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观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观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观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观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观点是什么?

唯物史观根本观点的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带有浓厚的哲学色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成为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篇之作和重要标志;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即生产力观点的重申,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真正走上了科学的道路。通读《邓小平文选》,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走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是多么执着地坚持。他十分坚定地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峻局面,邓小平仍然满怀信心地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

世界将始终站得住。”谈到坚持社会主义,特别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是邓小平多次提到的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多年来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我们坚持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那么,什么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什么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观点?过去,我们一度把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停留在阶级斗争的层面。大家都熟悉毛泽东讲过的一段话:“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毛泽东还说过,1921年他看了《共产党宣言》等三本书,只取了四个字:“阶级斗争”。当然,首先应当肯定,阶级斗争的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对此多有论及;在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强调这个内容无疑是当时历史条件所使然。但是,还应当进一步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深层次的、更为根本的观点。马克思1852年在写给约。魏德迈的信中指出:“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马克思说,他所加上的新内容首先就是证明了“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恩格斯在说明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时曾经这样阐明社会的物质经济基础同阶级斗争的关系:“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经济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

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列宁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总之,当着我们理解和运用阶级斗争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马克思所找到的阶级斗争背后的物质经济根源。阶级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人与人的关系。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重要杠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同阶级斗争观点相比较,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的观点,才是历史唯物主义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观点。我们在社会主义时期发生的失误,说到底是离开了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观点,从而导致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之后,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离开本国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观主义地改变生产关系。邓小平正是紧紧抓住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观点即生产力观点,总结我们的历史经验,阐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应当做什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之所在。他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

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还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们为什么要搞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要进行以改革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旧体制为内容的第二次革命?就是为了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因为“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我们为什么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因为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我们为什么要实行“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要把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或者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才能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的界限;才能在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列宁说:“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而且把它贯彻到底,把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邓小平加深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他重申唯物史观的生产力观点,并且把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生产力观点同为人民谋利益、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价值观点统一起来,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邓小平重申和发展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观点,使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真正走上科学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之后,如何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结合本国国情的实际,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且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处理好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并且使生产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努力防止和避免离开本国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观随意地改变生产关系,努力防止和避免上层建筑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这是一个十分严肃而艰巨的课题。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历史经验值得记取,也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认真地加以解决。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2·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下功夫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之一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违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从根本说上,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2.与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3.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生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从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后,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社会形态是不会灭亡的。 5.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它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人类社会史上的各个时代,正如地球史上的各个时代一样,是不能划出抽象的、严格的界限的"(马恩全集,卷23,P408) 6.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和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7.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规律,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的结果。 8.人类社会及其构成部分均以总体的体系的方式存在。要从研究对象的整体出发,从对象及其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从对象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象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研究。 9.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 10.人类社会是有规律运动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它显现为历史过程,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会现象也是运动的、发展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基本联系,又要求人们把研究对象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对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综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综述 唯物论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必须以承认自然和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前提。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而且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世界的立足点。 立足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坚持唯物主义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种多样的。 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因果联系。把握因果联系,才能提高活动的自觉性。 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过程。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无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发展。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定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双方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并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正确对待矛盾,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李景源 2006年07月04日13:21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坚持三个还原,即还原历史、还原问题、还原我们党解决中国命运和发展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这一点,就可以从中学到活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1.历史观的变革是近代思想史的主旋律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以来哲学观念的变革,最主要的表现是历史观的变革。历史决定理论的命运,历史观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历史任务所决定的,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天崩地裂般的社会变动和亡国灭种的残酷现实,救亡图存和追求现代化的客观需求成为哲学观念变革的深层历史根据。中国社会出现了从“借思想文化来解决问题的思潮”转向了“社会改造论”的思潮。“社会改造”成为取代“伦理革命”、“文学革命”的纲领性口号。各种进步社团、进步报刊,纷纷举起社会改造的旗帜。陈独秀表示:“我敢说最进步的政治,必须把社会问题放在重要地位,别的都是闲文。”由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支持的少年中国学会,把注重社会改造作为共同的社会目标。 要改朝换代,要改造中国,首先要解决的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发展道路问题。随着改造社会现实呼声的出现,历史观的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和主题。中国到底向何处去?这是当时的志士仁人挥之不去的大问题。梁启超率先提出了“史学革命”的口号。针对当时一些人停留在社会生活的表层,对历史动力的寻求停留在观念、精神和宗教层面,李大钊指出:“唯物史观就站出来反抗那些历史家和历史哲学家,把他们多年所推崇为非常重要的外部的社会构造,都列于第二的次序;而那被历史学家蔑视的,对于研究社会生活有莫大的价值。”包括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三民主义者,甚至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无政府主义者都对唯物史观情有独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从唯物史观中看到了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社会改造的方向和途径。 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不是一个外在的过程,不是一个形式主义的吸收东西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民族形式和传统内在生成的过程,是几代人艰辛探索的结晶。从梁启超的“民史论”和“新民说”到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和“三民主义”;从蔡元培的“劳工神圣”到李大钊的“群众时代、劳农主义和唯民主义”;从陈独秀的“我们所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的社会改造”到毛泽东把“民众的大联合”看作是改造社会的根本方法。其间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从观念史观和圣贤史观到民众史观和群众路线,使历史主体一步步得到澄明。解决了人民群众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主体问题,便从历史主体的层面勾画出中国思想界从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 2.唯物史观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贡献 从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来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质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毛泽东思想观的转变实质是历史观的转变,从这里可以得到启示,即历史观问题是世界观的核心部分。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两个案例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两个案例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文化衫”流行现象透 案例文本: 几年前,一股“文化衫”之风从大洋彼岸刮来,于是乎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身着“文化衫”的人比比皆是,“文化衫”匆匆而来。而时至今日,身着“文化衫”的人已寥寥无几,这股“文化衫”之风似乎已是匆匆地离去。这种“文化衫”来去匆匆的现象,使许多人感到困惑,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和思考。 那么,这种“文化衫”来去匆匆现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现象?如何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它进行分析呢? “文化衫”何以匆匆而来呢?服装的流行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任何流行的东西都可以从现实中找到其所以流行的根据。一种服装的流行,反映的是某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而一定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又是对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某种反映。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所谓“文化衫”,就是涂有颜色、绘有图案或写有文字的一种带有文化气息的汗衫。它既是一种休闲衫,也像一件艺术作品。它以各种典型的艺术形象、文字通过服装将社会生活呈现于人们眼前。人们身着“文化衫”借以表现自己什么样的心理和意识呢?这就必须让我们回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引起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趋于多元化,人的个性发展和价值的实现有了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人们在服装穿着

上,开始追求一种放松、自由和个性化。美国人的“文化衫”,以其形式不拘一格,色彩、图案、文字的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为一些人所认同。“文化衫”就在这一时期流行起来。“文化衫”的风靡一时,正是人们通过服装穿着来表现自主、平等、竞争、公开、公正、创新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而这些新思想、新意识恰恰是市场经济刚刚确立的现实反映。 那么,“文化衫”为什么又匆匆离去呢?服装流行除了有其社会根据外,也有其自身特有的规律,比如流行心理。一般说来,一个社会中,总有少数人,热衷于追求新奇,标新立异,他们引领时尚,率先穿起“文化衫”。而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竞相效仿,“文化衫”便流行开来。然而此时,那些时尚前卫又觉得“文化衫”已不能满足他们领先一步的心理需求,开始去追赶更新的潮流。这样,在他们的引领下,“文化衫”流行渐渐消退,逐渐被新的流行所代替。 “文化衫”的流行如此,“唐装”的流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2002年春节期间,“唐装”着实火了一把。无论是电视上露面的影视明星,还是穿行于大街小巷的黎民百姓,都以身着这种中国传统服装为荣。所谓“唐装”,实指旧式中国服装,或者说是中国人传统的服装。之所以以“唐”字相称,似乎意指唐朝人穿的服装。经专家考证,这并不准确。但老百姓接受了,毕竟唐朝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从心理上人们更愿意接受这个名称。唐装的流行同样有其社会根据的。2001年中国喜事多多,申奥成功,国足出线,加人世贸,呈现出一派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气象。这一切令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而在上海召开的EPEC会议上,亚太国家的领导人身着唐装集体亮相,则对这次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难看出,今天的人们穿上古式的唐装,表达了一种对国家所取得成就的一种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绪论_题库(含答案)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马克思思格斯创立时期的经典理论 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 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 ) 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 10.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合理内核 B. 基本内核 C. 精髓 D. 核心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 A. 古希腊哲学 B. 近代欧洲哲学 C. 德国古典哲学 D.英国经验论哲学 12.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 A. 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 1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 A.德国D.奥地利C. 中国D.俄国 1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5.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科学性 C.阶级性 D.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16.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 观点的答案 篇一 : 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 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受其客观规律支配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分别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是,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且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的内容是,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与经济基础;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 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主要作用。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

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两种基本形式;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5、历史上的每个个人,都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只是作用有大有小、作用的性质有促进和阻碍。但是,必须明确,不管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谈谈对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之间关系的理解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和商品经济社会的运行。价值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形 成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机和决定目的,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内容复习(2013年修订版) 一、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3页) (1)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②狭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③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①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②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③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4)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什么?(4-8页)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主义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德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和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①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③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观点整理

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往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一统天下。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除剩余价值理论之外的又一大发现,是哲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下可作为扣题分析: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以下可作为扣题分析: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下可作为扣题分析: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下可作为扣题分析: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注意:如果考查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相关知识或者人民群众的相关知识,答题要点主要体现为: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一、马克思主义 1.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①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③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2.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理论基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根本价值目标):实现xxx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辩证唯物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①物质意识何者第一性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2.物质 (1)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反映。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①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4)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否认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绝对化会走向形而上学;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3.意识 (1)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本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主观) 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环境和人口因素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3)关系:①决定、反作用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完全同步)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2)生产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关系客观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4)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 (5)生产方式:①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②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与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 (2)上层建筑:①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②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 (3)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4)2,3是社会基本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地位和作用不同,2是更为根本的矛盾 (5)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骨骼)又包括上层建筑(血肉),缺一不可。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4.①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阶级性 ②国家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5.五大动力:①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基本×) ②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 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特征。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其次,这种品质特征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会突破我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长期的艰巨过程。儒学范围内的实事求是主要指治学态度和方法,但当时也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共识。因为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和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地实事求是,不断地解决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道理上承认实事求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实际行动中也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全党要坚持,党的领导机关要坚持,每个党员也应该坚持。选择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我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9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党90年的历史,就是在风云激荡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风险考验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改革、建设、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胜利前进。 怎样认识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决定的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9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始终毫不动摇地选择、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和价值观是科学的,能够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已经160多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一些具体论断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但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借鉴和吸收了世界上最先进、最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是在广泛借鉴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比如,马克思主义在创立时就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