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读诗札记

读诗札记

读诗札记

文/王淼琛

小舟仓中饮茶

相将举步下孤舟,划向江边水面浮。

狂敌荷枪桥上过,饮茶仓里乐悠悠。

——《郑时务诗词选》

这首七绝没有雕琢,没有用典,只用叙述、白描,反映武工队的活动,颇具典型意义。据郑老注,诗写的是他自己和基干民兵郑友初,在荷枪实弹的敌人眼皮底下,藏在船仓点数敌人,搞情报工作的情景。试问:要不是经过出生入死的考验,要不是把敌人的本质看透,要不是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又何来这种从容自若的神态?第一次读这首诗时,我就自然而然想起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名句,想起《三国演义》描述的和京剧表演的《空城计》,想起毛泽东《西江月·井岗山》写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场面,想起许多深入虎穴与敌周旋的例子。如此一首小诗却引起读者这么多的联想,其内涵、外延远远超出文字,实在难能可贵。

“根深生活真歌哭,方有光焰万丈长。”在两册《郑时务诗词选》中,我认为写武工队那部分较好。因为郑老本身就是一个武工队战士,他写的都是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抒发的都是战士的情怀。由此我又想到一个老话题,生活是创作的第一源泉,血管里流出来的才是血,有真情实感的诗,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000年11月

西江月·塔山重逢江东、大斌二诗翁戏作

重见江东父老,喜逢社首大斌。非干菩萨热心肠,为有双清

印象。

何幸旅途结伴,共奔三楚荆襄。诗心一脉相扶将,无关交谊

深浅。

——王平。载《铁峰诗苑》2002年第三、四期合刊

读罢王平这首词,江东、大斌二诗翁同作者等人结伴,奔赴三楚荆襄,参加赤壁诗会,意气风发,谈笑风生,那情景宛如就在眼前。词称“戏作”,笔调带点谐謔、搞笑。“江东

父老”是流传已久的成语,作者曾在普宁工作,用以称普宁江东诗翁,妙趣横生。“菩萨心肠”是旅途玩笑语,用以入词,增添了生活情趣。然而,词的主题又是庄重的,展示出一群诗人“诗心一脉相扶将”的风采,歌颂他们执着追求、弘扬中华诗词的精神。因此,这首词可以说亦庄亦谐,相辅相成,庄则深刻,谐则有趣,庄因谐而益彰,谐因庄而脱俗。

我不认识王平,以为作者是一条汉子,看了注解才知道是“半边天”,可是立即有点巾帼不让须眉之感。9月10日晚在榕城参加“贺中秋迎国庆诗乐晚会”,见一豪爽女士,笑语朗朗,走到那里,那里的气氛就活跃起来。大斌社长说她叫王平。于是我又想起这首词,并且油然联想到一句老话:“诗如其人。”

2003年9月13日

西江月·网上风云

不必硝烟翻滚,只须帷幄运筹。胸中自有壑和沟,挥斥方遒

赤手。

坐看风云舒卷,洞明兴替沉浮。激扬文字弄潮流,驰骋纵横

宇宙。

——吴望。载《铁峰诗苑》2002年第一、二期合刊

当今文化青年,时髦莫过于上网,斗室之内,电脑一台,鼠标一点,宇宙风云、万千气象,奔涌而来。你可以随心所欲,纵横驰骋,采撷信息,分析研究,激扬挥斥。这种景象被吴望生动地再现在上面这首词里。

用古老的文学体裁,写现代化的人类活动,这是典型的旧瓶装新酒。作者举重若轻,天衣无缝,新酒因包装入典雅的旧瓶,显得更加名贵,醇香醉人。由于文学功底丰厚,清词丽句奔赴作者笔下,任其驱遣,化成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抑扬铿锵的旋律、一泻千里的气势。读着这首词,你的脑际会浮现一个正在上网的风华正茂的青年的形象。

如何用诗词表现新生事物,这是当代诗家探讨的热门话题。吴望这首词的创作,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2003年9月20日

晚村一瞥(外一首)

林梢新月挂弯弓,席地聊天兴致浓。

古朴胸中无别语,村前宅后说包公。

雨后园林

一晌倾盆屠得热,满园树色郁葱茏。

珠莹玉洁千株秀,出浴荔枝绿间红。

——杨昌派。载《铁峰诗苑》1999年第四期

这两幅农村田园剪影,只要在潮汕农村生活过,会感到非常熟悉和亲切。

新月如弓,挂在湛蓝的天空上,透过树梢,探视着村前宅后的人们。男女老少,彼一组,此一群,席地而坐纳凉。他们都是古朴的村民,正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着包公的故事。多么闲适的晚村图!多么浓郁的生活气息!读着这首诗,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人,仿佛回到童年时代,仲夏之夜,晒谷场上,南风阵阵,大家围在一起“讲古”。

第二首纯写景。首句即扣题写雨:一场倾盆大雨荡涤了炎热。第二句起写雨后园林,先泼墨写全景:满园树木葱茏青翠。第三句进入具体写:一株株树木,象珠一样晶莹,象玉一样雅洁。尾句突出曾引起杨贵妃馋嘴、苏学士盛赞的岭南佳果——荔枝:叶格外绿,果格外红,红绿相间,如同出浴美女,光彩照人。诗写景,由远而近,从整体到重点,从大写意到工笔描绘,层次分明,构图端丽,设色协调,堪称“诗中有画”。

诗贵形象思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这两首诗中,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褒贬忧乐。从两幅剪影中,我们就看到国泰民安的气象,感受到作者的愉悦心情。然而,作者并非一味的陶醉,“村前宅后说包公”是颇有深意的一句。为什么不是讲三国而是说包公?难道不是因为包公是铁面无私的清官么?人们爱包公又不是因为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丑恶么?显然,作者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又给我们透露一点忧患意识。

杨昌派老师的诗词具有平淡的风格,这两首诗也不例外。但平淡不是无奇,更不是乏味。平淡之中见厚腴,平平淡淡才是真。从上面的赏析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到这一点。

2003年9月29日

故乡水

百尺清潭入我怀,紫藤摇曳送香来。

行经万里风霜路,一饮家山喜满腮。

——刘泽坤。载《铁峰诗苑》1999年第四期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故乡水”是一则家喻户晓的俗谚。《故乡水》则以典雅的七绝形式表现同样的主题。

“百尺清潭入我怀”,颇有气魄。“紫藤摇曳送香来”,多么温馨。第一、二句写得有声有色,可见诗人踏上故土兴奋之情。第三句是关键。为什么诗人要把故乡的百尺清潭揽入怀中?为什么诗人尽情地呼吸着故乡紫藤的芳香?原来他是“行经万里风霜路”而归来的游子。“万里风霜路”耐人寻味,包涵多少艰辛、多少无奈!尾句照应首句,进一步写故乡水:诗人禁不住饮一口清潭水,顿感香生齿颊,凉透心胸,洗尽旅尘,喜形于色。

回乡的见闻感受,是诗词的传统题材。诗人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写,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四明狂客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刘泽坤先生这首诗以小见大,选取故乡水来写,情真意切,一气呵成,颇具特色。尤其是诗人奇巧的想象力,更引人注目。山水草木无情,但因为对故乡怀着深情的诗人的联想,都变得情意绵绵了。你看,被动者成为主动者,百尺清潭投入“我”怀中,紫藤摇曳着给“我”送来芳香。这种写法妙就妙在虽无理而有情。

2003年9月30日

华南虎寻踪

(一)

越岭翻藤觅虎踪,细量卧迹深草中。

山君不见见山影,仰望云崖问古松。

(二)

曾经谈虎皆变色,谁敢攀亲作虎邻?

待到只余布老虎,始知猛兽是奇珍!

——葵子。载《铁峰诗苑》1999年第四期

这两首诗编入诗苑“玫瑰园笛韵”中,是带刺的玫瑰——讽喻诗。

据作者小序,第一首写科技人员在江西某山中寻得华南虎踪迹而不见虎影的情景。“越岭翻藤”,艰难跋涉,科技人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探索精神可见。他们细心观察研究,终于在深邃的乱草丛中发现华南虎躺卧的痕迹。然而,老虎又在哪儿?“山君不见见山影,仰望云崖问古松。”形象地描写出科技人员失望的心境,并传递华南虎已经濒临灭绝的信息。我们可以想象:科技人员一阵惊喜,依稀见到远处巉岩蹲着一只老虎,可是凝神细看,原来是酷似老虎的山石!他们长叹一声,仰首望着白云缭绕的山崖,问古松道:“老虎呢?”

第二首从“谈虎色变”起,从“布老虎”生发。古代“人民少而禽兽众”,老虎肆虐,人类不堪其害,古籍时有记载。虎为百兽尊,与龙并称。表达虎祸、虎威的词语不胜枚举,光成语就有苛政猛于虎、虎口逃生、虎视眈眈、虎啸龙吟等等。打虎的人成了英雄,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脍炙人口,样板戏也来个杨子荣打虎上山。因此,谈虎色变、不敢与虎攀亲作邻,也不足为奇了。人类迅猛发展,稳稳坐上万物灵长的宝座,从除害到任意破坏自然资

源、肆无忌惮猎杀珍禽异兽以满足难填的欲壑,生态失衡了。“待到只余布老虎,始知猛兽是奇珍。”当今,人们只看到玩具店的布老虎,谁看过野生的老虎来了?

科技人员只得在深山中艰难地寻找华南虎的踪影。就这样,一个重大主题——生态平衡突现了。

讽喻诗既要带刺,又要有花的鲜艳和芳香;即既要做到高度理念化,针砭时弊,又要用形象说话,写起来并非易事。葵子这两首诗是写得好的。体现讽喻意义的关键所在是第二首,它因有感于第一首而写,最后又回应第一首,从而使两首诗合成一个整体来表现主题。单独看第一首,显然是意境高妙的佳作。第二首信手拈来,以“谈虎色变”和“布老虎”入诗,也形象生动,且幽默有趣,特别是第三、四句令人喷饭,而且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中痛苦地感到:人类注意生态平衡太迟了!

这两首诗平仄欠调,不叫七绝也罢。我试将“深草中”改为“草丛中”,将“皆变色”改为“色皆变”,似乎还可以。至于第二首第三句,改不得也,“布老虎”一改就失味了。说这些,难免有班门弄斧之嫌,还是尊重葵子诗家的意见吧。

2003年10月6日

仙姑欲嫁换彩装,脸抹柿红菊露香。

偷问嫁妆何所是,笑看瓜果一筐筐。

——赖芝茵。载《铁峰诗苑》2001年第三、四期合刊

秋天是成熟的、收获的季节。这首诗把秋天想象成一个即将出嫁的仙姑,令人拍手叫好。看,金黄的谷物,累累的果实,翠绿的瓜菜,正等待人们去收成,这同已经长大成人、就要出阁的仙姑,不是有某些相似之处么?仙姑换上彩装,脸上抹着柿红,身上洒上芳香的菊露。把秋写得多姿多彩,同悲秋诗人所渲染的肃杀之气大相径庭。柿红(无论是果实的红酣,还是经霜柿叶的殷红)、带露的菊花,不正是秋天有代表性的物象么?第三句写“我”偷偷地问仙姑:“姐姐,你的嫁妆呢?”使短短的一首诗显得跌宕有致,并平添几分情趣。尾句把瓜果筐筐都收罗入诗,看似俚俗,却俚俗得妙,农家丰收喜悦的情景跃然纸上。后两句的“偷”、“笑”二词,相当传神。总之,抓住客体的特点,奇巧的比拟联想,正是《秋》的特色。

写这首诗的人是一个初中生,正当人生从天真无邪的童年步进风华正茂的青年之际,对一切都感兴趣,对未来充满理想梦幻。也许小诗人生长在农村,对山野的自然风光无限爱恋,对农家生活有特别亲切的感受。《秋》和我们的小诗人一样,洋溢着一脸童真稚气,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浸润着民歌、儿歌的风味。青少年是同诗结缘联姻的最佳时光。诗词进入校园的东风,吹开了青少年学生的心扉,吹绽了他们心中的诗的种子,稚嫩但是生机勃勃的诗苗令人鼓舞。在为数不少的青少年学生诗词中,我更注重用童心、用青少年的视角创作的

那一部分,觉得清淳可爱。至于摹仿古人和饱经风霜的成人那部分,也不乏佳作,但有时显得世故,老气横秋,使人难以置信出自青少年学生之手。

按近体诗格律,《秋》第一、二句平仄不合要求,第二句患孤平。这是不足之处。要修改到合律是容易的,但要修改到既合律又保持原有的风味就比较难了。

2004年2月3日

洗衣女

清溪映晓晖,素手洗新衣。

书信背人拆,红霞脸上飞。

——黄义和。载《铁峰诗苑》2000年第四期

黄义和君这首诗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清淳,清淳得象一朵出水荷花,没有一点尘染。看,清溪、晓晖、素手、新衣,构成一幅令人神往的清溪洗衣图。这只是背景,主体部分还在后面两句:洗衣女刚刚接到送来的信,迫不及待地背着同伴拆开,读着读着,脸上飞起两朵红霞。此时,羞人答答的洗衣女正沉浸在无限幸福之中,读者则得到美的享受。

小说和戏剧都重视细节描写。不少论者以为,一个细节、一个情节、一场戏对表现人物性格都是同等重要的。至于诗词,却罕有人言及。其实,古今诗词佳作中得益于细节描写者,也不乏例子。“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是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下片,全用人物行动的细节,维妙维肖地塑造出一个娇憨、淘气的少女形象。鲁迅《所闻》用“佯看罗袜掩啼痕”一个细节就深刻地写出无告女侍的悲哀。《洗衣女》也以“书信背人拆”、“红霞脸上飞”两个细节取胜。至于她为什么要背着同伴拆信、脸上为什么会泛起红晕,是不言而喻的,就留给读者去联想好了,聪明的读者可能还会编出一个故事来哩!

《洗衣女》语言洗练清丽,全诗明白晓畅,小学生就可以读懂。然而诗的内涵并不因易读而逊色。我们读这首诗时,就油然看到一种高妙的意境,就仿佛听到诗人那青春脉搏在跳动,从而被他热爱美好生活的感情所感染。这类易读易懂、蕴味隽永的诗,难能可贵。

2004年2月5日

忆童年

离巢小鸟苦悲鸣,大鸟寻儿飞不停。

捕捉雏禽当乐趣,放飞慈母喻人生。

——庄礼广。载《铁峰诗苑》2000年第四期

这是庄礼广老师两首《忆童年》的第二首。诗的情景逼真,小鸟、大鸟、童儿、慈母,各自的形神栩栩如生,在读者的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中蕴涵的哲理则耐人寻味。诗四句四种意象,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第一句分别同第二句、第三句因果,前三句又都是第四句的因。重心落在第四句写慈母上。“喻人生”点出题旨,至于如何“喻”,读者只要综合体味四种意象,自然就悟了。

朝华夕拾。人到老年,喜欢回忆往事,尤其是回忆童年。童年淘气,慈母春晖,往事历历,值得回忆的很多,诗人为什么突出写慈母放飞小鸟一事泥?显然,慈母这一高尚行为让他永远不会忘怀,慈母当时的言传身教已被他奉为人生圭臬。也正因为如此,这首诗尽管以直白的语言写出,仍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尽管对慈母的美好德行没有作铺陈叙述(这在一首短短的绝句中是不可能的),却已有一个慈爱善良、循循善诱的母亲形象树立在读者面前。

大凡写诗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写自己亲身经历的、熟悉的、感受最深的题材,就会觉得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写出来的诗就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染力。反之,如果是“命题作文”,题材陌生,既没有什么感受又要硬写,即使搜索枯肠,绞尽脑汁,不惜堆砌华丽辞藻,勉为其难凑成一首诗,也是干巴巴的东西,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

只有自己感动,才能感动别人;只有用诗人刻骨铭心的题材写出来的诗,才能更好地感动读者——这就是《忆童年》给我们的创作启示。

2004年2月6日

乘“银海豚”号夜游珠江口占

艇上往来人,但赞风光美。

君看中国潮,原自珠江起。

——赖先楚。载《铁峰诗苑》2003年第三、四期

在上面这首诗中,赖先楚老师没有按照旅游诗工笔绘景的常规,而是别出心裁,从珠三角在整个中国改革开放中的特殊位置切入,勾画出一个波澜壮阔的自然和社会图景。构思新颖,文字简约,内涵丰富。

“艇上往来人,但赞风光美。”透过游人的赞美,读者可以想象到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夜景。然而,诗人嫌大家只知赞叹而不作深层思考,一个“但”字,就写出游人一味观赏的场面和诗人深沉思索的心曲。第三、四句紧接第一、二句:“君看中国潮,原自珠江起。”你看,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正是从珠三角首先激起。没有改革开放,哪里有眼前的壮观景象!“潮”,超越时空,意象恢弘鲜明,既是潮涌千层浪的自然风光,又是全球瞩目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宏图。读着这两句诗,你会想起经济特区的崛起,想起东风吹来满眼春的南巡讲话,想起“三个代表”思想在广东发轫……

在欣赏《乘“银海豚”号夜游珠江口占》时,我们油然记起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显然,赖诗是从范诗脱胎出来的。注

意,不是“克隆”,而是“脱胎”,有继承也有创造,形式套用,内容意境全新,范诗唤起大家对“人”——“出没风波里”的渔者的同情,赖诗唤起大家对“史”——一个伟大时代的讴歌。套用诗词名篇写作的现象,诗坛偶有见到。由于借光于名篇,这类诗较易流传,但多数是讽刺或游戏之作。赖诗却用以表现一个严肃、重大的主题,这也是创新之处。我以为用这种方法写诗,要象赖诗一样顺乎自然,不能刻意追求,强扭的瓜不甜嘛。只要我们精读部分名篇,烂熟于胸,一旦进入创作状态,有时某一名篇会潜意识地涌上心头,为我所用,既不露斧凿痕迹,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妄自推测,赖诗的创作也许正是这样,诗人毕竟是在艇上口占,不可能有过多推敲,套用范诗也许出自无意,是妙手偶得,是妙悟。

2004年5月8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