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理性的批判与情感的眷恋_重读老舍小说_四世同堂_

理性的批判与情感的眷恋_重读老舍小说_四世同堂_

理性的批判与情感的眷恋_重读老舍小说_四世同堂_
理性的批判与情感的眷恋_重读老舍小说_四世同堂_

2001年9月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Sep,2001第22卷 第5期I NNER M ONG O LI A S OCI A L SCIE NCES V ol.22 №.5

理性的批判与情感的眷恋①

———重读老舍小说《四世同堂》

曹书文

(河南师范大学 中文系 河南 郑州 450000)

[提要]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在抗日战争大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传统的家族文化所造成的国民

劣根性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而且这种理性的反思又与作者情感上对家族伦理的眷恋之情相伴随。小说独特

的文化视角一方面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效果,同时又带来了一定的艺术局限。

[关键词]家族文化;理性反思;情感眷恋

[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5281(2001)0520074204

《四世同堂》无疑是老舍长篇小说创作中的重大收获,尤其是作品所表现的反封建的思想锋芒和鲜明的爱国情感引起了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其实,这篇小说所取得的思想与艺术成就主要取决于作者文化视角的选择。小说在抗日战争大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文化所造成的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而且这种理性的反思又与作者情感上对家族伦理的眷恋之情相伴随。作者理性与情感上不同的审美选择又决定了其对小说中正反人物不同的审美态度,这在某种程度上一方面增加了作品的审美效果,同时又带来了一定的艺术局限。

《四世同堂》以抗战时期北平一个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以几个家庭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来反映北平市民在八年抗战中惶惑、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再现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表明,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不仅在于其经济的发达,武器的先进,而且还取决于该民族普遍的社会心态。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为什么却遭受日本人的侵略,这不能不引起包括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的深刻反省。老舍认为:“在抗战中,我们认识了固有文化的力量,也可看见了我们的缺欠———抗战给文化照了‘爱克斯光’。在生死关头,我们决不能讳疾忌医!”“一个文化的生存,必赖它有自我的批判,时时矫正自己,充实自己,以老牌号自夸自傲,固执的拒绝更进一步,是自取灭亡。”[1](P289)老舍继承了鲁迅改善国民灵魂的“五?四”传统,他把造成国人性格懦弱、敷衍、苟且偷安的思想根源指向传统的北平文化,而整个北平文化又是以家族文化为基础的。因此老舍在作品中便集中地审视了中国的家族文化,对其消极性因素进行了理性的审视与批判。众所周知,“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而这个堡垒却容纳了包括等级观念、宗法思想、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家族文化的诸多内容。

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它的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这种严格的等级秩序不仅限制了人们表达自己思想与情感的自由,而且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国民的奴性心理。因为长辈与幼辈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卑幼者对长辈必须毕恭毕敬。个人在家长面前无足轻重,大臣在天子眼中轻如鸿毛,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家族或国家利益,每个人都不能有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这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奴性人格逐渐

①[收稿日期]2001203205

[作者简介]曹书文,男,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积淀为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汉奸冠晓荷还是祁老人都概莫有外。冠晓荷在宪兵和便衣面前奴性实足,他“把脸上的笑意一直送到脚趾尖上,全身像刚发青的春柳似的柔媚地给他们鞠躬”,有时又“像刚睡醒就发笑的乖娃娃”。甚至当两个日本宪兵把他强行拖走时,他依然很乖,脚不着地的随着他们往前飘动。令人惊异的是,祁老人在便衣面前却表现出与冠晓荷惊人的相似之处,他态度和蔼地接受便衣的训斥,而带微笑地回答着对方的问话。他在便衣面前愈是奴性十足,愈是表明他对尊卑贵贱秩序的认同。他自己出身贫贱,但却在心理把小羊圈胡同里的各色人物都分了贵贱等级。在家里,他又以家长自居,教育子孙遵循打不还手的奴性道德。正是由于这种奴性的家庭教育,四世同堂的第四代小顺子从小就养成了软弱的性格,无论受到日本孩子怎样的欺负,他都不敢还手,只知道痛苦地喊妈。这种在强者面前的奴性人格与心态正是中国人近百年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这些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自己家里是以压抑个性的形式出现,而一旦走向社会,他们同样会以规矩、谦卑、服从等奉做行为信条,处处克己忍让,做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顺民,缺乏应有的个性和勇敢。长顺心中的不满无处发泄,只能委屈自己,这种从小养成的屈己让人的懦弱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得尤为突出。祁天佑在家里是孝子,在社会上是规规矩矩的守法商人,然而在受到日本人的人格侮辱之后,除了含恨投湖自杀外,他找到不任何出路。孙七、小崔体格健壮,但由于缺乏起码的自尊和反抗意识,只能和北平人一样苟且偷生,最终却成了日本人杀头的材料。

北平市民在京城陷落之后未能像瑞全那样逃出城外去参加抗战,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家族文化所形成的奴性人格,同时也与“孝为百行之首”和“父母在不远游”的伦理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养育妻小孝敬父母的责任使大多数的北平人在国难之际虽有亡国之痛,却无报国之行,在尽孝与尽忠之间徘徊。小崔对因日本侵略所造成的生存困境非常气愤,便产生了要从军的想法,四大妈听到后马上教训他。本来以家为本位的思想在小崔的头脑中就根深蒂固,因此,四大妈的话便很轻易地打消了小崔当兵的念头。他在太阳旗下苟且偷生非但没能尽到养家糊口的责任,反而最后自己被日本鬼子糊里糊涂地砍了头。作者对他的无辜被杀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长顺年纪轻轻,正是报效祖国的大好时机,但养家的责任终于使他日渐淡化了对国事的关心。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祁瑞宣,深知自己理应

尽爱国义务,但作为祁家的长孙,他又无法推卸掉尽孝的责任,“全民族的好战狂使山木像铁石那样无情,全民族的传统的孝悌之道使他自己过分地多情———甚至可以不管国家的危亡!他没法一狠心把人伦中的情义斩断,可是也知道家庭之累使他,或者还有许多人耽误国家大事!”作者虽然对他的尽孝与尽忠的矛盾情感持理解态度,但对他人格上的懦弱、敷衍始终是否定的。

四世同堂是传统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是历来为人们所崇尚的家庭模式,也是祁老人惟一可以向他人夸耀的资本。他尽一切可能去保持这个家庭的圆满,享受别人所没有的天伦之乐。因此,他对祁瑞宣未经他的允许而放走老三感到不满,对瑞宣在中秋节日驱逐瑞丰不以为然,对儿子因受人的侮辱而含恨自杀深表愤怒,对孙女被饥饿夺去幼小的生命义愤填膺。他在忍无可忍之际终于站起来向日本人发出愤怒的呐喊,然而一旦抗战结束,他又很快忘掉了自己所遭遇过的苦难。面对他的重孙小顺子,他说:“只要咱俩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有什么要紧!即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这把年纪,当你那个四世同堂的老祖宗。”家族文化的精神重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马老寡妇和李四妈,是小羊圈胡同两位饱经忧患的老太太,她们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逐渐形成了坚定不移的“忍”字经。李四大妈的老头子被日本人打死了,悲痛之中听说邻家新生了婴儿,她的祝愿竟是:“好,你们杀人吧,我们会生娃。”作品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中国人这种多子多福的文化心态,打破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理想,中国不论怎样人口众多,也不管体格如何健壮,最终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与看客。

老舍在对传统的家族文化的负面影响进行理性反思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对四世同堂式的家庭伦理之情表示出一种眷恋之情。这表面上有些矛盾,其实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家族作为一种制度、一种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加以审视,常常会得出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结论。“作为体制意义上的家族,它腐朽、专制、没落、保守、压抑人性……”[2]这一切都使老舍深恶痛绝,并把它作为文化反思和批判的对象。“但作为人伦意义上的家族,它又有其脉脉含情的一面,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都是家族所崇尚的伦理观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很明显,作者在小说中批判的是体制意义上的家族,眷恋的是家族的人伦之情,这种感情是建

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属于人的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人们可能在某些时候去人为地压抑这种情感,但任何人都无法中断这种感情联系,而且这种人之常情常常可能会超越理性的力量。

与鲁迅、巴金、曹禺这样一些出身于封建贵族家庭的作家不同,从小在北平四合院长大的老舍对家庭、对养育他的故乡、对在艰难中把他拉扯大的母亲有着真挚的感情。作者笔下的小羊圈胡同就是他的出生地,祁家的祖坟———北郊城外的土城又是他外祖母的村庄所在地。作者对此都有着深切的眷恋之情。对于在此生长了25年的老舍,在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他说:“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声,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得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在我心中”,“我不能把这搁在一旁还有一个完整的自己”,“我的性格和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土城所赐给的”。[3](P430)当然,对老舍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母亲,母亲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善良、正直、刚强的品格,她的勤劳、节俭、尚礼节、重感情、尊老爱幼的美德,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老舍的人格与气质。老舍对家庭对母亲一直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一生最爱母亲,在小时候,他就对家庭有较强的责任感,立志将来靠自己的努力尽量减轻母亲的负担。“他体贴母亲细致入微,上学时,学校按新制春节不放假,老舍怕母亲大年夜孤单冷清,特地请假赶回家……为母亲祝寿……”[4](P17)正是由于老舍对他的出生地、故乡、家庭、母亲的深情,才使他决心把《四世同堂》写成一部家史性的大作。这篇作品尽管在艺术上不是作者的最成功之作,但却是他投入感情最多的创作。作者对自己家庭的深厚感情影响了他对家族伦理审美情感的选择。

作者笔下四世同堂的祁家本身就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因为在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人们看一个家庭,既要看其政治地位是否显赫,经济上是否富裕,但更重视的是人丁的繁盛。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的重要远远超过其他因素。因此,人丁兴旺的四世同堂长期以来便成了人们崇尚的理想家庭模式。“这样的家庭如果内部有序的话,更能为人称道,也就是家中有严格的规矩,一切要按规矩办事。”[5](P203—204)虽然四世同堂的祁家在抗战八年中经受了各种风风雨雨的坎坷与磨难,并且已经开始出现了趋于解体的征兆,但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老舍对这样的家庭所流露出的赞赏之情。祁老人虽然是四世同堂的家长,但是他不再是曹禺、巴金笔下封建专制的典型。他对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重礼、谦逊、和气是他作为家长的美德。他的儿子祁天佑忠厚老实、诚恳正派的品质无疑也是传统理想家长的楷模。祁家的第三代祁宣温文尔雅,既善待父母,又对兄弟宽厚忍让,在国家危难之际忍辱负重,不失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人伦之情是大家庭得以保持稳定的前提,而祁家几代堪称楷模的治家风范也是其历经战乱得以幸存的内因,同时也是作者对此表示赞许与崇敬之情的原因之所在。

与同辈作家相比,老舍特别擅长写“女人与家庭”,尤其是在家中处于太太地位的女人。老舍对这些太太们在家庭中的位置和价值的思考更能表现他的家庭理想和家族感情。他说:“对于那不大会或不大管家事的妇女,不管她是怎样的有思想,怎样的有学问,我总是不大看得起的。”[6](P295)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流露出作者对家庭秩序与和睦氛围的向往之情,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能勤俭治家、善良宽厚的贤妻良母的努力。因此,作者在《四世同堂》中把韵梅与天佑太太塑造成了传统文化优秀人物的代表。在她们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女性的诸多美德,尤其是韵梅,她所表现出的识大体、忘我无私、忍辱负重的美德正是抗战时期无数前线战士英勇奋战的坚强后盾。

老舍对韵梅为代表的贤妻良母的赞许又是与对那些不事家事、淫荡享乐女性的否定密切相关的。这不仅因为她们卖身求荣、追求享乐、丧失民族气节,还因为她们的行为不符合传统的贤妻良母式的人格规范。

抗战时期老舍对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批判性的反思是站在民族、国家的立场上,因此,他对那些在国难之际出卖民族利益、有辱民族气节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同时积极肯定那种舍家为国、不畏强暴的爱国行为。这种鲜明的爱憎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作者对人物塑造及其命运安排的审美选择。作者对正面人物常常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进行歌颂,对反面角色则不惜以漫画的笔法加以描绘,而对徘徊于为家尽孝与为国尽忠之间的知识分子祁瑞宣则是持以理解的态度,并客观准确地把握了他心理变化的轨迹,比较真实地展示出他灵与肉之间的矛盾、家与国利益间的冲突。作为一名现代知识分子,祁瑞宣觉得自己有报效祖国的责任与义务,应与整个民族共忧患,然而作为祁家的长孙,他又无法摆脱孝敬老人、养育妻小的家庭责任。他在尽孝与尽忠之间无法作出果断的抉择,他只能肩扛着黑暗的闸门,放弟弟到光明的地方去响应祖国的召唤。他为自己的苟且偷生常常自责,同时又为自己

的民族责任感和在动乱年代里不失气节与良知而感到一丝安慰。残酷的现实使他逐步认识到国亡家也难保的道理。他终于觉醒了,从为家尽孝走向为国尽忠,完成了他思想与性格的艰难转变。由于作者较好地把握了这个人物性格心理的不同侧面,在客观描绘其性格优点的同时而不讳言他的人性上的局限,这样便成功地展示了他的血肉与灵魂,成为小说中最富于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然而,作者对有些正面、反面人物形象的塑造,由于未能客观真实地再现他们的思想、性格、心理的内在逻辑,而是以自己主观情感的好恶代替了艺术描写的真实,从而使其未能成为个性化的典型,对复杂化的人物作了简单化的处理,把人物当成了自己观念的传声筒。作者笔下的冠晓荷显然是一个毫无个人节操的小汉奸,然而作者未能真实地揭示出其作为一个汉奸的令人信服的内心世界。“小说所具体表现的,差不多是这个人物的‘无聊’。作为无聊的小市侩,冠晓荷是具体的,而作为一个汉奸,冠晓荷就是抽象的了。”[7]作为出身于同一家庭,受到相似文化教育的祁氏三兄弟,祁瑞丰与他的哥哥、弟弟却有如此大的人格上的差别。对祁瑞丰的庸俗、好吃、软弱、虚伪等,作者虽然作了夸张性的描写,但仍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然而他在霸占了自己妻子的蓝东阳面前的表现,他丢掉科长职务后如此死心塌地要当特务的行为则缺少了一些必要的心理铺垫,从而使这个人物的个性化受到影响。同样,作品对祁瑞全、钱默吟正面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有一些概念化的痕迹。作者更多的是靠人物自身的回忆、表白、自叙来勾勒人物思想性格演变的轨迹,而未能将自己的主观倾向与艺术的真实、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使其立体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小说中钱默吟高尚的爱国情操让人感到崇敬,但却缺少一种亲切感,且个别细节描写也缺乏可信性。当然,艺术的真实绝不同于生活的真实,但作为现实主义创作的最基本的审美原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生活。如果在塑造人物时脱离了这一原则,不仅不能给人物增加艺术感染力,反而会削减人物性格、思想的典型性。

老舍对传统家族文化所表现出的理性的反思与情感的眷恋倾向一方面使其创作达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同时也揭示了创作主体审美情感的复杂性,然而作者对正反不同人物过于鲜明的爱憎褒贬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作品所应达到的艺术成就。在人物的命运结局处理上,作者还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宿命色彩。作者笔下出现的几乎所有委身事敌、丧失民族气节的汉奸都得到了罪有应得的下场。祁瑞丰最终惨死在日本人手下,胖菊子一样在劫难逃,大赤包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人秘密处死,蓝东阳、招弟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即便是因生存所迫替伪政府干事的陈野球也受到了良知与道义的谴责而难以解脱。因果报应固然在某种程度上使读者的爱憎感情在阅读中得到宣泄,但却又使人感到道德评判与审美判断之间的断裂,造成人物评价尺度的简单化,且最终降低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大地龙蛇序[A].老舍文集(10)[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2]张伟忠.现代家庭小说逆子形象论[J].东方论丛,1999,(1).

[3]老舍.三年写作自述[A].老舍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4]甘海岚.老舍与北京文化[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

[5]文天行.火热的小说世界?论老舍[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

社,1992.

[6]老舍.小人物自述[A].老舍全集(8)[C].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1999.

[7]赵圆.老舍———北京市民的表现者与批判者[J].文学评论,

1982,(2).

(责任编辑 冯军胜)

理解老舍小说的艺术风格

理解老舍小说的艺术风格 总的概括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又十分突出的地位,与矛盾、 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顶峰。老舍的贡献不在于长篇小说的结构方面,而在于其独特的文体风格。老舍远离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他的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语言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 一、题材:所采取的角度是独特的 1)从题材来说,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 民等不同的一系列人物。 2)老舍擅长描写北京市民尤其是下层贫民生活。老舍说过:“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条色彩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三年写作自述》)。表现市民社会时,所采取的角度是独特的:老舍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他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认”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作为“城”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的“文化”的蜕变。 3)在老舍写得最好的是老派市民形象:“旧派”,保守、闭塞,“乡土”中国 的子民。在这一方面其艺术风格体现在常常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实践他对北京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面的批判。 讲课要涉及到的作品分析:1929年写成的长篇《二马》中,老马一个“迷信、马虎、懒散的奴才式”人物,老舍有意把老马放到异国情境中去刻画,试图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背景下更明显地突出落后国民性的背谬之处。1932年的《猫城记》反应作者当时反主流的思想情绪,寄托在一部寓言体小说所构设的荒诞世界中。 还有将市民生活方式中所体现的人生观以其文化根底加以展示。这一类最引人注目的是《离婚》中张大哥的刻画。小说以开头就用夸张的笔墨介绍:“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的使命:做媒人和反对离婚”《离婚》所描写的张大哥的家庭纠纷及其危机,可视为传统的民族生存方式的危机。小说辛辣的揭示了张大哥的“哲学”困境。最后,张大哥成了悲剧角色,只会绝望的哀叹:“我得罪过谁呢?招惹过谁呢?”---老舍以幽默的笔法,真实地写出了张大哥这类老派市民与顺应天命而不可得的悲剧。 4)“新派市民”形象的漫画式描写:老舍笔下的这类角色因为嘲讽的意味太浓,刻画并不算深入,又类型化的倾向。 讲课要涉及到的作品分析:《离婚》里的张天真就这种“德行”:“高身量,细腰…….爱看跳舞,假装有理想…..”---一种新潮而又浅薄的角色。《四世同堂》里的祁瑞丰也是这类被嘲讽的“洋派青年”,不过更令人恶心的时“洋”味中又带有汉奸味。 5)批判、排拒资本主义文明的表现底层市民命运的形象。《月牙儿》,在两代人生活道路的分离与相聚背后,隐伏着精神上的分离与合一。耐人寻味的的是,老舍笔下的,矛盾解决的方式,不是母亲的生活向女儿的新思潮靠拢,而是正是母亲的生活真理能够通向真正的觉醒。《骆驼祥子》的底层人民的苦

浅论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

试论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 老舍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在大杂院中度过了艰难的少年时代。他自幼就和挣扎在黑暗社会最底层拉洋车的、修房的、剃头的、卖唱的和教书的等各行业的下等人相交往。因此,他不仅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而且同他们在感情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热爱他们的好品质,同情他们的苦难,关心他们的命运。他的作品多描写劳动群众的生活苦难,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他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审视,其中既有批判,又有眷恋。 老舍的创作,带有英国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主要是流行于民间的文艺更有深切的联系。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性、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他的作品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笔者试着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老舍执著地描写城与人的关系,用众多小说构筑了一个广大的市民世界,几乎包罗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所有方面,显示了老舍对这一阶层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通常对现实社会作阶级剖析的方法不同,老舍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他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下的世态人情,作为“城”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因素的文化的蜕变。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社会与文化的表现者与批判者。就他所提供的市民形象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来看,几乎没有哪一个作家能够与他相比。在他的笔下,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剃头匠、洋车夫、说相声的、演鼓书的、开茶馆的、打拳舞棒的、三姑六婆、八旗子弟、娼妓、巡警等等市民阶层的各类人物,真是无所不有。 老舍写得最好的是老派市民形象。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保守、闭塞的。老舍常常通过戏剧性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实践他对北京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方面的批判。老舍十分擅长描绘家境小康的旧派市民形象。如《二马》中的老马先生,《牛天赐传》中的牛老者和牛老太太,《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及其儿子天佑,《离婚》中的张大哥,还有一些毫无专长、专靠“吃铁杆儿庄稼”的八旗子弟,基本都是属于这一阶层。他们有的是小商人,有的是小职员,家境小康,吃穿不愁。他们生活在中国古老的城市里,也保持着最古老旧的生活情调,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宗法封建性的人伦关系。因而,善良、驯顺而又保守、因循、中庸,怯懦,还有浓厚的宗法封建色彩是他们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特

老舍创作风格和主要著作书籍

老舍创作风格和主要著作书籍 创作风格: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来整个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但除了特定时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创作中,反帝的主题和内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则常有明显表现。他的第一篇习作《小铃儿》,通过小学生带有稚气的行动,表达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民族意识。茅盾从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对于祖国的挚爱和热望”(《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在这以后,老舍写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作品,还有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的作品。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奸。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又名《义和团》),再现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后期作品强烈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自立自强于世界的喜悦和自豪。对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使他的爱国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光彩,达到新的思想高度。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是老舍的高贵品格,也是他作品中宝贵的精神遗产。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浅谈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 【摘要】:老舍的小说善于使用善意的幽默和朴素的语言来表现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寄托自己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审视和批判。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引人深思,是含泪的笑,因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本文主要从老舍小说幽默的特点及其内涵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老舍小说幽默特点内涵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老舍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而且在很多方面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内涵。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时刻表现正在其作品中的幽默艺术无疑是其最大的贡献,也正是这种幽默性使老舍与同时代的很多作家区分出来,获得了独特地位。老舍的作品中时刻充满幽默感,他的小说创作自然也不例外。老舍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娴熟地使用各种语言和修辞手法,使自己的小说带有了极大的幽默性,并成为了自己小说的突出特点。因此,对老舍小说的幽默风格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小说的内涵和深远意义。 幽默始终贯穿于老舍小说创作的始终,但是这种幽默风格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这表明老舍在不断地加以探索,思考小说的形式与内容的联系。1933年发表的《离婚》标志着老舍小说幽默风格的成熟。以此为界我们可以对其小说中的幽默风格进行时间上的探讨,并阐明存在于这种幽默感背后的东西。 1.老舍小说幽默风格的发展 1.1早期作品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由于个人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他深受北京的平民生活,市井气息以及皇城文化的熏陶,使得自己的小说创作始终带着浓浓的“京味”,表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下北京人的幽默与看待世界人生的观点;而老舍1924年赴英任教至1929年回国,在此期间,他广泛阅读了英国作家如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作品,吸收了英式幽默的一些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幽默风格。因此老舍小说的幽默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早期老舍的小说中幽默风格并不成熟,还有为幽默而幽默的刻意性,直到1933年发表的《离婚》老舍的幽默风格才趋于成熟,其独特的艺术品格也形成了。 老舍自英国任教归来后在其小说创作中开始立意追求幽默,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作实践,这一时期他发表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等小说,集中展示了他的小说创作中的幽默性,同时也向读者和评论家展示了其幽默风格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对其早期小说中的幽默风格进行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可以通过《老张的哲学》以及《二马》进行。 《老张的哲学》是老舍在幽默方面的初试牛刀之作,小说以作家的故乡北京为人物活动的背景,集中展示了当时小市民生活的某些侧面。而且由于老舍受北京传统文化影响颇深,这部作品从地点到人物也就带有了浓浓的京味。在这部作品中老舍的幽默是极为夸张的,幽默性大都来自小说中人物夸张的言行举止以及可笑的思考方式,因此《老张的哲学》中反映出来的幽默带有极大的刻意性,甚至有夸张至失真之嫌,这也是为当时的评论家所诟病之处。 《二马》是这一时期老舍小说的翘楚之作,在幽默风格方面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在《二马》中老舍的幽默不仅借助于人物夸张的言行来表达,而且更多的把关注点聚焦在人物性格方面,表现了老舍小说中幽默风格的内化。这部小说中的

30年代的小说创作——老舍

30年代的小说创作——老舍 20112431 35 李铃风 内容摘要: 中国现代小说到30年代,进入了成熟、繁荣的时期。原因:一、社会、历史的巨变和外来文化的入侵,为小说文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丰富的中外文学资源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借鉴方法;三、作家们的积极探索并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成熟与繁荣的标志:一、小说题材空间的拓展;二、长篇小说的成熟;三、小说流派的涌现。 30年代,长篇小说的质和量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篇小说名家名作纷纷出现,如矛盾的《蚀》、《子夜》,巴金的《家》,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王统照的《山雨》,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老舍的《离婚》、《骆驼祥子》等。30年代的小说家们的长篇小说叙事博采古今、融汇中西,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小说流派有普罗小说、左联青年作家群、社会剖析小说、新感觉派和京派等。 老舍也是30年代小说创作的一员,他在3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占据这重要地位,老舍的创作,带有英国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主要是流行于民间的文艺更有深切的联系。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性、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因此较早地突破了新文学只在学生和知识青年中间流传的狭小圈子,为广泛的读者所喜爱。后来又以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再加上规范的现代汉语,而受到国外的重视。这些,都扩大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30年代老舍小说创作

正文: 老舍,北京人,满族(正红旗),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出身寒苦,在贫民窟里长大,熟悉城市贫民生活,这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从他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被称为“描绘市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师”。 老舍的小说作品种类很丰富,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还有童话、寓言体作品。这体现了他小说创作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小说文体的创新。在戏剧创作中,除了话剧,另有儿童剧、童话剧、歌剧、话剧歌舞混合剧等。他写了不少富有情趣和机智的散文小品,还有一些新旧体诗歌。和"五四"以后的绝大部分作家不同,他还利用多种传统形式,写下了大量体裁各异的通俗作品,包括不同的传统剧种之间移植改编的戏曲。老舍是现代中国作家中作品形式体裁最为丰富多样的一个,而且在不少领域中都取得出色的成绩。 老舍的短篇小说为数不多,却也不乏绰约多姿、意味深长的优秀之作,如《断魂枪》、《上任》、《柳家大院》等篇,都写得各有特色。他的短篇,在艺术构思的精致和题材的宽广方面,往往胜过长篇作品。 他的短篇小说就文体而言,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写实与象征相融合的手法创作的抒情性小说,如《月牙儿》、《微神》、《阳光》等;二是以传统说话、民间讲唱辅之以西方小说表现手法的写实小说,如《断魂枪》、《上任》、《黑白李》、《柳家大院》等。 第一类小说大都采用情绪结构方式,较多的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象征、暗示、梦幻、犀利分析等手法,写人叙事,布景状物,均呈现诗一般的境界,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 第二类的写实小说,其实也不是纯粹的客观的写实,内中含有浪漫、传奇成分。他们除了注重人物刻画外,还比较精于故事的讲述和环境(背景)的描写。老舍对市民社会的形形色色人物均作了艺术的描绘,像《抱孙》对王老太太的封建守旧思想的否定,《马裤先生》对庸俗、丑陋、卑污的市侩主义者的嘲讽,都能显示出老舍小说文化审视的深刻性和艺术技巧的精湛性,还体现了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的特点。 老舍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最早的作者之一,为开拓这种体裁作出了贡献。 他的长篇小说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文博士》等。印象最深的就是《骆驼祥子》了。 《骆驼祥子》是其早期创作的优秀之作。它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悲剧人生,生动地展示了旧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人生苦难,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黑暗深渊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作品描写了军阀混战、社会动乱的年代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更描绘了封建迷信和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残害和剥削。祥子的人性美的毁灭暴露了旧社会旧制度的罪恶。小说善用叙述的文字、精辟的议论、自我辩解和同情的笔墨以及心理剖白、景物衬托等多样细腻的艺术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作家以严峻的现实主义方法,写出了他从

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摘要: 二十世纪的文学大师老舍先生,以极具艺术个性的创作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写出了一系列佳作。老舍文学丰富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离不开他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他小说中的“京味”。老舍生于北京,长于北京,他深深地热爱着这座城市,这使老舍小说充满着一种独特的北京味。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主要体现在:(一)他对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二)“京味”特征还体现在老舍小说对北京独特的文化特征的揭示;(三)独特的语言艺术;(四)北京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关键词: 老舍艺术风格京味特征北京市民市民风情 生活场景人生世相文化特征市民风俗北京口语作为小说家的老舍,以极具艺术个性的创作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写出了《离婚》、《骆驼祥子》、《二马》、《赵子曰》、《老张的哲学》等长篇佳作,以及《月牙儿》、《我这一辈子》、《断魂枪》等短篇杰作,逼真而生动地展现了在古城文化氛围中生成的特有的市民文化,构筑了一个千姿百态的市民世界,描绘了一幅现代北京市民的“清明上河图”。老舍文学丰富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性离不开它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这就是他小说中的“京味”。 “‘京味’是由与城市间特有的精神联系中发生的,是人所感受到的城市的文化意味”。(赵园语)“京味”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而

言,这不仅只是北京的风景气候,它更重要的是写出北京人特有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和文化风尚。老舍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北京又是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典型,最为突出的文化古城,这使老舍小说充满着一种独特的北京味。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对北京的热爱,对北京风俗人情和平民生活的稔熟。使老舍的创作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表现在他对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 1、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的描写中,他描写最为出色的,是北京城市中的大杂院,小胡同,是市井平民民俗生活所呈现的人文景观和世态众相。这些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市民风俗画卷。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等都是以北京时间的城市生活为人物活动的场所与背景。“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北平”。①北京已经进入作者的血液和心灵,成为作者身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统计,在老舍的伤作品中出现过240多具真实的,北京地名,其中大多集中在北京的西北角,(老舍的出生地就在其中)②老舍小说出现的北海中山公园是著名的浏览胜地,而经常出现的如小羊圈胡同,护国寺,德胜门等地,都是中下层市民聚居和活动的场所。在《骆驼祥子》中,对骆驼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被置于一个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从开篇对于北平洋车夫“门派”引言,到虎妞等等办婚礼的民俗交代,从对于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写到骆驼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叙述,都使小说透出北平物有的地方色彩,在烈日与暴雨下拉车的祥子,对瞬息间的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论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1、取材浓郁的地域特色 老舍小说取材的本地特色,使他的风格颇具魅力。他的作品几乎都是写北京的人事,塑造了北京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老派市民、新派市民、理想市民,还是下层市民,老舍都用“京味儿”勾勒出了这些人物的灵魂。写北京的环境和风尚又通过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描绘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讲述北京传统的民间习俗来展现,老舍用原汁原味的北京素材来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勾勒故事中的人物灵魂,呈现浓厚的“京味儿”。 首先老舍小说中大都是写北京真实的地理环境。这是因为北京的西北角是老舍的摇篮,于是,它也就自然而然地是老舍小说中的背景和人物的摇篮。如《骆驼祥子》以西安门大街、南北长街、毛家湾、西山为主;《四世同堂》中老舍把小说的故事定格在一条僻静狭窄的小羊圈胡同,把它描述为“一个葫芦”:“嘴”窄小,“脖子”又细又长,只有“胸”和“肚的位置才展开一块空地,周围有六七家院门。这些描述详尽绘出了小羊圈胡同的地理环境。这些以北京为背景的真实地理环境是老舍最熟悉的,同时这些真实性又增加了老舍小说故事的真实性、亲切感、立体感,而且使小说中充满了“京味儿”。 其次,老舍对北京美丽的自然景观是深深的眷恋。小说中写到的北海、护国寺、西山、北山、积水潭的美丽风光,是老舍心目中北京的样子。他写北海白塔的美丽和红墙春色,也写西山北山的冬、积水潭的夏。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骆驼祥子》、《正红旗下》这四部小说中老舍都写到了积水潭,其美丽的风光描写令人神往。在老舍的小说《赵子曰》中的风光绘画简直就是一首诗,那娇嫩刚变好的小蜻蜓,也有黄的,也有绿的,从净业湖而后海而什刹海而北海而南海,一路弯着小尾巴在水皮上一点一点,好像北京就是一首诗,它们在绿波上点着诗的句读。净业湖畔的深绿肥大的蒲子,拔着金黄色的蒲棒

论老舍小说的创作风格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论老舍小说的创作风格 ———以《牛天赐传》为成熟标志的分析 沐子1赵阳2 (1.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31;2.南方报业集团,广州200235) 摘要: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在老舍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创作风格日趋成熟的标志。小说以敏锐的洞察力对旧中国市民阶层苟且、软弱、敷衍、调和的市民性格和独特的市民文化作了形象表现和纵深分析,传达出作者深沉的情感和时代责任感。整部作品最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含泪的幽默”。作者以简净、铺张、俗白、凝炼的文字,塑造出耐人寻味的典型人物。老舍浓郁的个性化创作风格为我国现代小说创作的民族化探索开拓了新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老舍;创作风格;《牛天赐传》 一 20世纪20年代后期,老舍以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叩响了文学殿堂的大门。从此笔耕不辍,写下数百万字作品,以独特的艺术个性,“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写出他的血肉来”[1](P237),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艺术家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善于提炼自己的———主观的———印象,从其中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的东西,他并且善于用自己的形式表现自己的观念。”[2](P426)老舍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市民阶层、市民性格的艺术再现,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作了深入探索。“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就所提供的市民人物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来看,几乎找不到另一位作家可与老舍匹敌。”[3]他的艺术世界几乎包罗了市民阶层生活的一切方面,显示出他对于这一阶层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艺术形式,对他熟悉的独特对象———市民社会进行了异常深刻的发掘,从而对民族性格、民族命运作了一定程度的艺术概括,揭示出时代的本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3]。长篇小说《牛天赐传》即是集中体现老舍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 批判市民性格、批判造成这种性格的思想文化传统这一重要主题,早在老舍开始创作时就已经确立。1924年,他赴英国任中文讲师,从一个落后的国家来到资本主义成熟的英国,急剧变化的生存环境,物质上的困窘和精神上的倍受歧视,触动了极具民族自尊心的老舍,他开始怀念故都的一草一木,以 14 及那些从小一抬头就能遇见的笑咪咪的“张大哥”,但这并不防碍他理性的思考。老舍是一个中国的传统文人,所以他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飞机、大炮等“技”的层面,他更深入到中国传统的市民性格和市民文化。虽然在刚开始的《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中,老舍还仅仅停留在嬉笑怒骂地勾勒出一群旧派或新派人物的可笑嘴脸。但随着实践的增多,老舍的批判模式日趋成熟,挖掘的主题也日趋深刻。 在1931年的《二马》中,老舍建立了通过横向比较来批判市民性格和文化的模式,1932年的《离婚》以幽默漂亮的文字风格标志着老舍创作上的成熟。而本文所要讨论的1934年9月出版的《牛天赐传》则标志着老舍对主题意义挖掘的深入。小说通过牛天赐的成长过程,纵向挖掘出这种性格是怎样形成的,这种文化是怎样把一个健全的新生儿塑造成百无一用的废物的。这是老舍艺术探索更进一步的转折点。也就是从这部作品开始,老舍在艺术个性上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美学风格。因此《牛天赐传》是老舍创作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老舍创作生涯

老舍创作生涯 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一流作家、世界级语言艺术大师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1899年2月3日出生在一个满族的贫民家庭。他的父亲舒永寿是一名隶属正红旗满洲的守卫皇城的护军;老舍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在与八国联军的巷战中阵亡,老舍幼年时是靠着勤劳、诚朴、讲义气的母亲给人缝洗衣服抚养长大的,母亲是对他施以最初的“生命教育”的第一人。而他得以受教育是得助于乐善好施刘寿锦(1925年出家,号“宗月大师”)代交学费把他送入私塾就读。他自幼广泛接触民间说唱和古典诗词,并热衷慈善事业。1918年6月,老舍以品学兼优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任教于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并兼校长。这时,“五四”运动爆发了,老舍虽没有直接参加却受到很深的教育,影响了他毕生的思想感情和创作。 1924年夏,老舍由燕京大学英籍教授艾温士推荐(那时老舍在燕大旁听英文课),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讲师,并在第二年创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随后的长篇《赵子曰》、《二马》也都是在英国完成的》1929年夏他离开英国,途经法、德、意、新加坡,写出了中篇童话小说《小坡的生日》。1930年回国后,老舍受聘于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教授兼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1934年又去山东大学文学院任教授。这一段时日中,他创作了长篇小说《离婚》和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如《月牙儿》、《黑白李》等。 1936年至1937年,老舍先后发表了长篇《骆驼祥子》和中篇《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描写的是老舍所熟悉的北京贫民的生活,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代表了老舍30年代创作的最高峰,并同后来的《四世同堂》一起,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大师级的地位。抗战爆发后,老舍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总务部主任,专心致力于抗战文学的创作。1944年至1947年,老舍创作了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这部小说以沦陷后的北京为背景,以一家祖孙四代为线索,表现了沦陷区人民承受的苦难和不屈不挠的斗争。 建国后,老舍主要投入到话剧创作中,《茶馆》、《龙须沟》是其代表作。其中,《茶馆》在国外演出引起轰动,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为老舍赢得了世界级的声誉。1951年,北京市政府授予老舍“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8月24日,老舍不幸逝世,享年六十七岁。 老舍一生共创作小说、诗歌、戏剧、曲艺等作品百余种,约八百万字。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他的作品被评价为“融平民意识、现代意识、地方特点和执着的人文精神为一体”,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等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他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与矛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了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探讨老舍小说幽默技巧的表现方式

探讨老舍小说中幽默技巧的运用 虎林市委党校李艳 内容提要:老舍先生被誉为幽默大师,他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幽默笔法广泛地娴熟自如地运用于小说创作中,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谓是出类拔萃者。幽默在他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中,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切都因此获得了蓬勃的生机。 关键词:老舍作品幽默技巧语言修辞情节结构 老舍具有极其鲜明的创作个性与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若干重要的方面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成长作出了突出的建树,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最为重要的成就,也是别人最难以企及之处,是他的幽默艺术。老舍将生活中的幽默从生活的原始矿藏之中,以敏锐的观察力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透过生活的窗口,发掘出世事中的可笑之处,而后巧妙地表现出来。 一、运用修辞手法展现幽默技巧 秦兆阳说:“只有智慧才能嘲笑愚蠢,所以嘲笑和幽默本身也是一种‘智慧的格调’”①。老舍先生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以取得幽默效果,其中“技巧”的成份更多一些,个人智慧的表现更充分一些。幽默形象的形成仅赖于善于揭示事物内在的矛盾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辅之以其他艺术手法,老舍是深谙个中奥妙的。在他的幽默作品中,通过夸张、比喻、比拟等各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幽默技巧。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是既广泛又熟练。修辞,是为了把文章写得更生动些,将修辞用之于幽默,是为了使幽默形象更成功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幽默艺术就是一种语言艺术。 1、幽默的夸张 夸张,几乎是所有的幽默小说作家都运用的一种幽默技巧,更是老舍得心应手的艺术手法之一,在老舍的小说作品中较常见。作为幽默技巧,夸张是将客观事物内的矛盾性,通过显微镜将它的状态放大,给读者以更鲜明的形象和情趣。夸张手法的运用在老舍幽默小说中不乏其例,多运用于否定反面现象时。《赵子曰》中夸张赵子曰颓丧泄气的状态是“十万八千毛孔,个个象火车放汽似的,飕飕的往外射凉气”;《二马》中夸张伊太太在家中的厉害劲是“不但嘴里出命令,干脆的说,她一身全是命令。她一睁眼,——两只大黄眼睛,比他丈夫的至少大三倍”;《正红旗下》中描写大姐婆婆生气是“鸣炮一百零八响!”诸如这般夸张手法的运用,便突出了事物的矛盾性,增强了幽默效果。 2、幽默的比喻

老舍创作年表

老舍创作年表 1899年 2月3日生于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 1913年 夏考入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 本年毕业后被派任方家胡同小学校长。 1920年 12月被任命为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会员。 1922年 上半年受洗礼加入基督教。 9月在南开中学教国文。 1923年 1月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发表于《南开季刊》第2、3期合刊,署名舍予。1924年 9月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教师。 1926年 7月始《老张的哲学》(长篇)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7卷第7—12号。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7年 3月始《赵子曰》连载于《小说月报》第18卷第3—8、10—11号。1928年4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29年 5月始《二马》连载于《小说月报》第20卷第5—12号。 1931年 4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夏离英回国,途中在新加坡滞留半年,任中学教员。

1930年 春离新加坡回国。 7月任山东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兼文学院教授。主办《齐大月刊》。1931年 年初与胡絜青女士结婚。 1月始《小坡的生日》连载于《小说月报》第22卷第1—4号。 1934年 7月由生活书店出版。 1932年 8月始《猫城记》连载于《现代》第1卷第4期至第2卷第6期。1933年8月由现代书局出版。 1933年 8月《离婚》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10月短篇小说《微神》发表于《文学》第1卷第4号。 1934年 9月受聘青岛山东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1935年转聘教授)。同月《赶集》(短篇集)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1935年 春酝酿写《骆驼祥子》。 4月短篇小说《月牙儿》发表于天津《国闻周报》。 6月散文《想北平》发表于《宇宙风》第19期。 8月《樱海集》(短篇集)由人间书屋出版。1936年7月辞去山东大学教职,从事专业写作。 9月始《骆驼祥子》连载于《宇宙风》第25—48期。1939年3月由人间书屋出版。 11月《蛤藻集》(短篇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1937年 8月因战事和经济困难所迫,重回济南齐鲁大学任教。

论老舍小说文体形式的自觉与创造

论老舍小说文体形式的自觉与创造 王本朝 老舍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建树和贡献是多方面的。作为现代小说大家的老舍,他所拥有的文化启蒙眼光与批判精神,鲜明而独特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以及他的创作里所隐含的丰富而复杂的满族文化素质都显示出他的文化思想的宏富与文学成就的不可替代。在文体形式上,自称“写家”的老舍具有鲜明的文体自觉意识与创新意识,他的小说文体以叙事的简洁、干净,语言的俗白、生动,结构的匀称、严谨,风格的幽默、诙谐,体式的多样,成为现代小说文体实验与走向成熟的见证和标志。 一 现代小说的创造与发展过程,也就是探讨如何以现代汉语言与文体形式去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它体现出两大质的规定性:一是现代语言及文体形式,二是现代思想观念与感情心理。就现代小说的语言文体形式而言,它在对传统汉语的有效转化基础上,大量吸收西方语汇和句法结构,同时提升各地方言与民间、民族语汇,完成现代汉语表达的自由、简炼、生动的美。进而对小说结构、表现技巧、叙事方式进行多方面的创造与突围,实现现代小说文体形式的无限可能性与多样化。老舍围绕“我如何写作小说”,“什么是小说”两大命题进行不断地小说创作实践和深刻的理性反思,最终形成了他小说世界的复杂意蕴与文体形式的独特个性。老舍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双重追求中创造出他的小说文体世界的。他创作的《老张的哲学》因“只是写着玩”的创作目的的局限,“大胆放野”地叙述,由着自己的性子,让劲儿往多处使,如“摄影机”式的“到处照像”,因过份的“招笑”和“夸张的陈述”①使其出现了“在故事上没有完整的设计,在文字上没有新的建树”等文体缺陷②。《赵子曰》体现了作者某种自我突破和超越的创作欲望,结构趋向“紧凑”,文字也更“挺拔利落”③,干净清爽。《二马》的文体形式最能显示老舍早期小说走向自觉地追求与创造,结构、叙述、语言都有显著的“长进”,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小说文体的“形式之美”。随着写作经验的不断积累,阅读西方小说的眼光的扩大,使他确立了写作《二马》的文体形式目标;描写、叙述的“往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 一、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二马》中把中国国民性的解剖放进了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大手术室中,具有宏阔的视野,也从独特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显示了老舍开阔的文化意识。《猫城记》中对中国社会现实、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身上的毒瘤,其剖析达到了相当深入的地步。《离婚》中直面现实,把小市民的庸俗无聊与官府的衙门的黑暗腐败连结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民族文化批判意识已经达到自觉的程度,因而具有界碑的意义。《骆驼祥子》《月牙儿》对底层贫苦市民的热情而深具痛惜之情的注视,形成了文化批判的另个侧面,深入到了抨击社会制度的层次。《四世同堂》表达了老舍希望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清算历史遗传病的新的思想高度,满怀着对民族性更新的信念。 二、以北京下层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中国人的国民性在市民阶层中体现得相当充分与全面,而北京又是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典型的古城。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 三、鲜明强烈的“京味儿”。1、写北京、北京人、北京的文化和民情风俗,北京的景观和地理风貌。2、“京味儿”表现在语言上,老舍小说的语言在北京口语基础上的提炼,简短生动,但一般不同于北京的方言土语。 四、幽默的格调。幽默格调多样,具有几重性。既有温厚的同情,又有峻厉的讽刺。对下层贫民与某些小人物,他嬉笑怒骂的笔墨后面,不无辛酸、苦涩。对市侩、汉奸他的笔端喷出了无情的怒火。早期的两部长篇有点铺排“为幽默而幽默”。《二马》则有所控制,是透出了灵气的幽默;《离婚》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 论述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1.歌咏爱情与理想。徐志摩的单纯信仰包括“爱”、“自由”、“美”,实际上,是相当宽泛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这就决定了徐志摩诗歌思想的多样性。 2.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对情感的抒发,在徐志摩的诗歌中,主要体现在两类感情:一种是激烈峻急的感情,可以看做是“高调抒情”;一种是轻柔舒缓情感,也可以说是“柔调抒情”。 3.旋律优美,具有音乐性:押韵、平仄和音尺。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绘画美:用词讲究色彩;音乐美:要有节奏感和旋律。

浅谈老舍的创作特点

浅谈老舍的创作特点 【摘要】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幽默大师。其作品语言生动幽默,极具艺术魅力极具艺术魅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从修辞学的角度看,老舍利用语言的多余信息与潜在信息造成幽默效果,还通过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其语言通俗风趣、妙趣横生,达到幽默效果。 【关键词】老舍;幽默;修辞手法 老舍是一位从青年时代起、从创作里程的开端起,就没有脱离政治、离开革命的文化人。不论他自身意识到与否,也不论是否有一种刻意的追求,他的艺术表现,包括幽默、悲郁、嘲讽,既是浑然天成,又确有一层似隐似显、时隐时显、隐约浮现在文字间。细加剔括,其中况味都是他与中国现代革命复杂微妙关系的折射或投影。 老舍的幽默给人的阅读感觉是平等、善意、宽容。他的幽默艺术也是博大精深的,本文仅从修辞学的角度作了些粗浅的探究,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人们通常以含泪的笑覆盖那些描状民众艰辛尴尬的生存境况的中外作家的风格。这/含泪的笑就是悲喜交融,也是幽默与悲郁的互成。在老舍那里,幽默有时(特别是早期)难免清浅,多有机智的技巧,而深层的开掘欠缺。但更多的是悲苦,是深刻。老舍是个真正懂得幽默的人,他越幽默,其实内心也越悲苦。他的幽默,正是悲苦的伪饰。老舍悲喜交融的幽默,是与他所发现的北京市民社会的特性紧密相关的。作为老舍创作核心内容的北京市民社会的人情世态,带着浓厚的乡土社会特征。老舍人物性格的喜剧情调则正来自人物(并不是坏人)与环境或时代的不能合拍,或人与人在性格上或志愿上的彼此不能相容,从而必不可免地闹成悲剧,而多数的人物却对这一切浑然无知。 老舍作为清醒的悲观者对这种人情世态和人物性格在现代的悲剧性的表现,因此就具有了喜剧甚至闹剧的情调。老舍作为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就是这样将自己悲郁的个性气质融入了对其对象的表现和批判,化为含泪的笑的幽默。在具有刚健理性的文学时代,老舍的这种幽默,在批判与嘲讽中包含了一丝温情。相对于同时代文学冷峻的社会政治批判,老舍的社会文化批判也就显示了一些温厚与宽容。其实,中国现代文学在进行文化批判时,是于冷峻中普遍含有一丝温情的。老舍文学的最成功之处,无疑是对北京市民社会中下层人情世态的表现。 1.通过调整语言信息量制造幽默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传递社会信息的工具。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语言就是信息代码。由于社会的约定俗成,处于语言体系中的信息代码本身往往具有较确定的语义,能传递较固定的信息,这是其理性信息。当具体运用语言时,使用者常可使这些代码在理性信息之外附有其他的补充信息,如多余信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