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素材大集合知识表格: 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素材大集合知识表格: 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素材大集合知识表格: 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素材大集合知识表格: 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高中生物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教案2 中图版必修3

第二节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描述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功能; (2)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3)概述抗原和抗体的知识; (4)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2.态度观念方面 (1)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种人痘预防传染病的历史,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介绍牛痘的发明以及科学家在免疫科学方面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热爱科 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3)通过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两者的关系,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生 命运动的多样性,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3.能力方面 (1)通过介绍抗体的发现、淋巴细胞的种类、分化和功能等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 生从科学事实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组织小组自学,师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比较、分 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二、 重点、难点分析 1.抗原和抗体的知识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础,学生虽然在初中已学过一些, 但毕竟粗浅。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很复杂,又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 难点。 三、板书设计 一、免疫细胞的功能 1、 吞噬细胞 2、 B 淋巴细胞 3、 T 淋巴细胞 二、细胞免疫过程 (1)感应阶段 (2)反应阶段 (3)效应阶段 三、体液免疫过程 (1)感应阶段 (2)反应阶段 (3)效应阶段 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起,引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有些传染病,人的一生只患一次,如天花、麻疹、百日咳等,而另 一些传染病如感冒、痢疾等却可能多次感染,这是为什么? 引出特异性免疫有两种类型,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都可分化成一部分记忆细 胞,执行或长或短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二、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用心 爱心 专心 1

高中生物免疫系统复习

免役调节 一、三道防线 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 1、皮肤、粘膜 2、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 3、免疫应答 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叫做抗原。 前两者的免疫不具有特异性,成为非特异性免疫,而第三道防线具有特异性,成为特异性免疫。 二、免疫系统 免疫类型 1、体液免疫:与B淋巴细胞有关 2、细胞免疫:与T淋巴细胞有关 三、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 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分子标志。当一个入侵者所携带的“非己”标志被识别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开始反复分裂,形成巨大的数量。同时分化成不同的群体,以不同的方式对入侵者做出反应。一部分成为效应细胞与入侵者作战并歼灭之。另 一部分分化成为记忆细胞进入静止期。下图是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示意图 抗原 只与适合的 受体结合 B 淋巴细胞 表面不同的受体 激活的 B 淋巴 细胞增大、 分化、分裂 记忆 B 细胞群, 一旦遇到同一类 型抗原便快速增 殖分泌抗体 效应 B 细胞群 分泌抗体进入血液

四、细胞免疫 TIP : 1、成熟的T 淋巴细胞有不同的群体,有成熟的辅助性T 淋巴细胞,还有成熟的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 2、每一个成熟的T 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 五、体液免疫 TIP : 1、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但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 2、反复分裂形成的B 细胞克隆分化为效应B 细胞和记忆B 细胞。 3、实现体液免疫需要 T 细胞的参与。 4、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分别处理入侵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抗原,相辅相成。 巨噬细胞 辅助性T 细胞上的抗原MHC 受体 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 分裂和分化 细胞毒性 T 细胞 抗原-MHC 复合体 被感染的体细胞 MHC 标志 病原体 抗原-MHC 复合体 巨噬细胞 抗原 MHC 抗体 辅助性T 细胞B 细胞 大量的效应和记忆B 细胞 分裂和分化效应B 细胞 记忆B 细胞

高中生物免疫调节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想一想:免疫系统的组成层次中谁最重要? 知识点二免疫系统的调节 思一思: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参战者与作用对象分别是什么?它们是否可以直接杀死抗原? 知识点三免疫疾病及免疫学应用

议一议: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自我校对: ①骨髓②胸腺③生成、成熟④T⑤胸腺⑥骨髓⑦抗体⑧浆⑨T⑩皮肤、黏膜?杀菌物质?吞噬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靶细胞?淋巴因子?衰老○21破坏○22癌变○23系统性红斑狼疮○24再次○25相同抗原 ○26发作迅速○27严重损伤○28遗传倾向○29T细胞○30一切○31疫苗○32器官移植 想一想:免疫细胞 思一思:体液免疫的参战者是抗体,作用对象是抗原;细胞免疫的参战者是效应T细胞,作用对象是被抗原入侵的细胞(靶细胞),无论抗体还是效应T细胞,它们均不能直接杀死抗原。抗原多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议一议:与正常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的最大特点是抗体分布场所不同——正常体液免疫的抗体分布于血清、组织液及细胞外分泌液中,过敏反应的抗体则吸附于某些细胞(如毛细血管管壁细胞)表面上。

1.免疫概念 免疫,是生物有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免疫系统的组成 3.人体的三道防线

?抗体的概念: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T

高一生物从生物圈到细胞的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从生物圈到细胞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高一生物从生物圈到细胞的知识点总结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 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 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 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 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 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 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 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 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Jacob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高中生物细胞器表格讲解与例题解析(含答案)

八种细胞器的比较表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1届·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水涨破 B.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C.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染液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解析】观察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甲基绿染液是观察DNA分布时所用的染液。 【答案】C 2.(2011届·质检)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电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膜呈亮—暗—亮的三层结构 B.线粒体的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大约是线粒体表面积的4倍 C.人的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后离心,沉淀物中即可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D.溶酶体膜不被其的水解酶分解是因为其不含蛋白质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A项应该是暗—亮—暗,即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A项错误;B项应是大于四倍,因为线粒体有很多突起的嵴,增加了膜面积,B项错误;D项,溶酶体膜上是含有蛋白质的,所有的膜结构都含有蛋白质,只不过溶酶体的水解酶肯定是不能酶解自己的那种,D项错误。 【答案】C 4.(2011届·江二中月考)如图为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可用来表示低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 C.图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结构有3、5、6 D.此图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 【解析】图中9是中心体,所以只能代表低等植物细胞,A项正确;若此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应去掉的结构为5、9和2,B项错误;若表示动物的性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为1、2、5,D项正确;含有DNA能进行转录的结构有3、5、6,C项正确。 【答案】B 5.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7 D.8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需要穿过线粒体的两层膜,离开细胞需要穿过一层细胞膜,再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又需要穿过三层膜,共穿过6层膜。 【答案】B 6.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可以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等 【解析】线粒体、叶绿体可发生DNA复制和转录等生理功能,因此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在核糖体上进行翻译过程,也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答案】C 7.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稳定不变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每日一题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B.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经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过程均与抗原的刺激有关 D.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都能识别抗原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 细胞识别作用的判断技巧 (1)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2)吞噬细胞无特异性识别功能,但能识别“非己”成分。 (3)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为两个唯一: 学霸推荐 1.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小鼠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2.如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细胞a是T细胞 B.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a、b、d C.d可在细胞内外起作用,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 3.某细胞执行免疫功能的过程示意如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第二道防线,不具备免疫的特异性 B.细胞内的抗原被该细胞呈递给B细胞 C.该类细胞还具有对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行吞噬处理的功能 D.该细胞会与效应T细胞密切接触,通过溶酶体裂解吸水涨破死亡 4.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 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 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 C.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 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 答案 1.【答案】B 【解析】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T细胞。B细胞主要用于体液免疫,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胸腺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总结细胞质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知识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总结细胞质细胞器 与生物膜系统知识 1 细胞质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等。 2 细胞质基质 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化学组成: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3 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1 线粒体 结构特点: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平滑而连续的界膜,,内膜反复延伸折入内部空间,形成嵴。线粒体具有半自主性,腔内有成环状的DNA、少量RNA和核糖体,它们都

能自行分化,但是部分蛋白质还要在胞质内合成。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含有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动力车间”。 2 叶绿体 结构特点:具有双层膜。在叶绿体内部存在扁平袋状的膜结构,叫类囊体。类囊体通常是几十个垛叠在一起而成为基粒。类囊体膜上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叶绿体具有特有环状DNA、少量RNA、核糖体和进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酶,能合成出一部分自己所必需的蛋白质。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3 内质网 结构特点: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单层膜,可分为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附着有核糖体)。 功能:细胞内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如性激素)合成的“车间”。 4 高尔基体 结构特点: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和小泡所组成,分泌旺盛的细胞,较发达。成堆的囊并不像内质网那样相互连接。 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的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细胞器知识点(一) 一、相关概念: 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高中生物知识梳理复习 3-1免疫之特异性免疫

第三节免疫一特异性免疫 教学目的 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B:识记)。 2.抗原和抗体的知识(C:理解)。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C:理解)。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抗原和抗体的知识。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2.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教学过程 【板书】 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 异物性 抗原大分子性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 特异性免疫抗体 感应阶段 体液免疫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感应阶段 细胞免疫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注解】 免疫的概念: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非特异皮肤、黏膜等(第一道防线) 免疫分类性免疫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第三道防线) 一特异性免疫 (一)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 骨髓:造(胸腺)↑↑ 转移到淋巴器官抗原刺激免疫系统 血干细胞 B细胞↓↓ (骨髓)效应B细胞→抗体 (由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体液中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这是构成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二)抗原和抗体 1.抗原 (1)概念: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异物性(注意:自身衰老或受损的组织、细胞以及癌细胞也会成为抗原)(2)性质大分子性:通常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的物质 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2.抗体 (1)概念: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分布: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有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例析】 .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衰老细胞、癌细胞等)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水解产物失去抗原的大分子性,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过程图 2.各阶段注意点 (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的作用是使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各细胞间的呈递是通过细胞的相互接触来完成的。 (2)反应阶段:形成的记忆细胞在同种抗原再次侵入时,可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3)效应阶段: ①体液免疫中,抗体与病菌结合后,可抑制其繁殖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使其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抗原和抗体结合后进一步的变化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②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的溶酶体酶,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也因失去藏身之所而为抗体消灭。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两者各自有其独特作用,又可相互协作,共同发挥作用。 【例析】 .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C) A.抑制病菌的繁殖(体液免疫的功能) 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ABD是或主要是体液免疫的功能P22、P22、P23)

高中生物细胞学说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学说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学说基础知识点 细胞学说的内容: 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家里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M·J·Schileiden,1804-1881)和 施旺(T·Schwann,1810-1882) 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1543年 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 揭示了人体在组织和器官水平的结构 1665年

英国的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不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并命名为细胞 19世纪 德国的施莱登、施旺 细胞是构成动植物提的基本单位 1858年 德国的魏尔肖 细胞是构成动植物提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细胞知识点 细胞质基质 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化学组成: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线粒体 结构特点: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平滑而连续的界膜,内膜反复延伸折入内部空间,形成嵴。线粒体具有半自主性,腔内有成环状的DNA、少量RNA和核糖体,它们都能自行分化,但是部分蛋白质还要在胞质内合成。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含有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动力车间”。 叶绿体 结构特点:具有双层膜。在叶绿体内部存在扁平袋状的膜结构,叫类囊体。类囊体通常是几十个垛叠在一起而成为基粒。类囊体膜上有光合作用的色素,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叶绿体具有特有环状DNA、少量RNA、核糖体和进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酶,能合成出一部分自己所必需的蛋白质。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高中生物记忆方法 1联想记忆法 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2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器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器知识点 1、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2、细胞质基质成分:水、无机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功能: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3、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液泡、溶酶体。 4、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5、线粒体:形状:椭球形,粒状或棒状;结构:外膜(控制物质进出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使膜面积增大)、嵴、基质(含少量DNA和有关酶);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6、叶绿体:形状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结构:外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内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基粒、基质(含少量DNA、RNA酶和色素); 叶绿体存在于叶肉细胞及部分幼茎的皮层细胞及保卫细胞中在细胞中的位置随光照改变而发生变化 7、内质网:形状结构:单层膜;粗面内质网:上面附有核糖体;光面内质网与脂质合成有关 8、核糖体:形状结构:椭球形的粒状小体,无膜结构;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9、高尔基体形状结构:扁平囊状结构,有大小囊泡; 主要功能: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10、中心体:分布:动物细胞、低等的植物细胞中;结构:中心体(由两个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组成);功能: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11、液泡:形态结构:表面有单层膜,内有细胞液,含有色素;主要功能:调节细胞内环境;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细胞膨胀 12、溶酶体:形态:是一种单层膜的囊状小泡;特点:含有多种水解酶;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和病菌 13、由细胞器膜(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4、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细胞内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3、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如各种细胞器),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15、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与叶绿体 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中心体,核糖体 与能量的转换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与叶绿体 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含有少量DNA和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高中生物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教案4 中图版必修3

第二节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一、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描述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功能; (2)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3)概述抗原和抗体的知识; (4)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2.态度观念方面 (1)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种人痘预防传染病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介绍牛痘的发明以及科学家在免疫科学方面的研究过程,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3)通过学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两者的关系,认识到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运动的多样性,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3.能力方面 (1)通过介绍抗体的发现、淋巴细胞的种类、分化和功能等科学研究过程,培养学生从科学事实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组织小组自学,师生共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抗原和抗体的知识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础,学生虽然在初中已学过一些,但毕竟粗浅。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很复杂,又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 三、板书设计 一、免疫细胞的功能 1、吞噬细胞 2、B淋巴细胞 3、T淋巴细胞 二、细胞免疫过程 (1)感应阶段 (2)反应阶段 (3)效应阶段 三、体液免疫过程 (1)感应阶段 (2)反应阶段 (3)效应阶段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起,引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有些传染病,人的一生只患一次,如天花、麻疹、百日咳等,而另一些传染病如感冒、痢疾等却可能多次感染,这是为什么? 引出特异性免疫有两种类型,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都可分化成一部分记忆细胞,执行或长或短的特异性免疫功能。 二、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器知识点总结表格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器知识点总结表格 归纳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器知识点总结表格归纳》的内容,具体内容:细胞器知识点是高一生物必修一课本重点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表格把知识点整理出来。下面我给高一同学带来生物必修一细胞器知识点总结表格,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器知识点表格... 细胞器知识点是高一生物必修一课本重点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表格把知识点整理出来。下面我给高一同学带来生物必修一细胞器知识点总结表格,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器知识点表格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 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 a、CO2的固定:CO2+C52C3 b、C3化合物的还原: 2C3+[H]+ATP(CH2O)+C5 呼吸作用 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

高中生物:细胞知识点

高中生物:细胞知识点 名词: 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亚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3、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核区,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无核膜、无核仁;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4、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有核膜、有核仁,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5、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绿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6、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衣藻、变形虫、草里履虫、疟原虫等。 7、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也可以通过,而其它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如:信使RNA、蛋白质、核酸、蔗糖)则不能通过。 8、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 9、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细胞膜中的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都有特异性。 10、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1、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12、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13、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面有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作用是

支持和保护。其性质是全透的。 语句: 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类也就有了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之分)。 2、细胞膜由双层磷脂分子镶嵌了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以覆盖、贯穿、镶嵌三种方式与双层磷脂分子相结合。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护作用外,还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有关。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4、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5、线粒体:呈粒状、棒状,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6、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高一生物细胞器知识点总结

叶绿体 ·分布:植物体特有,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 ·形态: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结构:具有外膜和内膜(双层膜结构),含基粒、基质. 基粒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增大了叶绿体中的膜面积。 内膜:没有折叠,选择性很强 酶:与光合作用有关,分布于基粒、基质 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基粒 ·成分:蛋白质、脂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色素、少量DNA和RNA.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被誉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线粒体 ·分布: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真核细胞内). ·形态:呈圆球状、短棒状、线形、哑铃形等. ·结构:具有外膜和内膜(双层膜结构). 外膜光滑,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了内膜的面积。 内膜: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了内膜面积 酶:与有氧呼吸有关,分布于基质、嵴 ·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内质网 ·分布:绝大多数动植物细胞中(真核细胞中),在细胞质基质内广泛分布.·形态:由单层膜围成的网状管道系统. ·结构: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膜上有多种酶,有的上面还有核糖体附着. 广泛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为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类型:粗面内质网(附着核糖体) 滑面内质网(无核糖体附着) ·功能:与蛋白质合成与加工、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 某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 ·分布:动植物细胞中(真核细胞中),细胞核附近. ·形态:扁平囊状结构及囊泡. ·结构:由扁平囊和大小囊泡组成,单层膜结构,与内质网相通.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 免疫部分检测题 1.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2.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 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 GAGGAGAGGAFFFFAFAF

增强免疫能力 4.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 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 5、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lNl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Hl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A 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 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6、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 B、T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产生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产生 的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 GAGGAGAGGAFFFFAFAF

高一生物细胞器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①(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2节的内容。课程标准中相关具体内容标准为: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了解水平; 2.“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属于独立操作水平。 学生通过进一步学习,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细胞,认识系统内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也为后面学习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增殖等知识奠定细胞学基础。 本节计划用2个课时完成。考虑到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多种细胞器,安排第1-1.5个课时主要引导学生识图,了解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第0.5-1个课时利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体会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二、学情分析: 经过先前的学习,学生对细胞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高中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对于探究式教学方式兴趣浓厚,但能力有限,需要加强。教师可以予以正确引导,使学生投入到生物课学习中来。 考虑到我校学生初中生物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活动中要兼顾各个水平和类型的学生,充分促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准确说出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二)能力目标:总结各细胞器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确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2.体验自主思考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认识几种重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难点: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新课导入 利用问题探讨导入新课 1、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个车间 和部门之间的配合产生出来的? 2、细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各种车间 吗? /3、细胞内的各种“车间”是怎么样的? 做出总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 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细胞内部像一个繁忙 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很多忙碌的“车间”, 思考并回答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汇总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2.免疫细胞: (1)吞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 B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防卫功能 (1)免疫种类: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①体液免疫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 淋巴因子?→?B 细胞?→?浆细胞?→?抗体 记忆B 细胞 ②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T 细胞?→?效应T 细胞 效应T 细胞作用: 记忆T 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 (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 三、免疫系统疾病: 1.免疫过强 (1)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 “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反击而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2)过敏反应

①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②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防卫过弱 (1)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遗传物质是RNA; (2)病因: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它可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3)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 四、免疫学的应用: 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 2.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 3.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T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特别提醒: 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2. 溶菌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外分泌液(泪液、唾液、乳汁、尿液等)、组织液和某些微生物体内,该酶能水解细菌的细胞壁。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 3.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化各种病原微生物; 吞噬细胞也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体。 4.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 5.①在免疫反应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②在免疫反应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6. 二次免疫: A.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 B.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 C.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 7. 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是通过记忆细胞来发挥作用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