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餐饮经济学考点

餐饮经济学考点

餐饮经济学考点
餐饮经济学考点

一单项选择题

1.餐饮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交往与交易关系。

2.餐饮业与农业最基础的联系渠道是产品联系

3.当餐饮供给价格弹性系数Ep《1时,表明供给缺乏弹性

4.在构成狭义餐饮市场的各种要素中,属于主观因素的是餐饮购买欲望。

5.餐饮产品的载体质量品牌特色风格声誉等产品形象及这些要素的组合方式是餐饮产品的形式部分。

6.行业协会是社会中介组织。

7.我国餐饮业的行业主管部门是中国烹饪协会。

8.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外出就餐人数结构发生变化,美国餐饮业进入大发展阶段,外卖和外送形成庞大产业,一些娱乐主题餐厅迅速出现,并取得一定规模。

二多项选择题

1餐饮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

2现代旅游餐饮业存在的问题是大气,水,垃圾,噪声,景观污染

3餐饮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是市场价格混乱,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人才建设不适应需要。

4影响餐饮市场竞争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业态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

5能够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餐饮产品包括设施设备,餐饮服务水准。

6行业协会的职能有服务和协商,沟通和引导,整合,维权,仲裁。

7餐饮行业管理手段主要有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8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餐饮业主要呈现了行业开放程度较高,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形成特色经营,形成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大众化经营。

9我国餐饮业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餐饮企业管理水平低,餐饮市场秩序有待整顿,餐饮经营环境亟待改进,操作手段相对落后。

三.难点。1、餐饮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一餐饮产品价格下降时,就会刺激原有价格水平上无力消费的人群进入消费。

二,消费者消费同等数量的餐饮产品的支出会比原来减少,意味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

三、,餐饮产品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价格下落,人们可能就会增加对餐饮产品的需求量。

2、餐饮行业管理的内容

1市场引导和维持秩序2行业服务性3行业协调性

3、定性与定量预测的区分

定性预测。(1集体意见法2德尔菲法3类推分析法4概率预测法

定量预测。(1时间序列2加权平均3移动平均4变动趋势5季节指数

四、名词解释

1餐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餐饮经济学是研究餐饮企业为实现其产品在从生产向消费的转移过程中表现出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2服务劳动

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3加工业性质

餐饮业的产品是通过各种原料进行加工制作出来的,承担者即制即销即加工烹制的食品和饮料业务。从餐饮产品的加工制作过程来看,主要是依赖农业作物加工而成的粮食及各种农副产品及其经过加工的半成品和辅料进行制作,因此加工业是餐饮业重要的性质。

4消费需求大众化

主要消费者是普通大众,面向大多数消费者需求的大众化服务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5经营业态多样化

指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以经营商品的重点和提供服务方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多种经营业态。

6餐饮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

1餐饮业发展要以不破坏其乃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能对生态环境破坏保护给以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

2餐饮资源应能承载日益增长的餐饮就餐人数,动态满足就餐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并能保持对未来的就餐者的吸引力。

3餐饮业必须能够满足当地居民长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7绿色餐饮

是餐饮业繁荣发展的新概念,一是警醒人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控制、减少各种方式造成的污染和对环境的破坏,共同净化我们乃以生存的空间二是提示人们注意节约日益稀少的各种资源,让有限的资源为人类创造尽可能多的产品和财富。三是告诫人们要科学合理、经济简洁的加工生产方法,保护原料自身营养,减少杜绝对人体的污染伤害,尽可能提供给消

费者简朴自然的餐饮服务。

8餐饮需求

是消费者对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餐饮产品的需求。

9餐饮消费支出率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者的餐饮消费支出同该国家个人消费总额的比例。

10餐饮市场

广义是指在餐饮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行为、经济关系的总和;狭义指广义的餐饮市场中的客源市场或者说是餐饮市场中的需求方。

11餐饮市场结构优化

指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活动过程,使餐饮经济活动中各种要素或结构之间在数量、规模的比例方面形成一种动态的协调,以逐步提升餐饮市场中的整体经营水平,最终促进餐饮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餐饮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2餐饮产品

广义是指餐饮企业提供给消费主体的消费对象,是餐饮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狭义指餐饮企业经营者利用餐饮设施设备所生产出的可供消费者食用的,具有色香味形的各种各样的有形菜肴和面点等食物成品。

13餐饮产品的开发与创新

餐饮产品中的食品在色香味形滋养声名器以及服务产品在服务方式、服务规范方面的创新和改进。

14行业

指生产相近商品或者提供类似服务的企业组成的一个行业。

15行业协会

同行业的企业按照自愿的原则自下而上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的通称。

16行业协会管理目标

通过规划、法律、政策,制定市场规则,引导市场趋势,协调、监督、维护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行为,维护顾客权益,为餐饮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17大众化经营

以面向大众为主,积极开拓大众餐饮市场的经营方式。

18品牌联合扩张

通过品牌联合的方式,增加品牌和品种,共同经营,实行品牌扩张扩大餐饮市场份额。

19餐饮需求弹性

餐饮需求量随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状况。

20餐饮需求价格弹性

餐饮需求量对餐饮产品价格的反应及变化关系。

21餐饮经济指标

是分析和研究餐饮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餐饮经济活动在数量方面的状况。

22餐饮需求的交叉弹性

某种餐饮产品的需求量对其他餐饮产品价格变化反映的敏感性。

23餐饮市场结构

竞争结构,餐饮产品在供应和需求之间的规模比例,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性及竞争力量对比。

24零售业态

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而形成不同的经营业态。

25餐饮市场机制

餐饮价格、供求、竞争、工资、风险、利益等机制因素在餐饮市场运行过程中对餐饮经济活动的制约功能和调解作用。26餐饮需求动机

为满足一定的需要而引起人们购买餐饮产品的愿望和意念。

27餐饮需求行为

餐饮消费者在实际餐饮消费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28CCA

从事餐饮业经营以及烹饪技艺、烹饪管理、烹饪教学、烹饪理论和食品营养研究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厨师、专家、学者经营管理人员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的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行业性组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

29餐饮促销

餐饮企业在开拓市场时各种可能促进餐饮产品销售手段的总称。

五、课本概念

第一章餐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两个规律一体现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一般经济规律。二体现餐饮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

2 餐饮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演绎法和归纳法。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三实证分析法。四比较分析法。

第二章餐饮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

1餐饮业基本性质

加工业服务业性质.1产品规格多,批量生产少。2产品生产时间少。3随机性强。4保存成本高。

2餐饮业服务特征。1无形性2一次性3同步性4差异性

3餐饮业的结构特征。1投资主体与市场格局多元化。2消费需求大众化。3经营业态多样化。4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扩大就业2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3扩大内需,拉动市场潜在消费。4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包括1商业设计2专业灭虫灭鼠,设备清洗3菜品摄影4菜单设计制作,仿真菜品制作5特种餐具制作和餐饮家具。第三章餐饮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

1餐饮业与农业

一产品联系。二劳务联系。三生产技术。四价格联系。

组织形式。1餐饮企业加农户。2合作经济组织。3农场加雇工。4餐饮企业加农业协会。

2餐饮业与食品工业

食品功能分类。1嗜好性食品。2营养食品。3功能性食品。4休闲食品。

3餐饮业与现代旅游企业

一、旅游业现状分析。1我国重要产业之一。2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增大。3旅游行业规模扩大。4旅游基础设施集配套建设状况改善。

二、餐饮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提高餐饮服务质量,改善餐饮设施成为发展旅游服务的重要手段。2餐饮在旅游行活动支出中占很大的比例。4是特色旅游实现的一大法宝。

三、旅游餐饮现状

空气,水,垃圾,噪声,景观污染。欺客现象。

四、旅游餐饮业发展的原则与对策

原则。1生态性

2因地制宜。核心区,缓冲区,游览区,服务区。

3可持续发展4满足舒适用餐

对策。1选择体现旅游特色的食品。

2使用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的食品包装材料。

3采用合理的食品生产经营方式。

4选择适宜的用餐地点。

5采取品牌经营战略。

6实施有效的管理监控。

五、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餐饮资源条件2餐饮设施建设3管理系统与软件建设4区域经济条件5区域社会条件

六、餐饮可持续发展的标志

1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获取最大的效益2贫富地区均应实现可持续发展3餐饮企业实现根本性的改变。

七、绿色餐饮

1区别客人,制定针对性的菜单2采购绿色食品原料3每个生产环节都要做扎实细致工作4绿色消费服务。

步骤。1收集绿色信息2制定绿色营销计划,树立绿色企业形象3开发绿色资源4开发绿色食品5制定绿色食品价格6开展绿色促销

八、科技餐饮

1、我国餐饮业实施科技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我国餐饮业实施科技化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科教兴国战略的组成部分。

二、是实现餐饮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三、推动我国餐饮业发展国际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基础。

四、是餐饮业开拓新的产业的领域,扩大产业规模的重要途径。

五、餐饮科技的基本组成。

九、餐饮业实施科技化步骤

1在餐饮业内把科技兴餐战略落到实处。

2通过建立相应的机构具体实施餐饮业科技化发展工作。

3成立餐饮科技化研究机构。

4完善和发展我国餐饮教育体系。

十、餐饮业与食品工业发展趋势

1食品工业向餐饮业渗透。2餐饮业借助食品工业的某些生产技术,推动餐饮业的产业进程。

第四章餐饮市场机制及供需关系

1、价值规律的两个要求

一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时间调整。二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2、餐饮市场机制的基本特点

1客观性2内在性,自我协调3连锁性,环环相扣运动过程4制约性,盈方决定5动态性,各要素相互作用运动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3、餐饮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对策

问题。1市场价格混乱2相关法律法规滞后3人才建设不适应餐饮市场的发展

人才建设。1宏观性与微观性相结合2普遍性与专业性相结合3思想性与技术性相结合4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对策。一宏观层面。1有利于人才培养与发展的环境2做好中国餐饮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工作3人才地区倾斜机制4人才分类,分层机制。一、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二、建立餐饮人才继续教育培养机制,三、培育专业化的餐饮培训市场。二微观层面。1加强对国外先进理念技术管理经验的学习。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3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人才流动机制的建立。

4、中国餐饮市场的新特点

一餐饮市场发展一体化。二市场竞争要素复杂化。三餐饮市场竞争规范化。四餐饮市场运作科学化。

5、餐饮需求及预测(影响餐饮需求的因素《1政治2社会文化3经济4人口

6、餐饮需求及弹性

7、餐饮需求调整与预测(1餐饮需求构成2餐饮需求动机3餐饮需求行为

8、餐饮企业的定价行为

1针对消费者的定价行为2企业自身。成本加成定价法、毛利率法、目标收益定价法、盈方平衡定价法。3针对同行业竞争企业的定价行为。

第五章餐饮市场与竞争

1、餐饮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地域性、广泛性、波动性

2、餐饮市场的功能。一促进餐饮产品与服务的交换。二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三调节餐饮与旅游经济活动。四拉动国内需求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增加。五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3、餐饮市场的布局与结构

1影响餐饮市场与竞争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度、餐饮产品的差别化、餐饮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

2五种结构(1消费2餐类3餐式结构及系统结构4供给市场中的企业所有制结构5经营业态。

4、餐饮市场开拓的意义

一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化生活需要。二才能保证餐饮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三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并寻求发展壮大的途径。

5、餐饮市场调查的内容(1环境2市场需求3市场供给调查

6、餐饮市场预测内容。1餐饮市场环境预测。2市场需求。3价格。4经营效益。

7、餐饮市场预测程序

1决定预测目标2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预测方法的选择4实施预测(核心5调整预测误差6完成预测报告。

8、餐饮市场开拓策略。1产品策略2价格策略3促销策略

9、餐饮市场的竞争

目标1争夺客源2提高市场占有率3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内容1产品(产品创新竞争、质量、文化。2价格3促销活动

10、中国餐饮市场格局(1呈现层次性和地域的块状分割性。2整体、东部及南部沿海及北京地区的餐饮市场发展较为完善、餐饮经济比较发达,中部地区及东北西南地区其次,西北部地区市场稍欠繁荣的态势。

第六章餐饮业的业态

1、餐饮业态的三层意义(1业态选择2市场定位3商品构成。

2、业态周期(1创新阶段2加速发展阶段3成熟阶段4衰退阶段

3、影响业态变化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购物习惯变化3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4同种业态的企业之间和不同业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

4、餐饮业态的分类

1以家常菜为主的大众餐馆类2以个人便捷消费为主的快餐类3以菜系区分的中高档类4以老字号闻名的餐饮类业态5以满足个性化为特色。

第七章餐饮业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1、餐饮产品的特征

1整体性2生产性与服务性统一3对设备设施的依赖性4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5不可储藏性6文化艺术性

2、供给构成

1食物产品,主体。2餐饮设施设备及就餐环境3餐饮服务4餐饮文化

3、需求构成(1生理2心理

4、餐饮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

一投入期(促销费用高。二成长期(自身特色形成。三成熟期(企业竞争重点产品差异化。四衰退期(差异性,价格。

5、特殊产品周期类型

一成熟期无限延长型(高档菜肴。二不断改进或周而复始型。三一时风尚型。

6、餐饮产品开发创新的意义

1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饮食及服务2营造餐饮企业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3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4促进各地菜系间的借鉴和融合,国际交流。

7、餐饮产品开发创新的原则

1满足市场需要,符合消费心理2综合全面创新、营造餐饮文化规模3形成品牌效应和产品系列4讲求开发速度、注重开发效益5提高技术水平,发挥技术优势。

8、餐饮产品开发内容

1菜点品种的开发与创新2服务的开发与创新3经营设施与环境4餐饮文化

9、策略。1抢先开发2仿制产品3引进产品4改进产品5品牌具有扩散效应、持续、放大、刺激。

10、餐饮产品开发与创新的途径(1消费需求2员工3竞争对手。、

11、餐饮产品开发的程序(1餐饮产品开发与创新的条件2过程。

第八章餐饮业的行为管理

1、餐饮企业正在从传统的餐馆后现代企业转变

1企业结构调整呈全新格局2国际化进程加快3餐饮连锁经营发展迅速

2、当前餐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餐饮企业规模小,现代化水平较低。2餐饮市场秩序有待整顿。3餐饮经营的软环境令人担忧。

3、餐饮行业的发展机制(1自我保护2自我约束3市场促进。

4、餐饮行业管理主体(1政府管理部门2行业管理组织。

5、作用(服务、沟通、整合、维权、协调、仲裁、引导。

第九章中外餐饮业比较

中国。1、发展概况与特征

1行业开放程度比较高,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2经营领域不断拓展,经营方式不断创新。

3外部环境促使餐饮企业形成特色经营。

4形成了一批具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5大众化经营。经营方针是高低档兼顾,以中低档为主。

2、存在问题

1餐饮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2餐饮市场秩序有待整顿,竞争激烈缺乏规范3餐饮业经营环境亟待改进4操作手段相对落后。

3、发展趋势

1由品牌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2逐步实现标准化、工厂化、规模化与科学化3市场竞争逐渐规范,企业行为更加理性化。

4、日本餐饮业的特点

1餐饮口味趋向同一化和简单化。2西化倾向突出。3餐厅规模与我国相比相对小型性。

5、三S 1、simple 2、standard 3、special

6、法国餐饮业(传承,古典,吸纳现代科技精华。

7、美国餐饮业的发展

概况。1行业规模大,市场兴旺发达。2发展速度较快,前景继续看好。3市场竞争激烈。4快餐市场繁荣,突出品牌连锁经营。5中餐店遍布,档次与地位有待提高。6行业法规健全,协会作用突出。

8、美国餐饮业突出创新与发展

1快餐特许经营2餐馆菜品创新3品牌联合扩张4送餐5家庭厨房和外卖餐饮食品。

9、国外餐饮业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一重视发展企业规模,而不是店面规模。二提高服务质量。三重视人才培养。四实施集团化、标准化。

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 2、经济模型:是指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子,从而建立起模型。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模型对假设所规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经济模型本身可以用带有图表或文字的方程来表示。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不能用于决策。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6、正常利润:指企业主若果把这笔钱投资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 7、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得开支,它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二、思考题 1、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它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管理经济学研究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者密切的联系,他们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的行为。在研究对象上,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在对企业目标的假设上,微观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对企业的环境假设上,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为自己知道,而管理经济学研究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在研究目的上,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管理经济学研究企业决策。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什么? 答:企业的短期目标有: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docx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11个问题提示进行认真复习。 K 简述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经济发展思想的区别。 斯密的经济发展思想强调的是人口、分工、资本三个方面,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强调分工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强调资本积累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作用; ■三、强调对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作用; ■四、强调必须为促进财富的增长和发展,创造经济自由的社会条件; “自由放任”是斯密所主张的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要增加一国的财富, 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人们的经济活动以完全的,充分的自由。总体来说,斯密的思想是乐观的。 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减轻税收负担是增长经济的最好办法。但李嘉图更进一步的指出了国民财富的增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生产性劳动,另一种是不增加任何劳动数量,而使其劳动的牛产效率增大。他认为资木积累的扩大是使国民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在对外面贸易上,李嘉图也提出了比较成本优势,发展了大卫的绝对成本优势。但是李嘉图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资本积累的扩大,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他根据报酬渐减规律视为约束经济增长的自然法则,从而得出利润率必然下降,经济增长必然停滞,社会静止状态必然出现的结论。 李嘉图的经济发展理论观点是悲观的。 2、简述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论与保护关税学说思想,对当今发 展中国家发展民族工业有何启示? 李斯特提出: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吋期、农工业吋期、农工商业时期五个阶段。他认为国际贸易的自由与限制, 对于国家的富强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是随着时期的不同而变化的。关税保护是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贸易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政策。而关税保护的企业必须是具有自力前途优势的产业;保护关税的目的是使保护的对象提高竞争能力;保护关税的时期不能是无限度,只要保护到能与別国同行业产品竞争时, 即可取消保护关税政策。李斯特反对盲目的保护主义,正如反对盲目的自由贸易一样。 3、简析熊彼特经济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 熊彼特在经济史上的主要成就在于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创新理论。他把经济发展看成是对现存经济关系的格局(即所谓的静态的循环流转)的一种突破。这种突破力量來自企业家的“创新”。企业家职能就是要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止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形成时间各一的经济周期。 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上的新组合引入生

管理经济学试题

管理经济学试题(考查) 时间:2013.06.04 1. 试分析垄断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2. 举例说明几种特殊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 3. 对比分析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市场机构的不同点。 4.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因为两者属不同层面上的概念。 一、关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说,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使用多种投入生产一种产品时,当只有一种投入是可变的,随着这种可变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也会越来越多,但超过一定限度后,这种增加的产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少,甚至使总产量绝对地减少。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就被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争论关键是技术因素在产量变化中的作用。但技术进步因素对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是与考察的时期长短有关的。 在短期内假设技术水平不变可能是现实的。这样,在短期内边际收益递减应该被当作一个客观的规律来看待。说它是客观的规律,主要是因为这一规律是由生产的技术特征决定的。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递增是暂时的,而递减则是必然的。边际产量递增是生产要素潜力发挥,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而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产量递减,则是

生产要素潜力耗尽,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所致。 由此可见,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发生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1、只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发生变化,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 2、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 3、产品生产技术水平是不变的。 二、关于规模收益递增的规律 所谓规模收益是指涉及到厂商生产规模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如果生产规模的变化是由所有生产要素以相同比例扩大或减少而引起的,那么对应的产量变动就有三种情况: (1)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2)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3)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对于规模收益递增,是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 引起规模收益递增主要因为有以下因素在起作用。 (1)工人可以专业化。在小企业中,一个工人可能要做好几种作业;在大企业中工人多,就可以分工分得更细,实行专业化。这样就有利于工人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可以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小企业因为产量少,只能采用通用设备。大企业实行大量生产,有利于采用专用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 (3)大设备单位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比小设备要低。 (4)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 (5)其他因素。如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联合化和多种经营;便于实行大量销售和大量采购(可以节省购、销费用)。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在其它投入品保持不变的情况的,随着一种投入品的增加,产出增量逐渐下降的情形。而规模收益递增是指,若所有的投入都按相同的百分比增加,而产出增加的百分比要大于投入增加的百分比,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收益递增。 可见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本并不是同一层面上的概念。因此不矛盾。 5. 某企业在现有生产规模下,可以从事三种产品的生产,A、B和C,各个产品的单位产量的原材料消耗量、单位成本、销售价格和利润等数据如下表。假设可供投入的原材料共计60000单位,试计算应如何分配原材料,才能使总贡献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 济学基本知识点汇总 微观 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 "经济人 "假设和 "完全 信息"假设,前者假设人总 以利已作为其行为的基本动力 ,具体而言是指人们要么在 给定的经济代价下追 求自 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么是寻求给 定经济利益下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的最小值。 完全信息 "假设指经济 行为主体对相关经济馆况具备完全的信息 。 实证 分析与实证经济学,规范分析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分 析 是 描述经济现象 "是什么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 上是如何解决的。在揭示有关经 济变量之间的函 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实证经 济学 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 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 陈述经济行为 及其后果,并试图对 结论进行检验。 规范分 析是研究经济活动 "应该是 什么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 是怎样解决的。这种方法通 常要以一定的价 值判断为基础,提出 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 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规 范经 济学 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 ,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 行评价,并进 一 步说明一个经济体 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 济政策。 静态 分 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新的均衡状态变动过 程的分析。 个人 需 求 个人需求指消费者在 某一特定期间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 件下 ,其愿意并且能够购买 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 的 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 法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随着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或下降 ),会导致对该商品的 需求 弹性的种类 ①若Ed = o ,为完全无弹性。②若0< Ed <1,为缺乏弹性。如多数生活必需品。 ③若Ed = 1,为单位弹性或 量的相对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 ⑤若Ed =无穷,为完全弹性。 需求 的 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 某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 M*M/Q 。需求的 收入点弹性的计算公式: EM=dQ/Dm*m/Q ) 商品 分 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需求 的 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在 时期 内,需求量变动 计算公式为: 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 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表示在一定 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面点之间的 弹性,其 Ed=- △Qd/ A P*P/Q 。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 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 Ed=- 也就是说,商品或劳 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dQ/dP*P/Q ) 在经济分析中,按照 分 析就是分析经济现 衡状态的过程,即完 变化,以及有关经济 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均衡分析分为:静态 象的均 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 全不考虑时 间因素。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 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动 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桥。所谓静态 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但并不论及达到均 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 态分析是指考虑时间因素对所有均衡状态向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 指在同一条需求曲线 化所 引起的需求数量 移动。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自身的价格 上各点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自身 的变化,也就 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价 发生变化时,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里 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中的变 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 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 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某种两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由所有个 人需求水平相加而成的。 需求量的减少 (或增加 ); 单一弹性。此时需求 数是奢侈品的需求。 相等。 ④ 若 l< Ed <无穷,为富有弹性。大多 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之比,它表 示商品需求量相对变 动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 EM=- △ △△

管理经济学简答题

1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前提,企业的管理就是徒劳,企业需求的总收入即销售收入,等于销售量乘以价格。研究对象是企业,以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估计是一切计划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边际收入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额外增 为研究重点,也包括一些非盈利组织的经9认为提高价格就能增加销售收入的想法 加一个产量能使总收入增加多少。 济活动研究企业的行为。任务就是做出决正确吗,为什么平均收入等于总收入除以销售量,平均收 策选出最优方案。错误,在加个弹性小于1时,提价能增加 入等于价格。 2简述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销售收入,在加个弹性大于1的时候,提 平均收入和总收入的关系:当弹性需求(价区别价会降低销售收入,在价格弹性等于1的格弹性大于1),降价能增加总收入,价格 联系:管理经济学借助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时候,价格的变化不影响销售收入。销售弹性小于1时,降价会减少收入,当价格 和方法,两者都研究企业的行为,都要根收入等于产品价格乘以产品数量,所以销为零时收入也为零。 据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再结合企业内外的售收入除了受价格影响还受销售量的影边际收入与总收入的关系:边际收入等于 环境来研究。响,提价会降低产品的需求量,也就降低总收入的增量与产量增量的比值,所以它 区别:1)微观经济学是理论学科,研究抽 其销售量,所以两种影响的共同作用,所是总收入曲线的斜率,边际收入大于零时,象的企业,管理经济学是应用学科,研究以提价不一定能提高销售量。增加产量能增加总收入,边际收入小于零 现实的企业。2)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的目10简述收入弹性对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发 时,增加产量会减少总收入,边际收入等标是唯一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展速度的意义于零时,总收入最大。 学认为现实企业的目标氛围短期目标和长其是重要因素,收入弹性大的行业,由于平均收入和边际收入的关系: 期目标。3)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所处的环MR=P(1-1/|Ep|),其中EP是产品的价格弹 需求量的增长快于国民收入增长,其发展 境的所有信息都是已知,管理经济学则认速度就因快一些,收入弹性小的行业,由性,由此可见,当价格弹性无穷大时,边 为企业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于需求量的增长慢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其际收入等于平均收入p,当价格弹性取其他 3管理经济学有那些理论支柱,他们的重要任何值的时候,边际收入都小于p,价格弹 发展速度应当慢一些。 意义是什么11企业如何来利用收入弹性来选择经营何性绝对值大于1时,边际收入为正,价格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有:建立经济模型、种产品弹性绝对值小于1边际收入为负,价格弹 边际分析法、需求弹性原理、关于市场机企业可以根据收入弹性的大小和国家所在性绝对值等于1时,边际收入为零。 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边际收益递减地区经济情况来决定经营何种商品。如果16简述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 规律、机会成本原理和货币的时间价值。国家或企业所在地区经济高涨,那么经济的关系 意义在于: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弹性大的商品有利,因为这种商品的1.投入要素为某只是,其边际产量等于总 下管理决策的科学水平。需求量会大大增加,如果国家或所在地区产量曲线在该点处的斜率,或用公式表达 4简述计算经济利润的意义为:MPL=dTP/dL.边际产量大于零,则总 的经济不振,那么经济收入弹性小的商品 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经更有利,因为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受经济不产量递增,边际产量小于零,则总产量递 济利润大于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振的影响小。减,边际产量等于零,则总产量去的最大 值高于其他用途价值,本用途的资源配置12简述价格弹性的个不同情况下,产品价 值。 最优,经济利润小于零,说明用于其它用格与销售收入的关系2投入要素投入量为某个值时,平均总产量 途会更好,所以经济利润是自愿优化配置在加个弹性小于1的时候,产品价格和销 等于总产量曲线上对应值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指示器,他指引人们把资源用于最有价售收入变化的方向一致,在价格弹性大于1的斜率. 值的地方。的时候,产品价格和销售收入变化方向相3.边际产量的变动比平均产量变动要快. 5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是什么反,等于1时,不影响销售收入。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 社会优化配置的标志是:社会上各种商品13简述交叉价格弹性在经济学中的意义增.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 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及供求平衡。价格交叉弹性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另一种递减;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边际 上涨能刺激生产,抑制需求;价格下跌能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或者说此商品需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平均产 抑制生产刺激需求。此时,人们对各商品求量对彼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交叉量为最大值。 的有效需求都能的到满足,又没有造成生弹性可以作为行业分类的参考,有利于企17可变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什么时候为最优 产能力的过剩和资源的浪费。业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对企业来说,如投入量,为什么, 6市场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失灵的主要原 果它的产品与别的企业产品的交叉弹性小当某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收入等于该投 因有哪些于零,表明它的产品与别的企业的产品是入要素的价格时(MRP=P),可变投入要素 实际生活中,市场机制失灵原因有:垄断互补品,它们可以联合起来走共同发展的的投入量为最优投入量。 因素的存在,外溢效应的存在,公共物品道路。如果这个企业的产品与别的企业的因为:如果一种投入要素的价格小于他带 的存在、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收入分配的不产品的交叉弹性大于零,表明这两种商品来的边际产量收入,那么增加这种投入要 公。是替代品,这两个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素带来的收入增量会大于花费在该投入要 7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化有什么不 该企业要警惕别的企业抢占它的市场份额素上的支出,所以能增加净收入。 同14简述访问法和实验法的特点 如果一种投入要素的价格大于他带来的边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访问法成本相对较低、使用方便,能当面际产量收入,那么增加这种投入要素带来

发展经济学考点

发展经济学考点 经济进展:通过提高和扩大生产力水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可连续进展,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结构变化,减少和排除贫困。 两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进展的必要条件,但并是充分必要条件,经济增长侧重对量的增长,而经济进展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 2、经济增长的类型 外延式增长:生产技术不变,要素数量增加而引起生产总量的增加 内涵式增长:(1)斯密式内涵增长:通过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贸易来实现增长。 (2)诺思式内涵增长:制度改革而导致的经济增长。 (3)普洛米休斯式的内涵增长:技术进步导致的经济增长。 一样来说,大多数国家都要经历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增长方式的转变。 3、什么缘故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进展的水平? GNP和人均GNP的缺陷:GNP不能充分反映一个经济的总产出 人均GNP:(1)那个指标没有包括非市场或非货币化的经济活动。 (2)它无法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和经济福利水平。 (3)在进行国际比较时,这一指标往往会因汇率的折算、各国相对价格结构的 差异以及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等问题显现较大的统计失真。 进展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一个单一指标能完整的衡量进展。对进展的衡量必须采纳某种指标体系。 4、进展经济学进展的现实背景: (1)全球分裂:富国和穷国(西方富,亚非拉进展中国家穷) (2)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必定导致进展的要求,中国的赶英超美的时代特点 5.亚当·斯密的增长理论:经济的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宝的增长 经济增长的条件:劳动率的高低和从事生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 (1)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2)人口数量的增长会引起劳动数量的增长,从而引起经济增长 (3)资本积存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4)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 6.马尔萨斯-悲观的经济增长理论(人口论) 两条自然规律:(1)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2)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定的 三个命题: (1)人口必定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增长,除非受到专门有力的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战争和疾病) (3)道德的克制、罪责(战争、瘟疫和饥饿)和贫困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

全国自学考试管理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4月管理经济学试题 一、单选。 1.微观经济学认为,企业行为的唯一目标是( B ) A.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B.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C.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D.追求企业持续发展 2.经济利润是指( A ) A.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 B.销售收入减去会计利润 C.企业总收入减去机会成本 D.企业总收入减去会计成本 3.在得出某种商品的厂商供给曲线时,不保持 ...常数的因素是( C ) A.消费者收入 B.其余商品的价格 C.所考虑商品的价格 D.消费者偏好 4.销售收入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为( C ) A.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一定增加 B.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一定减少 C.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D.产品价格上涨时,产品销售总收入一定无变化 5.生产函数中的产量,是指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所可能生产的( A ) A.最大的产品数量 B.最小的产品数量 C.适中的产品数量 D.产品数量 6.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的是( C ) 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7.某先生辞去月薪2 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 000元(月息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 ) A.3 000元 B.2 000元 C.1 000元 D.500元 8.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力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 C ) A.固定成本 B.可变成本 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停止生产的条件是( D ) A.P≤AR B.P≤MR C.P≤AC D.P≤AVC 10.完全竞争长期均衡与完全垄断长期均衡的差别是( D ) A.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低的价格 B.完全竞争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高的价格 C.完全垄断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低的价格 D.完全垄断市场均衡时提供更少的产量、更高的价格 11.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的产品是( A ) A.汽车 B.肥皂 C.感冒药 D.牙膏 12.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B ) A.产品成本 B.销售渠道 C.产品的需求 D.竞争对手情况 13.净现金效益量是指( D ) A.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 B.利润的增加量减去折旧的增加量 C.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 D.利润的增加量加上折旧的增加量 14.假定某投资案的净现金投资量为20 000元,第一年的净现金效益为8 000元,第二年为7 000元,第三年为5 000元,第四年为5 000元,则该项投资的返本期为( B ) A.4年 B.3年 C.2年 D.1年 15.如果管理者能够预测出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几种结果及每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这叫做( B ) A.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B.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C.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D.程序性决策 二、名词解释。 16.公共物品 那些没有价格,因而价格机制对其生产和消费不起调节作用的物品称为公共物品两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17.需求的变动 当非价格因素变动时,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这种变动叫做需求的变动。 18.市场调查 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来估计某种产品的需求量和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9.边际分析法 用于成本利润分析,把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相比较以决定增减产量的法。如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就应增加产量,如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就应减少产量,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 20.完全垄断 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生产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新企业的进入又有很大障碍,这样的市场结构为完全垄断。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简述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

论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论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摘要: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配置问题。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体系社会资源配置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以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性质原因的研究》为标志,至今已经有231年的历史了。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已的,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但每个人都不能独立生存,通过分工使交换成为可能,并接受“看不见的手”的约束,实际这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抽象描述就是经济学范式研究的对象逻辑,因此,在此观念范式层提供的逻辑空间上,亚当·斯密提出了货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规则范式。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政策,主张放任自由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种种障碍,建立起合乎规律的“ 自然秩序”,使每个人追求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起来,最终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这些促使财富增长的主张,构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操作范式。当然以观念范式为基础,还可演绎出更多的定理,从而使其理论更加完善。 亚当·斯密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微观经济学从创建到目前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充实到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框架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更庞杂,内容更丰富,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加多样化。微观经济学由对经济问题的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要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定性结论。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学问题的解释和说明需要借助建立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数学、微积分、运筹学、概率论等相关学科中的概念和工具分析才能完成。使得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深奥,其逻辑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对某一问题的分析,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结论会差别巨大。有时对于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与结论竟然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微观经济学成为财经类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得众多的初学者无从下手。对部分微观经济学教学人员而言,他们在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时候,往往迷恋于介绍复杂的经济学模型,繁琐的数理推导过程,忽略了对经济学基本思想的介绍,造成微观经济学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难度系数最大的一门课程。 二、微观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微观经济学是一个严格的演绎逻辑体系。演绎逻辑的好处是只要给定前提假设,其结论的正确性就一定得到保证。它从反映人类偏好的最简单的5条公理出发,描述出人类偏好的效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从而决定了人类经济行为中至关重要的主观交换比率,即边际效用替代率。在既定预算约束的前提下,客观交换比

管理经济学简答题

1、简述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1、建立经济模型 2、边际分析法 3、需求弹性理论 4、市场机制与市场竞争 的基本原理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试述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1、资源的稀缺性 2、资源的可替代性 3、消费者与企业怎样进行选择 4、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为什么商品的需求曲线就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这就是需求规律的影响: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4、简述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如果需求就是弹性的(|∑p|>1),那么提高(降低)价格会使销售收入下降(增加),即两者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反的;如果需求就是单元弹性的(|∑p|<1),那么提高(降低)价格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减少),即两者的运动方向就是一致的。因此,为谋求销售收入最大,企业在价格决策时,必须考虑产品的价格弹性。 5、影响商品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商品时生活必需品还就是奢侈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小,奢侈品的价格弹性大;(2)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3)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重大的商品其价格弹性就大;(4)时间因素,同样的商品,从长期瞧,其弹性就大;从短期瞧,弹性就小。 6、按照价格弹性的不同,分析四类不同的需求曲线下,价格变动时需求量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7、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有哪些? 1、工人可以专业化 2、可以使用专门的设备与较先进的技术 3、便于实行联 合化与多种经营4、节省购销费用 8、为什么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减? 9、一个企业在考虑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中她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 10、影子价格对企业管理决策有何意义? 影子价格告诉决策者,哪些投入要素正约束着企业的产量,就是企业生产的瓶颈,哪些投入要素利用不足,有富余。用多高的价格去添置某种投入要素才就是划得来的。 为什么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一般不轻易变动价格? 在寡头垄断企业的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1、如果一家企业提价,别的企业一般不跟着提价,如果一家企业降价,别的企业一般也跟着降价。2、这样首先提

发展经济学复习重点

这是我自己整理的,题型不一定准确,可以参考,老师说答案整理的马马虎虎。 名词解释 1.原始工业化: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农民家庭为经济单位、产品是为区域外甚至是国际市场生产的手工业大发展,是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 2.交易成本(250页):在信息不完全的的条件下,借助物品和劳务的让渡实现权利让渡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其中包括谈判、签订、监督执行和维护交易契约的费用。 3.滴落效应:认为,虽然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贫富分化和不平等,但是,富有阶层的积累是克服贫穷的物质基础,富有阶层的财富可借助于政府的调节实现重新分配。这样,经济增长的果实就可以滴落给穷人。所以,它们的口号是“先增长,后分配”。 填空 1.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关于产权安排、交易费用和资源配置效率三者之间关系的定理。 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 2.霍夫曼系数 根据霍夫曼系数的数值范围,工业化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霍夫曼系数为5(±1),表明消费品工业占优势; 第二阶段,霍夫曼系数为2.5(±1),说明资本品工业继续迅速发展,消费品工业优势地位渐趋下降; 第三阶段,霍夫曼系数为1(±0.5),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平工业达到平衡; 当霍夫曼系数下降到1以下时,工业化就进入了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要地位。 3.外延型增长:主要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增长。 外延型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依靠增加资源(人财物)投入、扩大生产场地、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 4.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条件 阶段:(1)传统社会 (2)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 (3)起飞 (4)成熟 (5)大众高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条件:起飞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1)生产性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从5%或5%以下上升到10%以上; (2)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制造业部门高速增长; (3)存在或迅速出现一个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这种结构利用现代部门扩张的冲力和起飞的潜在外部效应,使增长具有持续性。 5.交易费用

管理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总产量曲线的拐点处,有:( D ) A.总产量最大 B.平均产量最大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最大 2. 利息支付,财产税和折旧都属于( C ) A.可变成本 B.短期成本 C.固定成本 D.以上都对 3. 请对下面两句话的对错进行判断:答案:a Ⅰ. 在长期内初级铜的供给比在短期内更有弹性 Ⅱ. 在短期内再生铜的供给比初级铜更有弹性 a) I和II都是正确的 b) I正确,II错误 c) I错误,II正确 d) I和II都是错误的 注意理解: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 4. 如果某厂商的需求曲线D=P=AR>MR,则可判断该厂商为:( D ) A.完全垄断 B.垄断竞争 C.寡头垄断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随着产量的增加,其数值会不断下降的成本是:...................................(B ) A.固定成本 B.平均固定成本 C.平均变动成本 D.边际成本 6.随着产量的增加,AC、AVC、MC到达最低点的顺序为:......................(B ) A.MC、AC、AVC B.MC、AVC、AC C.AC、MC、AVC D.AC、AVC、MC 7.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B] A.1元 B.19元 C.88元 D.20元 E.无法确定 8、若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B )A.缺乏弹性的 B.富有弹性的

C.有单位弹性的 D.无法确定 E.具有无限弹性 9、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C ) A 同质的; B 有差异的; C 既可以是同质的又可以是有差异的; D 以上都不对 10、等成本线是指( A ) A.企业在一定数额的成本预算下能够购买两种投入的各种组合 B.企业生产一定量产出的最低开支 C.企业生产一定量产出的最大开支 D.企业购买两种投入的最低开支 11、私人商品与公共产品的主要区别在于(C ) A.前者是私人提供的,后者是政府提供的 B.前者是私人使用的,后者是使用提供的 C.前者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后者则没有 D.前者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后者则没有 12、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C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后减 E.无法确定 13.假定一个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当投入要素价格为5元,该投入的边际产量为1/2时,获得了最大的利润,那么,商品的价格一定是 [B] A.2.5元 B.10元 C.1元 D.0.1元 14.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A.平均产量增加 B.平均产量减少 C.平均产量不变 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15.消费者对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D ) A.替代品

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概念术语 1.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 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2. 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股东财富的最大化。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界都把它当做企业决 策的长期目标。在这里,企业价值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 3. 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用途中最好用途是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或者说,资源 利用某一用途的机会成本就是必须放弃的次好方案的价值。这一概念是管理经济学的基础,有效的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都必须从这一角度去看成本。 4. 外显成本和内涵成本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故 也就等于会计成本。内涵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在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 它所以未能在账上表现是因为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具体来说,内涵成本等于机会成本与外显成本之差。 5. 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与机会成本之差。经济利润是企业决策的依据。 6. 正常利润和会计利润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家如果把自己的才能和资本用于其他相同风险 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也是企业为了防止这些资源向其他企业转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支付。它是企业全部机会成本的组成部分。会计利润等与销售收入与会计成本之差。 7. 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 或劳务的数量。 8. 需求函数是指某种产品或劳务的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多因素(如产品的价格、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爱好、居民收入和广告等)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 9. 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产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 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示式,即QD=f (P)。 D 为脚标 10.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非价格因素(如居民收入、消费者的爱 好、其他产品的价格等)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因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沿需求曲线所发生的变动。 11. 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 数量。 12. 供给函数就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如产品的价格、生产中可替代产品的 价格和产品的成本等)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供给曲线是指,假定的在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均不变的条件下,价格与供求 两之间关系的表示式,可记为QS=f (P)S 为脚标 13. 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供给曲线的 位移。供给量的变动是指所有非价格因素不变(因而供给曲线不变),因价格变化而引起的供给量沿着原供给曲线所发生的变动。 14. 平均收益等于总收入除以销售量,也就是产品的价格。 边际收益(入 )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额外增肌一个单位产量能使总收入增加多少。

发展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和第二章: 发展国家的主要特征: 1、低下的生活水平。(低下的人均收入水平、悬殊的收入差距、大范围贫困、恶劣的卫生保健状况、低下的教育水平) 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3、人口的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4、高失业低就业 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 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7、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一)两者的联系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一定速度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在内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从理论上讲,经济发展是基于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政治结构的变化,基于有效益的增长的前提下发展,因此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数量的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益的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最终是依托于经济增长的。如果经济增长并未带来效益和相应结构的变化,那么增长就是“无发展的增长”。 如果经济增长导致了结构的失衡或者人类生存质量的下降,则这种增长就是发展的倒退。(二)两者的区别 第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不一样。从新的发展观看,经济发展既包含产生有效益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包含经济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含义。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经济较快增长与较好效益的统一,持续、快速、健康是其本质涵义。显然,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含义是不同的。 第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不一样。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它只反映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也不可能统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要素。衡量经济发展的核算指标是“绿色GDP”,它是一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指标,即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费用,其计算结果即绿色GDP。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是一个衡量国民经济的综合指标,而经济增长则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快慢的单一指标。 发展经济学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形成和繁荣时期(1940s末至1960s中或末) ①唯资本论、认为唯有资本—以机器、设备或可投资金为主的物质资本及形成的快慢才是促进或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 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纳克斯(Nurkse, R.)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缪尔达尔(Myrdal, C.)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钱纳里(Chenery, H. B.)的“两缺口”理论、等。 ②唯工业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就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如刘易斯(Lewis, W. A.)的“二元经济”理论、赫希曼(Hirschman, A. O.)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和普雷维什(Prebisch, 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 ③唯计划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计划管理或计划指导的作用。

2020年《管理经济学》补充试题及参考答案

XX有限公司 MS-CARE-01 社会责任及EHS手册 (1.0版) 制订: 审批: 2020-1-1发布 2020-1-1实施

《管理经济学》补充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在竞争市场的厂商面临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的局面()。 A.厂商增加产量利润不变 B.厂商增加产量便会增加利润 C.厂商减少产量便会增加利润 D.厂商减少产量便会减少利润 2.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3.对完全竞争的企业来说,如果产品的平均变动成本高于价格,它就应当()。 A.边生产边整顿,争取扭亏为盈 B.暂时维持生产,以减少亏损 C.立即停产 D.是否需要停产视市场情况而定 4.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企业 B.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C.现实的企业 D.市场 5.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指()。 A.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钱 B.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时间的价值 C.当你不必为这种行为付钱时就等于零 D.投入这种行为的全部资源的其它可能的用途 6.某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他将在两个市场上()。 A.在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 B.确定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使两个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同;

C.在需求价格弹性较高的市场出售较多的产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8.垄断势力来源于()。 A.规模经济性 B.专利权 C.对资源的控制 D.以上都是 9.卡特尔制定价格的原则是()。 A.使整个卡特尔的利润最大; B.使整个卡特尔的产量最大 C.使整个卡特尔的成本最小 D.使卡特尔中各企业的利润最大 10.某企业在评估一项市场营销方案,其未来可能的各种状态、概率及预期收益如下表,其期望收益为()。 经济条件各 种 条 件 发 生 的 概 率 年收 益(万 元) 衰退0.1 200 正常0.6 300 繁荣0.3 600 A.300万元

管理经济学简答题

管理经济选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点之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规模收益递增:如果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导致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类型叫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递增,是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会计成本的定义——是指会计帐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了的。会计成本不反映因对资源的使用做出了选择而带来的全部牺牲,因而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增量成本: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属于相关成本,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差别定价法:就是同一产品,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价格。其种类有:以顾客为基础;以产品为基础;以空间为基础;以时间为基础。差别定价的条件:企业对价格有控制能力;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不同市场的价格弹性不同。作用:差别定价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利润,而且还有助于实现企业其他目标。如在市场需求有波动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采用差别价格,就有助于减少需求波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差别定价也是企业对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手段。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就制定较低的价格以对付对手。成本加成定价法:又称全部成本定价法,是以单位全部成本加按目标成本利润率计算(是常用的定价法)的利润额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法。要求正确计算成本,根据决策期价格和工资的预期变动情况进行修正,还要求确定合适的利润率。增量分析定价法:是指以增量成本(变动成本)为基础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法。它主要是分析企业接受新任务后有没有增量利润(贡献),若增量利润为正值,则定价可接受的;若为负值,则定价不可接受。最大利润定价法:根据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成本和销售量,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利润,总利润最大的那个价格水平就是我们要决定的价格。折扣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销售对象、销售的时间和地点、成交式等等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折扣,价目表、上的价格减去折扣之后才是实际成交价格的定价策略。促销定价策略:是指为了达到促销目的,对产品暂定低,或暂以不同的式向顾客让利的策略。需求量: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商品和劳务的数量。纳什均衡:假设有n个居中人参与博弈,如果某种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单独的一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称为纳什均衡。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反映的是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需求量对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之比。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相等的条件下资本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曲线,是研究生产要素之间替代关系的重要工具。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最基本特征是:在这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