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科学是美丽的》

五、《科学是美丽的》

五、《科学是美丽的》
五、《科学是美丽的》

五、《科学是美丽的》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丰富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感受科学之美。

2.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论证过程,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

3.通过学习,结合参观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科学是新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常人的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然而在科学家心目中,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沈致远便是这样一位科学家。

二、课文分析

1、通读全文,字词疏通

2、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提出论点“科学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的。

第二部分(3-10)以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论证科学之美。

第三部分(11-14)探讨科学美之源泉: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

3、总结全文思路:提出观点----阐述理由-----得出结论

4。重点部分探讨:为说明科学是美丽的,作者列举了那些理由,陈述了那些事实?

——三部分理由:天文物理学、物理学、数学

事实:画家用中国画表现科学美

科学家威廉斯用诗歌、乐曲、舞蹈

现代派雕塑家和画家表现了几何形体的视觉美

电子云、叶绿素、DNA、纳米等研究对象也是美丽的

全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课堂重点)

5、重点语句的理解

A、第一自然段的手法和作用--------先抑后扬引起读者兴趣

B、第二段开头问句------设问句作用上强调,模拟读者语气,为下面正面立论做铺垫

C、第三段中运用的句式------排比反问句式

D、结尾的叹号和问号作用------感叹号加强反问力度;问号与读者对话、交流,既表现作者的自信,有不失对读者的尊重

三、理清结构:

课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根据议论文“提出观点——论述观点——得出结论”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学生速读课文,教师巡视点拨。

讨论明确:

文章共14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2 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3~10 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论证观点

第11~14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得出结论

四、研读课文:

1.第一部分:作者提出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这个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讨论明确:

第1自然段先从反面解题:“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提到科学家,就想到爱因斯坦的形象——白发怒张、皱纹满面。”然后,作者模拟读者的语气提出

疑问:“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这个开头很有创意: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引起阅读的兴趣。

第2自然段正面立论:“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与上文“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形成强烈的对比。但作者又提出一个设问:对科学之美,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答案是“责任在科学家”。科学家沉浸于科学美中,其乐融融,忘记了与大众分享。再用“但是”一转,举出李政道主编《科学与艺术》的事例。李政道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都是中国画大师,他们共同用中国画表现科学美,是很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2.第二部分:作者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论证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重点研读第3自然段。

第3自然段有三层意思。首先说明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以歌舞和诗歌的形式传播科学美的原因。接着引用威廉斯的话,称赞宇宙诞生、宇宙流之美。再模仿威廉斯的反问句式“还有什么比……更美丽”,列举科学美的种种表现形态:电子云的朦胧美,叶绿素的神秘美,DNA的活力美,纳米世界的精致美……这个排比句由四个反问句组成,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科学美的丰富多彩。

第4~5自然段介绍威廉斯的科学诗《碳是女孩之最爱》。第4自然段引用,第5自然段评论。女孩爱钻石——碳的特殊形态,是借以炫耀外表美;威廉斯的诗,赞美碳的实用价值及其对生命循环的重要性,表现的是内涵美。内涵美是科学美的重要方面,但恰恰为常人所忽视。

第6自然段评介威廉斯的小诗《爱之力》,认为“爱之力”是凌驾于宇宙四种力之上的伟大的力。诗中注入了浪漫情怀,表现了科学家的人文关怀。

第7自然段评介《黑洞之歌》。威廉斯给科学诗配乐编舞,载歌载舞,登台表演。如《黑洞之歌》借流行音乐《黑鸟之歌》的曲调,传播关于“黑洞”和引力波的知识,用以庆祝索恩教授六十寿辰,风趣而又切题。

第8自然段评介《物质化女孩》。这是专为中学生作的歌舞表演,意在唤起新一代的科学热情,引导少男少女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这首诗虽短,却是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的榜样,它已超出传播科学知识的范围,而涉及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新世纪公民科学素质的起码要求:不懂量子力学,连谈情说爱的资格也没有。

第9、10自然段从威廉斯的表演所引起的不同反响,引出了科学家素质的重要话题。有的人不理解科学歌舞表演,有的人不能领会她的幽默,而在天文学家的集会上,与会者与威廉斯一起尽情欢唱起舞。由此说明: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需要幻想和好奇心,应具备反传统、求新求异的气质,否则就不可能成为有创意的科学家和优秀的艺术家。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第三部分: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

科学美之源泉: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

第11自然段论述数学之美。列举了三个例证:人体的曲线美,毕加索的怪异人像,奇

幻迷离的“分形”图案。

第12自然段归纳、概括科学美之源泉。因为科学的使命在于追求真理,揭示宇宙万物的真相及其变化规律。真理是简单的。科学美之源泉在于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与开头的“深奥、艰难、枯燥”形成对照。

第13自然段论述科学研究之乐。科学研究是艰辛的劳动,要付出汗水和心血。但顿悟、突破、发现、发明却是最高的享受,所以科学家锲而不舍,孜孜以求,虽辛苦却乐在其中。这又与第2自然段前后照应。

第14自然段以标题作结:科学是美丽的!用感叹号加强肯定的力度,然后又用“你同意吗?”与读者对话、交流,既表现出作者的自信,又不失对读者的尊重。

五、归结写法:

1、思路清晰

2、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例证)、祥略得当

3、表达方式

以叙述为主、夹叙嘉议

4、语言风格:既准确、严密,有活泼、生动

先请学生自主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明确:

大致有以下几点:

1. 本文在总体结构上,基本遵循“提出论点——阐述理由——得出结论”的思路。

2. 选择论据时,以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为主要材料,一篇短文中,不惜引用她的四首诗,并层层深入地进行评论分析;而其他材料在第3和第11自然段中略加引证,一笔带过。

3. 在表达方式上,不以议论、说明为,主,而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

4. 在语言风格上,不仅讲究准确、严密,而追求生动、活泼,如设问、反问句就有10多句:

“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

“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责任在科学家……”

“爱之力凌驾一切!科学家想到过吗?”

“一字之改,不是很风趣而又切题吗?”

“科学是美丽的!你同意吗?”

教师阐释: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写,与论述的对象有关。本文要论证“科学是美丽的”,而美感即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对同一件事物,人们看法迥异。例如甲认为把黑发染成红色很美,乙却不以为然,而丙则觉得很丑,见仁见智,观感悬殊。科学美不美?不同的人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回答。所以作者不想靠大道理来说服别人相信科学美,而选择用科学家、艺术家对科学美的切身感受来感染读者。科学家中,作者略写李政道及其《科学与艺术》,详写用多种形式展示科学美的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艺术家中,国外有毕加索的怪异人像,国内有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等国画家描绘物理学之美的创新作品。这些丰富的事例极具说服力,能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科学之美。

六、课外拓展:结合课后练习五

七、布置作业:课外上网阅读,收集关于科学美的文章、图片、资料,丰富科学知识,端正对科学的认识,激发对科学进行探索的热情

教后感:

找相关的图片和网络资源给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逻辑思维

中职下册《科学是美丽的》教案

《科学是美丽的》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丰富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感受科学之美。 2、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论证过程,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全文,体会科学之美; 2、学习作者间接描写科学之美的方法和运用通过大量的事实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并能运用通过大量的事实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提到科学,我们就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一讲到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我们脑子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个白发怒张,皱纹满脸的形象。可是也有人说,科学是美丽的。那么,科学到底美不美呢?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质疑科学美 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使彩虹的诗意丧失殆尽。因此他说,科学不仅不美,还会破坏美感。 自古以来,明月被诗人反复吟咏,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民间也有不少关于月宫的浪漫传说: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这些故事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可1969年阿波罗号首次载人登月成功,传回的月球表面照片却是坑坑洼洼、像一张麻脸。更煞风景的是,什么玉兔、嫦娥、桂花树等等全属子虚乌有。

学生讨论:科学到底美不美? 教师归纳:巡天归来再赏月,“天上一轮才捧出”的玉盘忽然变成了大麻脸,固然扫兴。但阿姆斯特朗从登月仓中跨出第一步踏上月球时,说:“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人类自古梦想登天,如今美梦成真,这难道不美吗?至于玉兔、吴刚、嫦娥,其实也并未真的失去。美国太空总署于1998年3月5日宣布勘探号太空船在月球南北极地表下找到大量冰态水。 2、感受科学美 学生阅读文章,找出作者所说的科学美。 a、原子中的电子云具有“云深不知处”的朦胧美。 b、生命之源叶绿素的神秘美。 c、生命之梯DNA双螺旋的活力美。 d、“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机构的精致美。 e、女孩爱钻石——碳的特殊形态美。 f、奇幻迷离千变万化的分形美。 3、走近作者 正如作者沈致远所说,科学是如此的美不胜收。那么,这个颠覆了人们对科学的传统认识、让我们领略到科学之美的沈致远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沈致远,江苏溧阳人。浙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应邀赴美,先后在纽约理工大学等学校担任研究科学家、教授。后转工业界,现在杜邦公司任杜邦院士,从事高温超导电子学及无线电通讯等方面的研究。 沈致远在物理、电子、激光、微波等领域都有建树,发表了各种论文四十余篇,并拥有十一项美国专利。他曾多次应邀回国在各知名大学讲学,进行学术交流。近年来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从事科学散文及科学诗创作。其中文艺作品集结成书的有《体验美国》和《科学是美丽的》,后者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后,佳评如潮,对科学散文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理清思路,学习文章的论证结构。 1.知识回顾:议论文的基本思路(结构)是什么? 明确: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2.请你按照这一思路划出课文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提出论点——科学是美丽的。 第二部分(第3-14自然段):分析论证。

5 科学是美丽的

第周星期第节 科学是美丽的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学习作者从表达中心出发,着重领会科学家、艺术家以多种形式展示科学之美的实例,从而使读者间接感受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2.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3.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科学之美,从而转变对科学的认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全文,体会科学之美;学习科技文研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科技文的论证方法。 2.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方法 质疑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电教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提到科学,我们就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一讲到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我们脑子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个白发怒张,皱纹满脸的形象。可是也有人说,科学是美丽的。那么,科学到底美不美呢? 二、质疑科学美 1.教师列举例子: 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使彩虹的诗意丧失殆尽。因此他说,科学不仅不美,还会破坏美感。 自古以来,明月被诗人反复吟咏,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明间也有不少关于月宫的浪漫传说: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这些故事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可1969年阿波罗号首次载人登月成功,传回的月球表面照片却是坑坑洼洼、像一张麻脸。更煞风景的是,什么玉兔、嫦娥、桂花树等等全属子虚乌有。 2.学生讨论:科学到底美不美? 3.教师归纳: 巡天归来再赏月,“天上一轮才捧出”的玉盘忽然变成了大麻脸,固然扫兴。但阿姆斯特朗从登月仓中跨出第一步踏上月球时,说:“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人类自古梦想登天,如今美梦成真,这难道不美吗?至于玉兔、吴刚、嫦娥,其实也并未真的失去。美国太空总署于1998年3月5日宣布勘探号太空船在月球南北极地表下找到大量冰态水。 三、感受科学美 1.学生阅读文章,找出作者所说的科学美,教师展示相应图片加以印证。 原子中的电子云具有“云深不知处”的朦胧美。 生命之源叶绿素的神秘美。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 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各科教案类文档,如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

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四、情感态度

最新广西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执教:林素玲

主题一网海拾贝新世界 任务一初下网海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道网络的作用。 (2)学会使用IE浏览器。 (3)学会登陆具体的网站。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会使用IE浏览器登陆具体的网站。 (2)难点:理解IE浏览器和网站的关系,以及输入网址的技巧操作。 [教学准备] 投影(中国小学生、迪士尼乐园、风暴海底世界、网上动物园等网站主页)[教学过程] 一、引入 再投影几个网站的主页,展示丰富的网络信息,引出因特网的介绍。(板书:任务一初下网海) 二、新授 1.打开IE窗口,介绍窗口组成。 2.登陆香港迪士尼乐园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0454964.html,),巩固IE窗口组成的讲解,让学生熟悉IE窗口的使用。 3.练习: (1)登陆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0454964.html, ,找到并进入少儿频道。 (2)完成p3的马上行动中的“上网浏览的操作步骤”的连线。

4.请学生展示操作过程。 5.因特网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带来的变化,如何利用好网络,趋利避害。 三、练一练 自行了解“浏览器大战”。 四、小结:你会用IE浏览器登陆到具体网站了吗?你知道如何利用好网络了吗? 任务二网海寻贝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使用IE窗口中的常用工具按钮(“后退”“前进”“历史”“刷新”等按钮)。 (2)学会设置主页。 (3)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 (2)难点:关键词的确定和链接地点击。 [教学准备]

投影(获取信息的常用方法,常用搜索引擎,精美的风景名胜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获取信息?(电视、报纸、报刊等途径。)(板书:任务二网海寻贝) 二、新授 1. 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 2. 常用网站的登陆时如何避免老输入网址的麻烦?主页的设置。将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0454964.html, 设置为IE窗口主页。学生进行设置,并进入浏览。 3. “后退”“前进”“历史”“刷新”按钮的讲解。 4. 搜索引擎讲解。常用搜索引擎介绍(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0454964.html,,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0454964.html,,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10454964.html,),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万里长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6. 学生回答与万里长城相关的历史资料,请学生演示搜索过程,并展示图片。 5. 关键词的输入技巧 三、练一练 搜索故宫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四、小结:你会设置IE浏览器的主页了吗?你会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了吗?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 一、导入 一提到科学,我们就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一讲到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我们脑子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个白发怒张,皱纹满脸的形象可是也有人说,科学是美丽的那么,科学到底美不美呢? 二、质疑科学美 1.教师列举例子: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使彩虹的诗意丧失殆尽因此他说,科学不仅不美,还会破坏美感。 自古以来,明月被诗人反复吟咏,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明间也有不少关于月宫的浪漫传说: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这些故事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可1969年阿波罗号首次载人登月成功,传回的月球表面照片却是坑坑洼洼、像一张麻脸更煞风景的是,什么玉兔、嫦娥、桂花树等等全属子虚乌有。 2.学生讨论:科学到底美不美? 3.教师归纳: 巡天归来再赏月,“天上一轮才捧出”的玉盘忽然变成了大麻脸,固然扫兴但阿姆斯特朗从登月仓中跨出第一步踏上月球时,说:“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人类自古梦想登天,如今美梦成真,这难道不美吗?至于玉兔、吴刚、嫦娥,其实也并未真的失去。美国太空总署于1998年3月5日宣布勘探号太空船在月球南北极地表下找到大量冰态水。 三、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理清思路,学习文章的论证结构 1.知识回顾:议论文的基本思路(结构)是什么? 明确: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请你按照这一思路划出课文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提出论点——科学是美丽的 第二部分(第314自然段):分析论证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得出结论 四、研读课文,学习文章的写法 1.作者是如何提出“科学是美丽的”这一观点的? 明确:第1自然段从反面入题,在常人眼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常人眼中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形象是白发怒张,皱纹满面的;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2自然段从正面立论,点明论点:科学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

广西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主题一有声音有色的多媒体世界 任务一“留住”你的声音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素材的多种采集方法与处理方法。 2、技能目标:使学生在需要时能够独立运用熟悉的软件进行采集处理相关素材的操作。 3、情感目标:在布局、搭配素材效果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2、难点:灵活运用多媒体素材为自己的设计服务。 三、教学方法 建议以“任务驱动”与“学科整合”为主,结合讲解、演示、练习、作品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将麦克风与电脑连接的方法。 2. 音量的调节方法。 3.“录音机”的打开方法。

主题二绘文绘图的演示文稿 任务一创建动物保护家园 Ⅰ.教学目标: 1.认识PowerPoint软件;学习启动PowerPoint; 2.联系Word识记PowerPoint窗口各主要部分及重要工具名称; 3.学习创建文件的方法;学会标题幻灯片的制作与修饰; 4.掌握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保存及软件的退出的方法。 Ⅱ.教学重、难点: 1.创建PowerPoint文件的方法。 2.联系Word识记PowerPoint常用工具名称和PowerPoint窗口各主要功能和用法。 Ⅲ.教学课时:1课时 Ⅳ.教具:PowerPoint课件、多媒体电脑 Ⅴ.教学准备: 1.建立一张图文并茂的电子幻灯片; 2.建立一个简单幻灯片并分发到学生的电脑E:\中(或者桌面)。 Ⅵ.教学过程: 一、回顾word的作用,引出新课题。板书:powerpoint幻灯片 1.教师播放事先做好的电子幻灯片,让学生感受电子幻灯片的魅力。2.简介PowerPoint用途:PowerPoint和以前学习的Word一样是Microsoft office中的一个重要软件,它可以制作电子贺卡,电子相册,会议讲稿等等。 3.让学生回忆Word的启动方法,有条件可以边说边演示常用启动方法。抽学生试着演示启动Power Point。问:还有其它启动的方法吗? 启动PowerPoint,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PowerPoint”就可以启动它,启动后,我们再选择“空演示文稿”,点击“确定”就可以了。然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这时我们选空白幻灯片,进入PowerPoint编辑界面。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1000题

16-2×7= 91+85-26= 2×2×2= 2×9×8= 3×8×8= 2÷1-0= 50+2×8= 14+11-25= 9×5×5= 90-81+2= 85-83-1= 8×6+79= 6÷2-2= 96-2×4= 52-1×5= 4×24÷4= 19+6×6= 5×6+82= 1×3+63= 77+66-49= 5×70÷10= 25÷5×9= 20÷5+37= 63-16+16= 4×7×7= 80+5×7= 51-30+5= 9×40÷10= 45+91+29= 72-25÷5= 7×5×0= 60÷6+29= 4×3-0= 0×4+62= 36+69-16= 51+37-59= 73+24÷3= 1×8-7= 3×0+48= 6×4-19= 46+91+80= 60÷10+99= 12÷2-2= 5×4×7= 71-9-48= 96-44+68= 93-7×4= 28÷4+83= 12÷4-2= 4×4×2= 7×90÷9= 97-7-66= 60÷6-7= 8×27÷9= 81÷9÷1= 10÷1×8= 30÷10-1= 76+57-79= 37+1×5= 90+9×7= 32÷2÷2= 10÷1×7= 95-57+44= 53-4×1= 4+4×8= 34+4×4= 5×16÷8= 92-6×2= 22+32+97= 9×36÷9= 8÷8-0= 168÷3÷7= 4×6-11= 36÷9+69= 0+60-36= 13+8×8= 0×35÷7= 24-5÷5= 4×7+98= 42÷6-4= 62-10÷1= 96-2×3= 43+58-67= 79-38+40= 70÷10×5= 35÷5+31= 93-22+34= 10-63÷9= 63-62-0= 20÷5-3= 47-3×2= 115-9×5= 9×4-10= 60+72÷8= 8×4-22= 21-2×3= 1×0-0= 13+71+38= 16÷1÷8= 62-4×4=

科学是美丽的试题及答案

科学是美丽的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撰.文(zhuàn)炫.耀(xuàn)嗔.怪(zhēn)伺.候(sì) B捧.场(pěng)先驱.(qǖ)锲.而不舍(qiè)瑰.丽(guī) C瓜葛.(gé)勾.当(gōu)皈.依(guī)山冈.(gáng) D深奥.(ào)陨.石(yǔn)角.斗(jiáo)收敛.(liǎ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不可思意载歌载舞奇幻迷离其乐融融 B脉搏融汇贯通连绵不断怦然心动 C真知灼见呕心沥血坚韧不拔寻物启事 D凭心而论俯首帖耳袒护孩子一泄千里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作出答复。 像初生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着饱满的生气。 培养学生的公民和法律意识已刻不容缓,唯有如此,我国才能向现代化 国家迈进。 A摘要充斥法治 B择要充斥法制 C择要充溢法治 D摘要充溢法制 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提到科学家,眼前就浮现出爱因斯坦的形象——白发怒张,皱纹满面。 A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

B艰难的、枯燥的、深奥的 C枯燥的、深奥的、艰难的 D深奥的、枯燥的、艰难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B我们班上出现了从来没有的空前的学习热情。 C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的同类教材几乎要少好几倍。 D目前,我市已作出规划,通过优惠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务,多方引进资金,开避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6.事实是: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责任在科学家。他们浸沉于科学美中,其乐融融,忘记了与大众分享。但也有例外,李政道近年来频频撰文着书,极力提倡科学美。他还请了着名画家李可染、美作人、吴冠中等作画描绘物理学的内在美。这些作品最近结集成书,名为《科学与艺术》,引起了科学界和艺术界的注目。 上述文字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 B对比论证 C道理论证 7.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最恰当的关键词是() 古代动物中有一类动物叫蝾螈,它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 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古生物学工作者不容易弄清楚它到底是两栖动物还是爬行动物,过去把它放在爬行动物中,现在又把它放在两栖动物中去。 A不而因此尽管而 B既又不过既然于是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

《科学就是美丽的》教案 一、导入 一提到科学,我们就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一讲到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我们脑子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个白发怒张,皱纹满脸的形象可就是也有人说,科学就是美丽的那么,科学到底美不美呢? 二、质疑科学美 1.教师列举例子: 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使彩虹的诗意丧失殆尽因此她说,科学不仅不美,还会破坏美感。 自古以来,明月被诗人反复吟咏,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明间也有不少关于月宫的浪漫传说: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这些故事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可1969年阿波罗号首次载人登月成功,传回的月球表面照片却就是坑坑洼洼、像一张麻脸更煞风景的就是,什么玉兔、嫦娥、桂花树等等全属子虚乌有。 2.学生讨论:科学到底美不美? 3.教师归纳: 巡天归来再赏月,“天上一轮才捧出”的玉盘忽然变成了大麻脸,固然扫兴但阿姆斯特朗从登月仓中跨出第一步踏上月球时,说:“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人类自古梦想登天,如今美梦成真,这难道不美不?至于玉兔、吴刚、嫦娥,其实也并未真的失去。美国太空总署于1998年3月5日宣布勘探号太空船在月球南北极地表下找到大量冰态水。 三、理清思路 速读课文,理清思路,学习文章的论证结构 1.知识回顾:议论文的基本思路(结构)就是什么? 明确: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请您按照这一思路划出课文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提出论点——科学就是美丽的 第二部分(第314自然段):分析论证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得出结论 四、研读课文,学习文章的写法 1.作者就是如何提出“科学就是美丽的”这一观点的? 明确:第1自然段从反面入题,在常人眼中科学就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常人眼中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形象就是白发怒张,皱纹满面的;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2自然段从正面立论,点明论点:科学就是美丽的,而且就是旷世奇美,美不

科学是美丽的

科学是美丽的 教学目标: 通过研读课文,丰富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感受科学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解课文的论证过程,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时候,我们都有一个当科学家的梦。在新世纪,科学是热点话题之一。但一提到科学,我们就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一讲到从事科学这一行的科学家,我们也总觉得他们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今天有位科普作家——沈致远将会告诉你:科学是美丽的。 二、课文研读: 1.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哪些科学美的形态? 作者列举了朦胧美、神秘美、活力美、精致美四种形态。 在列举时作者分别以电子云、叶绿素、DNA、纳米等作例证。 2.议论文基本思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第3~14自然段。分析论证 第三部分:第15~17自然段。得出结论 4.文章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反面解题:科学深奥、艰难、枯燥 科学家白发怒张,皱纹满面 (欲扬先抑) 正面立论: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 (强烈对比)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举例:* 威廉斯用写科学诗和科学舞表演的方式展示科学之美。 * 数学之美 引用:威廉斯的科学诗《碳是女孩之最爱》、《爱之力》、《黑洞之歌》、 《物质化女孩》

例1:以威廉斯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科学美为例,来论证科学之美 1.朗读《碳是女孩之最爱》,思考:这首科普小诗告诉我们什么科普知识? ①碳是钻石的构成元素; ②碳是生命之源,天外来客; ③碳可以在大气中循环; ④碳是煤炭、石油的构成元素; ⑤现代社会离不开碳纳米管。 2.朗读《爱之力》这首科普小诗并体会其意味。 威廉斯的这首小诗充满着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感情,在科学美中注入了浪漫情怀。让我们体会到,科学不是冷冰冰的,有了爱的科学会更加美丽! 3.朗读并品味《黑洞之歌》 也许我们对这首诗还有着疑惑,还没有读懂,但是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威廉斯竭尽自己之所能来传播她一生挚爱的科学的巨大热情,这份热情让我们感动。领悟了这份热情,我们就会向科学又迈近了一步。 例2:以数学之美为例,来论证科学之美。 人体的曲线美 雕塑家和画家的几何视觉美 毕加索的怪异人像 奇幻迷离的“分形”图案 5.科学之美源于何处? 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就是科学美之源泉。 这与开头的“深奥、艰难、枯燥”形成了鲜明对照。 三、写作特点: 主要采用了引证法、例证法。 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 语言准确、严密,而且生动、活泼,如设问句、反问句就有10多句。

广西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课程教案

主题一走进电脑新画室 任务一为妈妈遮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画图”软件,熟悉画图软件的界面组成,(2)使学生学会打开画图软件和画图文件,学会使用铅笔、喷枪工具简单画图。(3)学会保存画作。 2、过程方法:通过尝试,使学生学会铅笔工具、刷子工具在绘图中的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知道感恩,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了解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学会保存图画。 学会使用“铅笔”“颜料盒”“喷枪”工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小画室,它有各种各样的画图工具,有用不完的颜料和画纸,还能帮你保存大量的画作。你想不想拥有这样一个画室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画图软件”。 (二)新课 1、有这样一幅画:妈妈正在赶路,骄阳似火,妈妈热得满头大汗,我们能不能画一棵大树给妈妈遮阳呢? 2、问题一:怎么找到和打开“画图”软件?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操作。 3、问题二、“画图”软件的窗口有哪些项目? 师:“画图”师是一种典型的窗口式操作软件,有显示文件名的“标题栏”,有分类汇集各种命令“菜单栏”,有直观易用的“工具箱”,有控制显示区域的“滚动条”,有显示工作状态的“状态栏”,有“编辑区”。 4、任务一:请同学们找到铅笔、刷子工具,用铅笔工具画出树的轮廓。 小组讨论学习,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作品展示。5、问题三、画好的作品怎么保存? 学生认真阅读后回答,并操作。 教师指明学生展示汇报。 三、教师点评和小结

任务一鼠标下的彩色世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使用“颜料桶”工具给图片涂上颜色(2)使学生学会使用“放大镜”工具辅助填充颜色(3)让学生学会使用“喷枪”工具绘制烟花效果。 2、过程方法:通过尝试,使学生学会“放大镜”工具、“喷枪”工具在绘图中的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 二、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放大镜”工具、“喷枪”工具在绘图中的技巧。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还记不记得,上节课我们为妈妈遮阳,画了一棵大树,但是我们还没有給大树涂上颜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给图片涂上颜色。 (二)新课 1、请同学们打开“画图”软件,从“文件”菜单中打开图片文件“我的妈妈”。选择“颜料桶”工具,从颜料盒中选择绿色给大树涂上颜色。 2、案例分析 小迪在给大树涂色的时候,绿颜色跑到树干里去了,吧树干一起涂绿了,应该怎么办呢?这是因为填色一定要是封闭的图形,乳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高教版)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科学是美丽的教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高教版)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科学是 美丽的教案 五、科学是美丽的 教学目标: 1、在整体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品读关键的词语、句子,领会其含义 ; 2、通过训练点拨,提高学生对具体语境中的词、句的理解、辨析和解题能力; 3、掌握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并能准确表述。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完整深入地领会它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并提高表述的完整性与规范化;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提到科学,我们就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一讲到从事这一行的科学家我们也总觉得他们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有位科普作家——沈致远将会告诉你:科学是美丽的。 二、课文分析 1.通读全文,字词疏通 2.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提出论点“科学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的。 第二部分(3-10)以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论证科学之美。 )探讨科学美之源泉: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第三部分(11-14 3.总结全文思路:提出观点----阐述理由-----得出结论 4.重点部分探讨:为说明科学是美丽的,作者列举了那些理由,陈述了那些事实, ——三部分理由:天文物理学、物理学、数学

事实:画家用中国画表现科学美 科学家威廉斯用诗歌、乐曲、舞蹈 现代派雕塑家和画家表现了几何形体的视觉美 电子云、叶绿素、DNA、纳米等研究对象也是美丽的 全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课堂重点) 5.重点语句的理解 A.第一自然段的手法和作用--------先抑后扬引起读者兴趣 B.第二段开头问句------设问句作用上强调,模拟读者语气,为下面正面立论做铺垫 C.第三段中运用的句式------排比反问句式 D.结尾的叹号和问号作用------感叹号加强反问力度;问号与读者对话、交流,既表现作者的自信,有不失对读者的尊重。 三、写作特色 1.思路清晰 2.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例证)、祥略得当 3.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夹叙嘉议 4.语言风格:既准确、严密,有活泼、生动 1 2

广西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广西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主题一走进电脑新画室 任务一为妈妈遮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画图”软件,熟悉画图软件的界面组成,(2)使学生学会打开画图软件和画图文件,学会使用铅笔、喷枪工具简单画图。(3)学会保存画作。 2、过程方法:通过尝试,使学生学会铅笔工具、刷子工具在绘图中的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知道感恩,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了解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学会保存图画。 学会使用“铅笔”“颜料盒”“喷枪”工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小画室,它有各种各样的画图工具,有用不完的颜料和画纸,还能帮你保存大量的画作。你想不想拥有这样一个画室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画图软件”。 (二)新课 1、有这样一幅画:妈妈正在赶路,骄阳似火,妈妈热得满头大汗,我们能不能画一棵大树给妈妈遮阳呢 2、问题一:怎么找到和打开“画图”软件?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操作。 3、问题二、“画图”软件的窗口有哪些项目? 师:“画图”师是一种典型的窗口式操作软件,有显示文件名的“标题栏”,有分类汇集各种命令“菜单栏”,有直观易用的“工具箱”,有控制显示区域的“滚动条”,有显示工作状态的“状态栏”,有“编辑区”。 4、任务一:请同学们找到铅笔、刷子工具,用铅笔工具画出树的轮廓。小组讨论学习,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作品展示。 5、问题三、画好的作品怎么保存? 学生认真阅读后回答,并操作。 教师指明学生展示汇报。 三、教师点评和小结 任务一鼠标下的彩色世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学会使用“颜料桶”工具给图片涂上颜色(2)使学生学会使用“放大镜”工具辅助填充颜色(3)让学生学会使用“喷枪”工具绘制烟花效果。 2、过程方法:通过尝试,使学生学会“放大镜”工具、“喷枪”工具在绘图中的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 二、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放大镜”工具、“喷枪”工具在绘图中的技巧。

最新整理《科学是美丽的》教案说课材料

科学是美丽的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学习作者从表达中心出发,着重领会科学家、艺术家以多种形式展示科学之美的实例,从而使读者间接感受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2.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3.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科学之美,从而转变对科学的认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全文,体会科学之美;学习科技文研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科技文的论证方法 2.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方法:质疑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电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提到科学,我们就会觉得深奥、难懂、枯燥,一讲到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我们脑子里立刻会浮现出一个白发怒张,皱纹满脸的形象可是也有人说,科学是美丽的那么,科学到底美不美呢? 二、质疑科学美 1.教师列举例子: 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使彩虹的诗意丧失殆尽因此他说,科学不仅不美,还会破坏美感。 自古以来,明月被诗人反复吟咏,写出了许多美丽的诗篇明间也有不少关于月宫的浪漫传说: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嫦娥奔月……这些故事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可1969年阿波罗号首次载人登月成功,传回的月球表面照片却是坑坑洼洼、像一张麻脸更煞风景的是,什么玉兔、嫦娥、桂花树等等全属子虚乌有。 2.学生讨论:科学到底美不美? 3.教师归纳: 巡天归来再赏月,“天上一轮才捧出”的玉盘忽然变成了大麻脸,固然扫兴但阿姆斯特朗从登月仓中跨出第一步踏上月球时,说:“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人类自古梦想登天,如今美梦成真,这难道不美吗?至于玉兔、吴刚、嫦娥,其实也并未真的失去美国太空总署于1998年3月5日宣布勘探号太空船在月球南北极地表下找到大量冰态水。 三、感受科学美 1.学生阅读文章,找出作者所说的科学美,教师展示相应图片加以印证:原子中的电子云具有“云深不知处”的朦胧美 生命之源叶绿素的神秘美 生命之梯DNA双螺旋的活力美 “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机构的精致美 女孩爱钻石——碳的特殊形态美 奇幻迷离千变万化的分形美

广西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主题一、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任务一让我们感受身边的信息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信息在哪里;2、分辨正确与错误的信息。(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习分辨正确的信息和错误的信息。(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区别正确信息与错误的信息的行为习惯。 2、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生活中以及人们的交流和对话中。 (2)教学难点:分辨正确与错误的信息。 3、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课叫信息技术,所以就一起来研究下什么是信 息? 二、新课 1、布置小组研究的问题:各小组讨论一下,生活中哪些是信息, 举例说明,并把例子记录下来,写出5个以上,完成好的小组给予加星。(10分钟) 2、请各组的组长进行汇报,上交(5分钟)。 3、教师点评和小结:

信息可以认为就是平常我们说的消息。我们就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然界,生活中,无处不包含着信息。它需要我们平时留心去观察,去思考,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北斗星斗柄随季节的变化。(5分钟) 4、(1)任务:有些信息是正确的,有些信息是错误的。现在请各组一起来找错误。课本第三页的儿歌,讨论一下。(5分钟) (2)还有兴趣再来比一比吗,看哪个组最厉害。第四页的图画,说说正确的和错误的信息。(5分钟) 5、小组汇报,教师点评。(5分钟)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任务二、让我们寻找更多的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用人体感觉器官获取信息;2、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信息;3、利用工具获取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寻找信息的实践活动,寻找获取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身体器官来获取信息和借助工具获得信息。 教学难点:借助工具获取信息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身边无处不是信息,我们是如何获得的? 二、新课: 1、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讨论如何获取信息,举例说明。阅读5到 7页的内容,并把小组的讨论学习结果记录下来。(10分钟) 2、小组进行汇报交流,教师点评。(5分钟)

广西版信息技术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新部编本 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主题一、有趣的信息世界 任务一、感知丰富的信息世界 教学目标: 1、感知生活中丰富的信息现象; 2、知道常见的信息现象的具体内容; 3、了解常见的信息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知道常见的信息现象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信息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还记得什么是信息吗?我们生活在信息的世界里,我们在获取、传递、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信息现象,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新课 1、问题:有哪些信息现象呢? 小组讨论学习(10分钟) 2、小组回答,教师点评(5分钟) 3、任务:请针对这些信息现象,举例进行说明准备时间:(5分钟) 4、小组回答,教师点评(10分钟) 5、说说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我们怎么利用它?准备时间:(3分钟) 6、小组回答,教师点评(7分钟) 三、小结 四、板书

任务二、探究有趣的信息原理 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信息传递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 2、知道什么是信息反馈,了解信息反馈的过程; 3、知道什么是信息再生,了解信息再生的过程。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影响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1、让学生了解信息反馈和信息再生的过程。2、让学生感受信息反馈和信息再生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游戏:咬耳朵(传悄悄话)(5分钟) 游戏规则:(投影)每组前两名同学先看纸条,记下后以悄悄话的形式传给第二桌的同学,依次往下,由最后一桌的一名同学上来把悄悄话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要求:不要让其他组听到,又快又准的组获胜。 纸条内容(谷子黄,南瓜胖) 师:为什么信息传递过程中会出现这种状况,这要从信息原理说起。引出课题:探究有趣的信息原理。 二、进行新课 1、问题:假设你是一位新华书店的销售人员,面对下列不同年龄的消费个体,你认为应该给他们提供哪些方面的图书信息?小组讨论,然后回答(5分钟) 由此小结:信息的传递要看(对象),传递对象不同,效果可能不同。(板书)这是信息传递的第一条原理:信息传递原理。再打个比方:假如你是个推销员,你向一个秃顶的人推销洗发水,结果可能会很难。 过渡:除了对象会影响信息的传递,还有什么会影响信息的传递? 2、连线题:小组讨论并回答(5分钟) 小结:传递信息的形态不同,效果可能不同。(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 3、再来看海娃送信的故事。学生阅读,并思考,海娃这种方法好吗?如果是你遇到当时的情况,你怎么办? 学生小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5分钟) 由此小结传递信息的方法不同,效果可能不同。 现在大家可以解释咬耳朵游戏的结果了吧?主要从形态和方法上来讲。学生回答。 4、小游戏:高了,低了(10分钟) 游戏方法:根据老师的提示猜物品的价格,最先猜出的组获胜。 师展示图片:显示器:950元;爱国者MP5:390元;数码相机:1000元;联想电脑:3500元。 通过高了,低了的提示,从而得到正确价格信息的过程就称之为信息反馈。这是信息传递的第二条原理:信息反馈。生活中就利用了很多信息反馈的原理。

广西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主题一网海拾贝新世界 任务一初下网海 知识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特点和作用;2、知道网址、网站和主页的含义;3、认识常用浏览器;4、掌握IE的基本用法。 过程和方法:通过上网,练习和体会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并能进行一定的归纳。 情感和价值观:初步体验因特网的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IE的基本用法。 教学难点:知道网站,网址和主页。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讲授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引入:来到电脑室,大家都很想上网。为什么上网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我们就从今天开始学习上网的一些基础知识。 二、新课:1、上网可以做些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讨论并来回答。教师小结:这个通常说的网又叫做因特网,或者叫互联网。它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实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 2、浏览器 打开电脑,要上网,要打开一个软件,叫浏览器。通常我们使用的叫做IE浏览器,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呢? 3、浏览器的使用 谁能说说浏览器的使用?

教师小结:打开电脑---双击浏览器---选中地址栏---输入网址信息---按下回车键---浏览信息 实际上,在使用时,我们经常打开浏览器后,会出现某个网站,上面有很多常用的网站分类,当你想登录某个网站时,单击一下就可以了,免去了我们输入地址的不便。 4、网站、网址和主页 谁来谈谈你对这三个名词的理解? 教师小结:在因特网上,信息是由一个个网站提供的,比如新浪网,腾讯网;而网站是由一面面网页组成,每个网站都有各自的地址,称为网址,通过浏览器和地址,我们就可以登录到该网站了。通常我们登录网站的首页又称为主页,我们可以从主页跳到其他网页上,方法是看到鼠标指针变成小手形状时,说明此处是一个超级链接,点一下就可以了。 5、学生练习和操作 三、小结 四、板书

广西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广西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一有声音有色的多媒体世界 任务一“留住”你的声音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素材的多种采集方法与处理方法。 2、技能目标:使学生在需要时能够独立运用熟悉的软件进行采集处理相关素材的操作。 3、情感目标:在布局、搭配素材效果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2、难点:灵活运用多媒体素材为自己的设计服务。 三、教学方法 建议以“任务驱动”与“学科整合”为主,结合讲解、演示、练习、作品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将麦克风与电脑连接的方法。 2.音量的调节方法。 3.“录音机”的打开方法。

主题二绘文绘图的演示文稿 任务一创建动物保护家园 Ⅰ.教学目标: 1.认识PowerPoint软件;学习启动PowerPoint; 2.联系Word识记PowerPoint窗口各主要部分及重要工具名称; 3.学习创建文件的方法;学会标题幻灯片的制作与修饰; 4.掌握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保存及软件的退出的方法。 Ⅱ.教学重、难点: 1. 创建PowerPoint文件的方法。 2. 联系Word识记PowerPoint常用工具名称和PowerPoint窗口各主要功能和用法。 Ⅲ.教学课时:1课时 Ⅳ.教具:PowerPoint 课件、多媒体电脑 Ⅴ.教学准备: 1.建立一张图文并茂的电子幻灯片; 2.建立一个简单幻灯片并分发到学生的电脑E:\ 中(或者桌面)。 Ⅵ.教学过程: 一、回顾word的作用,引出新课题。板书:powerpoint 幻灯片 1.教师播放事先做好的电子幻灯片,让学生感受电子幻灯片的魅力。 2.简介PowerPoint用途:PowerPoint和以前学习的Word一样是Microsoft office中的一个重要软件,它可以制作电子贺卡,电子相册,会议讲稿等等。 3.让学生回忆Word的启动方法,有条件可以边说边演示常用启动方法。抽学生试着演示启动Power Point。问:还有其它启动的方法吗? 启动PowerPoint,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PowerPoint”就可以启动它,启动后,我们再选择“空演示文稿”,点击“确定”就可以了。然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这时我们选空白幻灯片,进入PowerPoint编辑界面。 二、联系Word学习PowerPoint。 1.记得Word窗口中各部分的名称吗?(打开一个Word窗口),根据教师指向,回答窗口各部分及各工具名称。 认识PowerPoint界面。 A.提问:想一想这窗口和已学过的什么窗口相类似?(word) B.介绍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

科学是美丽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研读课文,感受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2)能力目标: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科学之美,转变对科学的认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全文,体会科学之美。 (2)教学难点:1.学习科技文的论证方法。 2.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设想: 通过对科学美形态的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具:多媒体 教法:阅读法、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图片导入:科学是——? 明确:深奥的枯燥的抽象的单调的 科学家是——?

明确:白发怒张皱纹满面 质疑科学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研读课文,感受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2)能力目标: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科学之美,转变对科学的认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整体感知全文,体会科学之美。 (2)教学难点:1.学习科技文的论证方法。 2.理解议论文中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 明确:枯燥zào 皱纹zhòu 频频 pín 撰文zhuàn 螺旋luó纤巧 xiān 谚语 yàn 不谙ān 翩翩起舞piān 锲而不舍 qiè载歌载舞zài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价值连城: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雕刻下去不放弃,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