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

农学综合实验室

一、基本情况

原农学专业教学实验室成立于1983年,在1996年经省教育厅验收,评估为合格(琼教仪[1996] 10号文件)。随着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发展,实验室规模、硬件设施和技术水平不断扩展、更新和提高,为顺应新形势下科学管理的需要,于2005年3月由原农学专业6个教学实验室整合而成农学综合实验室,目前下设4个分室(实验室调整文件见海校字[2005]46号)。总使用面积700m2,可一次容纳学生300人。单价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价值320余万元,近三年里投资增长率为34.4%,平均年增长36.7万元。

农学综合实验室拥有大型仪器设备如PCR仪、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和高精度土壤水分测定仪等共15台,总价值65万余元。这些仪器应用于农学、园艺和园林专业本科生实验课教学和面向农学专业研究生开放使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很高。如自美国进口的1台icyclerPCR仪单价7万元,自美国进口的4台MycyclerPCR仪单价5万元,它们都应用于普通遗传学、作物育种学、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学等课程的教学实验,每学期仅承担实验课教学任务就高达约800人时数,用于PCR技术、作物品种种子鉴定、植物遗传转化等实验项目。自美国进口的便携式自动气象站ET900两台,单价3.2万元,应用于农业气象学和农业生态学教学实验,面向农学、园艺和园林专业本科生使用,每年承担试验教学任务约400人时数。加上用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生科研等开放实验项目任务,这些仪器的使用效率更高。

农学综合实验室面向农学、园艺、园林专业开放使用。实验项目共计144项,含有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实验开出率达100%,目前项目总数仍呈上升态势。各实验室目前已经在上午7:40到夜晚22:30时间段内开放,主要开放面为第二课堂、学位论文实验、科研和社会服务。近三年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课程在全部实验课程中分别占80%、85%和82.61%,预计今后还会有所增长。

在农学专业全部教学实验室整合成农学综合实验室同时,学校任命周开兵副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人、财、物和实验项目等的管理工作(实验室主任任命文件详见海校字[2005]46号)。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人员10名,副高职称的专职人员2名,占20%;实验指导教师20人,具博士学位和正高职称的指导教师达7人,占35%。

目前实验专职人员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篇,在省级研讨会公开交流论文1篇,在其它各级实验室工作研讨会公开交流论文多篇。

二、开展教学工作情况

实验室为农学、园艺和园林专业的学生开设23门实验课,课程及其实验项目的基本情况如附表所示。还承担上述各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实验,高年级学生的设计性实验,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科学实验等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

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开展苦丁茶种质资源评价和分子标记鉴定、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研究;在土壤学研究领域开展土壤生态学研究。

三、特色和优势

农学综合实验室由农学、园艺两个一级学科组成;其中有学校重点学科1个(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有硕士学位点1个(作物遗传育种学)。农学综合实验室具备多个学科相互渗透

的客观物质条件,因而正致力于建立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新型现代化实验室,发展潜力较大。在土壤学和作物栽培学领域与国际和国内的学术机构和团体交流频繁,在岛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在学校重点学科的带动下,整个实验室已经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将日益扩大开放程度和加强对外交流,使农学综合实验室在学校、省内和国内具有一定地位。

为了实现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学校于2005年3月将上述学科若干实验室整合成农学综合实验室,具有边缘性和交叉性,仪器设备使用效率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巩固上述成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加大仪器、设备购置投入,使实验室在农业科学人才培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附表:实验课程及其项目数统计表

四、实验室风采(掠影)

农学综合实验室仪器室一角(摄影:周开兵)

农学综合实验室缩影(摄影:周开兵)

(执笔:周开兵,审核:袁潜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