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

1 发展高等教育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系
2 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3 发展高等教育的策略
4 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许促进,互动双赢











1 发展高等教育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系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日益显现。高等教育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大量的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与经济增长之间又存在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任何国家的经济的腾飞都有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与之匹配。面对越来越突出的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它就将迟滞甚至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人力资本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不仅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的理念,更说明了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同时这也是党对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深刻认识。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当代,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最为重要和积极的促进因素,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同时也为经济发展的历程所证明。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建立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利互补的良性关系无论对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还是对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与调整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区域财政已在逐步成为高等教育投资的主要渠道,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据

本地的经济资源和实力,服务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主体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和中心作用也日益提高。高等教育是为区域经济建设造就大量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渠道;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大本营;高等教育是培养人力资本的“空间站”;高等教育同时还是构建市场经济软环境的重要基地。


1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2


破解四个关键问题 推动河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0月20日10:12
我来说两句()
复制链接
打印
大中小

编者按:2010年8月10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也存在“四难”,“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他强调,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用改革创新的方法来破解教育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亚伟教授结合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国、全省教育规划纲要,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视角,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深入阐述,为推动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河南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绘就了未来10年河南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吹响了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号角。高校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就要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的要求,持续提升认识、拓展思路、强化保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这四个关键问题,努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一、切实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支撑,狭义上是指人、财、物等硬资源;广义上是指办学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硬资源及政策、信息、影响力等软资源。教育资源投入的有限性和竞争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钱”的问题必将是高校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

一从政府来。我国高校绝大多数是公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从政府获取。近年来,我省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3.7%,高等教育经费困难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按照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要求和经济发展9%的增长率预算,2012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5万亿,教育经费投入将达到1003.25亿,比2009年增加414.35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综合实力不强、财力支撑相对薄弱、教育发展历史欠账较多的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来说,政府的压力

之大可想而知。因此,一方面政府确实要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我们的思路也要从单一等待政府拨款转变到多渠道获取办学资源上来。

二从社会来。高校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积极吸纳投资融资、争取社会捐助、吸引更多生源,把社会的钱引向高等教育。过去十年,银行信贷为高校扩招提供了必要资金支持,形成大批优质资源,支撑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可见,政府投入并非唯一渠道。当然,目前高校债务数额庞大,还贷压力巨大,化解高校债务危机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社会捐助是高校获得经费的又一途径。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捐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以美国为例,社会捐助的资金占到高校经费总数的30%~40%,而在我国只占0.5%~1%,争取社会捐助的空间还很大。学费也是来自社会的资源。一所好大学要有“吸引力”和“生产力”。吸引优秀学生和培养栋梁之材的情况直接决定着学费资源的获取效果。

三从服务来。服务既包括教育服务,也包括科研服务。全国高校集中了大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有2826万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生,学科门类齐全,仪器设备先进,是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课题的基地。这些优势为高校实施科技创新和高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资源保证。高校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学校争取到了经费支持。与国内知名大学相比,我省高校在这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发展空间广阔。

四从有效使用资源中来。作为高校资源配置的主渠道,政府目前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粗放型”配置方式,导致有些高校出现重资源获取总量、轻资源利用效益。克服这种现象,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整合大学现有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现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二级学院是转化办学资源为办学效益的主要平台,是高校职能的主要承载者。二级学院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使用是保证大学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办学效益的基础。河南师范大学对二级学院引入了绩效管理,构建了资源配置指标体系、绩效产出指标体系和综合效益指标体系,对资源使用效益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大大提高了学校资源使用效益,确保了 “好钢用到刀刃上”。

二、切实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人往哪里去”,包含了“人”、“哪里”、“去”三方面的因素。“人”指培养的学生,也就是大学的“产品”

。“哪里”指社会、市场需求,也就是大学“产品”的去向问题。“去”指连接“人”和“哪里”的渠道、途径和方式。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因困难多、压力大而备受关注。这主要来自“三个不对称”。一是观念、素质不对称。学生的就业观念、能力素质与社会需要和就业形势的要求不相适应,这是“人”的问题。二是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对称。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能力强、潜力大,然而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偏低、发展不均衡,造成“就业岗位”供给不足。高校专业设置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迟缓,造成“适岗人才”不足。这是“哪里”的问题。三是信息不对称。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就业招工“双难”及人才消费盲目性现象,这是“去”的问题。要解决这三个不对称,回答“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就学校而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科学调整和优化设置学科专业,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和统一。三是畅通渠道和信息,为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吸纳人才创造良好的平台和环境。2003年以来,河南师大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师资型、学术型、应用型分类培养人才。大学生的就业从入校起,就已经被“统筹考虑”。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依然高达96.08%,2009届达到92.21%。

综上所述,“人往哪里去”,表面上讲的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讲的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归根结底是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内涵建设问题。因此,谈“人往哪里去”,必然要涉及“质量如何保”的问题。

三、切实解决好“质量怎么保”的问题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大学的每一项工作都与人才培养质量紧密相关。因此,“质量如何保”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保证和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分学校内部和社会两种评价尺度。前者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看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后者主要是以毕业生质量作为评价依据,看这所学校的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 综合这两个方面,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

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已经在统一模式培养基础上,转变到更加注重创新性、个性化培养,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

条件、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新要求;二是学校招生人数增幅较大,生均资源下降,加之一些高校在条件并不成熟情况下设置的一些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短期内就难以保证;三是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结构优化、教师队伍稳定问题;四是长期存在的“分数挂帅”、“一考遮百丑”的人才评价标准,一直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适应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应该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起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把高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第二,深化教学改革,探索符合学校实际,体现时代特点,与社会、市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宗旨,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按需教学”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抓手,构筑多层次、多形式的创新实践平台,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大力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位一体的特色专业、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第三,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市场为杠杆,以学生能力评价为核心,建立健全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第四,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

四、切实解决好“学校怎么办”的问题

所谓“学校怎么办”,就是要建设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么建设这样一所大学的问题。

合理定位发展目标。近些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大、内涵和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同质化倾向。对此,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正确引导,对全省高校实现分类管理,鼓励高校在不同层次上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首先,要合理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这种定位,应该目标准确、规划科学、路径清晰,具有资源支撑和可持续性,并且实现最大程度的广泛共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形成特色、突出特色。特色是高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学校、获得社会认可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挖掘自身潜力,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并突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所大学才能吸引并稳定住自己的消费群体。其次,还要深入研究如何在教育大众化基础上进行精英教育。也就是说,大学既要培养数以万计的合格劳动者,也要培养一大批在各条战线上引领潮流的“高精尖”人才;既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也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从而使每所高校都有在不同专业领域“独领风骚”的优秀人才。

规范高校内部管理。目前,高校行政权力过多地干预甚至覆盖了应由学术机构决策的事项,专业技术人员为了获得学术资源及其配置的话语权,不得不占有管理岗位,导致了行政泛化现象。现在高校“去行政化”就是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去行政化”实质是正确处理决策权、执行权、学术权与民主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厘清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范围与界限,给“学术权力”应有的地位和权威,减少或者去除非学术因素对学术的影响。不能把“去行政化”简单地理解为去掉管理和层级。高校内部需要管理;没有层级的管理不仅缺乏效率,也不符合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要通过“去行政化”,使那些代表学校行使学术权力的岗位,成为专家、教授轮流为学术活动承担的一种义务,而不是一种“官位”。

正确处理高校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一是政府主导。通过加强对高校的宏观管理,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保障高等教育的基本经费和公共服务。二是市场调节。通过市场机制的内在优势,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适度调节作用,使高校在激烈竞争和动态发展中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不断突出办学特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三是社会参与。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各种形式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助力高校建设与发展,从而实现我省高等教育的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发展。四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通过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内部管理,更好地协调内部和外部两部分资源,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作者: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来源:《河南日报》)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高等教育与经济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人力资本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不仅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的理念,更说明了高等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同时这也是党对新世纪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深刻认识。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改造经济产业,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健康发展;要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就必须极大地增强科技和教育的推动作用,极大地加快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现在开始到2010年我们将迎来一个劳动力需求结构剧烈变化和人才需求急剧上升的时期。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日益显现。高等教育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大量的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与经济增长之间又存在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任何国家的经济的腾飞都有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与之匹配。面对越来越突出的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它就将迟滞甚至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这样说,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一区域的经济实力和水平。建立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利互补的良性关系无论对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还是对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系统,其内部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诸要素都相互有着十分密切的有机联系。只有站在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才能探索出宏观发展区域经济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与调整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区域财政已在逐步成为高等教育投资的主要渠道,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根据本地的经济资源和实力,服务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主体发展方向和办学目标。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和中心作用也日益提高。高等教育是为区域经济建设造就大量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渠道;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大本营;高等教育是培养人力资本的“空间站”;高等教育同时还是构建市场经济软环境的重要基地。


三)高等教育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立足于全国宏观经济发展大局,依据福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同时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令人鼓舞的是,“海峡西岸”第一次被写进了中央文件,得到中央高层的认可。最近,中共福建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了《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讨论稿)》(以下简称《建议》),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十一五”期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到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8099亿元,比2000年的3920.07亿元翻一番;到2008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24456元,比2000年的11601元翻一番;到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达10489亿元,突破1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000元,财政总收入2010年将超过1200亿元,比2000年的369.67亿元增加830.33亿元,比2005年的700亿元(预计)增长500亿元。《建议》强调,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巩固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黄小晶省长最近讲话指出,“十一五”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到了一个高度来重视。

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部署,石化产业、汽车产业、船舶工业、工程机械制造业、电力产业等确定为战略产业;光电产业、软件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环保产业等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战略部署都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的支撑。而与此恰恰相反的是,我省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高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企业中技术工人占职工的比例都低于全国水平。从国际竞争态势来看,人才的竞争已成为最具全局影响力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优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区域的人才竞争,给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历史性的课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福建高等教育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扮演历史性的重要角色,必然要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全方位、高层次、数量充足的人才支撑,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管见——兼谈富士康的产业影响

纵观大河论坛,教育贴一出必火,上至教育部情愿贴,下至各院校PK贴。一言蔽之,诸网友认识到了高教发展的短处及其

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至于河南高教发展的先进不足,根据本人目测,大致可分如下原因:(1)国家和教育部的不重视,导致重点大学在河南布局的忽略;(2)应该把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乃至河南科技大学纳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3)合并的不足,应该重组高校。那么,咱们可以逐条分析以上原因:


一、
国家布局的不足

中国高等教育自建国以来,粗粗算来,经历两次大的调整:一是,1951年全国院校大调整即分校。实事求是讲,这确实削弱了河南大学的力量(很多人现在因郑大崛起而冷眼河大,其实,河大学术影响力在港台及海外真正的学界还是处于一流态势)。但是,此后国家也并没有亏待河南,郑州市组建后,旋即从山大等知名院校调配师资组建郑州大学;而至于华水、焦工(今理工大)、洛工(今科技大)、粮院(今工大)、纺织学院(今中原工学院)等原部属院校的下放,是当时的国家教育发展方针,像石家庄铁道学院和中北大学原来也是相对更负有盛名的部属或特殊院校,他们现今的发展态势难道更不令人唏嘘么。二是李氏岚清主政时期的“合校”。这种合校影响才托出了新郑州大学。试问,如果上没有政策,即使有外省之样板,当时的河南省政可以迈出这一步么。可以说国家政策大体不会针对某省,而是通盘考虑。如果说某某领导是某某省人,这更是乃无稽之谈。焦作温县人士王梦奎时任国务院发展中心主任,南阳人士张宝庆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另外在国务院机关老干部局等出任参谋后勤经常接触险要的河南人在省籍比例中是出于前列的。所以,我们都要深刻分析河南为什么没有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和仅有一所211工程大学。

大家纵观全国211工程大学全国布局,可发现北京、上海、西安、武汉、南京和广州较为集中,其他各省的地方院校多为一所。上述五个城市的211工程大学多,是多在当时新中国建立后的对城市发展定位和已有教育基础。看看每个学校的校史都可以知晓,大多院校多位晚清或民国遗物。而至于新疆和海南等偏远省份也有一所211工程大学。所以,我省感觉不公平的愿意,大体可分为如下原因:其一,郑州之河南发展现在与武汉之湖北、西安之陕西大体相当,甚至某些领域还具有相当优势;其二,连边疆地区都具有1所211,为什么河南作为人口大省、GDP五强却与之相等。这种对比坐标的选定,导致心理的失衡,从而埋怨国家政策。

实事求是讲,国家对211工程大学的布局既有历史的考虑,也有现实的分析。通俗而言,这与地方经济大体有关。以山东为例,山东大学、海洋大学和石油大

学是211工程大学,后两者是行业院校,其实与山东并无直接关联。一个山东大学培养出的211学生——实话讲——除非是走国考途径——否则很难进入京沪一线城市较好工作岗位。换句话说,山东一个211工程大学培养出的所谓精英学生主要还是满足本省需求,也就是说本省和本地经济活力决定了其高端人才的需要。郑州06年前发展确实火爆,但是既有国家重大项目和新上项目与西安和武汉相比确实差距很大,而211工程培养学生大体还是满足国家需求(当然了,现在都搞综合性大学,一部分学科肯定流传市场)。

再看浙江省,其辖内也仅有一所211工程大学(浙江大学);安徽也仅有一所211高校(中国科技大学是国家布点)、山西大学这是李提摩太建立的晚清第一所地方省立大学,不也是和河南大学一样——省部共建而已。


二、
应该支持更多河南高校进入211

呼声最高的进入211高校的是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
先说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如果说不吃政治的亏,那是假的。原来民国系的几个高校都吃了暗亏(南京大学是泽民同志给顶着)。河大的衰落是和开封城同步,河大强势在于文史,但是在89年后人才流动频繁(一是六四影响,二是当时确实存在派系斗争),现在除了英语语言文学尚可具备学科号召力,其他均是昨日黄花。抛开历史不说,河南大学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进入211实乃无望,其实,教育部给河南大学“省部共建”的头衔,间接表明了官方态度——211无望,给个心理补偿吧。当然了,这种头衔也乐于接受,因为他带来的是实际益处,省部共建和211一样,国家和地方同步资金搭配,各地地方搭配比例不一,上海大致是1:3,也就说,国家在211三期建设拨款3千万,上海市府同步调配9千万。不管如何,对河南大学而言,这是失落中的补偿吧。


至于河南农业大学,我认为他确实有实力进入211,但是时机选错了,而且又与郑大争锋(当时,郑大曹校长在政坛也是左右逢源)。我记得不错的话,郑大是和四川农业大学一起进入211工程大学的。假如,当时也是以农业大省的河南先力保河南农业大学,与川农直接交锋,按照当时态势(川大已占据一个指标),或许可以险胜。倘若失手,再换郑大也不迟(郑大1996年进入,后面还有数批机会)。也许,对郑大来说,这是晚两年的机遇;但是对农大来说,这真是发展史上的遗憾。

至于河南科技大学进入211,可大胆放言,实属自娱自乐。211工程大学大致可分为两类:区域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学校。前者如郑大,后者如石油大学,国家布局切忌的就是重复建设。河南科技

大学长于规模,学科建设布局还算齐整,但是少真正在行业领域内叫得响的行业学科或没有形成团队影响。所以,从长远来看,河南科技大学虽然不能进入211,但是结合其所处位置(洛阳)、现有规模及河南省的重视程度来看,虽然暂时落后河南理工大学,但是十年后大可翻身。河南科技大学就像层窗户纸,一旦点破,就可东方大白——而这张纸就是博士点。


三、
再次重复合校

很多网友倡议建立中原大学、华中交通大学等名头响亮好听的头衔,以规模取胜。本人来看,实则不然,合校确实可以壮大规模,但是敝处太多,最关键就是丧失原有优势学科。文人相轻,高校派系斗争甚浓。再者说来,河南几所可以的资源已被组合殆尽,再走集约规模是无一处。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问题,河南高校该走什么样符合自我有利远方的道路?其实富士康的内迁给高校转型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转型。

富士康迁往郑州,大家骂也好,埋怨也罢。但是其确实能够带来郑州产业的换代和河南经济转型,让农业为主的河南一步跨入总部经济和金融经济,实则笑谈,走富士康为主题企业类型的规模加工制造业却为当今实务。做好富士康,何怕引不来金凤凰?富士康对郑州经济发展影响,不仅仅是GDP和税收的贡献,更多的是传播经济发展理念和企业文化,进而影响和带动本省出现更多的富士康。

富士康需求最多的产业工人,而河南高校特别是以工科见长的高校还是要针对这一契机,狠心改革专业,删除些误人子弟的信息科学等名头响亮的花瓶专业,企业需要,就是市场需要,也是高校此后改革的需求。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曾言至2020年,山东省的高考人数要比2008年缩减一半;先前乡间小学合校风潮不正是说明适龄儿童的较少么,等他们高考后的十余年后的状况,大家可想而知;去年,大家从报纸不是可以读到郑州某大学的独立学院老师站在屋顶迎着寒风哭诉工作,这是多么的可悲,可这就是现实,而这现实在十年后、二十年后会更加可怕,试想,在八十年代,你会想到郑州棉纺工业今日的凋敝么?一切都要顺应改革,高教发展更是如此。现在国家尚有财力,生源还倒充足,可以一旦相左呢?放言河南,也只有郑大、河南大学、科技大学、财经、中医、理工大等综合和行业学院还能吃饱外,其他院校逐渐边缘化和市场化真不为过。高等教育的凋敝势必以民办大学、独立学院和地方师范学院的链条演化。


网民虽然多是草民,但网络的地位在当今发挥重要作用。大家集思广益,少句咒骂现状,多句原因分析。可能,这样才会给河南经济和教育发

展,真正给省府提供一些参考和逆耳的声音。


摘要:本文从论述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入题,阐述高等教育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密切关系,分析了高等教育与福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滞后状况,指出应以科学发展观处理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几种关系和改变的几个观点,最后,对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高等教育事业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和思路。


我省高等教育中高校数量少水平低,科研创新、培养人才能力低,发展资金匮乏等现状,表明了我省高等教育的严重滞后。长远来看,科技和教育是强国兴国的根本,关乎一个国家和地区兴衰的根本;从眼前目标来看,河南高等教育的落后严重制约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河南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要使高等教育真正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河南的人口优势真正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我省高等教育水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