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穷人 教案教学设计

穷人 教案教学设计

穷人 教案教学设计
穷人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穷人们受苦受难却能互相关心、相濡以沫。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归纳文章中心。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抓重点词忐忑不安,引读课文。

1、板书:忐忑不安。读,今天我们抓住这个重点词语来读懂24课--穷人。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课文9-11节。

①、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哪些事情?

他会怎么说?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生边说师边贴纸条)

②、你能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还(想到)...来概括地说一说?

③、是啊,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想了这么多的事情,你能把这些事情有顺序有条理地排一排吗?(一生到黑板上排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他会说什么呢?

3、理解--忐忑不安。

4、练读9-11节,同学们读桑娜想的话,老师读其他的。

5、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桑娜第二次沉思的内容,(板书:沉思2)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懂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来帮助我们读懂课文。

二、抓桑娜的心理活动,串读全文。

㈠、1、我们知道桑娜她忐忑不安地想了这样四方面的事,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自己的五处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2、你从课文哪儿具体读懂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3、①学习课文第二节你从这一节读懂了什么?这是桑娜第一次沉思的内容(板书:沉思1)②、学习课文第16节,你读懂了什么?

㈡、学习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1、请同学默读课文3-8节,思考:桑娜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2、完成练习纸第一大题:口答,联系课文补充句子句式训练。

①、如果桑娜不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②、如果桑娜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③、桑娜想:与其(),不如()。宁可(),也要()。

3、我们一起读第8小节,体现出桑娜这种美丽的心灵--指导朗读,齐读第8节。

㈢、1、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

2、自由朗读桑娜对渔夫说的话,21节、23节,想:你从桑娜这些话中读懂了什么?3、此时的桑娜欲言又止,所以这里出现了两次沉默,请大家联系课文想象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这两次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板书:沉默、沉默)

4、学习第一次沉默内容。(板书:沉默)

想象:桑娜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5、学习第二次沉默内容。

想象:桑娜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

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会想什么?

6、自读第24节,你渔夫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笔头训练:

渔夫心里想: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来,()。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来,()。

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

①、你从哪些词句中读懂了渔夫在想如果不把他们抱来()

如果把他们抱来()

这种矛盾忧虑的心理?

②、你又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他想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

的这种决断的心理?--(熬)什么意思?你从这个字中体会到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

训练朗读?怎样体现渔夫这种决断的心理?

7、齐读渔夫说的话:24-27节。

8、课文《穷人》的中心--宁可自己受苦受难,也要互相帮助。

三、总结:

板书:

穷人

(沉思1)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忐忑不安)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沉默1)

(沉思2)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

他会说什么呢(沉默2)

练习

一、口答:联系课文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桑娜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过来,();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过来,();

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

二、想象:

第一次沉默时

桑娜心里想:();

渔夫心里想:();

第二次沉默时

桑娜心里想:();

渔夫心里想:();

三、笔练。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渔夫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过来;();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过来,();

与其(),不如();

宁可(),也要()。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3《穷人》优秀教学设计

13《穷人》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 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教学难点: 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解题 1. 师:同学们,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是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

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今天我们就要来了解一户普通的穷人家庭的生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全班交流。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搁板:屋内固定在墙上放置器物的木板。 顾惜:顾全爱惜。 抱怨:心中不满,诉说别人不对。 倾听:细心地听。 宁静:(环境、心情)平静。 沉思:静静地想,深深地思考。 黧黑:皮肤黑而黄。 忐忑不安:形容心情不安定。忐忑,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已承受不好的后果,自食其果。作,读zuò,不读zuō。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张罗:本课是“料理”的意思。读作zhāng luo。 忧虑:忧愁、担心。

穷人优质公开课教案

《穷人》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课堂上正在实现“活动的、合作的、 探究的学习”,学生先自己学习,然后带上自己的思考,小组内交流探讨,生成的新问题以及解决不了的,再全班探究,人人参与,人人思考。《穷人》是一篇精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在本课的教学中,在小组研究探讨的问题时,我就给孩子们提示了四种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语、关注标点符号、想象。让孩子学习有法,有效的开展学习探究。 二、教材分析《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实现两个目标: 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二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三、学情分析在阅读中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学会阅读和分析课文。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根据学生对本单元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围绕课文课后提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 13.《穷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溅、熄”等16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魁梧、勉强、蜷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领悟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2.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梳理文章记叙顺序,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这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板书:穷人)【出示课件1:课题】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它的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接下来咱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初读要求:【出示课件3、4】 读准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形;读好每一个词,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读通每一句话,难读的地反馈初读情况。 1. 检查朗读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点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 1.谈话启发:这个故事,篇幅比较长,但思路比较清晰,你们能不能事情的发展变化,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 2.学生自学: (1)教师巡视,排疑解难,提示方法:先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 (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 3.班级交流:根据需要,指名2--3人交流,适度点评。 【出示课件5】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部分,讲桑娜出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她已经死去,就抱回

穷人教案

穷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隔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与桑娜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悲惨。。教学难点: 1、理解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师板书课题:同学们社会在不断进步,但不能否认,我们周围还存在着很多穷人。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穷人》,看他笔下的穷人生活是怎样的?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正确流利,读通全文。 2、学生提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解释字义,检查预习情况。 3、默读课文,理清层次,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的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不顾自家贫苦,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拿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三、学习课文,感悟“穷” 1、教师导语;这篇课文课题是“穷人”,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但文中未出现一个“穷”字,字里行间却“穷”意浓浓。现在,就请大家快速再读课文,找找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 2、反馈交流,多角度感受穷人的“穷” (1)从屋内的摆设看出“穷”

《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穷人》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用朴实、准确的语言,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设计理念】 教学中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给足孩子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对话,读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创 设一个平台,让教师、学生、作者,文本进行平等的语言交互、思想交互、情感交互。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敞开心扉,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从而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沙俄时代,穷人的贫困和悲惨。 2、品读课文,感受桑娜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 品质。 3、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昨天,大家预习了《穷人》这一课,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单谈谈! 2、从大家的言语中我听出来了,大家对穷人充满了同情,从大家的眼神中我也看出来了,大家对桑娜夫妇充满了敬意!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板书:善良) 3、今天我愿跟随大家共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质朴、真诚与善良! 设计意图:“预习”实际上是课堂的延展,它能使课堂40分钟的教学更有效。通过课前的预习,孩子们对文本会有自己的理解,会有整体的感悟。课一开始就让孩子们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的同时,又找到学生理解的共同点,使课堂教学的开展有了一个突破口。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教学案例:《穷人》教学四部曲

小学语文教师优秀教学案例:《穷人》教 学四部曲 《穷人》一文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精典课文。文章写的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于是,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既让学生感受到穷人的美好品质,又能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方法,则成了本文的教学重点。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找“穷”字,激发学生学习之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堂课,如果能调动

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成功了一半。 一上课,我就把课题用较大的字板书在黑板上,并请全班同学大声地读出课题,然后,我就问学生:“在你们的印象中,什么样的人才被称为‘穷人'”。“没有钱的人。”“没有吃、没有穿的人。”“家里条件差的人。”“生活十分窘迫的人。”??学生凭借他们的生活经验立刻七嘴八舌地说出了一大堆看法。紧接学生的回答,我欲擒故纵:“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这篇课文吧,看作者笔下的穷人是什么样子的。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们在阅读时拿起笔,把文中出现的‘穷'字圈出来,好吗?”同学们立刻带着各自的想法进入了课文,而我则期待着他们的反应。终于,教室里的读书声渐渐停止了,可是没有一双小手举起来,倒是一双双眼 睛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我。我故意装着不知:“感觉如何?” “他们的生活真穷!”看得出来,所有学生的感受都是相同的。“那么,请问你们在作者的笔下找到了几个’穷’ 字?”大家不约而同地摇摇头:“一个也没有!”“是呀,”我紧接着抛出了我的真正用意,“我们读完课文后都深深地感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3.穷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溅、熄”等16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魁梧、勉强、蜷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领悟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2.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梳理文章记叙顺序,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这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板书:穷人)【出示课件1:课题】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它的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接下来咱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初读要求:【出示课件3、4】 读准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形;读好每一个词,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读通每一句话,难读的地反馈初读情况。 1. 检查朗读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点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 1.谈话启发:这个故事,篇幅比较长,但思路比较清晰,你们能不能事情的发展变化,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 2.学生自学: (1)教师巡视,排疑解难,提示方法:先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 (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 3.班级交流:根据需要,指名2--3人交流,适度点评。 【出示课件5】

小学语文《穷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穷人》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人教六年级上《穷人》教学设计之一。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苦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9---11自然段的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体会桑娜的忐忑不安与善良。 教具:文字片一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质疑: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什么了?桑娜一家和西蒙一家是什么关系?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理解课文 1、桑娜和西蒙两家到底穷到什么程度呢?打开书,放开声音读1——7自然段,边读边填空,先自己填,然后同桌交流。 2、他们的确是穷啊,可是当西蒙死后,桑娜是怎样对待西蒙家的两个孩子的呢?迅速浏览有关段落,用一句话来概括。 3、当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默读8——11自然段,边读边把桑娜是怎样想的划下来,划好后大声朗读一遍 (1)指名读划下来的句子。 (2)出示投影: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指名读——齐读——指名说:你觉得桑娜是怎样的一个人? 把这种善良读出来,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六年级上《穷人》教学设计之一》。通过你的读要让人感到桑娜的善良,应该怎样读。练读——指名读——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4、桑娜的确是善良,可是当她真的把孩子抱回家的时候,她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投影:“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1)指名读——想:桑娜的内心有什么变化 (2)再读这段话:读出由害怕、紧张、矛盾到坚定。 (3)自己再读读这段话,看看还有那些不懂的。 (4)处理五个省略号 A、看第一个省略号,他忐忑不安的想……受得了吗……如果你是桑娜你会怎么想——学生说第一个省略号。 B、一个省略号看出桑娜思绪万千,以下四个你任选一个,就照刚才的方法,想一想桑娜会想些什么?但要记住你就是桑娜。(先自己准备,准备好后同桌交流。) C、通过对省略号的理解,我们知道了,桑娜抱回这两个孩子心里充满了矛盾,那我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一读到省略号就要想一想,要读出桑娜矛盾的心理。自己试着读读-指名读。 5、我们体会到了桑娜的高尚品质,打开书看看,跟桑娜有同样品质的人还有谁自己读12——结尾 6 当桑娜把西蒙家的情况告诉丈夫后,她的丈夫有什么表现呢?齐读24自然段。 (1)处理“熬”。这个字还可以换成什么,为什么用“熬”不用别的。 (2)通过这个熬,将来渔夫和桑娜的生活将怎样?(生命受到威胁,流落街头。板书:牺牲自己) (3)当看到自己的丈夫是如此的通情达理,这时的桑娜心情会是怎样的,体会着说说。。。。。。这些话桑娜说出来没有? 师:是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是两颗善良的心在进行心灵的碰撞。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你想说点什么吗? 师:课文学完了,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托尔斯泰的这篇文章,课文通篇除了课题之外,找不到一个穷字,然而在字里行间却处处反映了穷人的贫穷和困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穷人>>教学设计 姓名:任会凤 单位:玉田县大安镇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穷人》8~27自然段 教材简析: 《穷人》是人教版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全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个重点: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心、热心助人的美德。本课主要解决第二个重点。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排在孩子多、生活十分艰难的桑娜家里,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后,作者细致地描写她紧张、担忧、矛盾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孩子,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人物,而是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然而他们那种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见解”这是因为语文是多义的,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文化语境”和“阅读期待”不同,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感受。为此,阅读教学要创造一个“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教师、学生、作者,以文本为载体进行平等的语言交互、思想交互、情感交互,并且这种交互应是多元的。同时,新课程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主要通过抓重点词句感悟,让学生感情朗读,思维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从而受到爱的教育。具体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让学生读8—11自然段,划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交流后,抓“忐忑不安”一词,分别从词典、字形、文中来理解,从而体会人物内心的矛盾。但桑娜还是义无返顾地抱回了两个孤儿,感受到她的善良和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其次,在学生默读12—27自然段找出体现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语句后,让学生自主提问,抓住“熬”进行想象,体会渔夫和桑娜有着一样美好的心灵。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从中受到爱的教育。再则,让学生充分地读,使他们“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最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饱含深情地齐读“我们的社会需要为别人着想的崇高品德,需要心地善良的人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善良的心,真诚的爱,友善的帮助,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美好!”来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 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2、通过划出感动的语句并写出简单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个性化的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穷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上册13《穷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溅、熄”等16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魁梧、勉强、蜷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领悟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2.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梳理文章记叙顺序,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板书:穷人)【出示课件1:课题】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它的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接下来咱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初读要求:【出示课件3、4】 读准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形;读好每一个词,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读通每一句话,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反馈初读情况。 1. 检查朗读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点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

穷人---张祖庆--教学设计

穷人---张祖庆--教学设计

《穷人》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读准“嗯”、“熬”等多音字,会写“虑”等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忐忑不安”、“汹涌澎湃”、“熬”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感受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将叙事诗改写成小说的高超写作技巧;创生语境,迁移习作,初步尝试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主动钻研文本,多元解读,从字里行间读懂穷人的“穷”与“不穷”,充分感受穷人的美好品质。【课时安排】两课时【流程预设】第一板块溯“穷”,整体感知 1.出示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头像。 2.介绍两个作家的关系:《穷人》是根据雨果的叙事诗《可怜的人们》改写而来的。 3.检查预习,正音。 4.课文写了哪几个穷人?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事?(借助情节图,梳理小说主要内容和行文脉络) 第二板块扣“穷”,研究表达 1.读完全文,找不到一个“穷”字。那么,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穷人的“穷”?(细读圈画——标序整理——小组分享) 2.交流点拨,研究表达。预设,学生可能会从如下几个要点梳理作者是如何写出“穷”的:

A 恶劣的天气环境; B 家中的陈设和衣食起居; C 桑娜抱回西蒙孩子后的忐忑心情; D 渔夫的忧虑; E 西蒙死后孩子们入睡的细节。…… 3.师生一起探究容易被忽略的文字“睡觉还早”,从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中,感悟穷人之“穷”体会作品的“言简意丰”。 4.小结: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将诗歌改写成小说,通篇小说没有一个“穷”字,但读来催人泪下。这就是大师的文字,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第三板块品“穷”以写促悟 1.这些穷人,真的穷得一无所有吗?细读全文,完形填空:穷人虽然很穷很穷,但他们拥有()。 2.分享与点拨。 预设:学生可能会从如下内容中,感悟穷人的“善良”、“富于同情心”、“母爱”等美好品质: A 恶劣天气环境与室内温暖舒适的对比; B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与渔夫的忧虑; C西蒙死后的惨状与孩子们熟睡的对比;

穷人优秀教案

穷人优秀教案 穷人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概括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4.续编《穷人》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理清文章的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

(二)理清文章的层次。 三、教学过程 (一)导言: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穷人》。(教师板书课题。)(二)解题,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1.提问:谁为大家读一下预习提示中的第一句话,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2.老师可以把小资料中的内容,再介绍给学生听,丰富他们的知识,加深对作者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3.解题:这篇课文反映的是一百年前在沙俄统治下的穷人们的悲惨生活。所以本文以《穷人》为题。 (三)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先标出自然段序号,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本课自然段较多,共有27个自然段,要求学生细心地标正确序号。 (五)自学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 (六)检查预习情况。 1.说说下列字在写法上要注意的地方: 溅怨填唉

“溅”字的右边是“戋”,不要写成“戈”;“怨”字的左上方是“夕”不要写成“歹”或“”,右上方是“”不要写成“巳”;“填”右边是“真”,不要少写一横;“唉”的右下方是“矢”,不要写成“失”。 2.给下面加粗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勉强仍旧模样自作自受魁梧 勉强的“强”应读“qi3ng”,而不是“qi2ng”;仍旧的“仍”应读“r6ng”,不是“r5ng”;模样的“模”应读“m*”,不是“m$”;自作自受的“作”应读“zu#”,而不是“zu^”;魁梧的“梧”应读“w*”,不读“w(”。 3.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舒适顾惜勉强抱怨黧黑 忐忑不安自作自受 老师要教给学生解词的方法。比如前4个词,可以找出它们的近义词来理解词义:“舒适”的意思就是舒服;“顾惜”的意思是爱惜;“勉强”的意思是将就、凑合;“抱怨”的意思是埋怨。有的词可以找出其中不理解的字,通过来理解词义:比如“黧黑”这个词,可以先查“黧”的意思,即黑里带黄的颜色,进而理解“黧黑”的意思就是又黑又黄。“忐忑不安”和“自作自受”可以通过和联系课文具体语言环境相结合的方法来理解词义:“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自作自受”是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七)学生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2 (第二次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 三、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一、通过创情景朗读,感受西蒙悲惨命运以及她关爱孩子的善良品质。 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 教学难点: 通过揣摩桑娜的内心矛盾,体会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穷人在课文里主要指哪些人? 桑娜和渔夫穷在哪里? 西蒙穷在哪里? (设计理念:温故知新,为新课的学习——感受穷中的不穷作铺垫。)

二、再读课文,找重点句段。 1、找出最能体现穷人善良的一句话:“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引导理解:“这样做”指什么?分别是哪些段落写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和为什么“她的心跳得很厉害”? (设计理念:由重点句段入手,把长文读成短文,引领全文内容的学习。) 三、精读课文,感受穷人的贫穷与善良。 (一)学习第三到七小节,感受西蒙的贫穷与关爱孩子以及桑拿的善良。 1、默读第三到七小节,思考:桑娜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说说通过默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她头往后仰着……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1)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看看这段话中,哪句话最打动你的心呢? (2)围绕“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多形式朗读因果句,体会西蒙的困难。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逐一找出体现“困难”的语句,加因果关联词反复朗读:生1:因为“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 齐:所以说“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 生2:因为“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齐:所以说“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

《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穷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读写“舒适、搁板”等词语。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感受“穷人”的生活贫苦,浅层次感受作者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批判。 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从环境和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感受“穷人”的生活贫苦。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人物“穷”的写法。 学情分析: 从内容上看,孩子们容易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但由于阅历和年龄的差异,是很难真正走进文中描述的穷苦生活的。 从能力和习惯上看,一是学生已具备归纳短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在预习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大意,但还未掌握不同文体不同归纳主要内容的具体方法;二是学生已具备默读中思考、圈点批注的能力,但很有可能没有养成顺序整理信息的习惯。三是学生能领悟标签式的写法,能很快发现作者的写法是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在揣摩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从发展点上看,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忽略经典的奥秘,即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在文中是指托尔斯泰“言简意丰”的写作技巧。 预习提纲: 1.放开声音、自由朗读课文一次,感觉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次。 2.同桌互相读读课后生字,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3.独立完成《两导两练高效学案》中第34页“初读点拨”的第1题,第35页“达标检测”的第1题,然后小组内组长组织交流,纠正,改错。 4.自己用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思考: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阅读文章,唯有思考透彻这三个问题,方能和作者心灵对话。)课前交流: 1.在暑假里,你都忙些什么来?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有哪些孩子认真读书了?读了三本以上的孩子举手示意,都读了哪些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3.《穷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13.《穷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溅、熄”等16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魁梧、勉强、蜷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领悟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2.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梳理文章记叙顺序,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板书:穷人)【出示课件1:课题】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它的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接下来咱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初读要求:【出示课件3、4】 读准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形;读好每一个词,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读通每一句话,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反馈初读情况。 1. 检查朗读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点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 1.谈话启发:这个故事,篇幅比较长,但思路比较清晰,你们能不能事情的发展变化,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请默读梳理,形成文字。 2.学生自学: (1)教师巡视,排疑解难,提示方法:先将课文划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 (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 3.班级交流:根据需要,指名2--3人交流,适度点评。 【出示课件5】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部分,讲桑娜出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她已经死去,就抱回了两个遗孤。 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 四、三读课文,初步扫描人物 1.过渡谈话: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大体内容,我们就可以认识有关的人物了。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桑娜渔夫 五、引导读文,了解故事起因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温暖而舒适的小屋,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也可以看出女主人的勤劳。 (板书:温暖而舒适勤劳) 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对,她分明在等着自己的丈夫。) 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 释:“心惊肉跳”。

《穷人》一课教学设计

《穷人》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 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 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解题 1、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 么? 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2、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

时的时代背景。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评:这样的导课设计,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由简介作者的文学地位以及作品特点,激发同学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 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 音。)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 故事。) 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穷人》教案教学设计

《穷人》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穷人》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组课文。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同情。关心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把她的两个孩子收养的事。反映了穷人的生活 贫穷、困苦,赞美好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表现了他们的品德。文章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用词造 句准确、实在。教学这篇课文,要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 字理解课大的思想内容,而后着重看看作者怎样用朴实的 语言,恰如其分地表现真实感情。 学生特征分析: 本班学生中下生面较广,学生基础知识未够扎实,思维能 力、想象能力。朗读水平等还有待提高。他们对朗读较感兴 趣。《穷人》-课是名家名篇,文章写得真实,自然,很 能感动人。是一篇朗读的好材料。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感情的朗读去体会文章的内容以 及思想,并把.一些基本功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 学得扎实。 教学目标: 教养: 1、记住“哑、寡、魁、梧、嘿、霉、哺”等7个字的音、形、义,并会写。记住多音字“哦”的读音和意思。

2、能结合课文,说出练习1“拍击’,等10个词语的意思。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练习2的4个问题。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最难反映人物的性格及思想感情的句子。如: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及渔夫的话。 5、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准确、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的具情实感的。 教育: 1、体会沙俄时代穷苦渔民的悲惨生活。 2、学习穷苦的劳动人民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发展: 1、通过想象画面,感情描述画面,补充省略的内容,提高想象能力。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段(桑娜抱回孩子的经过)是重点段。教学时既要 抓住中心又要和本单元训练项目“真情实感,恰如其分 “联系起来。 教学难点 1、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说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朴实准确。恰如其分的词句表达出入 物的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

穷人教案(6篇)完整版

《穷人教案》 穷人教案(一):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资料,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完美心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完美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三、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 1、同学们,这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大家一齐说说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呢?(穷人) 《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简单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 2、检查词语 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 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

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穷人? 桑娜渔夫西蒙 《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资料说一说?(请两三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能够分成哪几个部分。 2、这篇课文能够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1――2):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回来 (3――11):桑娜看望西蒙,发现她死了,于是抱回了她的孩子 (12――27):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3、再次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 三、细读课文,体味穷境 1、谈话提示:既然课文的题目是《穷人》,那作者笔下的穷人究竟穷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2、个人自读:找出体现穷的句子,体味体味,说说理由 (1)既然是穷,为什么小屋里温暖而舒适呢? (2)为什么桑娜焦急万分的等待丈夫的归来,从中你能够看出什么? 四、设置悬念,铺垫下文 到底桑娜的丈夫能不能安全回来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六、布置作业 认读并默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穷人》教案

《穷人》教学设计 西坑小学钱茂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并积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悲惨的生活状况。 3.根据课文内容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通过学习对比的修辞手法,续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2.续写《穷人》。 教学媒体准备及教具:PPT 一、出示课题、解题 1. 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文中写了几个穷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 2. 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师: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渔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学生自行浏览课文,指名学生概括段意,教师相机小结。 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遗孤,内心忐忑不安。

《穷人》李吉林教学设计

李吉林教学设计——《穷人》 [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之间相互关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掌握人物的特点。 三、认识本课这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理解本课生字词:心惊肉跳、勉强、倾听、探望、张罗、忐忑不安、自作自受、黧黑。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范读课文,学习课文,弄清人物关系,理清文章段落层次,试读课文,讲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讲读二、三两段,总结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伏尔加河上纤夫》等。) 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以及穷人的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o托尔斯泰写的。你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谈话 听了一遍,哪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同情谁?你爱谁? 四、自学课文 五、理清人物关系 有哪些人物? 板书: 桑娜 五个孩子 渔夫(桑娜的丈夫) 西蒙寡妇一个孩子 谁是主要人物? 六、分段 1.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归来。 2.西蒙死了,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里。 3.渔夫归来,知道西蒙的情况后,主动提把孩子抱回家。 七、试读课文 结合解释心惊肉跳、忐忑不安。 正音:张罗、勉强、自作自受。 八、读讲第一段 (通过语言描述,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小说描写的情境中。)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庭。 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 (对,她分明在等着自己的丈夫。) 朗读时,这些一一交待清楚。 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肉跳) 释:心惊肉跳。 介绍这个小屋的摆设,读时基本上是平静的,读到哪儿语调开始转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