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

定义:以头、颈痛,颈部筋肉紧张,活动受限,患者常用两手托住头部,局部压痛、肿胀,但后突畸形不甚明显为主要表现,发生在颈椎部的骨折。颈椎骨折是一种典型的完全性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伴有脊髓损伤,好发于颈4~5及颈6~7三个椎间隙。颈椎损伤是一种严重损伤,合并脊髓损伤、四肢瘫者约占半数,病死率约15%。

一、颈椎骨折分类

(1)屈曲型损伤:前柱因受压力而受伤,而后柱因牵拉的张力而受伤。

(2)垂直压缩损伤:多数发生在高空坠落或高台跳水。

(3)过伸损伤

(4)齿状突骨折:机制不清,暴力可能来自水平方向,从前后经颅骨至齿状突。主要原因:

1、是暴力,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数因直接暴力所致。如从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肩或背部;跳水受伤;塌方事故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2、椎体受到的垂直分力可导致其发生压缩性骨折,水平压力较大时可同时发生脊椎脱位。

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颈椎骨折的病人可有头颈不疼痛,不能活动。伤员常用两手扶住头部。

2、局部压痛和肿胀:损伤部位肿胀,有明显压痛。

3、活动受限和脊柱畸形:颈部肌肉痉挛,活动受限,严重者合并脊髓损伤,造成截瘫,病人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二、颈椎骨折的急救处理1、由于受伤者受力点多在头顶部,有时患者可有昏迷。现场应首先考虑有无颅脑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合并伤。注意搬运时颈部的合理保护,以免加重损伤。若有其他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救伤员生命。(搬运技巧: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身体两侧,木板放于伤员一侧,两至三人扶伤员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或者三人用手同时将伤员平托至木板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这些方法会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缓慢搬移。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睡到木板上后,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的两侧加以固定)。

2持呼吸道通畅

尤其是颈6椎节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更有可能由于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难,肺部痰液无法咳出,导致呼吸衰竭。必要时应尽早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

3、压缩或移位较轻者,颌枕吊带在卧位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kg,复位后随即用头颈石膏固定,固定时间约3个月。

4、明显压缩或移位者,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kg,必要时可增加至6~10kg。及时摄x线片复查,如已复位,即用头颈胸石膏固定,固定时间同前。

5、恢复椎管形态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牵引复位或手术撬拨,首先恢复椎管的正常形态,消除对脊髓的压迫,避免脊髓变性水肿的加剧。6.消除椎管内致压因素椎体骨折片、椎板塌陷及椎间盘组织后突等有可能侵入椎管,构成对脊髓的压迫。凡经CT和MRI等明确的致压物应设法及早去除。7.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在减压的的基础上应尽快地消除脊髓水肿及创伤反应。

四、颈椎损伤的治疗

1、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首要问题。对椎骨骨折或骨折脱位,应尽早予以复位。不完全性截瘫的伤员经正确治疗后,脊髓功能可有程度不等的恢复功能。

2、康复治疗(电针和推拿按摩):电针和推拿、按摩能促进神经恢复功能,又能使瘫支肌肉被动收缩,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对避免肌肉萎缩、肢体水肿和关节僵硬、畸形有所帮助。气压治疗。

3、药物治疗防止静脉血栓。

4、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在减压的的基础上应尽快地消除脊髓水肿及创伤反应。

5、行CT和MRI等检查明确致压物应设法及早去除。

6、功能锻炼。

五、颈椎病人的护理

1、每15~3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每小时测T、P、R、BP,可给予心电监护24~48小时。

2、保证头部不扭转,置平卧位,头部两侧沙袋固定,绝对颈椎骨前曲位不扭转。颈部制动,绝对卧床休息。

3、颈椎骨折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入院后应立即根据截瘫部位、神志情况、呼吸及缺氧程度、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备好氧气和气管切开包以备急用,大部分患者需行颅骨牵引术,应备好皮肤。

颅骨牵引护理:

(1)调整松紧度:在牵引过程中,常因尖端的压迫及骨质的吸收作用而使牵引弓松动,甚至滑出。因此,于牵引的次日起,即应再稍许拧紧(约0.5~1圈),此后每3~5天重复一次,但切勿用力,以防穿过颅骨的内板而损伤脑组织。

颈椎骨折患者护理常规

颈椎骨折患者的护理 一、概述: 1、颈椎骨折:发生在颈椎部的骨折。 2、病因:多间接暴力所致,如高空坠落。直接暴力多为火器伤,和平时期少见。 3、分类及病理: (1)按暴力作用方向分类 1)过伸型:常发生于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撞车,头部受力后仰引起。 2)屈曲牵拉型:常伴有椎间关节脱位、半脱位。 (2)按骨折后稳定性分类 1)稳定型:骨折后较稳定,不易移位,如单纯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不超过原高度三分之一的。 2)不稳定型:损伤严重,暴力不仅有压缩,还伴有旋转力量,复位后不稳定。如过度压缩的骨折,椎体粉碎性骨折,伴有脱位的椎体骨折等。由于不稳定易出现颈椎后突和进行性神经症状。 二、临床表现: 1、死亡率高如暴力较强,作用迅猛,易因颈髓高位损伤而死于现场或运送途中。 2、颈部不稳感患者者自觉头颈如折断似的不稳,不敢坐起或站立,喜用双手托住头部。 3、颈痛及肌肉痉挛。 4、颈部活动受限。 5、被迫体位如双侧关节均有脱位时,头颈呈前倾斜体位;如一侧关节脱位,头向健侧旋转并向患侧倾斜。这种体位加重了活动受限的程度,包括张口困难。 6、其他如局部压痛、吞咽困难、发音失常等,脊髓神经受累时,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 三、治疗方法: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首要问题。治疗目的是复位并获得脊柱的稳定性;预防未受损神经的功能丧失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获得早期的功能恢复。 1、稳定性骨折:牵引复位,复位后石膏固定 (1)颌枕带牵引:轻度压缩性骨折采用颌枕带卧位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kg ,复位后用头颈胸石膏固定即可起床活动。 (2)颅骨牵引:压缩明显或双侧椎间关节脱位,采用持续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 kg,复位后再牵引2~3周,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 2、手术治疗爆破型骨折伴有神经症状的,原则上手术治疗,一般经前路手术,去除骨片、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该类损伤一般病情严重,若存在严重并发症,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 四、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骨折部位特殊,病情复杂,手术风险大,患者对治疗效果期望较高,部分上颈椎骨折患者术前行颅骨牵引,术后又丧失了寰枢关节的部分运动功能,导致头颈活动特别是旋转明显受限。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安全性、治疗效果有不同程度的担忧。因此术前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建立乐观向上的心态,对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都非常重要。护士首先要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取得信任;然后说明牵引和手术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配合。介绍同种病例的手术效果,给予信心;再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处理.精讲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处理 周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100083 脊髓损伤的描述 残疾:丧失日常生活能力 截瘫:胸髓以下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四肢瘫:颈髓以下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脊髓休克:损伤平面以下感觉, 运动与反射( 深浅反射) 全失, 肌张力低下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肛门反射, 或阴茎海绵体反射, 或腱反射, 是休克恢复的最早表现 不全瘫:损伤平面以下感觉, 运动部分丧失 完全瘫:损伤平面以下感觉, 运动完全丧失 发生率 颈椎外伤占整个脊柱外伤的50 %以上 所有钝性创伤的 2 %~ 6 % 10 年近400 例-北医三院 十大错误 1. 误把神经原性休克当成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

2. 错过早期激素治疗时机 3. 鞍区感觉及括约肌功能未查 4. 因做MR 及CT 而未能快速复位 5.X -RAY 检查不充分,范围不够 6. 脊髓损伤被其他脏器损伤所掩盖 7. 漏诊其他部位的脊柱损伤 8. 卧硬板床时间过长,翻身不及时 9. 颅骨牵引用于颅骨骨折的病人 10. 颅骨牵引用于牵张型损伤 早期处理 吸氧:面罩吸氧,浓度40 %PaO2 100 ,PaCO2 <45 气管插管:PaO2 /PaCO2 <0.75 抗休克治疗,血压>90/60mmHg

* 治疗错误可导致肺水肿、ARDS! 药物治疗: 继发性脊髓损伤8 ~72h 1. 甲强龙:首次剂量30mg /kg ,15 分钟 <3hrs,5.4mg /kg /hr × 24hrs, >3hrs <8hrs, 5.4mg /kg /hr × 48hrs, 2.GM-1: <72hrs, 100mg / d × 18 ~32d 影像学检查 32117 例创伤/740 例颈椎外伤/34 例漏诊/10 例不可逆性脊髓损害,最常见原因是X 线检查不充分及读片错误 创伤病人颈椎拍片指征 有神经损害症状及体征 颈部疼痛

颈椎骨折的护理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护士应多巡视病房,用亲切的语言、和善的面容,多与之交谈,给予安慰和必要的病情解释,稳定其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皮肤护理采用平卧或侧卧位,应用马蹄枕或沙袋固定头部,避免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缺血缺氧而易发生褥疮,应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每2h翻身1次,采取轴线翻身,即头、颈、脊柱呈一条直线,同时注意按摩骨突出处,侧卧时背部垫以软枕。特别注意患者足跟用软枕垫起,防止压疮。为患者更换床单、内衣或使用便盆时,一定要将患者躯体抬起,避免拖、拉、拽而损伤皮肤。良好的膳食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增加机体免疫力十分重要,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2.3 大小便护理尿失禁的患者应留置导尿管,便秘的患者可给予缓泻剂,及时清洗臀部和更换被服,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导尿管采取4h开放1次,以刺激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待夹闭导尿管膀胱内尿液充盈有排尿反射 GAGGAGAGGAFFFFAFAF

时,方可拔除导尿管。鼓励进食富含维生素、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2.4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高颈段骨折者,特别要注意呼吸情况,因骨折压迫,易造成脊髓水肿,影响呼吸。必要时,可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呼吸机等。 2.5 呼吸道的护理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深呼吸,每2h帮助患者翻身拍背1次,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进行吸痰、湿化气道、清洁口腔等护理,定时更换消毒气管内套管,用双层湿纱布覆盖气管口,雾化吸入每日2次。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2.6 预防泌尿系感染、结石及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不输液的患者每日饮水达3000~4000ml,每日清洗会阴部2次,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用0.2%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男性患者清洗后可用1块纱布缠绕龟头以避免被褥污染。膀胱冲洗每日2次,每日更换引流袋,每周更换尿管并妥善固定,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严密观察记录尿的性质、量、颜色,定时开放,每4~6h 开放1次,定期做尿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鼓励患 GAGGAGAGGAFFFFAFAF

颈椎骨折

颈椎骨折 定义:以头、颈痛,颈部筋肉紧张,活动受限,患者常用两手托住头部,局部压痛、肿胀,但后突畸形不甚明显为主要表现,发生在颈椎部的骨折。颈椎骨折是一种典型的完全性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伴有脊髓损伤,好发于颈4~5及颈6~7三个椎间隙。颈椎损伤是一种严重损伤,合并脊髓损伤、四肢瘫者约占半数,病死率约15%。 一、颈椎骨折分类 (1)屈曲型损伤:前柱因受压力而受伤,而后柱因牵拉的张力而受伤。 (2)垂直压缩损伤:多数发生在高空坠落或高台跳水。 (3)过伸损伤 (4)齿状突骨折:机制不清,暴力可能来自水平方向,从前后经颅骨至齿状突。主要原因: 1、是暴力,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数因直接暴力所致。如从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肩或背部;跳水受伤;塌方事故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2、椎体受到的垂直分力可导致其发生压缩性骨折,水平压力较大时可同时发生脊椎脱位。 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颈椎骨折的病人可有头颈不疼痛,不能活动。伤员常用两手扶住头部。 2、局部压痛和肿胀:损伤部位肿胀,有明显压痛。 3、活动受限和脊柱畸形:颈部肌肉痉挛,活动受限,严重者合并脊髓损伤,造成截瘫,病人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二、颈椎骨折的急救处理1、由于受伤者受力点多在头顶部,有时患者可有昏迷。现场应首先考虑有无颅脑及其他重要脏器的合并伤。注意搬运时颈部的合理保护,以免加重损伤。若有其他严重复合伤,应积极治疗,抢救伤员生命。(搬运技巧: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身体两侧,木板放于伤员一侧,两至三人扶伤员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或者三人用手同时将伤员平托至木板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方法,这些方法会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椎骨和脊髓的损伤。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住头部,缓慢搬移。严禁随便强行搬动头部。睡到木板上后,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的两侧加以固定)。 2持呼吸道通畅 尤其是颈6椎节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更有可能由于呼吸肌麻痹而造成呼吸困难,肺部痰液无法咳出,导致呼吸衰竭。必要时应尽早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 3、压缩或移位较轻者,颌枕吊带在卧位牵引复位,牵引重量3~5kg,复位后随即用头颈石膏固定,固定时间约3个月。

下颈椎骨折与脱位的分析及治疗

下颈椎骨折与脱位的分析及治疗 发表时间:2013-02-04T13:45:49.5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2期供稿作者:刘明辉[导读] 颈椎3~7解剖结构与功能皆相同,损伤也相似,且常包括颈胸连接(颈7~胸1)处损伤。刘明辉 (黑龙江省大庆杜蒙县人民医院外科 163000) 【中图分类号】R68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131-02 颈椎3~7解剖结构与功能皆相同,损伤也相似,且常包括颈胸连接(颈7~胸1)处损伤。直接或间接暴力均可引起颈椎骨、关节及韧带损伤。大多数是由屈曲外力所致,常常伴有脊神经和脊髓损伤。最常发生的部位在颈5上、下各椎骨。 1 分几种类型 1.1 椎体压缩骨折屈曲或侧压致伤,前柱承受压力,中后柱承受张力。当椎体压缩<1/3高度时,后柱尚可完整,属稳定型骨折,脊髓多不受影响。暴力猛烈时,前柱压缩超过1/2,中柱亦受损伤,可致后柱分离、侧屈或旋转,棘突间韧带亦撕裂。属于不稳定型骨折,可致脊髓或神经根损伤。 1.2 颈椎爆裂骨折头顶部遭受垂直及屈曲外力协同作用致伤。如跳水倒立位坠地或重物坠击头顶等。椎体受挤压而爆裂。骨块和椎间盘被挤入椎管,常致严重脊髓损伤。发生部位多在颈5~6,颈6~7等节段。 1.3 颈椎半脱位与脱位临床多见。常为压缩、剪切、旋转及牵张等多种暴力综合作用,可使前、中、后柱同时受伤。上位颈椎之下关节突滑过下位颈椎之上关节突,互相交锁,不易复位。这种不稳定性损伤,可引起脊髓和神经根症状。 1.4 颈椎伸展型损伤常见于成人,外伤撞击前额部致伤。如跳水或车辆突然加速,或被迫尾撞击时,病人身体向前瞬间加速,而头部抛向后方致伤。可发生前纵韧带断裂,但后侧韧带群往往保持完整,属于稳定性骨折。有时将椎体前缘撕下一三角形骨块,称泪滴型骨折。 1.5 “挥鞭”型损伤或称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或无放射线异常的脊髓损伤(SCIWRA)。此型损伤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患者,而在青壮年中甚为少见。病因常见于快速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而致骤然头颈甩动,造成颈椎脱位后又立即复位。可引起脊髓严重损害,如高位截瘫。但X线摄片无明显异常。颈椎屈、伸侧位动态照片观察,可见损伤颈椎序列有异常。CT及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或脊髓损伤的状况。 2 诊断 2.1 明确的外伤史,详细了解受伤时体位与经过、现场环境及急救过程,以便对受伤机制、解剖结构的病理改变作出初步推断。 2.2 准确的全身及局部检查,其他致命性内脏损伤或多节段脊柱损伤除外。局部表现可为颈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颈后有局限性棘突压痛。 2.3 根据体表深浅感觉,肢体运动及括约肌功能检查,判断颈脊髓神经损伤性质与程度。避免进一步检查搬动中造成继发性损伤。 2.4 侧位颈椎X线片可证实骨折脱位情况。一般可见椎体排列失常及棘突间距离增大。拍摄颈椎侧位片时,为保证下颈椎显像清晰,可牵引两上肢向下使肩部降低或采用泳式位(即一侧上肢向上举过头)拍片。屈、伸侧位可观察有无颈椎不稳定现象。必要时照斜位片,观察一侧关节突脱位情况。断层摄影、CT扫描及MRI检查,可准确反映脊柱三维结构变化,MRI更能显示脊髓损伤程度、水肿及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情况。 3 治疗 3.1 颈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压缩骨折不超过其高度1/2时,可卧床观察数日,若病情无改变,可改用软围领或以石膏固定,持续1~3个月。固定期间可起床活动。 3.2 不稳定性骨折脱位椎体压缩超过1/2,有后方韧带断裂或骨折脱位者,以及椎体粉碎性骨折等。①需先行颅骨牵引。开始用较大重量牵引复位,如8~9kg,一般在48小时内可整复。然后用小重量维持固定3个月,也可先牵引4~6周,然后换石膏围领或头颈胸石膏固定3~4个月。②有条件者,于颅骨牵引局麻下,行前路骨块切除及跨病变区植骨或内固定。手术方法有多种:①长条髂骨植骨:切除碎骨块后,显露骨折处上、下的正常椎体松质骨,将断面作成台阶状,牵引下嵌入植骨块。松开牵引后软组织弹性回缩,台阶可防止骨块松脱。作者采用牵引下,以尺寸精确的骨块嵌入骨槽后,两端以髂骨皮质骨作成的细骨针,斜行穿过骨界面拴住骨块,效果良好。②钢板螺钉内固定:在经牵引骨块复位后,或碎骨块切除植骨后,采用“工”或“王”形颈椎椎体固定钢板固定。拧入螺钉时应注意方向,切勿偏斜。对老年骨质疏松者宜慎重选择以防松脱。③颅环胸背支具牵引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既可通过调整达到较好的复位又能达到可靠的固定。 有关节突交锁者,早期用大重量颅骨牵引复位。复位困难者,行后路手术复位,必要时可切除一侧关节突。复位后可用钢丝及骨水泥将上下两个棘突固定在一起,两侧椎板作去皮质骨处理,以期日后自行融合。 3.3 后期颈椎不稳及持续疼痛者,对单节段行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多节段则行后路棘突及椎板间植骨融合。亦可在此基础上,用钢丝将棘突捆扎,以便早期活动,免除颈部外固定之不适。 3.4 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症状,包括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以至高位完全截瘫,皆应以最积极的态度进行手术消除压迫,重建脊柱稳定。同时使用脱水药物减轻水肿并改善血供,有条件者早期采用甲基强地松龙或神经节苷脂治疗,以促使神经功能恢复。参考文献 [1]耿威.5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03期. [2]周巧玲,桂冬梅.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护理8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年02期. [3]何跃权,杨蓉.MRI在颈髓外伤性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

手术治疗颈椎骨折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颈椎骨折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28T13:30:01.3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6期作者:吴金良 [导读] 颈椎骨折后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颈椎正常的曲度及稳定性,椎管彻底减压,解除脊髓的压迫。 吴金良望奎县人民医院152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颈椎骨折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跟踪随访24~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最后评价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测量并计算颈椎高度的丧失率以及颈椎的屈伸范围、融合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平均提高1.8级。术后颈椎总伸屈活动范围平均16?,椎体高度丧失为1.7%,融合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可获得彻底地减压,植骨融合率高,稳定性好。 【关键词】颈椎骨折前、后联合手术 颈椎骨折后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恢复颈椎正常的曲度及稳定性,椎管彻底减压,解除脊髓的压迫,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前提条件。但有时单纯的前路或后路手术不能完全解除同时来自前后方对脊髓的压迫,不能同时矫正前后方畸形,影响了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选择2008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颈椎骨折34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4例,男26例,女8例。18~43岁,平均31岁。其中骨折脱位伴关节绞锁10例(C54例,C61例),爆裂型骨折12例(C5-7),椎体骨折伴原发性椎管狭窄4例(C5、C7),椎板骨折伴急性椎间盘突出8例(C5,C6)。高处坠落伤16例,车祸伤18例。24h内手术者18例,2~5d内手术者16例。其中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12例,C级 10例,D级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CT及MR 检查,以确定颈椎骨折脱位程度及有无关节绞锁、颈椎管狭窄程度及颈髓损伤范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前路再减压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气管插管全麻后,颅骨牵引下,先取侧卧位,后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上、下一个椎骨的椎板及棘突,先切除伤椎全椎板,清除血肿、黄韧带及碎骨块。绞锁关节撬拨复位或凿除阻碍复位的关节突关节。向上、下减压直至正常脊髓,大量盐水冲洗,在将减压取出的棘突及椎板制成骨条摆放在在关节突周围植骨,必要时用10号丝线固定在关节突关节囊上,放引流管缝合刀口。患者再取仰卧位,于颈前右侧作斜切口,逐层显露致颈前筋膜,用“C”臂透视确定需要减压的椎体间隙,用环钻及刮匙取出前方压迫颈髓的骨块、椎间盘。并向上、下方潜行减压,再用大量盐水冲洗,取自体髂骨块植入减压间隙。采用Sofmmor-Danek的Orion前路钢板,按颈椎生理曲度预弯后固定牢固,放置皮片引流,依次缝合。术后常规应用激素、脱水剂、抗生素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颈部用颈托固定8~12周,术后第3天行高压氧治疗,每疗程10次,治疗2~3个疗程。同时积极预防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1.3 随访 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及最后1次随访时均行放大率相同的颈椎正、侧位片检查,中立侧位片上测量C2-C7椎体高度h及h’,椎体高度丧失率(%)为:(h-h’)/h*100%。最后1次随访时拍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颈椎屈伸总运动范围[1]α=α1+α2。最后1次随访时的X线片上观察融合率。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 2 结果 34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6~48个月,平均4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平均提高1.8级。术后颈椎总伸屈活动范围平均16?,与单纯后路双开门后颈椎活动范围16.5?[2]相近。椎体高度丧失为1.7%,融合率100%。 3 讨论 3.1 本术式的优点 ①颈椎骨折后先后路减压植骨再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一方面前、后路同时减压,减压彻底,同时前后方用生理盐水对损伤的脊髓进行冲洗降温、清除内毒素减少了对边缘部脊髓组织的继发性损害[3],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②前后路同时植骨,植骨充分,加上钢板的固定,植骨融合率高,稳定性好。避免了手术后椎间高度的丧失和因椎间隙塌陷造成的后突畸形和继发性神经损害;③颈椎骨折后,颈髓明显受压,缺血水肿,椎管容积明显变小。如果单纯从前路减压,由于手术入路深,操作器械对脊髓的任何刺激,都会加重脊髓的损伤,引起术后症状加重的可能。先从后路行椎管减压,使绞索的关节突关节复位,可明显扩大椎管的有效容积,增大了颈髓的缓冲空间,提高了再从前路手术的安全性;④患者的平均屈伸运动范围和单纯的后路减压椎管成形术相近[3],说明前后路同时手术并不严重影响颈椎的活动度。由于前后路同时植骨融合,加上前方钢板内固定,使融合率明显提高,远期的稳定性好。椎间盘切除加椎板切除可引起三维运动的明显不稳,而前后植骨加钢板内固定具有明显稳定颈椎的作用。因此前后路手术很好的调和了颈椎手术后运动与稳定的矛盾;⑤前后路一次手术既满足了椎管减压的彻底性,又获得了颈椎远期稳定性,降低了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另外,前后路手术一次完成比分别实施前后路手术,缩短了住院时间。 3.2 注意事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手术务必在颅骨牵引下进行,由侧卧位转换成平卧位时,一定保护好颈部,严防加重颈椎骨折脱位。术后颈部应用颈托固定8~12周。因为前后路一次手术后,颈椎的骨性结构明显受到破坏,其稳定性主要依靠钢板的固定作用,因此术后一段时间必须有可靠的外固定。8~12周后颈椎骨折可得到初步愈合,方可开始循序渐进的颈部活动。另外,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颈椎骨折,创伤较大,术后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全身营养。本术式的远期并发症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徐宝山,张佐伦,张兴凯.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后的远期疗效与影像学表现[J].中华骨科杂志,1999,11:648 [2]姜晓幸,张光健,陈统一.双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随访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1,5:283 [3]马迅,党耕町,刘忠军.颈椎前、后路手术的运动学变化[J].中华骨科杂志,1998,5:27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