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服务的关系

浅析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服务的关系

浅析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服务的关系
浅析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服务的关系

试论领导者的权力、责任与服务的关系

【內容摘要】如何正确行使权力,坚持执政为民?这是每一个领导干部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课题。权力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江泽民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能否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长期根本性课题”。为此,本文从领导者的权力,权力与责任及权力与服务三个方面论述了权力、责任、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领导者、权力有限、权责一致、服务

一、领导者是具有职位和相应权力的人。

一个组织或团体的领导者,一定具有一定的职权。领导者的职权是领导者从事管理活动的资格,领导者的职位越高,其权力越大。组织或团体必须赋予领导者一定的职权。如果一个领导者处在某一职位上,却没有相应的职权,那么他是无法进行管理工作的。

要使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能够起主动支配的作用,领导者必须拥有一定的权力,领导者依靠权力去命令、组织、领导、影响和指挥管理客体,从而完成组织的目标。领导者的权力是应是法定的,与职位相关联,它不因人而异,谁处在那个职位上,谁就具有那个职位的相

应法定权力,职位越高,责任越大,权力也越大。

对于领导者的权力来说,韦伯认为领导者有三种权力:

传统权力: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比如帝王的世袭制;

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完全依靠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领导者必须以不断的奇迹和英雄之举赢得追随者。超凡权力过于带有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以往所树立的威信;

法定权力:法定权力即法律规定的权力,通过合法的程序所拥有的权力,比如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

韦伯认为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是在习惯义务领域内的个人忠诚。领导人的作用似乎只为了维护传统,因而效率较低,不宜作为组织体系的基础。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人们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是非理性的,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组织体系的基础。只有提供了慎重的公正的法定权力才能作为组织体系的基础。

但实际上,在管理活动中,仅具有法定的权力,是难以做好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在工作中应重视“个人影响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威的领导者。

所谓“权威”,是指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威信、威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权威不是法定的,不能靠别人授权。权威虽然与职位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品质、思想、知识、能力和水平;取决于同组织人员思想的共鸣,感情的沟通;取决于相互之间理解、信赖与支持。这种“影响力”一旦形成,各种人才和广

大人民都会吸引到领导者周围,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者的引导和指挥,从而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领导者的权力是有限的

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场合对领导干部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有过阐述,提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政为民所执”等观点,到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坚决反对脱离群众、以权谋私。”最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体现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科学权力观。从根本上看,它是一种权力有限论。权力有限论是现代民主理论和宪政理论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宪政民主理念的集中体现。

在当代社会中,权力有限的核心归结为权力和权利均衡论,它包含七个方面的基本涵义:(1)权力和权利总量均衡;(2)权力为权利提供保障和服务;(3)权力主体特定;(4)权力的职能具体化;(5)权力操作技术规程化;(6)权力的界限明晰化;(7)权力运行程序化。其中,权力按国家职能分工配置、权力受限制或防止权力恣意行使是权力有限论的根本。

权力有限是政治强制力权力观的法律延伸,它包括:整体意义上的权力限制、分类分权、权力与权利均衡观,它是以人民主权论为一般理论、以分类分权和权力与权利均衡为具体法律操作技术的权力相对主义观念。其中,权力与权利均衡观是其精髓,职权特定化和具体

化是权力与权利均衡观的根本落脚点。它是将权力按社会职能进行分工,在公法体系中引入义务、责任范畴,权力被降解为可按法律上的技术规程操持的职权,打破公法和私法对立的界线,私法和私权的地位大幅度提升,民主、民权、民本成为衡量国家权力配置和运行的根本尺度。

我国占主流地位的权力观一直是政治强制力权力观,它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的政治观和更多带有前资本主义传统的一种权力观。它主要是从公权体系和私权体系的对立中引申出来的,权力主要被解释为国家主权及公民对国家的绝对忠诚义务和服从关系,权力的政治意味远重于按技术规程操作的客观必要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的领导干部应当树立的正确的权力观不排除“权力是政治强制力的观点”,但不包括等级分权意义上的权力观,它是一种权力有限论和民权、民主、民本观。

三、权力的行使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所谓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但对于领导人而言,有权必有责,这也是领导权力的本质性决定的。海南省常务副省长方晓宇在全省依法行政会议上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要落实在明确责任和主动接受监督上面。任何组织或团体的领导者,都具有一定的职位,都要运用和行使相应的权力,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权力和责任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一定的权力又总是和一定的责任相联系

的。当组织赋予领导者―定的职务和地位,从而形成了一定的权力时,相应地,领导者同时也就担负了对组织―定的责任。在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中,责和权都必须相称和明确,没有责任的权力,必然会导致领导者的用权不当,没有权力的责任是空泛的、难于承担的责任。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的人,都难以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都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

四、责任与权力的统一存在

责任是对领导者的基本要求,领导者被授予权力的同时,应该对组织或团体的命运负有相应的责任,对组织或团体的成员负有相应的义务。权力和责任应该同步消长,权力越大,责任越重。比较而言,责任比权力更本质,权力只是尽到责任的手段,责任才是领导真正的象征。如果一个领导者仅有职权,而没有相应的责任,那么他是做不好管理工作的。领导者的与众不同,正因为他是一位责任者。如果领导者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就意味着失职,等于放弃了领导。

权责统一,就是指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职权,实际上是赋予行政机关的义务和责任,行政机关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和行动依法履行其职责,擅自放弃、不履行其法定职责或违法、不当行使其职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现代法制社会,行政机关的权力与职责、权力与责任是紧紧相连的。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就是行政职责,既不能擅自放弃,也不能任意转让。同时,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实施行政管理,必须对自己行为负责,不允许行政机关只行使权力而不承担责任。无责任即无授权,权力与责任必须一致。

权责统一,不是人为的撮合和主观的臆造,而是对其本质属性的客观揭示:首先,在现代民主法治条件下,行政权力源自人民主权,人民授予行政机关管理权,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所授之权同时承载着重大的责任。其次,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政条件下,行政权力对于管理相对人来讲是行政职权,而对于管理相对人所归属的人民这个整体来讲则是行政职责。

五、领导权力是用来服务的。

领导的根本问题是领导者和群众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为谁服务的问题。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这就更十分明确地、高度凝练地概括出了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问题,阐明了领导机关的性质,指出了领导的工作宗旨,明确了领导机构、领导方式改革的方向,确立了所有领导工作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总结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新经验,在回答和解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问题时,对马克思主义领导观和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作了一系列的深刻阐述,深化了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认识,谱写了“领导就是服务”的新篇章。所以我们领导人应该考虑和处理任何问题,总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从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都是尽心尽力地谋求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裕和幸福。在经济飞速发展和着力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今天,胡锦涛提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这是新时期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集中反映,亦是

对马克思主义领导观和社会主义领导本质的深刻阐述,揭示了领导干部服务品质的内涵。为人民服务,不仅是指文明礼貌,而且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一种深层次的服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

六、正确的权力观是做好服务的根本

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落实“三个代表”,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发展、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关键是要搞好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人民日报》2001年3月2日)因此,领导干部深刻领会江泽民“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并以此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始终代表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所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忠实代表,决定了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都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我们党实行的一整套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政策,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仍然是以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为出发点,又以让人民得到利益为归宿的,诚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党的领导干部是被人民群众推选,受人民群众委托,代

表人民群众出来行使权力的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只能掌权为民,做人民的公仆,而绝不能以权谋私,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行为准则。因此,党的干部要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要带头守法,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自觉把自己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都纳入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视线中,增加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的透明度,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提高精神境界,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身为领导干部,应把不避事、敢管事视作为政之道,当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侵犯、受到危害时,要勇于挺身而出,满腔热忱、无私无畏、一身正气、义无反顾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必要时不惜抛弃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当人民有困难、群众遇到危险,他们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也正是最能检验我们的党政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是不是能够真心实意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时候。如果我们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患得患失,畏缩不前,甚至推脱逃避,那就不配称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开展每一项工作,兴办每一项事业,都要把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自觉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廉洁自律,不拿不要,不贪不占,不向人民群众伸手,不收份外之财,不做离格之事,不搞权钱交易,清清白白为官,老老实实做人,这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起码要求。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刘俊生.从权力行政到服务行政[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3)

[4]周洪敬.服务行政——公共行政的新方向[J]党政论坛,2002(3)

[5]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6] 荣仕星.论领导者责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

[7] 《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3日第九版

[8] 《浅论领导就是服务》杨欣伟

浅谈政府的权力与人民的权力之间的关系

浅谈政府的权力与人民的权力之间的关系 人力081 吴惟妙200800710012 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是是一种既存在冲突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要意识到政府权力是一种管理,更是一种服务,要正确行使政府权力,以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以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 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问题,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从作用方式来看,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的作用是双向的。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相互依存。 一方面,人民权利是政府权力的基础和源泉,政府权力都是由人民授予的。卢梭从社会契约论出发,认为人民是政府最高权力的来源,政府是自由的人民根据契约协议的产物,而政府的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资产阶级学者也得承认“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源泉”和“原始权威”。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府,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行使权利,选举人民代表。组成政府权力机关一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产生各级各类政府机关并依法赋予其权力,这展现了人民权利产生政府权力的过程。因此,人民权利是政府权力的源泉,一切政府权力都是由人民权利派生和转化而来的。另一方面,政府权力是人民权利实现的保障。政府权力一经产生和得到确认,其本身又有独立性,有其自身的规定性与运作规律,同样对人民权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建立有限政府、限制政府权力是宪政的基本精神。这一精神具体表现为两个宪政原则:一是公共权力是人们通过宪法授予的,不得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和禁止行使的权力:二是公共权力不得侵犯宪法所规定的人民权利,而且有义务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通过组建政府政权组织体系使政府权力得到合理配置与合法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的实现。 (二) 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相互制约。 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罗隆基曾讲过,“政府的功用,就在保障人权,就在保障国民做人上那些必要的条件。什么时候我做人的必要的条件失去了保障。这个政府在我方面就失掉了它的功用,同时我对这个政府就失去了服从的义务。人民权利是政府权力的源泉,也是政府权力配置和运行的目的和界限,即政府权力的配置和运作,只是为了保障主体权利的实现,协调权利之间的冲突,制止权利之间的相互侵犯,维护和促进权利平衡,才是合法和正当的。因此,保障人民权利是政府权力正当性的依据,如果一国法律对政府权力规定太多且无限制,并且政府权力被少数个人或团体占据,只为他们自己谋利益,漠视甚至蹂蔺人民的权利,那么政府权力的任意扩张与滥用将会影响政府权力的行使,最终可能造成政府权力对人民权利的侵犯。人民权利是非常脆弱的,它无力也无法保护自己,因此它需要政府权力的保护,但又害怕政府权力的侵害。而人民强烈的权利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政府权力的任意扩张与滥用。 ( 三) 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相互转化 马克思主义政府理论阐明,政府消亡的过程,就是政府权力向人民权利转化和回归的过程。当然这是一种历史的追求,它反映了政府权力向人民权利转化和回归的可能性与必然性。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的相互转化是一种对向性的转化,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人民权利需要向政府权力转化,因为人民个人的力量不足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只有通过人民转让部分权利给政府,由政府权力保护人民权利,才能保障人民权利的顺利实现。同时,政府权力必然逐渐向人民权利的方向转化和回归,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来看,政府权力的范围将逐步缩小,人民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将越来越大,随着政府的消亡,政府权力最终将全部回归为人民权利。人民权利转化为政府权力,是为了保证人民权利的真正实现。政府权力向人民权利转化与回归,可以实现政府权力的分工与监督,最终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 和谐社会政府权力应为人民权利服务。“设立政府权力的目的,政府权力自身的价值,均在于为权利

敬业奉献 做勇于担当的管理者(完整版)

敬业奉献做勇于担当的管理者 敬业奉献做勇于担当的管理者 敬业奉献做勇于担当的管理者 新奥燃气公司爱岗敬业演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李辛,现任***新奥燃气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公司党建、战略绩效、服务管理等方面工作。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及企业管理中,我敢于担当,积极推动,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做好做优。 一、提高认识,做创建的践行者 在今年开发区如火如荼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根据公司安排分管创城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我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到创建文明城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我与全体员工一道积极行动,以身作则,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局党委创城指示精神,认真扎实的组织安排新奥燃气公司所承接的所有创城任务,在创建工作中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燃气公司的行业性质,决定了大部分员工需要用业余时间来参与创城,如何协调有限的人力资源,确保企业既要保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安全供气,服务于广大的市民与企业,又要积极投身创建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着实动了一番脑筋,下了不少功夫。创建伊始,首先我有计划的组织从部门抽调人员,讲述创城的意义,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使大家能够主动地投身到创城中来。每次从局里开会回来,我就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汇报,传达局创城会议精神,进而分

解需要新奥燃气公司完成的工作。在第一次领到创城路段任务后,已是下午下班时间,我没有顾上吃饭和休息,冒着大雨与同事一起徒步观察了任务区域,将区域内的树木、需清洁设施等一一做了登记与目测,当晚按照路宽则短、路窄则长、设施少则面积大、设施多则面积小的原则,进行了人员数量的合理划分。并将需要实施的工作,用结对子找朋友的方式分配下去后,使得创城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实施。为鼓舞大家士气,我在创城劳动结束后,立即把大家创城劳动中的状态与场景制作了一期城市有我更精彩的墙报,展现了每位员工创城劳动中的风采,对员工创城的积极性起到了极大地鼓舞作用。 因沿海地区空气潮湿,致使燃气管道锈蚀速度较快,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不美观,为消除这种情况给文明城市建设带来的影响,我在公司领导支持下,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了立管除锈刷漆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人、各阶段进度、完成时间等,责任到人,纳入部门重点督办工作项目,并及时跟进检查督办。全部完成天泰、唐岛湾、凤凰园、丁家河等61个居民小区的户外立管除锈刷漆,以及各种调压设施的维修维护工作,小区环境美观立管颜色醒目,既美化了城市环境,又消除了安全隐患,为保障居民安全用气起到保障作用。 在整个的创城期间,我与大伙一道,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外地亲朋来***也顾不上接待,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明城市的建设中,起到了积极地表率作用,在出差的日子里,我也是对接替工作的领导千嘱咐万叮咛,千万做好新奥燃气公司涉及到的管网设施完好、营业厅治理、在建工程的围挡保护、服务相关各环节的及时服务,热线电话的畅通,确保了各项创城工作的有序进行。通过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我觉得:

权利与权力概念及其关系之重构(PDF)

权利与权力概念及其关系之重构 田杰1 “权利和权力是法学和政治学中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也是社会主义法律生活和政治生活运转所围绕的两个轴心”。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没有人给出足以让他人承认的观点。各种学说林林总总,蔚为壮观。笔者试图对这一对关系暧昧的双方给予重新界定,并力图廓清彼此界限和联系。 首先从权力开始。 什么是权力? 一、权力之传统解释 首先来看看历史上的各家定义及中国学者的研究情况。以下转引自吕世伦、文正邦先生合著《法哲学论》。 德国的学者马科斯.韦伯在其《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说: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中的某一行动者能处在某个尽管有反抗也要贯彻他自己的意志的地位上的概率。R.H.陶奈在《平等》一书中说:权力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人(或一群人)按照他所愿意的方式去改变其他人或群体的行为以及防止他自己的行为按照一种他所不愿意的方式被改变的能力。美国的彼得。布劳说:“权力它是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人的能力,尽管有反抗,这些个人或群体也可以通过威慑这样做,威慑的形式是:撤销有规律地被提供的报酬或惩罚,因为事实上前者和后者都构成了一种消极的制裁。”T.帕森斯则认为:权力的概念用来指一个人或群体反复地把它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能力,而不是指影响他们的一项决定的单个例子。B.罗素也认为:权力可以定义为有意努力的产物。 再从一些词典上看。英国 A.布洛克等编的《枫丹娜现代思潮词典》说:权力是指它的保持者在任何基础上强势其他个人屈从或服从与自己的意愿的能力。《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权力就是一个人或许多人的行为使一个人或者其他许多人的行为发生改变的一种关系。《牛津法律大辞典》则说权力是有权做具有法律效力或作用的事情的法律概念,如,立遗嘱;如果不还借款,债权人有权出卖抵押物……通常认为权力只是更广泛的“权利”概念的含义之一。 据以上材料,吕先生和文先生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权力的概念中,意志和行为也是必要的要素,只不过这种意志具有支配行或强迫性,即可以支配他人改变其行为,或使他人的行为服从与自己。 (2)他们在分析“权力的变化和演进”中说道:权利之上升为法,实际上就把人们分散的权利集中化成了国家权力,从而使权利具有了普遍性。所以,权力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不过是权利的集中化表现而已,即权力者有支配和强迫他人的行为服从于自己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可视为一种权利,即在特定地位上的权利。 1田杰,现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本文系作者于2005年硕士毕业准备论文的时候写成的文字。此前一直没有公开,主要是认为考虑不成熟。但工作之后囿于时间关系,也未曾再认真修改和完善过。最近(2017年2月)偶然翻到这篇文章,略加格式调整,即将之发布在网络平台。欢迎探讨!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 业观 在喜迎和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大喜日子里,作为*******公司一名中青年后备干部,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2011年行业春季第1期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培训。通过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奔赴红色摇篮井冈山进行党性教育、聚焦当代世界与能力训练和行业重大现实问题专题研讨,进一步加强了理论武装,拓宽了知识眼界,总结了实践经验,提高了能力素质。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牢固树立和着力践行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水平,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不负组织的殷殷期许和职工群众深情重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一、中青年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是人的理想、信念、追求和价值取向在思想意识层面的综合反映。世界观是一个人关于客观世界的总体的根本的看法,决定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具有总开关、总闸门的作用;权力观是一个人对国家和社会权力,包括对权力来源和基础、权力性质和归宿的根本认识和态度;事业观是一个人关于事业方向和事业道路的看法。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三者间彼此联系、融为一

体。其中,世界观标举人生指南,权力观揭示权力本质,事业观蕴含工作取向,三者共同决定人的理想信念,影响着人的思想境界,指导着人的行为选择,关系着人的价值判断。强调各级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新形势新任务下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是在新起点新征程中加强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的新导向和新嘱托。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先进和优秀的重要体现。先进和优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更是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和应有追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不断建设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坚持共产党人的时代追求,必须始终保持先进和优秀,自觉地、身体力行地履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神圣使命,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要保持自身的先进和优秀,必须加强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的锻造,通过创新实践、推动发展、服务群众、贡献社会,解决和处理好理想信念问题、政治方向问题、执政能力问题和廉洁自律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带头表率作用,以良好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真正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紧跟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步伐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全面形成,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人们的社会生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

中国官员级别及权利制度

中国干部等级制度 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 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县处级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国有正县级企业的正职, 省署高校院系处室领导, 重点中学正职。 县处级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国有正县级企业的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 市属中学正职。 乡科级正职:

管理者的十种角色

管理者的十种角色 一个管理者离不开10种角色,这10种角色分为3类: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信息方面的角色和决策方面的角色,它们形成了管理者工作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框架中,任何一种角色都不可缺少。 管理者可以被定义为管理一个组织或其从属单位的人。除了首席执行官之外,这一定义还包括副经理、主教、领班、曲棍球教练以及首相。 所有这些人都有共同点吗?实际上是这样。他们都有一个很重要的起点:都被授予了一个组织的正式权力。正式权力带来社会地位,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而所有这些,又自然而然地引出获取信息的各种途径。反过来,信息又能帮助管理者制定组织的战略和决策。 我们可以把管理者的工作描述为不同的“角色”,或与其职位相关的一整套行为。 人际性角色 在管理者的各种角色中,有3种直接来源于正式的权力,并涉及基本的人际关系。 “名义领袖”角色 作为组织的头面人物,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履行某些礼节性的职务,如总统会见来访的显要人物;领班参加车床操作工的婚礼;销售经理邀请重要的客户共进午餐。 我所研究的CEO,将与人接触时间的12%用于应付各种礼节性的职责。17%的来信是与其地位相关的感谢信和各种要求。涉及人际角色的任务有时可能是例行公事性的,不涉及重要的沟通和重大的决策制定。然而,它们对于组织功能的顺畅运行至关重要,因此管理者不能忽视。 “领导者”角色 由于管理者全面负责一个组织,他需对本组织员工的工作负责,这些行为都构成了管理

者的“领导者”的角色。 管理者的某些行为直接涉及领导权的问题——例如,大多数组织中,管理者通常负责本部门员工的聘用和培训。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作为领导者角色间接管理的工作。每个管理者都必须鼓舞和激励他的员工,使员工个人的需要和组织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协调。 实际上,在管理者和员工的每一次接触中,下属都在揣摩管理者的意图:“他是否赞成?”“他希望这份报告成为什么样?”“他对市场份额感兴趣还是对高利润感兴趣?”等等。 管理者的影响力从领导者角色上最能体现出来。正式权力赋予管理者巨大的潜在权力,而领导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实际使用这些权力的程度。 “联络者”角色 管理方面的文献著作一直承认管理者的领导者角色,尤其与激励机制相关时更是如此。与此相比,管理著作直到最近也很少提及管理者的“联络”角色,在这一角色上,管理者主要与其控制的垂直指挥链之外的人员联络。 事实上,根据对每一项管理工作的研究表明,管理者与组织之外的人员联络的时间,与其同自己的下属联络的时间一样多,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令人吃惊的是他与其上司联络的时间非常少(通常,这三种联络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45%、10%)。 我所研究的5位CEO交往的人员对象非常广:包括下属、客户、业务伙伴、供应商、类似组织的管理者、政府和贸易组织的官员、其他公司的董事,等等。研究表明,主管们接触的人员数量多,范围广,很少有少于25个的,有的甚至超过50个。 信息性角色 通过与下属和关系网络的人际交往,管理者显示出在其组织中的神经中枢地位。管理者不可能知道每一件事情,但是他知道的信息确实比任何下属都要多。 研究表明,上述原则对下至帮派头目,上到美国总统的所有管理者都是成立的。理查

立足岗位责任勇于担当作为演讲稿

立足岗位责任勇于担当作为演讲稿 立足岗位责任勇于担当作为演讲稿篇一同事们,朋友们:我演讲的题目叫“责任”。“责任”是什么呢?这两个字是我们单位领导每次开会都要提起的。也是永远伴随着我们的。翻开词典,我得到了“责任”的准确描述。“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素质。每个人都必须拥有责任并履行责任,包括工作责任、自身责任、家庭责任还有社会责任。因为只有责任才能激发人的潜能,唤醒人的良知,不负责任的人,往往都是那些碌碌无为、鼠目寸光、不思进取的人。逃避责任,就会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机遇,最终被淘汰。当员工的,不能履行本职岗位的职责,那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也不能为人生实现更高的理想;当领导的,不能履行管理自己员工的责任,那你的员工就很难不断成长,出类拔萃。相信大家清晰记得“三鹿事件”吧,在这次事件中,如果社会责任真正融入三鹿集团的企业战略,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企业也不会受到如此大的打击,无数无辜的婴儿也将快活健康。如果企业对消费者多付一点责任,那么有毒产品就不会流向市场。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今天,负责任可以成就一个企业,铸造一个品牌,不负责也同样可以毁掉一个企业,丧失一个品牌。温家宝曾经说过:“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让人民幸福快乐地过的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这句看似平常的话,深深反应了共和国胸怀百姓的伟大责任。我们都是普通的人,我们从事着普通的工作,那么,我们要怎样担起自己的责任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有一颗尽职尽责的心,认认真真的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不折不扣的朝着工作目标去完成,那责任就得到了完美体现。因为,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企业发展,施展自己的才华。为企业的进步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在我们单位,责任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单位有这样一个队伍,他们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他们为了能让职工们吃上可口的饭菜各负其责努力工作。餐饮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越是节假日他们越忙。为了那些在节假日加班的职工来到餐厅能吃上节日饭、能有家的感觉,他们忘记了自己,心里只有工作。尤其是在春节前是餐厅最忙的时候,厨房里的师傅们为了满足第二天的供应,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制作多种食品,连续十几天加班到后半夜才能下班,回家的路上夜深人静,偶尔有几辆汽车风驰而过。没人能看到他们此时精疲力尽的样子。路灯下只留下他们疲倦的身影。第二天天不亮他们又精神焕发得走进了厨房,依然坚持着每天的工作。没有一分钱加班费,他们没有一句怨言。他们说:这是我们的工作,是我们的职责。大家都看过《士兵突击》那部电视剧,对于许三多的印象大家都非常深刻吧。最让我不能忘记的是剧中有一句话是:“不抛弃,不放弃,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这句话是对人生最好的阐释,也是对责任最好的理解。还有一句是这样说的“不要在混日子了,小心日子混了你”。这句话很俏皮,但却是真实的反应,因为每一个身在职场的人,如果不付出努力,终究有一天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甚至有一天会被社会给淘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应该义不容辞的担负和履行自己的职责。给人责任,也就给了信任和真诚,履行责任也就成就了尊严和使命。没有责任的人生是空虚的,不敢承担责任的人生是脆弱的。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生命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只有责任,才能托起生命的脊梁。亲爱的同事们,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用责任成就灿烂的人生,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快乐工作、树立尽职尽责的心态,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共同努力,积极主动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我坚信,只要人人都拥有责任,只要人人都愿付出一点责任,那么,我们企业的明天一片辉煌,我们的人生也将一片辉煌。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篇二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责任在于担当。责任如阳光,能激发潜能;责任如甘露,能净化心灵;责任如烛光,能照亮人生。勇于担当,源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没有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没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没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事业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个人不论职务高低,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就意味着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2-06-07T17:37:38.793Z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1月(下)供稿作者:葛瑶 [导读] 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 葛瑶(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中图分类号:DF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187-02 摘要: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权力以法律上的权利为基础,以实现法律权利为目的,权利作为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又制约着权力的形式、程序、内容及过程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某些法律上权利的实现依赖一定的权力的行使。两者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关键词:权利;权力;法律关系 一、权利的基本含义 权力与权利,在英文中被称为power 和right.权利是指在社会中产生,并以一定社会承认作为前提的,由其享有者自主享有的权能和利益。这个定义告诉我们,权利是在人与人的相对存在的社会状态之中存在的。权利也总是以一定的社会承认作为前提。这一定义还表明,权利包含权能和利益的两个方面。权能是指权利能够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它并不要求权利的绝对实现,只是表明权利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利益则是权利的另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权能现实化的结果。也可以说权能是可以实现但未实现的利益;利益是被实现了的权能。 二、权力的基本含义 权力(这里仅指公权力),作为一种能动力量,它不过是担当一定公共职务的人。权力作用和影响之大小,首先是随权力拥有者所占居的职位不同而异。权力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权力是一种能动的支配的力量。就某一具体权力而言,行使者可以依据其所分掌的权力,就权力所及范围内的事情发号施令,行使管理权。其次,权力是一种公职行为(即公权力并不具有私属性)。这也就是说,行使国家某项行政管理权的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只是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授权或委托,代表国家行使某一具体的行政管理权。权力是一种与公职息息相关的能力或者潜力,如若无公职,则无权力。第三,权力具有双重性,即权力既有其组织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又有其破坏性、侵犯性和腐蚀性的一面。权力的双重性是由权力行使者具有双重身份所决定的。 三、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权利与权力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其一,权利是权力的本源,即无权利便无权力。大家都晓得,国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必须产物。而法律也是同国家相伴而生的。无论是国家的产生,还是法律的出现,都是在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阶级为了巩固和扞卫自己的利益(即权利)而设立国家机器、制定并颁布法律,把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以国家的强制力保障其本阶级的既得利益(即本阶级所享有的权利)。 其二,权力是权利的后盾,即无权力的保障便无从享受权利。权利主体对权利的享有的最实际的表现,就是依照法律规定对某一项具体权利的行使。那么,权利的行使,必须是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之间的一个协调的互动过程,而该过程实质上是权利主体某一特定利益的取得,和义务主体某一特定利益的抑制或让渡。由于利益得失上的这种本质区别,必然要求这种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之间的协调互动过程,必须依赖于另外一种力量国家公权力的作用力。 其三,权力与权利共寓于法律之中,即权力与权利是法律的主要内容。法律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要以确认权利、保障权利为目的,公然申明每一法律主体所依法应当享有的种种权利。没有了法律对权利的规定、确认和保障,权利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样,法律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以授予权力、规范权力和限制权力为己任。 四、法律活动中的权力与权利问题分析 在法律活动的全过程,现实的各种权力都扮演着积极而活跃的角色。不仅法律规范的内容本身就是权力斗争的产物,法律的实施也往往会受到现实权力关系的渗透、干扰甚至操纵。“法律的自主性只能是一种部分的自主性。试图把法律同外部的社会力量——这些社会力量不断冲击着法律力图保护其内部结构所依凭的防护层——完全分隔开来的企图,必然而且注定是要失败的。”[1]然而,应当承认的是,不仅现实的权力关系会引导法律活动发生变化,而且法律活动也会反过来改变权力的面貌。经过一定的权力博弈与立法者的价值选择,有一些权力得到了法律制度的认可与支持,这部分权力就转化为一种具有法律上的正当性的权力——法律权利。这种转变为社会生活带来了两项深远的后果:其一,当权力转化为法律权利时,权力主体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力量使利益“自动地流向自己”;[2]其二,在法律权利中的权力因素虽然并没有消失,但是,它却受到了一定控制。法律是统治阶级用以缓和各种权力主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把权力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的工具。“为了防止为数众多的意志相互抵触的无政府状态,法律限制了私人的权力。为了防止一个专制政府的暴政,法律控制了统治当局的权力。”[3] 笔者认为,即使在一国国内,国家依法拥有的权力本身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法律权利。将刑罚权看作是法律权利,还意味着在刑事法律关系中,国家与犯罪人同样都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对等的位置。[4]而在行政活动中,国家行政权同样是一种既具有合法性,又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权利。无论是在外部行政关系中,还是在内部行政关系中,相应的法律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也都可以界定为相互对应的权利义务关系。[5] 其实,只有在法治社会的条件下,国家才可能被看作是一种法律主体而享受一定的法律权利、承担一定的法律义务。英国分析法学家奥斯丁曾认为,国家作为主权者不受法律约束,不承担任何义务,自然也不可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6]然而,随着法治观念与宪政理论的丰富,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一国国内,主权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对于自己的行为也要承担法律的后果。主权国家尽管是一国国内的一个重要法律主体,但它也仅仅是各种法律主体之一。[7] 把国家权力看作是一种法律权利,意味着国家在行使其权力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控制自己的活动范围;在法律关系中,国家只是其中的一个权利主体,它还应当承认和尊重法律关系中的其他权利主体的主体性地位。“这不仅使权力的获得和行使有了合理、合法的根据,也为权力的行使指明了方向,划定了界限,从而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正当化、合理化、合法化,并能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8] “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它包括着体现于市场和政治体制之中的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公民对国家、公民对群体和群体对国家的过程。”[9]不过,无论法律活动如何复杂,权利和义务却始终存在于法律关系中;相应地,将法律关系界定为权利义务关

党员干部如何正确手中的权利

党员干部如何正确手中的权利 开 拓 队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九日

党员干部如何正确手中的权利 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地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利,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直接影响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和企业的成败。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应在各自岗位上做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切实做到“权为民所有,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做人民的公仆。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权利的所有者。党的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都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是代表人民群众行使权利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一贯的根本宗旨。我们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利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江泽民同志曾语重心长的说:“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利说到底都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这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应该树立的正确权力观。 二、加强党性锻炼,提高主观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权利的实质。 作为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利,说到底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是我们党员干部履行职务必需的条件。“为谁掌权,为谁服务”只要摆正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就能从思想和行动上正确认识和使用手中的权利,要牢固树立我们手中的意志和愿望。所有的党员干部只能掌权为民,绝不能以权谋私,这就要求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做决策、办事情。首先要想到职工群众,一切从职工群众的利益出发,心中始终想着职工。要像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那样,时刻为职工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职工谋利益,在生产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敢当职工的服务员,邓小平同志提出“领导就是服务”党员干部为职工排忧解难,处理在生产工作

管理人员权利与义务

俱乐部组织管理机构权利与义务 俱乐部由理事会、顾问团、秘书处构成 理事会成员 1、企业总体营运战略的制定;; 2、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4、组织一年一度的招新; 5、对开展活动的申请进行审核批准; 6、对财务管理和监督; 7、评选优秀会员; 8、对违反有关规定的会员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 9、监察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 10、严格保守商业机密。 11、理事会拥有对全体会员的任免权 秘书处成员 秘书长:1、主持俱乐部开展日常事务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2、协调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3、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和实体机构的主要负责 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4、决定办事机构,实体机构兼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5、处理其它日常事务;

6、负责本会会员、代表人士的资料、档案的建立、管理、 统计工作; 7、严格保守商业机密。 副秘书长:1、协助秘书长办理/理事会日常事务工作; 2、会同秘书长研究拟定活动、宣传、教育计划,并具体 的组织实施和贯彻落实; 3、提出工作创新计划,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和宣传 典型经验,检查、指导基层工作; 4、组织实施投诉、调查、调解等具体工作; 5、掌握和了解市场及各种商品的销售信息,向理事会、 秘书长反映会员的要求、意见,并提出加强市场管理 和保护会员合法权益的建议; 6、协助秘书长做好理事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工作; 7、协助秘书长做好各种会议和大型活动的筹备工作,组 织起草工作报告、总结和其它文稿,抓好网站的编印 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9、严格保守商业机密。 会员部:1、负责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 2、围绕本会中心任务,配合秘书长组织会员的各种活动; 3、负责人员的培养和政治安排工作; 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管理者必须勇担责任

管理者要勇担责任 所谓管理者,我们通常理解为是具有职位和相应权力的人,其实管理者同时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人。然而这点往往被不少管理者所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管理者在运用和行使相应的权力同时勇于担当责任似乎更为重要。 当管理者千万不能忘记责任。说到责任,不禁想到“老大”这个词,老大最初可能就是指兄弟间的大哥,作为兄弟间的长者往往承担了支持家庭,照顾父母和弟妹的重担,虽有老大的地位,但更多的是责任和付出。所以有人把老大比成是大拇指,比别的手指都矮,但承载的力量是最大的。后来“老大”这个词似乎成了电影电视剧中不良团体头头的专属,比如“黑社会老大”,但即使是黑社会老大,作为团队的管理者,他在拥有呼风唤雨地位的同时,依然要负有相应的责任,他要为弟兄们的生计,团体的发展努力,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还得老大出面解决问题,这也正是“老大”被弟兄们拥待的原因。然而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光亮的管理者往往不知其责。大学生管导师叫“老板”,这是对导师逐利的讽刺;一些企事业单位职员在背后称自己的一把手为“老大”,这是下属对管理者绝对权力的告白,更对管理者履行责任的呼唤。 管理者不能勇于担当责任是企业管理不善的原因之一。在企业中,管理者无论职务大小,他的工资和福利总是优于

普通员工,职务越高,优势越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管理者往往具有普通员工达不到的学识和能力,管理职位不是每个人都能干好的,职务的差异是企业管理的必然现象。企业赋予管理者权利和高福利目的是要他更好的承担起管理责任,搞好管理工作。然而一些管理者在享有权利的时候往前冲,承担责任的时候往后退,这就非常不利于企业搞好管理工作。试想一次设备事故,如果各级管理者都不愿承担失职之责,员工更是担当不起,结果就是事故责任相互推诿,往往不能找出真正的事故原因,不能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不能够吸取教训,类似的事故很可能反复出现,企业管理如何能搞好。 管理者应勇于担当责任,而不是以权逐利。有些管理者对责任总是不愿承担,比如在企业中有连带责任一说,也就是说员工犯了错误,在员工受到考核的同时,与之相关的管理者也要受到不同程度的考核。不少管理者就对此很不解,或说这很不合理。有个班长就曾经这样说,我们班都是新人,经常有犯错误的人,每每都要连带考核我的话,我的工资还不如普通员工高呢,没法干了。就让我想起了很早以前看过的一个动画片《哈哈镜花缘》,动画片讲的是唐朝秀才唐敖一行人到海外出游,经历奇国异事的过程,其中一个情节让我记忆犹新,在一个小国家里,一个小偷因偷盗被抓到县衙,县官查实犯罪经过后很生气,决定对罪犯打二十大板,然而

“一岗双责”清单系列:党委领导班子主体责任清单

“一岗双责”清单系列:党委领导班子主体责任清单 责任名称 项目任务 具体分解内容 工作措施和目标要求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研究部署党风廉政 建设工作 年初召开局党委会,研究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目标 任务和具体措施。 定期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召开局党委会研究部署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年不少于2次。 制定完善清单 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完善局党委领导班子、局党委书记、局党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责任清单,并督 促各责任主体严格对照责任清单履责。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主体责任报告制度 对全年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自查。每年1月底前,由局党委领导班子及局党委书记以书面形式向区委和区纪 委报告履行主体责任情况。 (二)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向下传导机制 与经信系统基层党组织 签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 责任书,层层传递压力。 加强对主体责任传递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年底根据需要听取下一级党组织履行主 体责任情况汇报。 (三)选好用好干部干部选拔任用 严格执行《关于规范镇(区、街道)、市级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营造公道正派、公平公正的 用人环境。 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

责任名称 项目任务 具体分解内容 工作措施和目标要求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查处选人用人不正 之风 落实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查制度,严肃处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健全干部监督工作联系通报 制度,坚决整治和严厉查处跑官要官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四)抓好作风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组织纪律 年内对严守政治规矩、增强组织观念进行1次专题研究部署,组织不少于1次专题学习。对党员领导干部执行 纪律规矩情况组织1次监督检查。 严格执行作风建设 各项规定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定期接访下访、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制度; 年底开展自查。 健全改进作风长效 机制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监督检查的暂行办法》,加强对党员干部作风状况的动态分析, 围绕反对“四风”,与时俱进推进制度创新,健全完善作风建设制度规定。全年组织专题学习和活动不少于1 次。 (五)领导和支持办案支持执纪执法机关履 职 加强对纪律审查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障执纪执法机关查办案件,协调解决出现的重大问题,始终以“零容忍”态度 惩治腐败,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 坚持抓早抓小 全年组织研判党员干部苗头性问题不少于2次,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及时组织开展约谈、函询,做到早发现、早提 醒、早纠正。

略论权利与权力之关系(一)

略论权利与权力之关系(一) (一)权利的内涵及其特征 权利是“法律关系的内容之一,与义务相对应,指法律对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其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权利由法律确认、设定,并为法律所保护。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国家应依法施用强制手段予以恢复,或使享有权利者得到相应补偿。离开法律的确认和保护,无所谓法定权利的存在”①。 由以上权利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权利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权利是法律关系的两大内容之一。这是因为,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出发,任何法律关系的形成,都是权力义务的统一体,如若离开了权利或者义务的一方,法律关系也不复存在。法律关系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领域,它所调整和涉及的社会领域几乎无所不包,并且其他领域对行为的自由度加以的限制也往往为法律所肯定,我们也正是从这一特定意义上讲,权利是一种社会法律关系的产物,是一种合法关系的存在。与权利最为密切的伴侣是义务,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主体相互之间在法律上的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在每个具体法律关系中,它的参与者都是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因此,义务和权利一样,也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它与权利一起,形成了法学的最基本的问题。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马克思指出:“这个国际协会以及加入协会的一切团体和个人,承认真理、正义和道德是他们彼此间和对一切人的关系的基础,而不分肤色、信仰或民族。……一个人有责任不仅为自己本人,而且为每一个履行自己义务的人要求人权和公民权。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②其次,权利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能够作为或者不作为一定行为的权能。这也就是说,权利的享有者,无论是作为或者是不作为,都是法律所赋予自己的权能,而且在这些作为与不作为中,包含有主体的有目的、有意识、有意志地选择活动。而权利主体是选择作为,还是选择不作为,都是与其可能获得的某种利益相联系的,如若能够获得某种利益,便证明权利主体依法享有了权利,反之则不然。同时,依照上面所述的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权利主体对权利的行使,必然要求义务主体依法履行义务,即也要对应地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这也就是说,对法律关系义务主体的某些利益作一些必要的限制或让渡,以确保权利主体依法享有权利的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一旦权利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必然要求义务主体依法履行义务。而且这一义务主体是广义的,不仅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和国家机关等等。第三,权利是依赖于国家法律而存在的,即权利与法律是紧密相连的、密不可分,法律以权利为核心内容,权利以法律为其存在形式。如前所论及的,权利所示的某种权能,是主体享有并有权通过其意志行动去实现的。实际上,这里面就自然而然地表明了权利从其实体内容上来讲,必然由国家的法律予以确认并保证其实现;从其存在的形式上来讲,必须以国家的法律规范为载体,换句话说,权利的存在形式只能是国家的法律规范。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法律上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③”可见,离开了国家法律对权利的确认,离开了国家法律对权利的保障,任何权利主体所理应享受到的权利,都将会化为泡影。 (二)权力的内涵及其特征 权力(这里仅指公权力),作为一种能动力量,它不过是担当一定公共职务的人,“在作出会影响同一社会制度内其他人的行为的决定时,所具有的能力或者潜力”。④权力作用和影响之大小,首先是随权力拥有者所占居的职位不同而异。根据以上的概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权力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权力是一种能动的支配的力量。就某一具体权力而言,行使者可以依据其所分掌的权力,就权力所及范围内的事情发号施令,行使管理权。该权力所及的对象对于这种管理必须尊从,而且这种权力的能动的支配力量,是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的,对于那些不服从支配的人,具有强制其遵循的效力。如,国家税务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领导干部要培养正确的权力观(答案)

领导干部要培养正确的权力观 一、是非题(1 分×20 = 20 分) 1. 面对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树立正确权力观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对) 2. 并不是党、政、企业、教育机构、科技部门等单位的领导干部都拥有权力。(错) 3. 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力量如失去制约和监督,可能会使权力在运行中产生隐患。(对) 4. 面对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政策诉求,各级领导干部面临巨大的挑战,受到极大的诱惑。(对) 5. 我党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有新的特点和工作任务,我们的任何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来进行。(对) 6. 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对) 7. 在公私利益上,各级领导干部要理顺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二者之间的关系,谨防腐败事件的发生。(对) 8.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性质和地位仍然没有改变。(错) 9. 近年来,一大批有能力、有抱负、有强烈事业感的年青领导干部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对) 10. 只有树立和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子气氛。(对) 11. 权力属于各级领导干部。(错) 12. 由于缺乏挫折、磨练和考验,部分年青干部没有形成对责任、使命、权力的正确看法。(对) 13. 树立和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对党的建设有重要的作用,但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培养并无大用。(错) 14. 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可能会把权力看作是获利的工具,但并不会导致自身的堕落腐化。(错) 15. 中国在封建社会时用“家天下”的方式管理公共事物。这是“公私分明”的体现。(错) 16. 领导干部如没有正确的权力观,可能会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对) 17. 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要防止权力公有观念的产生。(错) 18. 权力是获得社会评价、获得人们尊重、获得人们畏惧、获得人们拥护的一种特殊社会资源。(错) 19. 各级领导干部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组织程序、法律程序,切勿独裁专断、不遵纪守法。(对) 20. 近年来,我党某些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例如形式主义、作风浮躁、不实事求是等问题,引发群众的强烈不满。(对) 二、单选题(1 分×40 = 40 分) 1. 十七大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2. 政治文明是(政治权力)的动态运行状态及其产生效果。 3. 领导干部在掌权、用权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权力观不正确) 4.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学风)建设。 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其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要坚持“治国先治党,治党必从严” 。 6. 政治体制承载着(政治文明)的诉求。 7.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领导干部(遵纪守法) 8. 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队伍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为(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