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肖邦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探讨论文

肖邦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探讨论文

肖邦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探讨论文
肖邦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探讨论文

肖邦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探讨论文肖邦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全文如下:

摘要:肖邦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具有重要地位的作曲家之一,是西方音乐史上唯一

一位以钢琴创作为主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语汇的创造者之一。在他的音

乐作品当中,旗帜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几点重要的美学观念――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发、对本民族音乐的重视和其作品中潜在的标题性等。这些美学观

念都构成了肖邦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肖邦钢琴音乐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整个19世纪的欧洲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欧洲人民不仅在日常生活上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受到了更大影响,进步人士纷纷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

思想观念。自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观念,呈现出多种思想风格特征。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出现了反对传统和古典、要求解放创新的呼声。19世纪20年代,西方音乐进入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受文学、建筑、美术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音乐艺术也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观念。1830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促使了欧洲各国人民意志奋发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形成了进步的浪漫主义思潮,出现了以维也纳的舒伯特、法国的柏辽兹、德国的韦伯、舒曼和门德尔松、波兰的肖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进步的浪漫主义作曲家。

肖邦Fryderyk Chopin,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波兰自18世

纪后半叶就一直处于民族危机中,肖邦的音乐创作思想正是伴随着波兰民族解放斗争而形

成的。他一生的创作主要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波兰时期,与西欧浪漫主义音乐不同的是,波兰的浪漫主义具有更为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和民族意识,在肖邦后半生的音乐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音乐作品中处处受着波兰民族音乐观念的影响。第二时期是巴黎时期,

肖邦后半生生活在法国巴黎,巴黎是19世纪西欧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浪漫主义

文学、美术等艺术在这里得到了极为辉煌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对肖邦的音乐创作产生了

深远影响。

纵观肖邦一生的创作,他在吸收古典音乐精华的同时又勇于突破传统、敢于创新,他赋予了练习曲、叙事曲、夜曲、波罗乃兹舞曲及玛祖卡等一系列音乐体裁以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还深入挖掘和提高了这些音乐体裁的艺术表现力。他的钢琴音乐充斥着极为细

腻的情感,充满着诗情画意,形成了肖邦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征。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深刻地显现出了浪漫主义时期的美学特征,具有鲜明的代表性,这也使他成为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缔造者之一。

一、以抒发自我情感为中心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独立价值”、“尊重人的本性”的理念,深深的影响的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他们普遍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个人经验,追求思想与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力图摆脱传统“理性”的束缚,强调人和人的本性,用各种音乐体裁与形式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因此,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内心心理刻画就成为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

作为浪漫主义钢琴传统精华代表者的“钢琴诗人”肖邦,在他所创作的大量钢琴音乐作品中,也不难发现浪漫主义时期这种“人性”的美学观念。他所创作的作品从不拘泥于传统的音乐模式,所表达的都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他对自己的祖国、人民、生活、爱情和对大自然真诚的描绘。和同一时代的舒曼、门德尔松等音乐大师一样,肖邦是一位真正的抒情大师。

在这里仅以他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为例,《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是肖邦表达自我情感的典范之作,它体现了肖邦个人情感和对爱情的体验。第一乐章主部与副部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性,它采用双主题的形式,第一个主题采用的是小调,充满了浪漫的气质,第二个主题是大调,明朗、平静。主部主题由慢的微妙的内心情感变化,衬托出副部主题悠扬如歌的旋律。尽管色彩不同,但同样都是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第二乐章是一个慢板,用变奏的手法写成,音乐非常的优美,抒发着肖邦内心细腻的情感体验。

肖邦曾对这个乐章有过这样的描绘:“他不是雄壮的,而是富于浪漫气质的,这是明月之夜的梦幻”。我们从中能体会到肖邦对大自然的真诚赞美。末乐章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是克拉科维亚克舞蹈节奏,让人联想起民间舞蹈的场面。第二主题则充满了对美好生活和对爱情的向往。再看他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更加富有天真质朴的情感,第一乐章中,主部主题以优美的旋律表达出了凝神沉思,崇高优雅的意境。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也是柔情似水,令人感到这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流露。在末乐章里,肖邦明确的标有“纯朴,极其优雅”的说明,以其明晰的钢琴织体表达出了轻松愉快的心情。

肖邦的其他每一部作品都是他内心的真诚表白,对个人内心情感表达的重视,构成了浪漫主义时期美学特征的重要一方面。

二、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19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东欧一些弱小的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长期遭受外来民族的压制,资产阶级大革命促使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各国先后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受此影响,浪漫主义时期各国的音乐家普遍对本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和相关的民族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将自己的创作普遍根植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土壤,在自己的创作中反映民族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肖邦是西方音乐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作曲家。谈起他的作品,首先离不开波兰这个伟大的民族,他对本民族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肖邦所生活的波兰时期,正是波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时期,再加上他从小生活在民间音乐的环境当中,这深深地影响了肖邦今后的音乐创作,他的音乐作品当中普遍带有波兰民族音乐的特征。肖邦的创作内容多和波兰民族

和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他的优美的音乐使得波兰民族音乐成为普遍接受的世界性音乐语言。

肖邦音乐的民族性体现的最为鲜明的是他的波罗乃兹舞曲和玛祖卡舞曲。波罗乃兹舞

曲是肖邦的民族意识体现的最为强烈的体裁,他将民族音调和爱国情感融入其中,把这种体

裁从形式到内容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是一部歌颂

人民的光荣和伟大的宏伟之作。《升f小调波罗乃兹舞曲》体现出了一种强大的内在张力,第二乐章的宁静、朦胧的沉思反衬出激情迸发的巨大力量,使该作品体现出深刻的戏剧性,

反映了肖邦对祖国被受奴役时内心的矛盾。玛祖卡舞曲是肖邦创作中最具波兰民间乡土气

息的题材。它源于波兰的乡村舞曲,肖邦将这种题材艺术化,使其具有丰富多样的情感变化。他的《C大调玛祖卡》鲜明的描绘了民间生活的各种画面,充满的民间的乡土气息。《B大

调玛祖卡》以其强烈的重音、旋律的大跳,生动的表现出民间舞蹈中人们兴高采烈的气氛。

三、对标题音乐的倾心

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不同程度的倾心于标题音乐,他们常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和大自然等相结合,将某一特定事物或内心情感用音乐描绘出来,甚至为了表达明

确意图而为音乐添加文字性说明。这反映了浪漫主义作曲家对富有诗意的、描绘性的器乐

音乐的兴趣,并强调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联系。

肖邦的钢琴音乐作品从表面看似乎全部是无标题音乐,但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有许

多体裁形式的作品中是有其潜在的标题性的。正如斯塔索夫在谈论肖邦的音乐作品时所

说:“他的前奏曲、夜曲、练习曲、玛祖卡舞曲、波罗乃兹舞曲、即兴曲,不论从形式上来

看好像多么小和多么有局限性,他们的内容都非常的伟大和深刻,并且除了很少的例外,他

们都像他的壮丽的叙事曲是一样属于‘标题音乐’,甚至‘标题音乐’的最顽固的敌人都

不能怀疑肖邦的第二奏鸣曲降b小调的‘标题性’”。肖邦的性格温和、内敛,是不愿将

内心的情感直接表露的,他在进行音乐创作时虽然有明确的创作意图,但从来不在乐曲上加

任何的标题性文字。在他的《g小调夜曲》的手稿上写道:“《哈姆雷特》剧观后作”。但最终还是将这句话划掉在旁边写道:“不,还是让他们自己猜吧!”在肖邦的许多作品,如叙

事曲、波罗乃兹舞曲,甚至练习曲中都有其明确的创作意图。他这种充满朦胧诗意的风格

正是他音乐的独特魅力。

以肖邦的《第二叙事曲》F大调为例,这首叙事曲是肖邦作品中标题性最为鲜明的一首,它是根据密茨凯维支的长诗《斯维切济湖的姑娘》中获得灵感的,这首叙事曲的标题性与

诗歌的情节相联系。诗歌的内容大致是这样:“在斯维切济湖畔有一个青年猎人,他遇到一

位不相识的少女;月明之夜他不只一次与她在湖岸的森林幽会,他想少女海誓山盟表达爱情;但青年不忠于他的誓言,又爱上一位从湖中又上来的仙女,当它处在滔滔的湖水中时,他才

认出这位仙女原来就是森林中的少女;美丽的斯维切济姑娘狠狠的惩罚了这位负心郎,毫不

动心的把这个青年拖到湖底”。叙事曲的第一段是田园式的音乐,旋律淳朴、优美,描写的

是斯维切济湖畔的美景和一对青年男女在湖岸的森林幽会的情景。第二段音乐充满了不安

的情绪,与第一段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描绘的是狂风吹过卷起湖水的景象和少女内心的变

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及其多元化创作

影视画外音□ 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 及其多元化创作 林 丽 引 言 一百多年前,当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世界上第一次将电影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当时的胶片并不发声,电影音乐自然无从谈起。但是,人们在放映厅里却时常可以听到音乐声———乐队的现场演奏。由于乐队即兴的演奏经常与画面内容配合不当,于是影院经营者根据影片内容的需要,把一些观众熟知的古典音乐旋律进行改编或重写,并将乐曲按电影内容的情绪进行分类演出,如用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来表现明快、热烈的情绪,而贝多芬的乐曲则多被用于大树倾倒、追逐逃跑等场面———毕竟在当时只有古典音乐更容易表现出影片内容的不同情绪。稍后,乐队演奏被放蜡盘唱片的方式所代替。影院经营者将表现不同情绪内容的音乐,如滑稽音乐、抒情音乐等事先录制在唱盘上,然后根据画面剧情的需要,采用现场放唱盘音乐的方式来烘托影片的气氛。这种为无声电影伴奏的音乐,使音乐成为了声音进入电影的“前奏”。 1908年,出现了一些专门为电影创作音乐的作曲家。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圣桑作为第一位电影作曲家为法国影片《谋杀居伊兹伯爵》创作了一首序曲和五首描写戏剧场面的音乐。但无声电影时代所创作的电影音乐主要还是延续着古典音乐的风格。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录音技术的发明,使得有声电影(声画合一)的出现成为可能。直到录音技术在电影声音录音中的应用,电影才真正进入了有声时代。1927年,美国影片《爵士歌王》的上映,标志着电影这个伟大的哑巴终于“开口”说话了。于是各种风格的音乐陆续伴随着语言、音响声纷纷出现在银幕上。 30年代末期是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电影音乐的创作也比较注意音乐语言的通俗性,使其能为广大观众所接受。此阶段的好莱坞电影音乐的创作风格多为“后期浪漫派”,另外还出现了“百老汇”风格的电影音乐以及一些影片歌曲。而欧洲电影的音乐创作则学术气氛较重,非常注重音乐与电影内容的结合。由于各种音乐风格及流派在电影艺术中的应用,使得当时的电影产生了很大的魅力。 尔后的几十年中,科学技术更是迅猛发展,其中电子技 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电声乐器和电子合成器的出现,使得电影音乐的创作风格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风格各异的音乐,为电影音乐的创作带来了勃勃生机。 回顾中国电影的发展史,可以知道早期的中国电影故事内容是以戏曲表演为主的。从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戏曲电影《定军山》(1905)的片断,到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当时中国电影中的音乐创作主要是从丰富多彩的戏曲音乐中汲取营养的。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影中的音乐内容主要是由当时的流行歌曲和其他选配的伴奏音乐共同完成的。尤其在30年代,电影音乐的流传和创作是相当广泛的。遗憾的是,建国后到“文革”期间,电影音乐的创作形式却相当单一,直到“文革”后“第五代”电影人的崛起,才使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真正复苏觉醒。而此时,我们的电影音乐创作已经与西方产生了相当大的距离。 一 电影音乐的美学特性 电影音乐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音乐门类的特殊本质有哪些方面呢? 1.电影音乐表现内容具有确定性。纯音乐的创作,常常是创作者个人的某种情感的表现,可以说是作曲家个人的自我表现,如贝多芬的几首脍炙人口的交响曲,表现的是作家本人对生命的感受,这是音乐创作中最普遍的创作形式。而电影音乐的作者创作的音乐就不可能是个人的情感表现,必须受到规定情节的制约,受到画面的制约。他在创作电影音乐时,必须跟着影片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必须与画面规定的情感相符,不能自作主张地表现与影片不相干的个人情感。从感受者的角度分析,电影音乐较之纯音乐更好懂。这是因为在欣赏电影音乐的同时,伴随着内容具体的画面,音乐的内容也有明确、具体的依据。纯音乐就不一样了,人们在聆听音乐时,有很大的联想自由度,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电影音乐的结构形态具有间断性。纯音乐或一般音乐的主要特点,是时间上的连贯性,而电影音乐恰恰丧失了这个特点,时间上的间断性变成了电影音乐的主要特点之一。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其音乐常常中断不下20次,而人们对此并没有任何不自然的感觉。这种只有电影音乐才具有的时间上的间断性,是影片画面的跳跃性以及音乐与画

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般美学含义(2)

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的一般美学含义(2) 教学园地 06-24 0948 簪缨 (冠):官位、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汗青:史册须眉:男子;巾帼:妇女; 桑梓:故乡;轩辕:祖国;三尺:法律;寸管:笔; 青鸟:信使;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古诗中的青山意象 青山: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而另一方面,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长存。《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与凡人消失净尽,是非成败头皆为空幻;夕阳无数次映红天空,惟有青山在大地上依旧绵延。相比之下,人的身形渺小得仿佛沧海一粟,人的生命短暂得如同电光石火,饮酒笑谈的放达之中,终有一丝抹不去的苍凉。 梅花:一是象征志土、贞土;二是象征隐者、高土;三是象征美人、仙子。 梅花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审美意象。它以其曲折多姿的形态,经霜耐寒的特性受到古代文人反复咏唱,诗人借助这客观之象,融进自身的主观之意,赋予梅花各种美好的品格。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合为一体,梅花的艺术形象既有理性也有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现在就以宋诗为中心,说说梅花的意象 流水。刘勰曾说过:“登山情则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一)友情。《赠汪伦》也是写朋友之间的送别之情,与前一首诗人送别友人不同的是,这首诗写的是朋友送别诗人。结尾两句是这样写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先是夸张桃花潭水深达千尺,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西方音乐史论文 一个充满神奇音乐的时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目录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简述 (2)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不同 (2) 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3) 浪漫主义音乐特点总结 (3)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 关于音乐,人们一直都在探讨它的奥秘和美妙,当第一次听到《小夜曲》,便被其中的婉转、悠扬与空灵所吸引,它源于西方浪漫主义时期——一个充满神奇音乐的时代。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浪漫主义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以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动乱之中,它支配着十九世纪的艺术。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简述 浪漫主义音乐善于表现个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主义的体验。他们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情感的爱情主题;倾心于带自传性的,不满现状的忧郁,孤独者的精神。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也更强调主观色彩的印记。作曲家不同程度地倾心于标题音乐,其构思常常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特性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内容为基础,甚至为强调表现意图而加添明确的标题。所采用的形式载体也为了与标题性内容相符而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 同时,浪漫主义音乐有着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及民间音乐的强烈兴趣。这反映了19 世纪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表现在一些长期倍受欺凌的国家和民族(如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家的“民族乐派”先后成立。和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紧密呼应。在音乐创作的题材方面,盛行采用民间歌谣及民间故事为主题。在追求更加个性化、情感化表现技巧的过程中,诸多民族民间音乐的色彩影响到旋律特征、调式和声与节奏节拍的独特处理。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不同 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所不同的是,它承袭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传统,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如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没有矛盾,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是继承古典乐派,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夸张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别多。在音乐形式上,它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有更大的自由性。单乐章题材的器乐曲繁多,主要是器乐小品,如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曲以及各种舞曲——玛祖卡、圆舞曲、波尔卡等。在众多的器乐小品中,钢琴小品居多。声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并将诸多的声乐小品串联起来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等,就是浪漫主义音乐派创新的艺术题材。和声是表现浪漫主义色彩的重要工具,不谐和音的扩大和自由使用,7和弦和9和弦以及半音法和转调在乐曲里的经常出现,扩大了和声范围及表现功,增强了和声的色彩。作曲家创立了

论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繁荣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论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繁荣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1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音乐美学观念的转变 发轫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立场的人文主义者以复兴古代文化为名掀起的一场人性解放运动。以现世的、世俗的价值标准看待世界,以人的意志、人的情感来决定人的行动,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大力倡导的信念。这种信念在音乐美学理论中的反映首先体现为:中世纪神学家长期鼓吹的宇宙音乐或天体和谐等神秘主义观念遭到彻底的否定。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家和理论家们,开始以人文主义的态度看待现实的音乐现象,把音乐艺术存在的理由归于人的需要。 音乐与文学、诗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单旋律音乐风格开始兴起,复调音乐在结构上严密精致,极大的机器了作曲家智力上的需要,但却超出了接受者感性体验上的自然选择。单旋律音乐风格,复调音乐在节奏上的繁缛和声部层次上的过度庞杂,在听觉上产生一种明晰,质朴的效果,同时也弥补了纯种单音音乐单调平板的不足之处。 廷克托里斯是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具有标志意义的音乐理论家。他认为只有人么听得到的声乐和契约才是音乐,他反对鲍埃修的天体音乐,认为天空中就没有实际上的,潜在的声音;他的主要著作包括:论文《音乐的比例》、西方第一部音乐辞典《音乐术语辞典》。他最早对不协和音的控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拨开音乐术语的迷雾;他还认为只有听觉的印象才是判断协和音的标准,以经验主义的态度对待音乐和信赖人的耳朵,关注音乐中的人,把作曲家置于历史的中心位置。他以敏锐的历史目光观察和证实了1430年前后一个新的音乐时代的开始,拜托了中世纪音乐抽象的理论和教理神学的束缚。 文艺复兴美学理念的转变直接导致了音乐领域上的变革,并为今后主调音乐和歌剧艺术奠定了基础;彻底否定了中世纪的神学音乐思想,将音乐学作可揭示人性,表达人类内心活动的特殊手段;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他们始终能够坚持音乐艺术应表现人的情感,以打动心灵为目的,这些手段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本质是息息相通的。 2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 在西方艺术史上,由巴洛克这样一个特定的名称来命名的历史时期,其时间跨度大致覆盖了整个17世纪以及18世纪的前半部分。巴洛克时期是继文艺复兴之后西方音乐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的艺术具有一种共同的美学特征:着重表现激情的状态并为加强这种表现力而有意突破固有的平衡与协调。巴洛克艺术家追求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努力把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活动揭示出来。 把音乐作品当作一篇精心策划而激动人心的演说,这是17、18世纪较为普遍的一种音乐美学观念。德国音乐理论家奈特哈特宣称:音乐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乐音及节奏,比最好的演说家还好地引起各种激情。在许多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心目中,音乐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 在巴洛克时期,修辞学的某种原则和方法,一度渗透到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之中,形成了音乐修辞学。这是一种独特的作曲技法和理论,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偏颇,用音乐修

论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审美特征与演唱风格

学校代码:11460 学号:00923207 南京晓庄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艺术歌曲《望乡词》的审美特征与演唱风格 Theory“hometown words”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rt songs and singing style 所在院(系):行知学院 学生姓名:吴同建 指导老师:岳李 研究起止日期:二〇一二年九月至二〇一三年五月 二〇一三年五月

本人郑重声明: 1.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 【摘要】 本文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平时学习声乐的心得体会,受老师启发,对艺术歌曲这一体裁,从歌曲的创作、曲式、演唱风格及审美特征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在用情用声的表达上,对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和演唱风格上进行剖析,探索出其独有的演唱特质和规律,以达到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情感。

[Abstract] According to own interest hobby and the usual learning of vocal music ,inspired by the teacher,for art songs,this style from the creation of songs, melody, singing styl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and other Angle carries on the analysis,in mood with sound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classical poetry of song writing and singing style,explore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in order to dig deeper connotation and emotion . [Key words]art songs;hometown word;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singing style 目录 绪论 (1)

音乐学毕业论文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特点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特点 [摘要] 本文从钢琴音乐中浪漫主义风格在音乐上的具体表现,主要是从速度、力度、音色、自由速度4个方面来阐述钢琴演奏中的浪漫主义风格问题。通过对以上内容的阐述,本人还从演奏浪漫主义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应注意的某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浪漫主义钢琴音乐速度力度音色自由速度演奏风格 Abstract: Concrete behavior of this text in the music of romantic style from the piano music, is it explain romantic style issue of piano performance to come from speed , dynamics , sound , freedom speed four respect mainly. Through to exposition of content the above, also from play romantic period different piano some questions that work should notice of composer explain I. Key words: Romanticism Piano music Speed Dynamics Sound Speed of freedom Play the style 绪论 浪漫主义这1词的含义,原来是指用罗曼语(Roman)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长篇小说或骑士故事,后来也包括传奇小说等。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首先出现于108世纪的文学中。在作品里,将1切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完全不受限制地表现出来。就是说,作曲家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在理论上相对立。古典主义的音乐是线条式的而且是鲜明的,浪漫主义的音乐富于色彩和感情,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 【摘要】: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性。我认为中西方文化和哲学,信仰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美学审美的差异、教育方面差异等等,中西方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借鉴,甚至将西方与东方的特质归纳为理性的与感性的,并产生了很多相关的标准和准则来衡量我们自身的审美与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更加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积极推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张,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学习和理解。在这种态势下,促使我们必须掌握我国本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趋势,在吸收西方音乐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好地发扬我国本民族的音乐。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音乐,差异 乐器的演变差异 谈到音乐,我们首先想到应该是演奏音乐的乐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乐器,是无疑的。据考,中国在远古时期,已有一些土鼓、磬、钟铃、骨哨、苇龠、埙等。乐器的发展,与音乐艺术的发展有密切的甚至从属关系,但是同样也须臾离不开生产力发展这个基础。在铜器时代之前,根本不可能有象铜钟(但有陶钟)、铜号(但有兽角号和螺号)这些乐器;多数始发自阿拉伯和埃及等地的管弦乐器,之所以在欧洲形成现代乐器,这和文艺复兴尤其是产业革命推动科技的迅速发展不可分割,许多重要的现代乐器都产生在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电子乐器,也只可能诞生于电子技术兴起的20世纪。 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如笛,二胡等,但越是简单的乐器越是能表现悠远的意境,比如埙,简单的原始

土陶乐器,却能吹出千古幽思。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笙,唢呐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审美的差异: 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 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就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内容简介: 歌者不仅要演奏乐器,还要自己做乐器,声带、肺等器官是父母给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乐器,所以要想把歌唱好,歌者先要把乐器做好。这个乐器做不好,就会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只能唱响不能唱轻、只能唱刚不能唱柔的现象,影响歌曲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歌者不仅要演奏乐器,还要自己做乐器,声带、肺等器官是父母给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乐器,所以要想把歌唱好,歌者先要把乐器做好。这个乐器做不好,就会出现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只能唱响不能唱轻、只能唱刚不能唱柔的现象,影响歌曲情感的表达。作为声乐教师,我们总会在平时的训练中忽略发声训练,甚至有许多青年教师并不知道发声训练的意义与地位,而这正是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必须加强的训练方向。 一、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众所周知,强迫去完成的事情,即使去做了也不会获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练习时,把练声当成一种兴趣远比当成任务来完成更有效果。而要把声乐练习当成兴趣,就必须先从思想上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学生抵制练声的原因,常常是因为觉得练声是一种任务,它限制了自身的卞动性和乐趣。特别是在规定情况下去练习自己不想学的东西,不仅找不到感觉,还会越练越别扭,心情急躁。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意选择一些自己想听的音乐,看看乐理基础方而的书籍,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练声计划变得可行

起来。此外,对于练声的目标也应该给自己定一个期限。比如,有的学生在平时不练声,等到上声乐课时,前一天才加倍练习,这样的练习并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所以,在声乐练习时间的管理方而,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略有紧迫感的,可以让自己不断努力的时间期限,让学生建立固定的练声习惯。 二、明确发声练习的目的发声练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歌唱者的发声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调动生理机能发声,保证各个歌唱器官能够协调运作,这样就有助于歌唱者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让他们保持较好的发声状态。要达到这一目的,歌唱者必须要灵活掌握各种声音技巧,并接受系统的、有规律的、有针对性的发声练习。因为良好的发声技术能够提高歌唱表现力,为优美的演唱服务。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发声状态,对日常练习中随意自然的发声习惯进行相应调整,并以歌唱时的习惯和状态要求自己,巩固自己的发声状态,将良好的状态融入到歌唱中去。明确了练声目标,自然就会达到利一学的练声效果。 三、掌握发声练习的几大要求 1.呼吸。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如何使用气息、如何控制气息。这是因为气息是声乐功能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决定着歌唱的好坏。演唱者只有充分认识呼吸的重要性,才能在歌唱发声练习中练好呼吸基本功。 喉咙。喉咙作为歌唱发声训练的关键要素,是歌唱者必须要掌握的声乐技巧。歌唱者既要学会打开喉咙,又要学会稳定喉咙。部分歌唱者在声音上这样那样的毛病都与喉咙有关,他们往往在歌唱时无法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第六章文学作品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语言: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和加工。 2、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具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的特征。 3、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具有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4、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特征和具有魅力的性格。主要是叙事性作品(再现型作品)的形象形态。 二、思考题 ~ 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 答:(1)表达目的不同 日常语言主要用于个体与外在世界的交往,文学语言的直接目的是构筑虚拟的艺术世界。 (2)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 日常语言一般要服从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有真假正误之分。文学语言则服从于艺术世界虚拟性,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

以根据内心真实感受和体验进行虚拟。 (3)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 日常语言的意义一般是遵循语义逻辑生成的,意义比较单一、直接。文学语言意义的生成方式多是间接的,文学语言往往并不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词典意义和语法规则,而是生成于文学语言所构造的艺术形象世界。 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 答:(1)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富于表现力。 《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禄江南岸”,“禄”练字、修辞。一个“禄”字,顿觉满眼生气,春意葱茏,把春的质感、神韵、和魅力都表现出来了。 (2)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题西林壁》,一面描写庐山,一面议论庐山,写着写着便翻出一层哲理。描写、议论庐山→哲理→佛理,按照诗意逻辑层层蕴藉,充分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含蓄之美。 3、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 答:特征:(1)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 (2)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3)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 例:《游园不值》,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是实境,由满园春色、红杏出墙引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虚实相生,富于表现力。

浅论现代音乐美学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3184003.html, 浅论现代音乐美学特点 作者:井鹏 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02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兴起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美学的认识也来到了一个 新的阶段,相比于传统而言,现代音乐美学肩负着它的时代任务,体现着它的时代特点。首先,现代音乐美学理论体系强大,作品的理性思考更加明显;其次,现代音乐美学体现了较强的民族情怀;再次,现代音乐美学融入了很强的科技元素;再次,现代音乐美学注重对人的多重感官的强烈刺激;再次,现代音乐美学讲求技法高超,功利化趋势明显;最后,现代音乐美学一定程度上融入了较强的商业元素。 关键词:现代音乐;美学特点 一、现代音乐美学理论体系强大,作品的理性思考更加明显 随着近现代以来,科学理念的兴起发展,学科化、专业化的要求遍及了所有事关人类学习的行业和领域。音乐美学也不例外,我们在不断的将所有音乐美学的内容概括化,系统化,试图将它们有关联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融合成一个严密的体系,然后用它去分析音乐作品,去引导后人的音乐创作取向和审美意识。因此,现代音乐美学有着十分强大理论体系,被这些系统思维所武装的音乐创作者其作品也体现着非常明晰的理性思考。 二、现代音乐美学体现了较强的民族情怀 现代音乐美学其主要的起源之一就是近现代世界的交流与冲突。相比于古代比较单一、狭小的民族交往而言,新航路开辟以后的不同世界之间的文明交往才是正真的交往。随着一次又一次的世界级的文明与文化的冲突,民族主义成为一种济世的情怀,并且还在现代音乐美学的怀抱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每一个民族都有一段耀眼的灿烂史,也有一段艰辛的奋斗史。所以,它们将这一切用音乐去记录下来,体现在现代音乐美学里面,最明显的就是各个国家的国歌。 三、现代音乐美学融入了很强的科技元素 现当代是一个科技的时代,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技元素的融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音乐美学也体现了很强的科技性。我们能够运用良好的工业化条件来批量生产的乐器,降低乐器本身的基础误差,另外,现代的电子技术也日新月异,电音也成为了一大主流。这些科技因素的融入的确使得现代音乐美学之中,音乐的科技感更强,时代感也更强。 四、现代音乐美学注重对人的多重感官的强烈刺激

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特征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就已创造了举世罕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也衍生了人类历史上具有永恒魅力、不可磨灭的美。中国古代美学形成了我们民族独有的美学传统。这个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意识、心理、好尚、趣味之中,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组成我们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世界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整个人类文化的进步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 中国工艺美术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主要体现出: ①和谐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对“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②象征性 中国工艺思想历来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道德观念。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相比之下,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 ③灵动性 中国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 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中国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 ④天趣性 中国工艺思想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材”、“因材施艺”,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或装饰上总是尊重材料的规定性,充分利用或显露材料的天生丽质。这种卓越的意匠使中国工艺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趣味和情致。 ⑤工巧性

合唱艺术美学论文

合唱艺术美学论文 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多声部声乐艺术,其不仅可以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享受,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合唱艺术既具有一般的音乐美学特征,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品格,其歌唱气息持久、音色变幻多端、声区转换灵活,具有很强的美学表现力。基于此,本文以美学角度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合唱艺术美学的内涵,然后论述了合唱艺术的特点,最后就基于美学角度的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作进一步探讨,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感悟合唱艺术之美。 美学角度;合唱艺术;美学特征 合唱是一门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其最早起源于欧洲的宗教音乐,并伴随西方音乐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成熟,最终成为音乐领域最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合唱过程中,需要众多演唱者彼此配合,在着装搭配、演唱协调、伴奏附和等方面达成统一,充分展现人声交响之美,为听众带来一场宏大壮观的音视盛宴。合唱艺术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仅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其凭借自身适应性强、感染力强的特点迅速在国内得到普及与发展,其艺术之美也迅速被人们所知晓,通过研究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这门音乐艺术,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合唱艺术美学的内涵 合唱艺术美学属于音乐美学的范畴,它是联系合唱艺术与大众审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合唱艺术美学从美学角度出发,系统、全面地分

析合唱艺术在创作、表演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美学情趣,分析并研究合唱艺术所蕴含的美学因素,进而挖掘和探寻合唱艺术的本质特征。合唱艺术美学是音乐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站在音乐美学角度去研究合唱的内在艺术规律,并准确诠释这门艺术的审美创造特征。 二、合唱艺术的特点 (一)表现力强。与其他音乐艺术相比,合唱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演唱人员众多,在一场合唱表演中,通常既有男声、女声又有童声,合唱之名也正因此而得来。合唱所采用的集体性演唱方式有利于发挥合唱成员的长处,从而达到提升整体表现力的效果。在合唱艺术的演变过程中,以合唱声乐技巧为核心,通过男声与女声的彼此配合,将合唱的音域从以往的3个八度拓展到如今的4个八度,同时在音色和音域方面也不断改进,逐渐赋予了合唱艺术更强的表现力。(二)适应性强。无论是排练还是表演,合唱对环境的要求都很低。合唱的排练无需专门的排练室,只要有一间可容纳合唱成员的宽敞房间即可。合唱的表演既能够和多种音乐艺术搭配进行,也能够在音乐会等正式场合单独进行;合唱不但可以作为室内乐,也能够组织大型室外合唱表演;合唱是一门老少皆宜的艺术,且不管演唱者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都可以参加。(三)感染力强。合唱所采用的集体性演唱形式有利于唤起听众内心的崇高情感和高尚情操,这种需要众人精诚协作才能完到的演唱艺术往往能够带给听众一种成功的喜悦;合唱所独有的技术

浅谈音乐的审美特征

浅谈音乐的审美特征 摘要: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活动,又是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和想象艺术。音乐审美是音乐整体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创造音乐美,音乐表演呈现音乐美,而音乐审美发现音乐美,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揭示音乐艺术最有价值的东西。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活动,又是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和想象艺术。音乐审美是音乐整体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创造音乐美,音乐表演呈现音乐美,而音乐审美发现音乐美,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揭示音乐艺术最有价值的东西。研究音乐审美意识的感性特征对于培养人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人们的音乐鉴赏水平、提高人们的音乐审美判断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与理论价值。 关键词:情感艺术、时间艺术、想象艺术、音乐艺术、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也是人类最美的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音乐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抒发着人们的情感,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陶冶着人们的惰性,美化着人们的心灵。聆听美妙的音乐,你会感到美的气息扑面而来,你会感到怡然自得,如痴如醉。列宁曾无限感慨地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

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为什么音乐会有如此诱人的魅力和神奇的力量?这是因为美妙的音乐中蕴涵着一种与人类息息相通的审美 特质。音乐是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旋律、和声、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多姿多彩的变化,在一定的时空环境内塑造音乐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使人赏心悦目,它不仅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美 的享受,而且对改造人们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任何音乐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反映时代气息,无论它表现什么,只要能在作者和欣赏者之间产生共鸣,就能起到审美作用。 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有感化人心的力量。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给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音乐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探讨音乐艺术的音乐形象及其审美特征,不仅对丰富音乐艺术的美学内涵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实施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具有实践价值。 一、情感的艺术 音乐擅长表现情感,没有情感的音乐也就没有了它的灵魂。黑格尔说过“在音乐中外在的客观性消失了,作品与欣赏者的分

简述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徐州工程学院 音 乐 鉴 赏 论 文 班级10小教 2 学生姓名谢琴 学号20101202225

简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 20101202225 10小教2 谢琴 关于音乐,人们一直都在探讨它的奥秘和美妙,当第一次听到《小夜曲》,便被其中的婉转、悠扬与空灵所吸引,它源于西方浪漫主义时期——一个充满神奇音乐的时代。 19世纪的欧洲世界充满了矛盾与动荡,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新的风格,就是所谓“浪漫主义”。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的形成是在19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音乐受到文学思潮的影响,也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风格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善于表现个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主义的体验。他们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情感的爱情主题;倾心于带自传性的,不满现状的忧郁,孤独者的精神。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也更强调主观色彩的印记。作曲家不同程度地倾心于标题音乐,其构思常常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特性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内容为基础,甚至为强调表现意图而加添明确的标题。所采用的形式载体也为了与标题性内容相符而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 同时,浪漫主义音乐有着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及民间音乐的强烈兴趣。这反映了 19 世纪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表现在一些长期倍受欺凌的国家和民族(如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家的“民族乐派”先后成立。和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紧密呼应。在音乐创作的题材方面,盛行采用民间歌谣及民间故事为主题。在追求更加个性化、情感化表现技巧的过程中,诸多民族民间音乐的色彩影响到旋律特征、调式和声与节奏节拍的独特处理。 在古典派作曲家贝多芬、罗西尼和韦伯的晚期作品中,已经明显流露出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正是他们开创了浪漫派的先河。因此,从贝多芬之后,西方古典音乐就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此时的不少音乐在结构上已丧失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严谨,但也更为灵活了。很多音乐的旋律性大大加强,和声的处理也是变化多端,所以这些音乐大都有了更为细腻的情感色彩的变化,不用说,表现的范围较之古典主义时期也是大大加宽了。交响诗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产物,它由李斯特首创,并由理查·施特劳等人发扬光大,通常与伟大的文学作品或民间故事有关。浪漫主义时期还出现了更为自由的钢琴曲,在这方面,大家熟知的“钢琴诗人”肖邦、“钢琴之王”李斯特等人无疑是功劳巨大。古典主义时期就已经很完善的交响曲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不少宏伟之作。总之,浪漫派时期,钢琴艺术得到全面、高度的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的出现,使音乐走出宫廷、走向民间。新的艺术题材的出现(如艺术歌曲,交响诗等)更加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很多音乐大师的传世佳作至今久演不衰,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音谱写作曲, 柏辽兹则首先用交响曲讲起了故事。他的《幻想交响曲》描述了自己对一个女演员的爱情幻想。他说这些幻想是服药自杀未遂而产生的,里面有田野、有舞会、有断头台、有妖魔鬼怪,真是好玩之至。他还在这部交响曲里首次运用了“固定乐思”的写法,即从头到尾用一个代表那位女子的主题及其变奏贯穿全曲,既方便了讲故事,又使作品各乐章获得了很强的统一性。他的这种手法对后来的李

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

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 通过对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还可以为我们重构中华民族的当代学术范式与文化价值体系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就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要概述。研究西方音乐美学应站在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体系上,与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及各种人文科学的思想体系结合起来研究。同时,西方大量存留的艺术家、艺术流派作品更有助于我们对同时期音乐思想史的研究。因为西方自古希腊以后,其音乐美学思想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音乐实践基础上的。公元前 6 世纪的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用数来测量琴弦的长度,发现弦长的比例越简单,发出来的声音就越和谐。通过音的和谐来自于数的比例这一主张,来探讨音乐美的本质。和谐是来自于宇宙规律,音乐作为天体中的规律,对人的内心具有“净化”的所用。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代表柏拉图也将“和谐”理论推广发挥,在他的美学思想中,音乐的美都源于道德和心灵,这也进一步延续了毕达哥拉斯的“净化”观,提出“音乐美育” 。音乐对青少年性格形成起着积极作用。亚里士多德也在音乐美学的研究领域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认为音乐作用于情感,所以可以达到“音乐美育”的作用。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音乐具有重要的调节功用。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

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在古希腊,关于美与艺术的观念背后,诸神与理论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到了古罗马时期,实用、功利之风盛行,总体而言,在美学思想上缺乏独到的成就,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进步。中世纪教会教父用音乐来宣扬教义,影响人的情感,同时又禁止世俗人民自由表现情感的音乐,因此,这时期对音乐美的认识是建立在神权基础之上的。在音乐的实践方面,经常可以发现宗教神权与世俗音乐的对立。波埃修就谈到:“有三种音乐:宇宙音乐,宇宙的'和谐'或次序;人体的音乐,高尚的、健康的身心次序;以及应用的音乐,人们所做的,可以听到的音乐。”前两种音乐都无法用人耳去感知,只有第三种应用的音乐才有赖于乐器表现为人耳能捕捉的音响。文艺复兴时期摆脱了中世纪长达千年的宗教对艺术的束缚,将艺术带入到普通民众中去。追求人性的解放和自由的意识,所以,这时期的音乐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和声写作尚未建立功能体系;复调音乐写作手法已形成规模;器乐音乐逐渐上升超过声乐音乐占主导地位。音乐家将音乐审美当成激发情感的艺术,从音乐感性物质材料的属性上来激发人们对音乐的和谐感,也就是从音乐的和声、旋律、调式、节奏等形态来谈。此时期的音乐发扬了古希腊人本主义精神,为主调音乐、歌剧艺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是西方音乐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研究

?68 ? 摘要:合唱艺术是一门集体性的音乐艺术,是人声交响乐的具体体现,其不仅具备最基本的音乐美学特点而且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合唱艺术的特点并重点剖析了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美学特征,以期让大家深刻地 体会到合唱艺术的真谛。 关键词:音乐美学;合唱艺术;研究 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音乐艺术,是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一种集体演唱形式。合唱艺术集各种不同人声之大成,将各种人声巧妙融合,使其拥有更丰富及广泛的色调调节性,同时拥有更为广阔的音域。在合唱过程中,合唱团成员相互配合,搭配反映音乐作品特点的服装,与音响伴奏配合,向人们展示了人间最完美的人声交响曲。同时合唱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具备音乐美学的所有特征,同时还具有自身不同的艺术特点及美学特征。本文主要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合唱及合唱艺术美学做具体的阐述,介绍合唱的基本特点及合唱艺术美学的基本特征,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并了解合唱这种集体性音乐艺术,能够透过合唱本身真正体味到合唱艺术的美。 一、合唱及合唱艺术美学 合唱是演唱者集体共同演唱多声部的声乐作品的一门音乐艺术。在合唱中常有指挥,伴奏可有可无。相对于别的音乐艺术来说,合唱是人员参与最多,最易于普及的音乐演出形式。人声是合唱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工具,最能够表达音乐作品中的内在思想及情感,但是在演出的时候演唱全体要与整体音响的效果协调统一,用和谐的演唱激发听众,让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合唱艺术源于西欧的宗教音乐,早期演唱多以单声部为主,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合唱在西方经过古文明、中世纪阶段,走过文艺复兴时期,并经过巴罗克、古典音乐、浪漫音乐时代,最终进入现代音乐。在其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成为屹立于音乐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合唱艺术在我国虽然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凭借其广泛的参与性及普及性的特点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合唱艺术美学将合唱与人们的审美实践相连,从美学的角度去全方位的探讨合唱艺术的创造过程,探讨合唱在创作,表演中的美学情趣,探讨合唱这门艺术在总体构成中的所有美学造型因素,追寻合唱的本质特征。合唱艺术美学隶属于音乐美学,是音乐美学的一个分支。合唱艺术美学的产生是日益蓬勃发展的合唱艺术的本身需求及呼唤,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合唱艺术美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从音乐美学的高度及角度去探讨合唱本身的艺术规律及审美创造特征。 二、合唱艺术的特点 (一)合唱是表现力强的集体性音乐艺术 合唱与其它音乐艺术的主要区别就是合唱的参与人数众多,在具体表演中又由男声、女声还有童声来组成,因此才被称之为合唱。这样集体的合唱表演形式能够将合唱组集体成员的长处综合起来,来提高合唱的总体表现力。在合唱的发展过程中,在合唱声乐技巧发展的基础上,男女声相互配合,使合唱要表现的音域已经由先前的三个八度发展到现在的四个八度,并且在音域及音色上都使合唱这门音乐艺术更具有感染力及表现力。 (二) 合唱艺术需要演唱者间的集体配合与协作 合唱艺术这门集体性的音乐艺术,合唱组的所有成员间只有对合唱中的所有声音及音响的规律和要求完全掌握及理解,各个成员对自己的声音在集体演唱中的效果作用很好把握,所有成员间密切配合,精诚协作,让各种声音及音域的配合达到和谐自然,才能够达到最佳的合唱效果。 其次,合唱艺术是由各个单个的演唱者先组成声部,各个声部相互融合,并与音响效果搭配,才能产生最完美的具有气势的整体合唱音响的效果。合唱中的每个声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合唱是集体性艺术,不是要展现单个声部的特点,是要将这些声部的特点完美融合在一起,要达到这种独特的效果,每个演唱者都要将自己融入于这个演唱的集体中,与其他成员紧密配合协作。 (三)合唱艺术是多声部的集体艺术形式 合唱这门集体性音乐艺术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声部相互配合才能够实现,因此每个演唱者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多声部的视唱及听力能力,将合唱中各个声部在整体演唱中的和弦进行及各个声部间的旋律进行有机融合,这样才是完整的合唱表现形式,才能够真正展现出合唱和弦的曼妙效果。 三、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美学特征 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合唱艺术在吸取西洋演唱的一些基本技法外,与我国的传统艺术交融结合,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及演唱表现形式,而在这些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下,合唱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美。下面主要从音乐美学的视角对合唱艺术创造及表演中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进行阐述。 (一)合唱创作中的美 歌词是合唱作品中的主要构成因素,也是合唱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歌词的创作是否成功,是合唱演出成功的关键,同时歌词也是最能体现作品形象及情感的东西,在客观存在中最具有感染性。歌词也是全体成员演唱的主要内容,演唱者的情感也是要借助歌词才能够完整表达,因此合唱创作中的歌词美是整个合唱美的基础。 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研究 姚春城 音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