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合设计性材料实验报告

综合设计性材料实验报告

综合设计性材料实验报告
综合设计性材料实验报告

碘化镉、叶腊石晶体模型的搭建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球棍模型和纸板模型的异同点;

2、锻炼搭建模型的实践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

3、学会利用模型的直观反映,深入了解叶腊石晶体和碘化镉晶体的内部结构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原理

1、叶蜡石化学结构式为Al2[Si40io](OH)2 ,是低温热液蚀变形成的粘土矿物。【叶蜡石矿石常呈淡黄、乳灰白、灰绿等颜色,蜡状光泽、有滑感,常为致密块状、叶片状,变种具放射状。⑵叶蜡石质地细腻,硬度低(1-2),密度2.65-2.90g/cm3 耐火度>1700°C,绝缘、绝热性好,化学性能稳定。纯者白色或呈黄色、浅蓝或灰色。玻璃光泽,性柔具滑感,薄片具绕性,无弹性,且能降低胚体的热膨胀系数,减少胚体吸湿膨胀。叶腊石细磨稍有塑性,泥浆易稀释,流动性好,便于浇注。叶腊石不被水浸润,粘结力差,泥浆渗透性好,吸浆快,胚体干燥收缩小且便于控制,故是卫生瓷优质原料。叶腊石导热、电导率低,绝缘性好,介电性能好,高频电流下,介电损失率小。有良好机械加工、粉碎、磨细性能,磨成粉后具有高度的润滑性,粉末为白色,越细白度越高,焙烧后白度提高。⑶加热体积剧烈膨胀,颜色变白,会分裂成极细的小片,能生成莫来石,同时叶腊石绝缘性好。加水后不能水化,对有机分子也不能吸附,所以难以染色。

2、碘化镉呈白色或浅黄色,是带有光泽的六方体薄片状结晶或粉末,见光或

露置空气中色易变黄,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酸类。熔点388C ;沸点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制作碘化镉球棍模型

(1)取4根中型支撑棍和4个黄色小球,相互连接,搭建成1个菱形平面;

(2)取4根长型支撑棍分别插入4个黄色小球最上方的孔中,保证与菱形平面成90°;

(3)重复步骤(1)搭建第二个菱形平面;

(4)利用前面的4根长型支撑棍,牢固支撑第二个菱形平面,可利用双面胶达到紧密结合的作用;

(5)取2根短型支撑棍,分别将一端插入1个绿色小球对称的2个孔中;

(6)重复步骤(5),将2个绿色小球另一端的支撑棍,分别插入构成菱形平面的相邻黄色小球中即可。

2、制作叶腊石纸板模型

(1在白色卡纸上画出四面体平面展开图,在蓝色卡纸上画出八面体平面展开图,再用剪刀将轮廓剪下;

(2)沿着剪下图案中的标注,制作12个白色四面体和8个蓝色八面体;

(3)将6个白色四面体角定相连,拼成六边形,再用透明胶带进行连接,共制作2个六边形;

(4)将3个蓝色八面体共棱连接作为第一组,2个蓝色八面体共棱连接作为第二组,两个第一组平行方向共棱连接后;再和一个第二组平行方向共棱连接;

(5)将1个六边形面朝下放置,连接的八面体放置上方稳定后,再将另一个六边形角顶朝下放置八面体上方即可。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

1、实验结果

现对实验结果拍摄三视图,以供直观观察效果。图1-1、图1-2、图1-3分别为碘化镉球棍模型的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图2-1、图2-2、图2-3分别为叶腊石晶体模型的主视图、测视图、俯视图;

图1-1碘化镉球棍模型主视图

图1-2碘化镉球棍模型侧视图

图1-3碘化镉球棍模型俯视图

图2-1叶腊石纸板模型主视图

图2-2叶腊石纸板模型侧视图

图2-3叶腊石纸板模型俯视图

2、模型分析

(1)碘化镉球棍模型

①晶体具有对称型;

②属于三方晶系;

③Cd2+占有六方原始格子的结点位置。Cd2+:CN=6,「:CN=3,三个Cd2+ 处于同一边。可以看出,每两层「中间夹一层Cd2+,这三层作为一个单元层。

(2)叶腊石纸板模型

①属于结晶结构为2 :1型的层状含水铝硅酸盐矿物;

②四面体之间利用角顶连接,八面体之间利用棱来连接,四面体和八面体之间利用四面体的角顶来连接;

③由于是层状结构,会沿平行于{001}解理;

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心得体会

(1)可取之处

①根据综合设计性实验要求,我查阅相关资料,设定实验方案,锻炼了设计能力;

②在实际操作中,我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的科学精神,利用展开图、多种颜色、试点等,帮助我进一步了解矿物特性的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锻炼了我的操作能力;

③面对出现的问题,我能独立思考,发表观点看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而解决,锻炼了我的分析能力;

④根据对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等的仔细分析,整个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锻炼了我的总结能力。

(2)不足之处

①碘化镉球棍模型上下各呈六元环形状,我在搭建时,球和棍之间的结合问题难以妥善处理,导致模型稳定性较差,易松散。虽然,我截取晶体菱形部分,搭建出碘化镉的部分模型,但是,代表性未达到最理想状态;

②叶腊石纸板模型中,最上层四面体的平稳放置,失败次数最多,后利用双面胶固定,才得以改善。

总而言之,我在整个建模过程中,发挥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加深了对晶体内部构造的全方位、多角度理解,正确解决了实验中的难题。最终,本次实验效果明显,达到预期目的。

六、参考文献

【1】马铁成.陶瓷工艺学[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10

【2】王成兴.硅酸盐矿物原料基础知识[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4

【3】刘属兴.陶瓷矿物原料与岩相分析[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胡志强.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