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十二五云南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十二五云南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十二五云南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十二五云南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十二五”云南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9日点击数: 1614 【字体:小大】【收藏】【打印文章】

(摘自杨光成厅长在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上的讲话)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突出强调了“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省委八届十次全会也作出了“十二五”是云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期,加快建设“两强一堡”黄金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的战略判断。

深入分析云南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全省交通运输依然面临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是实施“桥头堡”战略的重要举措和重要支撑。随着“桥头堡”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云南交通运输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交通运输部将继续采取倾斜政策,适度调整建设项目的补助标准,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将保障云南交通运输业保持较快发展。三是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去年底,全省民用汽车拥有量已达242万辆,发展十分迅猛,对公路基础设施的需求持续增加,客货运输需求日益旺盛,交通运输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四是推进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和做大做强运输物流业,给我们提供了大舞台。因此,云南交通运输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特点没有变,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服务性行业的战略地位没有变,各级政府发展交通运输的积极性和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没有变,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交通运输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加快发展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要看到发展的有利因素,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交通运输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不持续,我们还面临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效益不高、通达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长期问题;面临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建设低碳、绿色、安全、便捷、舒适交通,拓展运输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等繁重任务;面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在筹融资、债务、建管养体制等方面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等带来的重大影响;面临全国各地竞相发展,“不进则落后,慢进仍然落后”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把科学发展作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基础和“总钥匙”,因势利导,乘势而上,推动“十二五”全省交通运输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根据当前形势,结合云南省情,厅党组明确提出“十二五”全省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强一堡”战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强化行业管理,坚持建、管、养、运、安并重,坚持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保障。

主要目标:努力推进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六化”建设,即:骨架路网高速化、国省干线高等化、农村公路通畅化、水运发展现代化、交通服务均等化、系统管理一体化。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路网络体系,力争实现“四通”目标,即:州市高速路。全省16个州市全部通高速公路,“七出省,四出境”通道全部高速化。县县二级路。全省129个县市全部通高等级公路。县乡沥青路。全省1342个乡镇全部通沥青(水泥)路。乡村硬化路。全省13960个行政村全部通达,其中70%的行政村通硬化路。

同时,水运建设和枢纽站场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运输服务和保障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功能配套、服务高效、运转顺畅、安全环保”的综合运输体系,满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桥头堡”战略部署的需要。

围绕以上要求和目标,全行业必须切实做到“六个努力”:

第一,努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云南交通运输发展新跨越。继续保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力争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000亿元。

一是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以国家高速公路网和重要国道、省道为依托,围绕“七出省、四出境”,重点实施大通道高速公路中的“断头路”以及连接省际、州市的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拥挤路段扩能改造。力争开工建设龙瑞、嵩昆、昆明东南绕、宣曲、昭麻、小磨、楚广以及功山至待补、昭通至会泽等高速公路项目,总里程约1300公里;抓好武昆、石锁、锁蒙、大丽、丽江机场高速、昆明西北绕、磨思、石红、保腾等续建项目。到“十二五”末,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500公里,通达广西、贵州、四川不少于2条高速公路,沟通毗邻国家不少于1条高速公路。

二是抓紧国省干线改造。重点抓好续建二级公路项目建设,力争新开工3000公里二级公路。到“十二五”末,力争全省公路里程达22.3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6万公里,国省干线公路中的高等级公路比例超过45%,全省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基本建成有效覆盖全省的高等级干线公路网。

三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以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为重点,继续抓好通畅、通达工程,继续实施安保、危桥改造工程。到“十二五”末,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8.6万公里,全省100%的乡镇通畅,100%的行政村通达,70%的行政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四是加大水运建设力度。提升重要航道等级,加强主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续建项目,开工建设澜沧江五级航道二期、橄榄坝航电枢纽、航运搜救中心和金沙江金安桥库区、糯扎渡库区等航运基础设施,新建128个生产性泊位。到“十二五”末,力争全省内河航道里程达4000公里。金沙江、右江两出省通道全线达到五级航道标准,实现8个出省出境主枢纽港口装卸机械化,乡村渡运和库湖区运输船舶标准化。

第二,努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要把调整结构作为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务求实效。

一是深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建立健全综合运输规划和协调机制,推动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重点建设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大理、景洪、河口、曲靖、瑞丽的6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网络。力争开工建设10个一级公路客运枢纽站场,10个运输物流园区,10个货运枢纽站场。加快交通运输行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大力发展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运输企业公司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支持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龙头企业,推进货运站场向物流园区(基地)升级、转型。继续推进运力结构调整,提升交通运输装备技术与服务水平。

二是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为重点,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交通运输保障。逐步建立完善城市、城际、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大力发展个性化旅客运输方式,组织好农村客运车辆投放,扩大班线覆盖率,增加客运班次,重点解决偏远、贫困地区不通班车的问题。到“十二五”末,实现100%州市有一级客运站,100%县有二级客运站,100%乡镇有客运站,100%乡镇和80%行政村通客运班车。

三是深化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为前提,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贯穿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积极推广思小高速建设经验,争取再建成几条具有重大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生态型公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到“十二五”末,营运汽车综合燃料单耗每百吨公里降至7.8升,内河运输船舶燃料单耗每千吨公里降至34公斤,营运客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6%和12%。

四是深化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对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水平。加快应急和救援保障指挥平台、监测预警系统、保障中心、水上搜救中心建设,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运力储备,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应急体系,提高多层次应急和救助保障能力。

第三,努力拓宽融资渠道,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十二五”期,全省交通建设所需资金规模较大,研究探索多种融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针对云南“少、边、穷”的特点,争取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云南交通建设的投入;争取省财政增加资金扶持;落实好各级地方政府的建设资金,多渠道增加投入;依托省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整合各种资金渠道;借助政府担保、贴息等方式,积极争取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交通建设领域。

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争取省级出台盘活公路资产、提高车辆通行费率的政策,制定公路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努力缓解资金制约。积极研究适合云南交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在国家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总体安排下,配合省级有关部门研究利用成品油消费税中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探索搭建公路水路建设融资平台的可行性。继续深化对收费公路政策的研究。

三是强化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库,着力谋划好、储备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切实把国家支持的政策变成具体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前期工作的质量,加大前期工作中资金、科技和人才投入;统筹考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项目与部建设规划的衔接,充分考虑与城镇布局及周边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积极开展蒙自经文山至砚山、丽江至香格里拉、丽江至攀枝花、腾冲至猴桥、小勐养至磨憨、新平至临沧、保山至泸水、富宁至那坡等高速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

四是继续加强资金管理。重视投资控制,加强造价管理和审计监督,加快构建全过程、全要素、全寿命周期的投资控制监督体系,推进工程造价执法检查和绩效评价工作,通过交通规划、设计、建设、验收、后评价各关键环节的精细化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不断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

第四,努力实施“科技强交”战略,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为动力,统筹推进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和标准化建设四大任务,解决制约云南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坚持科技研发与成果应用并重,在重点领域建成3至5个行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培育1至2个项目进入省部级重点研发基地系列;力争在高原山区公路桥梁隧道管养工程、重点水路通道建设、绿色交通、运输组织、安全保障和防灾抗灾等方面的技术取得重点突破;力争建成公路管理、水路管理、运政管理、路政管理、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和交通运输综合应用六大业务信息体系,逐步形成省级交通数据中心体系和交通运输信息化保障体系;力争完成全省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的联网售票;加快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推进电子不停车收费,统一管理体制,建立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新的现代智能交通服务。到“十二五”末,交通科技成果贡献率达55%,符合条件的高速公路省内联网收费覆盖率达100%,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覆盖率达60%;基本建成州市级以上城市出租车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出行信息覆盖率达75%。

第五,努力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增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活力。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快交通运输改革攻坚步伐,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综合运输规划和计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完善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和城乡客运一体化管理体制,鼓励支持城乡客运发展,统一城乡运输政策和标准;逐步完善安全应急指挥协调、沟通合作、信息报告、督查监督、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等工作机制;推动建立省际间的协调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法制建设。修订完善《云南省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规;努力促进《云南省航道管理条例》等法规出台。依据现有法律法规,研究提出我省交通运输法规体系框架,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十二五”期有更大的突破,逐步实现从“行业监管”向“依法治交”转变。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力争行政复议准确率达100%,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达90%以上。

三是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进一步改善澜沧江—湄公河航道,规范国际航运管理,实现国际航运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抓好中越红河航运的合作与开发,推进中缅陆水联运通道建设及中缅双边运输合作。扩大国际道路运输合作范围,促进交通运输便利化再上新台阶。加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应用。

第六,努力推进行业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证。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塑造行业良好形象,提升行业软实力。

一是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好“学树建创”活动,增强行业文明创建的工作活力、品牌效力、感染力和宣传引导能力。行业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建设云南公路博物馆,建成大丽高速“公路文化示范路”和昆明至磨憨“省级文明公路运输线”,完成“滇西公路文化走廊”和“滇南绿色生态走廊”文化建设系列工作;努力把“路畅人和”,打造成全国高速公路一流的服务品牌;大力推进公交、出租汽车行业等文明创建活动。到“十二五”末,争创具有重要

影响的10个文化品牌、20个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和10个先进典型;争取打造30个省部级“青年文明号”,5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00个厅级“巾帼建功”单位;90%以上的厅属单位成为省部级以上文明单位。

二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纠风力度,健全具有交通运输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廉政准则》,认真抓好《云南省交通运输系统廉政长效机制》的实施,深入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健全完善信访举报投诉受理机制和查办案件组织协调机制,净化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环境。

三是切实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把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开发人才、用好人才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使人才真正成为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第一推动力,把更多的优秀人才集聚到交通运输行业。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选人用人机制。落实“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技术尖的专业人才队伍。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环境支持、约束及对策

141 E nterprise E conomy 2012年第12期(总第388期) “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环境支持、约束及对策 □吉 宏刘静刘善庆 [摘 要]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在外贸总额的占比持续增长,商品结构明显改善,产品增值率显著提高,产业链不 断延伸。尽管我国加工贸易在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已发展和壮大起来,但是在经济政策体系、加工贸易产业链、劳动力整体素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制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因素。因此,“十二五”时期应从加工贸易政策制度体系、产业配套体系以及产业和商品结构等层面加快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环境支持;环境约束;策略取向[中图分类号]F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12-0141-03 [作者简介]吉 宏,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刘 静,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刘善庆,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江西南昌330022) Abstract :During the thirty years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processing trade of our country has constantly increased in total foreign trade volume,along with improved commodity structures and product value-added rates as well as extended industrial chains.Although our processing trade developed and expanded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labor force,there exists many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economical policy system,processing trade industrial chain and overall labor quality.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our processing trade in the processing trade policy system,industrial supporting system,industrial and commodity structure. Key words:processing trade;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environmental support;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strategic orientation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环境支持 (一)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量中占比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亿美元,居世界第29位。至2011年猛增到3.64万亿美元,增长了176倍,居世界位次跃升到第2位,仅次于美国,其中加工贸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78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28.7亿美元,在当年对外贸易总值中占比不足8%。至2011年已达1.3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54倍,在当年对外贸易总值中占比35.8%。 (二)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明显改善 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机电产品 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上。2011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6523.2亿美元,环比增长 10.4%, 在我国当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占比78%;加工贸易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各类贸易方式中占绝大比重,出口额高达4039亿美元,环比增长5.6%,在我国当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中占比73.5%。此外,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家具及其零件64.2亿美元,由上年增长12.8%逆转为下降到0.8%;服装类260.2亿美元,环比增长11.9%,增速回升1.2个百分点;玩具等50.5亿美元,由上年增长22.8%转为略有下降。 (三)加工贸易产业链不断延伸 一方面,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采购率和配套能力的不断提高,加工贸易从单一企业浅加工逐渐向多企业联合体深加工方向转变, 基于深加工结转 Regional Economy |区域经济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建宁小学开展“抓转型、促发展,争当港城崛起跨越排头兵”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抓转型、促发展学习讨论会精神,坚定执行校委关于探明全校发展定位,找准发展路径,强力推动全校转型升级步伐的决策,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建宁小学在新的起点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根据校教育局《开展“抓转型、促发展,争当港城崛起跨越排头兵”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抓转型、促发展学习讨论会精神,准确把握我校教育事业在转型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切实找准发展路径,大力提升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发展、崛起腾飞,全面完成我校“十二五”规划目标,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争当排头兵。 二、主要目标与内容 开展此次大讨论活动,要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十二五”规划为目标,以理清发展思路为重点,以破解发展难题为抓手,紧密结合实际,着力处理好“三种关系”,牢固树立“四种意识”,积极推动“五个转型升级”。 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依据现状常规推动与围绕目标跨越发展的关系,关键是抬高发展起点。二是处理好寻

求又好又快发展与强化基础支撑的关系,关键是把发展基础打牢。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三是处理好争取上级支持与依靠自身努力的关系,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要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切实增强内生动力,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学校的事情办好。 牢固树立“四种意识”。一是担当意识。广大教师尤其领导干部要有敢于担当的意识,倡导敢于担当的作风,要有胸怀,有气度,有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在转型升级上多挑担子、多担责任,真抓真转、敢抓敢转。二是学习意识。要加强学习,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素养,提升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操作能力、动手能力,打开转型升级局面,取得实效。三是创新意识。转型升级要把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管理创新等一整套创新付诸于实际行动,把创新的要求贯穿到学校的全过程。四是务实意识。要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意识,把转型升级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说了干,定了办,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积极推动“五个转型升级”。一是推动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积极推动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二是推动人才建设转型升级,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师德唯先的师资队伍。三是推动价值取向转型升级,改变对教育的功利价值的过渡追求,转向对人的价值追求。四是推动培养模式转型升级,转变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转向多样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五是推动教师发展方向转型升级,由以前单纯强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模板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加快发展做强建材业;超常发展做精地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建筑业,统筹发展做好辅助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资源循环、全面提升弘洋综合实力。

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2011年9月)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道路运输生产力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形态粗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面向未来,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迈向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的新阶段。 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即通过理念、政策、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全面创新,一方面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形态,不断提高运输站场、车辆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从业队伍的素质,增强运输组织能力,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 为积极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了本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道路运输业发展回顾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以来,道路运输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径,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运输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加强。2010年与2005年相比,公路营运客货车辆数增长71.7%。2010年全社会完成客、货运量305.3亿人次和244.8亿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79.9%和82.4%,完成客、货周转量15020.8亿人公里和43389.7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61.7%和3.99倍(见专栏1备注②)。道路运输完成的客货运量、周转量及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持续增加。道路运输不仅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最能体现普遍服务、最具基础保障功能的运输方式,而且在春运、“黄金周”、煤电油运等关键时期和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在抗震救灾、抗击冰冻雨雪灾害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际道路运输合作不断拓展,客货运站场、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汽车租赁等运输辅助服务业全面发展,道路运输业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结构调整初显成效,运输组织方式不断创新。客运企业进一步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010年与2005年相比,班车客运经营业户数下降38%,户均车辆数增长77%;货运企业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普通货物运输业户的比例不断下降。营运车辆逐步向大型化、专业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客车平均座位、货车平均吨位、中高级客车及专用货车比例稳步增加。客运班线公交化、旅游包车、网络化运输、小件快运、城市物流配送等运输组织方式快速发展,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农村运输条件大幅改善,服务“三农”能力显著增强。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共投资121.4亿元,新建农村客运站近8万个,发放农村客运燃油补贴209.2亿元,开通农村客运班线8.8万条,乡镇、建制村通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行业主要是由航空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核工业,电子工业和兵器工业等子行业构成。从我国军工产业发展情况来看,1999-2014年,我国军费支出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中国军费预算占GDP的比重预计为1.32%,说明了中国军工具有蓬勃发展的前景。 “十三五”期间,军工行业将面临重要的发展时期,军工企业要善于把握机遇,科学制定切合发展实际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仁达方略为多家军工企业提供了深度的咨询,对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军工企业制定十三五规划,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首先,全面回顾“十二五”的发展情况,总结发展经验。 企业应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场开发、业务发展、投资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梳理集团积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十三五”规划方向。在这一阶段的总结回顾过程中,企业可以从自身角度审视自己的优势资源及不足之处,从而为制定下一阶段规划奠定基础。 其次,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环境。 企业应分析宏观环境中政策因素,思索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评估行业的市场情况、竞争情况。既考虑行业热点,也深入探索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力求全面客观了解行业整体发展环境。 政策因素。07年以来国家推出政策推动军工企业改革,借助资本

市场的力量为国内军工产业做出巨大贡献,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活力。2015年1月23号,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会议强调了安全性在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性,为军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的支撑。 行业热点。比如,在国企改革和产业升级大背景下,军民深度融合代表着未来军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尤其受到关注。科研院所是各大军工集团最优质的资产,其高精尖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如果这些科研院所改制注入上市公司,将是提升军工上市公司盈利的重大举措。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也是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之一。 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军工产业发展迅速,却一直存在结构性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国有资本在行业占比过大,国有企业在军工产业的地位不可撼动,这样的产业结构极大地削弱了行业竞争性,对行业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都产生了较大制约。 第三,确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企业应借鉴“十二五”的经验与教训,本着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适应快速发展需求的原则确定企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军工企业只有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执行军民融合,提升资产证券化,才能立于基业长青之地。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思路,如: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对军工工业改革进行整体的规划,积极推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及应急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十二五” 发展规划》解读 “十一五”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也是交通运输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法制和预案体系基本形成,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人员队伍出具规模,装备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为我国交通运输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总体情况 “十一五”我国交通运输的大建设大发展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万亿元,是“十五”的2倍多;新增公路63.9万公里,沿海港口新增通过能力30亿吨,内河新增及改善航道里程4181公里,分别是“十一五”规划目标的 1.7倍、1.4倍、1.1倍。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安全与应急的坚 强保障。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是我国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现代交通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安全和应急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

高。我部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主要涉及水路、公路交通运输、城市客运、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等方面,当前,我部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是由安全监督司综合管理,各业务司局根据职责职责分工合作。 “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具体情况 “十一五”期末与“十一五”初期相比,全国水上交通运输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2.7%和30.5%,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下降68.9%。五年水上共成功救助101812人,搜救成功率 96.3%。全国道路运输和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保 持了总体稳定。 “十一五”期间,我们主要做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法规和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制定并颁布了《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管理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等法规和规章,出台了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养护和质量监管等一系列标准规范,修订并完善了公路、水路、海上搜救等应急预案。地方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也加强了法规建设,颁布了公路桥梁养护、航道航标、渡船渡口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管等管理规定。 二是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成立了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和应急管理的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与外交、公安、农业、国土、水利、安监、环保等部门在安全应急工作中的协调联动。海事、救捞、搜救体制不断推进,进一步完善了国家

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完整版)

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前言 (1) 一、“十一五”回顾 (1)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2) (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3) (四)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3) (五)产业聚集效应更加凸显 (3)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4)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4) (二)集成电路技术演进路线越来越清晰 (5) (三)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竞争格局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5) (四)商业模式创新给产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带来机遇 (6) (五)新政策实施为产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6)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6)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6) (二)发展目标 (8) 1、主要经济指标 (8) 2、结构调整目标 (8) 3、技术创新目标 (9) 四、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9) (一)主要任务 (9) 1、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攻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 (9) 2、做强做优做大骨干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0) 3、完善产业生态环境,构建芯片与整机大产业链 (10) 4、完善和加强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11) (二)发展重点 (11) 1、着力发展芯片设计业,开发高性能集成电路产品 (11) 2、壮大芯片制造业规模,增强先进和特色工艺能力 (13)

3、提升封测业层次和能力,发展先进封测技术和产品 (14) 4、完善产业链,突破关键专用设备、仪器和材料 (14) 五、政策措施 (14) (一)落实政策法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14) (二)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扩大投融资渠道 (15) (三)推进资源整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 (15) (四)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16) (五)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引进海外人才 (16) (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17)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3)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4)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4) 六、存在的不足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保障措施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加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确保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统筹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明确了企业“十三五”时期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企业快速转型壮大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公司紧紧围绕股份公司总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细化管理责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前进步伐,坚持三个市场齐头并进,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公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015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累计新签合同额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2.3%、30.67%。企业总资产、净货币资金存量分别由期初的 4.11亿元和9255.2万元增长到6.4亿元、1.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7%、3.86%。十二五末和期初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一年一个小台阶,五年实现大跨越。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求好、求快、求实”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做强做大为重点,以求真务实为抓手,着力处理开拓经营与防范风险、做强优势与补好短板、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煤炭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物流仓储运输行业精品资料

煤炭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物流仓储运输行业精 品资料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煤炭物流作为整合煤炭运输、仓储、交易、加工、配送等功能的综合服务体系, 对保障能源供应、提高煤炭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贯彻国家《物流业 调整和振兴规划》,培育壮大煤炭物流产业,规范煤炭物流市场秩序,制定此规划。 一、发展条件 (一)现有基础 1.煤炭物流产业实力不断壮大 河北省既是煤炭生产大省,也是煤炭消费和转运大省,煤炭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 和消费总量的85%和90.3%。2009年,全省原煤产量达8495万吨,每年通过与陕晋蒙 等地能源合作新增供给近3000万吨。全省全年煤炭需求量达2.35亿吨,煤炭自给量 占1/3左右。经我省秦皇岛港、唐山港和黄骅港转运下水的煤炭占全国主要港口煤炭 转运总量的70%以上,这一比重还将随着我省铁路和港口建设的发展而进一步提高。 煤炭产需的快速增长为煤炭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煤炭物流运作能力逐步增强 我省是陕晋蒙等主要煤炭调出地煤炭东运和南下的必经之地,大秦、朔黄两大铁 路运煤通道横贯全省,承担着全国65%的煤炭物流陆路运输任务。2009年,秦皇岛、 唐山、黄骅三大港口生产性泊位达到116个,煤炭吞吐量达3.6亿吨,初步形成连接 煤炭资源产地和销地,以铁路、高速公路、沿海专用码头等基础设施为骨架,海运、 陆运衔接的煤炭运输网络。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一批大型煤炭物流企业,开滦物流、 冀中能源鼎峰物流等煤炭物流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积累了丰富的煤炭物流 经验和技术,创新了煤炭物流发展模式。 3.煤炭物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vdΓ?ǔeê q

? ? q 8 ] ? @ q q) S??; Ф Ф9? ?e @ pJ?

[十二五,天津,工业]“十二五”天津老工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十二五”天津老工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摘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一篇,全面展示 了未来5年中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路线图,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产业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如何加快天津老工业转型升级,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和对策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关键词】转型升级措施对策建议 “十二五”规划纲要,突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当前加快天津老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做好天津老工业升级改造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在宏观上把握改造的方向,而且也要在微观上具体考虑措施。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重点是推动产业结构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产品结构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提升,产权结构从单一向多元拓展。老工业转型升级必须立足已有的优势和基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天津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这为天津老工业调整改造、更好地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天津应“以转型促增长、以升级强后劲”为指导,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新体制机制,加速转型升级 制度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在诸多制度因素中,产权的作用最为突出。因此天津老工业改造首先要调整所有制结构,降低国有经济比例,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拓宽民营经济准入领域。老工业所有制调整改造能够使老工业的潜在优势得到发挥,从而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互动性。对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国有经济从部分产业、行业和企业退出,带来所有制结构的相应变化。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不仅能为老国企改革创造条件,还会进一步巩固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创新是老工业调整改造的灵魂。体制创新是调整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产业创新是调整生产力的根本途径。要把体制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营造企业发展后劲。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微观主体。 二、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转型升级 在推进老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针,发挥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要退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通过制定激励性和限制性产业政策,在宏观上引导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政府通过改革资源配置体制,使财政、金融和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向优势产业倾斜,鼓励老工业产业转型的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政府通过完善市场公平准入机制,放松或取消国家控制与干预,鼓励自由竞争,把企业推到市场上去竞争,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政府要大力改善老工业企业经营的软、硬环境。在硬环境方面,政府在老工业地区要大力兴建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活环境。在软环境方面,政府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