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阐释学视角下《茵梦湖》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分析

阐释学视角下《茵梦湖》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分析

阐释学视角下《茵梦湖》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分析
阐释学视角下《茵梦湖》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分析

阐释学视角下《茵梦湖》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分析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方法来探究与文学翻译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大哲学原则,即“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对文学翻译产生了很大影响。研究的文本来自德国著名诗意现实主义小说家特奥尔多·施笃姆的重要代表作品《茵梦湖》的三个中译本。通过对比分析郭沫若、巴金和杨武能三个中文译本,证明伽达默尔阐释学的三大哲学原则对文化翻译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标签:阐释学三大哲学原则茵梦湖对比分析

一、引言

阐释学理论要追溯到“语言一历史传统”(Hohn,1998:91)这一翻译理念中,因为它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形成并被记录在Storig(1963)的选集中。它强调翻译活动的理解特点,并在文学翻译领域中体现得特别明显。阐释学翻译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认识到两个文本之间没有等价关系。这被认为是语言翻译理论的第一次进步;另一方面,翻译也被理解为是一个决策过程,并确定译者的责任。对整部作品、作家以及写作动机理解的越多,对单一文本的理解就会越好。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郭沫若、巴金和杨武能对德国中篇小说《茵梦湖》的三个不同译本,介绍伽达默尔诠释学的三个哲学原则及其对文学翻译的重要意义。

二、中篇小说《茵梦湖》以及伽达默尔的三大哲学阐释原则

(一)《茵梦湖》文本

《茵梦湖》是德国作家汉斯·台奥多尔·沃尔特森·施托姆创作的中篇小说,1849年首次出版问世,此后共出版30余次。通过这部小说的成功问世,施托姆在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群中也迅速收获了知名小说家的美誉。这部中篇小说在19世纪下半叶仍然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小说源于一次回忆:一位名叫莱因哈德的老人在一个黑暗的小房间里思考了他年轻时的爱情;孩提时代,青梅竹马的伊丽莎白和他一起度过。为了外出求学,莱因哈德被迫离开了伊丽莎白。莱因哈德回来时,发现伊丽莎白变了。莱因哈德的学校朋友埃里克似乎对伊丽莎白表现出兴趣。莱因哈德再次离开,后来他通过母亲的书信获悉,伊丽莎白與埃里克已经结婚了。几年后,莱因哈德受邀来到茵梦湖畔探望这对已经拥有独立庄园的埃里希夫妇,但再次的重逢变得无法忍受,他决定永远离开伊丽莎白。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德国南部。这部小说在国内外都非常受读者欢迎,所以有关这部作品的研究也有很多。国内对《茵梦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用一些文学理论来分析这部作品;借用不同的翻译理论来探究这部作品的中文译本。《茵梦湖》在国内比较受欢迎的译本有三个,本文基于郭沫若、巴金和杨武能的三种译本进行研究。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第34卷 第2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4 No.2 2013年3月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Mar.2013 DOI:10.3969/j.issn.1007-4074.2013.02.001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解释学方法论* 王向清,黄玉兰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 要: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不但继承了儒家经典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对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儒学经典解释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的转变。对孟子“知人论世”历史解释学方法论和“以意逆志”的心理解释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的具有“设身处地”之了解及哲学史家之见的“释古”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解释学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3)02-0001-06 作者简介:王向清,男,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玉兰,女,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可以说是贯穿于其整个的学术生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的问世,到四十年代《中国哲学简史》的出版,再到生命临终时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册的完成,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而冯先生之所以终其一生,对中国哲学史史料进行不断挖掘,逐层深究,对自己的哲学史著作不断调整、改写和升华,这都源于他对“哲学史”的理解。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说:“历史有两个意义。……一是本来的历史,即人类社会在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总名。一是写的历史,即以历史家对人类社会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研究为根据,把过去本来的历史描绘出来,把已经过去的东西重新提到人们的眼前。……本来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写的历史是主观的认识。……主观的认识总不能和其所认识的客观对象完全符合。所以,……写的历史也不能与本来的历史完全符合,……写的历史永远要重写。”[1]1-2哲学史是哲学的历史,因此哲学史也要不断地重写,这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有明确的表述:“历史有‘历史’与‘写的历史’之分;哲学史亦有‘哲学史’与‘写的哲学史’之分。写的历史,与历史既难符合,则写的哲学史,亦难与哲学史相符。……则所谓写的历史及写的哲学史,亦惟须永远重写而已。”[2]14而且由于写的历史是主观的认识,哲学史是有关哲学的历史,那么写的哲学史也是主观的认识。主观的认识就必然参杂了个人的思想和见解,所以,写的哲学史其实是对本来的哲学史的一种重新理解,重新阐发。一部哲学史著作的完成就是哲学史作者对哲学的历史的解释过程,反映了作者的解释学理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三个版本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反映了冯先生解释学思想和方法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冯先生解释学的思想和方法主要是对儒学文化经典解释学思想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对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的儒学经典解释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从“照着讲”到“接着讲”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的转变。对孟子“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历史解释学方法论和“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的心理解释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冯友兰的具有“设身处地”之了解及哲学史家之见的“释古”的解释学思想和方法。 *收稿日期:2012-11-06 在线杂志:http://skxb.jsu.edu.cn

试谈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

【论文关键词】:生命;表达;理解;解释【论文摘要】:生命解释学历来是狄尔泰解释学理论研究的重点。纵观他的所有理论著作,我们发现他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论述生命解释学的:一,表达;二,理解和解释。正是从这些论述中,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得到了充分地展现。狄尔泰是二十世纪德国生命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二十世纪重要的解释学家。他认为理解就是对"一直固定了的生命表现的合乎技术的理解。"[1]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固定了的表现对其中生命的领会。在狄尔泰的生命解释学中,表达、理解和解释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者接下来就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期获得对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的进一步认识。一、表达(一)生命表达:理解的直接对象狄尔泰在其理论中提出理解和解释活动的直接对象是生命表现或表达,这是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的基础。他在早期认为,通过体验和反省固然可以实现自我认识,但是心理事件是不断变化的,生命是无法直接观察的,如果不借助某种表现或表达,我们就不能准确的体验。事实上,每一种体验、每一种认识和意志活动都倾向于产生一种表达,特别是那些潜藏于内心的意识需要通过表达或表现才能被我们认识到。所以,如果没有对表达的理解,反省是一个迟钝的工具。只有建立在表达之上,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清晰、稳定和有深度。所以,狄尔泰特别注重表达对于理解、对于整个精神科学的作用。(二)精神表达:生命表达的普遍特征接着,狄尔泰又提出"生命表现出现于感觉世界,同时又是一种精神性东西的表达。因此,生命表现使我们能够对这种精神的东西有所认识。" [2] 这里,狄尔泰向我们展现了一切表达或生命表达的普遍特征,即它们都意谓着什么,它们都代表或指向在它们自身之外的东西。就是说,一切表达都有所表达,一切表现都有所表现。于是表达和表现就有了双重特征,它们既不是纯物理现象,也不是纯心理现象,而是二者的混合物。微笑的背后传递的是一颗愉悦的心,有形的符号后面是作者思想、情感、意志的流露。表达的这一特征为理解的可能性奠定了初步基础,它构成了精神解释精神的中介,构成了理解自己和他人内心经验的中介。因此,狄尔泰大大拓宽了生命表现的范围,人类的一切活动,一切作品甚至人类历史本身都是作为精神的客观化,作为生命表现而存在的。(三)表达的类型可见,狄尔泰的表达概念蕴藏着丰富的内涵,表达作为理解和解释活动的基础,不仅在于表达是理解的直接对象,还在于理解的不同方式和结果取决于表达的不同类型或等级。因此,狄尔泰根据生命表现的不同等级,把表达分为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语言表达,它包括约定俗成、以语言文字出现的一切。它的优点是可以精确地把一个人的思想传递给另一个人。"仿佛通过搬运,判断毫无改变地从作出判断的人的所有物转变为理解判断的人的所有物。这就为每一个逻辑上完善的思想关系确定了理解的基本特征。" "在这里,理解只涉及思想内容,而这一内容在每一关系中都是自身等同的。"[3]这类表达构成了人类及其作品的大部分内容,也是传统认识和理解活动所关注的一种表达类型。但在狄尔泰看来,这类表达也有不足之处,它没有表达出心理生命的丰富性和特殊性。因为狄尔泰认为,心理生命是流动的,而概念、判断和推理则是凝固的;内心体验是唯我独有的,语言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一旦通过概念和判断将人的体验纳入到语言中,这个体验已是经过"剪裁"的体验了。 [!--empirenews.page--] 第二个类型是行为表达。他谈到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为了传达什么而去行动,但是大多数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行为。对于一个外在的观察者来说,可以通过行为来推知另一个人的精神内涵。比如,在通常情况下,拿着锯子向一棵树走去的人是想伐木,举起锤子的人是想钉钉子。这里,表达与被表达者之间的关联往往是约定俗成的,而且,与第一类表达相比,它更能表达一个人的意图。但是行为并不能表达心理的全貌,狄尔泰把行为中的意图和动机区分开来。拿锯子的人意图是想把树放倒,但动机可能极为不同,伐木可能是为了要木材,可能是为了锻炼身体等等。意图是行为者的直接目的,而动机是行为者实施该行为的原因。所以,面对行为这类表达,我们也必须谨慎从事。这就构成了行为表达的一个不足之处,即行为不仅受动机支配,还受外在环境制约。

狄尔泰与现代解释学

狄尔泰与现代解释学 在西方解释学的发展过程中,狄尔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充分 认识到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而且把解释学由单纯的文 本研究扩展到对现实世界中的人(Mensch)的研究,创造了所谓“生命解释 学”(die Hermeneutik des Lebens)。狄尔泰因此不仅赋予了解释学以方法论 的意义,而且还承认解释学就是哲学的过程,从而使解释学具有了认识论的意义。正是在狄尔泰的努力下,解释学才由传统解释学进展到当代的伽达默尔的 所谓哲学解释学。 一 作为施莱尔马赫的再传弟子,狄尔泰的哲学生涯开始于施莱尔马赫研究。还是 在读书期间,他撰写的《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的独特贡献——与以往这门科学 所做的工作之比较》探讨的就是解释学在施莱尔马赫那里的重要意义。在这篇 论文中,狄尔泰第一次注意到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思想,着重研究了施莱尔马 赫用解释学的方法探讨基督教思想的问题。他发现,施莱尔马赫运用了分析和 解释柏拉图的方法去考察基督教的理念,对世界采取浪漫主义的解释,尤其是 在解释新约保罗书信上,这点表现得尤为明显。该论文1860年获得施莱尔马赫 基金会颁发的双倍奖金,狄尔泰不仅借此完成学业,而且从此开始编辑施莱尔 马赫书信集,并且撰写他的早期主要著作《施莱尔马赫传》。对狄尔泰来说, 这篇论文获奖并不是重要的,真正重要的,这是他的哲学生涯的真正开端。他 自己在获奖15年以后曾说过,他就这篇论文所做的工作引导他构造自己的基本思想。 如果说狄尔泰早期对解释学的重视还不是自觉的,那么,从19世纪60年代中 期开始,他在建构自己的精神科学体系时则有意地把解释学当做精神科学的最 重要方法。特别是在他把“体验”、“表达”和“理解”当做精神科学的核心 内容予以诠释时,解释学在他那里就作为全部精神科学的重要方法而得到彰显。这时,“理解”概念获得进一步的阐明,“理解”不只是帮助我们对理应认识 的内容的把握,而且还涉及有关这个内容的普遍有效性。“表达”在他那里也 得到严格的规定,它与生命内容应当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狄尔泰以为,正是通 过对这些概念加以规定并形成特定的方法,“解释”作为一门学问才得以确立,并且经过体系化,它在本质上真正成为对“确定的生命表现进行理解的学问”。 ①“解释”这个概念现在不只是解释的艺术,而且还是理解的科学,认识生命 的方法。这样,解释学就是作为“对在文字上固定下来的生命表达进行理解的 技巧学。”②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施莱尔马赫对它的认识。 1900年,狄尔泰受到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之启发,开始了由精神科学到解释 学的“转向”。他在《解释学的兴起》中着重从语文学上讨论解释技巧的历史,同时关注解释过程的本质。他在这里赋予了解释学更加重要的意义。概念和范 畴现在不只是被应用在说明生命事实之中,而且还在这种说明之中反过来对概 念和范畴进行考察;解释不再像它原初那样仅仅是对某个人的个性或某部重要 的历史著作的特点加以挖掘,而是发展为对一切“精神创造”(Schoepfung des Geistes)加以阐释,并且直接深入到人类生命本质。 现在,对狄尔泰来说,原先把解释学当做一种方法去探讨“精神世界”已经过 于狭小了,他主张建立一种“系统组织的解释学”,要把应用于生命理解的概 念和范畴扩展到对它们所包含的整个世界的理解,通过对生命世界的分析和阐

关于狄尔泰生命解释学

关于狄尔泰生命解释学—生活、体验、时间的读书报告 一、历史理性批判草稿 1、觉识、实在性:时间 狄尔泰将精神世界在主体中的建构如何使关于精神实在的知识成为可能作为历史理性批判的任务,为了表明体验中被体认到的事态的实在性,我们必须说明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范畴”一词。“我们归之于客体的各种谓词包含着不同的体认模式。指谓这些模式的概念,我称之为范畴。”1形式范畴是关于一切实在的陈述的形式,真实(实在)范畴包括的成员被用于整个实在,它们起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实在范畴缘起于我们的生命。生产关联体、力量和价值都被用来描述精神生活。“生活中的时间性是生活的第一个范畴规定物,也是一切其他范畴规定物的基础,‘生命行程’一词已经指明了这种时间性。时间通过我们的意识的综合整体,而为我们存在着。”2体验概念包含时间性,体验是一段时间序列,关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知识起源于体验,体验是一切知识的前提。狄尔泰在这里用了很多句子描述时间,时间概念是通过体验而最终形成的,时间被经验为现在的无休止的前移,在同一瞬间,将来变为现在,又没入过去,现在是一个满含实在内容的时间因素,我们通过各种表象而拥有过去和将来,这些表象之所以为我们存在着,仅仅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从现在回顾过去,是记忆中的图景,根据它们对于我们意识的价值,我们对其进行排列,时间越加流逝,我们的记忆越加模糊,而将来的图景也是不确定的。当回顾过去时,我们是很矛盾的,人们为过去所决定,但又否定它,幻想着它本来可以是另一个样子,而面对将来时,由于现在的实在性范畴与可能性范畴结合,我们觉得未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思维在对于时间的体验中所遭遇的矛盾产生于知性的非穿透性。甚至时间进展中的最小部分也仍然涉及时间的流逝。现在从来都不存在,我们经验为现在者总是包含着对于刚才的现在者的回忆。”3过去在现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通过记忆实现的,过去被包容进现在,时间之流中构成了一个现在性的统一体者,这是体验的一种最小单元。 “由于体验是时间进程中一个非常短暂的瞬间,在它尚未构成思想的清晰的对象之前,就已经随着时间之流(狄尔泰又称之为生命之流‘Fluss des Leb2ens’)成为过去,所以,这样的体验是思想无法直接把握的。因为根据生命本身的法则, 我们所观察到的每一个生命瞬间,都是我们注意力所固定下来的记忆的瞬间,而不再是时间之流或生命之流本身,思想对它是不可能直接穿透的,狄尔泰把这种情况称为‘二律背反’。”4关注破坏了体验,但是体验、表现和理解之间的关系使我们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抓住一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我们再体验这种活动。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既出现于时间之中,又不为外物所扭曲的表现。 2、生活、时间、生活关联体 由于意识的统一性,我们体认到关联体,生活本身是一种结构关联体,这种关联体得到体认,乃是因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就是解释学循环。“一切理解方式所共有的内容是,从对于确定—非确定的部分的体认出发,尝试把握整体的含义,然后再回过头来,更准确地规定各个部分。”5整体和部分的同一。生活 1《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狄尔泰文集第3卷,安延明译,人大出版社,2010年,第178页 2同上书 3同上书,第179页 4<狄尔泰与现代解释学>,谢地坤,《哲学动态》2006年第3期 5《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狄尔泰文集第3卷,安延明译,人大出版社,2010年,第207页

尼采道德哲学的现代阐释_何仁富

[收稿日期]2003-03-25 [作者简介]何仁富(1966-),男,四川平昌人,四川宜宾学院政法系副教授。 §哲学·美学§ 尼采道德哲学的现代阐释 何仁富 (宜宾学院政法系,四川宜宾644007) [摘 要]尼采的道德哲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哲学或者伦理学,它是一种本体意义上的生命意义哲学。尼采整个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和目的,便是为生命赋予意义,他是站在生命立场上否定旧的道德价值,而又站在生命立场上呼唤新的道德价值。这样一种以生命意义为核心的道德哲学,剥离了道德价值对生命价值的“遮蔽”,生命价值获得了“澄明”和“敞亮”,确定了生命价值的一阶地位。这一思路对现代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以极大的启发。 [关键词]尼采;道德哲学;生命价值;强力意志 [中图分类号]B51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03)06-0052-07 尼采的道德哲学是关于道德与生命的形而上学。尼采整个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和目的,便是为 生命赋予意义。一方面,他站在生命立场上否定旧的道德价值;另一方面,他又站在生命立场上呼唤新的道德价值。由此形成了他道德哲学的破和立两个方面:在破的立场上,他基于自然生命对传统道德(主要是基督教道德)的反生命性质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在立的立场上,他又基于自然生命及其本质对善恶彼岸的生命道德进行了新的建构。尼采道德哲学的破和立,都源于他对世界、生命以至道德的基本的形而上态度。 一、尼采对传统善恶道德的批判 尼采自称:“我是第一位非道德论者,因此,我是地道的破坏者”,而“从根本上说,我说的非道德论者这个词有两个否定。一方面,我否定以往称之为最高尚的人,即好人、善人、慈悲人;另一方面,我否定那种作为自在的、流行的、普遍认可的道德──颓废的道德,更确切些说,基督教道德。”因为基督教道德是“对生命 的犯罪”,“它使人类堕落”[1](100页) 。 (一)道德是一种有用处的错误:保护弱者 在尼采看来,自柏拉图以来,生命一直处在道德的统治下。即使在柏拉图的先行者那里, “道德解释也扮演了主角” [1](412页) 。而当基督教和 柏拉图主义勾结以后,基督教的道德价值就成了 两千年来西方人的命根子。那么,基督教道德的这一“伟大胜利”是如何取得的呢?尼采的回答是非常明确的:“道德理想的胜利就像任何胜利一样,乃是通过非道德手段取得的:诸如暴力、 谎言、诽谤和非正义性等等”[1](664页) 。尼采认为,道德价值取得统治地位的“非道德性”手段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是“道德的伪造”。即“道德佯称知道某些事情,即知道`善与恶'。这就是想知道,人生于世乃是为了认识自己的目的和使命。即想知道,人是有某种目的,某种使命的……”[1](570页) 。道德的这种虚妄的许诺,以一种非道德的方式把“民众”集合在“目的”、“使命”之下,使他们在这种伪造的“真实”面前不得不带上道德的紧箍咒。在这一伪造行为中,诸如“主体”、“灵魂”、“自由意志”等都被捏造出来。 二是“非道德的暴力”。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详细分析了“惩罚”的效用问题,使我们清楚地看到,道德在其“伪造”不能达到目的时,便会借助暴力这种残酷的手段强行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因为有惩罚,人们才把那指向外部的本能调转枪口对准自己,从而形成良心、负罪、 2003年第6期No .6 2003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总第129期 Sum No .129

译者主体性的意义:哲学阐释学视角-精品文档

译者主体性的意义:哲学阐释学视角 关于译者主体性,查明建等(2003)认为,“译者主体性是 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西方现代阐释学的主要代表伽达默尔,直接继承和发展了现象学特别是海德格尔理论,建立了哲学阐释学。在其观点中,翻译即解释、译者就是解释者、理解和解释的无穷性、效果历史原则等理论为我们审视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并呈现出主体性意义的哲学本质。 、永恒的阐释:文学作品的传承 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观点认为:理解永远是相对的,阐释学循环也永远不会停止,因为人的有限性和历史性使得解释行为既没有起点又没有终点。它就是人类生存活动本身,因为人类生存本身就是一个从不间断的阐释过程,而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生生不息(何卫平,2001:162)。翻译就是解释,一种以理解为 基础的解释。根据伽达默尔的观点,既然解释发生在熟悉性和陌生性之间,那么每一个时代必然以它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一个文本。 伽达默尔在其著作《真理与方法》中对“节日”进行了探讨和类比。众所周知,一个节日没有庆祝是不能发展的,只有经过 庆祝,节日才会存在并延续下来,也就是说,庆祝者的参与是节日存在的前提。如果节日的那天没有人来庆祝,那么节日也就成了一个虚无的名字。节日年复一年地举行,没有了这个循环,节日也就会不复存在。节日的本质和内涵在一年一年的循环中不断地被理解和解释。同样,文学作品的长久存在也在于被不断地阅读和理解。文艺作品是“永恒的现在”,它们永恒地面对和经历着不同时代不同人们的理解和解释,这就是它们的永恒性。但是,无论置于什么时代,一部文学作品总有其不变的内容,就好比节日年年庆祝、每次庆祝都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是节日依然是同一个节日。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的当代阐释探析

现代文学的当代阐释探析 一、现代文学的概述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现代文学的领域的划分是不明确的,对现代文学的界定仍然还不够清晰。而且现代文学从“五四运动”发展到现在,其发展时间也就是八九十年,各方年的积累还远远不够。即便是一些知名的大文学家像郭沫若、鲁迅等,一些比较重大的事件像新文化运动等,人们对于他们的认识及评价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就目前而言,人们群众对于新文化传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是一种极端的片面的认识。在有些人眼里,将现代的传统文化看作就是激进主义的传统,五四的新文学形式也被其用“反传统”来诠释,“反传统”用在新文学上,已经不再是一个褒义词了。加之最近几年,国学的一种虚热现象的出现,很多东西都会与国学搭上关系,那么,现代文学的处境就显得有些尴尬了,甚至有时候因为人们不能全面正确的认识现代新文学,也会使得其在有些方面受到社会群众的攻击谴责。关于“传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传统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它是能够在人类代代之间传承的,它有能力调节社会行为和诉求,并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并且它已经对社会生活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文学传统就是伴随着时间的积累,人类的创造性想象逐渐演变成一种思维方式,同时它也是民族语言想象的共同体。不同于其他的传统方式,文学传统的传承过程更具复杂性,因为在每一代人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都会对现有的文学传统进行改造或者删减的处理工作,使得现代文学成为了一种不断发生和改变的“变体”。传统就是一种时间性的概念,文学传统的形成也是必须要具有一定时间长度的积累的。因此,当代中国的现状发展对于现代文学传统的形成来说已完全具备了时间条件。 二、对于现代文学传统的研究 对于当今文学传统的研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摆脱横贯在研究工作面前的两大障碍———“绝对论”和“本质论”。绝对论和本质论存在着共同点就是:他们错误的将传统看作是永恒不变的一种事物存在,而且对于传统可以进行原封不动的整体统一的把握。然而,现代的文学传统并非是整一的,固定的存在,而是包含了复杂的多元化的因子。传统文学的研究要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就要走出“本质论”,要充分考虑到现代文学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其在各种时期做出的各种选择进行考察,使得传统文学在当代也得以更新。 三、现代文学传统的形成 现代文学传统的形成是一个极为复杂和极具挑战的过程,虽然之前的很多文学史对于文学传统的形成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但是现代文学的形成相比其书面的叙述是复杂的多。在19世界20年代左右,因为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原因,导致了新文学这一具体概念的产生,新文学的兴起也使得广大学者开始了以白话文为主要书写方式的新文化发展形式,当时的人民提倡新文学的白话文形式并反对旧文学的文学文形式,他们渴望得到新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与旧的文化传统宣告决裂。在那个时期,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重新进行价值估定的,而最终使得新文学的规范体系和价值得以建立是在五四新文学革命时期。 四、现代文学的当代阐释

企业战略管理学的方法论

企业战略管理学讲义 第一讲企业战略管理学的方法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景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景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景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企业战略管理需要发现与创造。在发现与创造过程中,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企业战略管理学的方法论要讲的就是科学与艺术的一些方法论的问题。 一、方法论的意义 先从企业战略管理的方法论讲起,有三个原因: 1战略知识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是科学理论与实践艺术的高度统一。战略管理不可能完全归结于哲学思辨,但哲学式的思考是任何一位战略家应具备的素质。在快速变化、动态的和不确定的环境中,任何竞争优势的取得需要企业作长远的考虑,需要变革的胆略和独特的战略思维。 2从素质教育说起,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会研究、制定企业战略的能力比学习一些战略管理的知识更为重要。因为,

关于战略管理的知识正在与时俱进,新知识取代旧知识的速度正在越来越快。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很可能在三年以后就被淘汰。只有能力,就是运用现有知识,运用科学的、艺术的方法去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的能力才是终身有用的。所以我们要学习战略管理的方法论。 3在这里谈方法论的问题不仅仅是为了强调方法论的重要性,而且是因为出现了一种危险,这就是新的教条主义思潮正在把战略问题的研究引入歧途。我的观点是在战略问题的研究中:事无常事,法无定法。所以就需要对方法论问题作哲学的思考。 二、管理科学的方法论1.方法论与认知兴趣 1992年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德鲁克认为当前知识正被应用于管理,相对于第一阶段知识被用于工具、生产过程和产品以及第二阶段知识被用于工作,这是第三阶段。而“提供知识以找出应用现有知识创造效益的最佳方法,事实上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这被称为管理革命。所以,管理是认知的过程。 哈贝马斯认为,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三种不同的兴趣,这就是技术性的兴趣、实践性的兴趣和解放的兴趣。这三种兴趣,都来自人类的社会生活,首先是劳动,其次是沟通,最后是权力。 哈贝马斯认为,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动力,来源于上述的认识兴趣。技术的兴趣形成了经验性——分析性的知识,即实证科学;实践的兴趣形成了历史性——解释性的知识;解放性的兴趣,形成了批判的知识(反思)。

解释学

解释学 解释学,又称诠释学(hermeneutics),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它也许被描述作为诠释理论并根据文本本身来了解文本。 “文本”的概念“文本”的概念被扩展为书面文件。例如:讲话、表现、艺术作品和事件。因此,任何一个人都在细说或者诠译“社会文本”。 西方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艺理论中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哲学体系、方法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有关解释学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古希腊。它作为一种哲学学派形成于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释义学" 早在人类远古文明时期就已存在如何理解卜卦、神话、寓言意义的问题。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已涉及理解和解释的问题。“解释学”一词的词根hermes就来自古希腊语,其意为"神之消息"。当时,人们已把如何使隐晦的神意转换为可理解的语言的研究看作一门学问。中世纪的A.奥古斯丁、卡西昂等哲学家在对宗教教义进行新的解释时,逐步把以往对解释问题的零散研究系统化。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如何直接理解圣经本文的原则与方法的问题,对解释学研究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在法学、历史学、语言修辞学等传统研究中也一直涉及解释学的问题。“解释学”一词于1954年首次出于J.丹豪色的著作中。但在18世纪以前,有关如何正确理解文意内容的研究往往被称作"释义学"。这类研究往往从实用性出发,实际上是一些零散解释规则的汇集。亦泽“阐释学”、"释义学”、“诠释学”。广义指对于文本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涉及哲学、语言学、文学、文献学、历史学、宗教、艺术、神话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法学等问题,反映出当代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各门学科之间相互交流、渗透和融合的趋势。既是—门边缘学科和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又是一种哲学思潮。狭义指局部解释学、一般解释学、哲学解释学等分支、学派。局部解释学泛指任何本文注释(包括备往今来的法律、《圣经》、文学、梦和其他形式的本文解释的规则和方法的理论体系。从古希腊人解释荷马的史诗和其他诗作开始.欧洲的古典学者就有注释古代文献的传统。中世纪后期形成了有关《圣经》经文和法律条文解释的“古典注释学”和考证古代典籍的文献学。一般解释学是对本文的理解和解释的—般方法论研究。它不同于各种局部形式的解释学,其目的在于建立以连贯—致的理解哲学为基础的一般而普遍的方法论。代表人物为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和意人利哲学家埃米里奥·贝蒂。埃米里奥贝蒂为了响应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发表《作为精神科学的普遍方法的释义学》和《普遍解释是人文科学的方法》(1967)两书,试图建立以考察多学科中解释的模式为基础的普遍“理解”方法,规定一套解释的标准。哲学解释学泛指对理解和解释的现象的各个层次和各种情况的研究,它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对方法沦、对理解中意识形态的作用以及对不同形式的解释的范围和假定等的哲学“反思”。哲学解释学有两种形式;(1)分析的解释学。涉及理解和解释、思维机器和日常语言等问题。它均一般解释学不问,虽然也涉及方法论,但是主要属于哲学性质。(2)人文主义的哲学解释学。其代表人物包括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利科和德里达等人。他们根据现象学的传统及其对客观知识的批判,对本文解释的条件进行反思。伽达默尔和德里达根据海德格尔对存在——神学传统的批判研究,力图在形而上学问题的具体情况中理解解释。利科与前两入不同,试图调和德国的解释学传统和语言分析哲学、心理分析学、结构主义思潮,认为本休论只存在于解

现代地理学名词解释

【现代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集合(A-K) 分类: 地理学 | 标签: 自然地理, 名词解释, 地理 A 岸礁(fringing reef) 又称“裾礁”。一种与海岸相连、宽度不等的珊瑚礁平台。珊瑚向上生长以低潮位为准,故其表面大致与低潮潮位高度相当,外缘向海洋方向倾斜。我国台湾恒春半岛、海南岛东岸都有分布,最阔处可达千米。[10] B 半岛(peninsula) 伸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环水,一面同陆地相连。如我国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等[10] 饱和带(saturation zone) 地下自由水面以下被水充满的地带。由于自由水面以下的岩石处于大于大气压条件下,岩石的空隙几乎被水充满。储存在饱和带第一无压含水层中的潜水,以及充满两相对隔水层之间的承压水,是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4] 堡礁(barrier reef) 又称“离岸礁”。有泻湖同陆地隔开的珊瑚礁。成堤状,而多数成不连续的岛状,围绕着海岸延伸,距海岸十数千米至二百千米不等。最长的如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大堡礁,延伸达2000千米以上。[10] 暴雨径流(storm flow) 由暴雨产生的水流。包括坡面流和河槽流。因历时短而强度大,故陆地水文学研究中比较核心的问题。古算其大小的标准一般用重现期或频率概念,如百年一遇,千年一遇。[12] 雹灾(hail damage) 雹是发展得特别旺盛的积雨云的产物。直径往往大于5毫米。由于从几千米的高空降落,冲击力极大,往往会损坏房屋庄稼人畜造成灾害。[12]

北半球(northern hemisphere) 赤道以北,夏至日(6月22日)白昼最长,冬至日(12月22日)白昼最短的半个地球。[15] 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 太阳光线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在一年内可能达到的最北点所在的纬线。。[11],[12] 北极(North Pole) 轴北端与北半球表面的交点。[11],[12] 辫状河(braided stream) 河流纵横交错,形似鱼网的水系。常出现在土质疏松的河漫滩和河流三角洲上。河道易淤易冲,变化频繁。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上发育的这种水系。[10] 滨(shore) 是陆地面与海水面的交界处。由于潮位的升降、风成增水、减水和海面上气压的急剧变化等作用,滨线随时移动。通常把多年平均高潮位的滨线作为海岸线。[10] 冰擦痕(glacial stria) 刻在暴露出石上的窄槽或划痕,它们是由嵌在滑移冰川底部硬石块的磨蚀作用而形成的。擦痕可为我们提供以前冰川作用地区冰快运动方向的有用线索。[23] 冰川(glacier) 覆盖在地面或接近地面的有明显运动迹象的大规模冰体。[23] 冰川学(glaciology) 研究所有天然冰及各式天然冰体的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的科学。它以冰为研究对象、自成体系;内容涉及冰体的理化特性、成因与分布、冰川流动及与其有关的力学和热学,冰体变化与气候地貌间的关系等方面。[15] 冰斗(cirque) 冰斗是分布普遍而明显的一种冰川地貌。三面为陡壁所围,朝向下坡的一面是个缺口,外行呈围椅状。它是由冰斗壁、盆底和冰斗出口处的冰坝所组成。[7] 冰斗冰川(cirque glacier)

狄尔泰:精神科学的自主性和生命意义的诠释学

狄尔泰:精神科学的自主性和生命意义的诠释学 第一节狄尔泰的问题意识和生平著作 当我们疏理近一百五十年来西方哲学发展线索的时候,很难绕过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他是一位从近代哲学转向当代哲学的承上启下的哲学家。他充分揭示了十九世纪各种哲学倾向中的弊端,而他自己提出的克服这些弊端的新的哲学构想虽然还不成系统、不够完整,甚至还有自相矛盾之处,但他的这些创意构成了二十世纪新的哲学尝试的出发点。 狄尔泰看到了十九世纪欧洲三种主要哲学倾向中的弊端。 首先是思辨的形而上学的弊端。这种思辨的体系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发展到登峰造极地步。它的弊端表现为用一种思辨的哲学方法取代了各个不同领域中特殊学科的特殊方法,把各具特色的特殊学科强行纳入到形而上学的体系中去,以一般性抹杀个体性,以哲学思辨替代科学研究。 以孔德、斯宾塞、穆勒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起来反

对这种思辨的形而上学。他们强调科学是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的,通过归纳建立普遍性的命题,找出现象间的规律,从而能对同类现象的再次出现作出预言,并对所建立的普遍命题是否有效进行证实。他们主张这种在自然科学中取得成功的方法应推广到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去,任何学科要想赢得科学的地位,必须应用这种实证的方法。 以兰克(L. V. Ranke)和德罗伊森(J. G. Droysen)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一方面反对思辨的形而上学,另一方面又反对实证主义。他们主张人文现象在本质上不同于自然现象。人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独特的个性。自然现象是永远重复的,人的历史现象是不重复的。自然现象有普遍的规律性可寻,而人文现象没有普遍的规律性可寻。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每一个社团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每一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思辨的形而上学把丰富多彩的人文现象抽象化为一般概念,扼杀了人文现象的个性,而实证主义则把活生生的人物化为自然之物。 狄尔泰深受历史主义的影响,但他也充分意识到历史主义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为了克服相对主义

教学方法阐释_徐继存

第28卷 第6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11月 Vol .28 No .6Journal of S outhw 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v .,2002 教学方法阐释 徐继存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10081) 摘 要: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它不是教师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的简单相加。教学方法具有个体性、过程性、伦理性和文化制约性的特点。当前,教学理论研究者应努力的不是对已有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分类,不是所谓根据教学方法分类去制定什么选择程序,而是进行思想创新,并以创新的教学思想去不断启迪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应当自觉地克服教学方法上的实用工具主义倾向,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教学方法;特点;分类;选择;观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2002)06-0058-05 教学方法是教学论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参与教学方法研究的人数之多,著述之丰,有目共睹。可是,透视教学方法的众多研究,我们发现,人 们在教学方法上依然存在着诸多模糊的认识,正是这些认识妨碍着教学方法研究的深入,直接影响着现实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 一 教学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总是有既定的为人的目的。教学要达到既定目的,完成所肩负的任务,显然离不开方法。所以,不管人们对教学方法有多么重视,都不足为过。问题是,对于教学方法的理解,很长时期以来见仁见智,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概念纷呈于教学论界,造成了彼此无法有效沟通的混乱局面。鉴于此,20世纪90年代初有人曾想用教学模式一词来取代教学方法[1] ,这足以说明当时人们对教学方法使用混乱又似乎无法摆脱的无奈。事实上,直到今天教学模式也没有取代教学方法,人们还是交替地使用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尽管新的教学方法概念已很 少出现,但这并不说明问题已经解决。最近一些年来,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观点似乎很为教学论界所认可,颇为盛行,更有传统教学论是“教”论,现代教学论应是“学”论的观点泛滥。在我看来,教学论就是教学论,教学论是无法分为教论或学论的,无论是传统教学论还是现代教学论都是如此,决不是所谓的传统教学论重教,而现代教学论重学,因为教学论本来就是一体的。如果现代教学论以研究学习为主要任务,是否有侵占学习论领域之嫌呢?我们又何以区分教学论与学习论呢?相应地,教学方法也不是教法和学法的简单组合或相加,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法和学法也是无法分割的,它们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对教学方法的割裂分解,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人们对教学的割裂分解所致。在最通常的意义上,人们把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就很容易想当然地将教学方法区分为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于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似乎是没有多少必然联系的,而这恰恰符合了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无视学生学的教的现象的表层认识。既 58 收稿日期:2002-06-18作者简介:徐继存(1967-),男,山东沂南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 学基本原理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01JC880007);课题名称:“现代教学理论应用模式的生 成及其实验研究”。

有关行政学方法论的划分

有关行政学方法论的划分 本毕业论文就有关行政学方法的划分做了一些解释,我们把行政学方法论划分为抽象系统和解释系统两个部分,抽象系统指的是揭示行政现象是什么?解释系统则对行政是什么?进行为什么的解释?相比之下前一种观点是基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框架对行政学方法论体系做出的诠释。后一种观点则力图超越研究方法技术性的局限,实现行政学方法论在理论上的建构。可见,落后的研究方法对整个学科发展的掣肘效应,已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和担忧,行政学研究方法已成为行政学研究反思工作的焦点之一。 然而,一个奇怪且令人尴尬的现象是,当前中国行政学研究似乎并没有吸取多少反思工作的成果,其突出地表现在,无论是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划分,或是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划分,还是借鉴美国学者杰·怀特的实证研究、诠释研究和批判研究的划分,在当前中国行政学的研究成果中,真正符合这些划分标准的成果屈指可数,尤其是诠释研究和批判研究更是几乎无人问津。而且相关才子对文献的考察,即便是这几种研究取向的倡导者们,也很少创作出符合其划分标准的作品。例如,有学者对规范研究在公共行政中的运用进行了系统探讨,阐述了公共行政中规范研究的基本特征、质量标准及其对行政学的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该研究并没有引发学界更进一步的讨论,研究者本人也未将其所讨论的规范研究方法运用于某项具体研究。这难道不令人深感困惑吗?既然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可上述各种研究取向,为何尝试者寥寥?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反思工作的成果,逐渐理解和接受这三种研究取向的基本模式。然而,是否存在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对行政学研究方法反思工作的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反思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否存在较大的区别?当前反思工作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对研究方法的讨论没有结合行政学的学科特质和中国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现代西方美学语言释义学的重构和确认-在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之间

现代西方美学语言释义学的重构和确认--在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之间 现代西方美学革命的重心和焦点是围绕语言展开的,美学语言释义学的全面崛起和发展就是其最为显著的标志。但是,在认识论时代,在理念本质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语言问题是根本不可能成为美学的主要问题的,因为语言仅仅作为一种受理性支配的符号,仅仅是意义的记录和反映,是主体和客体交流的工具,理性是先存者、中心或主宰,而语言只是派生物、边缘或从属者,语言是理性的永恒辩证运动的必然外在表现形式。而在现在,从语言入手,以语言取代理性本质主义中心,以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取代理性与感性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革命,就是对认识论地位的动摇和摧毁,这是其一。其二,从语言入手,重视语言的本体论地位,一方面可以恢复语言在古希腊时代就具有的本体论地位:另一方面,这个本体论一俟奠定,就可以打开一个新的通道,使美学进入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天地。其三,由于近代语言学的突出成就,人们对语言的了解日渐深入和广泛,语言已经广泛地涉及到人类认识的一切方面,这个革命一旦成功,就可能使人类文化发生巨大的变革。总之,无论从哪方面说,语言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此,现代思想大师几乎是同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从不同的方面开始思考语言问题的,而对此首先取得重大突破的是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 与其他思想家不同,海德格尔一开始就把语言放在本体论的地位予以思考。他的目的有二,一是要找到它的本源,恢复语言在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代所具有的本体地位;二是通过解构和批判传统语言思想,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找到它的归宿,这即是美或诗意的归宿。海德格尔明确地指出,“形而上学以西方逻辑和语法为形式,很早就开始解释语言。我们今开只能推测这个过程中隐含的意义。把语言从语法中解脱并放置更原始、更基本的框架,这是留给思想和诗歌的任务。”[(1)]他认为语言问题最终是一个美学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它和存在密不可分,或者它们本身就具有此在的存在特征。在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代,语言、存在它们本身都具有谈论、说话的意思,使事物无遮蔽地显露出来,并展现于我们面前,而且这是语言最根本的特性,所以“归根到底,哲学研究终得下决心询问一般语言具有何种存在方式。”[(2)]海德格尔认为,这即是言谈,“语言的生存论存在论基础是言谈。”[(3)]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和言谈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尽管语言和此在的活动紧密关联,但是言谈比起语言来和此在的关联更为紧密,更为源始,更具有存在的特性。“言谈,同现身、领会在存在论上是同样源始的。……言谈是此在的可理解状态的勾连,展开状态则首先由在世来规定;所以,如果言谈是展开状态的原始存在论性质,那么言谈也就一定从本质上具有一种特殊的世界式的存在方式。现身在世的可理解状态道出自身为言谈。可理解状态的含义整体达乎言辞。言辞生于含义而荫蔽含义,却并非言词物得而具备含义。”[(4)]在这里,言谈、现身、理解、解蔽、存在具有相同的意义,言辞生于含义,而这个含义又不是因为表明词物而得来的,根据什么得来呢,根据存在。语言是比言谈更直接的东西,“把言谈道说出来即成为语言,言谈就是存在论上的语言。”[(5)]所以语言和言谈又是相同的东西,它们都和此在的存在有关,这是无可怀疑的。有了这个缘故,任何意义上的语言都有可能由此引入生存的本体论方向。美及其艺术创作即是如此。“当人思考存在时,存在就进入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寓所。人栖居于语言这寓所中。用语词思索和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寓所的守护者。”[(6)]在海德格尔看来,运用语言进行艺术创作就是建筑,作品就是寓所,作家和诗人就是这寓所的看护人。对于艺术家的作品,“不论就它们自身,还是它们两者的关系而言,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依赖于一个先于它们的第三者的存在。”[(7)]但是,真正

相关文档