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

云南哈尼梯田农耕礼俗文化探究

[内容摘要] : 哈尼梯田农耕礼俗由梯田农耕稻作发展而来,是哈尼人智慧的结晶及其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梯田农耕礼俗与梯田农耕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与其他传统文化形态、农耕技术等呈现密切交错的关系。关注、保护哈尼梯田农耕礼俗对哈尼族的发展以及农耕生产具有现实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 哈尼族;哈尼梯田;梯田农耕礼俗;农耕技术;现代经济

梯田文化是哈尼族文化的核心。梯田耕作是哈尼族千百年来的主要生存方式。梯田农耕礼俗又是梯田文化中的精要部分。它集中反映了哈尼人的人生态度、伦理道德、审美意象等,体现了哈尼人勤劳、勇敢和睿智的精神特色;是连接农耕生产与其他文化形态的重要桥梁。

一、哈尼族与哈尼梯田

哈尼族是中国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达132.52万人,自古以来就是耕种梯田的民族。哈尼梯田是哈尼人民勇于挑战自然,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的创作之作。过去,由于地处边远,环境封闭,梯田的雄伟壮观疯子、耕作精湛程度和文明程度长久以来少为人知。其实,在滇南红河南岸的哈尼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梯田蔚为壮观,呈长条环状的梯田绕山而行,从山脚至山顶,埂回堤转,阡陌连绵,重重叠叠。那大则数亩,小则如澡盆的梯田,依山起伏布满河谷和山梁,有许多高达上千层的梯田像一架架银彩带的天梯伸向天边,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壮丽奇观,哈尼族被中外学者赞誉为:“雕刻大山的民族”。[1]

这种亚热带崇山峻岭中的梯田壮丽景观,是哈尼族山地稻作农业创造性的表现,它的耕作方法虽然处在极为原始的木犁牛耕生产阶段,但它为哈尼社会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物质基础。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田制》篇中将哈尼梯田列入中国七大田制之一,称誉为“世外梯田”,有“世间田制之多等夷,有田世外谁题名”诗为证。清代嘉庆《临安志·土司志》确切记载了梯田农业的壮丽图景:“依山峦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云南通志》还记载了红河南岸土司区内今元阳纳更(上新城)山土巡检龙嘴,红河县左能山土副长官司吴沣颇因带领哈

尼人民开山造田,受到清朝廷表彰封山赏颁发委任状供职的实际。历史证明了哀牢山区红河流域的梯田,是同居这山区的彝族、汉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布依族、瑶族等各民族共同劳动的结晶,但事实上,正如《中国少数民族简史》所载:“云南多数的山居民族都能开垦梯田,但所垦台数之多,技术之精,则当首推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从云南少数民族耕种梯田的技术来看,只有哀牢山下段哈尼族的梯田达到‘殊为精好’的水平”。以此为据,哈尼梯田是中国梯田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哈尼族先民自隋唐迁入以来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再次1300多年间,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垦植梯田。长期以来,哈尼族为什么使用原始木犁、锄头等简陋生产工具能在险峻雄伟的哀牢山中创造如此神奇壮丽的梯田,原来这是哈尼族与生俱来的民族精神使然,这从哈尼族“出门礼、婚姻嫁娶、丧葬”的人生礼仪习俗中可以见证。可以这样说,哈尼梯田是哈尼族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主要表现在:(一)、梯田农业是哈尼族自然人生观的桥梁。哈尼梯田是依据爱老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立体气候、立体水土特点的劳动创造物。冬耕、春播、夏锄、秋收,这种与大自然规律同步的山梯田稻作行为,对哈尼族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哈尼族的自然、朴素的人生观的基本概念是注重今生和灵魂不灭。注重今生,使哈尼族自强不息,以吃苦耐劳为人生美德和生活信条,化劳动辛苦为乐,化生活的艰辛为乐,决定乐观的人生态度。灵

魂不灭的观念,使哈尼信奉和祭祀鬼神,顺应天命,不以人的艰辛为苦难,不以死亡为人生憾事,形成宽宏大量,富于忍耐的民族性格。

(二)、梯田是哈尼族人神交流的祭坛。哈尼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由来已久。但随着民族迁徙的结束,定居农耕生活和稻作农业生产发展的实现,哈尼社会普遍信奉的原始宗教崇拜形态与祭祀内容、方式都逐渐集中围绕梯田农业祭祀与崇拜来进行。如:“昂玛突”、“苦扎扎”、“活息扎”、“尝新节”、“扎勒特”、“十月年”等一系列民俗祭祀活动,成为哈尼族梯田农业的岁时祭祀礼仪。哈尼族把美好的愿望也全部寄托在梯田之上,于是梯田成了哈尼族人神交流的祭坛。

(三)、哈尼梯田象征着哈尼族的性格。哈尼族的性格可以用“刚柔并济、坚忍不拔”来比喻。据《续修蒙自县志》卷三载:“窝尼自呼哈尼,蒙之和尼里(今元阳县嘎娘乡)其新居也。其性柔,畏洁,不敢为盗贼,然善合群。”又据清代王思训《滇南杂志》卷三十三载:“窝尼勤俭和翰泥(哈尼族)品行巧慧,人莫能及者。男多黛黑,女微白。上下相接皆有礼,畜养山羊而不食羊肉,乃夷中之最善者。”这两个文献记载了哈尼族温和柔顺的民族性格特征。历史上,公元1817年至1919年间由高咯依、多沙阿波卢梅贝等因不堪忍受关附图司领主的苛重压迫和剥削,领带农民起义,前者规模浩荡,事警朝廷(详见《清宫秘史》)。两次起义都联合哀牢山区其他各民族反抗关福、土司领主

的阶级压迫和剥削,反映了哈尼族坚如磐石的一面。哈尼族温顺柔和、热情豪爽和坚韧的性格,是居哀牢山区创造梯田农业的过程中形成的。

(四)、梯田是哈尼族生命情操的源泉。哈尼族从出世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与梯田联系在一起,在几乎没有一块平地的半山区和高山区,倾注一生的心力雕刻山体,梯田实际已成为哈尼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财富的源泉,是哈尼族精神的砥柱。无论从对自然、梯田农业祭祀、动植物崇拜、服饰、诗歌、民间传说、音乐舞蹈、建筑艺术等,都可见生命轨迹,即承接传习古代的,又模仿现代的生命情操自然流露。这种情操是在梯田生产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

(五)、梯田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哈尼梯田不像世界遗产中的许多项目已成为文物古迹。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等今天已失去当年的功能。也不像单纯的自然景观、如:泰山、黄山、尼加拉瓜大瀑布等。更不像曲阜孔庙、布达拉宫、颐和园等单纯的人文景观。它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产物。以元阳为例:190000亩梯田,至今养育元阳33.6万多农业人口,境内6.3万多公顷森林,至今供给全县人民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用水,是经久不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六)、梯田农业是哈尼族步入世界文明的桥梁和纽带。如今,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区云海神奇变化,民族风

情异彩纷呈,红河哈尼梯田作为物质形态的田园风光,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是观赏价值,另一方面是一个生活乐园。1993年第一届、2002年第四届国际哈尼阿卡文化研讨会在红河州召开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游客前来游览全福庄、箐口、勐品、多依树、撒玛坝等地梯田景观,通过摄影、新闻媒体、影视宣传等,提高了哈尼梯田在世界文化殿堂的知名度,成为旅游胜地之一。

哈尼梯田从开拓到发展过程,充分展现了哈尼族的迁移、定居、社会、生产以及宗教的整个发展过程,整体成一个以梯田为中心的“综合性人居环境”。哈尼族文化是紧紧围绕梯田农耕展开的一整套宗教哲理、节庆仪典、社会人伦、人生礼仪、文学艺术等,它们与梯田耕作相生相成,构成了丰富绚丽,多彩多姿的哈尼文化内涵。

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金平等县,而其中以元阳哈尼梯田最为壮丽独特。元阳哈尼梯田之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从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经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纳、红河、文山,海拔渐渐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常年无夏的寒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区全年无冬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类型。从滇西北到滇南,随着海拔下降,立体气候越来越显著,降雨量也越来越大。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区,相应的稻作农耕越来越密集,旱地耕作越来越减少。这就使从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长

江水系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来越发达,并最终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区形成全省、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梯田稻作区的地理构成环境。

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元阳哈尼梯田必然形成为最壮丽、独特的奇观。元阳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为切割中山地类型,河坝区蒸发量大,高山区云雾密度大、降雨丰富。境内以红河、藤条江两大干流为主的水系共有支流29条,总长700余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6.9亿立方米,地表为20.81亿立方米,地下水6.09亿立方米,可利用1.47亿立方米,这些江河就是元阳所有水源的总源头。低纬度干热河谷区常年出现的高温使江河之水大量蒸发(如南沙地区最大蒸发量1995年竟达2306.5mm)。巨量水蒸汽随着热气团层层上升,在高山“阴湿高寒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和压迫,形成元阳年均雾期180天和年均降雨量1397.6mm的状况,这也是为什么元阳上半山地区终年大雾笼罩,降雨极其丰富,云海格外神奇壮丽的原因。

哈尼族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哈尼族垦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惊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

梯田奇观。

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着以下特点: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2]

二、梯田农耕礼俗

梯田是哈尼族最主要谋生手段,也是展示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外在景观。哈尼族文化的所有事项,从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宗教祭仪等各类有形的民俗活动,甚至人生态度、伦理道德、审美意象等无形意识形态,皆与梯田农耕具有内在的、逻辑上的派生渊源关系,哈尼族凭着长期从事梯田农耕积累的丰富的农耕生产经验,总结了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梯田农事历法,赋予某些特别的文化内涵,并以特别的礼仪把这些日起突出出来,久而久之演变成世俗的节日活动。

从哈尼族的审美观而言,梯田是一切美的集中体现,劳动是一切美的衡量标准。因此,哈尼族从孕育、出生、恋爱、婚嫁直到衰老死亡的全过程都注重培养和保持美德。并把“出生儿出门礼仪、婚姻嫁娶礼仪和丧葬礼仪”比喻为人生中开的三次花。[3]

(一)、婴儿出门礼中的梯田农耕仪式

哈尼人自从降生于世,不论是男婴或女婴,家人都要为其举行梯田劳动仪式。当婴儿降生时,要将事先备好的鸡毛投入火塘燃烧,让鸡毛的焦糊味充满堂屋,并用食指在婴儿的脑门上点一点锅底黑灰,口念:“鬼婆不准进屋,我已给婴儿取名了”,请求天地神灵保佑新生婴儿,待到婴儿出生后的第十三天(有的哈尼族地方仅三天或九天九举行此礼)就要举行出门礼,按家族父子连名谱牒世系取正式名。在举行礼仪的这天,孩子的外婆必须带着婴儿的小衣、小裤、包被等物品来祝贺,婴儿的父亲必须杀鸡、猪等祭祖灵,并请岳母给婴儿穿衣裤。如果孩子是男婴,孩子的父亲要在门前竖一根三尖叉,并在尖叉上挂一把弓和箭筒、挎包、钢刀等,表示长大时出征作战或上山打猎的器械,并用灶灰在地上划出象征性的一块梯田,邀请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模拟开沟引水、开挖梯田、捉泥鳅、吃饭等动作。如果孩子是女婴,家族长老不按谱牒世系父子连名之取名字,只按女孩出生的属相生肖取名后,由一个七八岁的女

孩在象征性的梯田里表演摸螺鲺、拿黄鳝的动作。经过这一仪式,婴儿才能拥有自己的正式名字,真正成为村寨里的一员。哈尼族出生礼仪的意义在于使之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本分,在认识世界中培养劳动的美德,同时也意味和象征着哈尼族后继有人。

(二)、婚姻嫁娶中的梯田农耕仪式

哈尼族的婚姻比较早地进入一夫一妻制,相对而言婚姻关系较为牢固。过去,哈尼族婚姻缔结关系的范围小,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现在是通过社交活动自由选择对象。哈尼族的婚俗中有属相禁忌、数字禁忌、清除隔膜等宗教礼规,说亲嫁娶的时间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一般在农历三月初至七月底,农作物收获之前才说亲嫁娶,可见婚俗活动也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各地哈尼族的婚俗在生息繁衍的历史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俗,称谓不同的哈尼族风俗有区别。元阳县箐口一带的哈尼族,婚礼要举行迎亲、送新娘、拴线过门、祭祖等一系列仪式。其中象征性的农耕仪式意味深长,新娘新郎举行婚礼的第二天早上,新娘要早起背起竹筒到村中井背水,煮饭菜;主持仪式的家族长老,摩批则要祝福新婚夫妇相亲相爱、幸福吉祥、儿孙满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祝福完毕,新郎要扛上锄头,新娘要背

上装有食品、镰刀、谷种的背箩,走到自家田地里,新郎要象征性地做挖田、犁田和耙田的动作,新娘要象征性地从背箩里拿出种子做播种、浇灌等动作,并在田间吃完午饭返回家,婚礼才算结束。据说这种婚礼习俗源自哈尼族父系氏族元祖“苏咪翁”,传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哈尼族这种婚姻嫁娶仪式,表示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以及对梯田的责任心和人生的态度。

(三)、“十月年”

“十月年”又称“扎勒特”。"十月年"的第一天,所有的哈尼寨子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穿上崭新的民族盛装。节日里,小伙子们昼夜敲响挂在寨边鼓架上的大鼓、铓锣。悠扬的鼓声传得很远很远,其表示村寨富裕兴旺。

节日里,每一个寨子都要举行一次全寨性的街头酒宴,哈尼语称“姿人多”。这是“扎勒特”欢乐热烈的场面。

“姿吧多”小的村寨全寨聚集,大村寨则分成两三个片区,分两三天进行,每个片区轮流做东道主,其它片区做客喝酒联欢。轮着做东道主的人家,各户要办一桌酒菜,抬摆街头酒宴备齐后,全村男女老幼自动聚拢,七个八个自愿组成一桌畅饮,全寨人充满了团结友爱的气氛。是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十月是哈尼族历法中的岁末年首,"十月年"是申报地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祭祀和民族狂欢节,申报地的"十月年"一般要过三天至七天,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至属马日为节期。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杀鸡,做汤圆,舂粑粑,

敬天地,献祖宗。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请客吃饭,互致节日的祝贺。青年男女邀约山上,弹三弦、吹巴乌、对山歌、谈情说爱,寻觅知音。

其他主要节日有农历三月的“黄饭节”、七月的“新谷节”等。

(四)、昂玛突

“昂玛突”,也称“普玛突”、“昂玛奥”,均为汉字音译哈尼语。“昂玛”是哈尼人为保护村寨的安康、发展而塑造的保护神,既是村寨精神力量及生命之源,也是村寨五谷、六畜之源。“突”意为祭。相传,昂玛是古代哈尼族为护寨而献身的母亲及其两位兄弟。故此节汉语译为“祭寨神”,是哈尼族以自然村为单位的自然神灵祭祀与农耕祭祀相结合的一年一度的隆重节日。此节活动的时间与建寨之日选定神林、神树的日期有关。因此,各村寨举行的日期各异,但一般是在阴历正月或二月,祭祀地点在村寨上方的一片丛林中,以某一棵特定树木为神的标志。这里以元阳县小新街乡者台村哈尼族2003年3月6~13日的“昂玛奥”节活动作具体描述。

举行“昂玛突”节时,哈尼族村寨中心要摆丰盛的街心宴席,人称“长龙宴”。这种街心酒宴,数百户人家的哈尼族村寨历时两天,一般寨子举行一天。邻村近寨的亲朋好友及四方来的宾客都可以入席,饭席一家接一家像一条长龙沿街道摆设,家家都把嘴还得菜做出来,待到开饭席的时刻,祭主“咪谷”举杯向村民和来宾致祝词,众人开怀畅饮。

酒席间有哈尼老人讲述民族历史,摩批向人们唱述《四季生产歌》,传授耕作知识。青年男女则载歌载舞沉浸在快乐的热闹气氛中。

(五)、车拾扎

“车拾扎”是哈尼族的庆丰节日,汉字音译哈尼语。“车”意为稻谷,“拾”意为新,“扎”意为吃。故汉语译为“尝新谷”节。一般在阴历七月第二轮属龙日或八月第一轮属龙日举行,节期为一天。属龙日,哈尼语称其为“劳脑”,意为增加的日子。因此,哈尼族举行各种祭祀和节日将其作为吉日是取哈尼语义,并非取汉语“龙”字语义。由于各地谷子成熟时间的差异,因此,该节在各地选择的日期也有所不同,但最迟不超过阴历八月十五日。在元阳县东部上新城乡、小新街乡一带的哈尼族选择的日期相对统一,即在阴历八月第一轮属龙日。此时,梯田里稻谷已是一片金黄,部分早谷已开始收割,但不过此节不能吃新米。节日的这一天,家家户户以烹制新米饭为主食,配以猪肉、鸡肉、酒、茶祭祖后,新米饭取少量先喂狗,尔后人们才可食用新米饭。

相传远古时候,洪水淹没了人间,五谷庄稼被洪水冲走完,待洪水退位后,在天边的一只小鸟找到一穗稻谷,高兴地叼着谷穗停息在一棵树梢上,此时,被树脚下的一只狗发现,发出“汪、汪”几声,小鸟被惊吓了一跳,慌乱中谷穗掉到地上,狗把谷穗叼回家中,人们又有了谷种。从此,哈尼人过尝新谷节米饭先喂狗的习俗沿袭至今。尝

新谷节的历法意义是夏季转入秋季的标志,梯田农耕程序意味着秋大忙的开始。

(六)、“苦扎扎”

“苦扎扎”(又叫“矻扎扎”),是哈尼族村寨驱除邪神,保佑人丁平安,六畜兴旺的祭祀活动发展来的,于每年农历六月的头一个属狗日至属鼠日过节。"苦扎扎"是申报地居民在秋收生产开始前的心理和身心准备,因此,节日内容轻松愉快。节日期间,哈尼族在各村寨、村头或村子中心选择宽敞的草坪作为欢度节日的娱乐场地,并在那里支起磨秋、大鼓、秋千,并翻修神房,杀牛祭祀。家家户户舂粑粑,煮糯米饭,喝闷锅酒。青年人穿上五彩缤纷、绚丽鲜艳的服装,成群结队地聚集在磨秋场上骑磨秋、荡秋千、欢度节日。骑磨秋是哈尼族特有的体育活动,也是有趣的娱乐活动,那些艺高胆大的小伙子,往往成为姑娘们爱慕的对象。为期三天的节日结束时,全寨的人穿着节日盛装到磨秋场上,青年人弹着三弦、吹着竹笛的青年人;有身戴叮当响的首饰的姑娘们。全寨老人聚集在场上喝酒,男女青年们围起来载歌载舞、尽情欢跳。哈尼人优美的扇子舞、竹棍舞、钱棍舞、乐作舞圈子越跳越大,交织在一起的鼓声、掌声、三弦声、呼喊声在寨子上空回荡,欢度节日的哈尼人沉浸在狂欢中。

(七)、祖先崇拜

哈尼族祖先崇拜是梯田文化的总积淀。哈尼族以祖宗之道作为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其基本特征是把天神“昂玛”

作为父子连名制起点。现在,哈尼族的支系有20多种,祖先也就有多个,各有各的说法。元阳县的哈尼族说“初木耶”是他们的祖先;绿春县的哈尼族说“仰者”是他们的祖先;红河县叶车支系传说“叶车”是他们的祖先。不论他们认为谁是他们的祖先,每逢年过节时的祭祀活动,从神话传说、本民族连名谱牒的基始人物中,不难看出哈尼族有强烈的祭祀祖先崇拜观念,并渗透着母性至尊意见。

哈尼族认为祖先的灵魂每个节日都会回家与儿孙同乐,接受儿孙的祭品。因此,无论是在“昂玛突”、“矻扎扎”、“十月年”、祭祀活动,还是在结婚仪式、孩子出生、取名、婚嫁、建新房、男子出远门归来时都要祭祀祖先。祭祀祖先的活动是神圣的,所有参加祭祀活动的人着装要整齐,态度虔诚。祭祀过程中最忌讳碗筷弄翻或掉在地上,磕佰时要从小到大依次进行,否则是对祖先不尊敬。

在葬礼仪式中的祖先崇拜是:老人去世时,要按古规击鼓鸣炮三声,一声向乡亲们报丧;二声告诉天神;三声告诉地神。然后进行“接福气、谢世饭、含口银、叙家谱、指路”等一系列的丧葬活动。这礼仪的丧葬祭词是:“人生在世一辈子/死到阴间得永生/老人死去不会变成鬼/你活着是个聪明人/死后灵巧不会变憨鬼/你来守祖先的供桌/你来守祖先的候勾。”

在哈尼族家庭中,不论哪个支系,家中都有用竹篾编制的一块长约50公分,宽35公分供奉祖先的供祖台(哈

尼语称“阿培候勾”),供组台的设置都是面向北方。从哈尼族祭祀祖先的方式和心理状况看,哈尼族正是这种认同祖先,认同传统文化、崇敬神灵的传统教育方式,保存了自己的文化个性和哈尼族之间的和谐统一。

哈尼族的祭祀活动从古至今贯穿整个社会领域的文化生活和意识形态活动。梯田农耕礼仪主要有“昂玛突”、“矻扎扎”、“十月年”、“祖先崇拜”等,这些都是民族风俗和宗教活动融合在一起的民族传统节日。哈尼族在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的祭祀活动中,表现出一种奇妙、博大精神的文化内涵。哈尼族所有的节日,既标志着上阶段梯田耕作程序的终结,又意味着下一阶段耕作程序的开始。比如,“昂玛突”节,在历法方面标志着由冬季进入春季;在农耕活动方面,意味着冬闲季节的终结和春耕季节的开始,其实这是催耕备耕的序曲,哈尼族的十月年、开秧门、莫昂纳、砭扎扎、尝新节等节日,也都有提示历月和梯田农耕程序过渡的双重社会功能,既是世俗节日,又是梯田稻作的礼仪。

三、农耕技术传承与崇土心态

梯田文化是哈尼文化的重中之重,哈尼族的梯田农耕礼俗、文学、传统文化以及艺术等都是由梯田农耕衍生发展而来,从某种角度说,皆是梯田文化的分支和延伸;而农耕技术则又是梯田农耕生产及梯田文化的命脉。农耕技

术的优缺决定了梯田稻作的成果,也决定了哈尼人坚守其祖先遗产(哈尼梯田)的能力,因此梯田农耕技术的传承和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梯田农耕生产,进而又影响由其发展而来的农耕礼俗,更为深远地影响哈尼族系的生存与发展。梯田农耕技术传承是当下哈尼梯田农耕生产的最关键问题。

土地崇拜是哈尼族民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习俗和行为,它表现为对土地及其神灵的敬奉和对土地的种种神秘的崇拜心理。他们对土地的崇拜源于最古老的自然崇拜。它植根于哈尼族封闭的社会文化沃土,形成于农耕这一物质文化母体。哈尼族先民的农耕活动造就了崇土文化,而崇土文化又造就了他们自己。哈尼族每一个成员的传统观念、个性心理、习俗行为的发展变化,无不与他们的土地崇拜有关。[4]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传入,哈尼族传统社会人与土地的自然结合,以及周而复始、充满“田园牧歌”韵味的自在安祥的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人对土地的依赖关系逐渐转化为人财物的依赖关系。哈尼人逐渐打破地缘限制和民族自我封闭,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大量青年人外出务工导致生产力的流失,以及农耕技术传承的危机。虽然每年农忙期间外出工作的年轻人都会返乡协助农忙,但随着时间的迁移,现今大部分哈尼族的年轻人只懂得犁田、耙田等为数甚少的农耕技术。重利轻义,自由竞争,在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对守土为本的哈尼族来说,商品经济的最大过失就是对土地的背叛。它动摇了潜在于他们心灵深处的崇土意识。从文化上看,农与商的对立实际是守土文

化与弃土文化的对立,是两种文化所导致的两种生产观念的交锋。但是由于哈尼族土地崇拜习俗根深蒂固,乡土意识深重,虽然外界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他们却仍以不变应万变,重农轻商观念仍滞留在他们头脑中。

对于农耕技术传承存在的问题,民间学者与当地政府的态度有所不同。哈尼族民族研究所学者黄绍文先生指出:哈尼梯田农耕技术是梯田农耕生产的关键环节,是梯田文化的重中之重。农耕技术的传承直接影响了梯田农耕稻作,以及由其衍生发展而来的传统文化。相反,在红河州政府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中《第六章-民族文化保护》:第二十一条、建立民族文化保护村:应以大中型村落(150户-200户)村寨结构较完整,具备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位一体的生态结构。村寨中有梯田。蘑菇房、神林、棕林、竹林、茶园、磨秋场、寨门、蓄水池、水碾、水碓、水磨等哈尼传统文化标志性景物的村寨选为民族文化保护村。[5]《规划》中主要关于哈尼梯田的规划利用、村寨的保护、自然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而关于农耕技术的传承问题并为别列入民族文化保护之中。

四、结语

哈尼梯田农耕礼俗作为哈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梯田农耕生产、农耕技术以及其他文化形态具有密切深远

的关系,它们之间呈现出紧密交错的关系。哈尼族作为一个世代和谐的族系,不仅族人和谐相处,而且与相邻的傣族、苗族和彝族友好相处。梯田农耕礼俗在这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注和研究哈尼梯田农耕礼俗对哈尼族的发展,梯田农耕生产、哈尼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访谈记录

时间:2007、07、28 地点:元阳老城被访问人:高祥明

访问人:刘敏全吴冬漫DV拍摄:李荣廷彭佳思

内容:

一、农耕梯田中农作物的分布

高山、高地区:基本上都是稻谷(每年只长一季,是糯米)

二、耕作时间与风俗

农历2月撒秧(需要祭农神,祈祷丰收)

农历4月插秧(会唱秧歌,而且是男女对唱)

农历8月成熟

农历8月底收割(谷物会挂在门檐上,晒干后会先喂狗,因为传说他们最先的种子是狗叼给他们的;稻草晒干后,会先拿给牛吃,因为他们很崇拜牛,是靠牛拉犁)

5月初5,端午节:杀鸡谢神,粽子也会先拿去喂牛

6月24日,苦扎扎节:会杀牛,众人要给神磕头(先男后女,先大后小)

三、特色梯田(均1700多米高)

(1)旭日东升的多依树梯田——看日出

(2)夕阳晚照得坝达梯田——看日落

(3)老虎嘴梯田——气势最磅礴

四、稻种

(1)老品种:(又名满天星)能留种,收成比较少

(2)新品种:不能留种,要有秩序地插秧耕作,收成相对要大。(先在旱地育秧再移栽水田)

五、在技术上,古今对比

云南少数民族婚姻习惯法

摘要:婚姻习俗作为一种民俗,它是具有共同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历史、宗教信仰背景下的特定人群,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稳固化的制度形态,瑶族历来重视婚姻问题,瑶族婚姻习俗有着自己的特征,它形成于瑶族人民特定的历史、地理、文化生态环境当中,并逐渐发展形成具有显著个性特征的习俗惯制。瑶族婚姻习惯法作为瑶族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瑶族婚姻家庭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瑶族;婚姻;习惯法; 瑶族习惯法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为了保障团体生存、促进群体的发展、维护本民族利益、解决社会冲突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瑶族婚俗具有婚姻习俗的一般特征,它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的生态环境,同时,它还受到当地特定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逐渐发展和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习俗惯制。 瑶族婚姻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一、婚姻成立的要件 (一)结婚年龄 瑶族习惯法对婚龄、通婚的范围、婚姻的审核等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均有具体规定。在婚龄上,早婚现象突出。文山州麻栗坡县许多瑶族村的早婚现象仍然突出。很多夫妻结了婚,生了孩子,但结婚证都没领,这和国家婚姻法相关规定是相冲突的。 (二)结婚对象的限制 在结婚对象的选择上,瑶族基本奉行民族内婚的习惯法,主要原因是

历史上瑶族人民长期遭受外民族,特别是汉族剥削阶级的压迫奴役,加之语言、民族习惯、生产方法、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其在择偶对象主要以本族人为主。不过现在思想开放了很多,已经没有很严的限制。(三)婚姻自由 瑶族青年在婚前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自由,一些地区还专门为青年男女提供公开交际的场所,如允许瑶族男女青年互对山歌。尽管青年人有恋爱自由,但婚姻决定权却仍把握在父母手里。如果父母不同意,子女的婚事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可见瑶族的婚姻自主权仍受很大限制。门第高低、财产多寡仍是求婚的主要条件。若是青年人希望通过自由恋爱结婚,那么女方父母索取的彩礼比通常高,以此限制自由恋爱结婚维持包办婚姻制度。 (四)结婚形式 婚姻缔结包括订婚和结婚等程序。瑶族习惯法对婚姻缔结的形式要件即订婚和结婚的程序、仪式的规定,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如蓝靛瑶的婚俗,一般都是经过订婚再到结婚,订婚就是下彩礼,结婚则就是把对方娶到自己家中。结婚是婚姻成立最关键的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结婚操办酒席,聚会宴请亲戚朋友也是不可缺少的。娶亲婚一般都要遍请亲戚朋友,大办酒席。而入赘婚请客则较少,酒席简单,办酒时间,大多数主办方用正日,对方用预日。 二、婚姻关系 (一)婚姻制度 现在瑶族婚姻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以血缘关系来说,有同姓婚和异

农耕文明时代;

农耕文明时代;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设计主要要实现的目标是一级专项目标2: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就是尊重人类自己的历史。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这一重要命题,也反映出本课程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是通过学习有关知识掌握某种重要的历史道理。要求认识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空间或不同地域中的不同表现,这是把地理学和历史学核心概念相综合的体现。 本课设计主要是要实现课程标准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本课设计要实现的目标还有: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学生基础学养分析 、学生学习过古代文明的地域分布相关内容,对本课所涉及的古代希腊和先秦时期的中国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准备。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人地关系知识,为学习本课的有关区域在

空间的差异奠定了知识和观念上的基础。 2、学生已经有了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小组合作,学生之间有了合作的方法和能力,基本能够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 3、学生对所学内容会比较感兴趣,他们对于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而且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和将要举行的XX年北京奥运会十分感兴趣。 、学生学习设计思路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最好开端;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闭幕式的表演为学生创设了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的情境。为探究学习的开展开个好头。 2、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个人之间、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本课创设让学生能够进行探究的情境是为了使学生能进行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本节课的探究时,学生要进行分组,每小组4人,且要求组内的动手记录发言等角色,分工要明确,角色要转换。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交流。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爱琴文明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知道古代希腊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

专题2权力支配下的古代中国农耕文明 主干知识框架 核心要旨归纳 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线索(一):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从魏晋到南宋,由于多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彻底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但手工业总体处于一个被抑制的地位。 ●?线索(三):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热考主题突破 主题一古代中国农业

古代中国农业概况 (1)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与初步发展;汉代耦犁和一牛挽犁法;唐代曲辕犁。 (2)基本特征:精耕细作 ①生产工具:铁制农具;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播种工具耧车。 ②生产技术:都江堰、白渠等水利工程;牛耕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等。 ③耕作方法:春秋战国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 (3)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②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③影响: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土地制度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云南民族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以大理巍山彝族为例 班级:地理科学11—2班 姓名:杨胜菊 学号:2011022230 日期:2013/12/1

摘要: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都依赖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每个民族只能在大自然这个天然舞台上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因而决定了民族文化属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生活在云南大理巍山这片热土上的彝族有着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密切联系的。彝族人民为了更好的适应大自然,形成了独特色的服饰、建筑、饮食、宗教等文化景观以及一条独具特色经济发展路线,这使得彝族生活中贯穿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线。 关键词:民族文化自然地理环境彝族服饰建筑饮食农作物 一、大理巍山自然地理概况 大理巍山县地形略似一只平卧的古瓷花瓶,南北两端狭窄而中部宽广;地势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巍山的山脉属云岭横断山脉的南延部份,地处云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无量山北段地区,和大理点苍山遥遥相望。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境内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海拔高差悬殊大,其中河谷最低海拔1146米,山地最高海拔3037米。巍山水系属红河和澜沧江两大水系,以境内西部山脉为分水岭,山脉以西的漾濞江流域属澜沧江水系,山脉以东的西河流域属红河水系。由于巍山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促使生息在这里的人民用不同的生态适应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也就出现了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生活在中部地区以回族为主体的人民,创造了以耕作为基

础的民族文化。生活在高原及高寒山区,二半山(中山地区)区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以半耕半牧及以畜牧为基础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俗,而这些五彩纷呈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又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历史的原因,彝族绝大多数居住于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养育了绝大多数彝族人民,也无时不在影响着彝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地理环境决定彝族人民对种植农作物种类的选择 1、居住在半山区的彝族由于气候凉爽、坡度较缓,农业生产以玉米和旱稻为主,并饲养黄牛和山羊,其经济发展居于中间水平。 2、居住在高山区的彝族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坡度较陡,农业生产以玉米、马铃薯、青稞、荞子为主,并兼营畜牧业,盛产山货药材,经济发展水平比半山地区都更为落后。 三、巍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区经济的影响 由于巍山彝族地区地形大多呈高山峡谷,陡坡不平的缘故,耕地被山川河流分割为零星块状。农民为了缩短住宅与耕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节省往来于二者之间的劳力,随耕地而搬迁,造成居住依耕地分散而分散。进一步加剧了闭塞,信息不通,交通不便的状况,导致商品经济观念缺乏。资源要素难以通过市场得到有效的配置。加之巍山彝族地区的耕地大部分分布于30―70度陡坡上,属“望天地”,不存在灌溉条件。并因海拔高,气温低,只能种植一些荞麦、土豆等耐寒的低产作物,其收成好坏全凭天意。除此而外,有些地区缺水、缺电、缺路,自然灾害频繁。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巍山彝区经济基础脆弱,经济发展

云南民俗风情旅游

云南民俗风情旅游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 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全国总共有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1个,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15 个民族为云南特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和村舍建筑等等,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发掘和利用云南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新型的旅游产品,使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民俗旅游资源特征 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中人文旅游资源又可划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两类。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礼节、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流行的喜好、风尚、传统和禁忌。民俗旅游资源是具有多种属性与特征的

文化现象,其表现形态千差万别,除了作为文化现象而具有科学、史学、文学、美学、和艺术等特征外,从旅游的功能与价值的角度看,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民俗旅游资源的地域性。第二、民俗旅游资源的群体性。第三、民俗旅游资源的传承性与变异性特征。第四、民俗旅游资源的神秘性。 近年来,民俗旅游资源已不再被一味的贬损为“落后”、“原始”、“迷信”、“蒙昧”,而是被认为是弘扬民族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总之,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非常复杂、内容十分丰富,其形成之多样、分布之广泛、潜力之深厚、历史之渊博以及在旅游业开发利用上的地位及作用如此之重要,使其成为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一类得天独厚的资源,对旅游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构成及相对优势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系统庞大,尚未开发和发现的潜在的旅游资源还相当丰富,有待列入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有各地方政府公布的省级、地市级风景名胜区。在民俗旅游资源方面拥有独特的相对优势,如果说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以奇而绝取胜,那么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古而稀闻名。云南民族地区不仅有最古老的古人类遗址、古墓葬和众多的壁画石窟、寺院佛塔,而且还有各民族在发展过程形成的生动活跃、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集会活动、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资源对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优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源流,这种个性上的独特性必然构成总体上的多样性。从总体上看,云南广袤的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全部资料汇编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云南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乡。古人曾用“彩云南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 云南,秘境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彝族 云南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云南中部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境内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彝族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 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云南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彝族“打歌”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白族 白族,主要住在于云南西北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白族崇尚白色。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的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一“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讲究礼仪的白族“三道茶” 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是白族

农耕文明时代;

农耕文明时代; (一)、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设计主要要实现的目标是一级专项目标2: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就是尊重人类自己的历史。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这一重要命题,也反映出本课程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是通过学习有关知识掌握某种重要的历史道理。要求认识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空间或不同地域中的不同表现,这是把地理学和历史学核心概念相综合的体现。 本课设计主要是要实现课程标准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本课设计要实现的目标还有: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一)、学生基础学养分析 1、学生学习过古代文明的地域分布相关内容,对本课所涉及的古代

希腊和先秦时期的中国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准备。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人地关系知识,为学习本课的有关区域在空间的差异奠定了知识和观念上的基础。 2、学生已经有了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小组合作,学生之间有了合作的方法和能力,基本能够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 3、学生对所学内容会比较感兴趣,他们对于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而且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和将要举行的xx 年北京奥运会十分感兴趣。 (二)、学生学习设计思路分析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最好开端;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闭幕式的表演为学生创设了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的情境。为探究学习的开展开个好头。 2、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个人之间、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本课创设让学生能够进行探究的情境是为了使学生能进行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本节课的探究时,学生要进行分组,每小组4人,且要求组内的动手记录发言等角色,分工要明确,角色要转换。这样做既能使每个

论述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论述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 的 差异 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 专业 任课教师

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摘要:事实上海洋文明或许在经济上很强,但是无论经济基础还是政治基础都不会很稳定。一方面,商业活动很容易受到战争啊、政权变动之类事情的影响,经济好但是极不稳定易受破坏;另一方面,海洋文明下国民缺乏向心力缺乏对国家的认同感,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海洋文明中很难得到认同,如果国家受到重大打击很难恢复。农耕文明相比海洋文明更为稳定,也更易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工业革命以前真正完全纯粹的海洋文明大多都衰落到只剩下遗迹了,而人们还是一直在借用农耕民族的文化、制度在生活。 关键词:海洋文明农耕文明差异原因 一、什么是海洋文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人们从远古时代起就开始与海洋打交道,创造了与海洋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就是海洋文化,它是人类与海洋有关的创造,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创造。具体说来,海船,航海,有关海洋的神话、风俗和海洋科学等都是海洋文化。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所以,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一种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甚至有比较发达的海洋文化,并不一定是海洋文明。古埃及靠海,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尼罗河;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得益于海洋的不多,尽管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也算不上海洋文明。古代日本文明与海洋的关系远比中国文明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然而其文明程度却远不如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华文明,所以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太平洋诸岛的土著文化,其文化与海洋的关系虽然十分密切,也创造了一些海洋文化,但却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然更算不上海洋文明。所以,靠近海洋,有海洋文化不一定就能发展成海洋文明。从这样一种思路出发,我们首先要确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海洋文明,分析这种文明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寻找后来海洋文明的发展,最后总结出海洋文明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以使我们对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认识有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 海洋文明国家代表是古罗马、古希腊。 二、什么是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农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

云南的民族与民族文化(下)

2、从文化角度来看(1)虎崇拜与彝族服饰(1)虎崇拜与彝族服饰彝族以虎为图腾,他们将虎的形象放到了服饰上.如武定、牟定、南华等县的虎头鞋、帽、肚兜。彝族并非凡是虎都视为图腾,而是以黑虎为图腾,于是服饰的颜色也以黑为贵。(2)鸡崇拜与彝族服饰红河、武定、禄劝以及昆明近郊的撒梅人戴鸡冠帽(3)、狗崇拜与民族服饰苗族和瑶族服饰苗族、瑶族关于狗的传说最多服饰无论男女均在领边、袖口、裤沿上和胸襟两侧绣上色彩鲜明的花纹图样,上衣则特意煎成前短后长;妇女将发结成角状,再覆以花帕,腰带故意在臀部掉下一截以似狗尾。德昂筒裙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个别地区的德昂妇女还以藤篾制的“腰箍”缠腰为饰,多者缠到二三十圈,颇为别致。德昂族男女都爱戴头帕,并以绒球为饰。二、民族建筑1、竹楼干栏式建筑,日本学者称为:高床式2、木楞房称为:井干式 3、土掌房冬暖夏凉、节约土地、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容易建造、容易维修 4、纳西族的“三房一照壁”建筑 5、白族的“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第五节云南少数民族的姓氏与命名方式人名是民族文化特点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具体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一个民族的人名总是与该民族的社会性质、历史、地理、宗教信仰、语言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姓氏特色:1 、大多数的民族无姓氏,如藏族就以其房名作为姓氏的代称。 2 、有的民族的姓氏是后来“钦赐”的,如纳西族据说原来没有姓,丽江贵族“钦赐以木姓”,从此,官姓木,民姓和。 3 、有的民族直接采用汉姓,如回族等民族就是直接采用汉姓,但仍以马、金姓居多。二、名字连名制:1 、正推顺连法:父名在前,子名在后,以父名最末的一个或两个字(或音节)冠在子名之前,子名的最末一个或两个字(或音节)又冠于孙名之前,如此世代相连,犹如链条一环扣一环。2 、逆推反连法:即子名在前,父名在后。3 、冠姓连名法。其连法与正推顺连法相同,只是要冠上一个姓。第六节云南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学一、云南民族艺术1 、原始社会的艺术:岩画、文身2、商朝至西汉时期的艺术:青铜器文化艺术3、东汉至隋朝的艺术:碑刻和书法艺术孟孝琚碑: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五月,于昭通白泥井出土。此碑书法苍劲,文辞典雅,浑朴古茂,现嵌于凤池书院(今昭通第三中学)壁。现存孟孝琚碑,上端断残,下端完整,左有龙纹,右有虎纹,下有龟纹。残碑高1.33 米,宽96 厘米,碑文共15 行,每行残存21 字,(按上下文意推测,每行上缺7字),隶书。由于碑文残缺,仅有“丙申”、“十月癸卯于茔西起攒,十一月乙卯平下”等字样,给确定建碑时间带来困难。学者们考证,各抒己见,聚讼纷纭,主要有西汉河平四年(公元前25 年),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 年)、永元八年(公元96 年)、永寿二年(公元156

云南少数民族概括

云南省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白、哈尼、壮、傣、苗、保僚、回、拉怙、佤、纳西、瑶、藏、景颇、布依、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朗、独龙、满.彝 我也喜欢那里啊。我给你介绍以下啊。西双版纳名称的由来 西双版纳,是一句傣语。四个字中,有三个数词,一个名词。傣语的西、双、版三字,译成汉语是十、二、千;纳,是个名词,意为田。一些介绍西双版纳情况的文章,按字义将西双版纳译为十二千田。十二千田,奇怪不奇怪?十千为一万,十二千应该是一万二千,怎么不叫一万二千田,偏叫十二千田呢?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就得讲讲“西双”这个数词的由来。 西双版纳,古代叫做勐泐,意思是傣泐居住的地方。傣泐,是傣族的一个支系,汉语称为水傣,主要聚居地是如今的西双版纳。据傣文历史资料《泐西双邦》一书记载,勐泐地方古代分布着邦荒、邦帕、邦罕、邦洛、邦绍、邦黑、邦兰、邦莫、邦盖、邦陇、邦赖等十二个傣泐部落。这十二个傣泐部落,为与其它民族争夺平坝,结成了一个称为“泐西双邦”的部落联盟组织。十二个部落的首领分别组成部落联盟组织泐西双邦的“昆细昆别”即四大臣与八大臣。这十二个大臣,分头管理各种事务。《泐西双邦》还记载说,傣泐王已由天王封委、由后裔继承王位。有一代傣泐王突然逝世,后裔却远在异国他乡。机智勇敢的几达沙里,受众人委托,带着十二个勇士去找寻、恭迎王室后裔回乡继承王位。他们历尽辛苦,把王室后裔接回勐泐,辅佐他登基继位,并用计除掉了他的政敌召真罕,使那位名为召苏婉纳波龙的王室后裔稳坐王位。由于几达沙里及手下十二名勇士辅佐傣王有功,被分封管理十二个邦,并允许他们建立领地——勐和称为景的城池。从此以后,傣泐地方便出现了西双景(十二个城池)和众多的勐,勐的首领称为召勐(意为一个地方之主)。 傣历522年(公元1160年),年仅32岁的帕雅真征服了各勐,在勐泐地方建立了景陇金殿王国(又名勐泐国)。宋朝皇帝遣使至景陇(今景洪)颁发虎头金印,命为一方之主,称为景陇金殿王国至尊佛主。明朝年间,朝廷在勐泐地方设立了宣慰使司,统辖勐泐地区各勐。傣历944年,与缅王联姻的第三十三代宣慰使召应勐,为替爱妻氵力苏宛纳巴读玛备办返乡探望父母的礼品,将所辖的三十多个勐(有说一百余个勐者)和十二个火圈(统治山区民族的机构)合并成十二(西双)个承办礼品的单位,各办一份礼物,让氵力苏宛纳巴读玛带回故乡晋献父母。从此,所有田赋、贡品,均以十二份为单位承办,并将合并以后的田赋机械叫做版纳。 西双版纳的西双,起自古代的西双邦、西双景。版纳则始自召应勐为备办礼物而将勐和火圈合并为十二个单位。版纳,实际上是合并田赋。古代的西双版纳,是经过合并的十二个田赋单位或政权机构。傣语的“版”是个多义词,可译为千,可译为缠裹、联合、合并,并不仅仅是千。版纳,也不仅可译为千田,还可意译为合并田赋或合并水田。当年召应勐并成的西双版纳,分别为①版纳景洪(包括景洪、勐罕两勐);②版纳勐遮(包括勐遮、景鲁、勐匡、勐阿四个勐);③版纳勐混(包括勐混、勐板两勐);④版纳勐海(包括勐海、景真两勐); ⑤版纳景洛(包括打洛、勐满、勐昂、朗勒四个勐);⑥版纳勐腊(包括勐腊、勐伴两勐); ⑦版纳勐很(包括勐很、勐旺两勐);⑧版纳勐拉(包括勐拉、勐往两勐);⑨版纳勐捧(包括勐棒、勐满、勐润三个勐);⑩版纳勐乌(包括乌岱、乌勒两勐);(11)版纳景董(包括景董、磨腊、易武、倚邦四个勐);(12)版纳勐龙。 自召应勐将勐并成西双版纳以后,西双版纳的辖区范围和各个版纳下辖的勐不断地调整变

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唐珂 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 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没有农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农耕文化门类众多,包括古代农学思想、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文化、农业生产民俗、治水文化、物候与节气文化、节庆文化、农业生态文化、农产品加工文化、茶文化、渔文化、蚕桑文化、畜牧文化、饮食文化、酿酒文化、服饰文化、民间艺术、农民艺术、农业文化遗产、涉农诗词歌赋等等。农耕文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大地众多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涉及人们发明和创作的工具、器物和艺术品,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诸多领域。据此证明,农耕文化与中华文化渊源极深,农耕文化支撑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是中华

云南民族文化特征论

云南民族文化特征论 0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030911014 张颖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由中国境内不同的民族所组成的一个统一体。中国56个民族,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特征。云南民族文化,因其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成为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从历史来看,云南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的久远可以追溯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始于春秋的古滇文化、魏晋的爨文化、宋元时的南诏大理文化和元明清以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2000多年文明史的纵向脉络,使云南的历史文化资源雄浑而厚重。 从人文地理来看,云南多民族的共生共存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一个世界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民俗特点,构成了云南特有的民族人文景观。

下面,结合《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书本上的知识和上课所学的内容,粗浅的谈谈我所认识的云南民族文化特点。 一、云南民族文化特征的乡土性 自古云南地处闭塞,交通不便,即便有“蜀身毒道”、“茶马古道”这样联系外界的通道,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滇道之难,又远远超过蜀道。因此造成了云南民族人口流动性小,社会开放程度低,形成了云南各民族社会发育程度的参差不齐。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人类社会发展经过的几种历史形态都有存在。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加之自然资源又较为丰富,很容易形成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备的“隔离机制”。这样,其文化形态都较少发生重大变革,决定了云南民族文化具有乡土性的特征。 但也正因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乡土性,造就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独有的魅力。云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歌舞、风俗、工艺品、服饰、建筑、饮食、节祭等等,构成了云南特有的山山水水各见人间千秋的人文景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民族歌舞资源。云南人已经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云南映象》就是把

云南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创意策划方案材料一

云南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创意策划方案材料一

云南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创意策划方案材料一 云南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创意策划方案 项目策划人:张勇 方案材料之一 云南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创意策划方案概要 云南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公园以“弘扬云南民族历史文化,展示云南民族旅游文化”为主题,用文化诠释文化,用文化再现历史,用文化演绎生活,用文化展示民俗,用文化塑造云南旅游品牌。是一个集旅游、餐饮、展览、教育与文化交流和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云南民族历史文化风情的文化主题公园,是云南第一个五感主题公园。 创意依据:云南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地位逐渐凸现,已经成为云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基本建成云南旅游支柱的基础上,及时作出了进一步加快旅游发展、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省人大经过了《云南省旅游条例》、省政府

下发了〈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明确指出实施“大项目推动大开发”的旅游发展战略,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制定加快云南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旅游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统一加快旅游发展的思想认识,为切实推进云南旅游经济强省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组织保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结合云南省山河壮美、风光绮丽、民族众多、风情各异、历史文化悠久、古迹丰富等旅游资源状况的调查。云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不但具有地域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且许多方面和内容具有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经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云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完全能够成为具有较强吸引力、竞争力和较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型主题公园所形成的新的创意、新的市场、新的吸引力,以及充分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和经济形态与旅游市场变化的前提下,为了适应“文化游、体验游”的旅游趋势。抓住构建和谐社会和旅游经济强省的历史契机,经过大量的创新、考据、研究工作,形成了云南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创意策划方案。 总体构思:为了打造云南旅游文化品牌,树立云南旅游的品牌形象,推介旅游精品,体验民族历史文化。拟建云南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并涵盖各地州旅游景点的推介。那么,云南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将是什么样式呢?根据研究和设计,云南民族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是以“弘扬云南民族历史文化,展示云南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是山的世界,河流的故乡。古人曾用“彩现”来遥指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的红土高原上,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的河流,踏上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 ,秘境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彝族 的彝族约有470.57万人,其中位于中部的彝族自治州和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境彝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

字。崇虎、尚黑、敬火、爱武是彝族文化的几个鲜明特点。而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与闻名于世的玛雅文明相媲美。 彝族打歌——最受欢迎的全球民间舞蹈 每逢收获、婚嫁或节庆,生活在的彝族,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上千人,围着一堆堆熊熊的烈火,合着芦笙、短笛、月琴和树叶吹奏的音乐节拍,男女手拉手,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踏足而歌,通宵达旦。1986年,美国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曾把彝族“打歌”列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十大民间舞蹈”之一。 ?白族 白族,主要住在于西北部的白族自治州。现约有150.56万人。白族崇尚白色。除“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及汉族的年节外,白族还普遍崇奉一村一方的保护神一“本主”,各地还有迎神赛会等等,难怪人们把白族文化称为一部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百科全书”。 讲究礼仪的白族“三道茶” 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是白族招待尊贵客人的饮品。

农耕文明的传承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1233021.html, 农耕文明的传承创新 作者:曹幸穗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8年第09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一、中国农耕文明的特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耘畜养绵延上万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大到思想意识、价值判断,小到日常起居、言行习俗,都深深地浸润着农业文化的印记,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点。 (一)日常话语中的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比如,我们经常会说到,“承蒙栽培”“培养人才”“选拔 干部”,等等。这里的“栽培、培养、选拔”都来自传统农业。“栽培”是种植庄稼的两道工序, 先是播种移植,谓之“栽”,接着是松土除草,谓之“培”。“培养”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合称,培是种植,养是养殖。“选拔”是古代选育良种的方法。谷子快成熟时,先到田里去观察,发现好的穗子,就系上个记号,待成熟时单收单藏,作为来年的种子。这就是先“选”后“拔”的“一穗传”选种技术。据说康熙皇帝都亲自“选拔”育成了一个早熟的水稻品种,称“御稻”。此外,组织部的“组织”,考试或工作的“成绩”,还有“标准”“继续”等,都来自传统农业的词汇。这个文化现象表明,中华民族是发明农耕的民族,中华文化里留存着大量农耕文化的记忆。 (二)农耕民族的性格特点 我们的民族不仅在话语中保留了农耕文化的印记,在民族性格和道德价值中,也有许多与农耕有关的行为特点,有的甚至成为在当今工业文明时代的缺点。比如: 安土重迁。当我们的祖先费尽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体力,建成了房舍、畜圈、水渠、果园、鱼塘等等之后,他们就被“農耕”固定下来了。安土就会爱土,所以我们的祖先讲究天人合一,爱护自然,爱护环境,与今天的资源保护如出一辙。但是应该看到,安土重迁的性格缺少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缺乏冒险进取的精神。 节俭守财。种庄稼通常一年只有一次收获。这一次收获必须维持一家人一年的生计。此外,我们国家自然灾害多,保不齐哪一年就遇上个大灾,颗粒无收。因此还要积谷备荒。所以,节俭守财本是农耕社会的美德。但是在今天,如果大家都把钱存银行去,守财就意味着消费拉动不足,三驾经济马车就少了一驾。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与传承保护-最新文档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与传承保护 悠久的民族历史与独特的地貌特征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具有浓厚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样式。新时代背景下,由于新农村建设趋势的持续蔓延以及种种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由于无法满足居住者日益变化的生活水平和居住需求,传统民居的“特色化”逐渐被“规范化”取代,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处境。拥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是我国丰富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特色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时代任务。 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概况 1.自然与人文环境位于纬度低、海拔高的高原山区的云南拥有稀薄的大气层、充足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长时间的日照给它带来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山高谷深的地理环境也对它的交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气候特征是构成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独特民居风景的重要因素,由于云南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型季风气候,日温差大且年温差小,因此在传统民居建设时需要考虑到采光和保温问题,充沛的降水使得传统民居非常重视排水问题。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居住的地方多为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和聚落场所,但也有一部分人住在新民房中,人们主要从事传统

农耕生产,部分地区从事旅游服务,总体生活水平比较低。 2.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传承保护的影响因素现阶段,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传承保护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民居设计缺陷因素。由于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采用的是砖木结构,这种材质很容易受到风雨吹淋、虫蚁蛀腐的摧残,在年久失修后大多已经呈现摇摇欲坠之势,且洪水、雷击等自然灾害也可能对其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社会因素体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由于风俗习惯等原因以及文物保护意识的缺乏,对传统民居不加爱护导致其毁坏严重,且随着人口剧增和经济的发展,居住环境也受到了影响,拥挤杂乱的环境增加了传统民居损坏和倒塌的风险。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在结构设计与卫生设施设计上多有不足,多方面的缺陷导致了传统民居受潮、采光差,无法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传统民居在现代社会中的淘汰速度。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1.民族风情特色民族风情特色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最为明显的特色之一,表现在民居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环境艺术氛围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风情。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民居更倾向于使用木材、石材和土等建筑材料,如筒板瓦、大理石、青石、五花石等等。其中青灰色筒板瓦通常被用于传统民居中门楼顶的搭建,大理石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知识点 一、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1、到什么时期处于世界文明巅峰? 宋元时期 2、西周的建立者、时间、都城分别是什么?西周实行什么制度维护统治? 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定都镐京。(分封制) 3、西周分封制哪些人受封?分到什么东西?有什么义务?又有什么作用?分封制的基础是 亲属和功臣,土地和人口。义务: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作用:确定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基础:宗法制 4、西周的礼乐制度用来干什么的?孔子为什么推崇礼乐制度? 用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孔子重视尊卑等级,而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次序的工具。 5、东周分为哪两段?开始普遍使用什么工具和什么技术?有什么意义? 春秋和战国。是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意义: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6、春秋五霸是哪五个?第一个称霸的是谁?他为什么能率先称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齐桓公第一个称霸。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7、战国七雄是哪几个?这时出现了什么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变法? 齐楚秦燕赵魏韩。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 8、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影响是什么? 目的:富国强兵。内容:①废除土地国有,承认土地私有。②奖励农耕。③奖励军功。④建立县制。 影响: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9、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影响大的有哪几家?都有哪些思想主张? 10、法家的思想在战国时受统治者青睐,为什么? 因为当时社会处于动荡中,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法家的思想可以满足统治者的需求,而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对的保障了人民的利益,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1、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并最终统一全国?商鞅变法,全面彻底。 1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哪些措施?你怎样评价“焚书坑儒”? 政治上: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思想上:“焚书坑儒”交通上:大修驰道民族:北击匈奴修长城,南拒百越挖灵渠。 13、秦始皇曾下令大修什么,拆除路障统一车距?开凿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修建长城,西起什么地方,东到什么地方? 大修驰道。长江和珠江。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二、汉唐盛世 1、秦末爆发谁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秦的暴政?陈胜、吴广 2、谁建立了西汉,他大封同姓子弟为王?西汉的分封制有什么祸患吗?举个例子证明? 刘邦。诸侯王势力不断增大,威胁西汉政权。“七国之乱” 3、汉武帝颁布什么大大削弱诸侯原来的封地和势力?“推恩令” 4、汉武帝采取谁的什么主张来加强思想的统一?你怎样评价这个措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