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答案9个实验问题

新答案9个实验问题

新答案9个实验问题
新答案9个实验问题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预习思考题答案

1、开机的顺序是什么?

答案:打开电源---热量计数据处理仪—计算机。(关机则相反)

2、苯甲酸的药片是如何制做的?

答案:用台秤粗称苯甲酸1克,将苯甲酸倒入压片机的模子内,徐徐旋紧压片机的螺杆,直到将样品压成片状为止。压模后除去样品表面的碎屑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其重量。

3、萘的燃烧热测定是如何操作的?燃烧样品萘时,内筒水是否要更换和重新调温?

答案:用台秤粗称萘0.7克,压模后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其重量。

在实验界面上,分别输入实验编号、实验内容(发热值)、测试公式(国标)、试样重量、

点火丝热值(80J),按开始实验键。其他同热容量的测定。内筒水当然要更换和重新调温。

4、燃烧皿和氧弹每次使用后,应如何操作?

答案:应清洗干净并檫干。

5、氧弹准备部分,引火丝和电极需注意什么?

答案:引火丝与药片这间的距离要小于5mm或接触,但引火丝和电极不能碰到燃烧皿,以免引起短路,致使点火失败。

6、测定量热计热容量与测定萘的条件可以不一致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必须一致,否则测的量热计的热容量就不适用了,例两次取水的量都必须是2.6升,包括氧弹也必须用同一个,不能换。

7、量热计热容量的测定中,“氧弹充氧” 这步如何操作?

答案:①卸下氧弹盖上的进出气螺栓及垫片,旋上导气管接头,并用板手拧紧;

②关闭(逆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

③打开(逆时针)氧气钢瓶总阀门,至指针指向10 Mpa左右;

④打开(顺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使指针指向2.5Mpa→充氧1min;

⑤关闭(逆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

⑥用板手旋松导气管接头,取出。垫上垫片,拧紧螺栓。

8、实验包含几部分内容?名称是什么?每部分的实验药品是什么?

答案:两部分,(1)量热计热容量的测定(2)萘的燃烧热测定,(1)苯甲酸,(2)萘。

9、药片是否需要干燥?药片压药片的太松和太紧行不行?

答案: 需要干燥,否则称量有误差,且燃烧不完全。不行。 10、量热计热容量的测定中,“热容量测定”这步如何操作?

答案:将氧弹放入量热计水桶中,插上电极(不分正负极),加入2.6升水(比环境温度低1度的水),

盖上盖。在实验界面上,分别输入实验编号、实验内容(热容量)、测试公式(国标)、试样重量、点火丝热值(80J ),按开始实验键。

11、充氧的压力和时间为多少?充氧后,将如何操作?

答案: 2.5MPa ,充氧时间不少于60S 。

用万用电表检查两电极是否通路(要求约3至18?);检漏。

12、说出公式(10.0015)80V Q a J k -++=?t

各项的意义?

答案:

V

Q ----被测物的恒容燃烧热, 1

J g -? a ---被测物的质量,g

80J---引火丝的燃烧热; 0.0015--氮气燃烧生成硝酸生成热的修正系数;

?t --系统与环境无热交换时的真实温差 .K---称为量热计常数 1

J K

-?

13、搅拌时有摩擦声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说明摩擦力较大,由此而产生的热量也较多,使结果偏大(数值)。 14、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那些为环境?

答案:氧弹、内筒、水为体系;夹套及其中的水为环境。 15、实验中苯甲酸和萘的量取的一样多吗?

答案:不一样多,因为萘的燃烧热大,要少取一点,苯甲酸取1克,萘0.7克,否则会使体系的温度升的太高,在温升曲线的对话框中显示不出来。 16、若待测样品受潮,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使得称量结果变大,也会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 17、水桶中的水温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低多少合适?为什么?

答案:为了减少热损耗,因反应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使体系与环境的温度差保持较小程

度,体系的热损耗也就最少。

低1度左右合适,因这个质量的样品燃烧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大概2度左右,这样反应前体系比环境低1度,反应后体系比环境高1度,使其温差最小,热损耗最小。

18、如何用萘的燃烧热资料来计算萘的标准生成热。

答案:C 10H 8(s )+12O 2(g )→10CO 2(g )+4H 2O (l )

()()

()()()

10,4?=?=

?=?+?-?∑r c m 108B

f m B

f m

2f m

2f m

108C H O H ,s B C O g H O ,l C H O H ,s H

H ν

H H

H H

()()()()10,4?=?+?-?f m 108f m 2f m 2c m 108C H OH,s CO g H O,l C H OH,s H H H H

19、充氧量太少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案:会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

20、压片时,压力必须适中,片粒压的太紧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片粒压的太紧,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 21、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如何降低热损耗?

答案:有热损耗,搅拌适中,让反应前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水低,且低的温度与反应后内筒水的温度

比外筒高的温度差不多相等。

22、如何由萘的实验数据Qv,(1

J g

-?)

Qv,m (1

J m ol

-?)?

答案: ,V m V Q Q M =? 23、如何确保样品燃烧完全?

答案:充氧量足够,药品干燥,药片压的力度适中其他操作正常。 24、压片时,压力必须适中,片粒压的太松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片粒压的太松,当高压充氧时会使松散药粉飞起,使得真正燃烧的药品少了,结果偏小(数值)。 25、搅拌太慢或太快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搅拌的太慢,会使体系的温度不均匀,体系测出的温度不准,实验结果不准,搅拌的太快,会使

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增多,也使实验结果不准。

26、写出萘燃烧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答案:C 10H 8(s )+12O 2(g )→10CO 2(g )+4H 2O (l ) 27、如何根据实验测得的Qv 求出Qpm ?写出公式?

答案:

()g ?∑P,m V,m B V Q =Q +v RT =Q 128-2RT

实验三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预习思考题答案

一、思考题:

1:真空泵在开关之前为什么要先通大气?

答案:保护真空泵,防止真空泵油被倒抽出来而损坏真空泵。

2:本实验中缓冲压力罐有什么作用?

答案:缓冲压力和调节压力。

3:如何判断等压计中的空气已被抽尽?

答案:重新抽气3分钟,若同一温度下两次压力读数相同则说明等压计中的空气已被抽尽。

4:如何判断等压计中的气体和液体已达气液平衡?

答案:等压计中的B、C两管液面不再移动。

5:实验测定时放入空气太多会出现什么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应当怎么办?

答案:B管液面高于C管液面,甚至出现空气倒灌。这时应当在-90kpa左右的真空度下重新抽气3分钟。

6:简述本实验是如何测定一定温度下液体饱和蒸气压的。

答案:首先利用真空泵将等压计(A、B管)内的空气抽尽,然后通过缓冲压力罐放空气入C管以调平等压计B、C管液面(等压原理),最后读取压力计和温度计读数,即为对应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表压)。实验通过控温仪控制温度,通过缓冲压力罐缓冲并调节压力。

7:实验开始前为什么要将压力计采零?如何由压力计读数计算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答案:选择压力计所测表压的相对零点。p(饱)=p(大气压)+p(表压)。

8:实验开始时抽气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驱赶等压计(A、B管)内的空气。

9:克—克方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案:有气相存在的两相平衡,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凝聚相体积可忽略不计。ΔH近似为常数(只针对克-克方程积分式)。

10: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有哪几种方法?本实验属于哪一种?

答案:见实验讲义。

11:本实验如何由不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求取液体的摩尔蒸发焓ΔΗ?

答案:以Lnp对1/T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求ΔH.

12:本实验如何求取液体的正常沸点?

答案:在Lnp─1/T直线上求取p=101.325kpa对应的T。

13:发生空气倒灌后为何要重新抽气?

答案:保证AB管内只有待测液体的蒸气。

二、操作题:

1. 如何进行真空泵开启和关闭时的实验操作?

答案:泵前阀先通大气,接通电源,半分钟后将泵前阀旋至只是系统与真空泵两通的位置。

2. 如何进行压力计采零操作?

答案:打开阀1,关闭进气阀,按下压力计采零键。

3. 如何设定控温仪的温度?该温度与恒温槽的实际温度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对本实验有无影响?

答案:见实验录像控温仪操作,不一致,无影响。

4. 如何调节恒温槽使其实控温度至指定温度?

答案:先设定控温仪温度比实控温度低2度,观察加热指示灯熄灭时二者的差值,再根据此差值进一步设定控温仪温度,直至水银温度计达到指定实控温度。

5. 如何进行打开恒温槽搅拌、加热水浴开关操作?

答案:打开搅拌电源,选择强档;打开加热开关,选择弱档。

6. 如何进行开始抽气时缓冲压力罐相关调节操作?

答案:关闭阀1,打开进气阀。

7. 如何进行抽气完毕后缓冲压力罐相关调节操作?

答案:关闭进气阀,打开阀1。

8. 如何正确控制等压计的抽气速率?为何要控制?

答案:气泡应间断逸出,否则无法将AB管内的空气抽尽。

9. 如何调平B、C两管的液面?

答案:缓慢打开阀1放入空气(当C管液面比B管液面高时),缓慢打开进气阀抽气(当C管液面比B管液面低时)。

10.若放入空气太多,如何进行缓冲压力罐相关调节操作?

答案:缓慢打开进气阀进行抽气。

11.如何进行汞压计的调节和读数操作?

答案:见实验讲义。

实验五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预习思考题

一、思考题:

1.作乙醇—正丙醇标准液的折光率—组成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作工作曲线,以便从中查出双液系气液平衡时气、液相的组成。

2.如何判断已达气液平衡?

答案:加热时双液系的温度恒定不变,且有回流液流下。

3.测定一定沸点下的气液相折光率时为什么要将待测液冷却?

答案:防止液体挥发及预冷。

4.本实验加入沸石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防止液体过热及暴沸。

5.乙醇—正丙醇的折光率—组成工作曲线为一直线,两点即可定一线,本实验为何还要进行多点测定?答案:减少实验误差。

6.简述本实验是如何测定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的?

答案:同时测定不同组成双液系气液平衡时的温度(沸点)及气、液相的折光率,然后从工作曲线上查出对应气、液相的组成,最后以沸点对气、液相组成描点连线。

7.本实验在测定双液系的沸点和组成时,每次加入沸点仪中的两种液体是否应按记录表规定精确计量?为什么?

答案:不必,虽然不同组成双液系的沸点和气、液相组成是不同的,但都在同一气、液相线上。

8.我们测得的沸点和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案:不一致,沸点与外压有关,实验压力不是标准大气压,此外温度需要作露颈校正。

9.简述用阿贝折光仪测定液体折光率的步骤。

答案:见实验讲义。

10.双液系的沸点—组成图分为哪几类?本实验属于哪一类?

答案:见实验讲义。

二、操作题:

1. 如何进行打开冷凝水至适当位置操作?为什么?

答案:不宜开得太小或太大,太小水流量不足以使蒸气冷凝,太大会将冷凝管接口冲开。

2. 如何进行沸点仪在开始加热和温度接近沸点时的操作?

答案:开始加热时加热电压可以调高一些(200伏左右),温度接近沸点时加热电压调低一些(100伏左右)。

3. 如何进行测定沸点后蒸馏瓶水浴冷却操作?

答案:加热电压回零,移走加热套,沸点仪用水浴冷却。

4. 如何进行沸点仪气、液相取样操作?

答案:气相样品取样用弯头滴管吸取凹槽中液体,液相样品取样用直滴管吸取沸点仪中液体。

5. 折光仪在加样时应注意什么?如何操作?

答案:打开棱镜,保持下棱镜水平,滴管勿触碰下棱镜毛玻璃,将液体铺满毛玻璃,迅速合上棱镜,合上时仍应保持下棱镜水平以免液体流走。

6. 如何进行折光仪加样后的调节操作?

答案:见折光仪使用。

7. 如何进行折光仪读数操作?

答案:读取折光仪右目镜中水平线切到右边标尺上的读数。

8. 如何进行折光仪测定前上下棱镜的乙醇清洗操作?为何要清洗?

答案:打开棱镜,保持下棱镜水平,滴管勿触碰下棱镜毛玻璃,滴几滴乙醇液体在下棱镜的毛玻璃上,用擦镜纸擦拭下棱镜和上棱镜,晾干。防止被测样品被污染。

9. 为何要进行温度露颈校正?如何校正?

答案:温度露颈会产生误差。如何校正见实验录像或实验讲义。

10. 如何设定超级恒温槽温度为30℃(实控温度)?

答案:见实验录像。

11.本实验中超级恒温槽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控制待测样品的温度。

实验七原电池热力学问答题答案

1、连接仪器时,正负极接错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案:数据老向一边偏移,调节“补偿旋钮”总不能使“检零指示”为零。

2、标准电池的校准化操作是什么原理?

答案:是校准工作电流回路,它的作用是用标准工作电流回路以标定AB上的电势降,令V AB=IR AB=E S(借助于调节R P使G中电流为零即I G=0来实现)使AB段上的电势降V AB与标准电池的电动势E S相抵消,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

3、测定时为什么绝对不可将标准电池及原电池摇动、倾斜、躺倒和倒置?

答案:标准电池及原电池摇动、倾斜、躺倒和倒置会破坏电池中电极间的界面,使电池无非正常工作。

4、盐桥有什么作用?

答案:盐桥可降低液体接界电势。

5、可逆电池应满足什么条件?应如何操作才能做到?

答案: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的条件:

⑴电池反应可逆,亦电极电池反应均可逆。

⑵电池中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

⑶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进行,亦即要求通过电池的电流应为无限小。

操作中(1)由电池本性决定;(2)加盐桥降低;(3)用对消法测量。

6、在测量电池电动势时,尽管我们采用的是对消法,但在对消点前,测量回路将有电流通过,这时测得的是不是可逆电池电动势?为什么?

答案:因为有电流通过,不能满足可逆电池第三点,所不是可逆电池电动势。

7、为什么用伏特表不能准确测定电池电动势?

答案:不能用伏特计测量电池电动势,就是因为使用伏特计时,必须使回路中有电流通过才能驱动指针旋转,所测结果为不可逆电池两极间电势差,不是可逆电池电动势。

8、参比电极有什么作用?

答案:参比电极 (二级标准电极)作用是代替标准氢电极测定电池电动势。

9、醌氢醌(Q·QH2)电极有什么用途?

答案:可做为参比电极测溶液瓣PH值或氢离子浓度。

10、标准电池和未知电池中任一个没有接通或接错会有什么结果?

答案:测量结果不正确或测量不到结果。

11、利用参比电极可测电池电动势,此时参比电极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案:参比电极应具备条件是:容易制备,电极电势有一定值而且稳定。 12、如何制备醌氢醌(Q ·QH2)电极?

答案:在待测液中放入一定量的(Q ·QH2),搅拌使这溶解,然后将一根铂电极放入待测液中。 13、由图说明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

答案:用一个方向相反,数值相等的外电势来抵消原电池的电动势,使连接两电极的导线上I →0,这时所测出的E 就等于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

1、修正-标准回路:主要由E S ,K,G,AB 等所组成。是校准工作电流回路,它的作用是用标准工作电流回路以标定AB 上的电势降,令V AB =IR AB =E S (借助于调节R P 使G 中电流为零即I G =0来实现)使AB 段上的电势降V AB 与标准电池的电动势E S 相抵消,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工作电流I= E S /R AB ,R P 固定,则工作电流I 不变。

2、测量-测量回路:由E X, K,G,AB ′所组成。它的作用是用标定好了的滑线电阻AC 上的电势降来测量未知电池的电动势。在保持校准后的工作电流I 不变(即固定R P )的条件下,在AC 上寻找出B ′点,使得G 中电流为零即即I G =0,从而V AB ′=IR AB ′=E X ,使AB 段上的电势降V AB ′与待测电池电动势E X 相抵消,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

由此可知,因工作电流相同,则A B'X A B's A B

R E =I R =

E R

如果知道R AB ′/R AB 和E S ,就能求出未知电池电动势E X 。 14、 如何由实验求电池的温度系数()??p E

T

答案:通过测定恒压下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动势E ,由E-T 数据作E-T 关系图。从曲线的斜率可求任意温度下的温度系数()??p E

T

15、选用作盐桥的物质应有什么原则? 答案:选用作盐桥的物质应有什么原则:

①盐桥中离子的r +≈r -, t +≈t -,使E j ≈0。 ②盐桥中盐的浓度要很高,常用饱和溶液。

③常用饱和KCl 盐桥,因为K +与Cl -

的迁移数相近。作为盐桥的溶液不能与原溶液发生反应,

当有Ag +

时用KNO3或NH4NO3。

16、在测量电动势之前如何进行校准化操作?(操作题)

答案:0)根据室温按公式E S=1.0183-4.06×10-5(t-20),计算标准电池在该室温下的E S。

1)、将“测量选择”旋钮置于“外标”。

2)、将已知电动势的标准电池按“+”“—”极性与“外标插孔”连接。

3)、调节“100-10-4”五个旋钮和“补偿”旋钮,使“电位指示”显示的数值与外标电池数值相同。

4)、待“检零指示”数值稳定后,调节调零旋钮,使“检零指示”显示为“0000”。

17、如何调节恒温槽温度?

答案:例45.8±0.1℃。按下“恒温控制器”的电源开关,左下角的红色按钮→左侧窗口显示的是当前恒温槽中的水温→按“控制器”上的“箭头”按钮进行调温→至右侧窗口设置实验温度区,十位数闪

烁,→通过按“▲”“▼”按钮使十位数为“4”→再按“箭头”按钮,至个位数闪烁,数字为“5”→继

续按“箭头”按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数闪烁,数字为“8”→继续按“箭头”按钮,至左侧窗口的“工

作”灯亮,表示恒温槽开始工作→按“控制器”上的“回差”按钮,至0.1→将“玻璃恒温水浴”上的“加

热器”上的“开,关”按钮至“开”档“强,弱”按钮至“强”档→将“玻璃恒温水浴”上的“水搅拌”上

的“开,关”按钮至“开”档“快,慢”按钮至“慢”档→设置完毕,设置的温度为45.8±0.1℃。18、SDC-∏A型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过程中如何修正?

答案:0)根据室温按公式E S=1.0183-4.06×10-5(t-20),计算标准电池在该室温下的E S。

1)、将“测量选择”旋钮置于“外标”。

2)、将已知电动势的标准电池按“+”“—”极性与“外标插孔”连接。

3)、调节“100-10-4”五个旋钮和“补偿”旋钮,使“电位指示”显示的数值与外标电池数值相同。

4)、待“检零指示”数值稳定后,调节调零旋钮,使“检零指示”显示为“0000”。

19、如何使用甘汞电极,使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使用时要把电极下面的塞取下。

2)、使用时要用蒸馏水冲洗电极下方,用滤纸擦干。

3)、使用前要观察甘汞电极玻璃管是否还有液体,如果没了要重新加液或换一根新的。

20、如何防止电极极化?

答案:电路中如果有电流通过就会产生极化现象,在测量过程中始终通电,因此测量的速度要快,这样测出的数据才准,如果测量的时间越长,则电极极化现象越严重。

实验八溶液表面张力测定问答题答案

1、实验时,为什么毛细管口应处于刚好接触溶液表面的位置? 如插入一定深度将对实验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减少测量?P

max

误差?P

max

是气泡内外的压力差,在气泡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表面张力

的作用,凹液面产生一个指向液面外的附加压力△P ,K =ΔP r

γ=ΔP

2

m ax m ax ,如果插入一定深度,P

外还要考虑插入这段深度的静压力,使得?P

max

的绝对值变大,表面张力也变大。

2、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

答案: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时要读最大压力差。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渐由大变小又变大,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气泡呈半球形,气泡曲率半径最小,△P 最大。

这时的表面张力为: K =ΔP r

γ

=ΔP

2

m ax m ax

式中的K 为仪器常数,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测得。 ?P max

由压力计读出。

3、实验中为什么要测定水的?P

m ax

答案: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的表面张力为:

K =ΔP r

γ=

ΔP

2

m ax m ax 式中的K 为仪器常数,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测得,这种标准物质就是水。

4、对测量所用毛细管有什么要求? 答案:毛细管一定要清洗干净,管口平齐。

5、在毛细管口所形成的气泡什么时候其半径最小? 答案:测量时?P

m ax

最大

6、如何用镜象法从σ—C 等温线上作不同浓度的切线求T

c γ???

????或Z ? 如图所示,经过切点a 作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交纵坐标于b 点。用镜象法求作切线。

以Z 表示切线和平行线在纵坐标上截距间的距离,显然Z 的长度等于 T

c c γ???

????, 即

T

Z c c γ???

=- ?

???

7、答案:表面张力为什么必须在恒温槽中进行测定? 答案:因为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

8、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即气泡形成时间太短,则吸附平衡就来不及在气泡表面建立起来,测得的表面张力也不能反映该浓度之真正的表面张力值。

9、根据什么来控制滴液漏斗的放液速度?对本实验有何影响?

答案:要求气泡从毛细管缓慢逸出,通过控制滴液漏斗的放液速度调节逸出气泡每分钟10个左右。若形成时间太短,则吸附平衡就来不及在气泡表面建立起来,测得的表面张力也不能反映该浓度之真正的表面张力值。

10、测定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时,浓度为什么要按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测定?

答案: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浓度有关,浓度按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测定,可减少由测量瓶清洗不够干净引起的误差。

11、温度变化对表面张力有何影响,为什么?

答案: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 12、测定时如何读取微压力计的压差? 答案:测量时读取微压计上的最大压力。

13、对同一试样进行测定时,每次脱出气泡一个或连串两个所读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不同;每次脱出一个气泡结果才准确。如果气泡逸出的很快,或几个气泡一齐出,即气泡形成时间太短,则吸附平衡就来不及在气泡表面建立起来,测得的表面张力也不能反映该浓度之真正的表面张力值。

14、 准确地取x ml 正丁醇和(1000-x)ml 蒸馏水能得到准确的1000ml 溶液吗?为什么?x 越大时差别越大还是越小(1< x <500范围内)?

答案:不能,因为对真实液态混合物,混合前后体积不等,而且x 越大(浓度越大)时差别越大。 15、本实验为何要测定仪器常数?仪器常数与温度有关系吗? 答案:当曲率半径等于毛细管半径时的表面张力为:

K =ΔP r

γ=ΔP

2

m ax m ax 式中的K 为仪器常数,可用已知表面张力的标准物质-蒸馏水测得。仪器常数与

温度无关,

16、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气泡逸出速度、是否?P

m ax

、溶液浓度、温度、系统的气密性等。

17、如何检验仪器系统漏气?

答案:旋开分液漏斗,使压差计显示一定的数值,旋紧分液漏斗,此值保持一段时间不变。 18、从毛细管中逸出的气泡有什么要求? 如何控制出泡速度?

答案:要求气泡从毛细管缓慢逸出,一个一个的出,逸出气泡每分钟10个左右。通过控制滴液漏斗的放液速度调节。

19、由0.5mol/l 的正丁醇溶液稀释浓度为0.02mol/l 正丁醇溶液50 ml ,如何配制最简单?写出计算公式。

答案:0.5×0.25=(ρ/74)V 正丁醇 (11.45ml )

0.5x=0.02×50 x=2 ml

20、微压计如何采零?

答案:采零:打开大试管上的活塞,使体系与大气相通,在数显微压差仪上,选"Kpa"键,在体

系与大气相通的时候,按下"采零"键,读数应显示"00.00"。

额外:如何由实验结果求算乙醇的横截面积?并与文献值相比较,写出计算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的计算公式。

答案:由实验求得的m Γ代入

m

m 1a ΓL

可求被吸附分子的截面积m a 。

文献值:直链醇分子截面积为2.16×10-19m 2

相对误差=(2.16×10-19m 2

-m a )/2.16×10-19m 2

: 绝对误差=2.16×10-19m 2

-m a

实验九旋光法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思考题答案

1、说出蔗糖溶液在酸性介质中水解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此反应为几级反应?

答案:122211261266126

H

C H O H O C H O C H H +

??

??

+???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准一级反应

2、WZZ-2S 数字式旋光仪的使用分为哪几步?

答案:①.打开电源开关(POWER 仪器左侧),待5-10分钟使钠灯发光稳定。

②.打开光源开关(LIGHT 仪器左侧),开关指DC 档,此时钠灯在直流电下点燃。 ③.按“测量”键,液晶显示屏应有数字显示。④.清零 ⑤.测量

3、旋光管中的液体有气泡是否会影响实验数据?应如何操作?

答案:会,若管中液体有微小气泡,可将其赶至管一端的凸起部分。 4、本实验为什么可以通过测定反应系统的旋光度来度量反应进程?

答案:在本实验中,蔗糖及其水解产物都具有旋光性,即能够通过它们的旋光度来量度其浓度。蔗

糖是右旋的,水解混合物是左旋的,所以随水解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的旋光度会由右旋逐渐转变为左旋,因此可以利用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改变来量度反应的进程。

5、溶液配制与恒温这步如何操作?

答案:称取5克蔗糖于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移至25ml 容量瓶定容至刻度,将蔗糖溶液注入一锥形瓶中,另用移液管吸取25ml 酸溶液注入另一锥形瓶中,将两个锥形瓶用玻璃塞或橡皮塞盖好后,置于25±0.1℃的恒温槽中恒温10~15分钟。

6、旋光法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分哪几步?

答案:①.调节恒温槽的温度在30±0.1℃。 ②.溶液配制与恒温。③.仪器零点校正。

④.测量(1)αt 的测定(2)α∞的测定

7、反应开始时,为什么将盐酸溶液倒入蔗糖溶液中,而不是相反?

答案:因为将反应物蔗糖加入到大量HCl 溶液时,由于H +的浓度高,反应速率大,一旦加入蔗糖则

马上会分解产生果糖和葡萄糖,则在放出一半开始时,已经有一部分蔗糖产生了反应,记录t 时刻对应的旋光度已经不再准确,影响测量结果。反之,将HCl 溶液加到蔗糖溶液中去,由于H +的浓度小,反应速率小,计时之前所进行的反应的量很小。

8、

αt

的测量如何操作?大概每隔多长时间测一次?

答案:将恒温后的两个锥形瓶从恒温槽中取出,将HCl 溶液倾倒至蔗糖溶液中。混合一半时按秒表

记时。然后将两锥形瓶互相倾倒2~3次,使溶液混合均匀。分别将一干净旋光管的外盖、内

盖、玻璃片取下→用少许混合液荡洗旋光管2-3次。然后注满反应液,至液面呈凸状→沿管口

轻轻推上玻璃片,盖好内盖,外盖→擦干旋光管→将旋光管横放,把气泡赶到旋光管的凸颈

处→放入恒温槽中恒温,到5 min左右→将旋光管取出,擦干,放入样品槽中,待“1”灯亮了,

先记录时间,再记录旋光度。→将旋光管继续恒温→尔后每隔5 min测量一次,直到60 min

为止。注意每两次测量中间要将旋光管放在恒温槽中恒温,旋光管放入旋光仪测量前必须用

布将水擦干,时间与旋光度必须严格对应。

9、旋光度的正负表示什么意思?旋光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旋光度表示系统旋光性质的量度;旋光度用α表示,其值若为正表示此旋光性物质为右旋,

其值若为负表示此旋光性物质为左旋。

[]M

C

L

t?

?

?

=

λ

α

α,

α与温度、光的波长、旋光管的长度、溶液的浓度及旋光性物质的摩尔质量有关。

10、α

t的测量时间是否正好为5,10,…60分钟?

答案:不是,应在旋光度读数稳定后,先记录精确的反应时间,几分几秒,再读旋光度。

11、在本实验中若不进行零点校正对结果是否有影响?

答案:本实验数据处理时,用旋光度的差值进行作图和计算,以ln()

t

αα

-

对t作图,故若不进行

零点较正,只是α值不准确,但并不影响其差值,对k的结果无影响。

12、加入蔗糖中的蒸馏水的量有无限制?为什么?

答案:有,不能加太多,因要移到25ml容量瓶。

13、α

∞是如何测得的?

答案:将剩余混合液置于50-60℃的水浴中加热30分钟,以加速水解反应,然后冷却至实验温度,测其旋光度,此值即可认为是

α

∞。

14、蔗糖的转化速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与温度和浓度有关.

15、氢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常数测定是否有影响?

答案:有影响。因k值与温度和催化剂的浓度有关。

16、实验中,为什么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

答案:主要是因为蔗糖溶液以蒸馏水作溶剂,这样就消除了溶剂时实验结果的影响。故用纯蒸馏水作零点校正。且蒸馏水没有旋光性,其旋光度为零。

17、实验结束后为什么必须将旋光管洗净?

答案:防止酸对旋光管的腐蚀。

18、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迟点或早点是否影响k值的测定?

答案:不影响。因k值与温度和催化剂的浓度有关,与时间无关。

19、在测定α∞时,通过加热使反应速度加快转化完全,加热温度能否超过60℃?为什么?

答案:α∞的测量过程中,剩余反应混合液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50~55℃为宜,否则有副反应发生,溶液变黄。因为蔗糖是由葡萄糖的苷羟基与果糖的苷羟基之间缩合而成的二糖。在H+离子催化下,除了苷键断裂进行转化外,由于高温还有脱水反应,这就会影响测量结果。

20、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对指定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温度、催化剂有关。

21、在旋光度的测量中为什么要对零点进行校正?它对旋光度的精确测量有什么影响?

答案:(1)旋光仪由于长时间使用,精度和灵敏度变差,故需要对零点进行校正。

(2)若不进行零点校正,则各个时间所的的溶液的旋光度存在偏差,若不校正会使测量值的

精确度变差,甚至产生较大的误差。

22、配置蔗糖和盐酸溶液浓度不够准确,对测量结果是否有影响?

答案:当蔗糖的浓度不准确时,对反应速率常数的测量结果无影响。当HCl溶液浓度不准确时,对反应速率常数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23、蔗糖水解实验中为什么不用浓硫酸和稀硝酸,而用盐酸?

答案:浓硫酸有脱水性(会使蔗糖脱水变成碳)和强氧化性,浓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使用(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和果糖具有还原性)。

24、为什么配蔗糖溶液可以用粗天平称量?

答案:本实验通过测at来求得k, k与反应物浓度无关,不同at对应于不同的浓度值,无须知道它的准确浓度,所以配置蔗糖溶液可以用粗天平称量。

25、用物理方法测定反应速率有何优点?采用物理方法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不需中断反应。所测物理量与反应组分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26、旋紧旋光管的套盖时,用力过大会影响测量结果吗?

答案:会,若用力过大,易压碎玻璃盖片,或使玻璃片产生应力,影响旋光度。

27、蔗糖水解过程中体系的旋光度增大还是减小?

答案:由于反应体系的旋光度会由右旋逐渐转变为左旋,蔗糖水解过程中旋光度是在不断减小。

28、本实验需测哪些物理量?

答案:本实验需测不同时刻的α

t 及α

29、用旋光度表示此反应的速率方程式?如何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

答案:0

ln

t kt

αααα∞∞

-

= -,以ln()

αα

-

t

对时间t作图可得一条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

率常数k。

30、零点校正这步如何操作?

答案:旋光仪预热后

①在旋光仪面板上按“测量”键,液晶显示屏有数字显示。

②按“糖度/旋光度”按钮至“Z”灯不亮,表示测旋光度。

③分别将一干净旋光管的外盖、内盖、玻璃片取下→用蒸馏水淌洗2遍旋光管→注满蒸馏水,至液

面呈凸状→沿管口轻轻推上玻璃片,盖好内盖,外盖→擦干旋光管→将旋光管横放,把气泡赶到旋光管的凸颈处→然后放入样品槽中,不分方向,盖好槽盖→待旋光仪面板上的示数稳定,即“1”

灯亮后→按“清零”按钮,使示数为“0.000”。

31、将恒温槽的温度设定为老师的所指定的温度?(操作题)

答案:例45.8±0.1℃。按下“恒温控制器”的电源开关,左下角的红色按钮→左侧窗口显示的是当前恒温槽中的水温→按“控制器”上的“箭头”按钮进行调温→至右侧窗口设置实验温度区,十位数闪

烁,→通过按“▲”“▼”按钮使十位数为“4”→再按“箭头”按钮,至个位数闪烁,数字为“5”→继

续按“箭头”按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数闪烁,数字为“8”→继续按“箭头”按钮,至左侧窗口的“工

作”灯亮,表示恒温槽开始工作→按“控制器”上的“回差”按钮,至0.1→将“玻璃恒温水浴”上的“加

热器”上的“开,关”按钮至“开”档“强,弱”按钮至“强”档→将“玻璃恒温水浴”上的“水搅拌”上

的“开,关”按钮至“开”档“快,慢”按钮至“慢”档→设置完毕,设置的温度为45.8±0.1℃。

实验三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预习思考题

1、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是否可用增加溶质浓度的方法增加值?

答案:不可以,溶质加的太多,不是稀溶液,就不能符合凝固点降低公式了。 2、冰浴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

答案: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 3、搅拌速度过快和过慢对实验有何影响?

答案:在温度逐渐降低过程中,搅拌过快,不易过冷,搅拌过慢,体系温度不均匀。温度回升时,搅拌过快,回升最高点因搅拌热而偏听偏高;过慢,溶液凝固点测量值偏低。所以搅拌的作用一是使体系温度均匀,二是供热(尤其是刮擦器壁),促进固体新相的形成。 4、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会有何影响?

答案:根据稀溶液依数性,溶质加入量要少,而对于称量相对精密度来说,溶质又不能太少。 5、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使用范围内如何? 答案::稀溶液

6、凝固点下降是根据什么相平衡体系和哪一类相线?

答案:二组分低共熔体系中的凝固点降低曲线,也称对某一物质饱和的析晶线 7、为什么要用空气套管,不用它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减缓降温速率,防止过准予发生。

8、若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现象,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

答案:因为凝固点下降多少直接影响,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所以当有离解时质点数增加,

?f T 变大,而从公式?=

??f

B

B

f A

K

m M

T m 可看出,B

M

会偏小。

9、为什么要初测物质的凝固点?

答案:防止过冷出现,节省时间

10、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如何控制过冷程度?

答案:由于新相难以生成,加入晶种或控制搅拌速度 11、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必须减少过冷现象吗?

答案:若过冷严重,温度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尝试溶液的凝固点,测得的凝固点偏低。 12、测定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没有,为什么?

答案:由于随着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的不断析出,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剩余溶液与溶剂固相的平衡温度也在逐渐下降,在步冷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段,只出现折点.

13、选做溶剂时,f K 大的灵敏度高还是f K

小的灵敏度高?

答案:大的

14、测定溶液凝固点时,过冷温度不能超过多少度? 答案: 0.5,最好是0.2,

15、溶剂和溶质的纯度与实验结果有关吗? 答案:有

16、如不用外推法求凝固点,一般?f

T 会偏大还是偏小?

答案:大

17、一般冰浴温度要求不低于溶液凝固点几度为宜? 答案:2-3℃

18、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固体较少,测得的凝固点准确吗?

答案:准确,因为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析出的固体少测B

M 越准确。

19、若溶质在溶液中有缔合现象,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有何影响?

答案:因为凝固点下降多少直接影响,直接反映了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所以当有缔合时时质点数减少,?f T 变小,而从公式?=

??f

B

B

f A

K

m M

T m 可看出,B

M

会偏大。

20、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固体较多,测得的凝固点准确吗?

答案:不准确,因为溶液的凝固点答:随着溶剂的析出而不断下降。析出的固体多会使凝固点下降的多,?f T 变大,所测B

M 会偏小。

胶体化学思考题

1、 何谓胶体?化学凝聚法制备Fe(OH)3溶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溶胶是一种半径为1~1000nm 固体粒子(分散相)在液体介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多相高度分散的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利用生成不溶性物质Fe(OH)3的化学反应,控制析晶过程,使其停留在胶核尺度的阶段,而得到溶胶的方法称为化学凝聚法。 2 、何谓电泳?胶体移动速度和那些因素有关?

答案: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向异性电极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E

r εεημζ0=

胶体移动速度和胶体的纯度,电动电势ζ,介质粘度η,电位梯度E ,介质等因素有关。 3、 何谓电动电势?Fe(OH)3溶胶的胶粒带何种电荷?

答案:滑动界面与溶液本体之间的电势差称电动电势ζ。Fe(OH)3溶胶的胶粒带正电荷。 4、 电泳辅助液的选择根据什么条件?

答案:①不能与胶体发生反应②不挥发③辅助液中阴阳离子迁移速率要相近④辅助液的电导率与胶体的电导率相等,这样可避免因界面处电场强度突变造成两壁界面移动速率不等而产生的界面分层不好,模糊。 5 、电泳仪中两极距离是指两极间的最短距离吗?两极间距离是怎样量出来的?

答案:不是,用一根软电线或软线量取两电极沿U 型管的距离(由一侧电极的端口至另一侧电极的端口)。 6 、电解质引起溶胶聚沉的原因是什么?电解质是否越多越好?

答案:电解质中与胶体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对溶胶有聚沉作用。不是,电解质太多反而将胶体保护起来而不聚沉。

7、 何谓聚沉值?何谓聚沉能力?

答案:聚沉值是指:在一定时间,使一定量的溶胶发生明显的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最小浓度,称为所加电解质的聚沉值。, 聚沉能力:聚沉值的倒数。 8、 本实验胶体制备的反应式?

答案:

3

()3

F e C l H O F e O H H C l

+???→+沸腾

9、 制成的胶体为什么要纯化?

答案:胶体不纯会影响胶体的电泳速率,从而影响到电动电势的测量,使ζ值不准。 10、 电泳的时间是否越长越好,为什么?

答案:不是,时间太长,会使界面模糊,影响实验结果。

浙师大 C语言 实验10函数2+答案

上机实验十函数与程序结构 学号姓名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函数声明、定义和调用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用递归函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掌握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的作用域区别 4.掌握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题1】 分析如下: Line 2中的变量k是_全局_变量;而Line 10中的k是__局部_变量。程序输出结果是k=1,k=1,k=1 。 如果将第10行改为“static int k=1;变量,程序输出结果是k=1,k=2,k=1 。 如果将第10行改为“k=1; ”,该k变量,程序输出结果是k=1,k=1,k=2 。 如果将第10行改为空语句“; ”后,,程序输出结果是k=1,k=2,k=3 。 【实验题2】程序填空:输入一个整数n (1≤n≤10),再输入n个整数,将它们按升序排列后输出。 程序分析_选择法: (1)由于n最大是10,需要定义一个长度为10的整型数组a; (2)整个排序只需要确定前n-1个元素(a[0] ~a[n-2]),最后一个元素a[n-1]无需另外处理; (3)在确定a[i](i=0,1,…,n-2)时,先将a[i]本身看成最小,即令k=i, 并将a[k]与后面的元素a[j](j=i+1, i+2, …, n-1)一一比较, 如果a[j]< a[k],则更新k的值:k =j。找出对应于下标i的最小元素a[k]后,交换a[i]与a[k]。(4)上述排序算法的代码:

运行程序,输入n: 5,输入5个整数:23 -9 14 0 -3,显示结果为: 如果是按从大到小的降序排列,语句行Line 13 应改为:if(a[k]> a[j] ) k=j; [思考题]程序填空: 将上述的程序用函数调用的方式去实现。定义一个sort()函数来实现数组的排序;在main()函数中调用sort()函数来实现数组的排序,并将结果输出。

实验报告9答案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九:函数与数组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学期:2010-2011学年上学期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组作为参数的函数编写与调用方法 2、掌握数组作为参数的特殊性 3、掌握字符串作为参数的函数编写与调用方法 二、知识要点 1、地址传递的概念及使用 2、数组元素和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的特点与区别 3、字符串作为参数的特点:‘\0’字符的使用 三、实验预习(要求做实验前完成) 1、数组作为函数参数时,其特殊性是 2、定义作为参数的函数时,通常需要提供长度作为参数;而定义 作为参数的函数时,通常不需要提供长度参数 3、写出满足如下要求函数的函数首部: ①函数名为fmax,求一个实型数组的最大元素值: ②函数名为scount,求一个字符串中大写字母的个数: ③函数名为delf,删除一个字符串的第一个字符: 四、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函数,其功能是将字符串中的大写字母改为小写字母,其他字 符不变。 2、编写一个函数,求出给定的二维数组中每一行最大的元素,并显示出来。 3、在主函数中输入N个人的某门课程的成绩,分别用函数求:①平均分、最 高分和最低分;②分别统计90~100分的人数、80~89分的人数、70~ 79分的人数、60~69分的人数及59分以下的人数。结果在主函数中输出。 五、实验结果(要求写出运行界面及输出的运行结果) 六、实验小结

1.#include #include void change(char a[]) {int i; for(i=0;i='A'&&a[i]<='Z') a[i]+=32; } void main() {char c[30],k; printf("请输入一个包含大写字母的字符串:\n"); gets(c); change(c); puts(c); } 2.#include void max(int b[3][3]) {int i,j,max[3]; for(i=0;i<3;i++) max[i]=b[i][0]; for(i=0;i<3;i++) for(j=0;j<3;j++) if(b[i][j]>max[i]) max[i]=b[i][j]; for(i=0;i<3;i++) printf("第%d行最大值为:%d\n",i+1,max[i]); printf("\n"); } void main() {int i,j,a[3][3]; printf("输入3行3列的数组:"); for(i=0;i<3;i++) for(j=0;j<3;j++) scanf("%d",&a[i][j]); printf("数组元素为:\n"); for(i=0;i<3;i++) {for(j=0;j<3;j++) printf("%d ",a[i][j]); printf("\n"); } max(a); } 3. #include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及答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U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I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 只,0-5V 电压表1 只,0~50mA 电流表1 只,0~10V 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1 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参照第2 章中的第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U =U max ×1.5% ,得到?U 1 = 0.15V,?U2 = 0.075V ; (2) 由?I = I max ×1.5% ,得到?I 1 = 0.075mA,?I 2 = 0.75mA; (3) 再由u= R ( ?U )2 + ( ?I ) 2 ,求得u= 9 ×101?, u= 1?; R 3V 3I R1 R2 (4) 结果表示R1 = (2.92 ± 0.09) ×10光栅衍射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R 2 = (44 ±1)?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

普通物理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一. 1求λ时为何要测几个半波长的总长? 答:多测几个取平均值,误差会减小 2为何波源的簧片振动频率尽可能避开振动源的机械共振频率? 答 当簧片达到某一频率(或其整数倍频率)时,会引起整个振动源(包括弦线)的机械共 振,从而引起振动不稳定。 3弦线的粗细和弹性对实验各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选择? 答 弦线应该比较细,太粗的话会使振动不明显,弹性应该选择较好的,因为弹性不佳会造 成振动不稳定 4横波在弦线上传播的实验中,驻波是由入射波与反射波迭加而成的,弦线上不振动的点称 为波节,振动最大的点称为波腹,两个波节之间的长度是半波长 5因振簧片作水平方向的振动,理论上侧面平视应观察不到波形,你在实验中平视能观察得 到吗?什么情况能观察到,为什么? 答 平视不能观察到,因为。。。。。。 6为了使lg λ—lgT 直线图上的数据点分布比较均匀,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应如何改变? 答 每次增加相同重量的砝码 实验二. 1.外延测量法有什么特点?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 当需要的数据在测量数据范围之外而不能测出,为了求得这个值,采用作图外推求值的 方法,即先用已测的数据绘制出曲线,再将曲线按原规律延长到待求值范围,在延长线部分 求出所需要的值 使用时要注意在所要值两边的点要均衡且不能太少并且在研究的范围内 没有突变的情况 2.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答 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是不同的概念,固有频率指与方程的根knl=4.7300对应的振 动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 固= f 共2^4/11Q 前者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由其结构,质量材质等决定,而后者是当外加强迫力的频率等于物 体基频时,使其发生共振时强迫力的频率 实验三. 1.为什么实验应该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 答:因为实验中的对公式 要成立的条件之一是:保证两样品的表面状况相同,周围介质(空气)的性质不变, m:强迫对流时m=1;自然对流时m=5/4; (实验中为自然冷却即自然对流) 所以实验要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让金属自然冷却。 2.用比较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有什么优点?需具备什么条件? 答:优点是可以简单方便测出待测金属的比热容。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两样品的形状尺寸都 相同(例如细小的圆柱体);两样品的表面状况也相同; 于是当周围介质温度不变(即室温恒定),两样品又处于相同温度时,待测金属的比热容为: 3.如何测量不同的金属在同一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答:法一:测出不同金属在该温度点附近下 降相同的温度差Δθ以及所需要的时间Δt,可 得各个金属在该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法二:通过实验,作出不同金属的θ~t 冷却曲线,在各个冷却曲线上过该温度点切 线,求出切线的斜率,可得各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4、可否利用本实验中的方法测量金属在任意温度时的比热容?

实验(7)-函数-参考答案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7) 【实验目的】函数是C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习函数的设计和调用是很重要的。实验目的是掌握函数的定义、变量的作用域和函数的调用。 【实验要求】实际应用程序通常是由多个函数构成的,要求将常见的功能模块用函数形式实现,并学会在主函数或其他函数中调用定义的函数。要学会函数声明。 【实验课时】6.0 【实验内容】 编写函数fun(n),n为三位自然数,判断n是否为水仙花数,是返回1,否返回0。编写main 函数,输入一个数num,调用fun(num)函数,并输出函数的返回值。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n) {int a,b,c; a=n%10; b=n/10%10; c=n/100; if(a*a*a+b*b*b+c*c*c==n) return(1); else return(0);} main() {int num; scanf("%d",&num); while(num<100||num>=1000) {printf("please enter the num again! (num>=100&&num<1000) \n"); scanf("%d",&num);} if(fun(num)==1) printf(" yes \n"); else printf(" no \n");} 编写函数ss(n), 判断n是否为素数,是返回1,否返回0。编写main函数,输入一个数num,调用ss(num)函数,并输出函数的返回值。 #include "stdio.h" int ss(int n) {int i; for(i=2;i=n) return(1); else return(0);} main() { int num; scanf("%d",&num); if(ss(num)==1) printf(" yes \n"); else printf(" no \n");} 编写一个函数fun(n),计算n!,并编写main函数测试,在main函数中输入num,调用fun(num),输出计算的结果。 #include "stdio.h" long fun(int n) {long s=1; int i; for(i=1;i<=n;i++) s=s*i; return(s);}

10-11-2实验报告(答案)

. 《C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学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教研室:

实验1 熟悉C语言程序的运行环境,掌握数据描述 1.1 实验目的 1.了解在开发环境中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语言程序,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 3.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的概念,学会使用C语言的相关运算符构成表达式。 1.2 实验预习 1.熟悉Visual C++的启动和退出及Visual C++中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命令。 2.了解下列命令及函数:include、main、printf、scanf。 3.熟悉Visual C++环境下每个菜单项的功能及相关命令对应的操作。 4.各种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取值范围;熟悉下列标识符的含义。 int、short (int)、long (int)、unsigned (int)、float、double、char、void 5.各类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规则。 6.常量与变量的区别和联系。 运行环境: 1.双击桌面Visual C++快捷方式进入Visual C++,或通过执行“开始——>程序——>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Microsoft Visual C++6.0”或执行文件"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COMMON\MSDev98\Bin\MSDEV.EXE"。 2.单击“文件”菜单的“新建”命令。 3.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文件”标签。 4.选择C++ Source File,在目录输入栏选择文件保存位置,然后在文件输入栏中输入文件名,扩展名为.c (例如first.c) ,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5.在源窗口中输入源程序,如图所示。

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实验全解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 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纵向机械振动,在空气中激发超声波,把电信号转变成了声信号。换能器S2作为声波的接收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空气的振动使压电陶瓷环片发生机械形变,从而产生电场,把声信号转变成了电信号。

实验6函数习题及答案

实验6 函数 班级:学号: 姓名: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定义函数的方法; (2)掌握函数实参与形参的对应关系,以及“值传递”的方式; (3)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的方法; (4)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动态变量和静态变量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5)学习对多文件的程序编译和运行。 二、实验内容 1.阅读下面程序,写出程序运行结果,并且上机进行验证。 (1)a1.cpp 变量的虚实耦合,实现的是值传递,是单向传递 #include "stdio.h" int swap(int a,int b) { int c,s; c=a; a=b; b=c; s=a+b; return s; } void main() { int a,b,s; a=3;b=4; s=swap(a,b); printf("a=%d b=%d s=%d\n",a,b,s); } (2)a2.cpp

将十进制数26的各位数字相乘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num) { int k=1; do { k*=num %10; / num/=10; }while(num); return(k); } void main() { int n=26; printf("%d\n",fun(n)); } (3)a3.cpp 变量的作用域,当在函数内定义了与全局变量同名的局部变量时,全局变量被屏蔽#include "stdio.h" int a=3,b=5,c; void f(int b) { c=a+b; printf("%d %d %d\n",a,b,c); } void main() { int a=8; f(3); printf("%d %d %d\n",a,b,c); } (4)a4.cpp 递归,将十进制11转换为二进制 #include "stdio.h" void dtob(int n) { int i;

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2:MIPS指令系统和MIPS体系结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指令级模拟器 (2)熟悉掌握MIPSsim模拟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熟悉MIPS指令系统及其特点,加深对MIPS指令操作语义的理解 (4)熟悉MIPS体系结构 二. 实验内容和步骤 首先要阅读MIPSsim模拟器的使用方法,然后了解MIPSsim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1)、启动MIPSsim(用鼠标双击MIPSsim.exe)。 (2)、选择“配置”->“流水方式”选项,使模拟器工作在非流水方式。 (3)、参照使用说明,熟悉MIPSsim模拟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可以先载入一个样例程序(在本模拟器所在的文件夹下的“样例程序”文件夹中),然后分别以单步执行一条指令、执行多条指令、连续执行、设置断点等的方式运行程序,观察程序的执行情况,观察CPU中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内容的变化。 (4)、选择“文件”->“载入程序”选项,加载样例程序 alltest.asm,然后查看“代码”窗口,查看程序所在的位置(起始地址为0x00000000)。 (5)、查看“寄存器”窗口PC寄存器的值:[PC]=0x00000000。 (6)、执行load和store指令,步骤如下: 1)单步执行一条指令(F7)。 2)下一条指令地址为0x00000004,是一条有 (有,无)符号载入字节 (字节,半字,字)指令。 3)单步执行一条指令(F7)。 4)查看R1的值,[R1]= 0xFFFFFFFFFFFFFF80 。 5)下一条指令地址为0x00000008,是一条有 (有,无)符号载入字 (字节,半字,字)指令。 6)单步执行1条指令。 7)查看R1的值,[R1]=0x0000000000000080 。 8)下一条指令地址为0x0000000C ,是一条无 (有,无)符号载入字节 (字节,半字,字)指令。 9)单步执行1条指令。 10)查看R1的值,[R1]= 0x0000000000000080 。 11)单步执行1条指令。 12)下一条指令地址为0x00000014 ,是一条保存字 (字节,半字,字)指令。 13)单步执行一条指令。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 I R = U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 只,0-5V 电压表1 只,0~50mA 电流表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1 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2 章中的第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测量次数1 2 3 U1 /V 5.4 6.9 8.5 I1 /mA 2.00 2.60 3.20 R1 / Ω 2700 2654 2656

测量次数1 2 3 U2 /V 2.08 2.22 2.50 I2 /mA 38.0 42.0 47.0 R2 / Ω 54.7 52.9 53.2 (1) 由. % max ΔU =U ×1 5 ,得到U 0.15V , 1 Δ = U 0 075V Δ 2 = . ; (2) 由. % max ΔI = I ×1 5 ,得到I 0.075mA, 1 Δ = I 0 75mA Δ 2 = . ; (3) 再由2 2 3 3 ( ) ( ) I I V u R U R Δ Δ = + ,求得9 10 Ω 1Ω 2 1 1 = × = R R u , u ; (4) 结果表示= (2.92 ± 0.09)×10 Ω, = (44 ±1)Ω 2 3 1 R R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最新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讲课教案

1、电磁感应【Q】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旋转的铝盘会对磁铁产生牵引力,发过来磁铁也会对铝盘有一个反作用力(磁阻尼力),这个阻尼力会影响实验精度吗?【A】并不会影响实验精度,且铝盘会以一个恒定的频率在转动!原因: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步进电机件。因此,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Q】大家是否发现在我们这个实验中,铝盘上面挖了六个小孔,你们认为这些小孔会对牵引力产生影响吗?【A】小孔会对牵引力产生影响,牵引力相比没孔的铝盘会变小;每一根铝丝两端都会产生感应电动势,铝盘就相当于多个电源的并联,但是由于小孔的存在,产生的电流可能不稳定,牵引力会有小幅波动,但是小孔并不是改变磁通量的“罪魁祸首【Q】测量磁悬浮力或牵引力时,永磁体的位置对结果有什么影响?比如正对着铝盘圆心与偏离角度的区别;还有永磁体靠近铝盘中心时所受的力与磁体位于铝盘边缘时相比,大小

如何?【A】做了几次试验,发现当磁铁在盘内较大距离时力不大,到盘边时较大,远离盘后减小。可推知力与磁铁到盘中心的距离是一个单峰的函数,有水平渐近线。【Q】大家想一下,如果那个轴承完全无摩擦,那么它的转速会无限增大吗?【A】【Q】如何改进??【A】此实验的磁悬浮力和磁牵引力装置应增加一个角度指针,因为我们在做距离和力的大小的关系试验中,每次都要将测力器杆取出,然后重新固定,这当中是不是会因为角度的不同产生较大的误差呢?所以可以增加一个角度小指针,来校正测力杆放置的方向,减免误差我们是准备加一个升降装置的,最好带刻度的。 1.测量磁悬浮传动系统的轴承转速时,测得的转速不是很稳定,而转速的测定时以一定时间内通过轴承的光束的个数为依据的。所以我建议增加轴承上计数孔的个数,这样测得的数目会增多,可以减小不稳定因素的干扰,所得读数会相对集中一些。 2.我做实验时的传感器支架稳定性不好,每次垫一个垫片测磁牵引力和磁悬浮力时,旋转的铝盘很容易擦到永磁铁。不仅如此,

MATLAB程序设计及应用(第二版)课后实验答案

Matlab 课后实验题答案 实验一 MATLAB 运算基础 1. 先求下列表达式的值,然后显示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并保存全部变量。 (1) 0 12 2sin851z e =+ (2) 221 ln(1)2z x x = ++,其中2120.45 5i x +??=??-?? (3) 0.30.330.3sin(0.3)ln , 3.0, 2.9,,2.9,3.022a a e e a z a a --+= ++=-- (4) 22 42011 122123t t z t t t t t ?≤=0&t<1).*(t.^2)+(t>=1&t<2).*(t.^2-1)+(t>=2&t<3) .*(t.^2-2*t+1) 2. 已知:

1234413134787,2033657327A B --???? ????==???? ????-???? 求下列表达式的值: (1) A+6*B 和A-B+I (其中I 为单位矩阵) (2) A*B 和A.*B (3) A^3和A.^3 (4) A/B 及B\A (5) [A,B]和[A([1,3],:);B^2] 解: M 文件: A=[12 34 -4;34 7 87;3 65 7];B=[1 3 -1;2 0 3;3 -2 7]; A+6.*B A-B+eye(3) A*B A.*B A^3 A.^3 A/B B\A [A,B] [A([1,3],:);B^2] 3. 设有矩阵A 和B 1234 53 166789101769,11 121314150 23416171819209 7021222324254 1311A B ???? ????-??? ?????==-??? ? ???????????? (1) 求它们的乘积C 。 (2) 将矩阵C 的右下角3×2子矩阵赋给D 。 (3) 查看MATLAB 工作空间的使用情况。 解:. 运算结果: E=(reshape(1:1:25,5,5))';F=[3 0 16;17 -6 9;0 23 -4;9 7 0;4 13 11]; C= E*F H=C(3:5,2:3) C = 93 150 77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用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 1. 是否可以测摆动一次的时间作周期值?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一次测量随机误差较大,多次测量可减少随机误差。 2. 将一半径小于下圆盘半径的圆盘,放在下圆盘上,并使中心一致,讨论此时三线摆的周期和空载时的周期相比是增大、减小还是不一定?说明理由。 答:当两个圆盘的质量为均匀分布时,与空载时比较,摆动周期将会减小。因为此时若把两 盘看成为一个半径等于原下盘的圆盘时,其转动惯量10小于质量与此相等的同直径的圆盘, 根据公式(3-1-5),摆动周期T0将会减小。 3. 三线摆在摆动中受空气阻尼,振幅越来越小,它的周期是否会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大吗?为什么?答:周期减小,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因为本实验测量的时间比较短。 [实验二]金属丝弹性模量的测量 1. 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的灵敏度?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答:优点是:可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提高放大倍数即适当地增大标尺距离D或适当地 减小光杠杆前后脚的垂直距离b,可以提高灵敏度,因为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2D/b。2?何谓视差,怎样判断与消除视差? 答:眼睛对着目镜上、下移动,若望远镜十字叉丝的水平线与标尺的刻度有相对位移,这种现象叫视差,细调调焦手轮可消除视差。 3.为什么要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答:逐差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实验所得的数据,减少随机误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因为对有些实验数据,若简单的取各次测量的平均值,中间各测量值将全部消掉,只剩始末两个读数,实际等于单次测量。为了保持多次测量的优越性,一般对这种自变量等间隔变化的情况,常把数据分成两组,两组逐次求差再算这个差 的平均值。 [实验三]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 1?什么是统计直方图?什么是正态分布曲线?两者有何关系与区别?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答:对某一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做n次重复测量,得到一系列测量值,找出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确定一个区间,使其包含全部测量数据,将区间分成若干小区间,统计测量结果出现在各小区间的频数M,以测量数据为横坐标,以频数M为纵坐标,划出各小区间及其对应的频数高度,则可得到一个矩形图,即统计直方图。 如果测量次数愈多,区间愈分愈小,则统计直方图将逐渐接近一条光滑的曲线,当n趋向于 无穷大时的分布称为正态分布,分布曲线为正态分布曲线。 2. 如果所测得的一组数据,其离散程度比表中数据大,也就是即S(x)比较大,则所得到的周期平均值是否也会差异很大? 答:(不会有很大差距,根据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的特点规律,我们知道当测量次数比较大时,对测量数据取和求平均,正负误差几乎相互抵消,各误差的代数和趋于零。

实验八 函数含答案

实验八函数 【目的与要求】 1.掌握C语言函数的定义方法、函数的声明及函数的调用方法。 2.了解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之间的参数传递方式。 【上机内容】 【一般示例】 【例1】将打印18个"*"组成星形线定义为一个返回值和形参列表都为空的函数,通过主函数调用它。 #include void Star(void) //画星形线。函数没有返回值,形参列表也为空 { int i; for(i=1;i<=18;i++) printf("*"); //18个"*"组成星形线 printf("\n"); return ; //返回值类型为void,return后不带表达式,此句可省略 } int main() { Star( ); //单独的函数调用语句,实参表为空,但必须保留括号 printf("I love C language!\n"); Star( ); return 0; } 【例2】调用prime 函数以每行5个素数的格式输出100到200之间的所有素数。

#include #include int prime(int m) //判断素数函数定义 { int i,k,f=1 ; //函数内定义3个变量 if (m==1) //形参若为1 f=0 ; //形参若为1,非素数 k=(int)sqrt(m); for (i=2; i<=k;i++) if (m%i==0) //m被某除数整除 f=0 ; //则不是素数 return f ; //用return语句返回 } //函数体结束 int main( ) { int i,count=0; for (i=101;i<200;i=i+2) //用i作为循环控制变量,从101开始,步长为2 if (prime(i)) //对每一个i,调用prime函数判断它是否为素数 { printf("%5d",i); //如果是素数,输出该素数i count++ ; //素数个数加1 if (count%5==0 ) //每输出5个素数换一行 printf("\n"); }

10-11-2实验报告(答案)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学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 教研室:

实验1 熟悉C语言程序的运行环境,掌握数据描述 实验目的 1.了解在开发环境中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语言程序,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 3.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的概念,学会使用C语言的相关运算符构成表达式。 实验预习 1.熟悉Visual C++的启动和退出及Visual C++中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命令。 2.了解下列命令及函数:include<>、main、printf、scanf。 3.熟悉Visual C++环境下每个菜单项的功能及相关命令对应的操作。 4.各种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取值范围;熟悉下列标识符的含义。 int、short (int)、long (int)、unsigned (int)、float、double、char、void 5.各类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规则。 6.常量与变量的区别和联系。 运行环境: 1.双击桌面Visual C++快捷方式进入Visual C++,或通过执行“开始——>程序——>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 Microsoft Visual C++6.0”或执行文件"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COMMON\MSDev98\Bin\"。 2.单击“文件”菜单的“新建”命令。 3.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文件”标签。 4.选择C++ Source File,在目录输入栏选择文件保存位置,然后在文件输入栏中输入文件名,扩展名为.c (例如,单击确定按钮。如图所示:

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光学实验思考题集 一、 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⒈远方物体经透镜成像的像距为什么可视为焦距 答:根据高斯公式v f u f '+=1,有其空气中的表达式为'111f v u =+-,对于远方的物体有u =-,代入上式得f′=v ,即像距为焦距。 ⒉如何把几个光学元件调至等高共轴粗调和细调应怎样进行 答:对于几个放在光具座上的光学元件,一般先粗调后细调将它们调至共轴等高。 ⑴ 粗调 将光学元件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它们靠拢,用眼睛观察各光学元件是否共轴等高。可分别调整: 1) 等高。升降各光学元件支架,使各光学元件中心在同一高度。 2) ; 3) 共轴。调整各光学元件支架底座的位移调节螺丝,使支架位于光具座中心轴线 上,再调各光学元件表面与光具座轴线垂直。 ⑵细调(根据光学规律调整) 利用二次成像法调节。使屏与物之间的距离大于4倍焦距,且二者的位置固定。移动透镜,使屏上先后出现清晰的大、小像,调节透镜或物,使透镜在屏上成的大、小像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其中心重合。 ⒊能用什么方法辨别出透镜的正负 答:方法一:手持透镜观察一近处物体,放大者为凸透镜,缩小者为凹透镜。方法 二:将透镜放入光具座上,对箭物能成像于屏上者为凸透镜,不能成像于屏上 者为凹透镜。 ⒋测凹透镜焦距的实验成像条件是什么两种测量方法的要领是什么 答: 一是要光线近轴,这可通过在透镜前加一光阑档去边缘光线和调节共轴等高来实现;二是由于凹透镜为虚焦点,要测其焦距,必须借助凸透镜作为辅助透镜来实现。 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的要领是固定箭物,先放凸透镜于光路中,移动辅助凸透 镜与光屏,使箭物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不应太小)后固定凸透镜,记下像的坐标位置(P );再放凹透镜于光路中,并移动光屏和凹透镜,成像后固定凹透镜(O 2),并记下像的坐标位置(P′);此时O 2P =u ,O 2P′=v 。 用自准法测凹透镜焦距的要领是固定箭物,取凸透镜与箭物间距略小于两倍凸 透镜的焦距后固定凸透镜(O 1),记下像的坐标位置(P );再放凹透镜和平面镜于O 1P 之间,移动凹透镜,看到箭物平面上成清晰倒立实像时,记下凹透镜的坐标位置(O 2),则有f 2 =O 2P 。 ⒌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时,二次成像的条件是什么有何优点 @ 答:二次成像的条件是箭物与屏的距离D 必须大于4倍凸透镜的焦距。用这种方 法测量焦距,避免了测量物距、像距时估计光心位置不准所带来的误差,在理 论上比较准确。 6.如何用自准成像法调平行光其要领是什么 答:固定箭物和平面镜,移动箭物与平面镜之间的凸透镜,使其成清晰倒立实像于

实验4-1 函数的应用的答案

实验4 函数的应用 【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声明、定义和调用的方法; 2了解函数调用的实参与形参的传递,以及参数默认值的设置。 3掌握重载函数的实现方法。 4理解递归和嵌套函数的概念、定义与调用。 【实验内容】 ⒈分别输入整数半径和实数半径,使用函数重载计算圆的面积。 #include #define PI 3.14 int area(int); float area(float); void main() { int r1; cout<<"Input a integer r="; cin>>r1; cout<<"ar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