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深基坑支护方案

深基坑支护方案

目录

目录 0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地质水文情况 (4)

第四章基坑支护方案 (8)

第五章降水方案 (15)

第六章土方开挖要求 (21)

第七章施工监测 (24)

第八章应急预案 (29)

第九章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33)

第十章雨季施工方案 (34)

施工进度表 (34)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四、《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五、《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六、《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八、《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

九、《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十、《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29-202-2010;

十一、《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528-97;

十二、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

十三、天津市勘察院编制的《纪庄子水厂迁建配套管网工程1#泵站岩石工程勘察报告》。工号:K2012-0013,勘察号2012-415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一)工程名称

津南污水处理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配套进出水管网工程1号泵站。

(二)工程地点

本工程座落在外环线以南、津港高速公路以西,津泽路与津泰路交口西南角。

(三)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天津市排水公司

设计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天津华地公用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四)工程内容

津南污水处理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配套进出水管网工程1号泵站工程占地面积约为2800m2,设计流量7.89m3/s。该泵站属大流量、埋设深度较深的大型污水泵站,地下主体结构长40.2m,宽30.2m,深度19.05m,(从设计地面算起)为地下三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泵站主体上部建设工艺用房及变配电室,为单层框架结构,主体高度为 6.6m,站址现状地坪标高为 2.35m,设计地坪标高2.90m。

1号泵站基坑参数表

二、周边环境

1#泵站西北侧紧邻津泰道,基坑边缘距津泰道道路红线约7.6m,该侧有天然气、电信、市政、供电、输配水管共8条地下管线,其中最近的为埋深1.65 的DN200输配水管线,最小距离约9.5m;东北侧距津泽路道路红线约11.5m,距二层厂房约29.4m(泵站施工前该厂房拆除),该侧有天然气、市政、供电、输配水管共5条地下管线,其中最近的为埋深1.30m的DN200输配水管,最小距离约16.7 m;东南侧距天津市霍伯福尔发展有限公司单层厂房最近距离约9.4m,最

远距离约18.3m;西南侧紧邻华北氧气服务站(泵站施工前拆除)和染料厂。

津南污水处理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

配套进出水管网工程1号泵站施工现场平面图

第三章地质水文情况

本工程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量多集中在七八月份,约占全年的80%以上,大风多发生在四五月份,大雾天气则多发生在冬季。当地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6m。

一、地质概况

土层分布情况

该场地埋深60.00m范围内,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为以下10层,按力学性质可进一步划分为14个亚层,现自上而下分述之: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

各土层的岩性特征表

抗剪强度指标

二、地下水文

(1)地下水:

本场地浅层地下水主要为潜水,初见水位埋深 2.50~2.90米,相当于标高0.07~-0.28米。静止水位埋深1.50~1.90米,相当于标高1.07~0.72米。年变幅一般为0.50~1.00米。抗浮设防水位可按室外整平变高下反50cm考虑。场地

标准冻结深度为0.60cm。

(2)地下水腐蚀性: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按III类环境,无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砼结构有弱腐蚀性,腐蚀介质为SO42-;有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砼结构有弱腐蚀性,腐蚀介质为SO42-;按地层渗透性判定,地下水对砼结构有微腐蚀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评价:在长期浸水作用时,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腐蚀介质为CL-;在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用中等腐蚀性,腐蚀介质为CL-。

地基土渗透系数及渗透性表

第四章基坑支护方案

由于本标段泵站基坑开挖深度较大,采用支护开挖的形式施工。

一、基坑安全等级:一级。

二、基坑尺寸:44.4 X 34.4m,深度18.5m(从现状地面算起)。基坑开挖前先进行一级放坡,放坡高度0.6m,坡率1:1.5。

三、支护结构:灌注桩Φ1000@1200,有效桩长32.5m,桩顶标高为

1.050m.T.D。

四、止水帷幕:三轴水泥搅拌桩Φ850@1200,有效桩长37m,预钻孔施工,桩顶标高为0.750m.T.D,采用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为20%(-24.250m.T.D以下水泥掺入比为25%),水灰比1.5,水泥土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5Mpa。

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搭接示意图

三轴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由现场施工员、桩机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桩机下铺设钢板及路基板,移动前看清前、后、左、右各位置的情况,发现有障碍物应及时清除,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及时纠正,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经纬仪或线锤进行观测,确保钻机的垂直度,搅拌桩垂直度精度不低于1/200。

2、三轴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保持螺杆匀速转动,匀速下钻,匀速提升。注浆施工时严格控制浆喷桩搅拌下沉和提升速度,搅拌下沉速度不超过1米/分钟,提升速度不超过2米/分钟。

3、严格控制水泥浆浆液配比,为了防止浆液离析,水泥浆配置好后不得超过2小时。

4、经常对搅拌桩机进行维修保养,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而造成的质量问题。设专人负责操作,上岗前必须检查机械设备的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相邻桩施工不得超过24小时。

5、为了确保搅拌桩桩位的准确度和垂直度,需使用定位卡,并注意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

6、严禁使用过期水泥,受潮水泥,对每批水泥进行复核,合格后方能使用。

7、施工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五、水平支撑系统:内设四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

冠梁尺寸为:1200*800;环梁尺寸为:1500*800、1600*800;腰梁尺寸为1200*1200;辐射撑尺寸为800*800。

六、土方开挖及混凝土支撑支护

基坑土方开挖至高程0.95m。

(1)冠梁及第一道支撑施工

在支护灌注桩及止水帷幕施工完毕后,剔除灌注桩桩头混凝土后开始进行钢筋混凝土冠梁施工。

冠梁顶高程1.75m,断面尺寸为1200×800。冠梁底模板采用土模;侧模板采用钢模板,Ф48脚手钢管支撑。钢筋采用人工绑扎安装,混凝土由泵车浇筑,人工平仓并振捣密实。

(2)第一步土方开挖

第一步土方开挖至高程-3.65m,采用1.0m3开挖,15t自卸汽车运土至指定地点堆放。

开挖过程中设专职机械员指挥机械开挖,测量员用水准仪控制开挖高程,避免超挖,欠挖现象,以利于第二道支撑的施工。

(3)第二道支撑施工(高程-2.65m)

第二道支撑腰梁尺寸为1200×1200,角撑为800×800,辐射撑800×800。

第二道支撑在土方开挖至高程-3.65m后进行。施工时,测量人员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测量放线,由人工根据测量控制线开挖支撑基槽,测量人员跟进监控基槽底高程。

支撑底模板采用土模,侧模板采用钢模板,Ф48脚手钢管支撑。支撑钢筋采用人工绑扎,混凝土由泵车浇筑,人工平仓并振捣密实。支撑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时,方可进行下一步土方开挖施工。

(4)第二步土方开挖

第一道支撑施工完毕,且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第二步土方开挖。

第二步开挖至高程-7.85m,采用1.0m3挖掘机开挖并倒运土方至基坑边,长臂挖掘机在基坑外倒土装15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开挖过程中设专职机械员指挥机械开挖,测量员用水准仪控制开挖高程,避免超挖,欠挖现象,以利于第三道支撑的施工。

(5)第三道支撑施工(高程-6.85m)

第三道支撑腰梁尺寸为1200×1200,角撑为800×800,辐射撑800×800。

第三道支撑在土方开挖至高程-7.85m后进行,其施工方法与第一道支撑相同。

(6)第三步土方开挖

第三道支撑施工完毕,且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第三步土方开挖。

第三步开挖至高程-12.55m,采用 1.0m3挖掘机开挖并倒运土方至基坑边,长臂挖掘机在基坑外倒土装15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开挖过程中设专职机械员指挥机械开挖,测量员用水准仪控制开挖高程,避免超挖,欠挖现象,以利于第四道支撑的施工。

(7)第四道支撑施工(高程-11.55m)

第四道支撑腰梁尺寸为1200×1200,角撑为800×800,辐射撑800×800。

第四道支撑在土方开挖至高程-12.55m后进行,其施工方法与第一道支撑相同。

(8)第四步土方开挖

第三步开挖至基坑底部,采用1.0m3挖掘机开挖并倒运土方至基坑边,长臂挖掘机在基坑外倒土装15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堆放;长臂挖掘机达不到的部位,采用汽车吊配吊斗吊运土方至基坑以外。

第四步土方开挖时,坑底预留30cm厚土层由人工清理并整平。

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采用100t汽车吊将坑底的挖掘机吊运出基坑。

七、支撑拆除及换撑

1)泵站主底板浇注完成后,首先进行第一道换撑,当换撑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拆除第四道支撑,使用四台空压机拆除混凝土支撑,配备一台吊车将拆除混凝土及钢筋吊出基坑。泵站墙体浇注至-8.850 m.T.D;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开始回填土,泵站内部浇筑第二道换撑,第二道换撑标高为-9.35m。

2)拆除第三道支撑,使用四台空压机拆除混凝土支撑,配备一台吊车将拆除混凝土及钢筋吊出基坑。浇注泵站主体至-4.250 m.T.D;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开始回填土,泵站内部浇筑第三道换撑,第三道换撑标高为-4.45m。

3)拆除第二道支撑,使用四台空压机拆除混凝土支撑,配备一台吊车将拆除混凝土及钢筋吊出基坑。浇注泵站主体至-0.650 m.T.D;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开始回填土,泵站内部浇筑第四道换撑,第四道换撑标高为-1.75m。

4)拆除第一道支撑,使用四台空压机配合两台破碎锤拆除混凝土支撑,配备一台吊车将拆除混凝土及钢筋吊出基坑。浇注泵站主体至3.200 m.T.D;

每一步混凝土支撑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下一步开挖,拆撑前新浇注混凝土替撑构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及以上。

基坑基础边1.0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1米以外堆土,其高度不宜超过1.50m;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基础桩的支护、地质情况确定,但必须满足堆放规定的安全距离,危险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基坑基础桩边严禁搭设临时用房,不得停放大型施工机具和车辆。

施工围墙外侧应有禁止人群停留、聚集和堆砌土方、货物等的警示牌。

基坑作业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应设置攀登设施及专用通道,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模板、脚手架等临时设施。

基坑作业时,应指定专人指挥、监护,出现位移、开裂及渗漏时,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定时对基坑支护的变形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定时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和道路进行沉降观测。

加强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防止高空坠落,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对毎道支撑梁进行检查,及时清理支撑梁下面的附着物,杜绝出现高空坠物。

第五章降水方案

一、基坑内采用大口降水井,内设疏干井采用Φ500无砂混凝土井管,井深

25 m。基坑内共设置7口降水井,降水井平面布置见下图。开挖前至少提前两周开始降水,并将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不小于0.5m处。基坑开挖至坑底标高时沿基坑周边作等粒径碎石盲沟,沟深400x400mm,随挖随填,与降水井相连组成排水系统。

二、经坑周边设置观测井4座,基坑四周各一座观察井,观测井井深18m,经坑周边设置观测井4座,基坑四周两座观察井,观测井井深24m,平面布置见下图。观测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水位变化,以便于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并事先做好防范措施。

降水井、观测井平面布置图

三、降水井及观测井施工

施工顺序为:井位放样--做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管壁与井壁间的过滤层--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降水井正常工作

(一)、大口井施工要求:

1、凿井:

按设计井位,采用泵吸收循环钻机成井,井径误差小于7.5mm,井体保持圆正垂直,孔深不小于设计值。

2、换浆:

井管下入前注入清水置换,砂石泵抽出沉渣并测定井深。

3、吊放井管

井管采用水泥砾石滤水管,采用汽车吊分节下放,每节长度2m,外包一层尼龙网,接头处用尼龙网裹严。井管高出地面500mm,并加以临时保护。

4、填滤料

井管下入立即填粘土和绿豆砂,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连续填入。绿豆砂填至井口下2m处,其上用粘土封填。

5、洗井

把污水泵放入井底口复抽洗,直至水清砂净。洗井在成井6小时内进行,保证渗水效果。洗井过程中观测水位及出水量变化情况。

降水井详图

观测井详图

(二)、降水管理

大口井施工结束后,是较长时间的维持降水阶段,抽降水管理要点是:

1、降水之中要随时了解水位的动态变化。

2、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进行维修检查保养,观测记录水泵的电源,出水等情况,使抽水设备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4、更换水泵时,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全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

5、发现出水、漏砂,立即查明原因,组织处理。

6、降水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降水井保护措施

1、降水管井去管时,一定随挖土施工逐步进行,不得超过1个管长的高差。

2、挖土过程中采用专人监护,并做好降水监测反馈分析,密切关注抽水量和水质含沙率变化并作好记录。

3、备好需用管材及封堵材料,发现问题及时修补。

4、降水管中的抽水泵等发现破坏或失去工作能力,必须及时更换,封闭前应彻底再次检查一次。

(三)、降水井施工过程控制

1、基坑内降水,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降水深度应深于开挖面0.5~1.0m以下,开挖至坑底时,降水深度应在基坑底以下0.5~1.0m之间。疏干井降水应在基坑开挖前进行,以保证有效降低开挖土体中的含水量,确保保基坑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

2、减压降水运行过程中,每天对照基坑周围的监测资料,以便及时了解、分析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效控制降水运行。

3、在土体开挖阶段,定期为井管检查,避免被挖机碰撞,无法正常降水。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包括养护阶段和地下室及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应由设计单位提供基础及上部结构的抗浮力,在确保承压水水头压力不大于抗浮力的情况下,逐步减少减压井的开启数量,直至停止降水运行。

4、坑内承压水减压井深度超过基坑底板深度,且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一直开启减压井,控制承压水位低于基坑开挖面,因而在基坑底板施工前后需对承压水减压井采取专门封井措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