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培智数学第五册教案

培智数学第五册教案

培智数学第五册教案

培智数学第五册教案

万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数学第五册P.29

?【教学目标】

?一、智能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万以内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迁移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2、提供讨论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连续退位,正确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直接说得数

?10+3= 10+4= 10+2= 10+5= 10+6=

?10+9= 7+10=8+10= 9+10=

?(2)直接说得数

?13-6= 16-7= 12-4= 15-9=13-8=11-7=

最新培智六年级数学教案上五

认识元角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取币等现实情境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生参与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模具:元角分 教学时数: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的红包啊?红包里面装的是什么呀?(钱)钱的作用可大了。老师啊,今天也准备了两个红包,里面也装了一些钱,老师啊打算把这两个红包奖给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得到它?那就好好表现哦!

小朋友,每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硬币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师:小朋友真聪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部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上的数学知识。 二、认识单位“元、角、分” (一)认识1元 (课件1元纸币)师: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吗?,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出来是1元的? 小朋友看,1下面有两个汉字(壹圆),壹是大写的数字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咱们现在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课件旧版1元)这是1元吗?你这么知道的?像这种是旧版的1元人民币,咱们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二)认识1角 师:小朋友再看,下面这张是1元吗? 啊?1角呀!这儿不是明明有数字“1”吗?为什么不是1元? 哦, 1后边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字(角),你们看得真仔细!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课件出示)1元和1角,尽管都有1,但是单位不同,差得可就远啦! (三)认识分 师:小朋友再来看,这是一枚硬币,硬币都是用金属做成的。 谁来当小老师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这枚硬币啊,是多少

培智班数学教案Word版

教学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0以内个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数序,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3、教学生认识教科书上所画动物和物品,培养和训练学生看图填数,看图说意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能会写读,写数字10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 2、使学生了解1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4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挂图,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小猫的头像 学生回答: 教师:那现在黑板上有几只小猫的头像啊? 学生:一只 2、教师出示第二张图片:一只小燕子 教师: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 学生:燕子

教师:那老师手中有几只燕子啊? 学生:一只 3、教师问学生:刚才老师给大家看的都是数量几个的啊? 引导学生回答:1 4、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看图学习P17 二、学习写数字1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田字格,教学生书写:只占田字格四分之一。先出现空心字,空心字里面的箭头,表示起笔落笔,田字格的虚线字,让学生描线写,然后再用田字格独立书写 三、练习 学生自由在作业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及时进行呢纠正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数字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2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2 2、使学生了解2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2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1的物品,让学生回答: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问学生这个数读几?1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 二、新授 1、教师出示一个盘子,里面放上一个苹果,问学生:里面是什么啊?有几个? 学生观回答 2、教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3、教师把两个苹果放在一起,问学生是几个? 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一五角星,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5、教师再添加上一个,问学生有几个?

培智四年级上册生活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直与弯 直与弯(一) 教学内容:直与弯(一)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线与弯的线。 2、学习区别直的线与弯的线的方法。 3、用生活中的辅助工具(如书棱、杯盖)画出直与弯的线。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线与弯的线。 教学难点:学生能区别生活中直的线与弯的线。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1)请学生观察图片里面的铅笔和香蕉有什么不同? (2)学生个别回答。 (3)你猜对了吗? (4)小组讨论。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铅笔是直的,香蕉是弯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直的线和弯的线。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直的线和弯的线。 (1)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直与弯的线。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直与弯的线,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3、让学生用生活中的辅助工具画出直与弯的线。 (1)学生用尺子画出直的线。 (2)学生用杯盖画出弯的线。 (3)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给予评价。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三页的练习。 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 五、总结品尝: 六、板书设计: 直与弯(二) 教学内容:直与弯(二)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面与弯的面。 2、学习区别生活中直的面与弯的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直的面与弯的面。 教学难点:学生能区别生活中直的面与弯的面。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 2、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内容:直的面与弯的面。 二、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课本图片 (1)请学生观察图片,小熊想:“前面有两条路,哪条是直的,哪条是弯的?” (2)学生个别回答。 (3)你猜对了吗? (4)小组讨论。 (5)教师请小组说说自己组讨论的结果。 (6)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认识直的面和弯的面。 2、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图片中直的面和弯的面。 (1)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直与弯的面。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直与弯的面,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五页的练习。 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 五、总结品尝。 六、板书设计:

培智数学教案上下特教12-4班董乐琪

培智学校《上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是位置与顺序学习中的一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对象为一年级中度智力落后的学生,共8名,其中3名学生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三人中有两人课堂表现积极活跃,另一人的表达欲望不是很强;2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障碍,有表达的意愿,在帮助下能进行简单表述;1名唐氏综合征的学生,给予刺激后可以做出简单的表述;2名认知和表达都有困难,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能仿说但遗忘较快。 三、教学目标 1.轻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中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基本上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3.重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内容。 4.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养成摆放物体有序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辨上下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四幅含有树的图画,太阳,苹果和小花的图案若干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揭示上下 在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在大森林里住着一位树爷爷,他善良慈祥,待人友善。在森林里有很多的好朋友。今天啊,是树爷爷的生日,于是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为树爷爷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有谁来了,好不好?有谁来为树爷爷过生日了啊?(指着多媒体课件上的小动物)噢有小鸟,还有小兔子。那么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观察力,看那位小朋友眼睛最亮。请小朋友观察下它们站在哪里?等下老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小鸟在上面,小兔子在下面),那么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上下”。 2、探究新知,理解上下 a.认读上下,认读并领读说出小鸟在上面,小兔在下面(积极的同学已经会说了小鸟在上面,小兔子在下面,帮助中间的同学指引他们说出答案,最后重复答案让全班跟读小鸟在上面,小兔在下面,让程度较差的同学能够说出这部分内容)。 b.认识上下,教师举例教室内的一个上下关系,比如灯在上面,桌子在下面。之后让同学们自己举例身边的事物。(适时的给予一定的指导,并让每个同学都有举例的机会,针对具体的例子来具体辅导)。 c.区别上下,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有家里的客厅,卧室,冰箱里摆放的食物,还有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等等(让同学能具体分辨出物体的位置上下关系)。 3、巩固练习,进一步体会上下 a.动手摆一摆上下,同桌两个人为一个小组,两人发一张树的图画,还有太阳、苹果和小花,让同学们自己完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看程度好的同学给他们鼓励,中度的同学告诉他们太阳在上面,小花在下面,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程度较差的同学要特别辅导,非常清楚的说出太阳在上面,指出太阳和图片的上面的位置让他们自己动手贴到对应的位置,如此完成整幅图画)。指导完毕后鼓励全班同学,让同学们自己给自己鼓掌表扬。 b.听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来,全体小朋友,拍拍手,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检查学习上下的效果并锻炼孩子的运动和反应能力)。 4、总结

(完整)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复习5以内的加法

培智一年级数学教案复习5以内的加法 教案说明: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数学》(第一册)《10以内的加法》这一单元中的《复习5以内的加法》,适合培智一年级学生。 复习5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的加法,巩固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2.通过理解图例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思,锻炼看图知意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用学具计算加法算式,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4.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4以内的加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谁来和我们一起学习?(课件出示) 二、探索新知 1.看图知意 黑猫警长给我们带来了三个盒子,我们先打开第一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面是什么?(课件出示)(训练C组的学生说“盒子里面有玩具汽车”,训练D组的学生说“玩具汽车”。)

红色汽车有几辆?(训练C组的学生说“有3辆红色汽车”) 蓝色汽车有几辆?(训练C组的学生说“有1辆蓝色汽车”) 那一共有几辆汽车呢?(训练C组的学生数数并说“一共有4辆汽车”)有3辆红色汽车,1辆蓝色汽车,一共有4辆汽车。你能再试着说说吗?(A组学生说,引导B组学生说) 那用一个算式怎么表示呢?(训练A组学生说) 是3+1=4,你能读读这个加法算式吗?(训练C组自己读算式,训练D组跟读算式) 这里的3指的是谁呢?1呢?4呢?(训练B组的学生说) 2.动手操作 现在打开第二个盒子,是一个加法算式,你会读吗?(训练C组自己读算式,训练D组跟读算式) 我们来摆一摆这个加法算式,你想怎么摆?(训练A组的学生说)(课件演示)先摆2个,再摆3个,一共是5个。 下面,由我们小朋友摆一摆了,就像老师这样摆,能吗? 先用雪花片摆一摆,摆完以后说说这个加法算式。(学生动手操作)3.课堂休息 你们知道黑猫警长是干什么的吗?现在我们来听一首歌,名字叫《黑猫警长》。(听歌) 黑猫警长是森林卫士,抓坏人,保护森林。 4.课堂小结 这就是我们所学的5以内的加法算式,我们一起读一读我们所学的加

特殊教育课件-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二年级(2)班数学教案 1和2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感受并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2、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 3、让幼儿在游戏中能用实物来表示1、2。 二、活动准备: 1、1、2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小棒小鸭图片。 2、二个框子上面分别贴有小棒、鸭子的图片。 3、数字宝宝卡片1、2幼儿人手一套。 三、活动过程: 宝宝,宝宝拍拍手,宝宝,宝宝拍拍腿,宝宝,宝宝坐神气。 (一)、活动导入:用儿歌引出课题: 宝宝们,今天老师啊,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听呀。(想…)那宝宝的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听完儿歌后告诉老师你都听到什么。 教师唱儿歌:“数字宝宝1和2,1像小棒细又长,2像小鸭水里游,”。宝宝们,刚在儿歌里面听到了什么呀?(幼儿自由说)。我们的数字宝宝长什么样呢?今天老师请他们来我们这做客了。宝宝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像儿歌里唱的那样像小棒和小鸭啊。现在老师就来请出数字宝宝了。 哇!数字宝宝出来啦! (二)、活动开始: 1、请出1、2大数字卡和小棒小鸭的图片,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宝宝们,看看老师现在手上拿的呀是数字宝宝的图片,这是1,问:是什么呀?(幼儿一起说1,或者请单独宝宝说说); 举起2,这是2,(请单独幼儿说是什么?); 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跟这些图上长得一样啊?(嗯…)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现在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宝宝图片,宝宝们一起跟老师大声念出来啊。(一开始跟老师一起,中途老师可以试试不念。)宝宝真聪明,表扬说的宝宝。 3、感知数字: 1表示什么呢?老师觉得1可以表示一张椅子,还可以表示一个大电视机(从班上的东西来举例);让幼儿说说。对说的宝宝进行表扬。 拍手游戏:宝宝们,老师现在要跟你们做个游戏。说1拍(手),说2拍拍。老师先进行示范再跟幼儿一起。 (三)、游戏:送数字宝宝回家 宝宝们,看老师呀这有两个框子,上面呀,贴着小棒、小鸭图片,你们手里拿着数字宝宝,现在数字宝宝要回家了,把1送给小棒,2送给小鸭吧。 教学反思:在观察书中的插图时,我尽量的引导孩子仔细,并且有序的观察数数,进而感知1、2数序。比如:数“1”时,有人数出一只大象,这我并不奇怪,可之后孩子们的一些细致发现让我很高兴也很意外。一片天、一片绿草地、一位女老师、一个扎两个小辫的女孩儿、一只黄颜色的小鸟等等;在数“2”时,有人数出两头犀牛、两个男生、两个女生、两个书包、两根木头柱子等等; 在教学写1和2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数字的特征,把每个字关键点讲出,用简短的话帮助孩子记忆,比如1的教学:1像小棒斜着放,帮助学生找准1的位置。再如2的教学: 2字像小鸭,圆圆的脑袋碰上线,长长的脖子斜下来,平平的身子碰下线。关键点讲到了,学生也乐学。巡视下来,学生的书写还是不错的。接着告诉孩子们书写的时候要顶天立地写满格,把字写得满满的。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还是比较好看。 3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3. 2.了解3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认识“<”,掌握3的组成.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智班数学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教学内容:10 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在1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0以内个数 2、掌握10 以内数的数序,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3、教学生认识教科书上所画动物和物品,培养和训练学生看图填数,看图说意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10 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能会写读,写数字10 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1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 2、使学生了解1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4 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挂图,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小猫的头像学生回答: 教师:那现在黑板上有几只小猫的头像啊? 学生:一只 2、教师出示第二张图片:一只小燕子教师: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学生:燕子 —?八、、J 教师:那老师手中有几只燕子啊?学生:一只 3、教师问学生:刚才老师给大家看的都是数量几个的啊? 引导学生回答:1 4、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看图学习P17 二、学习写数字1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田字格,教学生书写:只占田字格四分之一。先出现空心字,空心字里面的箭头,表示起笔落笔,田字格的虚线字,让学生描线写,然后再用田字格独立书写 三、练习 学生自由在作业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及时进行呢纠正 四、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学习数字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2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2 2、使学生了解2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2 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1 的物品,让学生回答: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问学生这个数读几?1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 二、新授 1、教师出示一个盘子,里面放上一个苹果,问学生:里面是什么啊?有几个?学生观回答 2、教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3、教师把两个苹果放在一起,问学生是几个? 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一五角星,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5、教师再添加上一个,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数字2 6、教师带学生观看教科书,认识数字2 三、课堂练习 1、教师教学生学写数字2,要注意写2 时候拐弯时要注意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写法

培智一班数学教学教案

第一课:比长短、比高矮 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感知长和短,知道有比较才有长短之分。 教学难点: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挂图、吸管、饮料瓶、杯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 联系生活比一比。 二、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

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三、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四、拓展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 【篇一:培智数学教案】 杭州市新苗学校(数学)教学设计(1) 杭州市新苗学校(数学)教学设计(2) 设计人:丁帆帆 【篇二:培智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18课时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的例12,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1~ 3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 2、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具、学具准备:例12的实物图,6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

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 口诀了?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1、准备练习。 6个6个地加,一直加到36。 让学生口算,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提问:12是几个6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3个6相加是多少?(18) 5个6呢?(30)6个6呢?(36)2、教学例12。 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蝉先用纸盖起来)。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 (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板 提问:(1)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口诀表示什么意思。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有6句)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

培智一班数学教学教案

培智一班数学教学教案 第一课:比长短、比高矮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感知长和短,知道有比较才有长短之分。教学难点: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挂图、吸管、饮料瓶、杯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 联系生活比一比。 二、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 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三、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四、拓展 1、“想想做做”第一题。 (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 (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 (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 (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

培智数学第十三册教案

第十三册数学学期备课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复习;乘数是-位数的乘法;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总复习。在四个教学单元里,共安排了十九个综合练习和两个单元复习。 【教学重点】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笔算乘法的教学。 【教学要求】 1.掌握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的笔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3.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具和学具】 1.口算练习卡片。 2.计数器。 3.案秤、天平。 4. 课件。 5绒板。 【课时安排】

一复习………………………………………………………………..3课时 二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42课时 1.一位数乘两位数………………………………………………….12课时 2.应用题…………………………………………………..……. ..6课时 3.一位数乘三位数………………………………..………….8课时 4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7课时 单元复习……………………………………………………. 3课时 机动时间6课时 三、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36课时 1.两位数乘两位数…………………………………..……12课时 2.两位数乘三位数…………...……………………………. 6课时 3. 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 4被乘数中间、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5课时 单元复习…………………………………………………. 3课时 机动时间6课时 四、总复习……………................…….....................5课时 【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6名智障学生,根据智力障碍的不同程度,把他们分成A、B、C三组。A组学生3人,分别是王星懿、刘海峰、杨凤山,他们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将强;B组学生2人,是刘伟、方长顺,他们有一定的言语交流能力,自己的观点能较好的完整表达出来,但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差,课堂上

培智生活数学教案(1)

《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不进位加法》 学科:生活数学年级:八年一 【教学内容分析】:本篇教学内容选自生活数学校本教材八年级“小数的计算”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位以内整数的加法,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法之后进行的(小数的整数部分在千位以内,小数部分为十分位和百分位)。此部分内容已经进入到小数的运算阶段,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学习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本节是小数运算的起步,也是为未来学习一位小数不进位加法做铺垫。 【学情分析】:班级一共13名学生,年龄在14岁至18之间,其中智力障碍学生5名,自闭症学生6名,唐氏综合症学生2名,根据学生的听理解能力、生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将学生分为A、B、C三类。 A类学生:3名学生(张同学、杨同学、王同学)。理解能力相对较强,对小数读写法都比较熟练,能够熟练使用竖式进行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当然个别A类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对应位不准确的情况,但是老师稍作提示便可以马上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跟随老师的思路,保持一定的注意力,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 B类学生:6名学生(孔同学、但同学、于同学、王同学、郭同学、高同学)。理解能力相对稍差,对小数的读写需要一定的提示,在使用竖式进行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为十分位的小数不进位的加法运算过程中,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才能对准各个部分,完成计算。B类学生很少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在课堂上难以跟随老师的思路。 C类学生:4名学生(吴同学、姚同学、韩同学、张同学)。四名学生不能独立对小数的进行读写,张同学是自闭症孩子,与老师几乎没有语言上的交流。【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A类:列竖式计算整数部分为0的不进位加法。 B类:列竖式使用计算器计算。 C类:经提示使用计算器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授整数加整数的计算规则,利用黑板进行竖式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列竖式进行计算,并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培智数学教案

培智数学教案 【篇一:培智数学教案】 杭州市新苗学校(数学)教学设计(1) 杭州市新苗学校(数学)教学设计(2) 设计人:丁帆帆 【篇二:培智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18课时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的例12,完成第27页的“做一做”和练习 八的第1~ 3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 2、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 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用6的乘法口 诀正确求积。 教具、学具准备:例12的实物图,6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 习 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 口诀了?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1、准备练习。 6个6个地加,一直加到36。 让学生口算,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提问:12是几个6 相加得来的?(2个6相加是12) 3个6相加是多少?(18) 5个6呢?(30)6个6呢?(36) 2、教学例12。 教师出示蝉图(图上共画6只蝉,第一次先露出1只,其它的蝉先 用纸盖起来)。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1只蝉) (2)仔细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1只蝉有6条腿) (3)1个6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图的下面 板

提问:(1)2只蝉共有多少条腿?怎样列式?(待学生回答后,教 师板书: 6的乘法口诀前两句咱们已经编出来了,后面几句,同学们试着自 己编好吗? 教师陆续露出3只、4只、??、6只蝉,每增加1只,让学生试着 把书上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订正后,教师把乘法算式和 相应的乘法口诀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每句乘法 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提问:(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有6句) (2)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3)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 (后一句比前一句多6) (5)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 快的 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 五六三十,30-6=24, 四六二十四。 4、熟记口诀。 (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 (3)师生对口令。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27页上“做一做”中的练习。 教师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摆了一个六边形,要求学生也用小棒动手 摆1个六边形。提问:(1)你摆的六边形用了几根小棒?(6根)摆3个,摆5个,摆6个呢? 你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它的得数?(用6的乘法口诀得出来的) 2、 做练习八的练习。第2题,让学生先算出得数,再让学生看一看每 一栏的两个题目的联系。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是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比如说:2的 乘法口诀就有两句,3的乘法口诀就有三句,依此类推,一直到9的 乘法口诀,肯定就有九句。是几的乘法口诀,每相邻的两句乘法口 诀的积就相差几。) 第19课时 6的乘法口诀(交换被乘数和乘数)

培智数学第九册教案

第九册数学学期备课 【教学内容】 两步计算式题(一),万以内数的认识,千米、千克的认识、万以内的不进位加法,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两步计算式题。 【教学难点】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百以内的 两步计算式题。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知道相邻单位之间的 十进制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重量单位“千克”,并初步建立 “千米”“千克”等长度或重量的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的计 算法则,熟练的计算万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5.使学生明确“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含义,正确解答求比一个 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 6.使学生基本掌握弹性教材中多位数用作各种标记的作用,会按 数字的排列顺序读生活中常用的各种标码。使部分学生初步认

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并知道相邻单位间的 十进制关系;初步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四位一级的计数法; 能按级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具和学具】 立式计数器、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数位顺序表、中国地形图、0~9的数字卡片、挂图、三角形卡片、小棒等。 【课时安排】 一复习……………………………………………………..4课时 二两步计算式题(一)………………………….7课时 三万以内数的认识……………………(共24课时) 1.三位数………………………………………………………7课时 2.四位数………………………………………………………9课时 3.比较数的大小…………………………………………..4课时 4.单元复习………………………………………………….2课时 (机动时间2课时) 四千米、千克的认识……………………………….7课时 五万以内不进位加法………………….(共16课时) 1.口算……………………………………………………………3课时 2.笔算…………………………………………………………….5课时 3.验算…………………………………………………………….2课时 4.单元复习…………………………………………………….4课时 5.实践课………………………………………………………..2课时

培智学校实训班数学——《分类》教案.doc

启智学校2016 学年(一)数学学科教案 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实训班授课时间2017.6.12;2017.6.14 课题分类使用教材自编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五名智障学生,其中一名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计算能力较好,能较好地理解上课内容,需重点培养;其中两名学生计算能力稍差,需多加辅导;最后一名学生主动性较差,理解能力也较差,需多给予关注和鼓励。 引导学生观察超市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类以及分类的意义 目标 通过观察超市实物的摆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使用教具课件、水果、球、日用品、学具袋、货架、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感知什么是分类 情境导入,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1、CAI 出示:中百超市外景图 2、CAI 出示:经过分类摆放整齐的超市两次 提问: 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1)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仔细观察,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呢? 3、揭示课题:像这个超市这样摆放物品,我们就叫分 类!(板书课题) 那么分类有什么好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分类,下面我 们就共同来学习!让我们再去逛逛第二个超市。 二、通过比较,明确为什么要分类 1、CAI 出示:物品交错摆放的超市 实物展示,帮助学 2、提问: 生更好的认识分类 的重要性(1)仔细观察,看一看它在摆放上与第一个超市有什么 不同?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2)那你更愿意逛哪一个超市呢?为什么 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那到底你怎样分

培智五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五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 教学目标: 1、培智五年级数学教案 2、培智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3、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想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思考、回答并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完成第8题。 (1)、让学生完成前两个问题。然后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再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完成第6题。夺红旗比赛并评比优秀。 4、引导学生完成第7题。学生看图思考并独立完成。 三、拓展应用 1、补充拓展性练习。 (1)、妈妈分苹果;分给家里每人1个后还剩1个;如果每人分2个;还少2个;家里有几个人?妈妈拿来几个苹果? (2)、盒子里有一些饼干;它们的块数比20多比30少;如果把它们平均分;那么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的块数同样多。你知道盒子里有多少块饼干吗?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了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再组里交流一下。 2、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9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第8题。 (1)、出示情境图;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完成练习。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三、拓展应用 1、补充拓展性练习。 (略)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教师指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五年级(上)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实用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辅读学校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以人为本,由浅入深,从低向高,最大限度地补偿智障学生的缺陷,挖掘其潜能,帮助他们生存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一名半自立于社会或自立于社会的人。 二、学情分析: 从上年级的数学教学情况和上学期的素质检测情况来看,我班14名学生中,学生的计算能力仍然是制约他们发展的瓶颈,在遇到具体实际问题时,学生不会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眼前的困难,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去解决,这种现状有待于在新学期里得到改进。 本学期,我决心克服焦虑、浮躁的心态,静下来,沉下去,稳打稳扎,稳步推进,不贪大求全,不贪多图快,针对学生的智力和现有水平,因人而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数学素养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三、教材解析: 本学期,我班继续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实用数学》教材第九册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实地体验等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通过逼真的模拟训练,大量的反复练习,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本学期共4个单元8课,第一、二单元“比较”共4课,第三单元“20以内的加减法”共4课,第四单元“总复习”。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厚薄、快慢,会比较,会选择,会按要求排序。 2、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在生活中进行运用。 3、掌握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能用语言描述图片或具体事件含义,并列出计算算式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厚薄、快慢,在探索简单物体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 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一起看看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培智学校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会点数100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感受“十”在计数中的作用,知道10个十是100,感受“十”与“百”的关系,感受100与50、20等数的关系。 2.结合具体的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进行简单的估计。 3.使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对数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 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的数法。 教学教具: 教学情境图、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初识百以内的数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20这些数,你能从1数到20吗?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呈现下图中的1-20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师: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在上图中呈现45、70、98),看看你们认识吗? 教师:看到大家都认识,又来了更多的数朋友(呈现数字图)。 教师:看来大家都对这些数都有所认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二、数一数,感受100有多大 1.估一估、数一数,初步认识100。

教师(出示百羊图):绿色的草地上来了一群羊,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 教师:到底有多少只羊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将10贴在黑板上),认数的时候它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呢! 教师(在百羊图上圈出10只):我圈出来的是10只,现在你再估一估草地上有多少只羊,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之后再10只10只地圈一圈,并数一数。 教师:大家都数对了,这是100只羊。100只羊有这么多!和我们以前认识的20比较,你对100有什么感受? 2.在数数中理解数,突破数数的难点。 教师:请大家从学具盒里拿出2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要求摆出后一看就知道是21根。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结合学生作品适时追问:能一下看出是21吗?他请了谁来帮忙? 教师:对,他请10来帮忙,这是10根,这是10根,这是1根,能很快地看出这是21。2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好,下面我们在21根小棒的基础上,继续一根一根地数出100根小棒。

培智班认识数字教案4

培智班认识数字教案 训练教案(四)奇妙的数 一、训练目标 1.儿童能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 2.初步发展儿童的数推理能力。 二、训练材料准备 机器猫图片1张,小兔和跑道图片各10张张,1—10的圆点卡片各1张。 三、训练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出示图):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对的,这就是小兔,大家数一数,小兔有多少 只眼睛?有多少个嘴巴?对的,小兔有两只眼睛,这两只眼睛就组成了一对好朋友。小兔只 图 2.教师依次询问小兔有几只手、有几只脚、几条尾巴,通过“有没有朋友”的说法导入单数和 双数的初步思想。 (二)单双数小兔 1.教师(出示图):今天,小兔想在跑道跟我们做游戏了。小朋友,这里有几条跑道?有几只 小兔啊?哦,这里有两条跑道,但是只有一只小兔。这只小兔没有朋友,它很孤单。也就是说,1没有朋友。我们把没有朋友的数叫做单数,所以1是单数。 图

2.教师(出示图):现在有几只小兔?比刚才多了几只小兔啊?哦,现在有两只小兔,比刚才 多了一只小兔。这两只小兔手拉手,成为好朋友。也就是说,2有朋友。我们把有朋友的数叫做双数,所以2是双数。 图 3.教师(出示图):现在有几只小兔?比刚才多了几只小兔啊?哦,现在有三只小兔,比刚才 又多了一只小兔。其中,有两只小兔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而另一只乌龟没有朋友,它很孤 单。也就是说,3没有朋友。我们把没有朋友的数叫做单数,所以3是单数。 图 4.教师依次增加小兔的数量,通过“有没有朋友”的方式让儿童认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最 后总结“1、3、5、7、9没有朋友,是单数;2、4、6、8、10有朋友,是双数”。 (三)单双数圆点宝宝 教师让儿童观察圆点卡片,通过“有没有朋友”的方式让儿童再次认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并总结“1、3、5、7、9没有朋友,是单数;2、4、6、8、10有朋友,是双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