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心理学百题精选

教育学、心理学百题精选

教育学、心理学百题精选
教育学、心理学百题精选

教育学百题精选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D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B)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B)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C)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B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 C)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D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C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D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D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A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B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A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C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2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C)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D)

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

2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2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

2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C)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

2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D)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2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C)

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

2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D)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

3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

3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B)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转

3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

3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D)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

3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B)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3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D)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3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C)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

3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D)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3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3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C)

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

40.听觉中枢位于(C)

A.额叶B.顶叶C.颞叶D.枕叶

41.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A)

A.杜威B.孔子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4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C)

A.心理学B.教育哲学C.教育学D.教育经济学4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D)

A.促进作用B.制约作用C.决定作用D.促进或延缓作用44.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C)

A.智力发展B.知识的增长C.身心发展D.体质的增强

45.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

A.课的任务B.课的内容C.课的方法D.课的活动形式

4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模拟教学D.课堂教学

47.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B)

A.道德认识B.活动和交往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

48.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B)

A.决定作用B.领导作用C.纽带和桥梁作用D.核心作用

4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

A.延伸B.必要补充C.发展D.改革形式

50.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C)

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能动性

5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D)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5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C)

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

5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5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

5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B)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5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 )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5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D)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

5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C)

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

5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A.一B.二C.三D.四

6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B )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6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B)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6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D)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6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A )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6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B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6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6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B )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6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C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D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6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B )

A.名誉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7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71.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C )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

72. 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A )

A.终身教育B.普通教育C.职业教育D.义务教育

73.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 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74.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C )

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卢梭

75.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C)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76.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D )

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文化D.政治经济制度

77.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

78.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B )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的培养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79. 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A)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D.陷私权

80.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A.多样化B.专业化

C.单一化D.崇高化

81. 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B )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

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

82.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B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思想政治教育

C. 课外活动D.教学

83.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趔,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趔。"这体现了教学的(B)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村施教原则

84.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 )

A.了解学生B.融洽的师生关系C. 先进的教学设备D. 备课

85. 受测验长度影响的测验质量指标是(A )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86.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D)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7.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性原则D.因析施教原则

88.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

89.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C)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9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D )

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

91.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C )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布鲁纳

9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B)

A.学校的物质文化B.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D.学校的非正规文化

93.作为人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是(D )

A.学校教育B.个体实践活动C.成熟、环境D.遗传素质

9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C)A.保证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B.促进现代大工业生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9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B )

A.授受关系B.民主平等的关系C.相互促进的关系D.师道尊严的关系96.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D)

A.制定课程目标B.制定教学计划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目标

9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

A.课程实施B.教学过程C.课程评价D.课程标准

98.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符合以下哪条教学原则:B (B)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9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

A.备课B.上课C.作业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

100.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B.个别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

教育心理学100题精选及答案

1.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基础学科是() A.实验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2.科学的反射观念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建立的?()A.笛卡尔B.谢切诺夫 C.巴甫洛夫 D.韦克斯勒 3.感性材料是想像活动进行的() A.原因B.动力C.基础 D.目标 4.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要经历四个阶段,下列哪一项是其关键的阶段() A.提出问题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5.行为主义疗法常用下列哪项心理治疗法() A.疏导宣泄B.当事人中心 C.自由联想 D.系统脱敏6.有的青少年抽烟、喝酒,打扮怪异,以此显示自己的()A.独立性B.自我认识C.自

尊 D.对抗性 7.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遗传素质B.早期营养C.环境 D.实践活动 8.盲人可以借助自己的触摸觉来代替自己的视觉,这是感觉的() A.补偿B.相互作用C.对比 D.适应 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 .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D .集中性与紧张性 10.直接表现为对事物的倾心和迷恋是() A.需要B.目的C.动机 D.兴趣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想参加教师资格证测试的伙伴们是不是对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 学的试题有点担忧呢?下面是收集的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 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 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 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D)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C)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教育学心理学考试选择题大全

导论一 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 D 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 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 A 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C A.培根 B.格斯纳 C.洛克 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B A.卢梭的《爱弥儿》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 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C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F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 的著作。(×) 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 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 观点是 A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 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C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 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 A 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 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 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 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4.教育起源于 A 。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 D.本问题还有待 于进一步研究 5.在 A 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 B.近代 C.现代 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D 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 B 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 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 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 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B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孟子》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 C 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D 》。 A.学记 B.论语 C.教育漫话 D.大教学论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D 》。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教育漫话 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 A 》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 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 C 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库恩 D.柏拉图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孟禄。(√) 2.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教育即生活”理论。(X) 3.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X ) 4.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X ) 5.在原始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合二为一,人人必须劳动,因而人人受教育,但到了古代教育阶段,教育只是少数人才能享受的,所以古代教育不如原始教育。(X )6.通过对生活世界中交往活动的探讨,胡塞尔确立起在哲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理论——交互主体论。(√)7.教育本质的“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也是一种生产力。(X) 8.通过揭示教育内在的矛盾性质特征来说明教育的本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填空题精选100题及答案_

教育学填空题精选100题及答案 填空题: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_家庭教育_ 、_社会教育_ 和_学校教育_。《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学、校是学校名称。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和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1902 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和1904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 “礼”“乐”“射”“御”“书”“数” 。 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六艺。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四书。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其代表作是《爱弥尔》。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1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2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2020小学教师进城考试教育学(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小学教师进城考试教育学(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C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 )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C)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 )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 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B )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 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C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 ) A.示范性

教育学心理学测试题(带答案)

教育学练习一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百题精选

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百题精选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心理学教育学选择题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ABCE)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ABCD)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BCD)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AB)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BCD)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ABCDE)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 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ABCDE)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ACD)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ACE)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 1、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C)。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裴斯塔罗齐 2、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A)之间的矛盾。 A、品德水平 B、智力水平 C、知识水平 D、能力水平 3、小学生来到学校,总是有尊敬、亲近老师的愿望,也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教育,这就是人们所说的 (C)。 A、依赖性 B、可塑性 C、向师性 D、可教性 4、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A)。 A、学习 B、操作 C、读书 D、实习 5、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的“温故而知新”教学要求,体现了(A)教学原则。 A、巩固性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启发性 1、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C)。 A、杜威 B、赞科夫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B)。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3、中学生是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和强化的时期,其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标志是(A)。 A、自我评价 B、自我监督 C、自我学习 D、自我修养 4、德育过程的基础是(D)。 A、提高认识 B、陶冶情操 C、培养习惯 D、教育性活动和交往 5、确定教学方法的依据是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的(A)。 A、年龄特征 B、思想水平 C、先天素质 D、知识水平 1、在公元前数百年成书,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

《教育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心理学 2. 实验法 3. 性格 4. 教师威信 5. 遗忘 6. 健康 7. 身心发展 8. 主导性动机 9. 智力技能 10. 学习 11. 知识迁移 12. 学习策略 二、填空题 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对象的()和集中。 2. 思维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 3.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 4. 情绪一般分为心境、()、应激和热情四种。 5.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等于()乘期望值。 6.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 7. 心理学是一门界与自然科学与()之间的跨界学科。 8. 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或依从变量。 9.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的内部动力。 10. 诱因可分为()和负诱因两种。 11. 据动机目标的远近,可分为远景性动机和()动机。 12. 教育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的()情景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敏、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和反应能力。 13. 心理学(psychology) 是以()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 14. 以调查法搜集资料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调查,一是访谈式调查。 15. 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 16. 动机是由需要内驱力和各种内外()相互作用形成的。 17. 根据动机的自主性水平,可分为内在动机和()。 18.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体验。 19. 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人类的()与教育。 20. 需要是由人的生理或社会的、物质或精神的某些()与不平衡引起的机体的状态。 21. 动机的形成是以()为根本的内驱力。 22. 根据动机的意义,可分为合理动机和()动机。 23. 兴趣是带有积极()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 三、选择题

2014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2014高校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库 含答案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教育学100题 教师招聘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A.经济收入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 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2019年《中学教育心理学》常考题含答案(十二)

2019年《中学教育心理学》常考题含答案(十二)

某煤矿现有职工1200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80人。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该矿至少应当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名。 A.6 B.7 C.12 D.24 【答案】C 【解析】 注册安全工程师的配备。为了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服务作用,《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6条规定规定.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7人以下的,至少配备1名。 ?单选题-5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在( )要求信息收集人员充分了解施工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特别是在了解工程特点和工程量分解上有一定能力。 A.施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项目决策阶段 D.施工招投标阶段

【答案】D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6 投标时,关于投标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组织设计或质量计划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是对建设单位作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承诺 B.施工组织仅供投标单位内部使用 C.施工组织用于指导工程项目的施工 D.只有质量计划的主要作用是向建设单位作出保证 【答案】A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7 某30层商务楼的智能化工程安装由A机电公司总承包,主要施工任务包括:消防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设备监控系统等安装工程。A机电公司主要负责系统设计、设备材料供应、系统调试、系统集成以及项目管理。该商务楼智能系统的管线施工和设备的安装及检测由B系统公司分包。业主与主承包方和安装分包方签订合同后,于本月10日开始施工、由于工程均按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程序、

教育学心理学练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洛克C.卢梭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学校教育制度B.高等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B.能力素养之一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B.校外教育C.业余教育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A.观察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2020年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必考100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必考100 题及答 案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C)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A ) A .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D)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C ) A .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 .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D ) A .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C ) A .知识素养之一 B .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 .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D ) A .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B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 A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D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 B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 D )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C ) A.广度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D A .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 .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 绪状态 A .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C ) A .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C )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2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 育》 A .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其作者是( B )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心理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实例分析题(请运用所学过的心理学知识,对下列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求原理运用恰当、条理清楚、言之有理。) 1、在美国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狼。于是鹿的数量剧增。鹿们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结果体态变得蠢笨,植物因为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调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捕捉而大批死亡。无奈,人们又只有把狼再请进来,鹿们又恢复了蓬勃生机。试分析引狼捉鹿与“磨难教育”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2、甲同学表现为兴奋,易激动,以奔放不羁为特征;乙同学表现为抑制,胆小、脆弱、消极、防御等品质,试分析甲乙二位同学各属什么气质类型,应该怎样对其教育。 3、1920年,在印度西北部的山区,发现两个“狼孩”。当她们回到人间时,仍用四肢行走,膝盖着地,用嘴舔地面上的水;不肯穿衣服,怕强光,深夜嚎叫。其中一个名叫卡玛拉的女孩大约七、八,其智力仅相当于在人类社会生活中6个月婴儿的智力水平。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4、某校有一名初中生,其特点是:情绪发生慢,心理平衡,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爱思考,喜独居,内心少外露,注意力不易转移,做事心细,认真、仔细、谨慎,习惯做熟悉的工作,适应新环境慢,接受新事物慢。根据上述特征,判断该生气质类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5、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目前在大学校园里,也有相当一批学生吸烟。据一项调查,抽烟的比例高达70%,而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结合你自己对周围的观察,加以分析,请说出吸烟大学生们种种心态? 6、1968年,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末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上面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受到哪些启发? 7、某初中班有两位同学,甲常常表现为:温柔、合顺,对事物观察敏锐,反映敏感,体验深刻,想象丰富,在活动中不敢表现自己,做事小心谨慎,缺少省略,课堂表现很守纪律。而乙生表现为:动作迅速,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爱发脾气,情绪产生快而强,难以自制,理解问题常比别人快,活泼直率,粗心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8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立时间是 (分数:2.00) A.1897年 B.1903年√ C.1910年 D.1913年 解析:解析:一般将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作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肇始时间,同时将桑代克视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3.婴儿出生后依靠吮吸反射吃奶、喝水,后来婴儿又依靠吮吸感知外界事物,这在皮亚杰看来,这个过程是 (分数:2.00) A.同化√ B.组织 C.顺应 D.运算 解析:解析: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机能包括适应和组织。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认知机能。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儿童通过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组织则将通过同化和顺应发展起来的图式联系起来。题中涉及婴儿使用同一图式解决不同问题,属于同化过程。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4.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 (分数:2.00) A.教学适应发展√ B.教学与发展并行 C.教学促进发展 D.教学等同于发展 解析:解析:皮亚杰强调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此形成对比的观点是教学促进发展,维果茨基持有此种观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5.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 (分数:2.00) A.三个阶段 B.三个水平√ C.四个水平 D.八个阶段 解析:解析: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划分为两个阶段,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6.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分数:2.00) A.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B.冲动型与沉思型 C.内控型与外控型√ D.深层加工与表层加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