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进化论心理学的利他问题

进化论心理学的利他问题

进化论心理学的利他问题
进化论心理学的利他问题

【内容提要】达尔文进化论立足于个体选择理论,这使它难以解释社会性昆虫等的利他行为;为此,达尔文后来提及群体选择思想。群体选择理论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正式提出,却仍然面临利他行为与适者生存的矛盾。为此,亲缘选择理论和基因选择理论应运而生。这两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把个体选择与群体选择结合起来,但又各自面临新的困境。索伯—威尔逊模型区分了“群内选择“和“群间选择”,前者以个体选择为主,后者以群体选择为主,并给出利他主义得以进化的条件。本文在索伯—威尔逊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利他主义对利己主义的随附性关系,亦即群体选择对个体选择的随附性关系;同时指出,这只是适合于人类这种具有独立意志的物种,因而是一种次级关系。而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物种来说,更为基本的关系是:个体选择随附于群体选择。

【关键词】达尔文进化论/个体选择/群体选择/随附性

一、达尔文进化论及其困境

英国科学家、博物学家达尔文(C.Darwin,1809-1882)于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生物进化论的核心观念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学说包含下列要点:1.变异和遗传:一切生物都有发生变异的特性,许多变异能够遗传。2.生存竞争:生物与其周围的环境和其他物种有着极其复杂的联系和斗争,以求生存。3.适者生存:在生存竞争中,对生物有利的变异得到保留,并遗传给后代;对生物不利的变异则遭到淘汰。4.新种形成:通过长期、多代的自然选择,变异积累下来,就逐渐形成了新种。5.不断进化: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以生物永远在发展进化之中。

我们看到,达尔文进化论的着眼点是关于生物物种的,物种不仅仅是共时性的生物群体,而且是具有继承关系的历时性群体。不过,这种继承关系必须通过个体的遗传来实现,这就是说,物种进化依赖于个体进化。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变异性,不同个体之间和不同物种之间都具有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关系。这里便出现一个问题,自然选择的单位是什么,是群体还是个体?一般认为达尔文倾向于以个体为单位,因此达尔文进化论又被称为“个体选择理论”(Theory of Individual Selection)。然而,这一观点引出一个新的问题:个体进化如何同物种进化协调起来呢?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物种进化或群体进化是以其个体成员的必要牺牲为代价的。例如蜜蜂群体中的工蜂和蚂蚁群体中的工蚁的行为就是如此。个体选择理论似乎难以解释像工蜂或工蚁那样的利他行为。

人是一个物种,把达尔文进化论用于人类社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便导致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道德含义是主张利己主义,而反对利他主义,它是个体选择理论的自然延伸。然而,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人类社会除了存在损人利己的现象以外,还存在大量的互相帮助、合作共存甚至自我牺牲等利他主义现象,难道只有前者有进化论的基础和渊源,而后者就没有吗?

初看上去确实如此。假设一个群体中有一些带有利他基因的个体,利他行为

会使这些个体牺牲或减少自身生存或繁殖的机会,即使这种趋向是微弱的,时间却可以将其后果无穷放大,以至群体中利他的基因在严酷的自然选择的刀口下渐渐减少,以致消亡。个体选择理论似乎没有给利他行为留下进化的余地。但是,如果利他主义最终没有留下子孙后代,那么利他行为何以在人类和动物界保留至今并将可能继续保留下去呢?

事实上,哲学家们已经指出人性中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利他的本能倾向,如休谟所说的同情心,尽管休谟并不否认人性中也有利己的本能倾向。中国先哲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也有这个意思,只不过他把人的利他本性有所夸大,而对人的利己本性有所忽视。令人惊异的是,科学家们在动物界中也发现了一些典型的利他主义例证。例如,当幼鸟遭受攻击时,许多鸟类父母都会挺身而出,用伪装受伤的方法把猛禽引向自己,使子女得以逃脱。又如苏格兰雷鸟的行为,当冬天来临而食物减少时,它们就会把一些鸟赶走,这些鸟将在远处死去。但需要说明的是,驱逐行为是“礼仪性的”,并没有激烈的斗争。离开群体的雷鸟与其说是被赶走的,不如说是接到“请走”的信号而自愿离开的。

其实,达尔文本人也观察到了蜜蜂、蚂蚁这些社会性昆虫的利他行为,但他出于个体选择的角度对此迷惑不解,只能看作自然选择学说的反常现象。为了消除这些“反常”,达尔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群体选择的思想。直到1962年,瓦恩—爱德华兹(V.C.Wynne-Edwards)才明确地提出群体选择理论(Theory of Group Selection)。该理论主张,遗传进化是在生物种群层次上实现的,当生物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利于种群利益时,这种行为特征就可能随种群利益的最大化而得以保存和遗传。

然而,群体选择理论面临一些困境。如,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指出:“假如有一个自私的叛逆者准备利用其他成员的利他主义,按照定义,它比其他成员更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些后代都有继承其自私特性的倾向。这样的自然选择,经过几代之后,利他性的群体将会被自私的个体所淹没,同自私性的群体就不能分辨了。我们姑且假定开始时存在无叛逆者的纯粹利他性群体,尽管这不大可能,但很难看出又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自私的个体从邻近的自私群体中移居过来,以后由于相互通婚,从而玷污了利他性的群体的纯洁性。”①简言之,利他主义的群体不具有稳定性,很容易被利己主义群体所取代。

这样,我们从达尔文进化论中得到的社会性或道德性遗产呈现为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其一是,生物个体一定具有某种利他行为的基因,为了整个物种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体的利益,否则它所属的物种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生存以致消亡;其二是,生物个体一定具有利己行为的基因,因为物种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其中个体的生存和遗传;对于个体而言,只有有利于个体生存的性状才能通过遗传保留下来。生物个体的这两种相反的倾向如何同时并存,这是达尔文进化论所面临的理论困境。

二、亲缘选择理论及其困境

面对个体选择与群体选择之间的冲突,汉密尔顿(W.D.Hamilton)于1963年提

出了亲缘选择理论(Theory of kin selection)。该理论运用广义适合度(inclusive fitness)概念解释近亲个体间的利他行为,强调利他者只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做出牺牲,并且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彼此之间的利他倾向就越强,因为关系越近,相同基因就越多。

生物学意义上的利他是指个体牺牲自身的适合度以提高他者的适合度,狭义适合度是以个体的存活和生殖能力为尺度的。广义适合度是对个体适合度的扩展,它不限于以个体的存活和生殖为尺度,而是以个体在后代中传播自身基因或相同基因的概率为尺度。这样,尽管某一个体因利他行为而降低了自己的狭义适合度,但如果他通过利他行为帮助了与它具有较多相同基因的亲属,通过其亲属的生存和繁殖,同样能够把与它相同的基因传递到后代中。也就是说,利他者是在为自己的基因做出贡献和牺牲。这样一来,亲缘选择理论便在一定程度上把利己与利他统一起来了。

汉密尔顿给出了广义适合度的计算公式即:

这就是经典达尔文主义的个体适合度,亦即狭义适合度。=0的情况一般是不存在的,这也说明了狭义个体适合度的缺陷。实际上,个体适合度可以解释显而易见的父母对子女的亲缘利他行为,因为这类利他行为可以增加父母的个体适合度。然而,对于那些超出此类的利他行为,经典达尔文主义意义上的个体适合度是不能提供合适的解释的。汉密尔顿扩大了个体适合度的范围并将其包含于广义适合度中,从而肯定了亲子亲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亲缘关系同样具有遗传学和进化论上的意义,并以此解释生命个体的一些利他行为。

如果假设另外一种极端的情况,即个体丧失生育能力或不进行自我繁殖,即广义适合度的个体成分中的δα=0,此时式(1)变为:

(3)

式(3)表明,在自然选择中,个体的自我牺牲有时也能增加它的广义适合度,因为广义适合度包括个体成分和社会成分,即使个体成分为0,其总和还是有可能增大的。

亲缘选择是从广义适合度概念中引申出来的,所谓亲缘选择就是选择广义适合度最大的个体,而不管该个体的行为是否对自身的存活和生殖有利。从广义适合度来看,利他者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做出牺牲,所增进的并不是自己的个体适合度,而是受惠者的个体适合度,但通过受惠者繁殖能力的提高,来增加与自身相同基因在后代中的传播,从而提高自己的广义适合度。

广义适合度虽然为利他行为的存在和进化提供理论上的可能性,但在自然界的现实中,利他行为必须要使利他者在进化竞争过程中能够与利己者相抗衡,它才能得以存在和进化。换言之,生物有机体因利他行为而付出的个体适合度的代价,必须不大于它通过利他行为帮助亲属传递自身相同基因而获得的广义适合度的收益。如果用c表示利他者的损失,用b表示利他者的亲属也即利他行为接受者的收益,用r表示利他者与其亲属的亲缘关系;则利他者因利他行为而获得的收益为rb。由此,利他行为得以进化的充分条件可表示为:

r6-c>0 (4)

上式可变换为:

b/c>1/r(5)

这就是著名的汉密尔顿法则。如法则本身所示,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即1/r的值越小,式(5)越容易被满足,彼此之间的利他倾向就越强。因此,个体间亲缘关系程度的远近是生物有机体利他行为产生的关键。

根据汉密尔顿的亲缘选择理论,像工蜂、工蚁之类虽然自己不能生殖后代,但它却勤勤恳恳地为蜂后或蚁后及其姐妹兄弟服务,那是因为后者同它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以至通过后者将相同基因传递到后代,由此带来的广义适合度大于它所付出的自身适合度的代价。这样,动物的利他行为便同达尔文进化论协调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达尔文进化论所面临的困境。

一方面,亲缘选择理论是对达尔文个体选择理论的重大发展,另一方面,亲缘选择理论也可看作是对群体选择理论的具体化和深化,即具有亲缘关系亲属们构成一个群体。正因为此,亲缘选择理论与群体选择理论在其本质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使得,群体选择理论所面临的那个困境似乎也摆在亲缘选择理论面前。具体地说,利他者的亲生后代越来越少而利己者的亲生后代越来越多,以致利他群体最终被利己群体所取代。对此,威尔逊(E.O.Wilson)从亲缘选择理论的角度给以回答。他说道:“从纯粹的进化观点来看,这些利他行为的重要结果是损失了基因适应能力——缩短了生命周期,或留下更少的后代,或二者均有。这会导致下一代中利他主义的减少。但是别忘了,他的兄弟的基因中,有一半是和他的基因相同的。即使在极端的情况下利他者没能留下后代,但是他的利他行为使其兄弟的基因在下一代中加倍、甚至更多,实际上等于增加了利他基因,使利他基因在后代中得以表达。他的兄弟所具有的许多同类基因会强化利他主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广泛的适应力完全取决于那个受益的兄弟的贡献,但它足以在群体中传播利他主义基因,从而使利他主义行为得以进化。”②

从表面上看,威尔逊的这一辩解不无道理,但在笔者看来,其中有着严重的错误。在此辩解中有两个预设:1.利他者的后代是利他者,利己者的后代是利己者;2.即使利他者没有后代,其他个体所具有的部分相同基因也可增加其后代中利他者的概率。这第二个预设近乎想当然,其荒谬性通过下一节的讨论将会显而易见。第一个预设如果是针对具有自由意志的人而言的,还有一定可取之处,尽管过于简单化,毕竟基因不只含有生理遗传的信息,还含有精神遗传的信息。然而,对于没有自由意志的低等动物,它的利己行为或利他行为采取什么具体的方式或如何搭配组合,完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不一定遵守“利他者生利他者,利己者生利己者”的规则。自然选择的最基本的原则仅仅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就以达尔文和汉密尔顿关注的社会性昆虫蜜蜂为例。工蜂是利他者,却没有生殖后代的能力,有生殖能力的蜂后和雄蜂却是利己者,它们唯一的活动就是产卵和授精,通过生育后代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然而,利他的工蜂却是由利己的蜂后和雄蜂生出来的。这利己的蜂后不仅享受工蜂们的服务,而且杀死其他有可能成为蜂后的竞争对手。如此利己的蜂后也是由老蜂后和老雄蜂生殖的。可见,利己的蜂后和雄蜂所生殖的后代既有利己者,也有利他者,甚至利他者多于利己者,完全不是上面的预设1所说的那样。进而言之,既然两个利己的配偶所生殖的后代大多不是利己者,利他者的利他行为怎么可能仅仅通过自己的基因较多地保留在其他个体身上而使他成为利他者呢?而对这后一问题的肯定回答正是汉密尔顿的预设2。由此可见,对于利他行为的遗传和进化问题,汉密尔顿的亲缘选择理论并未给出一个恰当的解答。

在笔者看来,汉密尔顿的亲缘选择理论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自然选择的规律,而不是对自然选择规律的精确概括。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针对物种而言的,物种的基本定义是生殖群体,即同一物种内的成员之间可以生殖后代,而不同物种之间的成员则不可以生殖后代。亲缘关系是由生殖关系决定的,自然地,亲缘选择理论或汉密尔顿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种进化的规律。然而,物种进化不只是通过生殖后代完成的,而且通过群体协作以适应环境而完成。为适应环境的变化,生物群体不是一盘散沙的众多个体,而是相互协作的一个整体。物种进化就是这个作为整体的群体进化,而不是各个成员的个体进化。正因为此,导致物种进化的自然选择本质上是作为整体的群体选择,而不是作为其要素的个体选择。

前面提到,道金斯等人反对群体选择理论的主要理由也是依据上面的预设1即利他者生利他者,利己者生利己者;进而得出,利他群体是不稳定的,最终将被利己群体所代替。现在我们看到,这一预设是没有根据的,因此群体选择理论所受到的那个诘难是不成立的;相应地,亲缘选择理论作为群体选择理论的一个特例,这个诘难也是无效的。不过,对于利他行为的遗传性和稳定性而言,群体选择理论比起亲缘选择理论所给出的解释更为恰当,即: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包括利他行为在内的有利于群体生存和发展的性状被保留在遗传基因中,而无论其保留的方式和途径是什么。

亲缘选择是群体选择的特例,它只对一部分生物群体或一部分利他行为适用,而不具有普遍性。一个明显的反例是,配偶双方在亲缘系数上大多远小于它们各自的血缘亲属,但配偶之间的利他倾向一般大于除直系以外的血缘亲属。可见,亲缘选择理论不能成为群体选择理论的替代物,而只能作为后者的一种补充。尽管如此,亲缘选择理论毕竟从一个侧面对群体选择理论以及个体选择理论做了深化,对一部分利他行为给出较为系统的解释,在这个意义上,亲缘选择理论是有其重要价值的。

三、基因选择理论及其困境

亲缘选择理论似乎蕴涵着基因选择理论,因为前者所说的亲缘系数是用相同基因的比例来定义的。我们知道,进行配子生殖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双亲配子受精而成,而配子经两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而来,子代含有两个亲体的各一半基因,因而也意味着各个亲体的某一特定基因有1/2的概率传递到子代。因此,亲子代之间的亲缘系数为1/2。以此为基础,结合亲属个体间的世代联系,可以计算任何两个亲属个体间的亲缘系数。对于L次世代联系来讲,这个概率就是(1/2)L。由于两个体之间可能存在两条或多条世代联系通道,所以两个体间的亲缘系数是各联系通道的(1/2)L值的加和,即:

r=∑(1/2)L

根据这个公式,亲子或同胞间的亲缘系数为1/2;爷孙、叔侄、半同胞等间的亲缘系数为1/4;而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间的亲缘系数为1/8……如此类推。因此,从个体基因的角度看,关系越近,相同基因的概率越高。

基因选择理论接受了这一计算亲缘关系的公式,但却把亲缘的主体由个体变为基因,把自然选择的单位由个体构成的亲缘群体变为由基因构成的基因群体。由于基因可以准确地复制自身,所以基因群体就是基因个体,在这个意义上,基因选择理论似乎把个体选择和群体选择统一起来,因而具有相当大的解释力。作为自然选择单位的基因,其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尽可能地复制自己,使自己的拷贝尽可能多地存在于基因库中。在这个意义上,基因是自私的。这一观点由道金斯于20世纪70年代明确地提出。

道金斯谈道:“自私的基因是什么?它不仅仅是DNA的一个单个的有形片断。正像在原始汤里的情况一样,它是DNA的某个具体片断的全部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分布在整个世界上。如果我们可以把基因理解为似乎具有自觉的目的,同时我们又有把握在必要时把我们使用的过分通俗的语言还原为正规的术语,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自私基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它的目的就是试图在基因库中扩大自己的队伍。从根本上说,它采用的办法就是帮助那些它所寄居的个体编制它们能够赖以生存下去并进行繁殖的程序。不过我们现在需要强调的是,“它”是一个分布在各处的代理机构,同时存在于许多不同的个体之内。……一个基因有可能帮助存在于其他一些个体之内的其自身的复制品。如果是这样,这种情况看起来倒像是个体的利他主义,但这样的利他主义是出于基因的自私性。”③

在道金斯看来,生物个体只是为基因所利用的“生存机器”,表面上看生命个体有着独立的目的,其实它的目的并不独立,而是由基因的目的决定的,基因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复制自己,扩大自己的数量。因此,存在于一个个体之中的基因完全有可能帮助存在于另一个个体之中的基因,因为这实际上是自己帮助自己。这种基因之间的互相帮助往往是通过它们所寄存的两个不同个体之间的互相帮助来实现的,看起来像是个体的利他主义,其实是基因的利己主义所致。

例如,工蜂不计回报地为蜂王服务,表面上看是工蜂的利他行为,而实际上是工蜂体内的基因想要通过蜂王而生产更多的工蜂,从而使工蜂体内的基因得到更多的复制品。类似地,蜂王在成长过程中杀死其他可能成为蜂王的竞争对手,表面上看是蜂王的利己行为,其实是蜂王体内的基因想要通过损失较少的相同基因而获得较多的相同基因。因为,对于蜂王来说,尽管一个蜂王候选者的相同基因多于一个工蜂的相同基因,但众多工蜂的相同基因却多于少数几个蜂王候选者的相同基因;因此,通过杀死少量蜂王候选者而获得大量工蜂的行为更符合蜂王体内基因的自私目的。总之,自私的基因出于尽量复制自己的自私目的,暗中操纵它所寄住的生存机器即个体,有时表现出利己行为,有时表现出利他行为。

前面谈到,由于基因可以准确地复制自身,所以基因群体就是基因个体。事实上,凡有利于某一物种群体的自然选择也都可解释为有利于该物种的相同基因的自然选择。正因为此,基因选择理论的解释力接近于群体选择的解释力。但是,群体选择的要素是个体,而个体是有独立生命的;与之不同,基因选择的要素是基因,而基因是没有独立生命的。这一区别使得,基因选择理论面临一些困境。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同卵双胞胎的两个人,其基因是百分之百的相同。按照基因选择理论,其中任何一个人都像爱自己一样爱另一个人。然而事实上,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一个人爱自己往往超过爱别人,即使那个人是同卵双胞胎的兄弟或姐妹。道金斯注意到这一问题,并做出如下解释:

他说:“如果C是我的同卵孪生兄弟,那我照顾它时付出的代价就该相当于我照顾自己的任何一个儿女的两倍,事实上,我该把它的生命看作和我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但我能肯定它吗?当然它有点像我,但很可能我们碰巧共有同样的容貌基因。不,我可不愿为它牺牲,因为它的基因有可能全部和我的相同,但我肯定知道我体内的基因全部是我的。因此,对我来说,我比它重要。我是我体内任何一个基因所能肯定的唯一的一个个体。……操纵个体自私行为的基因具有一个巨大的优越条件,那就是识别个体的肯定性。”④

道金斯在这里引入“个体的肯定性”来消除同卵双胞胎的悖论,但是个体的自我肯定只能来自个体,而不能来自基因,因为基因只是双胞胎的每一个体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双胞胎的每一个体本身。由此可见,道金斯的这一辩护并未使基因选择理论摆脱困境,倒是对基于个体存在的群体选择理论有所帮助,

同卵双胞胎悖论不仅是基因选择理论的反例,也是亲缘选择理论的反例。这两个理论还同时面临另一个困境:从亲缘关系上讲,父母同其子女的亲缘系数是

1/2,父母同其兄弟姐妹的亲缘系数也是1/2,按照基因选择理论和亲缘选择理论,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利他行为与父母同其兄弟姐妹之间的爱和利他行为是相等的。然而,在大多数场合事实并非如此。

对此,道金斯也是借助于个体的自我肯定来解答的:“除了亲缘关系指数以外,我们还要考虑肯定性的指数。尽管父母/子女的关系在遗传学的意义上说,并不比兄弟/姐妹的关系来得密切,它的肯定性却大得多。在一般情况下,要肯定谁是你的兄弟就不如肯定谁是你的子女那么容易。至于你自己是谁,那就更容易肯定了。”⑤在这里,道金斯又一次有意无意地引入个体的自我肯定,这从反面启示我们,个体选择理论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总的说来,尽管基因选择理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揭示了自然选择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但是基因选择理论在原则上是不能成立的,理由如下:

1.按照道金斯的定义,基因只是构成DNA的染色体上的一个片断,它本身是不能独立起作用的,必须同一个DNA所包含的其他众多基因协同合作才能起作用。同一个基因可以存在于无数人的身上,但每一个人的生理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相同的基因在不同人的身上有着不同的组合,从而构成不同的DNA大分子。因此,真正起遗传作用的是作为整体的DNA大分子,而不是其中的各个片断。相应地,自然选择单位不可能是基因,至少是由众多基因以某种方式组合而成的DNA整体。

2.道金斯之所以不把DNA作为自然选择单位是因为它不够稳定,其寿命大约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至多不超过一个人的一生。同理,道金斯也不把生物个体如一个人作为自然选择的单位,既然一个人的寿命是很有限的。他把基因作为自然选择的单位,因为“基因通过拷贝形式的存在几乎是永恒的”。然而,如果按照道金斯的长寿原则,最有资格成为选择单位的不应是基因,而应是组成基因的那些原子,因为它们的寿命至少不比基因短,甚至还要长。

3.道金斯作为选择单位的标准不只是长寿,按他的说法包括:长寿,生殖力以及精确复制,而基因是“至少有可能拥有上述三种特性的最大的实体。”⑥作为染色体片断的基因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殖力,而只有复制或拷贝。在复制或拷贝的意义上,原子也具有生殖力,因为比起亲代和子代所共有的基因,亲代和子代所共有的氢原子、氧原子等只会更多,而且这些存在于亲代和子代身上的氢原子或氧原子的相同程度比起基因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可见,道金斯说基因是“有可能拥有上述三种特性的最大的实体”,此话是不妥的。当然,在体积上基因比原子大,但是依据道金斯提出的那三种特性来看,基因都不如原子来得显著。

4.更为重要的是,道金斯把遗传或复制的精确性作为标准是错误的,这从根本上违背了达尔文进化论的精神。进化论的精髓就是进化,亦即物种适合度的不断增强,而不是对已有性状的原原本本的复制。物种进化是将继承和变异综合起来的遗传系列,而作为DNA片断的基因则没有这种综合性。DNA虽有这种综合性,但DNA本身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于生命个体之中;因此,自然选择的单位也不应是DNA,至少是生命个体。

四、索伯—威尔逊进化模型的启示

索伯(Elliot Sober)和威尔逊(David Sloan Wilson)在《向着他者:非自私行为的进化论和心理学》(1988年)一书中给出一种理论模型(以下简称“索伯—威尔逊模型”),用以说明利他主义如何进化。前面提到,群体选择理论、亲缘选择理论和基因选择理论都对利他行为的进化给出说明,尽管各有利弊。索伯—威尔逊模型的新颖之处是,把目光投向个体选择和群体选择的张力结构上,在这点上远离亲缘选择理论和基因选择理论,而更接近达尔文本人的进化论。索伯—威尔逊模型采用达尔文的狭义适合度,即用后代的数量作为适合度的测度,因而利他行为仅仅影响个体或群体的繁殖情况。这是一种简化的做法,而实际上,适合度除了包括繁殖能力,还包括生存能力。在前面还提到,对于一般生物或动物而言,“利他者生利他者,利己者生利己者”的说法并不成立,但是,对于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来说,这个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立,因为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不仅包含生理的,也包含心理的或精神的。索伯—威尔逊模型是以“利他者生利他者,利己者生利己者”为前提的,因此,该模型实际上是以人为论域的。

假定人群由利他主义者(A)和利己主义者(S)组成。在没有利他行为影响的情况下,所有个体都有一定平均数量的后代(某种程度的适合度)。再考虑利他行为的影响:每个利他主义者以一定的利他行为减少自身的后代数目而增加其他接受者(Recipient)的后代数目。一个利他主义者虽然能够从除他以外的其他利他主义者那里获得利益,但他要为自己的利他行为付出代价。与之不同,利己主义者不要付出任何代价,却能从所有利他主义者那里获得利益。与利己主义者相比,利他主义者遭受双重的不利,即他不仅要为自己的利他行为付出代价,而且从利他主义者获得的利益捐赠总是少于利己主义者的所得,因为他至少得不到他自己的利益捐赠。这使利他主义者在生存的适应性上处于不利的地位,也就是说,利己主义者通常比利他主义者拥有更多的后代。

为了将讨论深入下去,现对模型中的参数赋值如下:

人口规模(n)100

利他主义者的频率(P)0.5

基线适合度(X) 10

每个利他主义者为所有接受者贡献的利益(b)5

每个利他主义者的代价(c)1

每一个利他主义者以c=1个单位的代价做出b=5个单位的贡献来增加其他接受者的适合度。这使每个利他主义者能从49个利他主义者那里获得利益,而利己主义者则能从所有50个利他主义者那里获得利益。利他主义者和利己主义者的适合度可以计算如下:

由此可见,由于利他行为的出现,群体中的每个人的适合度都会得到提高,不过,利己主义者S比利他主义者A收益更多。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而计算出后代的人口规模n′和后代中利他主义者的频率p′。

我们看到,在后代人口中,尽管利他主义者的人数随着总人口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其频率(0.478)比起上代的频率(0.5)却有所下降。假定人口不会无限增长,并且死亡率对于每种类型都是公平的,那么,在人口总数接近其极限的情况下,对于利他主义者来说,不仅其频率每代递减,而且其人口也是每代递减的,最终趋于灭绝。

需要指出,上面所讨论的模型是单一群体的,其中的利他主义不能进化。但是,在不止一个群体出现的情况下,利他主义的进化便成为可能。下面的模型将表明,利他主义者将比利己主义者有更多的后代,因而处于进化之中。

我们看到,在模型二中,从总人口的角度看,利他主义者不仅其后代的人口增加,而且其后代的频率也增加,即由0.5变为0.516,这意味着,利他主义得以

进化。

索伯和威尔逊指出,为要得出这个结果,所讨论的模型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1.不止一个群体存在;2.尽管群体之间互相独立(如,群体1的个体不会从群体2的个体那里获益或受损),但是多个群体的后代必须能够混合重组,进而形成新的种群竞争。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模型二的结果将失去意义。

模型二与达尔文的个体选择理论是相容的。达尔文进化论要求,那些适应能力强的个体类型在遗传过程中得以进化;在混合后的后代中,利他主义的个体能够体现这一要求,尽管在混合之前,体现这一要求的是利己主义个体。总之,个体选择是在单个群体内部进行,其结果使得个体的适合度最大化,因而总是不利于利他主义类型的。而群体选择是在多个群体之间进行的,其结果则是使群体的适合度最大化;如果利他主义类型对群体选择的贡献充分大,利他主义类型就能够克服群内个体选择所带来的不利而得以进化。

索伯—威尔逊模型的一个特点是作了群内选择和群间选择之分,群内选择总是支持利己主义进化,而群间选择则在一定条件下支持利他主义进化。关键问题在于此条件是什么?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索伯—威尔逊模型引入平均适合度(Averaging fitness)的概念。按照模型二,群体1有20个A型个体,每个拥有9.96个后代;群体2所拥有80个A型个体,每个拥有12.99个后代,因此A型后代平均数为12.38。群体1有80个S型个体,每个有11.01个后代;群体2有20个S型个体,每个有14.04个后代,因此S型平均后代数为11.62。我们看到,从人口总体角度看,A型比S 型的适合度要强,从而A型的性状得以进化。总之,群间选择是否支持利他主义取决于在平均适合度上利他主义者是否强于利己主义者;亦即利他行为为群体适合度所做的贡献是否大于它所付出的代价。

为了进行比较,我们对模型二做一修改,将c和b的数值对调一下,即c=5和b=1,从而得到模型三。这一改变意味着,利他行为所付出的代价远大于他对群体所做出的贡献,这对于他所属的群体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我们看到,在模型三中(下页),利他主义类型在后代中的频率降低了,由0.5降至0.355。利他主义者的平均适合度也低于利己主义者:前者的平均后代数为5.68,而后者的平均后代数为10.32。这表明,从人口总体考虑模型三,利他主义的适合度比起利己主义要弱些,从而利他主义得以退化而利己主义得以进化。

通过对模型二和模型三的比较我们进一步看到,自然选择是同时作用于群体和个体的,当群内选择总是有利于利己者时,群间选择却未必有利于利己者较多的群体,进而在总体上未必有利于利己者的进化。从群间选择和总体上看,自然选择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导致利己主义的进化,在另一些条件下导致利他主义的进化。这个条件是:利他行为为群体适合度所做的贡献是否大于它所付出的代价;若是,利他主义得以进化,若否,利己主义得以进化。

这样,索伯—威尔逊模型便从个体选择理论出发,得出群体选择理论的结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个体选择理论和群体选择理论统一起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参照系。

五、个体选择和群体选择之间的随附性

索伯—威尔逊模型为我们展示了一种个体选择和群体选择同时发挥作用的二元结构,下面将进一步揭示此二元结构的层次性,这里涉及“随附

性”(supervenience)概念。

随附性是当代心灵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非还原的物理主义主张,心灵随附于身体,即心灵既依附于身体而又不能还原为身体。这使得心灵虽以身体为存在基础,但却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实体性。心灵的实体性表现为它对身体具有下向因果关系,与身体对于心灵的上向因果关系呈现一种特殊的交替作用:当身体状况(包括每一根神经)不变时心理状况一定不变,而当身体状况变化时(如某一根神经发生轻微颤动)心理状况却未必变化;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某根神经颤动得很剧烈),身体变化才能引起心理的变化(如感到疼)。相应地,心理变化(如感到疼)一定引起身体的变化(如血压波动),但当心理不变时身体未必不变。

类似地,在索伯—威尔逊模型中,个体选择首先在群内进行,而后导致群间选择。当群内的个体选择不变时,群间选择一定不变;但当群内个体选择发生变化时,群间选择未必发生变化。例如,当群内个体的利他行为为群体适合度所做的贡献虽然有所增加,但却没有超过它所付出的代价,群间选择不会发生变化。相应地,群间选择发生变化,群内选择一定发生变化。因为群间选择的变化意味着,群内个体的利他行为为群体所做的贡献由少于其代价变为多于其代价,或者相反。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在索伯—威尔逊模型中,群体选择随附于个体选择。这也就是说,群体选择是以个体选择为基础的,但又不能还原为个体选择,而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个体选择发生反作用。借用心灵哲学的术语,可以把索伯—威尔逊模型称为“非还原的个体选择理论”。

群内选择是从个体适合度出发的,并且其结果总是有利于利己主义者,因而可以看作利己主义的视角。与之不同,群间选择是从群体适合度出发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利他者较多的群体占据优势,因而可以看作利他主义的视角。基于这一考虑,索伯—威尔逊模型在体现非还原的个体选择理论的同时,也体现了非还

原的利己主义,即利他主义随附于利己主义。这是利他与利己的一种综合,展示了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的一种层次结构,即:利他主义是以利己主义为基础的,但却不能还原为利己主义。

前面曾提到,索伯—威尔逊模型实际上是以有自由意志的人为论域的,因为只有人才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明显区分,并且这种区分有较大的可能性被遗传,以致有较大的可能性能够满足“利己者生利己者,利他者生利他者”的规则。然而,对于其他没有自由意志的生物来说,这一精神遗传的规则就不适用了,相应地,索伯—威尔逊模型也就不适用了。这是因为,没有自由意志的个体是完全被动的,它们的行为主要由自然环境来决定,它们是以整体协作的方式来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

环境的变化首先导致群体协作方式的变化,当这种变化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个体性状以致遗传基因的变化。在这种进化结构中,群体协作方式的变化是基本的或基础性的,而个体性状和遗传基因的变化则处于高层。另一方面,这样发生的个体性状及其遗传基因一旦发生变化,便会导致群体协作方式发生进一步的变化。由此可见,基于个体性状和遗传基因的个体选择随附于基于群体协作适应性的群体选择,这是自然选择和物种进化的一般结构,人类在其中也不例外。只是在此一般结构中,对于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来说,索伯—威尔逊模型是一个特殊的子模型,其中人的利他主义随附于利己主义,尽管索伯和威尔逊本人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种局部—全局关系。

从表面上看,利他主义对利己主义的随附性与个体选择对于群体选择的随附性是相冲突的。因为在索伯—威尔逊模型中,利他主义的进化基础是群体选择,而利己主义的进化基础是个体选择,也就是说,利他主义对利己主义的随附性是与群体选择对个体选择的随附性相平行的。然而,现在又给出一个个体选择随附于群体选择的更为一般的结构关系,而这两种随附性关系在方向上是相反的。然而,尽管如此,但二者并不冲突,因为二者的对象范围即论域是不同的。利他主义对利己主义的随附性是针对有自由意志的人而言的,而个体选择对群体选择的随附性是针对所有物种而言的;也就是说,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子理论或子模型。正如在物理学中,从一般意义上讲,时间和空间的测度随着观察者的运动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是当观察者的运动速度远远低于光速时,时间和空间的测度几乎是不变的或恒定的。这两种看似相反的时空结构并不冲突,因为二者的论域是不同的。

对于人类而言,面对它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茫茫宇宙,它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同其他物种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服从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从这个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包括人类在内的物种进化的结构是个体选择随附于群体选择;也就是说,以群体选择为主,以个体选择为辅,但个体选择不能还原为群体选择。另一方面,就人类生存所直接相关的较小的时空范围或人类社会而言,具有自由意志的人们对其生存环境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有时甚至是巨大的。从这个特殊意义上讲,人作为具有自由意志的高级动物,是以利己动机为主的,以利他动机为辅的,但利他动机又有其独立性,不能还原为利己动机,这就是说,利他主义随附于利己主义。

综上所述,笔者所持的进化论观点是:在自然选择中,个体选择和群体选择是共同发挥作用的,并且呈现为随附性结构。具体地说:适合于所有物种的基本关系是,个体选择随附于群体选择;只适合于人类这一特殊物种的次级关系是,群体选择随附于个体选择。这种人类进化所特有的双向随附性关系形成非还原的群体选择与非还原的利己主义(或非还原的个体选择)的张力结构。

注释:

①③④⑤⑥〔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卢允中、张岱云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9-10、121、147、146、47页。

②〔美〕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李昆峰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6-128页。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altruism)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她帮助他人的行为。一个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决定于作出这个行为的人的企图。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是一个对助人行为较J”泛的定义。任何帮助别人的行为,或目的是帮助别人的行为,不管给予帮助的人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亲社会行为。 许多亲社会行为都不是严格定义的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最无私心的利他行为,也包括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作出的助人行为。 第二节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决策理沦侧重研究个体确定帮助是否需要这个过程。还强调人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时,对于代价和报醚的考虑;学习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是通过基本的学习原则如强化、模仿而学得的;社会生物学认为助人行为部分来自于人的本能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巾保留下来的遗产。 一、决策理论 助人行为只有在一个人决定提供帮助并且付之行动后才会发生。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决定自己是否提供帮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智的决定过程。 决策理论步骤示意图 对需要的注意——没有人需要帮助 | | 是 承担责任——否与我无关 | | 是 考虑得与弊——否太冒险、太难受,花时间等 | | 是 决策如何帮助——否我不知怎么办 | | 是 给予帮助 1、对需要的注意 一个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注意到有事情发生,而且需要帮助。那么依靠什么线索来决定他人是不是需要帮助呢? (1)事惰是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的; (2)遇到困难者受到某种明显的威胁; (3)无人帮助,威胁、份害将会越来越大; (4)遇到困难者无能为力,需要别人帮助。 (5)某种有效的帮助是可能的。 2、承担责任 当人感到个人有责任时,就更可能作出助人打为。 3、对利弊的考虑 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要考虑可能的得失。包括助人行为。一个人如果认为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利大于弊,他就可能去帮助别人。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 授课时间第()周(五)课次 授课方式理论课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题目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教学目标1、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2、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 3、了解达尔文的贡献。 4、了解进化论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教学重点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理论的理解。 教学难点运用达尔文基本理论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教学准备有关课件、资料。 教学基本内容《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一课的重点是理解达尔文进化论中核心观 点:“自然选择”的含义及其与“人工选择”的区别。并用这些观点 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实。同时通过阅读科学家对云南澄江生物 群的研究,发现达尔文这一经典进化论,正受到新的证据的挑战,意 识到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 教学手段 及时间设 计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海拉尔铁路第二小学的科学教师——吴志春,非常有幸今天可以认识大家并能在一起共同学习科学。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着我一起来做一套手操,激活一下我们的大脑吧! 二、组织教学 三、集中话题导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中外著名的科学家以及他们的突出贡献吗? 生:汇报。 2、师: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学习的是一位著名的近代生物学家——达尔文,以及他的重要理论——进化论。 板书: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四、师生互动学新课 (一)介绍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 1、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 2、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师定义——自然选择。 (二)认识自然选择 师:生物界的进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同学们请看这个实例。P33上。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自然选择。(板书) (三)认识人工选择 师:自然界的生物消失或者灭亡,是否完全都是达尔文进化论中所提的自然选择的结果呢? 师:请看我们身边的实例。(导致白多黑少的是谁?)

利他行为分析培训课件

利他行为分析在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中,我们知道了很多英雄的事迹: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 锋……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危难的时刻去营救、保护他人。虽然我们自己没有这些 光辉的事迹,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再公交车上为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也会为贫 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捐赠衣物和钱财……而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使他人,群体乃至社 会获得益处。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现代社会心里学认为,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主他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 为。由此可见,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 1、以帮助他人为目的; 2、不期望物质或精神的回报; 3、完全自愿的行为; 4、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那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即使再无利可图或不期望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也会关

心和帮助他人呢?社会心理学家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利他行为作出了解释。 由于人和动物在表现“利他主义”行为时,往往会冒着伤害自身利益的风险,难以符合 进化论规律。因此,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 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的基因遗传决定的,它是人类本性中的天性的部 分,是不需要学习就会的一种行为,他的观点基于对动物的考察与实验的结果。他发现,在 一个蚁穴前,当危险来临时,工蚁走到其他蚂蚁前边来保卫巢穴,抵御入侵者。当工蚁收到 攻击时,受伤的工蚁比后边的没受伤的工蚁更有可能离开巢穴,但是他们不逃走,甘愿冒生 命危险与进犯者搏斗,许多工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和巢穴的存在而死去。因此,威尔逊认 为,动物的利他行为是由先天决定、通过遗传获得的。 我们会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受到家长的的表扬,或者因为提供帮助却袖手旁 观时受到的批评。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眼中,利他行为就是就是这样在赞扬与批评中 产生的。有研究发现,4岁儿童,如果他们由于慷慨行为而得到奖励时,他们就会更愿意和

《社会心理学》攻击与利他知识点

第十章攻击与利他 第一节攻击行为的定义和种类 一.攻击行为的定义 攻击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 可见,一种行为能否被判定为攻击,必须要研究两方面的情况,其一为个体的外在表现,其二为内在的意图或动机。二.攻击行为的种类 反社会型的攻击行为;亲社会型的攻击行为;社会认可的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的判断标准:行为者的社会角色(父亲儿子)、行为者的身份特性(警察)、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足球比赛)、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正当防卫,报复行为)。 第二节攻击行为的成因 一.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杏仁核;睾丸激素;小白鼠实验(芬兰)——遗传特性;克兰费尔特综合症(丹麦)——基因改变 二.挫折攻击论和学习论 挫折是引起人类攻击行为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挫折的一个可能作用是加强个人对与暴力有关联事件的攻击行为。 相对剥夺 三.媒体暴力对攻击行为的影响

四.人格与攻击行为 是不是有一些特指的人格状况,他们本身就是那种高攻击性的特性。(A型人格,B型人格) 五.攻击行为的情景性因素 1970京巴多提出“去个性化” 武器的效应 性别角色 酒精 温度、拥挤、噪音 第三节攻击行为的预防与控制 惩罚 宣泄 认知干预 社会技巧熟练——怡情(幽默等) 社会公平 第四节利他行为概述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 是指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 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有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损失。

二.利他行为的分类 利他性助人行为——调节性行为;帮助性行为;分享性行为;完全利他性行为。 社会性助人行为——习俗性行为;包容性行为;公正性行为;控制性行为。 三.关于利他行为 1.外在赏酬与内在赏酬 2.利他动机与利己动机 3.自我利他主义和纯粹利他主义 4.进化利他主义和本土利他主义 四.我们为什么会帮助别人? 1.基因决定(亲缘性的选择,落水救人,母亲接坠儿) 2.心境假设(问卷调查,卖花) 3.社会交换(赞许) 4.社会规范(社会文化) 5.人格的因素(社会赞许性比较高的人特别容易去实施帮助 性的行为;高怡情性的人也比较容易形成对他人的帮助性的行为;诱导他的内疚感也会增加他的帮助性的行为)6.文化的因素(新几内亚的几个部落) 五.何时我们会帮助别人? 1.旁观者效应和责任分散 2.助人的决策过程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教学反思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教学反思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一课的重点是理解达尔文进化论中核心观点:“自然选择”的含义及其与“人工选择”的区别。并用这些观点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实。同时通过阅读科学家对云南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发现达尔文这一经典进化论,正受到新的证据的挑战,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书本上的资料,采用交流、汇报的形式来认识达尔文以及他的进化论。学生阅读之后,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经典观点。并要求各小组将讨论、交流的结果记录在实验单里。在学生充分阅读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汇报。学生在各组的讨论之后,都记录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最后汇报时,学生在阐述了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理论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把达尔文的进化论用“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总结,形成简洁的板书,更加提炼出达尔文进化论的精髓,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地掌握。学生知道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什么是自然选择,什么是人工选择。让学生当一回农场主,养殖一群绵羊,一半是黑色,一半是白色。如何白色的羊毛好卖,将如何做?结果会是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把黑色的羊卖了,把黑色的羊全部宰杀了。总之都是人

为地将黑色的羊消失了。学生知道了这是人为地将黑色的羊消失。接着让这些羊回归自然,让他们遇到他们的的天敌狼,很快森林里剩下的是黑色的羊居多。学生解释:因为狼在夜间经常捕食显眼的白色绵羊。这就是自然选择。大自然的法则是“适者生存不适,不适者淘汰”。这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又介绍了尺蠖蛾为了生存,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体色。这就是一个为适应环境而生存的典型例子。让学生了解了大自然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知识后,试着用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极地狐和非洲狐耳朵的不同。学生都能利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极地狐为了减少热量散发和被其他猎物发现,耳朵变得短而圆。而非洲狐为了适应沙漠上的酷热和寻找食物,耳朵变得长而大。 接着安排学生自学澄江生物群的资料,讨论、交流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个观点受到挑战,并让学生记录下来,以向全班汇报。 最后,安排学生编辑恐龙消失、化石、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的小报。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对生物的进化知识了解很多,利用小报的形式,将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梳理,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建构“进化“的知识体系。

体育心理学题库第七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良好的心里个性特质和稳定的情绪,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情绪、人格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体育锻炼与情绪关系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5. 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最早理论研究是詹姆斯和朗格提出的情绪学说。 6.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坎农将其的理论归纳为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 7.以特殊的锻炼方式影响人类情绪的首次尝试,是雅各布森提出用渐进性放松法来干预焦虑情绪。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血压、心率、皮肤电。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脑内神经肽假说、心血管健康假说。 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心境状态改善假说、注意力分散假说、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心理控制感假说、运动愉快感假说。

12. 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分散对当前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消极情感得以发泄,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并趋向稳定。 13. 20世纪70年代,人格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个人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体育活动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健康信息理论、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控制理论、跨理论模型。 17.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前意向阶段、思考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认知过程,它在阶段变化的早期比较重要;二是行为过程,它主要应用于阶段变化的后期。 19.根据HBM模型的观点,人们一般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除非他们具备了一定水平的锻炼动机和锻炼意识,或自己有潜在的健康问题,或明白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并且感到完成运动并不困难。 20.合理行为理论指出,行为由行为意向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行为态度和主体规范来决定。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一对一的方式、小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情境安排、积极反馈、 目标设置、决策评定、社会支持。23、最早采用心理测量方法评定锻炼成瘾行为的学者是卡尔马克和马腾

社会心理学--利他行为

论利他行为的产生原因 [摘要] 利他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受到人们普遍赞扬的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明确利他行为的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培养利他行为,防止利他行为的弱化。 [关键词] 利他行为产生原因培养 利他行为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创用,但并未对其进行过理论概括。对于什么是利他行为,在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利他行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特征,自愿、以利他为目标、不附带外在酬赏的期望、包括利他者的损失成分。 利他行为根据发生情景的不同,分为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和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前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例如,给老人和孕妇让座,为残疾人或儿童的教育事业募捐,义务献血,把迷路的小孩送回家等。后者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发生。如抢救落水儿童、救火等。从难度和行为后果的社会意义上讲,后者大于前者。而前者却能更加考验行为主体利他意识的牢固程度。 对利他行为产生基础的理论解释有本能理论。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认为:利他行为是遗传的、先天决定的,是一切群体动物生存的机能,是有价值的积极意义的行为。威尔逊以动物为例,如白蚁、蜜蜂来论证他的观点。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遗传的,而是在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强调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华生曾说过一段偏激的话:“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乞丐、小偷。早期的学习决定了行为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的交换理论一改帕森斯、默顿等人宏观分析社会结构的传统,借用经济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成果试图进行微观分析,也就是从个体需要、心理动机即人的理性出发得出社会交换的实质其实就是个人或者为获得报酬或者为减少惩罚而采取的理性行动。霍曼斯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归结为一种交换,而人们在社会交今中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只能是一种交换关系。 自然环境、社会情境、时间压力等情境因素;利他者的社会角色及身份特征、心理特征;先前的利他经验、利他技能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 有人说,如今的社会早就没有了纯粹的利他行为。在我国的三亚,为人指路居然也可以收取费用。这种行为是少数的。在我看来,大部分人的利他行为是出于人的本能,而非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例如,在512汶川地震发生时,就发生了许多感人的利他行为。 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学设计大庄中心小学高兰秀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2.运用想像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二、科学知识 知道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难点是:知道自然选择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阅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出示达尔文的照片,问:认识这是谁吗? 这是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呢? 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达尔文的资料。 3、教师小结: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用进化论学说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诞生作出了精辟的解释。今天我们学习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板书课题 二、认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1、学说读32页资料,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在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是最重要的观点之一,究竟何为自然选择通过下列事例来理解 举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有一群绵羊,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黑色的。如果白色的好卖,你会怎么做?这样做的结果如何?牧民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人类有计划地对养殖动物或种植物选择优良变异个体,从而进行选择形成生物新类型的过程。) 假设:你的羊逃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它们唯一的天敌是狼。狼在夜间捕食, 经常捕捉到那些显眼的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是什么颜色了? 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叫做“自然选择”) 3、学生阅读33页一个自然选择的实例。 4、讨论:为什么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 5、学生交流 6、教师小结: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可减少热量的流失,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有利于在炎热的环境中散热。 三、了解达尔文理论面临着挑战

《心理学》第七章考试重点

《心理学》第七章考试重点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本章重点: 1、动机的概念、功能与产生; 2、动机的种类; 3、社会性动机; 4、动机理论; 5、情绪情感的界定与种类; 6、情绪情感的表达; 7、情绪情感的功能 第一节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1、动机概念: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调节与维持 二、动机的产生: 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是诱因,引导个体趋向特定的目标。 1、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2、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据需要的性质不同划分。 2、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根据动机产生的源泉不同划分。 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划分不同。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中等强度动机效率最高 (2009.4)10.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称之为() A.生导动机B.内在动机C.需要D.诱因(2006.7)11.动机的产生依赖于需要和诱因,下列哪项属于找水喝的诱因?( ) A.水B.口渴C.寻求水源D.喝水 (2008.7)11.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水平( ) A.低B.高C.中等D.不变 (2006.7)12.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并且,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加大会表现得()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2006.4) 10.在困难复杂的学习或工作中,其活动效率与动机强度的关系是()

社会心理学答案(1)

1.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 2.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研究自己的观点的?80年代 3.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确 4.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否 5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社会动机 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 2 7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 8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只有一种是标准的错误 9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 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普通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 11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错

误 1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考试法 13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错误14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的方法是一般观察法 15现场实验法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不需要控制变量。错误16相关就可以解释因果。错误 17观察法根据主体参与情况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2 18访谈法和问卷法统称为什么? 调查法 19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正确 20群体心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爱的关系 21麦孤独的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错误

22现场实验法对任何条件都不用控制。错误 23观察法中除了一般观察法还有参与观察法 24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5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正确 2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证实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分析论”阶段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错误 27社会经验论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哪个时期?形成 28卢梭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来自教育 29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正确 30调查法可以分为几类? 2 31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 8-10个月 32人生来就会有“我”的概念。错误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教学反思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教 学反思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教学反思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一课的重点是理解达尔文进化论中核心观点:“自然选择”的含义及其与“人工选择”的区别。并用这些观点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实。同时通过阅读科学家对云南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发现达尔文这一经典进化论,正受到新的证据的挑战,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书本上的资料,采用交流、汇报的形式来认识达尔文以及他的进化论。学生阅读之后,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经典观点。并要求各小组将讨论、交流的结果记录在实验单里。在学生充分阅读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汇报。学生在各组的讨论之后,都记录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最后汇报时,学生在阐述了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理论之后,我和学生一起把达尔文的进化论用“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总结,形成简洁的板书,更加提炼出达尔文进化论的精髓,让学生能一目了然地掌握。 学生知道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什么是自然选择,什么是人工选择。让学生当一回农场主,养殖一群绵羊,一半是黑色,一半是白色。如何白色的羊毛好卖,将如何做结果会是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把黑色的羊卖了,把黑色的羊全部宰杀了。总之都是人为地将黑色的

羊消失了。学生知道了这是人为地将黑色的羊消失。接着让这些羊回归自然,让他们遇到他们的的天敌狼,很快森林里剩下的是黑色的羊居多。学生解释:因为狼在夜间经常捕食显眼的白色绵羊。这就是自然选择。大自然的法则是“适者生存不适,不适者淘汰”。这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 又介绍了尺蠖蛾为了生存,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体色。这就是一个为适应环境而生存的典型例子。让学生了解了大自然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知识后,试着用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极地狐和非洲狐耳朵的不同。学生都能利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极地狐为了减少热量散发和被其他猎物发现,耳朵变得短而圆。而非洲狐为了适应沙漠上的酷热和寻找食物,耳朵变得长而大。 接着安排学生自学澄江生物群的资料,讨论、交流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个观点受到挑战,并让学生记录下来,以向全班汇报。 最后,安排学生编辑恐龙消失、化石、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的小报。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对生物的进化知识了解很多,利用小报的形式,将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梳理,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建构“进化“的知识体系。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社会心理学-A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 a 人际关系 b 社会变迁 c 社会互动 d 社会化 a 创新性 b 开放性 c 实用性d 独立性 a 抽样调查 b 个案调查 c 观察访谈 d 典型调查 a 玛格丽特·米德 b 本尼迪克特 c 卡丁纳 d 马林诺夫斯基 a 角色互动 b 角色规 c 角色丛 d 角色知觉 a 定势b 社会刻板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光环效应 a 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 b 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 c 是多种心理因素的复合体 d 以交往为手段 a 环境压 力 b 角色不兼容 c 信息过多 d 个人差异 a 媒介性b 对象性c 统合性d 压迫性 2.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具有综合性、( )、层次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3.调查法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社会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收集、分析资料的方法,其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 )。 4.由于文化决定理论的片面性,到后期,林顿、( )等人将文化决定理论改造成文化相对理论。 5.一个角色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称为( )。 6.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他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征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征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 7.不属于人际关系的特点的一项是( )。 8.冲突的来源有多种,其中不属于冲突来源的是( )。 9.态度的基本特征有( )、在性、持久性三个方面。

a 经典条件反射 b 经验在参照 c 认知不协调理论 d 操作性条件反射 a 服从心理b 选择心理c 从众心理d 集群心理 a 观看效应 b 从众 c 竞争与协作 d 共做效应 a 人际冲突 b 目标冲突 c 认识冲突 d 情感冲突 a 正式群体 b 初级群体 c 非正式群体 d 次级群体 二 多项选择题 既有稳性又有外显性 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 既有主动性又有受动性 以上都是 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相并存的趋势 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的方向发展 加强了同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一系列行为科学的联系 研究课题广泛地面向实际,从理论探索转向应用研究 摆脱了假说的验证,进入实证化阶段 间接性 标准化 匿名性 性 真实性 10. “当一个刺激有规律地出现在另一刺激之前,那么前一刺激的出现很快就会成为后一刺激出现的信号”,这属于( )。 11.群体心理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社会群体心理、( )和民族心理。 12.在群体中的共同活动,由于成员间的相互激励作用,可能比一个人的单独活动更有效率。这属于( )。 13.不属于从冲突起因上来划分群体冲突的是( )。 14.学校、工厂、部队等群体属于( )。 1.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包括( )。 2.属于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社会心理学研究出现的动向的论述是( )。 3.问卷法是一种被社会心理学研究普遍使用的调查技术或工具,其特点是( )。

2017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自制)

1
社会心理学认为印象的形成有两个方面分别是印象形成的原则和()。
?
A、
印象形成的方式
?
B、
印象形成的过程
?
C、
印象形成的条件
?
D、
印象形成的模式
我的答案:D
2
群体规模越大危险程度越()
?
A、


?
B、

?
C、

?
D、
没危险
我的答案:A
3
下列属于正式沟通的是()
?
A、
单线型沟通
?
B、
集束型沟通
?
C、
偶然性沟通

?
D、
星型沟通
我的答案:D
4
我们把人们喜欢无意识下意识自动化的用一些所谓的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情节来弥补你在观察的时候落的环节叫做()
?
A、
信息加工机制
?
B、
要求合理
?
C、
逻辑完善机制
?
D、
追求完整
我的答案:C
5
玛格丽特· 米德是()

?
A、
社会学家
?
B、
心理学家
?
C、
人类学家
?
D、
物理学家
我的答案:C
6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当中它最核心的那个部分是()
?
A、
自我
?
B、
超我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及答案10.1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1)社会 答: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在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 *(2)文化 答: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3)人格 答:人格是一种内在力量的持久组织。它帮助个人决定在各种情境下的反应,因此行程包括内隐与外显过程在内的行为的一致性。 *2.简述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行为作为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具有如下特征: (1)社会行为是对包括他人行为在内的社会刺激的反应,同时又能够成为他人行为的刺激。即社会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2)社会行为是包括内在体验过程和外部表现过程的“连续统”,即它既具有内隐性又具有外显性。内在的体验过程是外在的表现过程的基础、潜在状态,或准备阶段。 (3)社会行为的主体既包括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包括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即它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社会行为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个体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产生的行为;二是那类既由个体所体现同时又为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所共有的行为;三是那类由各种有组织或无组织的群体所表现的行为。 第二章 *1.列举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研究取向(学科)。

答:社会心理学三种研究取向的三大母学科是三种不同性质的学科,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心理学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而文化人类学则是完全的人文学科。 2.列举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拓展方法。 答:(1)一般方法: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现场研究法(包括访谈法和观察法)、文献研究法。 (2)拓展方法:博弈论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电脑模拟研究法。 第三章 1.名词解释: 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了解社会规则和约束,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及文化,逐步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程。 *2.简述影响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因素 答:(1)家庭。家庭式个体早起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和起点,家庭环境之下的社会化的质量和效果将为个体以后的社会化奠定基础。儿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家庭内部的教育和父母的思想以及家庭内部的关系特征都对儿童的性格特征和社会交往特点产生影响。学前期儿童的成长状况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器以后的社会化进程。次级社会化阶段中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仍会继续,个体将在自己独立的家庭中扮演丈夫、妻子等各种新的社会角色。总之,大部分个体终其一生都无法脱离家庭的影响。 (2)学校。学校是在现代社会中对个体社会化影响最大的力量。在学校里个体将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价值和行为规范。学校中进行的社会化对个体的知识储量、技术水平、价值观和人格规范的塑造和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儿童在学校中有利于他们理解角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学校中的集体类活动尤其是竞赛类活动利于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来纠正自己的行为。 (3)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由一群在年龄、兴趣爱好、地位、价值观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个体组成的关系相对亲密的群体。这类群体往往是非正式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动性。同辈群体的特征一是有明显非主流性;二是强烈的自我认同意识;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为什么在生死关头会有人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把生留给战友在社会心理学上是一种“利他行为”,而“利他行为”从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上来看利他是生物的本能,有助于物种保存。动物往往帮助那些有保存基因价值的对象,使得这一物种的传递更有可能。助人是一种社会适应性行为,只有互相帮助,物种才能更好地战胜环境威胁,在竞争中胜出。这被保存并在基因中传递下去,成为该物种赖以生存的本能。 所谓“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即: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则并没有明显的利益。或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因而,在社会心理学的文献中,与利他行为相近的术语还有“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 利他行为社会规范理论的解释:助人是被社会认可并受到鼓励的行为规范。社会责任规范:对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每个人都负有一定的责任,为了自身的声誉和社会责任而采取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 “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比如有人会在生死关头把生的机会留给战友。在动物身上一样如此,比如,汤姆逊瞪羚的利他主义行为: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向同伴们发出警告。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应该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汤姆逊瞪羚的“英雄主义”却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此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我们前面提到的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因为汤姆逊瞪羚所保护的并非是它的子女或亲属,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项没有任何收益的投资。这一行为与吸血蝙蝠的“互惠利他”有着更明显的区别,对个体来说这一行为的投资风险与预期回报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而且也不可能通过识别机制来剔除那些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搭便车”者。 个人出于自愿而不计较外部利益帮助他人的行为。利他行为者可能需要做出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学设计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重在介绍以达尔文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让学生学会用该观点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实,同时也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正面临挑战。 学情分析: 学生对达尔文并不陌生,很多人可能听说甚至了解他的一些生平事迹,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也曾耳闻,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以前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生物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对生物的进化也有一定的认知,知道自然界的生物都是在不断进化的,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2.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 3.了解达尔文的贡献。 4.了解进化论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5.爱护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理论。 教学难点:运用达尔文基本理论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教师在课前布置一部分学生分课题查阅好有关资料,在课堂上,研究相同课题的几个人组成专家组进行汇报交流,最后各“专家”回到本组,向本组的其他同学进行讲解。 2、在讨论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的同时,教师结合教材中“牧民人工选择绵羊毛色”的例子和“狼在夜间捕捉白色绵羊”的例子. 它建立在三个业已得到确认的观察基础上: (1)在每种机体内部的遗传因素中,都存在某些变化; (2)某种遗传因素使某些个体在生存和繁衍方面具有超过其他个体的优势; (3)这些具有遗传优势的个体造就了更多的后代,这些后代的生存、繁衍能力也超过其他个体。 结果,数代成功的繁殖以后,这种具有遗传优势特征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加。——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精髓。 3、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澄江化石等考古新发现挑战的是达尔文的“生物的进化是缓慢的、渐进的”这一观点。达尔文的观点受到挑战,并不有损于他本人的伟大。——这只是又一次证明了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社会心理学 考试答案

1
政府和有关机构开展大规模的宣传促进人们的环保行为,这是利用()在进行干预。
1.0 分
?
A、
信息战
?
B、
信息反馈
?
C、
示范
?
D、
信号提示
我的答案:A
2
《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的科学家是()
1.0 分
?
A、
詹姆斯
?
B、
库利

?
C、
弗洛伊德
?
D、
荣格
我的答案:A
3
自我过程有()种
1.0 分
?
A、

?
B、

?
C、

?
D、

我的答案:D
4
下列属于正式沟通的是()

1.0 分
?
A、
单线型沟通
?
B、
集束型沟通
?
C、
偶然性沟通
?
D、
星型沟通
我的答案:D
5
我们评判测量工具能不能达到测量目的的指标是()。
1.0 分
?
A、
信度
?
B、
效度
?
C、

区分度
?
D、
难度
我的答案:B
6
“三垂线”实验的主持者是()
1.0 分
?
A、
可特雷维
?
B、
阿西
?
C、
艾森伯格
?
D、
查容克
我的答案:B
7
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可以将儿童发展阶段分为前运算阶段、 前操作阶段、 具体操作阶段 和()。

2016年尔雅全新版《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20)
姓名:1111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100.0 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沟通具有协调整合性的功能和()
1.0 分
?
A、
整合性功能
?
B、
协调性功能
?
C、
心理保健性的功能
?
D、
交流性功能
我的答案:C
2
《爱弥儿》的作者是()。
1.0 分
?
A、
裴斯泰洛奇

?
B、
洛克
?
C、
杜威
?
D、
卢梭
我的答案:D
3
辨认犯罪嫌疑人的时候一般有()单一辨认,()和照片辨认三种方式
1.0 分
?
A、
模拟辨认
?
B、
多次辨认
?
C、
多角度辨认
?
D、
队列辨认
我的答案:D
4
弗洛伊德认为把人和人联系起来的关键是()

1.0 分
?
A、
情感
?
B、
取向
?
C、
情绪
?
D、
行为
我的答案:C
5
自我意识的概念是()提出的
1.0 分
?
A、
弗洛伊德
?
B、
威廉·詹姆斯
?
C、
米德
?
D、
库利

考研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_毙考题

考研社会心理学之利他行为 我们学过哲学,都知道意识分为两种,自然意识和社会意识;客观存在也分为两种,物质以及社会存在。作为一个人,我们也分自然意义上的社会意义上的。由此可见,不同的社会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心理。这部分内容很庞杂,2017考研心理学的考生要重点记忆。 社会关系(三) 1.利他行为 (1)含义: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行为。 (2)特性:自觉自愿;以帮助他人为目的;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利他可能有所损失。 (3)倾向:巴特森认为,利他行为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自我利他主义;一种是纯利他主义。 (4)利他行为的原因:①社会生物学观点: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②社会进化论: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将选择性地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利他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在进化中得到了提高,并已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社会规范对社会行为很重要: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也叫互惠规范;社会公平规范。 (5)外部影响因素:①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会增加利他行为,反之会减少。②社会环境:他人在场(拉坦和达利认为,其原因可能跟责任分散、情境的不明确性以及评价恐惧有关);情境的社会性意义(个体会对情境是否属于紧急情况、是否需要介入进行判断,然后采取行动)。③时间压力:个体很忙时,往往难以利他。④利他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有吸引力的利他对象容易得到帮助。 (6)利他内部影响因素:心境;内疚;人格;利他技能。 我们经常说,某人人缘很好或某人人缘很差,这里的人缘指的就是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就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多学点关于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知识,说不定还能帮我们赚个好人缘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