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2007年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凉府发〔2007〕1号

关于2007年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凉府发〔2007〕1号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2007年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凉府发〔2007〕1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
2006年,经过全州各级党政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马铃薯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州马铃薯种植面积137万亩,比上年增加27万亩;总产量200万吨,比上年增加44万吨;产值8亿元,薯农现金收入4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2007年是全州马铃薯产业加快发展的第三年,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规模、效益同步增长的关键年。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树立抓产业就是抓增收、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强化质量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品牌意识,用抓工业的理念抓马铃薯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提升质量、档次和效益,促进马铃薯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马铃薯产业发展全局,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思路、标准化的要求抓马铃薯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在创新良种繁育机制、优化种植模式、落实配套技术、创新经营机制、贮藏深加工等方面下功夫,突出重点县、重点乡镇、重点村,推进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整体效益,实现数量和效益双丰收。
(二)目标任务。
全州马铃薯种植面积160万亩,比上年增加23万亩;总产235万吨,增加35万吨。在昭觉、布拖、喜德、越西、冕宁、普格、盐源7个县分别建成商品马铃薯生产基地8万亩、7万亩、7万亩、6万亩、4万亩、4万亩、4万亩共40万亩,带动全州70万亩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马铃薯商品率达40%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良种繁育建设。
由州农科所、西昌学院、天喜园艺公司等单位生产试管苗和原原种,昭觉、美姑、金阳、布拖、盐源、木里、会东、喜德、冕宁、甘洛、西昌、普格等12个县市级良繁网室生产原原种、原种,基础种550万粒以上。生产单位要严格按种薯的标准化生产规程进行,确保种薯质量。有条件的县市要扩大生产规模,保证优质种薯的供应。12个马铃薯生产重点县各县100亩以上的原种扩繁基地、1000亩一级良种繁育基地、10000亩二级良种繁育基地必须保证。布拖、昭觉、喜德、美姑等网室条件较好的县要试点试管苗直接进网室生产原原种,生产重点县试点由科技示范户将原原种直接种植于大田,提高繁殖系数,增加原种数量和质量,扩大低代种薯面积,完善原种及低代种薯串换机制。
(二

)示范片建设。
各县市要坚持“以点带片、以片促面、规模生产”的原则,认真落实县级主要领导抓好100亩脱毒种薯原种扩繁基地、分管领导抓好1000亩中心示范片、农业部门抓好10000亩标准化栽培示范田、乡镇村抓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县马铃薯生产的措施。昭觉、布拖、喜德、越西、冕宁、普格、盐源7个县重点抓好40万亩的订单生产,带动全州优质马铃薯生产发展。
(三)重点县乡建设。
昭觉、布拖、喜德、盐源、越西、金阳、美姑、雷波、普格、冕宁、甘洛、会东等12个重点县,要抓好100个马铃薯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重点乡镇,推进马铃薯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和马铃薯产业的集聚效应。加工型马铃薯生产要“围绕龙头加工企业建基地”,淀粉加工型马铃薯要重点在二半山及以上地区发展;菜用型商品薯生产要“围绕市场建基地”,选择在水利设施较好、气候条件较适宜、交通方便的地区发展。马铃薯生产重点县要搞好马铃薯种植土地的成片规划,做好轮作换茬指导工作,为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四)加工体系建设。
各县市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理念,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用地、融资、交通运输、服务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积极扶持科兴、豪吉、丰年、吉鑫等马铃薯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支持龙头企业打造马铃薯产品系列品牌,支持龙头企业与薯农建立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龙头企业要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积极与协会和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实施订单生产。
(五)营销体系建设。
各县市要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马铃薯专业或综合批发市场。有条件的县,选择马铃薯生产、销售集散地,先建立市场,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强马铃薯营销常年联系人制度建设,大力发展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等形式多样的经济组织。各县市要在重点乡镇的重点村扶持1户以上的营销大户,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产品变商品。
(六)农村专合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马铃薯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支持、农民自愿,大力发展马铃薯专合经济组织,健全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等马铃薯发展机制,各县市的重点乡至少扶持巩固1个马铃薯协会。
三、主要措施
(一)良种繁育到位。
基础种及低代种薯是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基础。要加大基础种扩繁力度,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繁育、统一收购、统一贮藏、统一供种。各县市100亩原种繁殖基地生产的马铃薯,要以高

于市场价30%的价格全部回收,分发到有关的重点乡镇、重点村,由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大户繁殖,串换给附近农户。要建立田间档案,规范种薯管理,确保低代种薯不流失、不混杂,大面积所用的种薯都是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的二、三、四代种薯,五代以后坚决淘汰,充分发挥马铃薯的增产增收潜力。各地要确定主推品种,与州农科所、西昌学院、天喜园艺公司衔接好所需的试管苗及原原种,做到品种对路。我州目前推广的淀粉加工型品种主要包括米拉、凉薯97、凉薯14、合作88等;蔬菜型品种主要包括会—2、HP2、抗青9—1等,县级网室要重点抓好2~3个品种的生产。
(二)关键措施到位。
一是增施肥料,大力推广农家肥、磷钾肥的全面施用,增加肥料施用量,做到平衡施肥。亩施农家肥1500~2500公斤,尿素8~15公斤,磷肥20~25公斤,硫酸钾5~1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25~35公斤)。二是大力推广双行垄作,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垄宽100厘米(3尺),其中宽行67厘米(2尺)、窄行33厘米(1尺),窝距30~33厘米(0.9~1尺)。三是增加密度,提高马铃薯生产技术经济效益。一般亩植4000株(窝)以上。四是加强晚疫病的防治,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各县市要制定马铃薯病虫害防治预案并落实防治措施。
(三)培训推广到位。
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严格按照《凉山州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规范》的要点培训到位,把科技措施送到户,做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一户有一个明白人。狠抓 “五良”(良壤、良灌、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到位和“五改”措施的落实,全面推行改使用劣、杂品种为应用主导优良品种,改满天星种植为双行垄作,改一次中耕垄墒为二、三次中耕培土,改偏施氮肥为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全面推广“脱毒良种、双行垄作、增加密度、增施磷钾肥、加强田管、综防病虫”等覆盖全过程的标准化、无公害综合生产技术。要严格农资投入品的管理,以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为标准,组织生产出市场需求、符合质量的马铃薯。
(四)投入措施到位。
创新投入机制,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找资金,争取国家、省级立项支持一点,州、县市财政挤出一点,扶贫、科技、农业等部门投入一点,农民自筹一点,小额信贷扶持一点,把区域内的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统筹捆绑使用,加大马铃薯产业的投入。试管苗及原原种实行全额补贴,有扶贫项目的县要将原种款纳入扶贫项目。各县市财政要加大对马

铃薯产业的投入。
(五)考核奖惩到位。
一是州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与各县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各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严格考核,实行以奖代补。二是将各县市对马铃薯产业的投入情况纳入年底考核的内容。用于马铃薯生产项目的建设资金要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县级报账制,严禁将项目资金挪作它用。
(六)领导服务到位。
各县市要坚持“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牢固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产业、关键看效果,高山地区重点抓马铃薯产业”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对马铃薯生产的领导。各级各相关部门都要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州马铃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包县市、县市要包乡镇,技术人员要包片。强化督查督办,强化目标考核,切实做到培训、技术、资金、管理、督查“五到位”,保证服务高效运行。各县市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机制,真抓实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马铃薯产业真正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二○○七年一月十七日

主题词:
抄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