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导读:本文是关于应急管理制度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

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减轻灾害影响、增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原则

(一)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准绳,充分考虑市民居住环境和建筑情况,以及附近可用作避难场所场地的实际条件,建设安全、宜居城市。

(二)科学规划。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作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要合理制订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近期规划要适应当前防灾需要,远期规划要通过城市改造和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三)就近布局。坚持就近就便原则,尽可能在居民区、学校、大型公用建筑等人群聚集的地区多安排应急避难场所,使市民可就近及时疏散。

(四)平灾结合。应急避难场所应为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平

时作为居民休闲、娱乐和健身的活动场所,配备救灾所需设施(设备)后,遇有地震、火灾、洪水等突发重大灾害时作为避难、避险使用,二者兼顾,互不矛盾。

(五)一所多用。应急避难场所应具有抵御多灾种的特点,即在突发地震、火灾、水灾、战争等事件时均可作为避难场所。但多灾种运用时,应考虑具体灾害特点与避难需要的适用性,注意应急避难场所的区位环境、地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思路

根据国内外资料和经验,笔者对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出如下设想:(一)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

结合城市行政区划、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等特点以及居民疏散的要求,可将应急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三级建设:

一级应急避难场所为市级应急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15万平方米以上,可容纳10万人(人均居住面积大于1、5平方米)以上。为特别重大灾难来临时,灾前防灾、灾中应急避难、灾后重建家园和恢复城市生活秩序等减轻灾害的战略性应急避难场所;

二级应急避难场所为区级应急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1、5-5万平方米,可容纳1万人以上。主要为重大灾难来临时的区域性应急避难场所;

三级应急避难场所为街道(镇)应急避难场所,一般规模在2千平方米以上,可容纳1千人以上。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在短期内供受灾人员临时避难。

以上三级避难场所应在建设过程中,应以一级避难场所为中枢、以二级避难场所为节点、以三级避难场所为末梢,梯次配备、网状配置、分步实施,构建完整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按照分级建设的原则,由各级分别承担相应的建设任务。

(二)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

1、应急避难场所的覆盖半径

一级应急避难场所:灾难预警后,通过半小时到2小时的摩托化输送应可到达;

二级应急避难场所:灾难预警后,在半小时内应可到达;

三级应急避难场所:灾难预警后,5-15分钟内应可到达。

2、应急避难场所的要素与功能

三级应急避难场所:设置满足应急状况下生活所需帐篷、活动简易房等临时用房,临时或固定的用于紧急处置的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供水管网、供水车、蓄水池、水井、机井等两种以上的供水设施,保障照明、医疗、通讯用电的多路电网供电系统或太阳能供电系统,满足生活需要和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污管线、简易污水处理设施,满足生活需要的暗坑式厕所或移动式厕所,满足生活需要的可移动的垃圾、废弃物分类储运设施,棚宿区周边和场所内按照防火、卫生防疫要求设置通道,并在场所周边设置避难场所标志、人员疏导标志和应急避难功能区标志。

二级应急避难场所:在三级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基础上,在棚宿区配置灭火工具或器材设施,根据避难场所容纳的人数和生活时间,

在场所内或周边设置储备应急生活物资的设施,设置广播、图像监控、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等应急管理设施。

一级应急避难场所:在二级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上,在场所附近设置应急停车场,设置可供直升机起降的应急停机坪,设置洗浴场所,设置图板、触摸屏、电子屏幕等场所功能介绍设施。

3、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

可选择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室内公共的场、馆、所和地下人防工事等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场址。选址要充分考虑场地的安全问题,注意所选场地的地质情况,避开地震断裂带,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选择地势较高且平坦空旷,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地形;选择在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的跨塌范围距离之外;选择在有毒气体储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核放射物储放地、高压输变电线路等设施影响范围之外的地段。应急避难场所附近还应有方向不同的两条以上通畅快捷的疏散通道。

(三)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方式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体育馆式应急避难场所,指赋予城市内的大形体育馆和闲置大型库房、展馆等应急避难场所功能。二是人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指改造利用城市人防工程,完善相应的生活设施。三是公园式应急避难场所,指改造利用城市内的各种公园、绿地、学校、广场等公共场所,加建相应的生活设施。四是城乡式应急避难场所,指利用城乡结合部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五是林地式应急避难场所,指利用符合疏散、避难和战时防空要求的林地。

三、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与管理

(一)实行谁投资建设,谁负责维护管理的原则。应急避难场所的所有权人应按要求设置各种设施设备,划定各类功能区并设置标志牌,建立健全场所维护管理制度。

(二)应急避难场所的政府管理部门,应制定针对不同灾难种类的的场所使用应急预案,明确指挥机构,划定疏散位置,编制应急设施位置图以及场所内功能手册,建立数据库和电子地图,并向社会公示。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组织检验性应急演练。

(三)各级政府、各部门编制的单项应急预案应与全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相衔接。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经费应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四)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志愿者队伍。通过对志愿者组织的培训、演练,使之熟悉防灾、避难、救灾程序,熟悉应急设备、设施的操作使用。

(五)建立一套规范的应急避难场所识别标志。应急避难场所附近应设置统一、规范的标志牌,提示应急避难场所的方位及距离,场所内应设置功能区划的详细说明,提示各类应急设施的分布情况,同时,在场所内部还应设立宣传栏,宣传场所内设施使用规则和应急知识。

【篇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加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

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第302号令),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本事故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事故应急救授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企业)的第一责任人担任;副组长:单位(企业)的直接责任人、经理、厂长、总工程师组成;成员:由各部门重要负责人、各车间主任、安全主任、消防队长、保安队长组成。

2、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生产办主任兼任。

3、应急机构图:

4、各部门要明确主管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指定负责救援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对本系统的救援工作实行管理。

二、应急救授职责

1、领导小组:

(1)对救援工作实行领导和指挥,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3)审批救援工作的各项办法;

(4)核准救援指挥中心设备建设计划,救援设备更新、购置、报废计划;

2、救援办公室

(1)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问题,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

(2)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事故后应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3)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进行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4)协调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5)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的职责

调度、指挥现场所有各专业应急小组的工作,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的措施,保护和减少人员伤害,降低财产损失。

4、消防灭火组

(1)负责对单位(企业)关键装置要害部位以及其它重点防火部门制定灭火抢险预案,为事故及灾害调查处理提供依据。

(2)负责报警。对接警出动情况,受灾部门、燃烧物质、火势大小作火灾记录,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3)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现场灭火战斗,加强火情侦察,查清是否有人员受大火包围,及时抢救伤员。

(4)灭火战斗结束后及时补充器材,恢复战备状态,总结火场经验、教训,协助上级部门对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5、人员医疗抢救组的职责尽一切可能救助人员。对现场伤势较重人员进行临时处置;对已濒临死亡人员进行人工抢救措施送相应医

院救治。医疗抢救组有权禁止人员进入情况不明的现场,以防人员伤亡事故扩大,对有可能造成疾病的现场环境进行封闭和环境消毒。

6、警戒保卫组的职责

负责隔离事故现场、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接近,协助人员抢救,防止事故以外再出现另类意外事件。

7、物质保证组的职责是尽一切可能满足救灾和事故处理所用的物质需求保障。

8、抢修队伍的职责是在公司相关部门配合下接受应急领导小组的指挥尽一切可能抢修设备和工艺现场,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恢复生产。

9、联络、通讯、保障组的职责是保持和上级联络,保证应急通讯正常,接待外来人员,接待职工家属;同时和医疗抢救组共同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篇三:矿山企业应急管理制度】

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

3、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

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4、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副经理、矿长为副组长,安监科长、各采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监科,并负责日常管理。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公司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预案要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并保持与上级部门预案的衔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6、应急管理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事故预防、危险辩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7、应急演练。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每年至少分别安排一次桌面演练和综合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安监科负责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

8、应急通讯设备保障。公司要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

9、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根据公司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10、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

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

11、成立兼职救护队,人员由各科室、采区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并进行经常性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的救护常识和救援能力。

12、应急救援协议。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和应急组织相衔接。根据有关规定,公司要同石家庄市矿山救援中心签订救护协议,一旦发生企业不能自救的事故,请求石家庄市矿山救援中心支援。

13、应急管理费用由公司总经理审批,财务部门予以保障。

14、本制度解释权归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篇四:环境应急中心的管理制度】

一、监控值班人员要着装整齐、精神饱满、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完成好安全防范监控任务。

二、遵守监控室管理制度,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不随意摆弄设备,密切注意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监控设备安全有序,不得中断监控录象、删除监控资料或将监控资料挪为它用。

三、掌握各监控点的分布及其监控范围,密切注意重点监控区域,及时对监控信息复核处置。发现不安全因素或可疑情况,立即进行现场复核(视频搜索、录像回放、电话询问等);对已确定的可疑情况,迅速通知巡逻人员出警,并与巡逻人员保持联系,配合其抓获或查证可疑目标;可疑情况经复核或巡查确认后,及时向领导汇报;遇情况

紧急或突发事件,迅速拨打相关报警电话。

四、及时发现案件线索并存档保留。每天对监控录像进行翻看,发现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及时存盘保留,并做好标记,为业务部门破案提供有效线索;对校园内发生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自然灾害性事故、群体性事件、重大违纪违规事件等录像另存档保留,并做好标记;对上级领导要求保留的录像另存档保留,必要时制作光盘长期存档保留,并做好标记。

五、爱护和保养好监控设备。每周二上午对设备进行一次维护(杀毒、除尘等),对电视监控主机和摄像头实行定期擦拭保养,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及时报修;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关闭电源,及时报告,故障未排除前,不得随意启动机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六、认真做好值班记录;每日交接班时,应将当班发生情况以书面及口头两种形式告知接班人,接班人应检查设备的工作和室内清洁情况,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七、保持通信联络畅通。保证有线电话、无线对讲机等通信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占用监控室电话处理与监控、报警、指挥无关的事情。

八、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篇五: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调

[2010]121号)等文件精神。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本企业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经我矿职业危害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职业危害责任制度:

一、成立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所属各科室、队的主要负责人在职业卫生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与安排下,各负其责,做好本部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日常检查的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并建档保存。

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日常检查的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并建档保存。

二、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规定,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所在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进行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

三、依法履行向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并以职业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公告栏等形式告知并提高职工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意识。

四、领导小组负责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提出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并重点抓好落实工作,积极改善劳动条件。负责向劳动者发放符合(AQl05l-2008)国家标准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造册登记,建立档案。

五、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科室、班、队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报领导小组整改,落实

科室、班、队解决情况,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结果并留有记录。

六、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必须经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机构进行体检。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对于检查出的职业病的人员,及时到医院进行诊疗。

七、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1、矿级领导及管理人员培训必须到取得二级以上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2、粉尘监测人员的培训必须到县煤炭局指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3、全员培训,由本矿或委托相关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八、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组织开展对本矿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建立好职业病危害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九、每年委托经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核准的有资质的技术服务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当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申报,并向劳动者公布。

十、负责建立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小队,落实人员、职责、资金、物品、药品以备急需,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履行行政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应急体系,全面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 救援队伍、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 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以及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 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三)编制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出台我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 类应急资源,统一规划突发事件应急平台、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地本部

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要符合预 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根据 《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编制、修订、完善各类应 急预案,推进镇处(街道)村(社区)学校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逐级监督” 原则,制订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不 断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制度,有计划、有 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不断提升应急队伍实 战水平,结合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涉及重点领域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五)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 常规应急办事机构都应设在本单位的办公室。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是全市处置突发事件的 决策指挥机构,下设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应急办)明确为市政府办公室内 设机构。市政府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职责, 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各地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年,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

街道应急管理制度

街道应急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制度、应急演练制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1.2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科研活动中潜在的职业安全健康事件或事故(灾害)等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2.应急管理原则 2.1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和应急管理工作实行一领导,分组负责。在公司总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2.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2.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2.4科学实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2.5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应急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3.应急管理机构 3.1领导机构 公司经理部是突发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邻导机构。在总经理领导下,由公司相关突发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3.2办事机构 公司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3.3工作机构 公司相关部门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的突发事故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公司有关决定事项。 4.运行机制 4.1预测与预警 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

应急管理及响应制度汇编

应急管理及响应制度 1、目的 为应对工作中各类异常、非计划、突发的情况,做到事前积极预防、事中有效控制、尽量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控制事态发展;在事故已然发生后及时响应、妥善处理,减少损失,消除或降低负面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 适用于高危操作场景中异常情况、网络安全事故、客户投诉和人身安全事故的处理。公司员工在碰到上述情况后因立即通报应急响应小组,启动应急响应流程。 3、组织建设 应急响应小组分三级:区域级、办事处级、公司级 区域级:RPM、接口人、各产品资深人员,RPM为组长 办事处级:工程经理(主任)、质量与安全管理员(QA)、高督,工程经理为组长 公司级:总经理、副总经理、质量安全管理部、技术支援部,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 职责: 总经理、工程经理、RPM分别为公司、办事处、区域网络安全第一责任人,做为应急响应小组组长负责应急响应资源的组织与协调,为应急响应的效果负责。 技术支援部、高督和各产品资深人员负责技术支援,快速响应解决问题与故障,并确定是否申请华为800。 质量安全管理部和质量与安全管理员负责对应急响应流程过程的监控、记录和事后组织分析总结。 4、高危操作应急响应流程

启动条件: 在高危操作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异常、计划外或突发事件,如发现违反操作流程规范、人员临时变更、准备条件不足、操作环境突然改变、方案临时更改、用户要求临时更改、计划变更、操作进度和预期差距过大、操作人员感觉对操作无法把控等等情况。 启动人员:

操作人员和高危操作流程中个相关监控责任人。 通报规定: 首先通报区域应急小组组长,如无法联系,可直接通报办事处应急小组组长,如果依然无法联系,可直接通报公司应急小组副组长和组长。 应急响应动作: 接到应急响应请求后,各级响应小组组长首先通报上一级应急小组组长,知会办事处QA和公司质量安全管理部,并立即组织相关资源进行现场(或远程)支援(包括不限于人力和技术支援),如果本级应急小组资源不足或处理不了,可上升一级进行处理。 应急响应记录和总结: 由办事处QA或质量安全管理部负责应急响应流程执行的记录,并在事后组织分析总结会议,商议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和效果评估。 注意事项: 工程师在未得到办事处高督同意的情况下不得私自拨打800电话。 5、事故应急响应流程 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现场发生工程事故时应遵守下列流程办理: 5.1现场工程师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事故发生后,应及时上报给区域经理,区 域经理根据当时上报的情况及时安排处理,避免造成问题升级。

卸料平台安全管理制度

前言 卸料平台安全管理细则 (一)原则上严禁使用落地式卸料平台,积极推广使用型钢材料制作的工具式、定型化的悬挑式卸料平台。 (二)悬挑式卸料平台应用16号以上工字钢或槽钢作为主梁和次梁,上铺厚度不小于50mm 的木板,并用螺栓将木板与悬挑梁固定。悬挑式卸料平台必须搁支在建筑物上,不得与脚手架连接,不得出现前后移动和左右摇晃现象。 (三)悬挑式卸料平台的悬挑梁延伸至建筑物内的部分不得少于1米,采用不小于φ16以上钢筋或螺栓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的部位不得少于2处;两侧的悬挑梁应分别采用2道φ14以上的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钢丝绳上部拉结点连接件必须固定于建筑物结构上,严禁设置在砌体墙或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卸料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安装应平稳。 (四)卸料平台必须按照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上杆高度为1.2m,下杆高度为0.6m,挡脚板高度不低于18cm,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密目安全网。 (五)卸料平台应设置4个经过验算的吊环,吊环应用Q235钢筋制作。(吊环应预埋在主体结构上,其预埋深度及锚固长度符合规定值,吊环净高不超过混凝土面5--6CM,吊环方向垂直于楼面) (六)卸料平台钢丝绳与水平悬挑梁的夹角宜在45°-60°。卸料平台钢丝绳用绳卡固定时,固定绳卡不少于3颗,最后一颗绳卡距绳头的长度不得小于140mm。最后一颗绳卡与第二颗绳卡之间应设置一绳弯。绳卡滑鞍(夹板)应在钢丝绳承载时受力的一侧,“U”螺栓应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错。绳卡初次固定后,应待钢丝绳受力后再度紧固,并宜拧紧到使两绳直径高度压扁平1/3。 (七)平台上悬挂分公司统一限重标志牌:标注限载吨位及验收、维护、安装责任人,严禁超载或长期堆放材料,随堆随吊;堆放材料高度不得超过平台护栏高度;工人限数1-2人,严禁将平台作为休息平台;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 (八)卸料平台出入口上口必须采用符合要求的硬防护 (九)卸料平台搭设完毕,必须经施工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并签署意见,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 页脚内容1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一、应急处置工作的目标 在最短时间限内,及时,果断处理在本公司范围内发生的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性时间,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与稳定。 二、应急预案启动 1、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 2、网络遭受黑客攻击; 3、计算机网络出现病毒; 4、软件系统操守破坏性攻击; 5、数据库系统出现故障; 6、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 7、局域网大范围中断; 8、服务器等关键网络设备故障; 9、网络中心机房几点中断。 三、应急预案启动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1、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1)网站、网页由各相关使用部门的具体负责人员随时密切监视信息内容。每天不少于5次;非常时期,每半小时监控一次,必要时,24小时监控。 (2)发现网上出现非法信息时,负责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工作组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应先及时采取删除等处理措施,再按程序报告。

(3)应急处置工作组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进行处理,作好必要的记录,清理网站上的非法信息,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将网站网页重新投入使用。 (4)应急处置人员应妥善保存有关记录及日志或审计记录。 2.黑客攻击时的紧急处置措施 (1)当有关负责人员发现网页内容被篡改,或通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工作组通报情况。 (2)应急处置人员应在十分钟内进行处理,首先应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同时向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3)应急处置人员负责被破坏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修补漏洞、强化安全措施后方可将被攻击的服务器设备接入网络。 (4)应急处置人员追查非法信息来源。 (5)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会商后,如认为情况严重,则立即向公安部门汇报。 3.计算机网络病毒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网络上出现病毒,并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后,应立即找出感染病毒机器。 (2)将感染病毒机器和网络隔离,待病毒彻底清除后方允许再次接入网络。 (3)网络中心技术人员要针对该款病毒进行研究,做好相应的病毒发作特征及解决方案。 4.软件系统遭受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71824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重庆浩泰能源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十一月 1.目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做好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

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3.应急管理原则 3.1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3.2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3.3 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3.4 科学实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 3.5 分级响应: 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4.应急管理机构 4.1领导机构 公司在总经理领导下,由公司相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4.2办事机构

公司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兼职),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4.3工作机构 公司相关部门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类别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公司有关决定事项。 5.运行机制 5.1预测与预警 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完善预警机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 5.1.1预警信息发布 预警信息包括生产安全事故的类别、地点、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级别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经有关领导批准可通过广播、信息网络、警报器、大声呼叫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 5.2 应急处置 5.2.1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部门领导,同时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必要时可直接向公司总经理报告。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5.2.2 先期处置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人员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应急处理机制

应急处理机制 一、应急处理的制定与职能 1.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及时掌握信息系统故障事件的发展动态,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动态;对有关事项做出重大决策;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和调度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主管、各部门经理 2.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 负责定期了解外部支持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其技术人员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快速响应信息系统发现的故障事件、业务部门对信息系统故障的申告;执行信息系统故障的诊断、排查和恢复操作;定期通过设备监控软件、系统运行报告等工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尽早发现信息系统的异常状况,排除信息系统的隐患。 工作小组组长:信息技术部负责人 工作小组成员:信息技术部全体成员 3. 外部支持人员 包括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商。负责事先向信息技术部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技术方案和应急技术支援体系;积极配合信息技术部应急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二、应急处理程序 (一)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的说明 根据业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性质和机理,业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 攻击类事件:指信息系统因计算机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2. 故障类事件:指信息系统因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停电、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3. 灾害类事件:指因爆炸、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外力因素导致信息系统损毁,造成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将其分为一般故障、严重故障、重大故障三级。 1. 一般故障 信息系统中单个系统故障,但未影响业务系统运行,也未造成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的突发事件。 2. 严重故障 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公司业务中断,可能造成较大业务影响或较大经济损失的突发事件。 3. 重大故障 特指发生不可预见的灾难性事故,如火灾、水灾和地震等。

系统平台安全管理制度

系统平台安全管理制度 一、设备操作安全管理 (1)、设备操作应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禁止任何非专业人员对机房设备进行任何操作。 (2)、设备操作应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3)、设备操作应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进行,做到“先呼应后操作”,确保操作正确。 (4)、设备操作前应检查,操作后应复核,确保业务正常。 (5)、对于可能影响业务的操作,操作前要进行测试,确保安全后方可计划执行。 (6)、严禁在各系统服务器及网管电脑上安装一切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7)、严禁将来历不明的移动存储介质(含磁盘、光盘、优盘等) 在设备、各系统服务器及网管电脑上使用。(8)、操作时若需要使用优盘的,应指定操作专用优盘作为安全优盘。操作专用优盘应由专人保管;操作专用优盘使用前应进行格式化,确保无病毒;操作专用优盘不得存储与操作无关的任何文件;操作专用优盘不得用于与操作无关的任何事情。 (9)、操作时若需要连接笔记本电脑操作的,应指定操作专用笔记本电脑进行操作。操作专用笔记本电脑应由专人保管,并设置密码,由操作人员掌握:操作专用笔

记本电脑严禁安装与操作无关的任何软件等;操作专用笔记本电脑禁止连接外网:操作专用笔记本电脑应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更新,更新时应使用安全优盘通过补丁进行更新,确保系统安全:禁止使用操作专用笔记本电脑做与操作无关的任何事情。 (10)、厂家人员操作,应由相关技术人员全程陪同监督。 (11)、若需要远程操作,应由相关人员提前提出申请,经审批后方可执行。厂家人员进行远程操作,应确保两人及以上同时进行远程操作,并能得到证实。 二、密码与权限安全管理 (1)、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得使用设备初始密码,不得使用名字、生日,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 (2)、系统维护密码应至少由两人共同设置、保管和使用。 (3)、系统维护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如发现或怀疑密码遗失或泄漏应立即修改,并详细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人等内容。 (4)、禁止非工作人员操作网管系统主机,不使用网管时,应注意锁屏。 (5)、重要系统或设备的用户应设置不同权限,比如超级管理员权限(可定义用户及修改、操作、查看权限等) 和一般管理员权限(只能进行修改、操作或查看权限等) 等。超级管理员权限应指定专人管理,确保系统安全。

企业应急管理制度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贵州长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企业稳定,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促进和谐企业建设,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突发风险事件是指对集团及所属各公司、各平台的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使员工人身安全、公司正常经营和信誉面临损失、损害的各类内、外部突发风险事件。 第三条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突然发生,严重影响或可能导致或转化为严重影响生产营销市场稳定的公司紧急事件的处置。 第二章突发事件分类 第五条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四类: (一)治理类 1、公司主要股东出现重大风险,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2、大股东之间存在纷争诉讼,或出现明显分歧; 3、公司与社会、股东、员工之间存在纷争诉讼,包括因劳动争议引起的职工群体上访或罢工事件; 4、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涉及重大违规甚至违法行为; 5、决策管理层对公司失去控制; 6、公司资产被大股东或有关人员转移、藏匿到海外或异地无法调回; (二)经营类 1、公司董事会出现较大的决策失误; 2、公司的经营班子出现较大的经营失误; 3、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 4、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5、公司主营业务不清晰,或无持续经营能力; 6、其它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情况; (三)环境类 1、国际重大事件波及公司; 2、国内重大事件或政策的重大变化波及公司; 3、自然灾害造成公司经营业务受到影响;

40.工程项目应急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制度 为了应对工程项目潜在的环境和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根据《应急准备和相应程序》,特制定工程项目应急管理制度。 1、本工程项目应急管理制度所指的主要潜在事故和紧急事件包括:火灾、爆炸、人员伤亡、地震、雷击、触电、台风、洪涝、中暑、食物中毒等。 2、应对工程项目潜在的环境和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重点在于预防。在工程项目施工中,项目部应确定设置重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岗位和区域潜在紧急事件的预防点。 3、可能发生潜在事故和紧急事件的岗位人员必须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4、对可能发生潜在事故和紧急事件的地点和设施,项目部应按国家标准进行标识。相应设施、岗位的操作规程应明示,并作记录。 5、在可能发生潜在事故和紧急事件的地点和设施,应配置必要的应急设备、器材(如灭火器),按规定存放并标识,定期检查。 6、项目部应制定针对可能发生潜在事故或紧急事件的应急响应方案。内容应包括:针对可能发生潜在事故或紧急事件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寻求第三方援助的通讯联络方法。项目部应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对应急相应方案进行培训和演习。 7、紧急时间发生时,事故发生现场应立即报告工程部和公司。工程部应立即召集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8、发生紧急事件的现场,应马上投入紧急事件的处理,如暂停施工、暂时关闭设备等,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9、工程部应研究处理办法,负责指挥抢险,同时向政府、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报告,并向社区和周围属区通报。 10、非工作时间发生的意外紧急事故,发现者除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外,应立即通知值班人员并逐级上报。 11、如遇特大环境紧急事件,如火灾、爆炸、人员伤亡时,可以要求第三方援助。 12、事故发生后,公司以及工程部应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形成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向总公司和有关部门上报。

应急事件响应管理制度

“XXX网”应急事件响应管理制度 一、目的 提高处置“XXX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保护XXXXXXX安全,维护与集团公司间正常的通讯渠道。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XXX网”客户端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导致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三、要求 1.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XXX网基础信息网络和运行的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防止失泄密等环节,在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快速反应: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建立和完善部门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根据部门职能,各司其职,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常备不懈: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定期进行预案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切实有效,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 2 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发生XXX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后,应成立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为XXX网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领导、协调XXX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xx平台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LTL沈阳平台网络管理办法 网络规划与管理 1.LTL沈阳平台的网络建设和信息建设由综合部统一规划、实施,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改动。 2.平台员工所使用的计算机是LTL沈阳平台的固定资产,为办公用机,在工作时间里,不得从事与本职无关的工作。 3.内部网络系统统一使用TCP/IP和IPX/SPX两种网络协议。 4.为便于网络管理员全面了解全平台的网络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故障,要求配备个人计算机的员工在使用计算机时必须登录到LTLSY域中。 5.计算机统一以英文字母命名,工作组名称为本部门的汉字名称,描述为计算机责任人的汉字名称。 6.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IP设置,个人不得随意更改。 7.平台的工作站在实施了Y2K升级后,如更改计算机软件配置或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必须得到网络管理员的同意方可进行。 对违反以上规定者,将予以通报批评。 网络安全管理规定 1.统一员工用户账号的命名规则:、 员工姓名为两个汉字: 姓(全拼)+名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例如:姓名:张弘

账号:zhanghong 员工姓名超过两个汉字 姓(全拼)+名字(全拼) 例如:姓名:王效东 账号:wangxd 重名员工的账号以邮件服务器账号作后缀来区分 2.用户密码由网络管理员设置初始值,用户首次登录时,自己重新设定。密码长度 不小于六位字符,并且具有一定保密性,不易被破解。用户密码应妥善保存,并 定期更换。对由自己密码泄露而造成的后果,由个人承担一切后果。 3.新上网用户申请上网的流程:向网络管理员提出申请→网络管理员分配用户帐号, 完成服务器端设置→部门网络管理员负责设置客户端→用户登录测试账号和密 码。 4.财务部、商务部、物资部为平台管理的关键部门,员工应主意保密工作,严格做 好个人和部门的账号和密码的保密工作,不得向外泄露密码,对因密码泄露而引 起的损失将由个人赔偿并追究相关责任。同时,严禁在个人计算机中设置涉及到 保密文件的共享 5.员工不得窃取他人帐号和密码来登录网络,或在网络上恶意破坏他人的文件或机 器,对违反规定而造成的损失,将由其个人赔偿并追究责任。 6.员工调动岗位、或离职,必须到平台网络管理员处登记备案,以便修改权限或注 销帐号。 对违反以上规定者,将予以通报批评,并处罚款50-100元。

安全生产预警预报和应急管理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安全生产预警预报和应急管理制度正式版

安全生产预警预报和应急管理制度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预警预报和应急管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订本制度。 2、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

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3、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项目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应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4、做好安全风险分析及危险源管理,以便有针对性地收集安全生产预警预报信息,根据工程进度、施工季节和施工强度(施工现场人员设备数量)更新安全风险评估,调整危险源级别。 5、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

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制度

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制度 编号:BN-CB-013 A/1 1、目的: 建立应急状况的识别和响应措施,确保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与及时处理,以消除或减少食品质量安全的破坏风险。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影响本公司食品质量安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对应急预案和处理结果的审批和应急处理资源的提供和最后决策。 3.2食品安全负责人:应急准备的协调和管理、评估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对产品的影响。 3.3质管部:对不合格品的追溯、界定、评审并制定处置措施,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进行监督和确认 3.4生产部:突然停水停电、设备事故的调查和排除,出现意外事故时对产品的处置。 4、定义 潜在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包括:1)突然停水停电;2)公司所有产品生产和服务场所及过程中发生设备故障或人为失误;3)供应链突变;4)自然灾害及环境污染等;5)阴谋破坏;6)影响公司食品安全管理的不真实的媒体宣传;7)安全事故;8)其它新的危害等。 5、程序 5.1应急状况识别: 食品安全负责人对需要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可能影响产品安全的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识别,并根据公司、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完善。经过分析和评估,本公司目前可能发生的潜在意外事故、紧急情况包括: 5.1.1突然停水停电:导致生产无法继续进行,可能影响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 5.1.2设备故障:正在运作的设施设备停止工作,可能影响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 5.1.3人为失误:可能影响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 5.1.4供应链的突变:供方的质量事故或供应的中断、运输贮存等合作伙伴的突然改变等会导致公司产品危害的产生。 5.1.5自然灾害(火灾、水灾等):影响生产或服务的环境卫生不符合要求,或导致人员及设备安全。 5.1.6直接环境的突然污染:如环境污染或日光灯的暴裂等直接环境的污染影响产品质量。 5.1.7阴谋破坏(投毒、偷取公司技术机密等):投毒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 5.2应急预案 食品安全负责人应针对识别出的可能影响产品安全的潜在意外事故、紧急情况预先制定应对措施,形成应急预案,交由总经理审批。可考虑的应对措施包括: 5.2.1 突然停水(主要是对工用具、环境清洁方面影响): A、评估生产过程用具需要用水清洁的状况,第一时间通知所有公司员工,做好所有工用具使用更替准备及保证不影响到正常生产。 B、与相关市政供水单位沟通,确定恢复正常供水时间,安排相关生产后的清洁工作。 5.2.2 突然停电 A、计划内停电:在预先获知信息的情况下调整或取消生产计划。并在停电之前将产

2020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总则:为了切实有效的保证公司信息系统安全,提高信息系统为公司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特制定信息系统相关管理制度,设定管理部门及专业管理人员对公司整体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以保证公司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范围 2.1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基础线路、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及各种终端设备的网络系统配置组成。 2.2 软件包括:PC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软件、有关专业的网络应用软件等。 2.3 终端机的网络系统配置包括终端机在网络上的名称,IP地址分配,用户登录名称、用户密码、U8设置、OA地址设置及Internet的配置等。 2.4 系统软件是指: 操作系统(如 WINDOWS XP等)软件。 2.5平台软件是指:设计平台工具(如AUTOCAD等)、办公用软件(如OFFICE)等平台软件。 2.6管理软件是指:生产和财务管理用软件(如用友U8软件)。 2.7基础线路是指:联系整个信息系统的所有基础线路,包括公司内部的局域网线路及相关管路。 3.职责 3.1 公司设立信息管理部门,直接隶属于分管生产副总经理,设部门经理一名。 3.2 信息管理部门为网络安全运行的归口部门,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3.3 负责系统软件的调研、采购、安装、升级、保管工作。 3.4 负责软件有效版本的管理。 3.5 信息管理部门为计算机系统、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3.6 信息管理人员负责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生产经营各类应用软件的安全

运行;服务器安全运行和数据备份;internet对外接口安全以及计算机系统防病毒管理;各种软件的用户密码及权限管理;协助职能科室进行数据备份和数据归档(如财务、生产、设计、采购、销售等)。 3.7 信息管理人员执行企业保密制度,严守企业商业机密。 3.8员工执行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遵守企业保密制度。 3.9系统管理员的密码必须由信息管理部门相关人员掌握。 3.10 负责公司网络系统基础线路的实施及维护。 4.管理 4.1网络系统维护 4.1.1 系统管理员每日定时对机房内的网络服务器、各类生产经营应用的数据库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进行日常巡视,并填写《网络运行日志》〔附录A〕记录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及相关事件。 4.1.2 对于系统和网络出现的异常现象信息管理部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处理方案,采取积极措施,并如实将异常现象记录在《网络运行日志》〔附录A〕。针对当时没有解决的问题或重要的问题应将问题描述、分析原因、处理方案、处理结果、预防措施等内容记录在《网络问题处理跟踪表》〔附录B〕上。部门负责人要跟踪检查处理结果。 4.1.3 定时对相关服务器数据备份进行检查。(包括对系统的自动备份及季度或年度数据的刻盘备份等) 4.1.4 定时维护OA服务器,及时组织清理邮箱,保证服务器有充足空间,OA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4.1.5 维护Internet 服务器,监控外来访问和对外访问情况,如有安全问题,及时处理。 4.1.6 制定服务器的防病毒措施,及时下载最新的防病毒疫苗,防止服务器受病毒的侵害。 4.2 客户端维护 4.2.1 按照人事部下达的新员工(或外借人员)姓名、分配单位、人员编号为新的计算机用户分配计算机名、IP地址等。

应急准备管理制度

金湖县人民医院医院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对院内外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的质量和水平,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努力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安全的医疗急救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医院实际,现制定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一、医院突发事件定义 本文件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及医院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核素泄漏、重大医疗事故、水、电、医疗设施等的质量事故、水灾、火灾、台风、地震、战争、动乱、恐怖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环境安全及正常医疗秩序的事件。 二、成立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汪 泓(医院院长) 副组长:王 军(医院副院长) 徐 斌(医务科科长) 成 员:高 佳(护理部主任) 纪泽森(急诊科主任) 时 炳(医教科干事) 疫情监测上报组:欣惠惠 通讯联络组:高从全

后勤保障组:施列华 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孙荣(120站站长兼) 三、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不定期召开应急管理小组会议,对医院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并提出改进建议。 2.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工作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常备不懈,及时有效。 3.对事发现场伤亡情况和事态发展作出快速、准确的评估,及时了解掌握事故的原因、特征、规律、医疗救援资源、地理交通状况等信息。 4.在事发现场或临时指定地点设立临时指挥部,组长(总指挥)负责组织、部署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工作,组长不在时,根据突发事件原因由分管院领导担任总指挥,副组长按各自行政分工协助总指挥负责所分管部门的应急和医疗救援工作,指挥、调遣院内各科室医疗救援力量和应急处置、抢险维修人员,本小组中各位组员即是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的具体实施人。 5.向当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或上一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有关情况并接受其指令和任务,统一口径对外发布有关信息,会同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损失进行调查、评估,并将调查结果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等。 四、医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职责 1.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管理。医院内突发事件大体可分为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两类,医务科负责对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包括重大传染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和规范宛坪管理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全面提高全体员工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员工生命和管理处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宛坪管理处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管理。 三、职责 (一)安委会对管理处应急管理工作负总责。 (二)路产科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相关部门负责各自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 四、工作程序 (一)定期对管理处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修订。 (二)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三)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相关知识学习。 (四)应急设施、器材所在单位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完好使用。 (五)职能部门定期对应急设施、器材进行监督检查。 (六)应急事件管理 1.突发事件发生后,管理处应立即启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展开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协调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进行应急救援;制定并组织实施

抢险救援方案,防止引发次生、衍生事件;部署和协调现场治安秩序和管理处员工思想稳定工作;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必要时请求社会救援。 2.当发生各类事故时,依事故严重程度,分别启动车间二级事故应急预案和管理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展开应急处置。 3.事故发生后,管理处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应按各级预案的规定,在第一时间内组织事故救援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应集结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听从总指挥的安排和指令。 4.发生事故后,发现人员要首先向单位领导报告并向管理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警,严禁单独盲目施救,施救人员应保证在3人以上。如事故形势严重,须等专业救援队伍实施救援。 5.事故发生后,各应急救援专业队负责人应按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指令,立即集结本队人员,携带应急救援装置,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救援。 6.事故发生后,管理处各重要岗位的人员,应采取正确紧急措施,确保设备安全,避免其它事故发生或事故扩大。 7.参加事故应急救援人员,不可盲目施救,应首先分析事故形势,明确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程度,按可能发生的最严重的后果考虑,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和全面防护措施后,再展开救援。

公司内网安全管理制度(2021年)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内网安全管理制度(2021年)

公司内网安全管理制度(2021年)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第一条目的 为维护公司网络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证公司网络系统的畅通,有效防止病毒入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网络系统管理。 第三条职责 1、技术开发部负责公司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系统维护,制定相关制度并参加检查。 2、办公室、安质部会同相关部门不定期抽查网络内设备安全状态,发现隐患及时予以纠正。 3、各部门负责落实网络安全的各项规定。 第四条网络安全管理范围 网络安全管理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物理层、网络层、平台安全,物理层包括环境安全和设备安全、网络层安全包含网络边界

安全、平台安全包括系统层安全和应用层安全。 第五条机房安全 1、公司网络机房是网络系统的核心。除技术部管理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2、技术部的管理人员不准在主机房内会客或带无关人员进入。 3、未经许可,不得动用机房内设施。 第六条机房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必须遵守相关工作制度和条例,不得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宜,每天上、下班前须检查设备电源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离开。 第七条为防止磁化记录的破坏,机房内不准使用磁化杯、收音机等产生磁场的物体。 第八条机房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九条机房温度要保持温度在20±5摄氏度,相对湿度在70%±5%。 第十条做好机房和设备的卫生清扫工作,定期对设备进行除尘,保证机房和设备卫生、整洁。 第十一条机房设备必须符合防雷、防静电规定的措施,每年进行

应急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制 度 样 本年度:

某某小学 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应急方案 根据县教委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我校安全工作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责任制度 1、我校成立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某某 副组长:王某某王某某 组员:王某某王某某王某某王某某 安全联络员:王某某 2、责任制度:我校安全工作由王某某校长负总责,王某某副校长安全分管领导全方位抓安全工作,李mm、张mm配合抓,实行安全管理责任制。校长为学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学校安全管理第二责任人;班主任为班级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科任教师为班级安全管理第二责任人。 3、学校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头上,每学期学校与各年级班科教师、与家长和学生签定责任书。(将安全责任书随同《成绩通知书》或《学生手册》带回家,家长签字后,下学期开学学生报名时上交班主任和学校。) 二、隐患排查制度 1、实施安全常规检查制度。(1)时令安全检查制度。开展夏季防洪、冬季防火安全检查。(2)开学安全检查制度。每学期开学前一周进行校园安全检查,排除隐患。(3)期中安全检查制度。实行每学月一次安全例行检查。 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隐患排查整治分级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由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各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时时注意学生安全,排除安全隐患。 三、机构工作制度 1、学校建立以黄mm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小组,负责本校的安全工作,组织成员定期分析形势,制定措施,研究和部署安全工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校长办公室,mmm任办公室主任,成员:mmm、mmm、mmm、mmm 各班主任负责综合管理本校安全工作,学校每年度对安全办公室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奖惩斗硬。 2、全校教职工在安全工作中要认真履行职责,学校将安全工作纳入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将与教职工的奖金、津贴、评优、晋级挂钩。 四、法规宣教制度 1、要坚持学习宣传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重庆市中小学生安全常规》等及各级的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2、要坚持开展开学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五、卫生防疫制度 1、食品试尝、留样制度。学校抓好食堂卫生管理,食堂出售的食品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坚持食品品尝制度。每餐饭菜由每日值周领导试尝签字,并留样50克,在冷藏状态下保留24小时。学校填写进货、试尝、留样登记表并保存归档。 2、年度体检制度。每年均对学生、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应随身携带,以备接受检查中。 3、年度防疫制度。加强对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宣传动员学生自愿服驱虫药、碘油丸。严格流行病的检查上报制度。 六、假日值班制度 1、国家法定假日、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假日(校历规定)、期中的双休日等,均由学校安排人值班。 2、值班人员名单报镇中心校办公室。 3、每天安排行政领导带班。值班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 4、应事先做好安全应急预案。 七、值周值勤制度 1、学校每周安排一位行政领导、两名教师值周。 2、值周行政在每周校会上宣布值周人员名单,要使全校师生都明确值周人员。 3、值周教师是当然的安全责任人员。 4、值周领导、教师应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检查。 5、严格执行课间楼道执勤制度、课间教师交接制度(上一节课任课教师晚5分钟左右离开教室,下一节课任课教师提前5分钟左右到教室接岗,并设立课间楼道值班岗,守护学生,以免学生安全事故发生。)每期楼道值岗人员见每期工作计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