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参考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参考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参考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参考

管理学基础导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案例分析

案例1: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郭宁最近被一家生产机电产品的公司聘为总裁。在他就任此职位的前一天晚上,他回忆起自己在该公司工作二十多年的情况。

郭宁在大学里学的是工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后就到该公司工作,最初担任液压装配部门的助理监督。刚开始时他每天手忙脚乱,经过努力学习和监督长的帮助,最后胜任了此项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已有能力担任液压装配部的监督长工作。可是,当时公司没有提升他为监督长,而是直接提升他为装配部经理,负责包括液压装配在内的四个装配单位的领导工作。

在他担任助理监督时,主要关心的是每天的作业管理,技术性很强。他担任装配部经理后,要求自己不仅要关心当天装配工作状况,还要作出此后数周乃至数月的规划,同时还要完成许多报告和参与很多很多会议,因而没有时间去从事技术工作。在他担任装配部经历后不久,就发现原有的装配工作手册应经过时,于是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去修订工作手册。由于该公司的生产工艺频繁发生变化,工作手册页不得不经常修订,郭宁对此都完成得很出色。几年后,他将工作手册交给助手,自己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规划工作和帮助他的下属工作得更好,花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会议、批阅报告和完成自己向上级的工作汇报。

在他担任装配部经理6年之后,公司负责规划工作的副总裁辞职,郭宁便主动申请担任这一职务。在同时另外5名竞争者较量之后,郭宁被正式提升为规划工作副总裁。他自信拥有担任着一职务的能力,但由于此职务工作的复杂性,仍给刚到任的他带来不少麻烦。经过努力,他逐渐适应了新职位,并获取了很好的成绩。之后,他又被提升为负责生产工作的副总裁,这一职位通常是有该公司资历最深、辈分最高的副总裁担任的。现在,郭宁又被提升为公司的总裁。他知道,一个当上公司最高主管的人应该相信自己有处理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的才能,但他也明白尚未达到这样的水平。想到自己明天就要上任了,今后数月的情况会是怎么样?他不免为此而担忧。

问题:

1、你认为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他的管理责任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他应当

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

2、你认为郭宁主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要的?你觉

得他具有这些技能么?试加以分析。

3、如果你是郭宁,你认为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哪些欠缺,才能使公司取

得更好地绩效?

案例分析要点:

因为郭宁职位上升到了最高层,所以工作性质由原来的专业性到现在的综合性;由原来的技术性工作到现在的见识、判断、战略、用人;由原来的单一性到现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生产、技术、人才、市场……),所以应该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角色,锻炼自己的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资源分配等能力。

郭宁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市场分析、资源分配等能力是最重要的。他由于原来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所以不具有这些技能。

所以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战略你、决策、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和分析、

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资源分配等能力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

案例2:工厂经理比尔德工作

比尔.威廉森是一家小型器械装备厂的经理。每天,比尔到达岗位时都随身带着一份列示他当天要处理的各种事务的清单。清单上的有些项目总是(a)总部的上级电话通知他亟须处理的,另外一些是他自己在现场巡视中发现的或者他的下属报告的不正常的情况。

这一天,比尔与往常一样带着他的清单来到办公室,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审查工厂各班次监督人员呈送上来的作业报告。他的工厂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每班次的监督人员被要求在当班结束时提交一份报告,说明这个班次开展了什么工作,发生了什么问题。看完前一天的报告后,(b f)比尔通常要同他的几位主要下属人员一个早会,会上他们要决定对于报告中所反映的各种问题应采取些什么解决措施。

(c)比尔在白天也参加一些会议,会见来厂的各方面访问者。(g h)他们中有些事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销售代表,有些则是工厂的客户。此外,他有时也有一些来自地方、州和联邦政府机构的人员。(d)总部的只能管理人员和比尔的直接上司也会来厂考察。当陪伴这些来访者以及他自己的下属人员参观的时候,比尔常常会发现一些问题,他会将这些问题列入处理事项的清单中。

比尔的待处理事项的清单好像永远没有完结。比尔发现,(e j)自己根本无暇顾及长期计划工作,而这些工作是他改进工厂的长期生产效率所必须要做的。他似乎(i)总是在处理某种危机,却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他就不能以一种使自己不这么紧张的方式工作呢?

问题:

1、试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分析比尔的工作。

2、试运用管理者角色理论来描述比尔的工作,并完成表1—2的各项内容。

表1—2比尔的工作

管理者的角色本例中明示的活动本例中未明示但可能

发生的活动

活动的重要性排序

精神领袖

领导者

联络者

信息监听者

发言人

企业家

干扰应对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案例分析要点:

由于事物缠身,比尔每天的工作是监督、检查、控制和沟通(可用材料说明),从本案看比尔在计划、激励、组织等方面做的还比较欠缺。

运用管理者角色理论来描述比尔的工作,并完成表1-2的各项内容。

表1-2 比尔的工作

管理者的角色本例中明示的活动本例中未明示但可能

发生的活动

活动的重要性排序精神领袖 c 7

领导者 f 3

联络者 d 4

信息监听者 a 5

信息传播者 b 5

发言人7

企业家 E 1

干扰应对者I 6

资源分配者J 2

谈判者G h 8

第二章案例分析

案例1:管理理论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海伦、汉克、乔、萨利四个人都是美国西南金属制品公司的管理人员。海伦和乔负责产品销售,汉克和萨利负责生产。他们刚参加过在大学举办的为期两天的管理培训班学习。他们在培训班里主要学习了权变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和一些有关职工激励方面的内容。他们对所学的理论各有不同的看法,现正展开激烈的争论。

乔首先说:“我认为系统管理理论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公司是很有用的。例如,生产工人偷工减料或做手脚、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都会影响我们的产品销售。系统理论中讲的环境影响与我们的情况很相似。我的意思是,在目前这种经济环境中一个公司会受到环境的极大影响。在油价暴涨期间我们还能控制自己的公司,现在呢?我们在销售方面前进一步,都要经过艰苦的战斗。这方面的艰苦你们大概都深有感触吧?”

萨利插话说:“你的意思我已经了解了。我们的确有过艰苦的时期,但是我不认为这与系统管理理论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们曾在这种经济系统中受到过伤害。当然,你可以认为这与系统理论是一致的。但是我并不认为我们就有采用系统管理理论的必要。我的意思是,如果每个东西都是一个系统,而所有的系统都能对某一个系统产生影响的话,我们又怎么能预见到这些影响所带来的后果呢?所以,我认为权变理论更适用于我们。如果你说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话,系统理论又能帮我们什么忙呢?”

海伦对他们这样的讨论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她说:“对系统管理理论我还没有很好地考虑。但是,我认为权变理论对我们是很有用的。虽然我们以前也经常采用权变理论,但是我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在运用权变理论。例如,我经常听到一些家庭主妇顾客讨论关于孩子如何度过周末之类的问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就知道她们太采购什么东西了。顾客不希望“逼”他们去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我认为,如果我们花上一两个小时与他们自由交谈的话,那肯定会扩大我们的销售量。但是,我也碰到过一些截然不同的顾客,他们一定要我向他们推销产品,要我替他们在购货中做主。这些人也经常到我这里来走走,但是不是闲谈,而是做生意。因此,你们可以看到,我每天都在运用权变理论来对付不同的顾客。为了适应形势,我经常都在改变销售方式和风格,许多销售人员都是这样做的。”

汉克显得有些激动地插话说:“我不懂这些被大肆宣传的理论是什么东西。但是,关于系统管理理论和权变理论问题,我同意萨利的观点。教授们都把自己的理论吹得天花乱坠,他们的理论听起来很好,但是却无助于我们的管理实际。对于培训班上讲的激动要素问题我也不同意。我认为泰罗在很久以前就对激励问题有了正确的论述。要激励工人,就是要根据他们所作的工作付给他们报酬。如果工人什么也没做,就用不着付任何报酬。你们和我一样清楚,人们只是为钱工作,钱就是最好的激励。”

问题:

1、你同意哪个人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2、如果你是海伦,你如何使汉克信服权变理论?

3、你认为汉克关于激励问题的看法怎样?他的观点属于哪一种管理理论的观点?

案例分析要点

1.本案中的四个人物,海伦、汗克、齐、萨利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

萨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律性,因而更同意权变理论,即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工艺、时间、批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海伦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直接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实用,即根据不同顾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

而汗克则是从事基层生产管理工作的,因而更多的关心激励问题,由于管理对象是第一线的工人,因此许克更赞成X理论观点,即认为工人只为金钱而工作,管理方式上采取奖勤罚懒。

2.要说服别人信服系统理论,主要应从系统的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等并结合企业情况来说明。

例如:生产过程包括工序、工艺、质量、设备、人员、时间、库存、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同时与企业其他部分如营销、计划、财务、考勤、设计开发部都存在着相互关系,所以应以全局优化的系统观点来从事管理工作。

案例2:文化到位找到感觉

四川化成银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华公司)坚持一手抓生产经营,一手抓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互为促进,企业保持连续八年盈利,去年又创利润1680万元,居省纺织行业第二位,保持了省优秀企业、省文明单位的称号。

(一)认识到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变化,银华公司这个棉纺织企业同我国大多数国有纺织企业一样,企业管理和发展出现了严重困难,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出路何在?银华公司调查分析后认为,社会的巨大变革、企业生存空间和职业心态的变化,使得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理念、制度、方法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必须改革,把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经营管理。

高度的重视带来自觉地行动。20世纪90年代至今,银华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在头等位置。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胥明东说:“在新的世纪,拥有文化优势,也就拥有竞争优势。”全公司各部门高度一致,“一把手”抓“两手”,“两手”都要硬。

(二)机制到位

银华公司创建企业文化狠抓了各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首先,建立考核机制。结合企业实际,银华公司出台了15项实施细则,并实行量化考核。其次,建立民主管理监督机制。银华公司把企业的产量、质量、成本、利润、发展规划等重大情况定期公布,并经过摸索形成公司、分厂、轮班三级公开制度,员工对应知的事情了如指掌。

再次,完善分配制度,各个岗位的工作全部量化,员工对照公开栏公布的个人奖励、产品产量和质量等情况就能算出自己本月的收入。

最后,建立人才选拔机制。银华公司坚持实施是个人才培养“工程”,仅“九五”期间就

造就人才560人。在选拔使用上,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面向市场择优录用,同时实行公推公选制度。

(三)

银华公司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并在员工中得到体现,培育的途径是教育。

员工日常行为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银华公司注重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首先,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管理人员掌握各自负责的情况,准确把握企业总体情况和员工具体情况。其次,以先进典型引导群体行为。公司建立劳模培养制度,每年评选百名劳模。公司还常年开展“巾帼建功”、“百千万无暇”、“操作明星”等竞赛。

抓住学习不放松。公司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改造企业。坚持政治学习,每月两次。公司年年都有职工培训规划,月、季有落实,“操作技术培训”、“成本核算培训”等贯穿全年始终,形成多样,特色鲜明。

(四)投入到位

银华公司总经理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叫做一把手工程,是因为他同经济工作一样,投入是关键,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

投入包括人、财、物的投入。公司虽然近几年大幅度精简非生产人员,但政工钱的力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

公司有从事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分厂有专职总支、支部副书记、分工会主席、政工干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银华公司始终坚持按比例投入企业文化建设。仅“九五”期间,公司就投资450万元,先后实施“厂门形象工程”、“生产区绿化工程”、“生活区亮化美化工程”“锅炉脱硫除尘工程”等项目。厂大门内外宽敞整洁、气势宏伟,蓝底白字的企业精神、质量方针、质量承诺牌醒目矗立,宣传橱窗色彩艳丽,几十块阅览栏放置着最新的报纸供人阅读,黑板报写着各班员工奖惩及当月的生产量和质量数据。入夜,生活区、职工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霓虹灯闪烁,一片通明,形成了独具银华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

问题:

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

案例分析要点:

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

答:①市场变化

②市场竞争,企业生存空间

③职工心态变化

④原有理念制度、文化的不足

上述四个方面的变化要求银华公司创造新的理念价值观和作为方式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答:①机制转变(考核、管理、人才提拔、分配)促成新的行为方式

②抓教育(树榜样、抓学习)新的理念提升

③重视投入(人财物、组织职能、文化、硬件等)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

答: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呈观念形

态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2)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把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二者联系起来,使企业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行为准则。(3)物质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外围层,是呈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厂貌、员工服饰等,它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对企业员工具有凝聚和激励作用;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和辐射作用。

第三章案例分析

案例3—1 开发新产品与改进现有产品之争

南机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农业机械的企业,袁先生是该公司的总裁。2007年,该公司产品销售额为3000万元,2008年达到3400万元,2009年预计销售可达3700万元。每当办公桌前翻看这些数字、报表,袁先生都会感到踌躇满志。

这天下午又是业务会议时间,袁先生召集公司各地的经销负责人,分析目前和今后的销售形势。在会议上,有些经销负责人指出,农业机械产品虽有市场潜力,但消费者的需求趋向已有所改变,公司应针对新的要求,增加新的产品种类,以适应消费者的新需要。

身为机械工程师的袁先生,对新产品研制、开发工作非常内行。他听完了各经销负责人的意见之后,心里很快地盘算了一下:新产品的开发首先要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然后再投资改造现有的自动化生产线,这两项工作约耗时3—6个月。增加生产品种同时意味着必须储备更多的备用零件,并根据需要对员工进行新技术的培训,投资又会进一步增加。

袁先生认为,从事经销工作的人总是喜欢以方便自己的业务来考虑,不断提出推出新产品的要求,却全然不顾品种更新所必须投入的成本。事实上,公司目前的这几种产品经营效果还很不错。所以,他决定不考虑增加新产品的建议,目前的策略仍是改进现有产品。他相信,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价格,是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最有效果的法宝,因为客户们实际考虑的还是产品的价值。尽管他已作出了决策,但他还是自愿听一听顾问专家们的意见。

问题:

1、你认为南机公司的宗旨是什么、。请加以叙述。

2、如果你是顾问专家,会对袁先生提供怎样的建议?

案例分析要点:

根据南机公司的性质,南机公司的宗旨应定用先进的技术和有力的服务为现农业提供物质装备基础。

建议:1、根据近几年增长的销售业绩,说明产品具有相应的市场潜力和需求,所以现有产品,应通过开拓市场渠道,完善服务并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保持市场份额,提高占有率。

2.、应根据市场销售人员的反映,立刻深入对市场需求变化及趋势进行调查和预测,并用现有产品的利润来加大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装备,以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优势。

第四章案例分析

案例4—1 某制药公司的目标管理

一家制药公司决定在整个公司内实施目标管理,并根据目标实施和完成情况,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估。事实上,该公司之前在为销售部门制定奖金系统时已经应用了这种办法。公司通过对比实际销售额与目标销售额,支付给销售人员相应的奖金。这样,销售人员的实际薪资就包括基本工资和个人销售奖金两部分。

公司的销售额大幅度上升,但是却苦了生产部门,他们很难按时完成交货计划。销售部

抱怨生产部不能按时交货。鉴于此,总经理和公司高级管理层的其他成员决定为所有部门经理以及关键员工建立一个目标绩效评估系统。绩效评估系统中生产部门的目标包括按时交货和库存成本两个部分。

公司请了一家咨询公司指导管理人员设计新的绩效评估系统,并就现有的薪资结构提出改革的建议。公司改革方案中提到修改基本薪资结构,制定奖金系统,该系统与年度目标挂钩。新的方案执行后,总经理期待能够看到销售业绩的提高。

然而不幸的是,公司的业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滑了。部门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尤其是销售部和生产部。生产部埋怨销售部的销售预测准确性太差,而销售部则埋怨生产部无法按时交货。每个部门都在指责其他部门的问题。公司的客户满意度在下降,利润也在下滑。

问题:

1、这家制药公司的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2、为什么设定目标(并与工资挂钩)反而导致了公司内部的矛盾加剧和利润下滑?

案例分析要点:

1.这家制药公司的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答:(1)目标管理在制定目标和考核指标时应充分听取不同部门的意见。

(2)推行目标管理要统一思想与认识

(3)目标分解下达应发扬民主,使下层理解任务,并自己制定目标,上层应做好目标的平衡衔接协调关系

(4)目标实施中要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监督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相互谅解。

2.为什么设定目标(并与工资挂钩)反而导致了公司内部的矛盾加剧和利润下降?

答:在缺乏逐层民主设定目标并没有进行团队的目标协调的情况下,将目标与工资挂钩,一定会导致了公司内部的矛盾加剧和利润下降。

案例4—2 某机床厂的目标管理实践

某机床厂从1981年开始推行目标管理。为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充分调动一千多智能部门员工的积极性,该厂首先对厂部和科室实施了目标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后,挖掘了企业的内部潜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企业的素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该厂把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目标制定

1、总目标的制定

该厂通过对国内外市场机床需求的调查,结合长远规划的要求,并根据企业的具体生产能力,提出了20**年“三提高”、“三突破”的总方针。

2、部门目标的制度

企业总目标确定后,全厂对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各部门的分目标由各部门和厂企业管理委员会共同商定。先确定项目,再制度各项目的指标标准。其制度依据是长总目标和有关部门负责拟订、经厂部批准下达的各项计划任务。个部门的工作目标值职能高于总目标中的定量目标值。同时,目标的数量不可太多。各部门的目标分为必考目标和参考目标两种。必考目标包括厂部明确下达的目标和部门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

参考目标包括部门的日常工作目标和主要协作项目。其中必考目标一般控制在2—4项,参考目标项目可以多一些。目标完成标准由各部门以目标卡片的形式填报厂部,通过协调和讨论最后由厂部批准。

3、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落实

部门的目标确定了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层层落实到每个人。

(1)部门内部小组(个人)的目标管理。其形式和要求与部门目标的制定相类似,拟定目标也采用目标卡片的形式,由部门自行负责实施和考核。要求各个小组(个

人)努力完成各自的目标值,从而保证部门目标的如期完成。

(2)该厂部门目标的分解时采用流程图方式进行的、具体方法是:先把部门目标分解落实到只能租,然后分解落实到工段,最后下达给个人。

第二阶段:目标实施

该厂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主要抓了以下三项工作:

1、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处理

目标卡片经主管副厂长批准后,一份存企业管理委员会,一份由制定单位自存。由于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了具体的、定量的明确目标,所以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人们会自觉地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并对照目标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

这种“自我管理”能充分调动各部门及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充分挖掘各自的潜力。

2、加强经济考核

虽然该厂目标管理的循环周期为一年,但为了进一步落实经济责任制,即对纠正目标实施过程中与原目标之间的偏差,该厂打破了目标管理的一个循环周期只能考核一次、评定一次的束缚,坚持每一季度考核一次和年终总评定。这种加强经济考核的做法,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责任制的落实。

3、重视信息反馈工作

为了随时了解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及时协调,使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该厂十分重视目标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工作,并采用了两种信息反馈方法:

(1)建立“工作质量联系单”,及时反映工作质量和服务协作方面的情况。

(2)通过“修正目标方案”来调查目标。内容包括目标项目、原定目标、修正目标以及修正原因等。在工作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要修改目标时,责任部门必

须填写此表。

第三阶段:目标成果评定

目标管理实际上就是根据成果来进行管理,因此成果评定阶段十分重要。该厂采用了自我评价和上级主管部门评价相结合的做法,即在下一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的10日之前,每个部门必须把一份季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表报送企业管理委员会。企业管理委员会核实后,给与恰当的评分。如必考目标为30分,参考目标为15分。每一项目标超过指标3%加1分,以后每增加3%再加1分。参考目标有一项未完成而不影响其他部门目标完成的,扣3分,影响其他部门目标完成的则将扣分增加到5分。加一分增加该部门基本奖金的1%,减1分则扣该部门奖金的1%。如果有一项必考目标未完成则扣至少10%的奖金。

问题:

1、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2、目标管理有什么优缺点?

3、你认为实行目标管理时,培养科学严格的管理环境和制定自我管理的组织机

制哪个更重要?

案例分析要点:

1.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首先目标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体系的逻辑要严密,纵横成网络,体现出由上到下越来越具体的特点。2.目标要突出重点,与企业总目标无关的其他工作不必列人各级

分目标。3.要鼓励职工积极参与目标分解,尽可能把目标分解工作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企业职工的自我设计与参与是保证目标管理效益的重要一环。4.目标分解完毕,要进行严格的审批。明确责任,并承诺提供完成目标的条件,保证目标的严肃性。在进行目标审批时,要详细分析目标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其次目标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发挥职工自我控制的能力必须将领导的充分信任与完善的自检制度相结合。保证企业具有进行自我控制的积极性与制度保障。2.建立目标控制中心,结合企业均衡生产的特点保证企业生产的动态平衡。3.保证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目标作出必要的修正。4.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企业在目标责任明确的前提下形成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

再次,目标评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进行自我评定。评定的内容,包括目标执行方案、手段是否合适,条件变化情况,主观努力程度等。2.上级评定要全面、公正。对发现的问题要分析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鼓励下级今后继续努力。3.目标评定与人事管理相结合。人事考核要以目标考核为基础,通过报酬、升迁等体现奖优罚劣。处罚是辅助措施,其目的是鼓舞士气,总结经验教训,为企业发展服务。4.及时反馈信息是提高目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2.目标管理有什么优缺点?

概括起来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的优点:1.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目标管理在应用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4.企业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3.你认为实行目标管理时,培育科学严格的管理环境和制定自我管理的组织机制哪个更重要?

答:制定自我管理的组织机制更为重要。

①目标管理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民主管理方式,从目标制定、目标实施到目标考核,

都属于自我管理;

②自我管理机制形成更有助于体现以人为本,从而激发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③自我管理为基础并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定能够保持目标及考核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第五章案例分析

案例5-1 :K集团的新行业进入战略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彩电市场竞争激烈。以生产通信产品而闻名的K集团却大胆地进军彩电行业,在1996年一跃成为中国彩电行业的第三名、中国电子行业的第九名,且传统产品的产销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位,企成功业绩引人注目。

(一)行业选择:成败各占一半

从通信产品与彩电的资源相关程度来看,这两类产品之间技术与生产资源是低度相关的,品牌资源是中度相关的,销售资源却是高度相关的。

从行业吸引力程度来看,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彩电行业总体吸引力并不大:产品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政府放开彩电价格管制,彩电业进入市场化时期。在行业总体吸引力大不得前提下,K集团经过广泛、周密的市场调查,找出了一个吸引力较大的产品市场:大屏幕彩电。这是K集团成功地第一位因素,市场——产品选择策略。

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K集团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分析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优劣势,欲走出一条独特的设计路线:相对进口产品而言,减少一些中国市场不需要但费用较高

的装置和功能,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相对国产产品而言,以国内使用的电路设计、外壳款式、多制式和全功能遥控为主攻方向,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水平。

(二)进入方式:扬长避短

K集团没有走自己建工厂的老路,而是采用了合资生产方式。经过调查分析,K集团选定香港某电子集团作为合作伙伴。这一合作,形成了双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关系。

通过与该电子集团合作生产,K集团大规模向国内市场推出大屏幕彩电,在“有计划地市场推广”策略的推进过程中,其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

(三)南北兼并:巩固市场地位

K集团进入大屏幕彩电市场的成功,导致国内许多彩电厂商加入市场竞争。彩电业进入规模竞争阶段。

K集团为巩固提高其市场地位,又兼并了几家企业,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

问题:

1、K集团在进行战略转移时是怎么样分析彩电市场的?

2、K集团进军彩电市场面临哪些风险?

3、为什么说K集团进军彩电市场是企业扩张战略的成功运用?

4、K集团怎样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实现了扬长避短?

案例分析要点:

1.K集团在进行战略转移时时怎样分析彩电市场的?

答:①彩电行业分析:总体供大于求,但产品品种需求分析发现大屏幕彩电吸引力大,未来前景广阔。主要是○a收入提高导致生活质量提高;○b家庭彩电更新换代要求;○c家庭住宅面积扩大产生大屏幕彩电需求;○d新婚家庭需要;

所以K集团在在彩电行业并不看好的总体趋势下,却发现和找到了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的机会。

2.K集团进军彩电市场面临哪些风险?

答;①竞争风险:彩电市场放开,进入壁垒低,大量竞争者加入大屏彩电生产,使产业利润水平降低,市场占有率降低。

②价格风险。因为竞争导致大屏幕彩电销售价格下降,导致收益下降。

③替代产品风险(大屏电脑、笔记本会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

④经营风险。

3.为什么说K集团进军彩电市场是企业扩张战略的成功运用?

答:①K集团由通信向彩电发展,抓住品牌和销售这两者中相差和相关的环节,完成了在原有的市场和在新的市场上推出新的系列产品,实现了战略扩张。

②K集团没有走自己建工厂的老路,而是采用了合资生产方式。经过调查分析,K集团

选定香港某电子集团作为合作伙伴。这一合作,形成了双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关系。

4、K集团怎样在产品结构调整中实现了扬长避短?

选定香港某电子集团作为合作伙伴。这一合作,形成了双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关系。

通过与该电子集团合作生产,K集团大规模向国内市场推出大屏幕彩电,在“有计划地市场推广”策略的推进过程中,其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彩电市场竞争激烈。以生产通信产品而闻名的K集团却大胆地进军彩电行业,在1996年一跃成为中国彩电行业的第三名、中国电子行业的第九名,且传统产品的产销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位,上述业绩说明这一战略是成功的。

案例5-2 :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将这段话借用到企业经营上就是:选择一个有前景的行业,集中全部资源区发展,即实行专业化经营。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洛夫对此深表同情,他领导的英特尔公司一直坚守在微处理器行业,其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90%。中国格兰仕公司董事长梁庆得也持有这种观点,被所有的“鸡蛋”都装在微波炉里,结果创造了中国微波炉第一品牌!

格兰仕公司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一)以战略眼光选择微波炉行业

1991年,格兰仕公司选择微波炉作为发展的唯一行业,是具有战略眼光的:

(1)20世纪60年代,微波炉行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至20世纪90年代进入普及期(1990年全世界微波炉产量为2254万台),产品生产技术成熟。

(2)微波炉在中国是曙光初现的行业,随着大家电的普及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便利生活的追求,微波炉市场将是一个基数小、增长速度快、潜力巨大的市场。

(3)1990年全国微波炉产量为100万台,进口量为几万台,虽有竞争,但并不激烈。(二)大胆且成功的战略转移

尽管宏观状况有利,格兰仕公司决定进入与原服装行业毫无关系的微波炉行业还是需要魄力的。与多元化经营有很大不同,格兰仕公司走的是一条战略转移之路:1991年至1993年,格兰仕公司一方面逐步关闭收入可观的羽绒服生产线,从服装行业撤出;另一方面,从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引进全套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微波炉生产设备和技术,进入微波行业。1993年,格兰仕公司生产出1万台微波炉并正式投放市场。(三)集中全部资源,夺得全国第一

格兰仕公司奉行专业化战略,没有采取“两面作战”的多元化方针,而是集中全部资源,朝认定的方向以规模化为重点发展单一的微波炉行业。对此,格兰仕公司副总经理俞晓昌先生说:“就格兰仕的实力而言,什么都干,就什么都完了,所以我们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这是中小型企业经营战略的理想选择:在企业实力不强、内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应优先选择单一行业甚至单一产品作为重点,集中优势夺得市场地位,进而成长为大企业。

1994年格兰仕公司微波炉产量为10万台,1995年达到2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5.1%;1996年产量上升为65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4.85%;1997年产量接近20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47.6%,高居全国国内外品牌榜首。

(四)高处足以胜寒

1997年10月18日,格兰仕公司宣布其13个品种的产品全面降价,降价幅度达29%~40%。其结果是格兰仕微波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接近50%,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外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40%左右,国内其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则不到10%,行业元老上海的“飞跃”、“亚美”的市场占有率已跌至1%以下。

在市场占有率超过国际通用的垄断点41%的基础上,格兰仕公司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扩大规模,1998年设计生产能力为450万台。该目标实现后,格兰仕公司将成为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微波炉生产企业。

问题:

1、格兰仕公司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

2、格兰仕公司是怎么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这句话包含了怎么样的管

理思想?

案例分析要点:

1.格兰仕公司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

答:①新兴行业、曙光产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在我国曙光初现,前景好,潜力大。

②人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对厨房卫生、对生活快捷和方便、的需求。

2.格兰仕公司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

答:①关闭、卖掉原有的服装生产线,把资源转移到微波炉;

②引入一流的设备、技术、把产品质量性能做好、做优、产业做大;

③专一化生产这一品种,做大、做强,做精。

④实行成本优先竞争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打败竞争对手。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答:①专业化管理

②精细化、集权化

③规模化管理

第六章案例分析

案例6-1 准确决策与盲目投资

A建筑卫生陶瓷厂是一家国有中型企业,由于种种原因,2005年停产近一年,亏损250万元,濒临倒闭。2006年初,郑先生出任厂长。面对停水、停电、停发工资的局面,郑厂长认真分析了工厂的现状,果断决策:治厂先从人事制度改革入手,把科室及分厂的管理人员减掉3/4,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形成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的治厂队伍。他还在全厂推行了“一厂多制”的经营方式:对生产主导产品的一、二分厂,采取“四统一”(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财务)的管理方法;对墙地砖分厂实行股份制改造;对特种耐火材料厂实行租赁承包。

改制后的企业像开足马力的列车一样急速运行,在运行过程中,逐渐显示出规模跟不上市场的劣势,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有人主张贪大求洋,贷巨款上大项目;有人建议投资上千万元再建一条大规模的混道窑生产线,显示一下新班子的政绩。郑厂长根据职工代表大会的建议,果断决定将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差的86米明焰煤烧隧道窑扒掉,建成98米隔焰煤烧隧道窑,并对一份厂的两条老窑进行了技术改造,结果仅花费不足200万元,便使其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目前该厂已形成年产80万件卫生瓷、20万平方米墙地砖、5000吨特种耐火材料三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2006年,国内生产厂家纷纷上高档卫生瓷砖,厂内外也有不少人建议赶“潮流”。对此,郑先生没有盲目决策,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市场行情,经过认真调查论证,认为中低档卫生瓷的国内市场潜力很大,一味上高档卫生瓷不符合国情,经过认真调查论证,认为中低档卫生瓷的国内市场潜力很大,一味上高档卫生瓷不符合国情。于是经过市场考察,该厂新上了20多个中低档卫生瓷产品,这些产品一投入市场便成了紧俏货。目前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已提高到60%以上。

与A建筑卫生瓷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B陶瓷公司,该公司也是一家国有中型企业,20世纪90年代初,它曾是某省建材行业三面红旗之一。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由于盲目上马,导致企业重大决策失误,使这家原本红红火火的国有企业债台高筑。

2002年,经有关部门批准,该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立大断面窑生产线。但该公司为赶市场潮流,不经论证就将其改建为混道窑生产线,共投资1700万元,由于该生产线建成时

市场潮流已过,因此投产后公司一直亏损。在产销无望的情况下,公司只好重新投入1000多万元再建大断面窑,这使得公司元气大伤,债台高筑,仅拖欠银行贷款就达3000多万元。几年来,该公司先后作出失误的重大经营决策六项,使国有资产损失数百万元。企业将以前积累的数百万元自有资金流失得一干二净。

A建筑卫生瓷厂的由衰变强和B陶瓷公司的由强变衰形成了强烈的发差对比。

问题:

1、决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2、本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3、科学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案例分析要点:

1.决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答:决策包括内外环境、条件分析、提出问题、确定决策目标、在调研预测基础上提出完成目标的2个以上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社会比较分析,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并组织实施,其关键步骤是决策目标确定和方案的比较选择。

2.本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二家决策目标不一。A公司经市场调研分析,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中低档次卫生瓷)B公司盲目追求潮流,不做市场分析,做出高档瓷面砖,巨额投资,导致亏损。

3.科学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科学决策应注意①按决策程序办。

②把民主化引入决策,使决策方案更完善,实施更有主动性、积极性;

③市场调研、预测是确定决策目标,拟定方案的基础;

④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决策方法,保持决策的正确性。

第七章案例分析

案例7-1 X媒体的组织结构

早上8:30分,当一般的上班族拎着早点走进公司的时候,X媒体资讯科技公司的经营团队队员,早已坐在会议室和董事长翁女士一起开会了。

“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翁女士说。

技术研究和营销是公司的两大支柱。总经理施先生负责带领技术研发团队,翁女士十分倚重他对于网络未来趋势的分析和软件技术的研发;负责营销的是副总经理柯女士,翁女士对她十分倚重。

另外,翁女士相当依赖的幕僚包括技术研发执行长施先生、负责财务的副总经理陈先生和担任公关及发言人的副总经理李女士,这三个人被称为公司的铁三角。翁女士尊重他们的工作,也善用他们的专长。如何使科技人员了解营销,营销人员理解科技,使二者结合发挥乘数效应,“最大的秘密就是建立共同愿景”。翁女士说

对于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她充满信心地表示:“我告诉他们,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翁女士最大的愿景就是结合互联网路、销售渠道与广告媒体,使XX媒体成为亚太地区电子通路应用服务商的领导品牌,成为这项愿景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和资金。

案例分析要点:

1、X媒体的组织结构属于哪种形式?请画出组织结构图。

2、对于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网络行业,你认为X媒体的组织结构应如何调整,才能适应

市场发展?

1.X 媒体的组织结构属于哪些形式?请画出组织结构图。

答:X 媒体的组织结构属于直线组织结构,见下图。

问题主要是:

①总经理只管一块,权责不对称; ②董事长难以超脱。

2.对于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网络行业,你认为X 媒体的组织结构应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市 场发展?

答:应调整为职能式的产业部制。

总经理

董事长 营销副总 研发

公关 财务 董事长 总经理

财务 公关 研发部 副总 营销部 副总

案例7-2 巴恩斯医院

10月的某一天,产科护士长戴安娜给巴恩斯医院的院长戴维斯博士打来电话,要求立即作出一项新的人事安排。从戴安娜的急切声音中,院长感觉到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要她立即到办公室来。5分钟后,戴安娜递给院长一封辞职信。

“戴维斯博士,我再也干部下去了。”她开始申述,“我在产科当护士长已经快四个月

了,我实在干部下去了。我怎么能干得了这项工作呢?我有两三个上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要求,都要求优先处理。要知道,我只是一个凡人。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适应这种工作了,但看来这是不可能的。让我给你举个例子吧,请相信我,这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像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昨天早上7:45,我来到办公室就发现桌上有张纸条,是杰克逊(医院的主任护士)

给我的。她告诉我,她上午10点钟需要一份床位利用情况报告,供她下午向董事长会作汇报时用。我知道,这样一份报告至少要花一个半小时才能写出来、30分钟以后,乔伊斯(戴安娜的直接主管,基层护士监督员)走进来质问我为什么我的两名护士不在上班。我告诉她雷诺兹医生(外科主任)从我们这要走了他们,说是急诊外科手术正缺人手。需要借用一下。我告诉她我也反对过,但雷诺兹坚持说只能这么办。你猜,乔伊斯说什么?她叫我利己让这两名护士回到产科部。她还说,一个小时以后,她会回来检查我是否把这事办好了!我跟你说,戴维斯博士,这种事情每天都发生好几次。一家医院就只能这样运作吗?”

问题:

1、 巴恩斯医院的正式指挥链是怎样的?

2、 巴恩斯医院有人越权行事了吗?

3、 戴维斯博士能做些什么来改进现状?

4、 “巴恩斯医院的结构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戴安娜不是一个有效的监督者。”对

此,你是否赞同?说出你的理由。

案例分析要点:

1.巴恩斯医院的正式指挥链是怎样的?

答:

2.巴恩斯医院有人越权行事了吗?

答:有,主任护士、外科主任越层指挥护士长

3.戴维斯博士能做些什么来改进现状?

答:① 订立制度,并要求大家遵守

②加强沟通

4.“巴恩斯医院的结构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戴安娜不是一个有效的监督者。”对此,你是否赞同?说出你的理由。

答:赞同。① 戴安娜是指挥链中的基层,无法监管 外科主任 护士长 主任护士 院长

护士监督员 护士

②监管者应定院长戴维斯,她要建立维护等级指挥链;

③等级指挥链各个链节的管理者要认真执行。

第七章案例分析

案例8-1 A电气公司员工的绩效考评

A电气公司规模较大,效益不错。公司员工绩效一年评定一次。评定的方法是:公司将评定的表格下发给各部门经理,由各部门经理对下属的每一个员工进行评定,公司不限定评定方式,由各部门经理自行决定。

张迪是该公司销售部经理。在绩效评定期间,她总是与下属每一个员工单独见面,讨论每名员工的工作绩效情况及她所作出的评定,这样员工就能清楚地了解经理对自己是如何评价的。她的评定方式非常有效,总能为员工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帮助他们改进工作。但是,从去年开始,她的评定方式开始出现了问题:在她第一次与配件分部的主管王力进行评定会面时,她发现他抵触情绪很强。不接受任何批评。

王力是一个能力很强的管理人员,张迪不想失掉他。但去年张迪对他进行评定并指出他工作上的不足后,在这些方面他没有任何的改进。因此,今年张迪想换种评定方式:自我评定。方法是将员工对自己的评定与班组长的定期评定相结合。在评定会面前一周,她发给王力一份评定表格,让他自己填好并在会面时带上。会面那天,王力来的很准时,张迪看了他对自己的评定情况,发现在他表中的每个项目上都为自己评了最高分,并在表格的最后注明:他已经做好准备被提升为更有挑战性的职位上工作。

问题:

1、你认为自我评定效果如何?应该如何发挥自我评定的作用?

2、如果你是张迪,会如何把握与王力的会面?

张迪为某一特定员工而改变她的评定方法,你如何评价她的这种做法?

案例分析要点:

1.你认为自我评定的效果如何?应如何发挥自我评定的作用?

答:自我评定只有在员工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能力强、工作目标明确,但制度程序不易规范或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客观良好的效果。本案对王力来说,自我评定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应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发挥自我评定的作用:①对素质高,责任心强,能力强的员工可推行以自我评定为主,辅以班组、部门来确定员工的考核等次。②加强引导,使员工能正确评价自己,以正向激励为主。

2.如果你是张迪,会如何把握与王力的会面?

答:①鼓励、赞扬、激励他的成绩,因为王力的个性好胜,自尊心强。

②委婉的以希望的口吻指出他存在的不足(包括在销售协作配合方面,工作方式等)

3. 张迪为某一特定员工而改变她的评定方法,你如何评价她的这种做法?

答:①对的,符合权变管理思想;

②对少数能力强的关键性人才可以采用特殊方式来评价,以激励他,留住人才。

③该企业的评价方式由部门经理自己确定,所以张迪完全可以对王力采用这种方法。

案例8-2 校办企业的困惑

N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N大学制药厂、生化厂的基础上,由N大学、M股份有限公司等合资成立的制药企业,公司运作至今,还未走出校办企业的圈子,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让人感受到校办企业种种独有的困惑。

困惑之一:公司高层领导的选聘。公司成立时。公司的总经理理所当然地由N大学委

派,三位副总则由前三大股东各委派一人。而问题恰好出在两位股东方委派的副总身上。由于这两位副总一位是汽车运输公司出身,对医药行业太陌生;另一位虽说是熟手,却是以搞垮过若干企业而闻名。由于他们被委派以重任,分别主管生产和销售等命脉部门,其拙劣表现及总经理对此的漠视使公司遭受到重创,损失巨大。

困惑之二:人员编制问题。校办企业一般在开办时基本为校方人员,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从校外引进一定的外来人才,由此员工的“成分”也复杂起来。N药业公司成立后,公司就存在着员工工作相同而身份、待遇各异的情况。原N制药厂、生化厂的大部分人员为N大学编制,且有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之分,他们在分房、子女医疗入托等方面待遇不一,而划分的标准又十分牵强。虽然N大学编制的这部分员工与非N大学编制的药业公司企业编制员工相比,在医疗】福利等方面享受学校的相关待遇,但在养老保险、公积金等方面却由于学校方面的原因没有理顺,他们基本上未缴纳保险及公积金,造成的后果不言而喻。其中有人因为考研、调动等离开公司和学校,却由于上述原因闹纠纷并申诉至市人事、劳动部门仲裁,许多问题至今未决。

N药业公司的拒绝对控股股东是N大学,员工大部分来自原校办企业,N大学的人事制度以及其变革直接影响公司的人事管理。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学校后勤、产业方面的变革前所未有,遇到的问题将会日益尖锐和复杂,企业的出路只有一条:理顺关系。创造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潜能的软环境。

困惑之三:薪酬制度严重不合理。国企加校办性质的N药业公司,从经理到一般员工,实行的是岗位工作制,奖金则根据企业当月的效益核发。岗位工资制中存在着岗位级差中的平均主义,造成了同等岗位的员工毫无竞争意识,更谈不上任何激励作用。正常情况下,总经理月收入不足2000元,可以推算出员工(出推销人员外)的工资水平,至于福利、保险等处于较低水平。不合理的薪酬容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造成工作不负责任甚至贪赃枉法。

困惑之四:人事安排和岗位培训问题,从学历上看,公司整体水平极高,不负“省、市高新技术企业”之名。但由于众多原因,公司存在着较普遍的人事安排不当的情况。从1998年以来,公司先后经历过两次所谓的“定岗定编”,由于没有很好的内部环境和规范的专业实施计划,“定岗定编”成了部分领导调整个人势力范围和“整编嫡系部队”的手段,根据亲疏好恶安排人事。总经理也不得不承认“定岗定编”是失败的。而岗位培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由于经过“定岗定编”后,许多岗位上并不是相对合适的人,个层次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实际情况是公司对各部门人员的培训毫无计划和系统性,许多在岗员工得不到培训和提高,存在人浮于事、不求进取等不良的组织文化倾向。

问题:

1、该校办企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案例分析要点:

1.该校办企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些?

答:1.机制不顺:企业未真正按现有公司制运作:①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监管机制(例如总经理,副总都是委派,而非市场竞争选择);②由于组成企业的单位,存在企业导致企、事业单位性质不一,企业内部员工身份复杂,福利待遇不一,必然引起矛盾、纠纷,导致士气下降。

2.管理缺位:①企业内部人事管理不统一,关系不顺;②薪酬制度不合理,并未体现岗位重要性、风险性,主要是以年龄、资历、确定工资,导致不满、绩效下降,人事安排,培训部规范。③人事安排、培训不规范等?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答:1、理顺机制,办成真正的企业。

①经理由市场选择,实行年薪制,激励经理做强做大企业;②企业内员工身份统一化,打破界线,全员岗位聘任制,真正实行按劳分配、按贡献分配。

2、强化管理

①调整薪酬,实行岗位聘用制基础上的绩效工资制;②规范人事管理,健全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制度;③根据企业的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技术、文化,业务素质;④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健康又有特色的组织文化。

第九章案例分析

案例一: 应管与不应管

某学校的李校长,见人教育学会的理事长、区政协委员。他因为要经常参加社交活动而不能每天都到学校,但学校的工作却井然有序。在校时,他经常与教师和学生接触,对他们反映的许多具体要求他总是让各分管的副校长、教务长、总务主任解决。

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李校长念了一张一位教师递给他的条子:“你是校长,为什么遇到问题不表态,是权不在手,还是处理不了?”念完条子,李校长感谢这位老师的关心,然后明确表示:“我是有职有权的。学校重大决定都是我主持做出的,这就是全力!至于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处理,领导成员各有分工。因此我不能随意表态。”对于李校长的解释,一些教职工仍不赞同。他们认为,领导成员多,应是校长说了算,否则,校长不成“无为而治”了么?由于有这样一些议论,李校长不在学校时,个别领导成员把一些能处理的事也搁了下来。面对这些情况,李校长除了在领导班子内统一认识外,又在教职工中通过各种方式,谈了他的看法:校长负责人不是按校长个人的意志办事,特别是有关改革的事,更不能有效长一个人决定。校长应该为他所应管,而不应该为他所不应该管。如果学校中的所有事都由校长决定,这不是有职权,而是个人专权。这不但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还会养成一些教职工的依赖性。李校长的看法得到领带成员的赞同和教师的理解。但是仍然有不少教职工不能理解。

讨论问题:

1、李校长的说法与做法对吗?

2、试用领导权变理论解释李校长的领导风格。

分析要点:

1李校长的说法与做法对吗?

答:我认为李校长的说法与做法是正确的,因为:

①李校长的说法体现了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组织管理原则;②李校长作为最高行政领导,应主要抓事关学校全局的重大决策和例外事项的管理,日常、具体的事务应由分管副职领导和各层领导去解决。

2试用领导权变理论解释李校长的领导风格。

答:①领导权变理论要求从领导者、被领导者具体的环境(任务、组织性质、时间的紧迫度等)三个方面来选择合理的领导方式,以取得最佳的领导效果。从本案看,李校长本人能够选择民主、放任式的领导方式,取得了大多数领导成员和教师的认同;②从被领导者来说,学校工作人员主要是高学历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他们有知识,素质高,自我意识强,所以用民主、放任式的分权管理,能够发扬各层的主动性、积极性。

案例二:让班组做主

前进通用机械厂金属加工车间主任史涛,不久前被厂里派到市经委办的第三期基层管理短训班去学习了几个星期,听到了不少专家、学者作的有关现在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报告,很受启发。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姓孟德老教授关于群体决策的讲演。

孟教授强调,大量国内外研究结果及实践表明,只要给广大员工以机会,他们就会集体想出高明的主意。就是说,应当充分发扬了民主,让各班组去做主,制定有关他们的决策。

老史觉得这个观点很有道理。短训班结束回到车间后,他决定要在实践中试一试所学的某些道理。于是把他本车间第二工段的25名员工全部召集来,对他们说,因为他们工段新添置了高效的、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新设备,几年前制定的老生产定额已过时,不适应新情况。现在想让他们自己来讨论一下,集体决定他们的定额该是多少才合理。

布置完了讨论议题,老史就回车间办公室去了。他觉得自己不该参加讨论,领导在场,大家不能畅所欲言,而且显得对大家不够信任。但他坚信,群众准会定出连他本人都不敢提出的先进标准来。

一个小时之后,老史回到那个工段。员工们说,他们都觉得原来的定额不够合理,定的过高;现在既然授权他们自己来设置定额,经集体讨论决定,新定额比原来的降低了10%。老史大吃一惊,讨论的结果出乎意料,使他一时不知所措。

该怎么办呢?接受大家的决定吧,定额实在太低,肯定要赔钱,对厂里也无法交代;拒绝吧,失信于民,下回谁还听你的?

老史进退两难,只好去登门拜访孟教授,去征询他的意见。

讨论问题:

1、孟教授讲的领导应发扬民主,让员工有群体决策权的说法对吗?如果对,

这办法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老史的实践不成功?这次失败可以避免吗?

怎样才能避免?

2、老史的做法算不算真正发扬民主?真正的民主管理应具备哪些条件?确

定定额的问题该让班组决定吗?

3、事情到了这一地步,你说老史该怎么样做才能收拾好这一残局?按班组的

意见做会是什么后果?又会有什么影响?到底如何让是好?

分析要点:

1、孟教授讲的领导应发扬民主,让员工有群体决策权的说法对吗?如果对,这办法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老史的实践不成功?这次失败可以避免吗?怎样才能避免?

答:孟教授讲的发扬民主,让员工有群体决策权的说法本身没错,因为员工有群体决策权,一方面能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能提高员工实施决策的主动性、积极性。本案老史的实践不成功主要是忽略了被管理者和情景这二个关键因素,从被管理者来说,工厂车间的班组工人的素质、需求层次和成熟度相对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说比较低,所以对他们来说,所以只适宜在有关他们物质利益(工资、奖金、福利等)等方面征求意见,而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事(如定额等)应采取任务式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效率;从环境因素看,企业的性质决定了生产的连续性,分工协作的严密性,从而要求在生产任务方面实施统一高效的集中管理和决策。

2. 老史的做法算不算真正发扬民主?真正的民主管理应具备哪些条件?确定定额的问题该让班组决定吗?

答:老史的做法不能算真正发扬民主,真正的民主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员工素质高,有能力,有抱负,自我管理意识强,能够具备讨论和解决决策问题的能力;

②决策问题的性质、特点和时间等方面适宜于民主讨论的问题;③把民主讨论与集中决策有机结合起来;④班组可以讨论定额问题,但老史要提出要求(先进水平)和因势利导,并最后有集中决策权。

所以老史应该:①重新召集班组组长开会,讲原则(先进定额水平)、讲要求并进行引导;

②对员工讲清楚,先进定额与大家收入、待遇等是密切相关的关系;③对目前定额的不合理要加以分析说明,提高员工的认识水平。

第十章案例分析

案例一:索尼公司的内部招聘制度

有一天晚上,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按照惯例走进职工餐厅与员工一起就餐、聊天。他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目的是培训员工的合作意识和自己与他们的良好关系。这天,盛田昭夫忽然发现一位年轻员工郁郁寡欢,满腹心事,只顾闷头吃饭,谁也不理。于是,盛田昭夫就主动坐在这名员工对面,与他攀谈。几杯酒下肚之后,这个员工终于开口了:“我毕业于东京大学,之前有一份待遇十分优厚的工作。进入索尼公司之前,我对索尼公司崇拜得发狂。当时,我认为进入索尼公司是我一生的最佳选择。但是我现在发现,我不是在为索尼公司工作,而是为课长干活。坦率地说,我的这位课长是个无能之辈,更可悲的是,我所有的行动与建议都要得到课长批准。我自己的一些小发明与改进,课长不仅不支持,不解释,还挖苦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野心。对我自己来说,这名课长就是索尼。我十分泄气,心灰意冷。这就是索尼?这就是我的索尼?我居然会放弃了那份优厚的工作来到这种地方!“这番话令盛田昭夫十分震惊,他想,类似的问题在公司内部员工中恐怕不少,管理者应该关心他们的苦恼,了解他们的处境,不能堵塞他们的上进之路,于是产生了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的想法。之后,索尼公司开始每周出版一次内部小报,刊登公司各部门的“求人广告”,员工可以自由而秘密地前去应聘,他们的上司无权阻止。另外,索尼原则上每隔两年就让员工调换一次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精力旺盛、干劲十足的人才,不是让他们被动地等待工作,而是主动地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在索尼公司实行内部招聘制度以后,有能力的人才大多能找到自己较中意的岗位,人力资源部门也可以发现那些“流出”人才的上司所存在的问题。

讨论问题:

1.你认为本案例中的年轻员工所反映的情况在现实中存在吗?这种现象对组织有什么样

的不利影响吗?

2.一般而言,像本案例中的这位年轻人这样的员工在组织中会给人恃才傲物的感觉,如何

正确对待这样的员工是领导者慎重处理的问题,如果是你,将如何处理?

3.你如何评价索尼公司的做法?如果所有的次类似事情必须由董事长或总经理去了解和

解决,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4.你认为本案例中的年轻员工所反映的情况在现实中存在吗?这种现象对组织有什么样

的不利影响?

分析要点:

1、你认为本案例中的年轻员工所反映的情况在现实中存在吗?这种现象对组织有什么样的不利影响吗?

答:年轻员工所反映的情况在现实中肯定存在,例如很多企业组织机构的岗位设置及人员安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题 案例:学习型组织问题 去年底,分析化验公司的经理们又汇聚一堂,制定年底的重要决策。首席行政总监简祜强照例没有参加她们的讨论。会后,她问大家:“今年,我们打算去哪里呢?”“罗马,”她们回答。 “罗马不错,”简祜强挺高兴今年“学习假期”能如期进行。 这家吉隆坡的环保服务公司每年都要关门九天,让全体员工(共28人)公费集体出游。她们度假时拍的照片贴满了会议室。这边就是她们身穿夏装,在泰国摆的各种姿势;那边就是冬装裹身,在瑞士挤成一团;另一面墙上还有背景各异的许多合影,例如法国艾菲尔铁塔、中国的紫禁城与美国的国会大厦。 除度假支付的费用外,公司关门还造成一笔不少的营业收入损失。这算就是一种管理办法不? 对简祜强而言,这就是唯一的办法。她认为,公司必须留出时间与财力用于学习,费用大约占工资总额的10%到20%。观光能激发人们讨论与思考一国一城的兴衰变化。例如,员工们可以思考,文化上同样富足的威尼斯为何与佛罗伦萨相反,其古老结构并没有促进经济 1 活动的发展。简祜强说:“度假时的学习效果更好。” 学习对分析化验公司促进不少。在过去六年中,它已将业务从生产棕榈油之类的试验性产品转为处理与回收工业废料。这种转变就来自于她们清醒地认识到哪些就是马来西亚的夕阳产业与朝阳产业。简祜强说道:“拥有富有知识的工作人员,可使公司更快、更平稳地改变或实施计划。” 在当今管理界,学习型组织就是一个最为流行而又最受人误解的概念。面对这个智力就是主要经济资源的时代,比竞争对手学得快被视为最根本上的竞争能力。所有的组织理论都要求经理人去学习,并且将新的理论与方法付诸实施。如今,企业日益关注的就是学习与变革之间的关系。要想学习富有成效,企业必须有能力、有意愿进行变革。 问题: 1、学习型组织就是由谁提出来的? 2、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的五项修炼技能就是什么? 3、通过本案您认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最根本要点就是什么? 分析: 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 2 2、五项修炼技能,即: (1)系统思考。为了瞧见事物的整体。 (2)超越自我。既指组织要超越自我,组织中的个人也要超越自我。 (3)改变心智模式。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瞧法不同,原因就是她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4)建立共同愿景。愿景就是指对未来的愿望、景象与意象。 (5)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就是发展员工与团体的合作关系,使每个人的力量能通过集体得以实现。 3、通过学习,适应变化。企业只有主动学习,才能适应变化迅速的环境。 案例:仓促上阵的新车间主任 张东升就是平山矿业公司露天矿机修车间的一位 维修工,技工学校毕业,今年38岁,正值年富力强。她干劲大,手艺强,肯负责,人缘好,还带了三名徒工,同事与上级都挺喜欢她,车间主任李继明更倚她为骨干,常让 她代表自己去矿上或公司开干部会,大家都说李主任的接班人非她莫属。 今天就是周一,她正赶上白班,忽然听说李主任心脏 3 病犯了,已经住进职工医院。李主任德高望重,深受大 家敬爱,就就是身体不好。这回住院,人人都盼望她早日康复,以为又像入学那样,过几天就出院上班。不料傍晚传来噩耗,李主任病重,抢救无效,已病逝在医院中。大家都很悲痛,纷纷去向李师母表示悼念与慰问。 次日一早,分管人事的周副矿长来电话,要张东升 暂时代理车间主任,行使权力。还特别关注车间正在抢修的一台装载机,问几时能修好,这可就是矿上等着要 用的急活。张师傅答应周四中午前一定修好交用。 周三上午,周副矿长把张师傅召去,正式通知她公 司已任命她继任车间主任,并表示了祝贺与期望,然后 张师傅就匆匆赶回车间,参加突击抢修那台装载机去了。任务很重,她不放心,又跟着夜班工人继续干到晚上九点多,再三叮嘱夜班班长抓紧工作,才回家休息。 周四早上,张师傅上班特别早,发现昨晚矿上又有 四辆自卸式载重卡车送来待修,而那台装载机还未修好。张师傅赶忙把全车间白班职工召到一起,说明了面临的修车任务如何重要,迫切与艰巨,号召大家化悲痛

电大《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题、简答题、名词解释汇总整理版

电大《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题、简答题、名词解释汇总整理版 形考、网考题库 B: (一)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问题: 1.格兰仕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 (6分) 2.格兰仕是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 (6分)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8分) 参考答案: 1.在当时的中国,微波炉属于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集中优势资源,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准确的市场定位,正确的发展战略,以及正确的经营战略等,促使格兰仕成为微波炉大王。 3.密集型发展战略,也就是专业化发展战略,集中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管理案例分析没有标准答案,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5-2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1.格兰仕公司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 2.格兰仕公司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 答:1)①新兴行业、曙光产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熟,在我国曙光初现,前景好,潜力大。②人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对厨房卫生、对生活快捷和方便、的需求。 2)①关闭、卖掉原有的服装生产线,把资源转移到微波炉;②引入一流的设备、技术、把产品质量性能做好、做优、产业做大;③专一化生产这一品种,做大、做强,做精。④实行成本优先竞争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打败竞争对手。 3)①专业化管理②精细化、集权化③规模化管理 案例四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把所有的“鸡蛋”都装在微波炉里,结果创造了中国微波炉第一品牌!格兰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一、以战略眼光选择微波炉行业…… 1、格兰仕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10分) 2、格兰仕是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15分)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下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 1、答:(1)60年代微波炉行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至9O年代进人普及期(1990年世界微波炉产量为2254万台),产品生产技术成熟;(2)微波炉在中国却是曙光初现的行业,随着大家电的普及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便利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微波炉市场将是一个基数小、增长速度快、潜力巨大的市场;(3)1990年全国微波炉产量为100万台,进口量为几万台,虽有竞争,但程度远未达到激烈。这些宏观环境对格兰仕进行战略转移是有利的。 2、答:格兰仕奉行专业化战略,没有采取“两面作战”的多元化,而是集中全部资源,朝认定的方向以规模化为重点发展单一的微波炉行业。这是中小型企业经营战略的一条路线:在企业实力不大、剩余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应优先选择单一行业、甚至单一产品为重点,集中优势夺取市场地位,从而成长为大企业。1994年格兰仕微波炉产量为1O万台,1995年达2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25.1%;96年产量为65万台,市场占有率为34.85%;97年产量接近20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47.6%,高居全国国外品牌第一位。 3、答:这属于发展型战略中的密集型发展战略。也称为专业化发展战略,是指集中组织资源,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增加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或市场占有率,而组织业务围基本上保持不变。这种发展战略的优点是经营目标集中,管理简单方便,而且有利于集中利用组织资源,实现生产的专业化,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但该战略也有缺陷,就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风险较大,在采取该战略时,企业集中

管理学基础复习题A

《管理学基础》复习题A 一、选择题 1、凡是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管理。 A.人 B.人群 C.组织 D.工作 2、首次提出目标管理概念的管理学家是()。 A.西勒 B.西蒙 C.莱文森 D.德鲁克 3、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D.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 4、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与()相匹配。 A.组织目标 B.管理理念 C.组织结构 D.战略计划 5、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 A.法定权利 B.奖惩权力 C.组织权力 D.自身影响力 6、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A.不为法 B.糊涂法 C.缓冲法 D.转移法 7、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 A.上级考评 B.群众考评 C.专家考评 D.自我考评 8、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外部控制 9、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D.咨询角色 10、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定期修订计划,这种方法是()。 A .定额法 B.比较法 C.整体综合法 D .滚动计划法 11、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A.泰罗 B.赫茨伯格 C.弗鲁姆 D.马斯洛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团队给个人带来的好处是()。 A.促进跨职能的沟通理解 B.对变化更灵活的反应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参考答案.doc

管理学基础导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案例分析 案例1: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郭宁最近被一家生产机电产品的公司聘为总裁。在他就任此职位的前一天晚上,他回忆起自己在该公司工作二十多年的情况。 郭宁在大学里学的是工业管理专业,大学毕业后就到该公司工作,最初担任液压装配部门的助理监督。刚开始时他每天手忙脚乱,经过努力学习和监督长的帮助,最后胜任了此项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他已有能力担任液压装配部的监督长工作。可是,当时公司没有提升他为监督长,而是直接提升他为装配部经理,负责包括液压装配在内的四个装配单位的领导工作。 在他担任助理监督时,主要关心的是每天的作业管理,技术性很强。他担任装配部经理后,要求自己不仅要关心当天装配工作状况,还要作出此后数周乃至数月的规划,同时还要完成许多报告和参与很多很多会议,因而没有时间去从事技术工作。在他担任装配部经历后不久,就发现原有的装配工作手册应经过时,于是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去修订工作手册。由于该公司的生产工艺频繁发生变化,工作手册页不得不经常修订,郭宁对此都完成得很出色。几年后,他将工作手册交给助手,自己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规划工作和帮助他的下属工作得更好,花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会议、批阅报告和完成自己向上级的工作汇报。 在他担任装配部经理6年之后,公司负责规划工作的副总裁辞职,郭宁便主动申请担任这一职务。在同时另外5名竞争者较量之后,郭宁被正式提升为规划工作副总裁。他自信拥有担任着一职务的能力,但由于此职务工作的复杂性,仍给刚到任的他带来不少麻烦。经过努力,他逐渐适应了新职位,并获取了很好的成绩。之后,他又被提升为负责生产工作的副总裁,这一职位通常是有该公司资历最深、辈分最高的副总裁担任的。现在,郭宁又被提升为公司的总裁。他知道,一个当上公司最高主管的人应该相信自己有处理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的才能,但他也明白尚未达到这样的水平。想到自己明天就要上任了,今后数月的情况会是怎么样?他不免为此而担忧。 问题: 1、你认为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他的管理责任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他应当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 2、你认为郭宁主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要的?你觉得他具有这些技能么?试加以分析。 3、如果你是郭宁,你认为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哪些欠缺,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 案例分析要点: 因为郭宁职位上升到了最高层,所以工作性质由原来的专业性到现在的综合性;由原来的技术性工作到现在的见识、判断、战略、用人;由原来的单一性到现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生产、技术、人才、市场……),所以应该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角色,锻炼自己的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资源分配等能力。 郭宁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市场分析、资源分配等能力是最重要的。他由于原来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所以不具有这些技能。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00054 1.[答案] (2P37) (1)矿冶工程师们对法约尔所说的管理重要性应是十分有认同感的。管理的职能不同于企业的职能,在一个企业里,下属人员的主要能力是具有企业特点的职业能力,但随着地位的上升,管理也越重要,最上层的人员主要能力就是管理能力。而技术、财务、供销仅是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也不能代表管理。 (2)法约尔在演说中对管理职能侧重于管理中的计划、组织、向通,而法约尔后来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在演说中的管理职能则没有强调指挥、协调、控制的作用。 (3)同意。管理是普遍的、重要的,但不同时期的管理的重点不同。 2.[答案] (3P73) 此案例说明了认识管理与环境互动关系的重要性。现代管理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受环境影响,同时也影响环境,它在环境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平衡。但是,森达服装厂厂长金东鑫集权式的领导方式,使得该厂既没有注意国家采取紧缩性政策这种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生产服装的影响,又没有注意市场变化这种微观经济环境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最终使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 3.[答案] (3P81) (l)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诸多方面,如提供就业机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此外,企业还要对股东、媒介、社区、政府、交易伙伴、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负有特定的责任。

(2)过去企业负担过多,是指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企不分,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导致企业应有的经济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使得企业没有活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饨,保证了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所应有的经济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4)赚钱是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首要目标,但并非惟一目标。 (5)按照社会责任的概念和涉及的内容,不能说赚钱就是企业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因此,案例中该 管理者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4.[答案] (5P100) (l)梅总经主的目标主要错在这几方面:①没有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调查,目标缺乏依据; ②有的目标太容易,注有激励作用,有的目标太高,又难于实现;③目标之间相互矛盾。 (2)实行目标管理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组织内部上下左右各自都应有具体目标。在目标体系中,目标应有主次轻重之分,要注意目标之间的协调,避免相互脱节。目标既可以由上级部门提出,又可由下级自行提出,但要上下协商。目标不直过多,尽量使目标具体化、定量化,便于检查和考核。 1 5.[答案] (3P107-110)

管理学基础案例答案

●案例1: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1.你认为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他的管理责任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他应当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因为郭宁职位上升到了最高层,所以工作性质由原来的专业性到现在的综合性;由原来的技术性工作到现在的见识、判断、战略、用人;由原来的单一性到现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生产、技术、人才、市场……),所以应该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角色,锻炼自己的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资源分配等能力。 2.你认为郭宁主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要的?你觉得他具有这些技能么?试加以分析。郭宁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市场分析、资源分配等能力是最重要的。他由于原来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所以不具有这些技能。 3.如果你是郭宁,你认为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哪些欠缺,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所以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战略你、决策、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和分析、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资源分配等能力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 案例2:工厂经理比尔德工作 试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分析比尔的工作。由于事物缠身,比尔每天的工作是监督、检查、控

案例3:管理理论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1、你同意哪个人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本案中的四个人物,海伦、汗克、齐、萨利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 萨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律性,因而更同意权变理论,即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工艺、时间、批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海伦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直接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实用,即根据不同顾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 [文:曹小平来源:网络] 案例一:管理者干什么? 蒋华是某新华书店邮购部经理。该邮购部每天要处理大量的邮购业务,在一般情况下,登记订单、按单备货、发送货物等都是由部门中的业务人员承担的。但在前一段时间里,接连发生了多起A要的书发给了B,B要的书却发给了A之类的事,引起了顾客极大的不满。今天又有一大批书要发送,蒋华不想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问:他应该亲自核对这批书,还是仍由业务员们来处理? 案例二:管理工作的特性。 A是某建筑公司安装部经理,B是安装部下属的管道安装队队长。上个月,A吩咐B带领一班人马去某工地安装一套管道系统。在工程验收时,发现这套管道存在着严重的渗透现象。公司经理认为A应该对此负责,哪怕管道安装时A正出差在外。同样,A会认为B必须对此负责,哪怕B已不拿扳头干活。 问:A和B为什么要对这一失误负责?他们究竟该负什么责任?

案例三:如何进行管理? 在一个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有二个厂的厂长分别论述了他们各自对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看法。 A厂长认为,企业首要的资产是员工,只有员工们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服务。因此,管理者有什么问题,都应该与员工们商量解决;平时要十分注重对员工需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员工提供学习、娱乐的机会和条件;每月的黑板报上应公布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的姓名,并祝他们生日快乐;如果哪位员工生儿育女了,厂里应派车接送,厂长应亲自送上贺礼。在A厂长厂里,员工们都普遍地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工厂日益兴旺发达。 B厂长则认为,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开展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严格的控制体系;注重上岗培训;实行计件工资制等。在B厂长厂里,员工们都非常注意遵守规章制度,努力工作以完成任务,工厂发展迅速。问:这两个厂长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管理学基础导学案例分析(含答案).

案例1、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问题:1、你认为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他的管理责任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他应当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2、你认为郭宁主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要的?你觉得他具有这些技能么?试加以分析。3、如果你是郭宁,你认为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哪些欠缺,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 答:因为郭宁职位上升到了最高层,所以工作性质由原来的专业性到现在的综合性;由原来的技术性工作到现在的见识、判断、战略、用人;由原来的单一性到现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生产、技术、人才、市场……),所以应该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角色,锻炼自己的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资源分配等能力。郭宁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市场分析、资源分配等能力是最重要的。他由于原来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所以不具有这些技能。 所以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战略你、决策、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和分析、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资源分配等能力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 案例2、管理理论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答:本案中的四个人物,海伦、汗克、齐、萨利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 萨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

2 求来合理安排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海伦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直接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实用,即根据不同顾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 而汗克则是从事基层生产管理工作的,因而更多的关心激励问题,由于管理对象是第一线的工人,因此许克更赞成X理论观点,即认为工人只为金钱而工作,管理方式上采取奖勤罚懒。2.要说服别人信服系统理论,主要应从系统的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等并结合企业情况来说明。例如:生产过程包括工序、工艺、质量、设备、人员、时间、库存、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同时与企业其他部分如营销、计划、财务、考勤、设计开发部都存在着相互关系,所以应以全局优化的系统观点来从事管理工作。 案例3文化到位找到感觉 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答:①市场变化②市场竞争,企业生存空间③职工心态变化④原有理念制度、文化的不足上述四个方面的变化要求银华公司创造新的理念价值观和作为方式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答:①机制转变(考核、管理、人才提拔、分配)促成新的行为方式②抓教育(树榜样、抓学习)新的理念提升③重视投入(人财物、组织职能、文化、硬件等)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答: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2)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把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

案例分析题3:管理学基础

24、科宁玻璃公司的经营决策 科宁是美国一家创建虽早的公司,主要经营玻璃制品。18日。年,科宁公司成功地制造了第一个灯泡。科宁公司—直是由其创始人科宁家族掌管,并一直以制造和加工玻璃为其业务重点。 然而,科宁的这种经营战略也给它带来了许多问题:它的骨干部门——灯泡生产在30年前曾占领1/3的美国灯泡市场,而今天却丧失了大部分市场;电视显像管的生产也因面临剧烈的竞争而陷入困境。这两条主要产品线都无法再为公司获取利润。面对这种情况,公司既希望开辟新的市场,但又不愿意放弃其传统的玻璃生产和加工:。从而,公司最高层领导制定了一个新的发展计划。计划包括三个上要方面:第一,决定缩小类似灯泡和电视显像管这样低效的部门;第二,决定减少囚市场周期性急剧变化而浮动的产品生产;第三.开辟既有挑战性又具巨大潜在市场的产品。 第三方面又包括三个新的领域:一是开辟光波导器生产——用于电话和电缆电视方面的光波导器和网络系统以及高级而复杂的医疗设备等,希望这方面的年销售量能达到40亿美元。二是开辟生物工艺技术,这种技术在食品行业方面大有前途。三是利用原来的优势,继续制造医疗用玻璃杯和试管等,并开拓电子医疗诊断设备,希望在这方面能达到全国同行业中第一或第二的地位。 科宁公司还有它次—级的目标。例如,目前这个公司正在搞一条较复杂的玻璃用具生产线,并想向不发达国家扩展业务。很明显,科宁在进行着一个雄心勃勃的发展汁划。公司希望通过提高技术,提高效率,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但是,在进行新的冒险计划中,科宁也碰到了许多问题。例如,如果科宁真要从光波导器和生物控制等方面获得成功的话,就必须扩大其经营领域。另一方面,科宁给人的印象是要保持其原来的基础,而不是在于获得利润。 问题:1.什么足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请指出科宁公司的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主要内容。 2.依据计划涉及的时间长短不同,请划分科宁公司的十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答案要点:(此答案仅供参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战略决策指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 战术决策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 科宁公司的战略决策: 既开辟新市场,又保持传统的玻璃生产和加工业。 科宁公司的战术决策:

管理学原理案例及分析

网商残梦....QQ535901625........... 1 一、管理学原理案例及分析 案例: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郭宁最近被一家生产机电产品的公司聘为总裁。在他准备去接任的前一天晚上,他浮想联翩,回忆起他在该公司工作的20多年的情况。 他在大学时学的是工业管理,大学毕业获得学位后就到该公司工作,最初担任液压装配单位的助理监督。当时他感到真不知道如何工作,因为他对液压装配所知甚少。在管理工作上也没有实际经验。他感到几乎都手忙脚乱。可是他非常认真好学。一方面,他仔细阅读该单位所订的工作手册,并努力学习有关的技术书刊;另一方面,监督长也主动对他指点,使他渐渐摆脱了困境,胜任了工作。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他已有能力独担液压装配的监督长工作。可是,当时公司没有提升他为监督长,而是直接提升他为装配部经理,负责包括液压装配在内的四个装配单位的领导工作。 在他当助理监督时,他主要关心的是每日的作业管理,技术性很强。而当他担任装配部经理时,他发现自己不能只关心当天的装配工作情况。他还得做出此后数周乃至数月的规划,还有完成许多报告和参加许多会议。他没有多少时间去从事他过去喜欢的技术职责。当上装配部经理不久,他就发现原有的装配工作手册已经基本过时,因为公司已安装了许多新的设备,吸收了一些新的技术,这令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去修订工作手册,使之切合实际。在修订手册过程中,他发现要让装配工作与整个公司的生产作业协调起来是需要很多讲究的。他主动到几个工厂去访问,学到了许多新的工作方法,他把这些吸收来也写到修订的工作手册中去。由于该公司的生产工艺频繁发生变化,工作手册也不得不经常修订,郭宁对此都完成得很出色。他工作了几年后,不但自己学会了这些工作,而且还学会如何把这些工作交给助手去做,教他们如何做好,这样,他可以滕出更多时间用于规划工作和帮助他的下属工作得更好,以及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参加会议、批阅报告和完成自己向上级的工作汇报。 当他担任装配部经理6年之后,正好该公司负责规划工作的副总裁辞职应聘于其他公司,郭宁便主动申请担任此职务。在同另外5名竞争者较量之后,他被正式提升为此职务。他自信拥有担任此新职位的能力,但由于此高级职务工作的复杂性,使他在刚担任时碰到不少麻烦。例如,他感到很难预测1年之后的产品需求情况。可是一个新工厂的开工,乃

管理学案例分析52602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 案例1: A厂长认为,企业首要的资产是员工,只有员工们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服务。因此,管理者有什么问题,都应该与员工们商量解决;平时要十分注重对员工需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员工提供学习、娱乐的机会和条件;每月的黑板报上应公布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的姓名,并祝他们生日快乐;如果哪位员工生儿育女了,厂里应派车接送,厂长应亲自送上贺礼。在A厂长厂里,员工们都普遍地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工厂日益兴旺发达。 B厂长则认为,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开展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严格的控制体系;注重上岗培训;实行计件工资制等。在B厂长厂里,员工们都非常注意遵守规章制度,努力工作以完成任务,工厂发展迅速。 分析:采取哪种方案要看具体是针对什么群体,如果是对管理层,当然是选择第一种方案,因为它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促进创新;如果针对的是普通员工的管理,就用第二种管理,因为最底层的员工不需要很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只实施固定的行为,只有对他们实行严格管理才能规范员工的劳动行为,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案例2: 1978年,意大利奥利维蒂公司入不敷出,债台高筑,濒临破产的边缘。新任董事长贝内德蒂大胆改革,使之很快复苏并恢复生机。 贝内德蒂慎重地对原公司高层领导在管理、决策方面的作为进行剖析,找出症结所在,同时大胆撤换不称职的高层领导。他依靠企业固有的技术基础和一批懂技术的人才,从中选拔出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才委以重任,对他们严格要求,明确职责、目的和任务。由于这些人年轻,敢于负责,既懂生产又会技术,又明确自己的方向、任务并为之奋斗,形成企业的一支中坚力量。 阅读上述资料,请回答: (1)你认为这种变革是主动性变革还是被动性变革? (2)试用授权与分权的原则分析企业董事长与公司高层领导之间的关系。(责权对等) (3)试用激励的原理分析该公司进行人事变动的必要性。 分析:1.)被动性变革。 2.)公司的高层领导的权力来自于董事长的授权活动。但对于授权人应始终保留对委任权力的控制,如被授权人不能完成自己的职责,权力在必要时可收回。 3.)(1)运用奖励与惩罚这两个有力的激励因素,促使管理人员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2)对有能力的人委以重任,通过职务的升迁,对努力工作的赏识,起一种有效的激励作用。 案例3: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曾研制一种新可乐(其中用玉米糖剂代替了蔗糖),为决定是否推出该新产品,公司在13个城市举行了由19.1万人参加的未标明品牌的新可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对比尝试,结果为:新可乐第一,百事可乐第二,可口可乐第三。但在随后的正式销售中,销售量的排名为:可口可乐第一,百事可乐第二,而新可乐第三。 请回答:(1)是否正式以新可乐代替老可乐这一决策按重要性划分应属哪一类决策? (2)这一决策从实践来看是错误的,那么可口可乐公司应如何处理这一情况?(营销策略错误,未做足广告)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2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2 第七、八章组织管理 主要内容: 1、组织的含义 组织的含义可以分为直观的含义和管理学的含义。 管理学的含义: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理解。静态方面:是指组织结构,即组织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动态方面:是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正是从组织的动态方面理解,组织被作为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2、组织的类型 组织可以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3、组织工作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3)分工协作原则和精干高效原则; (4)管理幅度原则; (5)统一指挥的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4、组织结构的形式 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主要有: 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立体制。 5、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6、集权与分权 衡量一个组织集权或分权的标志 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7、授权

案例分析1 陷于困境的经理 王先生作为一名有能力的工程师,开创了一个小型生产企业。他的朋友帮他得到了一些印刷电路板的订货。 这个公司位于一个平房厂房之中,员工大约有50个左右。公司是一人管理制,王先生几乎处理他公司的所有业务,包括从计划、采购、市场、人事到生产监督的每一项工作。 由于已经完全投入企业,王先生自然想全盘掌握他的公司。 王先生制定所有的决策,向他汇报工作的人们执行每天的日常工作。王先生要处理以下问题:企业计划;建立和保持与现有和潜在顾客的联系;安排财务筹资并处理日常的财务问题;招募新员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监管库存、货物接受和发运;在秘书的帮助下管理日常的办公事务。 他在工厂投入相当多的时间,指导工人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一旦看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他就会叫附近的任何职工来改变它。 最近在进行体检时,他的医生告诉他:“王先生,如果你一再消瘦下去的话,你的心脏病将可能很快发作。” 王先生现在正在考虑他的健康和公司的生存。 思考题: 1、请对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形式作简单分析。 2、王先生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能得到解决? 分析思路: 1、该组织结构是最简单的直线型组织结构,权力集中,指挥统一,但管理者的工作内容较多,压力大。可结合直线型组织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 2、王先生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可建议设置职能部门,但要处理好职能部门的职权范围。

管理学基础案例分析

案例1:升任公司总裁后的思考 问题: 1、你认为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他的管理责任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他应当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 2、你认为郭宁主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哪些管理技能是最重要的?你觉得他具有这些技能么?试加以分析。 3、如果你是郭宁,你认为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哪些欠缺,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案例分析要点: 因为郭宁职位上升到了最高层,所以工作性质由原来的专业性到现在的综合性;由原来的技术性工作到现在的见识、判断、战略、用人;由原来的单一性到现在的广泛性、复杂性(生产、技术、人才、市场??),所以应该学习新知识、适应新角色,锻炼自己的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资源分配等能力。 郭宁要成功地胜任公司总裁的工作,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财务、市场分析、资源分配等能力是最重要的。他由于原来主要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所以不具有这些技能。 所以郭宁当上公司总裁后自己应该补上战略你、决策、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和分析、见识、判断、综合、谋划、用人、组织、资源分配等能力才能使公司取得更好地绩效。 案例2:工厂经理比尔德工作 问题: 1、试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分析比尔的工作。 2、试运用管理者角色理论来描述比尔的工作,并完成表1—2的各项内容。案例分析要点: 由于事物缠身,比尔每天的工作是监督、检查、控制和沟通(可用材料说明),从本案看比尔在计划、激励、组织等方面做的还比较欠缺。运用管理者角色理论来描述比尔的工作,并完成表1-2的各项内容。 案例1:管理理论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吗 问题:

1你同意哪个人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2如果你是海伦,你如何使汉克信服权变理论? 3你认为汉克关于激励问题的看法怎样?他的观点属于哪一种管理理论的 观点?案例分析要点 1.本案中的四个人物,海伦、汗克、齐、萨利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 萨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律性,因而更同意权变理论,即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工艺、时间、批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海伦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直接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实用,即根据不同顾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而汗克则是从事基层生产管理工作的,因而更多的关心激励问题,由于管理对象是第一线的工人,因此许克更赞成X理论观点,即认为工人只为金钱而工作,管理方式上采取奖勤罚懒。 2.要说服别人信服系统理论,主要应从系统的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等并结合企业情况来说明。 例如:生产过程包括工序、工艺、质量、设备、人员、时间、库存、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同时与企业其他部分如营销、计划、财务、考勤、设计开发部都存在着相互关系,所以应以全局优化的系统观点来从事管理工作。 案例 2:文化到位找到感觉 问题: 1银华公司是怎样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的? 2银华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做了哪些工作? 3怎样认识企业文化的本质和作用? 案例分析要点:

管理学原理 案例分析

案例一:西湖公司的控制系统 西湖公司就是由李先生靠3000元创建起来的一家化妆品公司。开始只就是经营指甲油,后来逐步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化妆品公司,资产已达6000万元。李先生于1994年发现自己患上癌症后,对公司的发展采取了两个重要措施:(1)制定公司要向科学医疗卫生方面发展的目标; (2)高薪聘请雷先生接替自己的职位,担任董事长。 雷先生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李先生为公司制定的进入医疗卫生行业的计划:在特殊医疗卫生业方面开辟一个新行业,同时开设一个凭处方配药的药店,并开辟上述两个新部门所需产品的货源、运输渠道。与此同时,她在全公司内建立了一条严格的控制措施:要求各部门制定出每月的预算报告,要求每个部门在每月初都要对本部门的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每月定期举行一次由各部门经理与顾客代表参加的管理会议,要求各部门经理在会上提出自己本部门在当月的主要工作目标与经济往来数目。同时她特别注意资产回收率、销售边际及生产成本等经济动向,她也注意人事、财务收入与降低成本费用方面的工作。 由于实行了上述措施,改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到20世纪年代末期,年销售量提高24%,到2 000年达到20亿元。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该公司逐渐出现了问题:2002年出现了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收入下降、产品滞销、价格下跌。主要原因有:(1)化妆品市场的销售量已达到饱与状态;(2)该公司制造的高级香水一直未打开市场,销售情况没有预测的那样乐观;(3)国外公司挤占了本国市场;(4)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不少问题,推销员的冒进得罪经销商,公司形象没有很好地树立等等。 雷先生也意识到公司存在的问题,准备采取有力措施以改变公司目前的处境。她计划要对国际市场方面进行总结与调整,公司开始研制新产品。她相信用了大量资金研制的医疗卫生工业品不久可以进入市场。 问题: 1、雷先生在西湖公司里采取了哪些控制方法? 2、假设西湖公司原来没有严格的控制系统,雷先生在短期内推行这么多控制措施,其她管理人员会有什么反应? 3、就西湖公司的目前状况而言,怎样健全控制系统? 答案提示: (1)雷先生在西湖公司里采取了哪些控制方法? 雷先生采取了预算控制方法与成本控制方法。 (2)假设西湖公司原来没有严格的控制系统,雷先生在短期内推行这么多控制措施,其她管理人员会有什么反应? 措施实施初期,有些管理人员会有不同意见;随着措施的成功,大家会拥护新措施,并不断创新。 (3)就西湖公司的目前状况而言,怎样健全控制系统? 首先,制定合理的控制标准,包括质量、成本、预算、销售等方面。

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案例分析题11 某宾馆经理接到处分职工王大成的报告,他觉得问题不太清楚,就作了一番调查 事实是王大成的母亲患病住院,他母亲想喝鸡汤 由于王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陪母亲,连去市场买鸡的时间都没有 在这种情景下,他在餐厅里偷了一只鸡,犯了错误 经理了解了情况以后,批准了餐厅对王作记大过一次、扣发当月奖金 然后带着慰问品去医院看望王的母亲,并对他母亲说:;王大成在工作中表现很好,在家里对你也很孝顺,他是你的好儿子 ;患病的母亲含笑听着 次日,经理找王大成谈话,先肯定他工作好,接着又指出偷公家东西是十分错误的,并征求其对处分的想法 王大成对这种赏罚分明、合情合理的处理十分感动,并表示自己错了,愿意接受这种处分 这时,经理离开座位说:;你母亲生病半个多月,我们都不知道,没有给予关心,我们很对不起你 ;说后,经理毕恭毕敬地向王大成鞠了一个躬 问题: (1)从管理与道德的关系,分析王大成的行为

王大成的行为,违犯了社会公认的道德行为,也是违犯爱护企业财产的规定,这是容易认识的事实 因而王自己也认识错误,接受处分 但从这件事,不仅要认识道德,还应分析管理问题:a.餐厅的管理是否有疏漏,为什么会出现生产材料被偷走的事情?b.餐厅管理者对王家庭困难情况是否了解得不多,关心得不够?c.餐厅对员工的教育力度应该加大 概括一句话,应该从行为科学来认识管理的问题 (2)评价经理处理这件事的做法 本案例中经理的做法略嫌过分,本来是员工犯错误,反而像是领导有错 一般情况下,此举不妥 案例分析题12 齐鲁石化公司是一个现代石油化工生产的企业,由于这种行业具有特殊性和危险性,公司一开始就实行从严从实管理,制定岗位操作要求,实行公司、厂两级的检查和奖惩制度 1990年7月,公司所属烯烃厂裂解一班工人提出;自我管理,让领导放心;的口号,并提出;免检;申请 公司抓住这一契机,在全公司推广创;免检;活动,并细化为一套可操作的行为准则,这就是(1)工作职责标准化;(2)专业管理制度化;(3)现场管理定量化;(4)岗位培训星级化;(5)工作安排定期化;(6)工作过程程序化;(7)经济责任和管理责任契约化;(8)考核奖惩定量化;(9)台帐资料规格化;(10)管理手段现代化

管理学基础案例-2-环境分析

案例1 公司内部环境 某建筑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建筑龙头企业。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许多管理人员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如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当地政府、银行的良好关系,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客户和良好的信誉,良好的员工素质等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景气鼓舞下,公司确立了打破地区界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建筑企业的远景和使命。当企业树立这样的远景和使命并为之努力时,发现曾经作为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不在。例如,就在前不久,日本一家建筑企业在与公司谈判时,让公司在两天内给出一个项目的报价。由于公司没有既懂建筑专业又精通日语的人员,没有能够及时报价,很遗憾地没有抓住公司项目。 【问题】 请分析该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案例分析】 1.天、地、人是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概括描述。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司过去的成功来自天时、地利、人和,构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当公司重新确立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建筑企业”时,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政府、银行关系方面、在地理方面、在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所谓的天、地、人已经不再成为优势。 2.因此公司要真正认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公司的使命和愿景,并围绕天、地、人等制定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应围绕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整和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方面. 案例2 10分钟提高效率 美国某钢铁公司总裁舒瓦普向一位效率专家利请教:“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的方法?”。利声称可以给舒瓦普一样东西,在10分钟内能把他公司业绩提高50%。接着,利递给舒瓦普一张白纸,说:“请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舒瓦普用了约5分钟时间写完。利接着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公司的重要性次序。” 舒瓦普又花了约5分钟做完。利说:“好了,现在这张纸就是我要给你的。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最重要的。不看其它的,只做第一项,直到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办法对待第2项、第3项……直到下班为止。即使只做完一件事,那也不要紧,因为你总在做最重要的事。你可以试着每天这样做,直到你相信这个方法有价值时,请将你认为的价值给我寄支票。” 一个月后,舒瓦普给利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并在他的员工中普及这种方法。5年后,当年这个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公司成为世界最大钢铁公司之一。 【教学功能】 无论组织或个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并集中全部精力去实现之。本案例涉及计划的重要性、内容、制定计划的原则等知识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