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体解剖学课程整体设计(讲稿)

人体解剖学课程整体设计(讲稿)

人体解剖学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设置的性质与作用:
1、性质: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2、作用:
(1)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它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原微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及大多数临床医学关系密切,它是基础中的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医学核心课程。
(2)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部分的学习和技能操作的训练,能够增强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为以后的临床手术、护理操作等专业技能操作打下基础。
(3)解剖学是医学生执业资格等级考试的重要考核内容,也是专升本的考核内容之一,学好解剖学将为医学生顺利通过这些考试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形态结构极强的一门科学,要求空间立体感强,实践性强,重在认知。使学生充分掌握和了解人体器官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及其器官的毗邻关系和主要功能。将教师视为帮助学生探寻与充实生命构造知识的领航员,启发各具特性的学生,引领求知欲望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动积极将知识转化为课程领导者。将教学定位为能力资源整合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平台。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课程重点是掌握正常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相互毗邻关系;各系统主要脏器的结构。
依据我校专业培养目标及岗位需求,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如临床医学专业教学重点紧扣执业医师考核内容,为后期临床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提供应用解剖学知识;护理专业侧重与执业护师考核及临床护理工作相关的解剖学内容;针灸推拿、医学美容专业紧密结合按摩师、美容师职业技能考核标准,着重学习相关解剖学知识,为取得"双证书"和将来从事行业工作打下知识技能基础。
四、教学内容表现形式与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课程,医学生在学习其它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前必须熟悉人体解剖结构,而对人体构造认识理解和记忆都是来自于尸体解剖和模型观察。为使学生能够正确辨别找到人体各系统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特点及毗邻关系,为后续课程及临床实践打好基础,所有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都要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加强动手能力为目标。因此本课程教学的设计表现形式和教学方法是:
理论教学为先导与实践同步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理论课:在理论授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解剖图库、模型、实物标本等

教学素材融于一体的"立体化教材",使难以理解的人体复杂结构尽量的形象化,实体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实验课:充分发挥解剖实验室的优势,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提供更多的尸体标本供学生解剖操作,开放实验室,配合实验课教学,方便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学生利用尸体解剖操作,观察实物标本和模型等直观教具,使学生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及毗邻关系的学习有立体感和透视感,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临床医学专业
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时数不同,我们制定出不同的内容安排,同时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2:1或1:1
2.实验教学分为两部分:
验证性实验 :
以观察验证为主,通过观察模型及标本识别人体主要的体表标志、骨性标志及器官的体表投影,掌握人体的分区和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组成,并能与器官的功能相联系。
探索性实验 :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尸体解剖操作,模拟临床实际手术过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大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及临床技能。
课堂组织形式:
在实验室进行分组教学,每个实验小组配有标本和模型。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观摩,学生操作,教师指导"的方法,做到边学习边观察,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密切结合。
实验教学方法:
以"五个环节"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包括:
1.实验前布置实验内容
2.提出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
3.标本、模型示教观察或尸体解剖操作
4.讨论总结
5.实验考核
增强课堂内外多面教育:
1.强化"五个环节"的教学模式,加强指导实践教学。
2.素质教育始终贯穿实验教学中,以求真求确的观点学习解剖学,克服恐惧,认真观察解剖标本,掌握所学的知识结构。掌握为病人服务的真本领,树立一切为病人服务、救死扶伤的精神。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学期开学第2周实验室便对学生全部开放,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观察解剖大体标本和陈列标本,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1.学校网络教学条件成熟 ,学生可以随时使用网络进行学习。
2.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包括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实验指导、同步复习思考题及按各章节教学进度书写的电子教案、参考文献目录、教学用的CAI课件等。
3.发挥解剖实验室的优势,充分利用陈列室藏有人体各系统的陈列标本、塑化标本、人体断层标本和实验室的解剖模型等

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五、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
1、"师生互动"同步教学:把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既"讲、学、练"同步进行,将课堂中讲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内容在实验室强化学习和训练。如对"胸骨角"体表标志的学习,不是单纯的记忆一个名词,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其标志的临床应用内涵。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观摩,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做到边学习边观察边动手操作,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密切结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作好侧重点,培养学生联想记忆。
2、 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法:
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改革模块,把所学的主要知识点设立几个问题,通过学生讨论,解答问题,从而达到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如内囊或面神经核依据损伤位置不同可导致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学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神经支配的区域不同,从而推论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在此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知识。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纠正学生讨论中的错误,并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
3、结合专业项目实践 此项训练可以培养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结合课程特点,以完成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任务为"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操作完成。如以 "阑尾炎手术"制定项目教学方案,模拟临床"阑尾炎手术"的手术解剖过程。学生依据所学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置自己找到切口位置,打开右下腹壁。打开过程中学生说出腹壁解剖层次,确定寻找阑尾的标志性结构,找到阑尾。
4.以"五个环节"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的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利用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改变以往平台式教学模式。
5.对本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了课程剖析。淡化学科意识,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出不同的教学大纲,因材施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