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施工通论

施工通论

施工通论
施工通论

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质考核复习指南

施工通论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2015

考核大纲

参考书目

模拟试题

考核大纲

1. 建筑历史基础

1.1 中国古代建筑简史

1.1.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

1.1.2 熟悉中国古代建筑各时代的特征

1.1.3 了解宋《营造法式》

1.1.4 了解清《工程做法则例》

1.2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简史

1.2.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变化阶段 1.2.2 熟悉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各阶段的工艺特征 1.3 中国近现代建筑简史

1.3.1 了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历史

1.3.2 熟悉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技术发展变化过程

2文史、艺术及考古学基础

2.1 中国古文献基础知识

2.1.1 了解中国传统文献的分类

2.1.2 了解中国正史和地理总志

2.2 考古学基础知识

2.2.1 了解田野考古学的概念和方法

2.2.2 了解中国各时期考古的概况

2.3 艺术史基础知识

2.3.1 熟悉美与审美的基本知识

2.3.2 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

3勘察测绘基础

3.1 文物建筑测绘制图

3.1.1 熟悉文物建筑测绘的基本知识

3.1.2 熟悉文物建筑测绘的技术方法

3.1.3 掌握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基本操作

3.2 摄影摄像及测绘技术

3.2.1 了解摄影摄像的基本操作技术

3.2.2 了解不同记录要求的文物摄影技术要点 3.2.3 了解地形地貌测量的基本方法

4地质工程基础

4.1 地质岩土工程基础

4.1.1 了解地质学基础知识

4.1.2 了解岩土工程基础知识

4.2 地质加固技术概要

4.2.1 了解文物古迹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4.2.2 了解文物古迹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

4.2.3 熟悉地质加固的主要技术措施

5文物材料及保护材料

5.1 木质文物保护技术

5.1.1 熟悉木材的构造特征

5.1.2 熟悉不同木材种类的鉴定方法

5.1.3 熟悉木材的各种病害类型及成因

5.1.4 熟悉木材的防腐材料及加固处理方法 5.2 砖石材料保护技术

5.2.1 熟悉石材的类型及构造特征

5.2.2 熟悉解石材的各类病害类型及成因

5.2.3 掌握石材的加固及表面封护技术

5.2.4 熟悉砖瓦质材料的构造特征

5.2.5 熟悉砖瓦质材料的各类病害类型及成因 5.2.6 掌握砖瓦质材料的加固材料及处理方法 5.3 岩土文物保护材料技术

5.3.1 熟悉石质文物的材料特性

5.3.2 了解石质文物的残损病害原因分析

5.3.3 掌握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

5.3.4 熟悉石质文物保护效果的检测

5.3.5 了解土质文物的建造工艺及结构

5.3.6 熟悉土质文物的主要病害及成因

5.3.7 掌握土质文物加固材料及技术

6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

6.1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6.1.1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目标和任务

6.1.2 掌握项目管理相关的组织理论及基本的组织工具

6.1.3 掌握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概念、内容和编制方法

6.1.4 掌握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责任

6.2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金管理

6.2.1 了解文物保护工程资金管理的原则

6.2.2 熟悉维修工程概算、预算及结算的编制

6.2.3 掌握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以及工程结算的方法

6.3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

6.3.1 了解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6.3.2 熟悉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6.3.3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

6.4 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6.4.1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原理和关注的重点 6.4.2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的方法

6.4.3 熟悉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

6.5 文物保护工程安全与环境管理

6.5.1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

6.5.2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程序和基本要求 6.5.3 掌握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6.6 文物保护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

6.6.1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合同订立的主要方式

6.6.2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合同的类型

6.6.3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合同的主要内容

6.6.4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合同实施的管理

7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实践案例分析

7.1文物保护工程招投标

7.1.1 熟悉文物保护工程招投标的程序

7.1.2 熟悉文物保护工程招投标的要求

7.2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准备

7.2.1 熟悉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

7.2.2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勘察的方法

7.2.3 掌握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的要点把握

7.2.4 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7.2.5 掌握施工审批的程序及要求

7.3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7.3.1 掌握在工程实施中如何把握设计确定的保护原则

7.3.2 掌握在工程实施中施工方法的选择

7.3.3 掌握工程变更的处理方法

7.3.4 掌握工程实施中工程资料的记录和编制办法

7.4 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

7.4.1 熟悉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的程序和要求

7.4.2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竣工报告的编制办法

7.5 文物保护工程绩效考评

7.5.1 了解文物保护工程绩效考评的意义

7.5.2 了解文物保护工程绩效考评的方法

8文物保护工程资料档案

8.1 了解文物保护工程档案资料的重要性

8.2 熟悉文物保护工程档案资料的主要内容

8.3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档案资料的记录与编制方法

8.4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资料档案的整理及保存规则

注: 所有法规及行业准则均以现行版本为准。

了解:对该条目内容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该条目的基本知识点。

熟悉:对该条目内容有全面的认知,知晓该条目的全部知识点。

掌握:对该条目内容有全面的理解,能灵活运用该条目的知识点。

参考书目1

★1.刘敦祯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潘谷西编:《中国建筑史》(第6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3.傅熹年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

4.董鉴泓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5.刘致平著、王其明增补:《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0年。

6.汪菊渊著:《中国古代园林史》(第2版)(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7.陈志华著:《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年。

8.罗小未编:《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9李泽厚著:《美的历程》,三联书店,2009年。

10.王力编:《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

11.仓修良著:《方志学通论》(增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12.洪再新:《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

13.水涛等编:《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上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14.陈从周著:《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1984年。

★15.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科学出版社,2009年。

16.王其亨编:《古建筑测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7.北京市建设委员会编:《中国古建筑修建施工工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 加★号者为所有专业方向的重点参考书,加☆号的为相应专业方向的重点参考书。

参考书目中选编的法规和准则不是最新修订版本的,均应以最新修订版本为准。

☆18.文化部文物保护科研所编:《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

19.[宋]李诫著、梁思成注释:《<营造法式>注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3

年。

★20.【以下三本参考书目,根据参与的文物保护工程的地区特色,择一作为重点书目】 [宋]李诫著、梁思成注释:《<营造法式>注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3年。姚承祖原著,祝纪楠编著:《<营造法原>诠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梁思成著:《清式营造则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明]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22.彭一刚著:《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23.刘全义著:《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第2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3年。

24.马炳坚著:《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第2版),科学出版社,2003年。

25.刘大可编:《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26.边精一著:《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3年。

27.魏闽编:《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的全过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28.王旭东等:《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年。

☆29.刘强著:《石质文物保护》,科学出版社,2012年。

☆30.王旭东等编:《中国古代壁画保护规范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年。

模拟试题

判断题

1. 我国古代建筑在唐、宋及元建筑在脊槫两端置生头木,正脊起翘比较生动;明清时屋脊延续了这一特点。

A.对

B.错

2. 《营造法式》中将材分为九等。

A.对

B.错

3. 清代官式建筑营建以材栔为模数。

A.对

B.错

4. 隋、唐至北宋,志书的主要形式是舆图和说明文字相结合的图经或图记。

A.对

B.错

5. 在南北朝石窟艺术中,壁画重点题材是本生故事,从宋代开始,逐渐流行经变题材。

A.对

B.错

6.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来研究人类情况的一门科学。

A.对

B.错

7. 摄影测量是利用光学摄影机或数码摄影机获取的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测量方法。

A.对

B.错

8.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结构加固技术规范》中规定:地基分析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地基承载力地基变形的评价;引起既有建筑开裂差异沉降、倾斜等的原因;地基加固的必要性,提出加固方法的建议;提出地基加固设计所需的有关参数。

A.对

B.错

9. 承担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应当同时取得住建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

A.对

B.错

10. 申领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A.对

B.错

11. 承担文物保护工程的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认定办法和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制定。

A.对

B.错

12. 工程立项申报资料应包括经费估算、来源及计划工期安排。

A.对

B.错

13. 专项资金补助范围不包括:征地拆迁、基本建设、日常养护、应急抢险、超出文物本体保护范围的环境整治支出、文物征集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各项支出。

A.对

B.错

14. 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记录,应由施工单位组织设计、监理、业主等单位进行。

A.对

B.错

15.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竣工后应随施工资料一并归档。

A.对

B.错

16. 文物建筑的修缮工程,原则上按批准的设计施工,如业主单位有需求,在不影响全局的情况下,和施工单位协商后可做少量修改。

A.对

B.错

17. 文物保护施工过程中如需变更或补充已批准的设计,由工程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现场洽商,必须经原申报机关报审批机关批准。

A.对

B.错

18. 工程资料应为原件,不能为当为复印件。

A.对

B.错

19. 文物保护工程所有工程资料应当立卷存档并归入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

A.对

B.错

20. 文物保护工程,如果工程技术资料不合格,该项工程亦应视为不合格。

A.对

B.错

21. 文物保护工程文件是指在文物保护工程各阶段实施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图纸、文字、声像等各类文件,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工程施工阶段文件、竣工图及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文件。

A.对

B.错

22. 竣工图是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图样。

A.对

B.错

23. 提交文物管理部门的归档工程文件应为原件。影印、复制的文件应注明原件存档单位,同时加盖提交单位公章并附证明人签字。

A.对

B.错

24. 终止或暂停实施的文物保护工程的相关工程文件,暂由项目施工单位保管。

A.对

B.错

25. 土遗址勘察是为评估土遗址价值及稳定性,查明遗存现状、制作工艺、材料特性、赋存环境、场地工程地质性质、病害类型、成因及不良地质现象等而进行的调查和分析活动。

A.对

B.错

单选题

1. 早期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檐口呈一缓和曲线,这在《营造法式》中称为________。

A.起翘

B.生起

C.侧脚

D.发戗

2. 以下使用叉手的建筑是________。

A.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B.北京故宫太和殿

C.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

D.曲阜孔庙大成殿

3. 以下属于辽代遗构的是________。

A.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B.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C.北京妙应寺白塔

D.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

4. 现存最早的殿堂式木构建筑是________。

A.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B.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C.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D.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5. 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面阔间数是________。

A.七开间

B.九开间

C.十一开间

D.十三开间

6. 传统的木构建筑有不包括________。

A.抬梁式

B.穿斗式

C.井干式

D.桁架式

7. ________是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使屋顶不过于庞大。

A.推山

B.收山

C.举折

D.举架

8. 以下不属于楼阁塔的为________。

A.泉州开元寺双塔

B.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C.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D.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9.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当时盛行于美国的,作为从新建筑运动转向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新潮风格快速传入上海、天津、南京等地,以上海最为集中,代表性建筑有沙逊大厦、百老汇大厦、大光明电影院等。

A.折衷主义风格

B.装饰艺术风格

C.新艺术运动风格

D.传统复兴风格

10. 20世纪初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体系引入中国,并出现了高层建筑,以上海租界里的诸多“摩登”大楼为代表。这些高楼的结构体系主要是。

A. 砖混结构

B. 剪力墙结构

C. 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结构

D. 石材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1.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创始于北魏时期,其中________是云冈风格演变第一阶段的代表。

A.昙曜五窟

B.奉先寺

C.宾阳洞

D.莲花洞

12. 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朝元图》,由当地著名画工朱好古及其门人绘制,朱好古是________朝代的画匠。

A.唐

B.宋

C.元

D.明

13. 考古学上对于原始社会的“文化”,大多数是以第一次发现的典型遗迹的小地名命名,以下选项不属于此种命名方法的是________。

A.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巴蜀文化

14. 针对古建筑测绘工具与方式,以下精度最高且效率最高的一项现代测绘技术是________。 A.以卷尺铅锤为工具测量。

B.整体三维激光扫描配合全站仪的使用

C.全站仪测量和卷尺测量。

D.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加卷尺铅锤为工具测量。

15. 在光线较暗的文物建筑内拍摄梁架结构的最有效方法是________。

A.高感光度手持拍摄

B.使用闪光灯手持拍摄

C.高感光度使用三脚架短时间曝光

D.低感光度使用三脚架长时间曝光

16. 建筑制图中,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常用的比例范围是________。

A.1:10-1:50

B.1:50-1:200

C.1:500-1:1000

D.1:1000-1:2000

17. 在《古建筑测绘》中,单体建筑测量时,遵循的测量基本原则是________。

A.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

B.从整体到局部,先细部后控制

C.从局部到整体,先控制后细部

D.从局部到整体,先细部后控制

18. 古建筑类文物古迹面临很多地质病害的威胁,下列________不是影响古建筑的地质病害。

A.滑坡

B.泥石流

C.隧道、煤矿开挖

D.地震

19. 文物保护工程地基加固时,采取液压或气压方法将能凝固的液体注入岩土体的裂隙或孔隙中,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

A.托换法

B.灌浆加固

C.锚杆加固

D.置换法

20. 文物保护工程分为________工程、修缮工程、抢险加固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迁移工程等。

A.方案编制

B.保护规划

C.保养维护

D.保护性拆除

21. 修缮工程是指为保护文物本体所必需的结构加固处理和维修,包括结合结构加固而进行的________工程。

A.临时支护

B.局部复原

C.落架大修

D.整体更换

22.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和________实行招投标和工程监理。

A.保养维护

B.抢险加固工程

C.迁移工程

D.现状整修工程

23. 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施工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________的要求进行施工。

A.文物保护

B.审核批复意见

C.设计文件

D.业主使用

24. 施工技术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_______、相关材料试验报告及检测鉴定结果。

A.勘察报告

B.施工图预算

C.结构加固计算

D.工程做法

25. 文物保护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负责保修,保修期限自竣工验收之日起计算,除保养维护、抢险加固工程以外,不少于________年。

A.5年

B.10年

C.20年

D.按合同约定

26. 国家文物局负责________的管理,并组织制定文物保护工程的相关规范、标准和定额。

A.全国文物保护工程

B.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国保单位的保护工程

D.除日常保养之外的文物保护工程

27. 承担文物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有________认定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B.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

C.省级以上文物行政部门

D.国家文物局

28. 文物保护工程按照________实行分级管理。

A.保护工程类型

B.文物属地

C.工程规模

D.文物保护单位级别

29.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地方的,适当向民族地区、________、贫困地区倾斜。

A.欠发达地区

B.西部地区

C.边远地区

D.特殊地区

30. 文物维修保护工程支出,主要包括勘测费、规划及方案设计费、材料费、燃料动力费、设备费、施工费、监理费、劳务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管理费以及________等。

A.工程配套其他费

B.规费和税费

C.机械设备租用费

D.资料整理和报告出版费

31. 中央有关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收到财政部下达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预算通知后,应当及时将专项资金预算逐级下达至________。

A.地方人民政府

B.市县级财政部门

C.地方文物行政部门

D.项目实施单位

32.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行________制度。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年度终了后,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向中央有关部门、省级财政部门和文物行政部门报送《资金项目决算表》

A.年度工程结算

B.资金决算申报

C.年度财务报告

D.财务审计

33.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行结项财务验收制度。项目实施完毕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按照要求编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结项财务验收表》和________。

A.工程验收报告

B.财务审计报告

C.项目决算报告

D.财务验收申请

34. 重点文物保护项目通过财务验收后,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在________及时办理财务结账手续。

A.一个月内

B.二个月内

C.半年内

D.所在年度内

35. 对于未通过财务验收的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根据财务验收意见进行________,在一个月内重新提出财务验收申请,按规定程序再次报请验收。

A.重新结算

B.自检

C.财务审核

D.整改

36.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实施完毕后,中央有关部门、省级财政部门和文物行政部门应当组织专家或________对项目进行财务验收。

A.审核组

B.召开评审会

C.委托第三方机构

D.委托地方政府

37. 文物保护工程应当________验收。重大工程告一段落时,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组织或者委托有关单位进行阶段验收。

A.按分部工程

B.按工序分阶段

C.工程竣工后

D.按工程进度

38. 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________的要求进行施工。

A.业主单位

B.方案批复意见

C.设计文件

D.主管部门领导

39. 工程竣工后,由业主单位会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验评,并提交________、竣工报告、竣工图纸、财务决算书及说明等资料,经原申报机关初验合格后报审批机

关。

A.工程总结报告

B.设计文件

C.立项报告

D.施工及监理记录

40. 施工人员进场前要接受________相关知识的培训

A.施工安全

B.工地纪律

C.文物保护

D.设计文件和图纸

41.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文物保护工程的要求作好________和施工统计文件,收集有关文物资料。

A.工序计划

B.材料清单

C.施工记录

D.财务记录

42. 对工程验收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________及时组织整改。

A.文物主管部门

B.业主单位

C.施工单位

D.设计单位

43. 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进行质量自检,对工程的隐蔽部分必须与业主单位、________、监理单位共同检验并做好记录

A.文物主管部门

B.业主单位

C.建设部门

D.设计单位

44.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新的文物、有关资料或其它影响文物保护的重大问题,要立即记录,保护现场,并经原申报机关向________报告,请示处理办法。

A.省级人民政府

B.上级文物行政部门

C.原审批机关

D.省级机关主管领导

45.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重大工程告一段落时,________应当组织或者委托有关单位进行阶段验收。

A.业主单位

B.文物行政部门

C.原审批机关

D.主管机关

46. 工程竣工后,由项目的________视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成立验收小组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组织竣工验收。

A.业主单位

B.上一级文物行政部门

C.原审批机关

D.文物管理部门

47. 文物保护工程的业主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申报机关和审批机关应当建立有关工程行政、技术和财务文件的________制度。

A.归档上报

B.工程报告

C.档案管理

D.审核检查

48. 施工过程中如需变更已批准的工程项目或方案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必须经________报审批机关批准。

A.业主单位

B.施工单位

C.原申报机关

D.文物管理部门

49.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实行________负责制。

A.项目经理

B.责任工程师

C.项目部

D.质检监督站

50.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包括各专业工种技术人员、资料员、________等。

A.项目部经理

B.责任工程师

C.安全员

D.后勤员

51. 文物保护责任工程师应当全面负责所承担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施工的现场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并对文物________负直接责任。

A.施工效果

B.安全和工程质量

C.竣工质量

D.工程验收

52. 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________。

A.文物价值

B.文物环境

C.安全

D.文物原状

53.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资质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________,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在许可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文物保护工程施工活动。

A.资质

B.业务范围

C.资质及业务范围

D.资质及施工许可

54.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专业人员分为施工技术人员和________。

A.施工负责人

B.项目经理

C.责任工程师

D.技术工程师

55. ________负责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的年检和日常管理工作。

A.国家文物局

B.省级文物主管部门

C.市级文物主管部门

D.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

56.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参与工程施工专业技术工作________,或者具有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相关专业的初级技术职务。

A.一年以上

B.二年以上

C.三年以上

D.五年以上

57. 文物保护责任工程师应当全面负责所承担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施工的现场________,并对文物安全和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A.施工组织

B.技术质量

C.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

D.技术管理

58. 文物保护责任工程师不得同时承担________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

A.两个

B.三个

C.两个或两个以上

D.两个以上

59. 文物保护工程责任工程师应当从事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________;

A.三年以上

B.五年以上

C.八年以上

D.十年以上

60.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专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保护原则、标准规范等相关专业知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________。

A.10课时

B.20课时

C.40课时

D.60课时

哲学通论(孙正聿)讲义

哲学通论 (讲义) 孙正聿

绪论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对“规则”的反思,是对“思想前提”的追问,追问构成各种思想的根据。具体的讲,就是“一纵二横”。 “一纵”,就是诉诸人类的认识史、哲学发展史,知道古往今来的哲学家都是怎么理解哲学的。恩格斯说:哲学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 “二横”:第一横,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之间的关系中去追问哲学;第二横,是当代哲学的各种哲学观(八种哲学观)的比较中去理解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以具有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问题。哲学是把思想本身当作对象研究,即反思。哲学是一种爱智的智慧、一种批判的智慧、反思的智慧和创造的智慧。 对本科生要求学哲学方法概括为四句话就是:激发你的理论兴趣、拓宽你的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提升理论境界。莱辛说:“与其记住两个真理,莫如弄懂半个真理”。对硕士生的要求:“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困难、创新理论思路、作出理论论证。”对博士生的要求:“抓住基础理论、稳定研究方向、坚持独立思考、进行课题研究。”最终达到:“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深切的感情、执着专注的意志、洒脱通达的境界”。“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第一章哲学问题 哲学是一个问题的王国。哲学的全部理论问题可以概括为六大基本问题: 哲学有八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 一、人类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1、世界观与观世界(理解与协调人类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把全部的哲学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世界观的问题。 过去我们常识地理解哲学世界观,就是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认为人站在世界之外去看整个世界,把人与世界割裂开来;这还涉及到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和科学有一个分化过程,古代哲学(知识总汇)、近代哲学(科学的科学)、现代哲学(反思哲学)。从20世纪开始,哲学被驱除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哲学不是以整个世界为对象,而是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反思,从而为人类提供一种理解与协调人类与世界的之间相互关系的世界观。 人们通行认为的普遍规律哲学观,具有很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它常常离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存关系,其结果是把哲学的理论混同于其他实证知识。只是从哲学和科学二者关系中去理解哲学,而没有从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多元关系中去理解哲学。也就是没有从哲学与经验常识的、宗教的、伦理的、科学的、艺术的多元关系中去理解哲学。 2、自在世界与世界图景(人类以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为中介) 人类不是自然的存在物,而是社会的存在物、历史文化的产物(语言、概念、范畴是历史文化的水库),是以他具有的理论背景观察事物。“世界”与被我们理解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如果观察者没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个被观察的对象,就无法被观察者把握到,所以是“有之非有、存在着无”。 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革命。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之外,但世界在我们的语言当中,语言既是我们世界的消极界限,也是我们世界的积极界限。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那个自

(完整版)学习运筹学的体会与心得

学习运筹学的总结与心得体会古人云“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怀着对运筹学的憧憬与崇拜之情,这学期我选择了运筹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运筹学是一门具有多科学交叉特点的边缘科学,是一门以数学为主要工具,寻求各种问题最优方案的优化学科。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应该熟练地掌握、运用运筹学的精髓,用运筹学的思维思考问题,即: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实际生活中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有限资源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本着这样的心态,在本学期运筹学课程将结束之际,我对本学期所学知识作出如下总结。 一、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解决的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为达到预期目标最优,而寻找资源消耗最少的方案。而线性规划问题指的是在一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的约束下,求解一个线性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的问题。其数学模型有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组成。 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并将它们转化为标准形式。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图解法、单纯型法、两阶段法、对偶单纯型法、计算机软件求解等方法。简单的设计2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直接运用图解法得到。但是往往在现实生活中,线性规划问题涉及到的变量很多,很难用作图法实现,但是运用单纯形法记比较方便。单纯形法的发展很成熟应用也很广泛,在运用单纯形法时,需要先将问题化为标准形式,求出基可行解,列出单纯形表,进行单纯形迭代,当所有的变量检验数不大于零,且基变量中不含人工变量,计算结束。将所得的量的值代入目标函数,得出最优值。 利用单纯形表我们可以(1)直接找出基本可行解与对应的目标函数值;(2)通过检验数判断原问题解的性质以及是否为最优解。 每一个线性规划问题都有和它伴随的另一个问题,若一个问题称为原问题,则另一个称为其对偶问题,原问题和对偶问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以至于可以根据一个问题的最优解,得出另一个问题的最优解的全部信息。 对偶问题有:对称形式下的对偶问题和非对称形式下的对偶问题。非对称形式下的对偶问题需要将原问题变形为标准形式,然后找出标准形式的对偶问题。因为对偶问题存在特殊的基本性质,所以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比较困难时可以将其转化成其对偶问题进行求解。 在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我们往往会在求出最优解后,对问题进行灵敏度分

2016尔雅西方文明通论考试标准答案

2016尔雅西方文明通论考试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大陆法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大陆法系也叫做普通法系。 ? ?B、 它在地理分布上以欧洲大陆为代表。 ? ?C、 殖民统治是它的一个主要的传播方式。 ? ?D、 大陆法系是一种成文法系。 ? 我的答案:A 2 古希腊哲学对基督教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 唯灵主义 ? ?B、 苦难色彩 ? ?C、 形而上学

?D、 超越色彩 ? 我的答案:B 3 法国卢浮宫的入口建筑属于下列哪种建筑类型??A、 古典主义建筑 ? ?B、 新古典主义建筑 ? ?C、 巴洛克式建筑 ? ?D、 后现代主义建筑 ? 我的答案:D 4 在中世纪基督教社会中,享有王权的是? ?A、 神 ? ?B、 教皇 ? ?C、 圣人 ?

皇帝 ? 我的答案:D 5 “文明”的概念是从哪里传入中国的? ?A、 印度 ? ?B、 中东 ? ?C、 日本 ? ?D、 英国 ? 我的答案:C 6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把自己的子孙统称为什么??A、 神的选民 ? ?B、 默罕默德后代 ? ?C、 亚当后裔 ? ?D、 亚伯拉罕子孙

我的答案:D 7 犹太教中的法利赛人属于哪个阶层 ?A、 祭司阶层 ? ?B、 平民阶层 ? ?C、 贵族阶层 ? ?D、 奴隶阶层 ? 我的答案:A 8 19世纪末中国的()翻译了《天演论》??A、 王韬 ? ?B、 郑观应 ? ?C、 魏源 ? ?D、 严复 ? 我的答案:D

9 下列关于“公法”与“私法”说法错误的是? ?A、 公法是指向公共利益的 ? ?B、 私法以保护个人或私人利益为依归 ? ?C、 公法以权力为轴心,严守“权力法定”的定律。 ? ?D、 私法是调整分配正义的法律。 ? 我的答案:D 10 《摩西十诫》是摩西代表与哪个民族与上帝签订的契约?A、 阿拉伯民族 ? ?B、 罗马人 ? ?C、 希腊人 ? ?D、 犹太人 ? 我的答案:D 11

汉语通论研究型

《汉语通论》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研究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学时:51学时(周3学时) 课程编号:53832101 课程学分:3学分 一、课程说明 本大纲服务于师范类研究型。 汉语通论是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部分。古代汉语的教学,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古汉语常用词。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籍和从事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能力。现代汉语的教学,了解汉语发展脉络,掌握现代汉语的理论体系框架、基本概念及其联系,运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深入分析具体语言事实,从而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古代汉语: 绪论(1课时) 讲解古代汉语的概念、性质。提出古代汉语学习的内容、目的和要求。介绍学习方法。 第一单元(3课时) 文选《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 古汉语通论古汉语工具书 第一节查检工具书的方法 第二节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介绍 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掌握查检

工具书的方法,了解熟悉所介绍各部工具书的性质、内容等,熟悉常用工具书的编纂体例。 第二单元(5课时) 文选《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 古代汉语通论文字 第一节汉字的产生和形体演变 汉字的形体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第二节古书中的用字现象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 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汉字产生的途径和汉字体系形成的时代;熟悉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六书”理论,掌握因形求义的基本方法;熟悉汉字形体演变的发展线索和规律;熟悉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和通假字的特点,掌握辨识常见古书用字现象的方法。 第三单元(5课时) 文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大同》 古代汉语通论词汇 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演变与构成 一、古代汉语词汇的变化发展情况 二、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第二节古代汉语词义的演变 一、词义的演变 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第三节同义词和同源词 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古今汉语词汇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了解古代汉语单纯词和合成词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词义的关系;熟悉常见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方式;掌握正确分析词的本义和引伸义的方法;掌握分析同义词、同源词的方法。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考研复习资料

人类学通论复习资料 一、人类学基础理念的重要性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问,无论从人本还是从不同地域的族群生活方式理解,人类学都处在探索人类与国民未来发展理念的重心之中。 1.人类学的一些理念和原则,可以构成一种潜在的知识储备,提高全体国民的素养,建议人性与文化未来转换的方向,随时发挥对人类社会有益的作用; 2.人类学的知识可以提供关于国民认同的知识原则,增强人民的自信力,以及提供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 二、人类学学者的素养 人类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推崇到田野中去汲取知识的方法。它要求人类学学者在一个调查研究点上度过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的田野生活,凭借人类学的文化透镜参与观察、撰写与展示文化。因此,它的知识构建不是从书本到书本,而是经过田野工作回到书斋,再把得自于生活的新鲜知识写进书本。 人类学者要有好的身体,能够背起行囊走南闯北。他(她)要理解自身的世界,也要欣赏他人的生活。以平和的态度,平等的目光,去接触也许是完全未知的社区生活方式,相信不同族群人民生活方式的意义,以及他们信仰的真诚。在这个基础上到田野中,还要经历行程和处世中的困难与挫折,经历跨文化造成的思想震荡。 三、人类学学科名称的由来 从人类学的学科领域看,它的核心分支涉及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四大部分,前三部分由于国别或地理区域、学术传统之不同而有分有合,但中国的传统使体质、语言和考古的研究特化了。在对这三个分支的研究中,人类学的理论影响依然强力地保持着。 在美国,人们偏于使用“文化人类学”的称谓,而英国习惯使用“社会人类学”,这门学科传到中国至今,用文化人类学的人偏多。实际上,如果摒弃国别区域差异,这门学科最具涵摄性的称谓,以“人类学”为宜。 四、人类学是什么 人类学是全面研究人以及其文化的学科。源自于古希腊文anthropos(人或与人有关的)和logys(学问或研究)。由古希腊文这一涵义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学”,经历了长久的演化过程。直到19世纪40年代,人类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人类学成为一门学科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积极推动有密切的关系。另一位对人类学发生起关键作用的是美国人类学家博尔斯。如果说,泰勒提供了人类学理性之一的思想和研究方法,那么博厄斯的历史论刚好是反理性主义。人类学最先发生在欧洲,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五、不同地区对“人类学”的界说 由于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不同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词汇和对“人类学”的界说也不完全一致。

中国文化通论

导论 1、四大文化系统: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2、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易经系辞下》、程颐、宋濂、刘向《说苑指武篇》。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4、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时代,主要是指封建社会的文化。现代文化产生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 首先,民族文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在长期的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等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族创造精神。 其次,传统文化并非静止不变,传统文化一经形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更,其形式和内容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最后我们要知道中国文化也有负面,我们认识和弘扬优秀的,同时不回避了解其拙劣的并加以摒弃,避免被某种优秀所征服,避免被简单的道理说服。 5、地理环境 P5 6、农耕经济:考古发掘证明,在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已见谷类遗痕或稻谷遗迹,发现了石镰、石锄等。 在南方的农耕经济是古代中国立国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赖以发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中国北方则生活着游牧民族,发展着游牧经济。 7、传统农业模式风格特征:农民大多聚族而居、自给自足、安土重迁。 8、中国文化的基本有四大特征:人文性、包容性、伦理型、和谐型。(务实精神) 第一编制度文化 第一章经济制度 1、经济结构特点:1、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在经济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手工业只是维持生计的补充手段。 2、中国古代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外,又存在城市经济结构。 3、出现游牧经济结构,占第二主导地位。 2、商品经济难发展的原因:1商品经济不能摆脱农业社会经济结构和牧业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 2,官商盛行; 3,城镇中形成的手工业行会制度,具有很强的封建性、家族性。 4商人经商致富后,往往喜好置田产、开当铺、或放高利贷使利润增值。 3、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重本抑末、重义轻利。 P24 第二章政治制度 1、秦朝以来所确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君主专制政体,延续了2000年之久,这种政体具有下述三个基本特征:1、君权至上 2、皇权不可转移,皇位父死子继 3、官僚系统庞大。 2、政治文明的成就:1、为君之方:亲贤远佞2、为政之道:倡导德治 3、治国之道:以民为本。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全

通論十三:連詞,介詞 一、連詞 (一)總說 1、所謂連詞,是指起連接作用的詞。連詞可以連接兩個詞、兩個詞組,還可以連接兩個分句。 2、常用連詞: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雖、若、如、苟、倘、令等。(三)而 1、“而”字的作用是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兩種性質或者兩種行為的聯繫。“而”字不連接兩個名詞。所以“而”字前後的名詞只要不做主語和賓語,就有可能活用為動詞。 2、順接和逆接 (1)連詞“而”連接的兩項上有時是事理相關的,有時是前後相承的,有時是狀態類似的,有時是性質上相同的。這時的“而”起到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而且”“便”,而更多的翻譯為“而”。 例:任重而.道遠。(事理相關)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至焉。 (前後相承。質、的都是射箭的靶子) (2)連詞“而”連接的兩項有時在意思上是相反的或者事理不相因、語意不連貫的。這時“而”起到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卻”“可是”“但是” 例: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卻能看得很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卻能聽得很清楚) (3)所謂順接和逆接,只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並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 3、從“而”連接的前後兩部分的句法關係來看有這樣三種情況: (1)聯合結構中,連接動詞、形容詞或動詞、形容詞性的词组。這種用在聯合結構中的“而”,被連接的兩項在意義上沒有主次之分。 例:敏于事而.慎於言。 (2)在偏正結構中,連接狀語和謂語中心動詞。 例:未至,道渴而.死。(還沒有到,就因為口渴死在路上) (3)在主謂結構中,連接主語和謂語兩個部分。 例: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 (先生沒有見過僕人嗎?十個人跟隨著一個主人,是因為力氣不如,智力在他之下嗎?是因為畏懼他)有時“而”用在主謂結構中有假設的意思。 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沒有信用,就不知道會怎麼樣。)

中国文化通论 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一)上古时期:文学尚未取得独立地位,但在文化活动中已经占有很大比重 ★甲骨卜辞、《易经》卦爻辞中皆有富有诗意的词句或优美歌谣。 《坤》卦: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春秋时期,诸侯贵族在会盟、聘问等外交活动及祭祀宴飨等国事活动中都把“赋诗”作为重要的政治手段。 [例]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更把“诗教”看成是最重要的政治教化活动之一。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二)魏晋时期:文学觉醒,曹丕提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观,文学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一时文人才士辈出。 (三)唐代文学发达:作家、作品之多、作家身份之复杂,为世界文化史上所罕见。 (四)在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古代典籍中,文学所占的比重是首屈一指的。集部图书远远超过了经、史、子各类。可见,古代文学确是中国古代文化一个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在有文字可考的3000多年的历程中,中国古代文学也走过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在群星闪耀、丰富多采的中国文学史上,中国文学表现出多层次的内容,多样化的风格。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戏剧等等,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文学有悠久的历史,在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戏剧等等,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所胜”。 (一)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抒情,艺术上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以四言诗为主,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源头。

社会学通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社会学通论”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从备选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表中) 1、1838年,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的()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A.第一卷 B.第二卷 C.第三卷 D.第四卷 2、()将欧洲社会学理论引入美国,建立了结构功能理论,形成了结构功能学派,对美国和世界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A.萨姆纳 B.帕克 C.帕森斯 D.米德 3、1902年,()翻译了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是第一本整本引进的外国社会学著作。 A.严复 B.章太炎 C.谭嗣同 D.吴文藻 4、斯宾塞以社会内部的管理类型为主要依据将社会分为()。 A.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 B.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 C.自然社会与农业社会 D.农业社会与网络社会 5、社会唯名论的代表人物是()。 A.马克斯·韦伯 B.迪尔凯姆 C.孔德 D.斯宾塞 6、在文化结构中,最小而且有意义的单位是()。 A.文化观念 B.文化元素 C.文化丛 D.文化模式 7、少年、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危机的状况,这是一种()。 A.代沟 B.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C.社会性断乳 D.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8、()是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A.集体行为 B.社会互动 C.社会合作 D.社会竞争 9、拟剧论的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贝尔 B.赖斯比特 C.戈夫曼 D.卡斯特 10、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 A.角色混淆 B.角色紧张 C.角色冲突 D.角色失败 11、以直系亲属为主的几代同堂,并且是由核心家庭纵向扩大而非横向扩大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主干家庭 D.单亲家庭 12、社会流动的三种模式中,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运筹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运筹学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 ①线性规划(一) (3) 线性规划(二) (5) ②整数规划(一) (8) 整数规划(二) (9) ③目标规划 (11) ④运输问题(一) (20) 运输问题(二) (22) ⑤指派问题 (24) ⑥图与网络分析 最短路径 (26) 最大流量(一) (28) 最大流量(二) (31) ⑦网络计划(一) (33) 网络计划(二) (34)

(一)线性规划问题: 1.用EXCEL 表求解下面各题,并从求解结果中读出下面要求的各项,明确写出结果。例如:原问题最优解为X*=(4,2)T ① 原问题的最优解(包括决策变量和松弛变量)、最优值; ② 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③ 目标函数价值系数的变化范围; ④ 右端常数的变化范围。 解: 50 10521≤+x x 1 21≥+x x 42≤x 0 ,21≥x x 2 13max x x z + =

由报告可知,①原问题最优解为产品甲生产2台,产品乙生产4台,原问题有最优值,即总利润最大为14元。 ②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为影子价格由灵敏度表可知y*=(0.2,0,1) ③目标函数价值系数的变化范围是灵敏度分析表中的允许的增量和减量,0≤X 甲≤1.5, 2 ≤X乙≤1E+33。

④右端常数的变化范围为40≤bA ≤1E+80, -1E-29≤bB ≤6,0≤bC ≤5 2. ????? ? ?≥≤++≤++≤++++=0 ,,42010132400851030010289.223max 3213213213213 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1)求解:① 原问题的最优解(包括决策变量和松弛变量)、最优值; ② 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③ 目标函数价值系数的变化范围; ④ 右端常数的变化范围。 解: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纲 主要看每章节后面的名词及思考题。下面这些在课堂上基本讲到,只有“三纲五常”和“中庸”没有解释,但涉及到。另补充“中国古代蒙学读物的特点”。1、“文化”一词的古代解释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人类文化史上的四大文化指什么? 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3、文化的外显模式、内隐模式 文化的外显模式主要包括哲学、法律、历史、艺术、宗教、风俗、社会制度、行为规范、语言体系等,它们以文字等符号系统或人的具体行为为载体,一般都有外壳形式。 文化内隐模式大致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取向等,这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深层的东西。 4、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 即以科学的、辩证的方法审视和筛选文化遗产,批判封建性的糟粕,继承民主性的精华。 5、中国的“伦理型文化”的显著表现? 历代统治者视道德感化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统治稳固、社会有序的道德规范去“教化”民众,以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此即所谓“以德治国”。 强调两个人的伦理义务,要求个人服从整体。 强调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视“修身”为立命之根本。 6、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1)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至今,在于它的兼容并包得胸襟,在于对不同区域或民族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中,求得顽强的生存与发展。 2)对于境外文化,中国文化多能以宽阔的胸怀去迎接挑战,并加以采撷、消化和吸纳,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来自南亚的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隋唐达到鼎盛,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它并未取代中华文化,也无损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立性格。中华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 7、中国文化和谐型的特点有哪些? 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不是截然分离的对立物,人的存在于自然的存在是互为包含的。首先,天人合一思想肯定天地、万物、人是齐同的,同类相通,统一成一个整体。其次,人是“天地之心”,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人要爱万物。再次,人的活动要遵从自然的法则,与自然环境和谐交融。 知行合一在古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的视野中,不仅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首先,主张人应该增进道德认识,提高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反对只说不做或言过其行。其次,“知”与“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情景合一是中华民族在创造美和鉴赏美时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其深层文化内核在

2004-2014哲学通论考研真题(整理)

2004——2014年哲学通论考研真题 四川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 一、理解与解释 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可靠的感性”所感知。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1、理解:“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2、解释:为什么“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 二、证明或反驳与理解(30分) 1、你是否相信上帝存在,你认为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给出回答并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 2、如果你不信仰上帝,那么什么能够说服你相信他的确存在? (PS:这道题记得不太清楚了,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表述你的观点并论证上帝存在或不存在) 三、评述与阐扬 虽然我们应当承认,一切哲学都曾被推翻了,但我们同时也需坚持,没有一个哲学是被推翻了的,甚至没有一个哲学是可以推翻的——哲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涉及过去,而是涉及永恒及真正现在的东西,而且哲学史的结果,不可与人类理智活动的错误陈迹的展览相比拟,而只可与众神像的庙堂相比拟。 1、评述:一切哲学都曾被推翻了,但我们同时也需坚持,没有一个哲学是被推 翻了的,甚至没有一个哲学是可以推翻的。 2、阐扬:哲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涉及过去,而是涉及永恒及真正现在的东西…这 段话的见解。 四、论证:写论文。 五、自由与人的本质(参考性提示:从你的意义上说明何为自由?何为人的本

中国文化通论教案第八章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通论 教师姓名:向海求 部门:基础部 教学对象:08级文秘专业二○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授课题目章节]_第八章古代教育 [教具使用]__ [基本教材]_中国文化要略成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教学目的]_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____讲授 [课时安排]__ [课程作业或思考题] [教研室领导对本教案意见]

具体教学过程、步骤及内容 时间分配情况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教学方法 与 手段 一古代重视教育的原因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 突出教师的崇高地位,提倡全社会尊师。《礼记 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严师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思是说,在教育问题上最难 的是尊师,只有尊师,才能重道;只有重道,才能 使人重视学习。荀子在《礼论》中进一步突出了教 师的地位和作用,把天地、先祖、君师三者相提并 论,认为君师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他说:“国将 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亡,必贱师而轻傅,”由此 他得出结论说,“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 人之大殃也。”可以认为,荀子是从战略的高度肯定 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后来,韩愈又在《师说》里 具体地加以论述,指出教师的作用在于“传道、授 业、解惑”,强调只要有知识和真理存在,也就有教 师的存在。这些思想无疑影响了社会风气,促成了 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子所以在封建社会具有全 局性的影响,也正是历代尊师的缘故;而封建品, 唯有读书高”。这固然有轻视农、工、商、兵的一面, 但其主旨还是强调读书的崇高。此外,过去许多人 家的门口,挂有这样一副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 继世长。”这里把耕读当作传家的两件大事,这正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两大特点:重农和重教。所以在 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无论帝王和臣民都把读书当作 神圣事业,不允许有任何的轻视和亵渎行为。旧时 代的广大读书人,尽管经济状况都不太好,被人们 讲授、提 问、解答

哲学通论试题

一、分析与阐扬(15*2=30分)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马克思1、分析:这种唯物主义学说的“认识论”的出发点的什么?这种学说的“忘记”会引发什么样的逻辑后果? 2、阐扬:你如何理解人与教育的关系? 二、阐述与证明或反驳(10+20=30分) 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个要素。——保罗·蒂里希 1、阐述:请有根据地阐述你所理解的“怀疑”与“信仰”? 2、证明或反驳:怀疑是信仰的一个要素。(说明:如果你同意蒂里希的观点,那就请证明之;反之,则请反驳之。) 三、理解与解释(20*2=40分)

一个所谓哲学原理或原则,即使是真的,只要它仅仅是个原理或原则,它就已经也是假的了;要反驳它因此也就很容易。反驳一个原则就是揭露它的缺陷,但它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仅只是共相或本原或开端。——黑格尔 1、理解:为什么说仅仅作为“共相”的原则就是这个原则的“缺陷”? 2、解释: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一个即使是“真”的哲学原则,只要它滞留于其自身,它就“已经也是假的了”。 四、论证(50分) 论哲学之思的超越性 (参考性提示:A、何为“哲学之思”?B、在A的基础上,论证哲学之思的超越性本质:1、哲学之思的超越怀何以可能?2、哲学之思的价值和生命即在于其超越性。) 2009年试题 哲学通论

一、理解与解释(15*2=30分) 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 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探讨那些作为自觉的动机明显地或不明显地,直接地或以意识形态的形式、甚至以被神圣化的形式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即所谓伟大人物的头脑中的动因,——这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 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理解:你怎样理解“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这句话?

中国文化通论课后题

1.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思考中国地名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联系?

3.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与反改革斗争?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致有四种:一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二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三是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四是封建统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一场改革的成败,通常有四个决定性因素:一是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二是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力量对比,三是有无触动当时的政治基础,四是改革在王朝所处的时期。 改革如果有人受益无人受损,改革就会受到各阶层的拥护,能够长久的走下去,反之最后一定会转化为政治斗争。改革的命运就取决于政治斗争的最后结果。 4.“三皇五帝”传达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 战国时期,商业已经相当发达,货币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但是各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都不相同,齐国的货币样子像刀,赵国的货币样子像铲;货币计算的单位也不一致。秦始皇规定:以后一律使用圆形方孔、每个重半两的铜钱,各国的旧货币全都作废,不许再在市面上流通。 原先六国的度量衡也是不统一的,尺寸、升斗、斤两等,也不大一样。在一个国家买一尺布,到另一个国家也许只能算八寸。在这个国家买一斗米,到那个国家就成了九升。度量

衡这样乱,和一个统一国家的政权当然不相适应,对人们的生活也太不方便了。秦始皇下令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全国的尺寸、升斗斤两都得一律,这就克服了过去那种换算混乱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文字也是不统一的。同一个字的写法不尽相同,状各异,笔画有多有少。统一以后,这种情况对政策法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传播,都是一大障碍。所以秦始皇又下了“书同文”的命令。“书同文”就是统一文字的意思,政府规定了一种叫做小篆的字体,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文字。后来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成一种比小篆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做隶书。隶书跟现在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焚书坑儒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2.摧毁了许多文化典籍,毁灭了许多宝贵的先秦文化; 3.嵌制了人民思想,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对后世造成恶劣的影响。 5.儒道思想为什么可以互补? 儒道思想之所以能够互补,是以它们存在的差异为前提的。但这种差异又不是截然对立的,只是儒道关注的问题以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有不同而已,这使得社会对儒道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一般而言,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哲学、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思考,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孔子则偏重于对社会伦理问题、特别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强调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正是由于他们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一种互动,互补的关系。不仅如此,虽然老子和孔子一个侧重讲“天道”,一个侧重讲“人道”,但实际上他们身上都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两种心态。比如老子对社会的批判态度,实际上也是关心社会的表现,而且《老子》中谈论治国之道的内容也占了很大比重。同样,孔子的“道”虽然主要是“人道”,不是“天道”,但是,当“人道”绝对化以后,也是与“天道”相通的。而且孔子说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并欣赏曾点的超脱旷达,这与道家的思想有一致的地方。 乱世和盛世不一样。乱世基本都是以暴制暴。盛世就要倡导着人们的思想,以免出现暴乱,尤其是温饱以后。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

2015年网络课《西方文明通论》期末考试答案

1 、以下关于个人主义说法错误的是? A、个人主义是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 B、个人主义是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相遇时最主要的价值冲突 C、个人主义就是利己主义 D、个人主义在经济上表现为自由主义 正确答案:C 2 、亚伯拉罕是传说中希伯来民族和哪个民族的祖先? A、高加索族 B、日耳曼族 C、阿拉伯族 D、乌拉尔族 正确答案:C 3 、以下哪一个国家和地区不属于英美法系? A、澳大利亚 B、加拿大 C、澳门 D、香港 正确答案:C 4 、以下人物与基督教传入中国有关的是? A、罗素 B、马可波罗 C、卫三畏 D、石达开 正确答案:C 5 、奥林匹克运动会发源于()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正确答案:C 6 、梵蒂冈壁画《雅典学派》的作者是谁? A、李奥纳多 B、米开朗琪罗 C、拉斐尔 D、达芬奇 正确答案:C 7 、下列国家中很难找到规定和关注私人生活领域问题的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意大利 正确答案:C 8 、提出“公法不得为私人协议所修改”的是? A、帕比尼安

B、乌尔比安 C、保罗 D、盖尤斯 正确答案:A 9 、古希腊的腊帕台农神庙是以哪种材料为主体的? A、木材 B、泥沙 C、石头 D、木材和泥沙的混合物 正确答案:C 10 以下属于现代的平等观念的是? A、平等的人平等,不平等的人不平等 B、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不平等是人堕落的结果 正确答案:C 11 、罗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是? A、君士坦丁大帝 B、查理曼大帝 C、亚历山大大帝 D、尼禄皇帝 正确答案:A 12 以下哪项不属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 A、建立“安立甘宗” B、确立“至尊法案” C、把教会的财产还俗 D、取消天主教的教阶制度 正确答案:D 13 希腊文化中的狄俄尼索斯是指的哪个神灵 A、日神 B、酒神 C、风神 D、雷神 正确答案:B 14 、罗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是谁? A、亚历山大一世 B、亚历山大三世 C、查理士三世 D、君士坦丁堡大帝 正确答案:D 15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乌尔纳木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十二铜表法》

翻译会通论与会通式翻译研究--《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译会通研究》述评

Jiangsu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2019.2 翻译会通论与会通式翻译研究 ?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译会通研究?述评 陈一琛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 一一摘要:随着中国译学愈加成熟?传统译论与西方译论分庭抗礼?张德让的专著?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译会通研究?则是对创新本土译论的回应?专著提出?徐光启开创的翻译会通思想并赋予现代学术意义的理论阐释?梳理明清儒士的翻译会通现象?总结会通模式二策略与文化心理?认为翻译会通思想是基于文化自觉的学术超胜和文化建构?翻译会通论是传统译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在翻译理论二翻译史二翻译批判等方面树立了会通研究范式:打通中西二古今译论?会通全读与细读的译史书写方式?发掘理想和实践之间的翻译智慧? 关键词:?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译会通研究??翻译会通论?会通研究范式 0.引言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 文化失语 学术失语 等焦虑?译论本土化成为译学重要议题?现有相关研究大多围绕 案本 求信 神似 化境 (罗新璋?1984: 19)这一体系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佛经翻译二西学翻译二文学翻译展开?显然?传统译论的源头活水中还有更多发展译学的潜在话语?就这个意义而言?张德让的专著?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译会通研究?(以下简称?会通研究?)(2017)及其提出的翻译会通论是对创新本土译论的回应?值得一提的是??会通研究?本身就是一种会通范式的翻译研究:以 会通 为关键词打通中西二古今译论而成会通新论?以史料为基础会通全读和细读两种译史书写方式?以历史述真为基准发掘斡旋于理想和实践之间的翻译智慧?从一个新颖的角度书写一段明清翻译会通史? 1.主要内容:从明清翻译会通史到翻译会通论 ?会通研究?以由史及论的方法梳理了明末至晚清的实学二新学翻译会通实践并在理论抽象的高度提二李之藻二?提炼出徐光启的 理 与 器 两个层?不少?如历法翻译二数学翻 大略 荟辑 译林则徐 海纳百川 的会通胸怀二魏源 师夷长技 以反观中学的学术眼光二洋务派设置翻译馆以采西学的经世理想?在当时没有外语人才二个人难以突破语言障碍的情况下?合译成为晚清会通之途?晚清新学翻译会通以严复二林纾的翻译活动为代表?体现在严复翻译会通的义理 反证 说二 敦崇朴学 说和 文章正轨 说?严复 问对 体会通二按语会通二换例译法?林纾的 译读 会通二 译写 会通及 译画 会通等诸多方面? 主体部分文本翔实二论证缜密?可以看出作者为历史背景与翻译事实穿针引线的史才?以及对于明清翻译会通筚路蓝缕的同情? 在对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译会通经世化二情感化及文学化特征总结的基础上??会通研究?考辨 会通 的词义流变和传统会通学术发展?将 翻译会通 的概念内涵定为 译者通过翻译把中学和西学进行融会贯通?吸取西学之长?补助中学之短?以求超胜 (张德让2017:237)?从翻译会通论的提出和界定可见作者既有深厚的传统学术基础?又注重传统学术在现代译学中的延伸?同时?作者指出翻译会通论与解释学有着天然之缘?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译会通中理解的历史性特征二解释学真理追求及其实践智慧都是有力的论证?由此可见?翻译会通论不失为会通古今二中西译论而超胜的理论结晶? 2.译论创新:会通中西二古今译论的翻译新论 会通古今二中西译论意味着在几个藤蔓交错的体系中找寻契合点?于 曲直错杂处 条分缕析二截长补短而打通 窒塞而不可行 (朱熹?2004:1913)之处?翻译会通论就是在传统译论二西方译论中比对 曲直

运筹学实验

《运筹学》实验指导书 课程代码:0900030 课程名称: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 开课院实验室:管理学院实验中心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管理信息、工业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 教学用书:《运筹学》(《运筹学》编写组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部分实验课简介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与研究并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力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理论与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相结合。实验,是《运筹学》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弥补课堂理论教学中的不足,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要使学生能掌握系统的管理科学中的整体优化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熟练运用运筹学程序,对实际问题和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模拟。 二、试验内容 应用Lindo6.1版运筹学软件包,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实验方式:综合性实验 预习要求:复习编程方法及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的算法,对实际问题和研究对象,构造数学模型,确定优化技术方法,设计出原始数据表格。 实验设备:台式电脑 实验要求:按实验任务要求调试程序,程序执行结果应正确。 实验分组:1人/组 2、基本要求 (1)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前,学生熟悉实验软件Lindo程序、操作方法等; (2)将程序调好后,将程序结果记录,并由实验教师检查后签字; (3)将数据及有关的参数等记录在已经设计好的原始数据表格中; (4)在一周内完成实验报告。 四、考核方式与实验报告要求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签到,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逐个检查并提问,根据学生操作、实验结果、回答问题情况及实验纪律及作风等方面给出学生成绩,再综合实验报告情况给出最后的成绩。报告格式如附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