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617《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课程作业

0617《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课程作业

0617《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课程作业
0617《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课程作业

《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课程作业第一章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概述

1、17世纪以前的儿童读物

17世纪以前属世界儿童文学的史前时期,没有儿童文学,只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儿童读物。一种是非文学的训诫书、知识书;一种是受儿童喜爱的、浅显的民间口头创作和成人文学。如: 2~6世纪在印度成书的《五卷书》,是一种大故事套小故事结构的作品。

6~7世纪在希腊问世的《伊索寓言》,是以动物故事为题材,用形象的小故事比喻、说明生活道理,形式短小精悍。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部被高尔基誉为人民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式的名著。

12~13世纪法国出版的《列那狐传奇》,是儿童最喜爱的、最早的一部长篇动物故事诗。

2、17世纪儿童文学的诞生

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有了对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特世界的认识后,专门为儿童创作的读物和文学作品,才逐渐出现。

法国古典主义作家让·德·拉封丹的《寓言诗》,由239首寓言诗组成。

3、18世纪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

18世纪中叶,法国的卢梭出版了儿童教育自传体小说《爱弥儿》,这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小说。

4、19世纪儿童文学创作的繁荣

安徒生是闻名世界的童话作家,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举世闻名,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代表作。

5、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进步思潮猛烈冲击古老中国的趋势。1921年前后,影响最大的是叶圣陶的童话、冰心的散文。。

冰心的《寄小读者》是她留学美国时寄往国内的文艺通讯,计29篇,1926年结集出版。

第二章赏析幼儿文学经典作品的相关理论

1、文学作品的内容

(1)题材;(2)主题;(3)情节;(4)人物和环境。

2、文学作品的形式

(1)体裁;(2)结构;(3)语言。

3、文学作品按照四分法分类

(1)诗歌;(2)小说;(3)散文;(4)戏剧文学。

(5)富有音乐性和感情色彩。

4、优秀幼儿文学作品语言对儿童的作用

(1)可以学到大量新的词汇;(2)可以欣赏到形象化的语言;

(3)可以欣赏不同风格的语言。

5、文学作品语言的特点

(1)形象生动(2)凝练含蓄(3)新鲜多样(4)富有音乐

性(5)语言的个性化(6)语言富有感情色彩

6、幼儿文学的概念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0~3岁的婴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文学作品。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求的文学。

7、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1)稚拙美

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仅能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来理解世界。有些作家善于在生活中捕捉他们的幼稚荒唐的行为表现,将其反映在作品中。幼儿却觉得十分亲切真实。

“稚”与“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天真无邪的表现。幼儿文学作品中常常表现幼儿稚拙的情趣。

(2)纯真美

幼儿心灵是极为单纯的,他们总是真诚地对待周围一切事物。在幼儿文学中,作家常常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来表现幼儿的纯真。

(3)荒诞美

幼儿的心理特征中的“自我中心”和“泛灵论”的特点,使幼儿文学有许多特殊的表现手法,如拟人、神化、变形、荒诞等手法,正符合幼儿任意结结合的思维方式。幼儿文学作品呈现出的荒诞美,以神奇怪异、违情悖理的艺术特色,深深吸引着幼儿。

8、幼儿文学的功能

(1)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婴幼儿成长过程,就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

程。幼儿文学在帮助孩子成长为身心健全的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增长幼儿的知识,扩大幼儿的眼界,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幼儿最早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直接观察。但是他们的生活和活动范围很有限,文学作品便成了他们扩大眼界,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幼儿文学在增长幼儿知识,扩大眼界的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的求知兴趣。

(3)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①文学语言可以使幼儿受到丰富、多样的艺术语言熏陶

②丰富幼儿的情感

③发展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力

(4)培养幼儿美感和审美能力

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来反映周围的事物。作家运用优美的语言,所塑造的各种美的形象、多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行为,可以自然而然地渗透给幼儿评判美的标准。

(5)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快乐是人们的共同需要,对于幼儿来讲,快乐更具有多种意义。快乐,有助于他们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对身心健康与人格的健全,都有积极的作用。

9、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要求

鉴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为他们创作文学作品和知识读物,在题材、主题、形象、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都有的特殊要求。

幼儿文学读物的题材需要广泛多样,以利幼儿在体、智、德、美育各方面的发展;

幼儿文学作品的题材应以他们熟悉的生活为主;

幼儿文学中知识性题材要占较大的比重。

(2)主题

幼儿文学作品的主题主要有三类:道德性主题、知识性主题、娱乐性主题(或称兴趣性主题)

(3)形象

幼儿模仿性强,分辨是非能力差,这就需要在作品中塑造值得他们学习和效仿的形象和行为,不宜过多地写反面的东西。

(4)情节

幼儿喜爱故事性强的作品,在幼儿文学读物中,有情节的作品要占绝对优势。作家为幼儿设计作品的情节时,既要注意生动有趣,又要注意幼儿理解人物活动、行为的能力。幼儿受生活经验及思维水平的限制,对远离他们生活的英雄、模范人物行为动机的理解水平是很低的。幼儿文学作品情节要符合以下要求:情节单纯。情节单纯是指在一个作品中,最好反映一个事件,涉及到的人物要尽量少,事件逻辑关系要简单。4岁以下幼儿的读物,其情节连贯性不必太强,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还难于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生动有趣。情节生动、有趣,是指作品中的情节应由人物的行动组成,是一个接一个的活动场面。作家在构思这些活动场面时,要尽量新颖、巧妙、完整、有悬念,对幼儿有吸引力。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有一个好的开头

(6)语言

幼儿文学读物语言的总体要求,一是可接受性,一是超前性。幼儿文学读物的语言,应注意以下要求:①用词具体、浅显、②充分发挥动词的作用③句子口语化;首先,幼儿文学读物中的语言,要以简单句为主。其次,其次是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第三,尽量用短句。短句上口,通俗易懂。④音响和谐,富有节奏感。

第三章幼儿诗歌

1、儿歌的艺术特征

(1)儿歌内容单纯、浅近、具体形象

(2)儿歌的语言简练、节奏明朗、音韵和谐

(3)儿歌的写作手法生动活泼

2、儿歌的分类

(1)从儿歌来源上分:

民间儿歌;创作儿歌

(2)从儿歌内容上分

知识性儿歌;教育性儿歌;游戏性儿歌

(3)从儿歌格式上分有:

三言;五言;七言。以七言为多,亦有不少杂言形式,如“三三七”、“三五七”式等。

从儿歌格式上分

3、儿歌特殊的艺术形式

摇篮歌;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急口令(绕口令);颠倒歌;字头歌;谜语

4、幼儿诗的艺术特征

(1)富于情趣的构思

(2)充满动感的形象

(3)活泼、生动的想象

(4)明快的韵律、节奏,富于声响的美

诗歌本身要求美的节奏和韵律。幼儿诗在节奏韵律上,比儿歌自由宽松,注重外在的音响节奏。

5、幼儿诗和儿歌的区别

(1)主题思想的表现不同

(2)篇幅长短不同

(3)格式不同

6、柯岩幼儿诗歌赏析

柯岩(1929年~)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于1955年首次发表儿童诗作品《小弟和小猫》、《坐火车》、《我的小竹竿》就赢得了广大幼儿的喜爱并为儿童文学界注目。

柯岩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作品,大多是幼儿故事诗。这些诗歌的主要特点是充满儿童情趣。

7、刘饶民幼儿诗歌赏析

刘饶民(1922~1987)20世纪50年代初即开始儿童诗歌创作。组诗《大海的歌》是刘饶民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儿童诗歌的

精品。它由“天和海”、“海水”、“浪花”、“大地睡了”、“海上的风”和“月亮”六首诗组成。每一首都充满着浓郁的诗情构思巧妙,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诗中的种种景象,大都是从幼儿的视角进行观察、描绘,显得纯真、稚气,洋溢着幼儿的情趣。

第四章幼儿散文

1、幼儿散文的种类

(1)抒情散文;(2)叙事散文;(3)知识散文;(4)写景散文;(5)幻想散文(亦称童话散文)

2、幼儿散文的艺术特征

幼儿散文是为幼儿创作,适合他们欣赏的、篇幅短小、知识性强、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作品。幼儿散文具有幼儿化和散文化的特点。

(一)篇幅短小,贴近幼儿生活

(二)具体形象,易于幼儿接受

(三)意境优美,富于幼儿情趣

(四)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幼儿散文要力求情、理、趣的融和。

第五章童话

1、我国文学童话童话创作的发展

(1)翻译外国童话 1909年,中国开始有《童话》丛书,刊登大量翻译的外国童话

(2)我国文学童话的创作

1917—1920茅盾为《童话》丛书写了27篇童话。

1923年叶圣陶出版了童话集《稻草人》

1931年出版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

20世纪30年代,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金鸭帝国》

1949年以后,严文井、陈伯吹、金近、洪汛涛、任溶溶等,都注重童话的幻想和游戏精神,是有影响的童话作家。

第六章幼儿生活故事

1、儿童故事的概念

广义的儿童故事:神话、传说、童话、儿童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寓言、历史故事等。

狭义的儿童故事:以叙述事件为主,具有故事情节,比较适宜于口头讲述的幼儿生活故事。

2、儿童故事的一般特点

(1)题材广泛。(2)主题单纯(3)情节生动(4)结构紧凑(5)叙事为主,语言口语化

3、儿童故事的种类

从创作过程分:民间故事、创作故事

从题材上分: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历史故事

从表现形式上分:文字故事、图画故事

第七章幼儿图画读物

1、幼儿图画读物概述

图画书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是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图画书中的图画是主体,它以图画符号(含绘画、照片、图表及符号等)来述说的故事或表现各种事物,具有语言叙述的同样功能,它本身就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

一般图书中的插图,只是使故事更形象直观的辅助手段,不能叫图画书。

图画书是幼儿最先阅读的非文字的文学作品,是接触人类最广,影响最大的儿童文学样式。

2、幼儿图画读物的作用

(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发现事物,开拓眼界,增长知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3)激发情感,陶冶性情。

(4)培养阅读兴趣,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

(5)丰富幼儿视觉美感的经验,培养审美能力。

第八章幼儿文学经典作品教育活动

1、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早期阅读能够刺激大脑和神经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右脑的潜力

美国脑科专家格伦·多曼博士认为, 0~6岁是人的一生中大脑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应对大脑频繁、紧张、持久地施加刺激。

每当孩子对某一刺激有反应时,他的脑子就会将经验储存下来,若是大脑缺少刺激,幼儿在阅读阀门的学习就无法得到发展。

如果错过了良机,长大了再去补偿,必定是事倍功半。

教幼儿阅读起步越早越好。

(2)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阅读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使他们的眼睛、耳朵比别人灵敏,丰富视觉美感的基本经验;

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及理解能力,分析、比较等思维能力。

图画书的内容可使幼儿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激发情感,陶冶性情,使生活充实而愉快,早早进入纯洁、美妙的图书世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乐趣无穷。

(3)阅读可增加幼儿的经历与交往

幼儿尽早进入阅读阶段,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图书,可以丰富幼儿的经验,增添生活感受。通过阅读还可以使幼儿与古人、现代各国人、未来人交往,古今中外的人,都成为他们的老师和朋友。

(4)阅读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条件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塑造人格”。幼儿的兴趣、性格、理想、世界观的发展与形成,都受阅读内容的影响。早期阅读对儿童个性萌芽有重要作用。

(5)阅读是幼儿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

阅读兴趣和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幼儿掌握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为入学后,进一步形成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去学习各科的知识。

2、早期阅读活动的培养目标

(1)培养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

(2)培养幼儿读懂图画书中画面的内容

(3)培养幼儿理解图画书中文字

(4)培养幼儿阅读图书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重点习题及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

【答题技巧】

《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试卷中的选择题比较简单,属于再认层次,但是知识点比较零碎,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对这些内容进行记忆,达到可以再认的效果。

【重点习题】

1、17世纪儿童文学的诞生与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儿童地位的变化有关()

17世纪儿童文学的诞生与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儿童地位的变化无关()

2、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文学的本质特征是语言艺术()

3、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注意幼儿的可接受性()

幼儿文学的语言既要注意幼儿的可接受性,也要有超前性()

4、儿童诗注重押韵()

儿童诗注重自然旋律()

5、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拟人()

(二)填空及简答题

【答题技巧】

试卷中的填空题比较简单,从答题的要求来讲,务求准确(不仅内容准确,而且用字用词也要准确)。填空题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对教学中需要熟记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要特别细心注意记熟,做到临考前能准确无误、清晰回忆。而对于本部分的简答题来说,与填空题要求一致,在填写答案时只列出要点即可,因此在复习时要主要对要点的准确记忆。

【重点习题】

1、由239首寓言诗组成的《寓言诗》是()国的作品,其作者是()。

2、19世纪以来闻名世界的丹麦童话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有()、()、()。

3、1926年我国出版了第一部儿童散文集,它的名字为(),作者是()。

4、儿童文学是以()岁儿童少年为读者对象的文学;幼儿文学是()以()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

5、19世纪出现科学幻想小说后,代表作家儒勒·凡尔纳是()国人,代表作有()、()、()等三部曲。

6、文学作品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7、按照四分法可把文学作品分为哪几类。

8、优秀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使幼儿在哪几方面受益。

9、写出五种儿歌特殊艺术形式。

10、幼儿散文常用体裁的种类。

11、早期阅读的培养目标。

12、文学性图画故事可分为哪三类

13、幼儿诗可分为哪几个类别。

14、幼儿散文常用体裁的种类

(三)简答题

【答题技巧】

简答题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更为主要的是考察学生把握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对于这种题型,需要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答出关键要点,与上一题的不同之处是,本部分的简答题需要加以论述支持观点。

【重点习题】

1、试述早期阅读幼儿文学经典作品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2、试述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幼儿文学作品的题材、情节应符合哪些要求?

3、分析幼儿诗《小孩、小猫和大人的话》(任溶溶)的艺术特色。

【附】作品《小孩、小猫和大人的话》(任溶溶)

小孩的话

小猫懒,小猫懒,

从大清早睡到晚。

一天我做多少事,

学习、

劳动

和游玩,

可它蜷成小毛团,呼噜,呼噜,

睡个没了又没完。

小猫的话

小孩懒,小孩懒,

晚睡到大清早。

一夜我做多少事?

老鼠一只、

两只、

三只全捉到,

可他抱着大枕头,

呼噜,呼噜,

睡个没完又没了

大人的话

一天二十四小时,

过了白天是夜晚,

小孩只看到白天,

小猫只看到夜晚。

看了白天看夜晚,

小孩小猫都不懒。

四、重点习题参考答案(要点)

(一)选择题

1、17世纪儿童文学的诞生与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儿童地位的变化有关(√)

17世纪儿童文学的诞生与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儿童地位的变化无关()

2、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文学的本质特征是语言艺术(√)

3、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注意幼儿的可接受性()

幼儿文学的语言既要注意幼儿的可接受性,也要有超前性(√)

4、儿童诗注重押韵()

儿童诗注重自然旋律(√)

5、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

童话的基本特征是拟人()

二、填空及简答题

1、由239首寓言诗组成的《寓言诗》是法国的作品,其作者是拉封丹。

2、19世纪以来闻名世界的丹麦童话作家是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

3、1926年我国出版了第一部儿童散文集,它的名字为《寄

小读者》,作者是冰心。

4、儿童文学是以 3~15岁儿童少年为读者对象的文学;幼儿文学是以 3~6 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

5、19世纪出现科学幻想小说后,代表作家儒勒·凡尔纳是法国人,代表作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三部曲。

6、文学作品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1)形象生动;(2)凝练含蓄;(3)新鲜多样;(4)语言的个性化;(5)富有音乐性和感情色彩。

7、按照四分法可把文学作品分为哪几类。

(1)诗歌;(2)小说;(3)散文;(4)戏剧文学

8、优秀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使幼儿在哪几方面受益。

(1)可以学到大量新的词汇;(2)可以欣赏到形象化的语言;(3)可以欣赏不同风格的语言。

9、写出五种儿歌特殊艺术形式

(1)摇篮歌;(2)游戏歌;(3)数数歌;(4)谜语歌;(5)连锁调;(6)问答歌;(7)绕口令;(8)字头歌。

10、幼儿散文常用体裁的种类

(1)抒情散文;(2)叙事散文;(3)知识散文;(4)写景散文;(5)幻想散文。

11、早期阅读的培养目标

(1)培养幼儿阅读图书的兴趣;(2)培养幼儿读懂图画书中画面的内容;(3)培养幼儿理解图画书中文字;(4)培养幼儿阅读图书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12、文学性图画故事可分为哪三类

(1)无文图画;(2)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作品;(3)图文并茂的作品。

13、幼儿诗可分为哪几个类别。

(1)抒情诗;(2)童话诗;(3)散文诗;(4)讽喻诗;(5)科学诗。

14、幼儿散文常用体裁的种类

(1)抒情散文;(2)叙事散文;(3)知识散文;(4)写景散文;(5)幻想散文。

三、问答题

1、试述早期阅读幼儿文学经典作品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答案要点提示:

(1)早期阅读能够刺激大脑和神经组织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右脑的潜力;

(2)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3)早期阅读增加了幼儿的经历与交往;

(4)早期阅读是幼儿个性发展的条件;

(5)早期阅读是幼儿学习成功的重要条件。

(请结合以上观点展开论述)

2、试述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出发,幼儿文学作品的题材、情节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案要点提示:

(1)题材:幼儿文学作品的题材需要广泛多样,以利幼儿

在体、智、德、美育各方面的发展;幼儿文学作品的题材应以他们熟悉的生活为主,如幼儿家庭、幼儿园或小学的日常生活等;选择幼儿不熟悉的生活为题材时,必须注意选材的角度;幼儿文学作品中知识性题材要占较大的比重。

(2)情节:幼儿喜爱故事性强的作品,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有情节的作品要占绝对优势;幼儿文学作品情节的要求:生动有趣,情节单纯,在一个作品中,最好反映一个事件,应由人物的行动组成,是一个接一个活动场面;情节完整,要注意有头有尾,主要情节可有适当的重复。

3、分析幼儿诗《小孩、小猫和大人的话》(任溶溶)的艺术特色。

分析要点提示:

(1)本作品构思(运用形象思维高度概括生活,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作家构思过程中,要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具有艺术表现力的、具有特征意义的形象,并且用自己独特的手法把它反映出来。)的特色。

(2)本作品的内容除源于生活外,要注意分析其内容的新颖、别致,富于情趣的表现。

(请结合以上观点展开论述)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 复习资料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题 1、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2、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学科分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4、“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5、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呈现(横向)。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隐性线索(纵向)。 7、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的五项内容:“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8、语文教材有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的概念。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册、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9、语文教材的四个功能:德治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 10、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 11、成功的板书和图示要做到:既是教学内容的艺术展示,又是教学思路的直观体现,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 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图能力3、版面设计的能力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语文试卷的评析方法:基本方法:借题发挥; 具体的方法:1、抓住一点,讲清一类14、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3、改变题型,触类旁通。 15、解行识字法的要点:1、解行为本2、偏旁带字3、形音义结合

2019级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智能控制技术 专业代码:560304 二、招生对象、学制及学历 本专业招收普通初中毕业生,全日制五年,其中中职3年、高职2年。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针对锦州地区对智能控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面向新型工业化的机电制造、新能源、电力和新型建材等行业,从事智能化电气元件的设计、制造、调试、维护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能完成智能化设备及其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智能电气元件的自动化设计与改造、故障诊断、管理与售后;智能配电柜的设计制造等典型工作任务,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课程体系: 能力、素质结构如下表:

六、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七、实践教学安排表 八、专业教学计划 1.教学执行计划

填写说明:打*号课时由讲座、班会、讨论、竞赛等形式完成, 2、教学环节综合分析 (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分析 学时与学分分析 (2) 九、教学实施保障 1.师资队伍配备 (1)“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智能控制专业教学团队由专、兼职教师组成,本专业的专职专业教师为28人,兼职教师16其中,专业带头人1人,专业骨干教师4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12人、具有中级职称10人;双师型教师24人;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专业能力满足教学要求。 (2)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具有本科学历,副高职称,具有双师能力;有较高的专业建设水平和企业实践能力;掌握国内外职业教育与专业发展动态,能够在专业规划、专业建设、科研与教研、教学改革和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3)专业骨干教师 专业骨干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讲师以上职称,具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双师能力;独立承担一门以上工学结合专业主干课程,能够独立完成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项目,在专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4)企业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为锦州地区机电类相关企业和学校的能工巧匠,具有从事5年以上机电专业的

教育研究方法 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C.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的编码,其编码名称是阶段和步骤 D.活动编码指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内容编码 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 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 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时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前后两次测定的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1 “语文独立设科”时间和内容 答:时间:1904年单独设科。内容:①随着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制度改革而出现,现代语文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②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封闭状态,也带来了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变革。③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章学堂章程》,中国历史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史称“癸卯学制”,我国现代教育由此开始。④学制对语文课程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宗旨,教学任务和时间,教学原则,教材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把语文课程从古代的综合性学科中分离出来,标志着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过度。 2 教学: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其中包括两大类:一是呈示、对话、辅助灯主要行为方式,一是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 教学论: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学记》是最早的教学论专着。 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

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论:依据对科学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几个发展阶段。 答:①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②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③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④语文教学法时期(1939-1978)⑤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⑥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 第二章 1 1963年,张志公发表《论工具》一文。发展了工具论理论。 2 我国古代阅读教学方面的主要经验有:熟读,精思,博览。 3 《国文百八课》是1935年夏丏尊,叶绍钧合编的。 4 “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5 四书五经,《大教学论》,《学记》王筠的《教童子法》朱熹的《朱子教学法》 6我国古代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主要经验有哪些? 答:阅读教学:1熟读,精思,博览2评点法写作教学:1注重基本功训练2多读多写多改3作文从模仿入手4先放后收 第三章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类。总目标有十项,前五项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后五项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

语文课程和教学论考研专用

语文学科发展 1.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科。 2.“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语文语文课本之时。 3.1956年,语文学科改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4.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1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 语文学科性质 学科名称的含义:“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是以汉民族言语为核心,以文学教育为重点,包含语言、文学、文章、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学科。 语文学科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定义:P84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是规范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P8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请按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价值理念: 1、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定义:P138-139);

智能控制课程论文

一、引言 (3) 二、轧机液压AGC数学模型 (3) 三、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轧机AGC过程控制 (5) (一)人工神经网络基本思想及其发展 (6) (二)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7) (三)人工神经网络的主要功能特点 (8) 四、神经网络辨识 (9) (一)扩展BP神经算法 (9) (二)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模型辨识 (11) 五、辨识结果 (12) (一)轧制力辨识 (12) (二)液压AGC参数辨识 (13) 六、结果检验 (14) (一)模型检验 (14) (二)辨识结果对比 (14) 七、结论 (15) 八、参考文献: (15)

先进过程控制技术在轧机液压领域的应用 摘要:轧机液压AGC控制过程的力控精度直接影响带钢的组织性能和力学性能,是保证板带质量和板形良好的关键因素。所以对轧机液压AGC的力控制,成为热轧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其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国内某热轧厂轧机液压AGC控制为背景,对如何提高轧机液压AGC控制的力控精度从控制方法上入手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分析液压AGC的组成元件及其动态特性的基础上, 利用神经网络具有逼近任何非线性函数且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 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前馈动态模型辨识结构, 应用扩展BP算法对轧机液压AGC力控制系统进行非线性预测, 将预测结果应用最小二乘辨识方法进行线性系统的特征参数辨识, 仿真及实测结果表明此方法行之有效, 为轧机液压AGC的控制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自适应辨识;板带轧机;液压AGC;神经网络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rolling mill hydraulic applications Abstr act: In the process of rolling mill hydraulic AGC control force control precis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and mechanics performance of the steel strip, is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strip and plate shape of the key factors. So the force control of rolling mill hydraulic AGC, become the important link between the hot rolling production, analyzes its process and research has far-reach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taking a warmwalzwerk domestic mill hydraulic AGC control as the background, on how to improve the force control precision of the rolling mill hydraulic AGC control from the control methods of conducted in-depth study of the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ydraulic AGC components and, on the basis of using the neural network has any nonlinear function approximation, and has the ability of self learning and adaptive feedforward dynamic model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ime series structure, extend the BP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rolling mill hydraulic AGC force control system for nonlinear prediction, and the predicted results using least squares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a linear system identificatio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rolling mill hydraulic AGC control provides a new way. Key wor ds: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stripe mill; hydraulic AGC; neural network

《教育研究方法》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合计30分) 1.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事件。 2.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3.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 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4.测验的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包括以下诸方面: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推论的客观性。 5.取样是选取某一段时间作为观察记录的对象。 6.测验是一种系统化了的程序和一种测量的。 7.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 8.无结构型问卷的结构较松懈或较少,并非真的完全没有结构,只是不将资料,但必须向有关人士问差不多相同的问题,被访问的人数一般较少,自由回答。 9.成就测验是指经过一定的数量化或测验编制程序化的各类教育测验。 10.用专业语言来说,某一个随机事件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情况称为该随机事件的次数,各种随机事件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次数分布情况称次数分布。 11.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分析。 12.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型和无结构型两种类型。 13. 变量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14.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又被称作封闭型、半封闭型、型。 15.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l5分)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复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复习 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论? 课程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什么是教学?什么是教学论? 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作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教育史上曾出现过的三大课程流派的是什么?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课程目标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人本主义课程论的课程目标以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的课程目标是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 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礼记·学记》篇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 一般认为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什么? 一般认为,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里面有教育原理、教育制度、学校组织、课程设置、教学法等。 在我国,教学的词义主要有哪几种? 在我国,教学的词义主要有四种。 教学即学习指自学和通过人教而学两种不同途径的学习 教学即教授 1912年公布的《师范学校规程》中规定教育学科包含教授法,教学即有了教授之义。 教学即教学生学 1917年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据此,“教学”的含义即“教学生学”。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根据凯洛夫的《教育学》中,“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的观点,“教学”的含义是:教师教和学生学。 教学理论流派主要有哪些?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以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认为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的教育理论体系。认知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的教学理论体系。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的教学理论体系。 在人们的思维和研究中,“教学什么”和“怎样教学”的不同侧重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为什么? 突出“怎样教学”,孕育出了以教学方法为核心和取向的“教学思维”方式,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发展。但内容决定形式,仅有教学方法的花样翻新,无法使教学出现质的变化,会影响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突出“教学什么”,孕育了以课程为核心的“课程思维”方式,使人们自觉地站在“教什么”的课程立场来认识和解决“怎样教学”的问题,但开发出的课程必须要有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实行,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成功。忽视教学方法,课程改革会最终搁浅。 语文教学法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课程教学论读书笔记 拉尔夫·泰勒是美国着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理论之父”。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原理》一书,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他认为,我们如果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泰勒在书中未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作很细致的区分。在他那里,这些术语基本上是同义词。根据泰勒的论述,他讲的教育目标大部分是指的本文所论及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学段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包括课程总体方案(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以及分科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分科目标两个层次的内容。 1教育认识 泰勒在它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木原理》一书中,系统发展了行为目标的理念,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目标既要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泰勒认为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大多数课程理论认为,“行为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在课程领域科学化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当教学内容以“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的时候,教师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过程,而且,“行为目标”还有利于教育者就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更重要的是它便于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当中,课程目标取向应该反映职业教育的基木特征和内在要求,蕴涵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这种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工作岗位,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首先要掌握的是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定性使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应体现相关职业或职业群的专业知识要求和操作技术要求,这种要求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明确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所组成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为宗旨。 在泰勒看来,对学习者本身信息的研究是获得行为目标的重要来源和有利途径,其方法主要是依靠对学习者的“需要”做调查研究。在此他提到“需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别’或‘差距’,即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另一种则是心理学的概念,即把“需要”视作“有机体内部的张力,为了保持有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的状况,必须使这些张力恢复平衡,泰勒把课程的行为目标建立在第一种意义上的“需要”,

智能控制课程结课作业

智能控制 1对于模糊控制(fuzzy)的认识和体会 模糊控制作为给合传统的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模糊集理论和控制理论的成果而诞生,使其与基于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传统控制理论有很大的区别。在模糊控制中,并不是像传统控制那样需要对被控过程进行定量的数学建模,而是试图通过从能成功控制被控过程的领域专家那里获取知识,即专家行为和经验,当被控过程午分复杂甚全“病态”时,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校型或者不可能,或者需要高昂的代价。此时模糊控制就显得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由于人类专家的行为是实现模糊控制的基础,因此,必须用一种容易且有效的方式来表达人类专家的知识。IF-THEN规则格式是这种专家控制知识最和适的表式方式之一,即1F“条件”THEN“结果”,这种表示方式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它们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它们是一种局部知识,这种知识将局部的“条件”与局部的“结果”联系起来,前者可用模糊子集表示,而后者需要模糊蕴涵或模糊关系来表达。然而,当用计算机实现时,这种规则最终需具有数位形式,隶属函数和近似推理为数值表示集合模糊蕴涵提供了一种有利工具。 一个实际的模糊控制系统实现时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知识表示、推理策略和知识获取。知识表示是指如何将语言规则用数值方式表示出来;推理策略是指如何根据当前输入“条件”生一个合理的“结果”;知识的获取解决如何获得一组恰当的规则。由于领域专家提供的知识常常是定性的,包含某种不确定性。因此,知识的表示和推理必须是模糊的或近似的,近似推理理论正是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提出的。近似推理科看做是根据一些不精确的条件推导出个精确结论的过程,许多学者对模糊表示、近似推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近似推理算法中,最厂泛使用的是关系矩阵模型,它基于L.A.Zadeh的合成推理规则首次由Mamdani采用,由于规则可被解释成逻辑意义上的蕴涵关系,因此人最的蕴涵算子已被提出并应用于实际中由此可见。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沦、模糊语言变量及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控制,从线性控制与非线性控制的角度分类,模糊井制是一种非线性控制。从控制器智能性看,模糊控制属智能能控制的范畴,而且它已成为日前实现智能控制的一种重要而又有效的形式。尤其是模糊制和神经网络、预测控制、遗传算法和混沌理论等新学科的相结合,正在显示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四部分 1.模糊化 模糊化的作用是将输入的精确量转换成模糊化量,其中输入成份包括外界的参考输入、系统的输出或状态等。模糊化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对这此输入进行处理,以变成模糊控制器要求的输入从。然后将上述己经处理过的输入量进行尺度变换,使其变换到各自的论域范围。在将已经变换到论域范的输入最进行模糊处理,使原先精确的输入带变成模糊量,并用相应的模糊集合来表。 2.知识库 知识库包含了具体应用领域中的知识和要求的控制目标。它通常由数据库和模糊控制规则库两部分组成:1.数据库主要包括各种语言变量的隶属函数,尺度变换因子以及模糊空间的分级数等。2.规则库包括了用模糊语言变量表示的一系列控制规则。它们反映了控制专家的经验和知识。 3.模糊推理 模糊推理是模糊控制器的核心,它具有模拟人的基于模糊概念的推理能力。该推理过程是基于模糊逻辑中的蕴含关系及推理规则来进行的。 4.清晰化 洁晰化的作用是将模糊推理得到的控制量(模糊量)变换为实际用于控制的清晰量,它包

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代号:2044; 适用专业及层次: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29日。 一、判断题 1.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答案]对 2.编制测验题目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测验题目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测验好坏的重要方面。 [答案]对 3.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在揭示所研究内容的本质或其规律方面的准确、客观、科学程度,或者说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 [答案]对 4.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答案]对 5.测验(或,测验量表)法是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答案]对 6.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消除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答案]对 7.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小概率事件。 [答案]错 8.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随机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答案]对 9.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自己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答案]对 10.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1.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当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但是,它有自己的限制要求和局限性:事先把研究对象编号,比较费时费力;如果总体中的个体分散,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差,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答案]完全正确 12.等距变量有相等单位,能用数量准确说明某一量比另一量大(或小)多少,但无绝对零点,像身高、摄氏温度、体重、百分制计分等都是等距变量的例子。 [答案]部分错误 13.操作定义的作用主要有4条:第一,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第二,它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第三,它有利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第四,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答案]无错误,但不完备 14.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填空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特点包括、和语文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和作业系统。 3.建国以来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钱梦龙的、魏书生老师的 李吉林老师的等等。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等等 5.中学语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从四个方面加以设计的,包 括、、、等内容。 6.语文教学评价具有导向、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7.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8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三百千”分别是()、()、(),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9.《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是的 重要组成部分。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 教师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和。

二、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 不得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A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B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社会需要。 D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A引入B介入C展开D结束 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A促进学习B选择C排名次D反馈 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A语法修辞知识B文学知识 C文体知识D读写听说知识 5.《新课程标准》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A 2500个 B 3500个 C 4500 D 5500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7(科) 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 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 2、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三大课程流派分别为、、。 3、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 4、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核心是。 5、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 6、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 7、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对“语文”一词的解释是:语文是以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 8、新中国第一部语文教学法著作是。 9、“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是、。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钦定学堂章程》 D、《中国亟宜遍设小学堂议》 2、下列不是“三百千”的是()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3、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基本经验是() A、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B、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C、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 D、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充分应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效率 4、以下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的“三个维度”的是() A、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B、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知识与能力、阅读、综合性学习 D、过程与方法、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

5、把传统的听说能力改为口语交际的两个突出特点是() A、综合性、实践性 B、实践性、情感性 C、综合性、情感性 D、情感性、应用性 6、下列属于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是()、 A、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发现与创新 B、阅读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于拓展 C、表达与交流、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D、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发现与创新 7、下面不是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的是() A、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B、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C、重视规律法则的把握 D、适应社会需要 8、第一次把“语文”和“语文学科”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的是() A、《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B、《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C、《语文课程标准》

智能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抽排.................. . (2) 1 意义与要求 (2) 1.1 意义 (2) 1.2 设计要求 (2) 2 设计总体方案 (2) 2.1 设计思路 (2) 2.2 总体设计方框图 2.3 完整原理图 (4) 2.4 PCB制图 (5) 3设计原理分析 (6) 3.1 气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7) 3.2 声光报警控制电路 (7) 3.3 排气电路工作原理 (8) 3.4 整体工作原理说明 (9) 4 所用芯片及其他器件说明 (10) 4.1 IC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电路图 (11) 5 附表一: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抽排电路所用元件 (12) 6.设计体会和小结 (13)

有害气体的检测、报警、抽排 1 意义与要求 1.1.1 意义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煤气或者其他有毒气体泄漏的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及时检测出人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的有害气体并将其排除是保障人们正常生活的关键。本人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联系实际,设计出一套有毒气体的检测电路,可以在有毒气体超标时及时抽排出有害气体,使人们的生命健康有一个保障。 1.2 设计要求 当检测到有毒气体意外排时,发出警笛报警声和灯光间歇闪烁的光报警提示。当有毒气体浓度超标时能自行启动抽排系统,排出有毒气体,更换空气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抽排完毕后,系统自动回到实时检测状态。 2 设计总体方案 2.1 设计思路 利用QM—N5气敏传感器检测有毒气体,根据其工作原理构成一种气敏控制自动排气电路。电路由气体检测电路、电子开关电路、报警电路、和气体排放电路构成。当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QM—N5检测到有毒气体,元件两极电阻变的很小,继电器开关闭合,使得555芯片组成的多谐电路产生方波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间歇发光;同时LC179工作,驱使蜂鸣器间断发出声音;此时排气系统会开始抽排有毒气体。当气体被排出,浓度低于气敏传感器所能感应的范围时,电路回复到自动检测状态。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重点

一、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别 1、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的分类: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解释、描述某些现象和过程,直接增加知识的价值;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对基础性成果做进一步验证,目的在于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如相对论原理为基础性,核能应用研究为应用性。)学校情境中的教育研究大多为应用性。 2、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分类: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a、探索性研究。进行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初步了解。缺点是难以提供满意答案;b、描述性研究。对教育中出现的某一情况或事件进行描述,把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形记录下来;c、对教育中某一现象做出解释。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依教育研究性质或手段区分的两种范式:(1)定性研究:主要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从人文学科中推演而来,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定性研究的5个特征:a、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主要来源,其中研究者起关键作用;b、是描述性的(不采用数据形式);c、关心过程而非结果或产品;d、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自下而上,即通过资料找问题);e、关心的最基本的事情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2)定量研究:模仿自然科学,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是经验的、可定量的研究,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做出解释。优点:a、消除研究过程中主观性和各种偏向偏见,使研究保持客观、精确;b、把教育实践工作者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加以检验。缺点:a、教育现象具有模糊性;b、不仅受物质条件限制,还受伦理上和社会条件的限制。(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框架,定量研究为进一步定性研究提供条件。 4、教育研究内容可分为宏观的、中管的、微观的。宏观教育研究主要研究社会现象;中观的对应机构;微观研究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在学校情境中主要研究的是微观的。 5、按研究开展地点和资料收藏方式可分为书斋式研究和现场研究。书斋式以查阅资料为主,而非在实践中。现场研究在实践中进行。 6、研究方向尺度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同一时间-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纵向-不同时间-趋势研究、各年龄组特征研究,定组研究。 7、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①资料来源:定性研究来源于自然情境,定量研究来源于经过严密控制的情境;②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定性研究来源于图片文字,定量研究来源于数据;③对研究关注的方面:定性研究重过程,定量研究重结果;④分析资料的方法:定性研究采用归纳分析,定量研究采用演绎分析;⑤关心的基本项:定性研究关心意义和理解,定量研究关注变量与操作;⑥学术属性:定性研究属社会、历史、人类学类,定量研究属于心理、经济、物理范畴;⑦目标:定性研究目标在于描述现实现象提高认识,定量研究目标在校验理论证实事实;⑧设计:定性研究设计灵活、一般、可引申,定量研究设计有结构、预定的、正是具体;⑨技术和方法:定量研究重观察漫谈,定性研究重实验和有组织的交谈; ⑨与被试关系:定性研究者热情接触被试,视为朋友,定量研究与被试疏远;⑩工具或手段:定性研究重录音等,定量研究中项目表问卷占比重大。 8、在学校情境中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中/微观的、现场式的研究。 二、研究问题选择的三个基本准则:问题必须有价值,有新意,有可行性。主观条件:研究人员自身的素质。客观条件:物质条件。时机条件:理论、工具、技术手段等成熟度。 三、研究变量的类型 1、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设的原因变量。 2、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也称依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序号 名称 1 叶澜《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徐继存《课程论问题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9 钱理群《语文教学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2 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14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6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7 曹明海《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8 威廉·F·派纳《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 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2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

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22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 钟启泉《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 王炳照等《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5 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6 伊塞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7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8 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课程改革基础 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日)佐滕学,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班主任工作基础 0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苏)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0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0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