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5讲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一)

第5讲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一)

第5讲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一)
第5讲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一)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

冲刺班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

解剖学

十一周围神经系统

重点及考点:

1 脊神经各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的名称和分布概括

2 脑神经的名称、连脑位置和进出颅的位置,脑神经的主要分支名称及分布概括

3 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及其低位中枢的位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脊神经

1.组成分布躯干和四肢,共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每对脊神经都由于脊髓相连的前根和后根在近椎间孔处汇合而成。后根上有一膨大的脊神经节,内含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其中枢突组成感觉性的后根,周围突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成分。前根由运动纤维组成,其胞体位于脊髓灰质内。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

2.上肢的重要神经

(1)肌皮神经

①行径起自臂丛外侧束,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间下行,在肘关节稍上方穿过深筋膜延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②分布肌支分布于臂前群肌;皮支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③损伤手臂前群肌瘫痪,前臂外侧皮肤感觉障碍。

(2)正中神经

①行径由臂丛内、外侧束发出,两根合为一干,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经肘前穿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腱至腕管,分支入手掌

②分布肌支分布于前臂屈肌(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外),第1,2蚓状肌,鱼际肌(除拇收肌);皮支分布于手掌面、桡侧三个半手指和鱼际的皮肤

③损伤 a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呈现“猿掌”;

b 运动障碍曲腕能力减弱,前臂不能旋前,拇指、示/食指和中指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拇指不能做对掌和屈拇运动;

c 感觉障碍以拇指、示/食指和中指末节皮肤最明显

(3)尺神经

①行径起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穿内侧肌间隔至肘内侧尺神经沟,继而穿尺侧腕屈肌,经前臂尺侧半屈肌群之间下行至腕,分支入手掌

②分布肌支分布于尺侧腕屈肌及指深屈肌的尺侧半,小鱼际、拇收肌、骨间肌和第3、4蚓状肌;皮支分布于手掌背面尺侧一个半指的皮肤

③损伤肱骨下段骨折时常伤及此神经 a 运动障碍屈腕能力减弱,小鱼际萎缩,五指并拢(收)和外展肌力减弱,第4、5掌指关节过伸,呈现“爪形手”; b 感觉障碍手内侧缘皮肤最明显

(4)桡神经

①行径起自臂丛后束与肱深动脉伴行,经桡神经沟行向下外,于肱肌与肱桡肌之间浅出,分浅、深两支至前臂后面皮肤和后群肌

②分布肌支分布于肱三头肌、肱桡肌及前臂伸肌;皮支分布于臂后面、前臂后面皮肤及手背桡侧半两个半手指的皮肤

③损伤肱骨中段骨折伤此 a 运动障碍不能伸肘、腕、指,前臂旋后力弱,呈“垂肘垂腕”畸形

b 感觉障碍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的皮肤最明显

(5)腋神经

①行径起自臂丛后束,伴旋肱后动脉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

②分布分布于三角肌、小圆肌和肩部皮肤

③损伤肱骨上段骨折伤此 a 运动障碍三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隆外形,呈“方形肩”。臂不能外展,患者不能做梳头、戴帽等动作 b 感觉障碍臂外侧和肩部皮肤感觉丧失

3.胸神经前支

(1)行程、分布胸神经前支共12对,第1-11称肋间神经,第12对称肋下神经。上6对在胸骨侧缘浅出;下6对向前下行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入腹直肌鞘,于腹白线附近浅出。(2)肌支支配肋间肌、腹前外侧肌群

(3)皮支呈节段性分布于胸腹部皮肤

胸骨角平面----胸2 乳头平面----胸4

剑突平面----胸6 肋弓平面----胸8

脐的平面---胸10(2014)

耻骨联合与脐相连线中点平面----胸12

4.下肢重要神经

(1)股神经

①股神经于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股动脉外侧入大腿股三角。终支称隐神经。肌支支配股四头肌;皮支(隐神经)分布于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皮肤

②损伤 a运动障碍大腿前群肌萎缩,抬腿困难,不能伸小腿,膝反射消失 b 感觉障碍主要见于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皮肤

(2)坐骨神经是全身最长、最粗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方,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下行至股后区,分支支配大腿后群肌,行至腘窝上方发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3)胫神经①行程与腘动脉及胫后动脉伴行,至小腿后面比目鱼肌深方下行,经内踝后方至足底②支配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皮支分布于小腿后面和足底的皮肤③损伤 a 运动障碍因小腿后群肌瘫痪,致使足呈背屈和外翻位,足不能跖屈,不能屈趾,不能以足尖站立,足内翻力减弱,形成“钩状足”畸形 b 感觉障碍主要见于小腿后面及足底

(4)腓总神经沿股二头肌腱内侧缘行向外下,绕过腓骨颈,穿腓骨长肌达小腿前面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

①腓浅神经行于腓骨长、短肌之间,并支配其,皮支分布于小腿外侧面,足背面的皮肤

②腓深神经与胫前动脉伴行,其肌支支配小腿前群肌和足背肌,皮支分布于第1趾间隙背面的皮肤

③腓总神经损伤 a 运动障碍因小腿前、外侧肌群瘫痪,使足呈跖屈足和趾不能背屈,足下垂,内翻位,即“马蹄内翻足”畸形。步行时,呈“跨阈步态”。B感觉障碍主要发生在小腿前、外侧面及足背皮肤

(三)脑神经

1.脑神经的名称、序号及出入脑和出入颅部位

(1)名称与序号与脑神经相连的周围神经称为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颈部和胸腹腔脏器。脑神经共12对,其名称、序号通常用罗马数字表示,口诀:

Ⅰ嗅Ⅱ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2014)Ⅹ迷走Ⅺ副还有Ⅻ舌下全

(2)脑神经的出脑、出颅部位

表1-6 脑神经的出脑、出颅部位

(3)脑神经按所含纤维成分分类

①感觉性脑神经Ⅰ嗅Ⅱ视Ⅷ前庭蜗神经(位听神经)(2014)仅含感觉纤维成分

②运动性脑神经Ⅲ动眼Ⅳ滑Ⅵ外展Ⅺ副Ⅻ舌下

③混合性神经Ⅴ三叉神经Ⅶ面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含运动和感觉纤维成分

2.动眼神经

(1)纤维成分、支配

①躯体运动纤维发自动眼神经核,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内直肌

②内脏运动纤维发自动眼神经副核,在睫状神经节换节,支配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2)损伤症状

①上睑下垂②眼外斜视,眼球不能向内、上和下方运动③瞳孔散大,患眼对光反射消失

3.三叉神经感觉纤维的分布区其胞体位于颞骨岩尖三叉神经压迹的三叉神经节,其中枢突汇成粗大的三叉神经感觉根,止于脑干三叉神经脑桥核及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周围突形成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传导头面部痛、温、触等感觉

(1)眼神经

泪腺神经:沿眶外侧壁外直肌上缘至泪腺(感觉)

额神经:在眶顶与上睑提肌之间前行,出眶上孔(切迹),分布于鼻背、上睑及额部皮肤

鼻睫神经:在上直肌与视神经之间达眶内侧,分布于眼球角膜、睫状体、虹膜、泪囊和鼻腔黏膜等

眼神经:由眶上裂出颅,分布于眼裂以上的头面部皮肤、眼球、眶和鼻腔黏膜

(2)上颌神经

眶下神经:经眶下裂、眶下沟,出眶下孔。分布于下睑、鼻翼、上唇的皮肤黏膜

颧神经:分布于颧、颞部皮肤

上牙槽神经:分支分布于上颌牙齿、牙龈和上颌窦黏膜

翼锷神经:分布于鼻腔、腭黏膜及腭扁桃体

上颌神经:圆孔出颅,分布于眼裂与口裂之间的面部皮肤,鼻腔、上颌窦及腭黏膜,上颌牙齿、牙龈和腭扁桃体

(3)下颌神经(混合性)

耳颞神经:感觉性,分布于耳屏前、外耳道及颞区皮肤

颊神经:感觉性,分布于颊部皮肤及黏膜

舌神经:感觉性,分布于口腔底,舌前2/3黏膜

下牙槽神经:经下颌孔至亥孔浅出,分布于下颌牙齿、牙龈、亥部及下唇皮肤黏膜。分出下颌舌骨肌神经(运动纤维)至二

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

运动纤维:随下颌神经出颅,支配咀嚼肌等

下颌神经自卵圆孔出颅,分布于颞区及口裂以下皮肤、颊部皮肤黏膜、下颌牙齿及牙龈、口腔底及舌前2/3的黏膜。运动纤维支配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和咀嚼肌

4.面神经

(1)纤维成分及分布

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自脑桥面神经核,入内耳门,行于颞骨内的面神经管,经茎乳孔出颅,穿出腮腺呈反射状分布,其分支为颞、颧、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支配表情肌

②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起自脑桥上延核,在面神经主干出茎乳孔前,发出鼓索,经岩鼓裂出颅骨,在下颌下神经节换元,发纤维支配下颌下腺、舌下腺。另一支称为岩大神经,在翼腭神经节换元后,支配泪腺

③特殊内脏感觉纤维胞体位于面神经管内的膝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中枢突参与组成面神经根入脑干,终止于孤束核。

④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胞体位于膝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布于耳廓和外耳道皮肤,中枢突至于三叉神经脊髓束核

(2)损伤后的表现

①出茎乳孔后损伤面神经主干出现面瘫。导致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增宽,鼓腮障碍,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

②面神经管内及出脑部损伤除上述表现外,还可出现舌前2/3的味觉障碍(2014),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分泌障碍,眼、口、鼻腔黏膜干燥等现象,也可出现听觉过敏和外耳道疱疹

5.副神经

(1)支配其为运动性神经。由来自副神经核的延髓根和上颈髓的脊髓根共同合成,经颈静脉孔出颅。延髓根并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脊髓根行向后下,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2)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①胸锁乳突肌瘫痪一侧损伤,头颅向对侧,面向患侧回旋,而出现斜颈;双侧损伤则不能仰头

②斜方肌瘫痪患侧肩胛骨下垂,耸肩无力

6. 舌下神经

(1)支配为运动性神经。起自延髓舌下神经核,经舌下神经管出颅,支配舌内肌和舌外肌

(2)损伤患侧半舌肌瘫痪、萎缩。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四)内脏神经

(1)交感神经由交感神经节、交感干和神经丛组成。其中枢位于全部胸髓和上3腰髓的灰质侧角内

①交感神经节

a 交感干神经节(椎旁神经节)

b椎前神经节位于脊柱前方。包括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主动脉肾节等,分别位于同名动脉根部

②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自颅底至尾骨。由交感干神经节与节间支相连组成

③灰、白交通支为交感干神经节与脊神经之间的连接结构

白交通支来自胸1--腰3脊神经前支(为节前纤维),止于交感神经节

灰交通支由交感干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与31对脊神经相连

④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去向节前纤维三种去向: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换元;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止于上、下方的椎旁神经节换元;穿过椎旁神经节至椎前神经节换元。

节后纤维三种去向: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分布于头颈和躯干、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攀绕动脉到达所支配的器官;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发分支至脏器。

⑤交感神经的分布来自脊髓胸1--5侧角细胞的节前纤维,在颈部椎旁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头、颈、胸腔脏器和上肢血管、汗腺及立毛肌。

来自脊髓胸5--12侧角细胞的节前纤维,在胸部椎旁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肝、脾、肾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来自脊髓腰1--3侧角细胞的节前纤维,在腰部椎旁神经节、椎前神经节和骶交感干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和下肢血管、汗腺及立毛肌。

(2)副交感神经

其中枢位于脑干副交感核及骶髓2—4节的骶副交感核。其节前纤维多与交感神经纤维组成自主神经丛(植物神经丛),至器官附近或器官内的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效应器

①颅部副交感神经胞体位于脑干,节前纤维随Ⅲ、Ⅶ、Ⅸ、Ⅹ对脑神经出脑,于副交感神经节换元后至效应器

动眼神经副核节前纤维随动眼神经至睫状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上泌涎核节前纤维随面神经至翼腭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泪腺

上泌涎核节前纤维随面神经至下颌下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颌下腺、舌下腺

下泌涎核节前纤维随舌咽神经至耳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腮腺

迷走神经背核节前纤维组成迷走神经,经胸、腹腔器官旁或脏器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肝、脾、肾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②骶部副交感神经胞体位于骶副交感核,节前纤维随骶神经组成盆内脏神经加入盆丛,至脏器附近或壁内的副交感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和盆腔脏器

十二中枢神经系统

重点及考点:

1.脊髓的位置、形态及脊髓片段的概念

2.脑神经核功能柱及各核的功能

3.脑干的分部

4.小脑的位置、分叶和功能

5.大脑皮质的主要功能区

6.脑和脊髓的被膜和血管、大脑动脉环的构成及其功能意义

(一)脊髓

1 位置和外形

(1)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续,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

(2)外形呈扁圆柱状,全程粗细不等,有颈膨大(颈5—胸1)和腰骶膨大(腰2—骶3),末段变细称脊髓圆锥。自脊髓圆锥向下延为非神经组织的细丝称终丝,止于尾骨背面。脊髓表面有纵行的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和前、后外侧沟。

由于脊髓短于椎管,故腰、骶、尾神经根在未出相应的椎间孔前,在椎管内围绕终丝下行一段距离,形成马尾。前、后外侧沟分别有前根及后根出入。

2 脊髓灰质的分部及主要核团

(1)前角为躯体运动性核团,支配躯干四肢骨骼肌

(2)侧角见于胸1—腰3节段,含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又称中间外侧核,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在脊髓的骶2—4节段,中间带外侧部有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称骶副交感核,是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一部分。

(3)后角属躯体感觉性核团,分群较多,自后向前,主要的核群

①后角边缘核后角尖最表层的弧形区,在腰骶膨大处尤为明显

②胶状质贯穿脊髓全长

③后角固有核在胶状质前方

④胸核(背核)在后角基部内侧,仅见于颈8—腰2节段

(二)脑干由延髓、脑桥和中脑组成

1.脑干外形四部分延髓、脑桥、中脑和菱形窝

延髓分腹侧面和背侧面,腹侧面包括前正中裂(下端有锥体束纤维交叉,为椎体交叉)、椎体(深部有锥体束通过)、橄榄(深部埋有下橄榄核。橄榄前沟有舌下神经根丝出脑,橄榄后沟有舌咽、迷走和副神经根丝出脑)。背侧面包括后正中沟、薄束结节(深部埋有薄束核)、楔束结节(深部埋有楔束核)、小脑下脚(主要由入小脑纤维组成)和菱形窝下半(深方埋有与后四对脑神经相联系的脑神经核)

脑桥包括腹侧面和背侧面。腹侧面包括脑桥基底(为一横行隆起,主要由皮质—脑桥—小脑纤维组成。有锥体束经过)、小脑中脚(主要由入小脑纤维组成,小脑中脚处有三叉神经根丝进出脑基底沟,有基底动脉位于沟内)和脑桥下沟(从内到外,有展、面、前庭蜗神经根丝进出脑)。背侧面包括小脑上脚(由出小脑纤维组成)、前髓帆和菱形窝上半(深方埋有与中四对脑神经相联系的脑神经核)。

中脑包括腹侧面和背侧面。腹侧面包括大脑脚底(深面有锥体束通过)和脚间窝(动眼神经由此出脑)。背侧面包括上丘(皮质下视觉中枢)和下丘(皮质下听觉中枢)。

菱形窝包括延髓髓纹(自外侧角横行至中线的纤维,为延髓和脑桥的背面分界)、正中沟(为脊髓后正中沟的上延)、界沟(在外侧,与正中沟平行)、面神经丘(深面埋有展神经核)、舌下三角(深面埋有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三角(深面埋有迷走神经背核)、前庭区(深面埋有前庭神经核)和听结节(深面埋有蜗神经后核)

2. 脑神经核功能柱及各核的功能

(1)一般躯体运动柱位于菱形窝底深方中线的两侧。支配由肌节演化来的骨骼肌

①动眼神经核(上丘)支配上睑提肌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

②滑车神经核(下丘)支配上斜肌

③展神经核(脑桥中下部)支配外直肌

④舌下神经核(橄榄中下部)支配舌内、外肌

(2)特殊内脏运动柱位于躯体运动柱的腹外侧,支配由腮弓演化来的骨骼肌

①三叉神经运动核(脑桥中部)支配咀嚼肌

②面神经核(脑桥中下部)支配面部表情肌

③疑核(延髓上部)支配咽、喉、软腭部的肌肉

④副神经核(延髓下部)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3)一般内脏运动柱位于躯体运动柱的背外侧。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属于副交感成分)

①动眼神经副核(上丘)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②上泌涎核(脑桥中下部)支配颌下腺、舌下腺、泪腺

③下泌涎核(橄榄上部)支配腮腺

④迷走神经背核(橄榄下部)支配颈、胸、腹腔脏器(骨盆脏器除外)

(4)一般、特殊内脏感觉柱位于一般内脏运动柱外侧,界沟以外

①孤束核上部(橄榄上部):接受咽、咽鼓管及舌的感觉(味觉)

②孤束核下部(橄榄下部):接受内脏感觉

(5)一般躯体感觉柱位于内脏感觉柱的外侧

①三叉神经中脑核(脑桥、中脑)与咀嚼肌、牙齿等本体感觉有关

②三叉神经脑桥核(脑桥中部)接受面部浅感觉

③三叉神经脊髓束核(脑桥、延髓)接受面部浅感觉

(6)特殊躯体感觉柱

位于脑干最外侧,前庭区的深方

①前庭神经核(脑桥、延髓)接受头部位置觉冲动

②蜗神经核(脑桥、延髓)接受听觉冲动(2014)

(三)小脑

1.分叶根据发生、功能和纤维联系,以原裂和后外侧裂分为三叶

(1)绒球小结叶以后外侧裂与小脑的其他部分相分隔,包括绒球、绒球脚和蚓小结。位于小脑上面,属原小脑,接受前庭神经及前庭神经核的纤维,故又称前庭小脑,与平衡有关。

(2)小脑前叶在原裂以前的部分,为小脑上面近前端的小脑半球部分和小脑蚓,属旧小脑,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纤维,又称脊髓小脑,与肌张力的调节有关

(3)小脑后叶包括原裂以后的小脑和小脑下面剩余的部分,属新小脑,又称大脑小脑。大脑皮质通过大脑、脑桥核与小脑后叶联系,调节肌肉的共济协调运动

2.小脑核

包括顶核、中间核和齿状核

顶核居内侧,接受旧小脑和前庭核的纤维

中间核包括球状核(接受新、旧小脑的纤维)和栓状核(接受新、旧小脑的纤维)

齿状核居外侧,接受新小脑的纤维

(四)间脑

1.分部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分五部

(1)背部丘脑又称丘脑,是卵圆形灰质团块,内邻第三脑室

(2)后丘脑丘脑的后端,中脑顶盖的上方,有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

(3)上丘脑与嗅觉有关。位于中脑顶盖前区与间脑背侧的移行处,第三脑室顶部的周围,包括松果体等

(4)下丘脑与内脏和内分泌活动有关。位于丘脑下沟以下,形成第三脑室侧壁下部,有视交叉、灰结节、漏斗(与垂体相连接)、乳头体

(5)底丘脑丘脑的腹侧,是中脑被盖和背侧丘脑的过渡区,内含丘脑底核、部分红核、黑质,与纹状体密切相关(椎体外系)

2.特异性中继核团的主要纤维联系及功能

①三叉丘系----腹后内侧核----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头面部深、浅感觉)

②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躯干、四肢深感觉)

③脊髓丘系----腹后外侧核----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躯干、四肢浅感觉)

④外侧丘系----内侧膝状体核----听觉中枢(听觉)

⑤视束-----外侧膝状体核----视觉中枢(视觉)

(五)端脑

1.大脑半球的分叶被外侧沟、中央沟和顶枕沟分为五叶

(1)额叶在中央沟前方,有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和中央前回

(2)顶叶在中央沟后方,顶枕沟前方。有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和中央后回

(3)颞叶在外侧沟下方。有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和颞横回

(4)枕叶在顶枕沟后方

(5)岛叶在外侧沟深处,被额叶、顶叶、颞叶所覆盖

2.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1)额叶

①中央前回及旁中央小叶前部(4、6区);功能第1躯体运动区。管理对侧半身的随意运动,接受部分对侧深感觉的投射;损伤一侧损伤,出现对侧肢体硬瘫和部分深感觉障碍

②额中回后部(8区);功能书写中枢(优势半球);损伤失写症。手能运动,但出现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障碍

③额下回后部(44、45区),也称Broca区;功能运动性语言中枢或说话中枢(优势半球);损伤运动性失语。能发声,但不能组成语言

(2)顶叶

①中央后回(3、1、2区)

功能第1躯体感觉区。接受对侧半身深、浅感觉的投射

损伤一侧损伤,对侧肢体深、浅感觉障碍

②角回(39区)

功能视觉性语言中枢(2014)或阅读中枢(优势半球)

损伤失读症。有视觉,但不理解文字符号的意义

③缘上回

功能运用中枢

损伤失用症。不能做出穿衣解扣等精细动作

(3)颞叶

①颞上回后部(22区)

功能感觉性语言中枢或听话中枢(优势半球)

损伤感觉性失语。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②颞横回(41、42区)

功能听中枢

损伤一侧损伤,听觉障碍不明显

(4)枕叶距状裂两岸皮质(17区)

功能视觉中枢

损伤一侧损伤,出现双眼同向偏盲

(六)传导通路

1.视觉传动通路(1)路径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周围突双极细胞/第一级神经元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轴突视神经视交叉视束(视网膜鼻侧半纤维交叉;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含两眼视网膜同侧半的纤维)

外侧膝状体/第三级神经元视辐射大脑半球距状沟两岸皮质(视区)

经内囊后脚

(2)不同部位损伤的症状

①一侧视神经损伤患侧眼全盲

②视交叉中部损伤双眼视野颞侧偏盲

③视交叉外侧部损伤同侧视野鼻侧偏盲

④一侧视束(视辐射、视区皮质)损伤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

(3)瞳孔对光反射路径强光照一侧瞳孔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称瞳孔对光反射

①直接对光反射同侧瞳孔缩小

②间接对光反射对侧瞳孔也缩小

一侧眼接受光刺激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反射中枢双侧动眼神经副核两侧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双侧瞳孔缩小

2.运动传导路

(1)组成由锥体系(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和椎体外系组成

(2)椎体系由两级神经元组成,分布称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

椎体系任何部位损伤如中央前回、内囊、脑干、脊髓等,都可引起其支配区得随意运动障碍,即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表现的痉挛性瘫痪。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考试(综合成绩)】 1. ( 单选题 ) 大肠(本题1.0分)E A、长约2m B、在右骼窝处续回肠而起 C、阑尾不属于大肠 D、大肠都没有系膜 E、结肠表面有3条平行的结肠带 2. ( 单选题 ) 男性尿道(本题1.0分)A A、为男性排尿和排精的器官 B、分为前列腺部、膜部、球部和海绵体部4部分 C、前列腺部位于前列腺中叶后方 D、球部为男性尿道最狭窄处 E、前列腺部为最短的一段 3. ( 单选题 ) 前交叉韧带和肱二头肌长头(本题1.0分)B A、都位于关节囊之外 B、都位于关节囊之内 C、都位于关节腔内 D、前者位于囊内,后者位于囊外 E、前者位于囊外,后者位于囊内

4. ( 单选题 ) 与泌泪有关的是(本题1.0分)E A、睫状神经节 B、耳神经节 C、星状神经节 D、椎前神经节 E、翼腭神经节 5. ( 单选题 ) 经锁骨下动、静脉之间入胸腔(本题1.0分)D A、交感干 B、迷走神经 C、喉返神经 D、膈神经 E、内脏大神经 6. ( 单选题 )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支除外(本题1.0分)D A、前支 B、后支 C、交通支 D、枕小神经 E、脊膜支 7. ( 单选题 ) 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是(本题1.0分)A

B、球囊斑 C、椭圆囊斑 D、螺旋器 E、以上均无 8. ( 单选题 ) 睾丸(本题1.0分)C A、表面坚厚的纤维膜称鞘膜 B、睾丸纵隔由精曲小管形成 C、精曲小管的上皮能产生精子 D、实质可分为皮质和髓质 E、精曲小管经附睾管入附睾 9. ( 单选题 ) “Y”字形的内髓板属于(本题1.0分)A A、背侧丘脑 B、上丘脑 C、下丘脑 D、后丘脑 E、底丘脑 10. ( 单选题 ) 位于右房室口和肺动脉口之间的是(本题1.0分)C A、三尖瓣 B、前乳头肌 C、室上嵴

人体解剖学肌肉起止点及作用

人体解剖学肌肉起止点及 作用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咬肌 起止点: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止于咬肌粗隆 作用:上提下颚骨 颞肌 起止点:起自颞窝,止于下颌骨冠突 作用:使下颌骨上提和向后移 翼内肌 起止点:起自翼突,止于下颌角内面的翼肌粗隆 作用:使下颌骨上提并使其向前运动 翼外肌 起止点: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和翼突的外侧,止于下颌颈 作用:做张口运动 胸锁乳突肌 起止点:起自胸骨柄和锁骨内侧端,止于颞骨乳突 作用:单侧收缩颈向同侧底,面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

起止点:起止于第一肋后斜角肌起止于第二肋骨 作用:一侧斜角肌收缩,使颈侧屈,两侧同时收缩可上提第一二肋助深吸气 斜方肌 起止点:从枕外粗隆直达12胸椎棘突上部肌束斜向外下,下部肌束斜向外上,中部横行,汇聚于肩胛冈锁骨外侧端和肩峰 作用:一侧斜方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背阔肌 起止点:起自第六胸椎以下的全部棘突和髂脊后份,肌束向外上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脊 作用:收缩使臂内收、旋内和后伸 竖脊肌(骶棘肌) 起止点:起自骶骨脊背面和髂脊后部,向上分出三群肌束,沿途于椎骨和肋骨,向上可达颞骨乳突 作用:止肌单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胸大肌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节肋软骨,肌束向外侧集中,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脊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胸小肌: 起止点: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当肩胛骨固定时,还可以提肋助吸气 前踞肌: 起止点:以肌齿起自第1~8肋外面,肌束斜向后上,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前面下角作用: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做推送动作,下部肌束使肩胛下角旋内,助臂上举,当肩胛骨固定时,还可以提肋助深吸气 肋间外肌: 起止点:起自上位肋骨上缘,肌书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的下缘 作用:提肋助吸气 肋间内肌 起止点:起自下位肋骨上缘,肌束行向前上方,止于上位肋的下缘 作用:降肋助呼气 肋间最内肌: 起止点:位于肋间隙中份,肋间内肌的深面,肌束方向和作用与肋间内肌相同 作用:降肋助呼气、 隔肌:

人体解剖学歌诀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歌诀
神经系统 脊髓末端位置歌诀 脊髓何处定末端,男一女二小儿三; 终池底部对骶二,终丝尾骨背侧攀. 脊髓歌诀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 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 脊髓横切面歌诀 白质包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 前角运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 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 后索薄楔内外位,深感精触较固定; 前侧索内上下全,冷热触压和运动. 脊髓节与椎骨对应关系歌诀 颈节一四相齐,颈五胸四节高一; 下胸高三中高二,腰节平胸十十一; 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内囊歌诀 内囊并非一个囊,交通枢纽恰称当; 豆尾与丘之间是,投射纤维聚多方; 水平切面拐角形,前后二脚膝中央. 正中神经歌诀 正中神经属臂丛,掌长肌腱外侧行; 此处浅表损伤,鱼际萎缩"猿爪"样. 手部神经分布歌诀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侧一指半; 手背桡尺各一半,正中侵占三指半. 肋间神经分布歌诀 二平胸骨四乳头,六对大约到剑突; 八对斜行肋弓下,十对脐轮水平处; 十二内下走得远,分布两列腹股沟. 前臂肌神经支配歌诀 桡神经不难记,全部伸肌肱桡肌; 尺神经也简单,前壁屈肌一块半; 名为尺侧腕屈肌,屈指深面尺则半; 其余正中神经管. 内质脊髓束歌诀

上下两级神经元,皮质兴奋向下传; 经过内囊后脚处,锥体下部多越边; 下行脊髓侧前索,终止前角神经元; 交叉前伤瘫对侧,交叉后伤瘫同边; 上损硬瘫下损软,定位诊断并不难. 脑神经名称歌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 脑神经性质歌诀 一二八对性质感,运动舌付动滑展; 舌咽迷走三叉面,感觉运动混合全. 脑神经出入颅部位歌诀 视管有视嗅筛板孔,眶上裂内眼滑展动; 静脉孔中咽迷付通,面听内耳舌下管行; 还有上颌圆下颌卵,也要记清. 脑神经连脑歌诀 一嗅额下嗅球中,二视离球间脑通; 脚间窝内三动眼,下丘下方滑车行; 桥腹两侧连三叉,桥延沟内展面听; 橄榄后沟上至下,舌咽迷走副神经; 锥体橄榄之间处,舌下神经看得清. 交感神经功能歌诀

人体解剖学之肌学

医学笔记人体解剖学之肌学张桢 第二章肌学第一节肌学概序肌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多数附着于骨骼,故称骨骼肌因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可通过人的意志控制,又称随意肌。骨骼肌分布广泛,全身共有600余块,约占体重的40%。每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并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分布,所以每块肌都可以视为一个器官。一、肌的形态分类骨骼肌的形态多样,按其外形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种。二、肌的构造肌有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构成。肌腹主要由骨骼肌纤维组成,具有收缩性;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具有力的传递的作用。长肌的腱为圆索状;扁肌的腱薄而宽阔,称腱膜。三、肌的起止、配布与作用骨骼肌通常都跨过关节,并以其两端附着于两块或两块以上骨的表面。一般把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为起点或定点;把肌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称为止点或动点。肌的配布与关节的运动轴关系密切,把分布在运动轴同侧,作用完全相同的肌,称为协同肌,把分布在运动轴异侧,作用完全相反的肌,称为拮抗肌。各肌群通过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彼此协调,完成各种运动。四、肌的辅助结构肌的辅助结构位

于肌的周围,具有保护、约束、协助肌等作用,包括筋膜、滑膜囊和腱鞘等。(一)筋膜筋膜分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类。1、浅筋膜又称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有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脂肪和浅血管、皮神经、浅淋巴管。有保持体温和保护深面组织、器官的作用。2、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包裹于肌的表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四肢的深筋膜发达,深入到肌群间并附着于骨,形成肌间隔和筋膜鞘。深筋膜由保护、约束肌和减少按摩的作用。(二)滑膜囊滑膜囊由滑膜构成,为双层扁平、密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内含少量滑液,多见于肌腱和骨面间。滑膜囊有减少按摩的作用。(三)腱鞘腱鞘是套在手、足等处长肌腱周围的双层鞘管,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与周围结缔组织相连;内层为滑膜层,紧包肌腱,可分泌为少量滑液。作用:减少腱活动时与骨面间的摩擦。 第二节头肌头肌分为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一、面肌面肌又称表情肌,位于面部即颅顶。多数起自于颅骨,止于皮肤。收缩时,可以改变面部皮肤外形,出现皱纹,形成各种表情。1、枕额肌由两个肌腹之间的帽状腱膜构成。 2、眼轮匝肌位于睑裂周围,呈环形,收缩时使睑裂闭合。 3、口轮匝肌位于口裂周

人体解剖学肌学

1.3肌学 肌学总论 (一)肌的形态 分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二)肌的构造 1■肌腹由肌纤维组成,有舒缩功能。 2■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无收缩功能 3.腱膜阔肌的腱呈薄片状,称腱膜。 (三)肌的起止 起点:运动时相对固定的的一端。 止点:运动时移动的一端。 (四)肌的作用 肌的作用是在神经支配下进行收缩。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肌张力:运动单位轮流收缩,使肌处于一种轻度 收缩状态,保持一定的肌力。 (五)肌的辅助装置 包括:筋膜浅筋膜、深筋膜 滑膜囊 腱鞘 籽骨 作用:协助肌的活动,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功能。 1■筋膜遍布全身,分浅、深筋膜。 (1)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脂肪、浅静脉、皮神经、淋巴结等(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被肌肉等,形成肌间隔。 2■滑膜囊为内含滑液的小囊,位于腱与骨面接触处。 3■腱鞘 是包围在肌腱外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作用:固定腱的位置,减少摩擦。 腱鞘构造分两部分:(1)腱纤维鞘:位于外层 (2)腱滑膜鞘:位于纤维鞘内。 二、头颈肌 (一)头肌 面肌:起自颅骨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颅顶肌:额枕肌 眼轮匝肌:环绕眼裂,使眼闭合。口轮匝肌:环绕口裂,使口闭合。

咀嚼肌: 咬肌:起自颧弓,止于下颌角的外面。 颞肌:起自颞窝骨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 翼内肌:起自翼突窝,止于下颌角的内侧面。 三肌的作用:上提下颌骨,使咬合。 翼外肌:协助张口 (二)颈肌 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内侧半;止点:乳突 作用:两肌收缩,头向后仰;单侧收缩,头歪向 同侧,面向对侧。 舌骨上、下肌群 作用:使舌骨和喉固定,或使它们上、下移动,以配合吞咽和发音。作开 口和参与 咀嚼肌动作。 三、躯干 躯干「背肌 颈肌 胸肌 膈 腹肌 会阴肌 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全身最大扁肌,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 上提肩胛骨 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并略向上 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拉肩胛骨向前下方;上提肋助 吸气 拉肩胛骨向前并紧贴胸廓 胸固有肌助间外肌 T 肋 间内肌 肋间最内肌 I 胸横肌 背肌浅层I ■斜方肌 - r 背阔肌 肩胛提肌 L 菱形肌 深层竖脊肌 胸肌「胸上肢肌■■胸大肌 "胸小肌 -前锯肌

人体解剖学第一章

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其深面有 A、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 B、脑膜中动脉后支经过 C、脑膜中动脉的起点 D、三叉神经节 2、面神经运动支: A、颞支与颞浅血管伴行 B、颧支与腮腺管伴行 C、颊支与腮腺管伴行 D、下颌缘支与面血管伴行 3、管理颜面的主要感觉神经是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舌咽神经 D、滑车神经 4、组成“腮腺床”的结构是 A、面后静脉 B、颈外动脉 C、面横血管 D、Ⅸ、Ⅹ、Ⅺ、Ⅻ脑神经 5、有关腮腺鞘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又称咬肌筋膜 B、由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形成 C、分浅、深两层,在腮腺前缘融合 D、深层厚而致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面动脉 A、平甲状软骨上缘起自颈内动脉 B、在面部行于面静脉前方 C、在颈动脉三角起自颈外动脉 D、面神经下颌缘支越过其浅面 E、末端改称为内眦动脉 2、咬肌间隙与翼下颌间隙: A、咬肌间隙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下部之间的狭隙 B、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外肌与下颌支之间

C、经下颌切迹相通 D、常易受牙源性感染累及 E、仅以下颌支相隔 3、关于颅底骨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蝶骨体骨折可引起颅内动静脉瘘 B、伤及脑膜和蝶窦粘膜可造成鼻出血或脑脊液外漏 C、颅底骨折因部位深且软组织多,故临床上无开放性骨折 D、颞骨椎体部骨折可发生面神经麻痹和失听 E、鼓室盖骨折可有血液或脑脊液流入中耳经咽鼓管流入口内,若鼓膜同时被撕 裂,血或脑脊液可自外耳道流出 4、关于腱膜下间隙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头皮撕脱沿此层分离 B、导血管不与板障静脉相连 C、被称为颅顶“危险区” D、腱膜下间隙血肿与颅骨鼓膜下血肿难以鉴别,因二者均可弥散到整个颅顶并 有搏动感 E、此隙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 5、关于海绵窦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B、因在垂体前、后有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感染可蔓延至对侧 C、窦内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通过 D、前端与眼静脉相通,此外与翼丛、面静脉、鼻腔等静脉亦相通,故面部感染 可导致海绵窦炎和血栓 E、后端分别有岩上窦和岩下窦,前者注入颈内静脉,后者注入横窦或乙状窦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习题1

周围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脊神经节:指位于脊神经后根在近椎间孔处的膨大部分,含感觉性的假单极神经元胞体。 2.交感干:是椎旁节借节间支连接而成的串珠状结构,位于脊柱两侧。(二)填空题 1.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 2.脊神经共有31 对,其中颈神经8 对,胸神经12 对,腰神经 5 对,骶神经 5 对,尾神经 1 对。 3.脊神经前支构成的神经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4.臂丛是由第5~8对颈神经的前支和第1对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组成,该丛在锁骨后方比较集中。 5.胸神经前支保持明显的节段性,第2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胸骨角平面,第4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男性乳头平面,第8对胸神经分布区相当于肋弓中点连线平面。 6.坐骨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再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至大腿后面,在腘窝上角处分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7.腓骨颈骨折可损伤腓总神经,将出现小腿外侧群肌和小腿前群肌瘫痪。 8.感觉性脑神经是ⅠⅡⅧ对脑神经,运动性脑神经是ⅢⅣⅥⅪⅫ对脑神经,混合性脑神经是ⅤⅦⅨⅩ对脑神经。含有副交感纤维的脑神经是ⅢⅦⅨⅩ对脑神经。 9.动眼神经自中脑脚间窝出脑,经海绵窦前行,穿眶上裂入眶。 10.三叉神经3个大分支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其感觉纤维的分布在体表大致以睑裂和口裂作为分界标志。 11.迷走神经在胸部经肺根后方贴食管走行,左迷走神经经食管

前面下行延续为迷走神经前干,右迷走神经经食管后面下行延续为迷走神经后干。 12.喉上神经的外支支配环甲肌,内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 13.右喉返神经绕右锁骨下动脉,左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 14.腮腺的分泌受舌咽神经支配,泪腺的分泌受面神经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受面神经支配。 15.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平滑肌、心血管和腺体。 16.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副交感神经的低 级中枢位于和。 17.动眼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三)单项选择题 1.脊神经前、后根的合成部位是(C ) A.椎管 B.椎孔 C.椎间孔 D.横突孔 2.脊神经中不含运动纤维的是(C ) A.前支 B.后支 C.前根 D.后根 3.颈丛的主要分支是( A ) A.膈神经 B.枕小神经 C.耳大神经 D.锁骨上神经 4.关于膈神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是运动性神经 B.在前斜角肌前面下行 C.除分布到膈外,还分布到胸膜、心包等 D.损伤后,表现为同侧膈肌瘫痪 5.受肌皮神经支支配的肌是( B ) A.三角肌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

《专业基础综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考试大纲

《专业基础综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考试大纲 《人体解剖学》部分(占60%) 一、运动系统: (一)骨学 掌握骨的分类、构造,熟悉躯干骨的构成,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横突孔通过的结构,熟悉椎孔、椎间孔的形成和通过的结构,熟悉构成胸廓的骨有哪些,掌握胸骨角的概念,熟悉四肢骨的名称,掌握翼点的位置、特点及投影,掌握颅底内面各孔裂及通过的结构。 (二)关节 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熟悉椎骨的主要连接结构:椎间盘、椎间关节、黄韧带和前、后纵韧带位置,掌握椎间盘的位置和构成,熟悉椎管后壁的构成,掌握肩、膝、髋关节的构成及特点,熟悉肘、腕、踝关节的构成。 (三)肌学 熟悉躯干肌包括哪几部分肌肉,掌握膈的位置、特点及裂孔通过的结构,掌握上肢臂前、后群肌各肌肉的名称,掌握下肢大腿前、后群各肌肉的名称和小腿后群浅层肌肉的名称。 二、消化系统: 掌握消化道的概念,掌握牙式的表示方法,掌握腮腺开口位置,掌握咽峡的构成,掌握食管的位置、狭窄及距中切牙的距离,掌握胃的出、入口的名称和胃大、小弯的位置,掌握十二指肠的分部、大乳头的位置,掌握阑尾根部的位置特点及体表投影,掌握结肠和盲肠的结构特征,掌握肝的体表投影、胆囊的体表投影,掌握胰的位置及分部。 三、呼吸系统: 掌握鼻旁窦及开口位置,熟悉喉软骨有哪些及喉的分部,掌握声带和声门裂及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掌握气管杈的位置及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掌握上、下呼吸道的概念,肺的分叶和肺门通过的结构,了解胸膜的概念,熟悉胸膜腔的形成及肋膈隐窝的位置和意义。 四、泌尿系统 掌握肾的位置及被膜,熟悉肾的皮质和髓质的位置及肾盂的位置和形成,掌握输尿管的狭窄部位,掌握膀胱三角的概念。 五、生殖系统 (一)男生殖 掌握男性生殖器的组成,掌握射精管的合成及其开口,掌握前列腺的位置及通过的管道,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及弯曲。 (二)女性能生殖 掌握女性生殖器的组成,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和位置,掌握输卵管分部及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部位。 六、腹膜 掌握腹膜与脏器的关系,掌握大、小网膜位置,掌握直肠子宫陷凹和直肠膀胱陷凹的位置及意义。

最新人体解剖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同步)

《人体解剖学》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A1型题 1.关于解剖学姿势,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C A.身体直立B.两眼平视正前方C.手背和足尖向前D.手掌和足尖朝前E.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 2.更靠近人体正中矢状面的方位称为C A.前B.内C.内侧D.近侧E.上 3.在上肢,与内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C A.桡侧B.胫侧C.尺侧D.腓侧E.远侧 4.在下肢,与外侧相同的方位术语又称D A.桡侧B.胫侧C.尺侧D.腓侧E.近侧 5.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为E A.矢状面B.冠状面C.水平面D.额状面E.正中矢状面 6.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建人是D A.希波克拉底B.亚里士多德C.盖仑D.维萨里E.达芬奇 ◇B1型题 (1~4题共用备选答案)A.系统解剖学B.局部解剖学C.断层解剖学D.X线解剖学E.微体解剖学 1.按照人体各功能系统描述各器官位置及形态结构的科学A 2.按人体结构的部位,由浅入深研究各局部组成结构的形态及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B 3.研究人体不同层面上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的科学C 4.以显微镜等作为主要手段观察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的科学E 5~8题共用备选答案)A.器官B.系统C.细胞D.组织E.细胞间质5.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C 6.由细胞通过细胞间质构成的D 7.由不同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A 8.由彼此相互关联的器官共同构成的结构B (9~12题共用备选答案)A.内B.内侧C.浅D.深E.近侧 9.距人体正中矢状面较近的方位术语B 10.距空腔较近的方位术语A 11.距四肢根部较近的方位术语E 12.距皮肤较近的方位术语C (13~16题共用备选答案)A.正中矢状面B.额状面C.水平面D.垂直面E.垂直轴 13.垂直于水平面,上下穿过人体的线E 14.平行于地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的面C 15.垂直于水平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面B 16.垂直于水平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A ◇X型题 1.属于解剖学分支学科的是ABCDE A.外科解剖学B.临床应用解剖学C.艺术解剖学D.运动解剖学E.体衰解剖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绪论 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切面术语。 ――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方位—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 近侧,远侧---桡侧,尺侧---- 腓侧,胫侧 ----切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切面--矢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水平面(横切面 第一章----运动系统 1.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 ------骨、骨连结、骨骼肌。运动、支持、保护 2.1.1、骨学总论 -----成人有206块骨 --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 躯干骨51块 上肢骨64块 下肢骨62块 2.1.2骨的形态和构造? ---长骨:a分布于四肢b长管状,分一体两端c骨干(骨髓腔) d骺(关节面) ---短骨:a立方形b腕骨、跗骨 ---扁骨:a板状b颅盖骨、胸骨、肋骨 ---不规则骨:a形态不规则b椎骨(含气骨) 构造----骨质:骨密质(颅盖骨的外板、内板)、骨松质(颅骨的板障) 骨膜:a致密结缔组织膜b成骨细胞、破骨细胞c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骨髓:a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b红骨髓: c黄骨髓 2.1. 3.骨的理化特性 ----有机质(1/3)-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2/3)-事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2.2.1躯干骨的名称和数目 答: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组成,共计51块。 2.2.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答:1.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 ①胸椎侧面和横突间断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椎体肋凹、横突肋凹)。② 棘突较长,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排列。(3)腰椎特点:①椎体大。②棘突

人体解剖学肌学

肌学 一、肌学总论 (一)肌的形态分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二)肌的构造 1.肌腹由肌纤维组成,有舒缩功能。 2.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无收缩功能 3.腱膜阔肌的腱呈薄片状,称腱膜。 (三)肌的起止起点:运动时相对固定的的一端。止点:运动时移动的一端。(四)肌的作用肌的作用是在神经支配下进行收缩。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肌张力:运动单位轮流收缩,使肌处于一种轻度收缩状态,保持一定的肌力。 (五)肌的辅助装置 包括:筋膜浅筋膜、深筋膜 滑膜囊 腱鞘 籽骨 作用:协助肌的活动,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功能。1 . 筋膜遍布全身,分浅、深筋膜。 (1)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脂肪、浅静脉、皮神经、淋巴结等 (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被肌肉等,形成肌间隔。 2 . 滑膜囊为内含滑液的小囊,位于腱与骨面接触处。 3 . 腱鞘 是包围在肌腱外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作用:固定腱的位置,减少摩擦。 腱鞘构造分两部分:(1)腱纤维鞘:位于外层(2)腱滑膜鞘:位于纤维鞘内。 头颈肌 (一)头肌 面肌:起自颅骨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 颅顶肌:额枕肌 眼轮匝肌:环绕眼裂,使眼闭合。 口轮匝肌:环绕口裂,使口闭合。 咀嚼肌: 咬肌:起自颧弓,止于下颌角的外面。颞肌:起自颞窝骨面,止于下颌骨的 冠突。翼内肌:起自翼突窝,止于下颌角的内侧面。三肌的作用:上提下颌骨,使咬合。 翼外肌:协助张口 (二)颈肌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内侧半;止点:乳突作用:两肌收缩,头向后仰;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的记忆方法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10100383.html,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的记忆方法 赵金东 陈永春 金海峰 历年来,神经系统教学中,学生都会感到“难学”,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记不住”,如何解决这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有如下体会。下面我们结合实例来谈一下神经系统学习中的记忆问题。1 化繁为简 由于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容较多,结构复杂,部位繁多,包括脊髓、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及端脑。延髓、脑桥、中脑又和称为脑干。每个部位又有各自的核团及传导纤维等结构。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及难以记忆的印象。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记忆中应运用“化繁为简”的观点。将中枢神经系统简单化,简言之,中枢神经系统无外乎灰质和白质。在脊髓中央部(前角,后角)为灰质,周围部(前索,侧索,后索)为白质。在脑干,脑神经核为灰质,上下行纤维束为白质。在间脑,背侧丘脑及上,下,底丘脑和后丘脑中的神经核为灰质,上下行及联系纤维为白质;在小脑,小脑皮质,小脑核为灰质,髓体及小脑与其他部位的联系纤维为白质;在端脑,大脑皮质及基底核为灰质,大脑髓质及上下行纤维束以及联系纤维为白质。这样就抓住了本质,就不会产生纷繁复杂的感觉了,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记忆。2 以点代面,密切前后联系2.1 脑干中脑神经核的记忆 首先,我们先讲述相关预备知识:1)鳃弓衍化肌包括:咀嚼肌、表情肌、咽喉肌。2)脑神经的名称、序号及性质:嗅、视、动眼、滑、叉、外展、面、听、舌咽、迷、副、舌下神经;Ⅰ、Ⅱ、Ⅷ是感觉,Ⅴ、Ⅶ、Ⅸ、Ⅹ是混合,Ⅲ、Ⅶ、Ⅸ、Ⅹ含副交感,Ⅲ、Ⅳ、Ⅵ、Ⅺ、Ⅻ含运动。3)脑干仅与后十对脑神经相连。然后讲解:1)脑干躯体运动神经核[(Ⅲ、Ⅳ、Ⅵ、 Ⅺ、Ⅻ)相联系+支配鳃弓衍化肌]有动眼、滑车、外展、副、舌下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共计8对。2)内脏运动神经核(副交感核)(Ⅲ、Ⅶ、Ⅸ、Ⅹ副交感)动眼神经副核、上涎核、下涎核、迷走神经背核共计4对。3)内脏感觉:孤束核1对(孤单一束)。4)躯体感觉:Ⅰ、Ⅱ、Ⅷ是感觉,而Ⅰ、Ⅱ对不连脑干,故只有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Ⅴ、Ⅶ、Ⅸ、Ⅹ是混合=头面。2.2 语言中枢的记忆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语言有身体(姿势)语言,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用得最多的是后两者,书面语言中包括写、读,口头语中包括说和听,其中写和说是主动的,读和听是被动的。其次,语言中枢都与相应感觉或运动中枢靠近,故主动的(说和写)部位于中央沟之前,故与额、中、下回靠近,且又是倒置人体,故就体表投影来说,参与说话的喉部位置显然在手之下,因此额中回后部为写字中枢,额下回后部为说话中枢;被动的(阅读和听话)位于后中央沟之后,靠近听觉中枢的缘上回和靠近视觉中枢的角回就分别成了听话中枢和阅读中枢。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邮 编 161042 收稿日期 2004-07-10 3 口诀记忆 如脑神经的名称序号,连脑部位早已脍灸人口,广为传 诵,在此我举例如下。3.1 脑干神经核的记忆 1)躯体运动记四点:动眼、滑车、舌下、展。2)特内运动也四点:三叉运动、副、疑、面。3)一般内脏又四点:缩瞳、迷背、上、下涎。4)躯体感觉:三、三、三。5)内脏感觉:孤束单。6)特躯感觉记两点:前庭蜗核最外边。3.2 舌的神经支配记为 舌前面,舌后咽(面神经管理舌前2/3,舌咽神经管理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三叉神经管一般(三叉神经管理舌前2/3的一般粘膜感觉),舌下神经司运动。3.3 感觉传导路小结 三元两换一交叉,浅脊深延成交叉,经过内囊后脚处,定位诊断要靠定。3.4 手的皮肤管理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尺神经一指半,手背挠尺各一半,正中占去三指尖半。4 转换思维,不要受课本的限制 在学习脑干中,教材是按延髓、脑桥、中脑三段来叙述其结构的,感觉内容繁杂,知识支离破碎,难以掌握,我们按内在联系重新编排内容,将脑干的三段整体与脊髓进行比较,总结其结构变化的规律为:1)灰质不再连贯成柱,而断为核团,但立体位置不变。2)传导束在脑干内交叉走行,打乱了脊髓灰、白质的界限。3)中央管向后敞开,使灰质从腹背关系变为内外关系。按照以上规律,我们以脑干的界沟为纵轴,延髓脑桥沟和脑桥中脑沟为横轴,不分段而是分类记忆各结构的位置和排列特点,这样各结构的立体位置明晰,易于理解和记忆。5 望文生义 作为解剖学的许多名词都可以其命名来判断其位置/形态/特点/功能,如:大家只要记住交感神经形成的交感神经节为椎旁节或椎前节,也就可以推断其椎管内脊髓T 1-L 3侧角发现的节前纤维到达交感干神经节距离短,而副交感神经形成的副交感神经节为器官旁节或壁内节,故由副交感神经节到达效应器的节后纤维必然短。另外,只要记住内脏运动神经多为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维)神经纤维,则很容易想到白交通支应为从T 1-L 3侧角发出到达交感干的节前纤维,共15对,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以上为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肤浅体会。总之,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的科学,尤其在神经系统中,记忆问题必须使知识积累到一定的量,才能够前后联系、触类旁通。 参 考 文 献 [1] 陈永春.应用脑神经歌谣讲解脑干内部结构的效果体会[J ].齐 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9,20(5):103 [2] 高恒宇.人体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教学中的“两点一线法”[J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4):440 [3] 汪华侨,陈子琏.浅谈人体解剖学中的名词记忆[J ].解剖学研 究,1998,20(1):47-48 ? 581?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26卷第2期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绪论 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切面术语。 ――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方位—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 近侧,远侧---桡侧,尺侧---- 腓侧,胫侧 ----切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切面--矢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水平面(横切面 第一章----运动系统 1.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 ------骨、骨连结、骨骼肌。运动、支持、保护 2.1.1、骨学总论 -----成人有206块骨 --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 躯干骨51块 上肢骨64块 下肢骨62块 2.1.2骨的形态和构造? ---长骨:a分布于四肢b长管状,分一体两端c骨干(骨髓腔) d骺(关节面) ---短骨:a立方形b腕骨、跗骨 ---扁骨:a板状b颅盖骨、胸骨、肋骨 ---不规则骨:a形态不规则b椎骨(含气骨) 构造----骨质:骨密质(颅盖骨的外板、内板)、骨松质(颅骨的板障)骨膜:a致密结缔组织膜b成骨细胞、破骨细胞c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骨髓:a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b红骨髓: c黄骨髓2.1.3.骨的理化特性 ----有机质(1/3)-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2/3)-事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2.2.1躯干骨的名称和数目 答: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组成,共计51块。 2.2.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答:1.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①胸椎侧面和横突间断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椎体肋凹、横突肋凹)。②棘突较长,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排列。(3)腰椎特点:①椎体大。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间空隙较大(临床腰椎穿刺)3-L2-命门穴L4-腰阳关穴。 2.2.1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生理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部分著名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动物学的远祖。最早对动物进行分类研究的生物学家,对鱼、两栖、爬行、鸟、兽等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作了大量工作。 盖伦(Galen,129-199)古希腊解剖学家、医生。写出了大量医学和人体解剖学方面的文章。 维萨力欧(Vesalius,1514-1564)比利时解剖学家。开始用人尸作解剖材料,被誉为现代解剖学奠基人,1543年发表《人体的结构一书》,首次引入了寰椎、大脑骈胝体,砧骨等解剖学名词。 哈维(Havey,1578-1657)英国动物生理学家,血液循环理论的创始人。1682年发表《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论》一书,其研究标志近代生理学的开始。 洛维(Lower R,1631-1691)英国解剖学家。首次进行动物输血实验,后经丹尼斯(Denis)第一次在人类进行输血并获得成功。 列文虎克(Avan Leewenhock,1632-1723)荷兰生物学家。改进了显微镜,观察了动物组织的微结构,是首次观察到细菌和原生物的微生物学家。 林奈(Linnaeus,1707-1778)瑞典博物学家。1735年出版《自然系统》,奠定了动物学分类的基础。 伽尔夫尼(Galvani L,1737-1798)意大利生理学家。首次发现机体中的带电现象,进行了大量“动物电”方面的实验,开创了生物电研究的先河。 巴甫洛夫(Sechenov IM,1829-1905)德国著名生理学家。在心血管神经支配、消化液分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首次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的条件反射学说。 施塔林(Starling EH,1866-1927)英国生理学家。1915年首次宣布“心的定律”的发现,对循环生理作出独创性成就。1902年与裴理斯(Beiliss WM)合作,发现刺激胰液分泌的促胰液素,1905年首次提出“激素”一词。 朗德虚太纳(Landsteiner K,1868-1943)德国生理学家。首先发现ABO血型,为临床人工输血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坎农(Cannon WB,1871-1945)美国生理学家。1926年首次提出“稳态”一词,他认为:生活的机体是稳定的,这种稳定有赖于许多调节机制的作用才得以保持,机体功能的任何变化,都是为保持其内环境生活状态的稳定。稳态已经成为生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30个空,每空1分,共30分。 1.小腿三头肌由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该肌可上提________。 2.临床上常把________到________的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 3.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________与_______交点的稍下方。 4.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上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射精管是由____________末端与____________的排泄管汇合而成。 7.心的传导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分支等部分。8.睾丸动脉起自_________动脉,卵巢动脉起自__________动脉。 9.眼球内容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1.位于中脑的躯体运动神经核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脊髓颈段有__________节,腰段有__________节。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3.肱骨体后面中份有 A.尺神经沟 B.桡神经沟 C.大结节 D.小结节 E.鹰嘴窝 14.黄韧带连于两个相邻的 A.椎弓板之间 B.椎弓根之间 C.椎弓之间 D.棘突之间 E.椎体之间 15.属于面颅骨的是 A.额骨 B.下鼻甲 C.蝶骨 D.颞骨 E.枕骨 16.下列哪块肌参与大腿后伸 A.股四头肌 B.长收肌 C.大收肌 D.梨状肌 E.臀大肌 17.属于腹膜外位器官的是 A.胃 B.十二指肠水平部 C.肝 D.脾 E.胆囊

《人体解剖学》典型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简介

目录 《人体解剖学》典型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简介...........................2 《医学机能学》典型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简介...........................3 《分子生物学》典型视频教学案例视频简介...........................4

《肌学-躯干肌》实验教学视频简介 实验题目:肌学—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腹肌、膈。 本次实验教学的视频及课件主要是对躯干肌的介绍。首先与学生共同回顾与本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由教师在尸体标本上对躯干肌各块肌肉进行辨认和讲解。 本次实验课教学的课件结构和内容如下: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背肌(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肩胛提肌、竖脊肌)的位置、起止 点、作用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2.掌握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胸固有肌(肋间内肌、肋间 外肌)的位置、起止点、作用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3.掌握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起止点、作 用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4.掌握腹股沟管的位置、四壁的构成及浅环、深环位置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5.掌握腹股沟三角的形成与位置并在尸体标本指认。 二、 实验环境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尸体标本陈列室 三、 相关理论知识 背肌、胸肌、腹肌的理论知识 四、 实验内容 1. 在多媒体上回顾躯干肌相关理论知识。 2. 教师在尸体标本对躯干各肌进行指认并讲解。顺序依次为:胸大肌、胸 小肌、前锯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 腹横肌、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 3. 讲解结束后学生自己对各肌肉在尸体标本进行辨认。 五、 实验中需注意的问题 1. 学生要对所学理论内容熟悉。 2. 辨认标本要认真仔细,爱护标本。

人体解剖学肌肉起止点及作用

咬肌 起止点: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止于咬肌粗隆 作用:上提下颚骨 颞肌 起止点:起自颞窝,止于下颌骨冠突 作用:使下颌骨上提和向后移 翼内肌 起止点:起自翼突,止于下颌角内面的翼肌粗隆 作用:使下颌骨上提并使其向前运动 翼外肌 起止点: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和翼突的外侧,止于下颌颈 作用:做张口运动 胸锁乳突肌 起止点:起自胸骨柄和锁骨内侧端,止于颞骨乳突 作用:单侧收缩颈向同侧底,面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 起止点:起止于第一肋后斜角肌起止于第二肋骨 作用:一侧斜角肌收缩,使颈侧屈,两侧同时收缩可上提第一二肋助深吸气 斜方肌 起止点:从枕外粗隆直达12胸椎棘突上部肌束斜向外下,下部肌束斜向外上,中部横行,汇聚于肩胛冈锁骨外侧端和肩峰 作用:一侧斜方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 背阔肌 起止点:起自第六胸椎以下的全部棘突和髂脊后份,肌束向外上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脊 作用:收缩使臂内收、旋内和后伸

竖脊肌(骶棘肌) 起止点:起自骶骨脊背面和髂脊后部,向上分出三群肌束,沿途于椎骨和肋骨,向上可达颞骨乳突 作用:止肌单侧收缩使脊柱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胸大肌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节肋软骨,肌束向外侧集中,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脊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胸小肌: 起止点: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 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当肩胛骨固定时,还可以提肋助吸气 前踞肌: 起止点:以肌齿起自第1~8肋外面,肌束斜向后上,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前面下角 作用: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做推送动作,下部肌束使肩胛下角旋内,助臂上举,当肩胛骨固定时,还可以提肋助深吸气 肋间外肌: 起止点:起自上位肋骨上缘,肌书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的下缘 作用:提肋助吸气 肋间内肌 起止点:起自下位肋骨上缘,肌束行向前上方,止于上位肋的下缘 作用:降肋助呼气 肋间最内肌: 起止点:位于肋间隙中份,肋间内肌的深面,肌束方向和作用与肋间内肌相同 作用:降肋助呼气、 隔肌: 起止点:是分隔胸腹腔的一块阔肌,向上膨隆,呈穹隆状,周围部为肌质,肌纤维起自

解剖与生理学整合

解剖与生理学绪论练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 1、human anatomy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2、human physiology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3、gross anatomy大体解剖学:用肉眼观察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的科学。如观察运动系统、内脏系统、脉管系统、感官系统、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 4、histology组织学:用显微镜研究组织细胞的细微结构,电子显微镜研究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 问答题 1、人体生理学的研究一般分为哪几个水平?各水平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人体生理学的知识绝大部分由哺乳动物生理学的研究结果所提供。生理学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 (1)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对象是细胞及其物质分子的运动规律。这方面的生理学知识称为细胞分子生理学。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阐明各个器官与系统的功能,它们的活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它们对整体的生理功能有什么意义。这个水平的研究对象是器官和系统。这方面的生理学知识称为器官生理学。 (3)整体水平的研究:阐明完整机体各个系统之间、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体生理功能调节和适应的规律。这个水平的研究对象是完整机体。 2、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需要,阐述学习工程生理学的意义、目的。 答:《工程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功能规律的一门学科,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人体解剖学分为大体解剖和组织学两部分,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臵、毗邻、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是学习人体生理学的形态学基础。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的科学,如

人体解剖学肌学

1.3肌学 一、肌学总论 (一)肌的形态 分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二)肌的构造 1.肌腹由肌纤维组成,有舒缩功能。 2.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无收缩功能 3. 腱膜阔肌的腱呈薄片状,称腱膜。 (三)肌的起止 起点:运动时相对固定的的一端。 止点:运动时移动的一端。 (四)肌的作用 肌的作用是在神经支配下进行收缩。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和它所支配的肌纤维。 肌张力:运动单位轮流收缩,使肌处于一种轻度 收缩状态,保持一定的肌力。 (五)肌的辅助装置 包括:筋膜浅筋膜、深筋膜 滑膜囊 腱鞘 籽骨 作用:协助肌的活动,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功能。

1 .筋膜遍布全身,分浅、深筋膜。 (1)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脂肪、浅静脉、皮神经、淋巴结等 (2)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 构成。包被肌肉等,形成肌间隔。 2 .滑膜囊为内含滑液的小囊,位于腱与骨面接触处。 3 .腱鞘 是包围在肌腱外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足趾)。作用:固定腱的位置,减少摩擦。 腱鞘构造分两部分:(1)腱纤维鞘:位于外层 (2)腱滑膜鞘:位于纤维鞘内。 二、头颈肌 (一)头肌 面肌:起自颅骨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 颅顶肌:额枕肌 眼轮匝肌:环绕眼裂,使眼闭合。 口轮匝肌:环绕口裂,使口闭合。 咀嚼肌: 咬肌:起自颧弓,止于下颌角的外面。 颞肌:起自颞窝骨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 翼内肌:起自翼突窝,止于下颌角的内侧面。

三肌的作用:上提下颌骨,使咬合。 翼外肌:协助张口 (二)颈肌 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 起点: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内侧半;止点:乳突 作用:两肌收缩,头向后仰;单侧收缩,头歪向 同侧,面向对侧。 舌骨上、下肌群 作用:使舌骨和喉固定,或使它们上、下移动,以配合吞咽和发音。作开口和参与咀嚼肌动作。 三、躯干 躯干背肌 颈肌 胸肌 膈 腹肌 会阴肌 背肌浅层斜方肌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背阔肌全身最大扁肌,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