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太疼的伤口

太疼的伤口

太疼的伤口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9-04T15:33:31.36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3期作者:姚丽蓉 [导读] 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配合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可以减轻疼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康复质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探究观察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2月--2019年7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75例。常规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配合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比较患者的心理状态,另外调查评价患者的康复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以及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康复质量各指标评分都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配合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可以减轻疼痛,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康复质量。 关键词:疼痛控制护理;创伤性骨折;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康复质量 Effect of pain control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in degree and rehabilitation quality of traumatic fracture patients Yao Liro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Sichuan, Nanchong, 637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observe the effect of pain control nursing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in degree and rehabilitation quality of traumatic fracture patients. [Method] From February 2018 to July 2019, 150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75 cases each. Routine nursing mode was used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pain control nursing was applied in the study group. The pain degre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patient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In addition, the rehabilitation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was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Result] The pain scor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after nursing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the rehabilitation quality index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Pain c ontrol nursing can alleviate pain, improv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nursing of traumatic fracture patients. Key words: pain control nursing; traumatic fracture; pain degree; psychological state; rehabilitation quality 创伤性骨折,是一种创伤性疾病,发病率高。临床上,患者以功能障碍、局部疼痛为显著特征。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而术后疼痛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1】。近些年,学者们开始致力于疼痛护理管理的研究,并且在骨科病房中得到应用。经大量研究证实,可行的疼痛护理,对改善病人疼痛程度有积极作用,而且可缓解病人的消极情绪,促进病人尽早康复。本文以2018年2月--2019年7月为时间段,选择150例患者且分成2组,对比观察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康复质量的影响。现在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2月--2019年7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75例。入组条件:(1)确诊创伤性骨折;(2)20-70岁,男女不限;(3)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4)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5)伴有明确的外伤史;(6)意识清醒,可正常沟通。排除标准:(1)不愿参与研究者;(2)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妊娠期、哺乳期女性;(4)神经根血管损伤的患者;(5)精神障碍、行为障碍与意识障碍患者;(6)失语失聪以及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对照组,39例男,36例女;年龄区间24-67岁,年龄均值(42.39±4.28)岁;24例骨盆骨折,19例尺桡骨骨折,23例胫腓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28例高空坠落伤,38例交通事故伤,9例其他。研究组,41例男,34例女;年龄区间22-70岁,年龄均值(41.26±5.83)岁;25例骨盆骨折,18例尺桡骨骨折,25例胫腓骨骨折,7例股骨骨折;29例高空坠落伤,39例交通事故伤,7例其他。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情况,积极预防并发症,按摩疼痛部位,遵照医嘱,提供对症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疼痛控制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疼痛控制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临床医生、麻醉医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术前,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护理人员根据医师及护士长的要求,做好护理工作。同时,定期组织培训,强化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护士长负责监督护士的工作,并且进行指导。(2)疼痛评估。入院时,护理人员立即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且每天定时测定,术后也要及时评估。疼痛评分>4分,每班评估,根据三级阶梯镇痛法予以处理。尤其关注活动性疼痛。根据手术时间,采取镇痛泵、止痛药、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缓解疼痛。术后,可以用冰袋冷敷切口,患肢抬高,指导病人保持正确体位,稍微按摩。按摩时,手法轻柔,以免加剧疼痛。(3)饮食与康复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活血化瘀的食物为主,对缓解疼痛也有一定帮助。另外,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放松全身肌肉,开始进行收缩锻炼,先锻炼手部,再到胸腹、头颈部等,调理气息。 1.3观察指标 1.3.1疼痛评估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 AS)【2】,评价疼痛情况,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 1.3.2心理状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3】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4】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分值越高说明负面情绪越严重。 1.3.3康复质量 根据生存质量量表(QOL)【5】,评价患者康复质量,共4个指标,即社会、环境、心理与生理,每一指标20分,分值越高说明康复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组间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检验值P低于0.05说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

护理干预缓解肛周脓肿术后伤口疼痛及伤口换药疼痛

护理干预缓解肛周脓肿术后伤口疼痛及伤口换药疼痛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缓解肛周术后伤口疼痛及伤口换药疼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9月我院门诊急诊科收治的行肛周脓肿手术患者4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及伤口换药疼痛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伤口疼痛及伤口换药疼痛感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肛周术后伤口疼痛及伤口换药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护理干预;肛周脓肿手术;伤口疼痛;换药疼痛 肛周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感染形成的脓肿,是比较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脓肿的形成主要由肛腺感染、肛门直肠损伤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结核、营养不良等致全身虚弱,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引起[1]。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以往临床上多采用一般的抗菌药物对该病进行治疗,但治疗疗效并不令人满意。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技术已日渐成熟,也成为了治疗肛周脓肿的主要手段。术后患者往往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创面,由于肛管周围主要是由脊神经的阴部神经支配,痛觉敏感,所以多数患者在术后都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伤口疼痛期,尤其是在换药过程中的疼痛更是难以忍受[2]。因此,通过护理干预来缓解患者的伤口疼痛及换药疼痛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选取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缓解术后伤口疼痛及伤口换药疼痛的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共42例,均为我院门诊急诊科收治的行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1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3.1岁;病程3~6d,平均病程4.2d;肛周脓肿分型:坐骨直肠窝脓肿18例,盆骨直肠窝脓肿11例,肛周皮下脓肿9例,直肠后脓肿7例,直肠粘膜下脓肿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术后需承受难以忍受的疼痛,所以会导致有些患者产生恐惧、忧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应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详细介绍肛周脓肿的相关知识及术后疼痛需注意事项,尤其是术后换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举成功病例现身说法,以取得患者的信任,积极主动地配合护理工作。

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价值评定

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价值评定 发表时间:2018-03-12T15:32:15.0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作者:黄瑛[导读] 采取疼痛控制护理有助于创伤性骨伤患者更好的恢复。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上海浦东新区 201299)【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疼痛控制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采取疼痛控制护理的一组术后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疼痛程度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疼痛控制护理有助于创伤性骨伤患者更好的恢复。【关键词】骨折;疼痛控制;护理;价值【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27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pain contro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fracture. Methods 120 cases of traumatic fractur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in control and the nursing rehabilit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function of the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s Taking pain control care contributes to better recovery of traumatic bone injury patients. 【Key words】Fracture; Pain control;Nursing;Value 创伤性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目前治疗的手段就是动手术。而动手术之后所造成的疼痛令很多患者都难以忍受,有些患者除了身体的疼痛,对其家庭的经济也是一种负担。因此为探究创伤性骨折患者在术后应用控制疼痛护理的价值,故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分组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在护理3周后进行MAS、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价。具体情况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的创伤性骨伤患者,按照自愿随机的分配原则,把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与女比例为34:26,平均年龄(54±3.6);骨折的类型:尺桡骨骨折20例,肱骨骨折25例,股骨骨折15例。观察组男与女比例为39:21,平均年龄(62±4.3);骨折的类型:尺桡骨骨折27例,肱骨骨折21例,股骨骨折12例。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由没有受过疼痛控制护理的护理人员进行一般的术后护理,内容包括定时给患者换药、嘱咐患者的禁忌饮食、定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检查。观察组由经过疼痛控制护理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内容包括:(1)建立护理团队。团队当中包括专科负责的护理人员,麻醉师以及骨折医师等,在手术完成后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在和患者家属沟通以后,获得其认可再执行)。 (2)心理干预:由护理人员安抚患者术后的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其中可以通过播放放松性质的音乐,调节患者的心情,同时多和患者沟通和交流,通过成功的案例和鼓励性语句安慰患者,帮助患者提高治疗和康复的自信。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保持密切联系,给其讲解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并取得家属配合,共同进行疼痛护理。 (3)饮食监督: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控制,叮嘱患者多加服用富含粗纤维、高蛋白、维生素等食物,多食用促进肠胃蠕动的食物,包括:香蕉、核桃、芝麻等,防止患者发生便秘,并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的食物等,以帮助患者淤血驱散速度加快。 (4)药物辅助治疗:在医生的嘱咐下,按时督促患者吃药治疗,若患者疼痛难消,根据医嘱,给患者吃止痛药。 (5)体位护理:给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指导,帮助患者进行体位翻身,使得其能保持一个舒适的姿势,并且保持术后的康复训练。 (6)观察和按摩护理:观察患者的肿胀程度,询问患者疼痛的情况,以此给予相应的护理,帮助患者翻身,食用冰袋冷敷伤口,缓解患者的肿胀和出血症状。叮嘱患者将其患肢抬高,帮助腿部血液良好的循环,改善其淤血和麻木的症状。不定期给患者按摩,通过按摩方式改善其疼痛症状。 (7)辅助运动锻炼: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运动锻炼,例如:握紧拳头,放松肌肉深呼吸,调节气息,调整心情等。 1.3 观察指标 经过3周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观察患者伤口有无肿胀疼痛,身体的协调性以及行动的灵活度,进行MAS、SAS 评分,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运用SPSS 21.0软件数据处理分析,对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χ2检验,MAS、SAS评分等计量资料以t检验,经对比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MAS、SAS评分 3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运动功能(MAS)和焦虑程度(SAS)评分,观察组的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病理学理论指导:创伤愈合基本过程

最轻度的创伤仅限于皮肤表皮层,稍重者有皮肤和皮下组织断裂,并出现伤口;严重的创伤可有肌肉、肌腱、神经的断裂及骨折。下述有伤口的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伤口的早期变化伤口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血管断裂出血,数小时内便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充血、浆液渗出及白细胞游击,故局部红肿。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3天后转为以巨噬细胞为主。伤口中的血液和渗出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很快凝固形成凝块,有的凝块表面干燥形成痂皮,凝块及痂皮起着保护伤口的作用。 伤口收缩2~3天后伤口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于是伤口迅速缩小,直到14天左右停止。伤口收缩的意义在于缩小创面。实验证明,伤口甚至可缩小80%,不过在各种具体情况下伤口缩小的程度因动物种类、伤口部位、伤口大小及形状而不同。伤口收缩是伤口边缘新生的肌纤维母细胞的牵拉作用引起的,而与胶原无关。因为伤口收缩的时间正好是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的时间。5-HT、血管紧张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伤口收缩,糖皮质激素及平滑肌拮抗药则能抑制伤口收缩。抑制胶原形成则对伤口收缩没有影响,植皮可使伤口收缩停止。 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大约从第3天开始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肉芽组织,填平伤口。毛细血管大约以每日延长0.1~0.6mm的速度增长,其方向大都垂直于创面,并呈袢状弯曲。肉芽组织中没有神经,故无感觉。第5~6天起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其后一周胶原纤维形成甚为活跃,以后逐渐缓慢下来。随着胶原纤维越来越多,出现瘢痕形成过程,大约在伤后一个月瘢痕完全形成。可能由于局部张力的作用,瘢痕中的胶原纤维最终与皮肤表面平行。 瘢痕可使创缘比较牢固地结合。伤口局部抗拉力的强度于伤后不久就开始增加,在第3~5周抗拉力强度增加迅速,然后缓慢下来,至3个月左右抗拉力强度达到顶点不再增加。但这时仍然只达到正常皮肤强度的70%~80%.伤口抗拉力的强度可能主要由胶原纤维的量及其排列状态决定,此外,还与一些其它组织成分有关。腹壁切口愈合后,如果瘢痕形成薄弱,抗拉强度较低,加之瘢痕组织本身缺乏弹性,故腹腔内压的作用有时可使愈合口逐渐向外膨出,形成腹壁疝。类似情况还见于心肌及动脉壁较大的瘢痕处,可形成室壁瘤及动脉瘤。 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创伤发生24小时以内,伤口边缘的表皮基底增生,并在凝块下面向伤口中心移动,形成单层上皮,覆盖于肉芽组织的表面,当这些细胞彼此相遇时,则停止前进,并增生、分化成为鳞状上皮。健康的肉芽组织对表皮再生十分重要,因为它可提供上皮再生所需的营养及生长因子,如果肉芽组织长时间不能将伤口填平,并形成瘢痕,则上皮再生将延缓;在另一种情况下,由于异物及感染等刺激而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高出于皮肤表面,也会阻止表皮再生,因此临床常需将其切除。若伤口过大(一般认为直径超过20cm时),则再生表皮很难将伤口完全覆盖,往往需要植皮。 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如遭完全破坏,则不能完全再生,而出现瘢痕修复。肌腱断裂后,初期也是瘢痕修复,但随着功能锻炼而不断改建,胶原纤维可按原来肌腱纤维方向排列,达到完全再生。

伤口处理必学知识

伤口处理必学知识 一、处理伤口常用物品 1、清洗消毒剂:75%酒精,2~3%碘酊(或碘伏)、3%双氧水、2%红汞、0.9%生理盐水、攸锁儿液。以上消毒剂可去药店或医院买。 2、敷料类:纱布块、棉球、棉签、绷带、胶布、创口贴等,以上敷科可去药店或医院买。如自行制作的纱布块、棉球、棉签,可放置饭盒进行蒸锅消毒。 二、新鲜伤口的处理 如伤口不大,伤口边缘整齐对合好,用棉签蘸双氧水清洗伤口,再用生理盐水洗伤口,伤口周围碘酊、酒精消毒,用创口贴敷盖伤口。如伤面表皮剥脱,经上法清洗消毒处理后,伤面撒少许消炎粉,盖上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伤口大、深或伤口边缘裂开,应去医院清创缝合。若为铁锈或污染物所致伤口,需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破伤风病。 三、处理伤口的具体步骤 (1)一般可先用碘酒后用酒精消毒,沿着伤口的边缘由里向外擦,不要把碘酒、酒精涂入伤口内。伤口内如有异物,要慎重处理,大而易取的,可取出;深而小不易取出的不要勉强取,以免把细菌带入伤口或增加出血。 (2)冲洗后可以在伤口表面涂上一些药品,小伤口可以在其浅表涂一点红汞(红药水)或紫药水,较大伤口则不宜涂上述药水,以免给下步处理增加困难。 (3)伤口上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绷带、手帕、布条、红布腰带等,要注意包扎时松紧适宜,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5—10公分,并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外露的骨折断端的活动而引起疼痛和继续损伤。颅脑开放性损伤有脑组织膨出,或腹部损伤有脏器出时,不能直接加压包扎或将脏器强行不纳,应在膨出或脱出组织周围用纱布、毛巾等围起一道“围墙”,再用适合大小的干净搪瓷碗或其他能起到保护作用的器皿罩上,然后包扎固定。运送时,如系腹部佃时,取仰卧屈膝位,使腹部松驰。如系颅脑部,则固定头部。 (4)在处理较大的创伤伤口时,必须进行详细检查,不能只顾伤口表面而忽略内在损伤,头部伤口合并颅脑外伤者,伤员一般都有神志异常,两侧瞳孔不一般大;胸部伤口合并有脑膜、肺腔损伤时,伤员一般都有呼吸困难;腹部伤口合并脏器损伤时,伤员一般都有腹肌紧张、腹痛等表现;肢体伤口合并骨折时,会有肢体活动障碍,骨异常活动等现象。 四、伤口处理的错误观念 1、保持伤口干燥——错 当皮肤表层细胞游移增生时,若遇到结痂,则皮层细胞难以移动,伤口愈合时间变长。伤口上适当的湿度会加速愈合。而比较大的伤口的护理最好是保持「湿润护理」,利用特殊的防水伤口护垫保持伤口湿温的良好愈合环境,也能减少太乾伤口骚痒的困扰,换药时也不会黏住造成疼痛。 2、多涂药水——错

创伤性疼痛处理

创伤急性疼痛治疗 急性创伤时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患者可能因为焦虑\兴奋等因素而使一般镇痛药物效果不佳,一般需要使用强效的镇痛药物或者神经阻滞等才能奏效. 一、治疗创伤疼痛的原则: 1、正确判断病情 2、根据病情、创伤部位、疼痛程度、全身情况、镇痛药特点选择、制定镇痛方案。 3、镇痛治疗的同时,尽快去除病因,治疗创伤。 二、要点: 1、不能延误诊断和原发疾病的治疗,尤其复合伤情况. 2、早期、足量、多模式进行镇痛干预,减少中枢敏化和后遗神经病理痛。

1、头颅、颌面部创伤镇痛原则:颅脑损伤病情危重并且变化多端。在闭合性颅脑损伤明确诊断前,避免使用强效镇痛药和镇静剂。颌面部创伤明确不复合颅脑损伤,可使用神经阻滞、麻醉性镇痛药如:度冷丁和非那根合剂、度冷丁和氟哌啶合剂2-4ml。怀疑有气道阻塞等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则改用安定、强痛定或者曲马多。能够配合口服药物,可以使用及通安、泰勒宁等药物。

2、胸部创伤镇痛原则:无肺损伤的创伤性疼痛,可以使用局部神经阻滞,加用口服非麻醉性镇痛药物。如果疼痛剧烈,可静注吗啡2.5-5mg。循环稳定亦可考虑PCEA,药物配置略。伴有肺损伤无明显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同样可以采用上述镇痛措施。伴有广泛的肺损伤,则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镇痛,吸入湿化氧气,吸痰等。严重呼吸困难者则尽早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可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物。 3、腹部创伤镇痛原则:腹部创伤疼痛是判断脏器损伤部位、程度和病情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明确诊断前禁用麻醉性镇痛药物,以免掩盖

症状和体征造成误诊,耽搁病情。确诊需要手术前可以使用吗啡、芬氟合剂等进行镇痛处理。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的单纯腹部软组织挫伤,服效用非甾体药物果较佳。病情严重者可以局部神经阻滞,或者加用麻醉性镇痛药物。 4、脊柱、四肢创伤后疼痛治疗原则:脊柱损伤一般疼痛较轻,口服非甾体镇痛药物,或者局麻药物区域阻滞即可。如果伴有高位截瘫,则不用麻醉性镇痛药物或者对心血管有影响的药物。四肢、关节创伤后导致的剧烈疼痛和精神紧、失血是造成严重性休克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下,要尽早、有效的进行镇痛处理。创伤围较小的,口服非甾体药物或者曲马多等即可。并根据患者精神状态,适当使用安定、异丙嗪等镇静剂。进行创伤部位的神经阻滞,能够有效减轻后遗疼痛的发生,有条件者建议执行。 严重骨折、关节脱位,深部组织损伤伴有剧烈疼痛的,如果没有颅脑损伤、胸腹联合伤,可以给与吗啡5-10mg或者其他强效麻醉性镇痛药。如果一般情况较差,则考虑进行周围神经阻滞或者神经丛阻 滞。 据统计,除心脏、肿瘤外,创伤患者居第三位。在美国,意外性创伤是45岁以下青壮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创伤或复合伤患者往往需要尽快对其病情进行正确评估,并立即进行麻醉和手术。 有些患者在事故现场、急诊室或手术前,麻醉医师不仅要处理呼吸和循环方面的各种紧急情况,而且需要给予合适的镇痛镇静治疗,

成人手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最新)

成人手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最新) 麻醉MedicalGroup前天 来源:中华麻醉在线 成人手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2017) 王月兰,邓小明,田玉科,冯艺,米卫东,杨建军,吴新民,闵苏,岳云,徐建国(执笔人/负责人),郭曲练,董海龙,蒋宗滨,薛张纲 一、手术后疼痛及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 和情感体验,或是具有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层面的痛苦体 验。根据损伤组织的愈合时间以及疼痛的持续时间,疼痛可划 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个月, 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慢性疼痛为持 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 在。 (一)手术后疼痛是急性伤害性疼痛 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简称术后痛,是 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3d-7d。术后痛 常见于创伤大的胸科手术和需较长时间功能锻炼的关节置换

等手术,有时镇痛需持续数周。术后痛是伤害性疼痛,术后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被充分控制,则可能发展为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感觉神经受损,导致外周与中枢神经敏化所引起的疼痛,常以疼痛高敏或感觉异常为突出表现并多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和情绪改变。研究表明,从腹股沟疝修补术,到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等大小不同的手术都可发生CPSP。CPSP多为中度疼痛,亦可为轻或重度疼痛,持续达半年甚至数十年。 CPSP形成的易发因素包括术前有中到重度疼痛、精神易激、抑郁、多次手术史;术中或术后损伤神经;采用放疗、化疗。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和精神抑郁。 (二)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组织损伤)后的一种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术后疼痛虽有警示、制动、有利于创伤愈合的“好”作用,但不利影响更值得关注。有效的手术后镇痛,不但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还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 短期不利影响 (1)增加氧耗量: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加全身氧耗,对缺血脏器有不良影响。

手术伤口红肿疼痛怎么办

手术伤口红肿疼痛怎么办 手术会留下伤口,这时候要及时护理,避免出现伤口感染的现象,如果发生伤口红肿疼痛,这都说明伤口有感染的现象,会影响伤口的愈合,甚至导致比较严重的现象发生,出现手术以后伤口发炎的时候,应该及时进行消炎,要定时换药,也可以口服消炎药来进行治疗,比较严重的一定要及时就医。 ★手术后伤口发炎红肿怎么办所以,当我们的皮肤因为受伤而出现红肿现象时,不要怕,你要知道,这片红肿处,其实就是一片轰轰烈烈的战场——人体白细胞正与病菌们打得火热。当病菌或者其他有害物质被白细胞消灭后,皮肤的红肿现象也就逐渐消失了。 当然也有伤口发炎红肿较为严重,同时伴随有脓液流出,对于这类情况的伤口,多数要拆线引流脓液,避免脓液淤积形成组织坏死。引流后注意碘伏消毒,针对性的应用抗生素。一些长期的发炎红肿伤口可能会有组织坏死的情况发生,这种伤口要及时清理干净疮面,同时搭配收口?方之类促进疮面快速愈合的产品换药,做好护理工作。

总之,手术后伤口发炎红肿一定要针对性的处理和治疗,不要慌张,选择正确的方法可加速伤口愈合。愈合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做好疮面的护理工作,避免异物侵袭伤口,做好伤口换药工作,保持良好积极地心态,如此多管齐下,伤口才能早日康复。 ★伤口发炎红肿的原因当我们受伤的时候,病菌会从皮肤的破损处进入到皮肤里面,这哪行?身体里白细胞第一个不答应。但是,不答应归不答应,白细胞一时也使不上劲,因为它们大都在血液里,着急呀它们。在这个危急的时刻,身体内一种叫做组胺的物质,出来相助了,它们到达伤口附近的毛细血管周围,让毛细血管变大变粗,这样的话,毛细血管里面流淌的血液自然就大大增加了。红色的血液大量增加,会改变皮肤的颜色,这就是为什么伤口处总是比周围皮肤要红一些。而皮肤里面大量的毛细血管变粗变大,必然会导致皮肤隆起,这就是肿的原因。合在一起,就是红肿。

口腔颌面部的炎性和创伤性疼痛-口腔医师辅导

本文由XXXXXXXXXXXXX摘录并提供,供广大医学界朋友共享探讨学习。企业QQ:11111111111111 加我们QQ可以免费获取更多资料,并可参 加有奖问答活动 企业微信:XXXXXXXXX 加微信、扫描二维码可以每天免费获取从小编那里 获取更多医学资讯微信哦 企业网站:0 客服电话:XXXXXXXXX

口腔颌面部的炎性和创伤性疼痛-口腔医师辅导 口腔颌面部的炎性和创伤性疼痛是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所包含的内容,现为大家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口腔颌面部的炎性疼痛 口腔颌面部由于腔隙、管道众多,这些地方细菌丛生,正常情况下菌群之间互相制约,处于平衡状态,当颜面部某个领域、某个部位受到一定的损伤,口腔内的粘膜、间隙、牙龈、牙周袋、牙槽骨和颌骨内等都会招致细菌的侵入、菌群失调,引起各种各样的炎症。间隙一旦感染也可蔓延到相邻的间隙,出现多间隙感染,同时炎性细胞侵润,全身发烧、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咽旁间隙感染和口底舌下间隙感染可以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面部眶下间隙或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也经面部静脉传入翼丛进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静脉炎,另外磨牙后区的感染也可引起冠周炎,牙槽脓肿、炎症也可波及咬肌间隙、翼颌间隙和颌下间隙感染。面部皮肤的毛囊、汗腺的感染可引起面部皮肤疥、痈。腮腺的炎症、颌下腺炎以及关节的炎症。各种炎症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总而言之,炎性疼痛是由各种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物理、化学或免疫源性炎症所致的疼痛。在口腔颌面部,由炎症引起的疼痛主要有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间隙感染等。对于由细菌因素引起的牙髓炎、根尖周炎所引起的疼痛是由局部或全部牙髓的炎症导致牙髓腔压力升高,组织压升高,其压迫作用可使C纤维神经末稍兴奋,冲动传至中枢导致疼痛。而冠周炎及间隙感染,可能是局部组织炎症渗出导致局部压力增加、上述炎症介质的释放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而导致疼痛。 炎性疼痛的原因主要有①炎症局部分解代谢增强,钾离子、氢离子积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②炎症渗出引起组织肿胀,张力升高,压迫或牵拉神经末梢引起疼痛;③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5-羟色胺、缓激肽等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致痛物质和炎症介质在炎性疼痛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17D,经典的炎症细胞因子,神经系统的多种细胞均可以分泌,包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有实验证明,在小鼠后爪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后,小鼠脑扣带前皮质(ACC)区有TNF-а的表达,引起突出前改变部分归咎于ACC区TNF-а的上调。通过与其受体TNF-R1和TNF-R2结合,在炎症或创伤后活化其他的细胞因子,并且在疼痛的发展和维持起到关键的作用而且TNF-а可能直接作用于初级传入神经元引起疼痛超敏NF-а还参与突触连通性行为依赖调节的动态平衡,使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抑制性减弱。 炎性疼痛的治疗原则: 1.首先是缓解炎症,对于急性炎症的脓肿如:口底蜂窝质炎,面部间隙感染引起的脓肿、牙槽脓肿、牙龈脓肿要及时切开引流,这样既减轻了颌面部的感染症状同时也缓解了疼痛,即使是急性牙髓炎也要开放髓腔,释放压力解除患者疼痛。 2.对于急性根尖周炎等无法通过外科的手段缓解炎症时则要立即进行全身性的抗菌素的大剂量静脉输入,迅速缓解炎症刺激产生的疼痛,同时可采取阻滞麻醉的方法缓解疼痛,最好是在炎症区域内局麻。

伤口湿性愈合理念

伤口湿性愈合理念 一、伤口的定义:机体受到致病因素的作用,皮肤或皮下组织的生理功能受到损伤,伴或不伴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二、人类伤口照护史 4500年前人们就发现:创面被覆盖后较不覆盖愈合效果要好。长期以来,曾出现大量不同类型的敷料,有些是动植物,有些是矿物质。甚至粘土,砂和雪也用作创面覆盖物。 十九世纪欧洲人开始应用具有吸收功能的材料,如拆散的旧的绳索或碎布片等材料加工成为覆盖创面的敷料。 “棉纱布”时代”:1867年,约瑟夫.李斯特发明了棉纱布敷料对术后切口覆盖以阻隔空气中的细菌对创面的侵袭。之后的一百年,以棉纱布制品为代表的“干燥透气”理论成为当时的主流。 现代伤口愈合理论:利用伤口敷料用密闭半密闭方法保持伤口低氧、微酸、适度湿润的环境,增加细胞生长及移行速度,加速伤口愈合,并可防止痂皮形成。 三、干性愈合的缺点: 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 生物活性物质丢失,愈合速度缓慢 敷料与创面粘连,更换敷料时患者疼痛;再次性机械损伤 容易发生感染 换药频次快,护理量大 四、湿性愈合的优点 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 维持创面局部微环境的低氧状态 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移行

保留渗出液内的活性物质并促进其释放 保持创面温度接近或恒定在人体常温:37度 保持伤口局部湿润不会形成结痂,避免再次机械性损伤,减少疼痛降低感染几率 五、选择敷料时应考虑的因素 渗出量多少 伤口的解剖部位 坏死组织的多少 伤口有无感染 有无死腔或者窦道 六、新型敷料 1、水凝胶敷料(清创胶) 成份:是由羧甲基纤维素钠加以纯净水组成 优点: –提供湿性、微酸的愈合环境 –保护创面,减轻伤口疼痛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溶解黑痂及坏死组织 –填充窦道及腔隙类伤口 –保护外露骨膜、肌腱、内脏器官等,防止坏死 缺点: –涂抹过多容易造成伤口浸渍; –不能涂抹在正常皮肤上; –需要二级敷料固定 清创胶使用注意事项 1.少量涂抹在坏死组织上,不要涂在正常的皮肤上. 2.对于厚而硬的黑痂皮可预先用刀片在痂皮上划线,可加快清创

产后伤口疼痛的护理

产后伤口疼痛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25T14:12:37.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周红琳[导读] 家庭某些家庭通过社会地位可影响产妇的价值观;某些重男轻女传统观念亦可影响其对疼痛的敏感性。 周红琳(江苏泰州人民医院南院产科 2253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6-0256-02【关键词】产后伤口疼痛护理 产后伤口包括剖宫术腹部伤口及会阴切开伤口。临床观察不论何种分娩方式有伤口时,都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伤口疼痛虽是一种正常的痛觉反应,但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长时间疼痛就会影响饮食睡眠及母乳喂养,危害母婴健康。因此,正确评估伤口疼痛,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不容忽视的护理问题。 1 护理方法 1.1心理护理 产前让病人了解分娩常识,可能采取的手术措施及其安全性,告知其术后出现的不适,伤口疼痛常为主要症状之一,并介绍疼痛的有关知识,讲解子宫收缩痛与且切口疼痛区别。术后询问产妇的疼痛情况,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教会其面对疼痛,自己可以采取预防或减轻的方法,他人对付疼痛的经验。这样,一方面使产妇获得对付疼痛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护患平等交谈,双向沟通,使产妇感到被理解,关怀与尊重,获得战胜疼痛的强大精神力量,能提高疼痛阈值,减轻疼痛。 1.2关心产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产妇,尽量满足生活需求,扶助其下床活动对其战胜疼痛的耐受力,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建立良好的护患情感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两者之间有了共同语言,护士就能够准确把握疼痛程度,并据此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1.3创造轻松舒适的环境氛围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光线柔和,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实行母婴同室。我科设置家庭式的VIP产房,让最亲近的人陪伴身边,感受家庭般的温馨和谐,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减轻疼痛。据观察,VIP病房内的产妇比普通病房的产妇速疼痛次数,程度明显减少。 1.4减轻疼痛最重要的是预防用药 预防用药比术后用药更能有效地控制疼痛。随着疼痛问题的研究深入,国际上对原因清楚的疼痛开始采用预防性用药,且剂量比术后要小得多,镇痛效果好。我院常采用无痛分娩,123例剖宫术中,120例使用硬脊髓外途径给止痛药,婴儿娩出后,术毕前15分钟左右,从麻醉导管向椎管注射吗啡2毫克,可提供持久的镇痛效果,达39小时58分钟。335例会阴切开术前用1%普鲁卡因20毫升作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止痛时间可维持1小时。 1.5镇痛的护理措施 1.5.1 疼痛松弛法笔者采用交谈方式,讲解,解答一些问题,这种有效的沟通方式能消除精神紧张,或教产妇闭目养神,排除杂念保持深呼吸,主动放松全身每一块肌肉而达到疼痛。 1.5.2 物理疗法术后第2天开始,应用远红外线治疗仪照射伤口20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1.5.3 音乐疗法让产妇听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心情得到平静,以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 1.5.4 意象诱导诱导产妇想像自己在田野散步,公园赏花,也可教其将注意力转移至外界,降低其对疼痛的反应性。 1.5.5 其它催眠疗法,暗示疗法,药物疗法等。 1.6促进伤口愈合 会阴伤口每日用0.05%碘伏棉球擦洗二次,健侧卧位;剖宫术伤口严格无菌,预防感染;适当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术后6小时改半卧位,减轻疼痛。 2 讨论 2.1 疼痛的机理及反应 2.1.1 机理产后伤口疼痛属急性疼痛,是手术部位组织损伤,刺激作用于机体内特定的疼痛感受器产生疼痛脉冲,通过闸门控制机制使循环系统和受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引起体内激素方面的逐级放大效应,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感觉刺激反应增强,情绪兴奋,心率加快。 2.1.2 疼痛反应在临床上表现为: a 心理反应:主观感受到一种难言的极不愉快的滋味,伴有焦虑,烦躁,恐惧,恶心等; b 行为改变:皱眉,咬牙,痛苦表情,肌张力增高; c 内脏反应:出汗,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食欲减退,失眠。 2.2 影响疼痛的相关因素 2.2.1 心理精神紧张,焦虑,心理压力大,致疼痛加重。 2.2.2 性格性格外向者往往高估疼痛的程度,扩大疼痛症状;性格内向者则独自享受,较少诉说。 2.2.3 文化文化层次高者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准确描述疼痛,对疼痛知识的认识,可缓解疼痛。 2.2.4 年龄高龄产妇诉疼痛次数较多;年轻者耐受性高,疼痛感受轻。 2.2.5 家庭某些家庭通过社会地位可影响产妇的价值观;某些重男轻女传统观念亦可影响其对疼痛的敏感性。 2.3 正确认识产后伤口疼痛 伤口疼痛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过去由于对疼痛认识不足,以为疼痛不可避免。随着人们对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认识的提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重新认识疼痛,并对每个产妇的心理性格,分娩过程,文化背景等全面掌握,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判断其对疼痛反应的差异,调整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急诊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

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急诊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提高急诊护士疼痛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态度 的影响。方法该院急诊科共有75名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所有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知识的认知现状,于2015年1月起对急诊科65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管理教育培训,构建有关创伤性疼痛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的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测评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及态度结果并将其与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中未实施疼痛管理知识培训进行对比,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态度、患者疼痛V AS评分等情况。结果相比培训前,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有关疼痛知识答对条目数情况有明显提高,对待疼痛患者疼痛态度有所改善;接受培训后护士进行清创的患者其疼痛程度及心理状况较培训前有明显好转,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护士开展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对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护士对疼痛患者的服务态度,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形象,建议推广。 标签:疼痛管理教育;培训;急诊科;创伤性;护士;知识;态度;影响 创伤意指由机械性因素破坏机体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或造成功能障碍等现象[1]。医院急诊科是接收创伤患者的第一站,是控制患者疼痛、促进康复的重要部门。但有关资料统计发现,70%~85%进出急诊科的创伤性患者疼痛程度并未有明显好转迹象[2]。另外据国内外研究显示,急诊科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缺乏与医护人员的疼痛评估偏低、疼痛知识缺乏、镇痛态度消极以及急诊工作时间紧迫、镇痛政策缺乏等有关,护士作为接触患者次数最频繁的人员,也是为创伤患者采取镇痛措施的具体实施者[3]。基于此,该院对急诊科65名护士积极开展疼痛知识教育培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在职注册护士,并在急诊科上岗从事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排除临床进修护士或实习护生),研究开展前对所有初步入选的护士进行预调查,最终纳入该研究的护士共有65名,均为女性护士,年龄最小21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3.5±6.2)岁,护士学历:中专12名,大专38名,本科及以上15名;护士职称:护士24名,护师25名,主管护师14名,副主任护师2名;所有护理人员工作年限1~22年,平均时间(16.5±4.2)年。于2015年1月起对入选的65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教育培训,并将培训结果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相关培训的护理人员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评价方法:根据Hunt所制订的疼痛控制态度量表及相关止痛药物包括用药反应的基础上,制订护士对创伤患者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问卷调查表。表中共有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伤口愈合不良指伤口愈合的3个生物学阶段出现明显的停滞或延迟而导致伤口 长时间不愈合甚至伤口范围扩大,伤口床有明显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渗出,伴或不伴坏死组织;另一种情况是I型胶原肉芽过道增殖而致瘢痕过度增生、挛缩。 一、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 既往认为,伤口愈合的快慢与好坏取决于病人的体质(如贫血、体质虚弱者,其伤口愈合将会延迟)、病因及特定的伤口环境。现代研究发现,除上述因素外,营养因素、心理因素及伤口护理的操作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营养不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炎症反应期延迟,伤口易感染;营养素缺乏,组织增生受抑制,伤口增殖期停滞,因而营养因素影响者伤口愈合的全过程。心理状态因影响病人的食欲、睡眠和免疫力而影响伤口愈合,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有利于伤口愈合,而消极、悲观、抑郁等负面心理则会延迟伤口愈合。任何增加病人不适感的伤口护理操作或不利于营造伤口愈合理想环境的操作都会延迟伤口愈合。 二、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表现 因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伤口愈合不良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清创过程停滞、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或延迟、无上皮再生伴典型的术后并发症(血清肿、血肿、伤口裂开和瘢痕过度形成)以及伤口感染等,上述表现均可引起更炎症的伤口愈合不良。 三、伤口愈合不良的类型与处理 (一)血清肿 1.基本概念:血清肿是指血清渗液集中渗入伤口空隙中,引起局部肿胀。 2.产生原因:可能于伤口边缘的刺激有关,如异物、凝固的坏死物、大团的结扎线、伤口张力过大(缝合过紧、创缘错位)等。 3.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因血清肿系高蛋白渗出液,富含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淤滞在伤口空隙中可能成为良好的培养基,使细菌易于生长而致感染。 (二)伤口血肿 1.基本概念:伤口血肿是指血液渗入伤口裂隙中,外观见伤口周围肿胀,有片状红色淤血,若继发性出血明显,病人还可出现呼吸、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2.产生原因:伤口血肿产生的原因有:① 伤口血管止血不充分或结扎血管的缝线脱落;② 术后血压升高和塌陷的血管再灌注;③ 活动过度引起出血; ④ 抗凝治疗引起凝血障碍,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肝素或华法令抗凝治疗; ⑤ 凝血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第VIII因子缺乏)等。 3.可能的并发症:血肿可引起局部张力过大,伤口缝合断裂、裂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