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起源(1):城市之前

文:徐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经济史家保罗贝洛赫在《城市与经济发展》一书中开篇写道:“这世界没什么事情比城市的兴起更令人着迷。没有城市,人类的文明就无从谈起。

这句话看似绝对,其实并不为过。人类文明最精彩额故事,大多是在城市里写成的,包括彻底改变人类的命运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性无需赘述,没有个工业革命就没有经济增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人们心驰神往的文学,艺术,建筑,以及津津乐道的宫斗与战争,也都是城市里发生或者酝酿的。

城市是精彩的,但在城市诞生以前,必须要有一场农业革命。农业革命以前,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是狩猎和采集,那是每平方公里土地能够供养的人口不到4人,也就是说,供养一口人需要将近400亩土地。作为比较,现在一亩地产出700多斤,南方亩产还要高得多,常常有1000多斤,还可以种双季,这样一亩地养活一口半人就是绰绰有余了。看起来,把”二亩土地一头牛“作为小康的标准,是经过粗略计算的。

食物的供给能力,绝定了人口能够达到的密度。只有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的水平,分工才会出现,高度的聚居才会成为可能。打个比方,北京五环内的面积是750平方公里,狩猎,采集时代只能供养3000人。更直观点的话,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0亩,40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土地才能养活一个人。人口如此稀疏,是没有城市可言的。作为比较,现在一个足球场这么大的农地可以养活20多口人。

农业革命发生的时间在世界各地不太一样,考古学家给出的时间也不会太准确,并且争议一直存在。不过,大致的时间范围还是有的,中东最早,大约在公元前8500-8000年,欧洲在公元前6500-6000年,亚洲在公元前6000-5000年,非洲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美洲和大洋洲在公元前7000-6500年。在人类早期的漫长历史中,这些差别并不大,都落在公元前8500-5000年范围内。这个时间范围,落在新石器革命和城市出现之前。

农业革命的发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大约在15000年前,人类开始获得较为充足的食物,并且开始种植,开始驯养家畜,开始聚居,并且开始有了村落。期间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充足的食物供应使得”储存“成为一种需要。

大约在11000年以前,也就是公元前9000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和旧石器相比的最本质特征,并不在于磨制和光滑,而在于新石器的“形状”。旧石器往往是尖锐的,如矛,刀,斧,用于砍,挖,切等动作,适用于狩猎,捕鱼,或者耕种。这意味着,新石器则多为“容器”:瓶,罐,瓮,桶,钵等等。这意味着,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有了多余的食物,开始储存。陶器的出现,使得“容器”更加多样和好用。

容器的出现,使得食物的供应不仅增加了,而且变得更稳定了。吃不完的食物,可以储存到明天。对于古代人类而言,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广义上讲,种植驯养,都是“储存”的方式,储存的食物,动物,酒类等。种植,驯养,器皿,这些发明创造都需要人类的知识积累。哪一种更难,哪一种更重要,其实都是很难说的清楚的。

储存成为可能后,产出会进一步增长,人类的食物供应会更加充足和稳定。不仅如此,种植,驯养,容器,这些和储存联系在一起的技术被发明出来以后,还

根本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定居慢慢取代流动部落成为人类居住的主要形式,村庄出现并变大。在更加抽象的意义上,房屋,村庄,水库,沟渠都是“储存”的形式。甚至我们今天的城市,也是一个巨大的容器,只不过,城市这个“容器”,要更加复杂和难以理解。

需要说明以免误解的是,种植,驯养,容器,水库,房屋,村庄,这些“储存”形式的出现,可能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而是慢慢演化,不断进步的。不难理解,这几种“储存”的形式,也是相辅相成的。可以想象,一开始这些形式都很粗糙,都是“雏形”,然后慢慢变得精细起来。

村庄出现以后,城市似乎就不远了。城市出现的另一个最基础的前提,是运输技术的进步。城市需要从外部运来很多的粮食,对于早期人类而言,这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依靠原始的肩背手提,人类能够运输的粮食的数量和里程是非常有限的。考虑到运输者本身的食用,有效地运输数量和里程就更少。比如说,一个人的肩背手提,一天大约能够把30公斤的食物运送35公里。考虑到回程的话,一个人的运输距离只有17公里。倘若运送距离达到15天的往返路程,或者250公里,这个人就得把30公斤的食物完全吃掉,运输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动物的驯化,对于运输无疑是有意义的。早在新石器时代以前,人类就开始驯化动物,不仅包括家畜,还包括大型的牲畜。据考证,狗是人类最古老的朋友,大约在14000年前就已经驯化,猪,鸡,鸭,鹅等等也慢慢被驯化。对于运输更加重要的,是大型牲畜如牛,马,骆驼的驯化。根据现有研究,马的驯化,大约发生在6000年前,也就是大约公元4000年左右。

不过,马,骆驼对于运输的帮助可能也有局限,因为牲畜也需要消耗很多的食物。早期的城市大多出现在江河的下游,不仅有利于耕种,而且有利于成本较低的水路运输,看来也不是偶然的。早期的人类逐水而居,对水流既不陌生,也不恐惧,舟楫更是人类最早的发明。最早的独木舟,大约在8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城市的起源【2】:有容乃大

距今约11000年前,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步入新石器时代,其中最重要的进步,是发明了”容器”。吃不完的食物,就可以储存起来。从此人类的食物供给不仅增加了,而且更加稳定了。

有道是“有容乃大”。“容”的意义可正是不一般,有必要花点笔墨强调一下。不妨设想,古人面对疯狂的大自然,是何其的弱小--风来了,雨大了,冰天雪地了,对生命都是很大的威胁。能够存点余粮,遇到困难周转一下,坚持几天,生命的延续才能成为可能。这对于个体存活,知识积累,都是很重要的。更广义地说,有“容”,才有“积累”,才有延续和进化。

后来,人类有先后发明了青铜(距今约6000年)和铁器(距今约3400年)。尖

锐的旧石器的“获取”的功能和“包容”的新石器的“储存”的功能,都在金属器具中得到大幅的改进和提高。不过,功能的“改进”和“突破”相比,还是要差了一个档次。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石器尽管粗糙,其意义却要大于更加精致的青铜器,铁器。

“储存”还有一层更加抽象的含义,就是人们开始为“未来”打算。一旦开始“储存”,人类就不再仅仅关心今天的温,还可以展望明天。“储存”的可以是“自己”的东西,也可以是“别人”的东西。于是,“占有”的概念就出现了。“占有”出现以后,“私有制”,“暴力”还会远吗?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天知道里面还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或者,人类社会的一切美好和罪恶,根源就在这里。在大量古籍中,原始社会是没有“私有”或“阶级”的概念,人们共同劳作,财产“共有”,互敬互爱,过着“美好”的生活。

“占有”,”私有制”,“暴力”这些概念可能太过抽象,不妨说个通俗点儿的。现代社会里,“金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词汇。在金融高度发达的今天,财富积累似乎有了一条快速的路径。那么,金融是什么?抛开纷繁复杂的表现形式,“金融”无非是今天与明天之间儿的交换。把今天的财富“储存”起来,换取明天更大的财富,这不就是投资吗?简单说,金融,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储存”。所以,金融这个时髦玩意儿,起源其实是“新石器”。

在城市出现之前,村庄无疑是最重要的’容器“。古语曰:”邑者,民居之所聚也。“人们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婚丧娶嫁,代代相传。

”储存“的另一层含义,是静止和保守。不妨设想一下一个远古的村庄。这里有几户,十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家,每家都有自己的灶炉,家神,驯化,甚至坟墓。在扦插,播种,驯化,选种,杂交等农业技术逐渐成型之后,人民=们的生活开始”富足’起来,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定会被老人们骂’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或是“败家”。

大约2500年前,老子写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乡土社会的典型写照。一直到1930年代孝通考察”江村“(江苏省苏州市开炫弓村)的时候,描绘的乡村基本面貌依然如此。经历千年而变化甚微,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期间改朝换代,周而复始,这乡土社会的基本面貌,却是贯穿始终的。

乡村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或者是”封闭“。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一套东西,房屋,灶炉,农具,牲畜,生产,消费,都是高度自给的。每家每户的分工,合作,交往都不多,共同拥有的公共财产也很少,

比如说,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写道:”村庄的规划中却没有一个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公共活动的专用场所。自从一年一度的唱戏停止演出后,除了夏天夜晚人们随意地聚集在桥边乘凉以外,10年多来,从外有过组织起来的公共集会。“看来,在乡土社会里,是没有太多的公共活动的。人们的交往,很多时候是基于血缘关系,但是即便亲戚之间,也是高度独立的单元。

费孝通接着写到:”在住宅区外围有两座庙,一个在村西,一个在村北。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的宗教活动都集中在村外边进行。实际上,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在自己家中开展。比较确切的说,庙是和尚和菩萨的住所。和尚,菩萨不仅同普通人隔开一段距离,而且也与社区的日常生活隔开,但进行特殊的仪式时除外。“既然连宗教活动都在各自的家里进行的,人们共同进行的活动那真是不多。邻里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状态,估计都市人很难接受。

远的不说,现在一个都市人倘若访问一个偏远的村庄,感觉到的一定是难以名

状的宁静,就像一个老人在冬日暖洋洋的阳光下打盹。鸡飞狗叫之声越盛,这种宁静的感觉就会越强烈。无他,这里的一切太慢了,时间几乎是静止的。2000多年的王朝社会,就是在这种的极慢中转瞬即逝的。

乡土社会的静止,或者还源于这样一种原因:人们手里的”二亩地,一头牛“,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春天播种,秋天收割,是那样的安稳,可以预测。放弃这样的收入又有什么好选择呢?佛曰:”已知“是一种”障“?阻碍人们获取新的知识。”已有“又何尝不是一种”障?”何况,在新的技术革命以前,这种障碍真是很大的。

有容乃大。比“容”更大的,是放弃。

城市的起源(3):筑城以卫军,造郭以居民

人类从乡村走到城市,花费了漫长的时间。乡村的出现,最早大约在15000年以前。最早的城市雏形的出现,要等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此时还只是方圆600米左右的小城。直观上,就是我们的天安门广场差不多大。据估计,这样的城市里容纳着400-1000人,可谓是小有规模。

或者是一种巧合,早期城市的出现,似乎伴随着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科学技术进步。马和骆驼的驯化,谷物栽培技术的进步,犁的发明使用,帆船的出现,青铜器的发明,纺织机,文字,抽象数学,天文历法的出现,大抵都是在这一时期,前后不过几个世纪。

其实,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这段时间,是人类进步最快的时期之一。唯一可以相提并论的,就是工业革命以来这两,三百年的时间。无独有偶,最近的两,三百年,也经历了城市和城市文化的极大繁荣。看起来,人类的进步总是和城市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这更让人对城市的兴起感到着迷。

这里面至少有两个问题不得不问。其一,为何从乡村走到城市要花费漫长的9000年?其二,早期城市出现以后,在漫长的5000年里,城市经历了起起落落,规模时大时小,为何到了工业革命以后才有长足的进步?这些问题看起来是有些神秘,科学的回答估计很难,不妨做一些茶余饭后的闲谈。

先来尝试回答第一个问题。村庄无疑是城市最重要的来源。你看,城市在很多方面和村庄是很像的,都是人口的聚居,只不过规模,密度不同而已。而且,粮库,水库,沟渠,壕堑,银行,武器库,甚至图书馆,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村庄。其实,仔细比较城市和村庄的话,你会发现城市的几乎所有东西,在村庄都有雏形。那么,到底是什么区分了城市和村庄?

从村庄带城市的变迁中,最难理解的,是村庄经历了千年而不变,而城市却是瞬息万变的。从村庄到城市,从极静到极动,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催化?这极端之间的变化,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还需要其他的助推力。

考古学家认为,村庄并不是人类最早的聚集方式。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集体性的宗教祭拜活动,或者求神灵保佑,或者求祖先赐福,而此时村庄还没有出现。一排排的陵墓,或者庄严的圣祠,可能是人类最早的集聚场所。

考古学家的发现当然不可全信,不过也不可全不行。不妨推断,远古的人类面对疯狂的大自然,当然是担惊受怕的,于是产生了神灵供人们膜拜。人类当然也对死亡产生恐惧和敬畏,于是开始祭拜祖先。倘若如此,人类最早的聚集,并不

是为了食物,而是为了寻求心灵上的安慰。村庄实际是解决食物的问题。而且,村庄也延续了以往的祭拜传统,解决了宗教需求。那么,还缺什么?

经济分析当中,城市与村庄最大的区别是商业。城市中商业交换活动占重要地位,而村庄是以自给自足为基本特征的。于是人们很容易认为村庄与城市相比缺少了交换。这个当然是对的,但是却没有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个区别是怎么产生的?换一个问法的话:村庄里为什么不能演化出交换来?或者更准确的问:村庄里的交换规模为何不能自发的扩大,进而变成城市?

可以想象,这样的演化或者是在发生中,只不过太慢了,而且受到各种因素的侵扰,不是中断,修成正果很难。

好在,古籍中有很多启发,赵冈在《中国城市发展史集》中做了大量的收集和解释。《左传“闵公元年”》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看起来,聚居都是聚居,但是有没有统治者是个很大的区别。周朝的诸侯取得封地以后,筑城立国,在城中建置宗庙和殿堂,象征统治权威,曰“都”。没有这些设施的,曰“邑”。而且,为了确保统治中枢的安全,建筑城墙成为普遍现象。《吴氏春秋》载曰:“筑城以卫军,造郭以居民。”城与乡的区别,这时候就很清楚了。

在后代的历朝王朝中,中国的重镇大多是军事要塞,由于有了军官和军队的驻扎,聚集了资源和财富,才吸引了匠人和商贩,街市才慢慢长大。所以,看起来对于城市的兴起,王权是早于商业的,而不是相反的。

历史上的反例当然也有,不过不多。比如,苏州因为交通便利,农业高产,因而商业发达,成为大城市,繁荣的程度不亚于若干朝代的国都。再如景德镇,交通不便利,与无军事价值,纯然靠着窑业而兴盛千余年。

城市研究和规划专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大量研究以后,也认为从分散的乡村到高度的聚集的城市的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王权,而不是商业。专家们一般认为,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今天的中东地区。在这一地区的文字当中,根本找不到”商人”这个词汇,知道公元前2000年左右,意指“庙宇里专门管理对外做生意的僧侣。”看起来,早期的商业是附属于王权和神权的。

事后的解释,要容易一些,不妨做一些茶余饭后的推断。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是商业,可是商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规模,以及相应的秩序,否则就是村庄里零星的交换。这种秩序,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产权清晰,法治保护。村庄里的交换,很难上规模,也就难以演化成秩序。不过,王权以及掌握着权利的僧侣,都是达到规模,形成秩序的捷径,因此他们不但掌握了相对大量的财富,有交换的需求,也掌握了一定的强制力,使得交换能够进行。

简言之,商业是重要的,不过商业是王权派生的。看起来,这有些滑稽,不过却是合乎逻辑的。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后来王权成为商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城市的起源(4):商业的兴起

最早的城市,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3500年这段时间内诞生在中东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一带。无独有偶,最早的农业革命,也就是发生在这里,那就要回溯到公元前9000年左右。据说早在那个时候,绵羊就已经完全被驯化了,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不过,作为人类文明最早起源地的中东地区,如今战火不断,局势紧张,说起来也不禁令人感慨。谁说时间一定会带来进步呢?

中东地区成为农业,城市最早的发源地,或者不是偶然,而是大自然的恩赐。温和的气候,广阔的平原,两条大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水的灌溉,都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倘若你是诗人,不放加上地中海和煦的阳光。有了这些条件,难怪农业最早在这里起步。农业发展了,自然也为城市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而且,这里地势平坦,河流众多,交通也是极为便利的。这个天造地设的好地方,还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叫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

据考,最早的城市是乌尔城,位于如今的伊拉克境内。当然,乌尔城之前,还有一些类似于城市的考古发现,包括庙宇,石头造的房子,和一些城墙的遗迹。不过,这些遗迹到底是“城市”,还是“城堡”,亦或是“乡村”,其实都很难说的清楚。文献中,通常把这些考古遗迹称为“原始城市”。

乌尔城是个城邦,包括一个居于支配地位的城市和周围的腹地。据考,乌尔城占地40公顷,城市人口达到2.4万人的规模,城邦的总人口达到50万人。换句话说,乌尔的城市化率接近5%。做个比较的话,我们刚解放的时候城市化率也就10%左右。时隔5000年,城市化率仅增长1倍,莫不是历史开了一个漫长的玩笑?

城邦在早期的城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有几十个乌尔城这样的城邦,有的比乌尔城还要大许多。其实,在后来的城市发展史中,城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比如古希腊时期的城邦,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城邦。

在早期的城邦中,国王和僧侣的地位应该是相当崇高的。你看,城市往往围绕神庙和宫殿而建,这是城市的核心,或者说是“内城”。而且,神庙非常巍峨,宫殿非常富丽,象征着神灵和国王的威严。国王和僧侣之间是什么关系,大概也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猜测在很多时候,国王和僧侣可能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伙的。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商业,手工业,应该是从属的地位,只是因为和僧侣们有实际的需要,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用在城市的发展史上也是恰当不过的。早期的城邦,不久久让位于“城市帝国”。到了公元前1800年左右,古巴比伦王朝崛起,成为中东地区的主宰,控制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地区,众多城邦臣服于这个王朝的统治。其中最著名的意为统治者,就是中国人熟知的汉谟拉比先生,此人因为(汉谟拉比法典)而闻名于世。

有趣的是,古巴比伦王朝的建立者,并不是美索不达亚平原的土著居民,而是来自西方的游牧者,叫亚摩利人。看起来,西方对东方的入侵,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做个比较的话,在遥远的东方的中国领土上,早期的征服也是从西方向东方发起的。东西方如此的相像,不知道是偶然,还是有更根本的解释。

古巴比伦城(今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是世界上第一个巨型城市。据考,古巴比伦统治着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四个江苏省,或者两个“江苏+浙江+上海”这么大。巴比伦城的面积,达到48平方公里,比北京二环线内小不了多少,人口达到20万-30万。这样大的城市,要到将近两千年以后,在古罗马才能再次看到。

这么大的王朝和城市,仅靠朴素的神灵崇拜和国王的威严,是很难统治的,于是有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很多关于私有财产,债务,财产继承,雇工,报酬的规定。可见,当时的劳动分工已经很发达,私有财产制度和商业也已经很发达了,在很多规定中,妻子,儿子,奴隶都是可以当做财产处

理的,验证了人类不平等已经起源。在这里,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商业随着帝国的兴起而繁荣。没办法,分工是城市的产物,有了人群的一定程度的聚集,分工,交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可以推测的是,城市的大规模聚集是依托于国王的威力和僧侣对于祭拜活动的垄断。因此,在早期的城市里,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地位依然受到严格的限制,官僚,祭司,武士依然是主导的阶层。一个证据是,神庙和宫殿处于城市的中央,而市场往往在偏远的地方。

商业兴起的另一种模式,是更加纯粹的商业城镇,以区别于庞大帝国中的商人。最早的商业城镇,兴起在地中海东岸一线,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西侧靠近地中海的地方,也就是如今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境内。沿着地中海沿岸,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邦,一般都不太大,面积一般不超过2万-3万人。这里的居民,统称为腓尼基人。和其他城邦不同的是这些城邦不仅统治着周边的小块地区,还借助水路之便,依靠轻舟快楫,和远方的地区进行贸易。据说,他们的帆船不仅游弋在地中海,甚至翻越欧洲大陆,远行到不列颠群岛一带。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职业商人,腓尼基人的贡献显然是非凡的。今天的人很容易明白,贸易不仅是物品的交换,还伴随着文化的传播,技能的进步。据说,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当然是出于商业交换的需要。还据说,腓尼基人还发明了染色,是为了服装和饰品更加美丽。这些商业城邦的顶峰时期,在公元前1200公元前700年间。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腓尼基城邦的衰落,恰恰是因为对王权和武力的重视不够。他们是纯粹的商人,城市的运作控制在商业行会,而不是国王和僧侣的手中。当东方上午巴比伦和波斯等帝国铁马金戈来犯时,这些城邦丧失了独立,也就自然丧失了贸易枢纽的地位。人类最早的“商业城镇”,就这样没落了。

商业兴起,需要国王的保护,这是多年痛的领悟。

城市的起源(五):希腊,希腊

最早的腓尼基商业城镇在巴比伦,波斯王国的铁蹄下逐渐没落以后,商业发展的中心沿着地中海向西转移。这一次,轮到了地中海东北部的古希腊,也就是围绕着爱琴海的这一区域,包括现在的希腊,土耳其西海岸和爱琴海诸岛。

对文明史感兴趣的人,都会对古希腊的文明赞叹不已。甚至有人说,这是人类文明的真正开端。虽然这多少反映了欧中心论的影响,但是古希腊文明在文明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文明演化有着不可估摸的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大约一千五百年以后,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要复兴的就是古希腊及其继承者古罗马的文明。至于后来改变了人类命运的工业革命,则是欧洲文明的延续。别的不说,古希腊哲学的成就,令人至今依然高山仰止,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公元前399)的问答法,打开了智慧与思辨之门。如今的大课学堂,真该回去好好学习。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的感官与真相之问,至今依然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只可膜拜,无法超越。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的逻辑三段论,至今依然是逻辑学的典范,曼妙不可方物。更妙的是这三者居然是师徒传承关系,两者相差43岁,也算是一段佳话。

对了,还要提一下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公元前275)的几何学。深究数学

的人,会明白几何学之美,当真是难以名状。倘若这种美太过抽象,不妨说一句具体的:这是所有美学设计的基础。从T型台上婉约的走秀,到巍峨的神庙,桥梁,背后无一不有几何学的基础。古希腊的建筑令人惊叹,不仅仅是因为有冰冷高贵的石柱。

还有,希波克拉提斯(公元前460-公元前377)不仅发了西方医学,而且对医生的责任提出严格要求:谨慎,有医德,以病人的福祉为念。看来,“医者父母心”,在西方也是古已有之的。直到今天,医学院的学生还要宣读“希波克拉提斯誓言”,可见此翁的影响,哎呀呀,真不知道古希腊人为什么这么聪明,人类少了他们可怎么办呢?

无独有偶,中国的先哲,管子(公元前719-公元前645),老子(生卒年不详,约生于公元前600年)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墨子(公元前476-公元前390),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等人,也生活在大致相同,稍微早一点的时期。看来,公元前700-公元前200这几百年,当真是人类人品大爆发的时期。

或者,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和古希腊的城邦混战,有着某种神秘的相似性,都可以孕育出思想的大爆发。这样的话,即使没有苏格拉底,也许还会出一个张格拉底,教导出泼辣图和季里士多德等学生。

古希腊如此辉煌的文明成就,自然是在城市里孕育出来的。苏格拉底就曾说过:“乡村的矿业和树木不能教会我任何东西,但是城市的居民却做到了”。看来,苏格拉底这位雄辩的辩手,是在辩论中不断学习的,既欺负了他人,又雄辩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即使到了今天,思想也是在交流中产生的。其实,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是方便了人们的交流,而不是其他。据考,“广场”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是城市中大家聚会的场所。在起先的时候,市场贸易只是聚会的副产品。倘若翻开历史进一步探究文明的根源,却不得不感叹一声:上帝是公平的。尽管也地处地中海沿岸,也沐浴着地中海和煦的阳光,但是上帝对于中东地区的偏爱,远远超过古希腊地区。和中东地区比,爱琴海区域自然条件之贫瘠,简直你就是后妈生的。

爱琴海文明有两个发源地,先是在克里特岛,后来是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克里特岛不过是地中海当中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小岛,位于希腊半岛的南方,距离希腊本土130公里,面积只有1.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的一半(北京全境1.6万平方公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南端,和陆地是相连的,面积2,1万平方公里多一点,也就是比北京大一点,希腊文明,就是起源于在这两个小得可怜的岛上。各位明眼的看官一看就知道,气候好的海岛常常是旅游胜地,但是地形大多是山地或者丘陵,水土资源一般不会很好。其实,克里特岛上的地形蛮差的,到处是大理石,花岗岩,虽然是很好的建筑材料,但是对古老的地理修理业—农业来说,却是极为不利的。

更加悲惨的是,这一区域还是火山活跃的地带。据考,公元前1700-公元前1450年间,这里曾发生过很多次的火山爆发。大家在电影《庞贝末日》中,会领略到火山爆发如何吞噬了一个前年的古国。庞贝古城位于亚平宁半岛,在希腊半岛西方不太远的地方。地质构造上,二者相差无几。

自然条件如此恶劣,也就难怪古希腊文明的起源,要比中东地区晚了很久。条件差,起步晚,那都是老天爷注定的,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就要考古希腊人的智慧了。对于今天的人而言,这里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改变希腊人命运的,就是贸易。古希腊城邦功能之发达,远远超出腓尼基人。

据考,公元前700年左右,古希腊已经有了文字。更重要的是,希腊人发明了铸币。要知道,货币是人类最伟大的金融发明,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超过了其他的所有发明。更令人惊讶的是,古希腊已经有了银行。这些想银行不仅从事货币兑换,支付业务,还从事消费贷款业务,并向公共部门进行放贷。考虑到这是两千多年前,简直是不可思议。

通过贸易,古希腊很快学习了中东和其他先进地区在漫长时间里积累的文明成果。当然,在古希腊也有一些适于贸易的优越条件,比如地处地中海沿岸,水路交通便利,再比如盛产葡萄酒和橄榄油,可以有高附加值的贸易品。不过,这只是希腊贸易发达,文明进步的一个前提和基础,而不是最重要的条件。否则,我们无法解释条件更好的腓尼基商业城邦,为何早早衰落。

翻开古希腊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古希腊人是骁勇善战的民族。可能是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的缘故,只有彪悍的民族才可以在这里在生存,根据柏拉图的描述:“无需使者正式宣战,城市之间自然处于战争状态,而且永无休止”。两个希腊主要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就时常处于战争状态。著名的伯罗奔撒战役(公元前431-公元前404年),就是爆发在这两个城邦及其盟友之间。

希腊人不仅好战,而且善战。作为证据,希腊人在两次希波战争(公元前490-公元前479年)中战胜了强大的波斯帝国,而波斯帝国的人数,大约是希腊人的三倍。据说,在马拉松战役中,雅典只伤亡了192人,而波斯人却留下了6400具尸体,想来不禁让人倒吸几口凉气。马拉松战役获胜后,一位名叫斐力庇第斯的士兵跑回雅典传信,极速 42.193公里报捷后便倒地身亡。

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设计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要求与专家解读】 早期中华文明: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本课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这里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周朝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放在西周表述)。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它们两者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本专题学习的重点。早期国家与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国家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主要在于都是世袭王朝,具有职官、军队等国家机器;不同点主要在于以部族联合或分封制为基础,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不同点是理解早期国家“特征”的关键。由于夏朝缺乏直接资料,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主要在商朝、西周讲述。商朝讲述“内外服”问题,亦可涉及神权政治因素。西周主要讲述分封制,显示出其比商朝进步之处。(引自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时空观念:了解史前时期的人类文明遗址的存在阶段与早期国家的朝代更迭;通过史前文明遗址图及商周形势图,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空间多元一体的特征,“中国”概念的变化对中华文化形成的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对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史料实证:通过学习文明遗址考古资料,了解传世文献与考古材料相结合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DOC)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 专题提纲 现代城市公园的起源和历史 (1) 一、城市公园简介 (1) 二、城市公园的起源 (1) 三、城市公园的历史演变 (2) 四、西方城市公园历史 (2) 五、国内城市公园的历史 (4) 六、城市公园发展历史区域案例——杭州 (7) 一、城市公园简介 1.城市公园的概念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居住区游园等,城市公园的景观面貌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水平高低。 公园的设计理念不是简单的“园和林的混合物”,而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境地。公园造景的设计,无论在命名、楹联、摆设等都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公园景观的内容。同时设计还需要空间和内容上的相互照应、调整,并使之协调互补发展,提高庭园总体的造园艺术,也使庭园更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2.城市公园的景观特征和设计趋势 1)城市公园的景观特征 以树木、草地、花卉为主,兼以人工构筑物的景观。由动物、植物、水体、园路等组成,偏重人与自然的交流。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户外(绿化)活动空间。 2)城市公园的设计趋势 从静态走向动态 从平面水平走向空间立体功能日趋综合风格更趋多样性 案例: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二、城市公园的起源 从古埃及园林出现至今,世界造园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以城市公园的形式出现,却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17世纪中叶,首先在英国、继而在法国和全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武装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起土地贵族与大资产阶级联盟的君主立宪政权,宣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诞生。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领主及皇室的财产,把大大小小的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统称为“公园”。这些园林具备城市公园的雏形,为19世纪欧洲各大城市公园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与社会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分工,即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们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寻求一些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利于交换的地点集中定居,以其手工产品与农牧民进行交换,从而在地域上出现了一种以产品交换为目的的新型居民点。 世界各地的城市由于其产生的历史时代不同,区位地点各异,因而具有不同的起因。我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四周筑有围墙,用以防卫的军事据点;“市”则指交易市场,是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城”是人口渐多,也出现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市”便在“城”或“城”郊出现,“城”与“市”逐渐结合为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城市。 在西方,城市作为一个明确的新事物,开始出现于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的社区中,原始城市是圣祠、泉水、村落、集市、堡垒等基本因素的复合体,这些复合体几乎都是由密闭的城墙严格封围着。王权制度的出现使分散的村落经济向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四周以城墙圈围的城堡便在村庄中出现。城墙的最初用途或许是军事上下班的防御,或许是宗教上的标明范围。但不管怎样,出现这样的城堡是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品的剩余为前提的。 纵观世界各地城市的历史起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二是农业劳动力剩余。也就是说,当农业生产力创造的农产品,除了第一产业从难从严业者及其实用性所需的份额以外还有剩余时,城市的兴起才有可能;仅有农产品的剩余尚不足以导致城市的产生,还必须要有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因此,早期的城市大多起源于农业发达的地区,如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等。这一过程,可用下列简单的框图表示: 现代城市,无论其职能、成分抑或形态,都已大大复杂化、多样化,城市拥有更丰富的内涵,因而城市的定义也多种多样。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城市,都存在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城市自产生至今已经历了5000多年漫长历程。根据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常将城市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古代、近代及现代三个时期。 (一)古代城市发展 自城市产生至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农业和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很小。古代城市发展经历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左右。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城市的功能主要是军事据点、政治和宗教中心,经济功能极其薄弱,主要是手工业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之学说 1、西来说: 2、中源说:正统学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譬如,世人说史,大多从盘古说起,即所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①盘古: 中国传说系统中的领头雁,他的事功只是开天辟地,同人事并无多大关系。按《三五历记》所载,他的事功是:“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②三皇五帝: A.“三皇” “三皇”所指何人,各种文献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一是天皇、地皇、人皇,二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以后者为主。也有文献以祝融、女娲或黄帝代替燧人氏,但伏羲氏和神农氏则是大多数文献的共识。 古人认为,历史按皇、帝、王、霸的顺序展开,三皇、五帝、夏商周王道、春秋战国的霸道,且一代不如一代。《管子·兵法》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管子·禁藏》:“凡有天下者,以情伐者帝,以事伐者王,以政伐者霸。”《庄子·人世间》:“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淮南子·本经训》:“帝者替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 三皇时代,人民生活并不幸福。《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以为王,号之燧人氏。”《吕氏春秋·恃君》曰:“昔太古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 三皇给人民带来了福祉,但却没有“治国平天下”的伟业。 三皇的功业: 燧人氏的功业是“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具去毒”; 伏羲氏的功业是“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 神农氏的功业是“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B.“五帝” 五帝所指何人,各家说法不一。 《国语》记展禽语:“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即以黄帝、颛顼、帝喾ku、尧、舜为五帝。《五帝德》、《帝系姓》、《五帝本纪》都依此说。 《吕氏春秋》以少白皋、太白皋、黄帝、炎帝、舜帝为五帝。

《中外历史纲要》(上)导学案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外历史纲要》(上)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目标】 1、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存在的时间、分布的空间、分布的特点,从而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认识石器时代中国的文化遗存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3、运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对早期国家的特征等史实进行历史解释。【教材研读】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3、生产关系的变化 ⑴原始社会分期 ⑵生产关系的变化 ?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说明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而也推动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原始社会分期 按组织形式划分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按石器制作技术划分 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社会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

二、从部落到国家 部落 (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大约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 阶段(特征)代表人物制度 三皇时代(名称众说 不一,神话色彩浓厚) 伏羲氏、燧人氏、神 农氏 尧年老时,根据各部 落首领的推举和考 察,由舜继承其位。 这种称为“禅让制”。五帝时代(五帝后期 和龙山文化时代,史 称“万邦时代”) 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帝 尧、帝舜。 国家 (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夏(约公元前2070 年—约公元前1600 年;我国最早的奴隶 的制国家) 禹建立(禅让方式— 公天下) 启继位(父死子继— 家天下) 桀亡国(约公元前 1600年) 王位世袭制; 夏王(最高统治 者),中央设有行政机 构、军事机构、司法 机构、宗教机构; 对夏部落实行直 接统治,其它部落间 接统治。 三、商和西周 1、商朝 纣亡国(约 公元前 1046年)商朝 时间人物制度势力范围重要成就 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年汤建立(约 公元前 1600年) 内外服制 东到大海, 西及陇山, 南跨江汉, 北及燕山。 甲骨文、青 铜器等 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所以也称殷朝。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商代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辩论的起源与发展

辩论的发展与起源 只要有人与人相处的地方,就有辩论;只要有辩论的地方就有雄辩。雄辩,作为人类语言沟通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寓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寓于人们本能的竞争潜意识之中;雄辩,作为辩论中一种独特的语言交流形式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雄辩在辩论中的特殊地位。 既然说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形式之一,那么,就可以说“辩”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雄辩作为辩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语言沟通中所起的作用也就非常重要了。 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正是人与人在相处之中无法躲避的竞争性、排他性和残酷性的反映。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胜与败的结果大抵是出于谋略加枪炮的对话;而在和平年代,枪与炮似乎不再为人们所崇仰。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因此就没有竞争了,人人都可以高枕无忧地去尽享天伦之乐了。 有赞成就会有反对;有建设就会有破坏;有深度就会有浮躁;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样东西——语言。 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即使把世界分成无数个具象的分支,那么,这无数的分支也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矛盾体彼此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排斥和互相依存中的一种载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属性,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导致不同的观点。这一切,都是产

生辩论的温床,也都是产生通过雄辩来宣扬某中立场观点的正确性的一种手段。 1. 西方之辩 其实,雄辩并不是近几年才发明出来的产物。仅就西方而言,早在古希腊时代,演说和辩论就破手社会重视,乃至连学校的教育也注重了多学生在演说能力方面和背诵名家警句方面的培养。这样,口若悬河者开始逐渐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当时的雅典是比较开明的奴隶制城邦,政治上的民主、经济上的繁荣带来了思想领域的活跃。雅典学派林立,各种学说之间相互论辩极为盛行,因而,对有关“谈说之术”的研究也居于重要的地位。 公元前390年,苏格拉底在雅典创立了第一所修辞学校,对后世影响很大。 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酥》一书中曾经指出:苏格拉底的一生是“谈话的一生”。这位自诩为“雅典牛虻”的哲学家成天蓬头垢面,到处找人辩论,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记录苏格拉底辩论的一部分精彩的实录。 古罗马人先是传承了古希腊人的论辩风格,并将其推至各种领域,能言善辩、巧言令色者俯拾皆是,后经教育家们去粗取精,自成一体,使得演说论辩发展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不仅如此,古罗马还造就出一大批在语言修辞方面具有很高水平的雄辩家。西塞罗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演说和论辩造就了无数的辩士,辩士所及之处,也从先前的

浅析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从开始有人生存开始,我们的文化也开始萌芽。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就开始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自己,到家族,到国家,到世界,到宇宙,到我们最难以琢磨思想。从人出发,最后在回到人,升华了思想。成就了文化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浩大,有一个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因此,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起源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是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时代时期。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 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期、奠基期、繁荣期、总结期。 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取火技术的发明权有时记在“燧人氏”名下,有时记在“伏羲”名下,有时又归功于“皇帝”。这种歧说并存的现象,正反映了原始初民经过广泛的、多渠道的实践才发明取火技术的文化史的本来面目。火尽管不同于一般的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等,是一种化学反应现象,但是,作为猿人物质生活的重要手段,火的使用从本质上讲也属于工具的范围。就性质而言,工具无疑是一种物质产品,然而,制造工具的活动中已包含有意识性的内容,因此,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工具,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我起源。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步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对大自然的崇拜(太阳、大地)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马厂等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人们往往发现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江苏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追寻生命的起源》教案。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二. 追寻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基本历程。 2.了解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和宗教的区别,了解人类认识不断提高是科学进步的结果和表现。 3.通过学习能用正确的观念解释生命的起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能用相对客观和正式的关于生命的认识,去批驳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艺术化、故事化,甚至是被歪曲、被伪造的关于生命起源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激发学生探索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奥秘的兴趣。 2.通过人类对生命认识的相关知识的初步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反对伪科学和愚昧,为科学进步不惜奉献自己的精力和智慧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 1.近代生命科学的主要成果。 2.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难点: 纠正传说和民俗中关于生命起源的伪科学观点,分析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和实证说明有关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上的偏差。 教学过程: 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1.古代传说:神创说 2.现代两种认识:生命起源于其他星体;起源于地球自身。 3.一次实验:证明生命起源在早期地球上已存在。 【指导】学生完成学习思考。原因: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神秘主义,推行愚民政策;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 【过渡】古代生产力落后,使神创说得以影响深远。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神创说受到质疑。由此形成两条研究路线。 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起源和发展1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起源和发展 摘编/周世咏 智慧城市研究院主任 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引言: 在人们大谈特谈智慧城市的时候,有一群人仍在数字城市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中耕耘,他们就是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本文摘编自“创新理念,共谋发展,构建数字中国,探索智慧未来”为主题的论坛,根据演讲人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的报告摘编而成。在此分享给中国从事数字城市、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和智慧中国建设的全体同仁。 正文: 一、启动智慧城市的试点首先要理清思路 从测绘来说,数字中国一直在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已初步完成。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是我们国际共同的考虑,是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支撑平台。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是抢占“数字地球”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地理空间框架的概念我们都讲了,这项工作在2006年我们和国务院信息办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服务的指导意见。共同确定了这个框架的五大体系,这五大体系中的核心也是我们的数据体系,几大体系是辅助支撑的。 我们的数据体系内容包括多尺度、多要素、多类型、多时相的数据。多尺度我们从400万到1:500,多类型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4D,我们也有一些新的产品逐渐要出现,DSM、三维模型,全景影像,立面街景,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发展要纳入到我们的标准体系来。政策法规和标准是来规范和支撑框架建设,所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标准,同时我们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来指导,构建了全国系统的组织运行体系,同时向各个方面提供服务,服务体系在网络化时代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地理空间框架在五大体系支撑下,通过国家、省和市,国家、省、市都在按这个框架模式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建国家层面的框架,整体层面按照我们这个要求建设,市里也是这样。 二、地理空间框架的互联互通 现在国家层面的这个框架体系应该说已经营运,初步建成了,数字城市也在全国的近300个城市推动起来了,省级框架也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要工作,省级框架建设的层次有的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起源

第一章中国文化起源 一、生命起源学说 ?1924年苏联生物学家奥巴林发表<<生命起源>>专著。 1929年英国遗传学家霍尔丹也提出类似观点。 1936年奥巴林专著再版,他提出的生命起源学说引起世界重视。 按照这个学说,生命是在长时期宇宙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的某一阶段无生命的物质所发生的一个进化过程,而不是在现在条件下由非生命的有机物质突然产生的。 所以,生命起源大约发生在距今45—35亿年间。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在生物分类学中,人属于哺乳动物纲 (Mammalia)真兽亚纲(Eutheria)中的灵长 目(Primates)。 人科中现存的仅一属一种,即Homo sapiens。 从亲缘关系来看,人与类人猿科动物关系最近: 抗原—抗体试验表明,类人猿即猩猩、大猩猩、黑猩猩的血清蛋白与人类十分接近。 人与黑猩猩的血红蛋白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而与大猩猩和猕猴分别有2和15个氨基酸不同。 人类起源于动物,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即人来源于(古)猿。 原始人类的历史 ?1992至1995年在埃塞俄比亚阿法低地发现地猿(为始祖亚种),距今440万年前。 ?1998年在同地又发现地猿的另一个更为古老的亚种(为祖先亚种),距今520万至580万年。?2000年,在非洲肯尼亚的土根山区发现距今600万年前的原初人(土根种),因为发现于千年之交的2000年,故俗称为千禧人。 ?因此,人类的历史现已有600万年记录。 人类进化系统示意图 300万年—400万年前,人类从南猿到现代人的进化历程中包括南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三、中国文化的起源 ?生命起源:45—35亿年人类文化史:600万年中国文化史:170万年(元谋人)?中国文明史:4100年(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前476年战国开始进入所谓的封建社会) 中国文化起源的模式 1、黄河中下游文化区:一是黄河中游以中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磁山文化、裴里岗文化、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等。二是以黄河下游的泰山为中心,代表文化有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第二节原始先民的物质文化 农业为人们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是原始时代世界性的文明创建。 艺术 信仰崇拜 “图腾”是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在原始思维中,类比和联想式主要方法,原始人一般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于某种动物、植物货物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联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 原始先民的婚姻 ?血亲杂交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发展轨迹:多偶婚---对偶婚---单偶婚

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城市的痕迹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读后感 摘要:“城市不止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 关键词:城市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定义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在大一上城市规划导引这门课程时,依稀记得老师提过刘易斯·芒福德,因为那时的专业知识还很少,不敢去读这样的大作,因为自己弄不明白。虽然现在也还是积累的知识不够多,但是上了中外城市建设史、中外建筑史之后,再读他的大作,已经有一些眉目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了解了一些刘易斯·芒福德的生平。刘易斯·芒福德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特别是他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他一生撰写了30多部专著,他被广泛地公认为世界上空前伟大的城市科学专家。他所涉及的学科有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科技发展史、哲学、技术、英国文学、美国研究和城市科学,所涉猎的知识很广泛。他最优秀的著作《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史》,至今仍被公认为全世界城市科学研究的经典著作。 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对世界城市的发展史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当然,最可惜的是刘易斯·芒福德没有将中国的城市发展史列入其中。对于这本书精华的部分实在太多,凭我小小的能力,我只能选取最感兴趣的小部分做一些自己浅陋的理解了。 芒福德先生在72年前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对我们中国今天的城市发展也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他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在我国今天城市迅速发展、资源迅速枯竭、生态迅速破坏、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形之下,我们更应该读一读芒福德对于非理性的工业文明的尖锐批判,对现今日益拥挤、丑陋而紧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学时 一、教学目的 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2)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3)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4)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效果 1.紧密联系学生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提练和深化,合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纵向的把握。 2.如有条件,可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3.加强课堂提问,让学生回顾己学过的知识。 4.布置书面作业(论文)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二、原始物质文化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整合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整合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红山文物的最新研究结果和关于文明标准的定义,可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于8000年前。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整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整合一: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 教法、学法 导入新课: 1、我国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 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 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中国饮食文化起源

中国饮食文化起源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国人自古就有句俗话“名以食为天。”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饮食业随着在不断的发展着。 从食物摄取的角度讲。中国先有巢氏之名: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而后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自此奠定了人类饮食史上的一次大飞跃的物质基础。.再后出现的伏羲氏、.神农氏、.黄帝等更是发展到了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了调。自后进入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到汉代中国的饮食文化日趋丰富,这都归功于汉代中原与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从物质文化的角度讲,中国饮食文化是指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进食的方式。从精神文化的角度讲,中国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食物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进食过程中的社会分工及其组织形式、价值观念、分配制度、道德风貌、风俗习惯、艺术形式等。中国饮食文化就是中国人在长期的饮食时间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国人的饮食生活逐渐形成了以谷物为主食,以其他肉类、蔬菜、瓜果为副食,以茶、酒等为饮料的饮食结构。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3个基本特征 1、中国饮食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身后的文化积淀和稳定的结构体系; 2.、中国饮食文化涉猎学科门类繁多,博大精深,堪称独秀于世; 3、中国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强大的兼收并蓄的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中国饮食文化萌芽阶段的基本特点 1、在整个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萌芽阶段的发展历程可谓最为漫长,最为艰难; 2、以火熟食和陶器发明,是中国原始饮食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里程碑,其不仅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的时代,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社会文明出现了一次大的飞跃。 (三)中国饮食文化形成阶段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1、烹饪工具分门别类;烹饪原料品种繁多; 2、烹饪工艺已趋精致;烹饪名家纷纷涌现; 3、食礼规定下的饮食结构;八珍及南北食风; 4、宴饮制度下的燕乐侑食。 (四)中国饮食文化在发展阶段取得了重大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范围进一步扩大,品种进一步增多,域外原料大量引进,海产品大量使用; 2、植物油用于烹饪,使烹饪工艺的某些环节出现了新的变化; 3、铁质烹饪器具的使用,实现了中国烹调工艺的又一飞跃; 4、瓷器和高桌座椅的普及,开始了中国餐具瓷器化合餐饮桌椅化新时代; 5、饮食名品多如繁星,拉开了伺候中国餐饮业通过名品刺激消费、在竞争中产生 的帷幕; 6、宴会盛行,奠定了中国传统宴会的基本模式; 7、烹饪专著大量涌现,食疗食养理论进一步发展,大大丰富了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研究内容。 (五)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风味流派是指中国饮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相

中华文明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早期农业起源的时间、特点;掌握农业起源的意义;认识到神话传说遗址、岩画、遗物等的史料价值。掌握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知道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与诞生的核心地区;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在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并且呈现出“南稻北粟”的特点; 通过对神话传说的分析,掌握神话传说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通过读图学史,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 通过对探索争鸣的分析,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原始农耕意义的了解,理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通过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神话传说,认识到炎黄子孙是我们基于共同的文化认同感。 4、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一册前四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古代美洲非洲、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伊斯兰世界;对世界古代各个区域有了简单的了解。大家有没有注意在学习古代东方时候,我们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同属于古代东方的古代中国,当时我们没有介绍,那么此次我们一起走进—古代中国。对于我们本国的历史大家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在学习我们国史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像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的那样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要能够正视本国历史的价值。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本单元的单元导言,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单元导言: 本单元内容的时间跨度较大: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大约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找出本单元即将学习的关键词:农业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历史转折、方国联盟、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特点。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并且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及最终形成的历史轨迹和基本特征。 对本单元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

“财政”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财政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分配关系。 词源与起源 在西方,财政一词源于拉丁文Finis,原指结算支付款项,在16世纪,德国文献中采用“Finanz”,意为对欺诈等行为的裁定与罚款,到18世纪曾狭义地指国家收入。后来西欧各国使用的英文finance一词,因其原意泛指一切财务,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对国家的货币收支惯用publicfinance(公共财务)。日本于1868年明治维新后从西欧引入public finance,并借用汉语的“财”、“政”二字,译作财政。 中国古代称财政为“度支”、“国用”、“岁计”、“国计”。“度支”、“国用”指国家的费用开支;“岁计”指国家年度收入和支用的计算;“国计”指国家财政。“财政”一词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中国。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设立财政处,为中国官方采用财政一词之始。 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在国家产生以前,原始公社的后期已经存在着从有限的剩余产品中分出一部分,用来满足公社共同需要的经济现象,但这只是将公社内部集体成员的劳动成果,通过分配用于公社内部的共同需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政。国家产生以后,为了维持它的存在并实现其职能,通过产品分配和再分配使其掌握必要数量的社会产品,用于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需要,从而形成了独立的财政分配,产生了财政。也就是说,国家的产生使财政分配从一般的经济分配(社会分配)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经济范畴。但财政的存在和发展又必须以劳动者能够为国家提供剩余产品为条件,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在中国,对财政的起源还有不同的认识,如一些学者认为,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在国家产生之后,财政分配活动才表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中国自先秦至鸦片战争前的典籍及历代思想家的论述中,关于管理国家财政的原则和理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邸永君 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居住方式上已大致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前农业化时代,人类由居无定所、散若星辰的存在方式发展到使用半永久性居舍,并小规模聚合,最终过渡到定居于乡村聚落;第二次大的变动是在农业化时代,固定城市的出现,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次是在工业化时代,城市星罗棋布,城市化浪潮势不可挡,居住于城市成为人类生存方式的主流。 以考古发掘所得到的实物证据为依据,学术界普遍接受关于“第一批城市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于西亚地区,以双支河流域中下游最为集中”的观点。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则形成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左右。而我国有考古发掘证明的最早城市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年代约为公元前2100~前1700 年,属较为晚近者。 考“城市”一词,属“城”与“市”之连用。城字最初指城墙,内者称城,外者称郭。《韩非子?七患》有云:“城者,所以自守也。”《孟子?公孙丑下》有云:“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后引申为有城垣环卫之都邑。《诗经?瞻卬》有云:“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又引申为筑城。《诗经?出车》之“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即是此意。市字之本义,乃聚集货物进行买卖。《易?系辞下》有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后引申为交易场所。《战国策?秦策一》有云:“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因市多在城内,也可用以代表城邑。《汉书?梅福传》有云:“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名姓,为吴市门卒云。”“城”“市”二字连用,最早见于《韩非子?爱民》,有“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党与虽众,不得臣士卒”之语。于正史中最早出处为《后汉书?法雄传》,有“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之语。杜甫《征夫》,有“街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之句。城市也可专指城中之市。宋人张俞有《蚕妇》诗:“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便是专指城中市场而言。随着历史发展,城与市的功能联系日趋紧密,作为城最初本义的城墙多已不存,即使存在亦早已不是城市外围边界,市的地位和作用却直线飙升,更加突出强化;城市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距离也越来越近。到如今,城市的定义也变为“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并成为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的地方”。 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城市的诞生?人类社会存在了上百万年,为何偏偏在大约5000年前出现城市?城市出现的区域有何特定条件?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根据对城市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学界对城市起源大致有四说。一种是“防御说”。《吴越春秋》有云:“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前已述及,过去的皆有城墙,且大多不止一重,因而有内城、外城之别。内城皇帝高官居之,外城则居住平民百姓。建筑城郭的主要目的防御外敌侵犯。同时兼有防御水患之意义,这是从军事和安全角度阐释城市起源。第二种是“集市说”。此说突出“市”的功能,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的农业畜牧业产品,需要集市进行交换,后逐渐固定,聚集者越来越多,就先有“市”,后来将周围建墙围起,便又有“城”,则城市就此形成。这是从经济学角度阐释城市起源。第三种是“分工说”。认为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内部出现了行业分工,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者需要场所进行生产和交换。所以城市应运而生。这是从社会学角度阐释城市起源。第四种是“庙宇说”。认为如果没有对权威的尊重、对某种场所的依附及对他人权力的服从,城市就不可能存在。能够使远比一个家族更大的社会群体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就是宗教崇拜。比如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城市就是靠清真寺的出现发展而来。先有庙宇,然后拱卫之而出现其他设施,包括市场、居所,再筑城,这便是“庙宇说”。是从宗教学角度解释城市的出现。以上四种理论都有事实依据,但城市的出现与发展往往是以上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对产生条件有客观方面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有充足的水源。春秋时,齐国大政治家管仲曾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在《管子?乘马》中,他明确指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近地利。”就是说,凡营造国都,不建在大山之下,也一定要建在大河的近旁。高的地方不可近于干旱地区,以保证用水的充足;低的地方不可近于水洼地带,以节省沟堤的修筑。一定要依靠自然资源,凭借地势之利建设城市。管子阐明了建设国都,建设城市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历史上建设城市经验的总结。只要打开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古往今来,城市大都建在江河之畔,湖泊之侧,或者是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其二,交通条件亦属十分重要的因素。货物交换、市场运作离不开运输,而运输效率则明显受制于地理因素。所以城市或建立于平原开阔地带,或依山而建,但有通路与外界联系,大型城市必是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其三,周边地区物产状况。城市人口多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生活资料需要周边人口提供。所以周边物产状况直接决定了城市是否能够存在,和其存在规模,发展极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口对城市产生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人,城市便会变为死城而消失。城市周边地区的人口和城内人口要在合理比例的范围之内。人口的稠密度决定乡村能否养活城市。当然,生产力越发达,科学技术越先进,人类克服客观困难的能力越强,人类建立城市所受上述某种因素制约的程度就会越小。但人类也绝非万能,因为克服自然因素的过程无疑会增加成本,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近则承受不起经济的压力,远则招致大自然的惩罚。以笔者只见,近年来北京恶性膨胀的趋势若不遏止,大自然的惩罚为时不远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