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历史选修三知识点_1

高考历史选修三知识点_1

高考历史选修三知识点_1
高考历史选修三知识点_1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一战的爆发

1、一战爆发的客观条件

①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牵一发而动

全身”的局面。②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2、一战爆发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衡。

⑵重要原因: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尖锐(三对)

①法德矛盾——实质:争夺欧大陆霸主地位②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

③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

⑶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①同盟国集团——德、奥、意②协约国集团——英、俄、法

⑷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矛盾实质: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一战爆发

二、一战进程和结果

1、三条战线

⑴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 ,英法V德(“施里芬计划”)

⑵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俄V德、奥匈

⑶南线:(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V奥匈

2、四年战事及结果

⑴战况及结果:

①原因:A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加强,为了保障美国借给协约国的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希望协约国取胜。

B 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供参战契机。

②目的:A协约国能归还贷款;B插手欧洲事务;C争夺世界霸权。

③影响: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加速了第一

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

⑵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①经济劣势:德奥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不占优势。

②战略失误: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德国被拖入了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③国内矛盾:一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矛盾。而同盟国各国表现得更加明显,奥匈帝国出现了民族解

放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④国际力量对比:日本参战,意大利倒戈,美国参战,在美国带动下,其他国家参加协约国集团更是

大大增加了协约国实力。所以,同盟国在一战中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

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三、一战的性质

1、整个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注意:判断战争的性质,看作战双方的目的。一战作战双方的目的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2、局部:塞尔维亚、比利时为保卫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而战。但这并不能改变战争的性质。

四、一战的影响

1、一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①一战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几个世纪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②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大帝国;使英法受到重创;

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④美国和日本乘大战之机崛起;

⑤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⑥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的组织——国际联盟。

3、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①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的催化剂(如飞机、汽车、化工技术发展);

②一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

③一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主义思潮+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凡尔赛体系

1、历史背景——巴黎和会的召开

①共同目的:凭借国家实力,瓜分战利品,建立国际新秩序

②操纵和会的三巨头:

A. 美国威尔逊—建立国联,称霸世界

B. 英国劳和乔治—欧洲均势,扶德抑法

C. 法国克利蒙梭—肢解德国,欧洲大陆霸主

③和会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2、巴黎和会的内容

⑴签订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①领土划分:重划疆界、归还阿洛;萨尔煤矿、法国控制;莱茵西岸、协约军管;莱茵东岸、非武装区。

②殖民地:“委任统治”、实则瓜分;注意: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③军事:废除义务兵役制,10万陆军,武器限制④赔款:巨额赔款,总额未达成一致

⑵起草国际联盟盟约。

⑶会后签订对奥、保、匈、土的和约:

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

3、实质:一战后,以英法为首的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掠夺战败国、相互妥协、其矛盾得到暂时缓和的基

础上,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形成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4、评价:

⑴积极

①维持了欧洲二十年代短暂的和平环境;

②确立了民族自决的原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民族国家获得独立;

⑵局限:四对矛盾存在并继续发展,是脆弱的不稳定的。即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瓜分德国(法德矛盾)土耳其(凯末尔领导资产阶级革命)

②战胜国与战胜国的矛盾:英法之间、英美之间、美日之间(分赃不均)

③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的矛盾:策划武装干涉;苏俄(联)长期遭排斥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列强的矛盾:战后中国、印度、埃及人民的反抗运动

二、国际联盟的建立——战后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1、国际联盟的成立

①大战期间,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中首先提出;②巴黎和会,成立国联被列入会议日程;

③1919年4月,国联盟约在和会全体大会上通过;④1920年1月20日,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

式成立

2、①国联的宗旨:“促进国际间合作”,“保持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②国联的组织机构:国联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处。

③国联的盟约内容:

A. “维护和平”的原则。手段是: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B. 实行“集体安全”的原则。措施:经济制裁,建议有关政府出动军队维护盟约。

C. 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实质:仍是殖民统治。

3、成员国:①会员包括战胜国及中立国;②苏俄和战败国都被排斥在外;③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请问: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原因是什么?

①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没有达到;②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③他们控制参议院不批

准《凡尔赛和约》,也没有加入国联。

4、实质:由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了解:国联初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留下了许多不光彩的记录:

⑴被英法操纵,成为它们维护霸权的工具。⑵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放任二战的爆发:

⑶1946年正式宣布解散。

5、评价:

①性质: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②进步性: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③局限性: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全体一致”原则和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最终没有

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三、华盛顿体系

1、背景

①根本原因:美、英日三国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

②直接原因:美、英、日三国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③美国方面:美国要改变日本独霸亚太的局面;

④中国方面: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调整和维护在中国的利益,是列强急需解决的问题。

2、概况:时间:1921.11-1922.2,参加国:西方列强和中国共九国,地点:华盛顿。

3、华盛顿会议的主要条约:

⑴《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四国条约》——美、英、日、法

①内容:相互承认既得利益,遇有侵略协商解决;这样,英日同盟解散。

②影响:美国消除了在亚太地区称霸的一个障碍,是外交的胜利;英国对日本的妥协;日本双重影

响,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

⑵《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条约》——美、英、日、法、意

①内容: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的限额。

但是对巡洋舰、潜水艇等舰只的规模和数量未做任何限制。

②影响:是美国的胜利,英美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而且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

③评价: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只是暂时缓和,并不能根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⑶关于中国问题:

①《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A.内容: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力归还中国,同时保留在山东的一些特权。

B.评价:这是对《凡》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中国人民坚持外交斗争取得的重大外

交成果。

②《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A. 内容: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B. 实质:“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是列强奉行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C. 影响: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日本: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中国:又使

中国回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一起构成华盛顿体系!

4、实质:一战后,以美国主导的帝国主义国家在抑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上,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形成的

国际关系新秩序。

5、评价:①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是列强建立起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新秩序;美国成为该体系的最大赢家。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建立,调整了世界大国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暂时处于和平稳定状态。有利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③凡-华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它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但是建立的和平不能长久。

四、引申分析:

(1)中国山东问题

1、问题形成与解决过程:

①1898年德国强占胶州湾,使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②1914年一战爆发后,日本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

③1915年《二十一条》使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④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将山东的重要权益交给日本;

⑤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⑥华盛顿会议期间,日本归还中国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力。

2、解决原因:

①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结果;②美英和日本的矛盾。

3、在华盛顿会议中哪个国家是最大的赢家?谁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何表现?

①美国是最大的赢家:拆散英日同盟;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②利益受损:日本:英日同盟被拆散;海军力量受遏制;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膨胀势力受到抑制。

英国:丧失海军优势。

中国:受到帝国主义的宰割,“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2)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基础上的一次大调整,是他们分赃和

妥协的产物。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战后整个世界范围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它有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列强矛盾的

作用,有利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

③但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

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

④该体系因分赃不均,使得这种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加之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

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列强之间的矛盾,注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由此建立的和平也不可能长久。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瓦解。

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开始瓦解。

②1935年德国大量扩充陆军,积极重建空军,并开始建造军舰,撕毁凡尔赛和约。

③1936年德国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

④1938年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撕毁了《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奥合并的条款。

⑤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⑥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4)非战公约

①提出:1927年法国总理白里安建议法美缔约。

②签订:1928年美、德、法、比、英等15国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

③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④扩大:到1933年有60多个国家或地区加入。

⑤评价:A.是一战后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B.它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C.它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D.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加剧。

2、重要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引起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形

成欧亚战争策源地。于是,德意日法西斯向外侵略扩张。

3、具体原因

⑴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这是一个富有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

⑵英法美等大国的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绥靖政策具体表现:

①“九一八”事变后,派李顿调查团,没有制裁日本,反而提出列强共管东北;“七七”事变后要求各会员

国自行制裁日本,结果无人响应。

②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后,提出对其实行经济制裁,但战略物资石油不在制裁项目之内,苏伊士运

河供其使用。美国实行“中立”政策。

③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后,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当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时,没有采取任

何行动。美国继续在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

④慕尼黑阴谋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4、其他原因:

①“全体一致”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制止战争的可能性。《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②集体安全的落空:反法西斯国家没有联合起来制止战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英法美“避战

自保”“祸水东引”,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二、二战的进程和结果

(一)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1、亚洲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931.9.18—1945.8.15)

2、非洲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1935.10—1941)

3、欧洲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西班牙内战转变为民族解放战争。(1936.7—1939)

4、共产国际组成“国际纵队”参与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斗争。

(二)二战的全面爆发

1、德国突袭波兰:1939.9.1(闪电战)——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2、英法对德宣战:1939.9.3

3、波兰覆亡(静坐战争或奇怪战争)。

(三)二战的进程和结果

1、初期

⑴北欧战场:德入侵丹麦、挪威。

⑵西欧战场①德入侵荷兰、比利时。攻法:“曼施坦因方案”

②敦刻尔克大撤退。③法国败亡。

⑶不列颠之战——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攻英:“海狮计划”

⑷北非战场

①北非战场的激战(英V意)。②埃塞俄比亚复国。(1941年)

③北非战场的拉锯战(“沙漠之狐”:隆美尔)。

2、扩大

⑴苏德战场:德国入侵苏联1941.6.22 攻苏:“巴巴罗萨计划”

把社会主义国家卷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⑵太平洋战场:①背景:日本野心——美英有矛盾

②珍珠港事件1941.12.7 偷袭美国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因为1941.12.8美英对日宣战。

④影响: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3、新阶段——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⑴形成原因:

①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同法西斯的矛盾上

升为主要矛盾。

②美国政策的调整:1939年修改“中立法”,1941年通过《租借法》,确定参战后“先欧后亚”战略方针。

③英美联和、支持苏联:1941年8月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9月苏美英三国签定莫斯科议定书,

开始联合行动。

④太平洋战争爆发,加速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⑵形成标志:1942.1,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⑶意义:它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基础。

4、转折

⑴苏德战场

①莫斯科战役: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是德国陆军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苏德战争转折点,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⑵太平洋战争——中途岛战役。

⑶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蒙哥马利)。

至此,二战在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反败为胜,开始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5、结束

⑴盟军的反攻

①首先太平洋战场:瓜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战役。

②北非、地中海战役:北非登陆,使北非战事结束;西西里岛登陆,使意大利投降。

③苏德战场:库尔斯克战役。(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

⑵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①开罗会议(1943.11)和《开罗宣言》: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

②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战后处置德国,成立国际组织。

③诺曼底登陆(1944.6)和巴黎解放(1944.8)。

⑶德国法西斯的覆亡

①雅尔塔会议(1945.2):内容加快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处理,确保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等。②

柏林战役。③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5.8

⑷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

①盟军对日本的打击。

②波茨坦会议和《波茨坦公告》1945.7:内容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表《波茨坦

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③1945年8月,中美苏对日本的打击和日本的投降。

三、二战的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四、二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⑴二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破坏。

⑵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打击了德意日帝国主义国家。

⑶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美苏两极格局取代300年来西欧列强主宰世界的格局。

⑷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①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一国范围,开创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局面。

②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削弱了殖民主义国家的实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⑸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基。⑹和平进步的思潮兴起。

五、引申分析:

1、二战的启示

①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

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③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④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进行合作。

⑤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文明进步的要求。

2、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⑴相同点:

①根本原因相同: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的结果;

②结果相同:

战争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破坏;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的发展;

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国际秩序,建立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都推动了和平思潮的形成和发展。

⑵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一战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前,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德、意、

日打着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旗号,取得了英、法、美对他们侵略扩张的纵容和让步。

②目的不同: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二战是法西斯国家为转嫁经济危机,对

外侵略扩张。

③性质不同:一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④影响不同:一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是战争灾难,尤其是对人类心灵产生消极的影响,所建立的战后

新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二战不仅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使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地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3、20世纪下半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①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日益加强的世界整体性发展所产生的制约作用。

②核武器发展所产生的制约作用。

4、学会用归纳的方法记忆:

三个战场的转折性战役:

中途岛海战: 1942年6月标志着太平洋战场转折

阿拉曼战役: 1942年10月标志着北非战场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标志苏德战争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3)三个法西斯轴心国投降,三大战场结束时间

1943年5月标志着北非战事结束;1943年7月意大利投降。

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标志着欧洲战争结束

日本签投降: 1945年9月2日标志着二战结束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基

1、背景:盟国召开了一些列会议并达成协议

⑴二战后期,盟国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其中以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为最重要。

⑵协议内容有:①消灭法西斯;②惩办战犯;③分区占领德国;

④处理日本问题;⑤规定欧洲边界问题;⑥建立联合国。

2、形成:

这些协议明确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突出了两大国的作用,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基。习惯上把这种国际关系体系称为雅尔塔体系。

3、实质:二战后,美苏两分天下。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

4、影响:雅尔塔体系为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提供了条件;

改变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5、评价:

⑴积极: 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消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起积极作用。

⑵消极:靠美苏两大国推动,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的色彩。

二、两极格局形成过程

1、美国的强大

⑴战后美国的意图:1943年4月,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

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他要采取的措施有二,一是建立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⑵美国强大的表现:

①二战期间,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确立。②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

2、西欧的衰落:英法衰落。

3、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①苏联的强大②苏联与东欧③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④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形成标志是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

三、冷战的开始

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

1、历史背景:

⑴雅尔塔体系奠基。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⑵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即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苏联实力不断增强。

⑶美苏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激化。

2、形成过程:

⑴什么事件解开了冷战的序幕?“铁幕演说”

⑵什么事件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

⑶什么事件标志着冷战的加剧?“第一次柏林危机”

⑷什么事件标志着冷战的最终形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

3、表现:

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⑴消极:严重影响世界和平

①导致一些国家的分裂,例如德国的分裂、朝鲜的分裂。

②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如例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⑵积极: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请问: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解体,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4、评价:

⑴冷战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结果。

⑵美国挑起冷战,并使冷战不断升级,导致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⑶双方争夺的焦点在欧洲,亚洲出现局部的热战。

⑷冷战造成了国际的紧张局势和世界的动荡不安。

引申: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是什么关系?

①雅尔塔体系是两极格局的基础、框架;

②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集中体现;

③冷战是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

所以,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意味着冷战结束,雅尔塔体制瓦解。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一)朝鲜战争

一、朝鲜战争爆发

1.朝鲜半岛政权的对立

(1)原因:二战后美苏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根本原因:美苏操纵“冷战”,两分天下。(2)概况:①北部:1948年9月,在苏联的支持下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②南部:1948年5月,在美国的支持下成立大韩民国。

2.美国参战原因:

(1)从意识形态领域看:他仇视社会主义,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2)从经济利益方面看:他要维护本国在东亚的利益;

(3)从全球霸权政策看:控制朝鲜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4)目的:美国企图借朝鲜半岛的冲突进行武装干涉,既可以维护、扩大其东亚的利益,又可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3.战争爆发和扩大

(1)爆发:1950年6月,朝鲜人民军攻占汉城,向南方推进,韩军节节败退。(内战)

(2)扩大:①美国操纵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②悍然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③性质:朝鲜战争由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和目的:(1)原因: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经过:

(1)第一阶段:1950.10—1951.7,在彭德怀指挥下进行了多次战役,把美军赶回三八线以南。

(2)第二阶段:1951.7—1953.7,双方打打停停,最后以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宣告战争结束。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

1.战争性质:是二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影响:(1)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2)对中国: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对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在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4)对日本:美国向日本大批订购军事及后勤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战后美国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

(二)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一、“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

1.背景:

(1)英国的殖民政策:英国利用宗教差异实行“分而治之”政策。

(2)印度两党的矛盾:

①19世纪晚期印度分别建立了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国民大会党和以穆斯林为主的穆斯林联盟。

②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但是如何组成新国家和权力分配问题上,两党出现矛盾。2.蒙巴顿方案:

(1)时间:1947年6月

(2)内容:

①组成两个会议,单独投票决定是否实行分治。②只要其中一个会议决定分支,就将实行分治。(3)结果:建立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

3.印巴分治:

(1)过程:1947.7,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8月,印度巴基斯坦政事分立。

(2)影响:

①随着两个具有明显归属问题特征国家出现,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之间的摩擦和对立严重起来。

②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居民迁徙浪潮,在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中埋下了不和的种子。

二、三次印巴战争

1.第一次印巴战争

(1)原因: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所有权。成为“火药桶”

(2)时间: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

(3)结果:联合国的干预下:①双方宣布停火,确定了停火线。

②克什米尔分为两部分,归属问题并未解决。

2.第二次印巴战争

(1)表现:1965年8月,克什米尔局势再度紧张,巴军率先发动进攻。

(2)结果:国际社会的调停下:①任何一方都没有取得明显胜利;②双方宣布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③克什米尔问题依旧未能得到解决。

3.第三次印巴战争

(1)背景:印度支持东巴基斯坦独立。

(2)结果:①印度取胜;印度的支持下:②孟加拉国于1972年1月成立。

三、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

1.英国“分而治之”殖民政策:造成民族隔阂与敌视,但有利于英国对该地区的控制。

2.宗教信仰不同: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两国之间占有的自然资源也很难相同,极易导致冲突和摩擦。

3.主权问题之争:边界和领土归属长期不定,克什米尔成为引发印巴战争的“火药桶”。

4.大国推动:美苏不断向印巴出售武器,事实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一、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1、地位:当今世界上最具普遍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2、创建历程

⑴提出设想:1941年,美英签署的《大西洋宪章》;

⑵名称由来:1942年,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⑶公开宣告:1943年,美英中苏签署《普遍安全宣言》;

⑷签署宪章:1945年,51个国家在美国签署《联合国宪章》;

⑸正式成立:1945年10月24日,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3、概况

①宗旨 A.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 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等。

②原则 A.会员国主权平等;B.善意履行宪章义务;

C.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

D.禁止会员国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③主要机构

A.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个会员国拥有一票表决权。重要议案需2/3多数通过。秘书长是

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B.安理会: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它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1个成员国组成。

常任理事国有中、法、英、美、苏(1991年以后是俄罗斯联邦)五国。拥有“否决权”,实行“五

大国一致”原则。

④意义

A.是二次大战后建立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B.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

C.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和智慧的结晶,是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妥协的产物。

D.这一做法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⑤局限性:它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力机构,而是国家间的协调机构,有时协调冲突是无能为力。

二、引申分析:

2、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①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②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全球参与;

③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到国际。

三、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1、含义:和平指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发展指世界范围内的繁荣与发展。

和平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命运,发展关系到世界的兴盛与发达。

2、原因:

①19世纪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利益增多,相互依赖加深;

②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经验:大战的起因都是未能及时制止侵略者的侵略扩张,各国面临制止战争悲剧重演

的共同责任;

③时代的呼唤:A. 世界的潮流: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B. 解决一些带有全球性问题:如控制

人口增长,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C. 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维持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

4、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

①地位: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全球人口的90%,占联合国成员国总数的84%,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作用。

②作用: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就没有世界和平;没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就没有世界的繁荣。

5、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①地区性的冲突和局部战争;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分裂势力、恐怖势力、极端势力;

④南北差距扩大;

⑤走私贩毒、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枯竭、艾滋病的蔓延。

6、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①中国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创国之一和积极的实践者;

③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

④中国政府始终不渝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⑤中国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基础知识点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以家庭为生产单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消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二、手工业的发展 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 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唐朝—南青北白;宋朝—五大名窑明朝—青花瓷、彩瓷;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代有些瓷器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 清朝—珐琅彩 商朝—出现丝织品;西周—斜花提纹织物;唐代—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明清—丝织业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三、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明朝中后期地区:江南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含义:一些手工业部分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雇佣与被雇佣) 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带有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的出现。 发展缓慢的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根本原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国内商业的发展 “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隋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益州)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元代:大都成为国家性的城市明清:商帮的出现(徽商和晋商) 二、对外贸易 繁荣唐朝: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广州;外贸易机构——市舶使 两宋: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荣,海外贸易税成为南宋政府的重要财源。 元朝: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特点:朝贡贸易(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衰落:明清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打击,仅允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国通商。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秦汉——明清):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 二、重农抑商 1、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2、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3、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同外国的往来,而非完全禁绝。清朝在广州设立十三行统一管理对外贸易。 冶金 瓷器丝织业演变

地理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1 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可以是自然风景、文物古迹,也可以是民俗风情) 2 旅游资源的内涵:1)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2)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 旅游资源的特点:1)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2)空间上的地域性;3)季节上的变化性;4)美学上的观赏性;5)吸引力的定向性;6)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4 在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尤其要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这是旅游资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类型 1 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如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互相组合的自然景观。(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地文景观类、气象气候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和宇宙类) 2 人文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如文物古迹、文化艺术活动、科技与建筑成就、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景观。(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古迹和古建筑类、现代建筑成就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的共同财富。它是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 2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 3 世界文化遗产:(略) 4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中国南方喀斯特。 5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6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的长调民歌 7 认识和研究世界遗产价值的必要性: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程度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8 世界遗产具有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对保护世界遗产的“三个负责”态度:第一,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第二,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第三,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的交给子孙后代。 9中国的十大旅游胜地 自然旅游资源有:长江三峡(湖北、重庆);桂林山水(广西);黄山(安徽);杭州西湖(浙江);日月潭(台湾)。人文旅游资源有:故宫(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苏州园林(江苏);承德避暑山庄(河北);秦陵兵马俑(陕西)。 10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观赏 1 旅游景观的观赏要注意:1)了解景观特点;2)精选观赏点位;3)把握观赏时机;4)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5)提高审美素质。 2 如何了解景观特点:1)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介绍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2)了解景观布局的节奏和韵律:路线的设计有其序幕、发展、高潮和结束。 3 园林的构景手法:主配、层次、框景、借景。 4 自然美的表现形式:形象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 5 自然景观位置选择的一般方法: 6 把握景观的观赏时机 第二节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参考名师伴你行) 一黄山 1位置: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2 特点:号称天下第一奇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旅游风景名胜区,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赞语。“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是我国南方珍贵的植物宝库和天然生物园。 3 成因:黄山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造成的。(黄山典型的花岗岩和断层构造,使黄山成为一座花岗岩断块山,但是由于前山的岩体中节理长而深,大而稀;后山节理密集,长短深浅不一,形成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自然风光)(黄山地处温暖湿润的北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都比较显著。由于海拔高、空气湿度大,所以经常出现云海飘渺、烟雾朦胧的壮丽景观) 二夏威夷 1 特点:以热带风情和火山景观闻名于世;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 2 成因:1)热带风情——地处热带,但受海洋环抱,气候适宜,雨量丰富;2)火山景观——较频繁而宁静的火山喷发活动,没有强烈的爆炸过程;3)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种族多样,民族构成多样。 三长城 1 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西岸的虎山,全长6300千米。它因建筑年代之久、规模之大、历史价值之高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世界著名的奇观,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长城(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长城的特点:1)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建筑体系;2)长城的构筑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3)重视气候、水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 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6)第一世界大战的标志:奥匈帝国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核心)、奥、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核心)、法、俄(1907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团形成 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与军事。 实质原因: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可能性):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 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必然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欧陆均势政策:指英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海上霸权。(2)地理位置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3)维持欧陆均势,便于自己插手于欧洲事务。 4、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重要(2)奥斯曼的衰落(3)民族关系复杂(4)列强争夺与插手(主要)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6、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一场持久战?(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装备的限制,防守武器优越于进攻武器(3)军队机动能力差,后勤保障能力低(4)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均优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西线(主要战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法国军队-------德国军队 东线(主要战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8? 第一阶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在纺织、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纺织业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分单元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①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②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时期,曲辕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农经济 ①形成时间:春秋战国 ②形成原因:a、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③特点: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b、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④地位: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 ③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鲁国“初税亩”,实际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战国,秦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农业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开始:战国商鞅变法 ②评价 a、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b、封建社会后期,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抑制土地兼并 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鱼鳞图册”(明朝,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①时间: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中; ②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取值” ④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①时间:明清时期 ②原因:a、明初为防患倭寇;b、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c、清政府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 ③评价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 : 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变化使得战争与和平出现了新的特点: 1、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2、一战后,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二战后,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3、核武器既是毁灭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约战争的因素。 4、 20世纪下半期,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不断 5、人类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运动,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6、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强权就是真理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本目的讲授思路是:问题导学,让学生理解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 1、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占领殖民地时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对于市场的需要、对于市场的争夺,是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在世界范围内占领殖民地,把殖民地变为他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扩张和掠夺式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依据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2)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同时世界连成一个整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读教材表格,从中发现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 现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它占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局面?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同老牌殖民帝国英法战展开了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本目的讲授思路:以教师的精讲为主,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轮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结合图示。 (一)、三国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在历史上,法德多次发生战争。两国是宿敌。 (2)普法战争削弱了法国,法国时刻准备复仇 (3)德国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为了防范法国、夺取欧洲及世界霸权,德国力图构筑以自

北师大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 (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 (2)石器锄耕(耒耜) (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秦汉——明清):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 第2课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一、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时间:春秋战国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评价:积极 ①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 消极 ①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 ②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 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农业的精耕细作 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耧车(播种工具);隋唐—曲辕犁 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郑国渠 灌溉工具:翻车(三国)、筒车(唐朝) 第3课 享誉世界的手工业 一、手工业的发展形态 古代手工业经营模式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手工业的发展 青铜:商周—鼎盛(青铜时代) 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冶铁: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炼钢:南北朝—灌钢法(水排和灌钢法使中国的冶炼技术在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 商朝—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 元朝—青花瓷; 明朝—彩瓷 第4课 商业的发展 一、先秦商业产生 商朝时期:“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所以后人把善于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 二、唐宋元商业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唐—柜坊(中国最早银行的雏形)和飞钱(汇票)相继问世 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益州)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宋代城市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演变 冶金 瓷 器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一、二)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 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 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中国: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①距离 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3《走向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3-3 走向世界大战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对捷克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英、法、苏三国谈判及破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理解: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等内容的讲述,认识资本主义大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3、运用:通过对“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分析,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概括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 2、问题探究:结合前一课及本课的内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被制止的原因。 3、问题评价:通过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正确评价该条约的作用,即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的意图,使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以牺牲他国为代价,为维持苟安和“祸水东引”而实行的纵容侵略的政策;对战争爆发起到了加速和扩大的作用。 2、“防微杜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最深刻教训之一。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 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在本单元第1、2课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20世纪30年代的一系列局部战争演变而成的。在战前发生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中,由于法西斯国家蓄意侵略,准备充分,力量强大,而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则因贫穷落后,国力弱小,且各自为战,这就使它们很难独立取得斗争的胜利。因此当时并未直接卷入反法西斯斗争的国际力量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以及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最终难以避免。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采取问题式导入: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课的内容思考并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哪些因素有关? 生:(回忆,回答):法西斯专政在德、日等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共同特点: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为什么没能被制止呢? 生:(回忆,回答):因为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无力遏止法西斯势力的全面侵略。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与古代的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 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并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地理环境的复杂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近海地区的居民,主要依靠捕鱼、制盐和经商谋生。山地的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只有占据了那些谷地平原的居民,才能从事农业。这种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和狭小的地理空间,从远古起,就使希腊人的商业航海贸易发达起来。这种地理环境,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的出现。如果说在大平原地区,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如古代埃及、中国,以及印度,从而将每一个人都纳入某种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之下,那么希腊这种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就不便于做到这一点。这就是造成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根源。 2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 - 3 –

商鞅变法 4

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对秦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秦国,农业是经济基础,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一政策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封建制度的巩固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历代统治者在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的时候,仍然推行此政策,抑制了商品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明朝中期后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进而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同时,重农抑商政策,往往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历史上往往因为政策上的原因、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一定消极影响。如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启示:商品经济、农业经济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任何一方;品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不应该认为地禁锢他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商品经济前途广阔,随着现代化步伐加快,他将居于主导地位 - 5 –

高中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知识点精细归纳

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⒉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⒊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国。 ⒋时间:1914年——1918年⒌主战场:欧洲⒍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南线: 5、经过: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6、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的原因: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 7、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8、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①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响欧美工人运动②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是失败的伟大尝试; ③中东欧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①原因:列强的奴役与掠夺,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国放松控制使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②影响: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基础;⑶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①一战成为一系

高中地理选修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 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5、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三、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

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历史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历史选修二必学的知识点之一,下面是我整理的,以供大家阅读。: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历史选修二必学的知识点之一,下面是我整理的,以供大家阅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激化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4、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 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2、内容: 措施内容目的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紧急银行法》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 ③调整农业政策《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联邦紧急救济法》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⑤保护劳工权利《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劳资矛盾 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法》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3、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 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危机。国家的干预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其它的社会经 济矛盾 ②新政在当时自由放任的经济形态下,采取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经 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二战后,其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的效仿美国新政的做 法进行了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二战后美国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变化: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要通读课本内内容,并且学会总结,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一、开辟新航路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一)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二)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3、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发现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 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形成):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经济和贸易联系; 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9、你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 探险家们具有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但掠夺行为给殖民地人们带来灾难。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要点 “斯大林模式” 主要表现:㈠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基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