: 患者能长期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药和进行饮食控制。 (3)为达到预期目标,居家护士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有:①加强药物护理:可将患者每天需要服用的药物放置在专用的塑料盒内,并将药品放置在醒目的位置,促使老年患者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定期到老年人家中清点其剩余药片的数目,也可通过电话追踪,确定患者的服药情况。要求家属配合做好协助督促工作。②加强健康教育,要反复强调正确服药的方法和意义。③建立合作性护患关系。④行为的治疗措施。 2、某患者,男性,72岁,确诊高血压16年,前列腺增生1年。定期服用洛汀新降压,血压波动在120~140/85~95mmHg。6小时前出现下腹隆起,不能小便,起立后双眼黑蒙、乏力、耳鸣,平卧数分钟后,症状缓解,但仍不能自行小便。患者平时经常因失眠服用安定等镇静药,还喜用高丽参等多种滋补药品。 问题: 1.该患者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 2.预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措施有哪些? 3.应如何加强患者的药疗健康指导? 答: (1)该患者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有:①直位性低血压;②尿潴留; ③药物中毒。 (2)预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措施有:①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药物矛盾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就诊,根据医嘱改服其他药物,保留剩药。②要定期监测血药浓度。③对患者所用的药物要进行认真的记录并注意保存。④规定适当的服药时间和服药间隔。 (3)加强患者的药疗健康指导包括:①向患者解释药物的种类、名称、用药方式、药物剂量、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和期限等。②鼓励老年人首选非药物性措施,对失眠应先采用非药物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将药物中毒的危险性降至最低。③指导老年人不随意服用滋补药。④加强家属的安全用药知识教育。

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在病期间与中、青年患者相比,最易伤感。由于他们对病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城中的思想负担;由于行动不便,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伤,不利于医治及康复。几年来,我在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实践中注意研究老年患者的特点,根据病人的各种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好护理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1.根据心理需要做好护理 病人人院后,从家到医院,由于环境的改变、身体的完整性改变,老年患者不易接受,思想负担重,怕治不好,给个人不断增加痛苦,给家人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及生活上的麻烦,再怕医生护士不耐心、不理解,嫌弃等等。顾虑重重表现出来表情淡漠、懒言,情绪低落,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我们根据这些不同的患者进行了不同的心理护理: (1)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需要,多帮助多解释,劝慰用和蔼的态度、温和语气与患者交谈,使患者有种依赖感。 (2)想办法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最佳心理接受治疗与护理。 (3)与家属配合护理。因老年人患者怕孤独,愿意子女家人在身旁显示他家族兴旺,我们对老年患者放宽探视时间,给些特殊。让其安心养病治病。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心理负担。 (4)可适当向病人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使病人安心养病治病。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疗的必备条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现明显变化,我们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科学态度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以维护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具备“五有”,一有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二有礼:有礼才能体现尊重;三有心:有心才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四有信,这样才能取得信赖和配合;五有益: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要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对患者心理作出正确诊断,给予心理治疗,针对不同民族患者个体差异及疾病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遵循护理程序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2.根据生活需要做好护理 患者病后生活能力减低,尤其骨折病人,有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陪护,更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的护理,我们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不忽视每个小节的生活护理,如给病人喂药、打水、洗头、洗脚、剪指、趾甲、翻身、擦背、按摩等等。采取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不间断,经常性全面护理;掌握每个患者的生活起居习惯,不要千篇一律;一个护理方法。要因人而异做好全面护理,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更具饮食需要做好护理

《老年护理》第9章 老年期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试题及答案

《老年护理》第9章老年期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老年人跌倒常见危险因素中属于外在因素的是( D ) A. 生理因素 B. 疾病因素 C. 药物因素 D. 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E. 情绪 2、防止老年人跌倒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E ) A.地面保持平整,无障碍物,避免潮湿 B.卫生间应设有坐便器,并配有扶手 C.变换姿势时起身不要太快 D.浴缸不宜过高,浴缸底应垫防滑胶毡 E.进入卧室应及时换上拖鞋 3、适宜老人使用的床的高度为从床褥上面到地面的高度,是( A ) A. 45cm B. 50cm C. 55cm D. 60cm E. 65cm 4、下列哪种药引起跌倒的危险性最大( C ) A.镇静催眠药 B.镇痛药 C.抗抑郁药 D.利尿剂 E.降压药 5、下列哪项做法易导致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 B ) A.床垫软硬度适中,避免过于松软造成翻身不便和坠床的危险 B.卧床老人进食后要马上叩背和吸痰,防止吸入性肺炎 C.老年人因视野的缺失在穿行马路时,要左右多看几次 D.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 E.外出活动时,最好随身备有姓名卡、亲属姓名及联系电话和地址 6、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C ) A.神经系统及运动系统的老化 B. 各种急慢性疾病 C. 应用呼吸兴奋剂 D. 地面光滑 E. 光线不足 7、李老太,65岁,丧偶,儿女均在国外,现独居于家,近日因跌倒致股骨颈骨折卧床,感孤独、特别思念儿女、有自怜和无助的表述,不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E ) A.主动关心老人,满足其需要 B.鼓励老人利用现代通信与子女沟通 C.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多探视 D.志愿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内科收治的300例慢性病老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并分析心理护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措施,心理情况均得到了改善,其对医疗人员也充满了信任,可以在治疗中给予配合。结论:在给老年人护理时把握老年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战胜疾病,使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老年患者;心理变化;护理 在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时,必需根据其心理学上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多会表现出不良心理,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且老年慢性患者的疾病多为终身性,治疗时间长,多会出现复发。故临床治疗时应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情况,给予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预,以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笔者临床中心理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共收治老年患者300例。临床病例尤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梗塞等患者居多。男128例(42.6%),女172例(57.4%);年龄70~82岁,平均70.24岁。针对此阶段老年患者笔者进行了心理特点分析并实施心理护理方案,有效的减轻老年患者在诊疗期间经常出现的焦虑、抑郁、孤独感等心理问题,在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1.2 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开始利用护理、治疗的一切机会,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以了解患者目前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性格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指导。 2 结果 300 例老年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耐心护理,均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3 讨论 3.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3.1.1 脑功能下降,记忆力衰退,这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联

养老机构常见的安全问题和事故类型

养老机构常见的安全问题和事故类型 养老机构意外伤害事故是指在养老机构实施的活动中,在养老机构负有管理责任的院舍、场地及其他养老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老年人人身伤害后果的事故。一般构成养老机构意外伤害事故必须具备五个要件:一是受害方必须是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二是必须有导致养老人员意外伤害事故的行为;三是导致伤害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管理人员或护理人员的行为,也可能是养老人员自身及其他养老人员的行为;四是必须有伤害结果发生,导致伤、残,甚至死亡,也包括精神上的伤害;五是伤害行为或结果必须发生在养老机构对老年人负有管理、护理等职责期间和地域范围内。 常见的安全问题和意外伤害事故有:跌倒后骨折、呛噎与窒息、坠床、走失、误吸或误服、皮肤压疮、烫伤、自杀、自伤或他伤、突发疾病死亡(猝死)、社会安全事故、医疗事故等。 (一)跌倒后骨折 养老机构中最为常见的意外伤害事件是跌倒后骨折。据统计,跌倒后骨折占养老机构常见意外伤害事件的70%~80%。老年护理院中老年人的意外伤害与环境设施关系密切,34%发生在上下床过程中,20%发生在浴室,7%发生在坐下起立过程中;有80%以上的跌倒发生在夜间。 (二)呛噎与窒息 老年人会厌反射功能降低,咽缩肌活动减弱,容易产生吞咽困难、进食饮水呛咳;老年人视力、智力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常造成呛噎、误食误吸的发生;脑卒中后遗症老年人,因为疾病影响吞咽功能而易发生噎食。 (三)坠床 老年人发生坠床,主要与其平衡感觉的减退、纠正失衡自控力减弱、环境的改变有关,如病床过高、过窄、床栏陈旧等,也有痴呆老年人因躁动而发生坠床。

(四)走失 老年人记忆减退,或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常有走失情况发生。 (五)误吸或误服 老年人嗅觉降低,短程记忆力欠佳,易误吸、误服各种药物。如用药剂量不正确、服用不明的院外私带药物,特别是服用抗高血压药物、降血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人,误服药物和药物不良反应致害的风险性更大。 (六)皮肤压疮 常见于由于疾病的原因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自主活动能力差,极容易引发压疮,其主要发生部位为尾骶部、足跟、臀部、肘部、耳廓等。 (七)烫伤 老年人感觉迟钝,反应能力下降,在使用频谱照射仪、热水袋、电热毯等时容易发生烫伤;患有移动障碍的老年人在泡脚时,如果热水温度过高,也容易发生烫伤。 案例:老年人躺在床上休息,伸手取床头柜上的热水瓶,欲倒水喝,导致手臂、前胸大面积烫伤的事件发生。 (八)自杀 引发个体消极情绪的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老年抑郁症、自杀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常见于有长期慢性疾病至身体疼痛,或家庭矛盾影响,或带有厌世情绪等心理社会问题的老人。 案例:一福利院的老人,患脑梗死,讲话口齿不清,因其孙子结婚,家属没有让他参加喜宴,老年人闷闷不乐,一时想不通,第二天,独自一人走到院内养鱼池旁,跳进鱼池中溺水身亡。 (九)自伤或他伤 相对其他安全问题,自伤和他伤行为较少见。常有痴呆老年人攻击同室老年

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护理老年患者在病期间与中、青年患者相比,最易伤感。由于他们对病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城中的思想负担;由于行动不便,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伤,不利于医治及康复。几年来,我在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实践中注意研究老年患者的特点,根据病人的各种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好护理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1. 根据心理需要做好护理 病人人院后,从家到医院,由于环境的改变、身体的完整性改变,老年患者不易接受,思想负担重,怕治不好,给个人不断增加痛苦,给家人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及生活上的麻烦,再怕医生护士不耐心、不理解,嫌弃等等。顾虑重重表现出来表情淡漠、懒言,情绪低落,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我们根据这些不同的患者进行了不同的心理护理: (1)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需要,多帮助多解释,劝慰用和蔼的态度、温和语气与患者交谈,使患者有种依赖感。 (2)想办法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最佳心理接受治疗与护理。 (3)与家属配合护理。因老年人患者怕孤独,愿意子女家人在身旁显示他家族兴旺,我们对老年患者放宽探视时间,给些特殊。让其安心养病治病。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心理负担。 (4)可适当向病人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使病人安心养病治病。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疗的必备条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现明显变化,我们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科学态度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以维护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具备“五有” ,一有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二有礼:有礼才能体现尊重;三有心:有心才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四有信,这样才能取得信赖和配合;五有益: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要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对患者心理作出正确诊断,给予心理治疗,针对不同民族患者个体差异及疾病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医学教育| 网搜集整理,遵循护理程序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2. 根据生活需要做好护理 患者病后生活能力减低,尤其骨折病人,有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陪护,更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的护理,我们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不忽视每个小节的生活护理,如给病人喂药、打水、洗头、洗脚、剪指、趾甲、翻身、擦背、按摩等等。采取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不间断,经常性全面护理;掌握每个患者的生活起居习惯,不要千篇一律;一个护理方法。要因人而异做好全面护理,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 更具饮食需要做好护理 老年患者对饮食的需要更有其特殊性,如有的需要三高饮食,有的需要一高两低,或糖尿病饮食,有的老人需要半流软食等,根据病人需要、帮助病人订饭,打饭,喂饭医学教育| 网 搜集整理。使患者住院期间能吃上可口又对疾病有营养的饭菜,也是对患者极大的安慰。 2 护患沟通障碍对策 2.1 为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护士首先应在仪容仪表上给患者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仪表

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我国,一般将60—79岁称为老年期,80岁以上为长寿期。北京市2004年透析登记报告,患者平均年龄为51.1岁,其中≥60岁者占50%。了解血透患者“高龄化”的变化趋势和老年透析患者的特点,对于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有一定帮助。 一、老年透析患者的疾病特点 老年透析患者病情复杂,常合并多种全身疾病。据统计,78%的老年尿毒症患者至少合并一种慢性合病征。40%以上老年尿毒症患者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 病情变化快,由于老年人对环境适应力减弱、器官应急能力降低,可能仅仅是一个上感发烧或急性胃肠炎就会使病情急转直下。 而丧偶独居、味觉障碍、吸收不良、厌食、便秘、抑郁以及服用多种药物等原因常影响进食,导致营养不良。上述各种原因又均可降低老年透析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依从性,致使透析不充分、心血管疾病增加、感染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增加,影响老年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二、老年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 自身动静脉内瘘仍为首选。但是,老年人血管并发症较多,建立血管通路较困难,需要一个较长的成熟期,一般至少需要4—8周。对于血管条件极差、高龄危重者,可选择半永久透析双腔导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部位以颈内静脉为首选、其次为锁骨下静脉,再次为股静脉。 三、老年患者血透治疗方式的选择

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 hemodialysis,IHD)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血液净化方式,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但同时具有容量和生化参数波动幅度大的缺点。当老年患者合并多个脏器病变,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变时,采用血液动力学更为稳定的透析模式可能是更安全的。 1、CRRT(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血流动力学稳定被认为是CRRT 的主要优点。持续缓慢的超滤、清除过程,可避免短时大量超滤造成的低血压、心律失常,对于开始透析时高度浮肿,或者是病情危重,合并严重感染、顽固性心衰、严重营养不良需营养支持等情况的老年患者,能够更多地清除体内水分和毒素,维持内环境稳定;为静脉营养支持提供条件,改善重度营养不良;可清除更多的炎性介质。可将CRRT作为一种过渡治疗方式,待病情平稳后,再开始或返回HD,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CRRT 的缺点是抗凝剂的使用不易掌握,需配置大量的置换液、透析液、耗费更多的人力,治疗费用较高。 2、每日血液透析(daily hemodialysis,DHD) DHD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9年,DePalam等首次将DHD应用于临床。DHD 包括:①短时每日透析(short daily hemodialysis,SDHD),每天透析1.5-2.5h,每周6-7天,用高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②长时间频繁血液透析(long frequent hemodialysis,LFHD)在夜间睡眠中进行,每日夜间透析8h,每周6-7次。DHD可降低尿毒症患者血浆毒素的峰值,减少血浆毒素水平的波动;每天透析脱水幅度小,血流动力学稳定,透析治疗方式更接近生理性。有报道,从HD(每周三次)改为DHD后,可减少或停止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减少EPO用量,改善营养状

老年患者特点

老年期疾病的特点 一、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 一个老年人身上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据统计,老年人平均同时患有4~6种疾病或更多,如一个老年人可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颈椎病、轻度白内障、腰肌劳损等,虽然这几种疾病在人身上同时存在,但总有轻重缓急之不同,其中必有1~2种为主要的疾病,危害性大,甚至有致命性危险。 二、老年人患病易有合并症 合并症是指当患某种病时,在该病的基础上并发其他疾病。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差,对外界微生物及其他刺激的抗御能力也弱,故老年人患病时比青年人更易发生合并症。例如老年人患病时易合并肺炎,如中风昏迷时、手术后或骨折卧床时都易合并肺炎。 三、老年人发病时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 正常人体需要一定量的水分和必要的电解质如钾、钠、氯化物等,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和平衡。由于老年人身体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功能退化,器官萎缩,一旦发热或呕吐、腹泻时,很易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 四、老年人患病时症状不典型、不明显 老年人由于机体型态改变和功能降低,反应性减弱,对于病痛及疾病的反应不像儿童与青年人那样敏感。如在青少年患病时应有的高热反应在老年时却因反应减弱而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又如老年人患心肌梗塞时很少像中年人那样有剧烈的胸痛,而是几乎没有疼痛感觉或仅表现为轻微的胸闷感。。故老年人往往不能清楚地讲明自己的病痛和不适,或表达含糊。 五、老年人患病时特别是急性病时,易发生意识障碍和精神异常 由于老年人脑血管粥样硬化,脑供血不足,当发生感染、发热、脱水、心律失常等时,容易出现嗜睡、谵妄、讲胡话、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状。这是由于脑缺氧所致。有的疾病可能以突然昏迷为主要表现。 六、老年人患病发病快,易发生全身衰竭 老年人脏器储备功能低下,一旦应激,病情迅速恶化,容易在发病后迅速衰竭。所谓“老死”实际上并非无病,为原来处于勉强平衡状态的某些脏器功能迅速衰竭并涉及到多个脏器损伤所致。 七、老年人患病后恢复慢、差 由于老年人机能衰退,患病后往往不易恢复,或恢复缓慢,甚至不少疾病还留下后遗症,往往需要采取康复措施。 八、老年人患病时对药物的反应较大 老年人患病时,如用药过多或剂量不当,加上老年人本身对药物的反应很容易发生药物毒性反应,甚至因药物反应而加重病情,或使健康受到威胁。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要点 一、当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1.失落和孤独: 现代老年患者常因自己资历老、贡献大、经济好,在位时与退休后角色的反差,心里难免会产生失落感。性格就比较暴躁,顺从性较差,喜欢周围的人能尊重并恭顺他们,表现为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独断专行、易激怒、好挑剔责备他人。而有的老年患者特别害怕孤独寂寞,在住院期间,由于生活单调,与家人及外界缺乏情感交流和心里沟通,患者常常易产

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

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 一、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疾病 1、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中年期常见的慢性疾病,有近80%的人是在40岁以后发病。高血压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与精神紧张、生活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如长期的紧张、疲劳、心情不愉快;饮食中的脂肪及食盐的摄入过多;体力活动少,肥胖等因素易导致高血压。我国各省市高血压患病率相差较大。东北、华北地区高于西南、东南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人群盐摄入量、肥胖者的比例不同及气候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农村的患病率也在上升。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2、冠心病 冠心病多发生在中年,据调查,40岁以后的冠心病患病率较高,居中年人心脏病患病率之首,病死原因也居前位,一般发病脑力劳动多于体力劳动,男性多于女性,中年期冠心病的发生多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年龄引起的生理改变有关,同时还与各种生活习惯引起的危险因素有关,如遗传、吸烟、脑力劳动、紧张、饮食不当、情绪等因素有关。 3、糖尿病 糖尿病为中年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中年糖尿病的特点为发病率高,多属于2型糖尿病。 4、高血脂症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饮食水平不断升高,而运动量却降低了。高血脂症的发生在中年人群中呈上升趋势,在加上高血脂症的发生没有症状,容易被忽视,使其成为一个隐形的杀手,对人们的危害很大。容易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 5、恶性肿瘤 近几年,据国内权威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年人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年增加,同时不平衡膳食、营养过度或缺乏均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此

外过重或肥胖的人比正常或体重轻的人更容易患癌症,摄入过量的高脂肪饮食也与肿瘤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 6、脂肪肝 近几年,脂肪肝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病。曾有报道在某企业进行的一次体检中,公司里40岁以上的职员近一半患有轻重不等的脂肪肝。进入中年后,由于生理机能逐渐减退,内脏功能和代谢功能下降,若活动或体育锻炼减少,体内能量转换随之减少,过剩的脂肪易于堆积肝脏而形成脂肪肝,脂肪肝的发生与酗酒、肥胖、营养过剩或缺乏、慢性肝炎、药物、高脂血症、代谢性疾病等有密切关系。 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或进行免费的咨询,欢迎查看忆百孝心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e8218399.html,

老人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老人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有:跌倒、坠床、走失、噎食、烫伤和火灾,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资料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跌倒1次的占30%,跌倒2次占15%。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跌倒是老年人慢性致残的三大原因。 (1)常见原因 1)大脑反应迟缓。老年人视力下降、识别高低的能力差、大脑中枢对信息感受的过程减慢,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发现后在回转动作的复杂过程中失去平衡,容易跌倒。 2)姿势控制力降低。衰老使脑细胞减少,神经系统功能降低,造成生理性的姿势控制能力降低,同时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病理性姿势控制能力减弱,使姿势倾斜度增加,容易跌倒。 3)肢体协调减弱。老年人关节活动不灵,肌肉力量减弱,行走时骨盆必须侧向支持体重的那条腿,才能腾出另一条腿向前行走,当腿移动太慢,腿不能抬高,则易发生跌倒。 4)心脑血管病变。老年人因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或帕金斯氏病导致肢体活动不灵活,共济失调,稍有不慎易发生跌倒。老年人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功能没有年轻人灵敏,突然站立时,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引起头晕,也是容易跌倒的因素。 5)药物因素。老年人因为睡眠不良或心理障碍,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药,这些药有损害精神运动性功能的副作用,使老年人站立或行走不稳,

容易跌倒。 6)环境因素。居室、浴室、卫生间的布局和配置不合理,或老年人对环境不适应,也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2)跌倒的预防 1)衣服合适。老年人穿的衣服、裤子、鞋子不宜过于长大。老年人的腿裤不能太长,太长会影响行走;老年人尽量不穿拖鞋,应穿合脚的布鞋或鞋底带有花纹的防滑鞋;老年人穿脱裤子、袜子和鞋子应坐着进行。 2)环境适宜。老年人的住所应尽量减少台阶、门槛;家具陈设实用简单,尽量靠墙放,不轻易改变位置;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地方,保持明亮,不堆放杂物;老年人的日常用品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用淋浴洗澡,让老年人坐在防滑椅子上进行;用澡盆洗澡,澡盆不易过高,盆口离地不应超过50厘米,盆底要放置胶垫。 3)行走训练。训练老人在行动前先坐稳,在站稳,然后在起步行走。 4)陪伴活动。对关节不灵,反应迟钝,有自立性低血压,或服用安眠、镇静类药物,进行降压治疗的老年人,夜间尽量不去厕所。如夜尿较频,护理员提前将排便所需物品放在老年人床边,以方便老年人就近使用。小碎步态老年人行走时,必须有人搀扶或提供助行器。 预防坠床的相关知识 (1)常见原因 1)意识障碍老年人,因为躁动不安,在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中坠床。 2)在护理过程中,因翻身不当造成老年人坠床。 (2)坠床的预防

老年患者特点及疾病护理

老年患者特点及疾病护理 老年病是指老年期患病率明显增高或老年人特有的疾病,由于老年人器官组织的功能随增龄而逐渐衰退,机体的防御能力和反应性也会随之下降。老年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诊断、疾病进展、康复与预后等方面有着和青年患者不同的特点。老年人患病率高、种类多、病情复杂,如未能早期诊断、治疗及护理,容易发生并发症,失去生活能力,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期望寿命。因此,应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标签:老年患者;患病特点;疾病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出生率下降,人口迁移等使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疾病发生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生病后如何及时就诊并获得及时救治和护理,如何安全用药,都与疾病能否被尽早治愈和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对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延缓衰老、延长老年人生活自理的年限,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要,如何针对老年人的患病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现就老年患者特点及疾病护理探讨如下: 1 患病特点 1.1病史采集困难且参考价值小由于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降低,思维迟缓,因而病史采集较困难;老年人对疾病的敏感性降低,不能准确表述疾病的状况,病史的参考价值较小,故应反复确认,以免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1.2起病隐匿、症状体征不典型因老年人感受性降低,往往疾病已经较为严重,却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无法依据症状判断是何种疾病及其严重程度,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有些老年疾病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时常无疼痛感,仅出现低热、食欲减退等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能以低热、腹泻或者阵发性房颤的症状出现。癌症患者可因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而延误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机会。 1.3多种疾病同时存在因全身各系统存在不同程度老化,防御功能和代偿功能降低,容易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约有70%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由于多个系统之间互相影响,各钟症状的出现及损伤的累积效应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使病情错综复杂。 1.4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由于免疫力低下,抗病与组织修复能力差,导致病程长、恢复慢。由于各器官功能降低,且长期卧床,因而容易出现组织器官骨质疏松、压疮等多种并发症。 1.5病情变化迅速,预后不良老年病进程缓慢,病程长,疾病反复发作,对

老人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老人常见安全问题及防 范措施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老人常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有:跌倒、坠床、走失、噎食、烫伤和火灾,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资料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跌倒1次的占30%,跌倒2次占15%。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跌倒是老年人慢性致残的三大原因。 (1)常见原因 1)大脑反应迟缓。老年人视力下降、识别高低的能力差、大脑中枢对信息感受的过程减慢,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发现后在回转动作的复杂过程中失去平衡,容易跌倒。 2)姿势控制力降低。衰老使脑细胞减少,神经系统功能降低,造成生理性的姿势控制能力降低,同时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病理性姿势控制能力减弱,使姿势倾斜度增加,容易跌倒。 3)肢体协调减弱。老年人关节活动不灵,肌肉力量减弱,行走时骨盆必须侧向支持体重的那条腿,才能腾出另一条腿向前行走,当腿移动太慢,腿不能抬高,则易发生跌倒。 4)心脑血管病变。老年人因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或帕金斯氏病导致肢体活动不灵活,共济失调,稍有不慎易发生跌倒。老年人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功能没有年轻人灵敏,突然站立时,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引起头晕,也是容易跌倒的因素。 5)药物因素。老年人因为睡眠不良或心理障碍,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药,这些药有损害精神运动性功能的副作用,使老年人站立或行走不稳,容易跌倒。

6)环境因素。居室、浴室、卫生间的布局和配置不合理,或老年人对环境不适应,也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2)跌倒的预防 1)衣服合适。老年人穿的衣服、裤子、鞋子不宜过于长大。老年人的腿裤不能太长,太长会影响行走;老年人尽量不穿拖鞋,应穿合脚的布鞋或鞋底带有花纹的防滑鞋;老年人穿脱裤子、袜子和鞋子应坐着进行。 2)环境适宜。老年人的住所应尽量减少台阶、门槛;家具陈设实用简单,尽量靠墙放,不轻易改变位置;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地方,保持明亮,不堆放杂物;老年人的日常用品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用淋浴洗澡,让老年人坐在防滑椅子上进行;用澡盆洗澡,澡盆不易过高,盆口离地不应超过50厘米,盆底要放置胶垫。 3)行走训练。训练老人在行动前先坐稳,在站稳,然后在起步行走。 4)陪伴活动。对关节不灵,反应迟钝,有自立性低血压,或服用安眠、镇静类药物,进行降压治疗的老年人,夜间尽量不去厕所。如夜尿较频,护理员提前将排便所需物品放在老年人床边,以方便老年人就近使用。小碎步态老年人行走时,必须有人搀扶或提供助行器。 预防坠床的相关知识 (1)常见原因 1)意识障碍老年人,因为躁动不安,在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中坠床。 2)在护理过程中,因翻身不当造成老年人坠床。 (2)坠床的预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