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应对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应对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应对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应对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与应对措施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源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寄生虫病是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两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但其不同点在于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

历史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曾对人类造成很大灾难。在旧中国,鼠疫、天花、霍乱频频流行;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等广泛存在,以致民不聊生,赤地千里。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以“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指导下,许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被消灭或被基本消灭,控制或减少。虽然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不再是引起死亡占首位的疾病,但是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腹泻以及爱滋病、流感、性病以及新生的SARS病等流行对健康、对社会均构成极大危害。

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一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共七章四十一条;其中总则中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三类,总计三十五种传染病。传染病法的出台为全国各族人民预防传染病保障人人健康,减少其危害建立起法律保障体系。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病原体是否被清除,或定居(Colonize)下来,进而引起组织损伤、严整过程和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Pathogenecity)和集体的免疫功能,也和来自外界的干预如药物与放射治疗等有关。

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保护性免疫应答又分为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类。

(一)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1、天然屏障:包括外部屏障,即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如容菌酶、气管黏膜上的饿纤毛;以及内部屏障,如脑血屏障和胎盘屏障等。

2、吞噬作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的游走大单核细胞和肝、脾、淋巴结及骨髓中固定的巨噬细胞和各种粒细胞(尤其是中性细胞)都具有非特异的吞噬功能,可清除体液中的颗粒状病原体。

3、体液因子:包括存在于体液中的补体、容菌酶(lysozyme)、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和各种细胞因子(Cytokines)。细胞因子是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被激活以后释放的激素样肽类物质。这些体液因子能直接或通过免疫调节作用而清除病原体。

(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1、细胞免疫:致敏T细胞与乡音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来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

2、体液免疫:致敏B细胞手抗原刺激后,即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lg)。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1、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源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2、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

(2)水、食物、苍蝇;

(3)手、用具、玩具;

(4)吸血节肢动物(蚊子、跳蚤、白蛉、恙虫等);

(5)血液、体液、血制品;

(6)土壤:芽孢,幼虫、钩虫等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成为易感者。

学校是学生人群聚集场所,属易感人群,防疫部门规定,发现两例以上传染病人即为流行,一旦流行将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

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腮腺炎、水痘、风疹、流感、菌痢等。所以我们每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轻者可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重者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

传染病顾名思义,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传播速度很快,一但发现有患传染病者应立即采取措施立即隔离,登记上报,消毒,接种疫苗;接受治疗等措施,即“四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因此,学习、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一些科普知识及预防措施,提高免疫意识,按时与适时接种免疫程序所规定的疫苗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使接种者增加了特异性免疫功能,可抵御相应传染病的侵袭,这也是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身的卫生与环境卫生的清洁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要养成终生的良好习惯,这样可直接阻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二、科学合理膳食是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并保证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不要偏食与进食不洁净食品,要食用新鲜绿色食品,禁食野生动物,避免病源体侵害机体。

三、要养成终生坚持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要科学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但磨练人的意志,而且可以调节全身各个系统协调、平衡、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及抗病力。

四、要养成终生陶冶情操(琴、棋、书、画,人际交流等诸多方面,因人而异),促进人体心理健康,永保活力,心情舒畅,精神饱满,要保持一张一弛,既要紧张又要放松,处于正常健康状态,这样可以极大的调节和提高自身的抗病力。

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

学校预防春季传染病知识宣传材料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

学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手足口。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常见的传染病 (一)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除少数起病急骤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长期表现为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1.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以空气传播为主,即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肺结核患者排菌量越多,其对其他人群造成的危害性也越大。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而被感染。飞沫直径1~5μm最易沉积于肺泡。痰干燥后结核杆菌随尘埃吸入也可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起病多为缓慢,表现为长期午后或傍晚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2)呼吸系统症状通常为干咳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发热、剧烈头痛、全身酸痛、周身无力,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为特征。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经空气和飞沫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同流感病毒亚型间无交叉免疫力。病毒变异后,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流感病毒具较强传染性,加之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一般多发生于冬季。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及控制方案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及控制方案 青少年学生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甲流感: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0天。 2、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

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3、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学生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最新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时间:2月14日主讲人:方静宽参加人:全体师生 上午好!今天我来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等。拿我们镇小来说,去年一年共发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30例,今年到3月底已发生流行性腮腺炎1例、水痘6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的身边,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而且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首先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相关的基本知识: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在人群中被相互传染并流行的一种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鸽子等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为加深印象吧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像现在很热门的H7N9禽流感,对患病的人要隔离治疗,患病的鸽子等禽类要捕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患水痘的学生不能正常来学校上课等,从而做到传染源的控制。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如:不要吃病死禽、勤洗手等。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传染病预防措施和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与制度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发生、流行、蔓延和爆发,预防学校发生公共卫生事件,避免或减少对师生的损害,为学生的健康提供保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晨午检班级里保证具备几支体温计,供学生测量体温使用。晨午检时间,班主任一定要亲自过问寻查,班级内有无因病缺席的同学,缺席的同学一定要联系他的家长,弄清楚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学生在家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观察询问每位同学的身体状况,班主任老师要尽早发现本班患病或疑似患病的学生,如果有学生出现发热、腮腺肿大、出皮疹疱疹、咳嗽咳痰频繁、口和手出现疱疹等症状,要及早向学校领导、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有同学感觉不舒服,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出皮疹、出水痘、两腮疼痛肿大、腹泻等传染病症状时,为其测量体温,如果同学出现发热(体温≥37.5℃)(≥38℃),要及早向医务室报告,校医重新为其测量体温,做好登记,患病的学生要尽早隔离去医院治疗,彻底治愈后,持医院诊断书才能返校。 二、晨午检时,班主任要把班级当时因病缺席和在校发热学生的情况尽早报到校领导,早发现、早隔离,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不至于大面积流行蔓延。 班主任老师对因病没来上学的同学要随时与之联系,追踪该学生的患病情况,如患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早向校领导报告,返校时也要持医院诊断证明。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等),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 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青少年学生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甲流感: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 综合征、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0天。 2、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的变异化非常快,是一种无国界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多数人以为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于流感的人不胜其数。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7天 3、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

小学生传染病预防知识

小学生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天万物复苏,不知小草、小动物们活跃起来了,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蠢蠢欲动”,所以春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近期正值季节交替,天气多变,流感、猩红热、水痘等疾病极易在此时传播。小学生的抵抗力比较弱,容易被传染。一旦被传染,既影响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学习成绩。 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在天气多变的时候,告知他们该注意哪些事项才能避免生病,让他们能健康开心的参与到学校生活中来。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学生应该怎么办 1.主动学习传染病预防知识; 2.养成良好的群体卫生习惯,保持教室、宿舍多通风换气;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毛巾,勤晒衣被,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 4.发现有可疑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及时向老师报告。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学生教室应该怎么办 教室应注意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和新鲜。如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应请当地疾病控制机构进行专业消毒处理。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厕所应该怎么处理 学校厕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注意每天及时清扫,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 ◆学生春季易患哪些呼吸道传染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中小学生容易患以下疾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炎、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等。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而传播。 ◆为什么春季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原因有: 1、春季气候变暖,细菌、病毒等繁殖加快; 2、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 3、学生集中学习、生活,疾病容易相互传染; 4、封闭的教室,空气流通不畅,疾病容易传播。 ◆如何有效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1、如果班上有学生患呼吸道传染病,要尽快进行治疗和隔离,其他同学尽量不要与病人接触,或去病人家中串门; 2、保持教室和家庭环境的空气流畅,少去拥挤、密闭的公共场所;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如流行病期间出门戴口罩);

小学传染病预防措施

***小学传染病预防预案 为保护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根据省、市有关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形成工作常规。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传染病防控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防预措施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责任部门: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2、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责任部门: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3、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流脑、 肝炎 禽流感、水痘等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责任部门:大队部、各班主任) 4、根据上级指示开展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 下做好环 境消毒工作。(责任部门: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5、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 (责任部门: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6、按规定有计划地协作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接种工作。(责任部门:大队部) 7、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责任部门:各班主任)8、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责任部门: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9、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责任部门: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发现发热、头晕、呕吐、身体疼痛及不正常的现象要及时和家长联系并送校卫生室诊治。经过卫生室被诊断后需送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或付班主任陪同前往)。并及时主动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领导小组。 2、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领导小组。 3、班主任要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常见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四、应急处理方法 当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班主任(或付班主任)要马上把学生带到校卫生室到学校卫生室进行隔离,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或付班主任)陪护送去医院。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疑传染病,要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一、遵循预防为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做好常见传染病预防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各班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定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保障师生健康。 (2)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3)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2、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 工作。 3、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食堂员工每年体检、持证上岗制度,发现卫生问题及时整改。食堂管理者要坚持对饮食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停止上岗,并及时报告学校校医、教育处。 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4、有计划的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5、合理安排学生的生活、学习、注意劳逸结合,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 抗能力。

6、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 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7、加强部门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8、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班主任要按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午检和报告,宿舍管理老师坚持对住宿生晚上回宿舍检查和报告,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并把检查结果记入 班主任日志和值班记录。 2、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1名高烧学生或者1天内有3个学生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及电话询问请假学生发现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教育处。执行"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早治疗)以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教育处,学校校医应当在24小时 内向上级机关报告。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应当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教育处,学校校医应当在24小时内向上级 机关报告。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学习材料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学习材料 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脑、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一、常见的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冬季是传染病横行的季节,很多人都会受传染病的传染,学校更是一个很大的传染源, 为了预防学校发生传染病,大多都会采取预防措施。一起来看看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吧! 学校传染病预防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御”的工作方针,最大限度的减轻传染病所造成的危害。利用墙报、校内广播、上卫生课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的预防知道宣传教育。 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预防知道,要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和合理的休息,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并注意防寒保暖。 二、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加强教室、宿舍和活动场所等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 三、建立晨检制度。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学生、教职工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者,及时劝其就医,要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并及时向学校或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四、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若有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症 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呼吸道传染病。 五、预防接种。儿童应按时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疫情及个人的不 同情况选择进行疫苗接种。 六、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学校传染病预防制度 为了预防传染病在我校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此制度。 一、学校领导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预防传染病工作纳入工作目标,做到物力财 力投入,责任落实,检查逗硬。 二、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德育处平时组织各班打扫好教室/寝室/公共区的清洁,总务处组织产业服务中心所辖各部门承包人打扫好本部门的清洁卫生,做到全校无卫生死角。 三、德育处、保卫科坚持定时不定时对师生食堂/小卖部/豆奶房等饮食部门和学生寝室、 教室、公共场所进行食品卫生和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隐患。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 物进行销毁处理。 四、班主任平时坚持对学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在传染病易发期,学校统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教材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3-1 一、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由病原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症,感染症中能够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称为传染病。病原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原虫和蠕虫等寄生虫。 (二)传染病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本法规定,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8种, 1、甲类传染病:有2种,即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共有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共有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今年已被国家例为丙类传染病。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 (一)、感染的概念: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二)、传染的五种表现: 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不发病) 2、病原携带状态。 3、隐性感染。 4、潜伏性感染。 5、显性感染(发病)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侵入易感机体的过程。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若有一个条件缺失将不会被感染(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指有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四个方面。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空气、飞沫、尘埃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 2、水、食物、苍蝇常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又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4、吸血昆虫又称虫媒传播; 5、体液:血液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6、土壤、疫水又称接触传播; 7、母婴传播在母亲怀孕和生产时传染给婴儿。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易感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四、传染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隔离治疗,尽可能做到就近就地医疗。 治疗方法:(1)一般支持疗法(2)病原疗法(3)对症疗法(4)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五、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首先对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对病原携带者

中小学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

中小学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 第一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能通过多种途径,在人与人或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 (二)传染病的特点 传染病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1病原体 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少数传染病的病原体至今仍不太明确。 2传染性 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3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4免疫性 二、什么是法定传染病 传染病种类繁多,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某些传染病例为法定传染病以加强管理。2004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法定传染病。其中: 1乙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三、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 传染病专播需同时具备如下三个基本条件: (一)传染源 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昆虫。 (二)传播途径 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与过程有以下几种: 直接接触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措施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为有力地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订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1、成立常见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李华 副组长:蔡敬庆胡艳梅 成员:杜婷婷刘伟冯艳张辉彭宗梅冯欣 2、职责: (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必要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 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2利用健康教育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做好检查落实。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9、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按照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县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一)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二)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预防措施: (一)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二)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三)自动免疫: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我国目前定于8个月时初种,4岁、6岁时各加强一次。

学校传染病及多发病常见病的预防措施

学校传染病及多发病常见病的预防措施 学校是学生人群聚集场所,属易感人群,特别是春秋季节,由于该季节早晚温差变化大,天气忽冷忽热不稳定,气候又干燥,很容易造成一些疾病的发生及流行。如上呼吸道感染、秋季腹泻、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及偶发水痘、腮腺炎等。尤其是身体较差,扁桃腺肿大的孩子,更容易发病 1、针对气候干燥的特点,在家里要做好孩子的生活护理,给孩子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对鼻粘膜干燥易流鼻血的儿童,可用眼药膏涂鼻腔滋润。洗手洗脸后要涂润肤油保护皮肤,并根据气温随时增减衣服。不要经常带孩子去吃洋快餐,因为容易导致上火喉痛。 2、认真做好室内及环境卫生,尤其是厨房及卫生间的卫生及清洁消毒工作。 3、加强您家里食品的安全采买工作,保证食物新鲜,烹调方法得当,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4、保证家里室内空气清新,每天早晨,都要打开各个室内窗户通风透气。 5、做好您和孩子的个人卫生工作,要勤洗手、洗头、剪指甲,尤其是饭前便后要洗手。 6、加强清洁消毒工作,毛巾、杯、用具、桌、椅、柜、地面、每天都要清洗及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定期用消毒水消

毒 7、加强孩子耐寒锻炼,每天学生要按时来校参加早锻炼。给孩子增加户外活动安排,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 8、在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您的孩子去医院探望病人,或去公共场所及人多的地方,做好自我保护。 9、如果您的孩子生病,您要加强对孩子的疾病观察,发现异常立刻去医院诊治。

学校传染病及多发病常见病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墙报、校内广播、上卫生课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要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和合理的休息,防止过度的紧张和疲劳,并注意防寒保暖。 二、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加强教室、活动场所等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 三、建立晨检制度。每天进行晨检,对缺勤的学生、教职工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教职工有传染病发生,及时向学校或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四、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若有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呼吸道传染病。 五、预防接种。儿童应按时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疫情及个人的不同情况选择进行疫苗接种。 六、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等。近些年学校肯定有学生得过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等。传染病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的身边,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而且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同时发生传染病时,为什么不能来上课,为什么要对教室地面消毒,为什么要打疫苗等,下面都会解释到。 首先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相关的基本知识: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在人群中被相互传染并流行的一种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鸡鸭等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未得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类疫苗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为加深印象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青少年儿童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每天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学校,由于他们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一旦传染病发生,易于传播和流行,并可能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卫生部门应密切配合,及早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防控学校传染病,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1、出疹性疾病: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目前多为散发。好发于冬春两季。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儿童普遍易感,易呈暴发流行。流行季节为冬春季,临床特征为为发热,皮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颜色淡,出疹均匀,整齐,疹后皮肤光滑,干净如常。 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后10天。 2、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在学校及幼托机构易造成暴发流行。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痛。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可能导致:1、男生睾丸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疼痛。若治疗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生育; 2、卵巢炎:10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 3、脑膜脑炎: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一般无抽搐。 隔离期限:至腮腺完全消肿后3天止,自发病起约3周时间。 3、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手、足、口腔可发现皮疹、丘疹或疱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隔离期限:自发病日起14天。 4、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

学校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宣传资料

马蹄镇洋合小学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宣传资料为切实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 学生的传染病预防能力,普及传染病知识,近日我校利用校园广 播、班会、讲座、板报、观看光碟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手足口 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同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通过开展这些 活动,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明显加强,保证了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和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一、常见的传染病 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 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 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 等; 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 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 病)等。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

蠕虫等; 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 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同的病原体。 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