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土肥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土肥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土肥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土肥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土壤肥料学资料重点

第一章绪论

土壤: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肥力: 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

第二章

2.1土壤矿物质:岩石风化形成的矿物颗粒统称。

岩石: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结合组成的矿物集合体。

母质:指原生基岩经过风化,搬运,堆积等过程于地表形成的一层疏松,最年轻的地质矿物质层,它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土壤的前身。

土壤粒级:单粒直径大小不同,其组成和性质也随之变化,据此将土壤单粒划分为若干粒径等级,即为粒级。

土壤质地:依据土壤机械组成相近与否而划分的土壤组合叫做土壤质地。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的质量百分数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矿物的8个性质:颜色、条痕、光泽、硬度、解理、断口、比重。

岩石的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母质的特点:缺乏养分,有机质含量少,几乎不含氮、碳,通气性和蓄水差。

母质不同于土壤,其缺乏养分,几乎不含N、C,通气性和蓄水型也不能同是解决。母质由不同于岩石,它有肥力因素的初步发展,具有物质散性,疏松多孔,有一定的吸附作用、透水性和蒸水性,可释放少量矿物养分,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土壤矿物的分类:1.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主要有石英和原生铝硅酸盐类组成。2.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其种类很多,有成分简单的盐类,包括各种碳酸盐、重碳酸盐、氯化物等;也有复杂的次生铝硅酸盐类;还有各种晶质和非晶质的含水硅、铁铝的氧化物。

土壤粒级制,国际划分详见表P14。

国际制土粒分级标准:石砾:> 2mm

砂粒:2~0.2mm

粉砂粒:0.2~0.002

粘粒:<0.002

土壤各个粒级特点质地差异(了解),以及国际制三角图的认识。(P17)

石块,主要是残留的母岩碎块,所含矿物均为原生矿物,其组成与母岩基本一致。

石砾,多为岩石碎块,其矿物组成与母岩基本一致,一般速效养分很少,吸持性很差,但通透性极强。砂粒,颗粒较粗,比面较小,吸持性能较弱,矿质养分较低,无粘结性和粘着性,表现松散,但粒间孔隙较大,通透性良好。土壤中含量多时,易于耕作,林木扎根容易。

粉粒,颗粒中次生矿物增加,石英减少。比面较砂粒大,吸持性,能增强养分含量比砂粒高,具有一定的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和涨缩性,通气透水能力比砂粒差,雨后易板结,应注意松土。

粘粒,以次生矿物为主 粒径小 比面巨大。具有很强的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涨缩性和吸附能力,矿质养分丰富。但粒间孔隙极小,通透性能极差,常表现为湿时粘韧,干时坚硬。

2.2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

矿质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二氧化碳、水、氨和矿质养分,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产物转化成更复杂

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腐殖质:是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缩合成的一类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呈酸性,颜色为褐色或暗褐色。

两者过程之间的关系:土壤有机质的矿物化过程和腐殖质化过程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联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的两个过程。①矿质化过程是有机质释放养分的过程,又是为腐殖质合成提供原料的过程,没有矿质化过程就没有腐殖化过程。②同时腐殖化过程的产物——腐殖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再经矿质化过程而释放养分一供植物吸收利用。

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①有机质的碳氮比和物理状况②土壤水,热状况③土壤通气状况④土壤酸碱性⑤植物本身特性。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⑴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①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②促进植物生长发育。③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④促进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⑤不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⑥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的作用。⑵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①有机质可降低或延缓重金属污染。②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固定作用。③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①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②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③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④促进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

⑤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效性

⑥有机质具有活化磷的作用

2.3吸湿水:固相土壤籍其表面的分子引力和静电引力从大气和土壤空气中吸附气态水,附着于土壤表面成单分子或多分子层。无效水

膜状水:吸湿水达到最大后,土粒还有剩余的引力吸附液态水,在吸湿水的外围形成一层水膜,这种水分称为膜状水。部分有效水

毛管水: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称为土壤毛管水。有效水

重力水:指当土壤水分含量超过田间持水量之后,过量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吸池,而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大孔隙向下渗透成多余的水。无效水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最大持水量:当重力水达到饱和,即土壤所有的孔隙都充满水分时的含水量。

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允许气体扩散和流动的性能,又叫透气性。

土壤热容量:指单位容积或单位质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吸湿水(无效)膜状水(部分有效)毛管水(有效)重力水(无效水)地下水(无效)

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又称为重量含水量,无量纲。学会计算,见P35 有效水的经典范围: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

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

①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大气高十至数百倍

②土壤空气中氧的含量低

③土壤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比空气中大

④土壤空气中有时含有还原性气体

⑤土壤空气数量和组成经常处于变化中

如何调节土壤水、气、热?

1、水的调节

①控制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

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③合理灌溉

④提高土壤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

⑤多余水的排除

2、气的调节

①采取合理耕作结合增施有机肥料,一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孔隙。(对粘质土壤)

②采取加强土壤水分管理,建立完整的排水洗头,降低地下水位,及时排除渍涝。

③及时中耕,松土,破除地结皮,改善土壤通气性

3、热的调节

①合理耕作与施用有机肥

②以水调温(利用水的热容量大的特点来降低或维持土壤温度)

③覆盖与遮阴(冬季大棚塑料薄膜及地膜覆盖,夏季遮阴覆盖)

第三章

3.1土壤孔性:指能够反映土壤孔隙总容积的大小,孔隙的搭配及孔隙在各土层中的分布状况等的综合特性。

土壤孔隙: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空隙叫做土壤孔隙土壤孔隙度,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即土壤大小孔隙的数量。

土壤孔隙度:孔隙容积/土壤容积×100% 或者(1-容重/相对密度)×100%

土壤孔隙类型:①非活性孔隙②毛管孔隙③通气孔隙

土壤结构:土壤中的土粒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团聚成大小、形态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这种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或土壤结构体。

团粒结构:指土壤中近似球形的较疏松的多空小团聚体,粒径0.25~10mm,农业最理想2~3mm

孔隙状况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①(上松下紧型)上层土壤质地较轻,具有适当通气孔隙,透水通气,下层质地较粘,可以迅速接纳较大的降水量,防止地面径流。

②上粘下松土(上紧下松):不利于细苗生长,下砂,作物根系伸到该层,水分、养分供应不足,不发老,不发小,上层若有机质少,易板结成大土块。

③砂夹粘或粘夹砂(夹层型):砂粘层次适当相间,即透水透气又保水保肥,对温度、养分调节有促进作用。壤结构类型有:块状结构、柱状结构、核状结构、片状结构、团粒结构。

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①能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

②能协调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累积的矛盾

③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热状况

④改良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土壤物理机械性:①粘结性和粘着性②可塑性③土壤胀缩性④

3.2土壤胶体:指土壤中最细微的颗粒,胶体颗粒的直径一般在1~100nm之间。

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通常带有大量负电荷,因而能从土壤溶液中吸附阳离子,以中和电荷,被吸附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被土壤溶液中其他阳离子从胶体表面交换出来,此即阳离子交换作用。能力大小:Fe3+>Al3+>H+>Ca2+>Mg2+>NH4+>K+>Na+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在一定土壤pH值条件下,每千克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土壤盐基饱和度(BSP):指土壤胶体上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比。

土壤胶体的构成及性质:

土壤胶体按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无机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微粒核

决定点位离子层(双电层内层)

胶体微粒

双电层非活性补偿离子层

补偿离子层(双电层外层)

扩散层

土壤胶体性质:1.土壤胶体比表面主要决定于粘粒部分。胶体数量愈多,比面愈大,表

面能也愈大,吸附能力也愈强。

2.由于土壤胶体的组成成分的特性不同,产生电荷的机制也各异,一般

可分为永久电荷和可变电荷。永久电荷:这是由于粘土矿物晶格中的同晶置换所产生的电荷。可变电荷:电荷的数量和性质会随着介质pH的改变而改变称为可变电荷。

3.土壤胶体有凝聚和分散的作用。

4.土壤胶体具有吸附性和交换作用。

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

①胶体数量:土壤胶体物质越多(包括矿质胶体、有机胶体和复合胶体),则CEC越大。就矿质而言,CEC

随着质地粘重程度增加而增加,所以粘质土CC较砂质土要大的多。

②胶体类型:不通土壤胶体阳离子交换量相差悬殊,有机体(腐殖质)的CEC远比矿质胶体要大,而且

有机质含量可通过人为施措而加以调控。

③土壤PH值:土壤酸碱度影响胶体表面官能团中H+的解离,因而影响可变电的多少。

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

①电荷的数量:离子的电荷价俞高,受胶体电性的吸持力愈大,交换能力也愈大。

②离子半径和离子水化半径:同价的离子,离子半径愈大,其水化半径趋于减少,则交换能力于强

③离子浓度:阳离子交换作用守质量作用定律支配,交换力弱的离子,若溶液中浓度增大,也可将交换

能力强的离子型胶体上交换出来,这就是如盐碱土土壤胶体上的Na+能占显著地位的原因。

阳离子交换作用的三个特点:①可逆反应②反应迅速③等量交换

①可逆反应:当溶液中的离子被土壤胶体吸附到它的表面并与溶液达成

平衡后,如果溶液的组成或浓度改变,则胶体上的交换性离子就要与溶液

中的离子产生逆向交换,把已被胶体表面吸附的离子重新归还到溶液,建

立新的平衡。

②反应迅速: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离子交换速度很快,但在干燥缺水的情况下,交换就很慢。

3等量交换:他是等量电荷对等量电荷的反应。

阳离子交换能力:指溶液中离子的交换的能力

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①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②陪补离子效应③阳离子的非交换性吸收

①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某离子的饱和度愈大,被交换而解吸的机会愈多,则有效度愈大。②陪补离子

效应:Na+>K+>My2+>Ca2+>H+和Al3+,陪补离子和被陪补离子吸附的先后顺序也影响有效度。③阳离子的非交换性吸收:土壤中所有阳离子均可发生非交换性吸收或固定,但K+和NH4+的固定最为明显,而且与植物营养关系密切。

3.3土壤碱化度:指土壤胶体吸附的交换性的离子占阳离子的百分率。

土壤的缓冲性:使土壤溶液改变一个单位PH值所需要的酸或碱的厘摩尔数(cmol)

土壤酸性的原因:①土壤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所直接显示的酸度。通常用PH表示。②土壤潜性酸:指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Al3+所引起的酸度,它们只有转移到土壤溶液中,形成溶液中的H+时,才会显示酸性。

酸碱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①影响土壤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②影响养分的固定、释放与淋失

③影响土壤胶体梯电性(PH高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增强)

石灰改良土壤酸碱性的优缺点:益处:降低酸度提高盐基饱和度,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磷酸盐铝酸盐等的有效性,提高微生物的活性,抑制铁铝盐的毒性和负重影响。害处:土壤板结,结构变劣,部分微量元素有效性降低,磷的有效性也下降。

石灰的计算:石灰需要量=土壤体积*容重*CEC*(1-盐基饱和度)KG/公顷(题目详见作业本)

第六章

根部对无机元素的吸收:

①被动吸收:指养分顺着浓度梯度(分子和离子) 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 由介质溶液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不需要能量,无选择透性。

②主动吸收: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 (分子和离子) 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需要能量,具有选择性。

生理酸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阳离子比阴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阴离子过剩,生成相应酸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酸化。这类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反之,即为生理碱性肥料。

生理碱性肥料:与生理酸性肥料相反即为生理碱性肥料。

植物营养临界期:指植物对养分供应不足或过多显示非常敏感的时期。不同植物对于不同营养元素的临界期不同。

植物营养最大效益期:在植物的生育阶段中,施肥能获得植物生产最大效益的时期。

判断植物必须营养元素的标准:①如缺少该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必要性);②该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营养元素所能代替(不可替代性或专一性);③该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如为植物体的必需成分或参与酶促反应等如(直接性)。

十七种必须元素:碳、氧、氢(天然营养元素)、氮、磷、钾(植物营养三要素,大量元素)、钙、镁、硫(中量元素)、氯、铁、锰、硼、锌、铜、钼、镍(微量元素)。

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①截获:指植物根系在土壤中伸长并与其紧密接触,使根释放出的H+和HCO3 -与土壤胶体上的阴离子和

阳离子直接交换而被根系吸收的过程。

②扩散:指由于根系吸收养分而使根圈附近和离根较远处的离子浓度存在浓度剃度而引起土壤中养分的

移动。

③质流:指由于植物蒸腾、根系吸水而引起水流中所携带的溶质从土壤向根部流动的过程。

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方式:

1、主动吸收;

2、被动吸收。有一个假说,即载体学说,载体学说的过程为离子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形成不稳定的离子——然后向膜内侧转移,并将离子释放到细胞质内。

根部对有机养分的吸收方式:

胞饮作用:指吸收附在质膜上含大分子物质的液体微滴或微粒,通过质膜内陷形成小囊泡,逐渐向细胞内移动的主动转运过程,需耗能。

根外营养(叶面肥)的定义以及优点:

定义:植物通过地上部分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优点:①直接供应养分,防止养分的固定和转化;②吸收速率快,能及时满足作物营养需要;③促进根部营养、强株健体;④节省肥料,提高经济效益;⑤可弥补根部对养分吸收的不足

施肥的五大基本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限制因子律、最适因子律和报酬递减律。

第七章

氮素矿化作用:土壤有机态氮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分解形成铵或氨的作用。

硝化作用:指土壤中铵或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指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的作用过程。

土壤中氮的形态以及转换

氮的生理功能:①蛋白质的重要组分;②核酸的成分;③叶绿素的组分元素;④许多酶的组分;⑤氮是多种维生素的成分;⑥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⑦氮也是生物碱的组分。

氮的失调症状:(缺乏)整株:植株矮小,瘦弱;叶片:细小直立,叶色转为淡绿色、浅黄色、乃至黄色,从下部老叶开始出现症状;叶脉、叶柄:有些作物呈紫红色;茎:细小,分蘖或分枝少,基部呈黄色或红黄色;花:稀少,提前开放;种子、果实:少且小,早熟。不充实;根:色白而细长,量少,后期呈褐色。(过多)①营养体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②茎杆变得嫩弱,易倒伏;③作物贪青晚熟,籽粒不充实,生长期延长;④细胞壁薄,植株柔软,易受机械损倒和病害侵袭。

铵态氮:1.易溶于水2.易被土壤胶体吸附与固定3.会发生硝化作用4.碱性条件下氨易挥发5.高浓度易产生毒害5.对钙、镁、钾等吸收有拮抗作用

硝态氮:1.易溶于水,速效,吸湿性强,易结块2.硝酸根离子不易被吸收,移动性强3.硝酸根离子可经反硝化作用转化为分子态氮和氧化态气体而失去肥效4.多数硝态氮易燃易爆

?氮肥(铵态氮与硝态氮)的合理施用

第八章

土壤中磷的形态及转化:

磷有机无机形态,固定,释放

磷的形态:有机态,无机态

磷的转化包括磷的固定和释放,固定包括化学,吸附,生物固定三种方式

磷的释放主要包括:

● 石灰性土壤:难容性磷酸盐主要借助于植物根系或者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根系和微生物代谢分泌或有机肥分解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转入土壤溶液。

● 酸性土壤:铁磷的释放(主要是土壤淹水后,土壤还原性增强)

● 有机磷的矿化

磷的营养功能:1.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组分。2.参与和影响植物体内许多代谢过程。例如,加强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提高豆科等作物的固氮能力。3.植物抗逆性。例如,增强植物的抗旱和抗寒性。磷的失调的症状:

缺乏症:1.植物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或分枝少2.花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多3.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色,水稻等叶色暗绿(症状从老叶开始)。

过多:1.无效分蘖增加,早衰,产量降低2.妨碍锌、铜、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三大磷肥的特点:

①普通过磷酸钙:水溶性磷肥;加工技术简单,适合于中,小型生产,就地销售;在多数土壤、多数作

物上,肥效较好;同时含有硫、钙等其他多少种营养元素;可以利用工业副产品硫酸进行生产。

②钙镁磷肥:含柠檬酸溶性;呈碱性反应,忌与铵态氮肥直接混合。

③磷矿粉肥料:难溶性磷肥

钾的营养功能:①促进酶的活化;②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③改善能量代谢;④促进糖代谢;

⑤促进氮素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⑦钾对植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钾充足,不但能使作物产量增加,而且可以改善作物品质。

钾的失调症状:(缺少)通常茎叶柔软,叶片细长、下披,老叶叶尖和叶缘发黄而变褐,逐渐枯萎,在叶片上往往出现褐色斑点,甚至成为斑块,严重缺钾时幼叶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根系生长停滞,活力差,易发生根腐病。(过多)影响各种离子键的平衡,浪费化费用量,抑制植物对钙、镁的吸收,影响产品品质。磷肥的合理施用:1.考虑磷肥施用的必要性2.考虑作物的吸磷特点3.注意磷肥品种的选择4.掌握磷肥施用的基本技术5.要最大限度地减轻施用磷肥对环境的污染

K的形态:矿物态,速效态,缓效态

钾离子在土壤中的转化:①阳离子交换反应,在土壤中K+与土壤胶体上的离子发生离子交换;②土壤对钾的固定(晶格固定:2:1粘土矿物晶片)③钾的释放和淋失。

K的生理功能及存在形态:

促进酶的活化;促进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改善能量代谢;促进糖代谢;促进氮素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强作物的抗逆性;钾对植物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离子态为主,以水溶性无机盐存在细胞中

以钾离子态吸附在原生质膜表面

并不是以有机化合物的形态存在

K的失调症状:

缺K:通常茎叶柔软,叶片细长、下披;老叶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逐渐枯萎;在叶片上往往出现褐色斑点,甚至成为斑块,严重缺钾时幼叶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根系生长停滞,活力差,易发生根腐病

多K:影响其他离子平衡,抑制其他离子的吸收。

三大钾肥的特点及其合理使用:

第九章

钙的营养功能:①稳定细胞膜;②促进细胞的伸长和根系生长;③行使第二信使功能;④调节渗透作用;

⑤具有酶促作用;⑥影响作物品质。

钙的失调症状:缺钙植物的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首先出现缺素症,易腐烂死亡;幼叶卷曲畸形,叶缘变黄之间坏死。(甘蓝、莴苣和白菜出现叶焦病和干烧心;番茄、辣椒和西瓜出现脐腐病;苹果出现苦陷病和水心病)

镁的营养功能:①合成叶绿素并促进光合作用;②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③活化和调节酶促反应。

镁的失调症状:症状首先出现在中、下部老叶上,出现失绿症,失绿症开始于叶尖端和叶缘的脉间部位,颜色由淡绿变黄再变橙红或紫色,叶脉保持绿色,在叶片上形成清晰的网状脉纹。

多Mg:引起营养失调

硫的营养功能:①合成蛋白质的必须成分;②调节氧化还原状况和传递点子;③参与一些酶的活化;④影响叶绿素的合成;⑤硫参与固氮过程;⑥合成植物体内挥发性含硫物质;⑦影响农产品品质和营养价值。硫的失调症状:植物发僵,新叶失绿黄化;禾谷类植物缺硫开花和成熟期推迟,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豆科植物叶呈淡黄绿色,小叶比正常叶更直立,茎变红,分枝少;玉米早起缺硫新叶和尚不叶片脉间黄化,

后期缺硫时,叶缘变红,然后扩展到整个叶面,茎基部也变红。

石灰使用的优缺点:石灰的施用优缺点:优点:中和土壤酸性,消除活性铝、铁、锰等的毒害;提高土分有效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减少作物病害

缺点:如导致有机质过度分解,腐殖质积累减少,土壤结构遭破坏,土壤变板结:降低P、Fe、Mn、Zn、Cu、B等养分的有效性。磷易形成难溶性的磷灰石PH提高会降低Fe、Mn、Zn 等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可使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被Ca2+置换而淋失。因此,必须掌握好石灰的适宜用量。

石膏能作为酸性改良剂碱性改良剂的原因:

答:我国北方半干旱和干旱地零星分布着含有Na2CO3和重碳酸钠的苏打碱土,其土壤胶体

上吸附着相当数量的钠离子,土壤呈强碱性反应,则可通过施用石膏改良。

石膏可与土量溶液中的碳酸钠,重碳酸钠反应,形成硫酸钠,同时石膏中的钙离子可置

换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形成不易分散的钙胶体,化学反应式如下:

Na2CO3 +CaCO3 →→→ CaCO3+NaSO4

2 NaHCO3+CaSO4→→→Ca(HCO3)2+Na2SO4

土壤 Na 土壤 Ca

胶体Na +CaSO4 →→→土壤 Ca +Na2SO4

Na2SO4易溶于水,可用灌溉水从耕层中冲洗除去,这样土壤碱化度下降,改变了湿度过分失散,干时板结的不良性质。

石膏也可作为酸性土壤的改良,酸性土壤施用石膏可消除除铝的毒害,作用机理为钙和铝的拮抗作用:施用石膏提高土壤溶液中的Ca2+与土壤胶体上的铝交换形成水溶液性铝而淋溶掉。土壤胶体上的铝被钙交换出来后,与SO42-形成的AlSO4+,是可溶性的无机复合,易于从根际淋溶,而且对植物毒性较低。石膏中的SO42铁铝水合氧化物表面的OH-交换出来提高土壤PH而形成氢氧化铝沉淀,从而较低土壤交换铝含量。

微量元素的营养功能及其失调病症以及一种典型的肥料:

铁:①是植物体内铁氧还原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元素。③参与植物的细胞的呼吸作用,是一些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成分。病症:顶端或幼叶失绿黄化,由脉间失绿发展到全叶淡黄白色。如:果树“黄叶病”、花愤、蔬菜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或白化、禾本科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中毒症状:水稻亚铁中毒“青铜病”

肥料:硫酸亚铁,螯合态铁,硫酸亚铁铵

硼:①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改善植物各器官有机物质的供应,提高作物的结实率和坐果率。②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③使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分化正常。④提高豆科植物根瘤的固氮活性,增加固氮量。⑤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病症:茎尖、根尖生长停止或萎缩死亡。如:油菜“花而不实”、小麦“橞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萝卜“黑心病”等。过多症状:棉花、油菜“金边叶”

肥料:硼酸,硼砂。

锰:①直接参与光合作用。②对植物体内氧化还原有重要作用。③是30多种酶的活化剂和3种酶的组成成分④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加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提高结实率;对维生素C形成以及加强茎的机械组织等都有良好的影响。病症: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小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如:燕麦“灰斑病”、豆类“褐斑病”、甜菜“黄斑病”等。中毒症状:老叶失绿区中有棕色斑点,诱发其它元素的缺乏症

肥料:硫酸锰,氯化锰。

铜:①铜功能大部分与酶有联系,主要起催化作用。②积极参与光合作用。③参与植物体内的氮素代谢过程。病症:生长瘦弱,新叶失绿发黄。叶尖发白卷曲,叶缘灰黄,叶片出现坏死斑点。如禾本科顶端发白枯萎,繁殖器官发育受阻,不结实或只有秕粒;果树“郁汁病”或“枝枯病”等。中毒症状:叶尖及边缘焦枯,至植株枯死

肥料:硫酸铜

锌:①参与生长素的合成。②是多种酶的成分和活化剂。③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病症:植株矮小,节间

短,发育期延迟;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如:水稻“矮缩病”、玉米“白苗病”、柑桔“小叶病”、“簇叶病”等。中毒症状:叶片黄化,出现褐色斑点

肥料:硫酸锌

钼:①对生物固氮具有重要作用。②促进硝态氮的同化作用。③还有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作用和促进植物体内维生素C合成的作用。病症:叶片畸形,瘦长,螺旋状扭曲,生长不规则;老叶脉间失绿淡绿发黄,有褐色斑点,变厚焦枯。如:花椰菜、烟草“鞭尾状叶”、豆科植物“环状叶”且不结实或少结根瘤。中毒症状:茄科叶片失绿等

肥料:钼酸铵,钼酸钠

氯:病症:棕榈科植物(如椰子树、鱼尾葵等)叶片出现失绿黄斑。中毒症状:叶尖、叶缘呈灼烧状,并向上曲,老叶死亡,提早脱落。如:烟草叶色浓绿,叶缘向上卷曲,叶片肥厚、脆性、易破碎。

肥料:氯化钾

第十章

复混肥料:是指成分中含有N、P、K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植物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为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的总称。

有机肥料:广义,含有有机质,既能为农作物提供各种有机、无机养分,又能培肥土壤的一类肥料。狭义,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使用的一类自然肥料。分类:粪尿肥,堆沤肥,绿肥,杂肥。复混肥料的优缺点:优点①养分全面,含量高;②物理性状好,便于施用;③副成分少,对土壤无不良影响;④配比多样性,有利于针对性的选择和施用;⑤降低成本,节约开支。缺点:①养分比例相对固定的二元复合肥料难以同时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要求;②复混肥料在养分所处的位置和释放速度等方面很难完全符合作物某一时期对养分的特殊需求(难于满足不同养分最佳施肥技术的要求)

典型的二元复肥:①氮磷:铵化磷肥,硝酸磷肥,磷酸铵类;②氮钾:

典型三元混合肥料:尿磷钾肥,硝磷钾肥,铵磷钾肥

有效养分表示方法:N-P2O5-K2O

分析式表示法:例如15-15-15(N,P,K各占总质量的15%,相加得45%为三种有效养分占总质量百分比)配比式表示法:例如1:1:1-45%(1:1:1表示N:P:K的比值,45为占总质量百分数)以上两种表示方法表示的是同一种肥料

复混肥料的施用时应注意的问题:①遵循肥料混合的原则(混合后物理性状不能变坏、混合时肥料养分不鞥损失或退化、肥料在运输和机施过程中不发生分离、有利于提高肥效和施肥功效);②肥料及填料的配比计算:根据肥料分析式,计算所选原料的用量;③配制方法(加工工艺):肥料粉碎-过筛-拌匀-造粒-过筛-装袋。

第11章

有机肥料: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肥料的总称,又称农家肥料。

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提供作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养分和有机养分。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3、增加作物产量

计算题:

1.有关钙的,见作业本

2.有机复混肥料计算题

例1、在我国南方缺磷、钾的红壤性水稻土上种植杂交稻,需配制分析式为8-10-12的混合肥料一吨,需用尿素 (N=45%)、过磷酸钙 (P2O5=18%)、氯化钾 (K2O=60%) 及填料各多少公斤?

解1:每吨混合肥料中应含有N、 P2O5 、 K2O的数量分别为:

N = 1000 × 8% = 80(公斤)

P2O5 = 1000 × 10% =100(公斤)

K2O = 1000 × 12% = 120(公斤)

相当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的数量分别为:

尿素= 80 ÷ 45% = 177(公斤)

过磷酸钙= 100 ÷ 18% = 555(公斤)

氯化钾= 120 ÷ 60% = 200(公斤)

三者总重为:177+555+200=932(公斤)

填料为: 1000-932=68(公斤),可用石灰石或泥炭补足

答:需要尿素177公斤、过磷酸钙555公斤、氯化钾200公斤及填料68公斤。

例2、在我国北方缺磷的石灰性土壤上种植冬小麦,需配制配合式为1:2:1的混合肥料一吨,需用单质硫酸铵 (N=20%)、重过磷酸钙 (P2O5=40%)、硫酸钾 (K2O =50%) 各多少公斤?其分析式是多少?

解2:每公斤N、 P2O5 、 K2O相当于硫酸铵、重过磷酸钙和硫酸钾的公斤数为:

硫酸铵= 1 ÷ 20% = 5(公斤)

重过磷酸钙= 1 ÷ 40% = 2.5(公斤)

硫酸钾= 1 ÷ 50% = 2(公斤)

按1:2:1的配合式,三者总量=5+2.5×2+2=12(公斤)

一吨混合肥料中,硫酸铵、重过磷酸钙和硫酸钾的用量分别为:

硫酸铵= 5 ×(1000÷12)= 416.7(公斤)

重过磷酸钙= 2.5 × 2 ×(1000÷12)= 416.7(公斤)

硫酸钾= 2 ×(1000÷12)= 166.6(公斤)

计算相应的分析式 (即计算百分含量):

N=(416.7×20%) /1000 ×100=8.33%

P2O5=(416.7×40% ) /1000 ×100 =16.67%

K2O=(166.6×50%%) /1000 ×100 =8.33%

各取其整数,即分析式为8-17-8。

答:需用硫酸铵416.7公斤、过磷酸钙416.7公斤、硫酸钾166.6公斤。该混合肥料的分析式为8-17-8。

土壤肥料学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为比较偏僻的名次解释,太简单的没有发。第二部分为突然学填空题。最后是重点推荐的大题资料。 第一部分 2-10、物理风化:指岩石崩解破碎成大小不同颗粒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2-11、化学风化:岩石中的矿物在化学作用的影响下,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以及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2-14、生物风化: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破碎、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风化。 2-22、机械组成:土壤中土粒的大小及其比例状况就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2-2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3-1、土壤腐殖质: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中新合成的一类分子量很大的、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称为腐植质。 3-2、腐殖质化系数:单位重量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碳的分数,称为腐植化系数。 3-4、有机质矿化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耗的土壤有机质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率。 3-5腐殖质化过程: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进行的生化过程和一些纯化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腐植质的过程。

4-1、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中带负电荷的胶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在静电引力、离子本身的热运动或浓度梯度的作用下, 可以和土壤溶液或其它胶体表面的阳离子进行交换。 4-2、交换性阳离子:能互相交换的阳离子就称为交换性阳离子。 4-3、离子的解吸过程:吸附的离子从胶体表面转移到溶液去的过程。 4-4、离子的吸附过程:离子从溶液转移到胶体表面的过程。 4-5、永久电荷:指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晶格中的同晶替代作用所产生的剩余负电荷。这种负电荷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 4-7、土壤胶体吸收交换性能:一部分被吸附的离子,可以和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的现象。 4-8、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率。4-9、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简称CEC。 4-10、阴离子配位体交换吸附: 指阴离子取代氧化物表面羟基而被吸附的过程。 6-1、土壤养分:就是指这些主要靠土壤提供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土壤肥料学试题十六答案

土壤肥料学试题十六答案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各3分,共15分) 1、氮的利用率: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占施入土壤氮素的百分率。。 2.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与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3.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转化成无机矿质养分的过程 4.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5、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二、填空题(各0.5分,共12分) 1、土壤的基本组成物质有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2、绿肥除具有一般有机肥的作用外,还具有生物改土、生物固氮、生物覆盖等特殊作用。 3、土壤腐殖质由胡敏酸、胡敏素、和富里酸三部分组成 4、常见的粘土矿物有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北方土壤富含 钙 5、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包括土壤的粘结性、粘着性、涨缩性和可塑性,影响着土壤的耕性 6、常用磷肥按其溶解度可分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三种类型 7、作物缺钾的症状一般最先在_ 老叶上 _表现出症状,水稻缺钾的主要症状是下部叶片出现褐色斑点。 三、判断题。(各2分,共10分) 1、土壤矿物质是指土壤中所有无机物的总合。(√) 2、溶解作用属于物理风化的一种方式。(×) 3、当植物根系的吸水力小于土壤水分的保持力时,土壤水分就能被植物利用。(×) 4、碱性土不一定是碱化土,而碱化土肯定是碱性土(√) 5、烟草“花叶病”是由于缺少铁引起的。(×) 四、选择题(各2分,共20分) 1、属于原生矿物的有【 A 】 A 白云母 B 高岭石 C 伊利石 D 蒙脱石 2、石英属于【 B 】 A 砂岩 B 花岗岩 C 石灰岩 D 板岩 3、高岭石是【 A 】黏土矿物 A 1:1型 B 2:1型 C 1:2型 D 2:2型 4、黏土中砂粒含量占土壤颗粒重量组成的【 C 】 A 0%~30% B 0%~40% C 0%~55% D 10%~55%

土壤肥料学复习

名词解释 1.土壤:是地球表面能生长的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P1 2.土壤肥力:是土壤能连续地、适时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P3 3.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P37 4.土壤质地:机械组成的一定范围划分的土壤类型P37 5.土壤密度:单位融合剂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P41 6.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土壤体(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P41 7.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指土壤中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并释放矿物质的过程P54 8.田间持水量:指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重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其水分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P69 9.土水势:在一些力的作用下,与相同条件下的纯自由水相比土壤水的势能(或自由能)降低,其差值即为土水势P70 10.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P82 11.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经过微生物氧化生成NO3-的作用P92 12.闭蓄态磷:是由氧化铁或氢氧化铁胶膜包被的磷酸盐。土壤中的闭蓄态磷在各种土壤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酸性土壤中,往往超过50%,而在石灰性土壤中也可达到15%~30%以上,但这时包被的胶膜可能是难溶性的钙质化合物。P95 13.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P112 14.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PH为7时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总量,即每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简称CEC P114 15.土壤的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P115 填空 1.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水分、养分、空气、热量P3 2.肥力的分类:1)按照土壤肥力的发展过程分为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2)按照土壤肥力的发挥程度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P3 3.世界土壤肥力科学的发展概况中的农业化学学派是以“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主P11 4.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影响物理风化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变化、冰蚀、水蚀和风蚀等;化学:溶解、水化、水解(最基本作用)和氧化等;生物: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作用P19 5.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和土种P30 6.中国制土粒分类标准:石块、石栎、砂砾、粉粒、黏粒P36 7.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团粒结构粒径是2-3mm P44 8.土壤在数量上水分保持的力:吸附力、凝聚力、毛管力P65 9.田间持水量在数量上包括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悬着水P67 10.有效水下限:凋萎含水量有效水上限:田间持水量P68 11.土水势分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P70 12.土壤水分运动是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运动,即水势高向水势低运动,由吸力小向吸力大的方向运动P74 13.土壤中的水汽总是由暖处向冷处运动P75

土壤肥料学试题题库

2010年土壤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2、土壤耕性:是土壤对耕作的综合放映,包括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和宜耕期的长短。 3、主动吸收主动吸收----养分离子逆浓度梯度,利用代谢能量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4、被动吸收被动吸收是指养分离子通过扩散作用,不直接消耗代谢能量而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5、有效钾是土壤中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钾,包括存在于水溶液的钾和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可交换性钾,是植物钾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壤供应钾能力的强度指标。 6、复合肥料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通过化学途径合成的复合肥料称为化合复化肥。多种肥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肥料,叫做混成复合肥料,也叫复混肥料。 7、同晶替代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 8、旱作农业在有限降水的条件下,不采用灌溉种植植物的农业,也称集水农业。 9、矿化度每升水中所含有的可溶性盐类物质的克数。 10、硝化作用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下,将氨转化为硝酸的过程。 11、微肥是指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硼、锰、锌、铜、钼、铁等元素,作为肥料使用的微量物质。 12、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13、营养诊断是对土壤养分储量和供应能力,以及植物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的过程。包括: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 14、生理酸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 15、土壤肥力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16、土壤团粒结构体直径在0.25~ 10mm的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土团,是良好的土壤结构。 17、土壤萎蔫系数当土壤供水不能补充作物叶片的蒸腾消耗时,叶片发生萎蔫,如果再供水时,叶片的萎蔫现象不能消失,即成为永久萎蔫,此时土壤的水分含量就是土壤萎蔫系数。 18、土壤母质地壳表面岩石的风化产物及其各种沉积体。 19、土壤侵蚀也称水土流失。表层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风、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各种形式的剥蚀、搬运和再堆积的现象。 20、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收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一般在PH=7的条件下测定。 21、土壤容量----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重量。 22、闭蓄态磷----在酸性土壤中,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23、相对产量----不施某种肥料时作物的每公顷产量与施用所有肥料时作物每公顷产量的比。 24、缓效钾----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但缓慢转化后作物可吸收利用,包括粘土矿物固定的钾和易风化的原生矿物中的钾,是土壤供应钾能力的容量指标。 25、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质数量。 26、速效养分----指当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包括水溶态养分和吸附在土壤胶体颗粒上容易被交换下来的养分,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养分供给的强度指标。 27、永久电荷----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同晶代换作用,矿物晶格边缘或边角上发生离子的丢失而断键,从而产生了剩余的价键,即带有电荷。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电荷,不随土壤PH的变化而变化。 28、质流----溶解在土壤水中的养分随根系吸收水分形成的水流,到达根系表面的过程。 29、目标产量----是根据土壤肥力来确定的,一般用当地前三年作物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10~15%作为目标产量。 30、叶面肥:喷施在叶子上的液体肥料。 二、填空 1.土壤物理性沙粒与物理性黏粒的分界点是0.01毫米。 2.土壤水分运动包括液态水的运动和气态水的运动两种。 3.按照生成方式,地壳的岩石一般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大类。

植物营养与肥料复习题

《土壤肥料学》肥料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植物营养学 2、养分归还学说 3、最小养分律 4、限制因子律 5、报酬递减律 6、同等重要律 7、不可代替律 8、截获 9、质流10、扩散11、自由空间12、长距离运输13、短距离运输14、根外营养15、拮抗作用16、协助作用17维茨效应18、植物营养期19、植物营养临界期20、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21、生理酸性肥料22、生理碱性肥料23、弱酸溶性磷肥24、难溶性磷肥25、复混肥料26、掺和肥料27、磷的退化作用28、有机肥料29、热性肥料30、冷性肥料31、堆肥32、厩肥33、沤肥34、绿肥 二、简述题 1、试将你知道的氮素化肥按其形态进行分类。 2、试将你知道的磷素化肥按其溶解性进行分类。 3、试述植物叶部营养的特性。 4、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哪几种?各写出相应的一种肥料名称。 5、试述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6、简述硝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7、养分的主动吸收可以说明哪三个方面的问题? 8、简述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 9、复合肥料的优缺点? 10、磷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有何好处? 11、为什么提倡磷肥早施其原因是什么? 12、作物缺钾的症状如何? 13、简述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施用方法。 14、简述秸秆直接还田时的注意事项。 15、磷肥高效施用的原则及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技术途径。 16、植物营养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7、复合肥料的发展方向趋势。 三、综合题 1、从化肥和有机肥料的特点方面谈谈两者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 2、化学肥料混合的原则。 3、试述铵态氮与硝态氮的营养特点。 4、试述氮磷肥配合施用的理论基础。 5、将你知道的有机肥料的种类、性质举例说明之。 6、试述土壤养分离子向根部迁移的途径。 7、试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8、论述外界环境条件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 9、论述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0、你所在的地区在积制、贮存人畜粪尿方面有何经验?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如何改进?

实验2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等养护管理-zhongkai

实验二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等养护管理 一、目的要求 熟悉和掌握园林树木养护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发挥树木的绿化效益。 二、材料用具 锄、铲、剪等。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土壤管理 1、对象 (1)新栽树5年内;(2)散生树或行道树;(3)棕榈植物;(4)灌木。 2、范围与方法 (1)树穴:在原种树的树穴范围内松土、除草,松土深度为20-35cm。如果树穴内被砖漏、草皮覆盖,应先揭开漏砖、草皮,进行松土,然后复原。如果树基完全被水泥、地砖等覆盖造成土壤管理困难,那么应进行改建,截开地面铺装,还原树穴。 (2)新建绿化带上的树木:如果留有很大比例的绿化空间,那么松土、除草的范围是以树干为中心、直径1.0m的圆圈以内。除草,松土深度为20-35cm。松土后要整平并做成规整的圆盘状。如果是在草地上的树木,还要沿圆盘状边缘切边,将草皮切整齐。 (二)施肥 城市栽植的园林树木往往表现缺肥症状,生机欠旺,绿化观赏效果较差,因此,加强肥水管理显得很重要。 1.施肥量 (1)完全肥料(土杂肥):1.5kg/株。 (2)复合肥:0.1-0.2kg/株.次,全年1-2次。 2.施肥方法: (1)在园林树木栽植时必须落足基肥,使树木在栽后几年间有充足的肥料供其生长。 (2)新城区绿地面积较大,树木营养空间足够,每年可进行2-3次速效追肥,把肥料撒在栽植地或进行挖穴埋施,即在根系分布的范围内,以树干为中心,对

称挖4个、6个或个浇施肥穴,将肥料均匀撒施在穴内,覆土。 (3)对于旧城区由于铺装,撒施、穴施较困难,可采用钻孔机,沿根系分布范围钻孔,孔内放入化肥,再在孔内埋入土,用这种方法进行施肥非常有效。 (三)灌水、排水 园林树木栽植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使树木生长旺盛,生机勃勃,增加绿化效果。 1、灌水 (1)在地下水位很低的城区,在盛夏酷暑天气,或干旱秋冬季要进行适当灌水,尤其是对根系浅的灌水或草本植物。 灌水方法可以用洒水车,也可以在绿化带埋滴管或喷洒水管进行灌水。 (2)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主要在特别干旱时对根系很浅的树种进行灌水。 2、排水 雨天在低洼绿地带要做好排水工作,如果连续雨天很容易造成局部积水,对一些敏感的树种容易造成烂根死亡。因此,在绿化施工时就要开始做好排水沟的规划及施工工作。 四、小结 以小组为单位交一份电子版的实验报告,在报告中要附上一幅实验过程的小组集体合影,标上各自的姓名。报告要求用学校电子版实验报告纸模板,应包括如下格式:

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

第七章园艺植物的土肥水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壤管理 第二节营养生理和施肥 第三节水分生理和水分管理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劣质土壤的改良方法;了解种植园土壤耕作管理方法;了解园艺植物的营养特性并且掌握其施肥方法;了解园艺植物队对水分的需求生理并掌握主要的灌溉方法。 土壤是园艺植物根系生长、吸取养分和水分的基础,土壤结构、营养水平、水分状况决定着土壤养分对植物的供给,直接影响到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种植园土肥水管理的目的就是人为地给予或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使园艺植物在其最适宜的土肥水条件下得以健壮生长,这对园艺植物丰产、稳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章将重点介绍园艺植物种植园的土壤管理、营养和施肥、灌排水和节水栽培的技术和要求。 土壤管理(soil managerment):是指土壤耕作、土壤改良、施肥、灌水和排水、杂草防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其目的在于:a.扩大根域土壤范围和深度,为园艺植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b.调节和供给土壤养分和水分,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c.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向纵横向伸展;d.保持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土性能,同时注意排水,以保证园艺植物的根系活力。总之,土壤管理就是改善和调控园艺植物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土壤是园艺植物生产的基础,因此搞好园艺植物的土壤管理对其生产意义重大。 第一节土壤管理 一、土壤耕作方法 土壤耕作方法(soil cultivatio regime),又称土壤耕作制度,是指根据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和土壤的特性,采用机械或非机械方法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和理化性状,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消灭病虫杂草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耕作措施,它是提高园艺植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园艺植物土壤耕作方法有: (1)清耕法(clean tillage) 在生长季内多次浅清耕,松土除草,一般灌溉后或杂草长到一定高度即中耕。此法在果园、菜地、花圃均可应用。其优点是a.经常中耕除草,作物间通气好;b.采收产品较干净,如叶菜类的蔬菜等;c.春季土壤温度上升较快,有利于育苗。但其缺点是 a.土肥水流失严重,尤其是在有坡度的种植园;b.长期清耕,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快,增加了对人工施肥的依赖;c.犁底层坚硬,不利于土壤透气、透水,影响作物根系生长;d.无草的种植园生态条件不好,作物害虫的天敌少了;e.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因此,在实施清耕法时应尽量减少次数,或者在长期施用免耕法、生草法后进行短期性清耕。总之,清耕法弊病很多,不应再提倡使用。 (2)免耕法(non-tillage) 不耕作或极少耕作,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免耕法在果园、菜地、花圃都可施作。其优点是a.坚硬的犁底层,保持土壤自然结构;b.作物间通风透光;c.可结合地面喷施除草剂,利于机械化管理,省时省工。但其缺点是 a.长期免耕,土壤有机含量下降快,增加了对工人施肥的依赖;b.受除草剂种类、浓度等限制,易形成除草剂胁迫现象。因此,近些年在发

土壤肥料学复习参考资料

土壤肥料学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注:带*的为重点中的重点) *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作物并能获得收获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热量的能力。(土壤肥力狭义上的定义:土壤供给植物必需养分的能力) *3.土壤粒级:根据单个土粒的当量粒径(假定土粒为圆球形的直径)的大小,可将土粒分为若干组,称为粒级。 *4.土壤质地:指各粒级土粒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也叫土壤的机械组成。 *5.肥料: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的物料。 6.土壤有机质: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动物、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7.矿质化: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二氧化碳、水、氨和矿质养分(磷、硫、钾、钙、镁等简单化合物或离子),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8.腐殖化: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把有机质分解产生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及中间产物转化成更复杂的、稳定的、特殊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9.腐殖化系数:单位重量的有机物质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 10.有机质转化:土壤有机质在水分、空气、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极其复杂的转化过程。 11.土壤盐基饱和度(BSP):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比。 *12.土壤活性酸度:指土壤溶液中游离的的H+所直接显示的酸度。 *13.土壤潜性酸度:指土壤溶液中吸附的的H+、Al3+离子所引起的酸度。 *14.土壤缓冲性: 狭义:土壤抵抗酸碱物质,减缓pH变化的能力。 广义:土壤是一个巨大的缓冲体系,包括对氧化还原、污染物质、养分等。指抗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15.生理酸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阳离子比阴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阴离子过剩,生成相应酸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酸化。这类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 16.生理碱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阴离子比阳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阳离子过剩,生成相应碱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碱化。这类肥料称为生理碱性肥料。

土壤肥料学试题及答案

第 1 页 共 3 页 陇东学院200 —— 200 学年第 学期 专业 土壤肥料学 课程模拟试卷(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土壤肥力: 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 3、腐殖化过程: 4、限制因子律: 5、氮肥利用率: 6、土壤容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4分)。 1、土壤由 、 、 、 和 5种物质组成。 2、土壤养分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分为 、 和 ;根据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可分为 、 、 和 。 3、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 、 和 3种途径。 4、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 和 两大类。 5、 、 和 三种元素被称为“肥料三要素”。 6、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 和 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7、土壤的固磷机制主要有四种 、 、 、 。 8、磷肥按溶解性大小可分为 、 、 3类。 9、土壤中的胶结物质主要有 和 。 10、土壤水分类型有 、 、 和 。 11、速效性钾包括 和 两部分。 12、土壤胶体具有 、 、 等特性。 1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 和 两种。 14、施肥方式包括 、 和 这三个环节。 15、氮肥按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 氮肥、 氮肥和 氮肥三类。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 ( ) 2、不同有机质的腐殖质化系数都是相同的。 ( ) 3、硫酸铵为生理碱性肥料,硝酸钠为生理酸性肥料。 ( ) 4、土壤全磷量是指土壤中的所有形态磷的总量,土壤有效磷是指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磷素。 ( ) 5、作物只能够吸收利用表层土壤的水分。 ( ) 6、马铃薯、糖用甜菜与烟草等是喜钾作物,但不是忌氯作物,向其施用钾肥时可用氯化钾。 ( ) 7、施用少量石灰就可以大幅度地改变土壤的酸碱度。 ( ) 8、作物缺钾时,通常新叶叶尖和边缘发黄,进而变褐,渐次枯萎。 ( ) 9、土壤有机质大部分不与矿质土壤颗粒结合,独立存在于土壤中。 ( ) 10、一般农业土壤表层含氮量为0.05%~0.3%, ( ) 11、有机胶体对酸碱的缓冲能力比无机胶体要高。 ( ) 12、在酸性条件下,锌的有效性很高。 ( ) 四、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 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 时, 。 A 、吸附能力比较强 B 、吸附能力比较弱 C 、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 、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 …………………………装…………………………………钉…………………………………线…………………………… 专 业 : 班 级 : 学 号 : 姓 名 : …………………………………密…………………………………封…………………………………线……………………………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

.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 绪论 名词解释 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肥料:是指施用于土壤和植物地上部,能够改善植物营养条件的一切有机和无机物质。 填空题 1.土壤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5种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物质生物水分空气) 2.土壤肥力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或________ 和________ 。(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水肥气热) 问答题 什么是土壤自然肥力、人工肥力?什么是有效肥力,什么是潜在肥力? 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肥力;人工肥力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生产活动而形成的土壤肥力,农业土壤的肥力就是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是指水、肥、气、热都能够发挥作用,满足当前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能力;而潜在肥力则是指土壤中某些肥力因子,在当前条件下没有发挥作用,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发挥作用。 第二章 名词解释 粒级:大小、成分及性质基本相近的矿质土粒。 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 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矿质化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一般为一年)土壤中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数量。 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物质数量。 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土壤腐殖质:在以微生物为主导的作用下,土壤中多种芳环结构的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经多种缩合作用,重新合成一类性质更稳定、结构更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包括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等。 填空题 土壤颗粒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个不同等级。(石砾砂粒粉粒粘粒) 土壤物理性沙粒与物理性黏粒的分界点是________毫米。(0.01) 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两大类。(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包括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三大类。(层状硅酸盐类简单的盐类含水氧化物类) 我国土壤学家将我国土壤质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大类。(砂土壤土粘土) 土壤中有机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新鲜的有机物质半腐解的有机物质腐殖物质) 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矿物质化腐殖质化) 土壤中腐殖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个组成成分。(胡敏酸胡敏素富里酸) 一般有机质含量高于________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20%) 砂粒质量分数大于________的土壤为砂土,粗粉粒质量分数大于________的土壤为壤土,黏粒质量分数大于________的土壤为黏土。(50%30%30%) 单项选择题: 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 时(B)。 A 吸附能力比较强 B 吸附能力比较弱 蛭石是(A)。A 次生矿物 蒙脱石比高岭石的吸附能力(A)。A 强 砂土的砂粒质量分数一般在(A)。A 50%以上 黏重的土壤一般含有(B)。B 比较多的次生矿物 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D)。D 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B)。B 腐殖酸 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B)。B CO2和H2O等 一般来说腐殖质的吸附能力(A)。A 比黏土矿物强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D)。D 吸附能力强 问答题: 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有哪些类? 答: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有以下几类:(1)简单的盐类如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2)含水的铁、铝和硅等氧化物类,(3)层状硅酸盐类如高岭石、蒙脱石和水化云母类等。大多数土壤中的次生矿物主要是层状硅酸盐矿物,其基本结构单元是铝氧片和硅氧片。 如何改良土壤质地? 答:土壤质地的改良途径:掺砂掺粘,客土调剂、翻淤压砂或翻砂压淤、引洪漫淤或引洪漫砂、增施有机肥、种树种草,培肥土壤。 影响土壤有机物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包括:土壤条件、有机质组成及状态。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些什么影响? 答:提供农作物需要的养分、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和缓冲性能、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以及其他方面的作用。有些什么途径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答:大量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其他途径如施用河泥、塘泥,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堆制的垃圾肥,将农产品加工厂的废渣和食品工业的废弃物作有机肥料等。 第三章 名词解释 永久电荷: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同晶代换作用、矿物晶格边缘或边角上发生离子的丢失而断键,从而产生了剩余的价键,即带有电荷。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电荷,不随土壤环境pH的变化而变化。 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数量,一般用pH来表示。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一般在pH=7的条件下测定。法定单位为:mmol?kg-1。 土壤钠离子饱和度:交换性Na+与全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摩尔比。

2014土壤肥料学习题

土壤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3.土壤剖面 4.潜在肥力有效肥力 5.矿物 6.同晶置换 7.土壤腐殖质 8.矿质化作用 9. 土壤质地 10.土壤容重 11.腐殖化系数 12.土壤三相比13.土壤粒级 14.土壤热容量 1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16. 永久负电荷17.钙化过程 18.土壤总孔度19.土壤孔性20.土壤呼吸21.田间持水量22.土体构造23.土壤结构性24.委蔫系数25.相对含水量26.土水势27.土壤水吸力28.当量孔径29.膜状水30.土壤水分特征曲线31.土壤水的再分布32.扩散系数33.土壤热容量34.土壤导热率35.风化作用36.母质37.土链38.地质大循环39.生物小循环40.物理风化41.化学风化42.潜育化过程43.粘化过程44.土壤发生层45.土体构型46.硅铝铁率47.土壤风化系数48.比表面49.盐基饱和度50.交换性酸51.水解性酸52.总碱度53.碱化度54.缓冲容量55.反硝化作用56.诊断层57.土壤背景值58.环境容量59.土壤污染60土壤退化 二、 62.硅酸盐矿物的结晶构造分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与矿物性质有什么关系? 63.1∶1型膨胀性粘土矿物的代表矿物是什么矿物?这一类矿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64.简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65.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 66.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67.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68.简述土壤机械组成和土壤质地 69. 阐述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最好的土壤结构体? 70. 改良不良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措施有哪些? 71. 阐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72. 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如何? 73. 不良土壤质地如何进行改良? 74. 调节土壤温度常用的措施有哪些? 75.1:1与2:1型矿物的性质? 76.母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77. 简述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

【西大2017版】[1132 ]《土壤肥料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1:[论述题] 1、简述土壤空气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2、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 3、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性状有什么影响? 4、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有哪些? 5、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有哪些? 6、什么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为何说土壤形成是两者矛盾统一的结果? 参考答案: 1、简述土壤空气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答: (1)影响种子发芽。(2)影响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功能。(3)影响微生物活性与有毒物质的产生。(4)影响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5)影响作物的抗病性。 2、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有哪些? 答: (1)阳离子交换作用是可逆反应。(2)交换是等当量进行的。(3)受质量作用定律的支配。 3、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性状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机械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一般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大类。不同质地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特征:(1)砂质土土壤固相骨架松散,砂粒很多而粘粒很少,粒间孔隙大,含水少,保水性弱,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少,保肥能力弱,养分容易流失;热容量小,土壤温度升降快。(2)粘质土土壤中粘粒含量高而砂粒含量低,粒间孔隙数目比砂质土多但更为狭小,蓄水性好,通气往往不畅;矿质养分丰富,且有机质含量高,保肥能力强;热容量大,昼夜温度变幅较小。(3)壤质土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之优点,是较理想的土壤。 4、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盐基饱和度在一定范围内土壤pH随盐基饱和度的增加而增高;(2)土壤空气中CO2分压石灰性土壤空气中的CO2分压愈大,土壤溶液的pH愈大;(3)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的pH一般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4)土壤氧化还原条件淹水或施有机肥促对土壤的pH有明显的影响。 5、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有哪些? 答: (1)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性。①土壤有机质通过分解可以植物提供多种营养成分。②土壤有机质中的酸性物质可以促进土壤中的迟效养分释放。③土壤中的一些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与有机质络合后不但移动性增强,而且可以减少土壤固定。6、什么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为何说土壤形成是两者矛盾统一的结果? 答: 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地质大循环是指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是地球

土壤肥料学试题题库

2010年土壤习题 、名词解释 1、土壤: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2、土壤耕性:是土壤对耕作的综合放映,包括耕作的难易、耕作质量和宜耕期的长短。 3、主动吸收主动吸收----养分离子逆浓度梯度,利用代谢能量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4、被动吸收被动吸收是指养分离子通过扩散作用,不直接消耗代谢能量而透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5、有效钾是土壤中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钾,包括存在于水溶液的钾和吸附在土壤胶体上的可交换性钾,是植物钾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壤供应钾能力的强度指标。 6、复合肥料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通过化学途径合成的复合肥料称为化合复化肥。多种肥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肥料,叫做混成复合肥料,也叫复混肥料。 7、同晶替代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 8旱作农业在有限降水的条件下,不采用灌溉种植植物的农业,也称集水农业。 9、矿化度每升水中所含有的可溶性盐类物质的克数。 10、硝化作用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下,将氨转化为硝酸的过程。 11、微肥是指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硼、锰、锌、铜、钼、铁等元素,作为肥料使用的微量物质。 12、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13、营养诊断是对土壤养分储量和供应能力,以及植物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的过程。包括: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 14、生理酸性肥料化学上是中性,但由于作物选择性吸收养分离子,导致有些养分离子残留在土壤中,并使土壤变酸的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 15、土壤肥力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16、土壤团粒结构体直径在0.25?10mm的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土团,是良好的土壤结构。 17、土壤萎蔫系数当土壤供水不能补充作物叶片的蒸腾消耗时,叶片发生萎蔫,如果再供水时,叶片的萎蔫现象不能消失, 即成为永久萎蔫,此时土壤的水分含量就是土壤萎蔫系数。 18、土壤母质地壳表面岩石的风化产物及其各种沉积体。 19、土壤侵蚀也称水土流失。表层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风、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各种形式的剥蚀、搬运和再堆积的现象。 20、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收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一般在PH=7的条件下测定。 21、土壤容量----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重量。 22、闭蓄态磷----在酸性土壤中,大部分磷酸盐常常被铁的氧化物或水化氧化物的胶膜包被着,在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表面也常常形成钙质胶膜,这就是闭蓄态磷。 23、相对产量----不施某种肥料时作物的每公顷产量与施用所有肥料时作物每公顷产量的比。 24、缓效钾----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但缓慢转化后作物可吸收利用,包括粘土矿物固定的钾和易风化的原生矿物中的钾,是土壤供应钾能力的容量指标。 25、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质数量。 26、速效养分----指当作物能够直接吸收的养分,包括水溶态养分和吸附在土壤胶体颗粒上容易被交换下来的养分,其含量的高低是土壤养分供给的强度指标。 27、永久电荷----由于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同晶代换作用,矿物晶格边缘或边角上发生离子的丢失而断键,从而产生了剩余的 价键,即带有电荷。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电荷,不随土壤PH的变化而变化。 28、质流----溶解在土壤水中的养分随根系吸收水分形成的水流,到达根系表面的过程。 29、目标产量----是根据土壤肥力来确定的,一般用当地前三年作物的平均产量为基础,增加10~15%作为目标产量。 30、叶面肥:喷施在叶子上的液体肥料。 二、填空

精编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1)】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壤肥料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091)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 )。 A.腐殖酸 B.胡敏酸 C.植物残体 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2.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入渗速度( )。A.逐渐提高 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 D.略有变化3.土壤中的次生矿物是由( )风化而来。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原生矿物 4.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 A.非活性孔隙多 B.毛管孔隙多 C.通气孔隙多 D.通气孔隙少 5.中低产田指的是( )。 A.作物产量比较低的田 B.作物平均产量比较低的田 C.作物平均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D.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的田 6.叶片也能够吸收养分,并且利用率很高,所以为了获得高产和高效,应该( )。

A.以施用叶面肥为主 B.适时喷施叶面肥 C.减少土壤施肥 D.提高叶面积系数 7.大多数作物吸收的氮素存在于作物体内的形式是( )。 A. NH4+,并起生理生化作用 B.N03 -累积 C.蛋白质 D.核酸 8.岩石一旦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 )。 A.岩石形成有机质 B.形成颗粒很小的黏土矿物 C.形成明显的发生层次 D.岩石成为一定大小的颗粒 9.当其它环境条件合适时,作物产量总是受到土壤中( )的制约。 A.绝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B.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元素 C.绝对和相对含量都最低的养分元素 D.总养分含量 10.作物吸收的氮素如果超过其代谢消耗,则以( )形式存于体内。 A.硝酸盐

园林树木的土壤以及水肥管理技术

园林树木的土壤以及水肥管理技术 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的任务是为了树木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满足树木生长发育对水、肥、气、热的要求,以快速、持久、充分地发挥树木在园林中的功能。园林绿地土、肥、水、管理的关键是从土壤改良入手,通过实施各种措施改良土壤,并同时进行松土除草、地面覆盖、施肥、灌水与排水等技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等,以满足树木生长发育的需要。 第一节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 土壤是树木生长的基地,是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库和储存库,也是许多微生物活动的场所。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树木生长的状况,树木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园林植物景观效果,所以分析了解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及其管理措施,是从事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工作者主要任务之一。 一、树木对土壤的要求 1.树木对土壤的要求是有选择的,在生产实践中,有的是因树种选择土壤,有的是因土壤选择树种。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应该是不同的树种栽植在相适应的土壤上,如喜酸性的植物则栽在酸性土壤上;而耐盐碱的植物种在含盐碱高的地段;耐水湿的树木栽在湖边、河边或低湿地;在高山和干旱地则种耐干旱的植物。总体来说,就是做到适地适树。 2.一般来说,植物都喜欢保水保肥和通气良好的土壤,而树木也不例外。粘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好,但通气和排水能力差;而沙质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但通气能力好。无论哪种土壤,其腐殖质含量直接影响水分和肥分的保持,以及物理性状的优劣,因此对土壤施有机肥很重要。 3.树木生长地下层土壤排水的好坏对其生长有直接的影响,水分过多或积水(耐水湿的除外)往往会引起烂根,故树木生长地的下层土壤应该排水良好不能积水;同时地下水位也不能过高,过高造成土层薄,湿度大,透气性差,使树木生长不良。同时树木生长也要一定的土层厚度,从调查得知,小灌木、大灌木、浅根性乔木、深根性乔木等要求土层厚度分别为45cm、60cm、90cm、150cm。 4.栽植地的土壤要求充分风化,如果土壤没有充分风化则孔隙度低,通气不良,微生物活动弱或无,致使肥力极低,树木生长不好。在实践中,常常遇到填方地段或新堆的土山,如做好地形后立即栽植植物,因土壤没有很好的风化,会使树木生长不良。深翻和耕地(尤其是秋耕)是促进其风化的最好措施。 二、园林树木生长地的土壤条件及应采用的技术措施 “见缝插绿”是园林绿化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能够绿化的地区和地段都应种树、种花、种草。由于园林绿化的特殊性,所涉及的土壤条件及其范围、面积是很复杂的,既有各种自然土壤,又有人为干预过的各类型的土,偶尔还会遇到田园肥土,而面积有大有小。从用途、性质、通气和肥力特征以及干扰等情况来看,园林绿地的土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受高密度人口和特殊的城候条件的干扰,又受地域性和植被及各种污染物的影响。其特点:土壤层次紊乱;土壤中外来侵入体多而且分布较深;市政广场、管道等设施多;土壤物理性质差(特别是通气、透水不良);土壤中缺少有机质;由于污水的影响,土壤pH偏高等等。总之园林绿地土壤条件是很复杂的。大体归纳有如下几个方面: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土壤肥料学重点复习资料 绪论 名词解释 土壤: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它具有肥力,在自然和人工栽培条件下,能够生产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条件。 土壤肥力:是土壤经常地、适时适量地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肥料:是指施用于土壤和植物地上部,能够改善植物营养条件的一切有机和无机物质。填空题 1.土壤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5种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物质生物水分空气) 2.土壤肥力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或________ 和________ 。(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 3.土壤四大肥力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水肥气热)问答题 什么是土壤自然肥力、人工肥力?什么是有效肥力,什么是潜在肥力? 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肥力;人工肥力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生产活动而形成的土壤肥力,农业土壤的肥力就是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是指水、肥、气、热都能够发挥作用,满足当前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能力;而潜在肥力则是指土壤中某些肥力因子,在当前条件下没有发挥作用,一旦条件适合就会发挥作用。 第二章 名词解释 粒级:大小、成分及性质基本相近的矿质土粒。 同晶替代:在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硅氧片和铝氧片中的硅和铝等离子常常被大小、性质相近的离子替代,导致电荷不平衡,但其晶体结构并不改变。 土壤质地:各种不同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在土壤质量中各粒级土粒的质量分数。 矿质化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内(一般为一年)土壤中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数量。 腐殖质化系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有机物质经过一年后形成的腐殖物质数量。 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一般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土壤腐殖质:在以微生物为主导的作用下,土壤中多种芳环结构的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经多种缩合作用,重新合成一类性质更稳定、结构更复杂的高分子物质,包括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等。 填空题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