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让经济新闻“活蹦乱跳”起来

浅谈让经济新闻“活蹦乱跳”起来

浅谈让经济新闻“活蹦乱跳”起来
浅谈让经济新闻“活蹦乱跳”起来

浅谈让经济新闻“活蹦乱跳”起来

摘要:目前,经济新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但常规报道总是枯燥乏味,读者不感兴趣。本文认为经济新闻应引入平民视角,通过以人为本的写作手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以鲜活的“人”和“事”为载体等进行采写,才能让经济新闻“有血有肉”,“活蹦乱跳”起来。

关键词:经济新闻;语言;载体;特色;鲜活;平民视角

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到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菜篮子”、房价、油价等问题,经济新闻开始备受重视,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但是,很多时候,经济新闻的常规报道常常存在数据堆砌、罗列成绩、语言枯燥等通病,让读者阅读起来颇为头疼,不愿看,不爱看,经济新闻采写变得十分令人尴尬。对此,笔者认为,在经济新闻策划采写中引入平民视角,以人为本的写作手法,才能接“接地气”,让经济新闻“活蹦乱跳”的“活”起来。

一、选点:平民视角

不少读者爱看民生新闻,是因为这些新闻都是发生在读者生活中的普通事、稀奇事,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民生新闻通过这种“平民视角”,将新闻与读者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不少。同理,经济新闻也不该用“高大上”的视角来采写,这样很难引起读者共鸣。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经济新闻呢?首要一条就是注重“平民视角”,走进群众生活中深挖新鲜素材,将新闻与群众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的生活相连接,并进行换位思考。新闻关注的目光所及之处,应是群众关心的焦点和难点问题,由此拉近经济新闻和大家的距离,这样,才能让群众喜闻乐见,激发阅读兴趣。

在2013年12月,省市统计部门传来上月CPI指数分析,CPI报道的是上月物价的同环比指数,虽然统计数字枯燥、干涩,但却是每个月都需采写的常规报道。可该篇新闻,笔者却试图从中找寻“民生化”的报道亮点,拉近CPI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为此,笔者对统计部门提供的“候选数字”仔细排摸,发现上月衣着类价格上涨较快,就决定把“民生化”的个案细化到衣着类某一个商品身上。在去商场采价时,笔者发现新上市的冬靴价格都在2000元以上,比一台32寸的液晶彩电还贵出不少。因此就将冬靴价格进行浓墨重笔,从一双冬靴贵过彩电冰箱写起,写到衣着价格的上涨,再进一步写到CPI的同环比指数,从而反映省市物价的整体大环境。这种用“平民视角”从群众生活中挖掘社会热点的写作方法,得到了不少媒体的认可和转载。

在此思路下,笔者采写的一系列关于CPI的报道开始鲜活起来,《西安8月份CPI同环比均涨鸡蛋价格“蹦跶”到5元》、《1月份西安CPI同比涨2.9% 过春节鲜菜鲜果成“新贵”》、《吃的住的都贵了CPI奔三了》……这些新闻报道从食品、房价、油价等各个侧面,以小见大报道了同一主题“CPI”,让读者喜闻乐见,引起共鸣,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二、语言:通俗易懂

经济新闻中常常会涉及一些数据的变化,而纸媒受局限,多是将对经济新闻语言的理解停留在“文字”以及图表的层面上,这就要求经济新闻报道的语言,应该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进行解读,把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单化,抽象的经济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例如,笔者在采写陕西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PPI)指数的时候,因为不少读者对这一指数并不了解,笔者就会在稿件中加以解释,“如果把整个国家经济比喻成一辆飞驰的列车,普通居民是列车的乘客,各类企业则是列车的零部件,若GDP增速反映的是列车速度,那么CPI和PPI就反映了列车运行的稳定程度。CPI太高,车上的乘客就会感到列车太颠簸;如果PPI不正常,那么列车零件就会承受过大的压力负荷。”这样的解释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立刻让经济新闻变得鲜活起来。

三、载体:巧讲故事

不少人认为,经济新闻相对于民生新闻来说,故事性较差,难与民生新闻生动婉转的故事情节相媲美,它大多是干巴巴的、冷冰冰的经济数字。这种想法虽然有道理,但是也具有片面性。因为经济活动说穿了就是人的活动,经济新闻也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引发阅读欲望,以鲜活的“人”或“事”为载体来写,跳出空洞的窠臼。

《王老师的三十年》是本报改革开放三十年栏目的第一篇文章。起初采访笔者颇为头疼。其实写这类稿件完全可以统计部门提供的数字为采访方向,将各项经济数据进行罗列和分,展现改革开放三十年西安的经济成果。可由于是栏目开篇,笔者力图写出新意,想在写作手法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摆脱这类老套路。随后,笔者以一位年近八旬的王老师进行切入,讲述了他家衣、食、住、行几个方面的三十年变化,从单位宿舍搬家,最终搬到两室一厅的宽敞房子,从吃不上用粮票换粮食的艰苦,开始注重有机、绿色食品的各种变化,辅以来自统计部门的数字说明,最终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篇有血有肉,生活鲜活的三十年变化的好文章。文章见报后,细致入微的采访、鲜活的写作风格得到众多读者的表扬。

四、功能:指导服务

最近房价会不会跌?买哪个股票能赚钱?有何新的理财方式?经济报道还应该讲求实用性功能,寓经济原理于日常故事中,从而启发读者,成为指导服务读者生活的“金钥匙”,使其阅读完毕,可以保存在自己的剪贴本上。因为对普通群众而言,他们关心经济新闻,通常是想获得权威的服务性指导,让自己生活的更好。

如笔者所在《西安晚报》采写的一篇《信用卡分期手续费现涨价潮》稿件,报道针对西安部分银行的信用卡分期手续费上涨,分期购物成本上扬现象,给读者算了一笔账,不仅算分期购买汽车等商品,需要支付多少分期手续费。此外还与消费类贷款进行比较,算算哪个更划算。这样的经济新闻报道,不仅直观的反映出手续费上涨的报道意图,更是想着要为读者服务,读者怎样购物最划算,手续费有多少,这一系列服务功能就体现出信息实用性这一原则。

五、特点:突出特色

经济新闻要想吸引读者,还必须走出共性,讲究特性,形成一种独树一帜的见解,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那么,如何在千篇一律的经济现象中,寻求新闻报道的特殊性,突出其特色呢?这就需要从切入点向深处着手。一个好的经济新闻记者,不仅需要是一个好记者,还需要是经济领域某一方面的专家或准专家。这样才能从高处着手,写出有深度、有分

量的经济新闻。

“蒜你狠”、“豆你玩”、“贵羊羊”……物价一路飙升,可为什么统计部门每月发布CPI涨幅时,却总和市民的切身感受有差距?为此,笔者写出了《CPI涨幅为何与居民感受不一致?》的稿件;在全球金融危机“寒流”不断,西安经济仍保持平稳快速增长,针对这种态势,笔者写出了《GDP平稳快速增长西安经济为何遇"寒"不冷?》的稿件,这些立意深远的报道都形成了更有影响力的宣传态势。

总之,经济新闻写作,还需要经济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动脑学习、乐于借鉴创新写法,使经济新闻不再“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想看”。只有这样,才能让经济新闻变得“有血有肉”、“活蹦乱跳起来”。

“互联网+”与大大数据时代地机遇与挑战精彩试题2017.8

《“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线考试 时间限制:90分钟 离考试结束还剩23分47秒(到时间后将自动交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1.本讲提到,政府提出的“放管服”中的“放”是指要()。 A. 促进公平竞争 B. 降低准入门槛 C. 强化监管 D. 提高服务效率 2.本讲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A. 改革 B.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C. 城镇化 D. 扩大内需 3.下列不属于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共享和开放平台体系内容的是()。 A.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立国家、省、市三级非涉密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B.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立国家、省两级涉密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C.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及已有资源,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 D.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立国家、省两级涉密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4.根据本讲,以下不属于“十三五之歌”的特点的是()。 A. 贴近西方受众 B. 符号接近性 C. 着重对外交问题阐述立场和主张 D. 解释性叙事 5.通过对()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得数据具有一致性。 A. 数据元素 B. 信息模型 C. XML D. RDF 6.本讲指出,()成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的重要趋势,也是“互联网+”发挥作用的重要立足点。 A. 跨界融合 B. 跨界兼并 C. 跨界制造 D. 跨界生产

7.2015年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战略。 A. 全面发展 B. 工业强国 C. 制造强国 D. 创新强国 8.以下哪项新兴经济形态对双方来说都是共赢()。 A. 生态经济 B. 平台经济 C. 共享经济 D. 网红经济 9.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现状不包括() A. 已成为互联网大国 B. 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 C.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迅速 D. 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日益复杂 10.流通型电子商务产业生态的核心是() A. 互联网金融 B. 电子商务平台 C. 网上支付和网上物流环节的完善 D. 线上和线下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 11.()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深度融合,推进技术进步、

记者如何写出好的新闻作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10216636.html, 记者如何写出好的新闻作品 作者:张冰 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34期 摘要:写出好的新闻作品是每一名记者的理想,在写作中要从细节入手,从关切点上,共鸣点 上等方面找准新闻视角,摆脱人云亦云的报道,这样才能写出不落俗套的作品。 关键词:视角角度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2(a)-0223-01 每名记者都希望自己写出的新闻报道有深度、有意义,观众看完之后回味无穷。那么如何 才能摆脱人云亦云,写出与众不同的新闻佳作呢?笔者认为,采用独特的视角是写出好的新闻作品的“法宝”。有的记者看起来很勤奋,但是却不出东西,其主要原因恐怕就是缺乏艰苦的思想劳动,没有选准写作视角。要写出与众不同、不落俗套的文章,首先必须选择全新的切入角度,做到人人心中有,却是笔下无。比如写经济建设、经济生活发生变化的稿子,一定要着眼于那种静悄悄发生的、不为人们注意的,然而一经点破之后便会使人恍然大悟的事情。这就要求记者抓住 看似细微的事情,用非常真实、亲切的细节打动受众。要想以独特的视角取胜,还可以在身边发生的变化中截取最有特色的角度,选取新闻性最强的部分,大主题小切口深开掘,从微观入手反映宏观问题,抓住传神的细节,找到最能激起感情的切入口等入手,写出引人入胜的佳作来。 那么什么叫新闻视角呢?新闻视角是指记者写作时选取表现新闻事实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同一条新闻,可以从不同角度报道,角度不同、挖掘的深度就不同,新闻的价值也就不同。一个出色的记者总是力求选择最佳的角度来表现新闻主题。新闻写作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观察新闻材料、掂量新闻材料的角度,或者叫思辨角度。这种思辨角度,有时在写作之前的采访过程中便已完成。优秀的记者,往往在采访的同时,便酝酿写作角度,做到边采访边思考,做到心中有数。甚至采访一结束,文章结构已酝酿成熟。也有的在采访之后,面对材料,反复琢磨、分析、梳理。另一类是表现的角度,多指技巧而言,也即如何选准切入点而言,往往比较具体,但两者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现实中常常有这种情况,当我们通过采访,记了满满一本子材料,脑袋里却乱成一团浆糊,不知从何处下笔,苦思冥想,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主题。换句话来说,就是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表达。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1 关切点上找角度 写新闻报道要围绕广大受众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即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 问题,找准报道的切入点,是选择新闻最佳角度的方法之一。纵观这几年被评上全国好的新闻作

经济类新闻报道如何实现自我突破

经济类新闻报道如何实现自我突破 新闻,按照传统理论的阐述,应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相应的,经济新闻便是新近发生的经济事实的报道。用这一传统的界定来观察目前丰富多彩的经济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原来意义上的经济新闻的界定已远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事实上,经济新闻已拓展为经济现象、问题、风气、人物等多层次、多方位的报道,经济新闻自身正在摆脱固有的束缚,在观念、内容、形式等方面实现不同突破。观念的突破经济新闻,历来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难点。以前,图解政策,牵强附会,千篇一律,毫无生气,使人们对经济新闻报道关注不多,效果甚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多样化,原先紧闭的经济万花筒被打开了,缤纷多姿的市场经济像千万根彩色的丝线,一齐向记者抛来,等待着记者去主动编织出精美的图案。于是,经济报道走出了原有模式,逐步形成了百花竞艳、亮点纷呈的局面。如某家几季度产值多少,利润多少,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多少,其主要原因是抓了哪几个方面,于是便产生了如此好的经济效益。这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报道模式,已逐渐淡出,代之而起的是各种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经济人物等的报道。这种报道并非是单一的新近发生的经济事件的报道,它是一种多方位、多元化的经济报道。这种经济报道只有市场经济的环境才能演绎出来。作为记者,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也在探索改革经济报道的路子,却很难走出一种窘境。市场经济带来巨大的解放,它不仅解放了经济本身,同时也解放了人们的观念,原来禁锢的天地打开了,不能开垦的思想领域开放了。观念的解放带来了巨大的能量,给经济报道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内容的突破没有单一的经济,也没有单一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总是水乳交融,紧密关联的。于是有人把这种超越自身后的经济报道叫做社会经济新闻。反映社会经济生活活动、社会经济生活事件、社会经济生活风气和社会经济生活问题,并为广大群众共同感兴趣的新闻,都纳入了社会经济新闻这一范畴。社会经济新闻介于社会新闻和纯经济新闻之间,既反映经济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社会经济新闻是: 1、反映社会经济生活动态或趋向的新闻。它告诉人们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什么 新的变化、新的事物,有什么新的动向,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社会经济生活。这种变化或是直观的或是潜在的,包括人们的经济行为、心态和观念的变化。 2、反映社会经济生活风气的新闻。 3、揭露、批评某种不正常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新闻。 4、提出某个社会经济生活问题的新闻。它引起人们的关注、思考和探索。这种新 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对某种社会经济现象提出深层次的思考。 5、服务性的新闻。它是为大众的经济生活起直接服务作用的。 6、事件性的新闻。这类报道往往是抓住群众普遍关注的经济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件,引导读者、观众深入思考。

假期荐文:中国财经媒体进化简史

假期荐文:中国财经媒体进化简史 本文作者是作者是智谷趋势(一家智库式的新锐信息分析机构)的首席研究员元淦恭,可能连他自己也没有料到,中国财经媒体的进化在2014年遇到了近乎结构性撕裂的波折与灾难,一个又一个的媒体先驱,都受强大的不可抗力牵引到了电视屏幕,被迫逐个忏悔罪行,亲自主演并构成了当下的这幕大戏。 鼻青脸肿的狗熊忙不迭的承认自己是兔子,竟也激起了先是恍然大悟、后是痛心疾首的回声:瞧丫以前道貌岸然的那副熊样,差点还真被骗了,还以为丫真不是兔子呢!这是一个让编剧下岗并倍感自惭形秽的荒诞时代。以下是正文内容(再次强调,本文的完成时间是去年): 稍早前闭幕的财新峰会,最引人注目的消息是关于财新传媒自身。19日晚上,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宣布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MC)入股财新传媒,CMC董事长黎瑞刚将出任财新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CMC取代浙报成为财新第一大股东,成为今年中国最引人关注的媒体转让事件。 如果说CMC这个名字让人感到陌生,她身后的发起者则都是鼎鼎大名。2009年成立的CMC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媒体及泛文化产业的大型股权投资基金,主要发起人包括上海东

方传媒(原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简称SMG)集团控股的上海东方惠金、原文汇新民联合报业、国家开发银行等。简而言之,这是一家具有上海市官方背景的文化投资集团。 黎瑞刚何许人也?他不仅是CMC的董事长,更是中国传媒业界知名的“大佬”级人物。他是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SMEG)总裁,和人们通常所说的上海文广(SMG)相对,作为其母公司的SMEG被习称为“大文广”。这一集团旗下拥有东方卫视、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财经传媒等众多媒体,在中国电视和财经新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国财经新闻的成长有目共睹。梳理中国财经媒体兴起、壮大并逐步分化的全过程,可以一窥中国改革的来路,或可预见中国媒体的未来。限于作者水平所限,难免有错漏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 “文革”后第一份专业经济类报刊,出现于1978年。这份报纸的名字名为《财贸战线》。 《财贸战线》报是当时的国务院财贸小组的报纸,而参与创办这张报纸的编辑记者,多是原北京《大公报》的人员。当时,“文革”时“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还在使用。财贸系统也还在开全国性的“学大庆学大寨”会议。姚依林曾考虑新的报纸用“财贸学大庆学大寨”的名字,以配合大会召开,但因为名字太长不上口,而国务院财贸办“文

经济新闻的特点

经济新闻的特点 财经报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transaction of information)。及时了解、准确掌握英文财经报道的信息内容,除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对这类报道的语言运用规律和特征有所认识。总体而言,英文财经报道从个别字词的选用到全篇内容的陈述都体现了新闻报道贯有的及时、客观、新颖的特点,另外,由于专业上的需求,财经报道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又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征。下面我们分别从篇章结构、句法形式和遣词造句几个方面介绍英文财经报道的特点及语言运用技巧。 英文财经报道属于一种专业性的新闻报道,因此,其语言运用的特征就是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多,而且许多常用词被赋予特殊的含义,例如:long(多头)、 short(空头)、rally(价格回稳)、call(看涨)、 put(看跌)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词在专业上的含义,就可能无法真正彻底读懂有关的报道和消息。 另一方面英文财经报道为了体现新颖、通俗,也经常用一些外来语、俗俚语、口语表达形式以及比较生动、灵活的小词,例如:

“President Clinton said he is ‘confident’ Congr ess will approve …even as the plan continue to draw heavy fire from Republicans and Democrats on Capitol Hill.”(这里的” to draw heavy fire”是俗语,意为“招致猛烈抨击”。) “At the same time, Ortiz threw cold water on the idea advanced by several U.S. lawmakers…”(”throw co ld water”意为“泼冷水”,也是通俗的表达方式。)“The weak dollar … has hammered the earnings of the big exporters at the heart of Japan’s economy.”(“hammer”原本指“用锤子钉…”,是一个很形象的小词,这里转意为“严重影响”。) “Clinton has vowed to veto the bill on grounds that it is unfair to America’s ha ve-nots.” (”have-nots”是poor “贫困”的一种婉转表达方式,常用于口语。)“The impasse has forced a partial government shutdown and the furlough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federal workers.”(”impasse”(僵局)和“furlough”(休假)都为法语词汇。) 财经报道用词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形容经济数据及市 场变动的词通俗、形象,例如,读者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市场收市情况描述:…“end high高价收盘 /low低价收盘

“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试题及标准答案年月

“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试题及答案年月

————————————————————————————————作者:————————————————————————————————日期:

《“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线考试 时间限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1.()以满足消费者在互联网中的消费需求为主要目标,其商业模式以眼球经济为主。 A. 产业互联网 B. 消费互联网 C. 移动互联网 D. 桌面互联网 2.以下哪项新兴经济形态对双方来说都是共赢()。 A. 生态经济 B. 平台经济 C. 共享经济 D. 网红经济 3.根据本讲,以下不属于“十三五之歌”的特点的是()。 A. 贴近西方受众 B. 符号接近性 C. 着重对外交问题阐述立场和主张 D. 解释性叙事 4.本讲提到,政府提出的“放管服”中的“放”是指要()。 A. 促进公平竞争 B. 降低准入门槛 C. 强化监管

D. 提高服务效率 5.根据本讲,不属于开放数据的特征的是() A. 机器不可读 B. 开放的 C. 结构化的 D. 有高利用价值的 6.本讲提到,新技术或者新业态在实施的过程中,其实是()的重新布局。 A. 制度 B. 利益 C. 产业 D. 规则 7.()是以信息物理系统为核心,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数据互连互通为主线,以产品生产管理与服务等产品生命周以定制化、分散化生产方式为主要特征。 A. 智能生产 B. 智能制造 C. 智能加工 D. 智能售后 8.流通型电子商务产业生态的核心是() A. 互联网金融 B. 电子商务平台 C. 网上支付和网上物流环节的完善 D. 线上和线下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 9.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的动力是()

七大劳动力密集行业成重灾区

播放:140 珠三角制造业倒闭调查:七大劳动力密集行业成重灾区 宏观经济每日经济新闻[微博]陈鹏丽2015-11-02 01:29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也步履维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对公开报道的不完全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共有76家企业关门,其中东莞占27家,比例超关门企业总数的1/3。 珠三角制造业是否又迎来了一次危机?哪些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制造业该如何转型?记者深入珠三角地区,为你解答上述问题。 10月24日,中国迎来了传统的“霜降”节气,而在前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霜降接下来是立冬。对于中国很多行业来说,已经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意。互联网领域,百度停止社招,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携程与去哪儿合并;基建材料领域,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玻璃等产业处境艰难;轻工业制造领域,家具、服装、陶瓷等状况不乐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对公开报道的不完全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共有76家企业关门,其中东莞占27家,比例超关门企业总数的1/3。 从行业看,家具、纺织、电子、陶瓷等7大劳动力密集行业成为高发行业。 劳动密集型行业最困难 过了一个“十一”长假,东莞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的上千名员工怎么也料不到,公司已经将部分生产线搬走了。没过两天,10月10日,中兴手机一级供应商福昌电子有限公司也倒闭了。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6.9%,6年多以来季度值首次跌破7%。接着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双降”。 10月在广州、佛山两地举办的秋季广交会、陶博会的冷清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实体经济的“寒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10月1日至今,珠三角地区已有8家中小企业宣布倒闭,另有2家大型企业由于经营问题引发员工纠纷。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来珠三角被公开报道的倒闭的大中型工厂共有76家,主要集中在陶瓷、家具、纺织鞋子、玩具、纸品包装、电子、LED等7大行业,记者注意到,这些行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及卫浴博览交易会上,佛山禅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苏岩也在开幕式上透露,“我们初步统计,至少有30%的企业受到了严重影响。” 今年来,珠三角共有12家陶企倒闭,主要集中在清远、佛山、肇庆3地。产能过剩是这轮陶瓷洗牌的主要原因,据了解,陶瓷行业产能过剩高达40%。 房地产的低迷同样影响了家具、LED行业。今年来,珠三角地区家具行业有10家企业倒闭,LED有6家关门。 2010年开始,造纸行业也难逃产能过剩引发的洗牌。2015年以来,珠三角有10家纸品包装企业倒闭。 珠三角电子行业则因订单不足引发倒闭或员工停工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今年14家电子类企业关门或倒闭,4家公司因订单不足引发员工纠纷。今年7月份,江门鹤山四海电路板有限公司在因订单不足停工2个月后贴出通知称,公司出现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公司决定结业,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经济新闻

第一章 财经文书 一、教学要求 掌握经济新闻、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合同等财经文书的涵义、种类、特点、作用、结构、内容及写作要求。 二、教学要点 (一)了解财经文书的涵义、种类、特点,作用。 (二)几类常用财经文书的写法。 1.经济新闻。掌握经济新闻的涵义、种类、结构和内容及写作注意事项。 2.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掌握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涵义、作用、种类、结构和内容及写作要求。 3.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涵义、作用和写作要求,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内容。 4.经济合同。了解经济合同的涵义、作用、特点和种类,掌握经济合同的结构和内容及写作要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 经济新闻、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合同的结构、内容及写作要求。 四、教学方法 结合实例,重点讲解财经文书的结构和内容。结合事例撰写一则经济新闻。 一、概述 本章所讲述的财经文书和法律文书就是其中应用范围较广、社会影响较大的两类专业文书。

二、经济新闻 (一)经济新闻的涵义和特点 对新闻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图片新闻、电视新闻、各种经济时事评论形式的媒体信息;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这里所讲述的新闻就是狭义的新闻也即消息而言的。 经济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是指及时、迅速地对经济领域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或社会影响的事实所作的简要报到。 经济新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真、新、精几个方面。 1、真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其深层涵义还包括:新闻必须真实的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特性。 2、新 “新”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指时间上的“新”,即新闻所报道的事物应是新近发生的。二是内容的“新”。新闻在注重实效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内容的新鲜感。 3、精 精主要是针对狭义的新闻也即消息而言的。消息一般一事一报,篇幅比较简短,文字比较精炼,这有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应当说,短小精悍是新闻在形式方面的一个重要特征。 另外,新闻的写作手法比较灵活多样的。 (二)经济新闻的结构和内容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和背景材料五个部分组成。 1、标题 新闻标题主要能够高度概括新闻事实,又要新颖独特,要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如何写好一篇企业新闻稿

如何写好一篇企业新闻稿 导读:本文如何写好一篇企业新闻稿,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如何写好一篇企业新闻稿 新闻稿写的好的话,会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那么企业新闻稿怎么写会比较的好呢?一起来看看学习一下吧。 一般就新闻稿写作的技巧来说,消息贵在短而精,不需要过多的形容与修饰,将事实讲清楚是写消息最重要的任务;专题的中心或主题一定要鲜明、突出,层次或要点要分明,立场要中立,角度要多面,引发思考,开放性结论。 总体来说,企业新闻承担着对外对内进行新闻宣传的任务,对外,由于行业的服务对象是面向整个社会,行业特点决定了他需要依托大众媒体的宣传、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对内面向干部职工宣传教育,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干部职工凝聚力。把握企业和大众的新闻宣传尺度是企业新闻工作者的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可以这样说,企业的新闻宣传是企业勾通社会,团结职工,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的重要手段。客观来说,企业新闻和大众新闻是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实质上,企业毕竟是以赢利为最终目的的市场主体,企业在新闻价值的取向上有自己视角和观点,具有主动维护企业利益的功利性。 1、企业新闻其注重点在"宣传",而不在时效性。企业新闻宣传虽

然也报道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但其注重点在"宣传".宣传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宣传企业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典型事例,弘扬企业文化,刊登领导讲话等等,对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性不是特别关注,比较注重宣传效果的大小。 2、企业新闻宣传以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为价值取向。企业新闻对内重在宣传教育,统一干部职工思想,新闻是"多报喜少报忧",对外竭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目标。宣传上更是"只报喜不报忧". 3、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应当是熟悉企业情况的"专家".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人员要了解新闻宣传的基本规律,要熟悉企业运作流程、发展情况等方方面面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宣传与新闻工作有机结合,增强企业新闻宣传的可信度和传播效果。 4、企业新闻宣传获取信息、线索相对容易。企业新闻的任务就是宣传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社会美誉度,再加上企业新闻宣传往往被列为管理机关的一项职能,因而有时还带有行政命令的形式。因此,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在采写新闻时往往能得到被采访对象的主动积极配合,获取信息、线索相对容易。 如何写好一篇新闻稿件 一是培养一个阅读的兴趣。平常要养成阅读的习惯,把好文章、好句子摘抄下来。 二是要多写稿,多读自己的稿件,多修改,把文章拿给朋友看、同事看、单位领导看,让他们给你提修改意见。

中国经济新闻报道史

中国经济新闻报道史 一、古代社会的经济信息 在缺乏大众传媒的时代里,谕旨和诏书中的内容是古代社会最为权威和森 严的信息。当时谕旨和诏书中的内容是相对综合的,包含政治、经济、文化、 思想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三国志》卷47《吴书》中有一则:“非民不立,民非谷不生。顷者以来,民多征役,岁又水旱,年谷有损,而吏或不良,侵夺农时,以致饥困。自今以来,督军郡守,其谨察非法,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 官员奏疏中的经济信息也不少,如明末一位地方官员迫于百姓生活极度痛 苦的现实,上疏请求免征粮食:“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若荒,无月不苦兵,无 日不苦挽输”,“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 此外,邸报萌芽于唐代,正式产生于宋代,到了明清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 古代报纸形式了。邸报中同样包含大量的经济类内容。 如:“自今朝省及都水盐司寺,凡下条贯,并令进奏院摩印,颁降诸路。 仍每年给钱一千贯,充镂板笔墨之资。乞。” 二、明清时期在华传教士的国际传播 明清时期的在华天主教传教士群体是当时向世界传播包括经济信息在内的 中国信息在内的重要力量。 1597年,西班牙传教士庞迪抵达澳门,他在《庞迪中国》产的:“如果说 哪个国家无须与邻国贸易而能知足长乐地生活,那就是中国。”他表达了当时 中国物价相对欧洲低廉的多。 1640年,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安文思抵达中国,他对当时中国的航运和贸 易的印象极其深刻。据《中国新史》(安文思著)说写道:“在利用水路运输 进行商品贸易方面,世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和中国相比。” 嘉道年间,明朝出现了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随之新式报刊产生,促进了经 济新闻的发展。1815年,马礼逊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1827年,英文商业周刊《广州纪事报》在广州问世,马礼逊被聘为特约撰稿人; 1832年,裨治文创办英文《中国丛报》;次年,郭士立创办《东西洋考》。 《丛报》经济新闻和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知识性介绍、时事要闻介绍,以及 财经政策的分析讨论。1835年以《广州漫步》为题分六期连载了裨治文日记, 介绍了广州包括海关、码头、十三行街、人口、鸦片窟等情况;1839年有关于 郭士立所著《开放的中国——中华帝国概述》的书评,内容广泛,涉及“商业、制造业”等等。

各财经公关一览表

股票发行及上市财经公关有关情况介绍一、股票公开发行路演的作用 (一)路演简介 路演(Road Show),也叫路演推介,是股票承销商在发行前帮助发行人安排的调研和向投资者进行推介的活动。一般来讲,网下向机构投资者和网上向公众投资者的路演推介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网下向机构投资者的推介,通常选择现场路演推介的形式,承销商先选择一些可能销出股票的地点和可能的投资者,带领发行人逐个地点去召开会议,向投资者介绍发行人的情况,同时了解投资人的投资意向;对于网上的路演推介,承销商可以通过互联网采用网上直播的方式向投资者进行公司推介,也可辅以现场推介。承销商和发行人通过现场路演推介,可以比较客观地决定发行量、发行价(或发行价格区间)及发行时机等。 根据中国证监会有关询价制度的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人及其保荐人采用向专业机构投资者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目前这些专业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询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发行人及其保荐人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初步询价,征询发行价格区间。专业机构投资者分别向主承销商提交报价,主承销商同发行人在报价总区间内选择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并宣布。第二个阶段是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确定的发行价格区间内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征询发行价格。专业机构投资者在宣布的发行价格区间和发行规模内选择一个或多个申购价格和申购数量后,将所有价格和申购数量对应的申购金额(∑申购价格×申购数量)汇入主承销商指定账户,发行人和保荐人根据总的申购情况选定一个合适的价格作为发行价格。低于发行价格的申购将不能获配股票,高于或等于发行价格的申购将按照超额认购情况获得基于申购数量的一定比例的配售。询价制度使机构投资者参与到发行价格的确定过程中来,使一级市场发行价格更好地体现市场供求的状况,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是我国证券市场发行定价机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二)路演的行程安排 路演的行程安排一般有下列两种: 行程一:深圳-上海-北京(便于网上路演、报询介材料) 行程二:北京-上海-深圳

如何做好经济新闻的宣传

如何做好经济新闻的宣传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视节目已经成为千家万户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传播媒介。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电视观众通过这称媒介要求得到更多的信息,充分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容量大、时效性强、涵盖面广成为电视新闻面临的新的标准。 经济新闻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的经济建设成就和经济发展动态,是电视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做好经济新闻的报道工作呢? 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记者,每天的工作更是同经济新阐的采制密不可分的,结合自己几十年来工作实践,本人谈谈如何搞好经济报道的一些看法。 经济新闻反映的是经济领域的重大活动和发生的各种事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观众欣赏需求接受能力的不同,经济报道的内容单调;形式雷同,造成新闻与观众的距离很大,形成脱节。作为一名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需要避免以往形成的两种倾向:一是为单纯经济报道而报道,这主要是由记者认识水平低、理论水平有限或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搪塞敷衍造成的;另一方面忽视经济新闻的报道。这是由于人为夸大了经济活动的独立性,忽视了经济活动主体是人而非物这一客观事实造成的,认为既然经济新闻脱离群众的日常生活,就放弃这方面的题材。这两种倾向的最终结果是失主了观众,导致言传工作的失败。 我认为正确的办法是客观对待这一问题,看到经济报道中的矛盾而加以认真解决。矛盾就是观众要求新闻具有生动性、通俗性和可视性。而经济活动又是抽象的、无形的、淹没于人的日常行为中,经济新闻在人们的印象中又是以往的那种旧模式,枯燥无味。针对这个矛盾,一方面要解决观众的心理问题,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强化舆论导向作用,增大传播的信息量,及时反馈受

经济新闻采访

第一节经济新闻的内涵和特点 《奥巴马胜出美货币政策继续宽松》 今日沪深两市小幅低开,开盘后,沪指围绕2100点位小幅震荡,盘面整体呈现弱势格局。贵金属、汽车板块涨幅居前,恒邦股份(股吧)、荣华实业(股吧)、山东黄金(股吧)涨幅超过2%,巨轮股份(股吧)强势涨停,午后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的消息市场解读为美国整体宽松政策不会改变,有色、黄金引领一波冲高,但随即在券商、地产等多数权重股的带领下再度回落,截止收盘沪指报2105.73点,微幅下跌0.27点或0.01%,成交471.64亿;深成指报8561.20点,下跌28.67点或0.33%,成交431.67亿。两市累计成交金额较昨日全天萎缩超100亿。从资金流向上看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有色(7.66亿),汽车(1.89亿),银行(1.58亿)居前;主力资金净流出酿酒(-3.19亿),机械(-3.19亿),房地产(-2.95亿)居前。 市场信息:温家宝表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央行进行2770亿元逆回购操作;看好A股市场,QFII和RQFII加速入场;全国14城市上调首套房贷利率,部分银行最高上浮50%;工信部酝酿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后续政策;南水北调投资估算达3500亿元;11月航空煤油出厂价迎来下调;传乘用车柴油化措施有望年内出台;国务院再批复粤琼沪三省市海洋功能区划;水泥行业绿色转型将全面启动;长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批;江苏规模以上稀土企业将陆续停产保价;汇金或再入场买四大行;ETF再遭巨额赎回;宁波银行(股吧)获准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建设银行(股吧)正在申请证券牌照。 奥巴马的连任,意味着QE3等宽松政策延续,这对于资源股是明显利多的,今天该板块也是从早盘就活跃,给予指数非常多的支持,如果近期没有资源股板块的活跃,指数早就破位了。作为典型的高弹性品种,有色金属板块在历次大盘反弹中都不会寂寞。但是,从9月以来的走势看,在大盘横盘震荡的背景下,有色金属指数(股吧)却出现震荡下行的走势。展望未来,由于全球经济何时重归稳健增长通道并不确定,大宗商品价格短期预计很难出现大幅上涨。这意味着,对应于A股有色金属板块来说,铜等基本金属子行业内的股票很难看到趋势性机会。对于后市,在维稳的大前提下,短期市场将会再战2150。 二、经济新闻的特点 1、信息的实用性 信息的实用性是经济新闻传递信息的一大明显特点。经济信息为促进技术协做、沟通各供销渠道、指点致富门路、为决策提供资料信息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分析:在《奥巴马胜出美货币政策继续宽松》中,首先介绍了沪深股市行情以及资金流向,同时介绍了市场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很大的实用性,能够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2、信息的专业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新闻报道中涌现出了资本经营、资产重组、破产兼并、股份制、国有资产流失的名词术语。 分析:在新闻中出现了“逆回购操作、QFII、RQFII、宽松政策”等名词术语,这些体现了经济新闻信息的专业性。 3、信息的引导性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作出经济决策,而负责的经济决策需要有效信息的帮助。经济新闻通过对经济政策的解读和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经济问题的分析,为受众提供这种有效信息,就是经济新闻引导性的体现。 分析:在《奥巴马胜出美货币政策继续宽松》新闻中提到的市场信息,对于投资者和民众来说具有很大的引导性,例如“全国14城市上调首套房贷利率,部分银行最高上浮50%”这样一个信息表明了政府抑制房价的决心。 4、信息的服务性

“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考试计时 2018年12月26日13:37:36 考试时长: 90分钟 已用时间: 00:51:59 剩余时间: 00:38:00 《“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线考试 您的考试成绩为:80分,您已通过。 离考试结束还剩 38分 0秒 (到时间后将自动交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新经济从内涵上来讲,是以()为主要动力。 A. 制度完善 B. 技术进步 C. 法律完善 D. 社会稳定 2.本讲提到,美国国务卿赖斯有两张不同的面孔,是媒体塑造出来的,是媒体的()效应的体现。 A. 即时化 B. 全息共景(排除) C. 反常放大 D. 框架 3.“互联网+”()就是要实现智慧环保、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等。 A. 电子商务

B. 普惠金融 C. 绿色生态 D. 创新创业 4.1991年,()诞生,互联网开始走向标准化、商业化和国际化。 A. 阿帕网 B. 万维网 C. NSFNET D. Internet 5.()的社会联系和组织具有非自主性。 A. 信息时代(排除) B. 机器及以前时代 C. 工业时代 D. 农业时代 6.根据本讲,国家战略传播路径中,“互联网思维”的典型体现是把单向度的信息传递转变为()。 A. 双向传导 B. 互动和参与 C. 线上线下呼应 D. 虚拟与现实的呼应 7.要从制度上破解新技术、新业态的障碍,其中一个原则是要构建激励约束的机制,保证()。 A. 信息动力 B. 物质动力 C. 技术动力

D. 原创动力 8.“互联网+”行动的发展目标是到()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 A.2017 B.2018 C.2019 D.2020 9.本讲以苹果公司为例指出,从()看,“互联网+”使网络化实时化成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的新趋势。 A. 生产分工 B. 合作模式 C. 营销方式 D. 供应链管理 10.产业生态是由从事相关业务的组织和个体组成的经济群落。其表现的是()。 A. 生态经济(排除) B. 平台经济 C. 共享经济 D. 网红经济 11.本讲提到,除了3“V”,大数据还有一个隐含的特征,称之为()。 A. 价值洼地 B. 价值增值(排除) C. 数据总量 D. 数据更新 12.研究发现,当数据流量增长10%,可以拉动信息产业产值增长()。

刚刚,600亿“善林金融”崩盘!未来5年,金融骗局会导致“血流成河”

刚刚,600亿“善林金融”崩盘!未来5年,金融骗局会导致“血 流成河” 现在这个时代,到处“投资”、“众筹”、“新资本”、“原始股”、“致富梦想”……一场又一场推广,一场又一场活动,不断演绎成新的金融骗局。 700亿的“e租宝”、500亿的“钱宝网”金融骗局崩盘的余音未消,昨天上海市公安局又宣布,“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执行总裁田景升、“幸福钱庄”负责人陶剑勇等8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经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被执行逮捕。 经警方调查,“善林金融”采用传统的门店推销与互联网营销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自2013年10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在全国开设1000余家线下门店,招聘员工并进行培训后,通过广告宣传、电话推销及群众口口相传等方式,以允诺年化收益5.4%至15%不等的高额利息为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的“鑫月盈”、“鑫季丰”、“鑫年丰”、“政信通”等债权转让理财产品。自2015年2月起,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又在互联网上开设“善林财富”、“善林宝”、“幸福钱庄”、“广群金融”等线上理财平台,对外大肆销售非法理财产品,涉案金额600余亿元。

如今,没毕业的学生、工作几年的白领、小有成就的高管,开头闭口做某项目,2年上市,估值百亿。 甚至连街头买菜的大妈都在谈论原始股,仿佛这年头没有点原始股,都不好意思活着一样。 全民投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人们乐此不疲、如火如荼,这个时候新金融骗局已经开始上演: 帝威二元期权案诺米多股权众筹案10亿翡翠诈骗案以及众多P2P平台跑路.......他们大多数以“**项目”的名义去圈钱,实际上很多项目根本不具备成功的可能性。 试想一想: 如果真的有那么多好项目,为什么现在的资本还在天天绞尽脑汁四处寻找呢? 如果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项目,又怎么会轮得到你呢? 即使好项目被你碰到,你怎么能独具慧眼得把它辨别出来呢? 笔者认为:“如果这些不良势头持续下去,5年之内,急于暴富的人将会一地鸡毛,苦不堪言!”普通人90%会上当!以下是金融圈盘点的一些金融骗局 骗局正以一些新的形式卷土而来!1、“一元购”的无底洞骗局:血本无归欲跳楼,超百亿人次上当! 只需要花一元钱,您就可以得到丰厚奖品,大到开走宝马、抢购手机,小到百元充值卡加油票,这种好事您相信么?去

关于经济新闻的深度报道

谈谈经济新闻的选题 一、关于经济新闻的选题 经济新闻到哪里去找题、到哪里去选题、选什么样的题、哪里是选题的切入点、怎样把经济新闻写得厚重些?这些常常是许多通讯员在工作中颇费心思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果把这些问题搞懂搞透了,写起新闻来就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在报刊上见到的稿子就不只是轻飘飘的“小豆腐块”。 首先,到哪里去找题? 一是到上面去选题。一个记者选取题材的能力,决定着你的工作水平,你的能力和水平就体现在选题上。所谓到上面去选题,就是到领导机关、到重要会议上去找选题。 二是沉到下面去选题。但到上面找选题只找到一半,或者说只到上面找才能确定选题方向。下一半在哪里?就在基层。这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只有沉到基层去,才能真正找到另一半选题。二者有机结合,选题才是完整的、真实的、正确的,这样的选题才经得起历史和事实的检验。 第二,选什么样的题? 一是百姓关心的。百姓都关心什么? 二是政府关注的。政府、领导机关都关心些什么? 三是具有普遍性的。所采写的经济新闻中稿率高,刊登的位置好,能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肯定是具有普遍性的。

四是具有全局性的。所采写的经济新闻能引起领导机关和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也一定是带有全局性的,而不是个别情况或个例。 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经济新闻的选题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但首先必须是百姓关心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因为经济新闻是针对群众需要和领导机关的决策或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而讲话的,所以选题自然要与百姓生活贴近,目的在于使群众的难题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并得以妥善解决,使领导机关的决策得以顺利实施。 第三,怎样选好经济新闻的切入点? 这是一个基本功的问题,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分析新闻、观察新闻、判断新闻的能力,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你就可能不知从何说起,不知切入点在哪里。讲到切入点时,要先说说新闻的“抢”和“养”。 有些新闻要“抢”,而有的新闻则要“养”。动态性的、转瞬即逝的新闻要“抢。不抢别人就发在您前面了,不抢新闻就变成旧闻了。这样的新闻一定要抓紧时间发。国外新闻机构是分秒必争,发得早就很有价值,发在别人后面可能就一文不值。这就是为何要抢的原因。 相对静止的、经验性的、渐进式发展的新闻,报道时机不成熟就要“养”,等待一个较好的报道时机。有许多通讯员只会写动态性新闻,不善于写经验性、渐进式发展的新闻,原因就在不善于分析、观察、判断、总结事物。动态性新闻绝大多数通讯员都会写,当然写好,写出彩来也十分不易。最考验记者功夫的是经验性、渐进发展的新闻

经济新闻知识重点

第一章 一、我国经济新闻面临的问题 (1)媒介经营:与世界类财经媒体相比,我国财经媒体发展水平依然十分初级。 (2)从业者素质:从事财经报道的人员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 (3)业务: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存在这报道的可读性差、有效信息不足,特别是深刻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不强等问题。 (4)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和新闻学的研究是相互脱节,尽管最近有了以经济新闻为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但也大多是从新闻学出发,与经济学结合不足。 二、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的问题 (1)微观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 (3)国际经济学 资源配置的关键是信息的传递、资源的流动以及在体制规则和观念下的变革,经济 新闻报道就是对这一切最新变化的报道和分析。 三、定义 经济新闻:经济新闻是“通过媒介对具有社会经济认知价值的新近事实信息所做的 传播” 第一节经济学的概述 经济学的核心是资源,是研究面对人类无限的发展欲望而如何合理配置资源 一、概念: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及应用的学科、 (1)经济学的四大分支:经济学理论、应用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历史 (2)经济学的四种表达方式:散文表达、算术表达、几何表达、代数表达 (3)就世界上的认识论流派和学科特点而言,我们可以大体分为欧洲的批判学派和美国的实证学派,中国的体验式研究。 二、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源流:经济学源于哲学 1614年,法国学者莱克第一次使用经济学 1614-1776 亚当斯密《国富论》——经济学的萌芽时期 (1)亚当斯密 (2)折中主义的集大成者马歇尔: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终成微观经济学鼻祖 (3)为国家垄断奠定基础的凯恩斯革命:从思想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方向“凯恩斯革命”与“斯密革命”(经济学建立)、“边际革命”(微观经济学建立)—— 统称经济学史上的三大革命 三、经济学家的作用是什么? 首先,经济学是科学,是理论基础 其次,经济学史是应用理论与技术

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3)

新闻的种类及特点 一、新闻体裁的总特点 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主要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新闻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洁准确。 1、广义新闻和狭义新闻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2、新闻体裁大体分三类: 1、新闻报道,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 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 3、副刊体裁,有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 详细说明如下: 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消息一般分为标题、导语、正文、背景和尾声五个部分。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所有这些与新闻有关的体裁,都是网络新闻资源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它们从新闻写作的角度,共同建构了网络新闻资源的组织形式。体裁属于新闻资源内部形式的基础层次。各类新闻资源都有适应自身定位和表现内容需要的常用体裁,要从资源性质和体裁的固有联系出发,在把握体裁特点和及其表现功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发挥多种体裁相互配合的互补效应,恰当调动、巧妙运用各种新闻体裁。 通讯和消息相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别:内容上来说,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细丰富;形式上说,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写作技巧上说,消息手法简单,通讯手法多样;风格上说,消息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