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局部解剖学总结

局部解剖学总结

局部解剖学总结
局部解剖学总结

脊柱区

脊柱区(背区)

上界:枕外隆凸、上项线

下界:尾骨尖

两侧界:自上而下连接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棘、尾骨尖的连线。

分区:项区、胸背区、腰区、骶尾区

项区

上界:脊柱区上界

下界:第7颈椎棘突至两侧肩峰的连线

胸背区

上界:项区下界

下界:第12胸椎棘突至两侧第12肋下缘、第11肋前部之间的连线

腰区

上界:胸背区下界

下界:两侧髂嵴后份至髂后上棘以及两侧髂后上棘之间的连线

骶尾区

两侧髂后上棘和尾骨尖三点所围成的三角区

菱形区

从5腰椎棘突至左、右髂后上棘再至尾骨尖的连线(当腰椎或骶、尾椎骨折或骨盆畸形时,菱形区会变形),上、下两角连线的深面是骶正中棘。

第3胸椎棘突:两侧肩胛冈内侧端连线

第7胸椎棘突:两侧肩胛骨下角连线

第4腰椎棘突: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

第2骶椎棘突:两侧髂后上棘连线

脊柱区的皮神经来自:脊神经后支

浅动脉来源

项区:枕动脉、颈浅动脉、肩胛背动脉

胸背区: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胸背动脉

腰区:腰动脉

骶尾部:臀上、下动脉

胸腰筋膜的位置、分层、特点

在胸背区较薄弱,覆于竖脊肌表面,向上续于项筋膜,在背部正中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逐渐增厚,分为前、中、后三层。后层覆于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腱膜愈合,向下附于髂嵴,在腰部正中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末端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2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称腰肋韧带,后入路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暴露肾;前层位于腰方肌前面,又称腰方肌筋膜。筋膜的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于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呈弧形附着于第2腰椎横突与第12肋之间,称外侧弓状韧带,

其内侧为内侧弓状韧带。由于颈、腰部活动度大,在剧烈活动中腰部的胸腰筋膜损伤更为多见,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肌层(浅入深)4层

第一层:斜方肌、背阔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夹肌、头半棘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腹内斜肌后部

第三层:竖脊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

听诊三角(肩胛旁三角)位置、境界、结构特点

位置: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骨下角的内侧。

境界:

内上界:斜方肌外下缘

外侧界:肩胛骨的脊柱缘

下界:背阔肌上缘

结构特点:三角的底为薄层脂肪组织、深筋膜和第6肋间隙,三角的表面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是背部呼吸音听诊最清晰的部位。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该三角范围扩大。

枕下三角位置、境界、其内经过的结构

位置:枕下、项区上部深层

境界: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外下界:头下斜肌

结构特点: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浅面借致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头半棘肌相贴。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椎动脉在寰椎横突孔上缘转向内侧,走行于寰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内,再穿寰枕后膜进入椎管,最后经枕骨大孔入颅。临床上,颈椎的椎体钩骨质增生、头部过分旋转或枕下肌群痉挛都可压迫椎动脉,使脑供血不足。枕下神经在椎动脉与寰椎后弓之间穿出,行径枕下三角,支配枕下肌。

腰上三角位置、境界、结构特点

位置:背阔肌深面,第12肋下方

境界:

内上界:下后锯肌

内下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有时下后锯肌与腹内斜肌在第12肋上的附着点未接触,第12肋下缘也参与构成一个边,共同围成一个不等边的四边形间隙)

结构特点: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腱膜表面有3条神经:自上而下分别为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这些神经的走向与第12肋平行。

腰下三角位置、境界、结构特点

位置:腰区下部,腰上三角外下方

境界:

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

结构特点: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无肌层覆盖,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为腹后壁的一薄弱区。在右侧,三角的前方与阑尾、盲肠相对应,故盲肠后位深部阑尾炎时,此三角去有明显压痛。腰区深部脓肿也可经此三角突于皮下。

椎动脉

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沿前斜角肌内侧上行,穿第6~1颈椎横突孔,进入枕下三角,经枕骨大孔入颅。按其行程可分为4段:

(1)第1段为椎前部,位于椎动脉三角内,即自起始处至第6颈椎横突孔的一段

(2)第2段称横突部,穿行于上第6个颈椎横突孔内

(3)第3段称寰椎部,横行于枕下三角,横卧于寰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内

(4)第4段为颅内部,位于颅内

骨纤维孔(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位置、境界、体表投影

位置:

位于椎间孔的后外方,开口向后,与椎间孔的方向垂直。

境界:

上外侧界:横突间韧带的内侧缘

下界:下位椎骨横突的上缘

内侧界:下位椎骨上关节突的外侧缘

体表投影:

位于同序数腰椎棘突外侧的下述两点的连线上:上位点在第1腰椎平面后正中线外侧2.3cm,下位点在第5腰椎平面后正中线外侧3.2cm。

脊神经后支从骨纤维孔内通过。

骨纤维管(腰神经后内侧支骨纤维管)位置、结构、体表投影

位置:

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的骨沟处

结构:

自外上斜向内下,由前、后、上、下4壁构成。

前壁: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乳突

下壁:副突

体表投影:

在同序数腰椎棘突下外方的下述两点连线上:上位点在第1腰椎平面后正中线外侧约2.1cm,下位点在第5腰椎平面后正中线外侧约2.5cm。

腰神经后内侧支穿行于骨纤维管中。

临床上常见的腰背痛多与腰神经后支有关

腰脊神经后支行程、分支:

腰脊神经后支从脊神经分出后,经一骨纤维孔至腰横突间肌内侧缘,分为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后内侧支在下位椎骨上关节突根部的外侧斜向后下,经骨纤维管至椎板后面转向下行,分布至背深肌和脊柱的关节突关节等。第5腰神经后内侧支经腰椎下关节突的下方,行向内下:后外侧支在下位横突背面进入竖脊肌,然后在肌的不同平面穿胸腰筋膜浅出,斜行向下

外。第1~3腰神经的后外侧支组成臀上皮神经,跨越髂嵴后部达臀区上部的皮肤,有的可达股骨大转子平面。此神经损伤,可引起腰痛。

椎管:

由椎骨的椎孔、骶骨的骶管与椎骨之间的骨连接共同组成的骨纤维性管道,上端经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端达骶管裂孔而终。内容物有脊髓、脊髓的被膜、脊神经根、马尾、血管、神经、淋巴管及结缔组织等。

椎管壁的构成:

椎管的大部是骨纤维性管道,

前壁: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关节突关节

两侧壁:椎弓根、椎间孔

椎管骶段由骨性融合的骶椎椎孔连成,为骨性管道。

构成椎管壁的任何结构发生变化,如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等,均可使椎管腔变形或狭窄,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椎管腔的形态:

横断面上,颈段上部近似圆形,往下逐渐变为三角形;胸段大致呈椭圆形;腰段上、中部由椭圆形逐渐变为三角形;腰段下部椎管的外侧部逐渐出现侧隐窝,椎管呈三叶形;骶段椎管呈扁三角形。

椎管以第4~6胸椎处最为狭小,颈段以第7颈椎、腰段以第4腰椎水平较小。

脊髓被膜及特点:

脊髓表面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为硬脊膜、脊髓蛛网膜、软脊膜。

硬脊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韧,上方紧密附于枕骨大孔的边缘,与硬脑膜相续;向下在第2骶椎高度形成盲端后借终丝附于尾骨,形成一长筒状硬脊膜囊,囊内有脊髓和31对脊神经根。每对脊神经根在穿硬脊膜囊时被硬脊膜紧密包绕,并随神经根延续形成神经外膜,再与椎间孔周围的结缔组织紧密相连,起固定作用。

脊髓蛛网膜:薄而半透明,向上与脑蛛网膜相续,向下在平第2骶椎高度成盲端。此膜向内发出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与脊髓表面的软脊膜相连。

软脊膜:柔软并富有血管,与脊髓表面紧密相贴。在脊髓的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处,由软脊膜前韧带索和后纤维隔与它相连。在脊髓两侧,软脊膜增厚并向外突,形成齿状韧带。该韧带为软脊膜向两侧伸出的三角形结构,呈额状位,介入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其外侧缘形成三角形齿尖,与硬脊膜紧密相连。每侧有15~22个,附着部位不一,在颈段位于上、下两脊神经根穿硬脊膜之间,胸部以下则不很规则。最上一对在第1颈神经根附近。最下一对可变动在第11胸神经根至第2腰神经根之间,其附着处下方常恒定地发出一细小的结缔组织索,经后根前方向下止于第1腰神经穿硬脊膜处的附近,可作为辨认第1腰神经的标志,齿状韧带有维持脊髓正常位置的作用。

大前根动脉(Adamkiewicz动脉)

颈膨大动脉:出现在颈5~8和胸1~6节,供应颈1~胸6节

腰骶膨大动脉:出现在胸8~12和腰1节,以胸11节为多见,营养胸7节以下的脊髓。

营养脊髓的动脉在胸4节和腰1节常缺乏吻合,为乏血管区。

脊髓节段与椎骨椎体的对应关系

上肢

腋窝的构成(一顶、一底、四壁)

顶:由锁骨中1/3部、第一肋外缘、肩胛骨上缘围成,是腋窝的上口,向上通颈根部。

底:朝向外下,由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共同围成。腋筋膜中央因有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等穿过而呈筛状,故又称筛状筋膜。

前壁: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构成。锁胸筋膜是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之间的深筋膜,有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和胸外侧神经穿过。

后壁:由肩胛下肌、大圆机、背阔肌和肩胛骨构成。

内侧壁:由前锯肌、上位4个肋骨及肋间肌构成。

外侧壁:由肱骨的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短头和喙肱肌构成。

三边孔(内有旋肩胛动、静脉通过)

上界:小圆肌、肩胛下肌、肩胛骨外缘和肩关节囊

下界:大圆肌

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四边孔(内有旋肱后动、静脉和腋神经通过)

上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肩关节囊

下界:大圆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腋动脉各段的毗邻关系

第一段:前方为胸大肌、锁胸筋膜及穿过该筋膜的血管和神经;后方为臂丛内侧束、胸长神经、前锯肌和第一肋间隙等;内侧为腋静脉;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和后束。

第二段:前方为胸大肌和胸小肌;后方为臂丛后束和肩胛下肌;内侧为腋静脉和臂丛内侧束;外侧为臂丛外侧束。

第三段:前方为正中神经内侧根和胸大肌;后方为腋神经、桡神经、肩胛下肌、背阔肌和大圆肌腱等;外侧为正中神经外侧根、肌皮神经、肱二头肌长头和喙肱肌等;内侧为腋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等。

腋静脉:外侧有腋动脉,两者之间有臂丛内侧束、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等,内侧有臂内侧皮神经,远端有腋淋巴结外侧群,近端有腋淋巴结尖群。当上肢外展时,腋静脉位于腋动脉的前方。

臂丛(分为内侧束、外侧束、后束)

外侧束:

肌皮神经:在肱肌、肱二头肌之间下行,向下延续为前臂外侧皮神经,支配喙肱肌。

胸外侧神经:伴行胸肩峰动、静脉穿过锁胸筋膜,贴胸大肌深面走行。

内侧束:

胸内侧神经:在腋动、静脉之间穿出,支配胸小肌、胸大肌。

尺神经:先在腋动、静脉之间下行,继而行向动脉内侧,穿内侧肌间隔到尺神经沟。

前壁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

后束:

桡神经:腋动脉后方,经肩胛下肌、背阔肌及大圆肌的前面下行,至臂后部进入肱骨肌管,支配肱三头肌长头、桡侧腕长、短伸肌,肱桡肌。

腋神经:初位于桡神经的外侧,腋动脉的后方,向外下方走行,伴旋肱后动、静脉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向后进入三角肌区。

肩胛下神经:有上、下两支,贴肩胛下肌前面下行,支配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胸背神经:支配背阔肌

胸长神经:在腋中线后方伴胸外侧动脉行于前锯肌表面,支配该肌。(起自臂丛的锁骨上部)肩胛上神经:起自臂丛的上干,向后走行经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继而伴随肩胛上动脉转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

正中神经:以内、外侧根分别起自内、外侧束

腋淋巴结(P287)

腋鞘(颈腋管):包裹腋动脉、腋静脉和臂丛周围的结缔组织膜,向上与颈部椎前筋膜相延续。

三角肌(属于肩带肌)后缘处有腋神经的皮支即臂外侧上皮神经浅出浅筋膜,分布于三角肌表面的皮肤。三角肌深面腋神经分前、后2支进入该肌。旋肱后动、静脉分布于三角肌、肩关节和肱骨等。

在肩胛切迹的上方有肩胛上横韧带。肩胛上动脉经该韧带的上方进入肩胛区,分布于冈上肌和冈下肌。肩胛上神经在该韧带的下方进入肩胛区,支配冈上肌和冈下肌等结构。

肩关节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肩胛上动脉和旋肱前、后动脉的分支;神经分布来自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的分支。

肩带肌中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腱经过肩关节周围时,与关节囊愈着,并互相连接形成一接近环形的腱板,围绕肩关节称为肌腱袖(肩袖)。

头静脉在臂部行于肱二头肌外侧沟内,向上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进入锁骨下窝,穿锁胸筋膜注入腋静脉。

臂前骨筋膜鞘:由臂筋膜前部、内、外侧肌间隔和肱骨围成。其内有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肱动、静脉、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

肱骨肌管(桡神经管):肱三头肌的3个头与肱骨的桡神经沟围成一个供血管神经束通行的管道。

上口:由肱三头肌内、外侧头和肱骨围成,在大圆肌和背阔肌的下方。

下口: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的深处,约在肱骨中、下1/3交界处的外侧。

管内通过桡神经及伴行的肱深血管。

桡神经(P296)

肘窝(P297)

肘关节动脉网(P300)

腕尺侧管、腕管、腕桡侧管(P309)

腕伸肌腱、鼻烟窝(P310)

骨筋膜鞘、掌中间隙(P312、313)

下肢

髂前上棘与骶骨岬、第二骶椎棘突在同一水平。

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连线的深面为腹股沟韧带。

坐骨大切迹上缘与第三骶椎棘突间的水平面稍下方为髂后下棘,其深面为骶髂关节。

坐骨神经体表投影:自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内1/3的交点,向下至股骨内、外侧髁连线的中点作一直线。

坐骨神经的行程特点(P344)

坐骨小孔及其穿行结构(P34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