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2第一九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2第一九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2第一九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案2第一九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

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

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2、筷子1、小勺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1、开瓶器1、注射器1。

教学过程

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

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

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

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20~2021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共14课时)

根据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制定 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共14课时 学校: 姓名: 日期:

2020—2021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全部教案 1.认识常见的材料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科学探究: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低年段要求。 2.1 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 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2 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3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 【教材分析】 本课为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它们是什么做的》单元的起始课,该单元共有三课,分别是《认识常见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可见该单元的研究都是围绕“材料”展开的,因而第一课时对于常见材料的认识既是基础部分,也是重要部分。 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两个活动:活动一,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让学生不仅意识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不同材料做成的,还让学生调用前概念,从物品出发初步认识常见材料;活动二,进一步在材料和名称之间建立关联,即进一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8种材料,在识别中进一步熟悉材料的特点,强化对材料本身的认识。第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教案

§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并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体会分布的意义与作用,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体会各自的特点。 2.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教学难点】 1.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2.体会分布的意义与作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 按照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打算以学习任务驱动,以问题探究与动手操作为方式,以问题解决为主线,通过各种展示方式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交流讨论和实验探究,学会画图和表并理解分布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学习统计知识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随机抽样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2.抽样的目的是什么? (二)、创设情境引入 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民乐县县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

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你认为,为了了较为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让学生展开讨论) 下面我们学习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则是从各个小组数据在样本容量中所占比例大小的角度,来表示数据分布的规律。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整个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情况。(三)、探究新知 【概念形成】 1、频数将样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组,每组内含有这个样本的个体的数目。 2、频率样本中某个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叫做该数据的频率。 3、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 【知识探究一】样本频率分布表 思考1:上述100个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什么?由此说明样本数据的变化范围是什么? 最大值4.3,最小值4.1,极差应该是4.3-0.2=4.1.说明了样本数据的变化范围是4.1t 第一步:求极差。即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思考2:数据分成多少组合适呢?如果将上述100个数据按组距为0.5进行分组,那么这些数据共分为多少组? (4.3-0.2)÷0.5=8.2.将8.2取整,故可取组距=0.5,组数=9 第二步:决定组距与组数。组距:指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距离。 思考3:各组数据的取值范围可以如何设定? 以组距为0.5将数据分组时,可以分成以下9组:[0,0.5),[0.5,1),…,[4,4.5]. 各组均为左闭右开区间,最后一组是闭区间 第三步:数据分组。 思考4:如何统计上述100个数据在各组中的频数?如何计算样本数据在各组中的频率?你能将这些数据用表格反映出来吗? 计算各小组的频率,作出频率分布表. 第四步:列频率分布表。 【知识探究二】频率分布直方图 画图时,应以横轴表示月均用水量,纵轴表示频率与组距的比值。再以每个组距为底,以各频率除以组距的商为高,分别画出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套教案

人教版A版高一数学必修2 全套教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相互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评价。 2.所举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你能通过观察。根据某种标准对这些空间物体进行分类吗?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思考、交流、讨论,对物体进行分类,分辩棱柱、圆柱、棱锥。 2.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件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教案.doc

音乐基本知识 李晓惠 教学内容:音乐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鉴赏音乐作品夯实基础。 2、培养学生识谱的能力,让学生在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中获得知识。 3、通过识谱教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品质,通过不断练习,熟悉简谱。 教学重难点:对音高、音值和休止的理解与实践。 教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音和音符:一切发音物体如声带、琴弦、簧片等经过物理振动、共鸣以后产生的结果都称为"音",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1、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 2 3 4 5 6 7 读法为: do re mi fa so la si (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2、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 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6.数星星》教学设计

《6.数星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2.知道星星也和太阳、月亮一样是天空中的星体。 3.能够对“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作出猜想,并与同伴一起探索其中的秘密。 4.愿意观察星星,对星空感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教学难点】 探索白天看到星星的秘密。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学生材料:手电筒(两种规格)。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星空,激发兴趣 1.每当夕阳西去,夜幕降临,天空便会上演一副神秘的画面(出示视频),关于星空,你已经知道些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星空图)仔细观察这些星星,它们有什么不同? 4.小结:天空的星星有大小不同,明暗程度不同。 5.(出示不同亮度的星星图片)你能给它们排排序吗? 6.小结:在天文学上,我们把肉眼能够看到的星星设定为6等,最亮是一等星,最不亮的是6等星。(出示视频:为什么星星的亮度不一样) [设计意图:提出观测任务,激发观察兴趣,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的区别。]

二、探索白天看不到星星的秘密 1.一般我们是在什么时候观察星星?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呢?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可能的原因。 3.我们的猜想正确吗?如果要验证,我们可以怎样来做实验? 4.师生合作设计实验验证。(详见实验单)。 [设计意图:对生活中的现象作出自己的猜想,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任务。] 三、联系实际,教会学生观测星空的方法 1.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只有夜晚才能看到星星,但夜晚一定就能看到星星吗? 2.(出示图片)比较两幅图中的场景有什么不一样?再解释一下这两幅图中的星星为什么一个少一个多? 3.那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地点去观测星空?地点有了,需不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了?晴天还是阴天?所有晴朗的夜晚都能很好地观测星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3教学案:第二章 2.1 2.1.1 简单随机抽样 含解析

2.1.1 简单随机抽样 预习课本P49~51,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抽签法?在抽取样本时用抽签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3)什么是随机数表法?在抽取样本时用随机数表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4)用随机数表法抽取样本的步骤有什么? [新知初探] 1.统计的相关概念 (1)总体:统计中所考察对象的某一数值指标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叫做个体. (3)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个体组成的集合叫做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的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随机抽样:满足每一个个体都可能被抽到且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抽样. 2.简单随机抽样 (1)定义:从元素个数为N 的总体中不放回地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如果每一次抽取时总体中的各个个体有相同的可能性被抽到,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常用方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 (3)抽签法的优缺点: ①优点:简单易行. ②缺点:当总体的容量非常大时,费时、费力又不方便;如果标号的纸片或小球搅拌得不均匀,可能导致抽样的不公平. (4)随机数表法????? 随机数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 [小试身手] 1.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某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 ) A .与第几次抽样有关,第一次抽到的可能性最大

B.与第几次抽样有关,第一次抽到的可能性最小 C.与第几次抽样无关,每一次抽到的可能性相等 D.与第几次抽样无关,与样本容量也无关 解析:选C由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知C正确. 2.为了了解全校240名高一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40名学生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是240名学生B.个体是每一个学生 C.样本是40名学生D.样本容量是40 解析:选D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240名学生的身高,个体是每个学生的身高,样本是被抽取的40名学生的身高,样本容量是40.因此选D. 3.下列抽样试验中,适合用抽签法的有() A.从某厂生产的3 000件产品中抽取600件进行质量检验 B.从某厂生产的两箱(每箱15件)产品中抽取6件进行质量检验 C.从甲、乙两厂生产的两箱(每箱15件)产品中抽取6件进行质量检验 D.从某厂生产的3 000件产品中抽取10件进行质量检验 解析:选B A、D中总体的个数较大,不适于用抽签法;C中甲,乙两厂生产的两箱产品性质可能差别较大,因此未达到搅拌均匀的条件,也不适于用抽签法;B中个体数和样本容量均较小,且同厂生产的两箱产品,性质差别不大,可以看做是搅拌均匀了,故选B. 4.用抽签法进行抽样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制签;②抽签;③将签摇匀;④编号;⑤将抽取的号码对应的个体取出,组成样本.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答案:④①③②⑤ 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典例] A.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抽取5个点作为样本 B.可口可乐公司从仓库中的1 000瓶可乐中一次性抽取20瓶进行质量检查 C.某连队从200名战士中,挑选出50名最优秀的战士去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D.从10个手机中不放回地随机抽取2个进行质量检验(假设10个手机已编好号,对编号随机抽取) [解析]A中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无数个点,这与要求总体中的个体数有限不相符,故错误;B中一次性抽取不符合简单随机抽样逐个抽取的特点,故错误;C中50名战士是最优秀的,不符合简单随机抽样的等可能性,故错误. [答案]D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直线与直线的方程》教案8

第八课时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2、能力和方法: 会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两平行线距离 3、情感和价值:认识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方法:学导式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导入新课 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学习了两直线的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两直线的夹角公式,两直线的交点问题,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逐步熟悉了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这一节,我们将研究怎样由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用POWERPOINT 打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进行移动,使学生回顾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且在直线上取两点,让学生指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复习前面所学。要求学生思考一直线上的计算?能否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进行推导? 两条直线方程如下: ?? ?=++=++0 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二)、研探新课 1.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点),(00y x P 到直线0:=++C By Ax l 的距离为:2 2 00B A C By Ax d +++= (1)提出问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 的坐标为),(00y x ,直线=0或B =0时,以上公式0:=++C By Ax l ,怎样用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呢? 学生可自由讨论。 (2)数行结合,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音乐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音乐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意识,促进个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3、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启迪智慧,培养共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二部分大纲内容 音乐基础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识谱等。 (一)唱歌

1、学习中外优秀歌曲。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独立地、有感情地歌唱,并积累和背唱一定数量的歌曲。 2、学习轮唱和二声部合唱。提高与他人共同歌唱的能力,做到声音和谐、均衡,能够理解指挥的意图。 3、在小学基础上,进行唱歌基本技能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了解保护嗓音的常识,防止喊叫和用嗓过度。 (二)欣赏 1、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重视学习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进一步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和常见的音乐体裁。 (三)器乐 1、根据不同条件,可选学简易的乐器。所选乐器,应注意音准和音色。鼓励师生自制简易乐器。 2、在小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所选乐器的演奏方法。 3、提高演奏表现力,能演奏并积累一定数量的简单乐曲。 (四)识谱 1、在小学初中基础上,继续学习简谱或五线谱知识。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听辨节奏、旋律和视唱乐谱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歌唱指挥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三篇 【导语】从唐朝到近代以前,“科学”作为“科举之学”的略语,“科学”一词虽在汉语典籍中偶有出现,但大多指“科举之学”。最早使用“科学”一词之人似可溯及到唐末的罗衮。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2、了解自己遇到的天气情况:雨天、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等等。 3、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4、认识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 关心天气 呼呼呼,起风了, 哗哗哗,下雨了, 雨停了,云散了,

太阳出来了! 走到户外, 去看天上的云彩; 挽起裤腿, 去溅路边的水花。 2、引导学生读一读。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讲了下雨之后,孩子们去户外活动的情况。一般说来,孩子们是最关心天气的了,因为天气好了孩子们才能出去玩。那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天气怎么样。 4、板书课题:1、今天天气怎么样 齐读课题。 二、设计天气符号 1、同学们,今天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下天气怎么样呢? 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 啊,看样子大家都关注了今天的天气。除了用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我们还可以最直观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预设:, A、天气晴朗,引导学生:大家看看今天的天气是(晴天),你觉得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适合呢?从而让学生明白天气晴朗的时候,天空中有一个大大的太阳,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一个大大的太阳呢?B、天气不好,天空中云层很厚,引导学生想想用什么来表示云呢?

高中数学 第二章《简单随机抽样》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3

2.1.1简单随机抽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 (2)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统计问题的提出,体会数学知 识与现实世界及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数学的重要性。 4、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及随机数法的步骤,并 能灵活应用相关知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教学设想: 假设你作为一名食品卫生工作人员,要对某食品店内的一批小包装饼干进行卫生达标检验,你准备怎样做? 显然,你只能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饼干作为检验的样本。(为什么?)那么,应当怎样获取样本呢? 【探究新知】 一、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这样抽取的样本,叫做简单随机样本。 【说明】简单随机抽样必须具备下列特点: (1)简单随机抽样要求被抽取的样本的总体个数N是有限的。 (2)简单随机样本数n小于等于样本总体的个数N。 (3)简单随机样本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的。 (4)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不放回的抽样。 (5)简单随机抽样的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均为n/N。 思考? 下列抽样的方式是否属于简单随机抽样?为什么? (1)从无限多个个体中抽取50个个体作为样本。 (2)箱子里共有100个零件,从中选出10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在抽样操作中,从中任意取出一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后,再把它放回箱子。 二、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1、抽签法的定义。 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说明】抽签法的一般步骤: (1)将总体的个体编号。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全部教案(最全最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由六根火柴最多可搭成几个三角形?(空间:4个) 2在我们周围中有不少有特色的建筑物,你能举出一些例子 吗?这些建筑的几何结构特征如何?

3、展示具有柱、锥、台、球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 问题:请根据某种标准对以上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二)、研探新知 空间几何体:多面体(面、棱、顶点):棱柱、棱锥、棱台; 旋转体(轴):圆柱、圆锥、圆台、球。 1、棱柱的结构特征: (1)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体以及投影出棱柱的图片, 思考: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 (2)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棱柱的概念): ①有两个面互相平行;②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③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3)棱柱的表示法及分类:

音乐教学设计83854

如何进行音乐教学设计 音乐课程教学设计是根据音乐学科特点,从系统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材、媒体、评价等各方面因素,分析艺术教学问题和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加以实施并进行评价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计划和操作程序。它是老师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天天都要操作的具体问题。虽然我们天天在操作,但是课程改革十年以来我们会发现,老师们在这个领域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过去老师们都是在备课、写教案,今天我们提到一个词,叫做“教学设计”,那么教学设计和原来的备课、写教案,到底差异在哪里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拟就如何做好音乐教学设计浅谈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音乐教学设计应该是音乐教学实施前的一个有计划的教学准备和安排活动。由于音乐教学设计是一种课前的预设,所以它是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的基础,或者称为前提,有了这个环节我们才能进入课堂去上课。 “备课”是大纲时代的词,它是教师上课前对教学过程的准备,主要有两个着眼点:教什么和怎么教。备课备的是教材、教法,但是它忽略了一个问题。教学设计的提法可以说是对教学实施前的一个整体性的思考,它不仅仅关注教材、教法,所有与教学、操作、实施有关的一切因素都要在教学设计中得到解决和处理,特别是学生的音乐行为方式、学习心理都应该在教学设计中给予充分得考虑和体现,也就是要备学生。过去从教师方面考虑的多,现在要从学生角度多考虑;过去是教师想让学生达到的目的,现在要考虑学生有可能达到的目标。大纲时代的目的性特别强,就是知识点。而现在的教学目标中,行为主体变了,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优质音乐课的教学设计标准 在教学设计维度上要突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指标。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2018苏教版二上科学教案 (第二单元 天空中的星体)

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4.晒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知道太阳能够送给我们光和热,这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两样礼物。 3. 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太阳是从东向运动的。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光和热,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观察并描述一天太阳中位置的变化。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塑料瓶、黑色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首儿歌: 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 夜晚皎洁一盏灯,时而弯来时而圆。 青石板上钉银钉,数来数去数不清。 2、学生自由的读一读,想一想这首小诗里面说的是哪几样东西?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这首小诗写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个东西——太阳、月亮和星星。它们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4、这首小诗的第一句话“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说的就是太阳。今天这一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第四课《晒太阳》。(板书课题) 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有关太阳的知识。 2、大家知道吗?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谁来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利用太阳? 学生思考并自由讨论。 3、教师指导: (1)出示课本第12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这四幅插图分别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仔细观察几幅图片,了解这四幅图画的内容。 图一:小女孩在太阳下晾晒衣服。图二:农民伯伯在空地上晾晒粮食。 图三:一个工人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图四:一个老爷爷和孙女在晒太阳。 (3)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高一数学必修2第二章教案(完整版)教学文案

(必修二) 高 中 数 学 第 二 章 教 案

2.1.1 平面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平面的概念及表示; 2.平面的基本性质,注意他们的条件、结论、作用、图形语言及符号语言. 难点:平面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 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1.长方体由哪些基本元素构成? 答:点、线、面. 2.观察长方体的面,说说它的特点?答:是平的. 指出:长方体的面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生活中常见的如黑板、平整的操场、桌面、平静的湖面等等,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 (二)探究新知 1.平面含义 指出:以上实物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印象,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平面是没有厚薄的,可以无限延伸,这是平面最基本的属性常见的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是平面的局部形象;一个平面把空间分成两部分,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 2.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①平面的画法:和学生一起,老师边说边画,学生跟着画. 在立体几何中,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当平面水平放置时,通常把平行四45,且横边长画成邻边长的两倍;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当一个平边形的锐角画成0 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的部分画成虚线或不画. ②平面的表示方法 平面通常用希腊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平面ABCD等. 3.点与平面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 指出: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点A 在平面α内,记作:A α∈ 点B 在平面α外,记作:B α? 想一想:点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4.平面的基本性质 思考:如果直线与平面有一个公共点P ,直线是否在平面内?如果直线与平面有两个公共点呢? 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观察理解:把一把直尺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在桌边,可以看到,直尺的整个边缘就落在了桌面上. 得出结论: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2前几行相关内容,并加以解析) 符号表示为 A l B l l A B ααα∈??∈? ???∈??∈?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师:生活中,我们看到三脚架可以牢固地支撑照相机或测量用的平板仪等等…… 引导学生归纳出公理2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补充3个推论: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与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教师用正(长)方形模型,让学生理解两个平面的交线的含义. 引导学生阅读P42的思考题,从而归纳出公理3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二章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教学设计

《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1.1 教学主要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二小节,《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需要2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通过探究栏目提出“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问题”,引出对总体分布的估计问题,以及估计总体分布的途径,而且这个问题贯穿本节始终,通过对该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列频率分布表和和分布直方图,最后又围绕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让学生尝试运用分布图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与方法。 依据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1.2 教学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和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进而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教学难点: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2 目标分析 依据新课标中的内容与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指定教学目标如下: 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用。 (2)在表示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能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为合理决策提供依据,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2.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3 学情分析 3.1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统计的初步概念,对样本估计总体有一定的认识。进入高中后,前面已学习过抽样的相关知识,对用图、表来反映样本的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用列表、绘图等基本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有一定基础。 3.2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1)学生虽然在初中对这部分内容有所学习,但因遗忘等原因,对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会有一定困难,再加上频率分布直方图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对数据分析缺乏目的性,会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困惑。如:已经学习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为什么还要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为什么纵坐标要选用频数/组距等。 (2)因缺乏统计思维的训练,学生对统计思想、方法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等。如:为什么能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对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数据分析,再用来决策于实际问题,对学生会有一定难度等。 4 教法学法分析 4.1.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探索讨论法 引导发现法、探索讨论法:为了把发现创造的机会还给学生,把成功的体验让给学生,为了立足于学生思维发展,着力于知识建构,就必须让学生有观察、动手、表达、交流、表现的机会;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享到探索知识的方法和乐趣,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2.2.学法指导: 问题探究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同步教案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学科数学 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 第()次课 共()次课 课时:2课时教学课题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同步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性质定理,理解并掌握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性质 定理 能力目标: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问题,平面与平面平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利用判定定理解决有关线面、面面平行问题. 难点: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之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知识梳理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例题精讲 【题型一、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理解】 【例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这条直线就平行于平面内的任何直线; (2)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 (3)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 (4)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平行的平面有无穷多个.

【方法技巧】理解线面平行的定义和判定定理→逐个判断是否正确 【题型二、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的应用】 【例2】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AB的中点.证明:BC1∥平面A1CD. 【方法技巧】: 1.应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的步骤 上面的第一步“找”是证题的关键,其常用方法有:利用三角形、梯形中位线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2.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应用的误区 (1)条件罗列不全,最易忘记的条件是a?α与b?α. (2)不能利用题目条件顺利地找到两平行直线. 3.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1)定义:证明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不易操作). (2)排除法:证明直线与平面不相交,直线也不在平面内. (3)判定定理法. 变式1:如图,直三棱柱ABC-A′B′C′,点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证明:MN∥平面A′A′CC′. ●误区警示 易错点:忽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使用的前提条件 例:如果两条平行直线a,b中的a∥α,那么b∥α.这个命题正确吗?为什么?

音乐基础知识授课教案

音乐基础知识教案(初级) 教材分析: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应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提高孩子美的感受,最终实现为审美而教、为情操而育的目标。而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音基知识”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还是停留在它是器乐学习的辅助性和捎带性的课程,常规的学习方法是:由教习器乐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每节课抽出很短的时间进行讲解,内容主要局限于所学乐曲的谱面知识,进行简单的背景介绍等等,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学生对音乐产生和形成的基础体系和框架结构缺乏系统认知,没有学习兴趣,不能将音基的学习成果转化成更为音乐化的表达。 音基课可以帮你更快的识谱,顺利攻克初学者识谱慢,基础不扎实的障碍,为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 音基课可以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乐感觉——准确的音高、节奏,对音乐速度、术语、表情符号、演奏法记号等正确的理解和应用。 音基课可以带领学生领略多种多样的音乐美,聆听到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 总之音乐的学习是一个需要坚持和付出的过程,而音基是学习音乐的维他命,提供必要的营养,使学生学习音乐之路更加顺畅。 学情分析: 各个学生所学乐器不同,年龄也不同,每个学生所学音乐的程度也不同,学情复杂,使授课难度加大,这使得在教授过程中,要有整体性,也要有个别性。 课时安排: 音乐基础知识10课时 音乐常识5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五线谱,认识“Do”和“Sol”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熟悉五线谱。 2.掌握“Do”和“Sol”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教学重点:五线谱。 教学难点:1.音名的写法。 2.“Do”和“Sol”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教学准备: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讲授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 导入:问题导入:音乐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声音才能叫音乐呢? 教师给出答案:音乐有四个特点:音高、节奏、强弱、音色。 【设计意图:对音乐有更深的理解。】 四、新授 1.中央“C”的名称的由来。 【设计意图: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五线谱】 2.五线谱的认知。 3.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的对称关系。 4.符头和符干。 5.其他音乐符号的认知。 6. “Do”和“Sol”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7.学习书写高音谱号。 8.四份音符和四份休止符。 五、节奏练习和听音练习。 1.教师弹“Do”和“Sol”,学生听音并且模唱音高。 2.教师弹“Do”和“Sol”,学生把教师所弹奏的音符写在五线谱上。 3.教师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六、小结 结束语:希望同学们回去多多练习,老师期待你们的优异表现。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图文稿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教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1、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2、了解自己遇到的天气情况:雨天、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等等。 3、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4、认识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天气符号。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天气预报,并能从天气预报中读到有用的天气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 关心天气 呼呼呼,起风了, 哗哗哗,下雨了, 雨停了,云散了, 太阳出来了! 走到户外, 去看天上的云彩; 挽起裤腿, 去溅路边的水花。 2、引导学生读一读。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讲了下雨之后,孩子们去户外活动的情况。一般说来,孩子们是最关心天气的了,因为天气好了孩子们才能出去玩。那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天气怎么样。 4、板书课题:1、今天天气怎么样 齐读课题。 二、设计天气符号

1、同学们,今天你们有没有注意一下天气怎么样呢? 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天气情况。 啊,看样子大家都关注了今天的天气。除了用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我们还可以最直观的符号来表示今天的天气。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预设:, A、天气晴朗,引导学生:大家看看今天的天气是(晴天),你觉得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适合呢从而让学生明白天气晴朗的时候,天空中有一个大大的太阳,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一个大大的太阳呢 B、天气不好,天空中云层很厚,引导学生想想用什么来表示云呢? C、如果是下雨天,再引导学生想一想,怎么表示下雨呢? 3、学生动笔开始设计简单的天气符号,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设计情况,并且做适当的指导。 4、学生把自己设计的作品,拿到展示台上面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全班评价并从中选出优秀作品。 教师小结:看了大家设计出来记录天气情况的简单符号,老师非常高兴,因为大家的符号设计得非常的漂亮。 5、小提示:同学们,今天外面有风吗大家有没有感觉到风风大不大(有风,但是不大)那我们怎么来记录看不见的风呢 学生交流讨论。 6、教师小结:我们在记录天气情况的时候,仅仅画上太阳,雨点或者白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上风等一些其他的因素,这样记录的天气情况才更完整,更符合实际情况。 三、认识天气符号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情况,我们已经了解过了,并且我们也设计了简单的符号,记录了今天的天气情况,那么同学们还遇到过哪些天气情况呢? 全班交流讨论。 雨天、下雪天、阴天、下雾天、雷雨天、大风天等等。

数学苏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1部分 第2章 2.4 线性回归方程 Word版含解析

房地产涨价一直是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以下是某房地产开发商在年前两季度销售的新楼盘中的销售价格(单位:万元)与房屋面积(单位:)的数据. 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为横坐标,为纵坐标作出表示以上数据的点. 提示: 问题:从上图中发现,有何关系?是函数关系吗? 提示:从图中发现逐渐增大时,逐渐增大,但有个别情况.不是函数关系. .变量间的常见关系 ()函数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表示,是一种确定性关系. ()相关关系:变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完全用函数来表达. .散点图 从一个统计数表中,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变量与变量是否有相关关系,常将的取值作为横坐标,将的相应取值作为纵坐标,将表中数据构成的数对所表示的点在坐标系内标出,我们称这样的图形叫做散点图. 某小卖部为了了解热茶销售量与气温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并制作了某天卖出热茶的杯数与当天气温的对照表:

问题:判断气温与杯数是否有相关关系? 提示:作散点图可知具有相关关系. 问题:若某天的气温是-℃,能否根据这些数据预测小卖部卖出热茶的大体杯数? 提示:可以.根据散点图作出一条直线,求出直线方程后可预测. .线性相关关系:能用直线=+近似表示的相关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 设有对观察数据如下: 当,使=(--)+(取得最小值时,就称方程 =+为拟合这对数据的线性回归方程,该方程所表示的直线称为回归直线..用回归直线进行数据拟合的一般步骤: ()作出散点图,判断散点是否在一条直线附近. ()如果散点在一条直线附近,用公式 错误! 求出,,并写出线性回归方程. .函数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而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伴随关系,如 试验田的施肥量与水稻的产量.当自变量每取一确定值时,因变量的取值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即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用最小平方法求回归直线的方程的前提是先判断所给数据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可用散 点图判断).否则求出的线性回归方程是无意义的. [例] 关于人体的脂肪含量(百分比)与年龄关系的研究中,得到如下一组数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