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从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谈高三历史复习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刘卫仁邮编 214500

摘要高三历史复习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应注重:选取丰富多样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应与主干知识紧密依存,实现能力立意,体现三维目标融合。

关键词新材料新情境培养能力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秉承了以往厚重大气,在平实稳重中体现出创新与灵动。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是其一个鲜明的特点。面对高考命题呈现出的新趋势,笔者以为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选取丰富多样的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近年来,江苏高考历史考试说明强调:“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几乎全部使用材料。选用材料包含历史照片、广告、信件、时事新闻、历史著作、人物言论、报纸报道等。选材新颖多样,创新力度大,使卷面更加生动和鲜活,充分发挥了史料的情境性、开放性、层次性等功能。因此,高三历史复习应该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创设各种新的情境,让学生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文献,介绍各种说法、解释和观点,激发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多角度地为学生展示历史问题复杂的一面,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学会探索,成为敢于怀疑的、有思想的人。这样,学生能够避免死记硬背教科书结论的弊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历史思维的发展。也能促进史料教学由以“引用史料”为主要特征的模式向以“探究史料”为主要特征的模式转变。当然也要求教师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关注社会生活,拓宽视野,并以开放性、敏锐性洞悉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样才能让情境教学鲜活起来。

二、创设新情境应与主干知识紧密依存

知识与情境相依存是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一个显著的特点。试卷在史实和史论上注重现有教科书知识,材料情境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注意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基于新材料情境来使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迁移所学知识得出答案。试卷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突出考查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和行省制、重农抑商、印刷术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近代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近代化)的历程,涉及抗日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变迁;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经济建设、外交和思想理论等方面的成就。世界古代史的古希腊民主政治;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启蒙运动、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殖产兴业政策,突出强调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世界现代历史中考查了20世纪上半期美苏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现代科技成就、经济全球

化等等。这些都是推动或深远影响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这样的命题思路照顾到教学现状,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助于循序渐进地推进新课改。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的过程中,运用材料创设情境应突出与主干知识相依存,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实现能力立意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卷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重视史料的解读与运用,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重点,体现考试说明中“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原则。试卷突出考查学生在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学科基本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阅读、分析、归纳、概括、说明、比较、迁移、阐释、论证等能力。涉及面广,考查角度多,重点突出对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对概括归纳能力要求很高,同时第一次系统地考查到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第22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设题,要求学生“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试题从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来区分考生思维品质的差异,考查学生运用材料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鲜明的突出了史料在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试卷还通过精心设置选项、精心设置问题,使材料真正成为能力考查的载体。如第23题世界近代史上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英国,该题四个小问围绕英国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个主题,紧扣材料,精心设问,层层推进,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即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梯度、有思维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突出考查了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因此,高三历史复习在大量运用史料教学时,应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计一些高质量、有梯度、有思维性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并能说明史实与史实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使材料真正成为能力考查的载体。

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体现三维目标融合

2011 年江苏卷遵循“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的命题指导思想。命题者没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简单的理解为一种思想教育,而是将其上升到了对历史事物的态度、对历史观念的认识层面上。如第8题既考查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史实知识,更注重了引领学生摒弃狭隘的民族观,表现出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大爱精神,有助于把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到新的人文高度。第21题考查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的学风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责任感,以历史知识和能力考查为“显性”主体,“隐性”考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整体来说,试题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这就要求我们高中历史教学在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中,必须将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贯穿于整个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

观、历史观、民族观等。

2011江苏高考历史卷启示我们,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应该立足历史学科、关注社会生活、体现新课程理念,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斌《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评析:平实而不平庸稳重而不失灵动》

2.冯长运、李明海主编《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3.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