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

1,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一词最早源于经济学领域。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方面的竞品分析是指对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价。这个分析提供了制定产品战略的依据,将竞品分析获得的相关竞品特征整合到有效的产品战略制定、实施、监控和调整的框架当中来。(来自维基百科)

通过google、百度搜索关键词“竞品分析”,绝大多数页面所提到的竞品分析来自用户体验行业,可见竞品分析在本行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出其重要性和应用的普遍性。

在用户体验行业,竞品分析已经不局限于竞争产品的分析,而是更加倾向于同类产品的分析,特别是当具体到进行产品交互界面、视觉表现方面的分析的时候。

在《IDEO的51张创新方法卡片》(IDEO Method Cards)(IDEO’s Human Factors team)中提到了“Competitive Product Survey”(竞品调查)方法。从以下描述对竞品分析的概念可见一斑。

如何做:收集、比较和进行产品特性评估。

为什么做:这是一种确定功能需求、绩效标准和其他基准的非常有用的方法。

例如:为了研发一种新的软饮料,IDEO设计组调查了竞品的功能和形状特征。

如要深挖竞品分析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参见博文《设计中基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比较研究法—浅谈用研与竞品分析方法之理论基础》,其中提到竞品分析的理论基础为人类学中的“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一般分三个步骤:

1)找出同类现象或事物;

2)按照比较的目的将同类现象或事物编组作表;

3)根据比较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竞品分析则是对所研发产品的同类型产品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类比归纳的分析结果,用以了解现有产品的相关信息,从而借鉴于研发产品中。诚如天行在文章中所归纳的,可以认为“竞品分析”应该有如下这样的步骤:

1)设定分析目标——竞争对手/同类产品;

2)将同类功能模块或交互、外观细节编组作表;

3)根据比较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2,竞品分析的框架

从上述竞品分析的步骤我们可以看出,竞品分析包含了三部分内容:竞品、分析维度和分析准则。

(1)竞品选择

竞品选择的范围我们并不局限于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产品,以iPad版即时通讯应用为例,除了QQ、MSN等产品以外,我们还需要选择一些国外的产品如IM+、AIM、IMO等优秀且受众群体较大的产品。

就数量而言,我们可以选择较为优秀的产品进行分析,而不需要贪大求全选择所有的竞品。在《How_to_Conduct_and_Prepare_a_Competitive_Analysis》一文中解答了“是否需要选择所有的竞品进行分析”的问题,文中提到根据80/20原则

(80/20 rule),我们只需要密切关注20%的竞品即可。

(2)分析维度

通常我们进行竞品分析,可能会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战略定位、盈利模式、用户群体、产品功能、产品界面(交互方式、视觉表现)等。

竞品分析是每一个互联网从业人员都需要做的一项基本工作,不同的职能区分,侧重点会不一样。如运营人员可能更加侧重产品的战略定位、盈利模式、推广方式,产品策划人员更侧重于产品定位、目标用户、产品功能。交互设计师更侧重于产品界面、具体的交互形式。当然这些维度是有机联系的,断然不可以孤立对待。

(3)分析准则

拿交互设计的竞品分析来说,我们需要参照“可用性准则”来进行分析,可用性准则有很多不同版本,当前较为常用的10项可用性准则为:1,一致性和标准性;2,通过有效的反馈信息提供显著的系统状态;3,方便快捷的使用;4,预防出错;5,协助用户认识,分析和改正错误;6,识别而不是回忆;7,符合用户的真实世界;8,用户自由控制权;9,美观,精简的设计;10,帮助和说明。(具体出处忘记了,好像是Jakob Nielsen的,求解答)

3,竞品分析的内容

竞品分析的内容包含两部分:竞品各个维度下的特性罗列以及分析评价。

(1)特性罗列

以产品功能维度而言,我们需要将竞品A具体哪些功能、竞品B具有哪些功能一一呈现。这一部分是竞品分析的基础,或者称之为分析评价的对象。

(2)分析评价

以交互设计的竞品分析为例,依照一定的可用性评价指标,对界面布局、交互方式、动画效果等进行分析评价。

在李幸的博文《关于竞品分析》中提到了竞品分析评价有两个方面:客观和主观,这种提法对竞品分析的分析评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或许我们在分析评价时已混在一起。客观评价可以产生通常我们说到的数据,形式可以是很简单的“是/否”、“有/无”、“√或×”评估法;或者是评分法,即依据不同的评测标准对竞品打分;亦可以是描述法,将特性以比较的形式描述出来。(各形式的具体叙述参见博文链接)(未找到原文链接)

是基于客观的评价指标进行客观的评价,还是基于个人经验和主观体验进行评价呢?这两种方式需要区别呈现。如果通篇都是交互设计师个人的主观评价,可能受限于自己的专业素养,难免会出现评价失准,得不到阅读者的认同。建议采用的方式为明确地将分析评价分为两栏,一栏客观描述,一栏主观评价,这样主观评价可以作为客观描述的一个补充。通常孤立地从操作体验上很难评判哪种交互方式更好,因为还涉及到一些产品层面的考虑。故我们可以另起一栏来交代交互设计师所建议的处理方式,并说明理由。这一点对于竞品分析而言也至关重要。

延伸开来说,竞品分析是产品创新的基础,而不是枷锁。并不是竞品有的我们就得有,也并不是竞品没有的我们就一定没有。恰恰应该是从我们的产品定位出发,在对竞品的分析中来明确我们需要做的、能做的以及如何做。

4,竞品分析的阶段

在胡晓(@胡晓-交互设计)的博文《怎么样撰写竞品分析文档》中提到:竞品分析属于策略文档,做竞品分析之前,需要先明确目的。无论是为了对战略有个整体的把握还是为了瞄准某一具体设计问题(为战略或设计提供依据),都需要估计一下它将如何整合到整个产品研发过程中、并明确它们的使命。

文中还提到了竞品分析的4个阶段:(1)用户研究阶段。将竞品分析作为即将形成的用户需求文档(如人物角色)的参考。(2)概念模型或内容模型阶段。基于竞品分析构架模型,这个阶段的竞品分析倾向于功能分析、逻辑框架。(3)设计阶段(即高保真原型图、设计效果图)。竞品分析针对非常具体的设计问题,将其当作设计的源泉,并以此作为设计的依据。(4)可用性测试。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功能、问题做深入的对比,以此作为可用性测试结果的佐证。

对于上文的陈述,个人对部分并不赞同。我们主张在产品研发之初进行详尽的竞品分析,并形成竞品分析文档。深入的竞品分析文档可以作为产品组各职能成员沟通的基础,让大家在产品认识上达成更广泛的共识,更加有利于产品研发。

此外关于竞品分析文档我有如下构想。竞品分析作为一种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常用且常规手段,实践过程中产品项目组不同职能人员都会输入一份竞品分析文档,如产品策划会做一份竞品分析、运营人员会做一份竞品分析、交互设计师和视觉

设计师也会做一份竞品分析。但在以前的项目当中,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交互设计师做的竞品分析文档其他的产品人员并未认真阅读,产品策划做的竞品分析、运营人员做的竞品分析都没有及时发与其他项目组成员传阅,以至于大家散兵游勇,各自为阵,让竞品分析的功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典型的问题是大家片面地站在各自的职能立场,在某些点上争论不休,达不成统一认识。

可否形成一个立体的竞品分析文档。即在横向方面,将不同职能人员的竞品分析整合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文档进行维护,可组织项目组成员对竞品分析文档进行批注,然后再一起讨论,最终形成的文档将作为全项目组成员的一切思考的基础。(有机统一的文档是指竞品的分析并不是孤立的基于某一维度,而是整合用户体验、产品定位、运营层面的综合考虑。)同时纵向方面,竞品分析文档是不断动态迭代的。随着对产品理解的不断深入、或竞品改版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迎合产品阶段的特性,我们需要对文档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

5,竞品分析的度

诚如胡晓在博文中所言,“其实竞品分析可以做得更细,但是必须根据做此分析

的动机、需求出发,清晰自己的目标,来判定做怎么样详细的一个竞品分析文档。因为在竞品分析上面可花费的时间是无止境的、越详细越消耗时间,合理即可。”

当前公司所倡导的量化竞品分析,实质上是指全面、深入、细致的竞品分析,旨在督促交互设计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竞品,进而很好地将一些结论内化到自身的产品设计当中来。

细致的竞品分析是一项较花时间的工作,据实际经验估计,一份详细的交互设计竞品分析,需要花费一个周的工作日。故根据不同的项目大小,可以选择适当的竞品分析程度。(竞品分析程度取决于竞品数量、所选维度及评测标准的细化程度。)

6,后记

关于竞品分析的目的,在此无需赘言,可以强调的一点是深入的竞品分析文档可以作为项目组各职能成员沟通的基础,让大家在产品认识上达成更大的共识,更加有利于产品研发。

只有全面分析了竞品和自身产品,做足了工作,才能避免因一个低概率事件的考虑(举证)灭掉一个方案。

产品经理—竞品分析报告

XXX公司保密文件,请勿外传 目录 1.1产品分析.................................................................... 1.2竞品对象.................................................................... 1.2.1产品直接竞争者.......................................................... 1.2.2产品间接竞争者.......................................................... 1.2.3同行业不同模式的........................................................ 1.2.4资本雄厚概念炒作的...................................................... 2竞品分析 ............................................................................. 2.1定位和功能.................................................................. 2.1.1产品定位 ............................................................... 2.1.2产品功能 ............................................................... 2.2设计和技术.................................................................. 2.2.1交互和体验 ............................................................. 2.2.2视觉和风格 ............................................................. 2.2.3亮点功能和核心技术...................................................... 2.3运营和商业化................................................................ 2.3.1运营模式 ...............................................................

互联网金融产品竞品分析(DOC14页)

市场概况 2013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15年两会提出“互联网+”,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根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之前,中国的P2P行业产品只有50家,而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正常营业的P2P行业产品已经暴增至1575家,如下图。 1/ 17

用户使用P2P产品的习惯正在形成。就投资者而言,相对银行存款利率或者余额宝类货币基金的收益率,P2P行业1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颇有吸引力,这是P2P在中国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 竞品分析 竞品选择 在竞品选择上,选择了人人贷理财和宜人理财这两个网贷平台的理财端APP进行竞品分析。 2/ 17

3 / 17 产品目标用户分析 搜索指数地域分布,如下图:

4 / 17

5 / 17 根据百度指数所给出的2016年6月份的数据,可以看出,主要用户分布地区在,这和两个平台的所在地有关。其次是XX 、XX 。 无论是在哪个区域,都可以看出,宜人贷的搜索量明显高于人人贷。 搜索人人贷理财和宜人理财两个平台的用户最多的是分布在30-39岁之间,达到57%-58%左右,可以看出,处于这个年龄段的 用户,较为普遍的具有较充沛的理财资金,并具有理财意识,有意愿选择互联网理财来进行对自己的资金管理。 其次是20-29岁这一年龄段,达到了接近30%左右。这一群体的普遍特征是对资金储蓄正处于上升阶段,对于互联网有着广泛的了解, 并且愿意尝试互联网理财。 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占到将近100%,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可以看出,在互联网理财产品选择中,男性更具有冒险性和主动性。

竞品分析与产品分析,你搞清楚了吗

竞品分析与产品分析,你搞清楚了吗 当年刚刚入产品经理的这一行当时候,第一节课学习的就是如何对产品进行分析。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常感到自己对竞品分析与产品分析理解的浅薄,这里简单总结一下竞品分析与产品分析的理解。我一度无法分清竞品分析与产品分析的区别侧重点,现在才逐渐清晰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竞品分析 定义:竞品分析是以阶段或功能为基准点的横向分析方法。 竞品分析我理解要做到小而美,要做的比较精细,其中有可能只对支付功能进行几个应用的比较,也有可能仅仅对某一个交互功能是实现进行比较与总结。所以,既然竞品分析要做的小而美,那必然不可能是对所有功能点进行瀑布式的平铺直叙。因为瀑布式的叙述不能突出任何重点,只会让表达的信息变得冗长而盲目。 1.怎么选择竞品 我们选择竞品往往需要分类选择。竞品我理解应该分为三类:直接竞品、潜在竞品、转移性竞品。我来解释一下上面的名词。直接竞品,这一类是大家最好理解最常分析的竞品,就是与我们产品目标用户相同,内容相似构成直接竞争的产品;潜在竞品,这个内涵其实很广,我理解潜在竞品为与我们产品目标用户相似,暂时没有我们产品的功能模块,但是通过后期升级,可以加上此类模块的产品。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陌陌与微信周围的人,陌陌作为一款以LBS为基础的实时通信产品,微信是以熟人社交为基础的实时通信产品,虽然产品目标不同,以由潜在竞品向直接竞品转化;转移性竞品,目标人群具有一定共性,产品目标不同,但在特定场景下对用户使用时间形成竞争的产品。比如我们在坐地铁,这段时间有很多选择,玩游戏、看小说、看电影,这样其实会有一大堆产品都会成为我们产品的转移性竞品。 2.区分不同的竞品 竞品分析自然是越细越好,但是基于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迭代与各位产品经理宝贵的时间,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不但不大可能,而且缺乏重点。我一直推崇定点分析,这样既可以突出重点,又可以节约时间,而且效率较高。 (1)直接竞品 一句话,确定分析功能点,一般来讲我要求团队中每个产品经理分析功能点不要多于5个,各个突破。竞品分析一定要突出重点,一定要达到分析的目的,一定要集中火力解决最紧要的问题。但是大家要注意,我们这样分析绝不是仅仅为了罗列出一个产品的功能分析表,关键是通过产品流程,用户体验来分析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竞品分析的重点。竞品分析是一个重点突出小而美的分析报告,绝不要写成干涩的罗列比较功能报告。 例如:对于药物电商产品,我们选取直接竞品,阿里健康、一号药店、叮当快药在下单功能上的分析。 (2)潜在竞品 要确定分析的趋势,而不是确定性的功能点,因为可能不同的应用根本就找不到相同的功能点,对于任何一款可以添加功能模块而演变为直接竞品的一些列产品进行分析。 例如:要分析一款药物电商类产品,他们的潜在竞品可以是看病挂号的、慢性病护理的等等。 (3)转移性竞品 转移性竞品的分析着重泛性分析,因为可能根本就找不到相同的功能,也完全是不一样的产品。这样来讲转移性竞品主要针对于用户行为与用户使用场景的分析进行分析。

清楚自己的产品再去做竞品分析

知己知彼——清楚自己的产品去做竞品分析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产品也是如此。互联网的一些事 知己,意味着知道自己产品的定位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产品定义是什么等等。 知彼,简单的说就是清楚竞争对手的情况。知彼是建立在知己的前提下:清楚自己的产品,才会知道对应的竞品有哪些。但是并不是说知己,就一定会知彼。这就免不了要深入的做竞品分析,才能更懂对方。互联网的一些事 不客气的说,现在很多产品经理,包括交互设计师,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很多人还停留在先盲目照抄竞品,再增加其他功能的思维框框里。 交互设计师也是如此,立场不坚定就很容易被PM牵着走。最近我做了一个内容型页面,接到需求文档后(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文摘集锦),然后就开始排版了。但是越做越觉得不靠谱,在一些关键点上和PM有分歧,但又总讨论不出来结果。最后我恍然大悟:是因为前期漏掉了很多必要的工作。 首先,应该明确这个页面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页面可以为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第二,我们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是通过我们的臆想去教育用户?还是向用户展示他可能关心的内容?如果选择后者的话如何确定哪些内容是他关心的? 第三,根据用户可能关心的内容,我们应该提供哪些内容模块?第四,这些模块的优先级是什么?这些都确定好了,才开始做排版布局的工作。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个内容丰富的页面,PM只给了半天的时间,在这种环境压力下,交互设计师很容易迷失自己,把专业的流程统统抛到脑后,而只想着如何按时完成任务。 由这个页面,我的思维延伸到了整个产品上:我们做这个产品的时候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吗?知道如何甩开竞争对手吗?我们了解会有哪些人使用我们的产品且这些人的期望是怎样的?他们会如何使用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吗?对于这样一个业务复杂的专业产品,我们认真的研究过竞品吗?我们真正了解这个行业的特性以及用户的需求吗?

跨境电商产品(移动端)竞品分析

跨境电商产品(移动端)竞品分析 1、市场情况 1.1 行业概况 政策稳定:根据最近的政策风声,跨境电商的税率正准备调整,保税模式的优势不再明显。虽然政策的大幅度倾斜幅度变小,但是国家却在税率上肯定了跨境电商的模式,这标志着整个行业由乱而治,对市场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 供应链变化:爆款仍占海淘很大比例,新政策调整对于爆款规模化运作的企业将会造成负面影响。税率调整为追求更低成本,会导致海外商品进口渠道发生变化,对于供应链的稳定性会造成影响。 格局化加速:由于税率会发生变化,过度依赖保税模式的电商会受到较大影响,短期可能会面临价格上涨的压力,这将会导致一些微小企业倒闭,中型企业可能会进入加大发力阶段,整体行业的格局化加速。 1.2 竞品选取 本次选取的竞品为: 达令、洋码头、小红书、天猫国际、网易考拉海淘 选取说明: 1)模式概况:当前跨境电商平台主要分为7种: 1.M2C(平台招商)典型玩家:天猫国际 2.B2C(保税自营自采)典型玩家:京东、蜜芽、达令 3.C2C(海外买手制)典型玩家:洋码头 4.UGC 引流(用户原创/内容分享)典型玩家:小红书 5.海外直邮典型玩家:亚马逊 6.导购返利/代购典型玩家:么么搜,慧慧购物助手

7.BBC保税区模式(B2B B2C)典型玩家:海豚村 2)竞品级别划分:根据商品以及业务的高度重合性可知,对于考拉海购来说,直接竞争对手为:M2C、B2C,海外直邮三个模式玩家,间接竞争对手为:C2C、UGC 引流模式的玩家潜在竞争对手为:导购返利、BBC保税区模式玩家。 3)竞品选取理由:由于BBC模式借跨境电商名义行一般贸易之实,长远价值并不看好,且导购返利模式偏轻,不参与货源组织,对于考拉海购来说威胁较轻,故本次将潜在竞争对手排除掉。结合最近税率的政策的变化,跨境保税模式相比一般贸易模式的优势不再明显,故主要考虑业务重叠性较高和商品重叠性较高以及政策变化影响较大的竞争对手的模式,并从不同的模式中分别选取一个典型的玩家作为本次分析的竞品。 PS:最重要原因,投了考拉的实习生,故以考拉视角选取,用以梳理自己的知识。 1.3 市场份额 如下图(图一)所示,根据百度指数显示,考拉年前年后整体均处于领先地位,小红书紧追其后,洋码头、达令、天猫国际在1月底进入低谷。在2月份后5款产品持续发力,2月20号以后市场份额发生变化,小红书增速加大,超过其他平台。从目前情况来看小红书与考拉市场情况接近,彼此为主要竞争对手。

竞品分析

1,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一词最早源于经济学领域。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方面的竞品分析是指对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价。这个分析提供了制定产品战略的依据,将竞品分析获得的相关竞品特征整合到有效的产品战略制定、实施、监控和调整的框架当中来。(来自维基百科) 通过google、百度搜索关键词“竞品分析”,绝大多数页面所提到的竞品分析来自用户体验行业,可见竞品分析在本行业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出其重要性和应用的普遍性。 在用户体验行业,竞品分析已经不局限于竞争产品的分析,而是更加倾向于同类产品的分析,特别是当具体到进行产品交互界面、视觉表现方面的分析的时候。 在《IDEO的51张创新方法卡片》(IDEO Method Cards)(IDEO’s Human Factors team)中提到了“Competitive Product Survey”(竞品调查)方法。从以下描述对竞品分析的概念可见一斑。 如何做:收集、比较和进行产品特性评估。 为什么做:这是一种确定功能需求、绩效标准和其他基准的非常有用的方法。 例如:为了研发一种新的软饮料,IDEO设计组调查了竞品的功能和形状特征。 如要深挖竞品分析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参见博文《设计中基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比较研究法—浅谈用研与竞品分析方法之理论基础》,其中提到竞品分析的理论基础为人类学中的“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一般分三个步骤: 1)找出同类现象或事物; 2)按照比较的目的将同类现象或事物编组作表; 3)根据比较结果作进一步分析。 竞品分析则是对所研发产品的同类型产品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类比归纳的分析结果,用以了解现有产品的相关信息,从而借鉴于研发产品中。诚如天行在文章中所归纳的,可以认为“竞品分析”应该有如下这样的步骤: 1)设定分析目标——竞争对手/同类产品; 2)将同类功能模块或交互、外观细节编组作表;

竞品分析整理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的内容可以由两方面构成:客观和主观。客观即从竞争对手或市场相关产品中,圈定一些需要考察的角度,得出真实的情况;此时,不需要加入任何个人的判断,应该用事实说话。主观是一种接近于用户流程模拟的结论,比如可以根据事实(或者个人情感),列出竞品或者自己产品的优势与不足。其实你在分析别人的产品的同时,实际上是走了一遍用户流程。 基本介绍 竞品是竞争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竞品分析顾名思义,是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比较分析。 竞品分析主要:竞品基础数据管理、竞品流程管理、竞品分析、竞品展示,而重点在竞品数据结构的搭建和竞品分析管理。 竞品分析的流程 一、这个流程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具体的例子就是,比如这样的描述就属于主观判断: "新浪体育的文字直播室使用很多线框,在视觉上会造成干扰。" 二、竞品分析的目的应该很明确:我们从报告中得出什么? 这一点,与文档要求注意"受众"、"目的"是一致的。即竞品分析,一定要让"看的人"能看懂、并且确保其结论能让人"获得启发与帮助",真正形成产品策划和开发的一部分。 三、竞品分析的书写结构,典型的有两种:横向与纵向。 1、横向:将需要做分析的方向列出,然后分别观察和比较对手情况。最后得出评分表、比较表、各式图型或结论陈述段落。 2、纵向:将所有对手或相关产品列出,分别体验并撰写需要分析的点。因为每个对手或产品具有的点并不完全相同,比如综合门户和垂直网站,他们所包含的东西肯定不一样,所以,这时候采取纵向评析,是科学有效的。最后得出详尽的各路产品的打分图或对比陈述报告。

四、竞品分析的撰写形式,我认为只要清晰可读、结论突出,不论什么形式都可以采用。一般来说,我会使用Word。 五、这一次我做赛事直播系统,我让搭档做的竞品分析报告,包含两个大的方面: 1、客观结论: (1)比分类、赛事类系统的市场布局状况; (2)它们的数据情况如何(全还是不全,专业程度); (3)操作情况(刷新、页面跳转、查询等); (4)界面情况(视觉、布局); (5)产品的详细功能点(常规功能、特色功能,实现程度如何); 2、主观结论: (1)用户流程分析(网站可用性、易用性等体验,喜恶程度); (2)内部产品的优势与不足。 六、很显然,竞品分析对于策划环节来说,是必须的。它是一份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导向性手册,甚至起到功能文档的效果。 有时候,竞品分析的科学与详尽程度,会直接影响策划人员的发挥水平。所以我认为,如果竞品分析并非出自核心策划人员之手的话,那么,策划人员要亲自去分析一把,只不过不用把它从头到尾整理成文档,只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完善即可。因为,你掌握得越多,做起东西来就越得心应手。创新从何而来?创新就是从大家都没有的东西里,发现新大陆。 七、至于一个团队的竞品分析文档需不需要规范,我认为可以搞出两到三种典型的模板来。但是也不必太刻意追求形式了,因为这样的东西,达到效果即可。觉得效果不够,再临时补充。 1、WHY 为什么做竞品分析? 做竞品分析的目的用一句话直观描述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见这依然是个旧事新词,打仗的时候就在做竞品分析了!打仗做竞品,生活中也要做竞品,菜市场卖菜的大叔也暗自要观察其他菜摊的菠菜成色怎样,价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 2015-04-28 9:40 Nairo分类:产品经理微信二维码 一、为什么要写竞品分析(我的思路) 今天写竞品分析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对这个相对熟悉,之前做过,有笔记可参考;第二是最近都在写论文,也有小伙伴参加比赛咨询过我,所以在此总结。 这篇文章我的思路是: 1.先明确目的-我们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 2.了解概念-什么算是竞品 3.展开行动-谁来做,什么时候怎么做 4.总结与细节-总是需要啰嗦两句的(小编特色) 二、进入正文 1、WHY 为什么做竞品分析? 做竞品分析的目的用一句话直观描述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见这依然是个旧事新词,打仗的时候就在做竞品分析了!打仗做竞品,生活中也要做竞品,菜市场卖菜的大叔也暗自要观察其他菜摊的菠菜成色怎样,价格几何,好调整自己的价格和货源。我们作为卖菜大叔的用户也是货比三家才会付钱,你家菜不错,他家是不是更好呢?这是竞争带来的必然。 做竞品分析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对比,对方更好我学习,对方不好我规避,卖菜老农和买菜的大妈都是在对比。第二个目的是验证与测试。这个目的在逻辑上也可以归到第一类,但是这里拿出来是想强调竞品分析在项目前期的重要性,通过竞品确定市场机会点,验证之前的方向是十分必要的,在后期可用性测试的对比测试也最能得到所需。 2、WHAT 什么是竞品分析? 回答是什么竞品分析之前先了解什么是竞品,竞品可以说是竞争产品,这就涉及到你们竞争的点到底是什么,从大的方面来说,如果做互联网产品,那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是你的竞争对手,这个竞争的点就是用户的时间。所以竞品主要分为四种,解决同样需求的同样产品、解决同样需求的不同产品、解决不同需求的同类产品和不同层次需求的不同产品。我们平时做设计多是从需求出发,所以前两者做的更多,但是大局观要有。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竞品分析改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竞品 分析改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竞品分析 一、竞品选择 1、竞品方向和目的 本次选择竞品的方向主要选取了大宗领域各典型的B2B电商平台,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日益发展,整个垂直类B2B电商将线下的供应链/生产链相继搬到互联网上,进行生产销售的优化整合,本次竞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竞品的分析,了解在APP中如何体现各功能流程,如何在APP页面中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体验; 了一定基础,人们不会像几年前那么对网络不信任,网络给大家带来了实惠,带来了便利,移动支付,移动交易,甚至于移动办公都将极大提高各方面效率,也为行业领域互联网之路提供了能量。 3、竞品确定 本次竞品分析各行业领域内较为成功,影响力比较大的产品来进行比较对主要方向是功能、流程、风格,最终竞品选择3个领域产品来进行比较,分别是“钢银”、“链尚网”、“找塑料网”。 二、产品分析 1、产品介绍 钢银公司于2008年成立,其APP交易平台在2013年5月末开始试运行,同年11月正式改版上线。于2015年4月27日,单日寄售成交量达6.65万吨,创历史新高,官方介绍为:钢银交易平台实行钢材超市、钢材集市等在线交易模式,开发委托采购、委托销售业务,形成规模化、立体化、多样化的服务体系。平台以在线交易为核心的同时,整合第三方支付结算平台、仓储物流平台和在线金融服务平台,呈现出一个多方共赢的“完美闭环”,加速在线交易、金融服务、仓储物流和数据转换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平台服务质量,以往钢铁电商的各项壁垒被逐一击破,让广大客户共享利益。

产品经理—竞品分析报告

. [通过迷人的摘要吸引您的读者。它通常是文件的简短摘要。当您准备好添加内容时,只需单击此处并开始键 入。] XXX 竞品分析报告 报告版本-编辑日期WoshiPM

XXX 竞品分析报告 报告版本-编辑日期 状态: [ √ ] 草稿[ ] 修改中[ ] 定稿文件标签:竞品分析报告、XXX 版本:2014 ( 1.0 ) 作者:WoshiPM 日期:2014-10

XXX公司保密文件,请勿外传

1背景 (4) 1.1产品分析 (4) 1.2竞品对象 (4) 1.2.1产品直接竞争者 (4) 1.2.2产品间接竞争者 (4) 1.2.3同行业不同模式的 (4) 1.2.4资本雄厚概念炒作的 (4) 2竞品分析 (5) 2.1定位和功能 (5) 2.1.1产品定位 (5) 2.1.2产品功能 (5) 2.2设计和技术 (5) 2.2.1交互和体验 (5) 2.2.2视觉和风格 (5) 2.2.3亮点功能和核心技术 (5) 2.3运营和商业化 (5) 2.3.1运营模式 (5) 2.3.2盈利模式 (5) 2.3.3市场推广 (5) 2.4用户数据 (5) 2.4.1用户数量和活跃度 (6) 2.5策略 (6) 2.5.1迭代版本和演变 (6) 2.5.2公司战略 (6) 2.6优缺点总结和借鉴 (6) 3总结 (7) 4索引 (8)

1.1产品分析 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比如产品名称、产品类型、语言版本、网址、微博等;公司背景,比如公司资本、产品技术、市场、团队运营情况等。 1.2竞品对象 1.2.1产品直接竞争者 这里包括了市场目标方向一致、客户群体针对性极强、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度极高的竞争者 1.2.2产品间接竞争者 市场客户群体目标不一致、但在功能需求方面互补了你的产品优势(也或者是你互补别人产品的)、但又不是主要靠该产品价值盈利的。 1.2.3同行业不同模式的 比如B/S互联网模式和行业解决方案及单机C/S客户端,一锤子买卖和长期靠服务收费的。 1.2.4资本雄厚概念炒作的 观察到各大媒体平台经常炒作概念和具备行业前瞻性一些团队人才背景、资质、规模非常有潜力的企业。

产品经理—竞品分析报告

产品经理—竞品分析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录

1背景 1.1产品分析 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比如产品名称、产品类型、语言版本、网址、微博等;公司背景,比如公司资本、产品技术、市场、团队运营情况等。 1.2竞品对象 1.2.1产品直接竞争者 这里包括了市场目标方向一致、客户群体针对性极强、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度极高的竞争者 1.2.2产品间接竞争者 市场客户群体目标不一致、但在功能需求方面互补了你的产品优势(也或者是你互补别人产品的)、但又不是主要靠该产品价值盈利的。 1.2.3同行业不同模式的 比如B/S互联网模式和行业解决方案及单机C/S客户端,一锤子买卖和长期靠服务收费的。 1.2.4资本雄厚概念炒作的 观察到各大媒体平台经常炒作概念和具备行业前瞻性一些团队人才背景、资质、规模非常有潜力的企业。 2竞品分析 2.1定位和功能 2.1.1产品定位 这一步需要确定不同形式和行业的用户对产品的不同诉求,明确用户需求。

2.1.2产品功能 根据用户需求,确定切实可行的产品功能。 2.2设计和技术 产品定位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视觉交互、颜色、风格等。 2.2.1交互和体验 2.2.2视觉和风格 2.2.3亮点功能和核心技术 包括产品的特色功能,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核心技术。 2.3运营和商业化 2.3.1运营模式 2.3.2盈利模式 2.3.3市场推广 2.4用户数据 用户数据可以反应产品的活跃度,健康度,留存率等。用户数据分析对产品定位调整、运营方向调整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2.4.1用户数量和活跃度 2.4.1.1转化率和健康度 2.4.1.2在线时长 2.4.1.3地域差异 2.5策略 2.5.1迭代版本和演变 2.5.2公司战略 公司战略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形态,以及产品可以做到什么程度等,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 2.6优缺点总结和借鉴 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优缺点对比分析,通过详细的优缺点分析比对,对产品方案,需求等方面的调整都有很大的帮助。 3总结 4索引 标明引用的相关文件、网址和索引

互联网产品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 1.你的目的是什么?你到底需要分析什么? 2.如何选择竞品 (1)核心服务+核心用户都基本相同的产品—直接竞品 即提供的核心服务、市场目标方向、客户群体等与我们的产品基本一 致、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度极高的产品。(美团和饿了么) (2)核心用户群高度相同,暂时不提供我们的核心功能与服务,但可能通过后期升级很容易加上相关功能的产品(早期的嘀嗒拼车和滴滴打车)(3)目标人群可能不太相同,但某些产品功能模块和服务流程比较相近(美团的产品经理研究“花点时间”) (4)目标人群有一定的共性,产品提供的核心服务不太一样,但在特定场景下对于同一类用户需求和用户的使用时间行程挤占的产品(微博对于开 心网) (5)核心目标用户是同一类人,但满足的需求不同,也不太会形成竞争关系的产品 面向行业和产业格局:124 深度了解用户的竞品分析:145 围绕某些产品功能的改进和优化的竞品分析:135 3.明确目的,选择好竞品后,如何收集资料与信息

(1)行业现状、市场格局 艾瑞咨询、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 (2)产品的数据表现+版本迭代情况 排名、用户规模、活跃用户规模、收入情况、用户评价 来源:鸟哥ASO、App store (3)产品的运营事件和运营信息 (4)产品的业务逻辑和业务流程 豆瓣业务逻辑

美团外卖下单点外卖的业务流程 3.信息收集完成,怎么在精品间进行分析? 对比产品的数据表现,市场认可度(下载量、用户量、市场份额等) 对比产品的业务模式、业务逻辑之间的差异(见上图) 研究产品基因对产品产生的影响(数据之外的东西,如公司文化、团队。。。)对比产品结构和用户使用流程 对比特色功能和用户场景 对比产品的交互设计 对比双方的运营策略 对比产品的迭代和演化路径 (百度指数、酷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艾瑞咨询等)

清楚自己的产品再去做竞品分析

知己知彼——清楚自己的产品去做竞品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产品也是如此。互联网的一些事知己,意味着知道自己产品的定位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产品定义是什么等等。 知彼,简单的说就是清楚竞争对手的情况。知彼是建立在知己的前提下:清楚自己的产品,才会知道对应的竞品有哪些。但是并不是说知己,就一定会知彼。这就免不了要深入的做竞品分析,才能更懂对方。互联网的一些事 不客气的说,现在很多产品经理,包括交互设计师,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很多人还停留在先盲目照抄竞品,再增加其他功能的思维框框里。 交互设计师也是如此,立场不坚定就很容易被PM牵着走。最近我做了一个内容型页面,接到需求文档后(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文摘集锦),然后就开始排版了。但是越做越觉得不靠谱,在一些关键点上和PM有分歧,但又总讨论不出来结果。最后我恍然大悟:是因为前期漏掉了很多必要的工作。 首先,应该明确这个页面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页面可以为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第二,我们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是通过我们的臆想去教育用户?还是向用户展示他可能关心的内容?如果选择后者的话如何确定哪些内容是他关心的? 第三,根据用户可能关心的内容,我们应该提供哪些内容模块?第四,这些模块的优先级是什么?这些都确定好了,才开始做排版布局的工作。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这个内容丰富的页面,PM只给了半天的时

间,在这种环境压力下,交互设计师很容易迷失自己,把专业的流程统统抛到脑后,而只想着如何按时完成任务。 由这个页面,我的思维延伸到了整个产品上:我们做这个产品的时候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吗?知道如何甩开竞争对手吗?我们了解会有哪些人使用我们的产品且这些人的期望是怎样的?他们会如何使用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吗?对于这样一个业务复杂的专业产品,我们认真的研究过竞品吗?我们真正了解这个行业的特性以及用户的需求吗? 一切都是否定的。只是简单看看几个竞品,就凭借经验和感觉去勾画一个产品是远远不够的。越到后期,就越觉得心里没底。在设计的过程中,总是会不经意的发现新的设计质量不错的竞品,让我备感压力。也许靠着公司的牌子和广告资源,做的再烂也有人埋单。但这毕竟是短期的,不仅这个产品救不活,就连公司的品牌形象都会逐渐被透支。 产品设计已逐渐接近尾声,而我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却说不出几个竞品的名称,也不了解竞品的情况,真是非常惭愧。我回想这一个多月,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对时间妥协?为什么不能以专业的素养来向产品方建议正确的流程呢?大家其实都非常想把事情做好,但是往往被眼前的限制冲昏了头脑。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明天,开始和PM商谈竞品分析事宜!

社交产品竞品分析报告

社交产品 竞品分析说明书 文档历史记录 注:后期所加内容均红色背景字体标注

目录 1 了解社交...............................................................................................................................- 3 - 1.1 社交属于人类的需求层级.........................................................................................- 3 - 1.2 社交的深层人性本质.................................................................................................- 3 - 1.3 社交的分类、人群特性.............................................................................................- 3 - 2 社交产品分析.......................................................................................................................- 4 - 2.1 社交类型的分类.........................................................................................................- 4 - 2.2 产品特点及用户价值认知.........................................................................................- 4 - 2.3 社交产品各自存在的缺陷.........................................................................................- 5 - 3 某APP产品分析 ..................................................................................................................- 6 - 4 大势研判:未来的社交方式...............................................................................................- 7 -

到底什么是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具体怎么分析,网上有很多方法,但是到底什么是“竞品”,今天随便聊聊。 假设你是一个早点摊子上,负责卖豆浆的伙计(不好意思,分工有点儿过细了),这时候你为了卖出更多的豆浆,获得更多的提成,你开始做竞品分析,你会把什么当做竞品? 好,旁边那个摊子上卖豆浆的,跑不了,肯定是。这是最初级的考虑,同质产品,这叫“用同样的产品功能解决同样的用户需求”,和这样的竞品玩,比得是产品功能的优劣,比如你是现磨的,他是采购袋装的,你可以引发喝豆浆应该加糖还是加酱油的旷世舌战,他可以有红豆味、花生味,可以装背包里带走……你观察一下每天路过的用户都是啥样的人,大致就知道各自的优劣势了。 这样的竞品分析,相对简单,瞄着和你做同样产品的人即可,好比新浪微博盯着腾讯微博,暴风影音盯着QQ影音。而这种分析的结果,往往也只能带来一些功能层面上的优化,不会对产品方向带来什么新思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咱现磨的豆浆越来越得到用户的认可,健康看得见嘛,忽然某天早上,你发现隔壁摊子居然放弃豆浆市场了,开始卖各种牛奶和果汁!你震惊了,Why?赶紧去问用户,你为什么要买豆浆?用户不一定是要喝豆浆,而很可能的答案是——包子太干了,应该有点喝的东西,所以,牛奶也可以啊。 “用不同的产品功能解决同样的用户需求”。这叫“替代品”,可以延伸阅读波特五力模型。于是,你体会到,竞品分析不应该单单停留在对“产品功能”的分析上,还可以去寻找你这个功能背后要满足的“用户需求”,能解决同样“用户需求”的其他解决方案,也是竞品。这种分析,会给产品带来新思路、新方向,好比,做网上超市的要多去沃尔玛逛逛,做报纸的应该订几份杂志。 多去接触用户,你会发现,他们买豆浆的原因还不止一种,“同样的产品功能解决不同的用户需求”也很正常。这会反过来促使你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到底要优先满足什么需求?于是你会在不同的需求场景下,找到不同的替代品:豆腐、千张(有人喜欢豆制品);粥、馄饨(包子也不买了,直接来稀的);自来水、漱口水(吃完包子漱口,把菜叶弄掉……)。 想清楚了,再进一步,你还可以把这个买豆浆的原因追问下去“为什么”,从而“用同样的产品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最深总可以挖到人性的心理或生理层面,比如喜欢豆制品那个,也许是用户体检后发现自己缺什么元素,所以与某些保健品、药品也有关系,那么,你卖豆浆,是否可以往“健康”的需求上靠?这样,在不同层次上,通过对不同的竞品做分析,你可以给产品更多跨界的思路。 不是有一句话么:“互联网/手机上的所有产品都是竞品,竞争的是用户仅有的那点时间”。当然,分析完之后,自己最终做什么产品功能,还得考虑很多其他因素了。 试着绕口令式的小结: 你的产品, 在解决同样需求的时候会碰到同样的产品; 解决同样需求的时候会碰到不同的产品; 解决不同需求的时候会碰到不同的产品; 解决不同层次需求的时候会碰到不同的产品。 他们都是竞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