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其有何特点?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学。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三:1、边缘性、综合性。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

2、两重性。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它既有与组织中人的行为生物性特征相联系的反映人的行为一般规律的属性即自然属性,又具有反映人的社会活动规律的社会属性即阶级性。

3、实用性。组织行为学相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来说,它是属于应用性科学。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改善组织的工作绩效。

二、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有何重要意义?

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三、试述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组织行为学是在管理学特别是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是管理科学的新发展。

1、由组织管理学到组织行为学:托马斯·彼得斯和罗伯特·小沃特曼在1982年出版的《寻求卓越的经营之道》一书中提出,组织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有四种类型:⑴20世纪初――30年代以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系统,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理性的“经济人”。

⑵20世纪20年代――60年代以梅约、麦格雷戈、巴纳德、塞尔兹尼克为代表的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把人看成“社会人”。⑶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钱德勒、劳伦斯、洛希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把组织看做是开放的理性模式。⑷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维克、马奇为代表的综合性的现代管理学派,把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强调人是企业组织的中心。在组织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上述这种趋向综合的发展趋势之外,同时还有下列三种趋势:⑴由原来的基层管理为主发展到以高层管理为主。⑵由日常业务性管理为主发展到以经营战略管理为主。⑶由原来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2、由人事管理学到组织行为学:人事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重视人和对人进行科学管理的学科。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过程,正是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发展为现代的人事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过程。

四、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必须公开说明研究的全过程、所用的程序、所测的变量和测量方法,使其他研究人员,只要按照这种程序去做,就能得到同样的结论,起到进一步验证的作用。

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尽量避免受自己个性和主观偏见的影响,要客观、如实地收集占有数据和资

料,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就是把其他可能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控制在一定条件下,而集中精力

专门观察和实验这一因素对工作的影响。

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坚持分析方法的系统性,是指要把每个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都置于整个系统

中去研究分析;还要把有关方面的知识从过去到现在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即从纵横两个维度进行研究,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只要采取上述公开相同的研究程序,收集的数据资料是客观的,在相同可控

的条件下,不断重复做相同的实验,相同的结论就会不断出现。这才能证明所得结论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可信的。

6、对未来的预见性。由于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所得结论是反映客观规律的,运用这个规律就

可以预见未来,从而有可能事先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消极行为,引导积极行为的发生。

五、试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观察者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作

系统记录研究方法。

2、调查法:运用各种调查的方法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包括人)的想法、感情和满意度。可用

的调查法有:谈话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3、实验法: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设一定条件的环境诱发被研究者产生某种行为

特征,从而进行针对性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4、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被研究者的有关行为特征和心理品质

的研究方法称为测验法。

5、个案研究法: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

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六、如何认识管理工作中的人的因素?

1、在管理人员的计划中,个人远远不只是一种生产因素。他们是由许多组织构成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他们制定管理主管人员的法律,树立指导行为的伦理道德,以及形成社会的一种主要特征的人的尊严的传统。总之,主管人员和在他们领导下的人,都是属于一个广大的社会系统的成员,而相互发生作用。

2、应该承认个人的特殊性,即他们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责任感、不同的志向、不同的态度、愿望、

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不同的潜在能力。

3、管理涉及到实现组织的目标。获得成果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实现目标的方法或手段丝毫也不能

侵犯人们的尊严。个人尊严的概念是指人必须受到尊重,而不论他们在组织中的职位高低。他们每个人,都是各自具有不同能力和愿望的独特的个人,但是他们都人,因而都应该受到人的待遇。各种组织都要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4、人都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一个整体,就这一点来说,人是相同的,人们工作的时候,不可能摆脱

这些外界力量的影响。如果我们不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只是考虑单独的不同特征,如知识、态度、技能或个性品质,我们便无法谈论人的本性了。

所以,在不同的组织中,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组织中每一个人,都有对他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需求和目标。每个主管人员就是要通过领导职能,帮助人们看到在他们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并施展他们的潜在能力。因此,主管人员就要了解人、了解人的个性和他们的品格所能起到的作用。

七、试分析有关人性假设的论述,研究它有何意义?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体现了管理思想的发展与综合。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因而在管理史上,每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理论都是从人性假设的改变开始的。

1、理性的经济人:经济人又称唯利人。经济人假设起源于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关于劳

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始于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为此,就需要运用金钱与权力,使员工服从与维持效率。在此假设基础上出现了“科学管理”。泰罗认为,管理活动的惟一目的在于追求经济效果。他确定了“科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某求高效率。

2、社会人: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等人认为,人不仅有经济需要,还有社会需要:人类有安定感、归

属感、友谊、关心、受人尊重、心理满足等社会欲望。因此,工人不是简单的“经济人”,而是“社会人”。从这种假设来看,对工作的主动性由发自管理阶层而转到发自工人们了。主管人员不再是任务的下达与授予者,不再是激励与控制者,反倒成了给工作创造条件与提供方便的人,成了工人们的富有同情心的支持者了。

3、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认为企业中发生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发挥职工的潜力。人

们力求最大限度地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只有在工作中将自己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感。按照这种假设,主管人员较多地考虑怎样才能使工作本身变得具有更多的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性。管理自我实现的人应重在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此时的管理者已不是指挥者、调节者和监督者,而是起辅助者的作用,从旁给予支援和帮助。

4、复杂人:劳伦斯、洛尔希、罗桑、沙因等人注意到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为人既不是单纯的“经

济人”,也非完全“社会人”,更不可能是“自我实现人”,而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复杂人”。

“复杂人”假设的主要内容大致如下:⑴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它随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⑵每个人的需要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因人而异。⑶人在同一时间内各有需要和动机,各种动机之间

交互作用而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⑷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要求和动机。⑸由于人的需要各不相同、能力各异,因而对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⑹在不同的企业组织或不同的部门中,人的动机模式是不同的。按此假设,出现了新的管理模式――“权变模式”。

主管人员应该保持足够的灵活性,掌握高超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在管理方法上,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措施,即一切随时间、条件、地点和对象变化而变化。

九、持X理论观点的管理者有什么样的管理策略?

管理者对人性的假设类型,将决定他们所采取的管理策略,并决定他们关于组织及其职工间应保持哪种心理契约的概念。上述对人性的假设,就必然意味着职工是计较型参与的。组织是用经济性奖酬来购买职工的劳务和服从,而组织则有义务通过一套权力与控制系统来保护它自己和职工们,免受人性中非理性因素的损害。权威于是就必然是存在于被指派的职位上,并指望职工们能服从占据了权威职务的人,而不管这个人的能力或个性如何。

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运用几种对人性的假设来研究人性与组织管理的关系,应注意哪些方面?

①尽管人们的需要仍然是改善生活状况。但人们不仅仅只是为谋生和金钱而工作。

②多数人对组织任务及其管理方式的最初态度,总是从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做出反应的。但是,这个

态度是可以通过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教育来改变的。

③在我国,各级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从长远来看是一致的,但近期也可能不完全一致。为此组织和

个人双方都应当做出努力,使组织目标中能包含更多的个人利益。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工效,增加满意感。

④管理的方法应因人、因任务而异。主管人员应当努力创造条件,合理地安排分工,使更多的人在工

作中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以得到内在的满足。

⑤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对人的态度应和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职工是国家和企业的主人,而不是雇佣劳动者。领导者、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关系。所以,不管采用哪种管理方式和方法,都应当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应说服教育、发扬民主、适当参与、启发自觉、提倡自治。

组织行为学学习总结

《组织性为学》学习总结 为期一个学期的《组织行为学》课程结束了,在感受到一种失落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获得知识的喜悦与充实。通过这门课程,让我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的管理与通的能力都有了显著地提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诙谐幽默的上课方式,他的知识渊博他的有才都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这也是我在大学中为数不多的带着期待的心情去上课的课程。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在此期间我们从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再到群体沟通、谈判与冲突到激励,组织结构,文化以及变革等进行了学习,收获颇丰,深深感受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它是以组织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织体系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表现。针对组织行为的特征,找出特定组织环境下的组织行为共性,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结合老师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与情景游戏,我从更深的角度体会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自身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到《组织行为学》是从个体、群体、组织系统和组织动力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它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个体行为、个性心理与知觉、群体规模与行为、团队组织和管理、群体沟通与冲突、领导与决策、权利与政治、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等等。使我全面深入地理解了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性,了解了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激励人的行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组织管理和不断创新能力。在组织行为学中系统研究了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学好组织行为学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目标和提高组织成员的个人满意度。 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进一步明确了个体和群体互相依存关系。任何一个群体和组织都是由很多的个体所组成的,所以个体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这个群体或组织的团

组织行为学题库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 2.知觉: 3.沟通: 4.群体: 5.气质: 二、简答题 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方式是什么? 2.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3. 气质对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5. 霍桑试验中,为什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产效率都提高? 6.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 7. 根据角色(维护角色、任务角色)将群体分类,并说明如何这些群体的管理? 8.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区别是什么? 9. 分析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什么?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理解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是什么? 11. 精神激励应注意哪些问题? 12.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是什么? 13. 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哪些? 14. 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 15. 群体规范的功能是什么? 16. 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是什么?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知觉: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3.沟通: 沟通:沟通是指信息在传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交换的过程。 4.群体: 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相互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说,群体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群人:(1)他们拥有一定的规范,在行为上相互制约;(2)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互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3)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5.气质: 气质: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简答题 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方式是什么? 答:“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提出来的。这一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交往需要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认同感的主要因素 (2)工业革命以来,专业化分工和机械化使劳动失去了内在的乐趣而趋于单调,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意义上寻找安慰 (3)非正式组织通过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影响力,比正式组织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对人具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与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就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 5、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就是()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就是()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就是() A、系统性 B、有用性 C、社会性 D、管理性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觉 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就是() A、正式群体 B、任务群体 C、命令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0、从个体的角度瞧,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A、规定 B、瞧法 C、期望 D、依赖 11、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就是() A、轮式 B、Y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她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就是() A、韦伯 B、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要,这些需要一般可以分为()

最新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八章章节真题及答案

第八章 、单项选择题 (201504)25、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而深刻的认同的组织文化是( C )8 A、主文化 B、亚文化 C、强文化 D、弱文化(201510)25、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C )8 A、组织作风 B 、共同的价值观 C 、组织目标 D 、组织规范 (201604)24、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 规范的总和称为(D )8 A、k 织理念 B、组织伦理 C 、组织规范 D 、组织文化(201604)25、组织非常重视资历、年龄和经验,要求其成员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忠诚感,这类组织文化是(B )8 A、学院型 B 、倶乐部型 C 、棒球队型 D 、堡垒型 (201610)16、组织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 A )8 A、独特性 B 、个体性 C 、间断性 D 、控制性201610 )17、在组织文化的维系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因素是甄选过程、社会化和B )8 A、市场化 B 、高层管理人员 C 、结构化 D 、人际关系 (201704)16、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信念和( D )8 A、情感 B、气质 C、能力 D、态度 (201704)17、7S 管理模式是一种(A )8 A、组织文化理论 B、领导理论 C、个性理论 D、团队理论 (201704)18、双环学习经常发生在(D )8 A、组织成立初期 B、组织衰退期 C、组织成熟期 D、组织的渐进或根本性创新时期 (201710)16、组织文化向组织成员展示的是态度和( D )8 A、情感 B、气质 C、能力 D、信念 (201710)17、在组织文化因素理论中,迪尔和肯尼迪认为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是(D )8 A、价值观 B、英雄人物 C、文化网络 D、企业环境 、多项选择题 (201604)30、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有(ABD )8 A、目标导向功能 B 、激励功能 C 、效率功能 D凝聚功能 E 、创新功能 (201610)29、组织文化的特征有(ABCD )8 A、继承性 B 、整体性 C 、连续性 D创新性 E 、科学性 、名词解释 201504)(201610)35、组织文化8 答:组织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其实质是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

组织行为学题库

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商学院已经开始重视组织行为的原因? A)来增加经理在组织有效性 B)来帮助组织吸引高质量的员工 C)扩大组织的咨询需求 D)来提高保留质量工作者 E)来帮助提高组织的利润 答案:C 2)成功的管理者最主要关注下列哪个方面? A)传统的管理。 B)沟通 C)人力资源管理 D)概念技能 E)社交网络 答案:E 3)下列哪个不会被认为是一个组织? A)一个教堂 B)一个大学 C)一个军事单位 D)一个特定的成年人所在的社区 E)一所小学 答:D 4)以下哪一个是最不可能被认为是一个管理者的? A)为一个非营利组织负责筹款活动的负责人 B)一个步兵排的排长 C) 医院的部门的负责人医生 D)一个大城市的市长 E)给公司的所有员工发邮件的IT技术员 答:E

5)下列哪个不属于最主要的四个管理功能之一? A)控制 B)计划 C)人员 D)组织 E)领导 答案:C 6) 定义一个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实现这些目标的整体战略,把计划划分出各种层级,以便对不同的活动进行整合和协调,这是管理者的哪方面的主要功能? A)控制 B)计划 C)人员 D)协调 E)领导 答:B 7) 根据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者角色,下列哪个不是一个人际角色? A)一所高中的校长发放毕业证书 B)一个部门的主管部门火灾后搬迁 C)一个经理面试潜在的雇员 D)一个值班长谴责职工迟到 E)项目经理听团队表示 答:B 8)根据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者角色,当一个管理者从组织和它的环境中寻找机会,创建项目,该管理者在担任哪一个角色 A)谈判者 B)创业者 C)监控者 D)资源分配者 E)传播者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复习要点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一、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 1、识记: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领会:说明组织涵义的六个要点 1)组织是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3)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 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二)行为 1、人的行为的概念: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侠义的行 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2、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 行为 实质 (三)组织行为学 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 工作的心理活动 ....规律性的科学。 ....和行为反应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 研究范围: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 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性 研究目的: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的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展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简单的说就是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四)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是由组织行为学的实质和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做决定的。 (1)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题库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简答题 3.管理中如何利用气质差异? 应当应用气质的差异,妥善地进行管理。具体来讲,在管理中可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等方面来考虑应用气质差异。在这些范围内应用气质差异应考虑以下原则:气质绝对性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 4.在管理中如何运用能力的差异? 录用选拔,全面考察;使用安排,人尽其才;培训提高,两者兼包;考核评价,因岗异样。 5.性格在管理中有什么意义? 行为预测;量材而用,因材施教。 6.需要、动机、行为有什么联系? 行为由动机决定,动机来自需要。但这句话不能反过来理解:有了某种需要,就有某种动机,有某种动机就有某种行为。事实上,有某种需要不一定就产生某种动机,要使需要产生动机,首先需要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人在每时每刻都有多种需要同时存在,但其强烈程度不同,只有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转化为动机。当人们的需要还处于萌芽状态时,以模糊的形式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并产生不安之感,这就称之为意向,意向还不足以被人意识到,随着需要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比较明确地知道,是什么事情使自己感到不安,并意识到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满足需要,这时,意向转化为愿望,需要的强度达到强烈的程度,便成为内推性因素;其次环境中还要有能使需要得到满足的目标,即外拉性因素时,才能引发动机。此外,即使同一需要,在不同的诱因作用下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动机。有某种动机不一定就会引发某种行动。因为一个人同时可以有许多的需要和动机。一般而言,多种需要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其中一种需要是最强的,被称为主导需要。在这种主导需要驱使下会出现多种动机,但只有一种最强的动机——优势动机实际产生行为。 12.消除不公平感的方法有哪些? 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贡献大,报酬低时,可能会采取以下的某一措施或几个。 设法降低自己的贡献;谋求增加自己的报酬;设法增加他人的贡献;谋求降

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 B) 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C.实验性学科 D.综合性学科 2.以下不属于 ...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法的是( C ) A.现场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 C ) A.差异性 B.倾向性 C.适应性 D.独立性 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D) 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需要 C.创造性动机 D.创造性能力 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A )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选择 6.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是( A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任务型群体 7.群体规范可以规划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这是群体规范的( B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是( C ) A.角色知觉 B.角色规范 C.角色同一性 D.角色期待 9.有他人在场会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是( A ) A.群体促进效应 B.群体凝聚效应 C.群体协同效应 D.群体互动效应 10.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需求分为包容需求、控制需求与( B ) A.尊重需求 B.感情需求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 : 篇一:2008-2013年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和答案(完整版) 2008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誉为管理心理学之父的是() A.梅奥 B.莱维特 C.维卡 D.斯克伯兹 2.最早发现工作群体的重要性的是() A.霍桑试验 B.莱维特的研究 C.维卡的研究 D.马斯洛的研究 3.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泰勒 B.韦伯 C.勒温 D.明兹伯格 4.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称做() A.实验室实验 B.现场实验 C.准实验 D.心理测验 5.测验结果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是() A.效度 B.信度 C.恩格尔系数 D.区分度

6.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是() A.态度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7.组织认同感与员工辞职率的关系是()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方差关系 D.无相关关系 8.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 A.价值观及其体系 B.人生观 C.世界观 D.态度 9.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10.心理学家霍兰德认为,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是() A.能力类型 B.个性类型 C.气质类型 D.外貌类型 11.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 A.绩效 B.合作关系 C.规范 D.绩效规范 12.他人认为个体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是() A.角色同一性 B.角色知觉 C.角色期待 D.角色冲突 13.一个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 A.信息 B.资源 C.财富 D.规范

2020年7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7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 A. 哲学 B. 心理学 C.组织学 D.行为科学 2.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的研究,为选择及培训合格的人员,担负组织内的特定工作,这一学科是() A. 人事心理学 B. 个性心理学 C.人格心理学 D.管理心理学 3.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是() A. 抉择分析 B. 相关分析 C.因素分析 D.回归分析 4.运用归因论原理来增强人们的() A. 归因性 B. 社会性 C.心因性 D.坚持性 5.神经过程的特性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心理活动的() A. 动力上 B. 特征上 C.行为上 D.速度上 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 麦克里格 B. 史布兰格 C.海德 D.特尔曼 7.用于测定创造性潜能的具体方法是() A.TA T B.RAT C.SPS D.SPSS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 A. 意识 B. 价值观 C.知觉 D.行为 1

9.一个工作群体所能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 资源条件 B. 工作环境 C.社会环境 D.组织环境 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A. 群体结构 B. 群体规范 C.性格特点 D.相互依赖性 11.若要从事一种保密程度要求很高的沟通,最适宜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 链式 B.Y 式 C.轮式 D.全方位式 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 A. 流言式 B. 偶然式 C.单线式 D.集束式 13.最早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学者是() A. 韦伯 B. 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参照测量能够超出人们之间好恶感的感情方面,可以提示出每个成员的() A. 正式群体 B. 非正式群体 C.参照群体 D.利益群体 15.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还是功能失调的指标是() A. 工作绩效 B. 凝聚力 C.人际关系 D.工作环境 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A. 德才兼备 B. 工作计划 C.工作绩效 D.工作目标 17.莱克特的研究认为,高工作绩效群体的领导要把管理的中心转向() A. 工作 B. 员工 C.环境 D.决策 18.无论是个体、组织,还是管理过程,其成功的保证都依赖于决策() A. 合理性 B. 科学性 C.前瞻性 D.有效性 19.人们的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在目标未达成之前,行为不会终止,这体现了人类行为的() 2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我们已经表明了人际技能的重要性。但是,无论是这本书,还是本书所涉及到的其他学科,都没有用人际技能这个概念,广泛地用来描述这个学科的术语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 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组织行为是一个具有大量普通知识的独立的技能领域。它研究什么呢?它研究组织中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群体和结构。另外,组织行为学把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用到实际中,使组织的运作更有效。 总之,组织行为学关心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因为组 织行为学特别关注与就业有关的情境,所以毫不奇怪,你将会发现这一领域强调的是与工作岗位、缺勤、员工流动、生产率、绩效和管理有关的行为。人们对于构成组织行为学主题领域的成分或题目的看法越来越趋于一致。虽然还有孰轻孰重的大量争论,但人们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题目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这些题目包括激励、领导行为和权威、人际沟通、群体结构与过程、学习、态度形成与知觉、变革过程、冲突、工作设计、工作压力。 一、个体行为的基础 传记特点。对管理者来说传记特点非常易于得到。大部分情况下,每个人的人事档案 中都有这些资料。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是:年龄似乎与生产率不存在关系;员工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则流动的可能性越低;已婚员工相比未婚员工缺勤率更低,流动率更低,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能力。能力通过能力--工作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到员工绩效水平和满意度水平。如果管理者希望在二者之间进行合理匹配,该如何来做呢? 第一,有效的选拔程序能提高这种适应性。工作分析可以提供两方面的信息:该工作 目前在做些什么以及个体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以充分完成工作。然后,通过测验、面试和评估方式了解申请者在所需能力方面的水平如何。第二,组织中在职者的晋升和调职决策应该反映出候选人的能力。应与新员工一样,评估任职者在具体工作中应具备什么关键能力,并将这些要求与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相匹配。第三,通过对工作进行微小调整使其与在职者的能力更为匹配而改善这种适应性。这种调节常常是在对工作的基本活动方面不造成明显影响的条件下进行的改变,以更好地适应在职者的工作潜力。这方面的例子有:在员工群体中,改变所使用的设备、重新安排任务等。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新员工中,也可应用于现任的在职者中。对于后者,还可以采取培训方式,使其在时间和条件变化时,依然有足够充分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人格。对人格文献的考察为有效的工作绩效提供了总体的指导方针,以此为根据可以 提高聘用、调职和晋升决策的有效性。由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限制了他的行为,它为我们提供了预测行为的框架。比如,在社会情境中,害羞、内向、不自然的个体可能不适于做推销人员;一个具有服从、循规蹈矩人格特点的人可能在广告策划方面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组织行为学题库

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商学院已经开始重视组织行为的原因 A)来增加经理在组织有效性 B)来帮助组织吸引高质量的员工 C)扩大组织的咨询需求 D)来提高保留质量工作者 E)来帮助提高组织的利润 答案:C 2)成功的管理者最主要关注下列哪个方面 A)传统的管理。 B)沟通 C)人力资源管理 D)概念技能 E)社交网络 答案:E 3)下列哪个不会被认为是一个组织 A)一个教堂 B)一个大学 C)一个军事单位 D)一个特定的成年人所在的社区 E)一所小学 答:D 4)以下哪一个是最不可能被认为是一个管理者的 A)为一个非营利组织负责筹款活动的负责人

B)一个步兵排的排长 C) 医院的部门的负责人医生 D)一个大城市的市长 E)给公司的所有员工发邮件的IT技术员 答:E 5)下列哪个不属于最主要的四个管理功能之一 A)控制 B)计划 C)人员 D)组织 E)领导 答案:C 6) 定义一个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实现这些目标的整体战略,把计划划分出各种层级,以便对不同的活动进行整合和协调,这是管理者的哪方面的主要功能 A)控制 B)计划 C)人员 D)协调 E)领导 答:B 7) 根据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者角色,下列哪个不是一个人际角色 A)一所高中的校长发放毕业证书 B)一个部门的主管部门火灾后搬迁 C)一个经理面试潜在的雇员 D)一个值班长谴责职工迟到 E)项目经理听团队表示

8)根据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者角色,当一个管理者从组织和它的环境中寻找机会,创建项目,该管理者在担任哪一个角色 A)谈判者 B)创业者 C)监控者 D)资源分配者 E)传播者 答:B 9)管理者需要有三个基本技能以达到他们的目标,这些是什么技能 A)技术、决策和人际关系 B)技术、人际和概念技能 C)人际关系、信息和决策 D)概念、通信和网络 E)人技、信息和沟通 答:B 10)技术技能包括____的能力。 A)分析和诊断复杂的情况 B)交换信息和控制复杂的情况 C)应用专门知识或技能 D)发起和监督复杂的项目 E)与他人有效的沟通 答案:C 11)下列哪一个不会被视为具有人际技能的经理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B)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2.以下不属于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的是( ) A.面谈法 B.电话调查法 C.问卷调查法 D.案例研究法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 4.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D.按人的行为模式 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称为( ) A.角色知觉 B.角色冲突 C.角色期待 D.角色定式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 ) 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 C.协同效应 D.责任分摊效应 7.组织行为学家戴维斯对组织中的非正式沟通的研究表明,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 ) A.集束式 B.流言式 C.偶然式 D.链式 8.组织行为学研究认为,在人的诸多个性品质之中,决定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关键性因素是( ) A.聪明能干 B.热情 C.刻苦认真 D.有责任心 9.关于冲突观念的现代观点认为( ) A.冲突有害无益 B.冲突应当避免 C.冲突有利无害 D.冲突保持在适度水平是有益的 10.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 A.技术能力 B.交际能力 C.行政管理能力 D.沟通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在组织行为学家看来,群体可以满足个体的不同需要,这些需要主要是( ) A.安全需要 B.地位需要 C.情感需要 D.权力需要 E.实现目标的需要 12.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个体较易产生与群体保持一致的从众行为倾向( )

组织行为学罗宾斯简介

组织行为学(罗宾斯)[推荐] Tag:组织罗宾斯 行为学派 (美)斯蒂芬·P·罗宾斯 组织行为学 我们已经表明了人际技能的重要性。但是,无论是这本书,还是本书所涉及到的其他学科,都没有用人际技能这个概念,广泛地用来描述这个学科的术语是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组织行为是一个具有大量普通知识的独立的技能领域。它研究什么呢?它研究组织中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群体和结构。另外,组织行为学把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用到实际中,使组织的运作更有效。 总之,组织行为学关心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因为组织行为学特别关注与就业有关的情境,所以毫不奇怪,你将会发现这一领域强调的是与工作岗位、缺勤、员工流动、生产率、绩效和管理有关的行为。人们对于构成组织行为学主题领域的成分或题目的看法越来越趋于一致。虽然还有孰轻孰重的大量争论,但人们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题目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这些题目包括激励、领导行为和权威、人际沟通、群体结构与过程、学习、态度形成与知觉、变革过程、冲突、工作设计、工作压力。 一、个体行为的基础 传记特点。对管理者来说传记特点非常易于得到。大部分情况下,每个人的人事档案中都有这些资料。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是:年龄似乎与生产率不存在关系;员工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则流动的可能性越低;已婚员工相比未婚员工缺勤率更低,流动率更低,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能力。能力通过能力--工作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到员工绩效水平和满意度水平。如果管理者希望在二者之间进行合理匹配,该如何来做呢? 第一,有效的选拔程序能提高这种适应性。工作分析可以提供两方面的信息:该工作目前在做些什么以及个体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以充分完成工作。然后,通过测验、面试和评估方式了解申请者在所需能力方面的水平如何。第二,组织中在职者的晋升和调职决策应该反映出候选人的能力。应与新员工一样,评估任职者在具体工作中应具备什么关键能力,并将这些要求与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相匹配。第三,通过对工作进行微小调整使其与在职者的能力更为匹配而改善这种适应性。这种调节常常是在对工作的基本活动方面不造成明显影响的条件下进行的改变,以更好地适应在职者的工作潜力。这方面的例子有:在员工群体中,改变所使用的设备、重新安排任务等。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新员工中,也可应用于现任的在职者中。对于后者,还可以采取培训方式,使其在时间和条件变化时,依然有足够充分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人格。对人格文献的考察为有效的工作绩效提供了总体的指导方针,以此为根据可以提高聘用、调职和晋升决策的有效性。由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限制了他的行为,它为我们提供了预测行为的框架。比如,在社会情境中,害羞、内向、不自然的个体可能不适于做推销人员;一个具有服从、循规蹈矩人格特点的人可能在广告策划方面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组织行为学主要概念中英文对照

组织行为学主要概念中英文对照 ability 能力 absenteeism 缺勤率 achievement motivation 成就动机 achievement need成就需要 achievement/power theory 成就/权力理论affec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情感成分affiliation need 亲和需要 arbitrator 仲裁者 attitude 态度 attribution 归因 attributional bias 归因偏见 attributional model 归因模型 authority 权威、权力 behavioral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行为成分behavior theories of leadership 领导的行为理论boundaryless organization 无边界组织brainstorming 头脑风暴法 bureaucracy 官僚结构 centralization 集权 chain of command 指挥链 change 变革 change agent 变革代理人 channel 渠道,通道 channel richness 通道丰富性 charisma 领导魅力;领导者的超凡魅力charismatic leadership 具有超凡魅力的领导者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 首席执行官 classical conditioning 经典条件反射 coercive power 强制权 cogni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 态度的认知成分cognitive conflict 认知冲突 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不协调;认知失调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认知评价理论cohesiveness 内聚力;凝聚力 collaborating 合作 collectivism 集体主义 collegial model 学院模型 command group 命令群体 communication 沟通 communication media 沟通媒介 communication process 沟通过程

MBA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的边缘性主要表现为( ) A.两重性 B.应用性 C.多学科相交叉和多层次相交切 D.创造性 2.从组织行为学产生发展的历程看,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 ) A.管理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政治学 3.以事物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事物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的思想方法是( ) A.知觉防御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 4.Y理论的提出者是( ) A.麦克里格 B.西拉杰 C.华莱士 D.特尔曼 5.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创造出来原来不存在的东西的创造性行为类型是( ) A.科学发现型 B.技术发明型 C.艺术塑造型 D.组织管理型 6.在完成工作内容大致一致的简单任务时,效率较高的群体结构是( ) A.同质结构 B.异质结构 C.综合结构 D.难以确定 7.一位中学校长和他管辖的12位教师组成的群体属于( ) A.友谊型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利益型群体 D.命令型群体 8.当工会的办事人员得到提升,成为基层管理人员时,他们的态度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就会发生变化,从亲工会转向亲公司的管理阶层,这种现象属于( ) A.角色同一性 B.角色知觉 C.角色期待 D.角色冲突 9.较少带有个人的人际交流和感情色彩的沟通是( ) A.口头沟通 B.书面沟通 C.非语言沟通 D.语言沟通

10.把正是沟通分为轮式沟通、Y式沟通、圆式沟通、链式沟通和全方位沟通的学者是( ) A.莱维特 B.戴维斯 C.阿希 D.瑞格尔曼 11.最早由霍曼斯提出的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是( ) A.控制论 B.归因论 C.社会交换论 D.Y理论 12.在管理群体间互动时,如果程序与规则不够充分,那么解决的首选方法就是是( ) A.组建工作团队 B.成立特别工作组 C.制定计划 D.层次等级 13.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角色是( ) A.领导者的个性特点 B. 领导 C.领导情景 D.被领导者的个性特点 14.检验领导者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志是( ) A.领导模式 B.群众满意度 C.工作绩效 D.人际关系和谐 15.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通常叫做( ) A.菲德勒模式 B.二元四分图模式 C.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模式 D.领导素质模式 16.在决策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 ) A.发现问题 B.确定目标 C.核定价值准则 D.拟定方案 17. 人类的行为之所以有共同的特征,是因为人类的行为都是( ) A.自发性行为 B.组织性行为 C.动机性行为 D.领导行为 18.具有先天性特征,基于身体内部生理平衡的变化而产生的动机是( ) A.习得动机 B.一般动机 C.原始动机 D.衍生性动机 19.发自于员工内心的激励称为( ) A.外激 B.内激 C.内酬 D.外酬 20.美国企业之所以在严酷的冲击面前显得疲软,是因为他们在管理过程中过分重视( ) A.三个硬性S B.四个软性S C.七个硬性和软性S D.企业的制度因素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f(S·P)=f(P·E)=f(S·E)=f(P·M)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 5.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理论理论理论 D.超Y理论 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是() A.系统性 B.有用性 C.社会性 D.管理性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觉 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 A.正式群体 B.任务群体 C.命令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0.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A.规定 B.看法 C.期望 D.依赖 11.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A.轮式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 A.韦伯 B.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的行为特点是() A.适应性B.系统性 C.静态性D.不可控性 2.下列选项中不是组织行为学学科性质的是() A.边缘性B.系统性 C.两重性D.应用性 3.离中趋势分析是组织行为学中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其常用指标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 A. n )x (x d 2 ∑- =B. n )x (x d 2 ∑-= C. n )x (x d 2 ∑+ =D.n ) x (x d 2 ∑+ = 4.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历的阶段是() A.三个B.四个 C.五个D.六个 5.“时间就是金钱”是一种() A.理性价值观B.政治性价值观 C.集体价值观D.社会价值观 6.任何创造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成果,这体现的是创造性行为的()A.首创性B.主动性 C.适应性D.独特性 7.事业生涯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与() A.家庭生活有关的连续经历B.学习有关的连续经历 C.社会交往有关的连续经历D.工作有关的连续经历 8.下列选项中不是个人加入群体的原因的是() A.地位需要B.自尊需要 C.情感需要D.人为需要 9.小群体与大群体相比,其优势主要在于() A.完成任务速度快B.易解决复杂问题 C.绩效水平高D.凝聚力强 10.下列沟通形式中属于正式沟通的是() A.偶然式B.全方位式 C.集束式D.流言式 11.一个包容动机很强而又主动表现者,一般是一个() A.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B.性格外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 C.性格内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D.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 12.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能更加让他人喜欢的人,其个性品质是()

《管理心理学》 苏东水(第五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教学内容

《管理心理学》苏东水(第五版)课后思考 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叫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又称行为管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是什么? 对象:管理、指挥、组织、协调、合作等各环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对人的管理。 任务:探索改进管理工作的心里依据,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3.管理心理学为什么以企业中的人作为研究重点? ①“企业就是人”。企业要靠人来实现企业的目标,研究企业中人的行为心理规 律,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将成为今后社会的主题; ②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对充分运用人力 资源起重要作用; ③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建立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4.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之间的关系怎样? 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管理心理学是在广义行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心理学的一门应用理论科学。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管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应用于管理。而组织行为学则是研究作为心理的外在表现行为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5.工业心理学兴起闵斯特伯格研究的几个方面(3个方面) ①尽可能有最好的工人;②尽可能有最好的工作;③尽可能有最好的效果。 6.梅奥的“霍桑实验”是什么内容?通过试验他得到了什么新的理论观点? 内容:照明试验、福利试验、群体试验、谈话试验 ①改进物质条件和工作方法导致产量增加(否); ②工间休息和缩短工作日,可解除疲乏(否); ③工间休息可以减少工作单调性(否); ④个人计件工资,对增加产量起促进作用(否); ⑤管理方式改变提高产量(是)。 新的理论观点:①人是“社会人”,绝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 ②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 ③除了“正式团体”外,还有“非正式团体”; ④新型领导、民主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7.人际关系学说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有什么区别? 人际关系学说是把人当作“社会人”,就是会注重人的需求,通过人的需求来提高经济效益。泰勒的“科学管理”是把人当作“机器”,是从管理者或资本家角度看的。 8.请说明下列关系: 行为=f(个体、环境)人的行为是个性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关系 成绩=f(能力、激励) 生产率=f(技术、能力、激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