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的几种译法

《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的几种译法

《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的几种译法
《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的几种译法

《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的几种译法

《共产党宣言》是一篇在世界上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自1920年陈望道翻译第一个完整的中译本以来,我国先后翻译出版了十几个中译本。有的同志提出:宣言正文第一句话非常有名,但不同中译本中第一句译文有很大差别,有的使用的是“怪物”一词,有的使用的是“幽灵”一词,那么,各中译本中第一句话的具体翻译情况如何,哪一种译法更符合原著的本义。这里对此问题做点介绍。

●“怪物”、“巨影”、“魔怪”、“幽灵”--《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正文第一句话的译法多达9种

在中央编译局图书馆的馆藏图书中,可以查到《共产党宣言》的十几个中译本,其中正文第一句话至少有9种不同的译法。

1920年陈望道译本是:

“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

作为国内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完整的中译本,该译本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多次重印,广为流传,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30年华岗译本是:

“有一个怪物正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

该译本是由我党理论家华岗在陈望道译本的基础上,根据恩格斯亲自校订的1888年英文版《共产党宣言》重新翻译的。在中央编译局图书馆中,没有华兴书局1930年初出版的华岗译本,只能找到1930年3月以“上海社会科学研究社”名义出版的署名潘鸿文的《马克斯主义的基础》一书,其中包含该译本。

1938年成仿吾、徐冰合译本是:

“一个巨影在欧罗巴踯躅着--共产主义底巨影。”

由延安解放社出版的这个译本,是我党在根据地翻译出版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抗战时期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传播,有些还流传到国统区甚至敌占区。

1943年博古校译本是:

“一个幽灵在欧罗巴踯躅着--共产主义底(的)幽灵。”

博古在该译本中首先使用了“幽灵”这个词,为后人翻译《共产党宣言》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博古校译本当年被党中央列为干部必读的马列原著。

1949年,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百周年纪念版,其中正文第一句话是:

“一个怪影在欧洲游荡着--共产主义的(底)怪影。”

1949年11月解放社翻印了这个中译本。这个纪念版后来由人民出版社多次再版,1954年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也采用了该版本的中译文。所以,“一个怪影在欧洲游荡着--共产主义的(底)怪影”的译法曾一度比较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于1953年成立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负责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先后重新校译了《共产党宣言》五个新译本,其中第一句话有三种不同的译文:

(1)1958年译本是:

“一个怪影在欧洲游荡--共产主义的怪影。”

该译本是在1949年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译本的基础上修订的,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

(2)1964年译本是: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该译本是根据1959年德文版并参考其他外文版本和各种中译本重新校订的,后收入1972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一版;1978年译本仍沿用了1964年译本对第一句话的译法,该译本最初为1978年中共中央党校编《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内部发行)所采用,199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

(3)1995年译本是: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与1964年译本和1978年译本相比,这里只改了两个字,即把“徘徊”改成“游荡”。该译本收入1995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这样,“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的译法,就成为近年来我国学术著作引用《共产党宣言》时通用的正式译法。即将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了重新校订,有些地方作了重要修改,但对第一句话未作任何改动。

该译本于1978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印数比中央编译局的译本少得多,影响也小得多。

成老之所以要重新校译《共产党宣言》,是因为对中央编译局的译本不满意。他的新译本对《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的修改主要涉及两个词。一个词是Gespenst,中央编译局译为“幽灵”;成老1938年译为“巨影”,1978年又改成“魔怪”。《新德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对Gespenst的释义是:①鬼怪;幽魂,亡灵;幻象②幽灵(表示恐怖和危险)。另一个词是umgehen, 中央编译局1978年译为“徘徊”,1995年改为“游荡”;成老1938年译为“踯躅”,1978年改为“出现”。《新德汉词典》对umgehen的释义是:①(谣言,流感)流行,流传;②(幽灵)出现,作祟。此外,成老还严格按照德文原文重新调整了中译文的语序。

●中央编译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的译文,更符合“信、达、雅”的要求

笔者认为,对于《共产党宣言》第一句的译法,上述这些不同的译文都属于翻译修辞方面的问题,可以见仁见智。在文字上,中央编译局的译文既考虑了用词的准确性,又兼顾了文采和现代汉语的规范。至于语序问题,在德文翻译中对语序的处理通常是很灵活的,关键是既要准确表达原意,又要使文字顺畅,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通过译文对照我们可以看出,中央编译局的译文更顺畅些,更符合“信、达、雅”的要求。

从《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正文第一句话的不同译文及其完善过程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是一项非常艰巨、非常严谨、非常精细的工作。为了准确、鲜明、生动地用中文表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对原著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要认真琢磨,反复推敲。《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决非哪一个人乃至哪一代人的功劳,而是几代翻译工作者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王学东/中共中

央编译局副局长、研究员)

中国翻译名家

本帖最后由清风12 于2011-10-26 13:54 编辑 周作人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有多种译作,多为与其兄鲁迅合译之作。 陈望道浙江省义乌人。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译著有《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1920年8月),《马克思底唯物史观》(日本河上肇的《近世经济思想史论》部分内容,1920),日本岛村抱月著的《文艺上的自然主义》、《苏俄十年间文学理论研究》(日本岗泽秀虎著)等。 胡适胡适(1891.12.17—1962.2.24),原名胡洪,字适之,汉族,安徽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中国现代哲学家、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 郭沫若译著有:《菌梦湖》(小说)德国施笃谟著、与钱君胥合译,1921,泰尔;《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小说)德国歌德著、1922,泰东;《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论文)日本河上肇著,1924,商务;《雪莱诗选》(诗集)英国雪莱著,1926,泰东;《浮士德》(诗)德国歌德著,1928,创造社;《沫若译诗集》印度枷里达若著,1928,创造社;《石炭王》(小说)美国辛克莱著,1928,上海乐群书店;《政治经济学批判》(理沦)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21,神州;《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俄国列.托尔斯泰著,1935,光明书局;《艺术的真实》(理论)德国卡尔.马克思著。 林语堂我国最优秀的双语作家之一。有十一部中文著作,四十部英文著作和九部翻译作品,数百篇散文小品。 朱光潜中国现当代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美学家。译著有哈拉普的《艺术的社会根源》、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和《歌德谈话录》等。 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丰子恺博学多能,著译甚丰,在漫画、文学、美术理论、音乐理论、翻译、书法及艺术教育诸方面有突出成就。尤以富有朴素、细腻、深沉和哲学味的散文和漫画著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 董秋斯原名董绍明,笔名秋斯、求思等。河北静海人。三十年代初,出版与蔡泳裳合译的苏联小说《士敏士》。抗战期间,译出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译著有《先知》(散文诗集)叙利亚凯罗.纪伯伦著,1931,新月、《印度童话集》印度穆.拉.安纳德著,1955,中青、《吉檀迦利》(诗集)印度泰戈尔著...。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著名文学家、学者。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与翻译家。从20年代到80年代,他以优美的文字翻译了俄、法、英、美、日、德、意、匈牙利、波兰等国作家作品。他的作品曾先后被译成日、苏、英、法、德、匈牙利、波兰、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瑞典等国文字。译著有《面包略取》(克鲁泡特金著)(1927)、译文集《父与子》(屠格涅夫著)(1943)、屠格涅夫的《处女地》(1944)、《快乐王子集》(王尔德著)(1948)、高尔基的《回忆托尔斯泰》(1950)、高尔基的《回忆布罗克》(1950)… 戴望舒浙江抗州人。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6年发表魏尔伦的诗。翻译书目:《少女

陈望道鉴定 共产党宣言 第一个中译本

陈望道鉴定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 陈望道鉴定<<共产党宣言 黄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国家图书馆于2001年6月15日至7月5日举办大型文献及图片展览。配合展览,还出版了一本《国家图书馆藏珍贵革命历史文献图录》。在展品和图录中,都收入了一件特别的藏品——《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1920年,国内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无产阶级要有自己的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在这个关键时刻,陈望道先生参照英文版,依从日文版全文翻译了我国第一个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陈望道先生是在艰苦与危险的环境下进行翻译工作的,他于1920年3、4月份在故乡义乌分水塘破陋的柴屋里进行翻译。为防备敌人的突然搜查,他在柴屋里摆放了几件用具,一块铺板,两条长凳,既当书桌又当床,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经典巨著的翻译,并将它带到上海,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办的又新印刷所中印出。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问世。《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出版,不仅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革命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该书为竖排平装本,用5号铅字排印,报纸印造。封面红印马克思半身肖像,肖像下面自右向左横题“马格斯”三字;肖像上面大字横题书名《共党产宣言》。《宣言》上面用小字标注“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字样,下面标注“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等字样。全书共56页,32开。这就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初版本。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面世后,很受读者尤其是追求进步思想的青年的欢迎,毛泽东同志后来回忆起他青年时代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经过时,曾谈及他在这个时期读过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当时国内曾出现争相购阅《共产党宣言》的热潮,因此,印数有限的《宣言》初版本很快销售一空。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也为了纠正初版本书名将“共产党”印成“共党产”的错误,同年9月,《宣言》就再版了。再版本除了将书名更正为《共产党宣言》、封面为兰印马克思半身肖像以及更改出版时间外,其余均同于初版本。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吃粽子错把墨汁当红糖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吃粽子错把墨汁当红糖 2011年06月02日09:00 来源:中国新闻社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社区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分享到QQ空间分享 今年是中共建党9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诞辰120周年。6月1日,记者来到陈望道先生的家乡采访,陈望道之子、复旦大学教授陈振新说,当初陈望道在自己家里翻译这本书时很投入,一边翻译一边吃粽子,错把墨汁当义乌红糖蘸着吃,自己却一直没感觉到。 1891年1月18日,陈望道出生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1915年初,24岁的陈望道只身东渡日本留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陈望道归国参加斗争,受聘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做了一名国文教师,带头搞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成为“一师风潮”事件的核心人物。但陈望道更进一步认识到当时改变社会制度的重要性。这时,在上海的陈独秀为他提供了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并请他翻译。于是,当时年仅28岁的陈望道毅然辞去教职,返回家乡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 陈振新教授告诉记者:“我父亲跟我讲,这本《共产党宣言》的确不是很好翻译的,他花了比平时翻译其他书籍要多好几倍的精力,才把它翻译出来的。” 陈振新还透露了一件当时不为人所知的趣闻:当时陈望道母亲看他在家里看书稿翻译很辛苦,就拿点粽子,拿点红糖,给他吃。当时在义乌乡下都吃红糖,红糖也是义乌的地方特产。陈望道不想浪费时间,就一边翻译,一边拿粽子蘸着红糖吃。结果其实他自己都不知道,实际上他没有蘸到红糖,他是蘸的墨汁,吃下去了。后来被陈望道母亲进来看到,她说:“望道,你嘴巴怎么都是黑的?”陈望道这时才明白过来。 1920年4月底,《共产党宣言》终于全部译成中文,陈望道带上译稿翻山越岭赶赴上海。经过陈独秀等人的校对和努力,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终于印刷出版。

大学英语高级翻译讲义及答案

第一讲中国翻译史、翻译的性质、标准、目的和要求 一、中国翻译史 1. 东汉—唐宋:第一次高潮 2.明末清初——第二次高潮 3. 五四以前——第三次高潮 4. 五四运动之后——第四次高潮 5. 1978改革开放后—第五次高潮 二、翻译的性质 三、翻译的标准 四、翻译课的目的和对译者的要求 一、中国翻译史 中国的翻译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出现过的翻译高潮大致也有五次。 1. 东汉—唐宋:第一次高潮 中国佛教的三大翻译家: 鸠摩罗什(Kumarajiva 344--413)、 真谛(Paramartha/Gunarata 499--569)、 佛经翻译(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玄奘(Xuan Zang)。 由于佛经的翻译,使“佛经”和“论”两种文体进入汉语。 鸠摩罗什(Kumarajiva 344--413) 天竺人,东晋时来华,译经300多卷。 一改过去音译的弱点,主张意译,并倡导译者署名。 他的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表达了原作之神情,为我国的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真谛(Paramartha/Gunarata 499--569) 印度佛教学者,南北朝时来华,译了49部经。 著有《摄大乘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的影响。 玄奘(Xuan Zang) 唐朝人,于628年去印度求经,17年后回国,主持译场,19年译出75部佛经。 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文的中国人。 他的翻译标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直到今天仍有意义。 主张音译,其音译为主的翻译方法对于固定和传播佛教词语和概念以及印度语言文化于中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2.明末清初——第二次高潮 西方科技著作的汉译: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合作翻译的欧几里《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 中国典籍的西译:利玛窦最早将“四书”译成拉丁文。中国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教士的翻译与介绍,先后有了拉丁文和法文译本,流传到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 3. 五四以前——第三次高潮 对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学作品的翻译。 代表人物——严复、林纾 严复(严又陵) 严复译了《天演论》,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要义,激励中国近代的仁人志士

初中语文 文摘(历史)蘸着墨汁吃粽子的陈望道

蘸着墨汁吃粽子的陈望道 受命翻译《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原名陈参一,浙江义乌人。他出生于农民家庭,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攻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回到国内,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后负责《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校长、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还曾担任《辞海》总主编。 1919年,五四运动刚爆发,陈望道便从日本回国,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工作。1920年2月,陈望道以回乡过春节的名义,在“柴房书屋”里受命翻译《共产党宣言》。当时,李大钊、陈独秀读到此书英文版后大加赞叹,认为应当尽快将其译成中文。后经邵力子推荐,陈望道荣当此任。 粽子蘸着墨汁吃 陈望道的故乡义乌西分水塘,是一个不大的村庄。村前有一个水塘,水塘径流两路,西北一路注入浦江县,东南一路汇入义乌城。陈望道的故宅是一间低矮的砖瓦平房,坐落于路边低洼处。在老宅的柴房里,陈望道动手打扫了一下,又端来两条长板凳,横放上一块铺板,权充书桌;又在泥地上垫几捆稻草,当作凳子……这真是一个因陋就简的“书屋”。 入夜,他点亮一盏昏黄的油灯,着手翻译《共产党宣言》。二月正值隆冬,阵阵寒流不断袭入“书屋”,冻得人手脚发麻。陈望道就请母亲灌了个“汤婆子”。恩格斯曾说过:“翻译《共产党宣言》是异常困难的。”确实如此,陈望道当时既缺乏必要的工具书,又少有参考资料,其艰难程度更是可想而知。 在“柴房书屋”里,烟、茶比往日多费了好几倍。陈望道有个习惯,每抽完一支烟,总要用小壶倒一点茶,洗一下手指头。为抓紧时间,他一日三餐都是老母亲递送过来的。一次,母亲见陈望道累瘦了,特意裹了糯米粽子并加一碟红糖端进来,反复叮嘱趁热吃。隔了一会儿,母亲在外面问:“红糖够不够?”他随口回答:“够甜的了。”后来,母亲收拾碗筷时,竟看到儿子满嘴都是墨汁,碟中的红糖却一点没动。原来他翻译入迷,竟蘸着墨汁吃完了粽子。母子俩不禁相对大笑。 “参一”改名“望道” 大约过了两个月光景,陈望道硬是“费了平常译书五倍的工夫”,把《共产党宣言》全文译了出来。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部中文全译稿在上海问世。由于印刷仓促,封面的书名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红色封面版)。这个差错在次月出版的第二版(蓝色封面版)时作了更正。至1926年5月,社会主义研究社印行的《共产党宣言》多至17版,更有难以计数的“盗版”。自那时起,《共产党宣言》便成为在国内影响最大的共产主义学说经典著作。 毛泽东同志1936年7月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 1

《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的几种译法

《共产党宣言》第一句话的几种译法 《共产党宣言》是一篇在世界上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自1920年陈望道翻译第一个完整的中译本以来,我国先后翻译出版了十几个中译本。有的同志提出:宣言正文第一句话非常有名,但不同中译本中第一句译文有很大差别,有的使用的是“怪物”一词,有的使用的是“幽灵”一词,那么,各中译本中第一句话的具体翻译情况如何,哪一种译法更符合原著的本义。这里对此问题做点介绍。 ●“怪物”、“巨影”、“魔怪”、“幽灵”--《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正文第一句话的译法多达9种 在中央编译局图书馆的馆藏图书中,可以查到《共产党宣言》的十几个中译本,其中正文第一句话至少有9种不同的译法。 1920年陈望道译本是: “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 作为国内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完整的中译本,该译本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多次重印,广为流传,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30年华岗译本是: “有一个怪物正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 该译本是由我党理论家华岗在陈望道译本的基础上,根据恩格斯亲自校订的1888年英文版《共产党宣言》重新翻译的。在中央编译局图书馆中,没有华兴书局1930年初出版的华岗译本,只能找到1930年3月以“上海社会科学研究社”名义出版的署名潘鸿文的《马克斯主义的基础》一书,其中包含该译本。 1938年成仿吾、徐冰合译本是: “一个巨影在欧罗巴踯躅着--共产主义底巨影。” 由延安解放社出版的这个译本,是我党在根据地翻译出版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抗战时期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传播,有些还流传到国统区甚至敌占区。 1943年博古校译本是: “一个幽灵在欧罗巴踯躅着--共产主义底(的)幽灵。” 博古在该译本中首先使用了“幽灵”这个词,为后人翻译《共产党宣言》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博古校译本当年被党中央列为干部必读的马列原著。 1949年,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百周年纪念版,其中正文第一句话是: “一个怪影在欧洲游荡着--共产主义的(底)怪影。” 1949年11月解放社翻印了这个中译本。这个纪念版后来由人民出版社多次再版,1954年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也采用了该版本的中译文。所以,“一个怪影在欧洲游荡着--共产主义的(底)怪影”的译法曾一度比较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于1953年成立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负责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先后重新校译了《共产党宣言》五个新译本,其中第一句话有三种不同的译文: (1)1958年译本是:

红色经典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的前前后后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前前后后 ——专访陈望道之子陈振新 1920年春,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间柴房里,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诞生了首个中文全译本。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红色经典”之一,这本仅万余字的小册子影响了几代共产党人。译者陈望道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了中共90年的历史长卷中。 日前,陈望道之子陈振新在上海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讲述其父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前前后后以及对后代的言传身教。 “红色宣言”山村译出 “我父亲的话很少。母亲曾对我说,父亲的性格像个„热水瓶‟,外面摸上去是冷的,不熟悉他的人觉得他不苟 言笑,好像老夫子,而实际上,他的内心无比炙热。”陈振新在复旦大学附近的寓所中对记者说。 “低调”是父亲留给陈振新最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对于当年翻译《共产党宣言》,还是有关参与党内工作的种种细节,陈望道在有生之年对后代几乎是守口如瓶。 陈振新说,我对《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来龙去脉的掌握, 主要来自于自己成为陈望道研究会成员后,所参与的各种文献研究和史料挖掘。 对陈望道的一生而言,1920年是一个重要坐标。这一年,29岁的他收到《民国日报》邵力子的来信,告诉他上海《星期评论》社的戴季陶请他翻译《共产党宣言》,对方还提供了该宣言的一个日文版和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英文版。在随后的日子里,陈望道把自己“关进”了义乌老家的柴房,废寝忘食翻译全文。 与喧嚣的上海滩相比,义乌山村显得冷清,但正是这种氛围,令陈望道下笔如有神助。在如今已踪影难觅的那间柴房中,还留

下了他一边翻译一边吃粽子、误把墨汁当红糖蘸进嘴里的一段佳话。 陈振新说,研究发现,翻译重任落于父亲陈望道身上,有几个原因:首先这位译者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有深入了解,二是对德文、英文、日文这三门外语至少有一门精通,第三则是要对汉语言文学有一定修养。 20世纪初叶,一批思想先进的中国青年先后旅日求学,陈望道正是其中之一,留学期间他已经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且他的日语和汉语功底都很深厚。据此,邵力子推荐了陈望道。 “今天看来,《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诞生,与当年一批中国留日青年迅速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无关联。”陈振新说,当父亲把译稿送到上海后,李汉俊、陈独秀等相继进行了校译,他们也都是曾经旅日的知识分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天,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的《共产党宣言》珍贵译本上,我们依然能辨识出,最初陈望道将马克思的名字翻译为“马格斯”。 1920年,《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于夏季在上海辣斐德路(今复兴路)成裕里12号的又新印刷所印刷,从此开启了这部“红色经典”在中国土地上的广泛传播。 陈振新说,目前所发现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印于1920年8月,当时印数共1000册。由于疏漏,印刷排

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不可不知的大家 经典翻译

马建忠 《马氏文通》语法专著提出“善译” 严复 原京师大学堂校长翻译《原富》《法意》《天演论》 翻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主张翻译的“信达雅” 林纾 不会外语的奇人却掀起了五四运动翻译的狂潮翻译《贼史》《王子复仇记》《快肉余生述》《黑奴吁天录》(分别是《雾都孤儿》《哈姆莱特》《大卫科波菲尔》《汤姆叔叔的小屋》) 辜鸿铭 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13岁到英国读书精通11种语言人称“中国第一语言天才” 获文、哲、理、工、神等13个博士学位 英译《论语》《中庸》《大学》对外国作品过分意译 尊之者称其怪杰毁之者称其怪物 此狂儒与托尔斯泰通信被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他的故事很多:办公室小事、火车上的报纸、关于茶壶茶杯论袁世凯死时他放了三天鞭炮以示庆贺慈禧寿诞时他作诗一首“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马君武 第一位翻译德语达尔文的《物种的起源》 陈望道 翻译日文、英文的《共产党宣言》 中文版《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问世 成仿吾 把德文版《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 郭大力 第一个翻译《资本论》的人 鲁迅 翻译从《域外小说集》开始着重东欧和北欧文学的评价坚持翻译“唯信使上、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标准 瞿秋白 《国际歌》的最早翻译者英特纳雄奈尔(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le)

郭沫若 翻译《少年维特之烦恼》认为“写作即处女、翻译即媒婆” 赵景深 戏曲学家、教育家翻译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 1922年翻译契诃夫的《万卡》 把“The Milky Way”翻译成“牛奶路” 朱生豪 翻译大家《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第一个翻译者而且翻译的层次相当高 莎翁37个剧本145首长诗朱生豪共译31个剧本 1936.8.8 传奇剧《暴风雨》是他的第一部译品 曹静华 主搞苏俄文学翻译 张谷若 翻译应该文学大师托马斯的《德伯家的苔丝》《还乡》《无名的裘德》前两者最著名 他提倡“以地道的译文翻译地道的原文” 苏曼殊 和尚第一个以古体诗形式翻译拜伦的诗翻译雨果的《悲惨的世界》 钱稻孙 将但丁的《神曲》一、二、三曲译为骚体 刘半农 其弟是刘天华 《皇帝的新装》是刘半农最早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的 翻译《茶花女》剧本 第一个吧苏联作品介绍给中国人 巴金 翻译《前夜》等 傅雷 主译法语著作翻译主张“神似说” 形成“傅雷体华文语言”文革中夫妇同是自杀 萧乾 二战时战地记者在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公约会议等上以记者的身份出现与夫人文浩耗五年翻译现代派意识流巨著《尤利西斯》

1.翻译界说

1.翻译界说 xx著名翻译家兼译论家奈达说过一句话: Definitions of proper translating are almost as numerous and varied as the persons who have taken to discuss the subject.实际情况确乎如此,有多少人谈论翻译,便几乎有多少种翻译定义,给人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感。 1.1传统界说举例 传统是与现代相对存在的,因此,凡在现代定义出现之前,学术领域内产生的翻译定义皆属传统之列。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界说主要从语言或文字转换角度切入,下面转引常见和具有一定影响的传统界说若干,供读者比读。 ——译者易也,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贾公彦) ——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法云) ——翻译是语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萧立明) ——翻译就是转换承载信息的语言,把一种语言承载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王德春)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信息的内涵包括意义、思想内容、感情、修辞、文体、风格、文化及其形式。(蔡毅)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的意义,它是语际间语言单位所含信息量的等值转换,以求最大限度地表达原文所含的信息。(吴友富) ——翻译是按社会认知需要、在具有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之间所作的信息传递过程。(方梦之) ——翻译就是用译语语篇传达原语语篇的信息,以实现原语语篇及译者的交际目的。(李运兴)

——从本质上看,翻译就是一种信息转换行为。而信息转换行为实际上是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类的基本行为之一。(辜正坤)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范仲英)——翻译就是尽可能地按照中国语文的习惯,忠实地表达原文中所有的意义。(林汉达)——翻译是译者用一种语言(归宿语言)来表达原作者用另一种语言(出发语言)表达的思想。(徐永煐) ——翻译是以原文为本,以译者为中心,以“忠实”与“对等”为本质属性,竭尽全力 使译文全方位靠近原文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赵彦春) ——翻译其实是一诠释过程,即对原著的语义声韵和思想感情,符号象征及风格意境的理解与表达。(冯象) ——翻译是用其它语言对某种语言符号进行阐释。(雅克布森) ——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中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 来的东西,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费道罗夫) ——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 言的xx产物的过程。(xxxx达罗夫) ——作为一种过程,翻译是一种口头或笔头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把存在于一种语言的口头说的或书写的话语(作品)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并且保持原话(原文)内容不变性和质量以及原作者的准确性。作为翻译活动的结果,翻译是原文的类似物(analogue)。理想的翻译就是原文的理想类似物,它是新的社会、文化和语言现实中造成的,并在这一现实中和为这一现实而发挥作

领航中国·红色经典陈望道译共产党宣言的前前后后

领航中国·红色经典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前前后后——专访陈望道之子陈振新 1920年春,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间柴房里,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诞生了首个中文全译本。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红色经典”之一,这本仅万余字的小册子影响了几代共产党人。译者陈望道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了中共90年的历史长卷中。 日前,陈望道之子陈振新在上海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讲述其父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前前后后以及对后代的言传身教。 “红色宣言”山村译出 “我父亲的话很少。母亲曾对我说,父亲的性格像个…热水瓶?,外面摸上去是冷的,不熟悉他的人觉得他不苟言笑,好像老夫子,而实际上,他的内心无比炙热。”陈振新在复旦大学附近的寓所中对记者说。 “低调”是父亲留给陈振新最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对于当年翻译《共产党宣言》,还是有关参与党内工作的种种细节,陈望道在有生之年对后代几乎是守口如瓶。 陈振新说,我对《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来龙去脉的掌握,主要来自于自己成为陈望道研究会成员后,所参与的各种文献研究和史料挖掘。 对陈望道的一生而言,1920年是一个重要坐标。这一年,29岁的他收到《民国日报》邵力子的来信,告诉他上海《星期评论》社的戴季陶请他翻译《共产党宣言》,对方还提供了该宣言的一个日文版和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英文版。在随后的日子里,陈望道把自己“关进”了义乌老家的柴房,废寝忘食翻译全文。 与喧嚣的上海滩相比,义乌山村显得冷清,但正是这种氛围,令陈望道下笔如有神助。在如今已踪影难觅的那间柴房中,还留下了他一边翻译一边吃粽子、误把墨汁当红糖蘸进嘴里的一段佳话。 陈振新说,研究发现,翻译重任落于父亲陈望道身上,有几个原因:首先这位译者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有深入了解,二是对德文、英文、日文这三门外语至少有一门精通,第三则是要对汉语言文学有一定修养。 20世纪初叶,一批思想先进的中国青年先后旅日求学,陈望道正是其中之一,留学期间他已经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且他的日语和汉语功底都很深厚。据此,邵力子推荐了陈望道。 “今天看来,《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诞生,与当年一批中国留日青年迅速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无关联。”陈振新说,当父亲把译稿送到上海后,李汉俊、陈独秀等相继进行了校译,他们也都是曾经旅日的知识分子。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摘自《翻译理论与技巧》赵桂华编著) 翻译活动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我国各部族之间就有了语言的交流。不过当时的翻译活动是以沟通言语为主,即我们现在所谓的口译。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是佛经翻译。从佛经翻译至今,我国翻译简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或称为四次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的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学翻译,“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的引进及俄苏等新文化、新思想的翻译,以及建国后翻译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一时期 佛经翻译时期。从东汉开始到唐宋时期,历经发生、发展到鼎盛的过程,历时一千多年。东汉时期,桓帝建和二年,波斯帝国(伊朗)安清(安世高)来到中国,翻译了30部40卷佛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安般守意经》。他所译的经文变而不滑,质朴而不粗俗,因而被称为直译的鼻祖。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王苻坚热心提倡佛教,并将其奉为国教。他请来释道安成立了专门的译经机构“译场”,道安推荐并组织众多译经大师从事翻译工作,其中鸠摩罗什是最知名、成就最大者。他共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等39部,313卷。译著文字优美、畅达,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道理,具有“天然西域之情趣”。鸠摩罗什开了意译的先锋,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他还进一步完善了译场,

原来的译场只有“口授、传言、笔授”三个环节,他增加了“校对”这一环节。译完作品之后写上译者的名字一也是从他开始的。梁启超评价他所译经文为“秦梵两娴,诵写自在,信而后达,达而后雅”。 南北朝时期,应梁武王之聘,一个名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来到中国,译了49部经书,其中尤以《摄大乘论》的翻译、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唐朝经济发达、文化兴旺,出现了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玄奘本姓陈,法号“三藏法师”,河南人,因出身贫苦,13岁出家)。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经16国、历时4年到达印度。留学印度17年,成为当地最著名的外籍高僧。他曾在印度连续做了18天的道场,从而名振印度。后返回长安,取回佛经600多部,于是便在大慈恩寺内领导几千弟子从事佛经翻译。共译出75部,1335卷经文。他不但把佛经从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介绍到国外的中国人。玄奘翻译的特点是直译和意译相结合,他明确地提出翻译的标准“既需求真,又需喻俗”,意思就是译文要“忠实准确,通俗易懂”。50年代有人对照了原文,发现那时就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和假借法等翻译技巧,故玄奘被称为“空前绝后之伟人”。同时玄奘还完善了译场,翻译的职司多至11种: 译主(为全场主脑);证义(译主的助手);证文(看是否读错);度语(口译);笔授(记录下梵文译成汉文);缀文(整理);参译(校对);刊定(去掉重复);润文(从修辞上加以润饰);梵呗(对照原文音调,看译文是否琅琅上口);

第一学期翻译教案

第一讲:翻译概述:中国翻译史、翻译的性质、标准、目的和要求I.Teaching Purpose: A.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B.Grasp the nature, standard, aim and requirement of translation II.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A.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B.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III. Teaching Method Combine the explan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s with students? exercise. IV. Teaching Contents 一、中国翻译史 中国的翻译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出现过的翻译高潮大致也有五次。 1.东汉——唐宋,佛经翻译(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出现过中国佛教的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Kumarajiva 344--413)、真谛(Paramartha/Gunarata 499--569)、玄奘(Xuan Zang)。鸠摩罗什,天竺人,东晋时来华,译经300多卷,一改过去音译的弱点,主张意译,并倡导译者署名。他的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表达了原作之神情,为我国的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真谛,印度佛教学者,南北朝时来华,译了49部经,著有《摄大乘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的影响。 玄奘,唐朝人,于628年去印度求经,17年后回国,主持译场,19年译出75部佛经,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文的中国人。他的翻译标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直到今天仍有意义。由于佛经的翻译,使“佛经”和“论”两种文体进入汉语。2.清初的西方科技著作的汉译和中国典籍的西译构成了中国翻译史上第二次高潮。明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现了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合作翻译的欧几里《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利玛窦最早将“四书”译成拉丁文。中国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教士的翻译与介绍,先后有了拉丁文和法文译本,流传到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 3.三次高潮是五四以前对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学作品的翻译。严复译了《天演论》,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要义,激励中国近代的仁人志士们进行了民主革命。他还提出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林纾以文言文译的160多部文学作品,激起过很多中国现代人对于外国文学的兴趣。 4.四次高潮是五四运动之后,马列主义在中国得到译介和传播,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发展。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始接受并译介马克思主义。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传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创导者郭沫若、鲁迅、瞿秋白、陈独秀等先后译介了外国现实主义及其他流派的作品。这些作品的翻译,开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之先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后的十几年,我国对马列著作的汉译和《毛泽东选集》民族经文及外文的翻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为我国翻译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大量翻译和出版了苏联与人民民主国家的文学作品。 5.第五高潮是1978改革开放后开始的西方学术著作和文艺作品的大量翻译。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作品译成外文量少质底的局面。中国文学作品之所以尚未被诺贝尔奖承认,原因之一就是作品的翻译质量问题。巴金《家》、沈从文《边城》,译文糟糕;评委不懂中文,靠译本

较早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的五个中国人

较早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的五个中国人 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英文版)翻译成中文的陈望道 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生于浙江义乌县分水塘村一户农家,早年曾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读书,读书时,他结识了日本早期的社会主义者河上肇、山川均等人,并阅读他们翻译的马克思主义著作。1919年6月,陈望道从日本回国后在著名的浙江一师任教。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入门经典,此书气势磅礴,富有鼓动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的中国正在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陈独秀、李大钊两位共产党的创始人在北京读过此书的英文版,深为赞叹,二人都认为应当尽快将此书译成中文。戴季陶在日本留学时,曾买到一本日文版《共产党宣言》,亦打算译成中文,那时的戴季陶思想颇为激进,倾向于共产主义。但他细细看了一下后,就放了下来,因为翻译此书太难了,要求译者不仅要谙熟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有相当高的中文文学修养。后来,戴季陶回到上海,主编《星期评论》,他便着手物色合适的翻译者。《民国日报》的主笔邵力子是一位奔走于上海滩各界的大忙人,他的思想也颇为激进。邵力子得知此事,就向戴季陶举荐了陈望道。 陈望道与邵力子书信往返较多,二人都常为《民国日报》和《觉悟》副刊撰稿,邵力子深知陈望道功底不凡。于是,戴季陶向陈望道提供了《共产党宣言》日译本,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出《共产党宣言》的英译本,供陈望道对照翻译。当时,中国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把《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但都是仅仅翻译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译的都不准确,有些地方翻译得甚至谬误可笑。陈望道就将以往各家所译片断也找来作为参考,上个世纪50年代周恩来曾就此事问过陈望道,《共产党宣言》最初是依据什么版本译的,陈望道说主要是据英译本,同时参考日译本。 1920年2月下旬,陈望道秘密回到老家分水塘翻译《共产党宣言》。 3-4月份,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译完,随即携译稿到上海,准备在《星期评论》连载,但当他到上海的第二天,该刊便停刊了。恰在这时,陈独秀的《新青年》编辑部也刚到上海不久,应陈独秀之邀,陈望道参加了《新青年》编辑工作。当时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经常在一起讨论马克思主义和建党问题,于是便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印行《共产党宣言》成了当务之急,当时印刷经费十分困难,为此,陈独秀就跟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商议,魏金斯基当即就筹措一笔经费。随后,就在辣斐德路(今上海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租了一间房子,建立了一个小型印刷厂,取名“又新印刷厂”。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一书也是又新印刷厂承印的第一本书。首版封面五分之四的篇幅是马克思肖像,这是中国境内第一次在印刷品上出现马克思的肖像,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共印了一千册,很快售尽,但人们也发现封面把《共产党宣言》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于是,同年9月在改正版面后进行了第二次印刷,封面马克思肖像也由红色改印成蓝色,再版,又印了一千册,依然很快售完。到1926年5月止,已经重印17版之多。后来国民党将《共产党宣言》定为“禁书”,不准再版,见之即查缴。 陈望道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是竖排平装本,用5号铅字排印,报纸印造,全书内文共56页,每页11行,每行36字,竖版直排,页侧印有“共产党宣言”的页边字,字下注有汉字小写页码,全书专有名词均在词后括号附注英文原文,以供读者对照。封面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