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健康课例:体验成功

心理健康课例:体验成功

心理健康课例:体验成功
心理健康课例:体验成功

【活动目标】 1.明确成功的真正含义。 2.通过体验成功,激发学生进一步追求成功,树立信心。【活动内容】小学生成功心理训练。【活动形式】游戏、讨论。【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活动时间】 45分钟。【活动准备】 1.小卡片、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阅读有关成功人士的故事。【活动设想】希望获得成功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和内在本性。成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追求成功。学生有了成就感,就会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但是,由于家长、教师、同学平日观念的影响,许多同学误解了成功的真正含义,这种误解使许多学习成绩中下的同学失去自信心,认为自己不会成功。而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成功目标,才更能激励他们前进。这次活动课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明确成功的正确含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努力争取成功。所以,这堂活动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1)通过判断分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成功的含义,选取的例子都是学生平日接触到的,学生在判断的过程中,改变自己平日的观念,明白了成功并不困难,自己也是能够做到的。(2)完成两个“成功表格”。第一个表格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自己做过的成功的事,对自己更有信心。第二个表格的目的是让学生有目标地去努力,明确目标,时时督促、鼓励自己,这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3)让学生体验“失败是成功之母”,从中明白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正确对待挫折,不气馁。(4)师生互赠鼓励的话语,可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老师示范,你们跟着做。(学生跟老师做拇指与小指同向转移的动作,由慢到快。一开始做得不好,慢慢地有点儿进步了。)师:老师看到许多同学越做越好了。其实,要把这个动作做成功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只要你认认真真地去做,不断地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成功。(投影仪出示课题:体验成功)(点评:老师设置一个小游戏导入新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同时,又让学生从小游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很自然地过渡到活动主题。)二、判断分析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成功?生:成功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最后。生:我认为成功就是一件事开始做不好,后来努力,就做好了。生:做事有始有终,从开始到最后都做得很好。生:成功就像我们刚刚做的小游戏,越做越好。师: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我们给他们掌声,祝贺他们成功。师:对于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这里是几个老师和同学对成功的看法,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投影仪出示:) 1.小明学习成绩好,小刚学习成绩差,李老师认为小明很成功,而小刚是不成功的。 2.小红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某一方面做得好,就是成功。 3.小东说:“我上学期不会跳绳,这学期会跳了,就是成功。” 4.小华说:“我头脑不好使,比别人笨,是不会成功了。” 5.小军说:“我以前上课爱讲话,现在改正了这个缺点,我成功了。”生:我觉得李老师说得不对。因为小明做得好是每个学生应该做的,而小刚学习成绩差,可能是有些其他原因,不能说小刚就是不成功的。师:你回答得很好,老师送你一句话—超越自己,就是成功。(师送小卡片。)生:我认为小华是错的,他的头脑不好使,他可以比别人努力,就会有进步。师:对,他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比原来更进步,就是一种成功。老师也送你一句话-—信心十足,成功相随。(送小卡片。)生:我不同意小华的观点,小华在学习方面不好,他可以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生:小明学习成绩好,应该不骄傲,继续努力。小刚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可以帮助他,让他有进步。生:我认为小军说的是正确的。他说自己改正缺点这就是成功的,我也是这样,改正了缺点就觉得自己进步了。生:我认为小东说得对。因为小东原来没掌握跳绳这项技能,这学期学会这项技能就是一种成功。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并不是说只有学习成绩好才是成功,不是得了奖才是成功,只要比原来有进步,改正了某方面的缺点,就是一种成功,你们说是吗?(点评:通过判断断分析帮助学生正确座解成功的含义,选取的例子都是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学生在判断分析的过程中,改变自己已有的观念,明白成功并不困难,自己也是能做到的。)三、成功表格一师:现在,老师要请大家来填~张表格,把你们最近做过的成功的事填上去,这张表格

我们称它为成功表格。我做过的成功的事: 1. 2. 3.……(生填写表格,师巡视。) [1]

心理健康教育课例设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例设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 计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虎威同心小学刘黎立 第一课题:《欣赏自己》 教学目标:1、通过对学生特长的小结和肯定,以及同伴的积极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消除自卑,同时也感受被同伴欣赏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乘上火车到去旅行,好不好?不过有个条件,先请大家学习案例、阅读,回答几个问题,只要开动了脑筋,就可以去光明城旅行了。 二、课题讨论

(一)我的优势在那里?1、课件演示:火车来到第一站,站牌上一面写着“我的优势在那里”,一面出示测试表,让同学自我评评。学生填后师作简单评析,让学生初步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让他们大声说说自己的优势。 (二)别人眼中的我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二站,站牌一面写着“别人眼中的我”,一面是要求:找你的好朋友和他说说悄悄话,指出优点和不足。2、班内交流,师问:你同意同学对你的评价吗?愿意说出来吗?并对敢于说出自己缺点的学生进行表扬。3、小结后课件出示:别人的眼睛是镜子,有时比你自己更了解你。 (三)、讨论“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1、课件演示:火车- 1- 开到第三站,站牌上写着“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2、请同学介绍张海迪事迹,然后让同学谈体会。 3、课件出示几条“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站长建议。 (四)、涂涂我自己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四站,站牌一面写着“涂涂我自己”,另一面是要求:涂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并整理成档案卡。2、如有学生愿意可让他们讲一讲自己的小档案和今后的打算。3、课件出示:欣赏自己,迈向超越。(齐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一、背景介绍: 小同,男,比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比较忙,虽然对孩子的教育很关注,但是因为缺少方法,也显得无能为力。该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经常发呆,与同学相处,别人稍微触犯他,他就会报以拳脚,而且,该生对老师的教育常常抱以漠然的态度。 二、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侧面了解到他的父亲不太管教,回家时对该生所做的错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骂,同时他母亲对该生却很是溺爱,父亲的粗暴造成了他的固执和任性。另外,孩子的几位前任老师多次教育,没有什么效果,对孩子也感到无能为力。家长的批评责骂溺爱,老师的无能为力,更让孩子得寸进尺。 三、辅导过程: 孩子所有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心的反应,所以,教育要从心入手。 第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他的父亲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每周五家长来接孩子,我都要同他交流孩子在学校在家的表现,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渐渐不再那么倔强。 第二,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群众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开始,同学不愿意与他玩耍,他对老师的询问也是一

问三不答,故意装作不明白的样貌。我明白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他不愿意开口,我也不着急,而是主动与之接近,慢慢缩短心理距离,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抵触,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了。 第三,协同各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给他表现的机会。课后,多给他补习。孩子这种性格的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构成,其实归根到底是学习成绩的差导致的。学习差,父亲责骂,学习差,老师责怪,学习差,自己自暴自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多次为他带给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心,使他重新找到了自信。 第四,在班级中,给他一点职务,让他在群众中发挥作用。因为参与了班级管理,他的用心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另外,因为他的职务涉及到记录,需要写一些表述性文字,遇到不会写的字他就请教别人,或者查字典,从另一面也提高了他的学习成绩。 四、辅导后记: 虽然学生取得了必须的进步,但是却永没有结束。孩子的不良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所以要改正也肯定需要漫长的时间,中间还可能出现反复,这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爱心、耐心与信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回顾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回顾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遇到挫折时,面对新的环境与新的挑战、新的事物时大家的选择不同,产生的心理也不同。很多人会因为无法适应而产生心理压力,压力逐渐积累,严重时会造成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所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变得极其重要。为了培育大学生保持积极的、正常的、健康向上的心态,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预防大学生精神疾病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各大高校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力度,现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案例简介 ×××,女,218级×××专业学生,9月份入学当天由带班学长认领自己所带班级学生时就给学长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自信开朗,经常和同学一起玩耍,但大约11月份底,班长和学长都发现×××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在和学长的聊天中,学长了解到×××家中父亲生病住院,她正担心着父亲的病情,也在为医药费烦恼。后来在学长的建议和众多朋友的帮助下,她通过轻松筹筹到了为父亲治病的善款。12月底的某天早上,×××消失失去联系,第二天早上未回,后来当找到×××时她看上去很憔悴。当得知找到×××后,我马上去找她,并联系其家长了解情况。在与家长联系后,其母亲说×××

会这样应该是由于父亲生病的事,在父亲住院期间,她极其害怕父亲离去,每晚都做噩梦、说梦话,后来,×××同学的父亲被病魔夺去了生命,那天她突然不見了是因为夜深人静之时想到刚离世的父亲,越想越难过,最后想静一静,一个人跑出去了。在父亲去世后,她仿佛给自己上了一个枷锁,每天到很冷淡,面无表情,总是默默流泪。 二、案例处理 1.×××由于心理还不稳定,加上家中还有父亲后事需处理,我建议×××请假回家,她同意并请了一周的假。之后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找×××聊天。开始的时候,×××聊天很不在状态,问一句答一句甚至有时问几句才回答,聊着聊着就陷入了沉思。我开导她,让她不要想太多,很多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还有现在的人和事,不要再失去亲情时就变得无精打采,后来聊着聊着,渐渐的我们之间建立了某种信任关系,她也突然打开心扉,聊天过程中她流下了眼泪,从跟她几次的交谈中我大体了解到,她家庭条件非常不好,之前父亲的病又给家里造成更大压力,越发想念父亲的同时也使他自己压力很大,他觉得父亲死后家里的担子就压在她身上了。此时,我觉得,如果此时可以给她家里减轻负担,或许会对她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我为她争取到了国家助学金,并且瞩咐班委有活动尽量让他参与。慢慢的×××脸上有了笑容,班长对×××同学后来情况的反馈也让我感到欣慰。 2.当她身边的同学知道这件事后,大家对她的关爱变得更多,同学们发现她又想父亲了的时候,都会四目相视,然后赶紧转移话题,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一、案例介绍: 乐乐同学,男, 15岁,成绩一般,性格内向。在课堂上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回答问题就脸红,结结巴巴,总是担心回答不对大家会笑话。从小就胆小,不怎么跟同学玩,甚至与同桌都很少交流,人际关系欠佳,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二、原因分析: (一家庭影响: 来自于父母的爱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好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浪漫、舒畅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健康活泼 , 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但乐乐父母一心忙于赚钱,全部精力都在生意上, 小学与爷爷奶奶居住,但与爷爷奶奶之间的交流很少, 放学后他经常一人独自呆在房间里。父母只给孩子每月的生活费,不太关心他的生活。 (二学校影响: 由于与身边亲人沟通的少,在学校乐乐也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对同学冷淡,不多理睬,总是独来独往的, 所以人际关系不佳; 他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少锻炼, 造成了孤僻且胆怯的性格。 三、教育过程和心理辅导方法: 1、家校互通形成教育合力。认识到造成乐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在于沟通少,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 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氛围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性, 父母不要只顾赚钱, 要多与孩子沟通、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利用课余时间,我一次次地与乐乐的父母联系,通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 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父母就算是再忙也肯抽出时间主动陪孩子聊天, 听孩子说一些学校发生的事情。经过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 使乐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愿意和同学一起玩,口吃的毛病也得到了改善。

2、鼓励多与人交谈。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并与他制定出改变胆怯的心理计划。 3、引导交友。教师介绍班上性格外向、活跃、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和他交朋友,让他们互相交谈,共同商讨解决胆怯的办法。 4、参与课外活动。带他参与课外活动,并且让他担任一个角色。如由一个普通的参与者到当协助主持人, 或者由协助主持人变为当主持人等, 来参与组织开展活动。让他从不敢说到敢说,既增进了他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增长了智慧。 5、创造课堂发言的机会。上课时教师引导他回答问题,多给他说话机会,只要他稍微有一点进步,及时给予他肯定、表现,增加他的信心。 四、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 他的胆怯心理现象逐渐减弱, 性格方面有很大的改变, 经常见他出现在集体活动的人群中,积极参加组织活动 ; 在课堂上也积极举手,能较顺畅地发言了,口吃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学习上也进步很快,与班上许多同学成为了好朋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健康心理存在于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活动中,表现为诸多形式的乐观、理性、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 当前,全国出现了许多起学生心理偏差的事故,无论是刚刚升学的初高中生还是已经步入半个社会的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某校高中生因课业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大学生因室友关系不和投毒杀人,这些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事件值得我们的深思与重视。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学生32%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其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一、案例摘录及相应精简分析: ■典型案例一:新环境下的心理问题 高一新生晓强在去年入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多次和同学动手打架,但原因却往往是一两句不投机的话,或同学间无意的碰撞。

每次打架之后,老师找他谈话他都表示十分后悔,要彻底改正。可过不了一两天,又会出现一起新的打架事件。除此之外,他还多次不交作业,不是说自己不会,就是说时间不够没写完,或是忘了带作业本。课间或自习课上,他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若有所思;有时还紧握双拳表现出一副“ 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痛苦状…… 问题分析: 其实晓强同学种种异常表现源于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良”。入学适应不良是新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尤其在高一新生中最为普遍。从中学到高中,面对突然变得紧张的生活和学习,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有的一时间没有了精神支柱,甚至失去信心,产生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变得心情抑郁;有的遇事难以自控,便采取种种激烈的方式来发泄。 ■典型案例二:与老师冲突,形成对老师所谓的“不满” 高一学生张华为人特别直,有时候也显得有些桀骜不驯。 刚上高一的时候,课堂上的他常常不能控制自己在课堂上说话,有时候跟老师意见不一样就大声喧哗,甚至与老师胡搅蛮缠,有时导致一堂课有一半时间都在争论。按张华的观点来说,是老师们不能接受意见。最后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做更好的自己 一、辅导主题分析 自我意识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对个体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识.1自我意识从婴儿起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逐渐成熟。中学生处于人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成熟的过渡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的发展。2既往研究提示自我意识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3中小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有独立行事的能力,要求摆脱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约束,往往强调自己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如:喜欢体育的学生往往强调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学习好的学生强调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早早恋现象在小学就已经屡见不鲜。另外,由于心理并不成熟,又很容易发生盲目的反抗,稍不如意,还会出走,以证明自己的力量。常常拒绝正确的建议和帮助。如:哗众取宠;目空一切;打扮得与众不同;做一些吸烟、喝酒、打架斗殴等被禁止的行为,从而体验自己的“强大”;他们期望通过一些异样的表现吸引他人的注意或是得到关爱。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同学们认识真正的自己,全面深入的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做更好的自己。 二、辅导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有深刻的认识。 2.使学生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积极改正,做更好的自己。 3.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客观地评价他人,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地给予建议和帮助。三、辅导重点 1.使学生能够认清楚自己,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做更好的自己。 2.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客观地评价他人,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地给予建议和帮助,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做更好的自己。 四、辅导难点 学生能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用积极的行动去改变。 五、主要辅导方法 1、谈话沟通法 2、互动体验法 3、心理陈述法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06-310. 2何敏媚.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3(24) : 204-205. 3樊富珉.付吉元.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76-77.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增强自信心 一、什么叫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inferioritycomplex)指自我评价偏低。按照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自卑感在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 自卑情结是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一书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叫“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二、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塑造具备良好的心理特质的健全人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健康,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任务之一,是教师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今多元性社会文化会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主导文化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乃至抵制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如:自卑、厌学、缺乏同情心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这对我们的教育工作,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将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必须剖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创设有利的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促使他们的心理活动向有益的方向转化。 三、学生基本情况: 上个学期,我新接的班中有一位令人头疼的学生小力,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会无可奈何的摇摇头:“这个同学软硬不吃,拿他没法子。”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开学初即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上课时常与同学讲小声话,作业是经常不做,劳动时“胜利大逃亡”,教育处分毫不奏效,久而久之,老师们见了他绕道而行,都觉得他是无可救药。 心理问题与根源: 1、自尊自卑,矛盾交织 大部分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有的学生由于长期的失败经历,经常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便产生自卑心理,可是他们又非常害怕别人对自己冷嘲热讽,就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经过观察,我发现小力同学比较内向,平时除了上课讲讲小声话下课时倒不多言语,但谁触犯了他脾气将是很暴躁的。通过询问其他的同学,我才知道他的学习基础不太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却不见效,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总觉得被人瞧不起,意志消沉。每次发到考卷后,便坐立不安,下课后,故意磨磨蹭蹭晚回家,平时与大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渐渐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其他同学,担心和他们接触而受到伤害。他用自尊营造可怜的保护层,躲藏在痛苦之中。 2、逆反心理,容易偏激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对教师的简单说教,喜欢从反面思考,喜欢索隐猎奇,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因而产生逆反心理。而在小力的生活经历中,不是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就是被老师批评、训斥,被同学挖苦、讽刺。因此,他往往很敏感,抱有很大的戒心和敌意,不信任别人,一点惹不起,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教师对他进行教育,他会不理不睬,一副你能奈我其何的模样。其结果往往是成绩越来越差,学习兴趣自然减弱。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大多是不能科学地、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持无所谓的态度。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王晓琳人的心理成长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有时极易陷入“误区”,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和斗争,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甚至发展成为精神障碍。下面就我工作中发生的一典型案例,怎样做的学生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并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分析: 2015年10月中旬,一天下晚自习后,我走进办公室放书准备回家。这时听到有轻轻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班一名女同学。这名女同学平时性格内向,平时很少与我交流,我让她进来坐下。她很紧张,低着头,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有话要对我说,但又害怕不敢说。就轻轻地说:“你有什么想告诉老师的就说吧,老师经历多,看能否帮你分析一下。”在我的启发下,她终于断断续续说了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天来脑海里一直想着他,他是高一年级机械班的同学,我喜欢看他在篮球场矫健的投球,运动场上潇洒的赛跑。上课时脑海里也不由自主地浮现他的身影,夜里睡觉还梦着他。我知道这样会影响学习,我也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可总是不由自主。越想控制越难以控制,这样太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老师,我从内心里有一种负疚感。老师,我是不是早恋了,我该怎么办呢?” 洪水涨起来的时候,应当及时疏导,而不是围追堵截。否则,一旦水位涨到他们小小的心灵承受不住时,山洪便会一泻而下……最后,我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1、实属正常,无庸置疑。我告诉她:“你现在所处的阶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渴望得到爱,这些都是美好的,属正常现象。问题在于你对自己的情形不了解,就认为自己是早恋了。你自认为是不正常的,极力克制,但事与愿违,不仅无法克制淡化,反而更加铭刻于心,以致产生负疚感。青少年期,异性之间的交往大多属健康友谊型和害怕羞怯型,真正意义上的早恋实质上很少,你现在正属于这种情况,切不可陷入无谓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既影响学习,又不利于身心健康。” 2、男女有别,亲疏有度。“异性间正当的友谊当给以保护,不必遮遮掩掩,堂堂正正交往便是。切记:“男女有别,把握分寸,适度保持距离,注意场合,要拘小节,做到自尊自爱。” 3、广泛交友,开阔心胸。“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人际交往的框框内,一味地走进某一人或某一小范围,否则会导致交往过密,失去与学生群体接触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同学间的纯洁友谊,无益共同进步。我们并不反对个别交往,但更应融入集体,广泛接触,广交朋友。” 4.兴趣广泛,性格乐观。“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多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事例,下面就这些进行分析。 案例一: 学生简介:李克,成绩还不错,而且个性比较活泼,在班级人缘关系比较好,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篮球也在同龄人中也是打得比较好的.因其好动、活泼及在学生中的威望,在入学时老师也比较器重。 学生不良行为表现:刚开学一个月这几个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见到老师很有礼貌的问好;作业能及时、认真的完成;同学之间关系良好,能主动帮助他人;能较快地适应寄宿生活。鉴于他不错的表现,在班干部选举时裴田亮被选为体育委员。 但是没过几个月,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就开始显露出来:主要有:1、上课不认真。有时趴在课桌上睡觉、有时做小动作、有时开小差神游万里。2、因其学习态度不好,老师经常提醒他们,但却引来的是直接与老师顶撞。3、过分热衷于体育运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活跃在篮球场上,有时在学校规定外时间打篮球。 学生不良习惯产生的根源 1、家庭因素。都是家中的独子,因此倍受疼爱。另外家庭经济状况也是比较富裕,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家长总是尽量满足。过多的零用钱使他们有了花钱无度的个性,也是他们对什么都不是很在乎,包括成绩。另一方面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很高,把全部的希望都倾注在他们身上,所以对他们来说压力很大,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 2、个性因素。胆子大,任性,对于别人不敢做的他们敢,做事不考虑后果。听不进规劝,喜欢我行我素。 3、青少年心理因素。精力充沛,总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酷爱标新立异、耍酷、好面子。 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1、意志缺失。这两位同学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进取性,行为自觉性差,需要任课教师、班主任经常提醒才能上课认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在其他任何班级事物上也是同样漠不关心。认为班级与他无关、同学与他无关。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离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榆林高新区第三小学张旭波 摘要:7岁的赵某,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没能很好的教育他,致使孩子身上劣迹斑斑,通过心理辅导,我们给予他更多的关爱与尊重,使其重塑自信心,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单亲留守心理辅导重塑自信 一、辅导对象基本情况 学生情况介绍:赵某,7岁,一年级学生。父母很早就离婚了,母亲自从离婚后就没联系了,其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所以他和哥哥的感情很好。由于哥哥成绩一向不好,爷爷、奶奶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但因不识字,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好好的教育他,因此他行为习惯差,经常打架、偷东西,而且不按时完成作业,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那种无可救药的学生了,在班内的影响很大。上课不专心,有时候还老是惹其他的同学,故意挑起事端。 科任老师评价他自卑心强,自信心差,但是人很机灵,非常固执做错事也不会感到羞愧;敏感,自我防范性强;课堂纪律差或上课睡觉,不按时交作业;还不能批评他,一批评就跑去躲起来。同学评价他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有污秽,不怎么学习,上课爱讲话或不听课,喜欢顶撞老师,但对朋友讲义气,够朋友。 二、辅导策略与实施 1、问题分析 (1)自卑(由于父母离异造成的家庭不完整,缺乏温馨的家庭,家庭条件差,导致其出现自卑心理、觉得自已低人一等。) (2)有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自卑心理使他处处提防,以防别人伤害自已,所以对于老师过于严厉的批评教育,有抵抗情绪和行为) (3)对学习自暴自弃(家庭的不幸给其心理留下创伤,影响了他的学习,再加上父亲的不管、爷爷奶奶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他心中无明确的学习目的,

无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学习上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在学习上受的挫折越来越多,索性自暴自弃。) 2、实施措施 (1)用爱的力量把他拉向学校,防止他缀学。 因为特殊的家庭缘故,他仿佛感觉自己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多给他一些爱护,让他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慢慢忘却父母离异给他带来的“人格”上的伤害,感情上有了一定的寄托,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了感情,不至于发生缀学现象。一方面我注意观察,寻找机会亲近他,关心他,信任他,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我发现他四季衣服少、旧、破,特送给他几套衣服。另一方面借助班集体的力量帮助他,让他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了解到他和黄某是好朋友,特安排他俩坐到一起,并让黄某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帮助他。 (2)尊重他、帮助他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作为老师应该认识到单亲家庭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比起来,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已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暴自弃或嫉妒忿恨。周某某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其症结就在于自卑。要纠正他的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保护好他的自尊心,帮助他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方法: ①、在思想上开导他,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告诉他雨果曾说:苦难是“后娘”也是“慈母”,就这一点来讲他就比健全家庭的孩子,多了一笔不少的“财富”。他学习不好就鼓励他说老天对人成功与否的决断不是在起点而是在终点。 ②、注意多表扬,不“语罚”。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单亲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希望老师的赞扬,十分厌恶那些疏远、冷落责备、申斥和叱骂他们的人,因为这些人不仅伤害了他的自尊心,降低了他的声誉,而且这些人的行为还意着自已被抛弃,不受宠爱和在社会上处于半隔离状态。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评可以使他们看到希望,增强自信。在教育过程中我注意

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课案例分析 他出身工人家庭,有一个弟弟。父母对他和他弟弟在生活上管束较严,但在学习问题上对孩子们无过分要求。吴某上高中以前身心 状况良好,性格开朗而倔犟,好学上进,成绩优良,与同学关系很好;入高中后,由于班主任工作方法不当,使其受到长时间的精神刺激。 心理医生:“你不妨回忆一下,自己怎么会如此心境。比如,回忆一下哪件事情曾给你很大刺激。” 而我的父母听到了这些流言后,不加辨析,也根本不听我的申辩,就是一味地训斥、打骂。父母还勒令我除上学时间以外,一律不准 离家门一步。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苦苦熬过了高中生活。那时候,我的心情十分苦闷、沮丧,但又无处诉说,时时刻刻都感到压抑。 高中三年级下期,我感到身心已极度疲惫,经常失眠,睡着了也是 噩梦不断,这一切使我觉得生不如死,很想自杀。但我又有所不甘,我想,如果我自杀了,大家不会同情我,只会说我果真是个没出息 的人,我就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学习上,发誓要考上大学。我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为自己争一口气,也才能离开那个鬼地方和那 些小人。 吴某在作上述陈述时,表情麻木,面容憔悴,两眼无神,说话吃力,语速缓慢,但意识清楚,能有条理地自诉病史。 分析诊断: 治疗方案: 一.幼儿状况分析:王世博,女,四岁,性格内向,安静,各项 能力都均衡发展,吃饭穿衣等日常生活中能照顾好自己,但孩子对 新环境融入的比较慢,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主要表现在;1.开学入园 一直到现在伙伴很少,基本都是原来小班的伙伴;与老师之间开始不

愿沟通,在老师的引导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只能做到问了说,不 问从来不和老师说多余话;2.签到工作:孩子每天签到时,回答完老 师的问题后,都要先看一下老师,得到老师的肯定后才敢去操作, 只要是关于单个操作·提问都需要老师的鼓励及肯定,其实她的回 答和选择是正确的;3.孩子会因为家长看似很平凡的一句玩笑话闹情绪。 二.观察事例: 三.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当我们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妈妈时,妈妈说了一句看似很平常的话:“可能是因为早上孩子爸爸再给她开玩笑时说了一句,今天你去幼 儿园,我们就都到亲戚家喝酒,你就不能去了。她还惦记着,所以 闹情绪,······。”通话结束后,在询问孩子情况时,孩子 边哭边点头,害怕爸爸妈妈丢下她。利用放学接送时间,给妈妈交 流孩子近段情况时,妈妈说:“孩子胆小,出去和别的小朋友玩时,遇到有小朋友争玩具或欺负她时,孩子就只是哭,问了也不说。只 是用摇头和点头来表达;有时候回家问她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或问一些 儿歌时也不说,但在我我们不经意时会发现她一个人在表演些什么,一看到我们就停了;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遇到陌生人时就紧紧地拉 着我的衣服,表现出不愿接近的行为。不愿上学的谜团揭开了,新 的问题出现了,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在意这句话,对这句话表现出这 么强烈的反应,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缺乏安全感。 四.给家长的建议: 因为孩子内向,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在遇到新环境,新事物时需要家长做到: 1.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少批评。在日常生活中如做作业或做一些琐事时,尽管孩子做的不是很好,也要挑出好的一点来鼓励表扬她,及时给与孩子肯定,慢慢地引导,帮助孩子尽力自信心。 4.特别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表达的意思要是:妈妈爱你,不会离开你,你是我们的心肝宝贝儿等,一些亲近感情,建立安全感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事例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事例 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过渡时期,很多心理问题都在这一时期产生萌芽或得以发展,密切关注孩子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孩子一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班学生丁烽根,学习成绩优良,但学习习惯非常不好,对自己不能做到严格要求,做事比较散漫。课堂上虽然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小动作特别多。课后作业完成比较快,但质量不高。 通过我对丁烽根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丁烽根是一个内心回避失败的动机十分强烈的孩子。回顾自己以往对丁烽根的教育,我总是带着情绪去进行说教,孩子内心感到十分反感,当然更不用说接受并改正了。针对他的问题,我多次与他的父母进行沟通,了解了他在家的一些情况,我更加确定了之前的猜测,并得出结论,我以前对他的教育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所以对他的心理教育效果很差,比如当丁烽根犯错的时候,我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错误上,并且对他的错误进行直接的批评,孩子逆反心理特别严重,在对孩子不断说教的过程中强化了孩子的失败体验,让他较少地体验到自豪感和满足感。我通过对学生规避失败的学习动机的观察发现,很多成绩优秀的“优生”并没有因为学习而体验到很多乐趣,而是处于一种过度紧张状态,他们既要认真地学习,又要课后做大量的复习工作,他们有些并不是为了提高自己,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优生地位,害怕自己退步而被批评,而不是为了充实知识,因此这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不断下降,把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外界因素,而很少采取积极的行动去争取成功,被动地等待失败。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取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因此要想改变回避失败的学生的现状,需要从改变教师的人才观入手。我首先更正自己和家长的观念,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与家长达成了共同的培养目标:不再一味关注丁烽根的学习成绩,而是关注他的学习体验以及掌握的学习方法;给他设立合理的目标,让他充分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成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是人们都不可避免的。 2、学会运用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能承受挫折,并在挫折中奋起。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放录像) 我校一名初一女生冰,活泼向上,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各科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板书时,冰的同桌浩不停地拉址她,冰忍无可忍,对浩说:“请你别吵,用心听课。”老师顺着声音用责备的眼光盯着冰,并说了句:“你,怎么变了?”一向自尊心很强的冰心里极不好受。从此以后,冰一看见老师就远远地躲开了,她怕上语文课,看见语文课本就有一股莫名的火气。渐渐地,冰心的挫折感愈严重,致使语文成绩一落千丈。 冰因为承受了老师误解的挫折,导致成绩下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避免挫折,事事顺利呢?引出课题,今天讨论:[人生难免有挫折] 什么是挫折呢?挫折是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里状态是由于人有各种需要不能满足,愿望和目标没有实现所造成的。请问:同学们有过类似的心态吗? 二、说挫折 1、老师设置表格,引导学生谈挫折。(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学生能否说起来、活跃起来,是关键)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请根据这两栏表,自由谈论。谈论方式:可以自言自语,也可以与同桌同学交流或小品表演。

我遇到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是。 我受挫后的心情、表现。 2、学生自由讨论后,举手发言或作小品表演。 3、老师归纳: ①心中愿望不能实现;②父母不理解你;③与同学相处不好; ④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或是亲人猝亡、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学习困难、升学落榜、事业失利等。 唉!人生可能遇到这么多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而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并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那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 三、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 遇到这些挫折,“我”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同学们能否积极出主意,是关键。)我们先回到我刚才放的一段录像:冰因被教师误解受挫事例。请问:1、假如你是冰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冰走出困境。 小结:同学们非常聪明,与老师的想法大致相同。请看老师是怎样帮助冰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放录像)冰之所以能走出困境,是因为她掌握了战胜挫折的最基本的方法: 冷静对待 自我疏导 请求帮助 积累经验 其实,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这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一些方法,也是摆脱困境、战胜挫折、变失败为成功的秘诀。那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下面就请刚才谈了挫折的同学说一说: 2、“我应该怎么战胜自己的挫折呢?并请同学们帮帮忙?”能否提出更好建议?(提示:可以运用刚才四种方法,还可以借鉴其它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案例

用心灵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班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与发展,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鉴于此,班级的管理就尤显重要,特别是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班级管理就更成为不容忽视的大问题。那么,该如何管理好班级呢?本人认为,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应注重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注重情感教育的培养 “没有爱,就没有了教育,”情感教育最深层的含义就体现在一个“爱”字上,又以这个“爱”字扩展为爱事业的情感和爱学生的情感。班主任注重情感教育的培养,就是要加强爱事业和爱学生两方面的培养。 爱学生情感的培养,苏赫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最主要的东西”,爱学生是班主任必备的心理情感,只有爱学生,才能把这种情感生发的思想、语言、行为等传导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共鸣。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把真挚的爱奉献给学生,做到对全体学生公证一致,不偏不倚,无论亲疏、好差优劣,都一视同仁、阳光普照,让学生在无私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这样,班主任就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打开通向学生心灵的渠道。 二、注重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过程,如何诱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与激励。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苏赫姆林斯基对此有过深刻的论述:“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在于使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作为班主任就更应该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现在的中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和肯定,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肯定和认可学生的价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重要。特别是后进生,他们的自尊心更强,对外界的刺激更敏感,内心深出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因此,班主任不能在学生有过失时伤害学生,应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善意的批评,以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取得进步。班主任要抓主一切机会赞美学生。每位学生都有一种引人注意获得赞美的天然欲望,作为班主任,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赞美,使每个同学都充分感受到自己的长处,从而使他们找回改正。 三、管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决策与管理能力 当代的中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独立思考能力逐步增强,对班级工作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决策意识和管理意识,传统的家长制、一言堂式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现代教育的要求,为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建设良好的班级体,班主任应注意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的决策和管理,使学生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养成尊人律己,奋发勤学的好习惯。让学生参与班级重大问题的决策学生直接生活在班级体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比班主任更了解班级的情况,学生提出的见解更切合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心理,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培养一批出色的班干部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先要培养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班委会委员、科代表、组长,这些干部中最关键的是班长。班长其实就是一位小班主任,班里的纪律、卫生、学习等常常由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一天下午放学,我刚走回办公室,俩名同学气喘吁吁地跑上楼来,“老师,张然和李宇在三楼打起来了。”我快速跑到三楼,两人已被值班老师拉开,抑制住心中的怒火,我让他们回到教室。看来的宋某“浑”劲又犯了。我把他俩叫到教室,看着宋某的样子:一条腿直着,一条腿曲着,偏着头,眼睛总是极不友好地斜视蔡某某,一付满不在乎的样子。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此时,对于张然李宇来说,任何语言都听不进去,都不在乎,甚至激起他的逆反心理,往偏激处想,现在解决问题,不但起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师生之间的关系会弄得很僵。根据以往的经验,需要“熄火”,即:“冷处理”,使那躁动的心恢复平静。正好有家长来拿作业,我让他们先自思己过,大约过了10分钟,我漫不经心地问:“说说吧。”他看看我,又看看蔡某某,沉默了一会儿,“老师,李宇跟我有仇,他嘲笑我,对我翻白眼,还踢我。”我看火候已到,就问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闪烁其辞,总是别人招惹他了,而从不谈及自己有什么错误。不断在振振有词地“陈述”他的道理:“李宇踢我,我才打他的。刚打两下就让老师拉住,他也打我了,我们俩扯平了。您怎么不说他呢?”听了这一番“解释”,谁都知道主要问题就出在张然身上,可他就这样不讲道理。我并没有急于和他要出个“子丑寅卯”来,我风趣地说:“你很聪明么!我还没开口你就知道我要问你了。”“您不要拐弯抹角了,直接说吧!”他很不满地说。“我不想冤枉你,到底是谁先动手打人的?请你准确地回答。”我较严肃地说。“是我先动手的,就打两下,但他不踢我我能打他吗?”他还挺委屈的。我心平气和地说:“李宇踢你是事实,你打人也是事实,那为什么不问个青红皂白就动手打人呢?按照你的理解,碰着你就是和你有仇,那还有谁敢和你玩。”我偷眼看了他一眼,他欲言又止,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这是他“认输”的信号。接着我们又谈了一些内容,我特意给他指出打架的危害性,首先伤害了同学的身体,其次影响了同学们的正常活动,最后还会破坏集体荣誉。 【分析】张然母亲对他比较纵容,父亲长期不在家,孩子缺乏管教,比较自我。在思想上,行为偏激,凡事斤斤计较,爱挑剔别人的毛病。如果,我不问青红皂白狠狠批评他一顿,那么面对我的将是一个小“刺猬”。他会一句话都不说,问急了还会和我对抗。像张然这样的孩子的成长太过一帆风顺。他们是最顽劣、最具生命活力的儿童(也往往是最具有教育价值的儿童),往往也是“问题多多、伤痕累累”的。对待他们,如果老师秉持的是“动辄得咎“的教育原则,那么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 【措施】通过这件事,我认为“问题”同学和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时,可以试着用这样三个步骤来解决,即:“冷处理”,使躁动的心恢复平静;断是非,使他们得到公正的对待;谈感想,使肤浅的认识得以深化。有时老师由于急躁的情绪或一时不冷静会说出一些过火的话,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咱们班有了你算是完了,你不会有出息的!”“你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别念了吧!”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教师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良言一句三动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孩子的心灵更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 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了,就应该原谅,而不应总挂在嘴边。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学生心里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这样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时间久了,教师的威信也没有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过渡时期,很多心理问题都在这一时期产生萌芽或得以发展,密切关注孩子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孩子一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背景:我班学刘存福,男,学习成绩优良,但学习习惯非常不好,对自己不能做到严格要求,做事比较散漫。平时作业本上经常有大片的污渍,与他隽秀的字迹十分不符;同时刘存福的课堂常规很不好,上课总是做小动作,不积极回答问题。而且更让人头疼的是,老师怎么说都不管用,刘存福仍然我行我素,好像丝毫不受老师、家长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干预策略:通过我对刘存福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他是一个内心回避失败的动机十分强烈的孩子。回顾自己以往对他的教育,我总是带着情绪去进行说教,孩子内心感到十分反感,当然更不用说接受并改正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更加确定了之前的猜测,并得出结论,以前的教育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比如当他犯错的时候,我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错误上,在对孩子不断说教的过程中强化了孩子的失败体验,让他较少地体验到自豪感和满足感。我通过对学生规避失败的学习动机的观察发现,很多成绩优秀的“优生”并没有因为学习而体验到很多乐趣,而是处于一种过度紧张状态,他们学习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优生地位,而不是为了充实知识,因此这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不断下降,把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外界因素,而很少采取积极的行动去争取成功,被动地等待失败。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取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因此要想改变回避失败的学生的现状,需要从改变教师的人才观入手。我首先更正自己和家长的观念,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与家长达成了共同的培养目标:不再一味关注他的学习成绩,而是关注他的学习体验以及掌握的学习方法;给他设立合理的目标,让他充分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取得成绩后及时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意识到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